一、无线电子商务 蓄势待发(论文文献综述)
徐祥运,李金秀[1](2019)在《从5G技术的特点看其对工商业发展的影响》文中认为随着5G移动通信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应用,5G对于整个工商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相较于之前的几代通信技术,5G具有更高带宽的速率体验、将万物互联互通、提供更安全更绿色服务的特点。这些特点将对未来工商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超高速率的5G将加速工商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万物互联的5G实现了行业间的高度融合;安全绿色的5G是工商业发展的保障。
王媛媛[2](2019)在《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加速向制造业渗透,制造业领域将迎来一场智能化革命,进而引发新一轮的工业革命。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应对新工业革命和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我国也迎来新工业革命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期,由此提出以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进而建设制造强国的发展目标。因此,研究智能制造这一主导新工业革命发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智能制造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技术进步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熊彼特和新熊彼特学派技术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等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系统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以及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智能制造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是,探索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对智能制造的内涵、产生动力、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以及技术-经济范式进行分析;二是,对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基础性产业——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全球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分析;三是,对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制造业智能化指数”衡量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并进行国别和分行业的比较分析;四是,对美国、德国、日本智能制造发展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并得出有益的经验借鉴。首先对其智能制造赖以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进行分析,其次对其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再次对这三个国家智能制造的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异同点,并得出可供我国借鉴的有益经验;五是,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现状。从顶层设计、标准体系建设、基础产业发展、企业以及地方政府推动等方面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同时剖析了中国智能制造在发展基础、创新能力、推进机制、企业主体引领、政策规划以及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六是,提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和对策。即要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建设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要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以及实施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总之,发展智能制造是我国实现技术跃升及经济实力赶超的重要契机,应密切关注和研究新工业革命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发展演化特征,把握各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态势、能力水平以及具体的推进战略,同时深入了解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优劣势,构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和政策体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早日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和国家实力的历史性跨越。
苏超[3](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赵建华[4](2014)在《农业多元价值导向下郑州城郊宜农社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大城市郊区非农化发展倾向明显,农业的价值受到忽视和质疑,城乡空间呈现简单趋同化趋势。本研究从农业多元价值视角出发探求大城市郊区农业与空间融合发展的路径,这对于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以郑州市为例,首先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郑州城郊村空间演变和价值转变的阶段特征,梳理了非农化趋势下城郊村空间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指出“重形态,轻产业”是城郊农业价值流失的主要原因。当前乡村衰落、食物安全和生态污染等问题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在现代农业多功能发展趋势下,以土地为核心资源的农业和乡村环境能产生经济、生态、社会等多方面的价值。农业多元价值的实现,能够构建一个与城市发展互补的生产、生活、生态交融的新型城郊空间。本文通过对郑州农业发展优势的钻石模型分析,指出由于过于追求农业的经济价值,农业的生态、文化、景观等服务价值变得越来越稀缺。借鉴西方农业城市主义理论,本文指出构建城郊宜农社区是农业多元价值实现的理想途径。宜农社区是指以农业及相关产业为主导新型社区类型,由主导型社区和一般型社区组成,具有宜农的空间形态、绿色的设施支撑、和谐的社会关系、合理的空间规模4个层次的内涵特征。宜农社区的发展不仅能够为当地提供食物,缩短食物里程,还可以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延续与传承地域文化,优化城郊空间形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为了深入剖析郑州城郊农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的问题,本文根据城郊地区地形地貌、农田、林地、水系等农业资源分布,绘制了农业发展机会地图,分析适宜农业发展的空间范围。并据此将郑州城郊地区划定为西南丘陵片区、北部沿黄片区、东南平原地区3个宜农片区。然后,运用AHP分析法建立宜农社区发展潜力评估体系,对片区内农业发展潜力大的村庄从经济、生态、社会价值方面进行系统评价,判断主导型社区,并以此为核心合理规划布局宜农社区单元。不同片区多样化的发展路径是农业多元价值充分实现的保障。论文对3个宜农片区的各自发展状况及特征进行了重点剖析与探究。从“农业——价值”层面揭示价值流失的原因,提炼出价值再生的机制;从“社会——空间”层面分析不同片区社会空间的变化状况,探索空间发展的措施及建议。具体结论是:西南丘陵片区林壑尤美,休闲农业发展基础较好,整体处于蓄势待发状态,适宜以社会价值激发农业多元价值的实现,引导宜农社区空间融合发展;北部沿黄片区是郑州市北部生态屏障,凭借“山、河、林、田”的黄河生态资源优势,适宜引导产业互补与空间协同发展,以生态价值带动农业多元价值的叠加实现;东南平原片区传统农业优势突出,未来依托郑汴一体化和航空港区域发展优势,以农业博览交易、商贸物流带动农业产业化,强化农业竞争力,激发经济价值的充分实现,实现空间集聚发展。最后,论文对快速城镇化过程中郑州城郊村向宜农社区转型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反思,归纳出郑州城郊地区价值重组的动力机制及宜农社区的规划策略。从市场服务、经营主体、社区运作、制度补贴等方面提出实现城郊地区价值最优的操作策略和保障机制。最终,构建一个以“宜农社区”为单元的网络化城乡空间发展体系,实现有差别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迟文博[5](2013)在《电信运营商基于电子商务产业链的发展方向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兴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正在不知不觉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电子商务就是这其中发展最快、最受人们欢迎的一种商业模式。电子商务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在2013年的双十一淘宝购物狂欢节中,淘宝的交易额达到了350亿元人民币,又一次让世人认识到电子商务蕴含的巨大财富。不过,到目前为止,真正有效利用电子商务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互联网行业。其实,各行各业都在尝试的新的发展模式,其中电子商务是最主要的方向之一。国外众多电信运营商都开始了在电子商务方面的拓展,而国内的三大运营商虽然为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服务,但是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一方面运营商发展电子商务的环境尚未明了,另一方面发展战略也不明确。本文就是基于这种现状,首先对国外运营商电子商务的尝试进行了梳理,总结出了国外运营商在电子商务领域取得成功的三个要素。其次,本文对我国的运营商发展电子商务的内外环境做了详细论述,既表明了现有的优势和发展机会,又指出了存在的劣势和潜在威胁。最后,本文基于电子商务产业链,对我国的运营商发展电子商务所要涉及的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了研究,并为运营商在产品、平台、支付以及物流各环节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王彦彬[6](2012)在《运营商拼抢电商》文中认为中电信聚焦网店建设,中联通努力搭建平台,中移动蓄势待发。虽然三大运营商在电子商务的发力点各有不同,但电子商务正越来越成为电信运营商发展的重点。 191亿元的交易额、同比增260%、1亿零580万笔交易、900万笔无线支付…… 在“双十一”这波网络购物的狂?
刘刚[7](2011)在《黑龙江品正公司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不断发展,实践工作在不断的得到深入,移动电子商务的市场在应用领域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由于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有因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特点而成为全世界企业或公司各项追逐开发的热点,正在逐渐取代现有的以固定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很快就要成为此领域主流发展模式之一。本文较为系统和全面地研究了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的相关因素,探讨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商务应用,以期为未来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本文的研究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从黑龙江品正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沿革,进行主营业务的介绍。并且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发展环境分析。其次,从移动支付面临的问题、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客户关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社会法律问题等方面对黑龙江品正科技有限公司移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分别提出移动支付发展的建议、加强营销工作的管理、加强顾客发展策略和完善社会法律方面做出了黑龙江品正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黑龙江品正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本文的分析与实践以期为类似的移动电子商务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开辟更大市场、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增加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等方面提供参考。
易绍华[8](2009)在《数字化背景下中国电视媒体的网络化生存研究》文中认为数字化浪潮冲击下,媒介融合加速,网络化渗透让电视面临着艰难选择,这种选择的艰难性来自电视媒体在两种现状之间的碰撞与困惑:一方面,电视媒体目前的经营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仍领跑其他传统媒体,日子仍旧好过。而要摒弃长期传统观念、颠覆既有发展模式,必然面临牺牲眼前利益的风险;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直面新媒体日趋激烈的竞争现实,积极应对网络化挑战。而电视媒体在网络化生存面前显得步履蹒跚,发展思路和策略指导更是捉襟见肘。在这一背景之下,本研究的目标就是力求剖析传媒网络化内在规律,为我国电视媒体的网络化生存发展提供某种具体发展模式,以便于业界同仁在电视网络化实务运营中有所参鉴。笔者从电视媒体网络化的生存形态视角出发,以逻辑方法论证网络化趋向的必然性。电视媒体选择网络化生存是历史逻辑、技术逻辑和市场逻辑发展的必然,摆在电视人面前的紧迫问题是如何合理制定战略和策略,以期在网络化生存的四条具体路径上发展得又快又好。这四条路径是:平台型网站打造、数字化频道改进、视频化业务拓展、移动化技术应用。平台型网站建设,一定要突破“窗口”局限,将网站视为一个辐射范围更加广域的全球性电子商务系统,集信息推广和产品营销于一体,形成一个服务高满意性、技术高先进性、产品高实用性、业务高扩展性的高盈利性平台。数字化频道改进,主要是在“海量专业内容、双向交互功能、多元盈利模式”三个方面加以提升和强化。为此,务必构建网络化的电视产业链,建立合理的产业价值链利益分配机制;开展资本运作,整合民营资源,推动内容产业大发展;拓宽产业经营领域,摸索更多的盈利模式。与此同时,要打造网络化共享机制的内容中心,建立完善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开发基于网络营销系统的内容平台;构筑以家庭消费为内容指向的数字中心。网络化视频业务扩展,面临着五大压力:受众压力、同业压力、域外压力、业外压力和上级压力。也恰恰是这些压力的存在化成了电视媒体网络化视频业务发展的动力。和其他形态的传媒相比,电视媒体具备发展视频业务的天然优势,这种优势来自其专业性的媒介属性、专业性的人才和设备以及几十年来的资源储备。在发展网络电视方面,要注意“双轨并行”策略:开路网络电视(WebTV)要借力民营公司的发展范式;闭路网络电视(IPTV),要应合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开放与竞争,与电信方面在“竞合”中发展。移动化趋势来自三股力量:受众(个体内在)对自由的无限追求、技术进步提供更优的移动信息传播手段、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形态变迁。“施拉姆公式”和“长尾理论”揭示了移动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近乎上述同样的理由,电视媒体的移动化和网络化汇流势不可挡。电视媒体应该顺势而为,克服当前存在的标准之争,以“合气生财”策略进行移动化电视网络的标准抉择;以“资源互换”策略进行移动化电视网络的市场拓展;以“广开财源”策略丰富移动化电视网络的盈利模式:以“丰富而适配”的策略打造移动化电视网络的内容平台;以“竞合之道”策略实施移动化电视网路的生产运营;以“平等与开放”策略寻求移动化电视网路的政策扶持。传统的电视产业生产形态在网络化技术冲击下,已经发生变革:生产平台的网络化(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生产平台)、生产方式的定制化(基于海量化和差异化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流程的双向化(逆向生产的出现)、生产领域的跨界化(从非实体产品领域跨入物质产品领域)以及生产资源的数据库化(数据库成为生产体系的核心资源)。对于网络化电视产业而言,其主要核心资源优势首先是文化内容产品(形成虚拟产品信息流),其次是未来掌握的消费者个体数据库(消费者信息流)。由于网络化构建了电子商务平台,电视产业延伸到实体产品的经营甚至生产领域(形成实体产品信息流)都是可以期待的。而与此同时,配合电子商务运营的金融支付系统和现代物流运输系统必然成为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因此建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合一”的网络电视市场机制是未来的必然选择。网络化技术作为先进的生产力对电视产业的渗透必然要求网络化生产关系与之适配。电视产业新体制呼之欲出,网络化对电视产业新体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变革要求:经营体制的变迁、传输体制的变迁、制播体制的变迁、投融资体制变迁以及管理体制的变迁。
张伟[9](2009)在《3G时代电子商务中的移动支付研究及管理思考》文中研究表明3G时代的电子商务是以计算机网络和电子工具的应用为基础,由移动通讯设备和无线上网技术为支撑所构成的移动电子商务体系。随着3G的上线推广,我国电信产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电子商务活动也将越来越频繁。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电子商务核心的移动支付技术和应用也将快速发展。进入移动电子商务时代的移动支付,将越来越凸显出网络技术移动化、运作方式市场化、服务功能多样化、消费应用社会化和产业链条联通化的趋势和特点。本文根据这些特点,首先从电子商务及移动支付的现实应用意义、产业发展意义和理论意义等方面出发,勾勒了电子商务应用的构思骨架,概括了全文的主旨和目的。在此基础上,作者对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进行了全面的概括性叙述,理清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脉络,并着重阐述了移动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的现状、特点、流程、技术实现方式和发展趋势。接着,在参考了日、韩、美、欧等发达国家3G业务的运行情况和移动支付的应用范例之后,本文对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与产业链结构进行了详尽分析,并由此对我国的移动支付现状进行了深入思考,对当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最后,作者从人才管理、技术管理、社会管理、法律管理、制度管理、道德修养等六个层面出发,结合国内外现状,对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管理的发展趋势和任务做了深入的阐述和思考。
颜飞[10](2009)在《基于Web Service的我国企业移动商务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移动商务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数字化和网络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移动通信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网络基础设施、用户规模和移动通信服务等方面都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趋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数最多、规模最大、资源最丰富的移动通信市场,移动商务市场也展现出广阔的前景。移动商务应用因具有快捷方便、无处不在等特点已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热潮,成为主流的商务发展模式之一。本文较为系统和全面地考察了移动商务发展领域的相关因素,探讨了我国企业移动商务应用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做了深入的研究,提出现阶段企业开展移动商务的可行性方案,以便为企业开展移动商务提供有效的参照。本文在阅读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概述了我国移动商务发展态势,分析了我国企业移动商务应用的实际情况和实现移动商务的技术,总结出企业开展移动商务应用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相对成熟的Web服务来实现WAP服务,从而缓和企业开展移动商务应用所遇到的问题。在明确了企业开展移动商务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现有信息化实施条件基础上,本文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提出一套基于信息系统集成的企业移动商务解决方案——建构双模化网站的设想,并设计了该网站的系统模型,采用SOA框架和Struts框架方法实现Web服务作业流程结构的设计,并对方案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该双模移动商务系统是基于XML和Java技术,具有良好的平台独立性,且对用户终端设备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求能够访问WAP网络。该方案整合了移动商务与传统电子商务,可以利用电子商务的巨大资源促进移动商务的发展,对于开展移动商务的企业而言,只要添加重定向器和XML转换器到Web Server上,就可以提供WAP服务。此方案扩大了企业服务的客户群——将会是最大客户群,也减少了企业开展移动商务的二次开发成本。最后,本文还分析了影响企业商务应用的显着因素和潜在因素,根据移动商务应用的范围,对未来我国企业开展移动商务应用提供参考建议。
二、无线电子商务 蓄势待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线电子商务 蓄势待发(论文提纲范文)
(1)从5G技术的特点看其对工商业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超高速率的5G将加速工商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
三、万物互联的5G实现了行业间的高度融合 |
四、安全绿色的5G是工商业新模式发展的保障 |
五、结语 |
(2)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智能制造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研究智能制造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一、技术进步和机器大工业生产理论 |
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熊彼特创新及经济周期理论 |
二、弗里曼工业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理论 |
三、佩雷斯技术-经济范式及技术革命周期演化理论 |
四、其他新熊彼特学派学者的创新和演化经济学理论 |
第二章 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 |
第一节 智能制造的定义及内涵界定 |
一、有关智能制造的定义概述 |
二、本文对于智能制造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智能制造产生的动力分析 |
一、技术进步是智能制造产生的根本动力 |
二、经济危机是智能制造产生的催化剂 |
第三节 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 |
一、制造业生产组织模式变迁 |
二、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创新 |
第四节 智能制造的技术-经济范式体系 |
一、范式及技术-经济范式概念界定 |
二、技术革命的划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变迁分析 |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下的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 |
第三章 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全球发展态势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集成电路和传感器产业 |
第二节 高档数控机床产业 |
第三节 工业机器人产业 |
第四节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第四章 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及方法 |
一、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 |
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直接消耗系数 |
三、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概念及其对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表征 |
第二节 相关产业的界定 |
一、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界定 |
二、机械自动化产业的界定 |
三、制造业的行业界定 |
第三节 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及数据来源 |
一、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方法 |
二、研究的国别及数据来源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各国智能制造总体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二、分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三、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分析 |
第五章 典型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 |
一、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美国先进制造业及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 |
第二节 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工业4.0战略 |
一、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德国高技术创新战略及工业4.0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及新机器人战略 |
一、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日本新机器人战略及互联工业倡议 |
第四节 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启示 |
一、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相同点 |
二、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不同点 |
三、几点启示 |
第六章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情况概述 |
一、智能制造发展的顶层设计逐步完善 |
二、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展开 |
三、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持续发展 |
四、企业积极参与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
五、各地方政府主动对接智能制造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智能制造发展基础薄弱,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 |
二、官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
三、智能制造推进平台缺失 |
四、企业的主体引领作用不突出 |
五、政策规划相对宽泛,没有突出自身特点和优势 |
六、相关教育和人才缺失 |
第七章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 |
第一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路径分析 |
一、发展目标: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 |
二、创新主导力量: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 |
三、涵盖领域: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 |
四、重点环节和思路: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深化智能制造相关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 |
二、加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攻关 |
三、健全智能制造发展的体制机制 |
四、完善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保障 |
五、强化智能制造相关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
第八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农业多元价值导向下郑州城郊宜农社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乡统筹发展的时代背景 |
1.1.2 农业升级转型的产业背景 |
1.1.3 郑州快速发展的地域背景 |
1.1.4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研究概念 |
1.3.2 研究范围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关于农业与城乡空间关系的研究 |
1.4.2 关于村庄空间发展的研究 |
1.4.3 相关研究评述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郑州城郊村空间演变及问题 |
2.1 郑州城市空间扩展阶段与特征 |
2.1.1 郑州城市发展的演变过程 |
2.1.2 当前郑州城市空间发展特征 |
2.2 郑州城郊村空间演变及价值转变 |
2.2.1 城乡分离阶段:1980~1990 年代中 |
2.2.2 城乡混杂阶段:1990 年代中~2007 |
2.2.3 城乡一体阶段:2007 至今 |
2.2.4 演变规律及特征 |
2.3 非农化趋势下城郊村空间发展的新问题 |
2.3.1 城郊产业非农化发展趋势 |
2.3.2 城郊村空间发展的新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宜农社区的理论构建 |
3.1 农业多元价值的构成与分析 |
3.1.1 农业多元价值的转变 |
3.1.2 农业多元价值的构成 |
3.1.3 郑州农业发展优势的钻石模型分析 |
3.1.4 农业多元价值实现的意义 |
3.2 宜农社区的理论内涵 |
3.2.1 宜农的空间形态 |
3.2.2 绿色的支撑体系 |
3.2.3 和谐的社区关系 |
3.2.4 合理的空间规模 |
3.3 宜农社区的规划方法及步骤 |
3.3.1 规划的目标 |
3.3.2 绘制农业机会地图 |
3.3.3 划分宜农片区 |
3.3.4 宜农社区评估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蓄势与融合:西南丘陵片区的宜农社区发展 |
4.1 农业资源特征及产业发展 |
4.1.1 农业及土地资源特征 |
4.1.2 农业向休闲农业的转型 |
4.1.3 社会价值主导下农业转型 |
4.2 动因分析 |
4.2.1 社会需求的提升 |
4.2.2 区域发展带动 |
4.2.3 政府引导与农户公共参与 |
4.3 社会空间的变化 |
4.3.1 常态:衰败的空心村 |
4.3.2 非常态:拥挤的旅游景区 |
4.3.3 企业投资的休闲农园 |
4.4 休闲农业下宜农社区的融合发展 |
4.4.1 从“分散”到“融合”的空间发展趋势 |
4.4.2 宜农社区的选择与规划布局 |
4.4.3 宜农社区设计实践 |
4.4.4 保障措施及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补与协同:北部沿黄片区的宜农社区发展 |
5.1 农业资源特征及产业发展 |
5.1.1 “山、河、林、田”的资源特征 |
5.1.2 农业向现代农业和农业旅游转型 |
5.1.3 生态价值制约下现代农业升级 |
5.2 动因分析 |
5.2.1 国内外市场需求 |
5.2.2 区域发展的机遇 |
5.2.3 交通条件改善 |
5.2.4 政府服务职能的增强 |
5.3 社会空间的变化与分析 |
5.3.1 居住隔离 |
5.3.2 就业隔离 |
5.3.3 回民居住空间的变化 |
5.3.4 邻里关系的变化 |
5.4 产业转型下宜农社区的协同发展 |
5.4.1 从“孤立”到“协同”的空间发展趋势 |
5.4.2 整体空间布局及功能转变 |
5.4.3 宜农社区案例分析 |
5.4.4 北部沿黄地区宜农社区发展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竞争与集聚:东南平原片区宜农社区发展 |
6.1 农业生产优势及产业升级 |
6.1.1 传统农业生产优势 |
6.1.2 农业向农工贸综合发展转化 |
6.1.3 经济价值为主的农业竞争关系 |
6.2 动因分析 |
6.2.1 航空港带动下的综合交通优势 |
6.2.2 郑汴一体化的区域发展 |
6.2.3 信息化背景下农业物流的升级 |
6.3 社会空间的变化 |
6.3.1 以传统农村社会结构为主 |
6.3.2 经营组织化程度低 |
6.3.3 园区经济推进社会结构的开放与稳定 |
6.4 农业升级下宜农社区的集聚发展 |
6.4.1 构建集聚式发展的村庄等级体系 |
6.4.2 宜农社区空间发展指引 |
6.4.3 农业公益化特征下宜农社区发展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价值最优的城郊宜农社区发展策略 |
7.1 反思与现实困境 |
7.1.1 农业多元价值实现的困境 |
7.1.2 宜农社区的发展动力机制 |
7.2 宜农社区空间发展模式的规划策略 |
7.2.1 功能复合,满足多元价值需求 |
7.2.2 空间集约,保障公共服务均等 |
7.2.3 等级明晰,构建网络化规划体系 |
7.2.4 不同片区的价值实现及发展指引 |
7.3 操作策略与保障机制 |
7.3.1 引导农业集群发展,健全市场服务机制 |
7.3.2 培育宜农社区单元,构建社会支撑体系 |
7.3.3 协调多方利益均衡,促进经营组织发育 |
7.3.4 完善公益补贴政策,深化制度支撑体系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电信运营商基于电子商务产业链的发展方向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2.1 国内关于运营商电子商务发展的研究 |
2.1.1 国内关于运营商电子商务研究的成果 |
2.1.2 国内研究的不足 |
2.2 电子商务产业链概述 |
2.3 国外运营商电子商务发展借鉴 |
2.3.1 注重网上营业厅建设,变服务渠道为营销渠道 |
2.3.2 营商主导支付模式,打造完整产业链 |
2.3.3 虚拟运营商利用优势资源,打开电子商务市场 |
第三章 我国电信运营商电子商务演进过程 |
3.1 中国联通电子商务发展演进 |
3.1.1 中国联通探索电子商务平台 |
3.1.2 中国联通发力电子渠道 |
3.1.3 中国联通电子商务产业链尝试 |
3.2 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演进 |
3.2.1 移动梦网开启中国移动对电子商务的探索 |
3.2.2 3G技术的不成熟使中国移动电子商务进入低潮 |
3.2.3 中国移动在4G时代蓄势待发 |
3.3 中国电信电子商务发展演进 |
3.3.1 中国电信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探索 |
3.3.2 中国电信与互联网电商进行合作 |
3.3.3 中国电信布局电子商务产业链 |
第四章 电信运营商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分析 |
4.1 电信运营商发展电子商务优势分析 |
4.1.1 移动电话用户规模大,智能终端不断普及 |
4.1.2 基础设施以及渠道建设完善 |
4.1.3 品牌价值高,用户信任度、忠诚度高 |
4.1.4 有强大的资本做支撑 |
4.2 电信运营商发展电子商务劣势分析 |
4.2.1 起步较晚,经验缺乏 |
4.2.2 机制僵化,未能适应互联网变革 |
4.2.3 产业链各环节未打通 |
4.3 电信运营商发展电子商务机会分析 |
4.3.1 行业发展速度快,用户行为习惯在改变 |
4.3.2 国家鼓励发展电子商务 |
4.3.3 4G时代为移动电子商务带来强力支持 |
4.4 电信运营商发展电子商务威胁分析 |
4.4.1 互联网、虚拟运营商虎视眈眈 |
4.4.2 全业务经营导致内部竞争激烈 |
第五章 电信运营商电子商务发展建议 |
5.1 加快电子渠道转型电子商务速度,抢占产业链上游有利位置 |
5.1.1 我国运营商电子渠道建设的现状 |
5.1.2 运营商电子渠道转型的关键能力 |
5.2 利用客户资源优势建立信息档案,抓住产业链终端消费者 |
5.3 打造电子支付及移动支付体系,完善产业链中间环节 |
5.3.1 我国运营商电子支付现状 |
5.3.2 我国运营商电子支付的发展方向 |
5.4 加快建立配套物流体系,打造产业链下游优势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黑龙江品正公司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1.3.1 国外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1.3.2 国内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黑龙江品正公司概况与发展环境分析 |
2.1 公司概况 |
2.2 主营业务 |
2.2.1 移动支付与交易 |
2.2.2 电子商务系统规划 |
2.2.3 搜索引擎营销 |
2.2.4 标准产品培训 |
2.3 发展环境分析 |
2.3.1 政策环境 |
2.3.2 市场分析 |
2.3.3 制约因素分析 |
2.3.4 发展展望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品正公司移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剖析 |
3.1 移动支付面临的问题 |
3.1.1 与银行互相博弈 |
3.1.2 安全问题 |
3.1.3 服务性价比不高 |
3.2 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1 品牌现状 |
3.2.2 客户服务 |
3.2.3 产品信任危机 |
3.2.4 渠道管理缺乏科学性 |
3.2.5 运营经验不足 |
3.3 客户关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3.1 缺乏对客户的深入识别和柔性体系 |
3.3.2 以传统销售模式为导向共享信息渠道不畅 |
3.3.3 与客户的互动缺乏系统性 |
3.4 电子商务面临的社会法律问题 |
3.4.1 安全认证和相应的法规不完善 |
3.4.2 负面的社会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品正公司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4.1 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建议 |
4.1.1 各方互补合作 |
4.1.2 保障各方利益 |
4.1.3 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 |
4.1.4 信用体系的逐步建立 |
4.1.5 支付系统的互操作性 |
4.2 加强移动电子商务营销工作的管理 |
4.2.1 建立适应市场环境的营销组织结构 |
4.2.2 完善营销组织管理 |
4.2.3 加强营销策略的控制 |
4.2.4 建设战略层的市场营销信息系统 |
4.3 确定顾客发展策略 |
4.3.1 吸引顾客是制胜的关键 |
4.3.2 注重培养顾客忠诚度 |
4.3.3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
4.4 完善移动电子商务法律方面的建议 |
4.4.1 移动支付法规的完善 |
4.4.2 安全方面的对策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8)数字化背景下中国电视媒体的网络化生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媒介融合在多个层面上继续渗透 |
二、网络化成为大众媒介数字化生存的形态取向 |
三、世界范围内电视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进程加快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意义 |
一、研究目标及问题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范畴 |
一、基本概念的厘清 |
二、研究视角的选取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技术路线 |
二、总体框架 |
第一章 网络传播与电视媒介发展 |
第一节 技术与媒介的关系 |
一、技术促进媒介形态变革 |
二、网络技术发展提升媒介在信息时代的地位 |
第二节 媒介网络化发展的动因分析 |
一、传媒网络化发展的几种逻辑力量 |
二、中国媒体网络化发展的社会动力 |
第三节 三网融合与电视媒介的发展 |
一、三网的概念 |
二、三网融合 |
三、三网融合将加速我国有线电视网的发展 |
第二章 国外媒介网络化发展的实践参照 |
第一节 美国 |
一、美国电视数字化频道的发展 |
二、美国电视媒体网站的发展 |
三、美国IPTV网络电视的发展 |
四、美国电视媒体网络化的发展模式分析 |
五、1996年《电信法》在美国电视网络化政策规制方面的意义 |
第二节 欧盟 |
一、英国:数字电视渗透领先,媒介规制及时跟进 |
二、法国:手机电视发展滞后,网络电视发展瞩目 |
三、德国:重视交互业务发展,卫星电视普及迅速 |
四、欧盟在数字化背景下的传播规制演变 |
第三节 韩国 |
一、韩国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概况 |
二、韩国的IPTV发展 |
三、韩国的移动电视发展 |
第四节 日本 |
一、日本对数字化产业发展高度重视 |
二、重视数字电视全面发展,注重内容的整合开发 |
三、3G技术推动日本移动媒介产业飞速发展 |
四、创新的盈利模式推动数据业务快速发展 |
五、日本手机电视的发展与盈利分析 |
第五节 国外电视媒介网络化发展的启示与挑战 |
一、经验与启发 |
二、问题与挑战 |
第三章 当前中国电视媒介的网络化生存状况分析 |
第一节 互联网兴起对中国电视媒介的冲击 |
一、互联网影响力日趋强大,分流电视媒体受众 |
二、互联网传播力获得认可,蚕食电视媒体广告份额 |
第二节 中国电视媒介网络化发展的的种种尝试 |
一、我国电视台传统业务领域(频道)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现状 |
二、我国电视台在数字化、网络化新业务领域的尝试 |
第三节 中国电视媒介在网络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业务路径非常集中,商业模式同质化严重 |
二、内容匮乏、质量不高 |
三、用户数量偏小,规模效应尚难显现 |
四、交互技术优势未能充分开发 |
五、定位模糊,市场细分欠缺 |
第四节 我国电视媒介网络化总体进程落后的原因分析 |
一、主观性因素 |
二、客观性因素 |
第四章 电视网络化生存的路径之一:打造平台型网站 |
第一节 网站已成为重要的电视媒介新形态 |
一、注意力资源向网络媒体(网站)飘移 |
二、网络媒体的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
三、我国电视台纷纷建立自身网站 |
第二节 我国电视台网站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
一、触网率高,点击率低 |
二、定位狭隘,缺乏"大媒体"战略 |
三、设计粗放,功能简单 |
四、传统组织结构束缚网站做大 |
五、双向互动依旧是短板 |
第三节 电视网站发展的功能取向:窗口还是平台 |
一、电视网站应该是平台 |
二、网络化核心原则对网站平台功能设计的要求 |
三、平台型网站的核心优势分析 |
第四节 如何打造平台型电视网站 |
一、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 |
二、要有可靠的盈利模式 |
三、要有科学的运营策略 |
四、要有实效的推广策略 |
五、要有专业化的人才梯队 |
第五章 电视网络化生存路径之二:改进数字化频道 |
第一节 当前数字频道电视发展的困局 |
一、概念厘清 |
二、我国数字频道电视总体发展进程概述 |
三、当前我国数字频道电视发展遭遇的瓶颈 |
四、困局背后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网络化对数字频道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
一、技术层面 |
二、业务层面 |
三、战略层面 |
第三节 如何加强网络化,改进频道生存状态 |
一、建构网络化的电视产业价值链 |
二、打造网络化共享机制的内容营销中心 |
三、寻求与网络化配套的电视政策体系支持 |
第六章 电视网络化生存路径之三:网络视频业务的扩展 |
第一节 网络视频业务的概念及特点 |
一、网络视频的定义 |
二、网络视频的分类及特征 |
三、基于前段资源可控性的类型划分 |
四、IPTV(闭路网络视频)和WebTv(开路网络视频)用户基本特征 |
第二节 电视媒体发展网络视频业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一、必要性:视频业务是电视网络化生存的重要资源 |
二、紧迫性:网络视频市场面临的五大压力 |
三、我国电视媒介网络视频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三节 视频业务市场的竞争与障碍分析 |
一、民营力量的单边式暴发 |
二、IPTV市场的双雄博弈 |
三、电视媒介发展IPTV存在的障碍 |
第四节 电视网络视频业务的扩展 |
一、电视媒体发展网络视频业务有天然优势 |
二、开路网络电视(WebTV):借力民营公司的发展范式 |
三、闭路网络电视(IPTV):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开放与竞争 |
第七章 电视网络化生存路径之四:移动化网络技术的应用 |
第一节 移动化技术的概念及其他 |
一、移动化技术的定义 |
二、与移动化网络技术关联的几个术语 |
第二节 传媒的移动化趋势分析 |
一、传媒移动化现象解读 |
二、传媒移动化的内在动因分析 |
三、移动化与网络化的汇流 |
第三节 我国电视媒介移动化网络发展现状与问题 |
一、移动化电视网络发展现状概述 |
二、移动化电视网络发展进程中的问题 |
第四节 我国移动化电视网络应用的发展策略 |
一、移动化电视网络的标准抉择:合气生财 |
二、移动化电视网络的市场拓展:资源互换 |
三、移动化电视网络的盈利模式:广开财源 |
四、移动化电视网络的内容平台:丰富而适配 |
五、移动化电视网路的运营策略:竞合之道 |
六、移动化电视网路的政策扶持:平等与开放 |
第八章 电视网络化生存的终极形态:全能数据库及服务 |
第一节 全能数据库的概念及意义 |
一、全能数据库 |
二、内容为王的新诠释 |
三、全能数据库将是推动网络化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
四、网络化的电视媒介需要全能数据库平台及服务 |
第二节 全能数据库生存条件下电视媒介形态的变迁 |
一、传播形态的改变:柔性化、4A化、跨文化 |
二、营销形态的变革:二元营销 |
三、扩张形态的变革:圈屏运动 |
第三节 当前我国电视媒介数据库生存的现状与问题 |
一、现状 |
二、问题 |
第四节 基于海量、个性、专业、智能的全能数据库生存 |
一、海量化 |
二、个性化 |
三、专业化 |
四、智能化 |
第五节 对发展我国电视网络数据库产业的若干建议 |
一、国家政策的扶持,实现更大限度的信息开放和资源共享 |
二、数据库生产的商业化机制导入 |
三、建立特色数据库和实用子库 |
四、建立实用的检索系统 |
五、发动社会力量,建设全能数据库 |
第九章 网络化生存下电视产业链构建及体制变迁 |
第一节 网络化电视产业链的概念及其他 |
一、网络化电视产业链的概念 |
二、网络化电视产业链与传统电视产业链的区别 |
三、网络化电视产业链构建对我国电视媒介发展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网络化电视产业生产形态的变化 |
一、生产平台的网络化: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生产平台 |
二、生产方式的定制化:基于海量化和差异化的大规模定制 |
三、生产流程的双向化:逆向生产的出现 |
四、生产领域的跨界化:从非实体产品领域跨入物质产品领域 |
五、生产资源的数据库化:数据库成为生产体系的核心资源 |
第三节 建构"三流合一"的电视产业发展新模式 |
一、当前网站发展模式的启发 |
二、信息流:(虚实)产品库和消费者库的信息映射与汇流 |
三、物流:是建立在海量个性市场需求导向上的现代物流运输系统 |
四、资金流:为产业模式的循环提供血液和发展动力 |
五、三流合一:网络化电视市场的运行机制 |
第四节 网络化背景下电视产业体制的变迁 |
一、当前电视产业体制的弊端 |
二、网络化对电视产业体制变革的要求 |
总结语:本研究结论与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一、本课题的研究结论概述 |
二、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
三、需要进一步探讨的与电视媒体未来发展有关的几个概念 |
附录: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3G时代电子商务中的移动支付研究及管理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推动发展的现实应用意义 |
1.1.2 占领市场的产业网络意义 |
1.1.3 加速进程的电子商务意义 |
1.1.4 强化管理的学术理论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电子商务相关论述 |
1.4.2 移动支付相关论述 |
第2章 移动电子商务与移动支付概述 |
2.1 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
2.1.1 移动电子商务的概念 |
2.1.2 移动电子商务提供的服务 |
2.1.3 移动电子商务的特点 |
2.1.4 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
2.1.5 3G对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 |
2.2 移动支付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2.2.1 移动电子支付的定义与分类 |
2.2.2 移动支付流程 |
2.2.3 移动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 |
第3章 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及产业链分析 |
3.1 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 |
3.1.1 以移动运营商为运营主体 |
3.1.3 以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为运营主体 |
3.2 移动支付的产业链结构 |
3.2.1 移动运营商 |
3.2.2 金融机构 |
3.2.3 中间第三方(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 |
3.2.4 终端设备提供商 |
3.3 移动支付的产业链分析 |
第4章 移动支付在国外应用现状举例 |
4.1 移动支付在日本的应用 |
4.1.1 NTT手机移动支付的发展历程 |
4.1.2 NTT手机支付的具体业务 |
4.1.3 NTT手机支付现状 |
4.2 移动支付在韩国的应用 |
4.3 移动支付在欧洲的应用 |
4.3.1 芬兰 |
4.3.2 法国 |
4.4 移动支付在美国的应用 |
第5章 我国移动支付市场分析 |
5.1 总体发展概况 |
5.2 移动支付产业链中主要参与者行为分析 |
5.2.1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 |
5.2.2 从商家的角度看 |
5.2.3 从移动运营商的角度看 |
5.2.4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看 |
5.2.5 从第三方机构的角度看 |
5.3 移动支付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5.3.1 问题 |
5.3.2 对策 |
第6章 电子商务及移动支付管理思考 |
6.1 电子商务管理的国际现状 |
6.2 电子商务管理的中国现状 |
6.3 电子商务管理的内容 |
6.4 电子商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6.5 电子商务及移动支付管理的层面思考 |
6.5.1 管理的人才层面 |
6.5.2 管理的建设层面 |
6.5.3 管理的社会层面 |
6.5.4 管理的法律层面 |
6.5.5 管理的制度层面 |
6.5.6 管理的道德层面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Web Service的我国企业移动商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课题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企业移动商务应用概述 |
2.1 移动商务概述 |
2.1.1 国内外移动商务的发展现状 |
2.1.2 移动商务的定义和特点 |
2.1.3 我国移动商务快速发展的态势 |
2.2 企业移动商务应用分析 |
2.2.1 企业移动商务应用现状 |
2.2.2 企业移动商务应用的内涵和特征 |
2.2.3 企业移动商务的主要应用 |
2.3 我国移动商务应用的关键技术 |
2.3.1 Web Service 技术分析 |
2.3.2 支持移动商务的通讯技术分析 |
2.4 我国企业移动商务应用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3 构建基于双模技术的企业移动商务解决方案 |
3.1 企业移动商务的开展情况 |
3.1.1 企业移动商务开展的市场背景 |
3.1.2 企业移动商务方案具体要解决的问题 |
3.2 企业移动商务解决方案 |
3.2.1 双模化网站的提出 |
3.2.2 双模化移动商务平台 |
3.2.3 双模化移动商务方案的实现 |
3.2.4 方案评析 |
3.3 方案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
3.3.1 双模技术 |
3.3.2 重定向器技术(Redirector) |
3.3.3 网络安全技术 |
3.4 双模网站应用分析 |
本章小结 |
4 我国企业开展移动商务应用策略的分析 |
4.1 移动商务市场发展趋势 |
4.2 影响企业移动商务应用的因素 |
4.3 企业移动商务发展建议 |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无线电子商务 蓄势待发(论文参考文献)
- [1]从5G技术的特点看其对工商业发展的影响[J]. 徐祥运,李金秀.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9(08)
- [2]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D]. 王媛媛.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3]“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4]农业多元价值导向下郑州城郊宜农社区发展研究[D]. 赵建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
- [5]电信运营商基于电子商务产业链的发展方向探究[D]. 迟文博. 北京邮电大学, 2013(04)
- [6]运营商拼抢电商[N]. 王彦彬. 通信产业报, 2012
- [7]黑龙江品正公司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刘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6)
- [8]数字化背景下中国电视媒体的网络化生存研究[D]. 易绍华. 武汉大学, 2009(09)
- [9]3G时代电子商务中的移动支付研究及管理思考[D]. 张伟.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10]基于Web Service的我国企业移动商务应用研究[D]. 颜飞. 安徽理工大学,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