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草坪种植及管护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1)在《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提出黔府办函[2021]86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将《贵州省"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10月29日
张荟瑶,李虎,张永江,张飞,田博[2](2021)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煤矿人工植被构建理论与实践》文中提出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貌环境复杂,煤矿建设需要开挖山坡、堆垫冲沟构建平台建设工业广场,这样构筑的工业广场需要挡墙加以稳固,需要利用植被加以保护。因此,黄土丘陵沟壑区煤矿工业广场人工再塑地貌植被需要科学设计,按照规范技术要求进行种植,才能够起到既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又稳固保护人工再塑地貌的双重作用。以内蒙古智能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麻地梁煤矿为例,介绍了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植被构建理论与实践经验。
张兆金[3](2021)在《石蒜属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蒜属植物是优良的观赏花卉,有着广阔的园林绿化应用前景。分析了石蒜属植物的资源分布、观赏价值、生长特性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应用模式和栽培管护措施,为石蒜属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唐芳林,杨智,王卓然,孙暖,韩丰泽,赵金龙[4](2021)在《生态文明视域下草原治理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既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家园。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理念,推进草原保护修复和高效利用,本研究结合"十四五"林业和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构建草原监测评价体系、草原保护体系、草原生态修复体系、草原执法监管体系、现代草业体系、支撑保障体系等草原治理体系,旨在为推进草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参考。
高鹏,刘亚娟[5](2021)在《园林绿化植物栽培技术要点》文中研究表明园林绿化植物的栽培是园林绿化工程的重点内容,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不断升级,要求城市环境也需要进一步改善,而园林绿化是城市环境改善的有效途径之一,做好园林绿化需要掌握园林绿化植物的栽培技术,从而实现园林绿化植物得以有效栽植,为了提升园林绿化植物栽培的效果和质量,保证园林绿化工程得以有效完成,本文首先探讨了常见的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及其栽培技术,然后对园林绿化植物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探究,以促进园林绿化植物的栽植效果,实现园林绿化建设的有效开展。
尹会荣,刘峰涛,李焱波,张岩峰,郭向华,谷媛媛,杨易青,尹鹤轩[6](2021)在《从设计创作角度探究耐阴地被植物建设精品园林的途径》文中研究表明自1992年住建部在全国开展"园林城市"评选已30a,后转为"生态园林城市"、"公园城市"、"国际花园城市"评选。在行业发展大势下,园林绿地总量跳越上升,随着全国城市建设水平整体跃升,居民对园林绿地"量"和"质"并重的呼声尤为突出。该文从耐阴地被应用现状梳理精品园林时代地被植物斑秃退化的原因,从设计创作角度、养护管理实务、阴生环境耐阴地被配置三个层面,分析基础型耐阴地被对建设精品园林的重要意义,提出植物造景准则和要点,为植物造景和园林设计创作提供启示和借鉴。
孙亚玲[7](2021)在《城市园林绿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居民的生活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建设中大量建筑和娱乐设施的兴建满足了居民高质量生活的要求,但也导致城市出现不可弥补的缺陷。许多大中城市的建设规模、生态环境、绿地结构、水资源补给、土壤条件、树种选择、养护管理、政府投入和监督、市民绿化理念、绿化布局、栽植形式等都成为了城市园林绿化面临的难题。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加强领导,构建相应的法规体系;加强园林绿化管护,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加大绿化资金投入,加快园林绿化建设步伐;坚持生态环境理念,营造合理生态结构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8](2021)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海政发[2021]15号各镇政府、街道(地区)办事处,各委、办、局,区属各单位,区内各市属公园、林场: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特此通知。2021年6月26日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前言森林城市建设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创新,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方向。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2019年,森林城市建设被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森林城市建设,要求全市具备条件的区在"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要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为首都更好履行"四个服务"职责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段孟然[9](2021)在《兰考林场第一林区植物景观改造规划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城市里的人处在一种快节奏、高压力的状态,渴望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旅游业有了发展动力,随之兴盛起来。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高品质的森林植物景观,充满高浓度的负氧离子等显着优点的森林公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部分森林公园是以林场为基础进行建设的,林场为森林公园的发展建设打下了基础,但是目前针对林场植物景观改造的理论尚不完善。本文以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实例论证法等多种方式,以景观生态学、环境心理学、景观美学、植物群落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了湖南宜章县骑田国有林场、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江苏老山林场、湖南涟源龙山国有林场、法国巴黎雪铁龙公园植物改造等五个案例,提出了生态保护原则、整体性原则、适地适树原则、功能性原则、景观性原则、适宜性原则;归纳了植物景观改造的策略为:加强原有景观林保护;注重特色植物景观营造,突出当地森林特色;注重乡土树种的充分利用,重视乡土植物搭配。提出了植物景观改造的途径与方法为:注重植物的色彩搭配,营建季相变化的植物景观;增强植物群落的观赏性,提高植物景观的品质;打造拥有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宣传当地文化;丰富植物景观的层次性,保持稳定的多层次植物景观。通过实地调查,分析认为:目前兰考林场第一林区植物景观存在林相色彩单调,春冬景观效果差;竖向空间利用不足,植物群落结构简单;本土文化尚未挖掘,缺乏文化内涵;防火林带缺失等问题。从植物景观改造的角度看,兰考林场第一林区内植物种类丰富,发展旅游的潜力巨大,但是缺乏整体的规划。根据兰考林场第一林区现有的植物资源,运用总结归纳出的植物景观改造原则、策略、途径与方法对植物景观进行改造,改造内容围绕色叶树种的运用,经济树种的开发,水生植物景观的营造,花卉观赏,特色树种的挖掘和造景几个方面。通过丰富植物层次和植物空间的营造,提升林场内植物景观质量。植物景观改造为兰考林场后期发展和建设省级森林公园创造条件,使其成为森林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也可以满足自身发展和兰考县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希望本次研究有助于对林场植物景观改造理论的丰富,为林场发展做出贡献。兰考林场植物景观改造是当前兰考县森林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希望本次的研究成果可以提供一些借鉴参考。
李芳[10](2021)在《西安城市道路绿地耐旱型草本植物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城市道路绿地植物种植形式普遍注重视觉景观营造,应用形式多为高大乔木配以整形修剪的绿篱、灌木球以及草坪,其中草本植物应用形式单一,虽然装饰性较强,但生态性较弱。西安位于西北地区,受到干旱缺水的的影响,夏季高温闷热,使得水分蒸发速度加快,部分道路中虽然使用草本植物,但整体应用水平不高,更换频率高且形式单一,无法充分发挥草本植物的优势,道路植物群落生态效益得不到最大化。因此,西安市城市道路绿地中需引入耐旱耐寒、寿命长的草本植物,从而更好覆盖绿地,减少耗水,保持水土,丰富现有道路植物景观,更好发挥植物的生态优势。本文以城市道路绿地为切入点,研究耐旱型草本植物在西安城市绿地中的营造方法。首先,以城市道路景观与草本植物理论为基础,探讨城市道路绿地与耐旱性草本植物的关系。研究西安市19条道路的植物景观进行调研分析,其中应用约152种草本植物,分析总结出西安市城市道路中有草本植物实际应用分布不均、植物景观单一等现存问题。其次,通过草本植物适生性与观赏特性两个大方面,对西安地区常用的草本植物进行筛选,选取适宜道路生境且具有良好观赏特性的耐旱型草本植物44种,其中有婆婆纳、晨光芒、松果菊、宿根天人菊等27种主推植物。并从不同道路生境、需求和其他植物搭配三个方面总结耐旱型草本植物在城市道路绿地中的选择思路与营造方法。最后将理论联系实际,选取西安市西铜路为样地,结合其整体规划、乔灌木植物设计,从主推植物中选择合适耐旱型植物进行植物景观营造。研究耐旱型草本植物在城市道路中的营造理论,可以为营造西北地区城市植物节水景观、提升生态效益发挥的城市道路景观提供新思路。
二、浅谈草坪种植及管护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草坪种植及管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2)黄土丘陵沟壑区煤矿人工植被构建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植被构建设计 |
1.1 植被构建要符合适生性要求 |
1.2 植被构建要符合主体功能的适宜性要求 |
1.3 人工植被构建要符合生态环境的适度性 |
2 植被构建的功能区划分和种植设计 |
2.1 上游山坡降雨蓄渗措施区植被构建 |
2.2 行政办公区景观植被构建 |
2.3 矿井工业厂区净化环境植被构建 |
2.4 路堑挡墙护坡固土植被构建 |
3 植被品种选择与整地措施和种植方法 |
3.1 景观植被 |
3.2 山地公园植被 |
3.3 护坡固土植被 |
4 人工植被自然恢复与管护 |
4.1 景观植被人工管护措施 |
4.2 护坡固土植被管护措施 |
(3)石蒜属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石蒜属植物的观赏价值 |
2 石蒜属植物的物种特性 |
3 石蒜属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模式 |
3.1 草坪应用模式 |
3.2 地被应用模式 |
3.2.1 石蒜属植物-麦冬。 |
3.2.2 石蒜属植物-白及。 |
3.2.3 石蒜属植物—玉簪。 |
3.3 林下花海模式 |
4 栽培及管护 |
4.1 栽培时间 |
4.2 栽培用地 |
4.3 种球栽培 |
4.4 肥水管理 |
4.5 病虫害防治 |
5 结语 |
(4)生态文明视域下草原治理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草原治理成效 |
1.1 草原工作顶层设计制定出台 |
1.2 草原保护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
1.2.1 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 |
1.2.2 保护管理体系逐步构建 |
1.2.3 草原保护制度深入落实 |
1.3 草原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成效显着 |
1.4 草原科技支撑能力持续增强 |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对草原功能地位的认识不到位 |
2.2 草原工作基础薄弱 |
2.3 草原生态退化形势严峻 |
2.4 缺乏系统性草原治理体系 |
3 草原治理体系构建 |
3.1 草原监测评价体系 |
3.1.1 构建思路 |
3.1.2 主要任务及内容 |
3.1.3 体系构建 |
3.2 草原保护体系 |
3.3 草原生态修复体系 |
3.3.1 构建思路 |
3.3.2 体系构建 |
1)生态评价体系 |
2)工程措施体系 |
3)政策保障体系 |
4)组织保障体系 |
5)物资保障体系 |
6)管理评估体系 |
7)成果管护体系 |
3.4 草原执法监管体系 |
3.4.1 构建思路 |
3.4.2 主要任务及内容 |
1)健全完善草原执法监管依据 |
2)落实草原资源保护主体责任 |
3)全面加强草原资源监管工作 |
3.4.3 体系构建 |
3.5 现代草业体系 |
3.5.1 建设高质量草原畜牧业 |
3.5.2 大力发展草种业 |
3.5.3 积极推进饲草种植业 |
3.5.4 稳步推进草产品加工业 |
3.5.5 加快发展草坪业 |
3.5.6 高质量发展草原药用植物产业 |
3.5.7 大力发展草原旅游业 |
3.5.8 大力发展草原特色产业 |
3.6 支撑保障体系 |
3.6.1 加强组织领导 |
3.6.2 大力推行林(草)长制 |
3.6.3 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
3.6.4 完善资金政策制度 |
3.6.5 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
3.6.6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
4 小结 |
(6)从设计创作角度探究耐阴地被植物建设精品园林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 耐阴地被植物造景应用现状 |
1.1 花境、花丛、花群不择适用范围,林下早春花群择种不当 |
1.2 选择耐阴地被品种不当,林下地被栽植密度等同 |
2 基于设计和建设管理实务析解问题根源 |
2.1 一些误解和不当做法 |
2.1.1 草坪充当“万金油” |
2.1.2 林下裸露现象普遍 |
2.1.3 耐阴地被频植于暴晒区 |
2.2 植物造景方式简单 |
2.3 普遍不重视季节性重点管理工作 |
2.4 设计阶段对地被植物关注度低 |
3 耐阴地被植物造景设计准则和要点研究 |
3.1 耐阴地被植物设计的准则 |
3.1.1 造经典,建精品 |
3.1.2 园林生活化和生活园林化 |
3.2 耐阴地被植物设计的要点 |
3.2.1 适地适树选择景观可持续品种 |
3.2.2 林下空间地被植物栽植模式研究 |
3.2.3 在园林规范、标准中增设强制性条款 |
(7)城市园林绿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 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建设规模发展不同步 |
1.2 绿地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体现不充分 |
1.3 忽略自然景观和乡土树种 |
1.4 养护资金短缺,管理水平低 |
1.5 绿化格局的调整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
1.6 重草轻树现象严重 |
1.7 老城区建筑时间较久、空间小,绿化工作难以实现 |
1.8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观念落后 |
1.9 树木种植密度过大 |
1.1 0 城市水资源缺乏和浪费 |
2 改善城市园林绿化的对策 |
2.1 加强领导,健全相应的法规体系 |
2.2 城市园林绿化应以树木为主 |
2.3 合理选择绿化植物,种植形式多样化 |
2.4 加强园林绿化管护,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
2.5 加大绿化资金投入,加快园林绿化建设步伐 |
2.6 加强城市管理督查监管力度 |
2.7增强市民园林绿化观念 |
2.8 树立生态环境理念,营造合理生态结构 |
2.9 加强引种驯化工作,配合本地树种栽植 |
3 结语 |
(8)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 |
1.1 海淀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背景 |
1.1.1 国家层面 |
1.1.2 京津冀区域层面 |
1.1.3 北京市层面 |
1.1.4 海淀区层面 |
1.2 海淀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意义 |
2. 项目区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河流水系 |
2.1.5 土壤条件 |
2.2 社会经济条件 |
2.2.1 历史沿革 |
2.2.2 行政区划和人口 |
2.2.3 经济发展概况 |
2.2.4 交通条件 |
2.3 自然资源 |
2.3.1 土地资源 |
2.3.2 水资源 |
2.3.3 湿地资源 |
2.3.4 动植物资源 |
(1)植物资源 |
(2)动物资源 |
2.3.5 旅游资源 |
2.4 生态环境状况 |
2.4.1 空气环境质量 |
2.4.2 水环境 |
2.4.3 土壤环境 |
2.4.4 声环境 |
2.4.5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
2.5 特色文化 |
2.5.1 皇家园林文化 |
2.5.2 古树名木文化 |
2.5.3 大运河文化 |
2.5.4 红色文化 |
2.5.5 高等教育文化 |
2.5.6 中关村科创文化 |
3. 森林城市建设基础分析 |
3.1 森林资源特征分析 |
3.1.1 林地资源 |
(1)总体情况 |
(2)空间分布 |
3.1.2 林种结构 |
3.1.3 乔木林特征 |
(1)林龄组成 |
(2)林分起源 |
(3)优势树种 |
3.1.4 林木蓄积 |
3.1.5 森林覆盖率 |
3.2 城区绿地特征分析 |
3.3 生态科普载体分析 |
3.4 资源管护情况分析 |
3.4.1 森林防火 |
3.4.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
3.4.3 林业信息化建设 |
3.4.4 公益林管护 |
3.4.5 绿地管护 |
3.4.6 野生动植物保护 |
3.4.7 林业队伍 |
3.5 指标达标情况分析 |
3.5.1 森林网络 |
(1)林木覆盖率 |
(2)城区绿化覆盖率 |
(3)城区树冠覆盖率 |
(4)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
(5)城区林荫道路率 |
(6)城区地面停车场绿化 |
(7)乡村绿化 |
(8)道路绿化 |
(9)水岸绿化 |
(10)农田林网 |
(11)重要水源地绿化 |
(12)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 |
3.5.2 森林健康 |
(1)树种多样性 |
(2)乡土树种使用率 |
(3)苗木使用 |
(4)生态养护 |
(5)森林质量提升 |
(6)动物生境营造 |
(7)森林灾害防控 |
(8)资源保护 |
3.5.3 生态福利 |
(1)城区公园绿地服务 |
(2)生态休闲场所服务 |
(3)公园免费开放 |
(4)乡村公园 |
(5)绿道网络 |
(6)生态产业 |
3.5.4 生态文化 |
(1)生态科普教育 |
(2)生态宣传活动 |
(3)古树名木 |
(4)市树市花 |
(5)公众态度 |
3.5.5 组织管理 |
(1)建设备案 |
(2)规划编制 |
(3)科技支撑 |
(4)示范活动 |
(5)档案管理 |
3.5.6 总体情况 |
3.6 森林城市建设潜力分析 |
3.6.1 国土增绿潜力分析 |
(1)林业用地 |
(2)村庄驻地、四旁用地 |
(3)城区绿地 |
3.6.2 森林健康提升潜力 |
3.6.3 森林服务提升潜力 |
3.6.4 森林文化提升潜力 |
3.7 优势与问题 |
3.7.1 优势 |
(1)生态区位重要,规划站位较高 |
(2)政府高度重视,政策支持有力 |
(3)生态格局完整,建设基础扎实 |
(4)群众基础较好,爱绿氛围浓厚 |
3.7.2 面临的问题 |
(1)城市绿地空间分布与服务功能还需进一步优化提升 |
(2)乡村绿化特色和乡愁生态景观还需进一步挖掘强化 |
(3)生态场所服务和生态活动传播还需进一步发动扩散 |
4. 森林城市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
4.1 指导思想 |
4.2 建设原则 |
4.2.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4.2.2 坚持服务首都核心功能 |
4.2.3 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绿化 |
4.2.4 坚持近自然化理念 |
4.2.5 坚持科学节俭绿化 |
4.2.6 坚持人文生态融合 |
4.2.7 坚持全民共建共享 |
4.3 规划愿景 |
4.4 规划依据 |
4.4.1 法律法规 |
4.4.2 标准规范 |
4.4.3 国家、地方文件与规划 |
4.5 规划范围 |
4.6 规划期限 |
4.7 规划目标 |
4.7.1 总体目标 |
4.7.2 阶段目标 |
(1)近期目标(2021年—2023年) |
(2)中期目标(2024年—2025年) |
(3)远期目标(2026年—2035年) |
4.7.3 指标目标 |
5. 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 |
5.1 上位规划衔接 |
5.1.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
(1)规划分析 |
(2)对本规划的指导 |
5.1.2《北京市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年—2035年)》 |
(1)规划分析 |
(2)对本规划的指导 |
5.1.3《海淀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 |
(1)规划分析 |
(2)对本规划的指导 |
5.2 总体布局 |
(1)一屏四心 |
(2)多廊多点 |
6. 森林网络体系建设 |
6.1 城区绿地完善工程 |
6.1.1 建设范围、人口数量 |
6.1.2 建设目标 |
6.1.3 建设内容 |
(1)公园绿地建设 |
(2)小微绿地建设 |
(3)老旧公园升级 |
(4)环境友好型社区改造 |
(5)森林城市建设示范活动 |
(6)森林城市科技主题公园建设 |
6.2 两道绿隔扩展工程 |
6.2.1 建设现状 |
6.2.2 建设目标 |
6.2.3 建设内容 |
(1)一道绿隔城市公园环提质增绿 |
(2)二道绿隔郊野公园环优化扩绿 |
6.3 道路景观提升工程 |
6.3.1 建设现状 |
6.3.2 建设目标 |
6.3.3 建设内容 |
(1)新建道路高标准绿化 |
(2)已建道路绿化景观提升 |
(3)林荫停车场建设 |
6.4 生态水系打造工程 |
6.4.1 建设现状 |
6.4.2 建设目标 |
6.4.3 建设内容 |
(1)“水清岸绿”生态河渠建设 |
(2)小月河生态廊道建设 |
(3)北部生态湿地群营建 |
6.5 绿色村镇建设工程 |
6.5.1 建设现状 |
6.5.2 建设目标 |
6.5.3 建设内容 |
(1)休闲场所建设 |
(2)村庄绿化提升 |
(3)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 |
6.6 近自然片林营建工程 |
6.6.1 建设现状 |
6.6.2 建设目标 |
6.6.3 建设内容 |
6.7 自然保护地优化工程 |
6.7.1 建设现状 |
6.7.2 建设内容 |
6.8 古树名木保护工程 |
6.8.1 保护现状 |
6.8.2 建设目标 |
6.8.3 建设内容 |
7. 森林健康体系建设 |
7.1 高质量森林经营 |
7.1.1 林分抚育提质 |
(1)建设现状 |
(2)建设目标 |
(3)建设内容 |
7.1.2 生态公益林管护 |
(1)建设现状 |
(2)建设内容 |
7.2 生境营建 |
7.2.1 建设目标 |
7.2.2 建设内容 |
(1)完善生态廊道 |
(2)划建自然保留区 |
(3)营造鸟类栖息地 |
(4)改善河道水生态系统 |
(5)建设城市水鸟保护区域 |
(6)海淀区城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建设 |
7.3 绿地养护 |
7.3.1 建设目标 |
7.3.2 建设内容 |
(1)绿地有机覆盖 |
(2)城市林木近自然管理 |
7.4 森林火灾防控 |
7.4.1 建设目标 |
7.4.2 建设内容 |
(1)完善防火预警预测体系 |
(2)提升防火调度水平 |
(3)提升扑救火能力 |
(4)开展常态化防火宣传 |
7.5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
7.5.1 建设目标 |
7.5.2 建设内容 |
(1)完善有害生物监测体系 |
(2)提升有害生物防治能力 |
(3)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宣传 |
7.6 林业信息化建设 |
7.6.1 建设现状 |
7.6.2 建设目标 |
7.6.3 建设内容 |
(1)完善园林绿化资源管理体系 |
(2)建设智慧林业信息系统 |
8. 生态福利体系建设 |
8.1 绿道网络建设 |
8.1.1 建设现状 |
8.1.2 建设目标 |
8.1.3 建设内容 |
(1)三级绿道体系建设 |
(2)绿道服务点建设 |
(3)绿道管理养护 |
8.2 生态休闲空间发展 |
8.2.1 建设现状 |
8.2.2 建设目标 |
8.2.3 建设内容 |
(1)郊野公园休闲空间建设 |
(2)清河滨水休闲空间建设 |
(3)生态田园休闲空间建设 |
(4)森林康养休闲空间建设 |
8.3 农林产业发展带建设 |
8.3.1 建设现状 |
8.3.2 建设目标 |
8.3.3 建设内容 |
9.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
9.1 生态文化体验基地建设 |
9.1.1 建设目标 |
9.1.2 建设内容 |
(1)森林文化体验基地 |
(2)湿地文化体验基地 |
(3)古树文化体验基地 |
(4)园林文化体验基地 |
(5)义务植树基地 |
9.2 全民自然教育网络构建 |
9.2.1 建设目标 |
9.2.2 建设内容 |
(1)成立海淀区自然教育网络 |
(2)成立海淀区自然教育中心 |
(3)自然教育基地建设 |
(4)自然教育驿站建设 |
9.3 生态标识系统建设 |
9.3.1 建设目标 |
9.3.2 建设类别 |
9.3.3 建设内容 |
(1)海淀区生态标识系统设计 |
(2)生态科普标识标牌布设 |
9.4 生态文化传播 |
9.4.1 建设目标 |
9.4.2 建设内容 |
(1)制作森林城市建设宣传物料,服务百姓生活 |
(2)拍摄图文视频素材全方位展示森林海淀风貌 |
(3)开展多种形式的森林城市建设宣传活动 |
(4)持续推动森林城市建设惠民活动 |
1 0. 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价 |
1 0.1 估算依据 |
1 0.2 工程总投资 |
1 0.2.1 按照建设项目与费用构成分 |
1 0.2.2 按照建设期限分 |
1 0.3 资金筹措 |
1 0.3.1 上级生态建设类项目资金 |
1 0.3.2 地方财政投入 |
1 0.3.3 社会性投入 |
1 0.4 效益评价 |
1 0.4.1 生态效益分析 |
(1)涵养水源 |
(2)保育土壤 |
(3)净化大气环境 |
(4)调节小气候 |
(5)固碳释氧 |
(6)保护生物多样性 |
1 0.4.2 社会效益分析 |
(1)美化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 |
(2)传播森林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
(3)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
(4)增加就业机会 |
1 0.4.3 经济效益分析 |
(1)直接经济效益 |
(2)间接经济效益 |
1 1.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1 1.1 全面建立林长制 |
1 1.1.1 分级设立林长 |
1 1.1.2 建立工作机制 |
1 1.2 严格考核反馈 |
1 1.3 全面统筹,保障资金 |
1 1.4 人才强林,科技兴林 |
1 1.4.1 加强人才培养 |
1 1.4.2 凸显科技创新特色 |
1 1.4.3 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 |
1 1.5 林政资源管理 |
1 1.5.1 制定合理的林木采伐限额 |
1 1.5.2 划定林地保护红线,统筹国土空间 |
1 1.5.3 建立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体系 |
1 1.6 森林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系统建设 |
(9)兰考林场第一林区植物景观改造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林场发展与城市绿色发展背景相契合 |
1.1.2 林场植物景观改造符合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1.1.3 林场植物景观改造为森林公园建设创造条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4.1 主要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植物群落 |
2.1.2 植物景观 |
2.1.3 植物文化 |
2.1.4 人工林 |
2.1.5 天然林 |
2.1.6 乡土树种 |
2.1.7 拟生造林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景观生态学 |
2.2.2 环境心理学 |
2.2.3 景观美学 |
2.2.4 植物群落学 |
2.2.5 森林培育学 |
3 相关案例分析 |
3.1 湖南·宜章县骑田岭城郊森林公园(原宜章县骑田国有林场) |
3.1.1 案例概况 |
3.1.2 改造内容 |
3.1.3 案例启发 |
3.2 河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原塞罕坝机械林场) |
3.2.1 案例分析 |
3.2.2 改造内容 |
3.2.3 案例启发 |
3.3 江苏·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原老山林场) |
3.3.1 案例概况 |
3.3.2 改造内容 |
3.3.3 案例启发 |
3.4 湖南·湖南涟源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原涟源龙山国有林场) |
3.4.1 案例概况 |
3.4.2 改造内容 |
3.4.3 案例启发 |
3.5 法国·巴黎雪铁龙公园植物改造 |
3.5.1 案例概况 |
3.5.2 改造内容 |
3.5.3 案例启发 |
3.6 案例总结 |
4 植物景观改造理论探索 |
4.1 植物景观改造的目标 |
4.1.1 促进绿色发展 |
4.1.2 提升林分质量 |
4.1.3 提高艺术审美 |
4.1.4 推动经济发展 |
4.2 植物景观改造的原则 |
4.2.1 生态保护原则 |
4.2.2 整体性原则 |
4.2.3 适地适树原则 |
4.2.4 功能性原则 |
4.2.5 经济节约原则 |
4.3 植物景观改造的策略 |
4.3.1 加强原有景观林保护 |
4.3.2 注重特色植物景观营造,突出当地森林特色 |
4.3.3 注重乡土树种的充分利用,重视乡土植物搭配 |
4.4 植物景观改造的途径与方法 |
4.4.1 注重植物的色彩搭配,营建季相变化的植物景观 |
4.4.2 增强植物群落的观赏性,提高植物景观的品质 |
4.4.3 打造拥有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宣传当地文化 |
4.4.4 丰富植物景观的层次性,保持稳定的多层次植物景观 |
5 兰考林场第一林区植物景观改造规划 |
5.1 兰考林场现状分析 |
5.1.1 兰考林场第一林区概况 |
5.1.2 兰考林场第一林区现状 |
5.2 植物景观改造规划构思 |
5.2.1 衔接上位规划 |
5.2.2 改造规划目标 |
5.2.3 改造规划思路 |
5.3 植物景观分区改造规划 |
5.3.1 水生植物区 |
5.3.2 彩叶植物展示区 |
5.3.3 林果观光区 |
5.3.4 特色植物区 |
5.3.5 花卉观赏区 |
5.3.6 入口管理区 |
5.3.7 主要道路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论文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植物名录表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10)西安城市道路绿地耐旱型草本植物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道路植物景观普遍忽略草本植物 |
1.1.2 西安道路使用耐旱植物的必要性 |
1.1.3 耐旱节水型园林已成为发展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1 概念解析 |
2.1.1 城市道路绿地 |
2.1.2 草本植物 |
2.2 城市道路绿化概述 |
2.2.1 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 |
2.2.2 城市道路绿化的形式 |
2.2.3 城市道路绿化的基本要求 |
2.3 草本植物概述 |
2.3.1 草本植物的功能 |
2.3.2 草本植物的特点 |
2.3.3 草本植物的种植空间 |
2.4 城市道路景观与草本植物的关系 |
2.4.1 草本植物与道路生境 |
2.4.2 草本植物与其他植物 |
2.4.3 草本植物与人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安城市草本植物景观及应用现状 |
3.1 调查对象的选取 |
3.1.1 调查对象选取原则 |
3.1.2 调查对象的选取 |
3.2 调查目的与内容 |
3.2.1 调查目的 |
3.2.2 调查内容 |
3.3 草本植物景观应用结果及分析 |
3.3.1 草本植物的科属以及生活型分析 |
3.3.2 草本植物的应用形式及地点分析 |
3.3.3 草本植物的应用频度分析 |
3.3.4 草本植物与其他植物配置应用分析 |
3.3.5 西安道路绿地的植物生长状况分析 |
3.3.6 草本植物的养护管理分析 |
3.4 现状草本植物景观存在问题 |
3.4.1 草本植物应用形式单一 |
3.4.2 草本植物习性与生境不匹配 |
3.4.3 草本植物空间分布不均 |
3.4.4 草本植物后期管护问题 |
3.5 小结 |
4 西安城市道路绿地耐旱草本植物选择 |
4.1 西安市基本概况 |
4.1.1 自然环境 |
4.1.2 道路环境 |
4.2 城市道路耐旱草本植物选择来源 |
4.3 城市道路耐旱草本植物选择要求 |
4.3.1 基本条件 |
4.3.2 初步选择植物 |
4.4 城市道路草本植物生态特性选择 |
4.4.1 草本植物在西安地区适应性 |
4.4.2 草本植物在道路生境适应性 |
4.5 城市道路耐旱草本植物的景观特性选择 |
4.5.1 耐旱草本植物的体量 |
4.5.2 耐旱草本植物的株型 |
4.5.3 耐旱草本植物的质感 |
4.5.4 耐旱草本植物的色彩 |
4.5.5 耐旱草本植物的动态变化 |
4.6 城市道路耐旱草本植物的选择推荐 |
4.7 小结 |
5 西安城市道路耐旱型草本植物营造方法探究 |
5.1 耐旱草本植物的设计模式 |
5.1.1 耐旱草本植物的单体植物模式 |
5.1.2 耐旱草本植物的群落模式 |
5.2 不同道路生境下的耐旱草本植物的设计 |
5.2.1 全荫环境 |
5.2.2 半荫环境 |
5.2.3 全光照环境 |
5.3 不同景观需求的耐旱草本植物的设计 |
5.3.1 时序变化设计 |
5.3.2 色彩设计 |
5.3.3 人群需求设计 |
5.4 不同植物与耐旱草本植物搭配设计 |
5.4.1 耐旱草本植物与乔木搭配设计 |
5.4.2 耐旱草本植物与灌木搭配设计 |
5.4.3 耐旱草本植物与乔、灌木搭配设计 |
5.5 城市道路耐旱型草本植物的养护管理 |
5.6 小结 |
6 西安市西铜路草本植物景观设计实践 |
6.1 场地基本概况 |
6.1.1 项目背景 |
6.1.2 现行相关规划解读 |
6.1.3 现状道路及周边用地性质分析 |
6.2 西铜路的整体规划设计 |
6.2.1 方案规划设计前期 |
6.2.2 道路绿地功能分析 |
6.2.3 道路绿化设计定位 |
6.2.4 西铜路整体绿化设计 |
6.3 人行道绿化带耐旱草本植物设计 |
6.3.1 人行道耐旱草本植物种植分析 |
6.3.2 人行道耐旱草本植物设计应用 |
6.4 分车绿化带耐旱草本植物设计 |
6.4.1 分车道绿带耐旱草本植物种植分析 |
6.4.2 中央分车道绿带耐旱草本植物设计应用 |
6.4.3 两侧分车道绿带耐旱草本植物设计应用 |
6.5 交通岛绿带耐旱草本植物设计 |
6.5.1 交通岛绿带耐旱草本植物种植分析 |
6.5.2 立体交叉岛绿地耐旱草本植物设计应用 |
6.5.3 导向岛绿地耐旱草本植物设计应用 |
6.6 道路绿带耐旱草本植物养护管理 |
6.7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附录—Ⅳ 西安地区道路草本植物调查汇总表 |
附录—Ⅴ 西安地区耐旱植物汇总表 |
四、浅谈草坪种植及管护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的通知[J].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12)
- [2]黄土丘陵沟壑区煤矿人工植被构建理论与实践[J]. 张荟瑶,李虎,张永江,张飞,田博. 中国水土保持, 2021(12)
- [3]石蒜属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J]. 张兆金.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21)
- [4]生态文明视域下草原治理体系构建研究[J]. 唐芳林,杨智,王卓然,孙暖,韩丰泽,赵金龙. 草地学报, 2021(11)
- [5]园林绿化植物栽培技术要点[J]. 高鹏,刘亚娟. 现代农业研究, 2021(10)
- [6]从设计创作角度探究耐阴地被植物建设精品园林的途径[J]. 尹会荣,刘峰涛,李焱波,张岩峰,郭向华,谷媛媛,杨易青,尹鹤轩. 河北林业科技, 2021(03)
- [7]城市园林绿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孙亚玲. 安徽农学通报, 2021(17)
- [8]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的通知[J].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3)
- [9]兰考林场第一林区植物景观改造规划研究[D]. 段孟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10]西安城市道路绿地耐旱型草本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 李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