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发商对小区工程管线设计组织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敬一[1](2021)在《住宅的BIM全周期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BIM一词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其实作为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本身一词来说早在20世纪中期就已经被提出,BIM并不仅仅是一款软件,而是一个理念,国外给的官方定义是“20%的模型可视化,80%的协同交流”。目前我国房地产业迅速的发展,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住宅种种词汇频繁被作用于各种住宅的分类当中。将BIM技术应用在现有的居住建筑设计当中,不仅提高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量,而且对于一个需要多专业进行协同设计的住宅项目来说,BIM毫无疑问会将居住建筑设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尽管BIM技术在各大领域和企业都有所涉猎,但是发展却不尽如人意。本文希望通过对BIM技术全周期的住宅设计研究展示,引发人们对居住建筑设计中使用BIM技术的必要性,使得更多的青年建筑师可以接触到BIM带来的机遇,推广BIM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为新一代居住建筑制定更好的设计流程。本文将从BIM的发展、应用、实践多角度的进行阐述,从建筑方案设计初期到施工图设计结束,均采用BIM软件的技术应用,最后以北京长阳天地住宅项目为例,具体展现BIM技术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方法。通过介绍BIM技术在协同设计中的应用以及优势,希望未来青年建筑师可以多角度多维度的看到BIM技术的发展,将建筑设计提升到新的高度。
唐晓芊[2](2021)在《湖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装配式建筑普遍采用标准化的设计以及标准化的施工方法,建筑具备绿色、环保、高效等特点,契合标准化中小学的建设要求,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装配式建筑成为了各地学校的主流建设方式。由于装配式中小学建筑在我国广泛应用的时间不长,各项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装配式中小学的建筑设计还存在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目前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都为量身定制,建筑难以实现普适性。另一方面装配式中小学建筑设计步骤串联式独立开展,各类信息融合度不高,导致部分设计的构件难以符合生产、安装要求,因此,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高适应性及不缺个性化的设计方法分析,以及与工业建筑相适应的设计流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装配式中小学建筑的设计与设计流程特点进行调研及分析,并提出了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适应性设计及集成化设计流程的方法,主要内容为以下四点:(1)根据湖南中小学校建设以及构件厂生产现状调研,研究了装配式中小学建筑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小学建筑在设计适应性和设计步骤协同性不足、设计信息融合度不高等问题,并探讨了装配式中小学的发展趋势。(2)从平面、空间、立面三个维度对模块单元组合的设计方法及当前的设计流程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装配式中小学建筑空间具有模块化、标准化的设计特点。在模块化的空间上,有长边拼合、短边拼合、长短边拼合、前后错位、间隔平行五种组合形式;在建筑空间在平面组合方式上,有行列式、院落式两种组合方法,在叠合组合方式上,有对位叠合、错位叠合、十字交错叠合三种组合模式。影响建筑立面设计造型的构件主要为外墙、门窗、外廊、阳台以及空调板,其建筑设计流程主要采用串联式的设计模式。(3)基于装配式中小学建筑模块单元、平面及立面设计特点,提出了装配式中小学建筑的标准化设计原则,以及提升装配式中小学建筑装配率的方法;构建了一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与不同场地环境、不同建筑体量以及不同立面风格相适应的设计方案,探索了其与工业化建筑设计流程相适应的集成化设计思路。(4)以湖南省装配式钢结构中小学建筑方案设计实践项目为依托,对其建筑适应性设计以及集成化设计流程策略进行了重点研究。实践成果验证了研究策略的可行性,为装配式中小学建筑设计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推广提供了一定参考。
冯倩晶[3](2020)在《设计治理视角下的珠海市城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城市发展正经历由量到质的转变。城市设计作为城市形塑过程的公共干预,是提高城市空间品质的重要抓手。我国城市设计工作长期由政府包办,利益协调困难、评价标准模糊、干预力度难以把握等问题普遍存在,制约了城市设计水平的提升。伴随着国家治理转型,市场、社会公众、规划设计师等利益相关者将进一步参与到城市设计中,共同塑造更积极的设计决策环境。英国着名城市设计学者马修·卡莫纳(Matthew Carmona)于2016年详细阐释了“设计治理”的理念,他认为设计治理是“破解建成空间质量问题、推动城市设计实施过程与结果符合公共利益的可行途径”,“更提供了使所有参与城市形塑过程的利益集团都受益的可能”。这为我国城市设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设计治理的视角出发,结合城市治理的讨论,以及美国、英国、新加坡的先进实践经验研究,建立了设计治理的理论框架,并进一步分析我国设计治理的发展特征,及形成国际经验对比。在此基础上,本文以珠海市为对象开展实证研究。珠海市是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发的四个特区之一,经济发展水平良好,城市特色显着,建市以来长期致力于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工作,并于2017年入选首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同类城市(如厦门、青岛、佛山和东莞等)的城市设计发展。本文借助文献研究、案例解读、实地调研与访谈等研究方法,梳理了珠海城市与设计治理的发展历程,并结合重点地区的设计治理实践研究,归纳珠海设计治理的演变特征,最后从政府、市场、社会三个方面剖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别于英美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我国受政治体制高度集中、市场经济制度不够健全、市民社会起步、技术力量不够成熟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公众形式性参与的设计治理现状。在此背景下,珠海的城市设计经历了尊重自然的谨慎开发阶段(1979-1998年)、弱干预促开发阶段(1999-2009年)、完善设计控制阶段(2010-2015年),正迈向设计治理初级阶段(2016年至今)。珠海具有发展城市设计的良好政治经济基础,长期坚持生态宜居的目标,逐渐表现出治理主体多元化、地区治理客体差异化、治理工具多样化的特点,取得一定的治理效能,但也存在治理系统不够成熟、公共利益反馈不足等问题。珠海在政府强势推动下,已基本实现了从设计控制到设计治理初级阶段的转型,多元利益主体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已具备了协商共治的渠道,政府、市场及社会应进一步克服自身的角色惯性约束,逐渐进行各自的自我调适,加强交互影响的平台搭建,通过地方性设计治理能力的共同提升,实现适应中国制度语境的城市形塑过程中利益共享和结果最优。
许霖峰[4](2020)在《开放视角下中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城市建设迎来由增量走向提质的新常态下,居住区广泛封闭化导致的城市问题日益凸显且亟待解决。如何应对居住区与城市间的隔离发展,使其由封闭走向开放,是居住区研究与实践长期关注却未能有效攻克的难题。已有研究不乏立足开放视角的探索,以针对居住区个体从设计层面展开的研究为主,但居住区在城市整体运作中至关重要的参与作用,和设计控制对设计及其产出过程的潜在影响均未受到应有重视。为此,从城市维度,立足开放视角展开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在应对封闭问题并提升城市空间生活品质方面尤为关键。通过设计控制应对居住区封闭问题,需要从认识两者间的关联入手。借助梳理居住区设计控制发展历程,发现早期对国外理论的引荐,为设计控制植入脱离于城市“自体完善”的基因,其后施行长达25年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进一步面向全国普及了内向分级式的设计控制框架,基于此框架居住区逐步形成稳定的封闭姿态,由此证实居住区封闭化发展与设计控制密切相关。同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设计控制框架,标志着居住区与城市统筹融合发展的新开端。在明确关联的基础上,需进一步从设计控制方面挖掘封闭问题的症结。现存问题成因在于五方面:技术标准重容量轻空间,导致空间管控不足、缺乏内外协调、结构有失多样;规划管理重指标轻实效,造成居住区管控精度低、设计审查不到位、制衡机制不健全;开发商重利益轻效益,致使空间产出标准化、高度配比资本化、边界处理领地化;居住者重个人轻邻里,加剧交往意识减退和封闭认同;从业者重产出轻品质,引致在地观和整体观缺失。这些本质源于设计控制在技术标准上的单一,管理制度上的不足,以及分别对开发商、居住者、从业者在设计咨询、宣传教育和后职业教育上的欠缺。认知开放的关键是深入本土居住现实,从居住区与城市的关系入手。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全国16个居住区展开调研,发现从城市整体维度出发,单纯从交通、空间、资源各单一维度将居住区对外开放,无法重构居住区与城市隔离发展的二元化关系,更不能全面应对封闭问题。对居住区开放的认知需要以尊重本土居住国情为根本前提,迎合城市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从物质空间、设施资源、建管环境和居住观念多个维度分层次解读与建构,挖掘出开放视角应包含“多维开放”和“相对开放”两层递进的内涵。以确立开放视角为基础,可进一步搭建居住区设计控制的理论框架,框架经对现行设计控制的适应性调整后得出。基于现行设计控制在运作中呈现出的过程局部化、主体分垒化、内容自体化特征,融入开放视角的设计控制需要向过程全程化、主体协同化、内容统筹化转变。由此,可建立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的框架,包含全程贯通的过程层、协同联动的主体层、统筹兼顾的要素层、刚弹兼备的保障层。设计控制框架构成层次的导控基于应用操作层面,从空间、过程维度入手。空间维度重点围绕要素层展开:通过居住区道路交通系统的复合化织补,增强与城市公共交通、慢行系统和道路网格的衔接渗透与有序融合;借助功能设施系统的整体化调配,融入城市整体功能结构,有层次地提升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居住生活多元性;借由公共空间系统的双向化营造,对外强化与城市公共空间网络的融合搭接,对内满足居民的交往活动与精神颐养;利用建筑组群系统的调和化塑形,在不失自身空间特色的前提下,达成与周边城市风貌和空间形态的共生。以此为基础,依托保障层,透过控制、激励、引导三种手段将设计要点转化为导控内容,形成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的“要素导控工具箱”。过程维度以保障层为支撑,围绕过程层和主体层展开。先透过国家和地方两级法规的搭建,为设计控制过程在开放视角下运作提供法制保障框架。再借助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四会议事机制和平台会审机制,强化多主体多专业在全过程中的共同决策与协同,并在增强程序的同时提高设计审查力度。还可采取面向开发商提供全过程设计咨询、针对管理者和从业者开展继续教育、面对居民进行宣传教育等多种弹性手段,加强对过程运作的支持。上述刚性与弹性手段的组合即为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的“过程管理工具箱”。两种工具箱双管齐下,将以应对居住区建设管理的现实困境为前提,从城市层面系统化地推动居住区与城市的统筹融合发展,在有效推进居住区开放进程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张书[5](2019)在《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文中指出装配式低层建筑作为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期短、成本低廉、轻巧灵活的居住空间,在新农村建设、高端住宅及游牧式商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西南山地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建设需求也不断增加。推广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因劳动力不足给建筑业带来的冲击,提升区域内建筑品质,改善居住环境,而且符合国家发展建筑产业化的相关政策,是装配式建筑细分市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具有典型的利基属性,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个性化的建设需求,离散型的项目分布,突发性的建设需求,与东部及沿海平原地区的市场有较大差异。由于区域内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还不完备、装配式建筑技术评价标准区域适用性不足、装配式建筑发展理念存在误区、缺乏完善的质量验收体系等因素,给推广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带来许多阻碍。本文关于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的研究,属于一个跨学科、综合性、交叉科学的范畴,涉及领域较多,需要根据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特性,构建一套综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目标是促进区域性细分市场的标准化;为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发展指明方向;为装配式低层建筑项目提供决策咨询;为评价决策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基于利基理论、技术评价理论,应用文献研究法、语义聚类法、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层次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对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展开了系统性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对装配式建筑的内涵进行了论述,包括装配式建筑与建筑产业化、绿色建筑之间的关系,介绍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梳理与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引入利基理论和技术选择理论,论证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的利基属性,规划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技术选择方法。(2)对影响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应用语义聚类法构建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的指标体系,再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设计了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的基本流程。将企业战略、产业共性、区域特性纳入到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的多维量化指标,对指标要素进行构建,同步完成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3)在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本文尝试建立了一套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对重庆市巴南区涂家坝项目开展了实证研究,通过多维度的技术评价,有效减小了决策风险,方便了专家工作,缩短了评价周期,提高了评价效率,弥补了现有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滞后性和灵活性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成果,有效平衡了技术评价各方面的利益述求,既能够在宏观层面引领产业技术的发展,又能够在微观层面帮助实际项目进行决策咨询。拓展了利基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促进了装配式建筑区域性细分市场的标准化,建立了一套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弥补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滞后性、适用性方面的不足,该研究成果不仅能够为装配式低层建筑在西南山地区域的推广发展起到技术支撑,还能够广泛应用在与装配式建筑咨询决策相关的领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王栋博[6](2018)在《住宅适老性空间的潜伏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住宅作为功能性和指向性较强的建筑形式,自人类活动出现以来就已经存在,并长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发展路径。其作为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建筑形式,一直以来长期受到各界的关注。也正是居住方式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进步,让我们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结构的比例也在不断向高龄化倾注,而机体的衰老又成为人类无法克服的不可逆过程,迫使作为主体存在的老年居民在住宅的物理环境中不断客体化。事实上,无论是生理性衰老抑或是病理性衰老,从个体的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其都是自然的必然结果。因此,该过程的核心不在于对人体衰老这一单向路径进行修正与延长,而是对作为客体的居住建筑本体进行更正与优化。我国商品住宅经济供需关系的发展,为居住建筑形式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价值转换机制,住宅产业化作为提高生产效率的媒介,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住宅建设的数量增长。在价值的导向下,建筑设计人员和开发者对住宅的品质进行了主观化的判断和提升,而在住宅设计、建造、销售等所有环节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居民在对居住空间的认知范畴内甚至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伴随老龄化日趋严重的现象,开发商对于老年住宅的实践先行于认识,产生了相当数量的专业化老年社区。然而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体系中,血缘作为中国家庭结构维系的纽带,长期影响国人对机构养老的认识。因此,居家养老的模式成为老年人口的首选生活方式。本文以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作为居住建筑创作研究的切入点,锁定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住宅,结合适老化空间这一特定对象,以潜伏设计作为研究途径展开关联性研究,以解决住宅物理条件对衰老的机体能力造成制约的问题。适老空间的本质是满足服务主体的使用需求,潜伏设计的本质是满足客体的功能需求。在对研究主体的认识上,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结合认识到的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经验,通过研究性设计的实践,对“住宅适老性空间的潜伏设计策略”进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研究。以期通过对该领域先行者的大量实践经验进行分析与研究,产生自我的认识,并借由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设计性实践,从而产生对该策略的再认识。最终产生的结论将以系统的形式呈现,生成本文逻辑框架下的设计策略体系。在得到结论的过程中,核心内容是对具备适老空间潜伏设计条件的套型进行设计要点的研究与整理,以及基于设计要点的设计技术策略,并最终通过系统化实践的国内住宅案例,进行体系评价策略的印证,以得到最终的研究结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期望建筑创作主体进行住宅设计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家庭结构的预判,在科学体系框架内,能动地完成满足未来居住主体在衰老阶段对居住空间物理环境的需求。
杨俊雷[7](2018)在《县级市城乡规划管理的去制度化与再制度化路径 ——以湖北GS市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乡规划管理组织的联结作用和制度建设愈发重要。城乡规划管理既是学科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响应国家政策的实践路径,更是学科融合与发展的前沿。对于城乡规划管理的研究丰富且有侧重,是学科研究的主流。但大部分研究是一种注重外部关联的“黑箱式”研究,在“多层分立与二元化”的导向下进行了分散式的积累,过于强调物质空间、重制度建议而轻程序优化,更缺乏组织体制和组织设计的研究。另外,既往研究仅关心县级市城乡规划管理的体制优化和技术提升问题,并不重视其特殊性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这种缺乏“内部视角”研究的现状,需要引入组织理论来改善。组织理论框架内对于环境、组织设计、制度化进程的论点可以为城乡规划管理提供变革方向与条件指引、理论构建的新路径。假设组织、行为人是城乡规划管理运行的“适配器”,那么特定环境下,组织、行为人、制度、制度效果间的适配关系就是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我国城乡规划管理组织系统的环境由政治控制、行政体制、城乡规划管理的制度过程与实践过程等三方面限定。在这样的环境下,城乡规划管理的组织框架围绕城乡土地、空间、物权产权等资源的使用、控制和协调这一核心价值链,在特定的组织域内展开。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为组织域内的核心组织,通过政府授权统领组织域内组织群、组织集、组织及它们内部的行为人。在开展实践的过程中,城乡规划管理的组织体制由行业管理、组织管理及其它们对环境适应的价值管理等三个部分构成。作为实践的管理,城乡规划组织管理包括组织、行为人及他们的活动管理,并通过行政组织体制实现。组织管理的制度化是一种深层的政治过程,包括动机、目标、计划预设、行为影响、绩效考评等五个环节,反映了组织的利益以及为了利益而动员的各种行为人。GS市的城乡规划管理存在于简单、动荡的环境之中,组织框架内也存在诸多异样和特殊性,比如:组织域内的组织分异、核心组织与组织集的疏远、核心价值链拓展、核心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存在不对等的关系等。在组织体制方面,虽然有一定的规范化,但也存在一些去制度化的隐患。核心组织在组织管理环节及其组织结构方面的去制度化隐患更为明显。种种去制度化的隐患影响着GS城乡规划组织管理的实践过程,产生了制度的骤变、缺场、势弱、异化、累弱、强势、泛化、形式化等一系列去制度化的现象,降低了组织绩效。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既包括组织及其行为人的影响,也包括对去制度化隐患的触动,实质是组织和行为人、制度、制度效果之间出现了不适配关系。因此,就需要从促进组织系统积极应对环境、核心组织的组织机构优化、组织管理的制度优化等三方面举措对GS市的城乡规划组织管理进行优化。
曹洋[8](2016)在《基于建筑伦理的中国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建筑设计是建筑行业活动的核心环节,围绕其构建的制度体系是行业运转秩序的基础。建筑设计及其实现不仅是建筑设计从业者的主体工作,更是建筑工程各个利益相关方博弈的重要平台。当前,我国的建筑设计协作机制尚不完善,各利益主体的价值立场冲突严重,致使本应投入于工程的社会资源蒸发于行业内耗之中。因此,有必要客观审视建筑行业现行制度环境的问题,并对其改进方式提出建议,进而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行业新秩序。西方的经验证明,建筑师的职业天性决定了其作为建设项目的核心角色最有利于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然而,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和现实环境的制约,中国建筑师的业务水平尚无法支撑其新的角色定位,普遍存在的激愤情绪也使其对其他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存在偏见。中国建筑师必须拓展视野并提升自己,才能与新的制度环境相匹配。本文在客观还原中国建筑行业生态的基础上,探讨了行业新秩序的可能性及其概貌,以期增进建筑师对其他利益主体的理解,并正视自身的不足,进而在制度调整和自我提升的双重作用下,形成建筑行业基于伦理的价值共识和善意的协作氛围。全文分四部分。首先,文章从秩序的概念出发,重新勾勒了作为本文理论支撑的建筑伦理学的学术框架,简要介绍了其中与本课题密切相关的学术成果和理论工具,借此帮助读者建立起观察建筑行业现象的伦理视角。其次,基于大量的访谈调研,文章对建筑活动各相关群体(行政管理方、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使用方)的建筑伦理观和职业困境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由此呈现出建筑行业生态的现实场景。在第三部分,文章就行业内的一些焦点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对各方真实态度的分析,揭示出建筑活动伦理判断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并由此引发对问题背后制度根源的思考。在结论部分,文章以西方建筑师负责制为蓝本,结合中国现实提出了以建筑师为核心的行业新秩序的构想,讨论了其制度支撑,并从伦理学角度进行了合理性证明。最后,文章还对新机制环境下建筑师的自我调整提出了建议。
林颖[9](2016)在《制度变迁视角下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路径研究 ——基于中美两国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现代城市设计概念以来,城市设计实施一直是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中的一大难题,在市场经济深化改革期的城市建设环境下,解决城市设计实施问题变得更为迫切。本文立足于以实施为导向的城市设计过程理论,试图用制度化和经济学的思维去探索走出我国城市设计实施困境的路径,而制度变迁的视角正为这条思路提供了突破口。基于制度变迁过程与城市设计实施过程的共通点,论文对城市设计实施进行了制度化诠释,提出城市设计的诱致性实施与强制性实施两条路径。前者指在城市开发建设活动中,公众主体与企业主体(指城市设计中的开发企业)在响应城市设计将带来的获利机会时,自发地贯彻执行城市设计意图的过程。后者指将城市设计方案或成果转化为政府法令的形式,依靠政府主体行使国家法律权力强制性执行的过程。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路径能够弥补强制性实施的局限性,强制性实施路径能够克服诱致性实施的路径依赖问题,两者协调互补,互不可缺。然而,通过对我国当前城市设计实施的现状分析和中美城市设计实施体系比较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城市设计实施现状表现为一种单一的强制性实施特征,存在诱致性实施路径缺失的问题。因此,论文试图对我国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路径的可行性、实现路径和具体方法展开探索。论文以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的两个主体——公众主体与企业主体作为研究对象,借鉴制度变迁分析方法,通过构建其实施城市设计的“成本-收益”模型,对各主体实施城市设计的行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基于产权明晰下实现路径的理论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中美产权结构与实现路径比较分析,论文归纳出在我国具有可行性的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路径:公民设计组织、资金激励与抑制策略和公共空间地役权交易体系。这三条路径具体应该如何实现?论文对美国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路径的方法和策略加以借鉴,通过中美制度环境和案例运作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了以下适宜于我国国情的实施方法和具体策略。第一,通过剖析美国不同类型的公民设计组织发展特征,对中美城市设计第三部门建立的制度环境进行比较分析,结合美国普罗维登斯市CITY WALK城市设计与中国武汉市昙华林城市设计的案例比较,找出我国公民设计组织建立与发展存在的困境,以此提出我国促进公民设计组织建设以诱致公众主体实施城市设计的普适性制度方法。第二,借鉴当今美国城市设计运作中不同类型的资金激励与抑制措施,并对中美城市设计运作的制度环境差异进行优劣势比较,论文提出了适宜于中国制度环境下城市设计资金激励与抑制策略的改进方法,是诱致企业实施城市设计的路径之一。第三,构建公共空间地役权交易体系从根本上消除外部性问题,是企业主体的另一条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路径,论文首先对公共空间地役权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明确了城市设计中公共空间地役权范畴及其对实施城市设计的优越性,进一步,在我国《物权法》及不动产管理的行政法规序列下,论文分析了构建公共空间地役权交易体系在法理和需求上已经具备的可行性,并提出通过交易制度设计和要素类型细分的具体策略,实现此实施路径在程序与技术上的可行。最后,立足于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路径的方法和策略,结合我国现行的城市设计强制性实施路径,论文最后对构建适宜于我国国情的城市设计实施体系框架进行了设想,两者互为补充,以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城市设计实施目标。
刘晓春[10](2012)在《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战略。中国当前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阶段,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住宅需求量持续增长,但大量建设的城市住宅仍然存在消耗大、寿命短、质量通病严重,以及居住方式上居住性和生活适应性差等问题,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我国制定了到2020年国内单位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的节能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住宅产业理所应当作为重要领域承担起节能减排的重要使命,由高消耗、短寿命、低品质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变为低消耗、长寿命、高品质的集约型增长模式,实现城市住宅的可持续转型。本文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环境问题突出的城市住宅为研究对象,以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保障住宅数量的基础上实现住宅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立足于建筑学领域,借鉴生态学、系统论等理论工具的观点和方法,尝试从技术路线、设计方法、辅助手段三个方面构建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的体系。课题研究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从指出我国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现状问题,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借鉴国外先进的住宅可持续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自身特点,展开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体系的研究和探讨,以期推动我国城市住宅的整体可持续转型。课题研究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文的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一章,结合时代背景和现状要求指出我国城市住宅建设所面临的可持续转型问题,并对论文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明确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论文的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二章,本章以环境观的历史演进为线索,探讨国内外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历程,并指出我国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现状问题。从理论研究入手,总结了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历程中相关设计理论与方法,为建构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论文的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本章以现代生态学理论为依据,以系统论为研究方法,剖析可持续城市住宅的本质内涵,以此建构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的目标和原则第四部分:论文的第四部分是是论文的第四、五、六章,分别从技术路线、设计方法、辅助手段三个方面建构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体系,以期推动城市住宅的可持续转型。第五部分:论文的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实例分析结论部分:论文的结论部分是论文的第八章,主要对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体系进行了必要的总结,并就今后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必要的展望。
二、开发商对小区工程管线设计组织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发商对小区工程管线设计组织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住宅的BIM全周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文献综述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BIM的设计方法的应用现状 |
2.1 BIM设计的概念 |
2.1.1 BIM设计发展 |
2.1.2 BIM技术发展的意义 |
2.1.3 BIM技术初期的发展概况 |
2.1.4 BIM技术的跨越与发展 |
2.1.5 BIM的优势 |
2.2 BIM的常用软件 |
2.2.1 Bentley |
2.2.2 GraphiSOFT/Nemetschek Archicad |
2.2.3 三维CAD |
2.2.4 Revit系列 |
2.3 BIM的应用 |
2.3.1 BIM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2.3.2 BIM在施工中的应用 |
2.4 BIM与传统工程制图的对比 |
2.5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BIM体系下的住宅全周期设计 |
3.1 BIM技术在住宅前期策划阶段的应用 |
3.1.1 前期资料信息的收集 |
3.1.2 相关信息资料的整理和分享 |
3.1.3 设计信息的交流设计 |
3.2 BIM技术在住宅初步设计阶段的应用 |
3.2.1 建立概念模型 |
3.2.2 进行基础体量分析 |
3.2.3 方案的初步设计 |
3.3 BIM技术在住宅方案深化阶段的应用 |
3.3.1 平面空间深化 |
3.3.2 立面设计深化 |
3.3.3 剖面绘制 |
3.3.4 详图绘制 |
3.4 BIM技术在住宅的施工优化阶段的应用 |
3.5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BIM实践案例——以北京长阳西站产业化居住项目为例 |
4.1 案例基本情况 |
4.1.1 项目概况 |
4.1.2 BIM如何介入项目 |
4.2 前期规划策划阶段 |
4.3 初步概念设计阶段 |
4.3.1 “强排”概念规划 |
4.3.2 小区道路分析 |
4.3.3 建立图元数据库绘制图纸 |
4.3.4 空间设计 |
4.3.5 构建BIM信息模型的优势和问题 |
4.4 方案深化阶段 |
4.4.1 可视化分析场地布局和初步户型 |
4.4.2 BIM在方案深化阶段的优势 |
4.5 建筑施工构件优化阶段 |
4.5.1 施工图出图 |
4.5.2 专业协同设计与图纸表达 |
4.5.3 施工阶段BIM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5.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湖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装配式发展历程 |
1.2.2 国内装配式发展历程 |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 |
1.3.1 国外文献研究 |
1.3.2 国内文献研究 |
1.3.3 文献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研究范围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湖南中小学建筑及预制构件厂现状调研 |
2.1 调研概况 |
2.1.1 调研时间 |
2.1.2 对象选取 |
2.1.3 调研内容与方法 |
2.2 调研建筑实例分析 |
2.2.1 现浇中小学调研实例分析 |
2.2.2 装配式中小学调研实例分析 |
2.2.3 预制构件厂调研分析 |
2.3 调研总结 |
2.3.1 调研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优点与缺点 |
2.3.2 剖析装配式中小学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湖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特征 |
3.1 装配式中小学建筑的总体特征 |
3.1.1 标准化设计 |
3.1.2 工业化建造 |
3.2 装配式中小学建筑设计特征 |
3.2.1 模块单元设计 |
3.2.2 模块单元平面组合设计 |
3.2.3 模块单元空间组合设计 |
3.2.4 模块单元立面设计 |
3.3 装配式中小学建筑设计流程特征 |
3.3.1 主要设计步骤串联开展 |
3.3.2 各专业工作独立完成 |
3.4 本章小结 |
4 湖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 |
4.1 整体策略 |
4.1.1 建筑工业化意义的认同 |
4.1.2 产业化的思维 |
4.2 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 |
4.2.1 适应性装配率提升策略 |
4.2.2 适应性竖向设计策略 |
4.2.3 适应性空间设计策略 |
4.2.4 适应性立面设计策略 |
4.3 设计流程策略 |
4.3.1 集成设计原则 |
4.3.2 集成设计流程 |
4.4 集成化信息管理策略 |
4.4.1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策略 |
4.4.2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5 湖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适应性设计实践 |
5.1 项目概况 |
5.1.1 设计目标与原则 |
5.1.2 设计理念 |
5.1.3 场地规划设计 |
5.2 建筑设计与策略应用 |
5.2.1 模块单元设计 |
5.2.2 模块单元组织设计 |
5.2.3 高装配率设计 |
5.2.4 建筑空间设计 |
5.2.5 建筑立面设计 |
5.2.6 建筑构造设计 |
5.3 项目信息管理与策略应用 |
5.3.1 信息管理方式 |
5.3.2 全专业工作前置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设计治理视角下的珠海市城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设计是提高城市发展品质的重要抓手 |
1.1.2 治理转型背景下我国的城市设计运行亟待创新 |
1.1.3 设计治理的概念兴起,为我国城市设计运作提供新思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设计(Urban Design) |
1.2.2 城市治理(Urban Governance) |
1.2.3 设计治理(Design Governance)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既有研究评述 |
1.4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论文框架 |
1.6 研究意义 |
1.6.1 理论意义:城市设计在治理领域的拓展 |
1.6.2 现实意义:从城市设计管理走向设计治理 |
第二章 城市设计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2.1 相关理论引介 |
2.1.1 城市治理:转型期城市开发的权力特征 |
2.1.2 设计治理:设计治理及其相关理论 |
2.2 国外先进城市设计治理实践 |
2.2.1 美国:以产权关系为核心的设计治理 |
2.2.2 英国:政府引导与多方参与并重的设计治理 |
2.2.3 新加坡:政府主导并兼顾市场效率的设计治理 |
2.3 城市设计治理的分析框架 |
2.3.1 设计治理环境 |
2.3.2 设计治理目标 |
2.3.3 设计治理系统 |
2.3.4 设计治理效能 |
2.4 国内城市设计治理实践 |
2.4.1 国内城市设计治理的特征 |
2.4.2 国内外城市设计治理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珠海市城市设计治理的发展历程与实践 |
3.1 珠海市发展概况 |
3.1.1 政治地位:拥有较高的城市战略定位 |
3.1.2 自然环境:生态资源丰富,特色突出 |
3.1.3 经济发展:坚持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
3.1.4 社会文化:形成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 |
3.2 珠海市城市设计治理的发展历程 |
3.2.0 尊重自然的谨慎开发阶段(1979-1998 年):政府主导的基本标准控制 |
3.2.1 弱干预促开发阶段(1999-2009 年):以体制建设为重点,城市设计实践滞后 |
3.2.2 完善设计控制阶段(2010-2015年) |
3.2.3 迈向设计治理初级阶段(2016 年至今):政府推动下的设计治理水平提升 |
3.3 珠海市城市设计治理的最新实践 |
3.3.1 构建全流程的编制与实施体系 |
3.3.2 完善城市设计规范标准体系 |
3.3.3 拓宽多元主体参与途径 |
3.3.4 丰富非正式的设计治理工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珠海市重点地区城市设计治理实践 |
4.1 政企主导类:珠海北站TOD地区 |
4.1.1 设计治理环境与目标 |
4.1.2 设计治理系统运行 |
4.1.3 设计治理效能 |
4.2 设计师引导类:横琴十字门中央商务区 |
4.2.1 设计治理环境与目标 |
4.2.2 设计治理系统运行 |
4.2.3 设计治理效能 |
4.3 走向公众参与类:金湾航空新城核心区 |
4.3.1 设计治理环境与目标 |
4.3.2 设计治理系统运行 |
4.3.3 设计治理效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珠海市城市设计治理的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
5.1 珠海市城市设计治理的演变特征 |
5.1.1 设计治理环境:政治经济条件好,社会力量较弱 |
5.1.2 设计治理目标:坚持生态宜居优先,政治经济色彩浓厚 |
5.1.3 设计治理系统:内涵日益丰富,依赖政府支持 |
5.1.4 设计治理效能:多元治理格局初成,空间品质差异化提升 |
5.2 珠海市城市设计治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
5.2.1 政府对城市设计治理的影响 |
5.2.2 市场对城市设计治理的影响 |
5.2.3 社会对城市设计治理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总结 |
发展建议 |
主要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开放视角下中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拟解决的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设计控制的相关研究 |
1.3.2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的相关研究 |
1.3.3 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我国居住区的设计控制历程 |
2.1 1950年代理论引导下的居住区设计控制 |
2.1.1 内向向心功能布局的启蒙 |
2.1.2 大尺度街区单元模式缘起 |
2.1.3 组团与分级式结构的雏形 |
2.1.4 中国特色三级结构的形成 |
2.2 1980-90年代标准化主导的居住区设计控制 |
2.2.1 标准定额首度出现 |
2.2.2 标准化倾向的显现 |
2.2.3 标准化实践的推广 |
2.2.4 国家规范首次确立 |
2.3 2000年初十年标准化基础上的细化深化 |
2.3.1 国家规范更新调整 |
2.3.2 因地制宜的标准化 |
2.3.3 国家级标准的新增 |
2.4 2010年后趋向多元化的居住区设计控制 |
2.4.1 国家级标准全面丰富 |
2.4.2 居住区规范二次修订 |
2.4.3 居住区设计标准更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居住区建设管理的现存问题与成因 |
3.1 技术标准重容量轻空间 |
3.1.1 控制要素欠缺空间管控 |
3.1.2 界内约束有失内外协调 |
3.1.3 内容模板化流失多样性 |
3.2 规划管理重指标轻实效 |
3.2.1 控规管控定位低精度 |
3.2.2 空间设计审查不到位 |
3.2.3 管理制衡机制不健全 |
3.3 开发企业重利益轻效益 |
3.3.1 固化品类标准化产出 |
3.3.2 以利润决定高度形态 |
3.3.3 推崇封闭边界领地化 |
3.4 城市居民重个人轻邻里 |
3.4.1 邻里间交往意识减退 |
3.4.2 对封闭认同日渐加固 |
3.5 从业人员重产出轻品质 |
3.5.1 程式化取代在地创作 |
3.5.2 欠缺设计整体观培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居住区开放的误区与再认知 |
4.1 对居住区开放的现状解读 |
4.1.1 居住区开放热议对开放的认识解析 |
4.1.2 对居住区开放认识的实证研究检验 |
4.2 关于居住区开放的认识误区 |
4.2.1 采取小街区将获得开放 |
4.2.2 无边界隔离能实现开放 |
4.2.3 设施共享即可达成开放 |
4.3 城市发展趋势预判下居住区开放的价值观转变 |
4.3.1 品质提升转型下开放的融合观 |
4.3.2 社会公平导向下开放的共赢观 |
4.3.3 社会共治格局下开放的协作观 |
4.3.4 智慧升级推动下开放的安居观 |
4.4 全新价值体系下开放视角的再解读 |
4.4.1 多维的开放 |
4.4.2 相对的开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框架 |
5.1 我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的承载体系探析 |
5.1.1 规划管理体系 |
5.1.2 规划管理程序 |
5.1.3 规划管理手段 |
5.2 我国居住区现行设计控制的解读 |
5.2.1 控制过程局部化 |
5.2.2 控制主体分垒化 |
5.2.3 控制内容自体化 |
5.3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框架的构成 |
5.3.1 全程贯通的过程层 |
5.3.2 协同联动的主体层 |
5.3.3 统筹兼顾的要素层 |
5.3.4 刚弹兼备的保障层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要素建构与导控 |
6.1 兼具渗透性与有序性的道路交通复合化织补 |
6.1.1 小尺度街区编织细致网格 |
6.1.2 级配结构组织层进式交通 |
6.1.3 一体同构叠织化慢行网络 |
6.2 多元性与层次性并重的功能设施整体化调配 |
6.2.1 混合组配复合型功能布局 |
6.2.2 分权调理轴带式设施布局 |
6.3 融合性与特异性共存的公共空间双向化营建 |
6.3.1 逆向拓展外联内嵌式布局 |
6.3.2 双轨合塑内源生长型景观 |
6.3.3 分梯度渐进活化街道空间 |
6.4 共生性与丰富性兼并的建筑组群调和化塑形 |
6.4.1 内外协调过渡式建筑肌理 |
6.4.2 区间化错落调配高度形态 |
6.4.3 分步塑造特色化立面造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过程运作与管理 |
7.1 两级法规搭建法制保障框架 |
7.1.1 法规层面为开放赋予依据的定位解析 |
7.1.2 规范性文件明确开放指向与实施要求 |
7.1.3 技术标准强化空间引导以及运作质量 |
7.2 三级机制合力强化共同决策 |
7.2.1 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牢固多元参与基础 |
7.2.2 四会议事机制增强程序与贯彻共识并举 |
7.2.3 平台会审机制强化专业协同和空间审查 |
7.3 弹性手段复合加强过程支持 |
7.3.1 多途径面向开发企业提供全程设计咨询 |
7.3.2 多层次针对管理及从业者开展继续教育 |
7.3.3 多形式面对居住者展开宣传引导与推广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对象 |
1.4.1 装配式建筑与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化、绿色建筑的关系 |
1.4.2 我国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历程 |
1.4.3 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 |
1.5 研究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7 重难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
1.7.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利基理论的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研究 |
2.1 利基理论 |
2.1.1 利基理论基本概念 |
2.1.2 装配式建筑中的利基市场 |
2.2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影响因素 |
2.2.1 影响因素提取过程 |
2.2.2 政策因素 |
2.2.3 经济因素 |
2.2.4 技术因素 |
2.2.5 社会因素 |
2.3 西南山地区域利基市场技术选择分析 |
2.3.1 利基市场的选择依据 |
2.3.2 利基市场中的技术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3.1 技术指标建立原则 |
3.2 指标构建过程 |
3.3 指标分析 |
3.3.1 企业战略的评价指标g_1 |
3.3.2 产业共性评价指标g_2 |
3.3.3 区域特性评价指标g_3 |
3.4 赋权专家遴选及权重 |
3.5 层次分析法的指标赋权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及选择 |
4.1 技术评价要素 |
4.1.1 技术评价目标 |
4.1.2 技术评价中的博弈 |
4.1.3 技术评价流程 |
4.2 评价专家遴选及权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实现 |
5.1 系统总体构架 |
5.2 表单及页框结构的创建 |
5.3 界面设计与功能开发 |
5.3.1 主界面 |
5.3.2 指标体系界面 |
5.3.3 技术方案界面 |
5.3.4 专家赋权界面 |
5.3.5 指标赋权计算界面 |
5.3.6 评价方法界面 |
5.3.7 结果分析界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装配式低层建筑项目决策系统的实证分析及结果 |
6.1 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光国村涂家坝项目背景介绍 |
6.2.1 技术选型 |
6.2.2 运营模式 |
6.2.3 经济效益 |
6.2.4 社会效益 |
6.2.5 新技术应用 |
6.2 指标权重确定及分析 |
6.3 技术评价结果分析 |
6.3.1 企业战略的分析及评价 |
6.3.2 产业共性的分析及评价 |
6.3.3 区域特性的分析及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技术选择实施建议与研究结论 |
7.1 技术选择实施建议 |
7.1.1 完善装配式建筑利基创新战略 |
7.1.2 建立一套PDCA装配式建筑内部质量监管体系 |
7.1.3 建立与利基产品相适应的企业竞争策略 |
7.1.4 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计价定额 |
7.2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7.2.1 主要研究结论 |
7.2.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
附录 B:与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相关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
附录 C: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 |
附录 D:西南山地区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 |
附录 E:预制率构件权重和修正系数 |
附录 F:山地区域城镇建筑设计评价依据 |
附录 G: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附录 H:专家权重的确定过程 |
附录 I:基于VIKOR的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流程 |
附录 J: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 K: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住宅适老性空间的潜伏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老龄化发展情况 |
1.1.2 我国当前城市住宅建设情况 |
1.1.3 “居家养老”模式与适老性空间改造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内容 |
1.2.2 住宅潜伏设计 |
1.2.3 适老性改造空间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
1.3.1 “居家养老”模式对未来住宅的需求与挑战 |
1.3.2 住宅与人的全寿命周期相适应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
2.1 国外适老性研究设计相关理论 |
2.1.1 美国通用住宅设计理论 |
2.1.2 德国适老住宅分级潜伏设计体系 |
2.2 国外住宅适老性改造空间的实践探索 |
2.2.1 美国通用设计住宅的实践与发展 |
2.2.2 德国适老住宅潜伏设计实例分析 |
2.3 我国住宅适老性空间设计的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2.3.1 问题现状 |
2.3.2 研究情况 |
2.3.3 研究缺陷 |
2.4 我国适老住宅套型特点 |
2.4.1 发展概述 |
2.4.2 套型分类特征 |
2.4.3 设计原则 |
第三章 适老性空间潜伏设计要点 |
3.1 公共空间 |
3.1.1 入口及门厅的空间特点及设计方向 |
3.1.2 垂直交通空间的预留与加建 |
3.1.3 水平交通空间的最小尺度及舒适度需求 |
3.2 套内空间 |
3.2.1 卧室空间 |
3.2.2 厨房空间 |
3.2.3 卫浴空间 |
3.2.4 起居室和餐厅空间 |
3.3 室外空间 |
3.3.1 室外活动空间 |
3.3.2 道路系统空间 |
3.4 主流住宅套型潜伏设计可行性研究 |
3.4.1 代际合住套型 |
3.4.2 夫妇合住及护理居住套型 |
3.4.3 独居套型 |
3.5 小结 |
第四章 适老性空间设计技术措施 |
4.1 空间结构 |
4.1.1 交通空间设计措施 |
4.1.2 套内结构设计措施 |
4.1.3 垂直高差设计措施 |
4.2 设备配置 |
4.2.1 供暖设备技术措施 |
4.2.2 安全设施配置措施 |
4.2.3 智能系统配置需求 |
4.3 节点处理 |
4.3.1 门窗设计技术策略 |
4.3.2 扶手节点技术要求 |
4.3.3 地面装修设计要点 |
4.4 小结 |
第五章 住宅适老性空间潜伏设计案例解析与印证 |
5.1 LC住宅体系——保利全生命周期居住系统 |
5.1.1 全生命周期居住系统的概念及实践 |
5.1.2 沈阳“保利大都会”全生命周期住宅户型分析 |
5.1.3 项目分析意义 |
5.2 “百年住宅”——SI住宅体系 |
5.2.1 SI住宅体系的定义及技术措施 |
5.2.2 上海“绿地崴廉公馆”空间设计体系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县级市城乡规划管理的去制度化与再制度化路径 ——以湖北GS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 |
1.1 城镇化进程中国家治理与变革的需求 |
1.2 城乡规划管理需要解决问题的新视角 |
1.3 城乡规划管理是学科融合与发展的前沿 |
1.4 城乡规划管理既往研究的缺陷 |
1.5 县级市城乡规划管理研究的必要性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组织的理论 |
2.2 组织理论 |
2.3 组织理论对城乡规划管理的意义 |
3 研究设计 |
3.1 概念界定 |
3.2 研究设计 |
3.3 研究框架 |
4 城乡规划管理的组织系统 |
4.1 城乡规划管理系统的环境 |
4.2 城乡规划管理的组织环境限定 |
4.3 城乡规划管理的组织框架 |
4.4 城乡规划管理的组织体制与组织管理的制度化逻辑 |
5 GS市城乡规划管理的组织系统与制度建设的去制度化隐患 |
5.1 GS市城乡规划管理的特殊组织环境 |
5.2 GS市城乡规划管理的组织框架及去制度化隐患 |
5.3 GS市城乡规划组织管理体制的三个去制度化隐患 |
5.4 核心组织的组织管理的制度化与去制度化隐患 |
5.5 核心组织结构中的去制度化隐患 |
5.6 结论 |
6 GS市城乡规划组织管理实践的去制度化现象与机制 |
6.1 计划预设环节的去制度化现象与机制 |
6.2 行为影响环节的去制度化现象与机制 |
6.3 绩效考评环节的去制度化现象与机制 |
6.4 结论 |
7 GS市城乡规划管理的再制度化建议 |
7.1 组织系统对环境的积极应对 |
7.2 核心组织的组织结构优化 |
7.3 组织管理环节的制度优化 |
8 结论、创新点与不足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表目录 |
附件2:图目录 |
附件3:案例 |
附件4:GS市城乡规划管理状况的公众意见调查 |
附件5:GS市的行政格局演变 |
附表 |
附表1:组织理论的分异 |
附表2:组织理论发展的五个时期及内容 |
附表3:霍尔的组织理论派别划分 |
附表4:斯科特的组织理论分层模型 |
附表5:组织结构理论与组织理论的对应关系 |
(8)基于建筑伦理的中国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缘起:从几个案例说起 |
2 问题的提出:建筑设计协作进程如何从多方博弈走向共享共赢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 论文框架 |
5 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建筑伦理视角的建立 |
1.1 建筑伦理既有研究概述 |
1.1.1 何为建筑伦理 |
1.1.2 建筑伦理学的发展概况 |
(1)西方建筑伦理学发展概况 |
(2)中国建筑伦理学发展概况 |
1.2 建筑伦理的秩序解读 |
1.2.1 中国传统文化对伦理概念的解读 |
1.2.2 建筑伦理的本质内涵:关于秩序的建筑学说 |
1.3 建筑伦理视角对建筑设计机制优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1 作为一门道德哲学的现实意义 |
(1)西方规范伦理学对建筑设计机制优化研究的启示 |
(2)中国传统伦理观对市场活动的影响 |
1.3.2 作为一种秩序学说的现实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建筑设计协作利益相关方的建筑伦理观 |
2.1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建筑伦理观 |
2.1.1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内涵 |
2.1.2 建筑行政管理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
(1)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市场角色 |
(2)经济视角下建筑行政管理方的职业行为逻辑 |
2.1.3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建筑伦理观 |
(1)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建筑价值观 |
(2)建筑行政管理方的职业立场 |
2.1.4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难处 |
2.2 建筑建设方的建筑伦理观 |
2.2.1 建筑建设方的内涵 |
2.2.2 建筑建设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
(1)不同类型建设方职业行为逻辑的共性 |
(2)不同类型建设方职业行为逻辑的差异 |
2.2.3 建筑建设方的建筑伦理观 |
(1)建筑建设方的建筑价值观 |
(2)建筑建设方的职业立场 |
2.2.4 建筑建设方的难处 |
2.3 建筑设计方的建筑伦理观 |
2.3.1 建筑设计方的内涵 |
2.3.2 建筑设计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
2.3.3 建筑设计方的建筑伦理观 |
(1)建筑设计方的建筑价值观 |
(2)建筑设计方的职业立场 |
2.3.4 建筑设计方的难处 |
2.3.5 小结:在市场规则与专业理想间徘徊的建筑设计方 |
2.4 建筑施工方的建筑伦理观 |
2.4.1 建筑施工方的内涵 |
2.4.2 建筑施工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
2.4.3 建筑施工方的建筑伦理观 |
(1)建筑施工方的建筑价值观 |
(2)建筑施工方的职业立场 |
2.4.4 建筑施工方的难处 |
2.5 建筑使用方的建筑伦理观 |
2.5.1 建筑使用方的内涵 |
2.5.2 建筑使用方的建筑伦理观 |
(1)业主的建筑伦理观 |
(2)客户的建筑伦理观 |
(3)一般使用者的建筑伦理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设计协作进程中典型矛盾的伦理解读 |
引论:忧郁的职业性 |
3.1 认知层面的建筑伦理摩擦 |
3.1.1 技术价值层面的建筑价值观摩擦:以“功能”为例 |
(1)建筑相关群体对建筑功能的不同理解 |
(2)与功能相关的建筑伦理摩擦 |
3.1.2 社会文化价值层面的建筑价值观摩擦:以“文化态度”为例 |
(1)投资与建筑文化价值观摩擦 |
(2)纯利率与建筑文化价值观摩擦 |
3.1.3 感性认知价值层面的建筑价值观摩擦:以“创新”为例 |
(1)建筑师:创新的维度 |
(2)工程师:创新的标准 |
(3)施工方:创新的成本 |
(4)行政管理方:创新的价值 |
(5)开发商:创新的风险 |
3.2 职业活动层面的建筑伦理摩擦 |
3.2.1 策划与设计阶段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1)关于“任务书” |
(2)关于“调研” |
(3)关于“专项设计前置” |
3.2.2 施工阶段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1)关于“施工招投标” |
(2)关于“变更” |
(3)关于“监理” |
(4)关于“完成度” |
3.2.3 使用阶段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1)关于“非法改造” |
(2)关于“使用” |
3.2.4 与“推进速度”相关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3.2.5 与“职业道德”相关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1)行政干预是“合理的犯规”吗? |
(2)开发商的社会责任 |
(3)公众能否为城市建设负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秩序重构:基于建筑伦理的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建议 |
引论:市场经济环境下制度、契约与道德的统一 |
4.1 中外建筑师职业权责的比较 |
4.1.1 中外建筑师在建筑生产活动中职业权责的比较 |
(1)中国建筑师执业制度的现状及其历史成因 |
(2)西方建筑师的执业制度概貌 |
(3)中国现行工程管理制度的问题 |
4.1.2 中外建筑师在城市建设决策中职业权责的比较 |
4.2 以建筑师为核心的行业秩序重建 |
4.2.1 建筑行业新秩序概貌 |
(1)参照系:西方建筑师与建设工程其他利益主体的关系 |
(2)符合中国国情的中间路线 |
4.2.2 建筑行业新秩序的伦理学支撑 |
(1)道义论路径的辩护 |
(2)目的论路径的辩护 |
(3)契约论路径的辩护 |
4.2.3 建筑行业新秩序的制度支撑 |
(1)建筑师对建设工程的全程业务 |
(2)支持咨询服务业的发展 |
(3)建筑师的职业风险控制 |
(4)城市建设决策中专业话语权的提升 |
(5)建筑行业协会管理与监督职能的强化 |
4.3 新的设计协作机制环境下建筑师的自我调整 |
4.3.1 价值认知层面的调整:设计价值观的伦理回归 |
(1)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价值观的迷失 |
(2)建筑创作是否需要价值标准 |
(3)基于建筑伦理的建筑创作价值观初探 |
4.3.2 职业活动层面的调整:建筑师职业伦理准则的制定 |
(1)自省: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
(2)自治:建筑师职业伦理准则探索 |
4.3.3 业务水平层面的调整:建筑师业务水平的提升 |
(1)市场意识的提升 |
(2)沟通能力的提升 |
(3)图纸质量的提升 |
(4)施工知识的补足 |
(5)后期服务意识的加强 |
本章小结 |
结语:制度与善意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采访记录 |
建筑行政管理方采访 |
建筑建设方采访 |
建筑设计方采访 |
建筑施工方采访 |
附录三 美国建筑师学会(AIA)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 |
附录四 西方建筑学固有的伦理维度 |
附录五 规范伦理学主要分支概述 |
附录六 中国传统伦理观的基本内容及特征 |
致谢 |
(9)制度变迁视角下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路径研究 ——基于中美两国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对象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与文献综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2 城市设计实施的过程理论与制度化诠释 |
2.1 城市设计实施的理论基础 |
2.1.1 城市设计与城市设计实施的定义 |
2.1.2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联系及其实施的区别 |
2.1.3 以实施为导向的城市设计过程理论 |
2.2 新制度经济学与城市设计过程理论的结合 |
2.2.1 城市设计实施过程的经济学思考 |
2.2.2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发展 |
2.2.3 作为制度的城市设计 |
2.3 城市设计实施的制度化诠释——一种制度变迁的过程 |
2.3.1 城市设计实施可视为一种制度变迁的过程 |
2.3.2 城市设计实施的两种路径——诱致性实施与强制性实施 |
2.4 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与强制性实施过程的理论构建 |
2.4.1 制度变迁的供给主体与一般过程 |
2.4.2 以政府为主体的城市设计强制性实施过程 |
2.4.3 以公众与企业为主体的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过程 |
3 我国当前城市设计实施的现状与问题——基于中美比较 |
3.1 我国城市设计实施的现状分析 |
3.1.1 我国城市设计实施的现行办法 |
3.1.2 我国城市设计实施的现状特征:单一的强制性实施 |
3.1.3 我国城市设计实施的本土化演进过程 |
3.2 美国的城市设计实施体系 |
3.2.1 美国城市设计实施体系介述 |
3.2.2 美国城市设计实施特征——强制性与诱致性实施并行 |
3.3 中美城市设计实施比较与我国现状存在的问题 |
3.3.1 中美现行城市设计实施路径比较与启示 |
3.3.2 我国当前城市设计实施存在的问题:诱致性实施路径的缺失 |
3.3.3 单一的城市设计强制性实施存在局限性 |
3.4 应然的城市设计实施体系——诱致性与强制性实施路径并行 |
3.4.1 城市设计属性对诱致性实施的内在诉求 |
3.4.2 城市设计定位对诱致性实施的外在需求 |
3.4.3 诱致性与强制性路径并行的城市设计实施体系 |
4 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的可行性评估 |
4.1 公众与企业主体实施城市设计的收益分析——四个要素 |
4.1.1 存量规划与人本回归的规模效应 |
4.1.2 城市空间环境存在外部性问题 |
4.1.3 多元空间利益博弈格局的风险性 |
4.1.4 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的交易费用 |
4.1.5 公众与企业主体在城市设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外部利润 |
4.2 公众与企业主体实施城市设计的成本分析——两种成本 |
4.2.1 制度变迁供给的成本构成 |
4.2.2 公众主体实施城市设计的成本构成 |
4.2.3 企业主体实施城市设计的成本构成 |
4.3 基于成本-收益模型评估我国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的可行性 |
4.3.1 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的成本收益模型构建 |
4.3.2 基于公众与企业主体实施城市设计假设的成本-收益预期 |
4.3.3 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存在的可行性问题——弱博弈与外部性 |
4.4 产权明晰对实施可行性的提升——科斯定理与美国经验 |
4.4.1 产权对弱博弈与外部性的激励与内化功能——科斯定理 |
4.4.2 美国产权结构对其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的可行性提升 |
4.4.3 中美产权结构优劣势比较及启示——城市设计要素的产权明晰 |
5 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的实现路径 |
5.1 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路径的可行条件——城市空间的产权界定 |
5.1.1 城市开发建设环境中的共有产权与私有产权 |
5.1.2 共有产权领域与私有产权领域中的城市设计要素 |
5.2 共有产权领域中诱致公众主体实施城市设计的实现路径 |
5.2.1 共有产权领域中城市设计要素的产权失灵问题 |
5.2.2 共有产权领域的路径选择——政府提供与自主治理 |
5.2.3 公众主体的诱致性实施路径——自下而上的第三部门自组织 |
5.3 私有产权领域中诱致企业主体实施城市设计的实现路径 |
5.3.1 私有产权领域中城市设计要素的外部性问题 |
5.3.2 私有产权领域的路径选择——外部性内部化 |
5.3.3 企业主体的诱致性实施路径——经济政策与外部性产权设立 |
5.4 美国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的实现路径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5.4.1 美国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的实现路径 |
5.4.2 对我国的启示——公民设计组织与资金策略的实施路径借鉴 |
5.4.3 公共空间地役权的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路径 |
6 诱致公众主体实施城市设计的路径完善与具体方法 |
6.1 美国城市设计中的第三部门——公民设计组织 |
6.1.1 公民设计组织——美国城市设计中的第三部门及其定位 |
6.1.2 商务型公民设计组织(Business Alliance CDO) |
6.1.3 会员型公民设计组织(Membership-driven Grassroots CDO) |
6.1.4 综合型公民设计组织(Hybrid Alliance CDO) |
6.2 中美诱致公众主体实施城市设计的案例解读与比较分析 |
6.2.1 美国CITY WALK城市设计中的公民设计组织与公众行为模式 |
6.2.2 我国城市设计实施中的公共参与——以武汉市昙华林实施性规划为例 |
6.2.3 中美城市设计实施中公众主体的行为模式比较 |
6.3 美国公民设计组织的发展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 |
6.3.1 美国公民设计组织的内部架构、资金来源与监督模式 |
6.3.2 我国公民设计组织建立与发展面临的困境 |
6.3.3 美国公民设计组织发展对我国的有关启示 |
6.4 我国国情下诱致公众主体实施城市设计的自组织路径完善 |
6.4.1 共有产权领域城市设计实施的二元供给路径 |
6.4.2 加快服务型政府转型,拓展公民设计组织发展空间 |
6.4.3 增强公民设计组织自身建设,提升自治水平与服务能力 |
6.4.4 转变公众被动行为模式,培育我国公民社会氛围 |
7 诱致企业主体实施城市设计的路径完善与具体方法 |
7.1 美国诱致企业主体实施城市设计的资金激励与抑制策略 |
7.1.1 经济激励型的基本资金策略 |
7.1.2 经济激励型的特别资金策略 |
7.1.3 经济抑制型的资金策略 |
7.1.4 权利干预型的激励与抑制策略 |
7.2 中美资金激励与抑制策略实施路径的制度环境比较 |
7.2.1 中美城市设计资金策略实施的制度环境差异 |
7.2.2 中美城市设计资金策略实施的制度环境优劣势分析 |
7.3 我国制度环境下诱致企业主体实施城市设计的资金策略完善 |
7.3.1 以城市设计实施为条件的政府资金扶持计划 |
7.3.2 政府调控下的城市设计开发融资模式 |
7.3.3 赋予地方政府进行城市设计建设的税收减免权 |
7.3.4 促进政府对城市设计实施的立法创新和行政规范合法化 |
7.3.5 存量规划模式下的开发权转让和连带开发 |
8 以公共空间地役权交易体系为核心的城市设计实施路径创新 |
8.1 城市设计实施中的公共空间地役权界定 |
8.1.1 公共空间地役权的概念界定 |
8.1.2 城市设计中的公共空间地役权范畴 |
8.1.3 城市设计实施中设定公共空间地役权的优越性 |
8.2 构建公共空间地役权交易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8.2.1 法理可行——公共空间地役权具有物权性 |
8.2.2 需求可行——公共空间地役权是对相邻权的弥补和完善 |
8.2.3 程序与技术是否可行——公共空间地役权的交易方式与类型细分 |
8.3 构建公共空间地役权交易体系以实施城市设计的具体策略 |
8.3.1 程序策略一——土地供应阶段纳入规划设计条件进行初始设定 |
8.3.2 程序策略二——设计审查阶段纳入规划许可审批进行首次交易 |
8.3.3 程序策略三——正式审批阶段纳入土地登记环节进行首次登记 |
8.3.4 程序策略四——后期建设阶段进行自下而上的自发性循环交易 |
8.3.5 技术策略——基于城市设计要素的公共空间地役权类型化界定 |
9 结语与展望 |
9.1 结语:构建适宜于中国国情的城市设计实施体系 |
9.1.1 公众主体的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路径——共有产权领域的二元供给 |
9.1.2 企业主体的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路径——私有产权领域的资金策略与公共空间地役权交易 |
9.1.3 完善的中国城市设计实施体系——强制性实施与诱致性实施互补共存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9.3.1 建立完善的公私三方合作实施框架 |
9.3.2 公共空间地役权交易体系的实践探索 |
9.3.3 技术创新推动制度创新——互联网下的实施路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附录2 CITY WALK编制人员一览 |
附录3 笔者对罗纳德·亨德森(RON HENDERSON)的访谈记录 |
附录4 《物权法》节选(地役权部分) |
附录5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节选(地役权部分) |
(10)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和研究范围 |
1.3.1 重要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 |
2.1 西方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历程 |
2.1.1 自然环境观影响下的城市住宅(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 |
2.1.2 资源环境观影响下的城市住宅(20 世纪 60 至 80 年代) |
2.1.3 系统环境观影响下的城市住宅(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至今) |
2.2 我国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问题 |
2.2.1 我国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历程 |
2.2.2 我国城市住宅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问题 |
2.3 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的若干方法 |
2.3.1 设计结合场地 |
2.3.2 设计结合气候 |
2.3.3 设计结合生态 |
2.3.4 设计结合环保 |
2.3.5 整合设计(整体设计观) |
2.4 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的辅助方法 |
2.4.1 公众参与 |
2.4.2 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
2.4.3 综合性能评价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
3.1 生态学意义上的城市住宅 |
3.1.1 生态学思想 |
3.1.2 生态学意义上可持续住宅系统的特征 |
3.2 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的目标 |
3.2.1 系统理论 |
3.2.2 从系统理论出发构建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的目标 |
3.3 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的内涵和原则 |
3.3.1 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的内涵 |
3.3.2 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的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的技术策略 |
4.1 技术构成 |
4.1.1 技术分层 |
4.1.2 低技术 |
4.1.3 高技术 |
4.1.4 中间技术 |
4.1.5 适宜技术 |
4.2 全生命周期技术分析 |
4.3 技术策略 |
4.3.1 技术整合的概念 |
4.3.2 技术整合的原则 |
4.3.3 技术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5 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的方法策略 |
5.1 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的影响因素 |
5.1.1 外部环境因素及其影响 |
5.1.2 内部环境因素及其影响 |
5.1.3 人文环境因素及其影响 |
5.2 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的策略 |
5.2.1 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的策略层次 |
5.2.2 场地设计层面的策略 |
5.2.3 建筑设计层面的策略 |
5.2.4 设备设计层面的策略 |
5.3 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的基本流程 |
5.3.1 设计流程概述 |
5.3.2 设计流程各阶段中的模拟分析与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的辅助手段 |
6.1 完善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的组织体系 |
6.2 建立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的软件体系 |
6.2.1 软件体系的分类 |
6.2.2 现有的模拟软件 |
6.3 建立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的评价体系 |
6.3.1 住宅建筑评价体系发展概况和现状问题 |
6.3.2 现有的住宅建筑整体性能评价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7 实例分析 |
7.1 日本 NEXT21 实验住宅 |
7.1.1 项目概况 |
7.1.2 设计理念 |
7.1.3 设计方法 |
7.1.4 案例总结 |
7.2 北京雅世合金公寓 |
7.2.1 项目背景 |
7.2.2 设计理念 |
7.2.3 设计方法 |
7.2.4 案例总结 |
7.3 北京众美·光合原着公租房项目 |
7.3.1 项目背景 |
7.3.2 设计理念 |
7.3.3 设计方法 |
7.3.4 案例总结 |
8 结语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开发商对小区工程管线设计组织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住宅的BIM全周期设计研究[D]. 刘敬一.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湖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 唐晓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设计治理视角下的珠海市城市设计研究[D]. 冯倩晶.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开放视角下中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D]. 许霖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5]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D]. 张书. 天津大学, 2019(06)
- [6]住宅适老性空间的潜伏设计策略研究[D]. 王栋博. 沈阳建筑大学, 2018(01)
- [7]县级市城乡规划管理的去制度化与再制度化路径 ——以湖北GS市为例[D]. 杨俊雷.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 [8]基于建筑伦理的中国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研究[D]. 曹洋. 天津大学, 2016(12)
- [9]制度变迁视角下城市设计诱致性实施路径研究 ——基于中美两国的比较[D]. 林颖.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10]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方法研究[D]. 刘晓春. 重庆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