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和HLA不匹配

肾移植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和HLA不匹配

一、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与HLA误配(论文文献综述)

邵琨,王祥慧[1](2021)在《2020年肾移植临床国际前沿热点及新进展荟萃》文中认为在浩瀚的肾移植相关文献中,本文汲取和盘点2020年肾移植临床国际前沿热点和难点,移植新技术、新方法、新视野及新进展荟萃,主要内容包括排斥反应,免疫抑制优化应用与调控,移植感染,移植后恶性肿瘤,无创检测与生物标志物,供者器官保存、修复及利用,肾移植术后肾病复发,多因素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等。加强对肾移植领域文献的阅读与思考,站在更高的起点开拓视野,结合中国肾移植临床实践,以推动肾移植获得更好的长期效果。

杨明[2](2020)在《围手术期影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相关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成功的肾移植并使得移植肾功能顺利恢复依赖于良好的供受体情况、手术技巧、麻醉期间确保受体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等等诸多因素。其中有多个因素可以影响移植肾的灌注情况并可导致其存在多变性。本研究拟评估围术期肾移植患者移植物功能恢复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泌尿外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器官捐献者及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收集独立变量供者的年龄、供肾冷缺血时间、供肾保存方式、供肾终末肌酐、透析方式及时间、麻醉方案、镇痛方案、开放时血压、液体治疗方案、HLA错配位点、免疫诱导方案,因变量为肾移植术后受者肾功能恢复情况DGF或IGF等相关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286例肾移植受者中有32例发生DGF,占总数的11.2%。进行单因素分析,其中年龄、冷缺血时间、血压、终末肌酐水平、麻醉方案、液体治疗方案、镇痛方案、供肾保存方式等因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透析方式、透析时间、HLA错配位点、免疫诱导方案等因素,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时间、血压、终末肌酐水平、保存方案、麻醉方案、液体疗法及镇痛方案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供者年龄偏高、冷缺血时间的延长、终末肌酐水平升高、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是DGF发生的危险因素。低温机械灌注、适当的高血压、宽松液体疗法是DGF的保护因素,有利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透析的方式、透析时间长短、HLA错配位点、免疫诱导方案对DGF的发生无明显影响,有待于进一步前瞻性研究。

徐正坤[3](2019)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失功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影响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失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1992年至2012年来的457例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病人,其中有71例发生移植肾失功现象。收集相关因素包括受体性别、受体年龄、受体术前高血压、受体术前透析时间(月)、供受体血型、供肾左右、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灌洗液量、移植肾手术住院时间、术后肾功能恢复、急性排斥反应及病毒感染。采用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可能影响移植肾失功因素,再对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共有71例受者在随访期内被确诊发生了移植肾失功。多因素分析发现灌注液量、急性排斥反应以及肾移植手术住院时间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而受体性别、受体年龄、受体术前高血压、受体术前透析时间(月)、供受体血型、供肾左右、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术后肾功能恢复及病毒感染对移植肾的长期存活无明显的影响。对灌注液量及急性排斥反应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得出生存曲线,发现灌注液量及急性排斥反应对远期移植肾失功有显着影响。结论:灌注液量是移植肾长期存活的保护因素;急性排斥反应是长期移植肾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并不会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而发生晚期急性排斥反应及频发排斥反应会更为显着的影响移植肾功能;肾移植手术住院时间长短对移植肾的失功有判断作用,但无决定作用。早期及时发现并诊治可能影响移植肾失功的各种危险因素,以此来鉴别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尽早施治,对于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至关重要。

李凯群,周欣莹,黄森林,苗芸[4](2014)在《肾移植与群体反应性抗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是一种由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错配产生的免疫球蛋白G(IgG)类型、主要针对HLA的机体内体液免疫抗体。妊娠、反复输血和移植是造成机体内产生PRA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表明:PRA与移植物存活和各种排斥反应(包括超急性排斥反应、加速血管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密切相关。术前筛查PRA可以科学评估肾移植患者的体液致敏状态,

叶东明[5](2014)在《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前期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及其预警标记物的筛选》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肾移植已经成为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强有效的移植免疫研究及新型免疫抑制剂药物的持续开发,使移植物的短期存活时间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然而移植物长期存活率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影响移植肾存活的因素很多,主要分为移植前、后两方面因素。移植前的因素主要包括脑死亡及器官缺血时间;移植后的因素中主要包括再灌注损伤、感染、排斥反应、肾毒性等。而导致上述相矛盾性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1.等待肾移植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导致供体肾脏总体质量下降;2.免疫抑制剂药物的肾毒性;3.急性排斥反应或者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的亚临床症状的隐匿性增加等。其中急性排斥反应是肾移植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移植肾功能的丧失意味着受者需要再次接受移植治疗,这无疑会加重器官极度短缺的现状及浪费更多的卫生资源。所以如果移植前肾损伤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移植后肾损伤应该降低到最低。因此,移植术后的实时监测特别是急性排斥反应的前期、及时监测与发现对改善移植肾脏功能、延长患者的长期存活以及降低医疗费用等能提供重要意义。目前肾移植术后肾功能的监测方法主要是1.通过常规检查血清肌酐值,但是血清肌酐值的变化已经晚于移植肾功能相关蛋白的前期变化;2.细针穿刺活检仍然是移植肾脏急性排斥反应诊断的“金标准”。但是,移植肾脏前期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变化不明显,因此病理诊断落后于移植肾脏本身前期已经发生的分子变化,这无疑会延误患者的病情诊断及对受者术后有效性的干扰治疗同时细针穿刺存在很多局限性,包括1.在短期内不能反复进行;2.可能导致移植肾脏急性损伤的发生;3.穿刺部位不准确导致的误诊及损伤邻近器官;4.同时不利于受者的动态随访观察。所以临床医生急需寻找一种无创、前期、安全、有效的方法来替代目前的检查方法从而更准确的判断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并指导术后免疫抑制药物的治疗。针对这一需求,通过检测受者血清及尿中相关标记物己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无创性标记物的发现可能弥补上述不足,提供对移植术后免疫反应、组织损伤、免疫药用治疗等实现实时监测。以往报道中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在细胞毒性T细胞的效应蛋白及相关免疫分子上。然而,参与肾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阐明,可能还存在着其它因素的共同参与,比如炎症、肾小管急性损伤、氧化应激等等。本课题主要通过监测同种异体肾移植大鼠模型中血清的NGAL, KIM-1, CRP, MDA以及sHLA-DR的变化,并试图找出它们在肾移植大鼠中血清的表达与肾急性排斥反应早期发生的相关性,从而对大鼠早期肾急性排斥反应发生进行预警作用。而针对初学者而言如何快速、简单、有效的建立大鼠肾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对于今后整个实验的研究开展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整个实验过程中首要的。此外,选择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有许多优点:它容易获取,研究费用低,便于管理,且可以进行同源基因移植研究等。但是选择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也有不足,它表现为大鼠个体小,血管吻合难度大,一般需经过至少3个月的显微外科训练,限制了其研究应用,尤其是对初学者而言面临着更大挑战。我们通过文献的学习以及多次反复的训练改进,本课题还同时对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方法进行了改进与评估,特别是供受体之间结合硬膜外导管内支架技术进行肾静脉端端吻合,并与目前推荐的肾静脉吻合方法进行比较。我们建立了一种稳定的、简单、有效的大鼠肾移植模型,尤其是初学者容易掌握学习。目的:1、寻找一种稳定的、简单、有效的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尤其适合初学者掌握学习,为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研究开展提供首要的条件。2、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大鼠模型中血清的NGAL、KIM-1、CRP、MDA以及sHLA-DR的变化,从而寻找出它们与大鼠早期肾急性排斥反应发生预警作用的关系。为大鼠早期肾急性排斥反应的监测及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1.正常SD雄性大鼠为供体,Wistar雄性大鼠为受体,建立稳定的同种异体肾移植大鼠模型。。肾动脉采用端、侧连续缝合,肾静脉采用端端连续与间断缝合,输尿管采用膀胱瓣连续缝合,进行供、受体左侧同种异体大鼠原位肾移植。对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第3、4个月连续进行45次手术进行评估。2.雄性Wistar大鼠分别作为供者和受者,进行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模型的建立。我们采用肾静脉内置入硬膜外导管作为内支架进行端端吻合的方法,并进行方法改进,同时记录同种异体肾移植大鼠移植后的生存率、热缺血时间、肾静脉吻合时间以及术中、术后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目前多数文献报道的大鼠供、受体之间肾静脉吻合方法进行比较。并由两个初学者参与实验,每个初学者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连续进行30台实验。3.分别采用Brown-Norway (BN)原位肾移植到Lewis大鼠中作为实验组以及Lewis大鼠原位肾移植到Lewis大鼠中作为对照组。并分别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第3、5、7天处死大鼠,每个亚组共重复五只,同时留取各组大鼠的血清标本用于检测血清NGAL、KIM-1、CRP、MDA以及sHLA-DR的表达水平以及肌酐值,同时对移植物进行组织病理学切片染色。此外,我们还对移植物的NGAL蛋白进行评估分析。结果:1.按照文献报道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存活3天以上认为肾移植造模成功。统计第3、4个月造模练习结果,两个月总共连续移植45次供受体手术。其中存活超过3天以上的受体为52只,成功率达86.7%;术后3天内死亡的受体数量为6只,分别为麻醉意外1只、低血容量1只、血栓2只、低体温2只。受体肾动脉吻合时间(15±1.5min),肾静脉吻合时间(15±1min),总时间(30±2min)。2.与目前推荐的大鼠肾静脉吻合术相比较,初学者采用硬膜外导管的改良技术进行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建模可以获得较短的学习曲线。同时,两种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静脉吻合术的术中并发症及术后并发症也进行评估分析。采用目前推荐的大鼠肾移植方法中,两名初学者出现的并发症分别为静脉狭窄6例,血栓形成9例,吻合口渗漏7例,血管痉挛4例,肾静脉损伤3例。而采用改良后的技术可以很好的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两名初学者采用改良后的技术进行大鼠肾移植是发生的并发症概率分别为肾静脉狭窄0例,血栓形成3例,吻合口渗漏0,血管痉挛3例和肾静脉血管1例。初学者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的大鼠肾移植中肾静脉吻合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3.在对照组中肾移植术后血清中NGAL、KIM-1水平第5、7天的值与第3天相比较,有所降低,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在实验组中,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血清中第3、5、7天NGAL和KIM-1水平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在实验组第3、5、7天中它们的血清水平组内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对照组中血清CRP及MDA表达水平在肾移植术后第3、5、7天之间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实验组中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血清中第3、5、7天CRP及MD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在本研究中,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中血清HLA-DR水平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它的血清表达有一定的波动性。结论:1.我们推荐初学者进行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的建立组合是:肾动脉采用腹主动脉套囊端、侧连续缝合,肾静脉结合硬膜外导管以及端、端连续及间断缝合,输尿管采用膀胱瓣连续缝合,进行供、受体左侧原位大鼠肾移植。它是一种稳定的、简单的、有效的大鼠肾移植模型,初学者容易掌握学习。2.通过供受体之间的肾静脉管腔内插入3mm长度硬膜外导管充当肾静脉内支架管这一技术是一种简单的、可靠的、有效的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它可以有效的缩短初学者对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的学习曲线。此外,肾静脉管腔内插入3mm长度硬膜外导管充当静脉支架管的技术还可能应用到其他动物器官移植模型的肾静脉吻合。3.通过检测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血清中NGAL、KIM-1、CRP和MDA含量的表达水平可能对大鼠同种异体移植模型中前期肾急性排斥反应进行提前预警。它们在血清中的异常表达要早于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组织病理学上的变化及其肌酐的变化。从而可以让我们在早期就可以对大鼠同种异体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进行提前干预,进一步减少急性排斥反应带给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物的损害,从而增加大鼠同种异体移植肾的存活率及其早期预防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王显林[6](2014)在《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肾移植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免疫基础和组织配型技术的不断发展,移植外科技术的巨大进步,还有新型强效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的开发利用,肾移植已成为当今终末期肾病最成功、最根本的临床治疗方法。成功的肾移植可显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并降低死亡率,是挽救慢性肾衰竭病人生命的最有效措施及最佳替代治疗方法。影响手术成功及移植物长期存活的因素有很多,最为严重的就是排斥反应,包括超急性排斥反应(hyperacute rejection,HAR)、加速性急性排斥反应(accelerated acute rejection, AAR)、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 AR)和慢性排斥反应(chronic rejection, CR),这在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ies, PRA)阳性致敏肾移植受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致敏患者的肾移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如何提高PRA阳性致敏受者的肾移植手术成功率和人/肾长期存活率,减少因排斥反应导致的移植物功能下降,仍然是器官移植领域普遍关注的难题。PRA是指器官移植受者体内由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同种异基因免疫致敏诱导产生的抗HLA抗体。多次输血、妊娠、接受器官移植都有可能产生抗HLA抗体,从而使患者处于预致敏状态。自20世纪60年代Terasaki将PRA应用于临床以来,PRA测定的作用已获得肯定和广泛重视,PRA在实体器官移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存在及致敏程度不仅与移植后排斥反应密切相关,而且与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 DGF)和移植物存活率下降等也有关系。由于PRA是引起HAR的主要原因,过去曾有学者认为PRA的存在是肾脏移植的禁忌证。PRA可以反映受者的免疫状态,了解受者体内预存抗体情况,为预测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的几率提供客观依据,对提高实体器官移植成功率和存活率具有实际意义。本课题以成功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PRA阳性致敏尿毒症患者和相应供者为研究对象。术前行HLA、PRA检测,并分析其致敏程度、抗体种类及特异性,分析PRA阳性致敏肾移植受者术后AR发生率、抗排斥治疗后AR逆转率情况,并与同期接受肾移植手术的PRA阴性受者进行比较,探讨PRA阳性致敏受者肾移植的临床特点。最后结合HLA交叉反应组配型,通过分析PRA阳性致敏肾移植受者HLA交叉反应组配型与其相应的供者HLA匹配情况,探讨HLA错配(mismatch,MM)与致敏受者及移植物长期存活的相关性,为PRA阳性致敏受者肾移植提供临床指导。本论文分为以下两章:(1)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肾移植术后AR发生率、逆转率的临床分析;(2)HLA交叉反应组配型对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人/肾存活率的影响。第一章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肾移植术后AR发生率、逆转率的临床分析目的研究比较PRA阳性致敏肾移植受者与PRA阴性受者术后1年内AR的发生率及治疗后有效逆转率,探讨致敏受者肾移植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尿毒症患者,共纳入病例203例。全部研究对象术前均行HLA基因分型、PRA检测及补体依赖微量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型(CDC)实验,根据术前PRA检测结果是否阳性将研究对象分为PRA阳性致敏组和PRA阴性组,采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方式、输血史、妊娠史、既往移植史、供肾冷/热缺血时间、术后免疫抑制方案、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术后1年内AR的发生率、抗排斥治疗方案及AR有效逆转率,两组间比较。PRA阳性组肾移植受者并分析其致敏程度、抗体种类及特异性。术前要求供者HLA抗原避开受者所有预存的抗HLA抗体,CDC实验阴性。对于PRA阳性致敏受者,术前进行预处理,包括预先服用免疫抑制剂或采用巴利昔单抗免疫诱导。成功随访1年以上,比较分析PRA阳性致敏组肾移植受者与PRA阴性组受者术后1年内AR的发生率及抗排斥治疗后有效逆转率。AR的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移植肾多普勒超声检查、移植肾穿刺活检等综合判断。针对AR患者,两组采取相同抗排斥治疗方案,起始均采用甲泼尼龙(MP)冲击治疗3天,方案为0.5g,0.25g,0.25g;如为耐激素排斥反应,则采用ATG(3mg/kg·d)治疗3-5d,部分患者辅以血浆置换。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RA阳性致敏受者与PRA阴性受者之间AR发生率、治疗后AR有效逆转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3例肾移植受者中,术前PRA阳性组致敏受者41例,PRA阴性组受者162例。两组之间在年龄、性别、原发疾病、透析方式、供肾冷/热缺血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输血史、妊娠史、既往移植史三方面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全部病例均获得成功的肾移植,术后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及加速性排斥反应。41例PRA阳性致敏受者,PRA强度25%~70%,术前HLA-I类抗体阳性13例,Ⅱ类抗体阳性15例,13例同时存在Ⅰ类和Ⅱ类抗体阳性,且PRA≥50%;术后27例肾功能恢复顺利,15例移植后1周内血清肌酐(SCr)降至正常,12例术后2周内SCr降至正常。术后1年内有14例发生AR,其中男性6例,女性8例,Ⅰ类抗体阳性发生AR者5例,Ⅱ类抗体阳性AR者7例,Ⅰ类和Ⅱ类抗体同时阳性发生AR者2例。14例AR受者中,7例为首次移植,7例为2次移植;AR多发生术后1~2周,AR发生率为34.15%(14/41)。同期接受肾脏移植的162例PRA阴性受者,术后103例肾功能恢复顺利,72例术后1周内SCr降至正常,31例术后2周SCr正常;1年内有59例发生AR,其中男性49例,女性10例,首次移植者51例,再次移植者8例,AR发生时间在术后1周~3个月,AR发生率为36.42%(59/162)。PRA阳性组致敏受者与PRA阴性组受者AR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3,P=0.786)。14例发生AR的PRA阳性致敏受者中,12例经MP冲击治疗有效,2例MP冲击治疗效果不佳,应用ATG3mg/kg·d治疗3-5d,排斥反应得到有效逆转,移植肾功能恢复,平均AR逆转时间25d,有效逆转率100%(14/14)。59例发生AR的PRA阴性受者中,采用相同抗排斥治疗方案,53例MP冲击治疗有效;6例为耐激素排斥反应,应用ATG3mg/kg·d治疗3-5d,4例有效,2例ATG治疗5d效果不佳,血浆置换3次无效后切除移植肾恢复血液透析,病理提示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PRA阴性组受者AR有效逆转率为96.61%(57/59)。PRA阳性组致敏受者与PRA阴性组受者比较,两组逆转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65,P=0.352)。结论对于PRA阳性致敏受者获得成功的肾移植,必须要求供者HLA抗原避开受者所有预存的抗HLA抗体,术前CDC实验阴性,才能有效避免超急性排斥反应及加速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在本移植中心,PRA阳性致敏肾移植受者的术后AR发生率、抗排斥治疗后AR逆转率与PRA阴性受者比较差异无显着性,说明针对致敏受者,PRA检测的准确性是合理选择供体及保证肾移植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经术前预处理、免疫诱导治疗,术后给予及时、强效抗排斥治疗,PRA阳性致敏受者可获得良好的移植效果。第二章HLA交叉反应组配型对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人/肾存活率的影响目的探讨HLA交叉反应组(CREGs)配型对PRA阳性致敏受者人/肾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基因分型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cation-sequences specific primer, PCR-SSP)检测供-受者HLA-A、B、DR基因分型,术前准确检测41例致敏受者PRA强度及其抗体的特异性,评估其致敏状态,应用CREGs配型标准选择最匹配的供者。分别统计HLA-A、B、DR位点各抗原基因出现频率及HLA-Ⅰ、Ⅱ类抗体分布规律,分析其HLA错配(mismatch,MM)数与术后并发症、人/肾长期存活率的关系。结果41例PRA阳性致敏受者中,HLA-Ⅰ类抗体阳性13例,Ⅱ类抗体阳性15例,13例同时存在Ⅰ、Ⅱ类抗体阳性。HLA-A位点高频抗原基因为A2(34.15%)、All (30.49%)、A24(17.07%); HLA-B位点高频抗原基因为B60(18.29%)、B46(13.41%)、B13(12.20%); HLA-DR位点高频抗原基因为DR12(15.85%)、DR4(13.41%)、DR8(10.98%)、DR9(10.98%)和DR11(10.98%)。检出HLA-Ⅰ类抗体14个共72频次,Ⅱ类抗体11个共97频次,出现频率较高的HLA-Ⅰ类抗体为抗A2(11.11%)、A11(9.72%)、A24(8.33%)、B40(12.50%)、B13(8.33%)和B17(8.33%);出现频率较高的HLA-Ⅱ类抗体为抗DR4(16.49%)、DR7(15.46%)和DR9(14.43%)。根据传统的HLA六抗原配型标准,HLA-A、B、DR位点O~6个抗原MM数分别为1、2、3、13、11、7、4例,使用CREGs配型标准后0-6个抗原MM数分别为7、18、7、6、1、2、0例。与传统的HLA配型标准相比,使用CREGs配型标准后供受者OMM、1MM的几率分别从2.44%、4.88%提高到17.07%、43.90%,5MM、6MM的几率分别从17.07%、9.75%降至4.88%和0%。依据传统的HLA配型标准,HLA-B位点上OMM、1MM和2MM率分别是7.32%、36.58%和56.10%,HLA-DR位点上OMM、1MM和2MM率分别是17.07%、41.46%和41.46%,使用CREGs配型标准后,HLA-B位点OMM、1MM和2MM率分别为78.05%、19.51%和2.44%,HLA-DR位点0MM、1MM和2MM率分别为46.34%、43.90%和9.76%,两种配型标准相比较,在HLA-B、DR位点上0-2MM率的差异具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001,P=0.001)。41例PRA阳性致敏肾移植受者,术后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及加速性排斥反应。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14例,14例AR受者中有6例同时伴有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其中1例/AR+DGF受者在术后4个月时因肺部真菌感染导致受者死亡(移植肾带功能死亡)。发生慢性排斥反应(CR)2例,其中1例移植肾已失功恢复血液透析,肾功能维持4年;另外1例目前肾功能尚可,血肌酐维持在200μmol/L上下。目前人存活40例,肾存活39例,1年、3年和5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7.56%(40/41)、97.56%(40/41)和95.12%(39/41)。结论PRA阳性致敏受者中,HLA高频抗原与抗HLA抗体的分布不完全一致,选择供体时应注意避免高频抗HLA抗体对应的HLA抗原位点的错配。HLA配型是影响移植物长期生存的最重要因素,对于PRA阳性致敏受者,应更加重视HLA配型,供-受者间HLA错配数3可作为挑选供者的临界参考值。在传统配型不满意情况下,运用CREGs配型原则,可以显着提高PRA阳性致敏受者的HLA相合率,减少错配,增加其移植机会;并可减少PRA对肾移植的不良影响,提高PRA阳性致敏受者的人/肾长期存活率。

李海滨,郭海鸽,蔡文娥,覃音红,孙煦勇[7](2013)在《脾脏提取DNA与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实验方法》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结果报告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供受者之间的配对选择,而配型样本的好坏则影响结果的优劣。目的:建立脾脏提取DNA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实验的实验技术平台。方法:通过从脾脏分离淋巴细胞提取DNA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实验,并同正常的和严重溶血的外周血提取DNA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的实验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通过脾脏和正常外周血提取的DNA经扩增、电泳后均获得了完整的DNA电泳图,脾脏比正常外周血的电泳图更清晰,而严重溶血的标本未能获得清晰完整的DNA电泳图。实验成功建立了脾脏提取DNA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实验的实验技术平台。

周玉侠[8](2011)在《急性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MHC-I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器官移植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创举,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挽救了无数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然而,器官移植技术仍存在诸多问题,使得移植后的器官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AGR)是移植物功能降低甚至丧失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慢性排斥反应的主要因素。尽早及时的发现急性排斥反应,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可挽救移植物或延长移植物寿命。目前移植物的病理组织学检查仍然是判断急性排斥反应的金标准。然而,由于病理组织学检查存在创伤性、操作复杂、费用昂贵、不适合重复操作等缺点,不能作为临床常规检查手段。目前常用的一些无创性检查方法,包括影像学、生化学检查以及抗体检测等,由于其在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方面的不足而没能广泛应用于临床。至今为止,没有一种用于判断急性排斥反应的简单、无创性的检查方法获得大家的认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是位于哺乳动物某一染色体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产物的主要作用是参与抗原递呈和T细胞激活,在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中执行重要而广泛的功能。人类MHC又称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体(human leucocyte antigen, HLA)。经典的MHC分子具有高度的多态性,正是由于移植供受者间这种MHC分子的不匹配导致了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也就是说MHC是启动移植排斥反应的靶抗原,是移植免疫的主角。在移植免疫研究领域,人们往往把目光集中在移植物MHC分子以及宿主血清中针对移植物的抗体上。但作为体内表达MHC-Ⅰ类分子最丰富的细胞,淋巴细胞尤其是T淋巴细胞MHC-Ⅰ类分子的功能研究却较少见。已有研究表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HLA-A、B mRNA以及其相应蛋白的表达随年龄老化而降低,可以作为机体免疫功能衰退的指标;CD4+T细胞表面MHC-Ⅰ类分子可以延长CD4+T细胞的存活时间;记忆性T细胞表面MHC-Ⅰ类分子的表达对其自身具有保护作用。我们前期工作利用RNAi技术封闭淋巴细胞表面MHC-Ⅰ分子,发现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杀伤活性均降低。另外我们前期对近交系小鼠皮肤移植模型的研究发现,当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MHC-Ⅰ基因中的H-2K、H-2D基因转录mRNA表达升高。那么MHC-Ⅰ蛋白作为行使功能的分子,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如何?以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如何?CD4+T细胞和CD8+T细胞哪个亚群细胞表面MHC-Ⅰ的表达更能代表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MHC-Ⅰ蛋白和MHC-ImRNA两者谁更利于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发现?类似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为了系统的研究MHC-Ⅰ分子在急性移植排斥反应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首先采用近交系小鼠皮肤移植模型,研究了移植前、移植后不同时间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MHC-ImRNA的表达及外周血CD4+、CD8+T细胞亚群MHC-K、移植物MHC-Ⅰ分子的表达变化,分析了MHC-Ⅰ分子的表达水平与移植排斥全过程的对应关系。进而动态监测了临床上包括移植术后稳定和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的共53例肾移植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MHC-Ⅰ分子的表达情况,从动物和临床两方面探讨了MHC-Ⅰ作为判断急性移植排斥反应指标的可行性。目的1.构建近交系小鼠皮肤移植模型,从而获得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的全过程,研究急性移植排斥反应时外周血淋巴细胞MHC-Ⅰ的表达规律,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MHC-Ⅰ表达与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病理分级之间的对应关系。2.对外周血淋巴细胞MHC-Ⅰ基因的mRNA和蛋白两个水平进行研究,分析两水平表达趋势是否一致,哪一个水平的表达变化更能反映急性移植排斥反应。3.分别检测CD3+CD4+T细胞和CD3+CD8+T细胞表面MHC-Ⅰ分子的表达变化,分析MHC-Ⅰ分子的表达变化在两群细胞间是否存在差别。4.与T细胞活化指标MHC-Ⅱ比较,探讨MHC-Ⅰ分子作为判断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的可行性。5.动态检测肾移植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I mRNA表达变化以及CD3+CD4+细胞和CD3+CD8+细胞HLA-Ⅰ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对比排斥组和稳定组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探讨在临床肾急性移植排斥反应中HLA-I的诊断价值。方法1.实验小鼠分组:把270只BALB/C(简称BA)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是移植用药组(应用免疫抑制剂)、移植未用药组以及单纯感染组。用药组和未用药组又分为非手术组、同系移植组和异系移植组。用药非手术组即为用药术前对照组,未用药非手术组即为未用药术前对照组。用药组的设立是为了模拟临床采用了皮质激素(Horm)、环孢素A(CsA)及霉酚酸酯(MMF)中等剂量三联用药。采用肠球菌注射正常小鼠腹腔建立肠球菌小鼠腹膜炎模型既为细菌感染组。同系移植采用BA小鼠个体之间进行皮肤移植,异系移植以C57BL/6(简称C57)小鼠为供体,BA小鼠为受体,进行小鼠皮肤移植。每两天为一个时间点,分别为术后2、4、6天……,用药移植组小鼠观察到术后26天,未用药移植组小鼠观察到术后16天。2.构建小鼠皮肤移植模型以及标本的留取:以C57小鼠为供体,BA小鼠为受体,采用经典的小鼠背—背皮肤移植手术方法,建立小鼠皮肤移植动物模型。移植后每隔一天(每两天)对小鼠状态进行全面分析,每个时间点6只小鼠,进行以下操作:记录移植前和移植术后各时间点小鼠移植皮片的肉眼变化;通过眼球取血采集小鼠血液到EDTA-K2抗凝血常规管中备用;采血的同时取移植皮片组织用4%多聚甲醛固定,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测和免疫组化检测。对正常组和细菌感染组小鼠收集血液备用。3.小鼠血液标本的检测: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不同亚群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表面MHC-Ⅰ、MHC-Ⅱ分子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MHC-ⅠmRNA,MHC-ⅡmRNA的表达变化;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MHC-ⅠMHC-Ⅱ在AGR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免疫抑制剂对上述指标表达水平的影响。4.小鼠移植皮片标本的检查:对留取的所有时间点的皮肤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切片,H-E染色后观察移植皮片淋巴细胞浸润等组织学变化,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将术后不同天数的移植物排斥反应发生的程度分为Ⅰ-Ⅳ级,记录移植物病理排斥动态变化。对比用药和不用药对移植物病理组织学改变和存活时间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移植皮片中组织细胞和浸润淋巴细胞MHC-Ⅰ的表达,观察急性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时小鼠移植皮片中MHC-Ⅰ表达强度的变化。5.临床肾移植患者:根据移植术后3个月之内是否发生过急性移植排斥反应,把肾移植患者分成稳定组和排斥组。收集肾移植稳定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天、7天……3月和大于3个月的血液标本和肾移植排斥组患者排斥前、排斥当天、抗排斥治疗后3天、7天、14天的血液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表面的HLA-Ⅰ(MHC-Ⅰ)分子进行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外周血淋巴细胞HLA-ImRNA进行检测。比较稳定组和排斥组的差异,初步从临床角度评价HLA-Ⅰ对于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价值。结果1.移植皮片的肉眼及病理组织学结果95%小鼠在实验过程中都有体重增长,其余5%在实验中被排除。同系移植组小鼠皮肤移植物生长良好,移植物缝合部位逐渐愈合,皮片柔软红润。在异系未用药组和异系用药组,移植物逐渐变暗、变黑,80%移植物坏死时发生在术后第10天和第22天。移植皮片经H-E染色,按照淋巴细胞浸润和皮肤组织坏死程度将急性排斥反应分为轻度(Ⅰ级)、中度(Ⅱ级)、重度(Ⅲ级)和极重度(Ⅳ级)四个等级。结果显示:随术后时间的延长,异系移植皮片淋巴细胞浸润逐渐增强。不用药情况下,病理Ⅰ-Ⅳ级排斥反应分别发生于术后2-4天、4-8天、8-12天和12-16天。用药情况下,淋巴细胞浸润时间延迟,病理排斥Ⅰ-Ⅳ级分别发生于2-8天、8-14天、14-20天、20-26天。同系移植皮片中很少淋巴细胞浸润,移植病理分级为0或Ⅰ级。2.未用药情况下,移植术后MHC-Ⅰ的表达变化同系移植组,术后各时间点外周血、皮肤移植物MHC-Ⅰ的表达变化不明显,与术前基本保持一致,而异系移植组在术后各时间点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外周血淋巴细胞MHC-Ⅰ的表达情况:CD3+CD8+细胞MHC-Ⅰ膜蛋白在术后6天表达明显升高,表达强度约为术前的1.3倍(MFI从术前219升高到290),升高一直持续到术后12天,术后14天MHC-Ⅰ膜蛋白表达回复到术前水平,升高的时段与病理Ⅱ-Ⅲ级对应;CD3+CD4+细胞MHC-Ⅰ膜蛋白升高开始的时间比CD3+CD8+细胞早2天,但其表达趋势和表达强度与CD3+CD8+细胞基本一致;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MHC-ImRNA表达与流式细胞术检测CD4+细胞MHC-Ⅰ膜蛋白表达规律一致。异系移植术后4天,外周血淋巴细胞MHC-Ⅰ表达明显升高,术后6天达峰值,约为术前的4倍(从术前1.38升高到5.96),表达升高一直持续到术后12天,术后14天恢复到术前水平。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所有小鼠移植皮片组织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浸润淋巴细胞均呈阳性表达,但当排斥反应发生时,移植物MHC-Ⅰ表达明显增强。3.应用免疫抑制剂情况下,移植术前及术后MHC-Ⅰ的表达变化在移植手术前,与未用药相比,用药后MHC-Ⅰ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说明免疫抑制剂对MHC-Ⅰ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同系移植组,术后各时间点外周血、皮肤移植物MHC-Ⅰ的表达变化不明显,与术前基本保持一致。而异系移植组在术后各时间点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外周血淋巴细胞MHC-Ⅰ的表达情况:CD3+CD8+细胞MHC-Ⅰ膜蛋白在术后12天表达明显升高,术后16天达峰值,表达强度约为术前的1.3倍(MFI从术前169升高到228),升高一直持续到术后22天,术后24天MHC-Ⅰ膜蛋白表达回复到术前水平,升高的时段与病理Ⅱ-Ⅲ级对应;MHC-Ⅰ膜蛋白在CD3+CD4+T细胞和CD3+CD8+T细胞上表达趋势和表达强度基本一致,CD3+CD4+细胞MHC-Ⅰ升高开始的时间比CD3+CD8+细胞早4天;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mRNA表达与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细胞膜蛋白表达趋势一致。异系移植术后8天,外周血淋巴细胞MHC-Ⅰ表达开始升高,术后16天达峰值,相对表达量约为术前的9倍(从术前0.58上升为5.76),然后逐渐下降到术后24天恢复到术前水平。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所有小鼠皮片组织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浸润淋巴细胞均呈阳性表达,与未用药组比较,表达强度减弱。但当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时,移植物MHC-Ⅰ表达增强。4.感染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MHC-Ⅰ、MHC-Ⅱ的表达变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感染组小鼠在腹腔注射肠球菌8小时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MHC-Ⅱ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但外周血淋巴细胞MHC-Ⅰ无论在mRNA水平还是蛋白水平的表达都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感染性疾病不影响MHC-Ⅰ的表达。5.外周血淋巴细胞MHC-Ⅰ与MHC-Ⅱ在急性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表达变化的比较外周血淋巴细胞MHC-ⅡmRNA表达:在同系移植组,术后各时间点MHC-Ⅱ表达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未用药组,MHC-Ⅱ在术后4天开始升高,术后6天达峰值,约为术前的2.1倍(从术前1.29升高到2.71),术后14天降到术前水平。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MHC-Ⅱ在术后8天开始升高,术后24天恢复术前水平。与MHC-Ⅰ表达相比,MHC-Ⅱ升高幅度较小。外周血淋巴细胞MHC-Ⅱ膜蛋白的表达:在未用药组,仅在术后6天和8天时升高,在用药组,仅在术后12、14、16天表达升高,与MHC-Ⅰ相比,升高开始时间晚、升高持续时间短。6.肾移植患者术前、术后以及发生移植排斥时MHC-Ⅰ表达变化稳定组: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HLA-Ⅰ膜蛋白表达趋势相同。术后一周内淋巴细胞HLA-Ⅰ表达稍有升高,升高幅度较小,约为术前的1.3倍,到术后2周时,恢复到术前水平。外周血淋巴细胞MHC-Ⅰ转录水平与膜蛋白水平趋势相同,但变化幅度较小。排斥组:与排斥前最后一次随访检测的HLA-Ⅰ表达水平相比,在排斥发生的当天,HLA-Ⅰ表达明显升高(排斥当天308.2 vs.术前110.9),约为术前的2.7倍。应用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3天后,HLA-Ⅰ表达明显下降,7天后,HLA-Ⅰ表达逐渐降低到术前水平。反复发生排斥反应的患者HLA-Ⅰ始终处于高表达水平,免疫抑制剂冲击治疗对HLA-Ⅰ的表达影响较小。结论1.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在急性移植排斥的早期阶段,病理显示Ⅱ-Ⅲ级时,外周血淋巴细胞MHC-Ⅰ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升高。与MHC-Ⅱ相比,MHC-Ⅰ表达升高开始时间早、升高持续时间长,升高变化幅度大。MHC-Ⅰ蛋白和(?)nRNA水平的表达变化均能及时预测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2.临床应用进一步证实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时,外周血淋巴细胞HLA-Ⅰ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升高,尤其是膜蛋白水平表达升高更为明显。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膜蛋白HLA-Ⅰ水平可作为诊断急性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无创性检测指标。

朱建锋,张奕奕,祈洪刚[9](2009)在《HLA配型与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陆楠[10](2009)在《急性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HLA-G表达动态变化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器官和组织移植是20世纪的医学壮举,为挽救人类生命做出了超乎寻常的贡献。随着组织配型、器官保存、移植手术、术后抗感染等一系列临床技术的不断进步,移植器官的存活率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得器官移植成为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尤其是急性排斥反应,仍然是导致移植器官功能丧失、甚至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尽管移植物局部组织的病理活检可以对排斥反应做出明确诊断,而且一直被公认为是诊断移植排斥反应的金标准,但由于其具有创伤性、容易诱发并发症等缺点,在临床上难以成为常规的检查手段;临床常用的生化学等检查只有在移植器官组织结构明显异常,影响到器官功能时才能做出诊断。而目前研究较多的细胞因子、抗体等检查,则往往由于其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方面的不足而无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种可以及时、准确诊断排斥反应的公认的检测方法。在无法准确了解患者免疫状态的情况下,免疫抑制剂是预防排斥反应发生的最有效的手段,但过量的免疫抑制剂往往导致严重感染和肿瘤等恶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如何通过一种无创性的检测方法准确地反映患者的免疫状态并及时发现、预测排斥反应的发生是移植研究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只有这样,才能在预防排斥反应和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之间寻找到一个适宜的平衡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以往相关研究主要从淋巴细胞活化的角度加以研究,但从另一方面看,移植术后稳定的患者大多处于免疫抑制或免疫耐受状态,而发生排斥的患者则是打破了业已建立的免疫抑制状态而使得免疫细胞重新激活并发挥同种异体杀伤作用。那么能否从免疫耐受的角度着手,借观察宿主免疫耐受相关因素的变化来预测排斥反应的发生呢?胚胎植入是诱导免疫耐受最成功的典范,从本质上看,胚胎植入的过程,其实就是母体对带有父方异体抗原成分的胚胎的免疫耐受过程。器官移植和胚胎植入是两个密切相关的研究领域,虽然同样是同种异体之间的免疫应答,胚胎植入和器官移植的结局却截然相反,这其中涉及很多种蛋白和分子的参与。其中非经典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尤其是HLA-G的差异性表达,引起了越来越多胚胎学研究和病理妊娠研究领域专家的重视。HLA-G是一种非经典MHC-Ⅰ类抗原,与经典MHC-Ⅰ类抗原的基因高度同源,蛋白结构也很相似。不同的是,HLA-G分子不具有丰富的多态,也不像经典MHC-Ⅰ抗原那样分布广泛。生理状态下HLA-G仅表达于胚胎滋养层和一些免疫豁免部位。从功能上看,HLA-G分子可与NK细胞、T细胞和APC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抑制性受体结合,传递抑制性信号,从而抑制母体免疫细胞的活性,诱导母体对胚胎抗原的免疫耐受。母胎界面HLA-G表达下降与流产、子痫等病理妊娠的发生密切相关。胚胎学的研究成果为器官移植免疫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那么从器官移植的角度来看,移植术后HLA-G的表达是否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排斥反应发生时,HLA-G的表达是否会有相应的变化?是否有助于临床上排斥反应的诊断呢?免疫抑制剂对机体HLA-G的表达有怎样的影响作用呢?这一系列问题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解决了上述问题,将有助于阐述HLA-G分子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排斥反应的诊断提供新的思路。临床上,移植受者术后常规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以诱导耐受,因此难以区分移植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对HLA-G的不同作用,因而有必要利用动物模型来系统研究移植排斥反应发生过程中HLA-G分子表达的变化规律,并独立探讨免疫抑制剂对其的影响作用。小鼠的Qa-2分子与人类HLA-G分子在结构和功能上均具有高度的同源性,而且纯系小鼠之间的皮肤移植模型是最经典的排斥反应动物模型,手术简便,易于观察。因此小鼠皮肤移植模型成为本次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为了系统的研究移植排斥反应发生过程中HLA-G分子表达的变化规律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影响作用,我们首先以近交系小鼠皮肤移植模型研究了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移植物、浸润淋巴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以及血浆中Qa-2的表达,分析了其与移植排斥反应分级之间的相关性和不同剂量免疫抑制剂的影响作用。并在动物研究的基础上,动态监测了临床肾移植术后稳定患者和排斥患者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及血浆HLA-G的不同表达,探讨了HLA-G对移植物排斥反应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了其与患者免疫耐受状态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制定个性化免疫抑制方案提供实验依据。目的:1、利用成功建立的小鼠皮肤移植模型,动态监测用药和不用药状态下移植受者术后不同时间小鼠Qa-2分子在移植物、浸润淋巴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血浆中的表达变化,揭示移植受者Qa-2分子在移植排斥反应发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同种异体急性移植排斥反应发生进程之间的对应关系。2、通过检测不同种类、不同剂量免疫抑制剂单一或联合作用下小鼠Qa-2表达的变化,分析免疫抑制剂种类和剂量对Qa-2表达的不同作用,探讨Qa-2表达对机体免疫抑制状态的监测价值,以期为指导临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3、动态监测肾移植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G转录和蛋白水平以及血浆可溶性HLA-G表达的变化规律,对比稳定组和排斥组的差异,探讨HLA-G对于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价值、最佳检测方法以及对患者免疫状态的监测作用。方法:1.建立小鼠皮肤移植动物模型:为研究不同鼠系之间的差别,分别以SPF级近交系C57BL/6(简称C57)和BALB/C(简称BA)两种鼠系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手术组,其中手术组又分为自身移植组、同系移植组和异系移植组。为了观察免疫抑制剂的影响,同系和异系移植组又分别分为不用药组和用药组。用药组模拟临床环孢素A(CsA)、皮质激素(Horm)及霉酚酸酯(MMF)中等剂量三联用药。手术组采用经典的小鼠背—背皮肤移植手术方法,建立动物模型,术后每天观察皮肤移植物大体改变,记录肉眼排斥时间。每天取移植皮片进行HE染色,根据移植物病理组织学改变将其分为排斥反应Ⅰ-Ⅳ级,记录移植物病理排斥进展情况。观察用药和不用药对移植物存活时间和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影响2.动态检测移植术后Qa-2的表达:利用成功建立的小鼠皮肤移植模型,术后每天每组处死5只小鼠,采集移植皮片、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血浆,采用免疫组化、Real-Time荧光定量PCR、流式细胞术和ELISA等方法动态监测不同组别小鼠移植受者术后不同时间点小鼠Qa-2分子在移植物、浸润淋巴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血浆中的表达变化,分析上述指标与排斥反应发生和免疫抑制剂应用之间的关系。3.免疫抑制剂对Qa-2表达的影响:将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环孢素组、激素组、霉酚酸酯组和联合用药组,其中三种单一用药组又分为低、中低、中等、中高、高共5个剂量组,收集外周血淋巴细胞、血浆以及移植物,采用Real-Time荧光定量PCR、流式细胞术、ELISA及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不同种类、不同剂量免疫抑制剂单一作用或联合作用下小鼠Qa-2表达的变化,分析了免疫抑制剂种类和剂量对Qa-2表达的不同作用,探讨了Qa-2表达对机体免疫抑制状态的监测价值,以期为指导临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4.肾移植患者HLA-G的动态监测:连续收集57例肾移植患者(其中术后32例肾功能稳定、25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术后3天、7天、2周、3周、1月、2月、3月以上)外周血标本。怀疑排斥的患者及时进行肾活检明确诊断,并于冲击治疗前、排斥反应发生后3天、7天、2周、3周以上分别收集标本。采用Real-Time荧光定量PCR、流式细胞术和ELISA等方法动态检测移植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LA-G转录和蛋白水平以及血浆可溶性HLA-G表达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稳定组和排斥组的差异,探讨HLA-G对于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价值、最佳检测方法。结果:1、小鼠皮肤移植模型术后移植物的大体改变级组织病理学变化自身移植和同系移植组小鼠移植皮片呈现免疫耐受状态,移植物缝合部位逐渐愈合,皮片红润柔软,毛发重新生长。两种鼠系交叉移植后,受体小鼠移植物呈现明显的排斥反应。C57和BA小鼠皮肤移植物肉眼完全排斥的时间分别为9±0.38天和10±0.24天。用药情况下,C57和BA两种鼠系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均明显延长,分别为17±0.54天和18±0.36天。两种鼠系移植皮片存活时间没有明显差异。取移植小鼠皮肤移植物进行组织学观察并进行病理分级,结果显示:同系移植皮片与正常皮肤组织差别不明显,异系移植皮片淋巴细胞浸润随术后时间的延长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最终导致移植物坏死脱落。按照淋巴细胞浸润和皮肤组织坏死程度将排斥反应分为轻度(Ⅰ级)、中度(Ⅱ级)、重度(Ⅲ级)和严重排斥(Ⅳ级)四个等级。不用药情况下,病理Ⅰ-Ⅳ级排斥反应分别发生于术后2-4天、5-7天、8-10天和11-观察结束。用药情况下,淋巴细胞浸润出现明显延缓趋势,病理排斥Ⅰ-Ⅳ级分别发生于2-8天、9-12天、13-18天、19天-观察结束。而且移植皮片的病理改变没有鼠系特异性。2、不用药情况下,急性排斥反应发生过程中小鼠Qa-2表达的变化规律同系移植术后,皮肤移植物、外周血Qa-2的表达均基本稳定,与术前保持一致,而异系移植组Qa-2的表达则随着术后时间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皮肤移植物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和同系移植皮片呈Qa-2阴性表达,仅在皮脂腺细胞呈弱阳性表达。排斥反应发生时,移植物表达变化不大。浸润淋巴细胞呈阴性表达。Real-Time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异系移植组术后5天至术后9天左右Qa-2转录水平有所下调,但与同系移植同一时间点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与皮肤排斥反应病理分级结合分析发现,Ⅱ、Ⅲ级排斥反应发生阶段,Qa-2转录总体水平低于同系移植组。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异系移植术后4-5天开始,CD4+T淋巴细胞Qa-2的平均荧光强度(MFI)以及CD8+T淋巴细胞Qa-2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下降,直到术后第10天才恢复到术前或正常水平,之后甚至高于正常水平或同一时间点的同系移植组。与病理排斥反应分级结合分析,差异更加明显。ELISA检测血浆sQa-2水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Qa-2变化趋势不同。同系移植组术后第2天,sQa-2水平高于正常水平,差异显着,之后恢复正常;异系移植术后2-3天迅速上升并达到峰值,之后下降,术后7天之后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BA小鼠PBLs Qa-2的表达明显低于C57小鼠,但变化趋势相似。3、用药情况下,急性排斥反应发生过程中小鼠Qa-2表达的变化规律皮肤移植物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同系移植小鼠移植皮片呈明显阳性表达。异系移植术后早期,与不用药组相比,Qa-2表达明显增强,皮肤组织细胞和少量浸润淋巴细胞均呈强阳性表达。随着排斥反应的加重,皮肤移植物的阳性表达没有明显改变,但浸润淋巴细胞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明显下降。当皮肤发生重度排斥反应时,浸润淋巴细胞Qa-2表达为阴性。排斥反应为Ⅳ级时,由于组织和大量淋巴细胞坏死,无法检测其Qa-2的表达情况,但深层皮肤结缔组织和浸润淋巴细胞均呈阳性表达。Real-Time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同系移植组术后Qa-2的转录水平虽仍保持基本稳定,但明显高于未用药组。而异系移植组术后早期和末期与同系移植组相同时间没有明显差异,但当排斥反应进展为Ⅱ、Ⅲ级,Qa-2的转录明显下降,甚至达到正常未用药水平。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CD4+T淋巴细胞Qa-2表达的MFI以及CD8+T淋巴细胞Qa-2的阳性表达率的变化趋势与PBLs Qa-2转录水平的变化基本一致。ELISA检测血浆sQa-2水平结果显示:用药组术前水平明显低于未用药组。同系移植术后变化不明显。异系移植术后2-6天,sQa-2水平持续上升,但仍明显低于未用药组。术后第7天开始逐渐下降,到术后14天之后,恢复到术前水平。4、免疫抑制剂种类和剂量对小鼠Qa-2表达的影响连续用药7天以后,小鼠CsA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并与用药剂量呈明显正相关。免疫移植剂对PBLs Qa-2转录水平的影响:小剂量CsA、Horm和MMF组Qa-2转录水平与正常组没有明显差异。随着剂量的加大,Qa-2转录水平明显升高,CsA在中高剂量效果最为明显;随着剂量的增加,糖皮质激素对Qa-2的上调作用逐渐显着,有明显的剂量相关性,而且明显强于环孢素:与其他两种药物相比,MMF的作用相对较弱。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用药组中,中等剂量混合用药对Qa-2转录水平的上调作用最为显着。免疫移植剂对PBLs亚群Qa-2膜蛋白表达的影响:对于CD4*T淋巴细胞Qa-2MFI的影响,小剂量CsA即有明显的上调作用,中等剂量作用最为显着。小剂量激素和MMF组与正常组没有明显差异,但较高剂量激素和MMF对CD4+T淋巴细胞Qa-2 MFI有明显的上调作用,并分别于中等剂量和中高剂量达到最大作用。与转录水平类似,中等剂量混合用药对Qa-2转录水平的上调作用较其他单一用药组更为显着。免疫抑制剂对于CD8+T淋巴细胞Qa-2的阳性表达率的影响明显较弱。小剂量激素和中等以下剂量CsA和MMF均没有明显调节作用。随着剂量增大,MMF和CsA的上调作用逐渐增强。联合用药作用比较明显。5、临床肾移植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间HLA-G表达的变化规律稳定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G转录水平于术后3天明显低于术前水平。术后1周后上升到术前水平,并于术后1月左右达到高峰。之后下降,但术后2月和3个月以上的检测结果显示HLA-G转录水平仍明显高于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HLA-G膜蛋白表达总体较低。正常情况CD4+T淋巴细胞HLA-G阳性表达率只有2.269±0.71896。术后一周内淋巴细胞基本检测不到HLA-G膜蛋白的表达。术后2周后,CD4T淋巴细胞HLA-G表达明显增强,并逐渐达到高峰(>14%),术后2月仍然明显高于正常水平。与FK506血药浓度和临床药物剂量结合分析发现CD4+T细胞HLA-G表达与免疫抑制剂的用量明显相关。不论是术前还是术后不同时期,CD8+T淋巴细胞HLA-G膜蛋白表达均处于极低水平,基本建成不到阳性表达细胞。血浆可溶性HLA-G的表达术后一周内也明显低于正常水平,但术后2周之后,明显升高并保持较高水平。排斥组:排斥发生当天和随后3天,HLA-G表达明显低于排斥前最后一次随访检测的水平(膜结合型和可溶性)。但一周之后,升高明显。直到术后三周到2月后,HLA-G表达保持较高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与转录水平和可溶性HLA-G检测结果相比,CD4+T细胞HLA-G表达的变化趋势更为明显,而且操作简单、误差较小。反复发生排斥反应的患者CD4+T细胞HLA-G表达始终处于较低的表达水平,加大免疫抑制剂药物剂量对HLA-G的表达影响较小。结论:1、通过动态监测移植术后不同时间小鼠Qa-2的表达变化规律,首次发现:移植术后早期,尤其是在用药状态下,移植物浸润淋巴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Qa-2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发生于淋巴细胞活化的阶段。这一阶段尚未造成严重的移植物损伤,远远早于肉眼排斥的发生。2、免疫抑制剂可明显提高移植物、浸润淋巴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HLA-G的表达,同时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但过高剂量作用反而有所下降。免疫抑制剂中等剂量联合应用不但可以达到最大限度上调HLA-G表达的作用,而且对动物的毒性较小,是最佳选择。3、临床检测结果显示:肾移植术后外周血HLA-G的表达,尤其是CD4+T细胞HLA-G的动态改变,与免疫抑制剂用药时间和剂量密切相关,并在排斥反应发生时明显下调,有可能成为一种反映移植患者免疫耐受状态和诊断排斥反应发生的无创性检测指标。

二、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与HLA误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与HLA误配(论文提纲范文)

(1)2020年肾移植临床国际前沿热点及新进展荟萃(论文提纲范文)

1 排斥反应
    1.1 AMR风险预测
        1.1.1 滤泡辅助性T细胞对抗体生成的影响
        1.1.2 人类白细胞抗原表位错配
        1.1.3 预存DSA持续存在的风险
    1.2 脱敏及AMR治疗
        1.2.1 Ig G肽链内切酶
        1.2.2 依库珠单抗
        1.2.3 抗IL-6单抗及IL-6受体拮抗剂
        1.2.4 达雷木单抗
        1.2.5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1.2.6 AMR治疗专家共识
2 免疫抑制优化应用与调控
    2.1 HLA全相配型亲属活体肾移植
    2.2 调节性细胞治疗
    2.3 免疫耐受诱导
3 移植感染
    3.1 老年肾移植受者感染
    3.2 CMV感染
    3.3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
    3.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3.5 疫苗与感染
4 移植后恶性肿瘤
5 无创检测与生物标志物
    5.1 供者来源性细胞游离DNA
    5.2 供者特异性记忆性B细胞
    5.3 非HLA抗体
    5.4 尿液综合评分
    5.5 细环病毒载量
6 供者器官保存、修复及利用
    6.1 高肾脏供者概况指数供肾肾移植
    6.2 AKI供肾肾移植
    6.3 老年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肾肾移植
    6.4 氧合机械灌注对肾移植预后影响
    6.5 细胞治疗用于供肾机械灌注
7 肾移植术后肾病复发
    7.1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7.2 膜性肾病
8 多因素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
9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
1 0 其它热点
    1 0.1 抗补体预处理预防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
    1 0.2 机器人辅助肾移植

(2)围手术期影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3)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失功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背景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发病情况
    3.2 统计分析
4 结论
5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肾移植与群体反应性抗体(论文提纲范文)

1 PRA的研究历史
2 PRA的检测方法
3 PRA的产生机制
4 PRA与再次移植
5 PRA与DSA
6 PRA与超急性、急性、慢性排斥反应
7 PRA与慢性移植肾失功
8 PRA与治疗方案

(5)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前期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及其预警标记物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并发症的预防
    引言
    (一) 材料和方法
    (二) 实验结果
    (三) 讨论
    (四)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改进与方法评估
    引言
    (一) 材料和方法
    (二) 实验结果
    (三) 讨论
    (四)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标记物的筛选
    引言
    (一) 材料和方法
    (二) 实验结果
    (三) 讨论
    (四)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肾移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PRA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二、PRA阳性致敏因素分析
    三、PRA与急性排斥反应
    参考文献
第一章 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肾移植术后AR发生率、逆转率的临床分析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HLA交叉反应组配型对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人/肾存活率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对照表
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7)脾脏提取DNA与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实验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2.1 细胞观察结果
    2.2 DNA提取及人类白细胞抗原分析分型
3 讨论

(8)急性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MHC-I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MHC-Ⅰ表达的动物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肾移植术后HLA-Ⅰ表达的变化规律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创新性
附图
致谢
发表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

(9)HLA配型与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
    2.1 HLA-Ⅰ类抗原A位点错配与肾移植早期排斥的关系
    2.2 HLA-Ⅰ类抗原B位点错配与肾移植早期排斥的关系
    2.3 HLA-Ⅱ类抗原DR位点与肾移植早期排斥的关系
3 讨论

(10)急性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HLA-G表达动态变化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写对照
第一部分 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HLA-G表达的动物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免疫抑制剂对HLA-G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肾移植术后HLA-G表达的临床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创新点
附图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课题参与
外文论文

四、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与HLA误配(论文参考文献)

  • [1]2020年肾移植临床国际前沿热点及新进展荟萃[J]. 邵琨,王祥慧. 器官移植, 2021(02)
  • [2]围手术期影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相关因素研究[D]. 杨明. 锦州医科大学, 2020(05)
  • [3]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失功的相关因素分析[D]. 徐正坤.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2)
  • [4]肾移植与群体反应性抗体[J]. 李凯群,周欣莹,黄森林,苗芸.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4(03)
  • [5]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前期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及其预警标记物的筛选[D]. 叶东明. 南方医科大学, 2014(01)
  • [6]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受者肾移植的临床研究[D]. 王显林. 南方医科大学, 2014(01)
  • [7]脾脏提取DNA与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实验方法[J]. 李海滨,郭海鸽,蔡文娥,覃音红,孙煦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05)
  • [8]急性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MHC-I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D]. 周玉侠. 山东大学, 2011(11)
  • [9]HLA配型与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关系[J]. 朱建锋,张奕奕,祈洪刚.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9(21)
  • [10]急性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HLA-G表达动态变化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 陆楠. 山东大学, 2009(06)

标签:;  ;  ;  ;  

肾移植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和HLA不匹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