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纤维连接蛋白诊断心肌梗死的死后稳定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珂珂[1](2021)在《稳心颗粒干预UPR相关蛋白降解途径保护心梗大鼠Cx43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肌梗死的并发症恶性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且发病率逐年增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由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组成的缝隙连接重构是导致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原因,鉴于Cx43是短周期蛋白,处于不断地合成和降解中,而内质网应激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是调控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关键,通过参与Cx43的合成与降解及介导泛素-蛋白酶体系统,自噬-溶酶体途径,凋亡,与Cx43表达密切相关。中药稳心颗粒具有改善心梗后心律失常的作用且与干预连接蛋白Cx43表达有关,本研究将探讨其具体作用机制。目的:1.研究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Cx43和内质网应激UPR通路的变化。2.研究稳心颗粒干预UPR相关蛋白降解途径保护心梗大鼠Cx43的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经典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稳心颗粒低剂量组,稳心颗粒高剂量组和倍他乐克组。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10ml.kg-1.d-1去离子水灌胃,稳心颗粒低剂量及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35、2.7g·kg-1d-1水溶液灌胃,倍他乐克组给予2.25×10-3g·kg-1·d-1水溶液灌胃,2周后,根据心电图、心脏大体结果、HE染色及B超结果对模型进行评价,Western Blot检测Cx43和内质网应激UPR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变化,并通过相关分析探究Cx43与心律失常及内质网应激UPR通路与Cx43的相关关系。2.采用小动物超声检测心肌梗死2周后大鼠的继发病理改变,导管法检测心脏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并使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心律失常,电刺激诱发室颤阈值,以验证稳心颗粒的保护作用。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Cx43及p-Cx43(S368)的表达,以验证稳心颗粒的干预作用。3.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UPR关键蛋白GRP78、PERK、ATF6、XBP1、p-PERK 及内质网相关降解通路 EDEM、CRT、CNX、UBE2E2、UBE2E3、Ubiqutin 的表达,以验证稳心颗粒对内质网应激相关降解UPR-ERAD途径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 Beclin1、总 LC3,LC3Ⅱ/Ⅰ、Atg5、p62 及凋亡相关的 CHOP、Bcl2、Bax、Bcl-2/Bax,caspase12、caspase8、caspase3的表达,并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1.模型制备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发生重构,左心室前壁明显变薄,心室腔扩张,LVAWd及LVAWs显着降低(P<0.01),LVIDd及LVIDs显着增加(P<0.01),心肌组织出现大面积坏死,空泡样变性及细胞溶解,细胞核固缩,残存心肌排列紊乱,连接蛋白Cx43表达显着降低(P<0.01),室颤阈值也显着降低(P<0.01)。通过相关分析表明连接蛋白Cx43与室颤阈值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内质网应激UPR通路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2.稳心颗粒药效学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术后2周,LVAWd、LVAWs显着降低(P<0.01),LVIDd、LVIDs显着增加(P<0.01),心功能逐渐恶化,EF、FS显着降低(P<0.01),LV Vold、LV Vols显着增加(P<0.01),上述变化导致了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异常,+dp/dtmax,-dp/dtmax,LVSP 显着降低(P<0.01,P<0.05),LVEDP显着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稳心颗粒低剂量组可显着增加LVAWd、LVAWs、FS、-dp/dtmax(P<0.01、P<0.05);稳心颗粒高剂量组 LVAWd、LVAWs、EF、FS、+dp/dtmax,-dp/dtmax 均显着增加(P<0.01),LVIDs、LV Vols 显着降低(P<0.01、P<0.05)。此外,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均可诱发心律失常(P<0.01);室颤阈值明显降低(P<0.01);稳心颗粒高剂量组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并增加室颤阈值(P>0.05,P<0.01)。Cx43及p-Cx43(S368)表达异常是导致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组化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Cx43表达明显减少(P<0.01),p-Cx43(S368)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稳心颗粒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可显着增加Cx43的表达及均匀分布(P<0.01,P<0.05),降低p-Cx43(S368)的表达(P<0.05)水平。3.在干预Cx43表达的内质网应激相关降解UPR-ERAD途径方面,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PERK、ATF6、XBP1及p-PERK表达均显着升高(P<0.01),影响蛋白降解速度的EDEM、CRT、CNX蛋白表达升高(P<0.01,P<0.05),泛素-蛋白水解酶途径的UBE2E2、UBE2E3表达升高(P<0.01),而泛素Ubiqutin表达无明显变化,稳心颗粒低剂量组可降低p-PERK及ATF6的表达(P<0.01,P<0.05),稳心颗粒高剂量组 GRP78、PERK、ATF6、XBP1、p-PERK、CNX、EDEM、UBE2E2、UBE2E3 均显着降低(P<0.01,P<0.05)。在内质网应激UPR下游自噬、凋亡方面,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显着增加(P<0.01),P62表达降低(P<0.05),总LC3,LC3Ⅱ/Ⅰ,Atg5表达增加,但未做出统计学差异。凋亡蛋白CHOP、Bax、caspase12、caspase8 和 caspase3 表达升高(P<0.01,P<0.05),Bcl-2 蛋白及 Bcl-2/Bax比值显着降低(P<0.01),凋亡指数也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稳心颗粒低剂量组可增加P62及Bcl-2蛋白表达(P<0.05);稳心颗粒高剂量组CHOP、Bax、caspase12、caspase8和caspase3蛋白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0.01,P<0.05)均明显降低,Bcl-2蛋白及 Bcl-2/Bax 比值(P<0.01,P<0.05)增加。结论:1.心肌梗死导致过度的内质网应激UPR和连接蛋白Cx43表达减少,上述病理变化导致心律失常的易感性增加及室颤阈值的降低,可能是心梗后心律失常的重要病理基础。2.稳心颗粒能改善心梗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并预防心律失常,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过度的内质网应激UPR相关蛋白降解途径保护Cx43有关。
吴爱明[2](2018)在《稳心颗粒干预MI大鼠miR-1/miR-133表达改善缝隙连接和心室重构防治室颤研究》文中指出心肌梗死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绝大多数心肌梗死病人都会发生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梗后室颤是导致患者猝死首要原因。MicroRNA(miRNA)是一类由20-22个核苷酸构成的非编码RNA,能够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从而广泛参与了包括心梗后室颤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有望成为防治心梗后心律失常的新的切入点。但是心肌梗死后较完整的miRNA表达谱的变化以及差异miRNA靶向调控的功能通路与心梗后室颤之间的联系目前仍缺乏直观的实验数据。中医药在心律失常的防治方面,有着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多靶点多途径综合改善心梗后室颤产生的病理环境即心律失常的基质符合中药的药效特点。可以预见中医药在心梗后室颤防治领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稳心颗粒是防治心律失常的特色中药,大量报道证实稳心颗粒对心肌梗死的治疗和心律失常的防治具有确切临床疗效。但是稳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后miRNA的表达有何影响,对miRNA下游靶向通路有何调控作用,这些问题尚需要更多的研究证据。目的:1.研究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miRNA表达谱的变化,初步分析差异miRNA靶向调控的功能和通路;2.研究心梗后差异表达的miR-1/miR-133下游缝隙连接、心室重构与室颤之间的相关关系;3.从miR-1/miR-133及其下游缝隙连接和心室重构角度探讨稳心颗粒预防心梗后室颤的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冠脉结扎手术建立心肌梗死大鼠模型,术后4周通过Agilent Rat miRNA(8*15K,Design ID:070154)芯片检测心肌梗死大鼠心脏MicroRNA表达谱的变化,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然后利用Targetscan和microRNAorg数据库对差异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接着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以判定差异miRNA主要影响的生物学功能或通路。2.通过real time PCR技术验证miR-1和miR-133的表达,采用室颤阈值评估心肌梗死大鼠的室颤发生风险,通过相关分析探讨心肌组织缝隙连接蛋白、胶原表达以及心脏结构变化与心梗后室颤的相关关系。3.以稳心颗粒为观察药,血管转换酶抑制剂或β受体阻滞剂为对照药,治疗4周后取材,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缝隙连接超微结构,免疫荧光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梗大鼠心肌组织Cx43、Cx45、Ⅰ、Ⅲ型胶原的分布和表达,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缝隙连接和心室重构相关通路的蛋白变化,常规组织病理技术观察心肌组织病理、胶原容积及细胞凋亡。结果:1.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miRNA芯片共检测出35条两倍以上差异表达的miRNA。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有17条miRNA发生下调,18条miRNA发生上调,靶基因共有5829条。差异miRNA靶向调控的通路有23个,靶向调控的基因功能 GO 十分复杂,值得注意的是在 Biological Process,Cellular Component和Molecular Function三大GO分类板块中均涉及到了缝隙连接和细胞外基质。差异表达的miR-1/miR-133已验证在模型组明显下调,在它们的靶向调控通路中以缝隙连接和细胞外基质相关通路最为显着。稳心颗粒和卡托普利能够明显提高心肌梗死大鼠miR-1/miR-133的表达(P<0.01或P<0.05)。2.室颤阈值与miR-1/miR-133下游缝隙连接、细胞外基质胶原重构及继发的心脏结构改变之间的相关分析显示:室颤阈值与Cx43阳性表达面积和积分光密度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5和0.67(P<0.01),与Cx43的平均光密度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与Cx45的各指标相关性均不明显(P>0.05);与胶原容积、Ⅰ和Ⅲ型胶原含量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3、-0.84和-0.84(P<0.01);与Ⅰ型/Ⅲ型胶原比值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0.79,P<0.01);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左室前壁厚度、室间隔厚度与室颤阈值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74和0.84、0.77(P<0.01);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与室颤阈值呈显着负相关关系(R=-0.75,P<0.01),收缩末期左室后壁厚度与室颤阈值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左室内径和容积与室颤阈值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舒张末期均为-0.54(P<0.01),收缩末期均为-0.74(P<0.01);此外,左心室重量指数与室颤阈值也呈显着负相关关系(R=-0.65,P<0.01)。3.心肌梗死大鼠室颤风险增加,表现为室颤阈值显着降低(P<0.01)。稳心颗粒和卡维地洛能显着提高室颤阈值(P<0.05或P<0.01)。4.在Cx43、Cx45原位表达方面,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心肌组织Cx43、Cx45均出现了空间分布的异常,主要表现为不集中分布在闰盘处,而是大量弥散分布于胞浆。图像分析显示,模型组在非梗死区和梗死交界区Cx43的表达面积、平均光密度和积分光密度均显着降低(P<0.05或P<0.01);Cx45在非梗死区表达量无明显改变(P>0.05),但在梗死交界区Cx45表达面积和积分光密度显着增加(P<0.01)。稳心颗粒和卡维地洛能够部分改善Cx43、Cx45的空间分布,显着提高非梗死区Cx43的表达量(P<0.05或P<0.01),降低梗死交界区Cx45的表达面积和积分光密度(P<0.01);但对梗死交界区Cx43的表达量以及非梗死区Cx45的表达量无显着影响(P>0.05)。5.在缝隙连接超微结构和磷酸化信号通路方面,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缝隙连接超微结构模糊不清,部分发生断裂,非磷酸化形式的Cx43-np明显增加,Cx43-p/Cx43-np比值明显降低(P<0.01),Cx45变化不明显(P>0.05)。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缝隙连接超微结构损伤,显着提高Cx43-p,降低Cx43-np,并有助于恢复Cx43-p/Cx43-np的比值(P<0.05或P<0.01),但对Cx45无明显影响(P>0.05)。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还能够不同程度地调节Cx43上游磷酸化通路中miR-1、PKC、phospho-p44/42 MAPK、phospho-Elk-1 和 SRF 的表达。6.在细胞外基质胶原重构方面,心肌梗死大鼠模型胶原容积、Ⅰ和Ⅲ型胶原含量明显增加,Ⅰ型/Ⅲ型胶原比值明显降低(P<0.01)。稳心颗粒和卡维地洛能够减少胶原容积、Ⅰ和Ⅲ型胶原含量(P<0.01),卡维地洛还能部分恢复Ⅰ型/Ⅲ型胶原比值(P<0.01),稳心颗粒表现出类似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此外,卡维地洛和稳心颗粒均能够显着降低TGFβ的表达(P<0.01),但对CTGF无显着影响(P>0.05)。7.在继发的心室结构和心功能改变方面,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在结构上呈现出梗死区室壁变薄、左室内径和容积显着增大的离心性重构的特点,在心功能上表现为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分数、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显着降低(P<0.01)。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能够部分改善心室结构重构,提高心功能。此外,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结论:1.miR-1/miR-133及下游缝隙连接和细胞外基质相关功能和通路是心梗后miRNA表达谱变化的重要内容。2.缝隙连接、细胞外基质胶原重构及继发的心脏结构改变与室颤阈值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是防治心梗后室颤不容忽视的途径。3.稳心颗粒能够提高室颤阈值,其机制与干预心肌梗死大鼠miR-1/miR-133表达,部分改善缝隙连接和心室重构有关。
郑大,殷坤,郑晶晶,周南,刘洋,付翔,成建定[3](2017)在《心脏性猝死的法医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猝死是一类特殊的疾病死亡形式,严重威胁着社区人群的生命安全。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最常见的猝死类型,一直以来是法医病理学鉴定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流行病学、形态学、分子病理学、虚拟解剖学等角度综述了SCD的法医学研究进展,以期为此类猝死的形态学鉴定、死亡原因诊断及其综合防治提供借鉴。
胡河[4](2017)在《G蛋白调节因子-5对小鼠心肌梗死后心脏电生理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G蛋白信号转导途径在影响心脏自主节律性电活动和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蛋白调节因子-5 (regulators of G-protein signaling 5, RGS5)是G蛋白重要负性调节因子。已有研究发现RGS5对于调节血压和血管再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RGS5基因敲除后可通过作用于一氧化氮(NO)信号途径,导致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RGS5还负向调节血管外膜细胞的成熟,RGS5基因缺失可促进血管外膜细胞成熟、血管正常化,从而减少缺氧和血管渗漏。RGS5发挥功能主要是因为其与G蛋白中的Gaq和Gαi,影响血管紧张素受体Ⅱ、α肾上腺素能受体、内皮素受体(ET-1)和毒草碱受体M2的下游的信号转导过程,从而对其信号向下传递发挥其抑制作用。因此,我们推测RGS5能够参与对心脏电生理的调控作用。我们的研究就是应用RGS5基因敲除小鼠,研究其对小鼠心脏自主节律的调控作用和心肌梗死后RGS5对心脏电生理改变的影响及其机制,期待寻找调控多个下游电学基质的上游靶点可能达到一箭多雕的治疗效果,为目前寻找有效治疗心律失常方法提供新思路。第一部分:G蛋白调节因子-5对小鼠心率及心率变异性影响目的 应用RGS5基因敲除小鼠探讨RGS5对小鼠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8~12周体重在25-28g的C57BL/6品系雄性野生型小鼠(WT组)和以C57BL/6为背景的RGS5基因敲除(RGS5-/-组)小鼠为实验对象,进行观察和研究。将小鼠腹腔麻醉将植入子(TA-F20)放入腹部皮下囊袋,按标准Ⅱ导联将植入子电极固定于小鼠胸壁肌肉。所有小鼠在恒温(22-24℃)、恒湿(55±5%)、12小时明暗交替的环境中饲养。采用Dataquest A.R.T 4.2系统程序进行信号采集。应用LabChart分析系统分析小鼠的心率及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观察其自发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 1.连续的心电图记录结果指出RGS5-/-小鼠的心率比野生型小鼠快,但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野生型小鼠和RGS5-/-小鼠均出现夜间心率较高。RGS5-/-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心率的峰值均出现在夜间11:00到临晨2:00。观察记录的全程中两组小鼠均未发现严重持续性心律失常。2.时域分析结果表明,RGS5-/-小鼠与野生型小鼠全程平均RR间期无明显差异。与野生型小鼠相比,RGS5-/-小鼠SDNN较高,RGS5-/-小鼠RMSSD显着降低,而反应副交感神经活性的pNN6明显升高。3.频域分析结果显示RGS5-/-小鼠低频功率明显降低。RGS5-/-小鼠nHF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该指标主要反应了副交感神经的活性;而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影响的nLF则低于野生型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较,RGS5-/-小鼠的LF/HF明显降低。结论 RGS5基因敲除小鼠反应副交感神经活性的p NN6和nHF均明显增高,即其副交感神经活性明显增高,LF/HF比值下降显示了RGS5缺失小鼠的心脏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第二部分:G蛋白调节因子-5基因敲除对小鼠心肌梗死后心脏电生理的影响及其机制目的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MI)能激活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本研究主要探讨RGS5基因敲除小鼠心肌梗死后心脏电生理改变以及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8-12周龄、体重为25-28g的C57BL/6品系雄性野生型小鼠(WT组)和以C57BL/6为背景的RGS5基因敲除小鼠(RGS5-/-组)为实验对象。具体实验分组如下: 对照组包括野生型C57BL/6小鼠(WT组),RGS5基因敲除小鼠(RGS5-/-组);心肌梗死组野生型C57BL/6小鼠(WT心肌梗死组),心肌梗死组RGS5基因敲除小鼠(RGS5-/-心肌梗死组)。1.运用DSI在体遥测心电记录系统记录小鼠长时期的心脏电活动情况,分析得到ECG各项指标的改变情况,并且观察心肌梗死后小鼠自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种类及其持续的时间。2.离体灌流心脏电生理研究:运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系统、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技术和程控刺激技术,记录小鼠离体心脏的左心室部游离壁的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分别用程控刺激和Burst刺激诱发的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结果应用RGS5基因敲除小鼠建立心肌梗死模型,从在体和离体水平探讨RGS5对小鼠心脏电生理的影响及其在心肌梗死模型下心脏电生理的改变和心律失常发生:1.超声和血流动力学检查结果表明,RGS5基因敲除对小鼠心脏结果和功能均无明显影响。RGS5-/-组的小鼠心电图QT间期明显延长,但心率无明显改变,RGS5-/-组小鼠心脏的单相动作电位时程均有显着的延长,VERP无明显差异。RGS5-/-组小鼠的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明显增高,但小鼠在体自发心律失常事件发生无明显增加。2.小鼠心肌梗死4周后,心功能明显降低,但两组4周后存活率无明显差异。与WT心肌梗死组相比,RGS5-/-心肌梗死组APD90显着延长,有效不应期无明显改变。但RGS5-/-心肌梗死组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程控刺激(PES)以及Burst刺激下,WT心肌梗死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诱发持续时间更长。结论RGS5缺失小鼠心电图QT间期显着延长、动作电位延长,心室复极明显延长,从而增加了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不但发生的频率增多且持续的时间也有明显的延长。RGS5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心肌梗死后离体心脏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吕明,刘长海,武彦[5](2015)在《HMGB1和H-FABP在心肌梗死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的死后诊断一直是法医病理学的重点,得到法医病理学家的高度重视。随着研究的深入,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 1,HMGB1)的提出为心肌梗死的死后诊断提供了更多的鉴定指标,其在心肌梗死的死后诊断中的作用值得研究探讨。
张曙光,贾富全,武彦[6](2015)在《免疫组化指标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减少或中断导致供血区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局部坏死,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机制之一,也是法医学死因判定的难点之一。人死后尸体将受到一系列的外界环境,物理化学变化以及组织自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对心肌梗死的诊断造成了很大障碍。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组织学诊断提供了较为客观的检测方法和观察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作为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辅助依据已经被应用于法医病理学诊断工作中,目前有人将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免疫组化指标分为心肌细胞内固有蛋白、心肌细胞内的血浆成份及缺氧心肌细胞诱导的表达成份三类。本文拟就目前国内外法医工作者在心肌梗死死后诊断方面研究较多的以及比较前沿的免疫组化指标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在实际案件中,几项免疫组化指标的联合检测在充分排除暴力死亡、中毒死亡和其它自然疾病死亡后,将为心肌梗死的法医学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毕海涛[7](2013)在《早期心肌缺血死后诊断的法医学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系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意外的自然死亡,占成人猝死原因的首位。在引发SCD的原因中,急性心肌缺血(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AMI)是最主要的原因,由于短暂的(冠状动脉痉挛)或持续的(冠状动脉闭塞)的急性心肌缺血后,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氧等物质供应不足,代谢产物清除减少,引起心脏电生理活动紊乱和/或心肌机械收缩功能障碍,导致大多数病人常在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甚至1h内死亡。心肌缺血后至少需要6小时在HE染色下才会出现光镜的形态学改变(如凝固性坏死、多灶性心肌纤维波浪样变、核固缩、收缩带坏死、炎细胞浸润等)。而在法医学实践中,早期心肌缺血(early myocardial ischemia, EMI)猝死者多在心肌缺血发生后6小时内死亡,死后常规检查除可见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外,由缺血性损伤因素所致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极难检出,使早期心肌缺血的死后诊断成为法医病理学鉴定的难点。多年来国内外学者都在寻找敏感、稳定、实用的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的方法和指标,从常规HE染色、特殊染色和酶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超微结构、荧光检查、离子含量改变、心包液和血液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死后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所有这些方法都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丰富了EMI死后诊断的内容。但是上述方法或因为操作过于复杂,或实用性不强,或因为缺乏特异性、费用过高等因素的影响而限制了它们在法医病理学中的应用,实际应用价值各家说法不一,迄今仍没有敏感、实用的方法或指标能很好解决实际办案中的死因诊断问题。在众多研究方法中,免疫组织化学因其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实用性好等优点,已应用到EMI的研究和应用中来。近年来,许多学者陆续报道了如肌动蛋白(actin)、肌钙蛋白、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type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H-FABP)、抗肌萎缩蛋白等蛋白分子在急性心肌缺血时从心肌细胞内脱失的现象;血浆中某些蛋白成分如补体成分、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 Fn)等在缺血心肌的异常分布情况;缺血心肌诱导表达某些敏感蛋白分子,如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lpha, 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这些研究从多角度观察了急性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发生的各种变化,部分指标在EMI心脏标本进行了验证,但考虑到缺血心肌自身演变的特点和法医学实践中案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单一方法和单一检测指标的应用缺乏说服力而难以有效发挥其诊断价值,而以往这些研究为多指标联合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考虑到法医检案的特殊性,如EMI发病时间、尸体保存情况、固定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需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检测指标的组合,以期达到最好的诊断效果。据此,本课题以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和法医检案心脏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研究:①对比观察铁钒-苏木素-伊红染色法(Heidenhain染色)、变色酸2R-亮绿染色和苏木素-碱性复红-苦味酸染色(HBFP染色)对缺血心肌的染色能力,观察不同保存条件及10%福尔马林固定时间对染色的影响;②从不同角度选取检测指标:心肌结构蛋白或胞浆蛋白:actin(HHF35)、H-FABP、S100A1;黏附和进入心肌细胞内的血浆成分:C5b-9、Fn;缺血心肌诱导表达的产物:聚集素蛋白(clusterin,CLU)、HIF-1α、HIF-2α、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1motifs,ADAMTS-1),观察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血浆S100A1含量的变化及9个诊断指标在大鼠急性缺血心肌中的表达变化情况;③观察不同保存条件及10%福尔马林固定时间对上述9个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指标染色的影响;④以法医病理检案心脏标本进行印证,观察检测指标表达情况、阳性率及特异性,为EMI猝死案例的法医病理学诊断提供客观依据。第一部分三种组织化学特殊染色在早期心肌缺血死后诊断中的应用和比较目的:对比观察Heidenhain染色、变色酸2R-亮绿染色和HBFP染色对急性缺血心肌的染色能力,观察不同保存条件及10%福尔马林固定时间对染色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AMI模型,实验动物190只,雌雄不拘,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假手术组(5只)、心肌缺血组(根据缺血时间不同分为急性心肌缺血15min、30min、1h、2h、3h、4h、5h、6h组共8个亚组,每组5只)、-20℃保存组、4℃保存组、室温保存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6h心脏标本根据在三个保存条件下保存时间不同又分为保存1d、3d、5d、7d、14d、21d、28d组共7个亚组,每组5只)和固定时间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6h心脏标本根据10%福尔马林固定时间不同又分为固定3d、5d、7d、14d、21d、28d、42d组共7个亚组,每组5只)。建立Heidenhain染色、变色酸2R-亮绿染色及HBFP染色三种组织化学特殊染色方法观察各组染色结果。结果:1大鼠急性心肌缺血15min,Heidenhain染色、变色酸2R-亮绿染色及HBFP染色均可在缺血区左心室心内膜下及乳头肌处见小灶状心肌细胞阳性着色,随缺血时间延长,阳性着色面积进一步扩大,三种组织化学特殊染色阳性着色部位一致。2缺血心脏标本-20℃、4℃和室温保存过程中,随保存时间的延长,三种组织化学特殊染色均出现染色能力下降,阳性面积缩小的趋势,-20℃和4℃保存28d、室温保存21d后,Heidenhain染色效果优于另两种组织化学特殊染色,尤其显示收缩带坏死效果突出。3缺血心脏标本10%福尔马林固定42d后,Heidenhain染色效果好于另两种组织化学特殊染色,大片状缺血心肌细胞成阳性着色,与周边非缺血区边界清晰。小结:Heidenhain染色较变色酸2R-亮绿染色和HBFP染色可操作性强、敏感性高、死后变化及长时间固定影响小,可作为法医学实践中EMI死后诊断首选的组织化学特殊染色方法。第二部分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多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目的:观察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不同时间点血浆S100A1含量变化及心肌细胞内actin(HHF35)、H-FABP、S100A1、C5b-9、Fn、CLU、HIF-1α、HIF-2α和ADAMTS-1的表达敏感性及变化规律。方法:1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不同时间点血浆S100A1含量。2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不同时间点缺血心肌ADAMTS-1蛋白的表达3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急性缺血后不同时间点心肌细胞内actin(HHF35)、H-FABP、S100A1、C5b-9、Fn、CLU、HIF-1α、HIF-2α和ADAMTS-1的表达敏感性及变化规律。结果:1大鼠急性心肌缺血15min后血浆S100A1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且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血浆S100A1含量逐渐升高,至缺血6h时达到高峰。2大鼠急性心肌缺血15min后缺血区心肌细胞内ADAMTS-1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且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ADAMTS-1蛋白的表达逐步升高,至缺血6h时达到高峰。3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不同时间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①actin(HHF35)、H-FABP、S100A1:对照组心肌细胞呈现较均匀一致的棕黄色阳性染色,急性心肌缺血15min后actin(HHF35)、H-FABP和S100A1三种蛋白在缺血区左心室心内膜下及乳头肌可见小灶性心肌细胞胞浆缺染,随缺血时间的延长,缺染范围逐渐扩大,自心内膜向心外膜发展,缺血4h三种蛋白缺染扩展至近心肌全层,与周边非缺血区阳性着色的心肌细胞界限清晰。在各缺血组三种蛋白缺染位置基本一致。②ADAMTS-1、CLU:对照组心肌细胞阴性表达,急性心肌缺血15min缺血区心内膜浅层及乳头肌散在心肌细胞出现阳性表达,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阳性范围逐渐扩大,缺血4h缺血区心肌细胞片状阳性表达,阳性着色扩展至近心外膜,CLU缺血4h时表达达高峰,ADAMTS-1缺血6h时表达达高峰③C5b-9、HIF-1α:对照组及急性心肌缺血15min组心肌细胞呈阴性表达,缺血30min时在缺血区心内膜浅层及乳头肌散在心肌细胞出现阳性表达,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阳性范围逐渐扩大,缺血4h缺血区心肌细胞片状阳性表达,阳性着色扩展至近心外膜,缺血6h时表达达高峰。④HIF-2α:对照组、急性心肌缺血15min和30min组心肌细胞呈阴性表达,缺血1h后,缺血区心内膜浅层及乳头肌散在心肌细胞出现阳性表达,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阳性范围逐渐扩大,缺血5h缺血区大部分心肌细胞表达阳性,阳性着色扩展至近心外膜,表达达高峰。⑤Fn:对照组、急性心肌缺血15min和30min组心肌细胞呈阴性着色,缺血1h缺血区心内膜下浅层及乳头肌毛细血管腔内血浆出现阳性反应,缺血2h后缺血区心内膜下浅层及乳头肌心肌细胞出现Fn阳性着色,血管腔内血浆及血管壁阳性着色,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阳性着色范围逐渐扩大,缺血6h达到高峰。小结:大鼠急性心肌缺血15min actin(HHF35)、H-FABP和S100A1即可出现缺失,ADAMTS-1和CLU蛋白出现阳性表达;C5b-9和HIF-1α在大鼠急性心肌缺血30min出现阳性表达;HIF-2α在大鼠急性心肌缺血1h出现阳性表达;Fn在大鼠急性心肌缺血2h出现阳性着色。随缺血时间的延长,actin(HHF35)、H-FABP和S100A1蛋白染色缺失愈加明显,而C5b-9、Fn、CLU、HIF-1α、HIF-2α和ADAMTS-1蛋白则阳性着色逐渐增强。第三部分不同保存条件及10%福尔马林固定时间对急性心肌缺血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指标的影响目的:观察三种保存条件:-20℃、4℃和室温及10%福尔马林固定时间对第二部分观察的9个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指标染色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不同保存条件及10%福尔马林固定时间对急性缺血心肌细胞内actin(HHF35)、H-FABP、S100A1、C5b-9、Fn、CLU、HIF-1α、HIF-2α和ADAMTS-1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1不同保存条件对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指标染色的影响:①室温保存对目的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影响最大,4℃保存其次,-20℃保存影响最轻。②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心脏标本在-20℃、4℃及室温条件下保存,actin(HHF35)、H-FABP及S100A1抗原稳定性最差,只限于对-20℃和室温保存1天、4℃保存3天标本有诊断意义。③C5b-9、Fn、CLU、HIF-1α、HIF-2α、ADAMTS-1均显示出良好的抗原稳定性,其中CLU稳定性最好,可适用于三个保存条件下28d以内心脏标本的检测;C5b-9相对稳定性最差,适用于-20℃保存28d、4℃保存21d、室温保存14d以内标本,且保存不同时间后,非缺血区心肌细胞均未见出现假阳性干扰结果判断。210%福尔马林固定时间对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指标染色的影响:随固定时间的延长,各指标免疫组织化学阳性染色强度有下降的趋势,尤以缺血区中央明显,固定42d时,各候选指标免疫组织化学阳性染色仍清晰可辨,缺血区与非缺血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界清晰。小结:actin(HHF35)、H-FABP及S100A1抗原稳定性最差,只限于对-20℃和室温保存1天、4℃保存3天标本有诊断意义。C5b-9、Fn、CLU、HIF-1α、HIF-2α、ADAMTS-1均显示出良好的抗原稳定性,其中CLU稳定性最好,可适用于三个保存条件下28d以内心脏标本的检测;C5b-9相对稳定性最差,适用于-20℃保存28d、4℃保存21d、室温保存14d以内标本。9个诊断指标均可用于10%福尔马林固定42d以内的心脏组织标本的检测。第四部分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指标在人体尸检心脏标本的检测目的:将9个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指标在法医病理检案心脏标本上进行印证,观察检测指标的诊断价值、阳性率及特异性。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10例)、明确心肌梗死组(10例)、疑似心肌梗死组(10例)、其他案例组(23例,包括机械性窒息、电击死、失血性休克、一氧化碳中毒、病毒性心肌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心脏标本actin(HHF35)、H-FABP、S100A1、C5b-9、Fn、CLU、HIF-1α、HIF-2α和ADAMTS-1的表达情况。结果:1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actin(HHF35)、H-FABP和S100A1呈现较为均匀一致阳性表达,而明确心肌梗死组、疑似心肌梗死组和其他案例组均可见actin(HHF35)、H-FABP和S100A1呈片状或弥漫性、灶状染色缺失。明确心肌梗死组、疑似心肌梗死组和其他案例组actin(HHF35)、H-FABP和S100A1缺染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2正常对照组和失血性休克案例心肌细胞内C5b-9、Fn、CLU、HIF-1α、HIF-2α和ADAMTS-1均呈阴性表达,明确心肌梗死组和大部分疑似心肌梗死组案例心肌细胞可见C5b-9、Fn、CLU、HIF-1α、HIF-2α、ADAMTS-1阳性表达。而机械性窒息部分案例可见HIF-1α和HIF-2α阳性表达,电击死部分案例可见Fn阳性表达,一氧化碳中毒部分案例可见C5b-9、CLU、HIF-1α、HIF-2α和ADAMTS-1阳性表达,病毒性心肌炎案例可见C5b-9、Fn、CLU和ADAMTS-1阳性表达。明确心肌梗死组和疑似心肌梗死组6个诊断指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其他案例组。小结:actin(HHF35)、H-FABP、S100A1、C5b-9、Fn、CLU、HIF-1α、HIF-2α和ADAMTS-1共9个诊断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人体心脏标本上得到了印证,其中actin(HHF35)、H-FABP和S100A1诊断特异性最差,不宜单独使用进行EMI的死后诊断,C5b-9、Fn、CLU、HIF-1α、HIF-2α和ADAMTS-1诊断价值良好,但在其他非梗死性的直接或间接引起心肌损害的案例,如机械性窒息、电击死、一氧化碳中毒、心肌炎等中也有表达,将多个诊断指标联合应用将提高EMI死后诊断正确率。结论:本研究从法医病理学实用角度出发,采用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和人体尸检心脏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观察了三种组织化学特殊染色和9个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指标在急性心肌缺血6小时内死后诊断的敏感性、实用性和特异性,得出以下结论:1Heidenhain染色较变色酸2R-亮绿染色和HBFP染色可操作性强、敏感性高、死后变化及10%福尔马林固定时间影响小,可作为法医学实践中早期心肌梗死死后诊断首选的组织化学特殊染色方法。2大鼠急性心肌缺血15min actin(HHF35)、H-FABP和S100A1即可出现缺失,ADAMTS-1和CLU蛋白出现阳性表达;C5b-9和HIF-1α在大鼠急性心肌缺血30min出现阳性表达;HIF-2α在大鼠急性心肌缺血1h出现阳性表达;Fn在大鼠急性心肌缺血2h出现阳性着色。随缺血时间的延长,actin(HHF35)、H-FABP和S100A1蛋白染色缺失愈加明显,而C5b-9、Fn、CLU、HIF-1α、HIF-2α和ADAMTS-1蛋白则阳性着色逐渐增强。3actin(HHF35)、H-FABP及S100A1稳定性最差,只限于对-20℃和室温保存1天、4℃保存3天标本有诊断意义。C5b-9、Fn、CLU、HIF-1α、HIF-2α、ADAMTS-1均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其中CLU稳定性最好,可适用于三个保存条件下28d以内心脏标本的检测;C5b-9相对稳定性最差,适用于-20℃保存28d、4℃保存21d、室温保存14d以内标本。9个诊断指标可用于10%福尔马林固定42d以内的心脏组织标本的检测。4actin(HHF35)、H-FABP、S100A1、C5b-9、Fn、CLU、HIF-1α、HIF-2α和ADAMTS-19个诊断指标在EMI人体心脏标本上得到了印证,其中actin(HHF35)、H-FABP和S100A1诊断特异性最差,不宜单独使用进行EMI的死后诊断,C5b-9、Fn、CLU、HIF-1α、HIF-2α和ADAMTS-1特异性强、敏感性高,诊断价值良好,但在其他非梗死性的直接或间接引起心肌损害的案例中也有表达,将多个诊断指标联合应用将提高EMI死后诊断正确率。综上,本研究阐明了组织化学特殊染色和9个免疫组化诊断指标在心肌缺血的染色变化规律、影响因素、相互关系和应用条件,为早期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确立了较完善的病理形态学指标系统。
李凤[8](2010)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血浆Fn水平变化及溶栓治疗前后其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血浆Fn和Fg水平,探讨其与不同类型冠心病及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2.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浆Fn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溶栓治疗对其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从2008年4月至2010年2月入住我院心内科及急诊内科初步诊断为CHD并行CAG检查的患者共88例。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47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 18例(SAP组)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23例(Control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浆Fn水平,凝血酶比浊法测定血浆Fg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并结合改良的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标准分别比较血浆Fn和Fg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管腔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另外,14例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STEMI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72小时时采集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Fn水平。结果:1.ACS组血浆Fn水平显着高于SAP及Control组(均P <0.01), SAP组显着高于Control组(P <0.05);ACS组血浆Fg水平显着高于SAP(P <0.05)及Control组(P <0.01), SAP组显着高于Control组(P <0.05)。2.血浆Fn水平在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血浆Fg水平在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组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 <0.05)和双支病变组(P <0.01),双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线性相关分析表明,血浆Fn与Fg水平具有明显相关性(r =0.381, P <0.01),血浆Fg水平分别与改良Gensini积分(r =0.322,P <0.01)、VLDL-C(r =0.267,P <0.05)和lgLp(a)(r = 0.349,P <0.01)水平呈正相关,而与ApoA1(r = -0.324, P <0.01)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其他指标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4.以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Fn均数为界点,分成Fn≥290.37ug/ml组和Fn<290.37ug/ml组,分析2组间吸烟史、家族史、高血压史和糖尿病史的关系,结果除糖尿病病史在两组中间差异具有显着性(P <0.05)外,其余三项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Fn和Fg是ACS的重要危险因子。5.14例AMI患者溶栓治疗前血浆Fn水平显着高于Control组水平(P <0.01 ),治疗后血浆Fn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至24小时时其水平达到峰值,72小时后略有下降,但仍高于治疗前水平。治疗前血浆Fn水平与治疗后2小时、6小时、12小时相比无明显差异(均P >0.05),治疗后24小时、72小时血浆Fn水平显着高于溶栓前(P <0.01,P <0.05)。再通组溶栓治疗后血浆Fn峰值较未通组早,出现峰值的时间分别为溶栓后6h及溶栓后24h。未通组峰值略高于再通组,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l.ACS组患者血浆Fn和Fg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Control组患者,表明检测血浆Fn和Fg水平对预测及早期诊断ACS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2.血浆Fg水平可作为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重要指标,而血浆Fn水平却不能作为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指标。3.血浆Fn与Fg水平具有明显正相关,说明两者在促进ACS的发生和发展方面可能具有协同的作用;除传统危险因素外,血浆Fn和Fg水平均可作为ACS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两指标可能会更有效的预测急性血栓事件的发生。4.AMI时血浆Fn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尿激酶溶栓治疗后血浆Fn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再通组较未通组峰值提前,且峰值略微低于未通组,说明监测血浆Fn水平动态变化可能有助于判断溶栓治疗的效果。但是,由于本研究观察例数及天数较少,溶栓治疗对血浆Fn水平的确切影响及其水平的高低是否可作为判断AM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的有益指标还需要今后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杨莹[9](2010)在《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硝基酪氨酸的表达及其抗原稳定性的变化》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猝死是最常见的猝死类型。死后常规病理学检查方法常检测不出明显的急性心肌缺血性病理改变,从而使冠心病猝死(sudden coronary death,SCD)案例的鉴定变得困难和复杂。已有研究表明急性心肌缺血可诱导大鼠心肌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e nitricoxide synthase,iNOS)表达增加,导致NO生成增多,NO可与O2ˉ反应形成过氧亚硝酸阴离子(peroxynitrite,ONOOˉ),ONOOˉ使蛋白质中的酪氨酸残基硝基化生成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NT)。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是一种便捷、实用的方法,可以检测缺血心肌细胞内蛋白质的变化,从而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死后诊断提供了一种技术支持。本实验拟采用IHC技术,检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早期不同时间缺血区心肌iNOS和NT的表达,并研究死后变化和组织固定时间对iNOS及NT的抗原稳定性的影响,以期寻找敏感的、实用的IHC指标,用以辅助SCD的死后诊断。一. iNOS及NT在缺血心肌中的表达及敏感性研究方法:50只健康SD大鼠,重250300克,雌雄不拘,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和缺血组(A组)。以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缺血组大鼠分别于结扎LAD后0.5h、1h、2h、3h、4h、5h及6h处死,假手术组大鼠只在LAD下穿过缝线而不结扎,分别于术后1h、3h及6h处死,其它步骤与缺血组相同。取材后制作石蜡切片,以HE染色方法观察大鼠心脏的组织病理改变,并用IHC方法测定心肌组织中iNOS及NT表达的动态变化;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有显着性差异。结果:1特殊染色观察1.1 Evans Blue染色:S组大鼠心脏均呈蓝色;A组大鼠心脏左心室前壁及外侧壁心肌呈红色,余心肌呈蓝色。1.2 TTC染色:急性心肌缺血0.5h、1h及2h组心肌呈均一的砖红色,3h组左心室前、外侧壁心肌局部出现小面积苍白色区域,4h、5h及6h组左心室前、侧壁的苍白色区域增大,与周围砖红色区域对比明显,边界较清晰;心内膜呈砖红色。2 HE染色:假手术组心肌组织结构清晰,急性心肌缺血2h以内仅局部心肌细胞及间质轻度水肿,35h局部可见间质少量炎细胞浸润,偶见心肌纤维肿胀及波浪样变,未见明显的细胞坏死;6h局部少数心肌细胞嗜酸性增强及个别心肌细胞坏死。3 IHC染色:3.1缺血后不同时间点缺血心肌iNOS的表达情况:假手术组:心肌细胞胞浆中iNOS呈阴性表达;缺血组:急性心肌缺血0.5h后缺血区心肌细胞胞浆中iNOS呈弱阳性表达,1h后各组缺血区心肌细胞胞浆中iNOS表达强度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至缺血后36h心肌细胞及间质血管内皮细胞内iNOS呈强阳性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3.2缺血后不同时间点缺血心肌NT的表达情况:假手术组:心肌细胞胞浆中NT呈阴性表达;缺血组:急性心肌缺血0.5h后缺血区心肌细胞胞浆中NT呈弱阳性表达,1h后各组缺血区心肌细胞内NT表达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6h时可见大范围的NT阳性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二. iNOS及NT的抗原稳定性的实验性研究方法:120只健康SD大鼠,重250300克,雌雄不拘,随机分为3℃组(D组)、室温(20℃)组(E组)和固定组(F组)三组。D组和E组各分为1d、3d、5d、7d及14d五个亚组,每亚组均分为缺血组和假手术对照组;E组分为3d、5d、7d及14d四个亚组,以第一部分的S3h组做假手术对照。各缺血组大鼠分别于结扎LAD后3h后处死,假手术组大鼠只在LAD下穿过缝线而不结扎,其它步骤与缺血组相同。D组和E组大鼠处死后分别于4℃及室温环境下放置1d、3d、5d、7d及14d后固定24h;F组大鼠处死后即刻取出心脏放入10%中性甲醛中分别固定3d、5d、7d及14d;取材后制作石蜡切片,以HE染色方法观察大鼠心脏的组织病理改变,并用IHC方法测定不同环境下心肌组织中iNOS及NT表达的动态变化;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有显着性差异。结果:1 HE染色:1.1 4℃放置1d,心肌组织细胞结构清楚,未见明显自溶改变;缺血组心肌可见缺血早期的非特异性病理改变。放置35d,缺血心肌部分改变如心肌细胞浊肿、横纹模糊或消失与正常心肌死后变化相似,不易区分。放置714d,细胞结构模糊、排列松散,胞浆呈均质化伊红色,细胞核大部分消失,缺血心肌组织和细胞形态与对照组类似。1.2室温放置1d,心肌轻度自溶,局部胞浆溶解,胞核淡染,缺血组心肌仍可见局部少量炎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3d局部可见蓝染菌团、核溶解,细胞结构模糊,胞浆灶性淡染;缺血组心肌部分改变与正常心肌死后改变不易区分。57d大部分心肌细胞核消失,细胞排列松散,仅组织轮廓尚存,14d细胞核完全消失,胞浆呈均质化伊红色;514d缺血心肌组织和细胞形态与对照组类似。1.3固定14d以内对心肌组织的HE染色结果没有明显影响。2 IHC染色:2.1 4℃保存对iNOS及NT稳定性的影响假手术组:心肌细胞胞浆中iNOS及NT始终呈阴性表达;缺血组: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缺血区iNOS及NT的表达的强度及范围均逐渐减弱,iNOS放置7d以内、NT放置5d以内的表达强度与假手术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iNOS放置14d、NT放置7d时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2.2室温保存对iNOS及NT稳定性的影响假手术组:心肌细胞胞浆中iNOS及NT始终呈阴性表达;缺血组: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缺血区iNOS及NT的表达强度及范围均逐渐减弱,3d时iNOS及NT的阳性表达强度及范围已明显减弱,但与对假手术相比仍有差异(P<0.05),514d iNOS及NT表达强度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2.3固定时间对iNOS及NT稳定性的影响缺血区iNOS及NT表达强度随着固定时间的延长而缓慢减弱,至固定14d时与假手术组之间仍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iNOS及NT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急性心肌缺血0.5h后缺血区心肌细胞内即有阳性表达,表达强度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iNOS及NT均具有较好的抗原稳定性,iNOS可用于死后4℃放置7d以内、室温放置3d以内及固定14d以内的大鼠心脏标本;NT可用于死后4℃放置5d以内、室温放置3d以内及固定14d以内大鼠心脏标本。
郭淼,万立华[10](2008)在《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诊断早期心肌梗死的死后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acid-binding protein,H-FABP)诊断早期心肌梗死的死后诊断的稳定性。方法:建立兔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死后不同时间缺血心肌细胞内H-FABP脱失面积变化规律。结果:正常心肌组织4℃放置1~2d H-FABP染色均匀未见明显脱失,放置3d以上,可见H-FABP脱失,且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脱失面积逐步增大。缺血心肌组织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脱失面积逐步增大,图像分析结果显示4d以内缺血心肌组织胞浆内H-FABP的脱失面积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置超过5d以上,其脱失面积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FABP在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稳定性一般,受自溶的影响较小可用于死后4℃放置的4d内尸体的检测,在法医学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二、纤维连接蛋白诊断心肌梗死的死后稳定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纤维连接蛋白诊断心肌梗死的死后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稳心颗粒干预UPR相关蛋白降解途径保护心梗大鼠Cx43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缝隙连接蛋白43在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
1. 缝隙连接蛋白概述 |
2. 心肌梗死后Cx43的病理变化 |
3. 心肌梗死后Cx43重构的影响因素 |
4. 靶向干预心肌梗死后Cx43表达的研究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内质网应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1 内质网应激的信号转导途径 |
2 内质网应激与心血管疾病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Cx43和内质网应激通路变化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稳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稳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Cx43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稳心颗粒对内质网应激相关降解UPR-ERAD途径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五 稳心颗粒对内质网应激UPR下游自噬及凋亡途径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稳心颗粒干预MI大鼠miR-1/miR-133表达改善缝隙连接和心室重构防治室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MicroRNA与心律失常成因的关系研究进展及中医药治疗展望 |
MicroRNA概述 |
MicroRNA与心电重构 |
MicroRNA与心肌肥厚 |
MicroRNA与心肌纤维化 |
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心肌梗死大鼠microRNA表达谱分析及稳心颗粒对miR-1/miR-133表达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心肌梗死大鼠室颤阈值与心肌组织缝隙连接蛋白表达、胶原表达及心脏结构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稳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大鼠室颤阈值和心肌组织缝隙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稳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大鼠缝隙连接超微结构及其磷酸化信号通路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五 稳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室胶原表达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六 稳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3)心脏性猝死的法医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特征 |
1.1 SCD流行现状 |
1.2 SCD病因分布 |
1.3 SCD诱发因素 |
2 形态学研究 |
2.1 器质性SCD的形态学研究 |
2.1.1 CAD |
2.1.2 心肌炎 |
2.1.3 心肌病 |
2.2 无明显器质性改变的SCD研究 |
2.2.1 婴儿猝死综合征 |
2.2.2 青壮年猝死综合征 |
2.2.3 抑制死 |
2.3.4 云南不明原因猝死 |
3 SCD的虚拟解剖研究 |
3.1 虚拟解剖的法医学应用及其优势 |
3.2 虚拟解剖技术的局限性 |
3.3 虚拟解剖技术在SCD诊断中的应用 |
4 SCD相关分子病理学研究 |
4.1 CAD |
4.2 心脏离子通道病 |
4.3 心肌病 |
5 小结 |
(4)G蛋白调节因子-5对小鼠心肌梗死后心脏电生理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G蛋白调控因子-5对小鼠心率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第二部分 G蛋白调控因子-5基因敲除小鼠心肌梗死后心脏电生理改变及其机制 |
前言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HMGB1和H-FABP在心肌梗死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HMGB1在心肌梗死中的研究与意义 |
1.1 警报素 |
1.2 HMGB1 |
1.3 HMGB1与MI |
2 H-FABP心肌梗死中的研究与意义 |
2.1 H-FABP |
2.2 H-FABP与MI |
3 结语 |
(6)免疫组化指标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心源性猝死的流行病学调查 |
2心肌梗死的免疫组化指标 |
3法医病理学诊断中常用的免疫组化指标 |
3.1VEGF的表达 |
3.2C9的表达 |
3.3CTnI、CTnT及bFGF的表达 |
3.4Actin,Dm,Mb和Fn等的研究 |
3.5H-FABP的研究 |
3.6男性雄激素受(AR)体的研究 |
3.7S100A1蛋白的研究 |
4结语与展望 |
(7)早期心肌缺血死后诊断的法医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三种组织化学特殊染色在早期心肌缺血死后诊断中的应用和比较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多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不同保存条件及 10%福尔马林固定时间对急性心肌缺血免疫组化诊断指标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免疫组化诊断指标在人体尸检心脏标本的检测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早期心肌缺血死后诊断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血浆Fn水平变化及溶栓治疗前后其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文缩略词表 |
二、中文摘要 |
三、英文摘要 |
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血浆 Fn 水平变化及溶栓治疗前后其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1、引言 |
2、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实验方法 |
2.2.1 资料的采集 |
2.2.2 改良 Gensini 冠脉病变积分 |
2.2.3 标本的处理 |
2.2.4 主要的仪器和试剂 |
2.2.5 ELISA 法检测血浆 Fn 的水平 |
2.3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9)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硝基酪氨酸的表达及其抗原稳定性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研究论文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硝基酪氨酸的表达及其抗原稳定性的变化 |
引言 |
第一部分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与硝基酪氨酸在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心肌中的表达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死后变化及固定时间对iNOS 和NT 的抗原稳定性影响的实验性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诊断早期心肌梗死的死后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实验材料 |
1.1.1 动物 |
1.1.2 仪器 |
1.1.3 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分组 |
1.2.2 复制兔心肌缺血3 h的模型 |
1.2.3 组织处理 |
1.2.4 图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常规 HE 染色 |
2.1.1 正常心肌的死后变化 |
2.1.2 缺血心肌的死后变化 |
2.2 免疫组织化学镜下观察 |
2.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分析与统计学处理 (见表1) |
3 讨论 |
3.1 H-FABP 的敏感性 |
3.2 自溶对 H-FABP 的影响 |
四、纤维连接蛋白诊断心肌梗死的死后稳定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稳心颗粒干预UPR相关蛋白降解途径保护心梗大鼠Cx43的研究[D]. 刘珂珂.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稳心颗粒干预MI大鼠miR-1/miR-133表达改善缝隙连接和心室重构防治室颤研究[D]. 吴爱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3]心脏性猝死的法医学研究进展[J]. 郑大,殷坤,郑晶晶,周南,刘洋,付翔,成建定. 法医学杂志, 2017(05)
- [4]G蛋白调节因子-5对小鼠心肌梗死后心脏电生理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胡河. 武汉大学, 2017(02)
- [5]HMGB1和H-FABP在心肌梗死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J]. 吕明,刘长海,武彦.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5(S1)
- [6]免疫组化指标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 张曙光,贾富全,武彦. 刑事技术, 2015(02)
- [7]早期心肌缺血死后诊断的法医学应用研究[D]. 毕海涛. 河北医科大学, 2013(10)
- [8]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血浆Fn水平变化及溶栓治疗前后其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 李凤. 安徽医科大学, 2010(12)
- [9]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硝基酪氨酸的表达及其抗原稳定性的变化[D]. 杨莹. 河北医科大学, 2010(04)
- [10]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诊断早期心肌梗死的死后稳定性研究[J]. 郭淼,万立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