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加重7例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苟璐[1](2020)在《扶正驱邪方对抗病毒药停药后乙肝复发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扶正驱邪方对抗病毒药停药后乙肝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就诊患者中共筛选出140例抗病毒药治疗停药后复发的乙肝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共60例,按临床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予扶正驱邪方及恩替卡韦片治疗;对照组:30例,予恩替卡韦片治疗。除试验用药外,观察期间禁止加用其他保肝降酶类、抗肝纤维化类及对病毒复制和免疫功能有影响的药物。总疗程为2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第4、8、12、24周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HBV DNA结果,第12、24周HBV M、超声诊断无创肝纤维化检测,以及整个研究过程中的不良事件,评价两组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1、试验组30例,剔除1例,实际29例;对照组30例,剔除2例,实际28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积分:治疗4、8、12、24周,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24周,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率为75.86%;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率为57.14%,试验组疗效更佳(P<0.05)。3、ALT水平:治疗4、8、12、24周,两组ALT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与基线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试验组ALT复常率始终高于对照组;两组ALT复常率在第4、8、1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4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HBV DNA:治疗4、8、12、24周,试验组的HBV DNA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但仅在第24周,两组HBV DNA阴转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HBe Ag:治疗12、24周,HBe Ag血清学转换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6、FS值:治疗12周,两组FS值均下降,但与基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4周,试验组FS值下降水平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S值下降水平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总体疗效:24周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总有效率89.65%,对照组总有效率60.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安全性:治疗前后及整个治疗观察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事件。结论:对抗病毒药停药后乙肝复发的再治疗,扶正驱邪方联合恩替卡韦片比单用恩替卡韦片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中医证候疗效率,提高总体疗效率,加快改善肝功能,显着提高HBV DNA的阴转率和ALT复常率,两者安全性均较高。但扶正驱邪方在HBe Ag血清学转换率、降低肝纤维化程度方面尚未发现明显优势。
侯志君[2](2019)在《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率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理念,旨在评估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率的影响,并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5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其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程度的不同划分为中西医结合队列261例和西医队列260例,对两队列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HBV-DNA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sAg阴转率、抗-HBs阳转率、肝功能(TBiL、ALT、AST、ALB复常率)、肝组织病理学及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研究,探讨长期中医药治疗在延缓乙型肝炎肝硬化中的作用。结果:1.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中位随访时间均为8年。两队列治疗5年肝硬化累积发生率为6.5%vs 11.9%,治疗7年肝硬化累积发生率为6.5%vs 13.5%,治疗10年肝硬化累积发生率为6.9%vs 13.5%,两队列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至随访终点,中西医结合队列有18例进展为肝硬化,西医队列有35例进展为肝硬化,两队列总体肝硬化发生率为6.9%vs 13.5%,有统计学差异(P=0.013);2.在治疗0.5年时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HBVDNA阴转率为64.4%vs55.76%,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治疗1年、2年、3年、5年、7年、10年时,两队列的HBVDNA阴转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耐药发生率为8.81%vs 1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治疗5年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33.48%vs 24.43%,治疗7年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39.16%vs 24.28%,有统计学差异(P<0.05);至随访终点,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HBsAg阴转率为10.73%vs 6.54%,但统计学比较提示无显着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抗-HBs阳转率为5.7%vs 3.5%,统计学比较提示无显着性差异(P>0.05);3.在治疗3年时,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ALT复常率为90.04%vs 80.77%,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队列治疗5年、7年、10年时两队列ALT复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3年和10年时,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AST复常率分别为86.9%vs 77.3%、93.24%vs 81.2%,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治疗5年、7年,两组队列间的AST复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3年和5年时,中西医结合队列的ALB正常率为96.93%vs 90%、98.21%vs 94.6%,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治疗7年、10年时,两组队列间的ALB正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4.共有38例患者完成治疗前后肝穿刺组织检查,其中中西医结合队列20例,西医队列18例。治疗后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纤维化分期总改善率为45%vs 11.11%,有统计学差异(P<0.05);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的中医证候总体有效率为95.4%vs 83.1%(P<0.05);中西医结合队列和西医队列在治疗3年、5年、7年和10年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6.基于基线资料的肝硬化发生情况的单因素分析,男性的肝硬化发生率高于女性(P=0.038),年龄≥40岁的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年<40岁的患者(P=0.012);HBV感染病程10~15年的肝硬化发生率高于0~5年的患者(P=0.007),HBV感染病程>15年的肝硬化发生率高于0~5年的患者(P=0.001);治疗前HBeAg阳性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HBeAg阴性患者(P=0.04);治疗前HBV DNA载量≥107的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HBV DNA≥载量103的患者(P=0.036);有HBV相关家族史的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无HBV感染家族史的患者(P=0.022),有饮酒史的患者肝硬化发生率高于无饮酒史的患者(P=0.000);不同ALT水平之间的肝硬化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P=0.542);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肝硬化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P=0.653);7.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95%CI:0.080-0.917,P=0.031)、年龄≥40岁(95%CI:1.001-1.050,P=0.040)、有HBV感染相关家族史(95%CI:1.335-4.327,P=0.006)、饮酒史(95%CI:2.477-11.174,P=0.000)、HBVDNA定量≥ 107(P<0.05)、HBeAg 阳性(95%CI:1.032-4.563,P=0.041)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中医辨证治疗是延缓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保护因素。8.在接受中医药长期辨证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患者的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指标,结果提示患者在接受长期中医辨证治疗期间,未出现病情加剧或恶化。9.药物频数分析显示,累积使用频率达到30%以上的中药包括炒白术、苍术、延胡索、茵陈、茯苓、炒山栀、六月雪、乌贼骨、制半夏9味;药性频数统计结果显示以寒性药为主,温性药和平性药次之,凉性、热性药物使用频率较低,热性药物使用频数最少;药味频数统计结果显示以苦、甘味药为主,辛味药次之;药物归属足厥阴肝经最多,其次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和足少阴肾经。结论:1.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降低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2.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相对提高病毒学应答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ALT复常率,显着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肝脏组织学和影像学,治疗安全性良好。3.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男性、年龄≥40岁、有HBV相关家族史、饮酒史、HBeAg阳性、HBV DNA定量≥107是慢性乙型肝炎发生肝硬化的危险因素。4.导师陈建杰教授主张从“湿”论治慢性乙型肝炎,强调“清热化湿,顾护中州”的治疗原则,同时认为当以“和”为主,攻补兼施,不忘兼症,讲究用药剂量,用药平和轻灵。5.真实世界研究符合中医临床实际情况,可为评判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曾芸[3](2019)在《德阳地区六家医疗机构2013-2017年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抗病毒药物应用情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通过对德阳地区六家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抗病毒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该区域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用药现状;2、通过查阅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专家共识以及高质量的循证研究文献,拟定合理用药的评价标准,对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的抗病毒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评价,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的病案管理系统,提取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五年时间内第一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住院病例,排除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其他非乙肝病毒所致的病毒性肝病等情况。参考随机抽样样本量计算公式n=P(1-P)/(e2/Z2+P(1-P)/N),将置信度设置为P小于0.01,比例估计设置为0.5,精度值百分比分别设置为0.03和0.04,计算出需要样本量为988-1692之间,取整数1200作为抽样分析目标样本量。按入院时间对每家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病例进行排序,病例总数除以100的商四舍五入后取整数作为间隔,依次抽取6份病例,最终纳入1200份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药物的功能作用进行分类,利用EXCEL2007、ACCESS 2007、IBM SPSS 23.0等软件提取样本数据并整理,最终获得患者性别、年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药品费用、药品种类、应用明细等具体数据。参照拟定的合理用药评价标准,对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中,男性约占73.5%,平均年龄51.3± 10.4岁,女性约占26.5%,平均年龄57.8±9.7岁。平均住院日为17.1天,人均住院费用为12141.8元,平均总药费占总费用比的38.3%,抗病毒药物费用占总药费的71.1%。药物利用评价(drug utilization review,DUR)方面,共计914例患者进行了抗病毒治疗,使用频次前三位依次是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其中恩替卡韦的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最大,干扰素类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DUI)均小于1,核苷(酸)类DUI均等于1;药物利用评估(drug utilization evaluation,DUE)方面,肝功能指标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22.3%、HBV DNA转阴率为40.2%、ALT复常率为56.1%、HBsAg转阴率为1.2%;不良反应如流感样症状、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精神异常、肾功能损害、骨质疏松、骨髓抑制发生率依次为2.8%、2.2%、1.9%、0.9%、0.5%、0.3%、0.1%;抗病毒药物使用合理性方面,①1200例患者中有278例(23.2%)未严格掌握抗病毒治疗的启动指征,随意予以抗病毒治疗;②有230例(44.6%)HBeAg阳性或阴性患者抗病毒药物选用不合理,有94例(47.0%)例病情进展至代偿期或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选用不合理;有164例发生病毒学突破的患者进行了基因检测,其中69例(42.1%)未正确实施耐药挽救方案;③特殊人群中,有56例(42.4%)HBV相关肝病患者、28例(27.2%)处于特殊年龄或生理阶段患者、9例(26.5%)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以及7例ALT≤2×ULN的患者(20.0%)抗病毒药物选用不合理;④抗病毒治疗随访方面,对724例(79.2%)应用了抗病毒药物的患者进行了随访,随访率三级医院高于二级医院,综合医院高于专科医院,随访形式以电话为主。结论:男性患者CHB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年龄早于女性。六家医疗机构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用药方面存在不合理情况。包括不能严格地把握治疗适应症,随意启动抗病毒治疗;药物选用方面,不考虑患者HBVDNA水平、肝脏炎症程度,不结合患者的用药史、禁忌症、是否为特殊人群等情况,随意选用、停用或换用抗病毒药物。部分医院未开展基因型耐药检测,未采取正确的耐药挽救措施,只凭经验选药等。这些不合理的情况,一方面与德阳地区的经济状况、医疗技术水平偏低有关,另一方面与医师对于慢性乙肝抗病毒药物治疗的重视程度不够,参与相关的合理用药培训较少有关,导致用药规范及治疗新进展等传播不及时、不到位。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到目前临床上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药物抗病毒治疗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临床药师可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更加有针对性地参与合理用药的教育培训、指导监督、临床路径、医嘱点评等工作,协助临床制定最佳的用药方案,减少不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吴晓霞,郁皓,周颜,张英,单永锋,杨美蓉,邓俊,陈卫[4](2018)在《核苷类药物停药复发致肝功能损害69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核苷类药物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中,是抗病毒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cccDNA半衰期可长达3370d[1],故核苷类药物虽然可以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DNA多聚酶[2-3],却不能将HBV从体内完全清除,因此停用核苷类药物后,病毒复制仍可恢复,出现病毒反跳,导致肝功能损害、病情复发,故此类药物需要长期维持治疗才能达到持续抑制病毒复制,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
顾生旺,吴德平,李荣清[5](2016)在《恩替卡韦联合或序贯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现状、问题与前景》文中研究指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抗病毒治疗16年,治疗目标已不是单纯抑制病毒复制,而是经过有限疗程抗病毒、实现停药后持久应答.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与干扰素是治疗CHB的两大类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各自单一治疗只能使部分CHB患者达到理想治疗目标,两者联合、序贯治疗是近年CHB治疗领域的重要探索.对于NAs经治患者可换用或联用有限疗程干扰素,对干扰素效果不好者可加用或换用NAs长期治疗,对高病毒载量患者,初始联合治疗可能获益更大;根据基线与应答指导治疗原则,不断优化治疗方案并强调保养、治疗与检查依从性与慢性病管理,确保HBV DNA在检测线以下,对治疗中HBe Ag和HBs Ag水平持续下降者,延长疗程或配合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治疗、免疫治疗,可能争取更大程度、更持久的免疫控制.
肖迪[6](2012)在《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复发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活健康。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一般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7.18%,5岁以下儿童的HBsAg为0.96%。据此推算,我国现有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CHB患者约2000万例。乙型肝炎病毒(HBV)进入机体后,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清除受感染的肝细胞,从而造成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引起肝炎慢性化的主要原因是HBV的持续感染。因此,抗病毒治疗成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关键。目前抗HBV治疗的药物主要是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两大类。干扰素疗程较短,但大多数患者疗效欠佳,且副作用较多。因此患者往往需长期服用核苷(酸)类似物,但停药后病毒复制仍可重新恢复,出现病毒反跳,导致病情复发,甚至病情恶化出现肝功能衰竭导致死亡。然而关于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尚缺乏充分研究。为深入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停药复发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我们进行了本研究。对象和方法:采用横断面回顾性研究方法,统计济南市传染病医院2011年1-12月服用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复发住院治疗的患者。调查其性别、年龄、户籍、医疗保险种类,记录用药前病程,核苷(酸)类似物种类、疗程、疗效,用药前、停药时和复发后的血清学指标、病毒性指标及复发后的生化学指标,以同期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人口学资料及入院时的生化学指标、乙肝血清学指标与病毒学指标。将停药患者按是否为快速复发(停药后5个月内复发定义为快速复发),以及停药复发后是否出现肝功能衰竭各自分组进行比较。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取chi-square检验,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检验,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快速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停药复发后出现肝功能衰竭的相关因素。假设检验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停药复发患者384例,初治患者1127例。停药复发患者中,男性315例、女性69例,年龄中位数为42(19-78)岁,有吸烟史56例(14.6%)、饮酒史48例(12.5%),存在肝硬化基础的100例(26%)。服用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恩替卡韦(ETV)、替比夫定(LDT)、LAM与ADV联合患者停药到复发间隔时间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5(1-60)个月、4(1-46)个月、7(2-24)个月、4(2-21)个月、4(1-33)个月。停药复发后57例(14.8%)出现肝功能衰竭。384例患者入院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HBV DNA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280(11-4454) U/L.204(14-2972) U/L.30.15(4.4-901)μmol/L.41.2(17-54) g/L、76%(11%-119%).3.7x106(1.8x103-4.3x108)拷贝/ml。停药复发患者与初治患者临床特征比较与初治组患者相比,停药组患者具有更高的男/女性别比及不同年龄组分布(P<0.001)。有饮酒史、吸烟史的比例更低,其中饮酒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吸烟史差异具有边缘意义(P=0.056)。停药组肝硬化患者较少(P=0.038),但发生肝功能衰竭的比例高于初治组(P=0.018)。入院时停药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更高(P<0.001),PTA水平则低于初治组患者(P<0.001)。两组患者愈后未见明显差别(P=0.429)。停药后快速复发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384例停药患者中187例(48.7%)快速复发。与非快速复发患者相比,快速复发组患者年龄中位数更大(44岁vs41岁,P=0.006),有饮酒史的比例更高(16%vs9.1%,P=0.041),停用药物为ETV的比例则低于非快速复发组患者(2.1%vs9.1%,P=0.003)。两组患者存在肝硬化基础的比例及停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入院时快速复发组患者具有更高的ALT、AST、TBil、AKP水平(P<0.05),病死率也更高(6.0%vs3.0%,P=0.013)。有高血压病史、吸烟史的比例快速复发组患者高于非快速复发组患者(9.6%vs4.6%、18.2%vs11.2%),差异具有边缘意义,P值分别为0.053、0.052。调整性别、乙肝家族史、肝硬化病史、核苷(酸)类似物服药时间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饮酒史、年龄大于60岁是核苷(酸)类似物停药慢性乙型肝炎快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ETV抗病毒治疗则是保护性因素,比值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2.21(1.11-4.4,P=0.024)、3.29(1.19-9.13,P=0.022)、0.16(0.05-0.52,P=0.002)。停药复发后出现肝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停药复发患者中57例(14.8%)出现肝功能衰竭,年龄中位数大于未发生肝功能衰竭的患者(48岁vs42岁,P=0.002),有肝硬化基础的比例也更高(49.1%vs22%,P<0.001)。两组患者不同年龄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停用LAM、 ADV、ETV、LDT、LAM联合ADV治疗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比例分别为22%、8.8%、13.6%、10.5%、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调整性别、乙肝家族史、服药时间及是否快速复发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肝硬化基础、停用LAM是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2.83(1.5-5.31,P=0.001)、2.29(1.26-4.18,P=0.007)。结论:停用核苷(酸)类似物后复发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损害较未应用核苷(酸)类似物的患者更重。饮酒史、年龄大于60岁是核苷(酸)类似物停药慢性乙型肝炎快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ETV抗病毒治疗则是保护性因素。快速复发患者肝损害更重,病死率亦高于非快速复发患者。存在肝硬化基础、停用LAM是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朱明添[7](2012)在《叶下珠复方联用ADV治疗LRHB的疗效及抗病毒免疫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多年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反复筛选、不断优化,本研究采用叶下珠、黄芪、三七、甘草等数种中药组成了叶下珠复方,并拟将其开发为新一代的抗乙肝病毒的新药。在进行叶下珠复方的临床研究前,我们完成体外抗乙肝病毒(HBV),对HBV转基因小鼠免疫病理模型的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验证了其实验治疗的有效性。在体外抗HBV的研究中,我们选择了2.2.15细胞作为体外模型,HBsAg、HBeAg作为药物效果的筛选靶标,通过MTT法测定药物的细胞毒性浓度,并相应计算出治疗指数来评价药物疗效。结果显示,叶下珠复方在2.2.15细胞中对HBsAg分泌抑制的治疗指数为8.4.因此,叶下珠复方在体外能高效、低毒的抑制HBV的分泌HbsAg和HBeAg。叶下珠复方中、大剂量及ADV在Tg鼠血清HBsAg阴转率分别在给药后第10天、第21天、停药后3天进行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ADV具有减少HBV Tg鼠血清HBV-DNA载量的作用。但停药3天有反跳。叶下珠复方大、中剂量组均有降低HBV Tg鼠血清HBV-DNA载量的作用,尤其以大剂量组效果明显,虽然没有减少到ADV组水平,但治疗前后差异有显着性意义,且在停药后无明显反跳现象,说明叶下珠复方作用持久、平稳。模型组Tg鼠肝脏病理改变类似于临床轻度肝炎表现,随着叶下珠复方剂量的增大,炎症得以缓解。大剂量组的肝板排列整齐,无纤维组织增生,但中央静脉周围轻度围管浸润。叶下珠复方中、大剂量和ADV均能减少肝组织中HbcAg表达,尤其大剂量组明显。叶下珠复方能够上调CD3+、CD4+、CD4+/CD8+,下调CD8+T细胞比值水平,具有正向T淋巴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尤其以大剂量组效果明显。ADV也具有提高HBV转基因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如CD3+百分比),但作用相对叶下珠复方弱。运用大、中、小剂量叶下珠复方和ADV均能提高HBV转基因小鼠血清IL-2、TNF-γ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有显着的差异。且运用大、中剂量叶下珠复方治疗后IL-2、TNF-Y水平已高于正常对照组。叶下珠中剂量组CD3+、TNF-γ与给药前后HBV-DNA载量的减少呈显着正相关,叶下珠复方大剂量组CD4+、CD8+、CD4+/CD8+的变化与给药前后HBV-DNA减少呈显着正相关。叶下珠复方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拉米夫定耐药肝炎(LRHB)52周,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均显着优于单纯使用ADV组,且差异显着(P<0.05或P<0.01)。治疗52周,叶下珠复方联用ADV完全应答率(CR)为25%,显着高于ADV组(10%),X2=9.07,P<0.01。叶下珠复方联合ADV组治疗52周,患者CD4+百分比和NK细胞均增加,CD3+百分比增加,而两组CD8+百分比减少,并与HBV-DNA载量的减少呈显着正相关。HBV特异型CD8+T细胞用于破坏感染肝细胞,能清除肝内HBV、从而减少细胞内HBV数目,说明叶下珠复方联合ADV能更好改善LRHB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及提高NK细胞的活性,提高抗病毒的疗效。同时能调节免疫功能,使免疫低下或免疫紊乱的调整到正常,显示出较好的抗HBV效果。
袁登高[8](2012)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乙肝停药复发致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停药后复发导致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炎病房收治的服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乙肝停药后复发的慢加急性肝衰竭病人共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治前和复发后HBeAg阳性或阴性对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有肝硬化者9例,其中死亡例数7例,病死率77.78%。肝硬化对预后有明显影响(P<0.05),增加了病死率。经Log-rank检验,MELD评分与预后明显相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TB、PTA、HBV DNA水平和是否存在腹水、肝性脑病对是否死亡有显着影响P(<0.05)。经Cox回归多因素分析,PTA对预后有显着影响P(<0.05)。结论:停药后复发是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一大难题。复发后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引起肝衰竭,导致死亡。因此给予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应事先做好病人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其了解规范治疗的重要性,以及不恰当停药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严格掌握停药指证,并尽可能适当延长治疗时间,以减少复发。肝硬化患者,需长期服用,甚至终身服药。MELD评分及PTA对肝衰竭预后密切相关,是临床工作者了解和估计病人病情变化的良好工具。
叶志典,周福元[9](2010)在《核苷类药物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复发的临床特点》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核苷类药物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复发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观察25例服用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药后的临床治疗过程。结果 25例患者中,核苷类药物治疗疗程不足12个月8例(32.0%);患者自行停药23例(92.0%),在医师指导下停药2例(8.0%);17例(89.5%)患者停药后6个月内复发;停药时19例(76.0%)患者HBVDNA<1.00×103copies/ml,其中病情复发时17例(89.5%)患者HBVDNA>1.00×103copies/ml;肝硬化患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药后病情复发时加重的比率分别为91.7%和53.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16.0%)患者死亡。结论大部分服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停药后病情复发,部分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停药后病情复发病例应再次给予抗病毒治疗。
张旭东,马杰,赫立恩,张淑慧[10](2009)在《阿德福韦酯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理及其临床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
二、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加重7例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加重7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扶正驱邪方对抗病毒药停药后乙肝复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技术路线图 |
三、研究材料 |
(一)诊断标准 |
1.西医诊断标准 |
2.中医辨证标准 |
(二)病例纳入标准 |
(三)病例排除标准 |
(四)病例剔除标准 |
四、研究方法 |
(一)试验设计 |
(二)随机分组方法 |
(三)药物使用方法 |
(四)疗程 |
(五)主要观察指标 |
1.一般资料指标 |
2.主要疗效性指标 |
2.1 中医证候积分 |
2.2 理化检査指标 |
3.安全性指标 |
4.疗效评价标准 |
4.1 总体疗效评价 |
4.2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
(六)不良反应应对 |
(七)统计学方法 |
五、结果 |
(一)病例入组情况 |
(二)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线水平比较 |
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方面比较 |
2.治疗前两组患者合并基础病比较 |
3.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抗病毒药物使用种类及疗程方面比较 |
4.治疗前两组患者在ALT、AST、ALB、TBIL、HBV DNA、FS及中医证候积分基线水平比较 |
(三)治疗后的情况比较 |
1.两组ALT比较 |
1.1 两组ALT水平比较 |
1.2 两组ALT复常率比较 |
2.两组HBV DNA阴转率比较 |
3.两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 |
4.两组FS值比较 |
5.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
6.两组中医证候比较 |
6.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6.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四)不良反应记录及安全性比较 |
六、讨论 |
(一)西医对抗病毒药停药复发CHB的研究 |
1.西医对抗病毒药停药复发CHB发病机制的研究 |
2.西医治疗抗病毒药停药复发CHB的现状 |
2.1 抗病毒治疗 |
2.2 免疫治疗 |
2.3 保肝治疗 |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CHB的优势 |
(三)选择ETV作为阳性对照药物的意义 |
(四)对扶正驱邪方组方的探讨 |
1.扶正驱邪方的组方理论探讨 |
2.扶正驱邪方组方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 |
(五)扶正驱邪方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
1.对ALT的影响 |
2.对HBV DNA的影响 |
3.对HBeAg的影响 |
4.对FS值的影响 |
5.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
6.对总体疗效的影响 |
7.安全性分析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慢乙肝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
一、中医对慢乙肝病因病机的认识 |
二、中医治疗 |
(一)中医内治法 |
1.辨证论治 |
2.定法定方 |
3.单、复方制剂 |
(二)中医外治法 |
三、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2)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率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样本量的计算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研究设计类型及队列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临床病例资料收集 |
2.4 临床随访 |
2.5 疗效指标及判定标准 |
2.6 统计分析方法 |
结果 |
1. 病例纳入情况 |
2. 两队列基线资料的分析 |
2.1 一般资料比较 |
2.2 基线HBV DNA比较 |
2.3 基线肝功能比较 |
2.4 基线AFP水平比较 |
2.5 基线肝脏组织病理学的比较 |
2.6 中医证型分布 |
2.7 病例随访情况 |
2.8 抗病毒治疗情况 |
3.临床疗效分析 |
3.1 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病率 |
3.2 不同基线特征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 |
3.3 HBV-DNA阴转率 |
3.4 HBeAg血清学转换率 |
3.5 HBsAg阴转率 |
3.6 抗-HBs 阳转率 |
3.7 耐药的发生率 |
3.8 肝功能主要指标比较 |
3.9 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善情况 |
3.10 中医证候学改善 |
3.11 影像学改善率 |
4. 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5. 安全性分析 |
5.1 血常规正常率的比较 |
5.2 肾功能正常率的比较 |
6. 中药处方分析 |
6.1 药物频数分布 |
6.2 药物四气五味统计 |
6.3 药物归经统计 |
讨论 |
1 真实世界研究与中医临床研究 |
1.1 真实世界研究的研究现状 |
1.2 RWS与RCT的比较 |
1.3 中医药临床研究与RWS |
2 长期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转归的影响 |
2.1 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自然史 |
2.2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现状 |
2.3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生和诊断方法 |
3 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 |
3.1 中医病因病机转化 |
3.2 中医辨证论治 |
4 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
4.1 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的影响 |
4.2 不同基线特征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的关系 |
4.3 HBV DNA阴转率 |
4.4 HBeAg血清学转换率 |
4.5 HBsAg阴转率和抗-HBs阳转率 |
4.6 对生化学的影响 |
4.7 对肝脏组织学的影响 |
4.8 对中医证候学的影响 |
4.9 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
4.10 长期使用中药的安全性分析 |
4.11 导师陈建杰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用药规律和临证经验 |
创新点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文献综述 中医药联合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2.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3. 查新报告 |
(3)德阳地区六家医疗机构2013-2017年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抗病毒药物应用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治疗现状与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4)核苷类药物停药复发致肝功能损害69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二、方法 |
结果 |
一、初始抗病毒治疗核苷 (酸) 类药物种类及服药疗程 |
二、停药时应答情况 |
三、停药原因 |
四、停药后病毒学突破致肝功能损害时间 |
五、抗病毒药物初始用药、服药疗程、服药前HBeAg与停药后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时间之间的关系 |
六、复发后HBV DNA滴度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 见表3。 |
七、治疗及转归情况 |
讨论 |
(6)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复发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创新与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叶下珠复方联用ADV治疗LRHB的疗效及抗病毒免疫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药治疗慢乙肝进展 |
1.1 对慢乙肝的传统病因、病机和证治的认识 |
1.2 中医药抗病毒研究的进展 |
1.3 对核苷类药物耐药后中医研究进展 |
1.4 对慢性HBV携带者的中医抗病毒认识 |
2 叶下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
2.1 叶下珠属植物资源的初步调查 |
2.2 苦味叶下珠的生物学特征 |
2.3 苦味叶下珠化学分析及药理作用 |
2.4 基础抗病毒实验研究 |
2.5 临床研究 |
2.6 争议及其原因分析 |
2.7 结语与展望 |
3 核苷类药物治疗 |
3.1 核苷类药物 |
3.1.1 拉米夫定 |
3.1.2 阿德福韦酯 |
3.1.3 恩替卡韦 |
3.1.4 替比夫定 |
3.1.5 替诺福韦酯 |
3.2 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相关问题 |
4 免疫调节治疗 |
4.1 病毒清除要靠机体免疫 |
4.2 病毒性肝炎的Th1/Th2免疫应答 |
4.3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学分类及对策 |
4.4 免疫治疗原则 |
4.5 免疫治疗展望 |
5 中药抗病毒免疫治疗进展 |
5.1 CBV免疫功能和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研究 |
5.2 中医药对CHB的免疫调控作用 |
5.3 疏肝健脾补肾方药调节CHB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
6 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及YMDD变异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6.1 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研究进展 |
6.2 HBV的基因分析技术 |
6.3 HBV YMDD变异检测方法的研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下珠复方抗乙肝病毒的作用 |
1.1 体外抗病毒作用 |
1.1.1 材料和方法 |
1.1.5 HBsAg. HBeAg的检测 |
1.2 结果 |
2 叶下珠复方对HBV转基因小鼠的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2.1.2 药物组成及制备 |
2.1.3 给药方法 |
2.1.4 实验步骤 |
2.1.5 实验内容 |
2.2 结果 |
2.2.1 叶下珠复方对HBV Tg鼠血清HBsAg阴转率的影响 |
2.2.2 叶下珠复方对HBV Tg鼠血清HBV-DNA的影响 |
2.2.3 叶下珠复方对HBV Tg鼠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2.2.4 叶下珠复方对HBV Tg小鼠肝组织HBcAg免疫组化实验结果 |
2.2.5 叶下珠复方对HBV Tg小鼠脾淋巴细胞亚群实验的结果 |
2.2.6 叶下珠复方对HBV Tg小鼠脾组织上清液细胞因子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叶下珠复方对HBV Tg鼠的抗病毒作用 |
2.3.2 叶下珠复方对HBV转基因Tg鼠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
2.3.3 叶下珠复方对HBV Tg鼠血清HBV DNA与脾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相关性的实验结果 |
3 叶下珠复方治疗CBV的疗效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病例选择 |
3.1.2 治疗措施和疗程 |
3.1.3 观察指标 |
3.1.4 疗效诊断 |
3.1.5 统计学处理 |
3.1.6 随机分配方法 |
3.2 结果 |
3.2.1 入组患者基线情况 |
3.2.2 治疗前后血清HBV标志的变化 |
3.2.3 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A/G、SB)复常情况 |
3.2.4 疗效 |
3.2.5 YMDD基因变异情况 |
3.2.6 讨论 |
4 叶下珠复方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性肝炎(LRHB)的疗效 |
4.1 对象和方法 |
4.1.1 病例选择 |
4.1.2 治疗措施和疗程 |
4.1.3 观察指标 |
4.1.4 疗效判断 |
4.1.5 统计学处理 |
4.1.6 随机分配方法 |
4.2 结果 |
4.2.1 入院患者基线情况 |
4.2.2 治疗前后血清HBV标志的变化 |
4.2.3 治疗前后肝功能复常情况 |
4.2.4 疗效 |
4.2.5 3组疗前后T细胞亚群均值变化 |
4.2.6 3组治疗前后NK细胞、IL-2均值比较 |
4.2.7 3组治疗前后HBV-DNA与免疫功能相关性研究 |
4.2.8 3各实验组治疗前后血清HBV-DNA与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
4.5 讨论 |
全文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词表 |
附录1 药物对HBV Tg鼠脾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变化图 |
附录2 药物对HBV Tg鼠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病理图片 |
附录3 叶下珠复方联合ADV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性肝炎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图 |
致谢 |
(8)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乙肝停药复发致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核苷类药物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复发的临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疗效评价 |
1.3 方法 |
2 结 果 |
2.1 抗病毒疗程 |
2.2 停药时应答情况 |
2.3 停药原因 |
2.4 复发时间 |
2.5 复发时的临床特征 |
2.6 复发时补救措施 |
2.7 预后 |
3 讨 论 |
四、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加重7例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扶正驱邪方对抗病毒药停药后乙肝复发的影响[D]. 苟璐.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中医辨证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率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D]. 侯志君.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3]德阳地区六家医疗机构2013-2017年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抗病毒药物应用情况分析[D]. 曾芸. 西南医科大学, 2019(04)
- [4]核苷类药物停药复发致肝功能损害69例临床分析[J]. 吴晓霞,郁皓,周颜,张英,单永锋,杨美蓉,邓俊,陈卫. 肝脏, 2018(02)
- [5]恩替卡韦联合或序贯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现状、问题与前景[J]. 顾生旺,吴德平,李荣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6(18)
- [6]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复发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D]. 肖迪. 山东大学, 2012(06)
- [7]叶下珠复方联用ADV治疗LRHB的疗效及抗病毒免疫机制的研究[D]. 朱明添.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9)
- [8]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乙肝停药复发致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D]. 袁登高. 浙江大学, 2012(10)
- [9]核苷类药物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复发的临床特点[J]. 叶志典,周福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14)
- [10]阿德福韦酯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理及其临床应用进展[J]. 张旭东,马杰,赫立恩,张淑慧. 临床荟萃, 2009(23)
标签:中医论文; 叶下珠论文;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论文; 乙肝阴性论文; 乙肝中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