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模仿创新 发挥后发优势(论文文献综述)
邓宇[1](2022)在《后发国家探索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优劣势表现与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后发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受历史、社会结构以及要素禀赋等多重复杂因素影响,存在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准确理解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的动态演进过程和内在逻辑关系极其重要。对此,发展经济学不仅应呼应和回答后发国家在后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的结构性问题,而且应重点研究后发国家不同阶段的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的变化问题。以中国为代表的后发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经过艰辛探索与实践创新,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为其他后发国家技术创新、制度变革等具体路径提供了有益参考。本文结合前期研究,围绕中国三次比较有影响力的关于后发优势、后发劣势的争论,总结提炼中国的成功经验,提出后发国家应聚焦科技自主创新与制度改革,以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后发国家内生性增长,进而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尽快补齐短板,加快探索适合国情特色、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本文建议立足后发国家的成败案例和不同模式,深化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比较研究,构建新的发展经济学范式与实证研究体系。
李安[2](2020)在《技术创新模式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制造业在经历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规模扩张后,依靠投资拉动的发展方式呈现出疲软态势。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影响着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格局。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加大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融合度,力求通过技术创新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来应对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然而在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问题上,中国长期存在着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之争。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是技术进步的两条重要途径,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的不同。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进行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以更有效的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是理论界依然没有明确回答的问题。为此,本文以技术创新模式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主题,从理论上分析技术创新模式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机理。并利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从全行业、分阶段、分行业三个层面对技术创新模式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行实证检验,探究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最优的技术创新路径。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首先,对中外理论界关于技术创新模式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认识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技术创新模式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梳理了技术创新模式的相关理论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理论。在技术创新模式的相关理论中,介绍了熊彼特创新理论、技术差距理论和后发优势理论;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理论中,介绍了产业结构理论、雁行形态理论和价值链理论。第二,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发展特征及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演进历程和动因进行梳理。发现中国制造业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模仿创新过程,并在不同动因的驱动下积极进行转变。然后,阐述了当前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主要特征并与工业强国比较,探究中国制造业与工业强国的技术差距。通过上述的分析,总结出中国制造业在技术追赶过程中技术创新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后文探究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提供现实依据。第三,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行测度与分析。首先,探讨了新形势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有助于理解和把握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其次,梳理了当前理论界存在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认识误区,并对当前学者常用的转型升级的衡量指标及其局限性进行探讨。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从产业发展主体的角度来说,转型升级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实现产业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演进。所以选取全要素生产率、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多个维度衡量制造业转型升级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最后,对多个衡量指标的测算方法进行说明,并从整体和细分行业角度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行测算分析,全面考察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状和变化趋势。第四,从理论上分析技术创新模式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理,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两条重要途径,通过技术溢出效应、要素匹配效应、市场竞争效应和协同创新效应的发挥来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本文以这四个效应为框架展开探讨,首先对技术溢出、要素匹配、市场竞争和协同创新的内涵进行阐述,并在不同效应作用下探究技术创新模式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理。重点引入了南北技术扩散模型、两部门模型、波特钻石模型,分别针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全要素生产率、盈利能力、国际竞争力维度进行特定的数理分析和理论分析。同时深入挖掘了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的协同关系,通过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第五,利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技术创新模式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行实证检验。首先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对全行业层面的样本数据进行初步的回归分析。考虑到制造业转型升级可能存在动态连续性,所以进一步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并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差分广义矩估计两种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广义矩估计可以解决模型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使实证结果更加具有可靠性。在全样本分析的基础上,为了增加实证结果的全面性,又分别基于时间维度和行业异质性维度进行扩展分析。第六,提出技术创新模式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三方面的建议,一是推动高技术制造业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高技术制造业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必须通过自主创新转变核心技术缺失的现状。二是提高中低技术制造业的创新动力和工艺水平。当前来看中国中低技术制造业模仿创新的潜能依然存在,可以和自主创新共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所以必须发挥政府对中低技术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并鼓励中低技术制造业利用高技术对现有工艺进行改良。三是完善技术创新的制度和环境。任何战略的实施,都需要支持性的配套制度来保障,相应的制度和环境配套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技术创新模式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全行业、分阶段、分行业三个层面展开实证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不同技术创新模式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阶段性差异和行业异质性差异。(1)从分阶段的实证结果来看,2011年后中国制造业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开始超过模仿创新,所以本文以2011年为时间节点分别进行估计。在2011年前后两个时间段,自主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均为负,对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均为正。这种研发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作用不匹配的现象,主要是因为自主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模仿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在20052010年到20112017年由正转负,说明近年来模仿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不再明显,甚至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抑制作用。(2)从分行业的实证结果来看,全要素生产率依然具有特殊性,无论是中低技术制造业还是高技术制造业,自主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均产生负影响,模仿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均产生正影响。但当以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来衡量制造业转型升级时,对中低技术制造业来说,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均对其产生正影响,说明中低技术制造业可以采用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两种方式来推进转型升级。但是对于高技术制造业,自主创新对二者均产生正影响,模仿创新对二者均产生负影响,说明高技术制造业必须通过自主创新转变当前核心技术缺失的现状,不适宜继续采用模仿创新。因此,中国制造业应该根据行业技术异质性特征,在技术革命的“机会窗口期”,通过适宜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向自强[3](2020)在《技术进步路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基于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但是,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的同时,单位能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低以及环境污染大等问题仍然存在。对此,党和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做出了巨大努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仅可以解决目前我国产业结构面临的重大难题,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抓手。新阶段下,要想推动我国产业结构有效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依托技术进步,技术技术进步始终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坚力量。但是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探讨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介绍了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路径等相关概念,陈述了本文研究所涉及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技术进步路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主要从定性视角分析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三种路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用2002-2016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第五部分是结论和政策建议,主要结论是自主创新起初对产结构升级带动效应不明显,而随着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技术引进短时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长期有可能阻碍经济发展,如果不能及时吸收,改造,引进的技术会导致产业结构升级的负效应;模仿创新短期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大,长期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东部和中部技术基础能力强、有累积,适合走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道路,西部地区由于高端技术人才缺乏以及经济实力较弱,走技术引进道路也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实际选择技术进步路径,加强地方政府政策引导,采取区域差异化的创新扶持政策,加强跨地区合作机制,促进不同地区协同创新。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视角较为新颖,本文考虑到技术进步路径存在差异,由此可能对产业结构带来不同影响,故将技术进步进行合理划分;选用模型较为合理,本文首先利用门槛回归检验基于不同经济实力下变量之间的关系,然后考察中国整体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技术进步不同路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彭伟辉[4](2019)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视角下后发国技术进步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技术革命爆发引起技术经济范式转换,为后发国技术赶超创造了“机会窗口”。选择正确的技术进步路径,实施科学的产业政策,是后发国把握“机会窗口”、实现技术和经济赶超的重要保证。以5G通信技术商业化运营为标志,全球进入第六次技术革命爆发阶段,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采取何种路径推动我国技术进步,至今学术界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坚持基于比较优势的适宜性技术进步路径认为应该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引进适宜性技术,通过“阶梯式”产业升级,推动我国技术进步;坚持基于竞争能力基础的技术赶超路径认为应该偏离要素禀赋优势,通过创新能力积累和实施选择性产业政策等措施,推动我国对先发国的技术和经济赶超。本文从世界技术革命周期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视角,构建了后发国技术赶超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并聚焦于类似中国这种后发大国,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后发国选择基于比较优势的适宜性技术进步路径很有可能掉入“技术模仿陷阱”和“技术进步路径转型陷阱”。选择基于竞争能力基础的技术赶超路径则有利于后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快速吸收技术革命成果,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也有利于推动本国技术进步方式由引进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提高国际技术竞争力,进而实现对先发国的技术经济追赶、甚至超越。后发国沿技术追赶路径前进时,需要根据技术经济范式的阶段特征和转换要求,选择合适的技术进步方式,适当的国家干预措施有助于后发国技术进步方式由技术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本文主要创新工作如下:一是本文构建了一个后发国对先发国(发达国家)技术赶超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创新性提出了后发国技术赶超路径——“嵌入式技术引进—技术模仿与渐进式创新—国家支持的选择性创新—企业自主式技术创新”,并阐述了后发国实现技术赶超需具备的主要条件。二是首次提出了技术赶超的“第三种机会窗口”概念。“第三种机会窗口”是技术革命领导权的转换机会,产生原因是原工业革命核心国由于既有技术经济范式的“路径锁定”,导致新技术革命难以在旧技术革命核心国展开,后发国抓住该机会可能实现对旧技术革命核心国的技术超越。以2019年5G技术商业化运营为标志,全球迎来了第六次技术革命,基于后发国技术赶超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本文认为目前正处于后发国技术赶超的“第三种机会窗口”,也是我国夺取新技术革命领导权的“百年机遇期”,瞄准引领新技术范式的核心技术领域,实施国家支持的自主创新战略,加快推动我国取得第六次技术革命领导权的步伐。三是针对后发国技术赶超的关键环节——技术进步方式由技术引进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构建了后发国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模型,动态分析了模仿技术路径和自主创新路径的演进过程,并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模型结论,发现处于赶超阶段的中国更适合基于竞争能力基础的技术赶超路径,对近期学术界争论的技术进步路径和产业政策选择问题给出了一种答案。
李瀚林[5](2019)在《中国经济增长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全面、深刻、长远;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广泛、深切、聚焦。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已由建国初期世界上最为贫穷的国家之一转变为人均GDP近万美元的中高收入国家,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1952年至2018年,中国GDP从679.1亿元大幅跃升至90.03万亿元,实际增长174倍;人均GDP从119元提高到6.46万元,实际增长70倍;全国财政收入从1950年的62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83352亿元,年均增长12.5%,增长了近3000倍;据IMF测算,中国经济增长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了近30%的增量。70年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70年的伟大历程,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教训;70年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70年后再出发,要总结好、展示好、宣传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伟大历史成绩,同时更要看到危机。古代中国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经济规模上都是遥遥领先于世界的;近代中国由于实验性技术创新的特点,加之落后的经济和腐朽的制度致使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现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奋起直追,以年均9.6%的GDP增速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近年来中国GDP增速开始明显下滑,中国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由注重增速转向注重增长质量,经济增速的下滑不禁使我们发问,中国经济增长的未来之路在何方?本文在选题背景之中国经济增长历程中引出了主题,实现高质量的增长路径在何方?有关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于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散见于着作中,主要探析了资本、劳动力和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详细推导了马克思的简单生产理论、扩大再生产理论和一般再生产理论的数学过程,通过分析得出存在固定资本投资的经济体中,放任自由竞争经济的均衡增长路径是不稳定的,而有宏观部门存在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却可以通过合理宏观调控实现稳定均衡,当然这种调控不是随意的,应由宏观部门来进行。继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之后,较系统的研究了西方经济学中的主要增长理论,分析其均衡增长路径。首先从生产函数的角度概括五位古典经济学家有没有发现新的变量,或者就新的变量给予不同的解释,或是创立了新的不同的生产函数;随后推导哈罗德模型,索洛模型,罗默模型和熊彼特模型的数学过程,分析其均衡增长路径,并判断增长路径是否稳定。研究发现哈罗德模型强调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且认识到投资的副作用;索洛模型认为技术进步决定经济增长,但是技术进步是外生给定的;罗默模型和熊彼特模型将技术进步(创新)内生化,认为经济增长来源于创新引发的技术进步,不同的是罗默模型强调的是创新出全新的产品(技术),而熊彼特模型突出的是创造性地破坏一种现有产品(技术)并用新的产品(技术)替代现有产品(技术)。研究西方增长理论之后,结合中国经济增长事实对比分析四种形式经济增长路径:投资型增长路径、劳动投入型增长路径、终端产品(GFP)消费推动型增长路径和创新驱动型增长路径;并就增长路径和中国增长阶段进行阐释;得出结论,中国的未来之路在于创新。随后界定创新的内涵,将创新区分为基础性创新和常规化创新,并就人口与创新、人力资本(企业家)与创新、制度(市场化程度)与创新的关系进行理论阐释;继而从市场规模和后发优势以及自主创新三方面分析中国的创新路径,并就中国的创新路径进行理论思考。实证方面,本文以中国30个省、市和自治区2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采用创新、制度变迁(市场化进程)、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以及劳动力作为解释变量来解释经济增长,通过面板门槛估计分析得出,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呈现近似倒“U”型的门槛效应。本文通过系统地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中国未来增长路径在于创新,创新路径是必然选择且任重道远。一是增强创新意愿:制度建设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创新。二是提高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相结合;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改善人力资本配置提升创新绩效。三是重“基础”强“常规”:加大基础性创新投入;激励常规化创新。70年后再出发,强烈的创新意愿,高水平的创新能力,最有效的创新方式是为未来中国持续增长的创新路径。
吕晓菲[6](2019)在《技术创新对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制造业作为现代化的发动机,是实现工业化的核心力量。然而在制造业取得显着成就的同时,仍然无法摆脱高耗能、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也存在着国际竞争力不强,相关产品附加值较低等问题。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制造业绿色增长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根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制造业健康增长的源泉,也是实现制造业绿色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将制造业如何实现绿色增长的问题聚焦在技术创新对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的影响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当前制造业的绿色增长效率如何?制造业关键技术创新路径如何识别?不同技术创新路径如何影响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SBM方向性距离函数、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通径分析法、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静态面板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以中国27个制造业行业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了技术创新路径对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的影响问题,所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测度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在界定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测度模型,考虑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的“好产出”和“坏产出”,应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度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运用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分析效率变动的原因,并对行业异质性差异进行解析。研究发现,当前制造业绿色增长处于中等发展水平,上升趋势并不稳定;技术创新是制造业实现绿色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以技术为主导优势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处于行业绿色增长的领先领域,并且表现出显着的上升态势。(2)识别关键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依据技术获取来源,将技术创新路径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技术引进三条路径。基于技术创新路径之间的相互替代或互补的关系,且具有一定的时间阶段性特征,本研究从静态视角借助通径分析法分析当前评价时期内三条技术创新路径对制造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平均作用效果,从动态视角借助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探究技术创新路径与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长期均衡关系,以此识别制造业关键技术创新路径,辨析创新路径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研究发现,静态视角下对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贡献最大的是模仿创新路径,并且模仿创新能够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的调节作用对制造业技术创新产生间接影响;动态视角下发现自主创新路径是长期影响上的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关键路径。(3)探究关键技术创新路径对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的影响。基于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的测度以及技术创新关键路径识别结果,构建技术创新路径对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影响模型,分析其影响结果,从行业异质性角度研究不同技术创新路径对不同类型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影响的差异,同时将技术创新路径之间的交互关系考虑在内,分析技术创新路径的调节效应,辨识技术创新路径对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自主创新路径与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之间存在显着的正“U”型变化关系,47.6%的制造业行业自主创新路径对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产生正向影响;模仿创新路径与绿色增长效率之间呈现显着的倒“U”型变化关系,制造业总体上有23.7%的行业模仿创新路径对绿色增长效率产生正向影响;依据技术创新路径之间的调节效应发现技术引进路径与模仿创新路径之间存在互补效应,能够推迟模仿创新路径对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的负向影响。
杜丽[7](2019)在《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研究》文中认为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其它产业发展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的支柱性、战略性产业,是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历史跨越的重要引擎。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讲,在经济起步阶段,中国凭借自身的劳动力数量和价格优势,通过加工贸易以较低的成本、较快的速度实现了装备制造业总体规模扩张与技术水平的累积。但是,随着中国进入经济动力转换、结构调整的新常态,这种依靠投资与廉价劳动力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并且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如在2018年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华发起贸易战,对机械装备、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品强加关税。这种被认为是旨在遏制中国技术实力以及“中国制造2025”功效发挥的贸易保护政策无疑对中国通过技术引进实现技术赶超的模式产生了巨大威胁,再通过技术引进的方式实现技术进步甚至赶超尤为困难。而此时,通过一定程度技术水平的积累,依靠自主创新获得技术持续性进步的成本相对降低。在此背景下,推动由技术引进驱动型的技术进步向自主创新驱动型的技术进步的转变将是中国装备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与重大挑战。因而剖析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路径的影响因素,探寻推动路径转换的内在因素,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乃至整个经济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以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为研究对象,从描述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路径的特征事实出发,根据内生增长等经典理论研究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路径的选择原因进行刻画,然后分析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共分为七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该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同时对装备制造业进行了概念界定,然后对全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间的结构联系进行了总括性阐述,最后归纳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策略和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首先对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方式从外生和内生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接着对索洛余值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随机前沿分析法等衡量技术进步的测度方法进行了介绍,然后对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分析,最后对相关文献进行了述评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第三章描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分析。首先先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总体发展进行描述统计性分析,然后详细分析了七大细分产业的发展及空间分布演变,最后利用各层面的技术引进费用及研发经费支出指标描绘了中国目前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路径。第四章是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时空演变格局的经验观察。首先指定了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测度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然后,选取基于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利用产业层面的各项统计年鉴数据测算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总体水平、分区域及细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最后,基于微观企业层面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运用OP方法测算了总体、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直观描绘并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规律。第五章分别从供给侧与需求侧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进行理论分析。首先,在传统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本、制度的因素纳入到模型的分析之中。然后,通过区分中间产品生产部门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两种技术进步模式,更好地分析了人力资本、制度等因素对自主研发型企业的影响。再者,通过对比技术创新企业和技术模仿企业两者的利润差异,分析企业在技术进步路径上的真实选择历程。最后,以纳入保留价格的豪特林模型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从需求侧探寻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经济总量扩张、人力资本总量的增加能够促进自主创新类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对利润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以知识产权为代表的制度因素对技术进步以及利润的影响力度较大,能提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而需求侧的因素则会使装备制造业的定价受限,可能会对其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有所削弱,另外政府对创新类制造业的研发补贴,也能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发展。第六章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路径选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通过构建包含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两类装备制造产品生产部门、最终产品生产部门以及代表性消费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进步方式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技术引进对经济总量的拉动作用要强于自主创新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而其对人力资本的拉动作用较弱。技术引进因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强,对就业总量的拉动作用较强。而同样的技术进步,对二者在位企业数量的影响是不同的。因为技术引进类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时,对经济总量拉动作用比较大,反过来就会促进装备制造业的产品需求较大,因此,较大的需求带来供给增加,从而使技术引进类装备制造生产部门快速扩张,行业利润增加,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但是,这也会产生一定的过度进入。等经济逐步回归稳态时,行业利润逐渐下降,企业会逐渐退出,但是由于前期进入数量较多,会导致企业数量退出数量较多,之后会回归稳态。但此过程中,技术引进类生产企业更容易造成企业的过度进入,形成产业动荡,不利于经济稳定发展。有必要对这类企业加大进入成本,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第七章简述了全文的研究结论,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之上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装备制造大国,在由技术引进迈向自主研发驱动发展的转型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该行业特有的问题。本文以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考虑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及细分行业的异质性,对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路径进行的系统描述和分析,丰富了现有文献研究视角;(2)利用各项统计年鉴及工业企业数据库,分别从宏观产业层面及微观企业层次较为全面地测度了装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既从描绘了宏观层面上装备制造业的细分行业及区域技术进步水平,又阐明了产业内部企业生产率的平均水平。(3)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视角构造了描述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路径的理论模型,从理论上探究了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进步的选择历程,并利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刻画了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对宏观经济水平的影响,丰富了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选择的理论基础。
肖彦余[8](2018)在《后发优势背景下中山市神湾镇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后发优势自上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国内外经济学者对其作出深入研究,并探讨如何运用在不同层面的后发地区,为该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参考。本文以广东省中山市神湾镇为例,从政府管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一角度出发,阐述了神湾镇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职能定位与作用的现状,分别分析了县域经济和神湾镇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并在后发优势背景下,对神湾镇政府推动经济实现跨越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中山市作为全国不设县(区)的地级市,镇行政功能类同县一级,而镇区之间发展悬殊,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神湾镇作为最后梯队成员,存在经济总量薄弱、规划指导水平不高、土地利用不科学、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极大限制了后续经济发展动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后发优势理论与县(镇)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相结合,从生态、技术、区位、环境、人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后发优势的实际运用,并借鉴宁波梅山湾、浙江绍兴富盛镇、珠海平沙镇等地的发展经验,意识到宏观调控、产业导向、宣传推广、市场监管、优质服务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重要性。作者结合工作实际,从加强宏观调控、提供优质服务、放大环境优势、把握生态优势、聚焦改善民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六大方面提出了神湾镇政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赵茂[9](2017)在《我国金融发展对阶段性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逐渐放缓,关于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问题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考虑到我国廉价劳动力和土地的终结、不可再生资源的约束、出口的弱化,新增长理论让众多的学者逐渐将目光转向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技术因素的关注。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来看,技术区别其他因素的重要原因是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特征,并且能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产生收益递增。但由于技术创新活动的资本投入大、不确定性强、风险系数高、信息不对称严重等特性,有效的金融安排将能够通过恰当的诱导机制与激励机制,激发创新主体创新潜能,缓解创新活动的融资约束,减少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分散创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因此,关于金融发展对中国技术创新活动的研究对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的研究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的一个分支,关于金融发展对技术、金融对经济增长的研究已不胜枚举。第二章基于亚当.斯密的分工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索罗的内生增长模型、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论、格利和肖的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论,默顿的金融功能论综述了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从目前关于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研究来看,较少基于技术创新的动态性、差异性、阶段性来分析金融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技术创新的方式、阶段的差异性,对金融的需求也存在差异性。那么,内生的金融结构、金融功能、金融安排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也就存在差异性,金融在不同阶段的融资、分散风险、信息处理等的作用机理和影响途径也各有比较优势。因此,不能仅仅笼统的就说明金融发展有利于技术创新。为此,考虑到中国技术创新的差异性、阶段性,本文结合众多的研究者关于研究的国家技术创新的有效路径的三个阶段:专业化模仿——模仿创新——自主创新来研究了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在理论构造上,第三章首先从创新主体的期望垄断获利,获取更多的风险利益,金融趋利性也决定其参与的可能,构造金融的技术创新动力模型,为全文二者的有机结合埋下了伏笔。当然,技术创新的融资约束严重、风险系数大、信息不对称、定价难、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特性,使得企业并不容易就能获取期望的利益,随着金融结构不断的调整、金融功能不断的优化、金融制度不断的完善,表现出缓解资金约束、分散风险、揭示信息不对称、监控功能直接作用于技术创新,并又通过结合外部宏观环境、人力资本、FDI等方面间接渠道来影响着技术创新。以此表明金融发展是有利于技术创新,奠定二者阶段划分的理论依据。结合中国技术发展的历史阶段和现状,考虑到技术创新的动态、阶段性,第四章首先综述了我国技术阶段的历史依据。核心部分是三个阶段的不同特征决定对金融的需求状况:在技术模仿阶段,后发优势占据主导地位,此时模仿的失败率低、风险小、收益先增后减,有效地避免了高风险、高投入,但是企业的融资需求约束较为严重,金融制度与外部金融规模在此时表现出显着的作用;模仿创新阶段是从纯模仿向自主创新的过渡阶段,技术表现为在已有的基础之上的消化吸收后的改进,对于企业而言模仿创新失败率低,风险低,但受制于技术壁垒、法律的约束,更为严重的是信息不对称。因此,金融制度、金融的信息处理功能在这阶段发挥主导性作用;自主创新的领先优势,推动着新型产业的发展、获取垄断利润,占据成本、质量的竞争优势。但高风险是企业必须面对最大的难题,当然高投入也是无法避免的,金融发展在自主创新阶段,主要是分散风险,缓解融资约束。以此来看,技术创新阶段:技术模仿→模仿创新→自主创新,从金融发展的角度来看,表现为融资约束、低风险→信息不对称→高风险的动态演变的过程。结合中国金融制度,从金融功能视角来分析金融对不同阶段技术创新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实证主要从宏观以及技术创新的三阶段进行了研究。第五章借助于王永中(2007)的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内生增长模型推导出金融对技术创新的正向效应。考虑到我国金融制度的特殊性,其对技术、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参照众多文献的基础上,采取金融自由化指标作为代理变量,主要通过熵值法对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数的进行了构造,通过计量模型实证发现金融显着的影响了技术创新。第六至八章,我们讨论了金融发展对专业化模仿、模仿创新、自主创新阶段的技术创新活动影响。我们发现在专业化模仿阶段:通过模型构建并结合我国的行业面板、地区面板实证了:(1)不断完善的金融制度,缓解技术模仿的融资规模约束,有利于企业的技术本土化创新;(2)在技术本土化过程中,融资规模需求满足是核心,金融制度与融资规模显着的影响技术模仿;在模仿创新阶段,通过模型构建并结合我国的行业面板、地区面板实证:(1)中国的金融自由化进程有利于技术模仿向自主创新的转换;(2)模仿创新阶段,金融的信息处理功能促进技术阶段的转换。在自主创新阶段,通过模型构建并结合我国的行业面板、地区面板实证:(1)完善的金融体系,降低事前的审查成本和事后监督成本,激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金融自由化通过分散风险、缓解信贷约束路径影响自主创新。最后,考虑技术创新模式多样性,阶段的复杂性,理想的金融体系应该是适应不同阶段、不同方式的技术创新。而现实的经济运行中各种技术都是纷繁复杂的,对于不同的技术创新的方式所需要的金融支持也是存在千差万别的。这也就是说,包括银行在内的各种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功能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的功能、安排存在差异性、动态性。为此,文章从匹配性、适度性、创新性、弹性四个角度构造了金融发展的最优目标导向来满足技术创新活动。结合金融实践,从四个维度构建了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
赵晓华[10](2016)在《基于能力构建的我国技术赶超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赶超发达国家是后发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赶超是后发国经济赶超的关键,而能力构建是技术赶超的前提条件。本论文从能力构建的视角对我国技术赶超问题展开研究,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理论分析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确定基于能力构建的技术赶超的研究架构,包括对技术追赶、技术赶超、能力、能力结构等的内涵、类型、相互关系进行梳理和分析,构造后发国家技术赶超与能力结构的模型,对基于能力结构的技术赶超阶段进行了划分,并提出后发国技术赶超阶段转换与发展路径假说。经验分析,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方面,考察了美国、日本、韩国等国技术赶超或追赶与能力结构转变的经验,对日本、韩国等国能力结构对技术赶超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以及对我国的有益启示。并结合建国以来我国技术追赶与能力结构的经验分析,估计了我国能力结构的技术赶超效应。构建了技术赶超的能力指数,对我国技术赶超的能力进行评价。通过我国高铁产业的案例,揭示了能力结构升级促进技术追赶的具体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能力结构是后发国技术赶超的基础,后发国要使技术赶超的目标成为现实,就必须发展和累积起足够的技术能力,而技术赶超问题实际上同时是一个能力结构升级的问题。不断累积技术能力,是赶超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构建技术能力应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国策之一。后发国能力和技术赶超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阶段性、动态发展变化的特点。技术能力结构呈现出从模仿能力、向研发能力、再向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的动态演进规律。能力结构决定了技术赶超的发展、运行和所处的阶段。能力结构应当是技术赶超阶段的划分标准。后发国技术赶超过程中,对已往技术追赶方式的路径依赖会对其赶超阶段转换造成困扰,这时,能力的累积和结构的升级有助于其顺利实现赶超阶段转换。一些典型的后发国家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十分注重构建相应的技术能力,同时加快能力结构升级,促进技术赶超阶段的转化。自工业革命以来,在后发国家中,美国是为数不多的历经模仿能力主导和研发能力主导的技术追赶阶段、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主导的技术赶超阶段的国家。自20世纪初起,美国在技术赶超上就已处于由原发创新主导型能力结构所决定的领先创新阶段。二战后,日本、韩国等国的技术模仿能力、研发能力快速发展,成功地实现了对领先国家的技术追赶。同时自主创新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目前日本、韩国等国在技术追赶上处于由研发主导型能力结构所决定的模仿创新阶段。同时,它们与美国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总体上仍处于技术追赶进程中。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技术模仿能力快速发展,成功地实现了对领先国家的技术追赶。同时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但我国与技术先进国家之间的技术距离还很大,要达到追赶的目标尚需不少时日。实证分析表明无论是我国国家总体层面,还是东部地区,亦或中西部地区,目前均仍处于模仿能力主导的技术追赶阶段。技术能力结构中技术研发能力是最为薄弱的,而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强。东部地区具有从模仿向模仿创新转变和具备了较好的局部赶超的条件。而中长期中、西部地区可能仍将处于技术模仿阶段,同时其自主创新能力也是较为薄弱的。近年来国内一些产业中的一些企业的技术已由量变发展到质变,电信设备、特高压输变电、大飞机等行业领域已经完成了模仿向模仿创新转变。同时,我国少数行业,例如家电、高速铁路产业很可能已经进入到了自主创新与局部技术超越阶段。对我国技术赶超的能力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我国技术赶超的能力指数构成中存在一些弱项指标和薄弱环节,应作为今后能力建设的重点。中国高铁能力结构升级与技术追赶的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能力是达到“以市场换技术”目标,走出“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恶性循环的决定性因素。开放条件下产业技术能力发展路径应遵循“模仿能力——研发能力一自主创新能力”、并以此促进技术赶超。大型复杂技术项目的技术赶超应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对策研究方面,提出我国能力结构升级与技术赶超的可行路径为:近期应走出技术“模仿陷阱”;中长期应摆脱“模仿创新路径依赖”,转向自主创新型赶超。鉴于各个产业与区域呈现出的能力结构发展与技术赶超的阶段是有差异的,模仿主导型能力结构难以转变的原因和能力评价指数中的薄弱环节是多方面的,因此要加快我国技术赶超进程,必须从影响能力结构发展因素的角度出发,采取复合式的能力构建与技术赶超策略。首先,提升模仿能力。应实现技术引进方式的多元化;增加对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提高人力资本质量;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其次,加快研发能力发展,促进模仿创新。应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加大R&D人员投入力度;加强企业R&D机构建设;优化R&D经费支出结构。第三,保护、扶持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为技术超越奠定基础。应下定决心开展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加快率先赶超和局部赶超;提高专利和论文的数量,更要提高其质量;提高技术成果转化水平;加快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大执行力度;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设计;执行财政对科技投入的法定增长要求;金融机构应该转变成创新活动的重要支持者;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技术。
二、坚持模仿创新 发挥后发优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坚持模仿创新 发挥后发优势(论文提纲范文)
(1)后发国家探索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优劣势表现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问题提出与基本概念 |
(一)问题提出 |
(二)基本概念 |
二、后发国家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转型的经验 |
(一)通过技术模仿和学习推动工业化进程 |
(二)启动市场经济以推动经济体制转型 |
(三)融入全球化发展进程实现追赶目标 |
(四)通过自主创新谋求更加独立的发展道路 |
三、后发国家经济转型中出现的后发劣势问题剖析 |
(一)经济对外依存度偏高,缺乏经济自主性 |
(二)内生性增长动能不足,经济增速趋于放缓 |
(三)结构性改革相对滞后,经济社会发展有所失衡 |
(四)全球科技竞争加剧,后发国家自主创新遭遇瓶颈 |
(五)盲目照抄照搬发达国家模式,脱离本国实际 |
四、后发国家探索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路径选择 |
(一)坚持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走独立自主发展道路 |
(二)稳步推进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三)扎实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实现产业链价值链提升 |
(四)重视经济社会与生态均衡发展,促进民生福祉建设 |
(五)强化国情特色研究,构建发展经济学的本土学派 |
五、结论与展望 |
(2)技术创新模式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技术创新模式的相关研究 |
1.2.2 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研究 |
1.2.3 技术创新模式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技术创新模式 |
2.1.2 制造业转型升级 |
2.2 技术创新模式的相关理论 |
2.2.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2.2 技术差距理论 |
2.2.3 后发优势理论 |
2.3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理论 |
2.3.1 产业结构理论 |
2.3.2 雁行形态理论 |
2.3.3 价值链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发展特征及问题 |
3.1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演进及动因 |
3.1.1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演进 |
3.1.2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演进的动因 |
3.2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特征及国际比较 |
3.2.1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特征 |
3.2.2 主要工业强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特征 |
3.2.3 比较分析 |
3.3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对国外先进技术过度依赖 |
3.3.2 自主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 |
3.3.3 产学研合作效率低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形势、测度及分析 |
4.1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新形势 |
4.1.1 制造业战略功能被重新定义 |
4.1.2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实施 |
4.1.3 新科技革命不断催生新技术 |
4.1.4 居民消费层次不断升级 |
4.2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认识误区及现有衡量指标的不足 |
4.2.1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认识误区 |
4.2.2 现有衡量指标的不足及本文的选择 |
4.3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测度方法 |
4.3.1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方法 |
4.3.2 盈利能力的测度方法 |
4.3.3 国际竞争力的测度方法 |
4.4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测度结果及分析 |
4.4.1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结果及分析 |
4.4.2 盈利能力的测度结果及分析 |
4.4.3 国际竞争力的测度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技术创新模式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理分析 |
5.1 技术溢出效应 |
5.1.1 技术溢出的内涵 |
5.1.2 基于技术溢出效应的分析 |
5.1.3 引入南北技术扩散模型的数理分析 |
5.2 要素匹配效应 |
5.2.1 要素匹配的内涵 |
5.2.2 要素禀赋结构和技术创新模式的适配性 |
5.2.3 引入两部门模型的数理分析 |
5.3 市场竞争效应 |
5.3.1 市场竞争的内涵 |
5.3.2 基于市场竞争效应的分析 |
5.3.3 引入波特钻石模型的分析 |
5.4 协同创新效应 |
5.4.1 协同创新的内涵 |
5.4.2 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的协同 |
5.4.3 基于协同创新效应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技术创新模式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6.1.1 变量选取 |
6.1.2 数据来源 |
6.2 技术创新模式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证分析 |
6.2.1 基于静态面板模型的分析 |
6.2.2 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分析 |
6.3 技术创新模式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阶段性分析 |
6.3.1 阶段性特征分析 |
6.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 技术创新模式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行业异质性分析 |
6.4.1 行业异质性特征分析 |
6.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技术创新模式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
7.1 推动高技术制造业自主创新的跨越发展 |
7.1.1 建设高效协同的技术创新网络平台 |
7.1.2 加速高端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 |
7.1.3 重视并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 |
7.1.4 优先布局自主创新的重点领域 |
7.2 提高中低技术制造业的创新动力和工艺水平 |
7.2.1 发挥政府对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 |
7.2.2 运用高技术推动工艺的改良和创新 |
7.2.3 加强生产全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培育 |
7.2.4 制定严格的生产标准化制度 |
7.3 完善技术创新的制度和环境 |
7.3.1 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 |
7.3.2 构建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 |
7.3.3 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
7.3.4 推动区域创新集群的发展战略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3)技术进步路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基于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3章 技术进步路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 |
3.1 自主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 |
3.2 技术引进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 |
3.3 模仿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 |
第4章 技术进步路径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数据来源 |
4.2 指标选取 |
4.3 模型构建与估计方法 |
4.4 实证分析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4)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视角下后发国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技术经济范式 |
1.5.2 后发国 |
1.5.3 技术进步路径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1.2 后发优势理论 |
2.1.3 发展型国家理论 |
2.1.4 企业技术能力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基于比较优势的适宜性技术进步路径 |
2.2.2 基于竞争能力基础的技术赶超路径 |
2.2.3 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争论的研究评述 |
3 构建后发国技术进步路径理论分析框架 |
3.1 后发国技术进步路径的特征 |
3.1.1 嵌入性 |
3.1.2 阶段性 |
3.1.3 演化性 |
3.2 技术经济范式阶段性与后发国技术进步路径 |
3.2.1 流行技术经济范式成熟阶段:嵌入式技术引进 |
3.2.2 新技术经济范式爆发阶段:技术模仿与渐进式创新 |
3.2.3 新技术经济范式狂热阶段:国家支持的选择性创新 |
3.2.4 新技术经济范式协同阶段:企业自主式技术创新 |
3.3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与“赶超窗口” |
3.3.1 范式“转折点”与后发国制度重构 |
3.3.2 技术能力积累与技术赶超“第二种机会窗口” |
3.3.3 后发国技术赶超的“第三种机会窗口” |
3.4 后发国技术经济成功赶超条件 |
3.4.1 拥有“嵌入式自主性”政府机构 |
3.4.2 运转有效的市场机制 |
3.4.3 选择性产业政策 |
3.4.4 培育国家创新系统 |
3.4.5 拥有动态能力的企业 |
3.5 本章小结 |
4 后发国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理论模型 |
4.1 当前我国技术进步的几个典型事实 |
4.1.1 我国要素禀赋结构正在发生明显变化 |
4.1.2 我国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逐步缩小,但技术进步速度逐步下降 |
4.1.3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际技术转移受到影响 |
4.1.4 “一步到位式”技术进步在某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4.2 后发国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模型 |
4.2.1 最终产品生产厂商行为 |
4.2.2 中间厂商的行为 |
4.2.3 技术研发(模仿)部门 |
4.2.4 市场均衡分析 |
4.3 理论模型分析 |
4.3.1 后发国家技术进步措施 |
4.3.2 技术进步路径转型陷阱 |
4.3.3 技术变革与技术进步方向选择 |
4.3.4 基于竞争能力基础的技术赶超路径 |
4.3.5 后发国产业政策选择 |
4.3.6 发达国家技术进步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城市产业政策视角 |
5.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赶超历程 |
5.1.1 第一阶段(1978-1999 年):充分引进吸收第四次技术革命成果 |
5.1.2 第二阶段(2000-2018 年):嵌入第五次技术革命后半段 |
5.1.3 第三阶段(2019-2050 年?):争夺第六次技术革命主导权 |
5.2 技术进步路径与产业政策 |
5.2.1 产业政策选择的争论 |
5.2.2 技术进步路径与产业政策的匹配 |
5.3 我国产业政策效果实证检验 |
5.3.1 计量模型设计和变量说明 |
5.3.2 实证分析结果 |
5.3.3 内生性与稳健性的讨论 |
5.3.4 实证检验结论与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企业技术进步方式选择:创新人力资本匹配视角 |
6.1 创新人力资本、企业创新方式与企业价值链 |
6.1.1 技术创新方式与人力资本 |
6.1.2 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链 |
6.1.3 异质性创新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链 |
6.2 异质性创新人力本对企业价值链影响实证检验 |
6.2.1 计量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 |
6.2.2 实证分析结果 |
6.2.3 异质性与稳健性检验 |
6.2.4 内生性问题的讨论 |
6.2.5 实证检验主要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7.2.1 本文的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中国经济增长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之中国经济增长历程 |
一、古代中国的领先 |
二、近代中国的落后 |
三、现代中国的赶超 |
四、中国经济增长下移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政府(地方政府)与中国经济增长 |
二、制度变迁(市场化改革)与中国经济增长 |
三、人力资本(人口红利)与中国经济增长 |
四、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增长 |
五、国外学者对于中国“增长奇迹”的探讨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和不足 |
一、研究对象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三、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
一、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
二、劳动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
三、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
第二节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 |
一、简单再生产 |
二、扩大再生产:经济增长 |
三、再生产理论的一般理论 |
四、固定资本与简单再生产 |
五、马克思增长理论小结 |
第三章 西方经济学中的主要增长理论 |
第一节 古典增长理论(五位古典经济学家) |
一、大卫·休谟关于产出决定因素分析 |
二、亚当·斯密关于产出决定因素分析 |
三、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关于产出决定因素分析 |
四、大卫·李嘉图关于产出决定因素分析 |
五、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关于产出决定因素分析 |
六、古典增长理论小结:产出的决定因素 |
第二节 哈罗德增长理论 |
一、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假定 |
二、哈罗德模型的基本方程 |
三、哈罗德模型小结:“刃锋上”的增长不稳定 |
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理论(索洛模型) |
一、基本的索洛模型 |
二、含有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 |
三、索洛模型小结:外生技术进步决定长期稳态增长路径 |
第四节 新经济增长理论(罗默模型) |
一、基本罗默模型 |
二、罗默构建的三部门模型 |
三、罗默模型的小结:创新决定增长知识产权保护激励创新 |
第五节 熊彼特增长理论 |
一、模型的推导 |
二、熊彼特模型的小结:创新决定长期经济增长 |
第六节 增长模型稳态增长路径总结 |
一、五位古典经济学家有关产出决定因素的总结 |
二、西方增长理论增长路径总结 |
第四章 经济增长的创新路径 |
第一节 四种形式增长路径与中国增长事实 |
一、投资驱动型增长路径 |
二、劳动(普通劳动)投入型增长路径 |
三、终端产品(GFP)消费推动型增长路径 |
四、创新驱动型增长路径 |
五、增长路径与中国增长阶段 |
第二节 创新的内涵 |
一、创新的含义 |
二、人口与创新 |
三、人力资本(企业家)与创新 |
四、制度(市场化程度)与创新 |
第三节 中国的创新路径 |
一、规模优势 |
二、后发优势 |
三、自主创新 |
四、中国创新路径的理论思考 |
第五章 创新作用于经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变量数据描述 |
一、创新变量 |
二、人力资本变量 |
三、制度变迁变量(市场化进程指标) |
四、物质资本变量和劳动力变量 |
第二节 模型的设定、检验和估计 |
一、基础模型的设定、检验和估计 |
二、门槛模型的设定、检验和估计 |
三、门槛模型估计结果:“倒U型”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增强创新意愿 |
一、制度建设降低创新不确定性 |
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创新 |
第二节 提高创新能力 |
一、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相结合 |
二、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改善人力资本配置提升创新绩效 |
第三节 重“基础”强“常规” |
一、加大基础性创新投入 |
二、激励常规化创新 |
参考文献 |
中文着作及译着 |
中文期刊及报纸 |
英文期刊 |
致谢 |
(6)技术创新对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绿色增长效率 |
1.2.2 技术创新路径 |
1.2.3 技术创新路径与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 |
1.2.4 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
2.1 绿色增长相关理论 |
2.1.1 经济增长理论 |
2.1.2 生态现代化理论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技术创新路径相关理论 |
2.2.1 技术差距理论 |
2.2.2 后发优势理论 |
2.2.3 要素禀赋说与技术赶超说 |
2.3 相关概念界定 |
2.3.1 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 |
2.3.2 技术创新路径 |
2.4 本章小结 |
3 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测度研究 |
3.1 研究思路 |
3.2 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测度模型构建 |
3.2.1 测度模型的确定 |
3.2.2 资源环境约束的生产可能性集 |
3.2.3 SBM方向性距离函数 |
3.2.4 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
3.3 研究对象确定及指标选择 |
3.3.1 研究对象确定 |
3.3.2 指标选择 |
3.4 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测度结果分析 |
3.4.1 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静态分析 |
3.4.2 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动态分析 |
3.4.3 各类型制造业行业绿色增长效率动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识别研究 |
4.1 研究思路 |
4.2 技术创新路径识别的模型构建 |
4.2.1 不同技术创新路径间的关系分析 |
4.2.2 模型构建 |
4.2.3 指标选择 |
4.3 静态视角下的技术创新路径识别 |
4.3.1 研究方法的确定 |
4.3.2 数据检验 |
4.3.3 静态视角下的路径识别结果分析 |
4.3.4 小结 |
4.4 动态视角下的技术创新路径识别 |
4.4.1 研究方法的确定 |
4.4.2 滞后阶数确定及检验 |
4.4.3 动态视角下的路径识别结果分析 |
4.4.4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5 技术创新路径对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的影响研究 |
5.1 研究思路 |
5.2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择 |
5.3 数据来源及检验 |
5.3.1 数据来源 |
5.3.2 数据检验 |
5.4 技术创新路径对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的影响分析 |
5.4.1 自主创新路径对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的影响 |
5.4.2 模仿创新路径对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的影响 |
5.4.3 技术创新路径的调节效应对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测度的主要结论 |
6.1.2 制造业技术创新路径识别的主要结论 |
6.1.3 技术创新路径对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影响的主要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6.3 主要的创新点 |
6.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4.1 研究局限 |
6.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装备制造业概念界定及政策导向 |
1.2.1 装备制造业概念界定 |
1.2.2 装备制造业的行业分类 |
1.2.3 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导向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思路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技术进步方式的选择 |
2.1.1 技术进步的内涵界定及方式 |
2.1.2 外源式技术进步路径 |
2.1.3 内源式技术进步路径 |
2.2 技术进步的测度方法 |
2.2.1 索洛余值法 |
2.2.2 非参数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
2.2.3 参数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SFA) |
2.2.4 半参数法:OP法、LP法和ACF法 |
2.3 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理论 |
2.3.1 后发优势理论 |
2.3.2 “要素禀赋理论”、“技术赶超理论”与“适宜性技术理论”的争议 |
2.4 研究述评及未来研究方向 |
3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1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总体发展与空间分布演变 |
3.2 中国装备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发展与空间分布演变 |
3.2.1 金属制品业发展分析 |
3.2.2 通用设备制造业发展分析 |
3.2.3 专用设备制造业发展分析 |
3.2.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发展分析 |
3.2.5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发展分析 |
3.2.6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发展分析 |
3.2.7 仪器仪表制造业发展分析 |
3.2.8 中国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区域分布分析 |
3.3 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分析 |
3.3.1 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描述性分析 |
3.3.2 中国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描述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 |
4.1 基于产业层面的中国装备制造业TFP的测度 |
4.1.1 SFA方法的简略介绍 |
4.1.2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
4.1.3 测算结果:分析与说明 |
4.2 基于企业层面的中国装备制造业TFP的测度 |
4.2.1 Olley-Pakes方法的简略介绍 |
4.2.2 数据选择与变量说明 |
4.2.3 测算结果:分析与说明 |
4.3 本章小结 |
5 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路径的选择分析 |
5.1 研究回顾 |
5.1.1 技术进步路径的研究框架 |
5.1.2 技术进步路径的经验研究 |
5.2 基于供给侧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模型 |
5.2.1 装备制造业最终产品生产部门 |
5.2.2 中间产品生产部门 |
5.2.3 古诺竞争决策 |
5.2.4 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水平的影响 |
5.2.5 经济总量扩张对自主创新的影响 |
5.2.6 制度因素对自主创新的影响 |
5.2.7 政府需要适当补贴自主创新类企业 |
5.3 基于需求侧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模型 |
5.3.1 消费者行为设定 |
5.3.2 装备制造业企业行为设定 |
5.3.3 市场需求分析 |
5.3.4 两类企业行为选择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装备制造企业技术选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
6.1 问题提出 |
6.2 基本模型构建 |
6.2.1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选取 |
6.2.2 自主创新类装备制造产品生产部门 |
6.2.3 技术引进类装备制造产品生产部门 |
6.2.4 最终产品生产部门 |
6.2.5 代表性家庭部门 |
6.2.6 市场出清条件 |
6.3 参数校准与数值模拟 |
6.3.1 参数校准 |
6.3.2 数值模拟 |
6.4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后发优势背景下中山市神湾镇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
1.2.2 后发优势理论研究综述 |
1.2.3 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 |
1.2.4 文献简要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案例分析法 |
1.3.3 访谈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一般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县(镇)政府 |
2.1.2 县域经济 |
2.1.3 政府经济职能 |
2.1.4 政府经济政策 |
2.1.5 后发优势 |
2.2 后发优势背景下政府职能的定位与作用分析 |
2.3 相关理论依据 |
2.3.1 后发优势理论 |
2.3.2 后发劣势理论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后发优势背景下中山市神湾镇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
3.1 中山市神湾镇基本概况 |
3.2 神湾镇经济发展后发优势及此背景下政府作用发挥分析 |
3.2.1 神湾镇生态的后发优势 |
3.2.2 神湾镇技术的后发优势 |
3.2.3 神湾镇区位的后发优势 |
3.2.4 神湾镇社会环境的后发优势 |
3.2.5 神湾镇人力的后发优势 |
3.2.6 后发优势背景下神湾镇政府推动经济发展作用分析 |
3.3 神湾镇经济发展后发劣势及此背景下政府作用发挥分析 |
3.3.1 规划指导的后发劣势 |
3.3.2 产业结构的后发劣势 |
3.3.3 土地利用的后发劣势 |
3.3.4 人才储备的后发劣势 |
3.3.5 后发劣势背景下神湾镇政府推动经济发展作用分析 |
第4章 基于后发优势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及其经验启示 |
4.1 典型案例 |
4.1.1 宁波梅山湾滨海新城 |
4.1.2 绍兴富盛镇 |
4.1.3 珠海市平沙镇 |
4.2 经验启示 |
4.2.1 强劲有力的宏观调控 |
4.2.2 精准清晰的产业导向 |
4.2.3 打破壁垒的宣传推广 |
4.2.4 必不可缺的市场监管 |
4.2.5 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 |
第5章 后发优势背景下神湾镇政府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以加强宏观调控实现集约协调发展 |
5.1.1 制定规划明确发展目标 |
5.1.2 优化城市总体规划布局 |
5.1.3 确定新型城镇发展框架 |
5.1.4 加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
5.2 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
5.2.1 实施“一企一策”贴心服务工程 |
5.2.2 实施传统支柱产业提升工程 |
5.2.3 实施先进装备制造业提速工程 |
5.2.4 实施现代服务业提档工程 |
5.3 以放大环境优势提升城镇承载能力 |
5.3.1 加快发挥交通辐射作用 |
5.3.2 加快完善基础管网建设 |
5.3.3 着力改善城镇人居环境 |
5.4 以把握生态优势发展现代生态旅游 |
5.4.1 实施生态系统保护计划 |
5.4.2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
5.4.3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5.4.4 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
5.5 以聚焦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
5.5.1 办好群众关心事 |
5.5.2 办好保障贴心事 |
5.5.3 解决好群众担心事 |
5.6 以坚持量质并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5.6.1 大力实施人才兴镇战略 |
5.6.2 大力引进紧缺适用人才 |
5.6.3 大力培育本土优质人才 |
5.6.4 大力锻造专业干部队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金融发展对阶段性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 |
二、技术模仿、模仿创新、自主创新的概念界定 |
三、金融发展的概念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三、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四、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综述 |
第一节 金融与技术创新的经典理论回顾 |
一、金融发展理论 |
二、技术创新的理论发展 |
三、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述 |
四、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述 |
第二节 金融自由化对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
一、金融自由化促进技术创新、经济发展 |
二、金融自由化阻碍经济增长、技术创新 |
第三节 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
一、银行主导更利于技术创新 |
二、市场主导有利于技术创新 |
第四节 金融功能对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
一、金融的融资功能 |
二、金融的风险分散功能 |
三、金融的信息功能 |
四、金融的公司治理功能 |
第五节 技术创新阶段的研究综述 |
第六节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金融风险利益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型 |
一、技术创新的动力基础:风险利益模型 |
二、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基于金融的风险利益模型 |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金融需求特征 |
一、技术创新的融资约束问题 |
二、技术创新的风险大 |
三、技术创新的信息不对称 |
四、技术创新的难以定价,较高交易成本 |
五、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
六、技术创新易受外部宏观经济影响 |
第三节 金融对技术创新作用机制研究 |
一、金融能有效地解决技术创新的资金需求 |
二、金融能够降低、分散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 |
三、金融的信息揭示功能解决技术创新的信息不对称 |
四、金融利于技术创新定价、降低创新交易成本 |
五、金融对技术创新的监控功能 |
六、金融对技术创新的间接作用机理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技术创新的历史依据及阶段划分研究 |
第一节 技术创新阶段划分的历史依据 |
一、以技术模仿为主的历史阶段 |
二、以模仿创新为主的历史阶段 |
三、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历史阶段 |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阶段特征 |
一、技术的模仿阶段(Ⅰ)——“后发优势” |
二、模仿创新阶段(Ⅱ) ——“后发优势” |
三、自主创新阶段(Ⅲ)——“领先优势”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宏观视角下的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引入金融部门的技术创新内生增长模型 |
第二节 金融制度变量的构建 |
一、金融制度度量的综述 |
二、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度量 |
三、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数构建 |
第三节 宏观视角下的金融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路径 |
一、金融自由化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路径 |
二、宏观视角下的金融发展影响路径构建 |
第四节 宏观视角下的实证研究 |
一、宏观视角下的实证模型设定 |
二、计量模型的实证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融发展对技术模仿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金融影响下的技术模仿模型 |
一、不考虑金融的技术模仿模型 |
二、金融影响下的技术模仿模型 |
第二节 中国金融发展对技术模仿的影响实证研究 |
一、行业面板数据实证 |
二、省级面板数据实证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金融发展对模仿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模仿创新阶段的技术选择模型 |
一、基本假设 |
二、增长策略的选择 |
第二节 行业、地区的实证研究 |
一、行业面板数据实证 |
二、省级面板数据实证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金融发展对自主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风险视角的自主创新模型 |
一、不考虑金融的自主创新模型 |
二、金融约束的事前审查模型 |
三、金融约束的事后监督模型 |
第二节 金融发展对自主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
一、行业面板数据实证 |
二、省级面板数据实证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发展展望:寻求最适的金融 |
第一节 寻求最合适技术创新的金融:目标导向 |
第二节 构建我国技术创新的最适金融路径 |
一、与技术创新相适应的“匹配性” |
二、控制系统自我膨胀的“适度性” |
三、引领技术创新的“创新性” |
四、构建富有弹性的金融系统 |
第三节 小结 |
第十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文章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能力构建的我国技术赶超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的逻辑思路 |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 |
第五节 论文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第六节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技术赶超与能力的关系: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早期经济理论中技术追赶的思想 |
一、技术及其作用 |
二、技术变迁的重要性 |
三、技术追赶 |
第二节 创新理论 |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二、创新理论的发展 |
第三节 后发优势理论与技术赶超 |
一、后发优势理论 |
二、技术赶超与技术模仿 |
第四节 能力与能力结构 |
一、社会能力 |
二、技术能力与能力结构 |
第五节 简要评述 |
第三章 基于能力构建的技术赶超:理论框架 |
第一节 技术赶超的一般过程 |
一、技术赶超 |
二、技术赶超的一般过程 |
第二节 技术能力与能力结构 |
一、追随者技术能力与能力结构 |
二、技术能力发展阶段 |
第三节 技术赶超与能力结构 |
一、技术赶超与能力结构的关系 |
二、技术赶超与能力结构的模型 |
三、基于能力结构的技术赶超阶段划分 |
四、技术赶超阶段转换与发展路径假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技术赶超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美国能力结构的转变与技术赶超 |
一、模仿能力主导阶段(殖民地时期至19世纪上半叶) |
二、研发能力主导阶段与模仿创新(19世纪下半叶) |
三、自主创新能力主导阶段(20世纪初至今) |
四、技术赶超效果评价 |
第二节 日本、韩国能力结构的升级与技术追赶 |
一、日本能力结构的升级与技术追赶 |
二、韩国能力结构的升级与技术追赶 |
第三节 实证检验 |
一、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技术追赶与能力结构 |
第一节 我国技术追赶与能力结构 |
一、模仿能力快速发展 |
二、研发能力发展与模仿创新 |
三、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发展 |
四、技术追赶效果评价 |
第二节 实证检验 |
一、计量模型设定 |
二、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
三、模仿、研发、自主创新能力对我国技术追赶的总体影响 |
四、模仿、研发、自主创新能力对不同地区技术追赶的影响 |
第三节 为什么模仿主导型能力结构难以转变? |
一、模仿路径依赖对能力结构转换的困扰 |
二、对外资的技术依赖及其“超国民待遇” |
三、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投入不足 |
四、研发能力薄弱且资源配置效率较低 |
五、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
第四节 我国技术追赶的阶段特征 |
一、我国产业技术追赶的阶段特征 |
二、我国区域技术追赶的阶段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技术赶超的能力评价 |
第一节 能力指数的构建 |
一、技术模仿能力指数构成 |
二、技术研发能力指数构成 |
三、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指数构成 |
第二节 我国技术赶超的能力评价 |
一、数据和方法 |
二、计算过程及评价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技术赶超的能力评价弱项指标:进一步分析 |
一、高等教育系列指标 |
二、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 |
三、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
四、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占GDP比重 |
五、高科技产品出口占制成品出口比重 |
六、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的结案比例 |
七、科技拨款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 |
八、金融机构年底贷款余额占GDP比重 |
九、企业研发主体系列指标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能力结构升级与技术追赶——中国高铁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背景 |
一、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 |
二、快速、绿色的运输方式 |
三、带动物流成本的下降 |
四、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 |
五、是“一带一路”战略中中国崛起的具体途径 |
六、日本、法国和德国的技术领先地位 |
第二节 中国铁路的技术能力积累 |
一、中国铁路的早期技术积累 |
二、中国高速铁路的前期技术积累 |
第三节 我国高铁能力结构的提升与技术追赶:以南车为例 |
一、模仿能力获取 |
二、研发能力增长、模仿创新与技术追赶 |
三、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与局部技术超越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能力结构升级与我国技术赶超的路径与对策 |
第一节 能力结构升级与我国技术赶超的路径选择 |
一、近期应走出技术“模仿陷阱” |
二、中长期应摆脱“模仿创新路径依赖”,转向自主创新型赶超 |
三、能力结构与技术赶超阶段转换目标的选择 |
第二节 基于能力构建的我国技术赶超对策建议 |
一、提升模仿能力,强化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
二、加快研发能力发展,促进模仿创新 |
三、保护、扶持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为技术超越奠定基础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研究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坚持模仿创新 发挥后发优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后发国家探索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优劣势表现与路径选择[J]. 邓宇. 西南金融, 2022(01)
- [2]技术创新模式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D]. 李安. 吉林大学, 2020(08)
- [3]技术进步路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基于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D]. 向自强. 长江大学, 2020(02)
- [4]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视角下后发国技术进步路径研究[D]. 彭伟辉.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5]中国经济增长路径研究[D]. 李瀚林.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6]技术创新对制造业绿色增长效率的影响研究[D]. 吕晓菲.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7]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研究[D]. 杜丽.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8]后发优势背景下中山市神湾镇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研究[D]. 肖彦余. 湖南大学, 2018(06)
- [9]我国金融发展对阶段性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D]. 赵茂. 云南大学, 2017(12)
- [10]基于能力构建的我国技术赶超问题研究[D]. 赵晓华. 云南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