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草药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32例(论文文献综述)
沈金峰[1](2019)在《肾衰方治疗CKD3-4期合并心脏损害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肾衰方对CKD3-4期合并心脏损害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及其微炎症与心、肾功能的关系,探讨肾衰方对CKD3-4期合并心脏损害患者的保护作用,为延缓CKD的进程及降低心脏损害的并发症提供新的治疗。方法:选取来自江西省中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肾内科门诊及住院CKD3-4期合并心脏损害(脾肾气阴两虚、浊毒内蕴型)患者80例,按拆信封方式随机分为肾衰方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给予CKD常规治疗,肾衰方组在常规治疗上服用肾衰方,实验周期为8周。评估两组患者服药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检测两组患者服药前、后微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肾功能指标(血清尿素氮、血肌酐、尿酸、肾小球滤过率)、心脏彩超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以及分析CRP与SCr、NT-proBNP的关系,同时观察两组干预后安全性指标。结果:1.肾衰方组脱落及剔除8例,最后纳入32例;对照组脱落及剔除9例,最后纳入31例;肾衰方组及对照组在年龄、性别、CKD分期、CKD原发病及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微炎症、肾功能指标及心脏功能和结构方面等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2.在临床总疗效方面,肾衰方组32例中:显效9例,有效10例,稳定7例,无效6例,总体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32例中:显效1例,有效7例,稳定14例,无效9例,总体有效率70.97%,肾衰方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3.在改善中医症状评分方面:两组在降低中医症状评分具有一定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肾衰方组具有明显降低中医症候积分(P<0.05),其中在改善食少纳呆、大便秘结、恶心呕吐具有显着效果(P<0.01)。4.在改善肾功能指标方面:两组均能改善肾功能;与对照组相比,肾衰方组降低BUN、SCr、UA水平及提高eGFR水平更明显(P<0.05)。5.在改善心脏功能及结构方面;两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NT-proBNP(P<0.05),与对照组相比,肾衰方组降低NT-proBNP更明显(P<0.05);肾衰方组可以提高LVEF、EF斜率(P<0.05),但对照组对LVEF、EF斜率无改善作用(P>0.05);肾衰方组及对照组对LVDs、LVDd、IVST、LVPWT无改善作用(P>0.05);6.在改善微炎症状态方面,两组均可改善微炎症状态(P<0.05),与对照组相比,肾衰方组在降低TNF-α、IL-6、CRP水平更明显(P<0.05)。7.CRP与SCr及NT-proBNP的关系:CKD心脏损害患者的CRP水平与SCr呈正相关关系,也与NT-proBNP呈正相关关系。8.安全性评价:服用肾衰方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说明肾衰方在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结论:中药肾衰方可以改善CKD合并心脏损害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保护心、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从而延缓CKD的进展及防治心脏损害并发症。
张军[2](2018)在《儿童过敏性紫癜604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临床治疗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过敏性紫癜患儿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与指导。方法本研究采取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数理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选择了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60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对这些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包括患儿发病年龄、性别、诱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情况作为定量分析指标,通过EXCEL及SPSS19.0软件对录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60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最小年龄为2岁,最大年龄为13岁,平均年龄(6.69)岁;男性324例(53.6%),女性280例(46.4%),男女比例为1.14:1。2)病因和诱因:604例患儿中有244例发病前有明确病因,其中184例患儿发病前2周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占30.4%;肺炎有2列,占0.3%;食物过敏者48例,占7.9%,起病前有食用海鲜、蛋黄、大豆、牛奶等制品;泌尿道感染6例(1%),花粉过敏2例,疫苗接种诱发2例。上呼吸道感染中,男性108例,女性有76例。食物过敏男性20例,女性28例。95例再入院HSP患儿中有明确的主要病因,为上呼吸道感染者32例,占再入院例数33.6%,食物过敏者11例(11.5%),食物过敏主要是海鲜类食物,其他有豆制品及其他高蛋白食物,热带水果也有2例。3)临床表现:604例患儿在病程中出现关节症状的有196例,婴幼儿及学龄前组42例(21.4%),学龄组137例(69.8%),青春期组(8.6%),学龄儿童关节更容易受到侵害(p<0.05)。604例患儿出现了典型的紫癜皮疹有572例。14例患儿以呕血、腹痛入院,经胃镜检查确诊。604例患儿中164例合并有消化道症状(27%),既有关节症状又有消化道症状者98例(16.5%),有12例患儿因既往有过敏性紫癜病史尿检异常入院。4)肾脏损害:60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有168例(27.8%)患儿出现紫癜性肾炎。168例紫癜性肾炎中,其中男72例,女性96例,男女比例约为1:1.3。168例紫癜性肾炎中,合并关节症状有39例(23.2%),合并消化道症状49例(29.1%),同时合并关节症状及消化道症状52例(30.9%)。皮肤紫癜合并消化道症状的患儿肾脏更易受累。5)紫癜性肾炎临床类型及肾脏病理分型:168例紫癜性肾炎患儿,其中48例进行肾穿刺活检。其中临床分型以血尿和蛋白尿型最多为23例,占47.9%,急性肾炎型3例(6.25%),急进性肾炎型1例(2.1%),肾病综合征型6例(12.5%),孤立性血尿或孤立性蛋白尿型14例(29.1%),慢性肾炎型1例(2.1%)。48例肾小球病理分级以Ⅱb级最多见达14例(29.1%)图1,Ⅱa级11例(20.9%),Ⅲa级8例(16.6%),Ⅲb 级 8 例(16.6%)图 2,Ⅳb 级 7 例(14.6%)图 3。无Ⅰ级、Ⅴ级、Ⅵ级病例。孤立性血尿或蛋白尿中78%(22/28)为病理Ⅱ级。血尿和蛋白尿型病理Ⅱ、Ⅲ级多见,分别占52%(12/23)、43.4%(10/23)。急性肾炎型多表现为Ⅱb级为67%(2/3),肾病综合征型病理以Ⅲ、Ⅳ级为主,分别为50%(3/6)、50%(3/6),1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型病理损害是Ⅳb级。1例慢性肾炎型为Ⅲb级。孤立性血尿或蛋白尿有1例病理为Ⅳb,慢性肾炎型1例为Ⅲb级。紫癜性肾炎患儿临床类型与肾脏病理损伤程度基本一致,但并不完全平行。6)IgA水平:60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血液IgA升高者共184例(30.4%),其中紫癜性肾炎组升高112例(60.8%),非紫癜性肾炎组升高72例(39.2%)。IgA水平与肾损伤关系密切,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上呼吸道感染是过敏性紫癜患儿常见诱因,且肾损害发生率高。2、首发症状为消化道症状的过敏性紫癜容易出现误诊。3、血IgA升高及伴有消化道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其肾脏更易受累。4、紫癜性肾炎临床与肾脏病理损伤程度基本一致,但并不完全平行。
李松伟[3](2018)在《血尿方治疗阴虚火旺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血尿方在治疗CGN血尿中的临床疗效,研究其在临床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分析方剂起效的原理和机制,为临床辩证用药寻找理论依据,从而探索中医辨证治疗本病的有效治法及方药,以达到减轻患者症状、防病治病的目的。方法:本研究采用了随机对照、阳性药物对照的临床设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对64例入组患者分组,分别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1)给予患者口服缬沙坦胶囊,每次剂量为80mg,每天一次。(2)低盐饮食;(3)避免感染;(4)限制蛋白入量;(5)避免加重肾损害的因素。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同时口服血尿方,温开水冲服,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疗程:12周。观察中医症候积分、尿隐血、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及相关生化指标、副反应等变化并做好记录,科学严谨的进行数据的统计、数据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结果:试验组、对照组各有1例入组病人脱落,最后统计两组各有31例完成临床观察研究。1.经过12周的治疗,两组入组病人的BLD定性检查均较前有实质性改善(P<0.05),两组入组病人的尿RBC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减少(P<0.05),两组入组病人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减少(P<0.05)。2.经过12周治疗,两组入组病人经过统计分析对比,发现试验组、对照组在BLD定性检查方面具有显着差异(P<0.01),在尿RBC数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小时尿蛋白定量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候积分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在颧红潮热、五心烦热等症状的改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腰酸背痛、眩晕、耳鸣、盗汗、口干咽燥、双目干涩、口苦、小便灼热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症候的疗效对比:发现经过治疗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54.83%,而试验组总有效率是80.64%,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对比: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是70.96%,试验组总有效率是87.1%,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证实,血尿方可以用于治疗阴虚火旺型CGN血尿的患者,可以减少尿RBC数、降低BLD,降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经过12周的临床试验对比观察,在减少尿RBC数、降低BLD方面,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降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方面,2组均有疗效,但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中药血尿方在治疗CGN血尿时疗效确切,可以在自身合理配伍的基础上发挥独特的优势,对于治疗CGN血尿可以灵活应用、推广,对于CGN患者的治疗又多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马雷雷[4](2017)在《CKD5期患者透析时机选择及消症散结法干预透析时机的探索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血液透析登记系统登记的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探索透析时机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同时基于“肾络症瘕”理论,开展以消症散结法为主要治法的中医药治疗延缓慢性肾脏病5期非透析患者透析时机的初步探索研究。方法:(1)研究一:通过回顾性分析201 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我院血液透析登记系统登记的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的资料,分析每年进入透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原发病情况、透析时机变迁、血液透析通路等,并与同期美国肾脏病数据系统年度数据报告进行比较,然后将2011年至2015年所有患者按照透析起始 eGFR 分为两组:eGFR>5ml/min/1.73m2组(n=293 例),eGFR≤5ml/min/1.73m2组(n=226例),随访至2016年12月31日,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者生存预后情况,再将两组患者数据经SAS软件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PSM)匹配,匹配后数据再次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统计,分析透析时机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2)研究二:采用连续入组、非随机对照研究的研究方法,将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我院以及河北省迁安市肾脏病医院就诊的CKD5期非透析期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治疗组,n=67例),常规+中医治疗组(简称中医治疗组,n=69例),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主要观察指标为延缓首次透析的时间,终点事件为进入透析或eGFR≤5ml/min/1.73m2。随访结束后通过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治疗延缓患者首次透析时间以及累积生存率。同时统计中医治疗组所有患者就诊频次,每次就诊症状,中药处方,分析与总结导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和用药特点。结果:研究部分一: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共纳入616例患者,其中男性367例,女性249例,男女比例约为1.47:1,616例患者平均年龄58.0±13.4岁,年龄中位数为59岁。男性平均年龄57.0±13.4岁,女性平均年龄59.9±13.2岁,其中年龄小于60岁患者占比51%,大于60岁(含)患者占比49%,所有透析患者中年龄大于75岁(含)者占17%。导致透析的首要原发病因为慢性肾炎,比例达36%(221例),其次为糖尿病肾病,占比33%(204例),高血压肾病所占比例为9%,间质性肾炎5%,多囊肾4%,其他原因占13%,而且在2016年,糖尿病肾病比例首次超过慢性肾炎(38.1%vs32.0%)。历年进入透析患者透析起始实验室指标在血肌酐、尿素氮、总蛋白、血磷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白蛋白(p=0.027)、血钙(p=0.009)、血红蛋白(p=0.02)方面不完全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透析起始平均eGFR为6.31±3.85ml/min/1.73m2,糖尿病肾病组患者透析起始eGFR(7.92±4.95)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患者(5.51 ±2.84 ml/min/1.73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部患者中43%的患者透析起始eGFR≤5 ml/min/1.73m2,透析起始5 ml/min/1.73m2<eGFR≤10ml/min/1.73m2的患者占比45.8%,仅有11.2%的患者透析起始eGFR>10 ml/min/1.73m2。从201 1年到2016年,每一年90%左右的患者透析起始eGFR≤0 ml/min/1.73m2。在透析起始血管通路方面,50%的患者首次透析血管通路采用的是自体动静脉内瘘,41%的患者是临时置管,长期置管透析的患者占5%,仅有1%的患者采用的是移植血管内瘘。将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起开始透析的患者按照透析起始eGFR分为两组(eGFR>5ml/min/1.73m2组和eGFR≤5ml/min/1.73m2组),然后随访至2016年12月31日,在未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之前,两组共纳入519例患者,其中eGFR>5ml/min/1.73m2组293例,随访结束时在透204例,肾移植6例,死亡41例,失访42例,eGFR<5ml/min/1.73m2组226例,随访结束时在透167例,肾移植6例,死亡27例,失访2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比,在年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统计累积生存率log-rank 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299)。将上述两组数据经 SAS 软件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PSM)匹配以后,两组共纳入患者276例,每组患者138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除血肌酐、透析起始eGFR、尿素氮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数据再次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统计,两组患者累积生存率log-rank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547)。研究部分二:本研究共筛选274例CKD5期非透析患者,共排除138例,其中8例<18岁,13例>75岁,46例继发性肾功能衰竭,37例eGFR<10ml/min/1.73m2,34例血压>150/90mmHg,最终本研究共纳入病例136例,其中中医治疗组69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32例,常规治疗组67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5例,两组病例性别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302),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比在年龄、舒张压、血红蛋白、白蛋白、体重指数、收缩压、血肌酐、eGFR、尿素氮、总蛋白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至随访终点时,中医治疗组共24例患者出现终点事件,终点事件发生率34.8%,常规治疗组共56例患者出现终点事件,终点事件发生率83.6%,两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分析两组患者累计生存率,其中中医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5月(95%CI:18.2-31.8),常规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9月(95%CI:7.6-10.4),log-rank检验显示两组患者累计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两组出现终点事件的患者进行延缓首次透析时间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中医治疗组共24例患者出现终点事件,平均延缓首次透析时间12.6月(95%CI:10.5-14.7),常规治疗组共56例患者出现终点事件,平均延缓首次透析时间8.5月(95%CI:7.4-9.6),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自诊断为CKD5期到首次透析时间显示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进入透析原因分析:中医治疗组共24例患者进入透析,其中6例因为心衰、消化道症状以及水肿等原因进入透析,18例患者随访过程中eGFR<5ml/min/1.73m2;常规治疗组共56例患者进入透析,其中19例患者因心衰、消化道症状原因接受透析,37例患者随访过程中eGFR<5ml/min/1.73m2。分析王耀献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发现,临证以“肾络症瘕”理论为依据,以“消症散结方”为基本方,根据“心肾相关理论”重视慢肾衰患者心脏病防治,针对本虚证注重健脾补肾,选用四君子和五子衍宗丸随症加减,针对标实证注重活血化瘀、利湿化浊解毒。结论:1.我院近6年透析人群以中老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而且大于60岁患者占比较高,新进入透析患者病因主要为慢性肾炎和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第三位,2016年糖尿病肾病已经超过慢性肾炎成为导致血液透析的首要病因。新进入透析患者透析前期血红蛋白、血磷、血钙达标率较低,新进入透析患者透析时机较晚,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起始eGFR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稍高,首次透析血管通路主要以动静脉内瘘为主,但中心静脉置管所占比例仍较高,早期透析和晚期透析对于患者预后影响无差异。2.“肾络症瘕”理论是慢性肾脏病的共通病机,以消症散结方为主方的中医药辨证治疗可以延缓CKD5期非透析期患者首次进入透析时间,减少CKD5期患者透析事件发生率。3.CKD5期非透析患者本虚证以气虚、血虚证最为常见,而标实证则以血瘀证、溺毒证、湿热证最为常见。4.导师王耀献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思路以“肾络症瘕”理论为依据,以消症散结方为主方,临证中依据“心肾相关”理论重视对于慢肾衰患者心脏病的防治。同时针对本虚注重健脾补肾,针对标实则注重活血化瘀、利湿化浊解毒。
吴军[5](2014)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梓白皮品种确证和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考证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梓白皮的种源,研究运用本草文献学、训诂学及植物学知识,结合用梓树皮、楸树皮、桑白皮替代方中梓白皮组成的三汤方、以及单味药梓树皮、楸树皮、桑白皮在保护受损肝细胞方面的药效比较,初步明确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中梓白皮的种源,及其与现代植物梓树、楸树之间的关联。全文分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及其药物品种研究回顾、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临床应用及药效机制研究概要、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及单味药保护受损肝细胞药效实验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研究本方入手,在本草类文献中找到了梓白皮当用品种和入药品种及唯一种源的文献记载,运用训诂学方法研究文献条文,比照同类文献,联系现代梓树及楸树植物特征,结合考古研究报告,得出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指出梓白皮当用品种为现代楸树皮、吴越在《日华子诸家本草》中推荐的梓白皮入药品种同样来自楸树,参照现代文献有关梓白皮来源的报道,考证本方中梓白皮的种源为楸树。在梓白皮替代研究中,分析了梓白皮被其他中药替代的原因,统计替代情况的结果显示梓白皮主要被桑白皮替代。第二部分一是对本方临床治疗病例文献报道进行分类整理,总结得出本方在现代临床方面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肾炎和荨麻疹;二是对本方相关实验研究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显示围绕本方开展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于保护受损肝细胞、抗过敏反应、抑制肾系膜细胞增生等三方面,通过概要为本次研究如何开展汤方及药物的药效实验理清思路。第三部分选择以H202复制肝细胞氧化应激模型,评价三方(用梓树皮、楸树皮、桑白皮分别代替本方中梓白皮组成的方剂,简称梓树皮复方组、楸树皮复方组、桑白皮复方组)以及单味药(梓树皮、楸树皮、桑白皮)对H202致损人L-02肝细胞的保护及作用机制,实验结果如下:一是三方对H202诱导损伤的L-02肝细胞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二是在降低TNF-a、IL-1水平和NF-κB、P53、caspase3基因表达方面,复方与对应单味药显示出药效一致性,桑白皮复方组及桑白皮能力最强,楸树皮复方组及楸树皮次之,梓树皮复方组及梓树皮较弱;三是桑白皮降低AST、ALT的能力明显好于楸树皮和梓树皮;四是楸树皮复方组提升P16蛋白表达的能力明显优于桑白皮复方组和梓树皮复方组,楸树皮复方组和梓树皮复方组降低P21蛋白表达的能力明显优于桑白皮复方组,楸树皮在下调P21蛋白方面效果最显着,而桑白皮和梓树皮效果不明显。本次研究取得成果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采用训诂学方法考证了梓白皮的种源为楸树皮,后续实验结果显示楸树皮在保护受损肝细胞的多项指标中其作用均优于梓树皮,实验验证了梓白皮的植物来源为楸树;二是在降低TNF-a和IL-1的能力方面复方与单味药显示出药效一致性,单味药功效强弱直接影响相应复方的功效,反映出梓白皮在本方中所起作用的重要性;三是桑白皮复方组和桑白皮在降低TNF-a和IL-1的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其它组,桑白皮降低AST、ALT的能力明显好于楸树皮和梓树皮,表明桑白皮在保护肝细胞方面作用要好于楸树皮和梓树皮,为桑白皮替代梓白皮的合理性提供实验依据。本次研究确证梓白皮种源为楸树,楸树在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广泛种植,可作为梓白皮入药的药材资源十分丰富,研究开发楸树皮药用价值,使之应用在本方或其它方剂,充分发挥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陈冬梅[6](2012)在《药物导致的肾小管间质疾病的临床病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近年来临床药物应用的日趋广泛以及药物种类的增加,药物导致的肾损伤也日趋增多。其中小管间质是最常受累的,并且间质性肾炎也已经称为导致慢性肾脏疾病CKD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在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各类病因中,药物约占半数以上。但药物导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DAIN)患者的临床症状复杂,若能及时辨别并撤除致病药物,大部分患者的肾功能可以恢复。但是也有部分患者肾功能延迟恢复或者病情迁延成慢性间质性肾炎(CIN)。因此,本研究第一部分总结DAI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导致DAIN患者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因素。马兜铃酸肾病,一种较特殊的中药导致的肾间质损伤,表现为寡细胞浸润的肾间质纤维化。但临床工作中,有许多在原有慢性肾脏病(CKD)基础上发生马兜铃酸肾损害的病例,对于这部分患者的临床及预后报道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第二部分总结单纯的马兜铃酸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进一步针对在CKD基础上发生马兜铃酸肾损害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研究一:药物致急性间质性肾炎(DAIN)的临床病理观察目的:观察药物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03年1月至09年12月在全军肾脏病研究所经临床及肾活检诊断为药物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DAIN)的患者。总结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病理特点。结果:共72例患者符合DAIN,男性41例,女性31例,发病年龄18~68岁,平均42.7± 11.7岁。抗生素是导致DAIN最常见的因素(61.1%),其次为NSAIDS(18.1%)。大多数患者以消化道症状(43.1%)为主诉,而三联征(皮疹、发热、关节痛)的发生率极低,11例(15.3%)无明显症状。起病时,46例患者达AKI-III期,17例患者达AKI-Ⅱ期,9例患者达AKI-I期。37例(51.3%)患者出现贫血,62例(86.1%)尿NAG酶升高,51例(70.8%)患者尿RBP升高。38例(52.7%)存在蛋白尿,9例(12.5%)发现镜下血尿。尿嗜酸细胞阳性占2.7%。病理上,肾小球未见明显异常,小管间质病变主要为肾小管刷状缘脱落(86.1%),小管炎(84.7%),小管再生(55.5%)。32例(44.4%)患者能在光镜下观察到肾间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结论:抗生素是导致DAIN最常见的药物。DAIN患者消化道症状突出,但经典三联征发生率低,甚至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病理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肾小管刷状缘脱落、小管炎及小管再生。研究二:肾功能延迟恢复的DAIN患者的特点目的:观察肾功能延迟恢复的DAIN患者的特点。方法:选取03年1月至09年12月在全军肾脏病研究所经临床及肾活检诊断为DAIN的患者。根据肾功能转归分组。Groupl(延迟恢复组):超过3月肌酐未恢复至正常的患者。Group2(急性恢复组):肌酐在3月之内即恢复至正常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在实验室检查、病理等方面的差别。结果:72例DAIN患者,54例(75%)肾功能急性恢复,18例(25%)肾功能延迟恢复。延迟恢复患者发病年龄明显大于急性恢复组(48.8±10.7 vs 40.6±11.4岁,P=0.009),就诊时间明显推迟(34.7±30.4vs 14.5±15.3 天,P<0.001);起病肌酐平均为 384.3±226.2umol/l,其中 AKI-I、II、III 期分别占 16.7%,33.3%,和50%,血尿酸平均324.7±176.9umol/l;与急性恢复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小管指标方面,RBP升高明显(32.2±19.6vs17.1±14.9Ing/l,P=0.004),而NAG异常、蛋白尿、尿沉渣阳性率在两组之间均无显着差异。两组患者在小管病变上无明显差别;但延迟恢复组患者肾间质炎细胞弥漫浸润以及嗜酸细胞浸润的发生率明显升高(88.8%vs 38.8%,P<0.001;72.6%vs 35.1%,P=0.006)。肾间质CD4/CD8阳性细胞计数也显着增加(591 ±256 vs 309± 135个/m2,P=0.007;478±227 vs 286±113个/m2,P=0.005)。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发现血尿酸水平(OR=0.992,95%(CI:0.987~0.998,P=0.012)、尿RBP(OR=0.952,95%CI:0.907~0.998,P=0.041)、及肾间质嗜酸细胞浸润(OR=0.173,95%CI:0.032~0.928,P=0.041)是DAIN患者肾功能延迟恢复的重要的危险因素。结论:25%的DAIN患者肾功能延迟恢复,这部分患者发病年龄偏大,就诊时间延迟,尿RBP升高明显,肾组织较多炎细胞浸润;血尿酸、尿RBP及肾间质嗜酸细胞浸润是DAIN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危险因素。研究三: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目的:回顾性分析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AAN)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纳入1995年至2010年期间在全军肾脏病研究所,根据临床及病理诊断为马兜铃酸肾病的79例患者。总结急性和慢性AA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与AAN患者eGFR下降速度相关的因素。结果:79例单纯马兜铃酸肾病患者,男性39例,女性40例,年龄1869岁。急性AAN共9例,慢性AAN共70例。慢性AAN患者中,平均47.4± 12.1岁,男女比为31:39;服药长度中位时间730天;自服药开始至出现症状的中位时间1095天;例服药开始至确诊的中位时间1460天;突出的临床表现是高血压33例(47.1%),夜尿增多21例(30%),乏力17例(24.3%),而急性AAN中,男女比8:1,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实验室检查方面,慢性AAN组贫血占80%,尿NAG和RBP异常分别占86%和65.2%,低渗尿占73%;急性AAN组低尿酸血症和肾小管酸中毒发生率较高,分别占33.3%和44.4%;两组患者均表现为少量蛋白尿,尿蛋白电泳均以中小分子为主。病理上,慢性AAN主要表现为肾小管基膜增厚(84.6%)和间质血管病变(73.1%),而急性AAN主要表现为小管刷状缘脱落(100%)和裸膜(66.7%)。38例慢性AAN随访超过6个月,e-GFR下降速度与性别(r=-0.36,P=0.013)、蛋白尿(r=0.420,P=0.013)、RBP 水平(r=0.456,P=0.009)及尿糖阳性(r=-0.376,P=0.024)之间存在相关性。急性AAN组仅5例随访,肾功能大部分能改善,仅1例需要维持透析治疗。结论:急性AAN多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诉,病理上主要表现为小管刷状缘脱落、裸膜,大多肾功能有所恢复;慢性AAN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夜尿增多,乏力,病理上主要表现为肾小管基膜增厚,间质纤维化,血管病变较重,预后较差,与患者性别及住院时尿蛋白、尿糖及尿RBP之间存在相关性。研究四:CKD基础上发生急性马兜铃酸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目的:马兜铃酸肾病是因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物质导致肾小管间质损害的一种疾病。既往人们对单纯的马兜铃酸肾病研究较多,但是在临床中有一些在原有CKD的基础上发生急性马兜铃酸中毒的案例。本研究旨在总结这部分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2000年至2009年间在全军肾脏病研究所经病理及临床诊断为急性马兜铃酸肾损害的患者,根据既往有无肾小球肾炎病史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共18例急性马兜铃酸肾损害患者,其中13例原有肾小球肾炎,5例为单纯马兜铃酸肾损害。两组患者发病年龄无明显差别。在肾炎组,有6例出现消化道症状,另7例均无明显特殊临床症状,大多在肾小球肾炎复诊过程中发现血肌酐升高。单纯AAN组,1例因原发病复诊时发现肌酐升高,4例出现消化道症状,且有2例出现少尿。实验室检查方面,两组患者在发病肌酐、贫血、高血压及尿糖阳性率、尿RBP水平及尿渗量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肾炎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单纯 AAN 组(366.2±122.8 vs 218.0±125.8umol/l,P=0.037),尿蛋白及尿 NAG 酶明显升高(9.74±4.4 vs 1.38±1.01g/d,P=0.001 和 61.2±21.9 vs 27.4±15.8u/g.cr,P=0.007)。另尿蛋白电泳显示肾炎组患者尿液中大分子蛋白比例较高(25.0±6.32vs15.8±7.8%,P=0.029),而中分子蛋白比例无明显差异。肾炎组患者低钾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AAN患者(23.1 vs 83.0%,P=0.047),尿氨基酸定量也明显降低(310.7±173.7vs638.5±432.7mg/24h,P=0.036)。病理上,肾炎组患者小管刷状缘脱落和裸膜的发生率分别为92.3%和30.8%,另有15.4%的患者病理上能观察到小管基膜增厚扭曲,及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两组患者在小管间质病变上表现类似。随访过程中,共12例患者肾功能恢复,肾炎组中肾功能恢复的比例稍高于单纯AAN组,但未达统计学差异(76.9 vs 40.0%,P=0.176)。结论:在CKD基础上发生急性马兜铃酸肾损害的患者表现为超大量蛋白尿,尿液中有较多大分子物质,且与单纯急性马兜铃酸肾病相比,低钾血症发生率及尿氨基酸水平较低,而病理上小管间质损害与单纯急性马兜铃酸肾病类似。因此,对于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的CKD患者,应注意询问病史或者特殊用药史,有条件应尽可能行肾活检,避免马兜铃酸肾损害的漏诊。
徐方云[7](2005)在《冬虫夏草及发酵虫草菌丝体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
赵良斌[8](2010)在《虫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观察 ——叶传蕙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经验》文中提出本论文是在导师李明权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对叶传蕙教授用虫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进行观察、整理、总结,运用中医药理论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理、法、方、药进行深入探讨。目的:叶传蕙教授在利用虫类药治疗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方面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理论和积累的丰富的临床经验,开虫类药治疗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先河,但是至今没有经过临床观察虫类药在治疗肾小球肾炎方面的确切疗效和安全性,为此,本文旨在评价虫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指导临床,继承发扬叶老师经验。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64,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虫类药,治疗八周后观察两组病例的中医症候、尿蛋白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用药前后的24小时尿蛋白量变化量比较P<0.01,治疗组在用药前后的24小时尿蛋白量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用药前后的24小时尿蛋白量变化量比较P<0.01,对照组在用药前后24小时尿蛋白量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用药后的24小时尿蛋白量变化量比较P<0.01,可认为两组用药后24小时尿蛋白量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用药后综合疗效分析:治疗组有效率84.38%;对照组有效率70.97%。对两组综合疗效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用药后中医证候疗效分析:治疗组有效率78.13%;对照组有效率67.74%。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P<0.01,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蛋白尿疗效分析:治疗组有效率31.25%,显效率59.38%,无效率9.38%;对照组有效率64.52%,显效率22.58%,无效率12.90%,两组蛋白尿疗效比较P<0.05,两组蛋白尿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得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给予的辨证论治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均有一定的疗效,而且治疗组对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作用更好。两阶段前后均进行了三大常规,凝血全套,肝功,电解质和心电图检查,均未发现与治疗用药相关的异常改变,治疗过程中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结论:虫类药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王冬燕[9](2009)在《建国以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医学的肾脏疾病属于中医的“水肿”、“淋证”、“腰痛”、“癃闭”、“关格”等病范畴,中医古代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国以来的西医学迅速发展,对于肾脏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手段不断提高,但是由于肾脏疾病发病机理复杂,单纯中医中药疗效欠佳,而西药又有极大的副作用,因此,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的确是治疗肾脏疾病的有效方式。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回顾,对各阶段中西医结合对肾脏疾病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研究进行系统总结,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文献学基础。正文共分为7个部分,首先对近代的中西医汇通和现代的中西医结合进行了简要回顾;第二部分对中医脏腑学说的肾与西医解剖生理的肾脏的兼容与差异进行了考辨;第三部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回顾;第四、五、六部分,分别研究了有效单味中药在肾脏病治疗中的应用,常见肾脏病诊疗思路的变迁,中草药肾损害的问题;第七部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的历史经验进行客观的评价,为今后治疗肾脏病临床疗效的提高提供借鉴。
詹华奎[10](2005)在《通心络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观察了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并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通心络胶囊治疗后,慢性肾炎患者中医主要症状如水肿、神疲乏力、腰脊酸痛、面色晦暗减轻或消失;尿蛋白、尿红细胞减少;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数量降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阳性转阴;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脂蛋白(a)降低;血肌酐、尿素氮降低;免疫球蛋白IgG上升。提示通心络胶囊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症状,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血脂,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的作用;临床综合有效率83.3%,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文章最后对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肾炎的可能疗效机制进行了探讨。
二、中草药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3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草药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32例(论文提纲范文)
(1)肾衰方治疗CKD3-4期合并心脏损害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中医对心与肾关系的认识 |
2 中医药干预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脏损害的研究进展 |
2.1 单位中药及提取物 |
2.2 复方 |
3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脏损害病因的认识及干预措施 |
3.1 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脏损害的病因 |
3.2 西药干预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脏损害的进展 |
4 总结 |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临床资料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诊断标准 |
1.4 中医症候评分标准 |
1.5 纳入标准 |
1.6 排除标准 |
1.7 脱落及剔除标准 |
1.8 疗效判定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1.1 对照组 |
2.1.2 肾衰方组 |
2.2 观察指标 |
2.3 统计方法 |
2.4 实验技术路线图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病例情况 |
3.2 基本情况比较 |
3.3 干预前比较 |
3.4 干预前后比较 |
3.5 安全性检测及不良反应 |
讨论 |
1 微炎症与慢性肾脏病及心脏损害的关系 |
1.1 微炎症与CKD关系 |
1.2 微炎症与CVD的关系 |
2 中医学的相关研究 |
2.1 CKD的中医病名 |
2.2 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脏损害的病因 |
2.3 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脏损害的病机 |
2.4 毒邪与肾病及心系疾病的关系 |
3 笔者立论依据 |
4 肾衰方的成分及方中药物的作用 |
5 结果分析 |
5.1 患者一般情况 |
5.2 肾衰方对CKD合并心脏损害患者中医症候及疗效分析 |
5.3 肾衰方对CKD3-4期合并心脏损害患者肾功能指标分析 |
5.4 肾衰方对CKD3-4期合并心脏损害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疗效分析 |
5.5 肾衰方对CKD3-4期合并心脏损害患者微炎症指标的干预作用 |
5.6 安全性评估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信息 |
(2)儿童过敏性紫癜604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病例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发病年龄、性别与季节 |
3.2 发病诱因 |
3.3 临床表现 |
3.4 其他辅助检查 |
3.5 误诊 |
4 讨论 |
4.1 发病特点及诱因 |
4.2 临床表现 |
4.3 相关辅助检查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3)血尿方治疗阴虚火旺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观察指标 |
4.疗效判定标准 |
5.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一般情况比较 |
2. 两组治疗前BLD比较 |
3. 两组治疗前后BLD比较 |
4. 两组治疗前尿RBC比较 |
5. 两组治疗前后尿RBC比较 |
6.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比较 |
7.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后比较 |
8.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比较 |
9. 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
10. 两组实验室检查疗效比较 |
11.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
讨论 |
一.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
二. 中医学对于本病的认识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
1. 西医认识 |
2. 中医认识 |
3. 经验方治疗 |
4 中成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CKD5期患者透析时机选择及消症散结法干预透析时机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透析时机选择与透析患者预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血液透析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
研究一 透析时机与患者预后相关性研究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小结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消症散结法延缓CKD5期非透析患者透析时机的初步探索研究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小结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5)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梓白皮品种确证和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名词对照及缩略语 |
引言 |
第一章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及其药物品种研究回顾 |
第一节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研究 |
一、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药方 |
二、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药物剂量 |
三、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汤方药性 |
四、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论相关文献记载 |
五、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治是否兼有表证 |
六、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所治黄疸证 |
本节小结 |
第二节 基于文献的梓白皮种源研究 |
一、《神农本草经》相关文献研究 |
二、《本草经集注》相关文献研究 |
三、《本草经考注》相关文献研究 |
四、《本草图经》相关文献研究 |
五、《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相关文献研究 |
六、《普济方》相关文献研究 |
七、现代文献研究 |
本节小结 |
第三节 梓白皮替代研究 |
一、中药替代形成的一般原因 |
二、中药替代品种的选择 |
三、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梓白皮发生替代原因分析 |
四、梓白皮替代文献记载 |
五、梓白皮替代的统计分析 |
六、梓白皮被替代对本方可能产生的影响 |
本节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临床应用及药效机制研究概要 |
第一节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临床治疗综述 |
一、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肾病综述 |
二、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皮肤病综述 |
三、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肝病综述 |
本节小结 |
第二节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实验研究综述 |
一、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梓白皮品种确证及桑白皮替代后药效实验 |
二、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对黄疸大鼠肝细胞及微胆管保护作用实验 |
三、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连翘根代替连翘后对CCL4肝损伤治疗是否同效实验 |
四、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抗全身瘙痒实验 |
五、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抗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机理实验 |
六、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对肾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 |
本节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及单味药保护受损肝细胞药效实验 |
第一节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三方对H_2_O2诱导损伤L-O2肝细胞的保护及作用机制 |
一、复方对H_2_O_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ALT(谷丙转氨酶)和AST(谷草转氨酶)表达的影响 |
二、复方对H_2_O_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活性的影响 |
三、复方对H_2_O_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形态的影响 |
四、复方对H_2_O_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
五、复方对H_2_O_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SOD和MDA水平的影响 |
六、复方对H_2_O_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TNF-a和IL-1水平的影响 |
七、复方对H_2_O_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P53、NF-κB和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 |
八、复方对H_2_O_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P21、P16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二节 梓白皮、楸树皮、桑白皮对H2_O2诱导损伤L-O2肝细胞的保护及作用机制 |
一、单味药对H2_O_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ALT(谷丙转氨酶)和AST(谷草转氨酶)表达的影响 |
二、单味药对H2O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活性的影响 |
三、单味药对H2O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形态的影响 |
四、单味药对H2O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
五、单味药对H2O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SOD和MDA水平的影响 |
六、单味药对H2O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TNF-a和IL-1水平的影响 |
七、单味药对H2O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P53、NF-κB和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 |
八、单味药对H2O2诱导损伤的L-O2细胞P21、P16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三节 实验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本研究创新点 |
今后研究思路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药物导致的肾小管间质疾病的临床病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常用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绪论 |
药物导致的肾脏疾病 |
马兜铃酸肾病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 |
第二章、药物导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研究 |
(一)、药物致急性间质性肾炎(DAIN)的临床病理观察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二)、肾功能延迟恢复的DAIN患者的临床特点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章、马兜铃酸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征 |
(一)、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二)、CKD基础上发生急性马兜铃酸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冬虫夏草及发酵虫草菌丝体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
1.1肾小球肾炎 |
1.2肾病综合征 |
1.3 IgA肾病: |
1.4肾小管疾病: |
1.5急性肾功能衰竭 |
1.6慢性肾功能衰竭 |
1.7尿毒症: |
1.8糖尿病肾病 |
1.9药物肾毒性防护 |
2在代谢性疾病中的应用 |
2.1糖尿病 |
2.2高脂血症 |
2.3高粘血症: |
3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3.1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
3.2支气管炎 |
3.4肺源性心脏病 |
3.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3.6间质性肺疾病: |
3.7肺结核 |
4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4.1慢性肝炎 |
4.2肝纤维化 |
4.3肝硬化 |
5在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5.1心力衰竭: |
5.2心律失常 |
5.3冠心病 |
5.4脑梗塞: |
5.5脑中风: |
6血液疾病 |
7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应用 |
7.1甲状腺疾病 |
8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
9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 |
10其他 |
(8)虫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观察 ——叶传蕙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试验目的 |
2、试验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样本量 |
2.3 试验药物及对照药物的确定 |
2.4 试验病例的选择 |
2.4.1 西医诊断标准 |
2.4.2 慢性肾小球肾炎轻重分级标准 |
2.4.3 慢性肾炎脾肾气虚、风湿热瘀证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2.4.4 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
2.4.5 试验病例标准 |
2.4.6 安全性评价 |
2.5 治疗方法 |
2.5.1 治疗 |
2.5.2 疗程 |
2.6 观测指标 |
2.6.1 安全性观测指标 |
2.6.2 疗效性观测指标 |
2.7 疗效判定标准 |
2.7.1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综合疗效判定标准 |
2.7.2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候的疗效判定标准 |
2.7.3 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疗效判定标准 |
2.8 统计方法 |
3、试验结果 |
3.1 病例入选情况 |
3.2 两阶段可比性分析 |
3.2.1 性别 |
3.2.2 年龄 |
3.2.3 病程 |
3.2.4 病情 |
3.2.5 尿常规蛋白 |
3.2.6 24小时尿蛋白量 |
3.2.7 中医证候 |
3.3 两组用药后情况及比较 |
3.3.1 尿常规蛋白情况及比较 |
3.3.2 中医证候情况及比较 |
3.3.3 病情 |
3.4、疗效分析 |
3.4.1 两组综合疗效分析 |
3.4.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3.4.3 两组蛋白尿疗效分析 |
3.4.4 24小时尿蛋白量排泄量 |
3.5、小结 |
3.7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中医对慢性肾炎蛋白尿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 正虚与慢性肾炎蛋白尿 |
1.1.1 脾虚与慢性肾炎蛋白尿形成 |
1.1.2 肾虚与慢性肾炎蛋白尿形成 |
1.2 邪实与慢性肾炎蛋白尿 |
1.2.1 血瘀与慢性肾炎蛋白尿 |
1.2.2 肾络微型症瘕与慢性肾炎蛋白尿 |
1.2.3 湿热与慢性肾炎蛋白尿 |
1.2.4 风邪与慢性肾炎蛋白尿 |
2、中药治法的确立及方义 |
3、总结 |
4、疗效性评价 |
5、安全性评价 |
问题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炎蛋白尿研究进展 |
一、西医 |
1 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产生的现代研究 |
1.1.肾小球滤过屏障 |
1.2 肾小球内皮细胞 |
1.3 GBM |
1.4 足细胞 |
2.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西医的治疗进展 |
2.1.1 饮食蛋白的控制 |
2.1.2 积极控制高血压 |
2.1.3 抗高脂血症 |
2.1.4 抗凝治疗 |
2.1.5 激素和细胞毒药物使用 |
2.1.6 防治能引起肾损害的其他因素 |
二、中医 |
2.1 病因病机 |
三、中医治疗 |
3.1 中草药治疗 |
3.1.1 辨证分型 |
3.1.2 经验方 |
3.1.3 单纯中成药疗法 |
3.1.4 西药结合中成药 |
四、中西医结合 |
4.1.基础治疗结合中医辨证 |
4.2 西药结合中药注射液 |
五、其他疗法 |
六、专家经验 |
6.1 章念伟 |
6.2 张志坚 |
6.3 周富明 |
6.4 巴元明 |
6.5 吕仁和 |
6.6 叶传蕙 |
七、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9)建国以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中西医结合相关概念辨析 |
一、近代以来的中西汇通 |
(一) 中西汇通思潮的形成 |
(二) 中西汇通学派的概念 |
(三) 中西汇通学派的主张及贡献 |
二、建国以来中西医结合的兴起与发展历程 |
(一) 中西医结合起点的界定 |
(二) 中西医结合与中西汇通的区别 |
(三)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历程 |
第二部分 脏腑学说的肾与西医解剖生理的肾脏的兼容与差异考辩 |
一、中医学肾脏象理论 |
(一) 中医肾脏象理论的解剖学基础 |
(二) 肾主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 |
(三) 肾主水 |
(四) 从膀胱的脏象生理说明肾主水的功能 |
二、西医肾脏解剖生理 |
(一) 肾脏的结构 |
(二) 肾脏的生理功能 |
三、中医肾脏功能理论与现代肾脏生理学的兼容 |
(一) 肾与水液代谢 |
(二) 肾与骨的关系 |
(三) 肾与血的关系 |
第三部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的三个发展阶段 |
一、早期阶段(20 世纪50~60 年代) |
(一) 时代背景 |
(二) 学科发展概况 |
(三) 代表人物 |
(四) 西医对肾脏病的诊断与治疗 |
(五) 肾脏病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 |
(六)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研究 |
(七) 小结 |
二、发展阶段(20 世纪70~80 年代) |
(一) 时代背景 |
(二) 学科发展概况 |
(三) 代表人物 |
(四) 病因病机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
(五)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研究 |
(六) 小结 |
三、成熟阶段(20 世纪90 年代以后) |
(一) 时代背景 |
(二) 学科发展概况 |
(三) 代表人物 |
(四) 病因病机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
(五)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研究 |
(六) 小结 |
第四部分 单味中药用于肾脏病治疗的研究与探索 |
一、雷公藤及其提取物 |
(一) 本草方面的论述及用于肾脏病治疗的缘由 |
(二) 早期研究及辅助用药阶段 |
(三) 深入研究及作为主药应用阶段 |
(四) 推广应用阶段——成为疗效可靠的免疫抑制剂 |
二、冬虫夏草及其替代物 |
(一) 本草方面的论述及用于肾脏病治疗的缘由 |
(二) 提出用于肾脏病——从传统的补肾功效到用于治疗肾功能衰竭 |
(三) 有目的的进行研究阶段——改善肾功能的临床观察与保护残余肾功能的实验研究 |
(四) 深入研究及推广应用阶段——作用机制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
三、大黄及其提取物 |
(一) 本草方面的论述 |
(二) 初步研究应用阶段——从传统通腑泄浊到尿毒症治疗 |
(三) 深入研究阶段——大黄延缓肾功能衰竭的机制与有效制剂的研究 |
(四) 推广应用阶段——向多种肾脏病应用的拓展 |
第五部分 常见肾脏病诊疗思路的变迁 |
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
(一) 西医临床分型的演变 |
(二) 中医分型标准的演变 |
(三) 治疗思路的变迁 |
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
(一) 西医诊疗思路进展 |
(二)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进展 |
三、肾小管-间质性疾病 |
(一) 开始重视肾小管间质性肾病 |
(二) 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 |
第六部分 中药肾损害问题的研究 |
一、古代对中药毒性的认识 |
二、本草书中对马兜铃酸属中草药的论述 |
三、马兜铃酸肾病的发现 |
四、马兜铃酸肾病的研究 |
(一) 马兜铃酸肾病的发病机制 |
(二) 中国和欧洲马兜铃酸肾病的比较研究与综合评价 |
五、对木通、防己等中草药肾损害的研究 |
(一) 木通毒性的研究 |
(二) 防己的肾毒性研究 |
六、分析与展望 |
第七部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的经验 |
(一) 奠定了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理论基础 |
(二) 深化了对肾脏病病因病机理论的认识 |
(三) 丰富了肾脏病的诊断方法 |
(四) 确立了肾脏病的一系列治则治法 |
(五) 发现了治疗肾脏病的有效药物 |
(六) 建立了临床疗效评价的科学体系 |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研究的启示 |
(一) 发古启今是永远不变的研究主题 |
(二) 中西医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
(三) 多学科交流促进肾脏病研究发展 |
(四) 创立新的医学思维模式 |
讨论 |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的优势 |
(一)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
(二)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 |
(三) 将中西医病机理论有机结合 |
(四) 发挥中药药理的作用 |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的不足 |
三、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详细摘要 |
(10)通心络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研究的意义和立题依据 |
1.1 “虚”、“瘀”为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的中医基本病理 |
1.2 补益脾肾、化瘀通络是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的基本治则 |
1.3 补气、活血化瘀药是现代中医治疗慢性肾炎最主要的药物组成方式 |
1.4 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肾炎切中中医病机、符合治疗原则 |
1.5 益气活血是治疗慢性肾炎的有效方法 |
2.临床研究方法 |
2.1 诊断标准 |
2.1.1 慢性肾炎诊断标准 |
2.1.2 病情轻重分级标准 |
2.1.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2.2 病例选择 |
2.3 试验方法 |
2.3.1 分组 |
2.3.2 治疗方法 |
2.3.3 观察指标 |
2.3.4 疗效判定 |
2.4 统计学处理 |
3.治疗前两组可比性分析 |
4.治疗结果 |
4.1 综合疗效 |
4.2 中医证候疗效 |
4.3 主要症状疗效 |
4.4 对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影响 |
4.5 对血尿影响 |
4.6 对肾功能影响 |
4.7 对血液流变学影响 |
4.8 对凝血指标影响 |
4.9 对血脂影响 |
4.10 对免疫球蛋白影响 |
4.11 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
5.讨论 |
5.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阳性对照药的选择及意义 |
5.2 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肾炎的近期临床疗效评价 |
5.3 通心络胶囊组方特点 |
5.4 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肾炎的可能疗效机制探讨 |
5.4.1 免疫调节作用 |
5.4.2 抗炎作用 |
5.4.3 改善凝血机制紊乱 |
5.4.4 改善肾脏血液动力学 |
5.4.5 防治细胞、基质增殖,抗肾脏纤维化 |
5.4.6 降低血脂作用 |
5.4.7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
5.4.8 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6.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血凝学研究进展 |
1.肾小球肾炎血凝学改变的机制 |
1.1 肾小球局部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
1.2 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 |
1.3 凝血因子异常 |
1.4 抗凝物质异常 |
1.5 纤溶系统异常 |
1.6 血液流变学改变 |
1.7 血脂的改变 |
1.8 其他因素 |
1.9 肾实质内凝血的激活 |
2.血凝学改变对肾小球疾病慢性进展的影响 |
2.1 肾小球缺血性损伤 |
2.2 参与、促进肾小球炎症反应 |
2.3 细胞、基质增生,肾脏纤维化 |
3.肾炎、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和血栓栓塞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
3.1 肾静脉血栓形成 |
3.2 其它动脉或静脉血栓栓塞 |
4.高凝状态和血栓栓塞并发症的诊断 |
4.1 临床表现 |
4.2 实验室检查 |
5.高凝状态和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治疗 |
5.1 抗凝剂 |
5.2 纤溶药物 |
5.3 抗血小板药物 |
5.4 手术治疗 |
5.5 其他疗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进展 |
1.肾小球肾炎血瘀证的存在及普遍性 |
1.1 肾小球肾炎血瘀证的中医理论依据 |
1.2 肾小球肾炎常见中医血瘀证的临床表现 |
1.3 肾小球肾炎血瘀证的现代病理学证据 |
1.4 瘀血与肾小球肾炎中医分型 |
2.中医对肾小球肾炎瘀血危害的认识 |
2.1 瘀血导致内六淫 |
2.2 瘀血阻碍脏腑 |
3.肾小球肾炎瘀血产生的病因病机 |
3.1 病邪致瘀 |
3.2 本虚致瘀 |
3.3 病理产物致瘀 |
3.4 药毒致瘀 |
4.瘀血与肾小球肾炎主症的关系 |
4.1 瘀血与水肿 |
4.2 瘀血与蛋白尿 |
4.3 瘀血与血尿 |
4.4 瘀血与高血压 |
4.5 瘀血与贫血 |
5.活血化瘀法的应用指征 |
6.活血化瘀治疗肾小球肾炎治法的主要配伍及临床应用 |
6.1 益气活血化瘀 |
6.2 行气活血化瘀 |
6.3 滋阴活血化瘀 |
6.4 温阳活血化瘀 |
6.5 养血活血化瘀 |
6.6 祛风活血化瘀 |
6.7 解毒活血化瘀 |
6.8 利水活血化瘀 |
6.9 止血活血化瘀 |
6.10 祛痰活血化瘀 |
6.11 平肝活血化瘀 |
7.活血化瘀药物的临床应用规律 |
7.1 辨证论治加用活血化瘀药物 |
7.2 辨病用药 |
7.3 单味药的应用 |
7.4 单用活血化瘀药物组成的复方治疗 |
7.5 固定方的应用、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 |
7.6 虫类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 |
7.7 因病程选药 |
8.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机制 |
8.1 抑制血小板功能 |
8.2 抗凝作用 |
8.3 抗血栓形成 |
8.4 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
8.5 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
8.6 改善微循环 |
8.7 改善血液流变性 |
8.8 扩张血管,改善血流动力学 |
8.9 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 |
8.10 降血脂作用 |
8.11 抗纤维化 |
8.12 调节免疫功能 |
8.13 抗感染、抗炎作用 |
8.14 其他作用 |
8.15 活血化瘀药物的复合疗效机制 |
9.活血化瘀治疗肾小球肾炎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声明 |
四、中草药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3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肾衰方治疗CKD3-4期合并心脏损害的临床研究[D]. 沈金峰.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2]儿童过敏性紫癜604例临床分析[D]. 张军. 苏州大学, 2018(04)
- [3]血尿方治疗阴虚火旺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临床观察[D]. 李松伟.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CKD5期患者透析时机选择及消症散结法干预透析时机的探索研究[D]. 马雷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5)
- [5]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梓白皮品种确证和药效学研究[D]. 吴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2)
- [6]药物导致的肾小管间质疾病的临床病理研究[D]. 陈冬梅. 南京大学, 2012(07)
- [7]冬虫夏草及发酵虫草菌丝体的临床应用[J]. 徐方云. 药品评价, 2005(04)
- [8]虫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观察 ——叶传蕙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经验[D]. 赵良斌.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02)
- [9]建国以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研究[D]. 王冬燕.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07)
- [10]通心络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D]. 詹华奎.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