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9个农民的一次生死之旅(论文文献综述)
东方明,魏迟婴[1](2021)在《命运如丝(长篇纪实连载)》文中提出第一章 "悬办"这是萧顺德有生以来遭遇的最大的一桩蹊跷事:明明昨天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谭处长跟他谈话时说得很清楚的,让他去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充实干部处领导班子,待到他今天拿着市委组织部的介绍信前往市局报到时,扬帆副局长跟他见了面,说了几句话,这事儿就不见影子了!要说扬帆,跟萧顺德也算得上半个熟人,皖南事变后扬帆担任新四军军法处长时,萧顺德就是军部警卫团的连指导员。尽管没有直接的工作关系,可是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
李宝群,王宏,肖力[2](2017)在《从湘江到遵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物表毛泽东——41岁,中华苏维埃执行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周恩来——36岁,中革军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三人团成员。朱德——48岁,红军总司令,中革军委主席。张闻天——34岁,化名洛甫,中华苏维埃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王稼祥——28岁,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中革军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博古——27岁,又名秦邦宪,临时中央政治局书记和负责人,三人团成员。李德——34岁,中文名华夫,德国人,红军军事顾问,三人团成员。
张安[3](2016)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1921-1945)》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理论命题,又是一个思想方法和思想原则。它是在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下由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目前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研究尚不确切,不系统。本文用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基本动因、思想文化背景、外部因素、主体力量等四个方面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主要条件和基本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历史影响及其启示,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和科学性。全文包括导论、正文五章和结语。导论包括研究述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一章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基本动因。本文认为近代以来的“中国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基本动因。近代中国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是救亡图存,为此进行的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戍维新和辛亥革命等探索,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继续进行探索,并且逐步懂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制定了民主革命的纲领、重视农民阶级的力量和武装斗争、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等。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救亡图存的任务更加迫切,近代中国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出现了新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团结一致抗日救国。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制定抗日战争军事方针、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摆脱经济危机等现实任务。然而,党内存在主观主义、形式主义以及依赖苏联指导等思想方法问题,在处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关系之时出现了很多失误,给当时革命发展带来了困难和威胁。因此,全党逐渐意识到:必须摒弃错误的思想方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地进行革命斗争。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解决近代中国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出来的思想原则、思想方法。第二章从主线和副线两个层面探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思想文化背景。主线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结合,本文论述了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及其影响。中华传统文化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在民族危机加深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其局限性不断显现,需要创造性地转换。中华文化开放包容的特点决定它能够融合和吸收西方先进文化来实现这种转换。马克思主义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进入中国并被接受的。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学说,具有现代性、科学性以及与时俱进等理论特点,与中华文化在思想渊源、内容和特征等方面都具有契合性。可见,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形成新的文化形态就是一种客观、必然的趋势。抗日战争的到来,使中华文化创造性转换的要求更加突出,社会各界都在探索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也明确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整理,“创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因而,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趋势成为现实任务被提上日程,这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文化前提。副线是社会思潮与理论论争,本文梳理了社会思潮与多种理论论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推动。发端于五四时期的外来学说本土化思潮从不同视角、不同学科探讨了外来理论应用于中国国情的问题,提出了若干“中国化”的主张。这些主张与党内反对教条主义的认识相契合,直接影响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爱国主义思潮在党的思想理论上的显现,反映了党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党的爱国主义旗帜的感召力。社会性质论争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学说是否适用于中国国情的问题,倡导了实事求是的学风,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既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也促进了党内教条主义思想方法的转变。三民主义论争促使全党意识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同时又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理论上独立自主的决心与意志;“民族形式”的论争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合理性以及成果等问题作了学理上的辨析与探讨。第三章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外部因素。这里的外部因素主要指“一战”后的国际形势和共产国际、联共(布)。“一战”后的国际形势的变动推动了中国思想界选择和认定马克思列宁主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提供了必要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侵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刺激了中国人的民族情绪,使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文明开始疏离。与此同时,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坚定了中国人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决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引发了人们对于西方文明和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反思,西方没落思潮和世界主义思潮应运而生。在其影响下,中国人开始认可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内的具有世界主义倾向的学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经济危机,整个社会陷入大萧条的状态。与此相反的是苏俄“一五”计划顺利完成,经济呈现繁荣的态势。这让国人更加认同马克思主义,认定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共产国际、联共(布)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早期发展提供了组织、思想和物质上的帮助,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奠定了前提。共产国际、联共(布)对中国革命特殊性的分析以及对教条主义的反对,推动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启蒙。共产国际领导方式的转变、对毛泽东的明确支持以及斯大林民族文化的理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提供了契机。与此同时,共产国际、联共(布)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存在着将苏联革命经验模式化、组织控制严密化、苏联利益的至上化等问题,直接导致了许多问题,同时也从反面刺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意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这种独立自主在理论上的表现。第四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主体力量,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上的努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不懈思考。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经历了比较肤浅到比较成熟、比较盲目到比较理性的思想觉醒过程。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文化民族性等问题的觉醒直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过程中,毛泽东的作用显着,他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创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一个命题或是号召上升为全党的思想原则的过程中,党的理论武装至关重要。通过党内的理论学习、思想整风与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和普及等一系列的理论武装活动,全党形成了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识。正是在这种思想共识的基础之上,党的七大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写进党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全党的思想原则在党纲中确立下来,从而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生成。第五章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历史影响及其启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生成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推进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进程和党的理论创新事业。当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过程中也存在着理论武装的方法不科学、对于“中国问题”的认识比较片面和功利、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解教条化等问题。通过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过程,分析促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因素和基本条件,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必须要有明确的“中国问题”意识,必须弘扬爱国主义,必须推动政界和学术界的互动。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进一步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性和科学性。
李光映[4](2016)在《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同志在《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一文中强调,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边疆巩固和祖国统一的大事,是关系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大事,是关系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因此,处理好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对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尤为重要。所谓民族观,简单地理解就是人们对民族、民族问题的看法以及人们制定的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思想基础之上,并结合苏联民族问题和工作的实际而形成,促进了苏联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巩固了苏联社会主义的成果。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内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反动势力频繁活动的背景下,斯大林果断地推行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在短时间内提高了苏联的综合国力,巩固了苏联在世界上的地位。但在斯大林执政后期,强制少数民族迁移,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盛行,用阶级斗争的方式对待民族问题等政策,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感情,为后来苏联的解体埋下隐患。通过对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的研究,借鉴斯大林民族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审视中国的民族工作,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民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促进了各民族的大发展,大融合,但也有不足之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在政府简政放权的新形势下,中国的民族工作将如何开展,值得我们反思。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对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并从中得到启示。本文在逻辑结构上,共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内容是“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的演进历程”。首先阐述了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的形成背景,其次论述了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形成的理论基础,最后,分析了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在苏联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形成历程;第二部分主要内容是“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的核心内容”。首先界定了社会主义民族观的概念,其次分析了社会主义民族的类型和差别,最后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民族问题上的核心主张;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是“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的苏联实践”。首先阐述了斯大林执政时期社会主义民族观在苏联的实践,其次分析了斯大林逝世后社会主义民族观在苏联的实践;第四部分主要内容是“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的特点和局限性”。首先阐述了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的特点,其次揭示了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在解决苏联民族问题时的局限性;第五部分主要内容是“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对中国民族工作的启示”。通过对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的理论形成和政策实施等方面内容的梳理和分析,联系中国民族工作的实际,从中得到启示,以期为今后中国民族工作的更好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杨菁,紫卉[5](2016)在《开国上将杨勇的铁骨柔情》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将名录中,"三杨"威名赫赫。开国上将杨勇即是其中之一(另外两位是杨成武和杨得志)。这位叱咤风云、战功卓着的将军,经历了共和国成立前后几乎所有的战争,而且百战百胜,勇冠三军,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不久前,在位于北京后海的杨宅,笔者采访了将军的女儿杨菁女士。在女儿眼里,这样一位铁骨铮铮的硬汉,又会是怎样一位父亲?
宋琳琳[6](2015)在《论莫言笔下的动物描写》文中研究说明在莫言的文学世界中,动物形象大量且频繁出现,在作品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学界已对此有所关注,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仍缺少全面深入的研究,这一课题还有相当大的拓展空间。本文由此出发,将莫言作品中的动物描写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动物走进莫言的作品,借助动物把握莫言的思想变化。论文立足于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文本细读,努力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资料上有所拓展和创新。本文首先概括了动物的类型和特点。按照与人的亲疏关系,将动物分为“独立型”动物和“关系型”动物两大类。对于“独立型”动物,侧重于从自然属性方面进行特点分析,论述莫言对于动物性情的细致观察和纵情想象。对于“关系型”动物,侧重于从社会属性方面阐释动物和人的关系,并通过案例辨析,明确莫言对于动物的态度。随后,文章从文本层面上对动物描写的叙述策略进行归纳概括:第一,探讨莫言状物抒情的技巧,分析动物描写在情感、气氛生成和叙事节奏、力度掌控方面的作用。第二,分析动物描写的结构意义,并概括为“射线”和“坐标轴”两种模型结构。第三,总结动物描写对作品主题的建构,选取三大主题(从《食草家族》到《蛙》一直存在的“寻根之路”,从《檀香刑》到《生死疲劳》始终存在的“生死轮回”,以及莫言作品中始终存在的“复仇”)进行深入研究,并由此切入,梳理莫言思想转变的历程。最后,笔者对动物的社会文化意义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发掘动物对于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的重大意义,总结高密东北乡的朴实自然、聪明勇敢以及粗俗落后等特点。通过梳理莫言破除人与动物界线的过程,探究莫言如何通过动物描写实现对人的问题的关注。同时,动物作为研究对象,不应只局限于作品文本的范围内。因此,本文跨越具象动物的藩篱,深入挖掘活在人体内的“动物”,全方位地呈现莫言对于人的深刻认识。通过这一超越,诸多社会问题也暴露无遗,如社会对于人性的异化作用、男女地位的不平等、父母之爱的不纯粹、女性意识的不彻底,以及性别与权力的变相结合等。论文也由此实现了思想内容方面的升华。
梁志群[7](2014)在《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突破与困扰》文中认为本文选取新世纪头一个十五年的报告文学作为考察对象,对这一独特文学样式的整体面貌、发展态势、创作思想、内在追求与艺术表现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集中梳理与综合把握,试图对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发展轨迹和文体流变作出自己的初步思考与判断。新世纪的报告文学,在文学传统与创作思想上,表现出对早期经典报告文学和新时期优秀报告文学内在精神的传承,延续了作为报告文学文体的灵魂与生命的“真实性”追求与“非虚构写作”。这种“真实性”、“干预生活”的文体特性,在新世纪的报告文学创作中,表现依然明显,既是报告文学文体特性的坚守,也是报告文学社会功能的延伸。比如反映社会现实的认知功能,宣泄社会情绪的疏导功能,以及满足读者好奇心理的大众消费功能。在传承的同时,新世纪报告文学也有显着的突破。比如作家选取题材的领域继续开拓,触及与探入新世纪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留空白,不设禁区,几乎实现全覆盖。在题材领域不断开拓的同时,对重大事件人物、重大社会问题,作家持续关注,重拳出击,及时回应读者与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另外,在立足现实生活的同时,也出现了一批继承新时期“史志报告文学”传统的历史题材新作,对历史真相和史实内幕有了新的发掘。新世纪报告文学在审美风格上,有了令人瞩目的崭新变化。主要表现在语言风格的变化与成熟,理性与思想的穿透力加强,表达方式的多元多样化。尤其是新世纪报告文学在叙事模式上的探索,成绩尤为显着。如报告文学的“宏大叙事”与“国家叙述”,报告文学创作的“平民化视角”与“知识分子写作”。新世纪报告文学所受到的困扰与干扰,问题同样突出。究其原因,首先是社会生态变化的挤压,市场经济的冲击加大,传播方式的竞争加剧,迫使报告文学的生长空间与写作方式发生改变。其次是文体界限的模糊,使报告文学的文体自觉无法达成,创作自由无法实现,甚至影响到报告文学存在的价值与合法性。再次是报告文学创作的难度与风险加大,以及权力的“招安”与利益的诱惑,使报告文学的批判品格出现弱化与退化。本文尝试对新世纪报告文学的特征作出简要辨析,对其创作态势作出粗浅概括,并就新世纪的报告文学的创作发展与未来走势作出初步描述与判断,期望以此对新世纪的报告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提供些许有益的思考与补益。
王振强[8](2014)在《老舍的基督教生存观研究(1922-1937)》文中认为老舍从1922年接受洗礼正式成为一名基督教徒,到1937年被迫离开山东南下抗日,这段时期老舍作品的主要特征便是用基督徒的眼光批判中国传统的市民阶级。虽然老舍没有把上帝的荣耀时刻挂在嘴边,但是他已经自觉担负起“十字架”,用实际行动批判那些想用洋上帝作威作福的“吃教者”。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老舍隐性的基督教信仰转变为国家主义,秉承国家至上的理念投入到抗战的洪流。论文的第一章从整体上叙述了生存观的演变,对比了基督教生存观和儒家生存观的异同,以及新时期以来中国国内学者对老舍与基督教的研究状况。第二章探讨了老舍接受洗礼成为基督徒的原因以及与基督教的结缘,原因主要从家庭和教育两个方面阐述,与基督教结缘则是各种合力的结果。第三章是论文的重点,主要从肩负“十字架”的献身精神、苦难的意义以及基督徒的死亡三个方面阐释老舍的基督教生存观。老舍对基督教的感情也是复杂的,他对基督教的信仰也并非浮于表面,而是重在践行与宣扬《圣经》中耶稣的精神。于是,在他笔下,通过对市民的写实性批判,更能体现他为寻求民族精神觉醒的努力。
邢恩源[9](2013)在《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柯庆施于“文革”之前主政上海及华东十余年,是建国以后毛泽东最为赏识的地方领导人之一。1949年后,柯庆施先后担任南京市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1953年初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1954年10月调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从1956年起,柯庆施的政治生涯开始如日中天,在风起云涌的政坛上备受瞩目:他积极支持毛泽东对“反冒进”的批评,严厉指责所谓的“右倾保守主义”。1957年在上海贯彻毛泽东“引蛇出洞”反右方针,成为反右派运动主将。同年12月因发表《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的报告得到毛泽东的夸奖。1958年在成都会议上,柯庆施语出惊人地提出:“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程度,服从毛主席要服从到盲从的程度”,大力树立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他全力支持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在1958年夏天放出华东钢铁产量八百万吨的“大卫星”,对毛泽东要求当年全国钢铁产量达到“一 0七0”万吨起了决定性影响。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他首创了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口号。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他一方面对“大跃进”百般维护,另一方面严厉批判彭德怀的“右倾机会主义”。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上,他对刘少奇有关大跃进运动的总结报告表示不满,并希望继续跃进;1963年,为响应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重新倡导的“阶级斗争”,提出“大写十三年”口号,在华东迅速掀起现代戏运动,为“文革”的爆发奠定了广泛的舆论氛围和群众基础。此后,他与江青合作在上海打造“文化革命的试验基地”,并提携张春桥、姚文元等人,基本形成了日后上海“文革”的政治构架。在他的大力支持与运作下,上海成为“文革”爆发的重要策源地。柯庆施的举动深得毛泽东的赏识,地位也随之不断攀升。1956年中共“八大”上他当选中央委员。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上他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从1960年开始担任重新成立的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解放军南京军区第一政委,同时继续兼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市长,成为响当当的华东“第一人”。1965年初升任国务院副总理。关于柯庆施的学术研究很具有典型意义。他是当时中共地方党政负责人中的一员,其表现出的政治姿态带有某种普遍性,只是更加突出和激烈而已。随着毛泽东“继续革命论”理论的变相发展,中共的执政主旨思想越来越急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急于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中共中央及地方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主动或被动地遵循毛泽东的指导思想亦步亦趋地紧跟。在党内大环境的制约下,柯庆施一方面揣摩毛泽东的心态,一再表达迎合性的极“左”言论,进而献言献策;另一方面彻底贯彻毛泽东所提出的各项“左”的政治方针,一直冲在历次政治运动的最前沿。但是,不可否认,在柯庆施的身上又充满了秉承“左”的路线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党性原则相互之间的矛盾。作为建国后在地方上最积极支持和拥护毛泽东极“左”路线的代表,柯庆施在1956—1965年间之所以能够飞黄腾达,说明了他的实际行动完全符合毛泽东的政治理念,是毛泽东政治思想在地方上的具体实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共党内,政治生态已经很不正常,整个社会在“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谢金娇[10](2012)在《论张翎小说中的女性生命困境书写》文中研究表明新移民女作家张翎是近几年海外文学的新起之秀。她的作品虽不是很多,却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张翎一直都有一种沉实和安静的品质来找寻一种多元文化下安顿生命最佳方式,以实现不同文化融合的美好愿望。回眸相望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显得理智且深刻,同时也为它的裂变和劫难作证,并从生命的创伤中理解人性的复杂和领悟历史和生命之重;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东西方两种文化的交汇,揭示新移民的精神世界,理性反思和冷静审视现代人的人生困顿和不安。纵观张翎的创作历程,不难发现其擅长用女性灵敏的触角触摸哪些人类生存的共同困境。无论是历史的书写还是现实的生活关注,张翎都把焦点关注在人身上。通过她所热衷的故事书写,特别是对女性生命困境的书写,来揭示女性乃至人类成长的人生困境。当然在掀开这些生存困境的同时,张翎也给予了思索,用她特有的温情,许诺着人的幸福。近年来,许多评论家从多个角度对张翎的创作进行了诸多研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将运用文本细读、性别研究的方法,对张翎的创作进行系统规整和研究。前言,介绍研究背景、方法、张翎概况。第一章,作家生命体验与写作的灵感。细读张翎的小说发现那些遭遇困境的生命体验都有她的生命历程的烙印。本章将结合张翎的创作经验和生命体验,分析其对小沈创作中生命困境书写的影响。分别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个是生命忧伤;一个是“异乡人”的孤独灵魂;一个是写作的机缘,使得张翎有机会深入他者的内心伤痛。第二章,对女性生命困境的执着书写。残缺的婚恋、失落的亲情、艰辛的生存,这些都是张翎笔下女性在生活情境中生命体验,也是她对现代人生命困境的思考。第三章,在困境中突围与救赎。本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析张翎小说中女性遭遇生命困境的突围与救赎。尽管张翎笔下的女性遭遇了种种的生命困境,但是她们把爱化作生命的力量,承受得住落地与飞翔时候的疼痛,扛得起生命中所有的苦难和创伤,在不断寻找自我和精神家园中突围与救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他者的温情化解疼痛、自我的拯救超越宿命、博爱的精神完善人性。张翎与白先勇那一代作家不同,同样是书写移民的生存困境,白先勇笔下的吴汉魂始终融不进美国的生活,对故国文化又失望和排斥,最终因找不到突破口而选择自杀结束生命。而在张翎笔下,无论是早期的芙洛、阿喜、猫眼,还是新移民的蕙宁、江娟娟、望月等,尽管都面临着种种的生存困境,却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品质,不断融入异国,以隐忍的方式,寻找到生命的置放。受中西文化的影响,张翎的大爱书写,糅合了儒家的和谐思想、佛家的对生命的彻悟、道家的道法自然、基督教的苦难意识与救赎精神。正是女性大爱精神,让张翎笔下的这些遭遇生命困境的女性有了抚慰。女性在过往的困境中,没有沉溺于伤痛,而是勇敢的站起来,不断的突围,不断的寻找自我,追寻精神的家园,最终灵魂得以拯救。张翎无论是书写历史还是现实,东方还是西方,用琐碎而具体的情节,串起一个又一个故事;无论是面对希望还是失望,都有一份安于天命的从容,也有一份坚强的生活意志。
二、29个农民的一次生死之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9个农民的一次生死之旅(论文提纲范文)
(1)命运如丝(长篇纪实连载)(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悬办” |
第二章 失踪的“特费” |
第三章 寻找“青痣瘢” |
第四章 烈士遗物 |
第五章 醉春楼遇险 |
第六章 外国神父 |
第七章 黑衣人之谜 |
第八章 国药号老板 |
第九章 油锅捞秤砣 |
第十章 蹊跷的爆炸案 |
第十一章 三官镇惊变 |
第十二章 三友观夜谈 |
第十三章 曹家渡劫案 |
第十四章 镇长之死 |
第十五章 车行老板的隐秘 |
第十六章 狭路相逢 |
第十七章 “叛徒”的女儿 |
(2)从湘江到遵义(论文提纲范文)
人物表 |
第一章湘江血红的湘江 |
第二章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
第三章通道通道 |
第四章大转折的前夜 |
第五章胜利从遵义开始 |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192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述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基本动因 |
第一节 近代中国的历史课题 |
一、近代中国问题的形成 |
二、救亡图存的探索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总体形势 |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二、革命的中心任务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与思想问题 |
一、主要任务 |
二、主要的思想问题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思想文化背景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结合 |
一、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换 |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点 |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内在契合 |
第二节 社会思潮与理论论争的推动 |
一、外来学说本土化思潮 |
二、爱国主义思潮 |
三、主要的理论论争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外部因素 |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影响 |
一、国际政治形势的影响 |
二、国际思潮的影响 |
三、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 |
第二节 共产国际、联共(布)的影响 |
一、积极影响 |
二、消极影响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主体力量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觉醒 |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意识 |
二、独立自主问题的意识 |
三、文化民族性意识 |
第二节 毛泽东的独特贡献 |
一、理论基础的奠定 |
二、命题和任务的提出 |
三、理论成果的创立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武装 |
一、党内的理论学习 |
二、全党的思想整风 |
三、毛泽东思想的宣传与普及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历史影响及其启示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历史影响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积极影响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启示 |
一、强化“中国问题”意识 |
二、弘扬爱国主义 |
三、推动学术界和政界的良性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目标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的演进历程 |
第一节 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形成的背景 |
一、国内背景 |
二、国际背景 |
第二节 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的理论基础 |
一、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主义民族思想 |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民族思想 |
三、列宁的社会主义民族思想 |
第三节 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的形成历程 |
一、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的萌芽阶段 |
二、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的初步形成阶段 |
三、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的成熟阶段 |
第二章 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的核心内容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族观的概念界定及民族差异 |
一、社会主义民族观 |
二、社会主义民族差别 |
第二节 解决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核心主张 |
一、民族区域自治 |
二、民族团结 |
三、民族平等 |
四、民族融合 |
第三章 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的苏联实践 |
第一节 1923—1953 年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的苏联实践 |
一、建立联盟国家 |
二、培养民族干部 |
三、发展民族经济 |
四、繁荣民族文化 |
五、融合民族关系 |
第二节 1953年后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的苏联实践 |
一、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苏联实践 |
二、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苏联实践 |
三、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苏联实践 |
第四章 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的特点及局限性 |
第一节 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的特点 |
一、传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思想 |
二、突出了民族平等的社会主义性质 |
三、强调了民族团结的社会主义性质 |
第二节 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的局限性 |
一、苏维埃联邦国家体制的弊端 |
二、民族问题上的长期性估计不足 |
三、民族问题上的阶级斗争扩大化 |
四、民族问题上的大俄罗斯主义倾向 |
第五章 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对中国民族工作的启示 |
第一节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一、保障法律赋予各民族的基本权益 |
二、加强民族地区和国家共治的统一 |
第二节 坚持和完善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
一、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地区稳定 |
二、坚持民族团结、克服民族分裂主义 |
第三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共同繁荣 |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二、促进民族和谐实现共同繁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致谢 |
(5)开国上将杨勇的铁骨柔情(论文提纲范文)
铁骨铮铮:爸爸身上的伤疤 |
相濡以沫:我的爸爸妈妈 |
舔犊之情:父亲对晚辈的爱 |
从容淡定:父亲离世前的安排 |
(6)论莫言笔下的动物描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莫言笔下动物的类型与特点 |
第一节 “独立型”动物与自然习性 |
第二节 “关系型”动物与附属地位 |
第二章 莫言动物描写的叙述策略 |
第一节 技巧:情感、故事生成与节奏、力度掌控 |
第二节 结构:两种模型的建立 |
第三节 主题:寻根、轮回与复仇 |
第三章 莫言动物描写的社会文化意义 |
第一节 塑造:高密东北乡与乡土气质 |
第二节 破除:动物与人之间消失的界线 |
第三节 追问:活在人体内的“动物”的挖掘 |
结语:为何选择动物 |
参考书目 |
致谢 |
附件 |
(7)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突破与困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世纪报告文学的传承 |
第一节 创作思想的承继 |
一、文体生命的延续 |
二、不懈的文体追求 |
第二节 文体特性的坚守 |
第三节 社会功能的延伸 |
一、反映社会现实的认知功能 |
二、宣泄社会情绪的疏导功能 |
三、满足好奇心理的消费功能 |
第二章 新世纪报告文学的突破 |
第一节 题材领域的开拓 |
一、聚焦重大题材 |
二、开拓题材新领域 |
三、发掘历史题材 |
第二节 审美风格的新变 |
一、语言风格的变化与成熟 |
二、理性与思想的穿透力 |
三、表达方式的多元多样 |
第二节 叙事模式的探索 |
一、“宏大叙事”与“国家叙述” |
二、“平民化视角”与“知识分子写作” |
第三章 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困扰 |
第一节 社会生态的挤压 |
一、市场经济的冲击加大 |
二、传播方式的挤压加剧 |
第二节 文体界限的模糊 |
第三节 批判品格的弱化 |
一、面对社会问题的无奈 |
二、作家创作的难度与风险 |
三、权力的“招安”和妥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新世纪报告文学主要作品(集)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老舍的基督教生存观研究(192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外个体生存观的演变 |
1.3 基督教生存观与儒教生存观的对比 |
1.4 基督教与老舍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老舍基督教生存观的形成与转向 |
2.1 家庭和教育:与基督教结缘的前因 |
2.2 老舍与基督教结缘 |
2.3 老舍与基督教“解缘” |
第三章 老舍作品中的基督教生存观 |
3.1 “肩负起两个十字架” |
3.1.1 《老张的哲学》:呼唤肩负“十字架” |
3.1.2 《赵子曰》:肩负“十字架”的希望 |
3.2 苦难的价值 |
3.2.1 历代哲贤对苦难的解读 |
3.2.2 《二马》:“出埃及记”的历练 |
3.2.3 《骆驼祥子》与《约伯记》 |
3.3 罪人之死 |
3.3.1 死亡作为生存的一部分 |
3.3.2 从老舍作品谈死亡 |
3.3.3 从老舍之死谈死亡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去世后的哀荣 |
一、病逝成都 |
二、超乎常规的葬礼 |
三、死因重提 |
第二节 出身和早期经历 |
一、出身 |
二、新潮学生 |
第三节 家庭和工作作风 |
一、简朴的家庭生活 |
二、勤恳的工作作风 |
第二章 早期生涯 |
第一节 峥嵘岁月 |
一、见到列宁 |
二、年轻的共产党员 |
三、在“王明路线”时期 |
第二节 延安整风之中 |
一、与刘少奇“结怨” |
二、延安整风的开展 |
三、被“抢救” |
第三节 石家庄的“试验田” |
第三章 在南京的日子 |
第一节 主政南京 |
一、刘少奇的一封电报 |
二、接管南京 |
三、基层政权的建立 |
四、恢复生产 |
五、推动城市转型 |
第二节 江苏省委书记任上 |
一、中共高层“过渡”时间上的分歧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 |
第三节 推行农业合作化 |
一、“农业社会主义思想” |
二、为江苏互助合作运动打下基础 |
三、推行统购统销工作 |
第四章 在上海初显身手 |
第一节 初露锋芒 |
一、入主上海 |
二、跑步进入社会主义 |
三、上海的“对资改造” |
四、“论十大关系”对上海的影响 |
第二节 关于反右运动 |
一、整风运动 |
二、鼓励鸣放 |
三、反右主将 |
四、上海反右派风暴 |
第五章 从反冒进到大跃进 |
第一节 柯庆施与大跃进运动兴起 |
一、“主要矛盾”问题 |
二、乘风破浪 |
三、批评反冒进 |
四、无限崇拜 |
五、“急先锋” |
第二节 城市大跃进的楷模 |
一、上海进入“大跃进” |
二、“一0七0”指标的提出 |
三、大炼钢铁 |
四、“技术革命” |
五、“全国一盘棋” |
第三节 上海农村人民公社化 |
一、推波助澜 |
二、大办人民公社 |
三、短暂的纠“左” |
四、不服输 |
第六章 庐山会议后的继续跃进 |
第一节 庐山会议 |
一、再度转向 |
二、上海反右倾斗争 |
三、打击刘顺元 |
第二节 继续跃进 |
一、工业再跃进 |
二、“救命稻草” |
三、“穷过渡” |
第三节 跃进的代价 |
一、更上层楼 |
二、保钢 |
三、农村危局 |
四、不糊涂的糊涂账 |
第七章 七千人大会前后 |
第一节 坚守最后的阵地 |
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二、不同的反思 |
三、最后的“社会主义阵地” |
第二节 分裂的开始 |
一、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
二、中央高层重心的偏移 |
三、为毛泽东辩护 |
第三节 重提“阶级斗争” |
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
二、上海的阶级斗争之弦 |
三、“四清”运动 |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的试验基地 |
第一节 倡导现代戏 |
一、“大写十三年” |
二、华东各地贯彻 |
三、毛泽东的支持 |
第二节 “文革”前华东现代戏高潮 |
一、华东成为现代戏的海洋 |
二、全国现代戏高潮的出现 |
三、高潮的背后 |
四、柯庆施的文艺“四清”运动 |
第三节 柯庆施与“文革”的发动 |
一、与江青合作 |
二、提携张春桥、姚文元 |
三、关于“评海瑞罢官”的争议 |
结语 |
附1 1954 年—1965年上海市委主要领导 |
附2 1949 年以后柯庆施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论张翎小说中的女性生命困境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作家生命困境与写作灵感 |
1. 感受伤痛:活着的感觉 |
2. 体验孤苦:异乡的生存 |
3. 触摸创伤:职业的机缘 |
第二章 对生命困境的执着书写 |
1. 婚恋的残缺 |
1.1 历史风云中的情感创伤 |
1.2 时空交错下的婚恋缺憾 |
2. 亲情的失落 |
2.1 母女之间的隔膜 |
2.2 婆媳之间的伤害 |
3. 无根的疼痛 |
第三章 在困境中突围与救赎 |
1. 他者的温情化解疼痛 |
2. 自我的拯救超越宿命 |
3. 博爱的精神完善人性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29个农民的一次生死之旅(论文参考文献)
- [1]命运如丝(长篇纪实连载)[J]. 东方明,魏迟婴. 啄木鸟, 2021(07)
- [2]从湘江到遵义[J]. 李宝群,王宏,肖力. 剧本, 2017(03)
-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1921-1945)[D]. 张安.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3)
- [4]斯大林社会主义民族观研究[D]. 李光映. 齐齐哈尔大学, 2016(04)
- [5]开国上将杨勇的铁骨柔情[J]. 杨菁,紫卉. 档案记忆, 2016(06)
- [6]论莫言笔下的动物描写[D]. 宋琳琳. 山东大学, 2015(02)
- [7]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突破与困扰[D]. 梁志群.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1)
- [8]老舍的基督教生存观研究(1922-1937)[D]. 王振强. 西北大学, 2014(09)
- [9]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D]. 邢恩源. 南京大学, 2013(01)
- [10]论张翎小说中的女性生命困境书写[D]. 谢金娇. 广西师范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