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种红山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彩霞,朱铧楠,杨佳曼,武宇凡,谢子才,肖可菁,李铄,陈红跃[1](2021)在《3种山茶科植物苗期光合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以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山茶C.japonica和金花茶C.petelotii3种山茶科植物苗木为试验对象,测定其叶片光合特性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3种山茶科植物光合特性参数差异显着,其中光合速率强弱表现为山茶(4.574 μmol·m-2 s-1)>杜鹃红山茶(1.881 μmol·m-2 s-1)>金花茶(0.855 μmol·m-2 s-1),蒸腾速率强弱表现为山茶(1.774 mmol·m-2 s-1)>杜鹃红山茶(0.608 mmol·m-2 s-1)>金花茶(0.339 mmol·m-2 s-1),气孔导度强弱表现为山茶(0.060 mmol·m-2 s-1)>杜鹃红山茶(0.020 mmol·m-2 s-1)>金花茶(0.010 mmol·m-2 s-1),光能利用率强弱表现为山茶(0.005 μmol·mmol-1)>杜鹃红山茶(0.002 μmol·mmol-1)>金花茶(0.001 μmol·mmol-1)。3种山茶科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显着,其中光下最大荧光产量强弱表现为杜鹃红山茶(1.825)>金花茶(1.611)>山茶(1.442),PS II实际光量子效率强弱表现为山茶(0.095)>金花茶(0.070)>杜鹃红山茶(0.067),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强弱表现为山茶(7.551)>金花茶(5.697)>杜鹃红山茶(5.477)。总体上看,光合能力山茶>杜鹃红山茶>金花茶。
杨会肖,廖焕琴,杨晓慧,徐放,张卫华,潘文[2](2021)在《水肥胁迫对不同尾叶桉无性系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水分和养分胁迫对尾叶桉无性系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方法】以19个尾叶桉无性系为材料,采用2因素(水分、养分)3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水肥胁迫6个月后尾叶桉苗木生长、叶形和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研究。【结果】19个尾叶桉无性系间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ΦPSⅡ、qP、NPQ、ETR和Fv/Fm均有显着差异,说明不同无性系在不同水分和养分处理下具有不同的光能吸收和利用能力。在不同水肥胁迫处理6个月后,尾叶桉无性系苗木的树高、地径、冠幅分别与Fm、Fv/Fm、ΦPSⅡ、ETR呈显着正相关,叶周长、叶面积与Fo呈显着负相关,同种类型性状间的相关系数较大(最高0.99),而不同类型间的相关性虽达到显着水平但相关值较小(最高为0.21)。26个性状可以综合为4个主成分,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3%,表明这些性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根据最短距离和欧式距离聚类法将19个尾叶桉无性系划分为4组。【结论】尾叶桉无性系5(LDUA10)和10(LDUA24)生长表现好且具有较强的光化学特性,可作为优良无性系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薛黎[3](2020)在《遮阴对5种珍贵树种幼苗光合及叶片解剖特性的影响》文中认为植物对变化光环境的响应影响其分布、生长和生存。为探讨闽楠、赤皮青冈、红榉、香樟和南酸枣5种珍贵树种幼苗对不同光环境的适应规律,采用遮阴试验模拟4种不同光环境(全光照、30%、50%、70%遮阴),研究了不同遮阴处理下幼苗光合荧光特性、叶片解剖结构和生长的变化,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对幼苗的耐阴性进行综合评价,为5个树种的栽培育苗和人工林混交树种配置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遮阴显着影响了 5个树种幼苗Pn、Gs、Tr和Ci的日变化。夏季全光照下,幼苗的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适度遮阴改善了幼苗的光合午休现象。赤皮青冈和香樟在30%处理下的Pn日平均值均大于全光照处理,适度遮阴提高了其光合速率。随遮阴时间增加,闽楠对弱光环境的适应性增强,而红榉和南酸枣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在70%遮阴处理下,5个树种的Pn均显着减小。幼苗Gs和Tr日变化曲线与Pn变化趋势相似,而Ci日变化曲线与Pn变化趋势相反。2.随遮阴强度的增加,5个树种幼苗夏季的AQY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LSP、LCP和Rd则逐渐降低。遮阴降低了闽楠、红榉和南酸枣的Pnmax,而30%遮阴处理提高了赤皮青冈和香樟的Pnmax。此外,5个树种幼苗的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光合能力相吻合。闽楠、赤皮青冈和香樟在适度遮阴处理下的Y(Ⅱ)、ETR值与全光照差异不显着,而红榉和南酸枣则相反,其Y(Ⅱ)和ETR显着减小。同时,红榉和南酸枣遮阴处理下的qP值在9月份减小幅度增大,且qN值增大。随遮阴时间增加,其吸收的光能用于热耗散的比例增大。3.遮阴处理下,5个树种幼苗叶片厚度减小,栅栏组织细胞变短,细胞间隙增大,组织结构紧密度、栅海比减小、组织结构疏松度增大。且遮阴强度越大,上述变化越明显。此外,5个树种幼苗遮阴处理下的气孔密度均小于全光照。4.随遮阴强度的增加,5个树种幼苗叶片的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均逐渐增大,而叶绿素a/b值逐渐减小。5个树种幼苗在弱光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生存策略。红榉和南酸枣株高在遮阴处理下持续增长,而闽楠、赤皮青冈和香樟株高增长相对缓慢。弱光环境下,红榉、香樟和南酸枣幼苗通过显着减少地下部分生物量,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给叶片,以获取更多的光能。而闽楠和赤皮青冈在适度遮阴(30%和50%遮阴)处理下的茎、叶生物量比例与全光照没有显着差异,幼苗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的可塑性相对较低。5.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表明,闽楠、赤皮青冈和香樟在适度遮阴(30%和50%遮阴)下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红榉和南酸枣对弱光环境的适应性相对较差。综合上述分析,闽楠、赤皮青冈和香樟幼苗的耐阴性较强。这3个树种在育苗期可适度遮阴,林下补植时应注意控制林分遮阴度不宜过大。红榉和南酸枣表现出一定的喜光性,对弱光环境的适应性相对较差,在后续的栽培过程中应保证充足的光照。
吴雅文[4](2019)在《日本雪椿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雪椿(Camellia.japonica var.decumbens)是山茶花(C.japonica)的一个自然变种,为常绿阔叶小乔木,原生地在日本,主要分布在岩手县、秋田县和滋贺县的北部,多生长在本州海岸的山间及多雪的地方。雪椿枝株姿形优美,叶色浓绿而有光泽,花色艳丽缤纷,往往迎雪盛开。山茶花可孤植,群植,盆栽用于观赏,还可用于庭园,专类园和园林绿化。此外山茶花的花和种子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种子还可提取茶花精油。因此山茶花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有经济应用价值。但由于山茶花喜温暖湿润,多分布在长江流域,受温度限制很难在北方地区生长。而分布在日本高纬度(39°N)地区的雪椿,可在冬季盛开美丽的花朵,是研究山茶花低温适应的理想优质材料。本研究以日本引种的雪椿作为试验材料,通过生境气候调查,生理生化分析,转录组测序分析,从表型到内部结构再到分子水平研究雪椿叶片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结果总结如下,(1)为探明雪椿引种到郑州的可行性,根据‘气候相似性“原理,针对雪椿的种源地和引种地4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等气候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和雪椿种源地的温度和湿度不存在显着性差异,降水量存在显着性差异。因此引种到郑州的雪椿,需要通过必要的控水管理,才可以逐渐适应当地气候。(2)以津市(雪椿1号)、东京(雪椿5号)和盛冈(雪椿9号)3个种源雪椿的叶片为材料,在郑州自然低温条件下测定越冬期内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结合石蜡切片技术测定叶片解剖结构指标,并采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低温半致死温度(LT 50),对雪椿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并比较3个种源雪椿的抗寒性。结果表明:3个种源雪椿的生理生化指标和叶片解剖结构指标存在差异,雪椿1号,5号和9号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0.61℃,-9.8℃和-11.93℃。通过生理生化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及方差分析发现,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酶活性与雪椿的抗寒性密切相关,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是雪椿9号具有较好的抗寒性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叶片解剖结构指标的观测及方差分析可知,雪椿9号的栅栏组织厚度、上表皮厚度和细胞结构紧密度(CTR)与雪椿1号和5号存在显着性差异,均高于后两者,并且雪椿9号具有2层栅栏组织,是雪椿9号表现出较好的抗寒性的另一原因。综合分析各试验结果后,得出3个种源雪椿的抗寒能力依此为雪椿9号>雪椿1号>雪椿5号。(3)以耐冬和雪椿为材料,通过自然低温和人工气候室控制低温(4、0、-4、-8、-12℃)2种处理方法,测定低温过程中样本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合低温半致死温度以及隶属函数评价方法,探讨耐冬和雪椿的抗寒性及其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耐冬和雪椿叶片中各物质的变化规律基本相似,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耐冬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雪椿,且自然胁迫波动性较大;可溶性蛋白、POD酶活性和CAT酶活性均是先下降,当达到一定阈值后开始上升。但耐冬和雪椿生理指标的阈值存在差异,耐冬可溶性蛋白和POD酶活性在-8℃低温处理后开始上升,雪椿的可溶性蛋白和POD酶活性都在0℃低温处理后开始上升,而耐冬和雪椿的CAT酶活性都在4℃低温处理后就开始上升。经自然低温处理后耐冬的低温半致死温度为-14.08℃,雪椿的为-11.93℃,结合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初步认为耐冬的耐寒性优于雪椿。(4)分析了低温胁迫时冷应激引起的雪椿转录组学变化。在以25℃(T1)处理为对照,通过0℃,-4℃,-8℃和-12℃(T3,T5,T7和T9)进行低温胁迫下雪椿叶片转录组研究中,T3/T1,T5/T1,T7/T1和T9/T1这4个比较组中差异上调表达的基因分别为2828,2384,3099和3075个,差异下调表达的基因分别为3184,2 2592,2373和2615个。通过GO注释和GO富集对这些基因进行分析可知,这些基因的功能主要是刺激、代谢过程、催化活性或结合的反应。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中,有67与低温胁迫调控相关基因被选出,包括26个冷响应转录因子,17个参与冷传感器或信号转导基因和24个参与质膜稳定和渗透反应基因。可知分子调控机制在雪椿低温胁迫时通过信号转导,渗透调节快速的做出应激反应。
刘落鱼,佘汉基,周彤彤,薛立[5](2018)在《10种茶花叶片的光合和荧光特性》文中研究表明为给茶花的培育和筛选提供参考依据,以广东省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山茶园的10种茶花为材料,通过测定其光合特性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揭示其光合荧光的基本生理特征。结果表明:10种茶花的主要光合生理特性因子中,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水分利用率(WUE)的范围值分别为3.77~11.66μmol·m-2s-1、0.04~0.17 mol·m-2s-1、236.37~380.79μmol·mol-1、0.71~3.14 mmol·m-2s-1、0.05~0.41、1.81~5.43μmol·mol-1;10种茶花的主要叶绿素荧光参数中,最大荧光(Fm)、 PSII实际光量子效率(YII)、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PSII非调节性能量耗散(YNO)、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的范围分别为229.75~358.00、0.04~0.07、3.15~5.11、0.66~0.72、0.14~0.30。10种山茶中,茶梅和张氏红山茶均为高光合能力品种,适宜栽培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方;烈香和甜香水均为低光合、低蒸腾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的品种,适宜栽植于较干旱的环境中;另外,烈香、杰作和张氏红山茶均适宜于强光环境中生长,而甜香水、茶梅、海泡和赛桃红则与之相反。
洪文泓[6](2017)在《山茶属4种植物对模拟干旱的生理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越南油茶(Camellia drupifera Lour.)、南山茶(Camellia semiserrata Chi.)和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 C.F.Wei.)这4种山茶属植物的幼苗为试验材料,利用聚乙二醇(PEG-6000 10%、20%和30%)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并结合复水试验,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研究干旱胁迫对这4种植物幼苗的影响,并用综合评价方法评定其抗旱性,旨在为苗木生产和城市绿化抗旱植物的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为其栽培引种和园林推广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期间,4种植物的叶片组织含水量逐渐下降,经过一定复水处理后,基本能逐渐恢复到对照水平。相反,4种植物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均呈持续增加的趋势;随着后期复水,也同样有所下降。普通油茶和杜鹃红山茶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变化不是很大,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略有升高,增量较小,而越南油茶和南山茶在干旱胁迫前期变化不大,但在后期可溶性糖含量显着提升,并在复水后有所回落。(2)干旱胁迫期间,4种植物幼苗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上升,普通油茶在整个干旱胁迫期间上升的幅度不大,相反南山茶在干旱胁迫前期变化幅度不大,而在第36h时显着上升,并达到最大值,复水后也未能恢复到对照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着干旱程度加深而逐渐增大,在干旱胁迫解除并进行复水处理后,4种植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曲线大致相同,不同时间的干旱胁迫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干旱胁迫期间,4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只有类胡萝卜素含量大体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复水后有所下降,与对照相比变化幅度不大。SPAD值基本上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而呈下降趋势。(4)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POD活性、叶绿素含量、SPAD值、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性等指标作为抗旱性评价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4种植物的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越南油茶>杜鹃红山茶>普通油茶>南山茶。
尚刘群[7](2017)在《南疆盆地两个核桃主栽配套品种光合作用特性》文中提出核桃(Juglans regia L.)为新疆南疆盆地栽植面积第二大的经济林主栽树种,其中’温185’(J regia’Wen185’)和’新新2号’(J regia ’Xinxin2’)为最主要的主栽配套品种。在南疆盆地高光热环境背景下研究其光合作用特性,不仅有助于核桃生产园的丰产栽培管理,而且可为适应于南疆盆地高光热条件的核桃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鉴于此,本文以南疆盆地乌什县大田种植环境条件下的’新新2号’和’温185’为研究对象,借助光合作用测定仪和荧光测定仪,采用活体测定方法,对两个核桃品种的光响应特征及果实不同生育时期(座果期、速生生长期、硬核期、脂化期和近成熟期)的光合作用参数进行了比较,对比分析了晴天和阴天天气条件下两个核桃品种果实不同生育时期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特征和晴天天气条件下两个核桃品种果实生育时期的叶片光能转化效率(Fv/Fm)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适用于两个核桃品种光响应曲线拟合的数学模型为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温185’核桃品种果实不同生育时期光饱和点近成熟期最高(1 492 μmol·m-2·s-1),速生生长期最低(1 332 μmol·m-2·s-1),光补偿点脂化期最高(52 μmol·m-2.s-1),硬核期最低(36μmol·m-2·s-1)。’新新2号’核桃品种果实不同生育时期光饱和点脂化期最高(1552μmol·m-2·s-1),硬核期最低(1 216 μmol·m-2·s-1),光补偿点硬核期最高(64 μmol·m-2·s-1),座果期最低(32 μmol·m-2·s-1)。两个核桃品种对南疆盆地的高光热条件均不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晴天、阴天以及两种天气条件下,两个核桃品种果实不同生育时期树冠不同着生部位叶片Pn日变化和不同着生部位叶片在果实不同生育时期的Pn变化均存在显着差异。其中:晴天天气条件下两个核桃品种果实不同生育时期树冠外围正南方向叶片Pn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态,出现了由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明显“光合午休”现象;阴天天气条件下,两个核桃品种果实不同生育时期树冠外围正南方向叶片Pn日变化曲线均呈单峰态,未发生“光合午休”现象;两种天气条件下两个核桃品种树冠内堂着生叶片在果实不同生育时期的Pn始终处于最低水平。晴天和阴天天气条件下,两个核桃品种果实不同生育时期Pn变化趋势相同,但不重合,存在显着差异,且’温185’净光合速率高于’新新2号’;阴天天气条件下,两个核桃品种果实不同生育时期Pn变化趋势不同,呈交叉状态,且存在显着差异。’温185’和’新新2号’核桃品种果实不同生育时期树冠不同着生部位叶片光能转化效率(Fv/Fm)日变化和不同着生部位叶片在果实不同生育时期的Fv/Fm变化均存在显着差异。其中:树冠外围正南方向叶片Fv/Fm日变化呈先减小后增大的“V”型变化趋势;树冠外围正南方向叶片在果实不同生育时期的Fv/Fm始终低于其他4个着生部位。同时,两个品种在果实不同生育时期的Fv/Fm变化趋势不同,呈交叉状态,存在显着差异,但均随果实生育时期的推移总体呈上升态势。
张培,郭俊杰,谌红辉,曾杰[8](2016)在《西南桦24个无性系的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文中提出以24个西南桦无性系的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叶绿素荧光参数Fo、Fv、Fm、Fv/Fo以及Fv/Fm均差异显着(p<0.05);FB4、BY-1无性系的Fv/Fo和Fv/Fm与A3及1-202无性系差异不显着,而显着高于绝大多数其他无性系,说明这些无性系光合效率高;无性系的苗高和地径均与Fo呈显着负相关,与Fv、Fm、Fv/Fo和Fv/Fm大多呈显着正相关;A3、FB4、1-202和BY-1等4个无性系生长表现好且光合效率高,可作为优良无性系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石元豹,曹兵[9](2015)在《CO2浓度倍增对宁夏枸杞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了解气候变化对枸杞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宁夏枸杞苗木为试验材料,采用开顶式气室模拟控制CO2浓度,设置倍增CO2浓度(720±20μmol/mol)和自然环境大气CO2浓度(360±20μmol/mol,对照)处理,测定2种处理下枸杞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其变化。结果表明:CO2浓度倍增处理对宁夏枸杞叶片的初始荧光(F0)无显着影响,而最大荧光(Fm)、PSII的潜在光化学活性(Fv/F0)、PSII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RET)、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II)均显着增加,说明CO2浓度倍增可以提高枸杞叶片的光能转化效率以及光能利用率,增强其光合能力。
陈永滨[10](2015)在《闽楠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闽楠(Phoebe bournei)为樟科(Lauraceae)楠属(Phoebe)常绿乔木,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珍贵的用材和园林绿化树种。闽楠生长速度慢,野生资源少,市场需求量大,人工造林是解决闽楠资源保护和木材需求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采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和OS5p调制叶绿素荧光仪,选用2年生(部分实验3年生)树苗,在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方面对沙县、政和、延平和建瓯的闽楠不同种源之间的差异、日进程的季节性差异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闽楠与桢楠、猴樟、香樟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差异,可掌握闽楠光合生理生态适应能力范围,为闽楠栽培和养护提供理论指导。(1)闽楠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等光合参数以及实际原初光能捕获效率Yield、光化学猝灭系数qP等叶绿素荧光参数在不同地理种源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建瓯种源和政和种源间大部分参数值差异显着,而延平种源和沙县种源大部分参数值介于建瓯和政和种源间。光响应和CO2响应结果表明,闽楠不同地理种源在光和CO2响应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4个种源的光响应和CO2响应参数值变化范围相对较小,其中光补偿点LCP较低,光饱和点LSP较高,闽楠幼苗较耐荫,但也能忍受一定的强光照射。(2)闽楠不同季节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日进程差异大。闽楠Pn、Tr、Gs等光合参数不同季节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或“双峰型”,而Ci为“U型”。不同季节Fv/Fm、Fv/Fo日变化呈“V型”、“单峰型”或“双峰型”,NPQ日变化规律不明显。不同季节Yield、qP和ETR日变化进程与各季节Pn日变化曲线较一致。秋季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值较大,冬季较小,即闽楠秋季生长比较旺盛,而冬季处于生长休眠期。(3)闽楠与桢楠、猴樟和香樟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存在一定差异。Pn、Ls日变化均为“双峰型”;闽楠和桢楠Gs日变化为“单峰型”,香樟和猴樟为“双峰型”;Ci日变化均呈“w型”;闽楠Tr日变化为“单峰型”,其它3种为“双峰型”;WUE的日变化规律不明显。闽楠表征日光合能力的光合参数值与桢楠较为接近,但低于香樟而高于猴樟。对其进行光和CO2响应分析发现,闽楠的光合潜力远小于桢楠、香樟和猴樟。闽楠大部分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小于桢楠和香樟而大于猴樟。综上所述,闽楠不同地理种源、不同生长季节、不同物种间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存在不同程度差异。闽楠幼苗既耐荫又能忍受一定光强,建瓯种源光合特性优于其它种源;秋季闽楠光合能力强,为生长旺盛季节;闽楠的光合能力与桢楠较接近,低于香樟而高于猴樟,在光合潜力方面远低于桢楠、香樟和猴樟,反映了闽楠生长速度慢的特性。
二、5种红山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种红山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3种山茶科植物苗期光合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方法 |
1.3.1 瞬时光合特征测定 |
1.3.2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1.4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叶片瞬时光合特性参数 |
2.2 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 |
3 讨论与结论 |
(2)水肥胁迫对不同尾叶桉无性系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肥胁迫对尾叶桉生长性状的影响 |
2.2 水肥胁迫对尾叶桉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2.3 尾叶桉生长、叶形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
2.4 聚类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3)遮阴对5种珍贵树种幼苗光合及叶片解剖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遮阴对植物光合特性的研究 |
1.2.2 遮阴对植物叶片结构特征的研究 |
1.2.3 遮阴对植物生长形态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光合参数测定 |
2.3.2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2.3.3 叶片解剖结构观察 |
2.3.4 叶片基本属性测定 |
2.3.5 生长指标测定 |
2.4 课题来源及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遮阴对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1 遮阴对闽楠气体交换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
3.1.2 遮阴对赤皮青冈气体交换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
3.1.3 遮阴对红榉气体交换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
3.1.4 遮阴对香樟气体交换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
3.1.5 遮阴对南酸枣气体交换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
3.1.6 遮阴对幼苗光合-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3.1.7 小结 |
3.1.8 讨论 |
3.2 遮阴对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3.2.1 遮阴对PSⅡ实际量子产量Y(Ⅱ)的影响 |
3.2.2 遮阴对PSⅡ电子传递效率(ETR)的影响 |
3.2.3 遮阴对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的影响 |
3.2.4 遮阴对光化学淬灭系数(qP)的影响 |
3.2.5 遮阴对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的影响 |
3.2.6 小结 |
3.2.7 讨论 |
3.3 遮阴对幼苗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
3.3.1 叶表皮及主脉结构特征 |
3.3.2 叶肉解剖结构特征 |
3.3.3 气孔特征 |
3.3.4 小结 |
3.3.5 讨论 |
3.4 遮阴对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
3.4.1 遮阴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4.2 遮阴对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
3.4.3 遮阴对生物量及分配比例的影响 |
3.4.4 小结 |
3.4.5 讨论 |
3.5 5个树种幼苗耐阴性综合评价 |
3.5.1 相对值的计算 |
3.5.2 主成分分析 |
3.5.3 隶属函数与权重的确定 |
3.5.4 综合得分的计算 |
4 结论 |
4.1 主要结论 |
4.2 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日本雪椿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低温胁迫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
1.1.1 低温胁迫对植株的影响 |
1.1.2 低温胁迫对植物膜系统的影响 |
1.1.3 低温胁迫对植物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1.1.4 低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1.5 低温胁迫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
1.1.6 低温胁迫对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1.2 低温胁迫植物生理生化响应研究进展 |
1.2.1 田间观测 |
1.2.2 叶片组织结构 |
1.2.3 低温半致死 |
1.2.4 叶绿素含量 |
1.2.5 抗氧化系统(SOD/POD/CAT)与抗寒性 |
1.2.6 渗透调节物质 |
1.3 低温胁迫植物分子响应研究进展 |
1.3.1 基因调控膜稳定和渗透响应 |
1.3.1.1 膜稳定 |
1.3.1.2 渗透响应 |
1.3.2 信号传导 |
1.3.2.1 第二信使Ca~(2+) |
1.3.2.2 CBF调控的信号通路与表达的自我调控 |
1.3.3 低温蛋白 |
1.3.3.1 冷调节蛋白(cold regulated proteins,CORs) |
1.3.3.2 植物内源性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AFPs) |
1.3.4 转录因子 |
1.4 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进展 |
1.4.1 转录组概述 |
1.4.2 转录组测序在植物中的应用 |
1.5 中日两国山茶花的渊源及异同 |
1.5.1 中日两国山茶花栽培史及渊源 |
1.5.1.1 中国山茶花栽培史 |
1.5.1.2 日本山茶花栽培史 |
1.5.2 中日两国观赏山茶花的异同 |
1.5.2.1 中国山茶花与日本椿 |
1.5.2.2 中国茶梅与日本山茶花 |
1.6 雪椿生物学特性 |
1.7 山茶属植物抗寒性研究进展 |
1.7.1 山茶属植物形态结构和抗寒性之间的关系 |
1.7.2 山茶属植物相关抗寒生理指标的研究 |
1.7.3 山茶属抗寒性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2章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2.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雪椿种源地及引种地气候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城市间的气温比较 |
3.2.2 各种源地和引种地月平均降水量与月平均湿度比较 |
3.2.3 4城市气候因素的多重比较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3个种源雪椿抗寒性差异分析 |
4.1 试验地概况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田间越冬观测方法 |
4.2.3 叶片解剖结构观察方法 |
4.2.4 叶片低温半致死测定方法 |
4.2.5 抗寒指标测定方法 |
4.2.6 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室外越冬观测结果 |
4.3.2 叶片解剖结构特征 |
4.3.3 叶片相对电导率的低温响应及半致死温度分析 |
4.3.4 抗寒性生理指标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雪椿和耐冬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性研究 |
5.1 试验地概况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处理方法 |
5.2.2.1 自然低温胁迫 |
5.2.2.2 人工低温胁迫 |
5.2.2.3 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 |
5.2.3 测定方法 |
5.2.3.1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方法 |
5.2.3.2 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 |
5.2.4 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 |
5.2.5 数据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 |
5.3.2 不同低温胁迫方式对雪椿和耐冬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5.3.2.1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3.2.2 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5.3.2.3 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5.3.2.4 对POD酶活性的影响 |
5.3.2.5 对SOD酶活性的影响 |
5.3.2.6 对CAT酶活性的影响 |
5.3.2.7 对MDA含量的影响 |
5.3.3 隶属函数综合评价 |
5.4 讨论 |
5.4.1 叶绿素含量与耐冬和雪椿抗寒性的关系 |
5.4.2 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与耐冬和雪椿抗寒性的关系 |
5.4.3 POD、SOD和 CAT酶活性与耐冬和雪椿抗寒性的关系 |
5.4.4 MDA与耐冬和雪椿抗寒性的关系 |
5.4.5 耐冬和雪椿抗寒性综合评价 |
5.5 小结 |
第6章 低温胁迫下雪椿9 号转录组的De novo组装和功能注释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及处理方法 |
6.1.2 试验方法 |
6.1.2.1 RNA的提取 |
6.1.2.2 RNA纯度及浓度检测 |
6.1.2.3 文库构建和Illumina测序 |
6.1.2.4 雪椿低温胁迫下抗寒基因转录组研究分析流程 |
6.1.2.5 数据分析 |
6.1.2.6 差异基因表达的鉴定 |
6.1.2.7 雪椿差异表达基因的部分验证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Illumina测序,de novo组装和注释 |
6.2.2 基因表达水平评估 |
6.2.3 雪椿低温胁迫差异表达分析 |
6.2.3.1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6.2.3.2 两类冷应激模式的Kmeans分析 |
6.2.3.3 雪椿低温胁迫下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注释和GO富集 |
6.2.3.4 差异表达基因COG分类 |
6.2.3.5 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 |
6.2.4 雪椿9 号叶片中低温胁迫响应相关基因的q RT-PCR验证 |
6.3 讨论 |
6.3.1 雪椿的Illumina测序序列的组装及功能注释与分类 |
6.3.2 冷传感器和信号转导基因与雪椿抗寒性 |
6.3.3 质膜稳定和渗透反应有关基因 |
6.3.4 冷应答有关转录因子 |
6.3.5 雪椿低温胁迫反应机制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3 创新点 |
7.4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
(5)10种茶花叶片的光合和荧光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茶花光合特性比较 |
2.2 茶花荧光特性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3.1 茶花光合特性分析 |
3.2 10种茶花荧光特性分析 |
(6)山茶属4种植物对模拟干旱的生理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及中英文对照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概述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 |
1.2.1 聚乙二醇模拟干旱研究概述 |
1.2.2 植物抗旱研究进展概况 |
1.3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3.1 立题依据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苗木 |
2.1.2 聚乙二醇溶液 |
2.1.3 霍格兰营养液 |
2.2 试验方法 |
2.3 指标测定 |
2.3.1 叶绿体色素 |
2.3.2 叶片相对含水量 |
2.3.3 相对电导率 |
2.3.4 可溶性糖含量 |
2.3.5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
2.3.6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
2.3.7 过氧化物酶活性 |
2.3.8 丙二醛含量 |
2.3.9 SPAD值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干旱胁迫下山茶属4种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 |
3.2 干旱胁迫下4种植物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
3.3 干旱胁迫下4种植物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3.4 干旱胁迫下4种植物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3.5 干旱胁迫下4种植物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 |
3.6 干旱胁迫下4种植物叶片过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3.7 干旱胁迫下4种植物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
3.8 干旱胁迫下4种植物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 |
3.8.1 干旱胁迫对普通油茶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3.8.2 干旱胁迫对越南油茶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3.8.3 干旱胁迫对南山茶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 |
3.8.4 干旱胁迫对杜鹃红山茶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3.9 干旱胁迫下山茶属4种植物叶片SPAD值的变化 |
3.10 山茶属4种植物的抗旱性综合评价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1.1 植物抗旱性与相对含水量变化的关系 |
4.1.2 植物抗旱性与相对电导率变化的关系 |
4.1.3 植物抗旱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关系 |
4.1.4 植物抗旱性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关系 |
4.1.5 植物抗旱性与SOD活性变化的关系 |
4.1.6 植物抗旱性与POD活性变化的关系 |
4.1.7 植物抗旱性与MDA含量变化的关系 |
4.1.8 植物抗旱性与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关系 |
4.1.9 植物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南疆盆地两个核桃主栽配套品种光合作用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2 供试材料 |
2.3 研究方法 |
第3章 两个核桃品种的光响应特征及果实不同生育时期的光合生理参数 |
3.1 结果与分析 |
3.2 讨论 |
3.3 小结 |
第4章 两个核桃品种果实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净光合速率 |
4.1 结果与分析 |
4.2 讨论 |
4.3 小结 |
第5章 两个核桃品种果实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光能转化效率 |
5.1 结果与分析 |
5.2 讨论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西南桦24个无性系的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 |
2.2 生长指标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9)CO2浓度倍增对宁夏枸杞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试验地概况 |
2材料与方法 |
2.1试验材料 |
2.2试验设计 |
2.3试验方法 |
2.4数据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CO2浓度倍增对宁夏枸杞叶片F0和Fm的影响 |
3.2 CO2浓度倍增对宁夏枸杞叶片Fv/Fm和Fv/F0的影响 |
3.3 CO2浓度倍增对枸杞叶片 ΦPSII的影响 |
3.4 CO2浓度倍增对枸杞叶片RET的影响 |
4讨论与结论 |
(10)闽楠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闽楠的研究背景 |
1.2 树木光合特性研究概况 |
1.2.1 不同胁迫条件对树木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2 不同施肥处理对树木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3 不同树木种类(或家系、种源)光合特性的差异 |
1.3 树木光合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研究 |
1.3.1 树木光合日变化研究 |
1.3.2 树木光合季节变化研究 |
1.4 树木光合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1.4.1 树木光合对光强因子的响应 |
1.4.2 树木光合对CO_2浓度的响应 |
1.5 树木叶绿素荧光研究概况 |
1.5.1 不同胁迫条件对树木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1.5.2 不同树木种类(或家系、种源)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光合作用日变化测定 |
2.3.2 光合-光响应测定 |
2.3.3 光合-C_O2响应测定 |
2.3.4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闽楠不同地理种源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
3.1 闽楠不同地理种源光合参数比较 |
3.2 闽楠不同地理种源Pn—PAR响应分析 |
3.2.1 Pn—PAR响应曲线比较 |
3.2.2 Pn—PAR响应参数比较 |
3.3 闽楠不同地理种源Pn—CO_2响应分析 |
3.3.1 Pn—CO_2响应曲线比较 |
3.3.2 Pn—CO_2响应参数比较 |
3.4 闽楠不同地理种源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闽楠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日进程季节变化研究 |
4.1 闽楠不同季节光合参数日进程分析 |
4.2 闽楠不同季节Pn—PAR响应分析 |
4.2.1 Pn—PAR响应曲线比较 |
4.2.2 Pn—PAR响应参数比较 |
4.3 闽楠不同季节Pn—CO_2响应分析 |
4.3.1 Pn—CO_2响应曲线比较 |
4.3.2 Pn—CO_2响应参数比较 |
4.4 闽楠不同季节叶绿素荧光参数日进程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闽楠与桢楠、香樟、猴樟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
5.1 光合特征参数日进程研究 |
5.1.1 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限制值的比较 |
5.1.2 叶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的比较 |
5.1.3 叶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的比较 |
5.2 叶片Pn与生理生态因子和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
5.3 Pn—PAR响应分析 |
5.3.1 Pn—PAR响应曲线比较 |
5.3.2 Pn—PAR响应参数比较 |
5.4 Pn—CO_2响应分析 |
5.4.1 Pn—CO_2响应曲线比较 |
5.4.2 Pn—CO_2响应参数比较 |
5.5 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5种红山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3种山茶科植物苗期光合特性的研究[J]. 郭彩霞,朱铧楠,杨佳曼,武宇凡,谢子才,肖可菁,李铄,陈红跃.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05)
- [2]水肥胁迫对不同尾叶桉无性系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 杨会肖,廖焕琴,杨晓慧,徐放,张卫华,潘文.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 [3]遮阴对5种珍贵树种幼苗光合及叶片解剖特性的影响[D]. 薛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
- [4]日本雪椿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理研究[D]. 吴雅文.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6)
- [5]10种茶花叶片的光合和荧光特性[J]. 刘落鱼,佘汉基,周彤彤,薛立. 经济林研究, 2018(04)
- [6]山茶属4种植物对模拟干旱的生理响应[D]. 洪文泓.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南疆盆地两个核桃主栽配套品种光合作用特性[D]. 尚刘群.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8]西南桦24个无性系的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J]. 张培,郭俊杰,谌红辉,曾杰.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6(02)
- [9]CO2浓度倍增对宁夏枸杞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 石元豹,曹兵. 经济林研究, 2015(03)
- [10]闽楠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D]. 陈永滨.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