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烤烟怎样取得好收成(论文文献综述)
黄月华[1](2020)在《重庆市双泉乡耕地抛荒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高速发展,选择外出务的农民工越来越多,他们远离自家耕地,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在农民工的流出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农村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和农村耕地抛荒现象。这不仅造成农村“空心化”、农村可耕地资源的浪费,还致使农村农耕文化的没落,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振兴的发展。外出务工人流增多,在家务农劳动力短缺,都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留下了隐患。对此,亟需引起社会各主体的重视。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将其耕地抛荒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即主动型耕地抛荒(包括常年性抛荒、务工为主型抛荒和务农为主型抛荒)与被动型耕地抛荒(包括季节性抛荒、隐性抛荒和土地利用不足型抛荒)。据研究发现,双泉乡耕地抛荒现象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首先,耕地抛荒对土地本身的影响:闲置了部分土地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土地的利用率。其次,耕地抛荒对乡村社会的影响:造成了村庄“空心化”、阻碍了农村建设进程与乡村振兴的发展。最后,耕地抛荒对农民的影响:解放了部分劳动力、威胁粮食安全。针对耕地抛荒所带来的影响,双泉乡政府采取了诸如引导土地流转、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企业及开发乡村旅游、促进新型农民发展等措施促进土地的充分合理利用;双泉乡企业则通过承包部分耕地、为农户提供就近就业机会等方式为解决土地抛荒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双泉乡农民也通过合理职业化与兼职化、积极转变自身观念积极寻求着解决土地抛荒问题的对策,为这一难题的克服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为加强对土地的高效利用,降低耕地抛荒比例,笔者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适当地再增大惠农幅度,尽可能最优程度完善相关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对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土地政策的宣传,加大落实相关政策,积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一定层面上降低农民对农地基本功能的依赖,合理地利用耕地及创建耕地监督制度,及时且有效测评耕地抛荒的现状。面对如今农村社会的复杂现实,而农村社会正在渐进转型,农村各主体应当立足于基层善治的辩证思维,赋予农村耕地一定的实践空间,逐步找回耕地的固有属性,从而更为有效地缓解农村耕地抛荒难题。
李瑜[2](2020)在《云南镇沅苦聪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研究》文中认为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恩乐镇复兴苦聪新村为易地扶贫搬迁新村,拉祜族苦聪人的民俗文化因搬迁挪移而被卷入剧烈变迁的浪潮之中,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苦聪新村走上了民俗文化再生产之旅。苦聪新村的民俗文化再生产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动推进拉祜族苦聪人易地扶贫搬迁的政治、社会推力与地方精英、苦聪民众之间的博弈、合作与共谋推动了新村民俗文化的再生产,使其经历了一个从零散破碎到被选择、被重新建构的流动过程,而拉祜族苦聪人这一文化传承主体也从被动到主动地参与自我文化再生产,逐渐体现出文化主体应有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本文对苦聪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过程进行整体而全面的考察,一是旨在通过关注拉祜族苦聪人民俗文化再生产的问题,一是希望有助于促进拉祜族苦聪人异地社会融入,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二是旨在通过进一步思考文化变迁、民俗再生产等民俗学基础性概念来反思民俗学的新村民俗研究。第一章直接介入苦聪新村的村落空间再生产,历时地挖掘了拉祜族苦聪人的历史渊源,共时地交代了拉祜族苦聪人当下地生存环境,阐明了民俗文化再生产的现实语境。第二、三章从苦聪最为重要的集体性祭祀节日——畲皅节的变迁、“过秋”这一由节气转变的新节日的兴起,以及出生、婚礼和丧礼的变迁发展,陈述了苦聪新村节日民俗和仪礼民俗再生产的动态过程、原因、特点及功能。第四章,通过对拉祜族苦聪人历史文化博物馆这一特殊记忆表征符号的论述,阐明了记忆载体对于民族民俗文化的记忆功能,以及其中体现的民俗主体的角色的。结语部分认为,首先,苦聪新村民俗文化的再生产是社会剧烈变迁背景下的突变式变迁,搬迁政策来的迅速而剧烈以及民俗文化对于异地融入的重要作用使得苦聪新村的民俗剧变成为不可逆的事实。其次,苦聪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其中多方力量对民俗的操弄以及民俗主体自我对新语境和其他主体的适应,恰好是民俗文化再生产的真相,是文化再生产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因素间关系的体现,亦是我们民俗学新村民俗研究的对象。第三,介于当下异地扶贫搬迁移民新村苦聪民俗的复杂多元样态,民俗学在进行类似的新村民俗研究时,应该具有一种整体的、动态的学术视野,要能够全面的关注其整体性、联系性,关注民俗文化再生产的日常生活转向。同时要勇于面对社会剧变语境下民俗主体的现代性转型问题,体现民俗学作为一种“民生之学”的人文立场与价值追求。
魏春红[3](2019)在《谁的需求? ——以云南南村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为个案的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强调以需求为导向,满足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但是经常会遭遇专业知识与地方脉络如何结合的议题。本研究以研究者在云南开展的专业实践为素材,经由参与式观察、入户访谈和文献查阅等方法,反思在不同主题服务过程中关于如何界定需求、需求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并在地方性知识理论的指导下探究不同主体的需求表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要素。研究发现,在以“课业辅导、个人卫生、广场舞教学”为主题的服务中,不同主体的服务需求在不同阶段呈现动态变化:其一是服务过程中主体间需求一致或冲突的产生,需要不断进行需求协商;其二是从无到有、从有至无,需求不断面临建构或解构。在需求变化的背后是社会工作专业文化与地方性知识、城乡差异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两类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相遇,其生活观念及行为表现既存在“引力”,也有“推力”。地方性的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是南村人生存的土壤和环境,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离不开对地方性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经济发展模式、生活习俗理念、自然地理条件等地方性知识和社会工作专业文化成为影响服务接收者和提供者进行选择并采取行动的重要因素。注重地方性知识和专业文化的双重理解、把握和运用,可有效减少冲突、摩擦的发生,增强服务成效。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不仅需要自身对于专业知识的转译、消化和吸收,同样需要借鉴、吸收当地本土性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形成“融合”模式,既推动农村社区的前进,又促进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实现不同主体需求的满足。
李娜[4](2019)在《民间信仰与生存实践 ——碑格彝族濮拉人的民族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村落、社区为基点,以民族志书写为基础,运用人类学宗教研究的理论视角和彝族宗教研究的成果,通过对云南省开远市碑格乡的彝族濮拉人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类民间信仰的深入研究,籍此对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加以呈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碑格彝族濮拉人民间信仰的文化内涵、以及这些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如何与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等问题。首先,濮拉人的自然崇拜与旱作农耕的社会生活。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社会生产力极低的条件下,濮拉人对大自然的依赖常把自然界的事物人格化,崇拜着天地日月等各种自然神灵,这些神灵与人们旱作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山区绝大部分仍以旱作农耕作为主要生计来源的濮拉村民来说,土地、阳光、雨水对农作物的生产至关重要,这是他们崇拜天地日月等自然神灵的根源所在。至今濮拉人还保留着传统的祭年和祭龙仪式,仪式中的年树(年神)和龙树(树神)是天地的象征,其整个祭祀过程是人们崇天敬地的仪式反映,同时也是他们旱作农耕社会生活的一种符号表达。从濮拉人的生存状况出发,人们对自然神明的心态和行为可归结为一种民间宗教,其中包含着人与自然互为依存的初步认知和信仰习俗。祭年和祭龙仪式是濮拉人协调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一种生存智慧,其仪式行为背后蕴含的是人们对丰产丰收和人畜增殖的期盼和诉求,同时也是辛勤耕作的濮拉人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其次,濮拉人的祖灵崇拜与父系血缘的延续。濮拉人的祖灵崇拜建立在父母灵魂不灭的信念基础之上,人们认为父母生前是世上对自己最关怀的人,死后必定会处处保佑着自己的子孙。基于这样的观念,濮拉人产生了一套严密的丧葬仪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一,葬礼具有随地点、状态、身份变化的过渡意涵。其二,葬礼中的象征符号承载着濮拉人的历史信息,是人们族群记忆的重要体现。其三,葬礼中仪式主体的性别分工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主家男性成员在整个仪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以死者儿子为主体的仪式行为,还是葬礼中实质性的礼物流动,都在发挥着维系父系血缘社会结构的文化功能。另从家族的外部来看,葬礼中村民们的相帮互助多以男性家长的名义进行,由此也强化各父系血缘家族与社区的整合,增强了村寨社区的凝聚力。在祖灵的关照下,父系血缘纽带是维持濮拉家庭、家族乃至村落社会运转的内部机制。最后,濮拉人的鬼魂信仰与疾病治疗的抉择。鬼魂在碑格濮拉人的疾病观念居于主导地位。濮拉人鬼与魂的区别是,魂指活人,鬼指死人;如果魂离开了人体,人就要生病;如果鬼附着在活人身上,人也要生病。为解除疾病带来的困扰,濮拉人叫魂和驱鬼仪式一直盛行不衰,这种需求使通过驱除鬼魂为人治病的仪式专家(贝玛和锁斋)应运而生。日常生活中,濮拉人遇到身体不适,请贝玛和锁斋治病是他们疾病治疗的首选,在其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人们才会去医院就医,对传统治疗的依赖反映出他们对地方知识和信仰体系的认同,这也是濮拉人求医行为背后的文化逻辑。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濮拉人在依赖传统治疗的同时,并没有对现代医疗拒而远之,而是将两者相辅相成、并行不悖,在“神药两解”中交替选择是人们在解决生命困扰的疾病治疗实践中发展出来的较为明智的抉择方式。
穆艳花[5](2019)在《新世纪以来马鬃乡苗族生计方式变迁研究》文中提出生计是一个地域内的族群在生活中选择的谋生方式和手段,它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马鬃苗族乡是汉族与苗族长期聚居的地方,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区别于其他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马鬃乡苗族不一样的生计文化。笔者通过参与观察法以及访谈法获悉马鬃苗族长期以种植玉米、红薯、土豆为生,兼有养殖和手工。经研究发现,他们以前的这些生计皆是为了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种植能够为家庭带来粮食,而养殖能够为庄稼种植提供肥料以及满足家庭的肉食需求,手工中的蜡染、刺绣和纺织满足了人们的穿衣需要。以前,马鬃交通闭塞,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这些生计在当地是普遍存在的,他们别无选择。而现在,随着马鬃乡村旅游的兴起以及当地土地流转等原因,他们的主要生计已经不再是庄稼种植,而是朝着民宿、餐饮、手工业以及务工等多元化方向发展。新世纪以来,马鬃苗族乡发生了巨大变化,生计在环境改变的情况下也发生了变化,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笔者根据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发现致使马鬃苗族生计变迁的原因主要有政府政策的扶持、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和民族文化认同的产生等。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减少了家庭耕地面积,开始出现家庭劳动力剩余,有了外出务工热潮。“百企帮百村”政策响应下的企业进驻马鬃苗族乡,红苗客栈以及“茶园五景”的修建以及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当地提供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契机。政府对民族文化的宣传以及当地人文化自觉的形成,为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思想基础,相继出现“红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艺纺服饰有限公司”、“会芝蜡染刺绣工坊”等有利于发展和传承当地文化的媒介。经笔者研究发现,生计变迁后人们需要有一个调适的过程,这个过程也会使人们的生活发生变化,如大多数人购买代步工具以适应变化了的交通情况,改造房屋以适应乡村旅游,休闲娱乐的多样化适应了社会潮流的发展。婚恋圈的扩大是当地人婚姻观念转变的产物,是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节日文化、丧葬文化、宗教信仰等的变化是顺应时代发展步伐的,也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在生计变迁的背景下,人们在生活和思想上的调适是必要的,尤其是主动适应。
赵雅雯[6](2018)在《现代科学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的张力 ——云南省宾川县大罗村葡萄种植的生态人类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葡萄种植是如今生活在宾川县大罗村的白族村民主要的生产方式,截至2016年夏天,整个大罗村90%的耕地都被用来种植葡萄。葡萄的大规模种植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收益,每年的人均纯收入由种植葡萄前的5000元增加到了 10146元。可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生态问题也逐渐凸显。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原有耕地变成了单种培植地,二是对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具体来说,原有的耕地大多数变成了只种植葡萄的单种培植地,这样做虽然能够增加村民们的收入,但是单种培植地与更具差异性的生态系统相比,降低了强壮度和抵抗性,使得当地的葡萄植株每年都会遭到病虫害,从而影响葡萄的销售价格,对于村民们的收入造成了损失。大罗村所种植的葡萄是引入的外来品种,村民们以往所使用的农家肥和尿素这一类化肥无法给葡萄的生长发育发育提供足够的养分,于是开始大量使用复合肥和水溶肥这一类新型的化肥来保障葡萄的生长。新型化肥的大量使用给大罗村的葡萄种植提供了养分的保障,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到土地的承载力,使得近两年来土壤的质量大幅度下滑,酸化、板结的现象十分严重。大罗村的村民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于葡萄种植产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开始寻求解决办法。2015年,大罗村的一部分村民在农科站的带动下开始引入标准化种植和滴灌设施,其他的大部分村民则在耕地中套种玉米、土豆、青笋等作物,以此来吸收土地中多出的养分。在这一系列的尝试之中,可以发现当地的村民将现代科学知识的地方化和地方性知识的科学化的趋势。现代科学知识和地方性知识之间虽然在认知方式、组织机制和技术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不该有优劣之分,相反,二者之间具有着一定的契合性。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一味地强调现代科学知识或者地方性知识,都有局限性,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够使当地的经济和生态环境都走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
王艳[7](2018)在《云南美烟的引进和推广研究(1939—1949)》文中提出民国时期,是云南美烟等经济作物发展的重要时期。云南优越的农业环境有利于种植美烟。全面抗战爆发后,在市场需求、政府的推动和卷烟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的刺激下,美烟成功引进云南并得以迅速推广。为推广美烟,云南省企业局成立了烟草改进所,该所是推广美烟的组织机构,在实际推广工作中主要负责舆论宣传、技术指导、人才培训、保育纯种、申请贷款和收购烟叶等工作,可以说起到了引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三重身份的作用。在政府行政力量的介入扶持下,云南美烟推广进展快速,至1948年,美烟种植区域几乎遍布所有云南地区。同时美烟的大规模种植对当时云南的农业、纸烟工业、财政收入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首先,农业上,美烟的大规模种植促进了烟草种植区域的形成,优化了产烟区的经济结构,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其次,在纸烟工业上,美烟的成功推广,解决了当时云南纸烟工业所需的原料问题,极大地促进了本省手工卷烟和机制卷烟的兴起和繁荣。最后,因美烟的大规模推广,政府新增了“熏烟叶”税种,其税收数字甚为可观,使云南烟草税收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韩雨伦[8](2018)在《从传统农民到花卉产业工人的现代化转变 ——以石林县月湖村花卉公司员工为个案》文中指出全球化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民的特征不止表现在耕田种地的农业传统上,更表现在与无法挣脱的“外部世界”的关系上。在全球化的市场网络中进行育种、种植、拍卖和分销的花卉产业,在这个意义上的呈现尤为突出。石林县月湖村,具有优越的农业种植条件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在花卉生产基地由昆明呈贡向周边地区转移的发展趋势下,月湖村受到了花卉公司的青睐,一个规划面积近万亩的花卉产业园区在此落地。一个现代化的花卉公司进入传统的少数民族村寨,它所带来的不仅是丰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还有一整套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花卉公司在发展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通过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管理制度,推动着专业化农业劳动者的形成,推动花卉公司员工实现现代化转变。本研究以云南石林锦苑花卉产业园,及其所在的石林县月湖村作为田野调查点,重点对劳动身份由传统农民转变为花卉产业工人的花卉公司员工的生产生活实践、社会文化,以及花卉公司的生产方式、管理制度等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多样化的生计选择之下,月湖村村民选择进入花卉公司务工的现实缘由;花卉公司推动专业化农业劳动者形成的过程;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管理制度,使员工们的时间观念、生产技术、社会关系、传统文化等发生的转变。从行为到观念、从生产到生活,花卉公司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及带来的现代化观念,也已“嵌入”在花卉工人生活日常的方方面面。笔者认为,现代化的制度和观念,确实促成了村民的增收致富,并实现了劳动力素质的提升。然而,现代化也是一个多层面、全方位的渐变过程。除了个体的行为和能力,个体在观念层面的思维、素质、需求,也需要实现现代化转变。现代化的最终结果,应该是更好发挥个体的能动性、重新审视自身的传统文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廖孔凤[9](2016)在《云南两个主栽烤烟品种采收成熟度与烟叶品质关系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烟叶的成熟度是影响烟叶最终品质和烟叶等级划分的核心因素,因此准确把握采收成熟度是优质烟叶生产的关键环节。烟叶采收目前完全依赖人为经验来划分成熟度,然而国内烟草品种较多,不同种植区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差异较大,大田烟叶采收成熟度较难把握。本试验以种植在寻甸和石林地区两个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和K326的上中下部位烟叶为材料,通过研究五个不同采收成熟度(M1至M5)对鲜烟叶的组织结构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分析成熟度与烟叶结构和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质量的关系,旨在揭示烟叶成熟过程中烟叶品质的变化;并探究是否可能用某些指标加以量化,在未来实际生产中指导田间烟叶适时采收。主要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M1至M5成熟度增加烟叶组织结构从紧密到疏松,烟叶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均是先增加后减小,于M2至M4成熟度出现明显拐点;烟叶组织比、栅叶比和表皮厚度受到采收部位和种植区域的影响。表皮厚度与成熟度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烟叶感官品质和结构均在M3成熟度达到最佳,表明烟叶组织结构疏松,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厚度较大,组织比在0.9至1范围内,有利于采收优质烟叶,上述结构指标可以辅助判断适宜采收的成熟度。2、随着M1至M5成熟度的增加,两个烤烟品种淀粉酶活性先增后降,总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逐渐降低,规律性较强;可溶性蛋白含量受到种植区域和采收部位的影响,本研究未表现出较好的规律性。淀粉酶的作用是降解淀粉产生糖,对香气品质有较大贡献。本文研究发现,M3成熟度的淀粉酶活性较高,这一结果与其评吸质量最好是一致的,表明较高的淀粉酶活性,基础值在2左右,有利于优质烟叶的形成,可作为辅助成熟度判断的标准。虽然硝酸还原酶活性、总氮含量和蛋白含量与烟叶品质密切相关,但是品种和地区间差异大,可能不适宜作为判断烟叶成熟度的统一标准。3、质体色素是烟叶的重要成分以及香气前体物质,其含量和构成比例的变化均会影响烟叶最终的品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M1至M5成熟度的增加烟叶的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色素总含量不断减少,类胡萝卜素和色素总含量的百分比逐渐升高;烟叶成熟过程中叶绿素降解速度快,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缓慢。色素含量及百分比等变化规律在不同品种、部位和地区间以及不同年度间均是一致的,但是它们之间数值差异较大。其中,红大烟叶的色素总含量高于K326,2015年质体色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占色素总含量的百分比均高于2014年,表明色素含量及比例受到品种及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仅依靠色素含量作为成熟度的定量判断标准不合适。4、随着M2至M4成熟度的增加,总糖、还原糖、淀粉和氯离子以及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增加,总氮和烟碱以及钾元素含量降低;糖碱比、糖氮比和氯钾比升高,氮碱比降低。M3成熟度糖类化合物含量较高,氮类化合物含量居中,糖碱比在8至13范围内、氮碱比在0.7-1之间;香气成分醇类、酮类和N-杂环化合物以及酯与内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酚类和醛类化合物含量中等,新植二烯含量最低;并且评吸结果确定M3成熟度质量最好,总趋势是M3>M2>M4,表明上述指标与优质烟叶质量的形成息息相关,其中规律性较强,数值稳定的指标糖碱比、氮碱比以及酮类等化合物含量均能为成熟度的判断提供较为可信的标准。
代燕春[10](2013)在《烟草垄断下的云南烟农》文中认为本论文基于笔者在云南新平红星村的田野调查,以及相关弥勒县、石林县烟区的村民日记,呈现了云南烟农的生活生产图景,分析烤烟种植给少数民族村寨带来的生计模式乃至价值体系的转变。并尝试将这种转变放在少数民族村寨转型的脉络中来进一步思考,即,在当代的市场经济进程中,不同民族如何由于所处的地位、所参与的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收益分配的不同。论文首先交待了云南烟业发展的历史背景。指出,云南地方政府发展烤烟的动力,是在资源约束下回应财政压力,积累资本参与现代化进程的一种选择。其中,1980年代执政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治国思路转型,及以包税制为核心的财政体系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和刺激作用。随后,论文以新平县红星村引种和推广烤烟的过程,呈现了在村庄层面,烤烟在云南的发展的过程。烤烟于1940年代首次出现在红星村,但直到1980年代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之下,才逐渐嵌入了村民的生活之中。接下来,笔者核算了种烟的成本与收益,并与全国烤烟种植的平均水平、以及烤烟的竞争作物作了比较,得出结论是烤烟的收益普遍较低,劳动量大,风险高。接着,作者呈现并分析了农民的选择。随后,论文叙述了农民在必须要种烟的情况下,为争取自身利益所采取的各种策略。最后,论文考察了烤烟给村民带来的改变。烤烟种植首先带来的是生计模式的转变,烤烟的推广种植带有某种强制性,使得村庄的经济活动直接处于国家力量的控制和影响之下,烤烟的经济作物性质,也使得少数民族村寨被纳入了更大的经济体系中,产生了依赖的关系。进而,市场经济的机制也逐步侵入原有的价值体系,比如传统仪式的简化,货币购买的物品取代了原来需要共同体协作完成的祭品或婚礼用品等;在观念层面更明显的是开始以获取现金收入的能力来评价和定位个人。论文最终认为,云南烟农的个案典型地表达了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对工农业关系的定位和安排,以及这种安排产生的结果。烟农的种种尴尬处境,除了与农民作为小商品生产者面对大市场的困境有关,还与在国家垄断之下,被指定为工业化的承担者有关。要解决这种困境,一方面要重新思考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的定位;另一方面,也要探索社会保障体系,以帮助农民规避市场带来的风险。
二、种烤烟怎样取得好收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种烤烟怎样取得好收成(论文提纲范文)
(1)重庆市双泉乡耕地抛荒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社会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文献简评 |
三、基本概念 |
(一)耕地 |
(二)耕地抛荒 |
(三)耕地治理 |
四、理论工具 |
(一)社会变迁理论 |
(二)社会流动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个案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重庆市双泉乡概况 |
一、人文地理简况 |
二、农作物生产概况 |
三、耕地抛荒概况 |
第二章 双泉乡耕地抛荒的类型 |
一、主动型耕地抛荒 |
(一)常年性抛荒 |
(二)务工为主型抛荒 |
(三)务农为主型抛荒 |
二、被动型耕地抛荒 |
(一)季节性抛荒 |
(二)隐性抛荒 |
(三)土地利用不足型抛荒 |
第三章 双泉乡耕地抛荒的原因 |
一、农业、农村宏观背景下的耕地抛荒 |
(一)农业生产条件限制导致的耕地抛荒 |
(二)农村土地传承断裂导致的耕地抛荒 |
二、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民转变引起的抛荒 |
(一)农民外出务工的主流生活方式 |
三、企业影响下的耕地抛荒 |
(一)农业生产中的企业 |
(二)企业生产不足的限制 |
第四章 双泉乡耕地抛荒现象的影响 |
一、耕地抛荒对土地本身的影响 |
(一)闲置了土地资源 |
(二)改善了土地生态环境 |
(三)提高了耕地利用率 |
二、耕地抛荒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
(一)乡村中的土地 |
(二)由土地抛荒到村庄空心化 |
(三)阻碍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发展 |
三、耕地抛荒对农民的影响 |
(一)解放了部分劳动力 |
(二)威胁粮食安全 |
第五章 应对耕地抛荒问题的举措 |
一、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一)积极引导土地流转 |
(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三)引进企业促进农业发展 |
(四)开发乡村旅游 |
1.菖蒲草原 |
2.土家吊脚楼村寨 |
(五)发展新型农民 |
二、增强企业在农业中的作为 |
(一)承包部分耕地 |
(二)提供就近就业机会 |
三、农民的主动应对 |
(一)合理职业化与兼业化 |
(二)转变自身观念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云南镇沅苦聪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 |
(三)文献简评 |
三、基本概念 |
(一)文化再生产 |
(二)记忆之场 |
(三)“过秋”节 |
(四)“接送老亡人”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释读法 |
(二)野调查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苦聪新村空间再生产 |
一、拉祜族苦聪人身份变迁与历史发展 |
(一)族源、称谓与族属 |
(二)早期自然环境 |
(三)走出森林的拉祜族苦聪人 |
二、苦聪新村村落空间 |
(一)地理区位和自然条件 |
(二)村落空间构成 |
三、家户空间 |
(一)家户空间格局 |
(二)家户神圣空间 |
四、生计空间 |
(一)耕与养殖 |
(二)经商 |
(三)打工 |
第二章 苦聪节日民俗再生产 |
一、畲皅“祭竜” |
(一)畲皅节的起源 |
(二)畲皅节的时空 |
(三)畲皅节仪式过程 |
(四)畲皅节俗再生产的动力分析 |
二、“过秋”节 |
(一)“过秋”节的发展与现状 |
(二)“过秋”节活动 |
(三)“过秋”节再生产原因分析 |
三、接送老亡人” |
(一)祖先崇拜的变迁 |
(二)“接送老亡人”仪式 |
(三)接送“老亡人”节俗变迁分析 |
四、节日民俗再生产的特点与文化功能 |
(一)节日民俗再生产的特点 |
(二)节日民俗再生产的文化功能 |
第三章 人生仪礼民俗再生产 |
一、出生仪礼 |
(一)取名仪式 |
(二)“送祝米” |
(三)“满岁酒”兴起 |
二、婚礼仪礼 |
(一)婚姻缔结形式与范围 |
(二)婚礼仪式的变迁 |
三、丧葬仪礼 |
(一)传统丧葬习俗 |
(二)苦聪新村葬礼仪式过程 |
四、人生仪礼再生产的特点和原因 |
(一)人生仪礼再生产的特点 |
(二)人生仪礼再生产的原因 |
第四章 记忆空间与民俗表征 |
一、博物馆:记忆之场 |
(一)博物馆的诞生 |
(二)博物馆的外观及展陈设计 |
二、记忆民俗表征 |
(一)服饰民俗 |
(二)住居民俗 |
(三)生产生活 |
(四)风俗信仰 |
三、被表征的主体 |
(一)博物馆空间生产的局外人 |
(二)空间叙事讲解的失语者 |
结语 |
一、易地扶贫新村民俗剧变事实 |
二、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主体性 |
三、民俗学应如何研究新村民俗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谁的需求? ——以云南南村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为个案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发展研究 |
1.2.2 关于地方性知识的研究 |
1.2.3 关于农民需求的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理论视角 |
1.3.1 地方性知识 |
1.3.2 理论框架 |
1.3.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4.1 质性研究方法 |
1.4.2 样本选择 |
1.4.3 资料收集与分析 |
第2章 南村概览 |
2.1 生活现状 |
2.1.1 村庄简介 |
2.1.2 自然环境 |
2.1.3 烤烟经济 |
2.2 社区权力 |
2.2.1 南村村委会 |
2.2.2 家族式联结 |
2.2.3 传统化家庭 |
2.3 文化教育 |
2.3.1 饮食文化 |
2.3.2 风土人情 |
2.3.3 教育情况 |
2.4 小结 |
第3章 需求一致:教育服务的吸引 |
3.1 家长眼中的教育 |
3.1.1 教育成就未来 |
3.1.2 家长助力教育 |
3.2 孩子参与的服务 |
3.2.1 课业辅导:查漏补缺 |
3.2.2 学习分享会:激发动力 |
3.2.3 文艺汇演:绽放光彩 |
3.3 社会工作者反思 |
3.3.1 不同主体需求表现 |
3.3.2 需求一致的体现 |
3.3.3 需求不一致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需求冲突:卫生文化的碰撞 |
4.1 以社会工作者为视角的卫生现状 |
4. 1.1“我”眼中的社区:脏乱差 |
4.1.2 “我”认为的需求:卫生问题 |
4.2 多元主体参与服务时的互动行为 |
4.2.1 不同主体反馈:个人、家长和学校 |
4.2.2 服务成效:止于表面 |
4.3 关于开展卫生为主题的服务反思 |
4.3.1 城乡身份差异:“我”和“他” |
4.3.2 需求层次差异:“低”与“高” |
4.3.3 角色定位差异:“管”与“教” |
4.4 小结 |
第5章 需求协商:广场舞学习的魅力 |
5.1 服务对象转变:集体的力量 |
5.1.1 我:不会跳、不敢跳、想跳 |
5.1.2 我们:想试试看 |
5.2 服务对象参与:心动不如行动 |
5.2.1 学习三步曲:围观、尝试与沉迷 |
5.2.2 行动的阻力:学习分歧和舆论压力 |
5.2.3 力量的展示:舞台表演获肯定 |
5.3 引力和推力双重作用 |
5.3.1 认知行为转变 |
5.3.2 性别角色影响 |
5.3.3 传统观念挑战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1.1 建构性需求:话语建构与理解差异 |
6.1.2 结构性因素:专业文化和城乡差异 |
6.2 对社会工作的启发 |
6.2.1 增强对地方文化的敏感性 |
6.2.2 社会工作与地方性知识的“联合”模式 |
6.3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民间信仰与生存实践 ——碑格彝族濮拉人的民族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点理由 |
(三)田野过程与方法 |
二、相关文献回顾 |
(一)人类学宗教研究 |
(二)彝族宗教研究 |
(三)关于濮拉人的研究 |
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人类学宗教研究的理论视角 |
(二)彝族宗教研究成果的借鉴 |
(三)宗教民族志的方法论 |
(四)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的结合 |
第一章 濮拉人的生存世界 |
第一节 开远的自然人文背景 |
一、自然生态环境 |
二、区位背景和历史沿革 |
三、人口民族和彝族支系 |
四、彝族传统文化 |
第二节 调查点碑格彝区概况 |
一、自然生态环境 |
二、区域历史背景 |
三、村落构成及族群归属 |
四、濮拉人的经济状况与生存境况 |
第三节 濮拉人的文化习俗 |
一、语言服饰 |
二、饮食起居 |
三、婚恋家庭 |
四、岁时节日 |
小结 |
第二章 濮拉村落社会中的仪式专家:贝玛与锁斋 |
第一节 贝玛溯源 |
第二节 碑格贝玛的现状 |
一、贝玛的产生及传承 |
二、贝玛的社会职能 |
三、贝玛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三节 神秘诡异的锁斋 |
小结 |
第三章 濮拉人的自然崇拜与生产实践 |
第一节 濮拉人的自然神灵与信仰习俗 |
一、天地、日月和四季的由来 |
二、山、石、火、树崇拜 |
三、其他信仰习俗 |
第二节 濮拉人的生产实践 |
一、濮拉人的一天 |
二、濮拉人的生产实践方式 |
三、濮拉人生产实践方式的结构与特点 |
第三节 崇天敬地的仪式实践 |
一、祭年仪式 |
二、祭龙仪式 |
小结 |
第四章 濮拉人的祖灵崇拜与丧祭实践 |
第一节 濮拉祖先的由来 |
一、洪水神话叙事 |
二、叙事结构 |
第二节 灵魂不灭的观念 |
第三节 取悦祖先灵魂的葬仪 |
一、葬礼的基本要素 |
二、葬礼的程序 |
第四节 濮拉人丧葬仪式文化内涵分析 |
一、仪式的过渡意涵及象征意义 |
二、仪式象征符号与族群记忆 |
三、仪式中的性别分工与父系血缘的延续 |
第五节 对祖先灵魂的祭祀 |
一、春节祭祖 |
二、清明祭祖 |
三、七月半祭祖 |
四、冬至祭祖 |
小结 |
第五章 濮拉人的鬼魂信仰与疾病治疗实践 |
第一节 濮拉人的疾病观念 |
一、自然因素病因 |
二、超自然因素病因 |
三、锁斋的“病” |
第二节 濮拉人的疾病治疗实践 |
一、忙碌的锁斋 |
二、贝玛和锁斋的治疗经验 |
三、濮拉民众的治疗体验 |
四、濮拉人的治疗抉择与文化认同 |
第三节 疾病治疗的仪式调解 |
一、叫魂仪式 |
二、驱鬼仪式 |
三、叫魂和驱鬼仪式的文化内涵分析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5)新世纪以来马鬃乡苗族生计方式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变迁理论的研究 |
1.2.2 关于生计方式的研究 |
1.2.3 研究现状 |
1.3 走进马鬃:田野点概况 |
1.3.1 地理位置及环境 |
1.3.2 民族构成及人口情况 |
1.3.3 历史沿革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新世纪以来马鬃乡苗族生计方式变迁的表现 |
2.1 马鬃乡苗族主要生计方式的变化 |
2.1.1 传统种植业及其变化 |
2.1.2 传统养殖业及其变化 |
2.1.3 传统手工业及其变化 |
2.2 家庭收入来源的变化 |
2.2.1 务工 |
2.2.2 餐饮及民宿 |
2.2.3 土地流转 |
3 新世纪以来马鬃乡苗族生计方式变迁的原因 |
3.1 国家政策的影响 |
3.1.1 政策在当地的深入 |
3.1.2 政府对“非遗”的认定 |
3.2 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 |
3.2.1 教育的变化 |
3.2.2 医疗、养老机制的完善 |
3.2.3 文化传播 |
3.3 文化认同的提升 |
3.3.1 旅游景点受青睐 |
3.3.2 手工艺品远销国内外 |
4 马鬃乡苗族生计方式变迁过程中的文化调适 |
4.1 物质条件方面的调适 |
4.1.1 交通情况的变化 |
4.1.2 居住条件的变化 |
4.1.3 娱乐方式的变化 |
4.2 思想观念方面的调适 |
4.2.1 婚姻观念的改变 |
4.2.2 文化自觉的提升 |
4.3 习俗行为方面的调适 |
4.3.1 婚嫁习俗的变化 |
4.3.2 节日习俗的变化 |
4.3.3 丧葬习俗的变化 |
4.3.4 宗教习俗的变化 |
结语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访谈提纲 |
附录B.调研图片 |
致谢 |
(6)现代科学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的张力 ——云南省宾川县大罗村葡萄种植的生态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地方性知识 |
(二) 地方性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关系 |
三、田野点概况 |
(一) 地理位置 |
(二) 环境资源 |
(三) 基础设施 |
(四) 管理组织 |
第一章 引入葡萄种植的历程 |
一、种植葡萄之前的经济生活 |
(一) 种植水稻 |
(二) 种植烤烟 |
二、引入葡萄种植 |
(一) 种植葡萄的原因 |
(二) 葡萄种植业的发展及出现的问题 |
第二章 现代科学知识的价值与局限 |
一、现代科学知识在葡萄种植中的应用 |
(一) 新品种的引入 |
(二) 新型化肥的使用 |
二、生态环境的破坏 |
(一) 葡萄病害增多 |
(二) 土质恶化 |
三、经济发展的困境 |
(一) 葡萄产量的降低 |
(二) 葡萄销量的减少 |
第三章 地方性知识的价值和局限 |
一、白族地方性知识的多样表达 |
(一) 祭龙求雨仪式 |
(二) 火把节 |
(三) 对动植物的认知 |
二、白族的地方性知识技术 |
(一) 农家肥的使用 |
(二) 除草防病虫害 |
第四章 科学知识的地方化和地方性知识的科学化 |
一、科学知识的地方化 |
(一) 引入标准化种植 |
(二) 引入滴灌设施 |
二、地方性知识的科学化 |
(一) 套种的科学化 |
(二) 农家肥使用的科学化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云南美烟的引进和推广研究(1939—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四、文章结构框架 |
五、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云南土烟的种植、加工及美烟的引进 |
第一节 民国以前云南烟草的种植概述 |
一、烟草的起源与在中国的传播 |
二、烟草传入云南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云南土烟的种植与加工 |
一、民国时期云南土烟种植的品种、面积和产量 |
二、民国时期云南土烟的加工 |
第三节 美烟引进云南 |
一、市场需求的推动 |
二、美烟引进云南 |
第二章 美烟推广的准备工作 |
第一节 硬件设施准备 |
第二节 组织机构的建立和规章制度的制定 |
第三节 人才条件准备 |
一、高级指导人员训练 |
二、实地工作人员训练 |
三、地方技工训练 |
四、美烟产销合作人才训练 |
第四节 其他相关条件准备 |
一、舆论宣传 |
二、试验研究 |
三、技术指导 |
四、贷款扶持 |
五、美烟的收购 |
第三章 美烟的推广 |
第一节 美烟推广的品种、区域与规模 |
一、美烟推广的品种 |
二、美烟推广的区域、面积、和规模 |
第二节 美烟推广中的技术问题 |
一、美烟的栽培技术 |
二、美烟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
三、美烟的熏烤技术 |
第四章 美烟推广的效益分析 |
第一节 美烟推广的农业效益分析 |
一、区域性大面积烟草种植的形成 |
二、美烟对土烟的替代情况 |
三、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
第二节 美烟推广的工业效益分析 |
一、手工卷烟 |
二、机制卷烟 |
第三节 美烟推广对云南财政收入的效益分析 |
一、1940年以前的烟草税收 |
二、1940年国地税收支划分后的税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从传统农民到花卉产业工人的现代化转变 ——以石林县月湖村花卉公司员工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研究的缘起 |
2、问题的提出 |
3、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全球化背景下的农业经济 |
2、农民经济行为研究 |
3、农村劳动力的现代化转变 |
4、文化变迁与文化适应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四、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 |
五、田野调查经历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月湖村与花卉公司 |
一、“撒尼村寨”月湖村 |
1、月湖村的自然环境 |
2、月湖村的历史沿革 |
3、月湖村的民族文化 |
4、月湖村的传统生计 |
二、专业化花卉公司进入月湖村 |
1、花卉市场的扩大与生产基地的拓展 |
2、外来的开发者与变迁的月湖村 |
小结 |
第二章 现代化转变中的月湖村村民生计状况 |
一、月湖村土地使用权的变迁 |
二、月湖村村民的生计方式选择 |
1、自产自销的菜农 |
2、订单生产的烟农 |
3、采石场高收入、高风险的抉择 |
4、做点小生意的村民 |
5、进入花卉公司的花卉工人 |
小结 |
第三章 花卉公司员工对时间管理的适应 |
一、传统农业村寨的时间制度 |
1、村寨传统的时间安排 |
2、农民传统的时间利用 |
二、花卉公司严格的时间管理制度 |
1、工业时间引进形成时间约束 |
2、计件工资制度达成工作激励 |
三、时间管理中公司的妥协与员工的适应 |
1、时间管理中的博弈与妥协 |
2、传统生活方式适应现代企业制度 |
小结 |
第四章 花卉公司员工对技术要求的适应 |
一、传统农业的生产技术及其传承方式 |
二、花卉公司规范化的生产要求 |
1、规范生产标准强化职业身份 |
2、生产过程趋于规范 |
三、花卉公司的技术传递与员工人力资本提升 |
1、从经验式种植到精细化生产 |
2、提升员工人力资本促进农民现代性培育 |
小结 |
第五章 改变的农民与改变的传统农耕文化 |
一、乡土社会网络的扩展 |
1、“三缘合一”的传统社会网络 |
2、日益扩大的“朋友圈” |
3、村民增进对外界社会的接触与了解 |
二、发生变化的传统民俗 |
1、从意涵丰富到渐失功能 |
2、对传统民俗的认知因人而异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云南两个主栽烤烟品种采收成熟度与烟叶品质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文献综述 |
1.1.1 成熟度的认识 |
1.1.2 采收成熟度判定指标的研究 |
1.1.3 成熟度的影响因素 |
1.1.4 成熟度与烟叶品质的关系 |
1.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5.1 烟叶组织结构的研究现状 |
1.1.5.2 烟叶生理活性与烟叶品质的关系研究 |
1.1.5.3 烟叶质体色素与烟叶品质的关系研究 |
1.1.5.4 烟叶化学成分的相关研究进展 |
1.2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组织结构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试验采收标准 |
2.1.4 试验方法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红大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结构的影响 |
2.2.1.1 寻甸地区红大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结构的影响 |
2.2.1.2 石林地区红大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结构的影响 |
2.2.2 K326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结构的影响 |
2.2.2.1 寻甸地区K326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结构的影响 |
2.2.2.2 石林地区K326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结构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烤烟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试验采收标准 |
3.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4.1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3.1.4.2 总氮含量的测定 |
3.1.4.3 淀粉酶活性测定 |
3.1.4.4 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红大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1.1 寻甸地区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株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1.2 石林地区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株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2 K326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2.1 寻甸地区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2.2 石林地区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生理指标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采收成熟度对烤烟质体色素含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试验采收标准 |
4.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4.1 鲜烟叶中质体色素含量的测定 |
4.1.4.2 田间鲜烟叶的SPAD值快速测定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2014年不同采收成熟度对色素含量的影响 |
4.2.1.1 红大不同采收成熟度对色素含量的影响 |
4.2.1.1.1 寻甸地区质体色素含量与成熟度变化的关系 |
4.2.1.1.2 石林地区质体色素含量与成熟度变化的关系 |
4.2.1.2 K326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质体色素含量的影响 |
4.2.1.2.1 寻甸地区采收成熟度对烟叶质体色素含量的影响 |
4.2.1.2.2 石林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质体色素含量的影响 |
4.2.1.3 不同采收成熟度鲜烟叶的SPAD值的变化 |
4.2.2 2015年不同采收成熟度烟叶质体色素含量的影响 |
4.2.2.1 色素含量随成熟度变化的研究 |
4.2.2.2 两年间质体色素降解速率的比较分析 |
4.2.2.3 2015年不同采收成熟度鲜烟叶的SPAD值的变化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化学成分以及评吸结果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试验采收标准 |
5.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5.1.4.1 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成分测定 |
5.1.4.2 烟叶的感官质量鉴定 |
5.1.5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
5.2.1.1 红大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
5.2.1.1.1 寻甸地区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化学成分指标的影响 |
5.2.1.1.2 石林地区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化学成分指标的影响 |
5.2.1.2 K326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
5.2.1.2.1 寻甸地区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化学成分指标的影响 |
5.2.1.2.2 石林地区采收成熟度对烟叶化学成分指标的影响 |
5.2.2 烟叶的中性致香成分分析 |
5.2.2.1 红大烟叶的中性致香成分分析 |
5.2.2.2 K326烟叶的中性致香成分分析 |
5.2.3 不同成熟度烟叶评吸结果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成熟度对烤后烟叶化合物的影响 |
5.3.2 成熟度对烤后烟叶致香成分的影响 |
5.3.3 成熟度的评吸结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烟草垄断下的云南烟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烤烟与云南农民 |
二、当代中国农业与工业的关系 |
四、关于烟农研究的文献回顾 |
五、田野与写作构思 |
第一章 商品性种植与云南烟业 |
一、中国农民与商品性种植 |
二、云南烟业的发展 |
第二章 红星村与云南烤烟 |
一、红星村 |
二、红星的烤烟种植史 |
三、红星村的烤烟与竞争作物 |
第三章 种烟的成本、收益与风险 |
一、经济成本与收益 |
二、烤烟与其他大宗收入的比较 |
三、被忽略的其他成本 |
四、风险 |
第四章 农民的选择 |
一、一个村的致富尝试 |
二、烟农眼中的利益分配 |
三、作为前提的自然条件 |
四、机会成本与选择 |
五、烤烟作为筹码 |
第五章 烟农的策略 |
一、标准化要求与本土经验之争 |
二、卖烟潜规则 |
三、拼凑完成的合同 |
四、“逃跑”的烟叶 |
第六章 烤烟的“嵌入” |
一、观念的接纳 |
二、烤烟与村民的生活 |
三、烤烟与人际网络 |
第七章 烤烟与农村建设 |
一、受益的乡村水利与交通 |
二、烤烟与基层政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图 |
二、表格 |
三、照片 |
四、其他资料 |
后记 |
四、种烤烟怎样取得好收成(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市双泉乡耕地抛荒现象研究[D]. 黄月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云南镇沅苦聪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研究[D]. 李瑜.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8)
- [3]谁的需求? ——以云南南村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为个案的反思[D]. 魏春红.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4]民间信仰与生存实践 ——碑格彝族濮拉人的民族志研究[D]. 李娜.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5]新世纪以来马鬃乡苗族生计方式变迁研究[D]. 穆艳花.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3)
- [6]现代科学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的张力 ——云南省宾川县大罗村葡萄种植的生态人类学研究[D]. 赵雅雯. 云南大学, 2018(04)
- [7]云南美烟的引进和推广研究(1939—1949)[D]. 王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8]从传统农民到花卉产业工人的现代化转变 ——以石林县月湖村花卉公司员工为个案[D]. 韩雨伦. 云南大学, 2018(01)
- [9]云南两个主栽烤烟品种采收成熟度与烟叶品质关系的初步研究[D]. 廖孔凤. 云南大学, 2016(02)
- [10]烟草垄断下的云南烟农[D]. 代燕春. 云南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