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渤海及周围地区断裂构造与强震活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萍萍,丁志峰,谭扞东,杨歧焱,王兴臣[1](2021)在《基于VP/VS波速比模型约束的张渤地震带深部电性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张渤地震带是中国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北西向地震活动带,获取深部精细的电性结构有助于探究该区域深部孕震环境及动力学机制等科学问题.为了提高大地电磁法深度分辨率,本文提出基于VP/VS波速比地震学模型约束的二维大地电磁反演法,通过理论模型合成数据检验了算法的可靠性.将算法应用于张渤地震带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对比分析大地电磁无约束和有约束反演结果,检验算法在张渤地震带应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最后结合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发现:反演获取的电阻率模型的电阻率梯度带与断层的空间分布吻合;唐山断裂带中上地壳表现为高阻特征,在下地壳底部有上涌的高导异常体,推测该区域深部高导区域与幔源物质侵入有关;三河—平谷断裂带浅部低阻异常与深部低阻异常不连续,地震主要分布于不连续区域;太行山山前断裂电阻率结构上表现为明显的电阻率变化梯度带,高阻异常体规模大、延伸到下地壳;张家口断裂带中下地壳高导异常区域比怀来盆地深部高导异常区域规模大,这可能暗示张家口断裂带的深部物质作用更为强烈.
张哲[2](2021)在《基于地貌学方法分析太行山南段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地貌形成受控于区域构造活动,区域地貌的变形结果可以反映区域构造活动与演化历史。太行山南段位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区域,处于地质构造较为复杂的区域,新生带以来受到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等俯冲的双重影响,构造活动强烈,对地貌具有控制作用,区域形成大规模的断陷活动,形成多期次层状地貌,发育一系列NNE向断裂,并构成一条显着的地震活动带,历史上发生过1830年磁县71/2级地震。该地区长时间没有大震发生,缺少关注度,尤其是对第四纪以来太行山南段的隆升幅度、期次还有些争议,晋获断裂中南段的活动性研究还不充分。为了研究太行山南段构造地貌的差异,本文通过室内遥感解译以及GIS平台,利用多种地貌指数对该区域地貌演化阶段进行了探讨;通过宏观的地形参数(坡度及坡谱、粗糙度、切割度、起伏度)、河流地貌参数(HI指数)以及条带状剖面分析了太行山南段的宏观构造地貌;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和无人机遥感数据、野外的阶地调查以及前人研究资料对太行山南段沁河、丹河、漳河、露水河、淇河、淅水河、子房河和平甸河的河流阶地的发育级数、拔河高度和年龄进行了限定,建立了太行山南段阶地形成时代框架,探讨了太行山南段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之间的关系;基于遥感影像解译、无人机飞行、DEM数据分析、野外的实地调查、钻孔信息以及前人的研究,对晋获断裂中南段的活动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获得了以下认识:(1)太行山南段的坡度、粗糙度、切割度、起伏度在太行山南段东侧呈现高值,高值区域与太行山东麓断裂走向具有一致性,显示出断裂对地貌的的控制作用;太行山南段流域HI值指示太行山南段地貌处于幼年-壮年发展阶段,整体构造处于活跃阶段。(2)太行山南段在1.7Ma至少发生了3期6个阶段的构造隆升事件,即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6个阶段分别为1.7Ma、0.8Ma、0.1Ma、0.07Ma、0.05Ma和0.03Ma。1.7Ma以来隆升速率逐步加快,2.6Ma以来太行山南段平均抬升了166~285m,最大不超过300m,因此,第四纪并不是太行山南段主要隆升阶段。(3)晋获断裂中段走向NNE,为一条正断层,上新世以来断距约500m,活动速率为0.09mm/a,根据钻孔信息和断层剖面信息,断裂早更新世活动较强,中晚更新世以来活动减弱;晋获断裂南段走向NNE,为一条正断层,早更新世活动剧烈,中晚更新世活动较弱。
张鹏[3](2021)在《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及其诱发地裂缝灾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平原区隐伏活动断层是我国许多发达城市潜在的致灾地质因素,在地震发生时往往沿活动断层的破坏最为严重,而且断层活动还会诱发地裂缝、坍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城市地质安全。因此,开展隐伏活动断层的几何位置、运动方式、活动性质及其控灾效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际应用价值。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是北京平原区隐伏全新世活动断裂,查清其活动性,揭示其诱发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机理,可为首都北京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防灾减灾提供地质依据和科学指导。主要研究成果和认识如下:1、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为全新世活动断裂,走向NE45°,倾向SE,倾角75°。第四纪以来活动性存在明显时空差异:在时间上,全新世以来活动性最强;在空间上,全新世以来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南段的活动性较北段强,主要表现为南段孙河一带和北段北小营地带全新世以来垂直活动速率分别为1.90mm/a和0.51mm/a。依据Byerlee断层滑动失稳摩擦准则,定量计算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断层面上的剪应力与正应力比值(μ值)均大于0.5,且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反映断裂活动强度增大。2、顺义地区地裂缝方向主要沿顺义隐伏活动断裂走向展布,影响宽度30~100m不等。地裂缝主要呈拉张兼具顺时针扭动破坏形式,与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方式一致。2011年以来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变形破坏总体呈加剧趋势,和顺义隐伏活动断裂蠕滑活动性加强相关。2017~2018年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监测显示,水平拉伸位移总体上处于增加状态,剪切变形有缓慢增加趋势,地裂缝呈顺时针扭动变形破坏,地裂缝上盘(南东盘)处于下降趋势,地裂缝的月平均水平拉伸位移变化速率约为1.7mm,其中2018年8月变形量最大,达到15.52mm。3、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对顺义地区地裂缝具有控制作用,地裂缝多分布在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地表出露处或者其影响范围内,地裂缝的活动方式及活动秩序也和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性一致,全新世以来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南段比北段活动性强,可能是顺义地区地裂缝由北向南扩展的原因。当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较强或突变时,中国华北地区近地表东西向纵张作用较强,近地表为东西向拉张效应,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强度也随之增强,反之减弱。同时地下水抽取、飞机动荷载、第四系沉积压实等也可能诱发地裂缝活动加剧。4、地裂缝三维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表明:地裂缝影响带宽度40~70m,在断裂上盘形成凹坑、拉裂缝,在断裂下盘被挤压隆起;机场跑道竖向沉降位移整体呈现自下盘至上盘逐渐增大的趋势,当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在基岩正断错动1cm(原型50cm)时,可诱发地表产生0.6cm(原型30cm)正断效应的地裂缝;中跑道下穿道顶部下盘纵向拉应变随竖向位移的逐渐增大而增大,在竖向位移为4cm时达到最大。建议首都某机场地裂缝沿线构(建)筑物最小安全避让距离为距断层上盘50m,下盘20m,同时采用高强度柔性材料、减小盖板尺寸等措施防治地裂缝灾害;开展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变形监测,构建光纤、地应力等动态监测预警系统,为机场安全运营及防灾减灾提供支撑服务。
曹凤娟,贾丽华,李梦莹,王松阳[4](2021)在《辽宁地区主要断裂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评估》文中认为基于辽宁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几何特征和空间展布,对1980年以来辽宁地区ML≥2.0地震的累计频次和1900年以来Ms≥5.0地震的年发生率的空间分布及其与活动断裂构造背景关系进行研究,获得了基于地震学的辽宁省内主要断裂和构造区(带)的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的初步评估结果。辽宁地区主要断裂活动性较高的有海城河断裂、金州断裂九寨—盖州北段、朝阳—北票断裂等;辽宁地区未来3年发生Ms≥5.0地震危险性较高的断裂依次有海城河断裂、金州断裂、熊岳—庄河断裂、鸭绿江断裂及赤峰—开原断裂与柳河断裂交汇处等。在判定区域地震危险性和城市地震风险时,除了依据前兆异常的空间分布,还应充分考虑区内主要构造(断裂)的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
朱成林[5](2020)在《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全球大陆地震最频繁、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2008年汶川MS8.0、2010年玉树MS7.1、2013年芦山MS7.0、2017年九寨沟MS7.0等地震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国民经济损失,地震危险性分析成为政府和社会必须面对的科学问题。通常而言,浅源地震是地壳岩石介质在缓慢区域构造运动持续加载下,应变能不断积累并达到极限状态时,发生突然断裂/错动释放出巨大能量的结果,活动断裂带是最易产生应变积累和破裂发震的具体场所。作为中国东部地区规模最大的活动断裂带,郯庐断裂带亦是华北地区的主要地震构造带,在其北段,曾发生1969年渤海MS7.4和1975年海城MS7.3等一系列强震;在其中南段,曾发生公元前70年安丘MS7和1668年郯城MS8?等强震。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又称为沂沭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出露最好、规模最大、新构造活动最强烈的段落,历史上曾发生过25次MS≥5地震。由于地处我国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区域人口稠密,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具有强烈的社会需求。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日本2011年3月11日发生了MW9.0巨震(本文简称为“日本3.11地震”),该地震后,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显着增强。由于郯庐断裂带与日本海沟同属一个地质构造系统,均受到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该地震无疑对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动力环境和地震潜势产生直接影响,使其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需求更加紧迫。孕育地震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壳差异运动产生的应变能累积,提取地壳形变动态定量信息对地震危险性分析十分必要。基于GPS大地测量技术的高精度、大尺度地壳形变信息在区域构造背景和孕震环境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于地震危险性分析。前人已通过华北地区GPS资料对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地壳形变特征开展了诸多研究,但仍然存在以下科学问题有待解决:1)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北美板块的交汇区域,地壳动力环境复杂。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的日本3.11地震无疑对该地区的动力环境产生直接影响。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区分属华北平原地块和鲁东-黄海地块,引起日本3.11地震的板块间相互作用必定会在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有所体现,并构成影响该地区地震活动的动力环境。因此,日本3.11地震前后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间的相对运动如何演化及其对区域地震活动有何影响等问题值得深入探讨。2)日本3.11地震对我国华北地区造成了显着的同震形变,直接影响了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地壳形变状态。日本3.11地震以后,该地区地震活动显着增强,发生了莱州ML5.0地震及序列、乳山震群、长岛震群等显着地震事件。因此,日本3.11地震对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的同震影响及其对区域构造应力、地震活动、地震潜势的影响有待深入分析。3)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受太平洋板块俯冲的直接影响,需要关注日本3.11地震后最新的构造活动特征及其反映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定量分析该地区最新的地壳形变特征及其对地震潜势的影响。围绕着上述科学问题,本文以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为研究区,基于该区域高密度、高精度GPS观测并结合跨断层水准、定点地球物理观测和区域地质构造、地震活动资料,开展了以下工作并取得了相关认识:1)基于高密度GPS观测构建了研究区高时-空分辨率地壳形变场。研究分析了区域地壳形变状态在日本3.11地震前、同震及震后不同时段的变化。通过窗口滑动的形式给出形变场的演化过程,提高其时间分辨率,据此获得了研究区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壳形变状态。2)研究分析了研究区地壳动力环境及其对地震活动的影响。我们基于滑动块体模型,研究了日本3.11地震前后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与地震活动参数演化过程之间的时间相关性,并通过建立块体相对运动与地震能量释放的回归关系来描述地震应变能累积-释放过程,从时间上印证了活动地块间相对运动对区域地震活动的控制作用,为区域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了依据。3)基于112个连续GPS观测站获取了日本3.11地震对研究区造成的高空间分辨率同震形变场,结合定点地球物理观测及地震b值反映的应力/应变特征并基于地震矩张量叠加分析讨论了日本3.11地震对研究区构造应力、地震活动和地震潜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同震形变场对断裂带产生了南段拉张、北段挤压的不同同震作用,在鲁东隆起和鲁西断块产生了显着的剪应变,改变了这些区域的应力特征并积累了地震矩,上述区域在日本3.11地震以后的地震活动增强可能与此相关。4)研究分析了日本3.11地震以来研究区的地壳形变特征、沂沭断裂带的活动特征及其地震危险性。日本3.11地震以来胶东半岛隆起区和鲁西断块隆起区具有较高的地震矩累积率,与此相应,上述区域同期具有明显的地震矩释放。沂沭断裂带现今构造活动较弱,处于低滑动速率状态。日本3.11地震的同震滑动调节对沂沭断裂带走滑方向应变能具有释放作用,震后倾滑拉张对倾滑方向应变能具有释放作用,均有利于延缓沂沭断裂带的地震潜势。但是由于日本3.11地震对北段的同震挤压有利于其闭锁,对应变能释放作用较小,闭锁程度仍然较高,加上该段上次强震离逝时间较长,地震危险性相对较高。
周琳,张佩,宋尚武,李君[6](2020)在《基于双差定位方法的渤海地区中小地震重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渤海地区具有复杂的断裂构造活动环境,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是我国近海大地震强烈活动的海域之一。本文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渤海地区及邻区2009年1月~2018年12月的中小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结果显示,近年来渤海地区的地震分布存在多个中小地震密集区,包括1969年渤海7.4级地震余震区、蓬莱和长岛密集区等。研究区域NE向地震分布呈主导地位,也有明显的NW向地震条带存在。重定位后震源深度的优势分布范围为6~15km,主要分布在中上地壳。
陈祥忠[7](2020)在《镇江地区三维电性结构及深部地震构造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镇江市位于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江苏省,按照构造单元划分属于下扬子断块,处于长江下游—黄海地震带内,为我国东部规模较大的中强地震活动地区。地震活动资料表明,镇江及其邻近地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数次破坏性地震。因此,准确查明镇江地区断层空间位置及发育情况,评价镇江市活动断层地震危害性将为镇江市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可靠的地球物理参考证据。为研究镇江地区内断层构造发育及空间展布情况,在镇江市及其周边地区开展了大地电磁观测,共在基本垂直于构造走向的7条测线上布置了68个测点,平均测点距离2 km,观测时间约为20 h。由于观测区内电磁干扰比较严重,对采集到的大地电磁数据进行了互参考或者远参考技术处理,获取每个测点上长度在320 Hz~108 s的数据。为得到镇江地区的三维电性结构,对数据进行了相位张量分析,结果表明:数据对电性结构特征的反映与频率有关。在高频部分,数据呈现一维特性,主要为区域内较厚层沉积物的反映;随着频率的降低,三维特性逐渐凸显且椭圆主轴方向复杂多变。根据这一事实,选择了三维正则化反演处理技术。具体的反演参数为:(1)取正则化因子取10;(2)初始模型电阻率取100??m;(3)主阻抗的误差门限为5%*|Zxy?Zyx|1/2;(4)辅阻抗误差门限为10%*|Zxy?Zyx|1/2;(5)非结构网格有限元法实现正演计算。数值试验表明,利用上述参数可在118次迭代后获得了稳定的收敛结果。在整体上,观测区内地下物质电性特征为低阻,只是在盆地边缘或山体出露区才呈现为出高阻。根据这一特点,在工作区内其他地球物理资料的约束下对上述反演结果在上党—河阳断裂、丹徒—建山断裂以及茅山北延断裂的电性结构及空间展布进行了分析。具体结论是:(1)上党—河阳断裂为区域内的一条隐伏断裂,其走向为近东西向、倾向南北,处于电性梯度带以及重力异常梯度带,其可能与丹徒—建山断裂相交。(2)丹徒—建山断裂地貌上为地形分界线,其西南侧为句容盆地、东北侧为宁镇山脉东段,该断裂走向为北西向、倾向西南,电性结构以及重力异常表现为明显的梯度带,可能穿过长江。(3)茅山断裂隐伏于句容盆地之下,其走向为北东向、倾向为南东,位于电性梯度带以及重力梯度带处,且其已跨过长江,可能与丹徒—建山断裂相交于长江附近。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根据前人对强震的讨论结果以及近年内研究区内发生的中强震数据,对中强震的孕震构造条件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下列具有一般性的规律:(1)中强震与区域地质构造具有较强的相关性;(2)多发生于重力异常、磁异常以及电性结构带附近;(3)孕震处广泛存在低速异常。利用镇江目标区内的重力、磁力和速度资料,结合电性结构,对孕震环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茅山断裂为控制外围系列盆地、凹陷的边界,其处于速度梯度带、重力梯度带以及电性梯度带上,曾经发生Ms5.0级以上地震,因此茅山断裂具备中强地震的环境。(2)幕府山—焦山断裂深部速度结构、泊松比和重力异常等均满足孕育中强地震的条件,历史上幕府山—焦山断裂周围也曾经发生多次Ms5.0级以上地震,在断裂附近成簇状分布,具备孕育中强地震的条件。(3)丹徒—建山断裂控制丹徒凹陷的北侧边缘,其所在位置重力以及电性结构梯度带,从横山—谏壁间穿过与茅山断裂共同控制A1剖面的低阻异常。结合平面P波速度图,该断裂在与茅山断裂、幕府山—焦山断裂交汇处存在明显的速度异常。因此,丹徒—建山断裂与茅山断裂、幕府山—焦山断裂交汇处具备孕育中强地震的条件。(4)上党—河阳断裂虽为控盆断裂,但其重力梯度、磁异常梯度以及电性梯度规模都较小,而且根据现有资料的P波速度无明显异常、泊松比相对较低,因此不具备孕育中强地震的条件。
贺振鹏[8](2020)在《烟台某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区地应力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初始地应力场是进行地下工程开挖与设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其主要由岩体自重引起的自重场和构造应力场叠加而成,可看作是相对稳定的应力场。本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区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初步勘查中仅在两个钻孔做了地应力测量工作,而地应力的大小是随构造及岩石类型改变而发生变化的。为了解工程区的地应力特征,本文结合工程物探、地应力测量成果、岩石力学试验和野外地质调查,应用ANSYS软件对工程区的地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岩石的力学参数乘以适当的弱化系数作为岩体的力学参数;并以实测地应力结果作为约束条件,以保证模拟的可靠性。根据得到的模拟结果,对工程区可能发生岩爆的部位进行预测;并根据应力云图和结构面稳定性判别式,提出了岩体内结构面工程稳定性的预报分析。模拟结果表明:(1)在NE78°构造挤压应力和NW12°构造张应力的作用下,工程区F7、F8和F9断裂均为应力集中区;同时F1断裂对应力强度和第三主应力的分布有阻碍限制作用。(2)根据模拟结果,F9断裂附近的第三主应力值为-32.1~-41.1 MPa,属于极高地应力区,在洞库开挖过程中,应注意储存较多能量的花岗岩应力释放而引起的岩爆、岩石弹出和洞室岩体剥离等现象;远离断裂,压应力值逐渐减小,过渡到一般应力区。(3)根据模拟区的应力分布特征和洞库范围内发育的5组结构面的产状,利用结构面稳定性的判别式分析,产状为92°∠78°和190°∠65°的结构面在目前的地应力作用下稳定性较差,应注意因岩体开挖扰动而引起的岩体滑动现象。
谢卓娟[9](2020)在《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海域经济发展,编制海域地震区划图服务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迫在眉睫。海域地震区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地震活动特征研究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然而,由于海域的特殊位置,海域地震监测受台网密度的限制,和陆域地震相比,海域的地震活动基础数据积累不足,地震资料零散,来源渠道多元化和震级标度多样性,海域地震活动的特点既存在板内地震又有板缘地震,两类地震在性质、强度、震源深度、地震活动规律和机制上不相同,造成海域地震活动性的研究相对匮乏。当前开展我国海域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缺少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及其完整性分析,无适合于海域地区的震级转换方法和经验公式,缺乏海域地震活动性的深入研究,以及针对海域地震活动特点建立的海域不同震源深度(包括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等。为此,本论文开展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并进行完整性分析,为海域活动构造划分、浅部潜在震源区和中深部“立体”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海域地震活动规律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并基于建立的地震目录进行海域的地震活动性分析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为海域地震区划的编制提供重要参数,得出如下创新性成果:(1)编制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建立了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地震目录和2.0≤M<4.7级中小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为我国海域地震区划图的试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地震目录编制的技术方法。(2)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建立相应的震级转换公式。研究了我国海域地区测定的面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的震级系统差,并与陆域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系统差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分析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菲律宾的地震台网,在测定同一震级标度的地震时,产生震级偏差产生的原因,并统计分析产生的震级偏差在不同深度、不同时段、不同震级段和不同区域的差异性。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分别建立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震级范围和不同深度范围内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之间的转换关系式,以及建立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ML震级,与菲律宾地震台网Ms震级的震级转换关系式,最终统一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的震级标度。本论文采用海域地区的地震资料建立的适合于我国海域及邻区的不同震级和不同深度范围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区别于以往国外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和国内陆域地区的浅源地震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可为今后海域地区地震震级的转换提供参考,震级系统差的研究也可为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修订这些地区的量规函数,进行震级偏差改正和地震联合观测提供参考。(3)给出了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及其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空分布特征。收集我国海域及邻区各国地震台站的分布情况和台网的发展简史,分析和研究不同海域、不同时段的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震中定位精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给出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薄弱和地震定位精度差的区域,为我国海域地区的完整性分析和沿海、近海地区海洋地震监测台网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科学参考。采用适合海域地区地震资料的除丛方法删除前余、震,并基于累积频数法和完整性震级范围分析方法(Entire-magnitude-range method,EMR)确定海域地区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和不同震源深度范围内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空分布特征。(4)针对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特点,建立不同海域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并确定相应的地震活动性参数。研究我国海域地震活动在不同板内和板块边缘地区的空间分布、强度分布与频度分布特征,以及地震活动在板块边界俯冲带地区深浅部的活动特点,及其与地震构造的关系;探讨了最小二乘法(LS)和最大似然法(MLE)在计算我国海域及邻区b值时的适用性;提出在综合考虑海域各地震带地震资料完整性程度和地震活动特征的基础上,不同地区采取相应的b值计算方法,以及多方案的方式来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最终给出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b值和V4值,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海域及邻区各地震带资料的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的特征,定制的海域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有别于陆域区划和平时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只采用的最小二乘法计算方法,且不考虑震源深度范围计算得到的结果。分析俯冲带地区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特征和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特征,为划分板块边界俯冲带的浅部潜在震源区、中深部潜在震源区的“立体”潜在震源区和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提供了依据,在结合地震构造和动力学背景基础上,了解俯冲带地区的俯冲作用分布格局,并对俯冲带中深源地区的b值进行详细研究,分析俯冲带不同区域b值随深度的变化特征,以及b值在俯冲带不同段各剖面横截面随深度的分布特征,用b值图像标识出不同的区域构造背景下,板块边界未来可能发生破裂的高应力段,可为研究深部的地震机理提供研究基础。本论文的研究结果直接用于海域地震区划图试编工作中,也为今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撑,对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中长期预测、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区划和完善我国抗震防灾体系均有重要意义。
李海君[10](2020)在《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平原区地表大规模形变,可引发区域性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影响建(构)筑物以及生命线系统工程安全稳定运营。以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及形变监测历史悠久的华北平原为研究区域,针对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演化的主控因素识别与成因机理分析问题,依托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专项《大华北地区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项目,基于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关系、构造-渗流多场流固耦合以与灾害风险评价等基本理论,采用多源背景场信息结构化存储、地统计分析、多场耦合数值模拟与综合评价、多目标优化等研究方法,开展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研究成果、方法可为区域形变灾害风险识别与减缓防控提供借鉴,同时对区域性工程设施选址、防灾规划编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主控因素识别与影响分析主线,通过多源形变背景场信息结构化数据存储设计与实现,构建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结合非参数秩相关、改进主成分法定量刻画了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时空演化特征与各因素影响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型进行了多元耦合影响作用下区域及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的演化过程,明确各因素对地表形变形成过程的影响以认知形变过程机理;综合形变影响因素与作用过程研究,构建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将TOPSIS理论与多目标优化模型分别引入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以及形变监测网络站点优化研究,获取相对安全风险评价与防控区划结果及针对性监测、管控措施。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概述如下:(1)综述了地表形变监测、演化过程与成因机理分析及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等领域研究现状,讨论并提出环境岩土工程领域存在问题与关键研究方向。主要梳理地表形变监测手段与华北平原形变监测技术发展历程与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地表形变演化与成因分析方面理论、方法研究现状,探讨形变主控因素识别研究的数据支撑有效性为地表形变指标框架梳理归纳做铺垫;结合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与方法评述,讨论指标赋权主观性等问题。(2)综合形变、构造、地层与人类活动等多源背景场构建区域性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应用地统计分析完成形变演化特征与主控因素识别。明晰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影响背景场现状,明确地表形变影响框架筛选原则、流程,设计与实现了构造运动、地质与水文地质、人类活动、形变监测等地表形结构化数据存储,整合40个指标共计113.8万条记录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分三阶段完成形变演化特征、地下水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宏观响应研究,辅以典型形变区PS-In SAR反演结果进行成因初判。(3)梳理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理论,构建区域与典型形变区构造-渗流多场耦合地表形变数值模型,结合4类30种模拟情景,分析多元因素耦合作用形变影响,并完成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与影响作用差异性评价。基于COMSOL构建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模型,针对构造形式与状态、地层分层与岩性、地下水开采以及综合因素耦合作用设定模拟方案,完成区域与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表形变量受构造幅度、岩土水位埋深、地下水开采影响显着,另随构造深度、作用角度变小,压缩层比例与土层厚度增大而呈微量增大;耦合作用下位移场形态受地下水开采与断裂构造发育控制,且综合影响略低于各因素形变量总和。经非参数相关与改进主成分方法进行各阶段多元因素敏感程度差异性与影响作用分析,可知,区内形变早期多因继承性构造运动所致,而后期深部地下水开采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与深层水位变差及水位响应程度分别达-0.6661与-0.8321。(4)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TOPSIS理论改进AHP方法进行危险性、易损性各维度指标合成进行风险区划,并结合区域线状工程设施、重点城市规划等条件完成风险管控区划研究。据灾害风险要素构成,应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中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暴露程度以及防灾减灾等各构成要素共计19个指标数据与AHP权数组合,基于本文构建的TOPSIS权重优化模型完成偏安全的风险评价,并验证了计算结果与优化目标的一致性;在风险评价结果基础上,结合区内区域性线状工程展布与不同级别城市区划以及区域性调水工程影响确定风险管控区划以针对制定风险管控措施。(5)结合形变对研究区内监测网络站点建设、运行稳定性与监测质量影响,针对性进行选址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确定了形变监测站点优化模型与方法。基于改进主成分分析法合成地表形变敏感程度差异性评价结果量化形变易发性,根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技术规范》(GB_T28588-2012)等规范考虑地形、水体、植被、交通等要素进行选址、监测指标进行稳定性评价;据此综合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结果、已有站点有效利用以及重点工程运营服务效果定义适宜性并据此构建监测站点优化模型。经监测站点优化,最大插值误差减少约43.4%,其中新增站点稳定性、适宜性均值分别为0.6938与0.5379,且分布可较好兼顾高需求区形变监测需求。考虑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区域性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分析复杂性,依托多源信息耦合数据库量化形变影响因素演化特征与影响作用方式,并借助多元因素耦合作用数值模拟进行形变演化机理分析被正式为有效途径。研究成果可进一步为特定尺度下地表形变时空演化主控因素差异分析及区域性线状工程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控措施研究具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对形变监测网络质量评价与优化分析提供有益参考借鉴。
二、渤海及周围地区断裂构造与强震活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渤海及周围地区断裂构造与强震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VP/VS波速比模型约束的张渤地震带深部电性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构造背景 |
2 基于VP/VS波速比模型约束的二维大地电磁反演方法 |
2.1 交叉梯度项 |
2.2 基于VP/VS波速比模型约束的二维大地电磁反演目标函数 |
3 理论模型合成数据反演试算 |
3.1 理论模型设计 |
3.2 理论模型反演结果 |
4 张渤地震带大地电磁测深剖面 |
4.1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和处理 |
4.2 VP/VS波速比模型 |
4.3 反演网格 |
4.4 张渤地震带反演结果 |
4.5 张渤地震带约束反演结果可靠性和有效性检验 |
5 讨论 |
6 结论 |
(2)基于地貌学方法分析太行山南段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1 河流阶地在构造隆升中的研究现状 |
1.2.2 太行山隆升的研究现状 |
1.2.3 晋获断裂中南段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太行山第四纪隆升研究 |
1.3.2 断裂活动特征 |
1.4 主要工作量与主要成果 |
1.4.1 主要工作量 |
1.4.2 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
2.1.2 气候水文概况 |
2.1.3 区域地貌特征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区域构造演化概况 |
2.2.2 区域地层特征 |
2.2.3 区域主要活动断裂与地震活动 |
第三章 宏观地貌与构造 |
3.1 地形地貌参数 |
3.2 河流面积-高程积分 |
3.3 区域条带状剖面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太行山南河流阶地序列及发育特征 |
4.1 太行山南段河流阶地发育特征 |
4.1.1 漳河阶地发育特征 |
4.1.2 丹河阶地 |
4.1.3 沁河阶地 |
4.1.4 露水河阶地 |
4.1.5 淇河和淅水河阶地 |
4.1.6 其他河流阶地 |
4.2 河流阶地年龄 |
4.3 河流阶地形成原因 |
4.4 阶地与南太行山隆升探讨 |
4.4.1 太行山南河流下切速率 |
4.4.2 南太行山隆升幅度分析 |
4.4.3 隆升原因的探讨 |
4.5 小结 |
第五章 晋获断裂中、南段活动特征 |
5.1 遥感数据的来源、处理及解译 |
5.2 长治断裂活动特征 |
5.2.1 遥感解译特征 |
5.2.2 地貌地质特征 |
5.2.3 活动性特征 |
5.3 晋城断裂 |
5.3.1 遥感影像特征 |
5.3.2 地貌地质特征 |
5.3.3 活动性特征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及其诱发地裂缝灾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外地裂缝及其成因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地裂缝及其成因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与新构造活动特征 |
2.1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 |
2.1.1 北京地区地层概述 |
2.1.2 北京地区岩浆活动特征 |
2.1.3 北京地区构造单元及特征 |
2.2 区域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构造背景 |
2.2.1 区域地球物理场的基本特征 |
2.2.2 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特征 |
2.3 新构造活动特征 |
2.3.1 北京地新构造基本特征 |
2.3.2 北京平原区主要断裂活动性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特征与构造动力学分析 |
3.1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活动特征 |
3.1.1 地球物理勘探 |
3.1.2 活动性分析 |
3.2 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
3.2.1 区域构造应力场背景 |
3.2.2 区域构造应力场主应力方向 |
3.2.3 北京地区地壳浅层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
3.3 断裂活动危险性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工程地质特征 |
4.1 北京地区工程地质特征 |
4.1.1 工程地质分布特征 |
4.1.2 北京地区不同地貌单元工程地质分布特征 |
4.2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工程地质特征 |
4.2.1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孙河乡深孔工程地质钻钻孔探联合剖面 |
4.2.2 南彩镇深孔工程地质钻钻孔探联合剖面 |
4.2.3 顺义隐伏活动断裂深孔土力学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顺义地区地裂缝的分布发育特征 |
5.1 顺义地区地裂缝分布特征 |
5.1.1 顺义城区西南侧物流园区域地裂缝 |
5.1.2 顺义首都某机场区域地裂缝 |
5.1.3 顺义城区地裂缝 |
5.1.4 顺义东北端南彩镇地裂缝 |
5.2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发育特征 |
5.3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监测分析 |
5.3.1 地裂缝监测介绍 |
5.3.2 地裂缝监测结果 |
5.3.3 地裂缝监测结果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顺义地区地裂缝成因机制探讨 |
6.1 顺义地区地裂缝与顺义隐伏活动断裂空间相关性分析 |
6.2 顺义地区地裂缝与构造应力场相关性分析 |
6.3 顺义地区地裂缝成因机制分析 |
6.4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破坏模式 |
小结 |
第七章 顺义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灾害机理数值模拟 |
7.1 地质和数学模型构建 |
7.1.1 三维地层模型构建 |
7.1.2 模型参数选取及边界条件控制 |
7.1.3 数值计算工况 |
7.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7.2.1 机场跑道竖向变形特征分析 |
7.2.2 机场跑道受力特征分析 |
7.2.3 地裂缝活动对下穿道的影响 |
7.3 地裂缝活动影响范围分析 |
7.4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工程病害与防治措施分析 |
小结 |
第八章 首都某机场地裂缝灾害机理物理模型试验 |
8.1 试验概况与设计 |
8.1.1 试验原型概况及试验目的 |
8.1.2 试验原理与装置 |
8.1.3 试验设计 |
8.2 试验内容与过程 |
8.2.1 实测测试内容 |
8.2.2 模型试验数据采集与布设 |
8.3 试验结果分析 |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阶段参加的课题与学术成果 |
(4)辽宁地区主要断裂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辽宁地区主要活动断裂构造(带) |
2 主要构造活动性量化评估 |
2.1 资料处理与图像合成 |
2.2 ML≥2.0地震频次空间分布区的构造活动性分析及量化评估 |
3 断裂带地震危险性量化评估 |
3.1 资料处理与图像合成 |
3.2 辽宁地区主要活动断裂未来3年Ms≥5.0地震发震概率及其地震危险性分析 |
4 结论与展望 |
(5)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和地震危险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郯庐断裂带沂沭段研究现状 |
1.1.1 郯庐断裂带概况 |
1.1.2 沂沭断裂带研究现状 |
1.2 基于地壳形变的地震危险性研究现状 |
1.2.1 GPS地壳形变的应用现状 |
1.2.2 沂沭断裂带相关区域地壳形变研究现状 |
1.2.3 沂沭断裂带形变特征研究现状 |
1.3 日本3.11地震对沂沭断裂带相关区域影响研究现状 |
1.4 存在的科学问题及本文主要工作 |
1.4.1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4.2 本文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4.3 论文技术路线 |
1.4.4 论文框架 |
第2章 区域构造分布及地震活动特征 |
2.1 区域主要活动构造带 |
2.1.1 沂沭断裂带 |
2.1.2 其它主要断裂带 |
2.2 区域构造单元 |
2.2.1 构造单元划分 |
2.2.2 主要构造单元 |
2.3 区域地震活动特征 |
2.3.1 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特征 |
2.3.2 研究区地震活动特征 |
第3章 区域地壳形变观测与数据处理 |
3.1 GPS观测及数据处理策略 |
3.1.1 GPS观测概况 |
3.1.2 GPS数据处理策略 |
3.1.3 GPS非构造因素剔除策略 |
3.2 跨断层水准观测及数据分析 |
3.2.1 跨断层水准观测概况 |
3.2.2 跨断层水准垂直形变资料处理 |
第4章 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差异运动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 |
4.1 活动地块划分与块体模型 |
4.1.1 活动地块假说概述 |
4.1.2 华北地区活动地块划分 |
4.1.3 块体模型及其误差估计 |
4.2 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的时序过程 |
4.3 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与区域地震活动的相关性 |
4.4 讨论: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
4.4.1 块体相对运动对区域地震活动的可能影响 |
4.4.2 区域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分析 |
4.4.3 区域地震能量释放与块体相对运动的关系 |
第5章 日本3.11地震对研究区地壳形变和地震危险性的影响 |
5.1 华北地区地壳形变特征 |
5.1.1 华北地区的同震形变特征 |
5.1.2 华北地区地震以来的应变特征 |
5.1.3 燕渤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位移时序分析 |
5.1.4 环渤海区域应变时序分析 |
5.2 研究区同震形变特征及其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
5.2.1 地震之前及同震形变场 |
5.2.2 定点应变和水位观测反映的区域同震应变 |
5.2.3 地震b值变化反映的应力状态 |
5.2.4 震前和同震地震矩累积状态及其叠加分析 |
5.3 日本3.11地震以来研究区地壳形变及其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
5.3.1 基于GPS的区域水平形变特征 |
5.3.2 基于GPS的区域垂直形变特征 |
5.3.3 地震以来的区域地震矩累积状态 |
5.3.4 区域地震矩累积状态演化过程 |
5.4 沂沭断裂带运动特征及其地震危险性分析 |
5.4.1 基于GPS的沂沭断裂带水平形变特征 |
5.4.2 基于跨断层水准的沂沭断裂带垂直形变特征 |
5.4.3 沂沭断裂带地震危险性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6)基于双差定位方法的渤海地区中小地震重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据与方法 |
2 结果分析 |
3 结论 |
(7)镇江地区三维电性结构及深部地震构造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结构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与地球物理背景 |
2.1 区域构造环境 |
2.1.1 区域构造演化 |
2.1.2 地质构造特征 |
2.2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
2.2.1 区域重力特征 |
2.2.2 区域磁场特征 |
2.2.3 区域电性特征 |
2.2.4 区域速度特征 |
2.3 区域应力状态 |
2.4 地震活动性分析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三维非结构有限元反演 |
3.1 大地电磁测深 |
3.1.1 电磁感应基本原理 |
3.1.2 均匀半空间的大地电磁场 |
3.2 三维正演 |
3.2.1 控制方程的推导 |
3.2.2 单元分析 |
3.2.3 插值算子 |
3.2.4 正演精度验证 |
3.3 三维反演理论 |
3.3.1 正则化反演 |
3.3.2 灵敏度矩阵的计算 |
3.3.3 非结构四面体网格模型光滑性约束方法 |
3.3.4 反演方法有效性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及处理 |
4.1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 |
4.2 大地电磁数据维性分析 |
4.3 大地电磁数据编辑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镇江地区MT数据反演 |
5.1 二维反演 |
5.2 三维反演 |
5.2.1 数据误差设置 |
5.2.2 正则化因子设置 |
5.2.3 初始模型 |
5.3 三维反演结果 |
5.4 电阻率断面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目标区深部地震构造条件 |
6.1 深部结构特征 |
6.2 工作区强震孕震特征 |
6.2.1 区域内深大断裂 |
6.2.2 区域内地球物理场 |
6.2.3 强震孕育环境 |
6.3 工作区中强震孕震深部构造条件 |
6.3.1 中强地震孕育构造条件 |
6.3.2 中强地震深部介质结构 |
6.3.3 中强震孕育环境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电性结构反映的目标区构造特征 |
7.1 断裂空间发育特征 |
7.1.1 上党—河阳电性特征及空间发育特征 |
7.1.2 丹徒—建山电性特征及空间发育特征 |
7.1.3 茅山北延断裂电性特征及空间发育特征 |
7.2 目标区中强震孕震环境分析 |
7.2.1 速度结构特征 |
7.2.2 泊松比分布特征 |
7.2.3 中强震孕育环境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认识与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
附录 A |
附录 B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烟台某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区地应力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
1.2 研究状况 |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特征 |
2.2 地层分布特征 |
2.3 岩浆岩分布 |
2.4 区域活动断裂 |
3 工程区地质条件 |
3.1 地层岩性 |
3.2 地质构造 |
3.3 工程区节理统计 |
3.4 工程区岩体质量分析 |
4 工程区地应力场特征分析 |
4.1 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 |
4.2 工程区地应力测量 |
5 工程区应力场模拟及工程稳定性分析 |
5.1 有限元分析方法概述 |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 地应力场模拟与工程稳定性分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防空洞顶板编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基础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地震目录编制现状 |
1.3.2 震级转换关系的研究现状 |
1.3.3 我国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的研究现状 |
1.3.4 我国海域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 |
1.5.1 技术路线图 |
1.5.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 |
2.1 引言 |
2.2 地震目录的编目范围 |
2.2.1 空间范围 |
2.2.2 时间范围 |
2.3 资料来源 |
2.3.1 我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地震资料的来源 |
2.3.2 海域邻区各国地震资料的来源 |
2.4 编目的原则与方法 |
2.5 编目的成果与形式和目录概况 |
2.5.1 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目录 |
2.5.2 我国海域及邻区2.0-4.6级中小地震目录 |
2.6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震级的转换和震级标度的统一 |
3.1 引言 |
3.2 我国海域及邻区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转换关系研究 |
3.2.1 资料来源及概况 |
3.2.2 回归方法 |
3.2.3 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
3.2.4 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
3.2.5 与陆域震级转换关系式的对比 |
3.3 我国地震台网与其它地震台网测定地震的震级偏差研究 |
3.3.1 产生震级偏差的原因 |
3.3.2 计算方法 |
3.3.3 震级偏差的统计分析 |
3.3.4 不同地震台网震级的转换关系 |
3.4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震级标度的统一 |
3.5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资料完整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时段地震台站分布和地震监测能力 |
4.3 地震震中定位精度分析 |
4.3.1 各类地震定位精度随时间的变化 |
4.3.2 不同区域内地震定位精度的评估 |
4.4 删除前、余震 |
4.5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分析 |
4.5.1 地震目录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 |
4.5.2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时间分布特征 |
4.5.3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空间分布特征 |
4.6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活动性参数 |
5.1 引言 |
5.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构造背景 |
5.3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
5.3.1 研究区域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
5.3.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带的划分和调整 |
5.3.3 近海大陆架海域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
5.3.4 远海各地震统计区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
5.3.5 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
5.4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 |
5.4.1 b值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
5.4.2 MLE和LS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5.4.3 近海大陆架海域和远海各地震带的b值和V_4值 |
5.4.4 俯冲带地区的b值和V_4值 |
5.4.5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对比和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附录 我国海域及邻区M_S≥7级地震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图件 |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 |
1.2.1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 |
1.2.2 地表形变成因机理 |
1.3 地表形变监测研究 |
1.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
1.5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质构造条件 |
2.2.1 地层条件 |
2.2.2 区域构造运动演化背景 |
2.2.3 深部地质构造 |
2.2.4 构造单元划分与活动断裂 |
2.3 新构造运动特征 |
2.3.1 区域新构造活动特征 |
2.3.2 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 |
2.3.3 现今地震活动性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地下水系统划分 |
2.4.2 水文地质特征 |
2.5 地表形变场特征 |
2.5.1 地壳运动形变 |
2.5.2 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表形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源信息数据库的形变演化特征分析 |
3.1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体系 |
3.1.1 指标体系筛选与框架 |
3.1.2 地表形变评价指标筛选 |
3.2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的量化 |
3.2.1 构造本底条件 |
3.2.2 岩土地质条件 |
3.2.3 人类主要活动 |
3.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数据库的建立 |
3.3.1 数据库的内容 |
3.3.2 数据库的形式 |
3.4 华北平原区地表形变场时空演化 |
3.4.1 背景构造形变演化 |
3.4.2 近期地表形变场演化特征 |
3.4.3 基于PS-In SAR的典型区形变反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数值模拟 |
4.1 地表形变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4.1.1 构造-渗流耦合理论基础 |
4.1.2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与模拟情景 |
4.2 小区域、单断裂区域数值模拟与影响因素 |
4.2.1 地表形变演化过程数值模拟 |
4.2.2 不同构造运动类型与状态对形变差异影响 |
4.2.3 地下水开采条件对地表形变差异影响 |
4.2.4 综合作用对地表形变的影响 |
4.3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拟演化分析 |
4.3.1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型 |
4.3.2 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差异分析与应用 |
5.1 地表形变指标响应敏感程度分析 |
5.1.1 敏感程度评价方法 |
5.1.2 地表形变对影响指标响应程度分析 |
5.2 多元因素影响作用综合评价 |
5.2.1 评价方法概述 |
5.2.2 影响地表形变的主要作用 |
5.2.3 地表形变差异性分布特征评价 |
5.3 基于影响作用评价结果的监测站点稳定性分析 |
5.3.1 地表形变对监测站点影响概述 |
5.3.2 地表形变监测站点稳定性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
6.1 评价研究理论与方法 |
6.1.1 灾害风险理论 |
6.1.2 研究方法 |
6.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风险评价 |
6.2.1 地表形变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6.2.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危险性评价 |
6.2.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易损性评价 |
6.2.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性评价与应用 |
6.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的风险管控措施 |
6.3.1 区域形变监测站点网络优化 |
6.3.2 区域形变灾害风险防控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四、渤海及周围地区断裂构造与强震活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VP/VS波速比模型约束的张渤地震带深部电性结构研究[J]. 吴萍萍,丁志峰,谭扞东,杨歧焱,王兴臣. 地球物理学报, 2021(08)
- [2]基于地貌学方法分析太行山南段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D]. 张哲.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3]北京顺义隐伏活动断裂及其诱发地裂缝灾害研究[D]. 张鹏.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4]辽宁地区主要断裂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评估[J]. 曹凤娟,贾丽华,李梦莹,王松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01)
- [5]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和地震危险性分析[D]. 朱成林.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6]基于双差定位方法的渤海地区中小地震重定位研究[J]. 周琳,张佩,宋尚武,李君. 工程勘察, 2020(10)
- [7]镇江地区三维电性结构及深部地震构造条件研究[D]. 陈祥忠. 吉林大学, 2020(01)
- [8]烟台某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区地应力数值模拟研究[D]. 贺振鹏.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9]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D]. 谢卓娟.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10]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 李海君.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