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塔里木西南乌恰群基干剖面及时代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王平[1](2021)在《塔里木盆地南缘始新世物源变化及其对中帕米尔隆升的约束》文中研究指明帕米尔高原是青藏高原西北缘西构造结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东、西两侧分别为塔里木盆地和塔吉克盆地。帕米尔高原的形成对特提斯海退出中亚及亚洲内陆干旱化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关于其高原形成的时代尚不清楚。塔里木盆地接受了其周围诸多山脉,如西昆仑,天山、阿尔金山及帕米尔等隆升、剥蚀的重要信息,成为解读帕米尔等高原形成时间及构造演化的最佳位置之一。本文以塔里木盆地南缘皮山县克里阳剖面为研究对象,在前人高精度磁性地层年龄的基础上,运用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和碎屑锆石U-Pb年龄对该剖面上白垩统-渐新统地层进行物源示踪研究。碎屑磷灰石结果表明上垩统地层中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的三组份特征,而至少在渐新世以来变为双组份。晚白垩世时期,碎屑锆石U-Pb集中分布在400-500Ma,与西昆仑和松潘甘孜地体基岩年龄分布一致。始新世起,锆石U-Pb年龄集中分布在40-70 Ma(峰值年龄为~45 Ma)和200-300 Ma,与中帕米尔地体和西昆仑地体基岩相似。始新世时首次出现~45 Ma的颗粒群暗示有来中帕米尔地体的物源。非矩阵多维度标度统计(MDS)同样也说明始新世起的物源相比较白垩纪而言更与中帕米尔地体具有亲源性。结合磷灰石裂变径迹和锆石U-Pb,我们认为克里阳剖面至少在始新世时期物源发生变化。通过与前人在塔里木盆地的其他剖面及塔吉克盆地剖面物源对比,发现这一物源变化在塔里木盆地和塔吉克盆地具有准同期性,这就说明整个中帕米尔地体在始新世抬升并形成当时高于西昆仑的古高度,为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和塔吉克盆地提供新的沉积物源。而帕米尔高原的隆升可能与帕米尔的向北推进有关。
李春阳[2](2020)在《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沉降过程及对青藏高原西北缘西昆仑造山带生长的启示》文中认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在新生代早期的碰撞,造就了有着“世界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在板块碰撞及持续汇聚过程中,高原周缘形成了上千公里的陆内变形域,即“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记录着青藏高原新生代的构造变形和隆升历史,对该体系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过程分析,不仅对于探讨青藏高原新生代变形过程和高原生长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也对环青藏高原体系内部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以下简称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沉积学观测、基于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盆地物源分析和基于地层厚度的盆地沉降过程研究,结合前人在盆地内的磁性地层学、构造变形以及造山带内部热年代学等研究,建立了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沉降过程,限定了西昆仑造山带新生代生长和古地貌演化过程,进而探讨了高原西北缘西昆仑造山带新生代的生长机制,主要得到了以下几点认识:1、基于对塔西南地区三条新生代沉积剖面野外沉积学观测,分析了盆地新生代沉积相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阿尔塔什组至乌拉根组为浅海-泻湖相沉积,巴什布拉克组为滨海三角洲相沉积,克孜洛依组为河流相-冲积扇远端沉积,安居安组为湖泊三角洲-湖泊相沉积,帕卡布拉组为河流相-冲积扇远端沉积,阿图什组为冲积扇扇中沉积,西域组为冲积扇扇根沉积。该结果表明,塔西南盆地新生代经历了由海相向陆相沉积的转变,显示出由低能向高能沉积转变的整体趋势,但在克孜洛依组至安居安组发育一次由高能向低能转变的次级旋回,陆相沉积序列代表了典型的前陆盆地沉积建造。2、基于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相关的Kolmogorov-Smirnov检验等研究,本文对塔西南地区克里阳剖面和喀什塔什剖面新生代沉积地层进行了物源分析,结果显示:盆地物源体系在阿图什组沉积时发生显着变化,巴什布拉克组、克孜洛依组、安居安组和帕卡布拉克组的沉积物质主要源于松潘甘孜地块和南昆仑地块,阿图什组的沉积物质主要源于南昆仑地块和北昆仑地块。3、基于地层厚度统计,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地层厚度与距造山带前缘断裂距离之间斜率值(RTD)的变化,揭示了盆地新生代的沉降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阿尔塔什组至巴什布拉克组地层厚度差异不明显,RTD值为~-1.71m/km,地层向南微弱增厚,盆地发生弱的构造沉降;克孜洛依组、安居安组和帕卡布拉克组地层厚度向南显着增厚,RTD值为阿尔塔什组至巴什布拉克组的三倍以上,指示盆地发生明显的构造沉降;阿图什组的地层厚度横向上出现向南先增大再减小的分段特征,盆地的沉积中心向北迁移~22 km;西域组的地层厚度横向上继续保持向南先增大再减小的分段特征,但盆地的沉积中心再次向北迁移~34 km。这些结果表明,塔西南前陆盆地的沉积中心自阿图什组沉积以来不断向北迁移。4、基于上述沉积相变化、物源分析和盆地沉降及沉积中心迁移等特征,本文对比分析了塔西南地区7条新生代沉积剖面,确定了新生代地层的沉积特征和标志性地层界线,结合前人对新生代地层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建立了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沉降演化过程:(1)古新世-始新世(~65-36.5 Ma),受到副特提斯海海进海退和松潘甘孜-甜水海-南昆仑地区构造活动的双重影响,塔西南盆地开始微弱的构造沉降,盆地内部主要沉积一套浅海相-滨海相沉积序列;(2)渐新世(~33-22.6 Ma),盆地开始发生显着的构造沉降,盆地沉积转变为陆相沉积环境,标志着塔西南前陆盆地的开始;该阶段沉积物总体表现为粒度向上变粗的趋势,其中克孜洛依组至安居安组沉积物记录的一个粒度由粗到细的次级旋回,代表着前陆盆地前缘的逐渐向北靠近,此时盆地物源来自于松潘甘孜地块和南昆仑地块;(3)早-中中新世(~22.6-15 Ma),盆地的沉积物源区转变为南昆仑地块和北昆仑地块,塔西南盆地则开始出现冲积扇扇中的粗碎屑沉积,盆地的沉积中心向北迁移~22 km;(4)中中新世以来(~15 Ma至今),塔西南盆地沉积继续转变为高能的冲积扇扇根的块状砾岩,沉积中心继续向北迁移~34 km,形成现今的盆地格局。5、综合前人在西昆仑造山带内部的热年代学和盆地冲断带构造变形研究,本文提出了新生代西昆仑造山带和塔西南盆地的协同演化模式:(1)古新世-始新世(~65-36.5 Ma),西昆仑造山带的隆升主要集中在松潘甘孜-甜水海和南昆仑地块局部地区,对塔西南盆地的影响十分有限;(2)渐新世(~33-22.6 Ma),西昆仑造山带的松潘甘孜-甜水海和南昆仑地块持续抬升并为塔西南盆地提供物源,塔西南前陆盆地启动,沉积中心(前陆盆地前渊)可能存在向北的迁移;(3)中新世以来(~22.6 Ma至今),北昆仑地块抬升并与南昆仑地块一起为塔西南前陆盆地提供物源,沉积中心(前陆盆地前渊)向北迁移了至少56 km。6、本文所揭示的新生代沉积物逐渐向高能沉积转变、沉积物源由松潘甘孜地块和南昆仑地块向南昆仑地块和北昆仑地块转变、沉积中心(前陆盆地前渊)向北迁移至少56 km,结合前人构造分析研究所揭示的变形逐渐向塔里木盆地迁移的结果,表明西昆仑造山带新生代逐渐向北隆升扩展。这些结果揭示青藏高原西北部的上地壳边界在新生代动态北移,高原西北缘向北生长。在此过程中,塔里木板块的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可能下插(underthrusting)至现今西昆仑造山带之下,按照塔西南前陆盆地沉积中心向北迁移的距离估算,至少有56 km的塔里木板块的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下插(underthrusting)至西昆仑造山带之下。7、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推测青藏高原西北缘的生长过程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始新世至渐新世,表现为西昆仑造山带内部的各块体由南向北逐渐抬升,直至北昆仑地块抬升并为塔西南盆地提供物源;第二阶段为中新世以来,表现为以北昆仑地块为界,一方面变形从西昆仑造山带向塔里木盆地内部传递,另一方面变形向南往南昆仑地块和松潘甘孜-甜水海地块集聚,造成由北昆仑地块向南的热年代学年龄变新的趋势。本文推测,这种演化模式可能体现出了青藏高原西北缘新生代生长控制机制的转变,第一阶段被印度板块的向北挤压控制,第二阶段由塔里木板块的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向南的下插作用主导。
张贺[3](2019)在《塔里木盆地东南坳陷下侏罗统生烃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塔里木盆地东南坳陷侏罗系分布于阿尔金山前断裂与塔南隆起之间的狭长地带内,勘探程度较低,地震资料品质较差,主力烃源岩的分布、生烃潜量认识不清,限制了油气的勘探,至今无工业油气突破。目前野外工作证实侏罗系杨叶组和康苏组具备一定的生烃潜力。论文选取成熟度相对较高的康苏组煤系烃源岩展开研究,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剖面测量、样品采集,结合若参1井、若参2井和且地1井等3口钻井资料、样品分析数据,利用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有机碳测井预测、单井生烃模拟等技术手段,开展了对塔东南下侏罗统康苏组烃源岩岩性、沉积环境、空间展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量的研究,系统地评价了烃源岩,并与塔里木盆地周缘其它地区进行对比,为塔里木盆地东南坳陷侏罗系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取得成果认识如下:康苏组沉积期整体处于温暖湿润型气候弱氧化-弱还原环境,瓦石峡凹陷沉积中心水深较浅,为淡水-微咸水。该气候条件有利于古植被的生长,对沉积物中的生烃母质具有一定的保存作用。康苏组沉积厚度一般在237.0855.6m,分布较广,有两个沉积中心,分别位于若参1井东南部深凹区和红柳沟老煤矿-其格勒克山前洼陷区。该组烃源岩主要为暗色泥岩和碳质泥岩,厚度约为60140m,占地层厚度的25%,若参1井和红柳沟老煤矿一带有机质丰度较高,暗色泥岩有机碳含量为1.24.4%、碳质泥岩为5.039.6%,干酪根为Ⅱ2-Ⅲ型,整体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与盆地周缘同时期沉积烃源岩相比,塔东南瓦石峡凹陷烃源岩生烃潜量相对低于塔北库车坳陷,而相对塔东北和塔西南等剖面略好。坳陷内康苏组烃源岩现今处于生烃高峰期,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和勘探前景。
倪强[4](2019)在《喀什凹陷北缘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文中研究表明喀什凹陷北缘地处南天山、西昆仑及塔拉斯-费尔干纳走滑断层交汇区,构造变形复杂,油气显示丰富,但受限于资料目前勘探程度较低。本文依据地质及地球物理资料,将研究区自西向东分为4个构造段:克拉托、阿图什、塔浪河及八盘构造段,并对各构造段进行构造建模,分析其几何结构及演化特征。同时结合生储盖等成藏要素,解剖已发现油气藏,研究油气运聚成藏规律,并对克拉托和阿克地区油源差异从构造角度进行探讨。通过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各构造段的结构模型具有相似性,均主要由三条断裂控制其构造变形,分别为山前断裂F1,阿图什北断层F2,及深层盲冲断层F3。克拉托构造段和阿图什构造段内F2产状在浅层较平缓,构造主要发育于F2上盘,为断层前缘褶皱,克拉托地区地层整体呈单斜出露,阿图什背斜核部及翼部地层出露完整。塔浪河构造段内F2产状变得高陡,位于F2下盘,为反冲断层控制的反冲构造,喀什背斜与其成因相同,二者均属于南天山冲断系统。八盘构造段地表背斜走向与踏浪河背斜发生错断,且地层垂向上更加叠置。(2)新近系以来的构造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新近系伊始至中新世末期,主干断层F1及F2切穿基底,发育有F3等多条次级断层。上新世期间,F1与F2剧烈活动,而F3等次级断层由于上覆巨厚阿图什组地层,不再活动。第四系至今,F1与F2活动变弱,F2上盘地层发育次级调节断层及断层传播褶皱;F3继续活动,使得应力传播至浅层,地层上拱形成反冲断层控制的反冲背斜。(3)研究区内存在两套烃源岩,石炭系碳酸盐岩和侏罗系煤系地层。倘若阿克莫木气藏与克拉托地区油气源岩存在差异,即阿克莫木气藏源岩为石炭系,克拉托地区生油气岩为侏罗系。本文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为:克拉托地区石炭系烃源岩生成的油气由于上覆侏罗系泥岩物性及烃浓度封闭叠加导致油气沿不整合面侧向运移至别处;而阿克莫木地区由于缺失侏罗系,石炭系烃源岩生成的油气上升至不整合面直接进入克孜勒苏群储层而保存。
宋星童[5](2017)在《阿尔金山新生代隆升历史:来自塔东南若羌凹陷的证据》文中研究指明阿尔金山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在高原隆升和演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关于它的新生代隆升的初始时间、构造活动过程等问题现今仍存在较大的争议。阿尔金山北麓若羌凹陷新生代,尤其是晚新生代以来接受来自阿尔金山的剥蚀物质。因此,若羌凹陷内的沉积物记录了阿尔金山隆升的重要信息。本文运用野外地质调查、钻井资料及二维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通过对盆地区新生界沉积相组合和沉积速率变化进行研究,并结合若羌凹陷新生代构造变形分析,来获取阿尔金山隆升历史的研究,取得了如下的认识和结论:1.通过若羌凹陷新生代地层沉积相组合、沉积速率的分析,认为阿尔金山34Ma以来呈现阶段性隆升,先后经历了持续低速隆升期(34~20.4Ma)、稳定期(20.4~16Ma)和急剧快速隆升期(16Ma以来)。2.野外地质调查结果表明阿尔金山北缘山前构造变形强烈,发育一系列高角度逆冲断层和褶皱;其变形起始时间在乌恰群沉积之后。3.生长地层揭示阿尔金山前冲断带前锋断层和山前挠曲盆地的形成时间为阿图什组沉积时期,约11.6Ma,表明阿尔金山北缘构造变形存在向北扩展的趋势;同时,前锋断层的展布形态和阿图什组下段、上段沉积中心的迁移现象,表明阿尔金山山前除了存在向北的挤压冲断,还具有一定的走滑性质,并且阿尔金山西段和中段还存在差异隆升。4.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渐新世~早中新世,阿尔金断裂作为一个局限在中、下地壳的韧性剪切带造成阿尔金山一带产生大范围的地表隆起,控制了山脉在第一阶段的持续低速隆升;中中新世以来,阿尔金断裂的左行走滑速率显着下降,青藏高原北缘主要通过地壳缩短的形式释放应力,控制了山脉在第二阶段的急剧快速隆升。5.阿尔金断裂系统作为青藏高原北缘的边界,推测渐新世以来高原北缘隆升同样具有两阶段、不等速率和非均变的复杂构造隆升过程。
刘彩杰[6](2014)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冲断带构造特征与油气前景》文中指出柯坪冲断带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发育双重构造,构造变形复杂,勘探程度低,因此研究柯坪冲断带构造变形特征和构造演化过程,对于揭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地质勘探,研究了地层露头特征及地表构造变形,完善了综合地层柱状图;通过地表地质剖面和地震地质剖面的构造解析,详细论述了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成因机制;通过野外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研究了柯坪冲断带低温热年代学,分析其隆升年代;利用2Dmove软件制作平衡剖面,研究构造形成演化过程。最终,通过分析油气地质条件等预测了该地区的油气前景。柯坪冲断带具有“南北成带、东西分区、上下分层”的区域构造特征。平面上,柯坪冲断带自北向南存在4-6排冲断褶皱,以皮羌断裂为界划分为东西两段,即柯坪冲断带西段(即西克尔区)和柯坪冲断带东段;剖面上,柯坪冲断带具有双重构造的特征,浅层以叠瓦冲断构造组合为主,断层呈上陡下缓的犁式,向北最终滑脱到中寒武统阿瓦塔格组膏岩层之上,深层构造是以基岩滑脱面为底界的拆离滑脱构造,上下构造层呈相互叠加、叠置的关系;皮羌、萨尔干等断裂具有调节构造变形强度、位移速率和位移大小的转换断裂带的特征。柯坪冲断带主要经历了四个演化阶段:(1)加里东末期-海西早期(460-299Ma),古南天山洋闭合形成南天山残余洋,柯坪地区处于活动陆缘区;(2)海西晚期(270-250Ma),塔里木板块和伊犁中天山地块碰撞,南天山残余洋闭合,柯坪冲断带初步形成;(3)印支早期-燕山期(250-65Ma),柯坪冲断系处于削顶夷平阶段;(4)喜马拉雅中晚期(23Ma-至今),由于印度板块在和欧亚板块碰撞以及帕米尔微地体的楔入,南天山造山作用再度活跃,自北而南的大规模推挤与由西向东的斜向旋转等应力的相互作用,柯坪冲断系再次向南、向东冲断,同时基底构造作用活动,产生向南的叠瓦构造楔,对浅层构造变形进行改造,柯坪冲断推覆构造系基本趋于形成。柯坪冲断带是塔里木盆地海相烃源岩露头发育较好的地区之一,经研究认为萨拉姆布拉克背斜、地下隐伏构造以及哈拉峻盆地等区带可能存在油气聚集,尤其是哈拉峻盆地及隐伏构造,可能是今后油气勘探的首选目标区。
罗培[7](2014)在《新疆乌恰托云山间盆地地质遗迹景观体系、成因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托云盆地(或研究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乌恰县北部托云乡境内,属于天山褶皱系天山南脉褶皱带托云山间坳陷小区。北与近东西向展布的吐尔尕特山与吉尔吉斯斯坦毗邻,南侧以乌恰断裂与柯坪块隆划界,塔拉斯一费尔干纳断裂作为小区西界与东阿赖复向斜小区相隔,东北与阔克沙勒岭小区相接。泉华、碎屑岩地貌、火山熔岩地貌等地质遗迹景观为托云山间盆地的核心景观,地质遗迹类型多样,数目众多,极具典型性和独特性,具有极高的美学和科研科普价值,在天山山间盆地中具有代表性。论文在对托云盆地地质遗迹景观进行全面、系统调查和分析、研究基础上,以“学科——成因——其他属性”分类方法,并结合盆地演化的“盆前、盆地和盆后”三个时期,确立了地质遗迹景观分类体系,并根据地质遗迹的不同类型,对地质遗迹特征进行了分析,再根据第四纪前后托云盆地地质遗迹所在的大地构造环境、地质构造过程、盆地演化历史以及内外营力相互作用过程,对不同地质遗迹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各类地质遗迹景观形成演化模式,通过与国内同类地质遗迹的比较优势分析,定性评价、单因素与多因素相结合的半定量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对盆地地质遗迹景观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以一个典型的天山山间盆地为对象,按照本文确立的地质遗迹景观分类的思路和方法,识别出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矿物与矿床、环境地质遗迹等6大类地质遗迹景观;进一步可分为11类,15亚类,17个类型,并列举有代表型的地质遗迹景观130多个。2.从构造性质、规模等方面阐述了构造地质遗迹特征;从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地貌特征等方面对泉华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从类型、分布、展布、规模、形态、色彩、成因推断等方面对碎屑岩地貌景观特征进行了概括;从类型、分布、地貌形态、化学特征对火山熔岩地貌景观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3.托云盆地的形成和演化是盆地内地质遗迹景观形成的基础,其真正的形成是从海西运动末期、印支运动初期开始的,其形成过程总是与板块动力机制、构造运动过程、西天山造山带演化过程相联系。其演化过程包括托云盆地雏形形成期(P2—T3)、托云断陷盆地形成期(J1—J2)、托云断陷盆地萎缩期(J3—K2)、托云再生断陷盆地形成期(E1)、托云断陷—压陷叠加盆地形成期(E2—N2)、托云盆地第四纪地貌形成期(Q)等六个阶段。提出了托云盆地演化的“反复性挤压——拉张”模式,盆地演化的“起伏交替”模式。4.泉华景观在高角度逆冲的吐尔尕特断裂构造背景、志留系碳酸岩地层基础、岩溶作用、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及泉华沉积的适宜的地貌条件下,经历“冰雪融水或大气降水阶段——破碎带地下水的储存和运移——破碎带岩溶水的形成——泉华景观的形成”四个阶段,最终形成泉华景观。伴随造山带的隆起,和盆地的多次坳陷或断陷沉降,托云盆地不断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地层,后期由于板块的挤压,形成断裂、褶皱等构造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组节理构造,这些要素影响水系的发育,从而决定碎屑岩地貌形成和演化中流水侵蚀的方向和程度;托云盆地主要为偏东和偏西两个风向的风力侵蚀,为石柱、石蘑菇、石窝、岩腔、象形山石等碎屑岩景观和微地貌景观的塑造创造了条件。托云火山岩发源于板内造山带地质环境中的交代富集地幔,由于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以东岩石圈的拆沉作用,形成以对流为特征的岩浆活动,在拆沉作用引起岩石圈的薄化过程中,由于板块挤压形成以塔拉斯——费尔干纳为代表的一系列走滑断裂,走滑断裂的局部拉张导致岩浆喷发,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特别是第四纪以来的风化作用、风力、流水等外力作用,形成了现代托云盆地以火山颈、破火山口、熔岩台地、熔岩垄脊和熔岩席为主要类型的地质遗迹景观。5.和国内着名钙华景观——黄龙相比,苏约克泉华发育背景为断裂带前,具有泉华滩数量多,面积小,分布相对集中,色彩类型多样,泉点逸气现象典型等特点;与新疆境内的其他雅丹地貌相比,研究区垄脊、沟谷地貌典型,次级微地貌类型齐全,色彩丰富,雅丹景观与火山熔岩景观形成奇特的景观组合;同我国着名的丹霞地貌相比,研究区丹霞地貌具有位于破火山口内奇特现象和地处边陲的特殊区位;与我国其他5大火山群相比,托云盆地火山地貌是新疆乃至国内有代表性的新生代火山熔岩地貌,火山颈、熔岩台地、垄脊、破火山口等火山熔岩地貌与碎屑岩景观形成的景观组合尤为典型。6.托云盆地地质遗迹定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典型性强、独特性高、规模宏大、品位高、组合妙,具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和美学价值;通过定量评价,12个地质遗迹景观被评为A级(国家级),82个被评为B级(省、自治区级),41个被评为C级(市地、州级)。
李康[8](2014)在《帕米尔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与沉积演化》文中研究表明帕米尔弧形构造带的弧形扩展机制、南天山与帕米尔的对接过程现今学者仍存在不少争论。帕米尔弧形构造带的形成是通过径向逆冲、走滑断裂还是撕裂断层调节?南天山与帕米尔的对接过程是什么样的,其构造与沉积格架如何?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选择帕米尔东北缘为研究区,得出以下认识和结论:1.帕米尔东北缘晚新生代的构造变形特征与空间演化差异。通过野外剖面结合地震解释的方法,完成了乌泊尔、苏盖特—英吉沙、齐姆根、普西四个构造带的典型地震剖面解释和空间展布差异性特征分析。认为帕米尔东北缘构造以压扭和走滑为特点。压扭应力下形成喀什—叶城转换系统、羊大曼走滑断裂等右旋走滑断层与一系列雁列式展布的背斜带,如英吉沙背斜、艾古斯背斜等。齐姆根和普西构造带以走滑构造形成的半花状构造为特征。2.帕米尔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特征及对构造的约束。通过对奥依塔格、同由路克两个野外剖面的实测,结合钻井资料等,建立了区域晚新生代地层各组的对比柱状图。结合本文采样的5个野外剖面与4口钻井的重矿物分析,利用聚类分析、重矿物组合对比、重矿物交汇指数图解等方法进行物源研究。通过野外剖面与柱状图对比认为巴什布拉克组、阿图什组和西域组沿着造山带走向岩性变化不大,但乌恰群安居安组表现出强烈的岩性差异,在和什拉甫—阿尔塔什一线为冲积扇相砾岩,而在其他剖面以湖相泥岩为主。和什拉甫附近的冲积扇相砾岩具有构造指示意义,本文认为这与中新世走滑活动启动是吻合的,重矿物分析也表明和什拉甫附近中新世不稳定重矿物增多。但在全区尺度上,重矿物不稳定成分的增多主要在阿图什组和西域组中,反映了阿图什组沉积之后构造变形迅速向北楔入。另外沿着造山带走向,重矿物种类和含量反应了物源源区性质(北帕米尔火成岩含量居多,西昆仑变质岩含量居多)。3.通过对乌泊尔背驮盆地地貌特征、地震地层解释、残余厚度图编制等手段,试图约束帕米尔与南天山对接过程。本文认为乌泊尔背驮盆地的启动是三大断裂体系(帕米尔北缘断裂与主帕米尔逆冲断裂、乌泊尔深部盲断裂)脉冲式活动的产物,盆地的沉积中心迁移主要受控于这些断裂的相对活动强度,另外整体上存在沉积中心自西向东的扩展趋势。这种自西向东的扩展趋势在地貌高程、水系展布上也有响应。通过对阿莱盆地和乌泊尔背驮盆地的平衡剖面恢复,将帕米尔和南天山的对接过程细化为两个时期:第一阶段为帕米尔北缘断裂的持续向北楔入,在阿莱盆地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开始启动,在乌泊尔背驮盆地中新世晚期开始启动;第二阶段在阿莱盆地中新世中期开始启动,以后缘断裂活动形成前陆型盆地为特征,在乌泊尔背驮盆地于上新世开始启动,以前缘断裂活动形成背驮型盆地为特征。4.通过本文的构造与沉积特征工作,结合GPS速度场、古地磁等数据,对帕米尔东北缘弧形扩展模式的三种端元模型(径向逆冲、右旋走滑、撕裂断层模型)进行了评估。认为三种模型均有合理和不合理的一部分,但在某一个时期内,某一种端元模型占主导地位。因此,本文提出了帕米尔东北缘的弧形扩展模式在不同阶段以不同模型主导:渐新世时期以径向逆冲模型为主,主要来自于古地磁数据的支持;中新世时期以走滑模型为主,证据来自于本文的构造与沉积工作;上新世以来变形前锋大规模楔入塔西南盆地,构造带间以撕裂断层模型调节为主。证据来自于本文的构造、沉积工作与现今GPS速度场数据。这种三个不同阶段以三种不同模型主导的混合模型,需要区域应力场发生过两次重大转变。本文认为这两次构造转换事件与喀什—叶城走滑系统的启动,以及帕米尔和南天山完全对接事件相关。
吴磊,巩庆霖,覃素华[9](2013)在《阿尔金断裂新生代大规模走滑起始时间的厘定》文中提出至今仍在活动的阿尔金左旋走滑断裂构成了青藏高原地质意义上的北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巨型断裂之一,其新生代的快速走滑是吸收印藏碰撞变形的重要途径。对其新生代大规模走滑的起始时间目前尚无一个统一认识,主要受其本身复杂性的限制,也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直接证据来限定其走滑时间。本文从阿尔金断裂走滑作用相关的一系列地质现象入手,从多个角度综合阐述这一科学问题,包括柴达木盆地西缘的物源变化、塔里木盆地东南缘走滑挤压挠曲盆地的形成、青藏高原北缘上地壳强烈的NE-SW向缩短变形、走滑相关盆地的形成以及与走滑断裂相伴生的线性隆起形成等等。结果表明与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相关的地质现象大量出现在中中新世以后,约束得出阿尔金断裂新生代大规模的走滑始于约15±2Ma。此外还分析了本文结果所得出的阿尔金断裂新生代长期滑移速率与实测第四纪滑移速率相互矛盾的原因,并讨论了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与阿尔金山的隆升以及青藏高原东北缘在中中新世的构造应力转换之间的关系。
陈锐明,张克信,陈奋宁,徐亚东,叶荷,陈林[10](2011)在《新疆其木干剖面新近纪沉积序列与西昆仑隆升的耦合》文中提出位于西昆仑山前塔西南地区的其木干剖面发育连续完整的新近纪地层,总厚1831.3m。从古近系—新近系的微角度不整合接触界面向上依次出现中新统乌恰群的克孜洛依组、安居安组和帕卡布拉克组,上新统的阿图什组和西域组底部。其木干剖面克孜洛依组至阿图什组整体为1个二级层序,可划分为9个三级层序。通过细致分析沉积相与层序发育特征,揭示出这套新近纪沉积序列与西昆仑的隆升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①Sq1层序底界面代表着西昆仑乃至整个高原第一次整体隆升,即喜马拉雅运动A幕。②Sq1至Sq3沉积时期,盆地挠曲沉降,构造活动强烈,对应喜马拉雅运动B幕。层序发育模式表现为退积型副层序组与进积型副层序组相当。③Sq4至Sq5下部沉积时期,盆地进一步挠曲沉降,西昆仑表现出108 Ma的强抬升剥露期,对应喜马拉雅运动C幕。层序发育模式以进积型副层序组为主,退积型副层序组较薄。④Sq5上部至Sq8沉积时期,构造活动相对平静。退积型副层序组、加积型副层序组和进积型副层序组均较为发育。⑤Sq9沉积时期,盆地开始萎缩,山体再次隆升。层序发育特征表现为进积型副层序组较退积型副层序组发育,高位体系域含多个进积型副层序组。⑥Sq9顶界面代表着青藏高原约3.6 Ma的一次整体强烈隆升,即青藏运动A幕。
二、塔里木西南乌恰群基干剖面及时代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塔里木西南乌恰群基干剖面及时代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塔里木盆地南缘始新世物源变化及其对中帕米尔隆升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开展的工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帕米尔构造结 |
2.1.2 帕米尔的形成 |
2.1.3 帕米尔地体 |
2.2 西昆仑 |
2.2.1 西昆仑地体 |
2.2.2 西昆仑的演化 |
2.3 新生代以来中亚气候 |
2.4 塔里木盆地 |
2.4.1 塔里木盆地新生代地层 |
2.4.2 塔里木盆地新生代以来的演化 |
2.5 克里阳剖面 |
2.5.1 克里阳研究现状 |
2.5.2 克里阳剖面新生代地层及沉积相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 |
3.1 磷灰石裂变径迹的起源 |
3.2 磷灰石裂变径迹基本原理 |
3.2.1 径迹的形成 |
3.2.2 径迹的统计 |
3.2.3 年龄计算 |
3.2.4 裂变径迹退火 |
3.3 实验分析 |
3.4 数据处理 |
3.5 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碎屑锆石U-Pb分析 |
4.1 碎屑锆石基本原理 |
4.2 碎屑锆石年代学的应用 |
4.3 实验分析过程 |
4.4 碎屑锆石U-Pb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5.1 克里阳剖面研究样品对应沉积年龄的约束 |
5.2 克里阳剖面物源变化 |
5.3 塔里木盆地及塔吉克盆地的始新世准同期物源变化 |
5.4 始新世准同期物源变化的原因 |
5.4.1 始新世之前的物源 |
5.4.2 始新世之后的物源 |
5.5 对中帕米尔隆升的约束 |
5.6 帕米尔隆升对塔吉克盆地及塔里木盆地构造旋转的影响 |
5.7 对最后一次特提斯海退及其气候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2)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沉降过程及对青藏高原西北缘西昆仑造山带生长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塔西南盆地 |
1.2.2 西昆仑造山带 |
1.2.3 副特提斯海海退、区域构造活动及干旱化的关系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 论文工作量 |
1.6 取得的创新性认识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塔里木盆地大地构造背景 |
2.1.2 塔西南盆地格架及构造变形特征 |
2.1.3 西昆仑造山带 |
2.2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特征 |
2.2.1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地层层序 |
2.2.2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地层年代格架 |
3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过程 |
3.1 克里阳沉积剖面 |
3.1.1 喀什群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
3.1.2 乌恰群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
3.1.3 阿图什组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
3.1.4 西域组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
3.1.5 沉积相解释 |
3.1.6 沉积充填过程 |
3.2 喀什塔什剖面 |
3.2.1 喀什群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
3.2.2 乌恰群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
3.2.3 阿图什组野外沉积特征描述 |
3.2.4 沉积相解释 |
3.2.5 沉积充填过程 |
3.3 阿尔塔什剖面 |
3.3.1 野外特征及沉积相解释 |
3.3.2 沉积充填过程 |
3.4 小结 |
4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地层物源分析 |
4.1 采样及测试 |
4.2 分析方法 |
4.3 克里阳剖面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分析 |
4.3.1 CL图像及年龄数据投图 |
4.3.2 碎屑锆石年龄数据特征分析 |
4.4 克里阳剖面碎屑锆石物源对比分析 |
4.4.1 潜在源区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分析 |
4.4.2 新生代地层样品间K-S检验分析 |
4.5 喀什塔什剖面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分析 |
4.5.1 CL图像及年龄数据投图 |
4.5.2 碎屑锆石年龄数据特征分析 |
4.6 喀什塔什剖面碎屑锆石物源对比分析 |
4.6.1 潜在源区的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分析 |
4.6.2 新生代地层样品间K-S检验分析 |
4.6.3 新生代地层样品与潜在物源区对比分析 |
4.7 小结 |
5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降过程 |
5.1 地震剖面反射特征和构造解释 |
5.1.1 地震剖面反射特征 |
5.1.2 地震剖面构造解释 |
5.1.3 山前冲断带变形特征 |
5.2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地层厚度统计方法和结果 |
5.2.1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地层厚度统计方法 |
5.2.2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地层厚度统计结果 |
5.3 塔西南盆地沉降分析 |
5.4 小结 |
6 西昆仑造山带-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构造-沉积-沉降协同演化及其对青藏高原西北缘隆升过程的启示 |
6.1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对比及地层年代格架 |
6.1.1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对比 |
6.1.2 新生代地层年代格架确立 |
6.2 塔西南盆地沉积-沉降过程及其与西昆仑造山带构造抬升的协同演化 |
6.2.1 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沉降过程 |
6.2.2 新生代西昆仑造山带构造抬升及其与塔西南盆地沉积-沉降的协同演化 |
6.3 对青藏高原西北缘生长过程的启示 |
6.3.1 对于塔里木板块陆内下插的启示 |
6.3.2 对于高原生长的启示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塔里木盆地东南坳陷下侏罗统生烃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2 侏罗系区域地质概况 |
2.1 侏罗系主要地层 |
2.2 侏罗系区域分布范围 |
2.3 早侏罗世盆地发育特征 |
3 烃源岩宏观评价 |
3.1 烃源岩岩性特征 |
3.2 烃源岩发育环境 |
3.2.1 沉积相 |
3.2.2 沉积环境分析 |
3.3 烃源岩分布特征 |
3.3.1 烃源岩纵向发育特征 |
3.3.2 烃源岩横向展布规律 |
4 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 |
4.1 样品实验结果分析 |
4.1.1 有机质丰度 |
4.1.2 有机质类型 |
4.1.3 有机质成熟度 |
4.2 测井曲线预测 |
4.2.1 原理与方法 |
4.2.2 定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
4.2.3 预测结果分析 |
4.3 综合评价 |
5 区域对比分析 |
5.1 下侏罗统发育特征对比 |
5.2 下侏罗统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
5.3 下侏罗统生烃潜量分析 |
5.3.1 盆地模拟原理和方法 |
5.3.2 盆地模拟基础参数 |
5.3.3 生烃模拟结果与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喀什凹陷北缘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构造演化特征及沉积岩相 |
2.3 地层分布概况 |
2.3.1 古生界 |
2.3.2 中生界 |
2.3.3 新生界 |
第3章 喀什凹陷北缘构造几何学特征 |
3.1 克拉托构造段 |
3.1.1 基础地质资料 |
3.1.2 构造模型 |
3.2 阿图什构造段 |
3.2.1 基础地质资料 |
3.2.2 构造模型 |
3.3 塔浪河构造段 |
3.3.1 基础地质资料 |
3.3.2 构造模型 |
3.4 八盘构造段 |
3.4.1 基础地质资料 |
3.4.2 构造模型 |
3.5 小结 |
第4章 构造演化及动力学分析 |
4.1 平衡剖面编制 |
4.2 演化阶段划分 |
4.3 演化模式分析 |
4.4 动力学分析 |
第5章 石油地质条件及油气来源分析 |
5.1 油气地质条件 |
5.1.1 烃源岩 |
5.1.2 储盖层 |
5.2 典型油气藏剖析 |
5.2.1 克拉托地表油气苗 |
5.2.2 阿克莫木气藏 |
5.3 成藏模式分析 |
5.3.1 烃源岩生烃演化 |
5.3.2 成藏模式 |
5.4 油气源差异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阿尔金山新生代隆升历史:来自塔东南若羌凹陷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论文关注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5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1.6 创新性认识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 |
2.1.1 阿尔金断裂系统 |
2.1.2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若羌凹陷 |
2.2 研究区新生界各层序时代的厘定 |
3 若羌凹陷的沉积记录 |
3.1 若羌凹陷新生界岩性特征及沉积相组合 |
3.1.1 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 |
3.1.2 新近系乌恰群 |
3.1.3 新近系阿图什组 |
3.1.4 西域组 |
3.1.5 小结 |
3.2 研究区新生界各层序沉积速率评估 |
3.2.1 沉积速率计算方法 |
3.2.2 沉积速率曲线及意义 |
3.3 阿尔金山新生代隆升与若羌凹陷沉积响应关系 |
4 阿尔金山山前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
4.1 阿尔金山山前野外地质调查 |
4.2 阿尔金山山前地震剖面解释及前锋断层空间展布 |
4.3 阿尔金山北缘和若羌凹陷新生代变形时间分析 |
4.4 阿尔金山山前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 |
4.4.1 塔东南若羌凹陷新生代变形时间 |
4.4.2 塔东南阿尔金山山前中、新生代演化 |
5 阿尔金山新生代隆升过程及机制分析 |
5.1 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隆升历史 |
5.2 阿尔金山新生代隆升机制 |
5.3 阿尔金断裂系统新生代演化模型探讨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冲断带构造特征与油气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冲断带研究现状 |
1.2.2 柯坪冲断带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地层层序特征 |
2.2.1 元古界 |
2.2.2 下古生界 |
2.2.3 上古生界 |
2.2.4 中、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演化 |
第3章 柯坪冲断带断裂系统 |
3.1 柯坪冲断带断裂展布特征 |
3.2 柯坪冲断带主干断裂特征 |
3.2.1 平行于柯坪冲断带断裂特征 |
3.2.2 垂直于柯坪冲断带断裂特征 |
3.3 柯坪冲断带构造带划分 |
第4章 柯坪冲断带构造变形解析 |
4.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及特征 |
4.1.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
4.1.2 地震地质层序及不整合面特征 |
4.2 柯坪冲断带西段构造变形解析 |
4.2.1 柯坪冲断带西段浅表构造变形解析 |
4.2.2 柯坪冲断带西段深层构造变形解析 |
4.3 柯坪冲断带东段构造变形解析 |
4.3.1 柯坪冲断带东段浅表构造变形解析 |
4.3.2 柯坪冲断带东段深层构造变形解析 |
4.4 印干断裂东部温宿凸起构造变形解析 |
4.5 小结 |
第5章 柯坪冲断带构造变形年代学分析 |
5.1 柯坪冲断带不整合面研究 |
5.2 柯坪冲断带生长地层识别 |
5.3 柯坪冲断带磁性地层学研究 |
5.4 柯坪冲断带低温热年代学研究 |
5.5 小结 |
第6章 柯坪冲断带构造演化 |
6.1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6.1.1 柯坪冲断带西段地震测线KP-00-704构造演化 |
6.1.2 柯坪冲断带西段地震测线KP-99-725构造演化 |
6.1.3 柯坪冲断带西段地震测线KP-00-700构造演化 |
6.1.4 柯坪冲断带东段地表地质剖面NN'构造演化 |
6.1.5 柯坪冲断带东段地震测线KP-99-835构造演化 |
6.1.6 小结 |
6.2 柯坪冲断带成因机制 |
6.3 小结 |
第7章 柯坪冲断带油气前景 |
7.1 基本石油地质条件 |
7.1.1 烃源岩 |
7.1.2 储集层 |
7.1.3 盖层 |
7.1.4 生储盖组合 |
7.1.5 柯坪地区圈闭类型 |
7.1.6 柯坪地区油气显示 |
7.2 构造因素对于柯坪地区油气聚集的影响 |
7.3 柯坪冲断带油气前景 |
7.3.1 柯坪地区地面构造 |
7.3.2 柯坪地区的隐伏构造带 |
7.3.3 哈拉峻盆地下伏圈闭 |
第8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新疆乌恰托云山间盆地地质遗迹景观体系、成因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第四纪地质遗迹景观研究进展 |
1.3.1 地质遗迹景观体系与分类 |
1.3.2 地质遗迹景观成因和演化 |
1.3.3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 |
1.4 天山山间盆地及研究进展 |
1.4.1 天山山间盆地 |
1.4.2 天山托云山间盆地 |
1.5 新疆乌恰托云盆地第四纪地质遗迹研究进展 |
1.5.1 科学考察现状 |
1.5.2 旅游开发规划研究现状 |
1.5.3 地质遗迹调查现状 |
1.5.4 相关文献 |
1.6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主要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技术路线和过程设计 |
1.7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2章 自然地理概况 |
2.1 地理位置和范围 |
2.2 自然环境条件 |
2.2.1 气候条件 |
2.2.2 水文条件 |
2.2.3 地貌概况 |
2.2.4 矿藏 |
2.2.5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概况 |
第3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3.1 大地构造 |
3.2 第四纪前地质背景 |
3.2.1 地层系统 |
3.2.2 地质构造 |
3.2.3 岩浆活动 |
3.3 第四纪以来地质背景 |
3.3.1 新构造运动 |
3.3.2 第四系特征 |
3.3.3 第四纪外力作用 |
3.4 地质发展简史 |
第4章 地质遗迹资源体系研究 |
4.1 托云盆地地质遗迹类型体系 |
4.1.1 托云盆地地质遗迹类型分析 |
4.1.2 托云盆地地质遗迹类型体系构建 |
4.1.3 托云盆地部分地质遗迹类型的讨论 |
4.2 托云盆地地质遗迹分布 |
4.3 托云盆地地质遗迹特征分析 |
4.3.1 地质构造形迹及构造地貌特征分析 |
4.3.2 泉流、泉华地质遗迹特征分析 |
4.3.3 碎屑岩地貌特征分析 |
4.3.4 火山和熔岩地貌特征分析 |
第5章 地质遗迹形成与演化研究 |
5.1 托云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初探 |
5.1.1 托云盆地形成与演化的分析方法 |
5.1.2 托云盆地形成与演化过程 |
5.1.3 托云盆地演化的“反复性拉张——挤压”和“起伏交替”模式 |
5.2 泉流、泉华地质遗迹的形成与演化 |
5.2.1 形成、演化条件分析 |
5.2.2 形成演化过程分析 |
5.2.3 成景过程模式 |
5.3 碎屑岩地貌遗迹的形成和演化 |
5.3.1 形成和演化条件分析 |
5.3.2 形成和演化过程分析 |
5.3.3 成景过程模式 |
5.4 火山熔岩地貌遗迹的形成和演化 |
5.4.1 形成和演化条件分析 |
5.4.2 形成和演化过程分析 |
5.4.3 形成和演化过程模式 |
第6章 地质遗迹资源评价研究 |
6.1 地质遗迹对比评价 |
6.1.1 泉流、泉华地质遗迹的对比评价 |
6.1.2 碎屑岩地貌地质遗迹的对比评价 |
6.1.3 火山熔岩地貌地质遗迹的对比评价 |
6.2 地质遗迹定性评价 |
6.3 地质遗迹定量评价 |
6.3.1 定量评价依据 |
6.3.2 单因素评价 |
6.3.3 综合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件 |
(8)帕米尔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与沉积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前人研究现状 |
1.2.1 帕米尔西缘弧形扩展模式 |
1.2.2 帕米尔东北缘弧形扩展模式的争论 |
1.3 拟解决科学问题 |
1.4 论文内容 |
1.5 论文工作量 |
1.6 创新性认识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帕米尔高原深部结构 |
2.2 帕米尔地区主要构造单元及特征 |
2.3 帕米尔东北缘地层概述 |
3 帕米尔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特征 |
3.1 乌泊尔构造带构造特征 |
3.1.1 乌泊尔构造带结构 |
3.1.2 乌泊尔构造带演化 |
3.2 苏盖特—英吉沙构造带构造特征 |
3.2.1 苏盖特—英吉沙构造带结构 |
3.2.2 苏盖特—英吉沙构造带演化 |
3.3 齐姆根构造带构造特征 |
3.3.1 齐姆根构造带结构 |
3.3.2 齐姆根构造带演化 |
3.4 普西构造带 |
3.4.1 普西构造带结构 |
3.4.2 普西构造带演化 |
3.5 空间变化差异 |
3.5.1 褶皱带分布规律 |
3.5.2 区域走滑构造 |
3.6 小结 |
4 帕米尔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特征及对构造过程的指示 |
4.1 野外剖面沉积学特征分析 |
4.1.1 奥依塔格剖面沉积学特征分析 |
4.1.2 同由路克剖面沉积学特征分析 |
4.2 柱状图对比 |
4.3 重矿物分析 |
4.3.1 聚类分析 |
4.3.2 重矿物组合对比 |
4.3.3 重矿物指数 |
4.3.4 重矿物物源分析总结 |
4.4 小结 |
5 乌泊尔背驮盆地发育特征及构造转换意义 |
5.1 乌泊尔背驮盆地构造地貌分析 |
5.1.1 地形分析 |
5.1.2 水系分析 |
5.2 乌泊尔背驮盆地地层解释 |
5.3 背驮盆地残余厚度图 |
5.4 背驮盆地沉积中心变迁控制因素及其意义 |
5.5 背驮盆地发育对帕米尔与南天山对接过程的制约 |
5.5.1 活动时间 |
5.5.2 对接模式 |
5.6 小结 |
6 讨论 |
6.1 帕米尔东北缘构造与沉积特征对运动学模型的约束 |
6.1.1 帕米尔东北缘GPS速度场对运动学模型的约束 |
6.1.2 帕米尔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特征对运动学模型的约束 |
6.1.3 帕米尔东北缘晚新生代沉积特征对运动学模型的约束 |
6.1.4 帕米尔东北缘古地磁对模型的约束 |
6.2 帕米尔东北缘晚新生代弧形扩展模型 |
6.3 帕米尔—南天山对接带演化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阿尔金断裂新生代大规模走滑起始时间的厘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阿尔金断裂走滑的地质响应 |
2.1 沉积物源区变化 |
2.1.1 岩性 |
2.1.2 地层时代 |
2.1.3 物源分析 |
2.2 塔东南走滑挤压挠曲盆地的形成时间 |
2.2.1 新生代层序及其时代的厘定 |
2.2.2 塔东南新生代走滑挤压挠曲盆地的形成时间 |
2.3 青藏高原北缘上地壳大规模缩短变形时间 |
2.4 其他证据 |
2.4.1 走滑相关盆地 |
2.4.2 阿尔金断裂两侧线性山脉的隆升 |
3 阿尔金断裂新生代大规模走滑时间的综合厘定 |
4 讨论 |
4.1 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速率 |
4.2 阿尔金山隆升与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的关系 |
4.3 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的构造应力转换及与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的关系 |
5 结论 |
(10)新疆其木干剖面新近纪沉积序列与西昆仑隆升的耦合(论文提纲范文)
1 地层岩性特征及时代 |
1.1 中新统乌恰群 (N1W) |
1.1.1克孜洛依组 (N1k) |
1.1.2安居安组 (N1a) |
1.1.3帕卡布拉克组 (N1p) |
1.2 上新统阿图什组 (N2a) |
1.3 上新统上部—下更新统西域组 (N2-Qp1x) |
2 层序划分及其特征 |
(1) Sq1层序 |
(2) Sq2层序 |
(3) Sq3层序 |
(4) Sq4层序 |
(5) Sq5层序 |
(6) Sq6层序 |
(7) Sq7层序 |
(8) Sq8层序 |
(9) Sq9层序 |
3 讨 论 |
四、塔里木西南乌恰群基干剖面及时代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塔里木盆地南缘始新世物源变化及其对中帕米尔隆升的约束[D]. 王平.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2]塔西南盆地新生代沉积、沉降过程及对青藏高原西北缘西昆仑造山带生长的启示[D]. 李春阳. 浙江大学, 2020
- [3]塔里木盆地东南坳陷下侏罗统生烃条件研究[D]. 张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4]喀什凹陷北缘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D]. 倪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5]阿尔金山新生代隆升历史:来自塔东南若羌凹陷的证据[D]. 宋星童. 浙江大学, 2017(09)
- [6]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冲断带构造特征与油气前景[D]. 刘彩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5)
- [7]新疆乌恰托云山间盆地地质遗迹景观体系、成因及评价研究[D]. 罗培.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8]帕米尔东北缘晚新生代构造与沉积演化[D]. 李康. 浙江大学, 2014(02)
- [9]阿尔金断裂新生代大规模走滑起始时间的厘定[J]. 吴磊,巩庆霖,覃素华. 岩石学报, 2013(08)
- [10]新疆其木干剖面新近纪沉积序列与西昆仑隆升的耦合[J]. 陈锐明,张克信,陈奋宁,徐亚东,叶荷,陈林. 地质科技情报,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