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类分析在地理区划中的应用——以珠江三角洲基塘地区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梁恒[1](2021)在《城市边缘区休闲农业空间中的生产性景观发展模式研究 ——以广州为例》文中提出生产性景观以多样化的生产要素为景观基础材料,具备一定的生产物质产出功能,并能满足人对景观色彩、形式等视觉上的审美要求,是一种景观效果较为突出、生产资料可持续并伴随休闲、观光、教育、生态等功能的景观类型1。近年来随着以大城市为首的城市核心区发展成熟,开发建设活动逐渐转向面积广阔且未发展充分的城市边缘区,在过去城市优先的发展策略引导下,城乡空间在经济发展、土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针对当下城市边缘区及农业空间中出现的城乡收入水平差距较大、生态人文安全格局遭受威胁、农业产业化不足及缺乏有效增收途径、规划管控相互冲突等问题,本研究提出通过多样化的生产性景观营造,带动位于城市边缘区的传统农业空间向休闲农业空间进行转型,基于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挖掘休闲农业及生产性景观在促进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保障生态人居环境及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等多方面的潜力。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空间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归纳演绎法,前期通过文献查找对城市边缘区、休闲农业空间、生产性景观、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进行梳理;通过空间分析法及案例分析法对广州市城市边缘区空间发展现状、休闲农业空间及生产性景观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运用归纳演绎法对休闲农业空间下的生产性景观发展模式进行剖析;最后通过实际项目的规划设计实践,探索相关发展模式的可行性。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一是针对广州市城市边缘区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从边缘区的空间范围界定,近20年城市空间的发展演变过程,影响城乡空间格局形成的相关因素、边缘区发展现状的优势劣势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总结,在对相关案例的分析比较中获得启示,厘清未来的发展方向。二是针对广州市现有的休闲农业及生产性景观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借用POI数据对休闲农业的主要类型、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策略。三是基于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以休闲农业空间的多功能性为指导思想,从空间特征、城乡居民需求出发构建休闲农业空间下的各类生产性景观发展模式,参考国内外的相关发展案例,从生产、产业、经济、生态、人文、科普教育、休闲服务等不同维度出发对各类发展模式的后续效应进行评价,总结景观设计策略,并与位于城镇、生态空间的发展模式进行横向对比。最后通过粤港澳大湾区“作物王国”田园综合体的具体规划设计实践,探索多功能性的生产性景观如何因地制宜的进行规划设计。
孟宝[2](2020)在《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解析与优化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及开发利用的优化已成为我国发展亟需解决的战略任务。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带,长江经济带覆盖区国土空间的集约、高效和绿色开发是实现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基础保障。四川省宜宾市地处长江经济带上游,是典型的沿江节点城市。近年来,金沙江水电能源资源开发、高铁经济带动、港口辐射效应和四川南向开发重要枢纽门户等复合优势成为宜宾市发展的新动力,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提升了其国土空间开发的强度。在共抓长江大保护、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功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识别、开发冲突及优化思路分析,助推其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新格局的形成,创新国土空间优化开发利用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现实需求为导向和现状问题为牵引,通过对宜宾市国土空间自然地理要素和已有发展要素的评析,结合历史时期空间开发的格局与功能特征,明晰国土空间演变的趋势和驱动力特征。结合现状功能评析及分类,开发利用冲突测度与分类等,在全方位解析空间功能现状的基础上,以标定功能和优化目标为基础和导向,提出国土空间优化利用的创新模式。最后,在解析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市域和长江经济带上游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的多目标权衡两个方面提出了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优化的思路。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和2018年7个时间点30 m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发现28年间宜宾市国土三生空间演变基本特征表现如下:宜宾市生活空间主要分布区、增扩区在市域中部,且沿江两侧分布特征显着;生产空间主要分布在市域中部和北部,以沿岷江、长江两侧的平坝、低丘区最为集中;生态空间主要分布于市域西部屏山县、南部中低山区的兴文县、长宁县、珙县、筠连县等。从海拔梯度来看,坡度2~8°之间、15°以上;海拔236~600 m范围是空间变化的剧烈区;水平向上来看,宜宾市国土空间以沿长江为轴线,沿江两侧10 km范围是空间用地类型变化最为集中的区域。通过开发历史梳理,宜宾市空间开发经历了由萌芽状态→外力驱动为主→内生动力显现→内外动力共同推动的演进过程;而空间功能特征从原始性模糊性→区外需求依附性→不稳定性→功能重构→内外功能趋向稳定。2000年以前宜宾市空间开发格局呈现围绕农业和初级工矿业发展的特征;而在2000年以后,其空间开发则转向围绕城市和工业园区的基本开发格局。(2)利用熵值法对宜宾市185个乡镇三生功能现状评价得出:生活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显着区约占20%,非显着区的约占80%,即反映为一定的二八定律现象,对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宜宾市乡镇功能分为:城镇生活-工业生产优势区(12%)、城镇生活-乡村生活优势区(8%)、乡村生活-农业生产-生态功能产品供给优势区(29%)、乡村生活-农业生产-生态服务功能优势区(20%)、生态服务功能-农业生产功能优势区(31%)等5个功能区类型,并对每类功能区类型的占比、分布和类型特征等进行了分析。(3)基于上限思维、结构思维和底线思维,从现实际开发强度与理论可开发强度比较、景观生态指数冲突测度、土地利用现状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对比三个方面对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冲突性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显示,开发强度引起的冲突诱因主要有地形限制型、城市密集型和自然保护区型3种类型;从景观生态冲突指数来看,宜宾市1990、2000、2010和2018年4个时期的空间冲突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56、0.53、0.52和0.51,随时间演进冲突程度呈降低趋势;通过开发现状和适宜性评价的结果叠加,把乡镇分为城镇冲突为主、农业冲突为主和生态冲突为主3种类型。基于上述三种冲突的乡镇分级分区,设定判别条件(27种),对三类冲突进行空间叠加后得到的20种组合冲突情况,根据宜宾市乡镇综合冲突类型及归并,将185个乡镇划分为8类冲突。(4)通过设定假设条件,根据理论和实践依据,提出国土空间优化和管控的框架结构模式。核心内涵在于注重基本功能界定的前提下,在国土空间基本管控单元范围内弱化功能分区,通过对国土空间开发管控指标的分解,确定某空间基础单元的框架结构,打破单一主体功能执行的约束和管控区、线延伸影响下的发展活力受限,鼓励确定空间在限定条件下自主优化。根据提出的模式,选择城镇化为主的沙坪街道和农业生产、生活空间为主的僰王山镇为案例区,采用框架结构模式对其理论可开发空间范围和开发强度阈值进行识别,并根据其发展现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框架结构模式提出具体的优化思路。(5)通过梳理宜宾市国土空间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空间规划层面要尽快依托“双评价”的结果,以沿江0~10 km范围为重点区,在划定城市外围开发边界的同时,划定城市内部的沿江压缩边界,按具体的地势和城市功能区的辐射等,对开发强度做梯度分级;确定点状和线状的生态廊道,恰当分割城市生活区和产业区。在空间管治层面,要在5~10年的时间尺度内对乡镇空间功能和冲突进行重新评价,依据不同的功能界定和冲突表现制定不同的空间管治策略;同时要发挥框架结构模式约束下基本空间管控单元优化的自下而上推动传导机制;在控制性优化和政策性优化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和发挥自主性优化的作用。在具体的执行层面要做好对产业园区规划和运营的管理;探索南部山区转型发展的综合模式;注重生态空间经济效益的发挥;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及划定永久农村地区等。本研究的创新点如下:基于乡镇尺度的国土空间三生功能解析与要素关联分析;尝试国土空间冲突性测度与分析的综合视角;空间优化中自上而下目标分解和自下而上功能自主寻优的综合考虑。论文研究的不足受限于数据的全面性、标准化和空间基础单元的不确定,空间功能解析及评价的科学性还待提升;框架结构模式下降尺度的管控指标分解还有待深入分析等。整体而言,论文的研究成果对宜宾市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的推进提供了部分研究支撑,也对长江经济带上游沿江节点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及优化开发在方法和思路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通过对乡镇尺度的研究及创新尝试,丰富了国土空间优化开发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赵萌[3](2020)在《“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大力推动下,“城乡二元”结构正向“城—镇—乡”三元结构转变,使得村镇与城镇作为联通城乡、连接工业与农业,承接二元双向物流的桥梁地位更加突出。城市在产业升级、成本高企、空间制约及交通拥堵等压力条件下,一方面推动城市物流向平台化的高端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推动物流实体产业向外迁移。而农村物流在缺乏有效的要素支撑以及物流基础设施支撑情况下,开始寻求向上构建资源更加丰富、市场更加接近的村镇物流平台。另外,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分离,使村镇物流摆脱了地理区位、市场距离、资源禀赋等传统限制而发挥成本洼地优势,促进“城—镇—乡”三元物流形态与物流空间重构,从而真正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物流体系。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本文选取村镇物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揭示村镇物流在时代发展中作用和地位的变化,本文从村镇物流系统内部演化研究入手,通过比较分析法在第三章构建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架构,通过系统理论、种群生态理论、演化博弈理论等成熟的理论方法,在第四、五章研究分析村镇物流系统的生态演化方向、演化路径和演化机制等,第六章通过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进行验证。经过本文研究,论文取得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成果:(1)本文经过多种方式研究,构建了一个“三要素、四生态流、双层圈”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架构。架构包含村镇物流核心要素、村镇物流支持要素、村镇物流环境要素三类主体要素Agent;物质流、资金流、技术流、人员流四类生态流;“链环—功能”为基础层,“平台—模块”为主导层的两个层圈。其中,平台处于顶层,模块动态组合成柔性链条,功能融合于平台及模块化柔性链环之中。同时该架构也是由“生态元—生态链—生态网—生态群—生态圈—生态系统”组成的生态体系。(2)本文结合生态理论和系统理论研究,揭示出村镇物流生态演化机理、路径与方向。其中,三类主体要素的生态元变化是演化基础;技术依赖、制度依赖、关系依赖是平衡态演化路径;生态流是推动村镇物流演化的动力机制;共生机制与竞争机制引起生态位变化是演化的传导机制;“耦合—协同”是演化的放大机制;“链环—功能”主导模式到“平台—模块”主导是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的演化方向。(3)通过本文的研究内容得出一个重要的管理启示,“双向双网—双层平台”是城乡一体化物流生态体系的演化架构。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物流加之区域化分工所带来的大流通,共同交织形成农村和城市两大市场网络。农村物流寻找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向上建构物流平台;城市物流一方面向高端升级发展以形成信息化为主导的虚拟网络平台,一方面向低端挤压通过快捷配送的替代方式和经济成本调节方式将物流实体平台向外推移。两种力量作用的结果,城市化的顶层虚拟平台和村镇化的物流实体平台分离,形成“双向双网—双层平台”的城乡一体化生态架构,平台与网络通过现代化的“集送/配送”连接。论文在取得创新成果的基础上,还形成了如下的研究性结论:(1)本论文通过采用改进的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处理2009-2013年村镇物流服务节点投入产出数据,通过对“链环—功能”进行效率评价得出,2012年后由于互联网技术迸发形成“平台—模块”主导的电商双边市场使村镇物流服务主体的运营效率由发散转向收敛。(2)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结合收益矩阵和复制动态方程对村镇电商平台的运营主体、平台使用主体与政府三者之间合作机制进行分析得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是“平台—模块”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撑,同时网络平台还推动了城乡物流的产业升级以及空间重构,论文使用MATLAB进行仿真模拟之后得出同样的结论。(3)本文基于非平衡力学构建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部更新分形机制,通过理论模型进行量化分析,“生态流”对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时空结构具有分形影响,村镇物流空间结构变化是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的基础,内部“生态流”作用空间分异是系统演化的本质。(4)本文运用SOM神经网络模拟预测“生态流”作用发现,外部环境稳定情况下,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空间自组织缓慢生长。2012年以后,在城镇化政策推动下,村镇物流空间环境巨变,进入新维度的空间重构和规模增长,使整个演化过程具有典型跨越性,但物流规模扩张仍滞后于村镇建成区面积扩张。(5)本文以村镇物流环境子系统2006-2026年历史数据及发展预测为依据,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预测三种互动情景推演出,提高教育经费和物流技术投入能够促进环境子系统整体“耦合—协同”状态改善,但从效果看,政策对经济和社会子系统效果明显,对资源和环境作用较弱。
刘畅[4](2020)在《广州河南岛传统水乡聚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现代以来珠三角地区城镇化迅速,岭南传统水乡聚落面貌经历巨大变迁,新时代下国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对水乡聚落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对岭南传统水乡聚落的研究多集中在南海、番禺、顺德一带,较少关注到广州市内的水乡聚落。广州市海珠区河南岛紧邻广州旧城,自宋代开始逐渐有人定居于此,建立了众多岭南典型的水乡聚落,具有突出的保护价值,其中黄埔、小洲村属于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但近50年来,河南岛的水乡聚落的传统空间形态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断变化,出现聚落生态环境恶化、传统特色风貌丧失等问题。2018年《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正式通过,对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及周边聚落的保护与发展面临新一轮的挑战。本文选取广州市海珠区河南岛上以小洲、黄埔、沥滘、龙潭等村为代表的二十余个传统水乡聚落作为研究对象,从聚落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空间要素着手,通过学科的交叉研究方法,将聚落的空间形态问题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因素联系起来,归纳总结宋代至民国时期传统水乡聚落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空间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水乡聚落自然人文环境对聚落空间形态的作用机制,厘清水乡聚落的价值,结合近现代发展中积累的问题,提出传统水乡聚落的保护与发展建议。本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在研究建筑学域与人文社科学域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对岭南地区水乡聚落形态特征的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选取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地方文献资料的广州市海珠区河南岛若干水乡聚落作为研究对象,搭建以不同尺度层级为切入点的聚落空间形态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即第二、三、四章,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聚落的空间特征总结。宏观层面主要结合区域自然环境,在聚落选址、规模、交通方式方面对聚落群的空间特征进行归纳;中观层面主要对聚落内部用地结构、景观结构、聚居地形态类型、街巷空间肌理、农业景观肌理的特征进行归纳;微观层面主要将聚落内部构筑物划分为民居建筑、祠堂建筑、庙宇建筑、书院建筑和其他公共设施,对建筑单体平面、结构构造、立面装饰特征进行归纳。第三部分即第五章,首先结合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组织、民俗文化信仰等条件对聚落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空间形态特征形成机制进行研判,总结河南岛水乡聚落在生态、经济、社会、人文方面具有的特殊价值。最后结合水乡聚落在现代化发展中的变迁,总结聚落传统空间在现阶段面临的困境、发展机遇与保护建议。
刘冬瑞[5](2020)在《江苏省湿地公园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类社会对于湿地生态功能认知的加深,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已经成为了世界共同的关注点。湿地公园作为一种新的湿地保护形式,能够将湿地恢复与保护及生态旅游等功能相结合,得到了各地政府和大众的广泛认可与支持,已经成为我国自然保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发展不仅能够有效地体现出地区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程度及效能,同时能反映出地区绿色生态发展的态势。近年来,江苏省湿地公园发展迅速,湿地保护效益逐渐凸显,但是湿地公园在受到自然资源分布、社会经济和政策法规的等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空间特征差异性。在生态大保护实施的大背景下,通过对江苏省湿地公园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的探究,能够为优化湿地公园分布格局、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和促进地区生态安全提供一定的参考。利用地理学的最邻近指数、核密度、标准差椭圆、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等方法研究2005-2018年江苏省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比较不同地区湿地公园的时空分布差异,探明江苏省湿地公园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的发展演变态势,并利用地理探测器从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和政策三方面出发,识别影响江苏省湿地公园发展的核心因子及相互之间的交互作用,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总体上,江苏省湿地公园的类型分布以湖泊型和河流型为主,多分布在距离中心城市20-40km的近郊区,各市湿地公园的数量比例和分布密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湿地公园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2)在时空序列上,江苏省湿地公园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提速三个阶段,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湿地公园发展均呈现明显的不均衡性,各地级市在湿地公园的建设时间上起步不一,并呈现出不同的增长态势。江苏省湿地公园在空间分布类型上总体上呈现“总体集聚,局部均匀”分布的特征,经历了均匀型→随机型→集聚型的发展过程,逐渐出现聚拢的趋势;湿地公园核密度经历了无核→单核→双核的过程,并逐渐呈现出以苏南地区为核心聚集区,以苏中地区为次要聚集区的演变特征;在空间分布方向上,由初期的“东—西”分布,旋转至“东南—西北”分布,湿地公园的分布中心从“常州-无锡”一带转变到“扬州-镇江”一带,标准差椭圆的面积在逐渐增大,分布区域逐渐向东扩展;通过地理集中指数和基尼系数两个方面来看,江苏省湿地公园在地级市层面分布较为集中,但是集中程度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3)在江苏省湿地公园时空演变的影响因子探测上,在江苏省湿地公园发展在前期主要取决于湿地资源的禀赋优劣程度,在后期社会经济的促进与政府的指导作用在逐步加强。交互探测表明江苏省湿地公园任意两个影响因子交互后的呈现双因子增强或者非线性增强的关系,但是不同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变化中,社会经济层面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逐渐变强,并且与自然资源因素产生明显的交互关系。(4)基于上述研究,进一步提出优化湿地公园空间布局、增强湿地公园建设投入和加强湿地公园管理等发展策略。
李蕙荞[6](2020)在《河南省星级酒店的空间布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酒店业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衡量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出行者对标准化、品质化住宿的追求,加速了全国星级酒店建设的步伐。河南省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随着该省旅游经济地位的提升,省内酒店业发展迅速,星级酒店的拥有量位居全国第七。但由于各区域间的经济水平、交通条件、城市建设、旅游资源等都存在较大差异,河南省星级酒店呈现出不同的区域分布特征。探究河南省星级酒店的空间布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对于解决星级酒店现有的区位矛盾、规避潜在的选址风险、预测未来的布局热点等,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本研究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以河南省星级酒店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核密度分析、热点分析等GIS空间分析工具,揭示了2010—2019年河南省星级酒店总体及各星级的空间集聚特征和布局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GIS缓冲区分析等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讨了河南省星级酒店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研究结论如下:(1)河南省星级酒店经历了起步期(1978-1990年)、发展期(1991-1999年)、扩张期(2000-2010年)、调整期(2011-2015年)、恢复期(2016年至今)五个发展阶段,内部等级结构也随之不断地补充调整,目前河南省星级酒店的等级结构为橄榄形。由于省内旅游经济空间发展不均衡,河南省星级酒店在各区域的总量分布和结构分布均存在较为显着的布局差异。(2)星级酒店空间集聚特征分析表明:(1)2010年——2019年河南省星级酒店整体的集聚程度呈下降趋势。从2010年的极显着高度聚类模式,发展成为2019年的随机模式,星级酒店的空间布局趋于分散,各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对河南省星级酒店宏观布局的影响力有所减弱。2019年各类星级酒店的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均为随机分布模式,表明河南各类星级酒店的区域分布状态,与其相邻区域同等级酒店的分布状态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互依赖关系。(2)2019年河南省星级酒店整体和各星级酒店均表现为较明显的反向聚类模式,尽管河南省星级酒店的空间集聚程度在逐渐弱化,但各区域之间星级酒店的不均衡分布差异依然存在。(3)河南省星级酒店总体布局演变特征显示:(1)河南省星级酒店始终呈现豫中地区相对密集,向东南西北区域依圈层梯次减少的“中心辐射”格局,随着豫南地区的极核效应愈发凸显,以郑州、洛阳、南阳为中心的“三角核心”布局特征初具雏形。(2)2010-2019年河南省各区域之间星级酒店的发展差距大幅度缩小,尽管2019年该省星级酒店空间布局的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但布局冷点、热点两种极端的布局状态分布区域有所减少。(4)河南省各星级酒店布局演变特征表明:(1)四、五星级酒店分布范围扩大,在选址布局上均表现出了对经济基础好、工业较为发达地市的青睐,相关地市成为新的高星级酒店布局热点。(2)二、三星级酒店的空间分布相对均衡,酒店的布局热点均脱离了省会核心发展区,三星级酒店的布局热点迁移到了旅游业较为发达的洛阳、焦作两市之间县市,二星级酒店的布局热点则转移到了工业较为发达的平顶山、许昌周边县市。(5)区域经济实力、旅游业发展水平、政府决策行为、旅游景区分布、区域交通条件等因素对河南省星级酒店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1)区域经济实力是星级酒店选址布局的重要参考因素,并且经济发展水平对高、中、低星级酒店的影响机理各不相同;(2)星级酒店在河南省旅游业发达地区形成聚集,知名旅游城市的星级酒店数量及其年度营业额甚至远超个别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地市;(3)国家战略方针的推行、区域规划的编制和调整以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是河南省星级酒店布局及调整的重要依据;(4)河南省星级酒店的布局特征与旅游景区分布格局基本吻合,并且旅游资源越丰富、景区知名度越高的地区,对星级酒店产生的布局吸引力越大;(5)河南省星级酒店的空间布局表现出了对交通通达性的高度认同,交通环境优越、设施便捷完善的区域星级酒店的分布数量相对较多。但并非离交通设施越近,星级酒店数量越多。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河南省星级酒店空间布局的优化建议:(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发展次级核心区。(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3)完善旅游产业规划,提升品牌影响力。
陈国磊[7](2019)在《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绩效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进入新时代,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刻画我国未来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的规划蓝图和构筑区域有序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均要求主体功能区的实施必须建立与落实绩效考核评价。“十三五规划”提出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国务院颁布的《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要求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全面摸清并分析国土空间本底条件,开展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差异化专项评价。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明确要求要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因此,开展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研究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国家对国土空间整体战略布局的科学体现。主体功能区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出的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包括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地域单元,是构筑新时代绿色、协调、创新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与基础。本文从地理学视角出发,以湖北省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为研究对象,选择2007年、2010年、2013年、2016年为时间序列,基于县级空间尺度单元和自然保护区点状要素尺度,界定主体功能区相关概念,构筑人地关系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区域分工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支撑体系,构建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技术方法并结合田野调查法,对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绩效的水平特征、空间格局、时空演化、影响因子与驱动力机制、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功能区建设路径等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湖北省主体功能区人文地理要素和山水林田湖草自然地理要素现状空间格局差异显着。湖北省主体功能区人口、经济、产业、交通四类人文地理要素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出“东多西少”的显着性特征,且数量和水平上均呈现出重点开发区高于农产品主产区高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内部差异。山水林田湖草自然地理要素空间格局特征各具不同。平原、丘陵地形地貌主要分布在重点开发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山地地形地貌主要分布于重点生态功能区;水资源要素主要集中分布在农产品主产区的中部和东部;林地资源主要主要分布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鄂东南幕阜山区、鄂东北大别山区、鄂西南武陵山区和鄂西北秦巴山区所构成的四大生态屏障区;耕地和园地资源以农产品主产区最多,主要分布在农产品主产区中部;湖泊资源主要分布于重点开发区的武汉市、黄石市和鄂州市;草地资源主要分布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东北部和西部、农产品主产区的北部。(2)湖北省三大类型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各具特色。重点开发区基于优先考核经济、工业化、城镇化等方面内容的绩效评价要求,建立包括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生态保护三个子系统层,子系统下包括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产业结构、资源消耗、城乡协调、公共服务、环境治理7个考核指标层和23个具体指标因子;农产品主产区规定农业发展优先的绩效评价要求,指标体系由农业发展、农村生态、农民生活三个系统层构成,子系统下包括农产品保障、农业结构优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环境保护、农民收入、公共服务6个考核层及指标因子层的24个具体指标因子;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定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要求,指标体系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人民生活三个方面建立系统层,子系统下的考核层包括对生态资源、环境治理、发展效率、发展质量、收入水平、公共服务6个方面的考核,指标因子层由筛选的20个指标因子组成。三类功能区指标体系的构建充分对接湖北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绩效评价要求,且最大限度考虑数据可获得性及评价科学性等原则,具有参考借鉴意义。(3)不同时间尺度下,湖北省三大类型主体功能区绩效水平高低不一、绩效空间集聚效应强弱有别格局有异、系统协调发展程度有待提高、绩效驱动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能力同中有异。一是2007、2010、2013、2016年四个时段上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总绩效和子系统绩效水平整体向好发展,但也存在局部年份下降和波动的演变特征,特别是子系统绩效水平和空间分布上均在较大差异。重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子系统绩效以武汉市、宜昌市所在县市区为高值分布,而生态保护子系统则呈现西部高东部低的特征,高值区以恩施市、张湾区、茅箭区等为主;农产品主产区总绩效发展水平呈现“倒T字型”格局特征,以江汉平原及沿长江一带的区域和鄂北岗地随县、钟祥市、沙洋县等为高值区。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子系统绩效发展水平及演化规律较为吻合,农村生态子系统绩效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总体特征且逐渐向东加强的演化趋势;重点生态功能区总绩效水平具有“西强东弱,四核凸显”的总体空间演化格局特征,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子系统绩效空间特征较为一致,但人民生活子系统绩效却呈现“东强西弱”的显着差异格局特征。二是总体绩效空间全局相关性上重点开发区高于农产品主产区高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区相关性演变显示重点开发区和农产品主产区总体呈现集聚效应逐渐小幅度增强的趋势,而重点生态功能区呈现大幅下降后小幅上升的趋势。子系统全局相关性显示,重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子系统绩效相关性呈现减弱后增强的演变趋势,社会保障子系统呈现持续增强的演变趋势,生态保护子系统呈现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农产品主产区子系统全局相关性总体上属农村生态大于农民生活大于农业发展,相关性演变趋势是农业发展先降后升、农村生态“波浪式”下降、农民生活持续上升;重点生态功能区子系统相关性演变趋势是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呈现大幅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人民生活子系统相关性呈持续增强演变趋势。同时,三类功能区及其子系统的空间局部集聚特征均随着相关性的演化而变化。系统协调发展度具有重点开发区先下降后上升、农产品主产区呈现缓慢上升到快速上升的演变、重点生态功能区持续上升幅度较大的特征,但整体协调发展度均需提高。三是驱动重点开发区绩效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主要是经济密度、交通可达性、生产成本、对外开放度和创新水平。主导农产品主产区绩效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起伏度、土地产出率、人口城镇化率、农林牧渔业总投资和交通可达性。影响重点生态功能区绩效发展的核心因素主要包括地形起伏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交通可达性和政府干预度。(4)禁止开发区人类活动干扰程度较强,总体保护力度急需加强。2016年湖北省禁止开发区中的10个具有典型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均存在不同类型的人类活动且数量较多,主要包括居民点、农业用地、工矿用地、养殖场、采石场、能源设施、交通设施、旅游设施、其他人工设施;梁子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总干扰程度最强,上涉湖和二仙岩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最强,网湖和梁子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与实验区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最强;实地调研核查研究与室内理论分析研究存在高度吻合与相似性,人类活动要素存在集聚分布特征,呈现连片性和规模化的态势,具有沿着山脉、湖泊、道路等要素分布的地理带分布特点,空间复杂性较强。实验区人类活动要素最多,缓冲区数量次之,核心区较少;减少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的干扰,迁移搬出自然保护区内人口,关停自然保护区内旅游设施、能源设施,复绿保护区内采石场、工矿用地等是推进湖北省禁止开发区绿色发展的有效举措和当务之急。(5)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发展建设可选择有效路径和出台必要政策共同助力。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关系未来湖北省战略空间格局的形成及人民美好生活的获得。一方面可结合本文研究选择聚焦绩效评价结果、对标主体功能区定位,紧扣绩效驱动影响因素、培植区域增长动力,挖掘绩效空间格局特征、促进全域协调发展三条路径。另一方面可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创新体系、推进健全生态补偿体制机制、协同构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新格局三个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曾繁龙[8](2019)在《广佛大都市区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聚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我国第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日益增高,其中以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研技术服务和租赁商务服务为代表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尤为突出。广佛大都市生产性服务业体现出特大都市群结合工业环境的城市群产业集群圈层结构,小规模的城市区域圈层配套发展聚集、整合和集群。广佛大都市基本实现从生产要素约束型向产业布局优化的产业转移过渡和升级,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了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的中坚力量,以及提升大都市产业在世界区域空间竞争力的焦点。因此,本文选择对生产性服务业在大都市区空间内聚类现象进行研究,为提升广佛都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世界城市中的地位,具有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问题的提出及相关研究框架,并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世界城市体系和新产业空间视域下的商务楼宇聚类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测算研究。第二部分运用生产性服务业在城市中重要空间载体的商务楼宇数据,研究广佛大都市区生产性服务业在城市空间中的分布与聚类情况,在广佛大都市区商务楼宇集聚现状和特征中分析其与城市的空间耦合关系(第四章),然后,重点分析广佛大都市区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空间和商务楼宇数据聚类的耦合影响因素(第五章)。第三部分在城市空间结构中,提出了广佛生产性服务业聚类与城市空间的生态圈层建设的机制,并并提出了相关生态圈层从上至下“重构”和“织补”的政策必要性。聚类分析的主要结论: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呈现主要聚集在城市CBD空间,且聚类可以划分为CAZ—CBD—Sub-CBD圈层结构;空间载体商务楼宇与城市空间扩散发展的耦合研究表明:市场环境内生产性服务产业内部力量和外部作用机制对广佛大都市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显着的正效应和生态圈层构建的负效应;政府政策措施为城市CAZ空间超巨核空间聚集趋势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研技术服务集聚呈现正相关,但是对城市生态圈层而言,政策调控市场的措施对于空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集聚显着的负相关效应,便于生产性服务业生态圈层的构建。
王贝贝[9](2019)在《粤西-桂东南断裂带温泉水化学特征与水-岩作用研究》文中认为传统能源的短缺及其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促使了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地热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用途广泛,能够产生显着的社会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但目前地热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利用程度较低,缺少综合性开发利用,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地热需求增大。因此,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将成为新能源利用的发展趋势及能源战略的重要方向。本文以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研究粤西断裂带(信宜-廉江深大断裂)及桂东南断裂带(博白-岑溪深大断裂分支陆川-岑溪深断裂)两相邻交界区域的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和同位素,分析水化学类型及其形成作用,进一步研究地热水与围岩之间的水-岩相互作用,揭示温泉水化学成因。本研究运用的方法包括多元统计分析及多变量统计分析,研究内容包括水化学组分特征、差异性、相关性、各离子组分含量的比值、比例系数及锶同位素等。结果显示区内水化学组分空间分布不均,水化学类型多样,以重碳酸型为主。研究区地热水的矿物饱和指数显示石膏、岩盐矿物不饱和,方解石、白云石、石英、萤石等矿物基本处于饱和状态。Na-K-Mg图解显示研究区内热泉的水岩作用处于不平衡状态。同时借助图中的Na-K温标及K-Mg温标估算了地热水的热储温度及循环深度,研究区水样达到水-岩反应平衡时的温度较低,最高在180℃左右,粤西研究区地热水点的成熟度较桂东南研究区高,冷热水的混合研究也反映桂东南地热水的冷水混入比例较高,且桂东南研究区热水点多集中在Mg0.5端,达到平衡时的热储温度较低。由离子比值特征可知,分布于高州市和玉林市博白县的地热水可能处于相对开放的热储环境,封存时间较短或变质程度较低;粤西研究区大多数地热水及广西容县、陆川县地热水所处的热储环境相对封闭,赋存时间较长、变质程度较高。各离子浓度比值及其比例系数的分析结果指示粤西及桂东南大多数水样其水化学组分主要为硅酸盐、碳酸盐矿物的溶解控制。Sr及其同位素结果显示研究区同类型或同地区地热水之间的87Sr/86Sr值差异较大,反映热储围岩不同,部分为花岗岩类岩浆岩,部分为砂岩、页岩或碳酸盐岩类的沉积岩。结合地热水水文地质及水化学特征的差异,揭示了研究区采样点之间的水力联系较弱。
叶长盛,仲亚美,孙丽,李志文[10](2019)在《基于生态位模型的基塘利用适宜度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塘是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该文以佛山市南海区为研究区域,将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引入到基塘利用质量评价中,从自然质量、社会经济、空间形态3个维度构建基塘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希伯特空间模型、加权平均模型、限制因子模型及加权求和模型计算出不同维度的基塘生态位适宜度,划分出适宜度等级,分析基塘利用质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区基塘用地自然质量条件较好,被城镇扩展、交通发展占用的可能性较大,连片性较强,分维数小,空间形态较为规整,生态位适宜度水平普遍较高,空间分布"南高北低"。高适宜度基塘面积高达9 611.80 hm2,占基塘总面积的54.63%,集中分布在西南地区的西樵、九江、丹灶,也是传统基塘的发源地,体现人类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的合理性;较高适宜度基塘3 301.35 hm2,分布在西南和北部地区;中等适宜度基塘3 274.72 hm2,狮山镇分布最多;低适宜度基塘1 406.43 hm2,北部地区分布最多。采取保护性开发、分区分片利用、加强整治力度、改善生态环境等措施是提高基塘生态位适宜度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聚类分析在地理区划中的应用——以珠江三角洲基塘地区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类分析在地理区划中的应用——以珠江三角洲基塘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边缘区休闲农业空间中的生产性景观发展模式研究 ——以广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生产性景观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生产性景观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生产性景观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1.6 课题来源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2.1 生产性景观 |
2.2 城市边缘区 |
2.2.1 区域城市结构模型 |
2.2.2 城市边缘区定义 |
2.2.3 城市边缘区特征 |
2.3 休闲农业空间 |
2.3.1 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 |
2.3.2 可持续生产性城市景观 |
2.3.3 农业城市主义理论 |
2.3.4 都市农业 |
2.4 农业一二三产融合 |
2.4.1 农业多功能理论 |
2.4.2 农业“六次产业化”发展理论 |
2.4.3 国内外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政策 |
第三章 广州城市边缘区空间发展现状及相关案例分析 |
3.1 广州市城市边缘区空间范围界定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研究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3.1.3 广州市四年城市边缘区空间范围 |
3.2 广州市边缘区空间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2.1 城市及边缘区空间扩展情况分析 |
3.2.2 边缘区空间演化进程分析 |
3.2.3 边缘区的空间特征 |
3.2.4 边缘区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
3.3 边缘区休闲农业空间带动下的城乡跨区域协调发展案例 |
3.3.1 荷兰兰斯塔德“绿心”规划 |
3.3.2 德国慕尼黑“绿腰带”计划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休闲农业空间及生产性景观的发展现状研究 |
4.1 基于poi数据的广州市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研究 |
4.1.1 研究区域概况 |
4.1.2 研究数据来源与分类 |
4.1.3 研究方法 |
4.2 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情况 |
4.2.1 休闲农业空间的类型划分及分区统计情况 |
4.2.2 休闲农业空间的聚类情况分析 |
4.2.3 多尺度休闲农业空间聚集特征及圈层分析 |
4.2.4 休闲农业空间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4.3 发展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 |
4.3.1 休闲农业空间及生产性景观发展现状分析 |
4.3.2 发展提升策略 |
第五章 城市边缘区休闲农业空间中的生产性景观发展模式剖析 |
5.1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下的生产性景观类型划分 |
5.1.1 国土空间规划 |
5.1.2 生产性景观分类 |
5.2 休闲农业空间及生产性景观的多功能性 |
5.2.1 促进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及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
5.2.2 保障生态安全格局 |
5.2.3 保障粮食安全及推动农业产业化 |
5.3 休闲农业空间的生产性景观发展模式剖析 |
5.3.1 边缘区休闲农业空间特征及居民需求 |
5.3.2 农耕文旅型发展模式 |
5.3.3 相关案例研究 |
5.3.4 不同发展模式的后续效应分析 |
5.4 不同国土空间下的生产性景观发展模式比较 |
5.4.1 城镇空间的生产性景观发展模式 |
5.4.2 生态空间的生产性景观发展模式 |
5.4.3 生产性景观不同发展模式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规划设计实践——粤港澳大湾区“作物王国”规划 |
6.1 基本概况 |
6.1.1 区位概况 |
6.1.2 基地现状分析 |
6.1.3 “作物王国”SWOT分析 |
6.2 规划目标及功能定位 |
6.3 各方利益联结机制 |
6.4 总体规划设计 |
6.4.1 空间结构规划 |
6.4.2 交通网络规划 |
6.4.3 产业内容规划 |
6.5 生产性景观的详细规划设计 |
6.5.1 三生空间下的生产性景观类型划分及设计依据 |
6.5.2 聚落生活空间的生产性景观设计 |
6.5.3 农业生产空间的生产性景观设计 |
6.5.4 绿色生态空间的生产性景观设计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
致谢 |
(2)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解析与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土空间规划与发展新格局亟待形成 |
1.1.2 长江经济带“溯源延伸”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 |
1.1.3 四川省持续南向开放战略需强化支点建设 |
1.2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依据 |
1.2.2 选题目的 |
1.2.3 选题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演变与驱动力分析 |
1.3.2 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及其开发冲突分析 |
1.3.3 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优化模式与提升对策 |
1.4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
1.4.1 长江上游沿江节点城市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权衡 |
1.4.2 基于乡镇尺度三生空间功能优化的多要素匹配性 |
1.5 研究技术路线、方法和数据 |
1.5.1 研究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与数据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理论基础 |
2.1.1 空间与国土空间概念 |
2.1.2 人地关系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地域功能-结构的空间组织理论 |
2.1.4 主体功能区划理论 |
2.1.5 国土空间“双评价”方法和理论 |
2.1.6 空间管治理论 |
2.1.7 系统论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1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 |
2.2.2 国土空间开发战略布局 |
2.2.3 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及方法 |
2.2.4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 |
2.2.5 国土空间功能优化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2.4 本研究的理论逻辑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空间开发基础要素与开发历史 |
3.1 宜宾市区位 |
3.2 宜宾市国土空间基础要素 |
3.2.1 自然地理概况 |
3.2.2 社会经济概况 |
3.2.3 国土空间基础要素评析 |
3.3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历史 |
3.3.1 明清时期 |
3.3.2 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
3.3.3 20世纪中叶—20世纪80年代 |
3.3.4 20世纪80年代—2010年 |
3.3.5 2010年至今 |
3.4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及功能特征演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
4.1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 |
4.1.1 三生空间及功能的划分 |
4.1.2 三生空间与三区空间 |
4.2 宜宾市国土三生空间格局特征 |
4.2.1 基本特征 |
4.2.2 水平向特征 |
4.2.3 垂直向特征 |
4.3 宜宾市国土三生空间数量结构与内部转移 |
4.3.1 数量结构的变化 |
4.3.2 内部相关转移 |
4.4 宜宾市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
4.4.1 经济发展驱动 |
4.4.2 宏观政策驱动 |
4.4.3 三生空间演变的关键驱动因子识别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评价 |
5.1 国土空间功能定位 |
5.2 评价的依据 |
5.2.1 评价的原则 |
5.2.2 评价单元的尺度 |
5.2.3 评价的方法 |
5.3 评价的指标体系 |
5.3.1 指标选择 |
5.3.2 数据来源与指标分析 |
5.4 评价结果及分析 |
5.4.1 三生空间二级功能分类评价 |
5.4.2 综合三生空间功能评价 |
5.4.3 不同乡镇三生空间评价聚类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冲突性分析 |
6.1 空间冲突概念与测度 |
6.1.1 空间冲突内涵 |
6.1.2 空间冲突测度 |
6.2 基于开发强度分析的冲突测度 |
6.2.1 开发强度的界定 |
6.2.2 开发强度的计算 |
6.2.3 冲突性分析 |
6.2.4 冲突区和冲突类型 |
6.3 基于景观生态指数的冲突测度 |
6.3.1 景观生态学指数冲突测度方法 |
6.3.2 测度结果与冲突性分析 |
6.4 用地现状与适宜性评价的冲突测度 |
6.4.1 冲突测度 |
6.4.2 冲突性分析 |
6.5 乡镇空间冲突的综合分析 |
6.5.1 综合冲突表达的判别条件设定 |
6.5.2 不同空间冲突的类型与特征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框架结构模式的宜宾市国土空间优化分析 |
7.1 国土空间标定功能 |
7.2 优化导向与目标 |
7.3 小尺度单元国土空间优化的框架结构模式 |
7.3.1 模式提出假设及形象表达 |
7.3.2 模式提出的依据 |
7.3.3 模式内涵与构建 |
7.4 基于沙坪街道的实证分析 |
7.4.1 沙坪街道空间演变及利用现状 |
7.4.2 框架约束的沙坪街道适宜开发区 |
7.4.3 沙坪街道空间开发利用优化分析 |
7.5 基于僰王山镇的实证分析 |
7.5.1 僰王山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 |
7.5.2 框架约束的僰王山镇适宜开发区 |
7.5.3 僰王山镇农业农村空间优化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优化分析 |
8.1 宜宾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8.1.1 沿江中心城区岸带资源开发与长江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
8.1.2 市域南部山区资源开发主导的转型困境 |
8.1.3 农业主导区特色种植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 |
8.1.4 乡村生活空间品质亟待提升 |
8.1.5 生态功能显着区生态空间综合效益考虑不够 |
8.2 宜宾市域层面国土空间优化思考 |
8.2.1 空间规划层面 |
8.2.2 空间管制层面 |
8.2.3 重点执行层面 |
8.3 长江经济带上游流域尺度国土空间优化开发的思考 |
8.3.1 厘清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
8.3.2 弹性赋予和刚性管控相结合 |
8.3.3 实施精准生态补偿 |
8.3.4 流域间融合发展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9.2.1 研究特色 |
9.2.2 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9.3.1 研究的不足 |
9.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与内容安排 |
1.3.1 技术路线 |
1.3.2 内容安排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研究范畴界定 |
2.1.1 村镇概念范畴 |
2.1.2 村镇物流概念范畴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种群生态理论 |
2.2.3 演化博弈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产业链与价值链研究 |
2.3.2 系统演化与产业链演化研究 |
2.3.3 村镇物流发展研究 |
2.4 文献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3 “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建构 |
3.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涵及构成 |
3.1.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涵 |
3.1.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要素 |
3.1.3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CAS结构 |
3.1.4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层次与功能 |
3.2 “平台—模块”主导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
3.2.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的路径依赖 |
3.2.2 “链环-功能”主导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
3.2.3 “平台-模块”主导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发展模式 |
3.2.4 “链环-功能”升级至“平台-模块”主导模式的生态圈形成 |
3.3 “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平衡性 |
3.3.1 “平台-模块”主导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稳定性前提 |
3.3.2 实现系统层级平衡的关键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发展模式平衡机理 |
4.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产业链主体演化 |
4.1.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产业链主体生态位内涵 |
4.1.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产业链主体生态位维度 |
4.1.3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产业链主体生态位测量及演化 |
4.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产业链间演化 |
4.2.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产业链间网络特性 |
4.2.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产业链间共生机制 |
4.3 “链环—功能”不平衡诱因实证研究 |
4.3.1 “链环-功能”效率评价理论基础 |
4.3.2 效率评价指标选取和样本选择 |
4.3.3 “链环—功能”效率评价实证分析 |
4.4 “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机制 |
4.4.1 平台服务型双边市场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4.4.2 “运营主体-使用主体-政府”三方协调演化模拟 |
4.4.3 平台服务型双边市场主体合作机制与利益分配 |
4.5 本章小结 |
5 生态流作用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分形 |
5.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 |
5.1.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基础 |
5.1.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远离平衡态需求 |
5.1.3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的非线性过程 |
5.1.4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外涨落驱动 |
5.1.5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自组织涌现 |
5.2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分形机制 |
5.2.1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的生态流作用力 |
5.2.2 生态流驱动村镇物流生态系统非平衡相变 |
5.2.3 生态流触发村镇物流生态系统结构时空分岔 |
5.2.4 村镇物流生态系统内部更新分形机制 |
5.3 生态流作用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模拟 |
5.3.1 SOM神经网络法模拟系统演化的适用性 |
5.3.2 生态流作用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实证及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6 村镇物流生态环境子系统仿真测度与优化 |
6.1 环境要素子系统“耦合—协同”驱动机制内涵 |
6.1.1 环境要素子系统“耦合”关联理论 |
6.1.2 环境要素子系统“耦合”关联内涵 |
6.1.3 协同学分析环境要素子系统的耦合性 |
6.2 村镇物流环境子系统序参量筛选 |
6.2.1 环境子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设计 |
6.2.2 环境子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构建 |
6.2.3 序参量指标筛选方法 |
6.2.4 环境子系统序参量筛选 |
6.3 环境子系统“耦合-协同”测度与优化 |
6.3.1 环境子系统“耦合-协同”测量模型 |
6.3.2 环境子系统“耦合—协同”动力学仿真 |
6.3.3 环境子系统“耦合—协同”动力学情景分析 |
6.3.4 环境子系统情景互动调控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论文结论 |
7.2 管理启示与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广州河南岛传统水乡聚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岭南水乡聚落研究深化的要求 |
1.1.2 聚落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要求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岭南水乡聚落历史空间形态研究 |
1.4.2 岭南水乡聚落传统空间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 |
1.4.3 人文社科学域对岭南水乡聚落的研究 |
1.5 研究创新点和关键点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关键点 |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河南岛传统水乡聚落的选址与聚落群形态 |
2.1 聚落的形成环境 |
2.1.1 河南岛建制沿革 |
2.1.2 河南岛开发建设时序 |
2.1.3 河南岛产业形态 |
2.2 聚落选址特点 |
2.2.1 地形地貌选址特点 |
2.2.2 水文选址特点 |
2.3 聚落群形态与聚落规模 |
2.3.1 聚落群形态 |
2.3.2 聚居地规模 |
2.3.3 聚居地间的连接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河南岛传统水乡聚落的内部空间形态 |
3.1 用地组成和景观结构 |
3.1.1 丘陵型水乡聚落 |
3.1.2 平原型水乡聚落 |
3.2 农业景观肌理 |
3.2.1 围田肌理 |
3.2.2 基塘肌理 |
3.3 聚居地的形态类型 |
3.3.1 块型水乡聚落 |
3.3.2 网型水乡聚落 |
3.3.3 线型水乡聚落 |
3.4 聚居地的街巷肌理 |
3.4.1 主街 |
3.4.2 里街 |
3.4.3 巷道 |
3.5 聚居地的公共空间节点 |
3.5.1 以祠堂为核心的公共空间节点 |
3.5.2 以庙宇为核心的公共空间节点 |
3.5.3 以码头为核心的公共空间节点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南岛传统水乡聚落的建筑与公共设施 |
4.1 聚落建筑 |
4.1.1 民居建筑 |
4.1.2 祠堂建筑 |
4.1.3 庙宇建筑 |
4.1.4 书院建筑 |
4.2 聚落公共设施 |
4.2.1 码头 |
4.2.2 水埠 |
4.2.3 桥梁 |
4.2.4 水井 |
4.2.5 坊表门楼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传统水乡聚落空间的形成机制与保护建议 |
5.1 传统水乡聚落的空间形成机制 |
5.1.1 聚落选址与防灾防患、业态选择之间的关系 |
5.1.2 聚居地结构与宗族组织、水神信仰之间的关系 |
5.1.3 建筑形态与地域气候、民系文化之间的关系 |
5.1.4 传统水乡聚落的价值 |
5.2 水乡聚落的当下困境与发展机遇 |
5.2.1 生态污染与恢复导致聚落群基址环境变迁 |
5.2.2 工业化与城镇化迫使用地结构重整 |
5.2.3 本外二元人口融合带动聚居地扩张 |
5.2.4 近现代文化对传统公共建筑的冲击 |
5.3 水乡聚落特色空间的保护建议 |
5.3.1 重整水系及周边用地,维持生态平衡 |
5.3.2 保留水街水巷,重现水乡风貌 |
5.3.3 修缮传统建筑,延续传统文脉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1929年河南岛水乡聚落聚居地规模统计 |
附录二 :1966年河南岛水乡聚落聚居地规模统计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江苏省湿地公园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湿地保护的全球认同 |
1.1.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湿地保护发展 |
1.1.3 江苏省对湿地保护提出了新要求 |
1.1.4 湿地公园建设是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双赢途径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江苏省2005-2018年间湿地公园时空演变特征 |
1.3.2 江苏省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
1.3.3 江苏省湿地公园发展建设建议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结合爬虫方法 |
1.4.2 地理空间分析方法 |
1.4.3 地理探测器 |
1.5 研究数据及来源 |
1.5.1 文献数据 |
1.5.2 矢量数据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的解释与界定 |
2.1.1 湿地 |
2.1.2 湿地公园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地域分异理论 |
2.2.2 区位理论 |
2.2.3 人地关系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增长极理论 |
2.2.6 核心边缘理论 |
2.3 相关文献综述 |
2.3.1 湿地公园建设及评价研究 |
2.3.2 湿地公园空间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
2.3.3 湿地公园发展策略研究 |
2.3.4 江苏省湿地及湿地公园相关研究 |
2.3.5 地理探测器研究 |
2.3.6 研究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江苏省社会地理及湿地公园建设概况 |
3.1 江苏省地理及社会经济背景概况 |
3.1.1 江苏省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3.1.2 自然地理与环境状况 |
3.1.3 社会经济状况 |
3.1.4 生态文明保护状况 |
3.2 江苏省湿地资源类型及空间布局概况 |
3.3 江苏省湿地公园建设概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苏省湿地公园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4.1 江苏省湿地公园总体特征 |
4.1.1 湿地公园等级分布特征 |
4.1.2 湿地公园类型分布特征 |
4.1.3 不同地区湿地公园建设情况 |
4.1.4 空间分布类型特征 |
4.1.5 数量分布密度特征 |
4.1.6 缓冲区分析 |
4.2 江苏省湿地公园时间特征变化 |
4.2.1 江苏省湿地公园不同增长阶段分析 |
4.2.2 江苏省不同类型湿地公园增长变化分析 |
4.2.3 江苏省各地级市湿地公园增长变化分析 |
4.3 江苏省湿地公园空间演变特征 |
4.3.1 空间分布类型的演变 |
4.3.2 核密度的演变 |
4.3.3 空间分布方向性的演变 |
4.3.4 市域层级地理集中度的演变 |
4.3.5 市域层级均衡度的演变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江苏省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研究 |
5.1 地理探测器 |
5.2 江苏省湿地公园空间分布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
5.2.1 影响因子选择原则 |
5.2.2 指标体系构建 |
5.3 江苏苏省湿地公园空间分布影响因子探测分析 |
5.3.1 因子探测分析 |
5.3.2 影响因子的交互探测 |
5.4 江苏省湿地公园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
5.4.1 自然资源禀赋 |
5.4.2 社会经济状况 |
5.4.3 政策指导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江苏省湿地公园的发展策略 |
6.1 优化湿地公园空间布局,完善湿地保护网络 |
6.1.1 创建“增长极”,发挥辐射作用 |
6.1.2 填补湿地公园空白区,增加湿地公园多样性 |
6.1.3 契合湿地保护体系,加强沟通与联系 |
6.2 加快促进湿地公园发展,拓展湿地保护规模 |
6.2.1 综合考虑影响因素,促进湿地公园建设 |
6.2.2 合理拓展全省湿地公园面积 |
6.3 强化湿地公园建设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 |
6.3.1 完善湿地公园等级认定及考核体系 |
6.3.2 合理管理湿地公园分类与分区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特色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河南省星级酒店的空间布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趋势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GIS空间分析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五、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一)区位与区位论 |
(二)服务业区位 |
(三)核心——边缘理论 |
(四)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星级酒店 |
(二)星级酒店空间分布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河南省星级酒店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一、研究区域 |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
(一)数据来源 |
(二)数据处理 |
三、河南省星级酒店发生发展与结构演变 |
(一)河南星级酒店业发展过程 |
(二)河南星级酒店的结构演变 |
四、河南省星级酒店空间分布与发展态势 |
(一)河南省星级酒店空间分布 |
(二)河南省星级酒店发展态势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南省星级酒店空间布局集聚特征分析 |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
(一)数据来源 |
(二)数据处理 |
二、河南省星级酒店全局聚类特征分析 |
(一)分析原理及方法 |
(二)河南省星级酒店总体集聚特征分析 |
(三)河南省各类星级酒店集聚特征分析 |
三、河南省星级酒店局部聚类特征分析 |
(一)分析原理及方法 |
(二)河南省星级酒店总体局部聚类特征分析 |
(三)河南省各类星级酒店局部聚类特征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河南省星级酒店空间布局演变特征分析 |
一、河南星级酒店空间布局演变核密度分析 |
(一)分析原理及方法 |
(二)河南省星级酒店总体空间布局演变特征 |
(三)河南省各类星级酒店空间布局演变特征 |
二、河南省星级酒店空间布局热点演变分析 |
(一)分析原理及方法 |
(二)河南省星级酒店总体布局热点演变特征 |
(三)河南省各类星级酒店布局热点演变特征 |
三、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河南省星级酒店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
一、影响因素选取 |
二、影响因素分析 |
(一)区域经济实力 |
(二)旅游发展水平 |
(三)政府决策行为 |
(四)旅游景区分布 |
(五)区域交通条件 |
三、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空间布局优化建议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 |
五、进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区与时段选取 |
1.3.1 研究区选择缘由 |
1.3.2 研究时段确定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主体功能区 |
2.1.2 绩效及其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2.2.3 区域分工理论 |
2.2.4 生态经济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节 |
3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系统认知与现状空间格局 |
3.1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系统认知 |
3.1.1 主体功能区总述 |
3.1.2 主体功能区格局 |
3.1.3 主体功能区方案 |
3.2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现状 |
3.2.1 社会经济要素空间发展现状 |
3.2.2 山水林田湖草空间格局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体系与测度方法 |
4.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
4.1.1 指标构建总体思路 |
4.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绩效评价指标遴选与体系建立 |
4.2.1 绩效评价指标遴选 |
4.2.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绩效评价测度方法与数据处理 |
4.3.1 评价测度方法 |
4.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5 湖北省重点开发区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 |
5.1 重点开发区绩效评价分析 |
5.1.1 重点开发区综合总绩效 |
5.1.2 经济发展子系统绩效 |
5.1.3 社会保障子系统绩效 |
5.1.4 生态保护子系统绩效 |
5.2 重点开发区绩效空间效应格局 |
5.2.1 重点开发区总绩效空间相关性 |
5.2.2 重点开发区子系统绩效空间集聚特征 |
5.3 重点开发区空间协调发展度分析 |
5.4 重点开发区绩效发展驱动因素探测 |
5.5 本章小结 |
6 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 |
6.1 农产品主产区绩效评价分析 |
6.1.1 农产品主产区综合总绩效 |
6.1.2 农业发展子系统绩效 |
6.1.3 农村生态子系统绩效 |
6.1.4 农民生活子系统绩效 |
6.2 农产品主产区绩效空间效应格局分析 |
6.2.1 农产品主产区总绩效空间相关性 |
6.2.2 农产品主产区子系统绩效空间集聚特征 |
6.3 农产品主产区空间协调发展度分析 |
6.4 农产品主产区绩效发展驱动因素探测 |
6.5 本章小结 |
7 湖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 |
7.1 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绩效评价分析 |
7.1.1 重点生态功能区综合总绩效 |
7.1.2 生态保护子系统绩效 |
7.1.3 绿色发展子系统绩效 |
7.1.4 人民生活子系统绩效 |
7.2 重点开发区发展绩效空间效应格局分析 |
7.2.1 重点生态功能区总绩效空间相关性 |
7.2.2 重点生态功能区子系统绩效空间集聚特征 |
7.3 重点生态功能区空间协调发展度分析 |
7.4 重点生态功能区绩效发展驱动因素探测 |
7.5 本章小结 |
8 湖北省禁止开发区人类活动评价及空间格局 |
8.1 人类活动评价分析 |
8.1.1 人类活动现状特征 |
8.1.2 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评价 |
8.2 人类活动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
8.2.1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类型 |
8.2.2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密度 |
8.2.3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复杂性 |
8.3 人类活动实地核查研判 |
8.3.1 森林生态类自然保护区 |
8.3.2 内陆湿地类自然保护区 |
8.4 本章小结 |
9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路径及政策建议 |
9.1 主体功能区建设路径选择 |
9.1.1 聚焦绩效评价结果,对标主体功能定位 |
9.1.2 紧扣绩效驱动影响因素,培植区域增长动力 |
9.1.3 挖掘绩效空间格局特征,促进全域协调发展 |
9.2 主体功能区发展政策建议 |
9.2.1 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创新体系 |
9.2.2 推进健全生态补偿体制机制 |
9.2.3 协同构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新格局 |
9.3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可能的创新 |
10.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广佛大都市区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聚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影响世界大都市区城市经济发展因素 |
1.1.2 广佛大都市区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定位 |
1.1.3 广佛大都市区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聚类研究的不足 |
1.2 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界定 |
1.2.1 相关资料、报告的总结 |
1.2.2 研究区域的限定 |
1.2.3 集聚区空间特征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方法、创新、构架及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 |
1.3.3 研究数据 |
1.3.4 研究构架 |
2、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 |
2.1.2 大都市区新产业空间的研究 |
2.1.3 世界城市理论 |
2.2 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空间聚集相关研究概述 |
2.2.1 企业生态集聚研究概述 |
2.2.2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研究概述 |
2.2.3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经济效益 |
2.2.4 研究评述 |
2.3 国内外大都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
2.3.1 纽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
2.3.2 伦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
2.3.3 东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
2.3.4 香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
2.3.5 广佛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研究 |
3、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
3.1 世界城市评价结构 |
3.1.1 传统区域空间结构的流动转变 |
3.1.2 世界城市评价分析的实证数据 |
3.2 产业结构“流”理论 |
3.2.1 产业结构的“流”态互动作用 |
3.2.2 市场化进程中的生产性信息“流”态主导 |
3.2.3 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流”态互动关联 |
3.3 商务楼宇聚类研究 |
3.3.1 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载体 |
3.3.2 市场化进程中商务楼宇的聚类转变 |
3.3.3 广佛大都市区商务楼宇的聚类性 |
3.4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测算选取 |
3.4.1 生产性服务业楼宇空间聚类分析 |
3.4.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测算方法 |
4、广佛大都市区生产性服务产业空间结构现状 |
4.1 商务楼宇产业空间的产生和发展 |
4.1.1 商务楼宇产业空间的演进过程 |
4.1.2 商务楼宇产业空间集聚的动力机制 |
4.2 商务楼宇产业空间的现状及特征 |
4.2.1 商务楼宇产业空间的现状格局 |
4.2.2 商务楼宇产业空间的现状布局特征 |
4.2.3 商务楼宇产业和城市空间重构的耦合关系 |
4.3 产业空间集聚区的商务楼宇聚类现状 |
4.3.1 集聚区内商务楼宇的聚类划分 |
4.3.2 商务楼宇基于产业结构的空间博弈 |
4.3.3 生产性服务业在城市CBD建筑分布的空间聚类形态 |
5、广佛大都市区产业空间与建筑聚类耦合关系分析 |
5.1 生产性服务业楼宇集聚对城市空间作用的内在产业力量 |
5.1.1 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力量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推动 |
5.1.2 生产性服务业楼宇集聚调整与城市空间结构演进 |
5.2 生产性服务业楼宇集聚对城市空间作用的外在作用机制 |
5.2.1 城市CBD空间楼宇集聚的共生融合作用 |
5.2.2 城市CBD空间楼宇集聚信息圈层牵引作用 |
5.3 生产性服务业楼宇集聚区的世界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作用 |
5.3.1 生产性服务业楼宇集聚的区域职能的重构优化 |
5.3.2 生产性服务业楼宇集群的产业生产空间协调作用 |
5.4 生产性服务业楼宇集聚区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分析 |
5.4.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城市空间耦合机制 |
5.4.2 生产性服务业楼宇集聚的城市空间耦合差异影响 |
6、广佛大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聚类的生态圈层分析 |
6.1 产业自生态结构下的聚类变化趋势 |
6.1.1 二三产业空间分化的市场需求趋势 |
6.1.2 基于区域协调联系的产业空间结构外部性趋势 |
6.2 空间聚类生态圈层的市场和政策调整 |
6.2.1 市场变化趋势下的行业竞合空间结构 |
6.2.2 钻石模型自生态结构的政策干预机制 |
6.3 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生态圈层结构的必要趋势 |
6.3.1 政府手段调控城市超巨核空间趋势的必要性 |
6.3.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生态圈层的“重构”和“织补” |
7、结论与建议 |
7.1 基本结论 |
7.1.1 产业空间与楼宇聚类的空间圈层耦合 |
7.1.2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发展的流主导趋势 |
7.1.3 集聚区在城市圈层空间的生态格局 |
7.2 研究不足 |
7.2.1 城中村空间度生产性服务业的割裂作用 |
7.2.2 行政区划壁垒下的差异性研究的不足 |
7.3 政策建议 |
7.3.1 城市圈层空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政策建议 |
7.3.2 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圈层空间发展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 |
致谢 |
(9)粤西-桂东南断裂带温泉水化学特征与水-岩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热资源分布及应用 |
1.2.2 地热水水文地球化学 |
1.2.3 粤桂地区地热水研究进展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
2.2 气候与水文 |
2.3 区域地质背景 |
2.3.1 地质构造 |
2.3.2 地层岩性 |
2.4 区域地热背景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
3.1 样品的采集 |
3.2 样品的测试 |
第四章 水化学特征及类型 |
4.1 水化学组成特征 |
4.2 水化学分布特征 |
4.2.1 水化学参数空间分布特征 |
4.2.2 水化学类型分布特征 |
4.3 小结 |
第五章 水-岩作用及水化学成因 |
5.1 水-岩平衡研究 |
5.1.1 饱和指数法 |
5.1.2 Na-K-Mg图解法 |
5.2 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
5.2.1 溶滤作用 |
5.2.2 阳离子交换作用 |
5.2.3 混合作用 |
5.2.4 锶及其同位素特征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聚类分析在地理区划中的应用——以珠江三角洲基塘地区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边缘区休闲农业空间中的生产性景观发展模式研究 ——以广州为例[D]. 梁恒.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2]宜宾市国土空间功能解析与优化对策研究[D]. 孟宝.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3]“平台—模块”主导的村镇物流生态系统演化研究[D]. 赵萌.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4]广州河南岛传统水乡聚落空间形态研究[D]. 刘畅.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5]江苏省湿地公园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冬瑞.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6]河南省星级酒店的空间布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李蕙荞.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7]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绩效研究[D]. 陈国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8]广佛大都市区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聚类研究[D]. 曾繁龙. 广州大学, 2019(01)
- [9]粤西-桂东南断裂带温泉水化学特征与水-岩作用研究[D]. 王贝贝. 暨南大学, 2019(02)
- [10]基于生态位模型的基塘利用适宜度评价[J]. 叶长盛,仲亚美,孙丽,李志文. 农业工程学报,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