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枣茅野病害初报

云南大枣茅野病害初报

一、云南省毛叶枣病害的初步记述(论文文献综述)

陈莲,王璐璐,林河通,林艺芬,陈艺晖[1](2020)在《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台湾青枣果实采后病害的抑制》文中指出为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果实病害与抗病性诱导的影响,采用1.8μL/L 1-MCP处理"中青"台湾青枣果实12 h后在(15±1)℃下贮藏。定期观察果实腐烂和病害情况,测定总酚、木质素含量及抗病相关酶[β-1,3-葡聚糖酶(GLU)、几丁质酶(CHI)、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MCP处理在贮藏前期诱导了台湾青枣果实病程相关蛋白(GLU和CHI)活性上升,两者协同作用直接抵抗病原体;同时,1-MCP处理还诱导了台湾青枣果实PAL活性上升,增加了细胞内木质素和总酚含量的积累,有利于形成间接抵抗病原体的结构性障碍;1-MCP处理的果实腐烂指数和病害指数显着低于对照,台湾青枣果实采后1-MCP处理减轻了果实贮藏期间病害的发生,减少采后腐烂损失。这些结果说明1-MCP抑制台湾青枣果实采后病害与其诱导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升高有关。

孙蕾[2](2019)在《吉林省葫芦科作物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药剂筛选》文中提出葫芦科(Cucurbitaceae)作物是重要的园艺作物,其中包括黄瓜(Cucumis sativus)、南瓜(Cucurbita mos-chata)、冬瓜(Benincasa hispida)、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甜瓜(Cucumis melo)、西葫芦(Cucurbita pepo)、西瓜(Citrullusvulgaris)、丝瓜(Luffa cylindrica)等。随着棚栽葫芦科作物面积的不断扩大,炭疽病逐渐成为葫芦科作物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并常与蔓枯病同时发生,造成植株枯死,损失严重。本试验对吉林省葫芦科作物炭疽病进行病害标本的采集及其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明确危害吉林省葫芦科作物炭疽病的病原种类并进行药剂筛选研究,为生产上防治炭疽病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取得结果如下:1、采集了11种葫芦科作物炭疽病标本,分别为西瓜(Citrullusvulgaris)、甜瓜(Cucumis melo)、黄瓜(Cucumis sativus)、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Standl.)、打瓜、长颈葫芦、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瓠瓜(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Standl.)、天鹅葫芦、丝瓜(Luffa cylindrica)、冬瓜(Benincasa hispida)炭疽病。2、通过对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与致病性测定,结合培养学性状、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甜瓜、黄瓜、葫芦、打瓜、瓠瓜、天鹅葫芦、丝瓜、冬瓜的病原菌为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明确吉林省西瓜炭疽病的病原菌有两种,分别为C.orbiculare和C.incanum;苦瓜炭疽病的病原菌为C.lini。其中C.incanum引起西瓜炭疽病及C.lini引起苦瓜炭疽病在国内外未见报道。3、对11种葫芦科作物的病原菌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进行了药剂筛选。3.1西瓜炭疽病、甜瓜炭疽病、黄瓜炭疽病、葫芦炭疽病、打瓜炭疽病、瓠瓜炭疽病、天鹅葫芦炭疽病、丝瓜炭疽病、冬瓜炭疽病、长颈葫芦炭疽病的病原菌C.orbiculare菌丝和苦瓜炭疽病的病原菌C.lini菌丝对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唑醚代森联、唑醚·氟环唑、代森联、咪鲜胺、噻呋·苯醚甲均表现为敏感。3.2西瓜炭疽病、甜瓜炭疽病、黄瓜炭疽病、葫芦炭疽病、打瓜炭疽病、瓠瓜炭疽病、天鹅葫芦炭疽病、丝瓜炭疽病、冬瓜炭疽病、长颈葫芦炭疽病的病原菌C.orbiculare孢子对苯甲·氟酰胺、唑醚代森联、嘧菌·百菌清、克菌丹均表现为敏感。4通过对C.incanum和C.lini两种病原菌的生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incanum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CMA,最适菌丝生长的pH为7,最适菌丝生长的氮源为硝酸钾,最适病菌丝生长的碳源为L-阿拉伯糖。C.lini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CMA,最适菌丝生长的pH为5,最适菌丝生长的氮源为丙氨酸,最适病原菌的菌丝生长的碳源为木糖。

刘伟[3](2015)在《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研究及鬼臼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发掘》文中认为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Royle)Ying)属小檗科(Berberidaceae)桃儿七属植物,单属单种,是一种珍稀濒危中药材。桃儿七根和根茎中含有丰富的鬼臼毒素,鬼臼毒素是合成VP-16(etoposide)、VM-26(teniposide)、GP7、NK6ll等抗癌药物的前体物质,因其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而倍受青睐。在生物学研究领域中,桃儿七堪称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桃儿七是一个广布种,巨大的区域环境差异可能导致其化学成分、表型性状及遗传多样性的不同,进而导致品质差异。随着桃儿七巨大药用价值被逐步发现,人们对它的研究与日剧增,涌现出大量的报道,主要集中于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测定及生物功能研究方面,缺乏对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的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和数量生态学方法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桃儿七的化学多样性及其与表型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环境因素的关系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转录组测序与分析,确定桃儿七化学成分的主导影响因素、评价桃儿七资源品质、揭示桃儿七的最佳产区,了解桃儿七的转录水平及发掘鬼臼毒素生物合成关键基因,提出桃儿七的保护建议,为揭示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的机理、优良性状品种的定向选育、新药研发、实施药材的GAP种植、调控鬼臼毒素的生物合成以及更深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提供依据;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从源头上促进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保护和现代中药产业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建立了稳定的桃儿七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基于指纹图谱数据分析表明不同产地桃儿七的化学成分含量随着地理位置的不同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出丰富的化学多样性。通过化学计量法联用色谱数据等多元分析方法对不同产地同种桃儿七资源进行品质评价。形态分类、视觉分类、层次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一致表明8批桃儿七药材被归为3个类群,其中甘肃省永登县桃儿七(S4)品质最好。2.通过对8个不同区域240个桃儿七个体的30个表型性状多样性的研究,发现桃儿七表型性状在群体间(调查区域间)和群体内(调查区域内)存在丰富变异且差异显着(P<0.05)。调查区域内个体间的分化大于调查区域间的分化,且个体表型性状的稳定性差于调查区域间的稳定性。生殖器官表型性状较营养器官分化严重,稳定性较差(VST排序:株高(25.827%)>花(19.376%)>果实(16.248%)>叶(14.914%))。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表型多样性与其化学多样性的相关性不显着(P<0.05),即桃儿七化学多样性不是由表型差异导致的,这意味着桃儿七种群可能产生了不同的化学型。3.11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263条清晰、稳定的条带,多态性率为55.89%,He均值为0.0585,桃儿七种群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UPGMA、PCOA和Bayeian聚类分析一致表明32个桃儿七种群被分为3类,且存在清晰的遗传结构。AMOVA分析(63.77%,P<0.0002)和Gst统计(Gst=0.3623)表明显着的遗传变异发生在桃儿七种群内。Mantel检测表明桃儿七空间格局与其地理位置的相关性不显着(r=0.213,P=0.289)(P<0.05)。高的遗传分化可能与这个种有限的基因流(Nm=0.8801)和有限的种子传播距离有关。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遗传多样性与化学多样性的相关性不显着(P<0.05),即桃儿七化学多样性不受遗传多样性的显着影响。考虑到种群较低的遗传多样性、高度的遗传分化和丰富的化学多样性以及来自人类的压力,原位保护被推荐为最佳的保护措施,迁地保护作为原位保护的补充措施。在迁地保护中,必需充分取样以尽可能多地涵盖桃儿七种群的遗传多样性。4.环境因素显着影响桃儿七化学成分的地理差异,贡献了桃儿七的化学多样性。影响化学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年均降雨、七月份均温、无霜期、光照时数、p H、有机质和速效钾。年均降雨、光照时数、无霜期和七月份均温是决定因素。年均降雨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与化学成分含量显着负相关(P<0.05)。有机质、p H和速效钾是限制因素。有机质是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与化学成分含量显着正相关(P<0.05)。基于化学成分含量,甘肃省永登县(S4)是生产高含量鬼臼毒素和木脂素的最佳产地,云南省香格里拉县(S6)和西藏林芝县(S7)分别是生产高含量槲皮素和山奈酚的最佳产地。5.本次转录组测序共获得了1634670条高质量的序列,通过从头组装与功能注释,得到74026个具较高注释可信度的Unigenes。通过与Nr、Swiss-Prot、KEGG和COG蛋白数据库的blastx比对(e value<0.00001)和基于软件ESTScan对编码区的预测,共有34175个Unigenes可以直接确定其CDS区及序列方向。比对到野草莓(Fragaria vesca)、可可(Theobroma cacao)和葡萄(Vitis vinifera)的Unigenes最多,分别占Unigenes总数的23.16%、14.61%、4.88%。通过GO功能分类,共有14885个terms被归类到69个功能类别中。被归类到代谢过程功能和细胞功能的基因数目最多,分别占Unigenes总数的21.62%、10.34%。通过COG分类,共有21604条Unigenes被归类到24个功能类别中,被归类到一般功能预测(R)、翻译后修饰、蛋白质转换、蛋白伴侣类(O)和翻译、核糖体结构与生源论(J)的基因较多,分别占Unigene总数的17.21%、9.74%和7.87%。通过KEGG代谢通路分析,共有11071条Unigenes归入125个主要的代谢通路中,包括与鬼臼毒素合成有关的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及与黄酮合成有关的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途径代谢通路。6.发掘直接与鬼臼毒素合成相关的酶基因14条,分别是肉桂醇脱氢酶(CAD)(11条)、松脂酚-落叶松脂醇还原酶(PLR)(2条)和dirigent蛋白(DIR)(1条),对这些基因和转录因子进行相关实验可进一步深入研究鬼臼毒素的合成机理。

王叶[4](2013)在《枣果实病原真菌的鉴定及链格孢属病原真菌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枣果实病害种类和危害程度不断增加,严重时可造成绝产绝收。已报道的果实病害中同病异名和同菌异名现象普遍。枣果实病害病名和病原种类的混乱和不确定性,给该类病害的预测、防治及学术交流带来了障碍。本文对中国几个主要枣产区(河南省新郑、濮阳、登封,新疆阿拉尔,河北石家庄,山东省沾化等地)枣果实病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详细观察了各枣产区主要枣果病害的症状特点及发病情况,对不同类型病果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和保存、致病性测定以及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从六种不同症状病果上共分离鉴定出8种病原真菌及部分未定名真菌。首次发现并证明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可引起枣田间软腐病。首次从新郑枣缩果病果实中分离出能够引起枣果发病的鸭梨链格孢Alternaria yaliinficiens R.G. Roberts。对于能够引起多种枣果实病害症状的链格孢属病原真菌,选取了56株具有代表性种的菌株进行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本研究为枣果实病害的准确鉴定、致病规律和科学防治研究奠定基础。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对我国主要枣主产区的枣果病害样本进行收集并对分离菌株进行整理和鉴定2011-2012年分别于河南省新郑市灰枣、濮阳市扁核酸、登封市冬枣、梨枣,河北石家庄扁核酸、沧州金丝小枣,新疆阿拉尔灰枣、阿克苏骏枣,山东沾化冬枣、泰安冬枣等,共收集病果标本十六批二百多个。对发病果实发病部位进行组织分离、纯化、保存病原菌,并用分离物进行室内回接和田间回接,致病性测定和病原种鉴定。对以上病果进行分离,共分离到菌株483株,经过科赫氏法则验证确定为能够致病的菌株有256株,依据真菌的传统形态特征鉴定方法结合现代分子鉴定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准确鉴定。2.采集6种枣果病害类型样本收集到的田间病果主要有以下类型:河南省濮阳地区的枣缩果病、软腐病、黑斑病,新郑枣地区炭疽病、枣软腐病,登封地区黑斑病和一种轮纹斑病,新疆阿拉尔地区的一种小病斑型病害六种枣果病害类型。3.对枣果病害病原菌的鉴定枣缩果病病原菌种类较为复杂,除了已报道的七叶树壳梭孢Fusicoccum aesculi Corda、头状茎点霉Phoma glomerata、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e (Fr.) Keissler和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Fr.)Wiltshire之外,本研究还分离到了枣缩果病样本中的鸭梨链格孢Alternaria yaliinficiens R.G. Roberts,这种新的病原菌单独接种时未产生典型的枣缩果病症状,但是其回接发病率也是较为显着的。枣炭疽病除了分离到已报道的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之外,还分离到了一种链格孢属病原真菌,其接种时田间症状为黑色凹陷病斑。引起枣软腐病的病原菌第一次分离到了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这两种病原均能引起枣果软腐。除此之外七叶树壳梭孢Fusicoccum aesculi Corda也是能引起枣果软腐病害的病原之一。从枣黑斑病中主要分离到了鸭梨链格孢Alternaria yaliinficiens R.G. Roberts和七叶树壳梭孢Fusicoccum aesculi Corda,这与之前的报道不尽相似。新疆的小型病斑样本中主要分离到了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e (Fr.)Keissler和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Fr.)Wiltshire。枣轮纹斑病样本中分离到的病原菌除了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Fr.)Wiltshire之外,还有鸭梨链格孢Alternariayaliinficiens R.G. Roberts。4.采用ISSR技术和分子鉴定对引起枣果病害的链格孢属病原真菌进行研究对于能够引起枣果病害的链格孢属病原真菌,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菌株56株,对其进行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已从表型分析上确定种的链格孢属真菌,在ISSR聚类分析中并不能将其进行有效的区分;在地理区域划分中濮阳地区和山东地区的菌株能够大致的分在独立的组,新郑、登封、石家庄、新疆等地区则比较混乱。对于链格孢属病原真菌的分子鉴定主要采用rDNA ITS和OPA2-1这两种引物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基因均较保守,不能对链格孢属小孢子种进行有效的分子鉴定。可见,在链格孢属小孢子种的遗传信息上有较高的相似性。

李琦[5](2012)在《认知实践视野中的地方性知识 ——基于哈尼族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一项跨越科学哲学、人类学、农学等人文与自然学科的交叉性研究,旨在以科学实践解释学的视角重新理解哈尼族地方性知识。现代科学是当今知识的主体,主流文化中描述自然现象的唯一合法者。科学实践哲学中地方性知识观的提出,为理解非西方的知识体系,以及跨越知识体系间的相互阐释带来一丝曙光。合理性的知识不是唯一的,不存在中立的、完全无理论负载的方法以断言哪一种标准更为优越,然而对民族知识的地方性本质的研究,在传统理解下仍然未能深入文化与实践的层面。地方性知识是一整套知识体系,包括形而上的文化和形而下的技术,传统上从各角度研究地方性知识的问题,往往将其肢解为农业知识、生态知识、医疗知识或者天文历法知识等,不仅抛弃了文化信仰、世界观、人生观等成分,而且对于形而下的部分也做碎片化处理。这是对地方性知识解读的一大误区。理论优位的知识观是导致这种误读,以及知识体系间不可通约的矛盾根源。以构造和推广普适性理论为目标的现代科学,有着与传统知识不同的旨趣,因此,必须重新理解“认知”与“实践”,以发掘“地方性”在知识的积累和传播过程中的表达。认知是分布性的、情境性的,实践包含了此种意义上认知的历史和知识的形成史,以认知实践的方式阐释地方性知识是一条实践哲学解释学道路的实证研究。在中国云南,哈尼族传统的梯田农业十分发达,作为“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哈尼梯田经历了上千年的使用仍能保持产量,他们传统上也有一套维持梯田农业和生活的地方性知识,仍在运用。哈尼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源自于此,哈尼族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与现代文明迥异,哈尼族传统农业知识与现代农业难以兼容,但是,哈尼族地方性知识有着自洽的逻辑和施行方式。本研究通过分析定居哀牢山地区前后各阶段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阐释了哈尼族地方性知识的形成史。随后,又以认知实践的方式阐释现代文明影响下的哈尼族地方性知识,包括关注二者对世界理解的差异,哈尼族生活方式、人生观的变迁,现代农业与哈尼族农业的接触与冲突,以表现哈尼族地方性知识在现代文明下的动态发展过程。认知是携带情境的阐释,认知实践是携带历史情境的、对过程的阐释,而阐释的更高境界是在同一情境下淡化规则的涉入性理解。在尝试对现代知识与哈尼族地方性知识的相互阐释中,以梯田稻作系统的灌溉、病虫害防治、肥料的观念和施肥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四个主题作为参照物,通过比较同一目标、同一主题下的现代知识与哈尼族知识的对策,找到涉入性地理解彼此的平衡点,来揭示作为文化与实践的地方性知识的价值。认知实践只是理解地方性知识的一个手段,既然知识不再以理论为终点,对哈尼族地方性知识的讨论就必然要回到实践之中,地方性知识所持有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不应被现代文明所埋没,它的传承需要大力发展传统教育,提倡民族文化来获得;它的创新有待与现代文明相互借鉴,本文给出了以建设哈尼族有机农产品基地为提议的哈尼族地方性知识创新方案。

陈莲,林河通,陈艺晖,林艺芬,孔祥佳[6](2010)在《台湾青枣果实采后生理和病害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台湾青枣果实采后容易腐烂变质的特性制约着我国台湾青枣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台湾青枣果实采后生理和病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采后生理涉及果实采后呼吸强度、乙烯产生、细胞膜透性、相关酶类、营养成分、果实硬度、果皮色素等生理变化;果实采后病害包括生理性病害和病理性病害,主要概述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在台湾青枣采后病害防治上的研究与应用。指出了台湾青枣果实采后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白锦荣[7](2009)在《部分蔷薇属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分析及抗白粉病育种》文中指出月季(Rosa spp.)是世界性的重要观赏植物之一,在切花生产、盆花栽培、城市园林绿化和香料生产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蔷薇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国共有蔷薇属植物95种,其中64种为特有种,但野生蔷薇资源破坏严重,蔷薇资源现状不清。中国传统月季品种流传至今,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具备四季开花、花香芳郁宜人等优良的遗传品质。中国月季品种‘月月红’(R.chinensis’Slater’s CrimsonChina’)和‘月月粉’(R.chinensis’Parsons’Pink China’),香水月季品种‘彩晕’香水月季(R.odorata’Hume’s Blush Tea-scented China’)和‘淡黄’香水月季(R.odorata’Parks’Yellow Tea-scented China’)在现代杂种香水月季的形成过程中曾起到里程碑的作用。利用中国特有蔷薇野生种或传统月季品种的优良种质进行育种,对创造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月季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避免或减少蔷薇种质资源的进一步流失与破坏,保护其资源多样性,本研究连续3年对蔷薇野生种和传统月季品种资源进行了调查、整理、分析和评价,建立种质资源圃,并采用表型、孢粉学、SSR分子标记和nrITS序列对部分蔷薇属植物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本文调查范围选择蔷薇属分布最为集中的云南、四川横断山脉地区,种质特点明显的新疆伊犁、阿尔泰,长白山和北京周边地区。结合资源评价,筛选出观赏性状优良、抗白粉病的优异亲本材料,与现代杂种香水月季进行杂交育种,创造抗白粉病的月季新种质,为月季育种提供物质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此次调查共计搜集43种蔷薇属植物和7个变种,隶属7组7系,占我国蔷薇属种质资源的44.8%。蔷薇属垂直分布海拔变化幅度大,介于海拔700-4300m之间。从资源现状看,峨眉蔷薇(R.omeiensis)、川滇蔷薇(R.soulieana)、长尖叶蔷薇(R.longicuspis)、山刺玫(R.davurica)、钝叶蔷薇(R.sertata)等种水平分布广泛,适应性强,变异丰富;中甸刺玫(R.prelucens)、大花香水月季(R.odorata var.gigantea)、玫瑰(R.rugosa)、深山蔷薇(R.marretii)等种群数量少,资源破坏严重,急需加强保护。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蔷薇野生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华西蔷薇(R.moyesii)、刺蔷薇(R.acicularis)、黄刺玫(R.xanthina)等10个种可直接应用于园林绿化,并可作为育种亲本加以利用;川滇蔷薇、疏花蔷薇(R.laxa)、复伞房蔷薇(R.brunonii)等15种观赏性状较好,可直接或改良后选择其优良性状进行杂交育种,其后代可作为育种的中间材料进一步杂交或回交。2.调查和整理出22个中国传统月季品种,这些品种适应性广,抗性强,花型独特,芳香浓郁。将Q型聚类应用于蔷薇22个品种和2个香水月季及其变种的分类,对27个性状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选出了影响力比较大的19个性状,并根据植株性状和花部特征将传统月季品种分为4类。3.利用扫描电镜对11个蔷薇野生种和14个中国传统月季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系统观察和比较分析。孢粉学研究结果表明:花粉均为单粒、等极、辐射对称。花粉长球形或超长球形,极面观三裂圆形,具三孔沟,沟宽因种和品种而异,赤道面观椭圆形或长矩形,属于N3P4C5型花粉。外壁纹饰以条纹状纹饰为主,种间穿孔的有无、密度和大小有差异,传统品种间差异相对较小。根据条纹走向、粗细、间距和密度,嵴洼深浅和穿孔孔频,可将供试花粉分为5种类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花粉大小和外壁纹饰特征在属内不同组间花粉形态差别较大,月季组(Sect.Chinensis)与合柱组(Sect.Synstylae)亲缘关系较近;传统月季品种中花型相似的聚为一类,亲缘关系较近,这与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根据花粉形态演变规律可推断野生种中芹叶组(Sect.Pimpinellifoliae)为较原始的类型,桂味组(Sect.Cinnamomeae)次之,合柱组和月季组较进化。传统月季品种中‘四面镜’(R.’Si Mian Jing’)可能为最原始的品种类型,‘月月粉’、‘月月红’及‘匍匐红’(R.’Pufu Hong’)等品种较为进化。4.建立了适合于蔷薇属亲缘关系分析的SSR反应体系,筛选出蔷薇属种质资源SSR分析的引物,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64份蔷薇属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12对引物对供试材料具有多态性,扩增片段大小在100-400bp之间,共检测出116个等位基因变异,每个微卫星标记包含有4-15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出的等位基因平均位点9.7个。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月季品种分别与合柱组、月季组聚在一起,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木香组、小叶组(sect.Microphyllae)、芹叶组和金樱子组(sect.Laevigatae)亲缘关系较远:野蔷薇(R.multiflora)和淡黄香水月季(R.odorata var.erubescens)与现代杂种香水月季聚为一组;云南特有种中甸刺玫(小叶组)与桂味组的玫瑰和山刺玫聚为一类,而与缫丝花(R.roxburghii)(小叶组)遗传距离较远。其余聚类结果与植物学分类基本一致。5.为了进一步分析蔷薇属植物亲缘关系,本研究利用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分析了部分蔷薇属的nrITS序列。GeneBank登录36条nrITS序列,登录号为FJ527684-FJ527719,蔷薇属ITS序列长度范围为622—628bp,其中有85个变异位点,42个为信息位点,分别占13.5%和6.7%,G+C含量为55.9-58.4%。蔷薇属种间或品种间ITS序列变异主要存在于ITS1间隔区内。按照聚类结果,传统月季品种分别与合柱组和月季组聚在一起,与SSR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可以推导在传统月季品种的形成过程中,月季组和合柱组蔷薇具有重要作用。小叶组的中甸刺玫和缫丝花分别与不同的桂味组野生种聚在一起,这与传统分类不一致。木香组形成一个单支,与其它各组并列,显示出较远的遗传距离。6.在蔷薇属植物亲缘关系分析的基础上,统计田间自然发病率,在31个供试材料中筛选出5个高抗白粉病材料,18个抗病材料;结合观赏性状,选择11个抗病传统月季品种,与6个观赏性状优良、白粉病抗性较差的现代月季杂交,共计44个杂交组合,授粉563朵,其中29个组合获得杂交果实158个,杂交结实率为28%。并用SSR分子标记对10株杂种苗进行鉴定,其中6株具有父母本特异片段,初步推断是真杂种,有待于进一步形态学鉴定,其余4株只有母本片段。本研究为蔷薇属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亲缘关系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培育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月季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常慧红[8](2008)在《冬枣树皮疱斑病的病原鉴定与病害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山东省滨州市发生一种严重危害冬枣的新病害--冬枣树皮疱斑病,该病主要危害冬枣枝干,使枣皮内部变为黄色,发病严重的枝条,树皮开裂。该病影响树势生长、冬枣甲口愈合,进而影响冬枣的产量及品质,给果农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关于冬枣树皮疱斑病病原、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国内外还未见相关的报道。2005~2007年在山东滨州各县区调查,从16批次52个发病树皮分离获得242个分离物,依据其分离性状和形态特征,初步确定为Phoma persicae、Alternaria sp、Fusicoccum sp. 3个分类单位。采用单独或混合接种对3个分离物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只有Phoma persicae单独接种成功且能引起典型症状。病原鉴定确定冬枣树皮疱斑病致病菌为桃尖炫菌(桃茎点霉菌)Phoma persicae Sacc.。冬枣树皮疱斑病一般于每年的4月份冬枣发芽时开始发病,6月份冬枣开花座果期为发病高峰,7~8月份随气温升高病害发展趋缓,9~10月上旬为第二次发病高峰。室内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Phoma persicae在PDA培养基、OUA培养基、CMA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且大量产孢。Phoma persicae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8℃,在5℃和35℃时不能生长。孢子萌发最适宜温度为25℃。光照与黑暗交替(12L:12D)、24h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较快,光照对菌落产孢无明显影响。Phoma persicae在pH6~7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pH值为6~7。分生孢子在树皮煮汁溶液中萌发率最高。通过药剂筛选试验,初步确定了苯醚甲环唑(世高)、嘧菌酯(阿米西达)、氟硅唑(福星)等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田间药剂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氟硅唑防效分别为83.2%、79.1%、72%。

祁寒,孙光明,李绍鹏,魏长宾[9](2008)在《硼在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研究现状》文中提出论述了硼素在作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作物产量与品质指标的影响,分析了硼在分子水平对作物产生的作用及对作物生理代谢的研究现状。

况红玲[10](2007)在《中国部分枣产区枣主要果实病害的病原及药剂筛选》文中提出枣树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林树种。近年来,枣果实病害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北京、陕西、安徽等枣区普遍发生,一方面造成大面积落果,导致减产;另一方面极大地影响了枣果的品质,给广大枣农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将从河南、山西、北京三地部分枣区的采集的病枣果,将它们分成铁皮症状型和缩果症状型,并对从病果上分离到的真菌进行了对比,共分离到13种已经鉴定到属或种的真菌以及两种未知菌。用从河南分离到的Coniothyrium olivaceum Bon.、Alternariatenuissima(Fr.)Wiltshire和Alternaria alternata(Fr.:Fr)Keissler三种真菌对扁核酸枣果和梨枣果做了室内外接种试验,室内试验表明,这三种真菌是扁核酸和梨枣果铁皮型症状病害的病原。对河南濮阳地区的扁核酸和梨枣的枝条、花和果实进行了定期的组织分离,确定A.tenuissima和A.alternata在枣果枝开始萌动时即开始侵入,C.olivaceum在枣果发育期才侵入。最终确定枣铁皮型病害和缩果型病害为枣果实同种病害的不同症状型。采用针刺法对从北京梨枣病果上分离到的细极链格孢菌产生的粗毒素进行了活性检测,初步确定了0.6mg/ml左右的细极链格孢菌粗毒素浓度是导致冬枣叶斑病的粗毒素最低致病浓度。这为进一步研究枣叶斑病、枣果实病害的发病机理以及用毒素选育抗病枣树品种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基础。针对河南濮阳扁核酸枣区的枣果实病害,作者首次尝试用生物农药对枣果实病害进行无公害防治。室内农药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下,中生菌素、易保、农抗和苹果益微4种药剂对C.olivaceum的抑制效果相对较好,抑制率最高可达100%;氢氧化铜、中生菌素、易保、农抗和苹果益微5药剂对A.tenuissima和A.alternata的抑制效果都相对较好,抑制率最高可达100%。室外试验结果表明:3%中生菌素800倍3次、4%农抗120的400倍3~4次、4%双抗400倍4次对防治枣果实病害效果最好。分别运用蒽酮比色法、酸碱滴定法、Vc测定试剂盒测定了室外施用4%农抗120的400倍、4%双抗的400倍、苹果益微800倍、苹果益微600倍、3%中生菌素800倍5个生物农药处理和75%甲基托布津800倍一个化学药剂处理对枣果的总糖、总酸、抗坏血酸(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外施用以上浓度的农药没有对扁核酸枣果的总糖、总酸、Vc三项生理指标造成影响,可以在田间推广使用。

二、云南省毛叶枣病害的初步记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毛叶枣病害的初步记述(论文提纲范文)

(1)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台湾青枣果实采后病害的抑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前处理
    1.2 测定方法
        1.2.1 果实腐烂指数和病害指数的测定
        1.2.2 果实几丁质酶(CHI)和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的测定
        1.2.3 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测定
        1.2.4 果实总酚含量的测定
        1.2.5 果实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1.2.6 果实酶提取液的蛋白质含量测定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1-MCP处理对台湾青枣果实病害指数和腐烂指数的影响
    2.2 1-MCP处理对台湾青枣果实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的影响
    2.3 1-MCP处理对台湾青枣果实几丁质酶(CHI)活性的影响
    2.4 1-MCP处理对台湾青枣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
    2.5 1-MCP处理对台湾青枣果实总酚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2)吉林省葫芦科作物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国内外炭疽病害的发生和危害
    1.2 葫芦科作物炭疽病的病害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11种葫芦科作物炭疽病的病原学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11种葫芦科作物炭疽病菌的室内药剂筛选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C.incanum and C.lini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研究及鬼臼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桃儿七概述
        1.1.1 桃儿七的起源与分布
        1.1.2 桃儿七属的命名考订
        1.1.3 形态特征
        1.1.4 桃儿七的种质资源现状
    1.2 桃儿七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1.2.1 木脂素类化学成分
        1.2.2 黄酮及其它类化合物
        1.2.3 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与含量检测
        1.2.4 化学指纹图谱
    1.3 桃儿七的药理作用研究
        1.3.1 抗肿瘤作用
        1.3.2 抗病毒作用
        1.3.3 毒性
        1.3.4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3.5 对肠平滑肌的影响
        1.3.6 止咳祛痰-抗炎作用
        1.3.7 抑菌杀虫作用
        1.3.8 抗氧化及辐射防护作用
        1.3.9 其它作用
    1.4 鬼臼毒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基因
    1.5 桃儿七遗传多样性研究
        1.5.1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1.5.2 桃儿七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1.6 桃儿七研究热点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1.6.1 引种栽培
        1.6.2 桃儿七的组织培养
        1.6.3 桃儿七的细胞培养
        1.6.4 应用生物反应器生产鬼臼毒素
        1.6.5 毛状根诱导桃儿七中鬼臼毒素
        1.6.6 植物内生真菌发酵生产鬼臼毒素
        1.6.7 鬼臼毒素的化学合成
    1.7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植物上的应用
        1.7.1 转录组概述
        1.7.2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植物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1.8 本研究选题依据
    1.9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1.10 研究内容和预期结果
        1.10.1 研究内容
        1.10.2 预期结果
    1.11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桃儿七资源现状调查
    2.1 调查方法与内容
        2.1.1 文献调查
        2.1.2 走访调查和市场调查
        2.1.3 样方调查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样地设置情况及调查结果
        2.2.2 地理分布
        2.2.3 桃儿七生境条件
        2.2.4 桃儿七资源状况
        2.2.5 种群特征和群落类型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色谱学、化学计量学的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仪器与试剂
        3.1.2 试验材料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3.2.2 流动相的选择
        3.2.3 空白试验
        3.2.4 线性关系的考察
        3.2.5 精密度试验
        3.2.6 重复性试验
        3.2.7 稳定性试验
        3.2.8 检测限(LOD)与定量限(LOQ)试验
        3.2.9 加样回收率试验
        3.2.10 桃儿七指纹图谱研究
        3.2.11 基于化学计量学联用色谱数据等多元分析方法评价桃儿七资源品质
    3.3 讨论
        3.3.1 桃儿七指纹图谱
        3.3.2 桃儿七资源品质评价
        3.3.3 桃儿七的化学多样性
    3.4 小结
        3.4.1 指纹图谱的构建
        3.4.2 丰富的化学多样性
        3.4.3 桃儿七资源品质评价
第四章 桃儿七表型多样性及其对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调查所用工具/仪器
        4.1.2 调查对象
        4.1.3 性状选择和测定
        4.1.4 不同产地桃儿七化学成分的测定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桃儿七表型均值变异
        4.2.2 调查区域间(内)形态性状差异分析
        4.2.3 研究区域间桃儿七表型分化程度
        4.2.4 表型特征稳定性
        4.2.5 表型多样性与化学多样性的关系
    4.3 讨论
        4.3.1 桃儿七表型多样性
        4.3.2 桃儿七表型多样性与化学多样性的关系
    4.4 小结
第五章 桃儿七遗传多样性及其对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紫外分光度法检验DNA纯度
        5.2.2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纯度
        5.2.3 基因组DNAISSR-PCR扩增结果
        5.2.4 桃儿七种群遗传多样性
        5.2.5 桃儿七种群的遗传结构和分化
    5.3 讨论
        5.3.1 桃儿七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5.3.2 高的遗传分化和显着的遗传结构
        5.3.3 桃儿七遗传多样性对其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5.3.4 桃儿七种群的遗传保护
    5.4 小结
        5.4.1 桃儿七种群存在低的遗传多样性、高的遗传分化和清晰的遗传结构
        5.4.2 桃儿七遗传多样性与化学多样性的关系及其保护
第六章 环境因素对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6.1 材料和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八个产区的环境因素分析
        6.2.2 不同产地桃儿七有效成分的差异(多样性)
        6.2.3 环境因素对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6.3 讨论
        6.3.1 地理因素对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6.3.2 降雨对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6.3.3 光照对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6.3.4 温度对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6.3.5 土壤因素对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6.3.6 桃儿七药材的道地性
    6.4 小结
第七章 桃儿七转录组测序与分析及鬼臼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发掘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仪器与试剂
        7.1.3 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RNA样品制备及质量分析
        7.2.2 测序产量统计与质量分析
        7.2.3 RNA-seq序列组装结果
        7.2.4 RNA-seq序列比对及功能注释结果
        7.2.5 Unigenes功能分类及代谢通路注释
        7.2.6 鬼臼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
    7.3 讨论
        7.3.1 RNA样品质量
        7.3.2 测序产量及组装情况
        7.3.3 Unigene功能注释
        7.3.4 编码蛋白框预测及近缘模式生物同源基因CDS的比较
        7.3.5 桃儿七转录组功能分类
        7.3.6 鬼臼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发掘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8.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8.3.1 不足之处
        8.3.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4)枣果实病原真菌的鉴定及链格孢属病原真菌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枣缩果病研究进展
        1.1.1 我国枣缩果病的分布及危害
        1.1.2 枣缩果病的症状和诊断
        1.1.3 枣缩果病病原的研究现状
        1.1.4 枣缩果病的侵染循环
        1.1.5 影响枣缩果病发生的因素
        1.1.6 枣缩果病的防治技术
    1.2 枣炭疽病研究进展
        1.2.1 我国枣炭疽病的分布及危害
        1.2.2 枣炭疽病的症状和诊断
        1.2.3 枣炭疽病病原的研究现状
        1.2.4 枣炭疽病的侵染循环
        1.2.5 影响枣炭疽病发生的因素
        1.2.6 枣炭疽病的防治技术
    1.3 枣果实其他病害研究进展
        1.3.1 枣软腐病研究进展
        1.3.2 枣黑斑病研究进展
    1.4 ISSR 遗传多样性分析
        1.4.1 ISSR 技术简介
        1.4.2 ISSR 在植物病原菌研究中的应用
        1.4.3 ISSR 在枣上的应用
        1.4.4 ISSR 在枣果病原真菌研究的作用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枣病原真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
        3.1.1 实验材料
        3.1.2 研究方法
    3.2 病原菌形态鉴定
    3.3 病原菌分子鉴定
        3.3.1 实验材料
        3.3.2 研究方法
    3.4 枣果实病害链格孢属病原真菌的 ISSR 遗传多样性分析
        3.4.1 实验材料
        3.4.2 研究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枣缩果病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测定、病原菌的鉴定
        4.1.1 枣缩果病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测定
        4.1.2 枣缩果病病原菌的鉴定
    4.2 枣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测定、病原菌的鉴定
        4.2.1 枣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测定
        4.2.2 枣炭疽病病原菌的鉴定
    4.3 枣软腐症状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测定、病原菌的鉴定
        4.3.1 枣软腐症状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测定
        4.3.2 枣软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4.4 枣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测定、病原菌鉴定
        4.4.1 枣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测定
        4.4.2 枣黑斑病病原菌的鉴定
    4.5 枣小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测定、病原菌鉴定
        4.5.1 枣小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测定
        4.5.2 枣小斑病病原菌的鉴定
    4.6 枣轮纹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测定、病原菌鉴定
        4.6.1 枣轮纹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测定
        4.6.2 枣轮纹斑病病原菌的鉴定
    4.7 枣果病害链格孢属病原的 ISSR 遗传多样性分析
        4.7.1 枣果实病害链格孢属病原菌 DNA 的提取
        4.7.2 ISSR 引物的筛选和退火温度的确定
        4.7.3 ISSR 引物随机扩增产物的检测
        4.7.4 链格孢属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发表论文情况

(5)认知实践视野中的地方性知识 ——基于哈尼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地方性知识新的阐释方法:认知实践
    第一节 对地方性知识的传统理解
    第二节 批判理论优位的知识观
    第三节 重新理解“认知”与“实践”
    第四节 以认知实践阐释地方性知识
第二章 哈尼族文化概要
    第一节 梯田生活现状
    第二节 族源与迁徙史
    第三节 哈尼人对世界的认识
    第四节 哈尼人对人生的认识
第三章 以认知实践阐释哈尼族地方性知识的形成史
    第一节 定居哀牢山地区之前的生存环境
    第二节 早期民族知识的产生
    第三节 定居哀牢山地区之后的生存环境
    第四节 地方性知识的形成
第四章 以认知实践阐释现代文明中的哈尼族地方性知识
    第一节 对世界理解的差异
    第二节 生活方式的改变
    第三节 人生观的变迁
    第四节 农业的接触与冲突
第五章 现代知识与哈尼族地方性知识的相互阐释
    第一节 梯田稻作系统的灌溉知识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的知识
    第三节 肥料与施肥的知识
    第四节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知识
第六章 哈尼族地方性知识的道路:从认知实践到实践创新
    第一节 认知实践与地方性知识
    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的价值
    第三节 地方性知识的传承
    第四节 地方性知识的未来:回到实践之中创新
结论及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台湾青枣果实采后生理和病害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台湾青枣果实采后生理
    1.1 果实失水、萎蔫
    1.2 果实硬度
    1.3 果皮色素
    1.4 酚类物质
    1.5 呼吸强度和乙烯产生
    1.6 细胞膜透性
    1.7 相关酶类
    1.8 营养成分
2 台湾青枣果实采后病害
    2.1 生理性病害
        2.1.1 低温冷害
        2.1.2 缺钙、缺硼症
    2.2 侵染性病害
3 台湾青枣果实采后侵染性病害的控制措施
    3.1 化学防治
    3.2 生物防治
    3.3 物理防治
        (1) 果实采前套袋:
        (2) 紫外线、臭氧处理:
        (3) 热处理:
    3.4 涂膜处理
    3.5 品种选育
4 展望

(7)部分蔷薇属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分析及抗白粉病育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目录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蔷薇属种质资源的研究概况
        1.1.1 蔷薇属种质资源分布研究
        1.1.2 蔷薇属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研究
        1.1.2.1 形态学方法
        1.1.2.2 孢粉学方法
        1.1.2.3 分子标记研究
        1.1.2.4 系统学研究
        1.1.2.5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1.2 蔷薇属育种概况
        1.2.1 蔷薇属育种历史
        1.2.2 中国蔷薇属栽培与育种
        1.2.2.1 中国月季栽培历史
        1.2.2.2 中国传统月季的地位
        1.2.3 抗病育种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部分蔷薇属种质资源调查、搜集与分析
    2.1 蔷薇属野生种质资源调查
        2.1.1 调查方法
        2.1.2 调查结果
        2.1.2.1 云南省蔷薇属植物调查结果
        2.1.2.2 长白山蔷薇属植物调查结果
        2.1.2.3 四川西南地区蔷薇属植物调查结果
        2.1.2.4 新疆伊犁、阿尔泰蔷薇属植物调查结果
        2.1.2.5 北京地区蔷薇属植物调查结果
    2.2 部分蔷薇属(RosaL.)种质资源评价
        2.2.1 材料
        2.2.2 评价方法
        2.2.2.1 构建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2.2.2.2 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2.2.3 结果与分析
        2.2.3.1 评分标准的确定
        2.2.3.2 部分蔷薇属种间得分
    2.3 中国传统品种资源的搜集和分析
        2.3.1 中国传统月季品种的形态特征
        2.3.2 部分中国传统月季品种的形态学分类
        2.3.2.1 供试材料
        2.3.2.2 分类性状选取和编码
        2.3.2.3 数据处理
        2.3.2.4 结果与分析
    2.4 结论和讨论
        2.4.1 蔷薇资源的现状
        2.4.1.1 云南蔷薇属植物现状分析
        2.4.1.2 长白山区蔷薇属植物现状分析
        2.4.2 蔷薇属种质资源保护策略
        2.4.3 部分蔷薇属种质资源评价
        2.4.4 部分中国传统月季品种形态学分类
3 部分蔷薇属植物亲缘关系研究
    3.1 部分蔷薇属植物花粉形态及其分类研究
        3.1.1 材料与方法
        3.1.1.1 材料
        3.1.1.2 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1.2.1 蔷薇属花粉的形态特征
        3.1.2.2 花粉大小
        3.1.2.3 花粉外壁纹饰
        3.1.2.4 聚类分析
        3.1.3 结论与讨论
        3.1.3.1 花粉演化趋势
        3.1.3.2 花粉形态与植物形态学比较
        3.1.3.3 传统月季品种的亲缘关系
    3.2 部分蔷薇属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3.2.1 供试材料
        3.2.2 试剂和仪器
        3.2.3 试验方法
        3.2.3.1 DNA的提取
        3.2.3.2 DNA浓度与质量测定
        3.2.3.3 SS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3.2.3.4 PCR扩增反应
        3.2.3.5 SSR引物筛选
        3.2.3.6 SSR引物荧光标记
        3.2.3.7 SSR数据分析
        3.2.4 结果与分析
        3.2.4.1 DNA提取结果与测定
        3.2.4.2 正交设计和完全随机试验优化月季SSR反应体系
        3.2.4.3 SSR反应引物的筛选
        3.2.4.4 SSR标记的多态性
        3.2.5 结论和讨论
        3.2.5.1 影响SSR扩增反应的因素
        3.2.5.2 SSR分子标记在蔷薇属亲缘关系研究的应用
    3.3 ITS序列分析部分蔷薇属植物系统演化
        3.3.1 材料与方法
        3.3.1.1 供试材料
        3.3.1.2 DNA提取
        3.3.1.3 ITS序列PCR扩增
        3.3.1.4 扩增产物的纯化
        3.3.1.5 纯化产物的克隆、转化
        3.3.1.6 序列测定与分析
        3.3.2 结果与分析
        3.3.2.1 ITS序列PCR扩增结果
        3.3.2.2 PCR产物纯化
        3.3.2.3 ITS序列分析
        3.3.2.4 基于ITS序列的蔷薇属亲缘关系分析
        3.3.3 结论与讨论
    3.4 部分蔷薇属植物亲缘关系讨论
4 月季抗白粉病杂交育种
    4.1 育种目标
    4.2 蔷薇属种质资源白粉病抗性筛选
        4.2.1 材料与方法
        4.2.1.1 供试材料
        4.2.1.2 病菌孢子鉴定
        4.2.1.3 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方式观察
        4.2.1.4 调查田间自然发病率
        4.2.2 结果与分析
        4.2.2.1 病害诊断
        4.2.2.2 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状况
        4.2.2.3 蔷薇属植物抗病性筛选
    4.3 杂交育种
        4.3.1 亲本的选择
        4.3.2 杂交方法
        4.3.2.1 花粉采集
        4.3.2.2 花粉生活力测定
        4.3.2.3 授粉
        4.3.2.4 柱头萌发力
        4.3.2.5 杂交后的管理
        4.3.2.6 播种
        4.3.2.7 杂种鉴定
        4.3.3 结果与分析
        4.3.3.1 花粉萌发率
        4.3.3.2 柱头萌发
        4.3.3.3 杂交结实率
        4.3.3.4 杂种鉴定
    4.4 讨论
        4.4.1 月季白粉病抗性
        4.4.2 月季杂交育种
        4.4.3 杂种鉴定
5 结论
    5.1 本研究主要结论
    5.2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冬枣树皮疱斑病的病原鉴定与病害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枣的起源及分布
        1.1.1 枣的起源与演化
        1.1.2 枣树的栽培历史
        1.1.3 枣属植物的分布与分类
        1.1.4 枣的品种资源
    1.2 冬枣的发展现状
        1.2.1 冬枣的分类地位
        1.2.2 冬枣的分布
        1.2.3 冬枣的形态、成分及价值
        1.2.4 滨州市冬枣生产现状
    1.3 国内外冬枣病虫害研究进展
        1.3.1 国外冬枣研究现状
        1.3.2 国内冬枣研究现状
        1.3.3 滨州市冬枣的主要病虫害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论文设计思路
2 材料与方法
    2.1 冬枣树皮疱斑病发生危害情况调查
        2.1.1 系统定点调查
        2.1.2 大田普查
    2.2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2.2.1 病害标本的采集取样
        2.2.2 培养基
        2.2.3 病原菌分离、纯化
    2.3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2.3.1 孢子悬浮液的配制
        2.3.2 田间接种试验
        2.3.3 病原菌再分离
        2.3.4 病原菌鉴定
    2.4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2.4.1 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4.2 温度对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2.4.3 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4.4 pH 值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2.4.5 营养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2.5 药剂试验
        2.5.1 室内药效试验
        2.5.2 田间药效试验
        2.5.3 药剂组配综合防病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病害发生及危害情况
    3.2 冬枣田间自然发病典型症状
    3.3 枣树不同品种发病情况调查
    3.4 病原物的分离和初步鉴定结果
    3.5 回接菌株致病性测定
    3.6 回接后病部再分离试验
    3.7 病原菌培养形状和鉴定
    3.8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3.8.1 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8.2 温度对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8.3 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8.4 PH 值对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8.5 营养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9 药剂试验
        3.9.1 室内药效试验结果
        3.9.2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3.9.3 药剂组配综合防病试验
4 讨论
    4.1 冬枣树皮疱斑病的发生危害
    4.2 冬枣树皮疱斑病的病原鉴定
    4.3 药剂筛选
    4.4 药剂组配综合防病
5 结论
    5.1 冬枣树皮疱斑病的危害
    5.2 冬枣树皮疱斑病的病原
    5.3 冬枣树皮疱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5.4 化学防治药剂的筛选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中国部分枣产区枣主要果实病害的病原及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枣树在国内外栽培现状
    1.2 枣树的价值
    1.3 国内外枣树病害种类概况
    1.4 枣果实病害种类
        1.4.1 枣铁皮病与缩果病的症状比较
        1.4.2 枣铁皮病与缩果病的发病规律与地域相近
        1.4.3 枣铁皮病与缩果病的病原众说纷纭
    1.5 本文研究对象及重点
2 枣铁皮型病害和缩果型病害病原的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枣病果上分离到的主要真菌种类
        2.2.2 枣病果上分离到的其他真菌
        2.2.3 枣铁皮型病果上各种真菌的分离率
        2.2.4 枣缩果型病果上各种真菌的分离率
        2.2.5 接种试验结果与分析
3 枣铁皮型病害病原侵入时间的确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3 枣组织上分离到的主要真菌的分离率
4 细极链格孢菌粗毒素的提取及活性测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枣品种对细极链格抱菌粗毒素的不同反应
        4.2.2 细极链格抱菌粗毒素对冬枣最低致病浓度的确定
5 防治枣铁皮型病害的室内外药剂筛选
    5.1 供试药剂
    5.2 供试菌种
    5.3 方法
        5.3.1 室内药剂筛选试验的方法
        5.3.2 室外药剂筛选试验的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4.1 室内药剂筛选试验结果与分析
        5.4.2 室外药剂筛选试验结果与分析
6 不同药剂对扁核酸枣总糖、总酸、VC含量的影响
    6.1 材料
    6.2 方法
        6.2.1 不同药剂处理的扁核酸枣总糖含量的测定
        6.2.2 不同药剂处理的扁核酸枣总酸含量的测定
        6.2.3 不同农药处理的扁核酸枣 Vc含量的测定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处理的扁核酸枣的总糖,总酸及 Vc含量
        6.3.2 不同农药对扁核酸枣的总糖,总酸及 Vc含量的影响
7 结论与讨论
8 本文的不足
图版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一、学术研究情况
    二、发表论文情况
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云南省毛叶枣病害的初步记述(论文参考文献)

  • [1]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台湾青枣果实采后病害的抑制[J]. 陈莲,王璐璐,林河通,林艺芬,陈艺晖. 中国食品学报, 2020(01)
  • [2]吉林省葫芦科作物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药剂筛选[D]. 孙蕾.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3]桃儿七化学多样性研究及鬼臼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发掘[D]. 刘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6)
  • [4]枣果实病原真菌的鉴定及链格孢属病原真菌多样性研究[D]. 王叶. 河南农业大学, 2013(04)
  • [5]认知实践视野中的地方性知识 ——基于哈尼族的研究[D]. 李琦.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6]台湾青枣果实采后生理和病害研究进展[J]. 陈莲,林河通,陈艺晖,林艺芬,孔祥佳. 包装与食品机械, 2010(06)
  • [7]部分蔷薇属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分析及抗白粉病育种[D]. 白锦荣.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8]冬枣树皮疱斑病的病原鉴定与病害防治研究[D]. 常慧红.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3)
  • [9]硼在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研究现状[J]. 祁寒,孙光明,李绍鹏,魏长宾.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6)
  • [10]中国部分枣产区枣主要果实病害的病原及药剂筛选[D]. 况红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云南大枣茅野病害初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