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越战争中的国民党军

美越战争中的国民党军

一、美侵越战争中的国民党军(论文文献综述)

夏洪波,夏成效,王多点[1](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导对美军事斗争的基本经验》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长期对中国奉行敌视政策,屡次侵犯中国利益。毛泽东着眼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以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不受侵犯为最高准则,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统筹运用军事手段与非军事手段,大力加强军事斗争准备,指导开展了一系列对美军事斗争,成功挫败美国发动的历次军事挑衅,有效扞卫国家安全,凸显了高超的战略指挥艺术。

黎皇灵(LE HOANG LINH)[2](2015)在《中国援越抗美研究(1960-1969) ——以云南省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主要考察研究的内容是冷战时期中国援越抗美的情况,并集中以云南省为例。论文通过多国档案文献资料的梳理和探究,并结合国内外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初步深入探究中国地方省区对越南抗美救国战争的援助,评估云南省在中国援越战略中的地位及作用。具体来说,本文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寻求在冷战的背景下中国援越抗美的背后动机、政策起源和实施过程,云南省如何成为中国国防战略中的前沿及越南解放事业的后方,云南对越南经济建设、贸易合作、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帮助,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以及越南受援省和受援机构与云南省及其对越援助机构的关系等等,最后总结评述云南省援越抗美的特点。文章主体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分析冷战背景下中国在1950年至1975年间对越援助方针及其演变过程。第二章,探讨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及越南争取国际援助的方略,重心在于云南省与中国地方省区援越抗美工作以及越劳党对外援和外贸合作的认识。第三章,叙述云南省帮助越南老街、河江、莱州三省发展农业、工业、基本建设等,以及越南对口受援省的反应。第四章,探讨云南省对越南上述三省的技术、后勤援助,重点围绕中方培训越南留学生和实习生的过程和结果展开论述。第五章,对于中国中央政府与云南省地方政府援越抗美进行评估。

丁进孝[3](2014)在《1950年至1975年的中越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与越南是山水相连的邻邦,也是冷战后仅存的几个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中越双方之间有着两干余年之久的友好交往历史,两国国情基本相似、文化相通、理想相同、经济相关。将近一千一百年之久,越南属于中国的郡县,又有近千年是中国的“藩属”。直到1885年6月9日,法国殖民者强迫清政府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清政府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同时承认越南是法国的保护国。从此结束了中越两国的宗藩关系。近代时期,两国人民都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压迫和剥削,所以有着共同的目标以及愿望,因此双方应该相互帮助和支持。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和地缘因素,自古以来中国是对越南影响最大的国家。中国革命成功之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1950年1月18日,中越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在双方的关系上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中国在1950年至1975年的两场越南战争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帮助越南赶走了法国殖民统治者,后是在1960年至1973年期间,援助越南抗击美帝国,使越南成功把美帝国赶出自己的国土,并最终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与统一。可以说,中越两国的关系既是双方的问题,同时也与东南亚、亚洲以至世界局势有着密切联系。立足亚太是中国稳定周边的有力保障,中国对越南发展关系和越南对中国发展关系一样,是中越两国的既定外交政策。发展中越友好关系不仅符合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本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对选题的原由及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学术界已有研究现状、研究的理论基础等进行了阐述说明。正文部分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对中越宗藩关系为背景的简述。自北宋时期至1885年6月法国殖民者强迫清政府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为止,宗藩关系是维系中国和越南的纽带,在这条纽带上,中国位于天朝的地位,越南处于藩属的地位。宗藩关系表现在越南新王登基需得到天朝的册封,并定期向中国进献贡品,表示臣服,天朝则以回赐朝贡,维护藩国的安危,以尽其对藩国的义务和责任。近代以来,法国殖民者侵略越南后,中越宗藩关系就已经开始慢慢解体了。所以在越南抗法战争中,清朝政府和中国人民支持越南抗击法国侵略者的斗争,中越关系从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第二章阐述了中越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中越两党和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结晶。在这一时期,中越双方形成了“同志加兄弟”的友好关系。两国建交,为越南夺取抗法斗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同时中国也将得到越南人民的支持,有助于追歼中国大陆解放后逃往越南的国民党残部,巩固祖国的南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阐述了新中国政府积极支持越南反抗法国和美国的侵略,双方在抗法、抗美战争中相互支持与合作,使两国关系获得了前所末有的巩固和发展。同时,本文还指出中越在抗美战争中的有关裂痕与分歧。此外,简述了中美缓和及关系正常化等因素,使中越两国之间的裂痕一步一步加深。第六章就阐述了越南华侨华人对抗法、抗美的贡献。华侨华人自古以来与越南各族人民生活在一起,无论是在郡县时期,还是宗藩时期,他们不仅给越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还带来了祖国进步的思想文化,为越南的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特别是20世纪50年至60年代,在抗法、抗美斗争时期,广大华侨华人与越南人民同甘共苦,并肩抗法、抗美斗争,为争取越南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结语部分进一步总结了中越关系成功的经验,并且指出双方关系的制约因素。虽然冷战结束后,两国立刻进入恢复正常化时期,同时取得了迅速和全面的发展。但是近些年来,两国领海争端、越台关系和越美关系发展迅速等因素,将不可避免地对中越关系造成影响。同时也提出对中越关系的发展展望,笔者认为两国在“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16个字方针和“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的四好精神指导下,可以肯定友谊、合作与发展,仍然是中越两国未来关系发展的主导趋势。

李海涛[4](2012)在《当代中国泛军事化社会管理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管理”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中的高频词,有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等政策性表述也常常见诸于各种文献和报端,学界亦将对社会管理问题的研究变成了热点。在学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提供一个研究中国社会管理问题的新视角,即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大规模军事斗争所留下的历史记忆来审视当代中国社会管理变迁问题,探寻走出社会管理隐蔽秩序的道路。本文认为,社会管理之所以成为当下的重要政策议题,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与社会发展状况不相适应,并诱发多重矛盾和问题,从而开启了政策窗口。本文把这个传统模式称为“泛军事化社会管理”,通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政治观和政治辩证法、西方政治学的系统分析法与文武关系理论,结合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历史叙事和博弈论等方法,围绕泛军事化社会管理变迁这一主题,回答了泛军事化社会管理如何产生、结构形态、变迁动力及发展走向等问题,力求对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些许知识资源。“社会如何可能?”是一切社会科学要回答的基础性问题。同样,“泛军事化社会管理何以生成?”亦是本文回答的基础性问题。基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背景,在完成现代国家整合的过程中,战争与革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政治势力都以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为要务,中国共产党同样建构起了特有的党军关系,并以“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基本制度设计。这种党军关系秩序使中国共产党在与其它政党争胜中展现出无以伦比的优势,同时也带来了新中国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泛军事化的路径依赖。在建国后内外交困的历史背景中,党军关系秩序通过相关的体制和人事通道得以扩展至社会领域中,泛军事化社会管理就此生成。泛军事化社会管理的基本形态结构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观念、制度与行为。观念主要表现为绝对领导强化了的权力崇拜与革命思维生发出的斗争哲学;制度主要表现为党的一元化领导和多维二元身份结构;行为主要表现为大规模运动式社会管理。这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新政权草创阶段为集中力量恢复经济、稳定社会秩序提供了基础,但其内在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并为保持国家和社会稳定带来了隐患。改革开放以后,国际和国内环境都发生重大变化,泛军事化社会管理赖以存在的基础性条件得以改变,其变迁的大门也被迅速开启。变迁需要相应的动力支持,对于泛军事化社会管理这个系统来说,这种动力分别来源于系统外部和系统内部。系统外部的驱动是指泛军事化社会管理环境发生的变化,本文选择的变量是和平发展主题的确立、管制政治结构的松动与市场经济秩序的建构;内在动力指的是社会管理系统内部的基础性变革,本文选择的变量是权利意识的觉醒、社会结构的变动与利益一致的分化。正是在内外动力的共同作用之下,泛军事化社会管理开始被置入更具有时代发展特点的新要素。泛军事化社会管理的变迁同样体现在观念、制度和行为三个领域中。这三个领域中的变迁走向可以用“以人为本”、“合作博弈”和“多元协同”来加以概括。首先,在观念领域中,“以人为本”的提出从四个方面框定了泛军事化社会管理的走向。分别是:揭示了社会管理中人的主体性;肯定了社会对于国家的优先性;确立了维权对于维稳的基础性;定位了社会管理任务的兼顾性。从而将泛军事化社会管理的变迁引向对“现实的人”的尊重与肯定。其次,在制度领域中,“合作博弈”是社会管理实现公共利益的必然结果,然而要使社会管理主客体之间合作成为可能却需要若干条件,这又面临着现实中存在的障碍。因此,便需要通过相应制度供给来达成合作,这包括:公共良知的制度维护、社会公正的制度保障和协商民主的制度支持。通过制度完善使泛军事化社会管理摆脱简单的管制而走向合作。最后,在行为领域中,“多元协同”是多元民主理论和治理理论在社会管理领域中的延伸,惟有通过多元主体的协同才能打破传统社会管理一元化的行动。为此,就需要确定多元主体的职能定位以及构建多元主体的治理网络来实现协同,改善社会管理主体的行为方式。

艾跃进[5](2012)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82年英阿马岛海战以来,战前就拥有高技术优势的一方即为战场上的获胜方,这似乎成了一条“铁律”。那么,在21世纪信息化条件下的当代,武器装备相对落后的正义一方还能否以弱胜强?结合中国的军事实际,如果再进一步追问,那么问题就变成:作为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军事思想曾经成功地指导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国防事业,但是在今天,面对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挑战和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已经产生了八十多年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否还有其当代价值?如果有,它又在什么意义上仍然发挥着作用?对于任何一个关心中华民族命运、关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炎黄子孙,这都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因为无论是大的时代背景和世界局势,还是中国国防事业的具体形势和任务,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而也都需要我们根据新的形势作出更加符合实际的回答、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为深化毛泽东军事思想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中国化并形成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以推动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迎接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挑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宏观背景,把毛泽东军事思想视为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产物,将其置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力求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当代价值,以探究中国在新世纪强国强军的路径。毛泽东军事思想萌芽于大革命时期,初步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起科学体系,在解放战争时期则全面成熟,并在建国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获得了新的发展。它是毛泽东在中国长期的革命战争和建设中,创造性地把中国传统军事思想、外国军事思想,特别是马恩列斯所创立的军事理论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思想体系。其中既有毛泽东个人的性格印记并从他的个性品格中反映出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气派,同时也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原则和实事求是的品格,是充满着辩证法精神的先进的军事哲学。毛泽东军事思想由战争观和战争方法论、人民战争、人民军队、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民兵和国防建设等六个部分组成了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是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事问题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军事斗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也是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以及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理论,其所揭示的军事规律达到了人类在该领域的新的高度。不仅如此,毛泽东军事思想还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军事科学创见,并创造了高超的战争指导艺术。毛泽东军事思想不仅实现了中国军事思想史上的根本变革,科学回答并成功解决了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一系列问题,成为中国革命战争胜利和人民军队建设、国防建设的指南,而且在世界军事思想史上也独树一帜,为原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在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指导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运动并取得重大胜利,因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格局,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毛泽东军事思想,作为一个系统阐述军事问题的理论体系,不仅是对某一个具体的战役、战斗的经验总结,而且形成了对人类战争和革命的规律性的认识:无论在什么时代,人都永远是战争中的主宰和决定因素,持有正义一方的人民必将是战争中的最后胜利者。正是基于对这一规律的把握,毛泽东军事思想才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当代价值:在高科技和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尽管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武器装备已经武装到牙齿并足以毁灭地球多少次,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改变人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这一基本原理,胜利者仍将是人,是人民,而不是武器。综上所述,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世界新军事革命提出的挑战,毛泽东军事思想仍然是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制胜之基,是指导我军建设发展的行动指南,是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有力武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同时,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推广能够增强包括中国先进的军事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实现人类永久和平作出贡献。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下,我们仍然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并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回答和解决现实的军事领域中的新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才能战胜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挑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而为实现人类永久和平作出我们中国人应有的贡献。

张睿[6](2011)在《战争中的宣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战争的视角研究"宣传",是"宣传"研究的最早领域之一。20世纪初,"宣传"这个词由于含有"贬义"逐渐被弃用了,代之以"传播"、"公共关系"、"广告"等,然而在历次的战争中很多人仍在从事这一性质的工作。战争从它爆发前,宣传就已经展开了,它要给国内民众提供一个"正义的战争理由",它要激起人民对于敌人的仇恨;它要赢得中立国的支持;它要处理好政府与新闻媒体的关系。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赢得战争。

唐复全,王道伟[7](2011)在《中国共产党在东南沿海军事斗争中抗御美国干预的战略运筹艺术探要》文中提出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南沿海军事斗争尤其是几次"台海危机"为主要背景,对党的领导集体抗御美国干预的战略运筹艺术,特别是"文戏"与"武戏"有机结合、审慎运筹军事斗争、巧妙利用美台之间矛盾的高超艺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和研究。

张蕾蕾[8](2011)在《社会身份理论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的时代,传统外交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外交日益旱现出多元化和立体化的趋势。政党外交的兴起正是外交领域发生的这一重大变革的反映。从国与国的官方关系到普通民众之间的关系,从战争与和平这样的“高政治”议题到经济、社会和文化等“低政治”议题,从两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到全球性问题——政党外交越来越多地在其中发挥着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对由主权国家政府扮演主角的传统外交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口起就开始了国际交往,但是从事真正意义上着眼于国家关系发展的政党外交还是在建国后以执政党的身份与外国各种类型政党的交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在范围、内容和方式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一个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格局日臻成熟。这一发展过程也是个长期处于执政地位的大党不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认识自我、重新认识世界的过程。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丰富多彩,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然而最重要的、最能反映成长特征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国际社会的身份定位。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身份的不同选择决定了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认识方法的变化,它指导着中国共产党如何观察和认识世界,决定着中国共产党如何行动,如何处理与现存世界的关系。近年来,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身份”引起了研究者越来越大的兴趣。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将文化、认同、观念等因素作为结构体系整体层次上的因素,引入国际关系研究当中,从而为分析、解释国际关系的变化提供了新思路。社会身份理论沿用这一新思路将研究的范围从心理学拓展到国际关系领域中来。社会身份理论认为:行为体是在不同的团体划分中确定自己的身份认同的,一般需要经过社会比较、社会类化、社会区辨和社会定位四个阶段,最后才会形成一种“我们感”的共同体,也就基本确立了行为体的身份认同。根据社会身份理论,我们还可以对行为体的行动提出如下假设:行为体会更偏向于内团体成员,对于自己所认同的成员集团会从双赢的思维出发,选择积极合作的战略;对于准内团体成员,一般会采取支持的策略,对于双边事务会选择部分的参与和合作,双方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很低;对于外团体成员,一般会从非零和的思维出发,在双边事务中选择部分的参与和合作;而对于敌对性较高的外团体成员,一般会从零和的思维出发,在战略上选择不合作或冲突现代国际关系是伴随着对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而产生的,相关理论一般也都以国家为基本分析单元。就中国的情况而言,在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下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在外交决策中发挥着不同于西方国家执政党的特殊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事无小事”、“外事工作授权有限”一直是国家外交体制运行的总原则,并且通过“党管外交”的原则在实践中加以体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外交事务中的具体表现就是人们常说的“外交大权在中央”的原则,即中共中央享有中国外交的最高决策权和管理权,负责制定重大外交政策。因此,社会身份理论的基本观点也可以应用于分析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所进行的政党外交的研究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政党外交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的身份选择几经变换。本论文引入社会身份理论来分析中国共产党基于身份的衍变而进行的政党外交。作为无产阶级类型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际关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开始学习如何同世界打交道。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的身份出发主要与共产国际、苏联共产党以及亚洲部分邻国的共产党进行直接交往,其目的是为中国革命寻求国际同情和支持。以改革开放为界,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分为了两个大的历史时期。这两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身份选择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1978年之前的身份选择在“世界革命”的斗争理念指引下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特征,也就是说1978年之前中国共产党主要是在国际社会的互动中界定自己的身份(这种互动在国内外各因素的影响下呈现的是一种被动的、非良性的景象),而且身份的定位非常明确,主要经历了从“社会主义大家庭成员”到“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政党”的身份转变。1978年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更多关注国内建设,这种关注也经历了一个从落后于世界现代化浪潮之后的奋力追赶专心国家经济建设到经济实力初步增强后开始自信执政的成长过程。中国共产党源自于内在发展需求的政党外交逐渐打破意识形态的限制,在政党外交中日益重视国家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这导致中国共产党身份发生新的变化,具体而言是在经过挑战意识淡化和参与意识增强的一系列调整之后,先后确立了注重国家利益的身份和平崛起中大国执政党的新身份。论文先从历史起点的角度对建国前中国共产党以革命党身份开展的对外交往进行了简单梳理,随后根据身份维度并结合政党外交战略将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发展历程划分为以下四个时期:社会主义大家庭成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1949——1956年)、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政党身份的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1957——1976年)、注重国家利益身份的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1977——2002年)以及和平崛起中大国执政党身份的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2003年至今)。同时,运用翔实的史料对每一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中身份选择的过程、对外战略的确定以及政党外交的实践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力图全面描绘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发展的历程。

张秀阁[9](2010)在《援越抗美与中越关系的演变》文中研究指明1979年11月20日,中国《人民日报》公布:“在越南抗美救国战争期间,中国向越南派出的防空、工程、铁道、后勤保障等支援部队先后总计达32万人,最高年份达17万余人。”这是第一次中国公开宣布中国军队援越抗美军事行动的情况。随着部分档案资料的开放和回忆材料的发表、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援越抗美军事行动慢慢揭开了神秘的面目。中越之间由最初中国援助越南抗击法国殖民统治,其间中越同心协力抗击美国在越南的侵略行径,发展到逐渐走向疏远、甚至敌视。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国际冷战格局下中美苏三角关系变化的制约和影响。中国援越抗美军事行动的真相是什么,中国是如何作出向越南派遣支援部队决策的,中国支援部队究竟担负什么样使命?中美关系及中苏关系的变化对中越关系的发展为何具有决定意义?本文试图借助中国抗美援越这样一个平台,梳理援越抗美决策的过程,探讨全力支持越南抗击美国的原因,考察中越关系由“同志加兄弟”般的亲密,发展到逐渐疏远、甚至对抗这一过程中美国、苏联等诸多的影响因素。通过这一研究,了解冷战时期亚洲国际关系的演变历程,以及这一时期中美、中苏、中越关系的变化,以求为正确认识当前世界格局,妥善处理好中美、中越乃至中俄关系提供一个历史参照。论文以中国援越抗美事件为切入点,以越南战争进程中中越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主线,将问题集中于中美、中苏关系变化对中越关系的影响,坚持论从史出,从多学科的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本文共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中国援越抗美的过程与中越关系变化的演变历程。这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到第四章的内容,是本论文分析阐述的重点。中国积极支持越南北方反抗美国侵略,中越在抗美战争中相互支持与合作,使双方关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巩固和发展,但是中越在战争中也有矛盾与分歧。中美关系因在越南的间接对抗一度严重对峙,但随着越南战争的推进却跌宕起伏。越南战争后期,随着国际上各种政治力量的分化重组,中美和解,联合抗苏,中国实际退出冷战,中国与越南关系呈现出恶化的前景,苏联则与越南结成盟友,转入与中国和美国抗衡的历程。第三部分,论文的结论部分。通过对中国援越抗美和中越关系演变的梳理,得出国家利益是处理国家战略关系的最高准则,对中国援越抗美军事行动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对中美、中越关系进行深层思考。

周涛[10](2010)在《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新阶段,面对信息化战争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交织进行,应战与应急的双重需求,特别是应急需求的频繁性、复杂性、急促性,我国经济动员工作出现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导致经济动员的总体效率不高,难以适应“战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与“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难以满足“应战”(应对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与“应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发展的双向需求,种种迹象表明现行的经济动员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环境,急需一种更为科学、高效的经济动员模式来服务于经济动员工作。因此,论文从经济动员工作的现实需要出发,坚持以战略学、谋略学、经济学、军事学、战争动员学、国防经济学、项目管理等科学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建立与发展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创新观点。围绕“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这个问题,论文首先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建立与发展的重大意义进行了阐述;其次对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分析;再次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赖以建立的理论作了阐述;第四是在分析我国现行经济动员模式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重点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目标、结构、内容、趋向进行了描述,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论证,得出了基本具备建立与发展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条件的结论,同时对如何建立与发展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提出了五条途径。论文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这一新命题的研究,将为在经济动员领域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精神提供依据,对于在新形势下如何确立新的经济动员模式也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全文(包括导论)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从五个方面就为什么要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作了阐述,然后对论文写作的主要思路、研究方法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作了介绍。第二章:研究现状综述。本章主要对国内外关于军民融合与经济动员模式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总结。重点从战略环境、经济状况、经济动员三个角度对我国建国后经济动员模式演进的历史进行了回顾,依据重大事件和时间节点将1949年建国到2007年十七大召开这段时间共划分为四个阶段,概括总结出四种基本模式,即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战争模式、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民参军模式、改革开放后的军转民模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军民结合模式,并根据现实与未来的需要提出了目前我们正处于第五阶段的初始期,提出了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观点。同时,对外国经济动员模式研究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外国近一个时期具有军民融合特点与趋向的经济动员模式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当前外国经济动员模式的主要类型、当前外国经济动员模式的主要特点、外国经济动员模式对我们的主要启示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三章: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是整个论文体系的理论支撑部分,也是论文的立论部分。首先,从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的基础理论经济学理论入手,简述了需求与供给理论、帕累托最优理论及在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中的应用。其次,从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的基础经济动员学理论入手,对经济动员的内涵作了详细归纳,并对经济动员的特征、地位与作用作了认真分析。第三,从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的关键入手,对军民融合的内涵作了分析,并对军民融合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对军民融合的功能作了分析。第四,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理论,并作了详细阐述,以奠定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章:我国现行经济动员模式的现状分析。本章在对现行军民结合经济动员模式简要概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动员理念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动员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经济动员政策法规保障滞后、经济动员供需机制尚未形成等。在每一节的小结中对每个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五章:我国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构想。本章从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目标、结构、内容和趋向四个方面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进行了描述,使读者能够较为清晰地明白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它包括哪些内容,其目标是什么等。本章是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之一。第六章: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可行性论证。我们认为,一种新模式的提出与建立必须给予充分的论证,以确保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可信性。本章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论证,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奠定经济体制基础;社会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的贯彻实施,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提供了重要经验借鉴: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的实施,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提供了广阔实践空间。第七章: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实现途径。新模式提出后,如何建立实现是最关键的。本章从确立科学发展的动员理念入手,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统一认识,打牢思想基础。既而从健全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入手,提出优化组织领导体系,形成军民融合式经济动员体制结构;加强法规体系建设,构建军民融合式经济动员发展的长效机制等措施。为确保这种模式的健全完善,提出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体系和夯实经济动员物质根基。最后,点明主题坚持走军民融合之路,提出当前急需做好的四项工作:在经济建设中贯彻落实国防需求,加快国防工业转型,积极推进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生产,进一步拓宽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合作领域。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作为一种新模式,从选题来讲就是一种创新,从内容来讲有着诸多可以创新的地方,论文在研究过程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科学总结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与思考、方法与途径等,重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首次从经济动员的角度将军民融合与经济动员模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未来经济动员模式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军民融合是做好经济动员工作的最优路径,融合是核心,是在军民结合、军民兼容、寓军于民基础上的质的飞跃,并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相关概念给予新的界定,提出了军民融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水乳交融的新观点,提出了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利益与发展,服务于“应战”与“应急”双重需要的良好模式等一些新认识。2、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形成的理论基础及支撑理论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目前经济动员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什么是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从目标、结构、内容、趋向四个方面作了描述,基本勾画出了其轮廓,并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了四个方面的可行性论证分析,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基础、较为发达的信息化技术基础、长期以来“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建设的经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实践探索,得出了目前已经具备建设的基础和到了有利时机的结论。3、对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实现途径作了五个方面的战略性分析探索。一是确立科学发展的动员理念,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二是健全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解决运行问题。三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体系,解决保障问题。四是夯实经济动员的物质根基,解决基础问题。五是坚持走军民融合之路,解决路径问题。

二、美侵越战争中的国民党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侵越战争中的国民党军(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援越抗美研究(1960-1969) ——以云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论
    一、本选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文献评述
    四、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战后中越关系与中国对越援助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中国与越南抗法战争的胜利(1950—1954)
    第二节 中越对南越斗争方针分歧与中国对越援助(1955—1960)
    第三节 中国对越方针调整与加强援越(1960—1965)
    第四节 中国全力援越抗美与对越方针新变化(1965—1975)
    小结
第二章 中国地方省区与援越抗美
    第一节 中国政府对外援助总方针
    第二节 中国政府对越援助政策
    第三节 云南省与中国地方省区援越工作
    第四节 越南争取中国及地方省区援助的政策
    小结
第三章 云南与越南三省的经济建设
    第一节 农业领域
    第二节 工业领域
    第三节 基本建设领域
    第四节 越南对口受援省的反应
    小结
第四章 云南省对越三省的技术、后勤援助
    第一节 培养实习生、技术干部领域
    第二节 医疗领域
    第三节 物资运输领域
    第四节 外贸领域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关于中国援越抗美的评价
    第二节 关于云南省援越抗美的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3)1950年至1975年的中越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五、论文的布局
第一章 1950年前的中越关系简要回顾
    第一节 封建社会时期中越宗藩关系的演变
        一、宗藩关系概述
        二、中越宗藩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越宗藩关系的特征
    第二节 殖民地时期的中越关系
        一、法国对越南的侵略和越中人民的抗法斗争
        二、中法战争爆发后中越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三、《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的签署与中越关系的变化
    第三节 20世纪30至40年代中越两国的革命友谊
        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对越南革命的支持和帮助
        二、越南共产党和人民对中国革命的支持
第二章 中越新关系的开端
    第一节 中国对外政策基础
        一、中国外交战略观念中的传统思想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和发展
    第二节 越南对外政策基础
        一、越南古代传统思想
        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第三节 中越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一、中越联络处建立的过程
        二、中越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第三章 中越联手抵抗法国的侵略(1950-1954)
    第一节 越南为独立自由而战争
        一、中国国民党部队入越受降与法国重返侵略越南
        二、越南人民坚强抵抗
        三、越南努力寻求外援
    第二节 中国援越抗法战略决策
        一、援越抗法的决策
        二、援越抗法的方针及内容
        三、中国援越抗法的具体原则
    第三节 中越联手抵抗法国的侵略
        一、中国向越南派遣顾问与全面援越抗法
        二、中国帮助越南建设正规部队和提高战斗力
        三、中越联手抵抗法国的实施及成就
第四章 日内瓦会议前后中越关系更加紧密
    第一节 1954年的国际形势
        一、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
        二、朝鲜战争后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三、美国政府对印度支那的政策
    第二节 中越在日内瓦会议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努力
        一、中越两国的准备
        二、越南的八项建议
        三、中国在会议上推动和平进程
    第三节 日内瓦会议后中越关系的加强
        一、日内瓦协议签订后各国的反应
        二、日内瓦协议签订后的越南局势
        三、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对越南的援助
第五章 中越在抗美战争中的相互支持与合作(1954-1975)
    第一节 国际背景
        一、全面发展的冷战局势
        二、大国间的缓和趋势
        三、中苏两国关系的恶化对中越关系的影响
        四、美国对越南的干涉
    第二节 中国援越抗美战略决策过程
        一、中国对越南的外交政策
        二、中国出兵援助越南抗击美国侵略
        三、中国对越南援助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中越在越南战争中的矛盾与分歧
        一、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二、中美关系在越南战争中的转变
        三、中越在越南抗美战争中的矛盾与分歧
第六章 越南华侨对抗法、抗美的贡献
    第一节 中国人移民越南的过程及原因
        一、从秦代至公元968年丁部领统一安南
        二、越南独立建国至1885年《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的签署
        三、从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至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
        四、从1950年至1975年越南实现南北统一
    第二节 华侨华人对越南抗法、抗美的贡献
        一、华侨华人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建立
        二、华侨华人与越南人民坚持九年抗法战争(1946年至1954年)#177
        三、越南华侨在日内瓦会议协议后积极参与抗美斗争
    第三节 华侨华人在越南社会、经济、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一、越南华侨华人的社团组织
        二、华侨华人的经济状况及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华侨华人的文化状况及其贡献
结语
    一、中越关系的制约因素
    二、中越关系未来趋势预测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件
博士攻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4)当代中国泛军事化社会管理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探寻走出社会管理隐蔽秩序之路
    1.2 基本概念
        1.2.1 泛军事化
        1.2.2 社会管理
    1.3 研究综述
        1.3.1 军队之于社会
        1.3.2 社会管理诸方面
    1.4 研究方法
        1.4.1 唯物政治观与政治辩证法
        1.4.2 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
        1.4.3 文武关系理论
    1.5 本文结构及创新
        1.5.1 本文结构
        1.5.2 本文创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泛军事化社会管理的生成逻辑
    2.1 军事斗争奠定的中国现代化基础
        2.1.1 作为推进现代化重要因素的战争
        2.1.2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军事斗争
    2.2 中国共产党党军关系的建构
        2.2.1 中国“政党领军”模式的初始发动
        2.2.2 中国共产党“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设计
    2.3 中国共产党党军秩序的社会扩展
        2.3.1 中国共产党党军秩序社会扩展的背景
        2.3.2 中国共产党党军秩序社会扩展的通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泛军事化社会管理的形态结构
    3.1 泛军事化社会管理的观念
        3.1.1 绝对领导强化了权力崇拜
        3.1.2 革命思维生发出斗争哲学
    3.2 泛军事化社会管理的制度
        3.2.1 党的一元化领导与组织控制
        3.2.2 多维二元身份与利益的绑定
    3.3 泛军事化社会管理的行为
        3.3.1 从人民战争到运动式社会管理
        3.3.2 运动式社会管理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泛军事化社会管理变迁的外部驱动与内在动力
    4.1 泛军事化社会管理变迁的外部驱动
        4.1.1 和平与发展主题确立
        4.1.2 管制政治结构的松动
        4.1.3 市场经济秩序的建构
    4.2 泛军事化社会管理变迁的内.在动力
        4.2.1 权利意识的觉醒
        4.2.2 社会结构的变动
        4.2.3 利益一致的分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人为本”对泛军事化社会管理变迁的观念导向
    5.1 “以人为本”揭示了社会管理中人的主体性
        5.1.1 “以人为本”的回归
        5.1.2 “以人为本”是对“现实的人”的尊重
    5.2 “以人为本”肯定了社会对于国家的优先性
    5.3 “以人为本”确立了维权对于维稳的基础性
    5.4 “以人为本”定位了社会管理任务的兼顾性
        5.4.1 经济社会并重
        5.4.2 管理就是服务
        5.4.3 治标治本兼顾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合作博弈”对泛军事化社会管理变迁的制度导向
    6.1 社会管理博弈的合作可能
        6.1.1 社会管理博弈中的均衡
        6.1.2 社会管理博弈合作条件
    6.2 达成合作博弈的现实障碍
        6.2.1 共同价值的排序偏好
        6.2.2 行为主体的道德风险
    6.3 探寻合作博弈的制度供给
        6.3.1 公共良知的制度维护
        6.3.2 社会公正的制度保障
        6.3.3 协商民主的制度支持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多元协同”对泛军事化社会管理变迁的行为导向
    7.1 多元主体协同行动的理论之维
        7.1.1 多元民主的社会管理意义
        7.1.2 治理与善治的观念移植
    7.2 多元主体协同行动的现实取向
        7.2.1 确定多元主体的不同职能定位
        7.2.2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治理网络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中外文参考文献

(5)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1.1.3 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2.2 相关研究的历史脉络
        1.2.3 研究的主要成果
        1.2.4 相关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方法、写作框架、创新点、不足
        1.3.1 研究目的和方法
        1.3.2 写作框架
        1.3.3 创新点(研究探索)
        1.3.4 重点、难点及不足
第二章 毛泽东军事思想及其形成过程
    第一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
        2.1.1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1.2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军事斗争经验的科学总结
        2.1.3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1.4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全世界被压迫人民的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渊源
        2.2.1 马克思主义及其军事理论给毛泽东军事思想注入了灵魂
        2.2.2 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给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充足的养分
        2.2.3 国外的其他军事思想给毛泽东军事思想以借鉴
    第三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过程
        2.3.1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萌芽和形成
        2.3.2 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的建立与成熟
        2.3.3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新发展
        2.3.4 新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四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鲜明特色
        2.4.1 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实事求是精神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两大精髓
        2.4.2 以原创性的军事辩证法为指导的伟大的战争实践
        2.4.3 对古今中外优秀军事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巨大创造
        2.4.4 鲜明的个性品格和中华民族的伟大气派
第三章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命题
    第一节 战争观和战争方法论是战争指导者必须首先研究的问题
        3.1.1 战争观是人们对战争的总的看法和态度
        3.1.2 战争方法论是指导战争的根本方法
        3.1.3 毛泽东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人民战争理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
        3.2.1 人民战争思想是正义一方克敌制胜的法宝
        3.2.2 人民军队是进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
        3.2.3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打败强敌的奥秘
        3.2.4 民兵是人民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战略力量
    第三节 国防建设是保家卫国的根本所在
        3.3.1 建设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大的人民军队是国家强大的前提
        3.3.2 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搞好国防科技建设
        3.3.3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运用与发展
第四章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大贡献
        4.1.1 毛泽东军事思想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军事科学创见
        4.1.2 毛泽东军事思想深化了人类对军事规律的认识
        4.1.3 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了高超的战争指导艺术
    第二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4.2.1 毛泽东军事思想实现了中国军事思想史上的根本变革
        4.2.2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伟大成果
        4.2.3 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军事思想史上独树一帜
    第三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对中国的现实作用
        4.3.1 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4.3.2 毛泽东军事思想为建设巩固的国防作出巨大贡献
        4.3.3 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抵御外敌入侵作出巨大贡献
        4.3.4 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新中国建立和民族复兴作出巨大贡献
    第四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的影响
        4.4.1 毛泽东军事思想给全世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提供了有力武器
        4.4.2 毛泽东军事思想影响了西方世界和国际格局的演变
        4.4.3 毛泽东军事思想对人类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第五章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真正价值是对战争规律性的认识
    第一节 人与武器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是战争的主体
        5.1.1 人与武器辩证关系原理为人民战争思想提供以弱胜强的哲学基础
        5.1.2 人与武器辩证关系的原理厘清了战争过程中的复杂关系
        5.1.3 人与武器辩证关系原理给革命人民参加战争提供了正确的指导
    第二节 人民战争在任何时代都是正义一方以弱胜强的法宝
        5.2.1 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决定了正义战争必然取得最终胜利
        5.2.2 人民战争在任何时代都是正义的弱势一方战胜非正义强敌的法宝
        5.2.3 用正义战争消灭一切非正义战争是人类获得和平的唯一途径
    第三节 建设好人民军队是人民战争胜利的保证
        5.3.1 政治建军是人民解放军的特色和其强大的重要因素
        5.3.2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党指挥枪的原则是我军政治建军的核心
        5.3.3 人民军队建设原理是我军打得赢不变质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取得人民战争胜利的奥秘
        5.4.1 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是揭示战争获胜奥秘的前提
        5.4.2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以弱胜强的战争方法论
        5.4.3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打开战争之锁的钥匙
第六章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永远是指导我军建设发展的行动指南
        6.1.1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科学的真理
        6.1.2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永远是我军战胜对手的强大思想武器
        6.1.3 毛泽东军事思想永葆活力的不竭动力是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第二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武器
        6.2.1 推动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是中国军队面临的艰巨而光荣的使命
        6.2.2 推动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需要强大的思想武器
        6.2.3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指导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科学理论
    第三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6.3.1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瑰宝
        6.3.2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推广是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6.3.3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及应有之义是实现人类永久和平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战争中的宣传(论文提纲范文)

1 正义的理由
    1.1 极权国家的“借口”
    1.2 民主政府的“理由”
    1.3 拆穿“谎言”
2 宣传对象
    2.1 对内宣传
    2.2 对中立国宣传
    2.3 对敌宣传
3 战时新闻媒体与政府
    3.1 对本国媒体
    3.2 对中立媒体
    3.3 对敌国媒体
4 结束语

(7)中国共产党在东南沿海军事斗争中抗御美国干预的战略运筹艺术探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 “文戏”与“武戏”有机结合
    (一) 以“武”促“文”
    (二) 以“文”遏“武”
    (三) “文”“武”密切配合
二、 审慎运筹军事斗争
    (一) 直接对台, 间接对美
    (二) 既不示弱, 又不主动惹事
    (三) 武力示威, 反对干涉
    (四) 注重把握军事打击的“时”与“度”
三、 巧妙利用美台之间的矛盾
    (一) 与台湾当局“化敌为友”, 实现“联台抗美”
    (二) 抓住美国战略利益的“关注点”, 争取“联美束台”

(8)社会身份理论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三、世界政党外交的演绎
    四、相关文献综述
    五、研究计划和篇章结构
    注释
第1章 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理论渊源与研究框架构建
    一、理论渊源之探索
    二、社会身份理论之引入
    三、研究框架之构建
    注释
第2章 社会主义大家庭成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
    一、社会主义大家庭成员身份的确立
    二、"一边倒"的政党外交战略
    三、政党外交的起步
    四、政党外交起步中革命理念的影响评析
    注释
第3章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政党身份的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
    一、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政党身份的确立
    二、"反帝必反修"的政党外交战略及其调整
    三、政党外交的曲折
    四、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政党外交思想评析
    注释
第4章 注重国家利益身份的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
    一、注重国家利益身份的确立
    二、新型党际关系的探索
    三、政党外交的全面调整
    四、政党外交的拓展
    注释
第5章 和平崛起中大国执政党身份的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
    一、和平崛起中大国执政党身份的确立
    二、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格局的形成
    三、中国总体外交中的政党外交
    注释
结束语
    注释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9)援越抗美与中越关系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越战前的中美、中越关系
    第一节 中美在越南问题上对立的缘起
        1.1.1 美国"遏制"新中国和在越南的介入
        1.1.2 中国援助越南抗击侵略
    第二节 越战前中国的对美政策
        1.2.1 抗日战争后期中共试图发展与美国的关系
        1.2.2 国共谈判破裂后中共警惕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
        1.2.3 全面内战后中共反对美国的援蒋反共政策
    第三节 越战前的中越关系
        1.3.1 中越建交
        1.3.2 中国援越抗法
        1.3.3 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第二章 中国应对美国在越南的"特种战争"
    第一节 日内瓦会议后中美在越南问题上的冲突
        2.1.1 美国公然破坏日内瓦协议
        2.1.2 日内瓦协议后中国对越南的援助
    第二节 中国对美国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的反应
        2.2.1 美国在越南进行"特种战争"
        2.2.2 中国应对"特种战争"的非特种手段
    第三节 中越两国在"特种战争"阶段的合作
        2.3.1 中越两国对中国出兵援越的探讨
        2.3.2 越南劳动党支持中苏分裂中的中国共产党
    第四节 中国援越抗美的原因
        2.4.1 保卫中国南部边疆的安全
        2.4.2 中苏关系变化的元素
        2.4.3 60年代中国外交中的第三世界
        2.4.4 60年代中国的国内政局
第三章 中国援越抗美
    第一节 越战升级与中国的对策
        3.1.1 "北部湾事件"引起中国深切关注
        3.1.2 中国对美国战争升级的反应
        3.1.3 中国援越抗美的准备
    第二节 中国出兵援助越南抗击美国侵略
        3.2.1 中国出兵援助越南
        3.2.2 中美在越战对峙中的克制
        3.2.3 中美在越战中的有效信息沟通
    第三节 中越在越战中的矛盾与分歧
        3.3.1 中国与越南双边关系中的矛盾
        3.3.2 中越在越美和谈问题上的分歧
        3.3.3 中苏关系对中越关系的影响
第四章 中美缓和与对越关系
    第一节 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4.1.1 "北极熊"成为中国的首要敌人
        4.1.2 中国外交的困难与整合
        4.1.3 美国的战略收缩减轻了对中国的压力
    第二节 中美关系在越战中的转变
        4.2.1 中美双方改善关系的努力
        4.2.2 基辛格秘密访华
        4.2.3 尼克松访华与越战结束
    第三节 中越关系渐入低谷
        4.3.1 中国并未减少对越南的援助
        4.3.2 越南对中美接近和改善关系心存介蒂
        4.3.3 中越关系渐行渐远
结束语
    一、国家利益是处理国家战略关系的最高准则
    二、关于中国援越抗美
    三、关于中美关系
    四、关于中越关系
参考文献
    一、文献类
    二、传记和回忆录
    三、着作类
    四、论文类
    五、外文类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贯彻落实胡锦涛主席指示精神的主观需要
        1.1.2 适应世界发展形势的客观需要
        1.1.3 经济动员模式发展的内在要求
        1.1.4 适应现代战争的基本要求
        1.1.5 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需要
        1.1.6 本节小结
    1.2 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1.2.1 研究思路和主体框架
        1.2.2 主要研究方法
        1.2.3 本节小结
    1.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2. 研究现状综述
    2.1 国内研究综述
        2.1.1 古代经济动员模式研究发展情况
        2.1.2 建国后经济动员模式演进的历史回顾
        2.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军民融合模式
        2.1.4 本节小结
    2.2 国外研究综述
        2.2.1 古代经济动员模式
        2.2.2 近代经济动员模式
        2.2.3 冷战结束后经济动员模式研究发展情况
        2.2.4 当前外国经济动员模式的主要特点
        2.2.5 外国经济动员模式对我们的主要启示
        2.2.6 本节小结
3.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经济学理论
        3.1.1 需求与供给理论
        3.1.2 帕累托最优理论
        3.1.3 本节小结
    3.2 经济动员理论
        3.2.1 经济动员的内涵
        3.2.2 经济动员的特征
        3.2.3 经济动员的地位和功能
        3.2.4 本节小结
    3.3 军民融合理论
        3.3.1 军民融合的内涵
        3.3.2 军民融合的特征
        3.3.3 军民融合的功能
        3.3.4 本节小结
    3.4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理论
        3.4.1 对模式的理解
        3.4.2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
        3.4.3 建立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目的
        3.4.4 本节小结
4. 我国现行经济动员模式的现状分析
    4.1 经济动员理念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4.1.1 缺乏成本效益理念
        4.1.2 缺乏双向服务理念
        4.1.3 缺乏综合管理理念
        4.1.4 本节小结
    4.2 经济动员体制不健全不完善
        4.2.1 经济动员体制独立于经济体系之外
        4.2.2 管理体制军民分离
        4.2.3 组织结构不合理
        4.2.4 经济动员管理的主要手段不合理
        4.2.5 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4.2.6 融合不够,渠道不畅
        4.2.7 本节小结
    4.3 经济动员法规政策保障滞后
        4.3.1 立法不足,造成无法可依
        4.3.2 法规不配套,造成衔接困难
        4.3.3 法规太原则,可操作性不强
        4.3.4 本节小结
    4.4 经济动员供需机制尚未形成
        4.4.1 动员需求不够明确
        4.4.2 动员供给体系比较分散
        4.4.3 供需对接体制机制缺乏
        4.4.4 本节小结
5. 我国经济动员模式走向军民融合构想
    5.1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目标
        5.1.1 将国防经济体系融入国民经济体系
        5.1.2 建立军民融合的科技管理与创新系统
        5.1.3 建立融合式军地人才培养管理系统
        5.1.4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与经济动员融合式发展
        5.1.5 本节小结
    5.2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结构
        5.2.1 理论模型
        5.2.2 供需模型
        5.2.3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下的国民经济动员系统
        5.2.4 本节小结
    5.3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内容
        5.3.1 基础设施建设上融合
        5.3.2 战略物资储备上融合
        5.3.3 科学技术研发上融合
        5.3.4 人才育用上融合
        5.3.5 本节小结
    5.4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趋向
        5.4.1 "战场"与"市场"兼顾
        5.4.2 "应战"与"应急"一体
        5.4.3 "军用"与"民用"融合
        5.4.4 "需求"与"供给"平衡
        5.4.5 本节小结
6. 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可行性论证
    6.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奠定经济基础
        6.1.1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奠定了制度基础
        6.1.2 市场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建立与发展提供了经济动员配置基础
        6.1.3 市场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构建提供了物质基础
        6.1.4 本节小结
    6.2 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
        6.2.1 国民经济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构建奠定了直接基础
        6.2.2 社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构建奠定了社会基础
        6.2.3 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发展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建立与发展提供了实力基础
        6.2.4 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开发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构建奠定了物质基础
        6.2.5 信息化环境建设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构建创造了良好运作条件
        6.2.6 本节小结
    6.3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贯彻实施,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提供了重要经验借鉴
        6.3.1 "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方针
        6.3.2 "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方针
        6.3.3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协同、自主创新"方针
        6.3.4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重大战略思想
        6.3.5 本节小结
    6.4 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的实施,为构建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提供了广阔实践空间
7. 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的实现途径
    7.1 确立科学发展的动员理念
        7.1.1 融入经济成本的动员理念
        7.1.2 建立全方位服务的动员理念
        7.1.3 牢固树立依法动员的理念
        7.1.4 坚持协调发展的动员理念
        7.1.5 本节小结
    7.2 健全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
        7.2.1 优化组织领导体系,形成军民融合式经济动员体制结构
        7.2.2 加强法规体系建设,构建军民融合式经济动员发展的长效机制
        7.2.3 围绕军民融合制度变迁,加快形成激励相容的制度变迁机制
        7.2.4 本节小结
    7.3 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体系
        7.3.1 国家层面的基本政策
        7.3.2 执行层面的行动政策
        7.3.3 社会层面的调节政策
        7.3.4 本节小结
    7.4 夯实经济动员的物质根基
        7.4.1 军品生产动员基础
        7.4.2 物资动员基础
        7.4.3 经济动员中心建设
        7.4.4 本节小结
    7.5 坚持走军民融合之路
        7.5.1 在经济建设中贯彻落实国防需求
        7.5.2 加快国防科技工业转型
        7.5.3 积极推进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生产
        7.5.4 进一步拓宽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领域
        7.5.5 本节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美侵越战争中的国民党军(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导对美军事斗争的基本经验[J]. 夏洪波,夏成效,王多点. 军事历史, 2019(04)
  • [2]中国援越抗美研究(1960-1969) ——以云南省为例[D]. 黎皇灵(LE HOANG LINH).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2)
  • [3]1950年至1975年的中越关系研究[D]. 丁进孝.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4]当代中国泛军事化社会管理变迁研究[D]. 李海涛. 南京大学, 2012(04)
  • [5]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D]. 艾跃进. 南开大学, 2012(06)
  • [6]战争中的宣传[J]. 张睿.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11(06)
  • [7]中国共产党在东南沿海军事斗争中抗御美国干预的战略运筹艺术探要[J]. 唐复全,王道伟. 军事历史研究, 2011(01)
  • [8]社会身份理论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研究[D]. 张蕾蕾. 复旦大学, 2011(12)
  • [9]援越抗美与中越关系的演变[D]. 张秀阁. 南开大学, 2010(08)
  • [10]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D]. 周涛.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6)

标签:;  ;  ;  ;  ;  

美越战争中的国民党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