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铃薯新品种的适套性试验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亓军红[1](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陈仁华[2](2007)在《贵阳市特色谷子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谷子被视作为低产作物。种植面积在减少,栽培技术退步,品种在退化,单产低而不稳。然而小米在粮食市场上却为城乡人民需求的紧缺品种,优质小米的价格比玉米高一倍左右,超过白面,低于大米。从市场学和营养学的观点看,增加小米生产实为重要,用价值规律和农作物生产比效益来分析,谷子生产是投入少、产出多,m2成本低、比较效益高,市场销售好,见效快的农产品,本文从贵阳市特色谷子的品种选择、适地性试验、肥料试验、密度试验等进行研究。旨在为了探明参试品种的适地性及各参试区域的产量潜力,筛选出适宜的优良谷子品种提供合理的依据。1高产优质的谷子品种适地性试验作物的生长发育只有在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才能发挥最大的生产潜力,不适宜的生态条件对谷子的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本论文通过在贵阳地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区域条件下特色谷子的生长适宜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从苗龄,苗高、单株分蘖数等植株农艺性状来看,表现最好的品种是尖坡本地糯米,其次是施秉红小米,最后是黄平谷龙谷子,产量高低的情况与农艺性状相吻合,以新场乡尖坡村委最适宜的地区。三叶期时尖坡本地糯米主茎叶龄达3.2叶,苗高6.4cm,植株单株分蘖数为0;植株在拔节期,在新场乡尖坡村,尖坡本地糯米主茎叶龄达13叶,苗高17cm,单株分蘖数2-3个,比其他的分蘖数多1-2个。2不同密度及施肥量对高产优质谷子产量的影响以往的高产栽培经验证明,确定适宜的密度,并配以合理的施肥是谷子高产的重要技术环节。在适地性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密度及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与施肥处理组合,产量最高的均是新场乡尖坡村的尖坡本地糯米,其农艺性状表现也是最优的,即新场乡尖坡村>下坝乡宋家坝村>水阳镇翁蓬村;尖坡本地糯米>施秉红小米>黄平谷龙谷子。因此将不同组合的新场乡尖坡村的尖坡本地糯米产量和农艺性状再进行比较,找出最优组合。结果以密度为2.4万株,施肥量为5kg/667m2时产量最高达,291.9kg/667m2。3不同栽培方式对谷子产量的影响生育强度主要是指性状的发育强弱,表现植株的健壮程度。与直播苗相比,穴播的茎长大11.2%,茎粗大20.4%,穗长大9.8%,穗重大30.6%;条播的相应大7.3%、11.1%、6.4%、2.3%和11.4%。分析器官发育的相对比例,茎重/茎长值表示茎秆充实程度,单位长度重量越大则越健壮。穴播的为0.161,比直播大14.4%。茎粗/茎长值表示茎秆形态相对稳健程度,其值越大则越稳健。穴播、条播和直播的具体数据为4.78×10-3,4.57×10-3和4.42×10-3。说明穴播、条播的形态发育比直播更稳健。穗的发育健壮程度以穗重/穗长值表示,穴播的为1.335,条播的为1.175,比直播分别大18.9%和4.6%。以上结果说明,谷子的不同栽培方式,特别是穴播栽培模式能有效地强化谷子生育强度,达到苗壮、株壮、穗壮的丰产长相。通过以上试验,参考了一定量的文献,初步探索了一套贵阳市特色谷子的规范化栽培技术。
蒋慕东[3](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是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原产于中国的作物,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油脂来源之一,孙中山先生说:“以大豆代肉类是中国人所发明。”大豆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豆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最佳农作物,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中国传统农业中氮肥最重要的来源。我们祖先发明了豆腐、豆芽、酱、酱油、豆豉、豆腐乳等很多大豆制品,还发现大豆的药用和饲用价值。民国时期人们又发现大豆为三百五十余种工业品之原料;近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大豆新的用途,大豆油替代柴油,既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大豆蛋白纤维服装穿着舒适又保健还可降解;大豆肽、大豆异黄胴、大豆皂甙等新型生物制品在医药保健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会发现大豆越来越多新用途。 二十世纪的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一百年,特别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大豆单产增长了两倍,远超过传统农业自春秋战国到清末两千多年单产增长总体水平,这是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的一段跨跃式发展时期。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科研体制化、制度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支撑体系的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经验为支撑的,农业技术研究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高。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研究农业技术并撰写农书以传播先进技术,总体而言,其技术研究是个体化的,受研究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水平的高低影响很大,局限性非常明显。农业技术传播口传身授,速度慢、范围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挥作用更慢。而现代农业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体制化、制度化的科研为支撑,有专门的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人员,并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研发、教育、推广三位一体,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大豆生产与利用水平,与以往传统农业时期的大豆技术进步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科技是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取得长足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量。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现在位居世界第四,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杨万林,展康,刘志祥,吴毅歆,李先平,白建明,李世锋,孙茂林,隋启君[4](2003)在《马铃薯新品种的适套性试验初报》文中指出 云南、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是中国最主要的马铃薯套作区,其气候类型相似,种植品种差异较小。长期以来,米拉在这些
杨万林,展康,刘志祥,吴毅歆,李先平,白建明,李世锋,孙茂林,隋启君[5](2003)在《马铃薯新品种的适套性试验初报》文中提出云南、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是中国最主要的马铃薯套作区,其气候类型相似, 种植品种差异较小。长期以来,米拉在这些地区的种植面积比例达50%~80%,是这些地区最重要的马铃薯品种。通过对2003年云
二、马铃薯新品种的适套性试验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铃薯新品种的适套性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贵阳市特色谷子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立题背景 |
1.1 谷子的营养价值及栽培历史 |
1.2 谷子的栽培现状及发展水平 |
1.2.1 我国谷子的栽培现状及发展水平 |
1.2.2 贵州谷子的栽培现状及发展水平 |
2 立题依据 |
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4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采取的技术路线 |
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4.1.1 高产优质的谷子品种适地性研究 |
4.1.2 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谷子产量影响的研究 |
4.1.3 不同栽培方式对谷子产量影响的研究 |
4.2 研究方案 |
4.2.1 高产优质的谷子品种适地性研究的试验设计 |
4.2.2 不同密度及施肥量对高产优质谷子产量的影响试验 |
4.2.3 不同栽培方式对谷子产量的影响试验 |
4.3 研究技术路线 |
5 结果与分析 |
5.1 高产优质的谷子品种适地性的研究 |
5.1.1 不同生态区域条件对谷子苗龄的影响 |
5.1.2 不同生态区域条件对谷子苗高的影响 |
5.1.3 不同生态区域条件对谷子单株分蘖数的影响 |
5.1.4 不同生态区域条件对谷子产量的影响 |
5.2 不同密度及施肥量对高产优质谷子产量的影响 |
5.3 不同栽培方式对谷子产量的影响 |
6 各个生育期的管理分析 |
7 贵阳市特色谷子的规范化栽培技术方案 |
8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重点与结构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科学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国统区的大豆科研 |
一、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二、大豆的科学育种 |
三、大豆的农事试验 |
四、主要的大豆出版物 |
五、民国大豆科研的动因分析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前东北的大豆科研 |
一、历史沿革 |
二、日伪时期大豆科研主要领域和成果 |
三、东北解放区时期大豆科研的恢复 |
四、评说 |
第四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大豆科研 |
一、吉林省公主岭农业科研继续发展 |
二、黑龙江省大豆科研迅速兴起 |
三、辽宁省的大豆科研成就显着 |
四、南方大豆科研多点发展 |
五、全国大豆增花保荚协作研究 |
六、中外大豆科学交流 |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后的大豆科研 |
一、南方大豆科研的崛起 |
二、东北大豆科研继续稳步发展 |
三、野生大豆研究 |
四、雄性不育系研究和利用 |
五、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 |
六、大豆区划的进一步调整和细化 |
七、大豆基因组学研究 |
八、大豆育种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
九、中外大豆科研交流步入常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中国的大豆生产 |
第一节 大豆的单产和总产变化 |
一、单产变化 |
二、总产变化 |
三、重点种植区域变化 |
第二节 品种演变 |
一、农家种时期(1900-1923) |
二、科学育种兴起时期(1924-1949) |
三、科学育种渐居主导地位时期(1950-2000) |
第三节 种植制度演变 |
一、清末大豆种植制度 |
二、民国大豆种植制度 |
三、新中国大豆种植制度 |
第四节 耕作制度演变 |
一、清末大豆耕作制度 |
二、民国大豆耕作制度 |
三、新中国大豆耕作种植制度 |
第五节 大豆施肥演变 |
一、清末大豆施肥 |
二、民国大豆施肥 |
三、新中国大豆施肥 |
第六节 病虫草害防治 |
一、清末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二、民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三、新中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
第一节 中国大豆加工和利用的历史过程 |
一、民国以前的大豆加工和利用 |
二、民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
三、新中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
第二节 传统大豆食品加工工艺及其演进 |
一、发酵类豆制品 |
二、非发酵类豆制品 |
三、蛋白类豆制品 |
四、豆乳粉 |
第三节 大豆油脂加工 |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大豆油脂加工 |
二、新中国的大豆油脂加工 |
第四节 大豆蛋白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
一、蛋白纤维发展概况 |
二、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织物特点 |
三、大豆蛋白纤维生产工艺 |
第五节 大豆新兴生物制品 |
一、大豆卵磷酯 |
二、大豆低聚糖 |
三、大豆异黄酮 |
四、大豆皂甙 |
五、大豆多肽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研究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兴衰的历史过程 |
一、清末中国大豆一枝独秀 |
二、民国时期中国大豆先盛后衰 |
三、新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形势彻底逆转 |
第二节 中国大豆生产贸易兴衰的原因分析 |
一、积极因素 |
二、消极因素 |
第三节 中国大豆生产和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
一、中国大豆发展战略背景分析 |
二、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
三、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目标 |
第五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建议 |
一、中国绝不放弃自己的大豆生产 |
二、坚定不移“主要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给问题” |
三、突出抓好大豆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
四、加大大豆生产和出口的支持力度 |
五、提高大豆产销的组织化程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民国实业部关于全国农事实验场调查的各项统计(1936年) |
二、东北解放区大豆试验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标准 |
三、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大豆“超级种培育”项目建议摘要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马铃薯新品种的适套性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方差分析 |
2.2 品种的产量分析 |
2.3 套作和净作对马铃薯部分性状的影响 |
3 讨论 |
四、马铃薯新品种的适套性试验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2]贵阳市特色谷子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D]. 陈仁华. 贵州大学, 2007(02)
- [3]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D]. 蒋慕东.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4]马铃薯新品种的适套性试验初报[J]. 杨万林,展康,刘志祥,吴毅歆,李先平,白建明,李世锋,孙茂林,隋启君. 云南农业科技, 2003(S1)
- [5]马铃薯新品种的适套性试验初报[A]. 杨万林,展康,刘志祥,吴毅歆,李先平,白建明,李世锋,孙茂林,隋启君. 加速发展云南马铃薯优势产业研讨会论文集, 2003(总第2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