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任职应注意解决好四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幸[1](2021)在《框架理论视角下人民网第一书记媒介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晓明[2](2021)在《连云港市H区农村干部队伍专职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付宁宁[3](2021)在《济南市槐荫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把提升组织力作为打造基层党组织坚强堡垒的论述十分新颖。可以说这是一个新论述新课题。为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引领力指明了方向。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政治引领作用不突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党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目标,必须要更加注重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使党的基层基础更加牢固。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通过摸清问题来研究济南市槐荫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发挥情况,分析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弱的深层次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组织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应的实际提升措施。以史为鉴,分析国内外专家及党史、新中国史中关于组织力建设的论述经验,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提出要从抓好人,强化带头人队伍建设;保障好经费,提高资金保障力度;健全好制度,提升基层党组织执行力三个方面,不断夯实党的农村执政基础,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管理队伍,将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力激发出来,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刘宜欣[4](2021)在《保定市L镇乡镇干部队伍激励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实现乡村振兴,阵地在农村,核心是党的领导,关键在人才,着力点在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和党执政的基础层级,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先锋。乡镇干部是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骨干,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落实落地的中坚力量,是党联系群众沟通宣传的纽带桥梁,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其工作实绩和服务态度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威信和职能的实现。长期以来,乡镇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治理能力和水平无法满足形势需要、晋升调动困难、权责不对等、工作积极性差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乡村振兴,因此,加强乡镇干部队伍,提高乡镇干部队伍素质,完善乡镇干部队伍激励,激发乡镇干部队伍活力,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镇干部队伍,对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乡镇干部队伍激励研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展开,乡镇机构改革基本完成,新《公务员法》实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落地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在现有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笔者立足于乡镇干部队伍的现实运作,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访谈等研究方法,以保定市L镇为例,深入分析了L镇的机构设置和编制情况,从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工作年限结构、家庭位置结构方面介绍了 L镇干部队伍的现状和L镇采取的乡镇干部队伍激励措施。发现了L镇乡镇干部队伍激励存在问题,表现在人岗匹配不佳、干部队伍不稳、治理能力不强、薪酬激励不足、干部晋升不畅、考核激励不够六个方面;原因在于激励理念落后、激励制度不完善、激励手段缺乏、乡镇条件限制。提出了相应的可行对策,一是科学打造选人用人体系。包括保证干部编制充足,拓宽引才视野渠道,探索干部竞聘上岗。二是保持乡镇干部队伍稳定。包括设置任职服务年限,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落实关心关爱机制。三是全力推进干部治理能力建设。包括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本领建设。四是健全薪酬激励制度。包括提升乡镇干部工资水平,实行差异化薪酬制度,完善奖金福利发放。五是畅通干部晋升交流渠道。包括严把选拔晋升程序,强化政治激励,建立干部交流制度。六是健全干部考核监督管理机制。包括建立科学考核机制,严格干部日常管理,加强干部监督约束。
包晨岚[5](2020)在《从老区到新区:中共入浙南下干部研究(1948-1956)》文中认为
唐丕跃[6](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文中认为少数民族统战是指中国共产党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团结广大的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并同党外的少数民族代表性人士,在一定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的政治联盟。“少数民族上层人士”是一个历史概念,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人群的一个称谓,主要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民族地区民主改革前,少数民族中的当权者、民族头领,以及少数民族宗教界的主要代表人物。本文在厘定少数民族统战的概念、区分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统战工作异同的基础上,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工作的时代背景作了分析,主要是民族地区敌对势力渗透破坏严重,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薄弱,民族地区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同时,由于民族宗教上层在本民族和宗教信仰中有特殊权威,以及解放民族地区、推进民主改革和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团结一切力量,这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的重要时代背景。本文还深入挖掘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民族统战的思想,为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提供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据。从历时态的角度,重点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解放、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中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进行统战的历史进程与内容。总结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借助民主建政、通过特殊人物、结合民族政策检查和组织访问慰问参观等活动开展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各种途径,并对不同途径的具体运用和效果作理性评价。概括归纳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方法,主要包括和平协商、区别对待、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请上来”“派下去”以及教育改造等方法,并对不同方法的具体运用和效果作理性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稳定了民族地区社会秩序,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增进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对新政权的感情,增强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壮大了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形成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共同繁荣发展、坚持协商民主等宝贵经验。但也有深刻的教训,即必须加强政治团结合作、必须充分照顾同盟者利益、必须尊重民族宗教感情、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改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对新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统战工作的启示在于:要突出抓好干部人才的选派、培养和引进,强化人才支撑;要务实推进产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要坚持民生优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着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要更加注重文化统战,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扎实做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壮大共同奋斗力量。
马婉祯[7](2020)在《石家庄地区知青带队干部群体研究》文中认为知青带队干部是20世纪70年代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走入困境时,由知青派出地区(后逐渐发展为知青家长所在单位)为解决下乡知青生产生活等问题派驻知青点的在职干部。石家庄地区先后约派出2158名带队干部。他们给予了知青很大帮助,包括房屋建设、食堂整顿、“一种三养”、帮办副业、建立制度、保护知青人身安全以及帮助知青重返城市等。这些都是对知青在生产生活中遇到问题的直接反映,更是有关部门维持上山下乡运动的一种尝试。知青带队干部的派遣,充实和加强了对知青工作的领导,调动了城乡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带队干部构架在城乡、厂社、市民与农民之间的桥梁使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农业学大寨运动、工业支援农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壮大了社队集体经济,促进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往来,进一步密切了城乡关系,加强了工农联盟,使知青工作有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基础。在此基础上,带队干部关心知青疾苦、倾听知青呼声,对日常生活“小”事的破解,成为知青心中“大大”的温暖,真正打入了知青内部,并创造了从知青点飞出金凤凰的时代奇迹。派遣带队干部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进退维谷之时的一种补救性政策,但在“文革”既定政治路线的影响下,带队干部的派遣并不能解决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存在的根本性矛盾。这一特殊群体在“左”的形势下,在大转折历史关头的人生选择,不仅影响了知青的命运,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带队干部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的诸如言传身教、带头苦干;统一战线、融入当地;抓好典型、激励机制等经验,为中国今后派遣干部下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迪。
张鹏程[8](2020)在《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培养造就“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是新时代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显着标志,也是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目标。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关于干部(特别是乡村干部)教育的论述,是干部教育的根本。从一般意义上来看,政治认同教育是任何政党的重要工作,是保证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相关文献及文件对乡村干部政治认同在具体内容和标准比以前更加清晰,要通过政治认同教育来实现。为了更好的实施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需要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了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的现状、规律及趋势。通过比较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与中高级干部、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的异同,发现其自身特点。历史经验需要借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等时期,由于形势的发展、主要工作、乡村干部自身情况等,中国共产党对乡村干部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政治认同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而保证革命的胜利与建设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经验是,政治认同教育目标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政治认同教育内容须与工作实际情况相吻合,政治认同教育方法须与教育对象接受能力相适应,政治认同教育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乡村干部的思想状况,通过网络调查问卷初步了解乡村干部的关注点和工作表现,通过干部自身及农民评价,获得乡村干部政治认同的现实要求与现状。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机遇有中国仍然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两个百年”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等,主要挑战有不良思想对社会主流思想仍存在潜在严重对抗、价值多元化对基层干部思想观念的不断冲击、乡村文化教育建设经费的有效投入不足、乡村干部自身素质的提升滞后等,主要问题有教育主体缺乏有效教育途径、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心态失衡、精致的利己主义冲击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有了新的变化,提升了乡村干部的政治认同,其主要举措有:在教育内容上构建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党史党建学习教育、世情国情党情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体系;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通过巩固党校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县乡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育功能、实施教育交流策略等提高教育实效;教育保障机制方面采取了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乡村文化平台建设等,完善了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体系建设。虽然有较大变化,但与应有的标准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教育要素的提升与整合是重要方面。提升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必须要解决“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针对现有的问题及措施,实施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和规律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是推进中心工作的现实需要、教育主体建设是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注重因材施教、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以增强自我认同为基础、坚持政治认同教育与健全奖惩机制的融合发展等。创新之处是将政治认同教育扩展到乡村干部,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畴;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其研究结论不仅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性,而且在实践上有利于提高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路晨磊[9](2020)在《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驻村帮扶研究 ——以陕西省C县为例》文中提出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系统包括内部结构和外在功能。系统内部结构的稳定需要行动者按照价值指引和规范要求完成行动,可以总结为“价值—制度—角色”理论框架。驻村帮扶作为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实行的一种农村工作方法,也是一个带有鲜明政治性的社会系统。2013年以来,为了解决精准扶贫中“因村派人精准”的问题,驻村干部在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的价值指引下,作为核心行动者下沉农村基层,按照相应制度规范,开展帮扶工作,从而实现脱贫目标,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贫困治理模式。系统内部结构的稳定,有赖于“适应”“目标达成”“整合”“模式维护”四项功能的发挥,即着名的“A-G-I-L”框架。驻村帮扶“适应”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驻村干部从外部向村庄引入和配置各类资源。“目标达成”功能是驻村帮扶的制度嵌入与干部下沉,完成精准帮扶。“整合”功能的实现需要驻村干部队伍内在协调,基层政府积极作为和村级组织落实主体责任。“模式维护”功能重在满足驻村干部需求,提升其对岗位的胜任和坚守程度。2016年10月,脱贫攻坚责任制开始实施,驻村帮扶系统开始形成了政治和激励双重高压的价值导向,制度结构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重形式的倾向,导致部分驻村干部的行动一定程度上偏离角色期望。“价值—制度—角色”三层次的结构变化引发系统功能问题。驻村干部引入和配置资源的精准度不足,行动受各方制约,队伍内部整合平衡性欠缺,在进阶等方面需求的满足难以在客观上得到充分的落实。当前,脱贫攻坚处于成果巩固时期,驻村帮扶系统功能的发挥应该得到及时的校准和改进:要通过持续精准吸纳资源,保持落后地区赶超所需的推力;要努力提升村民本领和树立乡村新风,以激发农村内生发展动力;要建强基层组织和建立协同治理机制,为农村提供必要人力资本和体制保障,并通过调整驻村干部帮扶模式,站在城乡一体化的角度谋划农村长远发展,以摆脱“梅佐乔诺陷阱”。
韩嘉齐[10](2020)在《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历经了三十多年,党的十八大以后,选派挂职干部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就是投身于基层,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2015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完善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要求选派干部挂职扶贫,把培养锻炼干部与定点扶贫工作有机结合,选派优秀干部赴定点扶贫县挂职。目前,脱贫攻坚已取得显着的成就,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显着下降,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脱贫攻坚能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挂职扶贫干部的努力,但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在实践中出现的些问题需要注意。因此,本文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对我国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对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的概述,通过理清干部挂职锻炼、贫困地区、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等概念,进而明确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的内涵,并通过查阅资料及分析判断的基础上梳理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的发展历程、理论基础及意义。第二部分是分析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的现状,在明确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注意到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第三部分是针对目前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存在的问题,从建立相对完善的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的相关程序、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建立相关的后续工作安排制度这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使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二、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任职应注意解决好四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任职应注意解决好四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3)济南市槐荫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简要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特色与不足 |
1.4.1 研究特色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组织力 |
2.1.2 基层党组织 |
2.1.3 农村基层党组织 |
2.1.4 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 |
2.2.2 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经典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 |
第3章 济南市槐荫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现状 |
3.1 济南市槐荫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基本情况 |
3.2 济南市槐荫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发挥的基本情况 |
3.2.1 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发挥到位 |
3.2.2 村“两委”班子总体协调相对配合 |
3.2.3 村“两委”班子实效成绩较好 |
3.2.4 村“两委”班子群众基础较好 |
3.3 济南市槐荫区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典型做法 |
3.3.1 探索开展村党组织评星定级 |
3.3.2 探索开展农村党员“先锋指数”积分管理 |
3.3.3 强化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
3.3.4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
3.3.5 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
第4章 济南市槐荫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发挥存在的问题 |
4.1 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不足 |
4.1.1 政治素质不高、担当意识不强 |
4.1.2 服务意识与效能不优 |
4.1.3 村干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能力素质不够 |
4.1.4 后备人才缺乏 |
4.2 农村基层党组织相关经费保障不足 |
4.2.1 村“两委”成员待遇偏低 |
4.2.2 村集体经济运转经费保障不足 |
4.3 农村基层党组织相关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 |
4.3.1 从严监督管理的制度不全面,方式较单一 |
4.3.2 从严处理干部的力度不彻底 |
4.3.3 村干部容错免责机制尚未成熟 |
4.3.4 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不优化 |
第5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发挥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5.1 老龄化、空心村等社会问题导致农村人才流失 |
5.2 村党组织与村委会并行的基层治理机制产生内耗 |
5.3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弱化了村级班子作用发挥 |
5.4 个别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政治思想意识松懈 |
第6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
6.1.1 严格选拔标准引人用人 |
6.1.2 加大培训力度育人树人 |
6.1.3 鼓励村书记、主任“一肩挑” |
6.1.4 充实后备人才队伍 |
6.2 逐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经费保障力度 |
6.2.1 建立村干部待遇薪酬合理增长机制 |
6.2.2 多措并举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经费保障来源 |
6.3 不断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监督管理制度 |
6.3.1 完善从严监督管理村干部相关制度 |
6.3.2 加大从严监督管理村干部的方式和力度 |
6.3.3 探索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容错免责制度 |
6.3.4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济南市槐荫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4)保定市L镇乡镇干部队伍激励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振兴 |
2.1.2 乡镇干部 |
2.1.3 激励 |
2.2 理论基础 |
2.2.1 需求层次理论 |
2.2.2 双因素理论 |
2.2.3 期望理论 |
2.2.4 公平理论 |
第三章 保定市L镇乡镇干部队伍激励现状 |
3.1 保定市L镇机构设置和编制情况 |
3.2 保定市L镇乡镇干部队伍现状 |
3.2.1 性别结构 |
3.2.2 年龄结构 |
3.2.3 学历结构 |
3.2.4 工作年限结构 |
3.2.5 家庭位置结构 |
3.3 保定市L镇乡镇干部队伍激励措施 |
3.3.1 选优配强领导班子 |
3.3.2 积极补充新鲜血液 |
3.3.3 优化改善办公环境 |
3.3.4 按时发放乡镇补贴 |
3.3.5 实行职务职级并行 |
第四章 保定市L镇乡镇干部队伍激励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保定市L镇乡镇干部队伍激励存在问题 |
4.1.1 人岗匹配不佳 |
4.1.2 干部队伍不稳 |
4.1.3 治理能力不强 |
4.1.4 薪酬激励不足 |
4.1.5 干部晋升不畅 |
4.1.6 考核激励不够 |
4.2 保定市L镇乡镇干部队伍激励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4.2.1 激励理念落后 |
4.2.2 激励制度不完善 |
4.2.3 激励手段缺乏 |
4.2.4 乡镇条件限制 |
第五章 完善保定市L镇乡镇干部队伍激励的对策 |
5.1 科学打造选人用人体系 |
5.1.1 保证干部编制充足 |
5.1.2 拓宽引才视野渠道 |
5.1.3 探索干部竞聘上岗 |
5.2 保持乡镇干部队伍稳定 |
5.2.1 设置任职服务年限 |
5.2.2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 |
5.2.3 落实关心关爱机制 |
5.3 全力推进干部治理能力建设 |
5.3.1 思想政治建设 |
5.3.2 作风建设 |
5.3.3 本领建设 |
5.4 健全薪酬激励制度 |
5.4.1 提升乡镇干部工资水平 |
5.4.2 实行差异化薪酬制度 |
5.4.3 完善奖金福利发放 |
5.5 畅通干部晋升交流渠道 |
5.5.1 严把选拔晋升程序 |
5.5.2 强化政治激励 |
5.5.3 建立干部交流制度 |
5.6 健全干部考核监督管理机制 |
5.6.1 建立科学考核机制 |
5.6.2 严格干部日常管理 |
5.6.3 加强干部监督约束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保定市L镇乡镇干部队伍激励问题访谈提纲 |
致谢 |
(6)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研究现状概述 |
(二) 主要成果分析 |
(三) 存在的不足与要加强研究的问题 |
四、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六、相关概念的厘定 |
(一) 民族与少数民族 |
(二) 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与少数民族代表人士 |
(三) 统战与少数民族统战 |
(四) 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统战工作 |
第二章 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统战思想 |
(一) 无产阶级政党的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 |
(二) 无产阶级政党应在不同历史阶段组成不同性质的统一战线 |
(三) 无产阶级政党要“照顾同盟者利益” |
(四) 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不能获得解放 |
(五) 历史地对待民族问题 |
(六) 以真正无产阶级的态度对待民族问题 |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统战思想 |
(一) 坚持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领导 |
(二) 党与非党人士合作共事商量办事 |
(三) 劳动人民同非劳动人民联盟 |
(四) 团结民族上层有利于争取下层 |
(五) 加强民族团结 |
(六) 慎重稳进推进民族地区社会改革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容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的时代背景 |
(一) 民族地区敌对势力猖獗和匪患严重 |
(二) 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
(三) 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薄弱 |
(四) 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
(五) 民族上层自身仍具有特殊权威 |
二、解放之初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
(一) 耐心争取西藏上层,和平解放西藏 |
(二) 反复争取西北叛乱部落首领,平息西北叛乱 |
(三) 妥善安置甘青新边境哈族流窜部落首领,安定社会秩序 |
(四) 真诚团结西南少数民族上层,为解放大西南创造条件 |
三、民主改革过程中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
(一) 团结封建地主制度地区的封建主,不动多余浮财 |
(二) 团结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地区的农奴主,和平协商推进改革 |
(三) 团结原始社会末期地区的民族首领,直接过渡实现改革 |
(四) 团结牧区的头人牧主,牧区实现和平改革 |
四、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
(一) 对牧区的牧主在经济上实行赎买政策 |
(二) 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在政治上给予适当安排 |
(三) 保障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生活水平 |
(四) 平息西藏武装叛乱,废除封建农奴制度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途径 |
一、借助民主建政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借助民主建政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借助民主建政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二、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三、通过特殊人物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通过特殊人物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通过特殊人物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四、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方法 |
一、和平协商的方法 |
(一) 和平协商方法的运用 |
(二) 和平协商方法的评价 |
二、区别对待的方法 |
(一) 区别对待方法的运用 |
(二) 区别对待方法的评价 |
三、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的方法 |
(一) 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方法的运用 |
(二) 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方法的评价 |
四、“派下去”“请上来”的方法 |
(一) “派下去”“请上来”方法的运用 |
(二) “派下去”“请上来”方法的评价 |
五、教育改造的方法 |
(一) 教育改造方法的运用 |
(二) 教育改造方法的评价 |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经验教训及当代启示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基本经验 |
(一)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二) 坚持大团结大联合 |
(三) 坚持共同繁荣发展 |
(四) 坚持协商民主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主要教训 |
(一) 必须加强政治团结合作 |
(二) 必须充分照顾同盟者利益 |
(三) 必须尊重民族宗教感情 |
(四) 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改造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上层统战工作对新时代少数民族统战工作的启示 |
(一) 抓好干部人才选派、培养和引进,不断强化人才支撑 |
(二) 务实推进产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 |
(三) 坚持民生优先,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四)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五) 推动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 |
(六) 更加注重文化统战,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七) 扎实做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壮大共同奋斗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石家庄地区知青带队干部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派带队干部的时代背景 |
(一)知青生活中遇到困难 |
(二)知青领导管理出现问题 |
(三)知青被迫害事件的出现 |
(四)知青迫切回城的愿望 |
(五)选派带队干部的酝酿与高层决策 |
二、带队干部的选拔与管理 |
(一)带队干部的选择与动员 |
(二)带队干部的回应与差异性选择 |
(三)带队干部群体的构成 |
(四)带队干部的组织管理 |
三、带队干部的工作实践 |
(一)思想政治工作 |
(二)破解日常生活难题 |
(三)青年点的整顿与管理 |
(四)支援农村工作 |
(五)青年点的收尾工作 |
四、带队干部面对的困难与应对 |
(一)带队干部面临的困难 |
(二)带队干部的自我调适 |
(三)所属单位、知青办及社队的协助 |
五、带队干部个案研究 |
(一)改变人生走向的带队干部 |
(二)热情鼓励知青高考的带队干部 |
六、对带队干部群体的评价与反思 |
(一)带队干部的历史作用及影响 |
(二)带队干部的工作经验 |
(三)带队干部的负面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基础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二、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新时代政治认同教育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认同教育理论 |
(二)政治认同理论 |
(三)新时代政治认同教育理论内涵及实质 |
二、乡村干部教育理论 |
(一)乡村干部及职责内涵 |
(二)乡村干部教育理论 |
(三)习近平关于乡村干部教育的重要论述 |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理论 |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
(二)乡村振兴理论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和经验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积极探索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唤醒阶级意识教育的思索 |
(二)大革命时期打倒封建军阀和土地革命教育的探索 |
(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教育的探索 |
(四)抗日战争时期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教育的探索 |
(五)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与争取实现民主教育的探索 |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乡村干部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艰辛探索 |
(一)过渡时期乡村干部巩固新生政权的认同教育 |
(二)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时期人民公社化认同教育的探索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运动”教育的曲折探索 |
三、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乡村干部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 |
(一)改革开放初期乡村干部解放思想教育的探索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乡村干部乡村治理建设教育的探索 |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干部基层党建教育的探索 |
四、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党的十八大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政治认同教育目标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 |
(二)政治认同教育内容须与工作实际情况相吻合 |
(三)政治认同教育方法须与教育对象接受能力相适应 |
(四)政治认同教育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主要问题 |
一、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良好机遇 |
(一)中国仍然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三)“两个百年”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二、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思想仍存在严重潜在对抗 |
(二)价值多元化冲击基层思想观念和执政基础 |
(三)乡村文化教育建设经费的有效投入不足 |
(四)乡村干部自身素质的提升滞后 |
三、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主体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 |
(二)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
(三)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心态失衡 |
(四)精致的利己主义冲击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主要举措 |
一、构建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内容体系 |
(一)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增强理想信念认同 |
(二)加强党史党建国史教育增强政党认同 |
(三)强化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增强道路和制度认同 |
(四)完善乡村振兴战略教育培训增强政策认同 |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建设强化价值认同 |
二、拓展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方式方法 |
(一)巩固党校教育体系建设增强教育主渠道功能 |
(二)加强县乡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育功能 |
(三)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教育策略 |
(四)利用现代通讯科技拓展学习方式 |
(五)拓展基层党组织教育学习功能 |
三、以保障机制为重点完善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体系建设 |
(一)加强制度建设推动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走深走实 |
(二)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施 |
(三)加强乡村文化平台建设巩固认同教育基础 |
(四)完善网络网站建设丰富政治认同教育资源 |
(五)加强考评结果运用增强政治认同教育实效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遵循 |
一、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 |
(一)立足发展现实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要求 |
(二)乡村振兴的认知与实施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实现 |
二、教育主体建设是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 |
(一)思想境界是提升乡村干部能力素质的首要和根本 |
(二)榜样示范是激发乡村干部提升能力素养的重要动力 |
(三)教育主体的领导力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 |
三、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注重因材施教 |
(一)乡村干部实际情况是政治认同教育实施因材施教的基础 |
(二)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突出个性需求特点 |
(三)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促进因材施教的实施 |
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以增强自我认同为基础 |
(一)加强“三农”问题教育增强对乡村干部的身份认同 |
(二)普及农业生产经营专业教育增强职业认同 |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价值认同 |
(四)巩固公仆意识教育增强情感认同 |
五、坚持政治认同教育与健全奖惩机制的融合发展 |
(一)扭曲的权力观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问题的根源 |
(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 |
(三)教育导向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原则 |
(四)有效奖惩保障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实效的提升 |
六、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9)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驻村帮扶研究 ——以陕西省C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 |
三、选题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脱贫攻坚责任制:贫困治理领域的目标责任制 |
二、驻村帮扶的总体价值、实践逻辑和主要角色的相关研究 |
三、合理改进驻村帮扶的相关研究 |
四、进一步的研究空间 |
第三节 主要概念与理论框架 |
一、主要概念 |
二、“结构—功能”理论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技术路线 |
第五节 创新点与研究工作的限度 |
一、创新点 |
二、研究工作的限度 |
第二章 “价值—制度—角色”框架下驻村帮扶的结构分析 |
第一节 价值层次:驻村帮扶的合法性供给 |
一、价值定位:驻村帮扶的历史和现实作用 |
二、价值来源:奉献精神和群众路线 |
三、价值引导:为驻村帮扶提供合法性来源 |
第二节 制度层次:驻村帮扶的权威性保障 |
一、总体制度框架:脱贫攻坚责任制度和定点扶贫制度 |
二、具体制度安排:日常管理制度和督查考核制度 |
第三节 角色层次:驻村帮扶的行动者基础 |
一、核心行动者:驻村干部的个体性与集体性角色 |
二、个体性角色分析:驻村干部的条件及来源 |
三、集体性角色分析:驻村干部的构成与职责 |
第三章 “A-G-I-L”框架下驻村帮扶的功能分析 |
第一节 适应功能:吸纳外部资源 |
一、吸纳外部资源对驻村帮扶的意义 |
二、吸纳外部资源的过程与效果 |
第二节 目标达成功能:驻村帮扶的总体目标和实现路径 |
一、嵌入农村:制度落地与干部下沉 |
二、精准帮扶:贫困户脱贫和贫困村退出的目标瞄准 |
第三节 整合功能:驻村干部队伍的内部协调 |
一、整合功能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
二、驻村干部队伍整合的实践 |
三、驻村干部队伍整合实践的应然效用 |
第四节 模式维护功能:驻村帮扶稳定性的保证 |
一、驻村干部的角色认同度 |
二、模式维护功能的实践 |
第四章 驻村帮扶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变化 |
第一节 价值结构特征:政治和激励的双重高压 |
一、政治高压 |
二、激励高压 |
第二节 制度结构特征:管理与考核制度的形式化倾向 |
一、日常管理缺乏必要的灵活性 |
二、督查考核难以深入彻底 |
第三节 角色结构变化:驻村干部行为偏离期望 |
一、规范程度不足 |
二、行动效率降低 |
三、缺乏行动基础 |
第五章 驻村帮扶系统的功能问题与障碍 |
第一节 适应功能问题:双重高压下资源吸纳精准度确缺失 |
一、资源引入与贫困村长远利益、实际需求和承接能力相冲突 |
二、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
第二节 目标达成功能障碍:驻村干部下沉中的多方制约和阻碍 |
一、驻村干部与农村环境 |
二、驻村干部与村民 |
三、驻村干部与村干部 |
四、驻村干部与基层政府 |
第三节 整合功能问题:驻村干部队伍内部协调欠缺平衡性 |
一、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交叉管理问题 |
二、包片领导强势进行统筹协调 |
三、包村干部工作负担偏重 |
第四节 模式维护功能问题:驻村干部进阶需求的满足问题 |
一、社会关系需求的满足易被忽视 |
二、成长发展需求的满足落实效果不足 |
第六章 讨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外部资源的精准引入和配置 |
一、精准引入方式 |
二、精准配置方式 |
第二节 建强农村基层组织 |
一、强化驻村干部的党建责任 |
二、加强村“两委”的主体责任 |
第三节 激发农村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
一、取得群众信任与支持 |
二、提升群众脱贫本领 |
三、树立乡村新风 |
第四节 建立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下的协同治理机制 |
一、区县统筹与驻村干部管理的调整 |
二、乡镇主导与驻村干部职权的明确 |
三、基层自治与驻村干部参与的加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着作 |
二、中文论文 |
三、中文译着 |
四、英文论着 |
五、报纸及网络资源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0.1.1 选题目的 |
0.1.2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本文研究方法 |
0.3.1 文献研究法 |
0.3.2 归纳总结法 |
0.3.3 案例分析法 |
0.4 本文创新之处 |
1 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的概述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干部挂职锻炼 |
1.1.2 贫困地区 |
1.1.3 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 |
1.2 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的发展历程 |
1.2.1 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的初有雏形 |
1.2.2 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的逐步形成 |
1.2.3 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的日趋完善 |
1.2.4 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的不断发展 |
1.3 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的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
1.3.2 毛泽东反贫困思想 |
1.3.3 邓小平的扶贫开发论 |
1.3.4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 |
1.4 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的意义 |
1.4.1 有助于扶贫开发,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1.4.2 有利于锻炼培养干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
1.4.3 有利于加强贫困地区基层治理,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 |
1.4.4 有助于提供减贫经验借鉴,加速全球减贫进程 |
2 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的现状 |
2.1 干部到贫困农村挂职锻炼取得的成绩 |
2.1.1 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内容日趋丰富完善 |
2.1.2 关于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的地方性文件层出不穷 |
2.1.3 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在实践中促发展 |
2.2 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存在的问题 |
2.2.1 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的实施效果不佳 |
2.2.2 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缺乏相关配套制度支撑 |
2.2.3 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的后续工作未做出安排 |
2.3 干部到贫困农村挂职锻炼问题产生的原因 |
2.3.1 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相关程序不完善 |
2.3.2 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相关的配套制度不健全 |
2.3.3 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的后续工作安排未得到重视 |
3 进一步完善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的对策 |
3.1 建立相对完善的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的相关程序 |
3.1.1 挂职扶贫干部的选拔程序 |
3.1.2 挂职扶贫干部的培训程序 |
3.1.3 完善挂职扶贫干部的考核程序 |
3.2 建立健全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的相关机制和制度 |
3.2.1 建立完善的挂职协调沟通机制 |
3.2.2 建立相对完善的挂职扶贫干部绩效管理制度 |
3.2.3 建立贫困地区帮扶干部的退出机制 |
3.2.4 建立挂职扶贫干部关心关怀机制 |
3.3 建立挂职扶贫后续工作安排制度 |
3.3.1 对扶贫地区的后续工作安排 |
3.3.2 对挂职扶贫干部的后续工作安排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任职应注意解决好四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框架理论视角下人民网第一书记媒介形象研究[D]. 王幸.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连云港市H区农村干部队伍专职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 张晓明.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济南市槐荫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研究[D]. 付宁宁.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4]保定市L镇乡镇干部队伍激励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 刘宜欣. 河北大学, 2021
- [5]从老区到新区:中共入浙南下干部研究(1948-1956)[D]. 包晨岚. 浙江大学, 2020
- [6]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D]. 唐丕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7]石家庄地区知青带队干部群体研究[D]. 马婉祯.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D]. 张鹏程. 海南师范大学, 2020(12)
- [9]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驻村帮扶研究 ——以陕西省C县为例[D]. 路晨磊. 南开大学, 2020(08)
- [10]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研究[D]. 韩嘉齐. 辽宁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