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志-太普斯旗地震测深剖面壳幔过渡带复杂性特征

梵志-太普斯旗地震测深剖面壳幔过渡带复杂性特征

一、繁峙—太仆寺旗地震测深剖面壳-幔过渡带复杂性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李朋辉[1](2020)在《鄂尔多斯地块与山西断陷带地壳结构研究》文中认为在这里主要简述了鄂尔多斯地块与山西断陷带地区的区域地质与大地构造概况,回顾了众多学者在鄂尔多斯地块与山西断陷带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的研究成果,并在此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对该研究区域进行下一步研究的建议以及发展展望。对该研究区的研究工作是从华北地区150个三分量宽频流动台站自2016年11月至2019年1月期间记录的远震数据中,利用时间域迭代反褶积的方法提取了16745条高质量的径向P波接收函数。利用H-κ扫描叠加方法得到了鄂尔多斯地块与山西断陷带地区地壳厚度和波速比结构的分布,并通过波速比的最优值计算得出了研究区泊松比的分布,进而讨论了研究区内地壳的物质组成成分;通过接收函数的共转换点(CCP)叠加方法直观地得到了鄂尔多斯地块与山西断陷带地区的莫霍面形态,并结合其他已有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研究了该区域的地壳及上地幔结构并对研究区内区域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另外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对山西断陷带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初步的讨论。主要的研究成果为:(1)研究区地壳厚度介于30—47km,变化范围大,且从西向东具有逐渐减薄的横向变化,并且Moho面深度与地形海拔高度之间存在镜像关系;山西断陷带的地壳厚度相比两侧鄂尔多斯地块与太行隆起地壳厚度较薄,并且鄂尔多斯地块地壳厚度明显厚于吕梁山区以及山西断陷带的地壳厚度,分析是华北克拉通破坏造成的浅部效应在两个构造单元中的体现。(2)鄂尔多斯地块东北部与山西断陷带交界的吕梁山地区下方的Moho面与其西侧的Moho面深度存在大约3km的突变,并且该区域的泊松比值较高,表明该区域下地壳可能存在低速体,分析为大同火山区岩浆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山西断陷带的形成和构造活动,上地幔上隆形成地幔柱从而导致了该区域的低速特征。(3)山西断陷带的临汾盆地以及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之间的灵石、霍州区域存在地幔上隆现象,推测由于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拉张应力造成地幔上涌,地壳减薄,岩石圈被拉张,从而使地表下沉形成断陷带。(4)在研究区的东经111°以西,地壳泊松比分布较为均匀,但是在鄂尔多斯地块与山西断陷带的交界处泊松比的分布并不均匀,鄂尔多斯地块东部的吕梁山地区存在高的泊松比分布,反映出该区域下地壳存在低速体;山西断陷带下方泊松比要比两侧的山区要高,推测为上地幔物质上涌导致。(5)研究区北纬38°以北地区台站下方地壳的泊松比值较大,而北纬38°以南区域的泊松比值较低,推测出该区域38°以北下地壳出现了部分熔融而呈现出低速特征,北纬38°以南地壳结构仍然保持着稳定地壳的一些结构特征。

吴昊昱[2](2017)在《基于背景噪声成像技术的山西地壳结构及强震孕震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西地区地震频度高,震源浅,灾害重是中外着名的强震带,有史料记载以来发生过M≥5地震85次,其中6.06.9级地震11次,7.07.9级地震5次,8级地震1次。本文研究有史料记载以来山西M≥5地震和1981-2014年,山西地区有震相报告的0级以上地震,得出M≥5地震主要发生在地壳10-20km深度之间;M≤5中小地震主要发生在地壳5-25km深度之间。M≥6地震主要集中发生在山西断陷带5个盆地内。研究山西地震的孕育、发生与地壳结构之间的联系,地壳中孕震环境标志,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利用现有的国家地震台站155个有利条件对一个完整年地震台站记录的连续波形,经提取台站间的经验格林函数,获得近万条瑞利波频散曲线,通过瑞利波群速度的反演,得出了周期6-45s的瑞利波群速度的16个周期群速度成像图,获得了山西地壳16层不同深度平面和瑞利波群速度特征的地壳结构图;并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给出了山西地壳结构体的透视成像图。根据对不同周期的瑞利波群速度的研究,认为:(1)地壳11km深度以浅的图像反映了地壳浅部结构与地质构造,中间山西断陷带与东西两侧隆起区相比属低速区,不同波速区勾勒出的图像与断陷带和隆起区、凸起区、断裂带等地质构造相吻合。(2)在地壳11km深度以深,地壳分为:西部鄂尔多斯块体(即原来吕梁山隆起区)、山西断陷带、太行山隆起区三个单元。(3)山西地区的离石断裂和晋获断裂延伸浅而山西断陷带边界断裂延伸深,因此支持将吕梁山隆起区归为鄂尔多斯块体区的地壳划分依据,山西断陷带是鄂尔多斯块体区的东边界的观点。(4)山西地壳以N38°附近为界分为南北两个波速差异区,具体是在地壳13km深度以浅,显示北部速度高,南部速度低,在地壳16km的深度以深则为北部速度低,南部速度高。(5)在山西中部N38°存在近EW向的低速体异常带,最大宽度约120km,最大长度约300km,该低速体异常带是一条穿越了吕梁山隆起区、山西断陷带、太行山隆起区及太行山山前断裂,直抵华北平原拗陷带低速体的近EW向构造带。综合研究发现山西断陷带M≥6地震的发震构造不仅仅由深大断裂决定,更重要的是,地壳中的介质体的高低速度转换带附近是震源位置,即介质“软”、“硬”变化带附近,震源体是地壳“软”、“硬”介质体积累发震能量,这是山西地区孕震环境构造的标志。通过对山西地区6个M≥5地震的孕震体进行了计算,发现孕震体体积与发震最大震级呈正相关对数关系,并发现同等数量级的孕震体,低速性质的孕震体比高速性质的孕震体孕育的最大震级高。为今后研究潜在地震危险区和预测5级以上地震发生地区提供了一个新的指标。本文所得出的山西地壳不同周期16张瑞利波群速度特征成像图,可在进一步研究山西地区的地震学和地质学涉及地壳结构提供基础资料。本文的研究结论完全可以作为,对研究山西地区的震源性质,以及发震构造和孕震环境都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研究成果对于认识该区域的地震孕震环境以及华北克拉通的动力学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姚志祥[3](2014)在《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瑞利面波相速度和方位各向异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块体被认为是华北克拉通自中生代破坏后残留的稳定地块,内部矿产资源丰富,活动微弱,而周缘地区新生代受到强烈改造,构造运动强烈,地震频发。由于鄂尔多斯块体处于中国东西部过渡区域,受到中国东西部双重动力作用的影响,其深部动力学问题一直是地球科学家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地区的构造演化、地质概况、地震活动、块体运动和应力环境以及区域的地球物理研究成果。本文使用基阶瑞利面波层析成像方法进行相速度和方位各向异性研究,因此在介绍使用的方法之前,对面波特征、分析方法、各向异性种类和形成进行了概述。本研究利用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地区的98个宽频带流动台站和118个宽频带固定台站,挑选出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237个远震事件的高质量面波波形数据,利用双平面波方法反演了20-143s共13个周期的一维和二维相速度及方位各向异性,又利用Saito的非线性反演方法反演了S波速度结构。根据这些结果,分析讨论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区域的深部结构和动力学环境。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块体大部分区域岩石圈厚度在170-180km之间,呈高速特征,内部变形微弱,可能保留有克拉通性质的岩石圈根。岩石圈上部方位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呈近EW向,为残留“化石”各向异性,岩石圈下部呈近NW-SE向,可能是现今板块构造运动导致的变形形成,岩石圈的这种垂向上的变形变化约开始于80-100km深度范围。鄂尔多斯块体岩石圈垂向上的变形差异可能主要与岩石圈温度随深度的变化有关。现今青藏高原的NE向挤压可能对鄂尔多斯块体岩石圈变形起主要作用。鄂尔多斯块体东北部存在软流圈沿岩石圈薄弱带的被动裂谷模式下的上涌,上涌中心区域位于大同盆地西侧和岱海断陷盆地东南。由于软流圈岩浆热物质沿通道快速上涌,并注入地壳底部,在热侵蚀作用下引起壳幔物质熔融,导致了该区域地壳和上地幔的大范围低速异常。软流圈上涌位置和岩浆运移的差异,可能控制了大同等附近区域火山喷发模式和新生代玄武岩的区域差异。软流圈的上涌,造成新生代大同附近岩石圈的进一步减薄。河套断陷带下地壳和岩石圈的低速异常可能与软流圈上涌热物质的侧向运移有关。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的西秦岭、东祁连附近区域地壳及岩石圈的低速异常可能主要与该区的构造运动有关,即主要是由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增生扩展作用引起的壳幔强烈剪切变形导致的地壳和岩石圈内生热和塑性流变引起,而不是软流圈热物质的大规模上涌。在六盘山断裂带附近,可能存在深部软流圈热物质的局部上涌。鄂尔多斯块体东南的山西地堑南部、豫西北区域岩石圈约厚70km,软流圈显着上升,可能是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后的反映。山西地堑中部N37--38。区域可能存在鄂尔多斯块体突出的高速岩石圈,分割了南北异常的软流圈,高速岩石圈可能正遭受到南北软流圈的热侵蚀作用。秦岭造山带中部偏东,在E108°-E109.5°之间靠近渭河盆地一侧,100-150kmm深处存在高速异常体,可能是俯冲到华北块体之下的扬子块体拆沉的岩石圈,该区域现今发生的拆沉可能主要是由扬子块体与华北块体的斜向汇聚导致。综合分析认为,青藏高原的隆升并向东北扩展挤压,可能对现今鄂尔多斯块体运动和变形起主要作用,而鄂尔多斯块体的运动又为周缘地区的进一步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环境。

李波[4](2014)在《中亚造山带东段壳幔电性结构特征及构造涵义研究—内蒙古中部及东北部地区》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依托“中蒙边境东段综合地球物理调查研究项目”,以内蒙古中部及东北部地区3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数据为基础,采用Robust估算、远参考道处理、功率谱挑选等大地电磁测深处理技术,获得高质量的大地电磁测深频率响应,通过计算Swift及Bahr二维偏离度、相位张量、磁场感应矢量、电性主轴等技术指标对内蒙古地区三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经过区域的维性信息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三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数据整体上二维性较好,经过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获得了内蒙古中部及东北部地区壳、幔电性结构模型。对内蒙古中部及东北部地区壳、幔电性结构模型分析表明,内蒙古中部及东北部地区的电性特征各有特点。Linel剖面反映的华北板块的电性特征以“纵向分层”为主要特征,linel剖面反映的华北板块北缘的电性特征以“横向分块”为主要特征;line3剖面经过区域的电性特征以横向分块为主要特征;line4剖面经过区域的电性特征以横向分块为主要特征。内蒙古中部及东北部地区中、下地壳广泛发育有高导区域,不同构造单元内的高导区域可能具有不同的成因机制。Line3剖面和line4剖面电性模型反映的大面积高导区域可能是古亚洲洋闭合时期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两大板块发生大陆碰撞时硫化物石墨沉积物堆积的反映;Linel剖面电性模型反映的壳内高导层可能是基性、超基性类岩矿,其物质来源应该是幔源的物质。内蒙古中部及东北部地区广泛分布有大面积的火成岩,这些火成岩都是岩浆活动的产物。二连—贺根山断裂带、西拉木伦断裂带、赤峰—白云鄂博断裂带表现为明显的低阻电性异常带。电性模型表明三条断裂带均是岩石圈尺度的,且具备俯冲带的电性特征。内蒙古中部及东北部地区的电性特征表明中亚造山带东段的构造演化模型更可能是连续增生型的。索伦缝合带区域内电性特征复杂,存在岩石圈尺度的电性差异,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缝合带位置可能位于该区域内。

黄耘[5](2009)在《江苏及邻区地壳上地幔结构研究》文中认为江苏及邻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跨越中朝断块区、扬子断块区和昆祁秦断褶系三大一级构造单元。研究区内有切割岩石圈级的深大断裂郯庐断裂,有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地质构造非常复杂。本文首先回顾了研究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分析了研究区已有的深部结构研究成果,然后采用多种方法系统研究了江苏及邻区的深部结构。本文具有以下几个创新点:1、有效地将双差法和遗传法两种定位方法相结合,第一次对研究区丰富的地震进行重新精确定位,克服了一种方法在精确定位研究上的局限性。通过对大量的精确定位地震的结果分析,获得了研究区地震发生的主要层位、不同大地构造震源深度差异和断裂位置的新认识。2、利用重新精确定位后的地震资料,用走时反演方法获得了研究区较细的地壳速度结构三维成像结果,填补了江苏以东南黄海海域缺乏深部结构研究的空白。3、采用远震体波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了江苏及邻区不同构造部位台站下方的深部结构,第一次获得了研究区不同构造块体的岩石圈厚度,为该区地球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证据。4、通过对三个二级构造单元的各层速度分布、加权RMS速度、莫霍面深度、震源深度以及岩石圈埋深等深部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了江苏及邻区大地构造区域的深部结构特征差异。本文研究表明:1.地震定位的精度得到了很大改善,地震在空间上更加集中分布在某些区域,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结果更加合理。2.下扬子块体江苏段和研究区中的华北块体两个构造单元地震震源深度特点相似,在10~11km、15~17km深处存在二个明显的地震优势分布,推测分别在上地壳底面和中地壳;大别山地区地震的震源深度与下扬子块体和华北块体的地震震源深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差异为大别山地区lOkm以上的浅源地震十分发育,在6~7km的深处有一地震优势分布,该深度附近可能地震波速度较高。而在10km以下差异不大。3.获得了研究区间距为40×40公里较精细的地壳速度结构三维成像结果,反演结果与精度较高的HQ-13剖面和高淳—南京人工地震剖面做对比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我们给出地壳速度结构成像结果精确度较高。4.研究区莫霍面埋深东西差别较大,总体呈现东浅西深,北浅南深。不同的构造单元莫霍面深度有明显的不同。大别山地区莫霍面明显深于周围地区,而华北块体的莫霍面深度总体来看比扬子块体的莫霍面深度浅些。苏鲁断块莫霍面深度和周边地区有所不同,有明显的上隆,深度在32公里左右。5.大地震的发生地点与P波速度异常区有明显的关系,大地震往往不是发生在速度高值区,也不是发生速度低值区,而是发生在速度高值区和低值区的交界部位。地震发生的强度与高速区和低速区的速度梯度大小没有明显的关系。6.远震体波接收函数反演研究结果显示,华北块体和扬子块体的台站下方岩石圈厚度差别不大,约在90多公里,扬子块体岩石圈厚度略大于华北块体;位于郯庐断裂带内部的宿迁台下方岩石圈厚度最薄,为76公罩左右,表明该地岩石圈存在较为明显的上隆现象;大别山地区的合肥下方岩石圈厚度最深,为128公里左右。7、本研究区各构造块体的深部结构差异较明显,大别造山带地壳最厚,震源深度较浅,各层速度和RMS速度最高,岩石圈厚度埋深较深:中朝断块区地壳厚度相对较浅,震源深度较深,各层速度和RMS速度相对居中,岩石圈埋深略浅于扬子块体;下扬子地块地壳厚度比中朝断块区厚,但比大别造山带浅,震源深度与中朝断块区相近,各层速度和RMS速度最低,岩石圈厚度与中朝断块区内的厚度差异不明显,略深于中朝断块。

戴雪灵[6](2008)在《内蒙古太仆寺旗白石头洼钨矿外围成矿花岗岩体特征及成矿作用》文中指出近年来,华北陆块北缘太仆寺旗钨、钼、金多金属矿床普查找矿取得了重大进展,先后发现了沙子沟、白石门洼等大-中型矿床,显示了巨大的找矿潜力,而位于同一矿田内的白石头洼钨矿其探明储量已尽枯竭。因此,系统地研究本区的成矿地质背景,查明矿床定位的地质条件,分析控岩控矿因素,总结成矿规律,在白石头洼钨矿外围的找矿前景做出系统的评价,预测找矿靶区,寻找接替资源就成了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基于“白石头洼钨矿外围1/1万的地质填图与成矿预测”项目,运用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学、矿床学、地球化学、成矿预测学、勘查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认为本区颇具找矿潜力。首先,以区域地质特征为突破口,综合分析了本区的区域演化应力场,认为本区现在的构造格局主要受西伯利亚板块向华北地块的滑动近南北向应力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近东西向应力影响,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兴蒙褶皱带,此大地构造位置影响了本区的岩石地球化学、构造地球化学及成矿学特征。然后分析了本矿区的地质特征,包括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并着重对本区的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认为本区花岗岩钨等元素的背景值高、分异程度好,为本区矿化的主要成矿母岩。最后,在深入研究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了本区的控矿因素、找矿标志和矿化富集规律,并深入探讨了本区钨矿床成因,绘出成矿模式图,从而指出了本区的找矿方向及进行成矿预测。

赖晓玲[7](2006)在《华北几个强震区的壳幔过渡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三十年来,在华北地区开展了大量的深地震测深研究,已完成了几十条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 (DSS)剖面。近年来我们重新处理了其中的几条剖面,本文利用复杂性系数、小波变换、频谱分析等方法处理了穿过海原、张北、邢台三个强震区的几条地震测深剖面,得到强震区的壳幔过渡带结构和多种属性特征。并结合其他成果,揭示强震区的深部构造背景。 1.海原地震区海原地区是大震活动地区之一,1920年海原8.5级地震就发生该区内。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

赖晓玲,孙译[8](2006)在《中国大陆东部强震区和火山区人工地震探测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的强震区和火山区的地震测深研究成果,揭示了强震区和火山区的地壳深部构造背景.分析表明,地壳深部断裂、中下地壳低速层、速度结构的差异、波速比异常、泊松比和岩性的不同、上地幔顶部隆起、莫霍界面较大的起伏、复杂的壳幔过渡带、滑脱构造、深部岩浆活动等构造特征与东部地区强震形成和发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赖晓玲,张先康,孙译[9](2006)在《张北地震区壳幔边界复杂性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地震波复杂性系数和频谱分析方法,处理了穿过张北地震区的一条地震测深剖面的PmP波形资料,获得了该震区以及相邻区域的壳幔边界复杂性特征.结果表明,震中区的下方为壳幔边界复杂性的差异部位,北侧为复杂性系数小的内蒙地轴,南侧为复杂性系数大的怀安盆地.频谱分析表明,在震区的两侧有不同的谱形态.该震区中新生代以来有过多期岩浆活动并且地表有火山口.从张北地震区的中上地壳速度成像可以看出,火山口周围壳内有低速体分布,并且有向地壳深部延伸的低速带.推测壳幔边界复杂性的差异带可能是中新生代深部岩浆活动和上侵的边沿地带,南侧复杂性系数大的区域为深部岩浆活动区,北侧复杂性系数小的区域为壳幔构造稳定区.壳幔边界复杂性的差异为强震的孕育提供了深部环境.

赖晓玲,孙译,刘志[10](2006)在《华北强震区地震测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华北地区的海原、张北、唐山-滦县、邢台、临汾、菏泽、大同-阳高、三河-平谷、延庆-怀来等强震区的地震测深研究成果,分析了强震区的主要深部构造背景。研究表明,地壳深部断裂、中下地壳低速层、速度结构的差异、泊松比和岩性的不同、复杂的壳幔过渡带、滑脱构造等构造特征与华北地区强震形成和发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二、繁峙—太仆寺旗地震测深剖面壳-幔过渡带复杂性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繁峙—太仆寺旗地震测深剖面壳-幔过渡带复杂性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地块与山西断陷带地壳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人工地震探测的研究
        1.2.2 天然地震方面的研究
        1.2.3 重磁方面的研究
        1.2.4 其他方面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构造背景
    2.1 地质构造背景
    2.2 地质演化历史
    2.3 研究区主要活动断裂
3 接收函数方法原理
    3.1 接收函数简介
        3.1.1 接收函数的发展历史
        3.1.2 接收函数方法原理
    3.2 基于接收函数的地壳结构研究
        3.2.1 接收函数的H-κ扫描叠加方法
        3.2.2 接收函数的CCP叠加成像方法
    3.3 影响接收函数的因素
4 研究区壳幔结构研究
    4.1 数据准备
    4.2 数据处理
        4.2.1 预处理
        4.2.2 坐标旋转
        4.2.3 接收函数的提取
        4.2.4 接收函数的筛选
    4.3 地壳厚度与泊松比
    4.4 CCP壳幔结构剖面
5 结果分析与讨论
    5.1 研究区地壳物质组成
    5.2 研究区Moho面形态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2)基于背景噪声成像技术的山西地壳结构及强震孕震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背景噪声成像技术研究现状和进展
        1.3.1 背景噪声成像技术研究现状
        1.3.2 山西地区层析成像的进展
    1.4 山西地区地球物理研究成果
        1.4.1 地震方面的研究
        1.4.2 重磁资料
        1.4.3 大地电磁
        1.4.4 山西地区已有地下结构研究成果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山西断陷带的形成与演化
    2.1 山西断陷带的概述
    2.2 山西断陷带的形成与演化
        2.2.1 断陷带的形成
        2.2.2 山西断陷带的演化
    2.3 山西断陷带的活动断裂与地震
        2.3.1 大同盆地的断裂与地震
        2.3.2 忻定盆地的断裂与地震
        2.3.3 太原盆地的断裂与地震
        2.3.4 临汾盆地的断裂与地震
        2.3.5 运城盆地的断裂与地震
    2.4 小结
第三章 山西地区背景噪声成像
    3.1 背景噪声原理与方法
        3.1.1 经验格林函数的提取
        3.1.2 频散曲线的提取
        3.1.3 面波层析成像
    3.2 数据和数据处理
        3.2.1 地震台网数据采集
        3.2.2 数据处理
        3.2.3 数据的质量控制
    3.3 山西地区背景噪声成像结果
    3.4 小结
第四章 山西地区中强地震的分布与强震孕震环境
    4.1 山西地区中强地震分布
    4.2 地震孕震环境研究现状
    4.3 山西地区强震孕震环境
        4.3.1 1626 年灵丘7级地震孕震环境
        4.3.2 忻定盆地3次M≥7 地震
        4.3.3 临汾盆地2次M≥7 地震
    4.4 小结
第五章 山西地区地震精定位分析
    5.1 概述
    5.2 双差精定位的原理
    5.3 双差定位主要参数的说明
    5.4 山西地区精定位结果
第六章 山西地区中部主要构造的分析
    6.1 山西地区中部横向构造带
        6.1.1 山西地区中部地区的震源机制解
        6.1.2 山西地区中部横向构造带
        6.1.3 小结
    6.2 离石断裂
    6.3 晋获断裂
    6.4 鄂尔多斯块体东界的认识
    6.5 山西地区孕震体的认识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表 1
附表 2
附表 3

(3)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瑞利面波相速度和方位各向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研究区域构造背景及研究现状
    §2.1 鄂尔多斯及周缘区域演化与地质构造背景
        §2.1.1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主要构造演化概况
        §2.1.2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2.1.3 鄂尔多斯地块及周缘的主要断裂及地震活动性
        §2.1.4 鄂尔多斯块体构造应力环境演变与块体运动
    §2.2 鄂尔多斯及周缘区域深部地球物理特征及研究概况
第三章 面波与各向异性研究进展
    §3.1 面波的特性
    §3.2 地震面波分析方法
    §3.3 各向异性研究进展
        §3.3.1 各向异性
        §3.3.2 各向异性的来源
第四章 研究方法、数据处理及反演
    §4.1 平面波假设与双平面波方法的发展
    §4.2 双平面波反演方法介绍
        §4.2.1 双平面波的形式表达
        §4.2.2 灵敏度核
        §4.2.3 方位各向异性
        §4.2.4 相速度和波场参数反演
    §4.3 观测资料与数据处理
        §4.3.1 研究区域台站
        §4.3.2 地震事件数据和数据处理
    §4.4 瑞利面波相速度反演过程与相关参数选择
    §4.5 S波速度反演
        §4.5.1 S波速度反演方法
        §4.5.2 S波速度反演参数和步骤
        §4.5.3 用接收函数方法确定研究区域莫霍面深度和波速比
第五章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瑞利面波相速度
    §5.1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地区一维平均相速度
    §5.2 瑞利面波二维相速度特征
        §5.2.1 20-33s短周期
        §5.2.2 40-80s中长周期
        §5.2.3 100-143s长周期
第六章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方位各向异性
    §6.1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地区一维平均方位各向异性
        §6.1.1 一维方位各向异性结果分析
        §6.1.2 鄂尔多斯块体内部方位各向异性特征
        §6.1.3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区平均方位各向异性特征
    §6.2 瑞利面波相速度二维方位各向异性特征
    §6.3 方位各向异性快波方向比较
    §6.4 方位各向异性形成与动力学解释
        §6.4.1 鄂尔多斯块体内部各向异性解释
        §6.4.2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区方位各向异性解释
第七章 S波速度结构与讨论分析
    §7.1 S波速度反演结果
    §7.2 鄂尔多斯块体东北部S波速度结构特征和讨论
    §7.3 鄂尔多斯块体西南邻区S波速度结构特征和讨论
    §7.4 南缘、东南缘及邻区S波速度结构特征和讨论
    §7.5 鄂尔多斯块体岩石圈结构特征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结果
    §8.2 主要认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文章
致谢

(4)中亚造山带东段壳幔电性结构特征及构造涵义研究—内蒙古中部及东北部地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内蒙古中部及东北部地区的地质构造研究
        1.2.2 内蒙古中部及东北部地区的构造演化研究
        1.2.3 内蒙古中部及东北部地区的地球物理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第二章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野外采集与处理
    2.1 方法概述
    2.2 大地电磁测深基本原理
        2.2.1 大地电磁信号源
        2.2.2 大地电磁测深理论基本方程
    2.3 野外数据采集及数据质量评价
        2.3.1 大地电磁测深剖面位置
        2.3.2 仪器设备
        2.3.3 站点布设与观测
        2.3.4 数据质量评价
    2.4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处理
        2.4.1 频谱分析
        2.4.2 阻抗张量元素估计
        2.4.3 视电阻率与相位计算
        2.4.4 数据噪声的消除
        2.4.4.1 远参考道处理
        2.4.4.2 功率谱挑选
        2.4.5 长周期与宽频带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拼接
    2.5 内蒙古中部及东北部地区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数据处理结果
第三章 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数据的分析与反演
    3.1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分析
        3.1.1 阻抗张量分解
        3.1.1.1 Groom-Bailey分解
        3.1.1.2 Swift分解
        3.1.1.3 Bahr分解
        3.1.2 相位张量分解
        3.1.3 磁场感应矢量分析
    3.2 内蒙古地区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数据的分析结果
        3.2.1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二维偏离度的分析结果
        3.2.2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相位张量的分析结果
        3.2.3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磁场感应矢量的分析结果
        3.2.4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电性主轴分析结果
    3.3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反演
        3.3.1 一维反演方法分述
        3.3.2 二维反演方法分述
        3.3.3 三维反演方法分述
    3.4 内蒙古中部及东北部地区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二维反演结果
第四章 内蒙古中部及东北部地区的壳幔电性结构特征
    4.1 内蒙古中部地区的壳幔电性结构特征
        4.1.1 linel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电性结构特征
        4.1.1.1 西拉木伦断裂带
        4.1.1.2 赤峰—白云鄂博断裂带与集宁—隆化断裂带
        4.1.2 line3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电性结构特征
        4.1.2.1 乌里雅斯太陆块
        4.1.2.2 贺根山蛇绿岩弧增生杂岩带
        4.1.2.3 二连—贺根山断裂带
        4.1.2.4 宝力道弧—增生杂岩带
        4.1.2.5 锡林浩特断裂及断裂以南的地区
    4.2 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的壳幔电性结构特征
        4.2.1 line4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电性结构特征
        4.2.1.1 额尔古纳地块
        4.2.1.2 兴安地块
第五章 内蒙古中部及东北部电性结构特征的构造涵义
    5.1 内蒙古中部及东北部地区电性结构特征所反映的构造涵义
        5.1.1 line1剖面的电性结构特征所反映的构造涵义
        5.1.2 line3剖面的电性结构特征所反映的构造涵义
        5.1.3 line4剖面的电性结构特征所反映的构造涵义
        5.1.4 三条剖面的电性特征综合反映出的构造涵义
    5.2 中亚造山带东段的构造演化研究
        5.2.1 中亚造山带东段的构造演化模式研究
        5.2.2 中亚造山带东段的缝合带位置研究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研究工作
    6.2 主要研究成果
    6.3 主要创新点
    6.4 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工作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江苏及邻区地壳上地幔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江苏及邻区的大地构造位置
    1.3 江苏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概述
    1.4 江苏及邻区主要断裂
    1.5 江苏及邻区地壳构造演化基本特点
第二章 江苏及邻区地壳上地幔结构研究综述
    2.1 江苏及邻区人工地震探测研究概况
        2.1.1 国外人工地震探测研究概况
        2.1.2 江苏及邻区人工地震探测研究概况
    2.2 江苏及邻区天然地震层析成像研究概况
        2.2.1 国内外天然地震层析成像研究
        2.2.2 江苏及邻区天然地震层析成像研究概况
    2.3 对已有工作的认识
第三章 江苏及邻区地震重新定位和构造特征分析
    3.1 地震定位概述及研究方法
        3.1.1 传统的几何地震定位方法
        3.1.2 线性计算定位方法
        3.1.3 非线性计算定位方法
    3.2 本研究所采用地震精定位研究方法
        3.2.1 双差定位法(DD法)
        3.2.2 遗传定位方法
    3.3 江苏及邻区地震重新定位过程及结果
        3.3.1 资料的分析
        3.3.2 地壳速度初始模型
        3.3.3 地震重新定位过程及结果
        3.3.4 双差定位和遗传定位结果对比分析
    3.4 不同构造块体震源深度特点分析
        3.4.1 研究区地质构造背景
        3.4.2 不同构造单元地震活动和震源深度变化特征
        3.4.3 地震定位和活动构造
    3.5 主要结论和讨论
第四章 江苏及邻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
    4.1 地震波三维速度结构反演及方法概述
        4.1.1 地震波三维速度结构反演发展概述
        4.1.2 反演方法发展概述
    4.2 本研究所采用理论和方法
        4.2.1 反演方法—遗传算法
        4.2.2 三维射线追踪方法—逐次迭代法
        4.2.3 反演结果评价
    4.3 资料选取和处理
        4.3.1 初始模型
        4.3.2 资料选取
        4.3.3 射线分布和空间分辨率
    4.4 反演结果
        4.4.1 本研究结果与人工地震结果对比分析
        4.4.2 反演结果及分析
    4.5 速度结构与大震关系
    4.6 主要结论
第五章 用远震体波波形反演江苏及邻区深部结构
    5.1 远震体波波形反演发展综述
        5.1.1 远震体波波形反演发展概述
        5.1.2 远震体波接收函数研究发展概况
        5.1.3 我国体波接收函数研究发展概况
    5.2 本研究所采用的接收函数反演方法介绍
        5.2.1 接收函数的提取
        5.2.2 反演方法介绍
        5.2.3 台站下方接收函数反演研究的主要步骤
    5.3 用宽频带远震接收函数反演江苏及邻区台站下方深部结构
        5.3.1 江苏及邻区构造背景简介
        5.3.2 远震资料的选取和处理
        5.3.3 接收函数的提取
        5.3.4 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
    5.4 结果分析
第六章 江苏及邻区深部结构特征及动力学机制讨论
    6.1 研究区不同大地构造区域的深度结构特征差异
        6.1.1 速度着异
        6.1.2 震源深度差异
        6.1.3 莫霍面深度差异
        6.1.4 岩石圈厚度差异
    6.2 研究区深部结构特征和动力学机制
        6.2.1 几个构造区的深部结构特征和动力学机制
        6.2.2 郯庐带中南段的深部结构特征及动力学机制
        6.2.3 东亚板块间的地幔特征和动力学机制
第七章 主要结论
    7.1 江苏及邻区地震精确定位和构造特点
    7.2 江苏及邻区地壳上地慢速度结构
    7.3 江苏及邻区深部结构特征没动力学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

(6)内蒙古太仆寺旗白石头洼钨矿外围成矿花岗岩体特征及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任务
    1.2 研究区位置、交通、经济地理条件
    1.3 前人工作概述
    1.4 论文研究方法、完成工作量及研究成果
        1.4.1 论文研究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1.4.2 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1.1 大地构造特征
        2.1.2 华北地块构造发展简史
    2.2 区域地层
        2.2.1 白云鄂博群
        2.1.2 上志留统地层
        2.1.3 上石炭统阿木山组
        2.1.4 下二迭统三面井组和额里图组
        2.1.5 上侏罗统张家口组
        2.1.6 下白垩统巴彦花组
        2.1.7 新近系上新统
        2.1.8 第四系
    2.3 区域构造
        2.3.1 褶皱
        2.3.2 断裂
        2.3.3 深大断裂
    2.4 区域岩浆岩
        2.4.1 加里东期基性岩
        2.4.2 华力西晚期花岗岩
        2.4.3 燕山早期花岗岩
        2.4.4 脉岩
    2.5 区域矿产
第三章 矿区地质
    3.1 矿区地层
        3.1.1 白云鄂博群
        3.1.2 侏罗系
        3.1.3 第四系
    3.2 构造
        3.2.1 构造应力场分析
        3.2.2 褶皱
        3.2.3 断裂
    3.3 岩浆岩
第四章 花岗岩
    4.1 花岗岩地质特征
    4.2 花岗岩岩石学特征
    4.3 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4.3.1 岩石化学特征
        4.3.2 稀土地元素特征
        4.3.3 微量元素特征
        4.3.4 本区花岗岩成因类型探讨
    4.4 花岗岩与成矿关系
第五章 矿床地质及控矿因素分析
    5.1 矿床地质特征
        5.1.1 矿体地质
        5.1.2 矿石特征
        5.1.3 矿床围岩蚀变特征
    5.2 控矿因素分析
        5.2.1 地层与成矿的关系
        5.2.2 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5.2.3 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
第六章 成矿模式与成矿预测
    6.1 矿床成因
        6.1.1 成矿物质来源
        6.1.2 成矿物质运移和沉淀
        6.1.3 储矿空间
    6.2 成矿模式探讨
    6.3 矿化富集规律与找矿标志
    6.4 找矿方向与成矿预测
        6.4.1 找矿方向
        6.4.2 成矿预测
        6.4.3 预测找矿靶区
第七章 结论
    7.1 取得的主要认识
    7.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参与的科研项目
    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华北强震区地震测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海原地震区[1~6]
3 张北地震区[7~10]
4 唐山滦县地震区[11~20]
5 邢台地震区[21~25]
6 临汾地震区[26~27]
7 菏泽地震区[28]
8 大同-阳高地震区[29, 30]
9 三河-平谷地震区[31, 32]
10 延庆-怀来地震区[33, 34]
11 结论和讨论

四、繁峙—太仆寺旗地震测深剖面壳-幔过渡带复杂性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地块与山西断陷带地壳结构研究[D]. 李朋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
  • [2]基于背景噪声成像技术的山西地壳结构及强震孕震环境研究[D]. 吴昊昱. 太原理工大学, 2017(10)
  • [3]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瑞利面波相速度和方位各向异性研究[D]. 姚志祥.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4(02)
  • [4]中亚造山带东段壳幔电性结构特征及构造涵义研究—内蒙古中部及东北部地区[D]. 李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6)
  • [5]江苏及邻区地壳上地幔结构研究[D]. 黄耘.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9(11)
  • [6]内蒙古太仆寺旗白石头洼钨矿外围成矿花岗岩体特征及成矿作用[D]. 戴雪灵. 中南大学, 2008(12)
  • [7]华北几个强震区的壳幔过渡带研究[A]. 赖晓玲.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 2006
  • [8]中国大陆东部强震区和火山区人工地震探测研究综述[J]. 赖晓玲,孙译.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03)
  • [9]张北地震区壳幔边界复杂性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赖晓玲,张先康,孙译. 地震学报, 2006(03)
  • [10]华北强震区地震测深研究[J]. 赖晓玲,孙译,刘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6(01)

标签:;  ;  ;  ;  ;  

梵志-太普斯旗地震测深剖面壳幔过渡带复杂性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