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之前”和“之上”论析(论文文献综述)
林佳[1](2021)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流派。魔幻现实主义作为艺术手法、世界观、思维方式、叙事类型对世界文学艺术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以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为代表的魔幻叙事因其丰富、独特的叙事方式形成了极具辨识度的叙事类型。本文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为代表的魔幻叙事为研究对象,以叙事学为主要理论视角,通过对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及其拓展形态的代表作品的叙事学解析,提炼并分析了魔幻叙事的基本类型及其叙事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从类型学的角度,建构魔幻叙事学的大致构想及基本框架。第一章是论题展开的准备,首先梳理了作为文学流派和作为叙事类型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历史语境和涵义。界定了本文所论的“魔幻现实主义”和“魔幻叙事”的基本内涵并对此做了具体说明。由于“魔幻现实主义”一词在不同语境中具有“绘画风格”、“艺术倾向”、“人生观与世界观”、“叙事风格”、“叙事类型”和“对现实的态度”等涵义的变化和重叠,所以首先界定了本文所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特指拉丁美洲的一种文学流派,“魔幻叙事”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为典型文本的一种叙事类型。本章结合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原始思维和现代视野双重观念并置的前提,从叙事学的角度,概括了魔幻叙事的“故事”(story)与“话语”(discourse)和“素材”(fabula)三方面的主要特质及其互动模式,并以此为标准,提炼出魔幻叙事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多重时空体中的对话性叙事、叙述主体游移和阐释编码冲突制造的悖论性叙事、隐形叙述层提供的重构与修复性故事。并在此基础上,提炼了魔幻叙事的两种典型拓展形态:魔幻叙事空集和魔幻叙事游戏。第二章到第四章是论题的展开部分。第二章从叙事学的角度论析魔幻叙事的第一种基本类型:“多重时空体中的对话性叙事”。本章结合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Juan Rulfo)的小说《佩德罗·帕拉莫》(Pedro Paramo)和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Miguelángel Asturias)的小说《总统先生》(El se?or presidente)论析了魔幻叙事中普遍存在的“幽灵叙事”和多重故事及其构建的“多重时空体”,并具体阐释了在多重时空体中的人物信息组、事件、历史叙事和真相故事之间的对话形态。其中着重论析了死者人物信息组、历史叙事和素材故事之间的对话及其叙事功能。第三章从叙事学的角度论析魔幻叙事的第二种基本类型:叙述主体游移和阐释编码冲突制造的悖论性叙事。本章结合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García Márquez)的小说《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Crónica de una muerte anunciada)和阿斯图里亚斯的小说《玉米人》(Hombres de maíz),论析了魔幻叙事中的叙述主体(叙述者、聚焦者、人物、隐含作者)之间的复杂冲突。这种冲突在魔幻叙事中以叙述主体的转换、行动元的双向图式、可靠与不可靠叙事的游移,以及空间、场所的悖论性涵义为主要表现形式。第四章结合阿斯图里亚斯的小说《总统先生》(El senor presidente)、《玉米人》(Hombres de maíz)、劳拉·埃斯基韦尔(Laura Esquivel)小说《恰似水之与巧克力》(Como Agua para Chocolate),伊莎贝尔·阿连德(Isabel Allende)的小说《幽灵之家》(la casa de los espirtus)和加西亚·马尔克斯(García Márquez)的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El Amor en los Tiempos del Cólera)论析了魔幻话语元素如碎片、虚构时空等构成的隐形叙述层完成的、对集体和个体记忆双重意义上的“重构”和“修复”。第五章是论题具体延伸部分,论析了魔幻叙事的拓展形态。基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本身边界的相对确定性,参照第一章对“魔幻叙事”特征的界定,将因拓展了“魔幻”的文化基础和“现实”含义、但与经典“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有内在关联的创作纳入论题,以保证论题的完整性。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和胡利奥·科塔萨尔(Julio Cortázar)的短篇小说代表了这种创作倾向:用叙事描摹在现实中不可见不可感、但在理论上可能存在的世界。描摹这个世界体现了魔幻叙事的方式,具体表现为:以分形的故事建构运动与“敞开”的叙事空集;以循环往复的事件性展现叙事空集中故事的迭代与真理的递归;以分裂的叙事声音制造各叙事主体之间,及其与它们与读者之间的审美距离、表达主体空缺的实质并编织无限性的叙事游戏。这类魔幻叙事通过特殊的故事形式表现对宇宙模型、叙事及存在等本体性思考,彰显魔幻叙事的哲理性特质。结语部分是论题的理论提升。在提炼魔幻叙事的基本类型和拓展形态并分析它们叙事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叙事学的学科语境和发展趋势,提出的一种理论构想:从类型学的角度,构建以作为叙事类型的“魔幻叙事”为研究对象的叙事理论,并说明此构想的意义和魔幻叙事学的基本框架。
赵海蔚[2](2021)在《《黄老帛书》的“精”与“神”探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神”内涵的演变在《黄老帛书》中处于一个过渡阶段,既保留了二者的早期含义,如“精”为纯,“神”为鬼神;又有了新的哲学展开,如“精明”“神明”“精则神”等。“精”“神”都和君主体道以及大道有关,且为战国后期复合词“精神”的出现做了铺垫。论文正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论析《黄老帛书》中的“精”,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是“天地之精”和“精微之所不能至”,“精”在这里指的是“道”所包含的“精至”的特性。其二是“精公无私”“至素至精”“精明与得道”和“服此道者,是谓能精”,“精”在这里指的是君主体道的修养工夫与境界。其中“精明”存在两个向度:道之精与人之明。君主在达到精明之后,使得治身之道与治国之道完美统一,这是《黄老帛书》所要传达的一种人道合一的治道观与工夫论。第二部分论析《黄老帛书》中的“神”,也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是“不尊天,则失其神”“顺于民,祥于鬼神”和“与民同事,与神同道”,这几个“神”都指神灵而言。其二是“伤国之神,伤国之治”“熟知其神,孰知其极”“无所逃其神”和“神明”,这几个“神”都具哲学意义,是指形上之“神”具体的呈现。其中“神明”亦存在两个向度:造物神主的“神性”与体道明君的“人性”。神性是外在的,与道关联;人性是内在的,是精神智慧。神性与人性具有客观规律性和主体能动性的区别与联系,同时存在将一般哲学意义上的主客二分转为主客为一的倾向。这一点与传统中国哲学里天人合一的观念不谋而合,也是《黄老帛书》所要传达的一种圣君“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天道认识论与“通达神明之境”精神修养论。第三部分论述《黄老帛书》“精”“神”之间的联系,也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是“神微周盈,精静不熙”,说明了“精”和“神”同为道体的状态。其二是“精则神,至神之极”,说明了“神”是比“精”更高的修养境界。其中“精则神”论述了君主通过一步步的提升内在境界,最后通于神明之境。只有体道的圣君才能明悟精微之道的真谛,圣明的君主把握住道,就能成就古之帝王的事业。“精则神”凸出了“神”在内心修养中的地位,强调了君主的精神境界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总而言之,“精”“神”的哲学进路,是人内在智慧觉醒的结果,其符合人的认知逻辑。君主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体道、得道乃至合道,“精”“神”作为“道”的特性,也会在得道的君主身上有所体现,而“精”“神”具有的紧密联系,正说明了这是复合词“精神”出现之前的一个阶段。
郭可欣[3](2021)在《柳田国男“乡土研究”论析》文中指出“乡土研究”是柳田国男的研究领域从农政学向民俗学转变过程中提出的概念,同时柳田也用“乡土研究”标榜自己的学问特性。本文根据时间顺序,对柳田国男“乡土研究”的发展过程及其理论方法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叙述柳田国男“乡土研究”提出的背景。柳田生活的时代处于日本近代化的重要转型期,农民贫困问题与农村危机严重,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明的巨大冲击逐渐消亡。历史性巨变的时代环境与独特的个人经历共同促使柳田开启了对“乡土研究”的探索。第二部分对“乡土研究”提出的经过及其具体内容进行梳理讨论。柳田国男“乡土研究”继承了新渡户稻造“地方学”理论,通过与新渡户共同建立乡土会,开展内乡村调查,构建“乡土研究”的理论及方法。柳田将其理论成果发表于与高木敏雄共同创办的《乡土研究》杂志中,并通过杂志投稿大量搜集日本各地“乡土研究”的资料报告。此外,对民俗学的兴趣也使柳田在《乡土研究》中发表了大量有关民间信仰的论文。因此,这一阶段“乡土研究”具有农政学与民俗学并存的特质,其理论成果为后期“乡土研究”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论述“乡土研究”的发展过程及其理论方法。从欧洲回国后,柳田的研究视角从“山人”转向以稻作文化为核心的“常民”,开始挖掘日本固有文化和民族性这一深层特质。柳田赴各地演讲,培养乡土研究者,建立有秩序的乡土研究组织。同时,试图通过创办《民族》杂志与各地区、各学科的学者互动交流,将“乡土研究”确立为各学问研究基础的综合性研究。在其设想受挫后,柳田开始将“乡土研究”的方向集中于民俗学研究,出版《乡土生活研究法》《民间传承论》两大着作,完成了柳田民俗学体系化理论方法的建立,并以“乡土研究”为基础,提出“一国民俗学”和“世界民俗学”的独特理论体系。第四部分从柳田国男“乡土研究”的独特性和时代局限性两方面进行总结和评价。民族主义倾向促使柳田形成独特的“乡土”认识,提出独特的研究主体与客体。借用“乡土研究”解读日本国家的“特殊性”,暴露出柳田国男“乡土研究”的民族主义特质。虽然“乡土研究”提出了独特理论与方法,为民俗学的诞生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但也难以摆脱外部环境的枷锁,体现出时代局限性。综上,柳田国男“乡土研究”经历从农政学与民俗学并存的研究阶段,发展到建立综合性研究基础的实验,最终又回归到民俗学研究的过程,是柳田国男从农政学研究到民俗学研究的重要过渡,为日本民俗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其研究目标和学术志向蕴含着厚重的民族主义色彩,为“乡土研究”打上了显着的时代烙印。
赖长生[4](2020)在《知识论析取主义的根据难题与典型情况》文中指出本文旨在反驳知识论析取主义根据难题的几种主流解决方案。知识论析取主义主张,人们可借由"看到p"来获取对命题p的知觉知识,因为"看到p"可充当一种同时具有事实性与反思可及性的认知根据。根据难题是对知识论析取主义的知名反驳,它建立在蕴涵论题的基础之上:即"看到p"蕴涵"知道p"。由此,根据难题主张前者只是后者的一种特殊方式,前者预设了后者,故而无法充当后者的认知根据,否则将陷入循环。目前对根据难题的几种主流解法都试图通过拒斥蕴涵论题来扞卫析取主义。本文将梳理这些主流解法,并证明它们都无法在知识论析取主义的主要论域,即,普里查德所谓的"典型情况"下成功反驳蕴涵论题。并且,哪怕蕴涵论题在典型情况下真的被推翻了,这也只会反噬知识论析取主义。因此对根据难题的现有解决方案均不成功。
孙克诚[5](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王蕾[6](2020)在《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文中研究指明韩少功,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坛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湖南作家,他凭借对现实人生的真切体验以及对文学创作地不断深入,通过近半个世纪的文化实践和审美反思,使自己的文学创作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论文试图去解读韩少功文学创作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价值追求,以及在具体的创作指向中把握他独特的精神世界。韩少功的精神世界丰富而深邃,这其中,鲁迅、沈从文以及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成为了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精神向导。因此,论文将通过上述几位作家与韩少功的精神联结,分别从韩少功的文化启蒙、文学寻根、文学思想建构的开放性与多样性等方面来进行阐释和论证,以深度剖析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具体来说,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是在他坚持不懈的人文关怀、独辟蹊径的思维方式以及知行合一的文化实践之中完成的。因此,论文的四个章节也将从上述几个维度来进行展开。论文的第一章将主要分析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缘由。第一部分以韩少功人生历程中的四个主要阶段为时间纵轴,阐释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具体路径。韩少功丰富的人生体验以及文学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特定文化语境,既是他独特的创作心理和写作方式形成的重要来源,也是他创作思想形成的外部条件。第二部分将具体解读韩少功对公共知识分子身份的自我定位。第三部分将侧重分析韩少功创作思想形成的构成之源、主要内涵和突出特征。一方面他受“经世致用”、“敢为人先”湖湘文化的浸染,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坚守着公共知识分子的精神之责。另一方面,鲁迅、沈从文、米兰·昆德拉的文学理论对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也起到了关键性的精神导向作用。第二章到第四章将对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及价值追求的具体表现作详细的论述。第二章将集中论证韩少功在鲁迅精神指引下文化“启蒙”意识的自觉形成。本章的第一节将鲁迅生存意义上的价值选择“火与剑”式的激烈批判与韩少功“中和”式的坚持与抵抗进行比较,分别从不同的历史语境中阐释他们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及价值立场的坚守。第二节将对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和韩少功笔下知识青年的人生轨迹和前途命运进行关注,试图去审视不同时代背景下知识群体生存境遇的异同。章节的最后,对鲁迅与韩少功在文化“启蒙”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方式进行比较,将“国民性”批判作为鲁迅与韩少功的精神联结,重点突出韩少功对鲁迅现实主义批判精神的继承与开拓。第三章将“寻根”作为本章的论述基点。沈从文对“生命优根”的执着追寻,对韩少功的文学“寻根”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第一节将对“寻根”母题进行简要探析,解读传统寻根视域下“优根”与“劣根”之选所产生的不同文化意义,并分析“寻根”视域下湖湘文化与巫楚文化的联系与区别。第二节与第三节将分别论述沈从文的“乡下人”寻根与韩少功的“外乡人”寻根,在比较他们各具特色的“寻根”路径中,重点分析韩少功新时期文学“寻根”所产生的时代意义。第四章将重点分析韩少功在米兰·昆德拉小说理论指引下个人创作思想的建构以及具体表达。八十年代中期,韩少功译介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作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至中国内地并引起强烈反响,韩少功本人也深受昆德拉创作思想的影响。从对“存在”的找寻、文体试验的践履,到拒绝“媚俗”坚守住公共知识分子应有的价值立场……韩少功在政治与文学的复杂关系中一次次智慧地完成生命的独行之路,“倔强”地守候一份人文知识分子的“初心”。总之,本论文意在超越以往有关韩少功研究的单一路径和思维范式,主要采用综合归纳与比较分析、微观研究与宏观阐述结合一体的方法,对韩少功的文学实践和创作思想的价值追求做全面的阐释与解读,并以此为基点,借以能够拓宽学界对韩少功研究的路径。如此,或许能够获得更多的学术空间和理论启示。
王姣[7](2020)在《明清谎状论析》文中指出词状在我国古代司法诉讼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不仅是推动“告诉”程序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官府审理裁判的重要依据,在“按状”开展的各项诉讼活动中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尽管历朝历代都对词状内容的真实客观予以了严格要求,但在词状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也不乏内容不实,情节虚假的谎状出现。在明清阶段,这种词状之“谎”表现得尤其普遍,甚至形成了“无谎不成状,无赖不成词”的告状风气。两造对谎状的大肆滥用,不仅引发了各种或利或弊的诉讼问题,也对当时的司法实践、诉讼秩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将通过谎状的构成和内涵来分析谎状的特点和表现,通过讼师视角总结谎状的“作状法门”。同时对明清时期两造的“告谎”目的和谎状兴盛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并从官府的态度、举措等方面概述法律对谎状的规制和处罚。以期深入了解并分析谎状在明清司法审判中的影响和价值,反思谎状之利弊。
杨婷[8](2020)在《明清“得遗失物”律论析》文中研究表明明清“得遗失物”律的相关规定最早可追溯到《尚书·费誓》中的相关记载,至迟在汉代出现了关于拾得遗失物“大者公之,小者庶民私之”的规定;唐代关于遗失物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得宿藏物”和“得遗失物”两条;宋代沿袭,并制定相关例文,辅律而行;明律纂为“得遗失物”一条,内容未有明显变化,清律在沿袭明律的基础上增加律小注或律总注,进一步明晰律文的内容。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在强调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梳理前贤的研究成果的优点与不足,并进而指出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其次,介绍明清“得遗失物”律的源流,分析中国古代各个朝代关于遗失物制度的有关规定,重点对唐宋时期的相关规定细致爬疏与解释,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拾得遗失物不同情形下的不同处理方式及处罚原则进行对比,以期在其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特征,并尝试发现其中的律例变化,指明明清时期确立遗失物制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确立私权而在于维护社会秩序,以上梳理为明清时期“得遗失物”律文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对明清时期“得遗失物”律例条文进行全面而细致地梳理与研究,从遗失之物、埋藏之物以及对拾得特殊物品的处理问题上展开,深入剖析律文本身的内涵与外延,并详细探讨拾得遗失物时的送官时间、拾得官私物的区分问题、量刑情节以及相应的处罚方式,以期对“得遗失物”条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关注明清时期相关例文的发展变化,考察例文对律文的补充与发展。最后,是对相关司法档案中与拾得遗失物制度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结合其中典型案例探讨明清时期在实践中是如何返还失物,规范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的,找出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中的差异,并尝试说明出现此种差异的原因。“得遗失物”条虽简要,但却蕴含着明清时期关于私权的立法指导思想及相对稳定的社会观念层,通过规范拾得人、物主以及官府之间的关系来构建关于拾得遗失物如何处理的制度,本文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与探究,以期对现在相关法律的制定和施行有所裨益。
张子峻[9](2019)在《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秩序追寻》文中指出宋代儒学聚焦于国家秩序的理论建构,主要表现为以道德介入治理的伦理政治理论。宋儒治理哲学的核心议题是关于道德的正当性与普遍性之论证,其基本思路是为人伦世界的道德奠定形上根基。然近百年来学人对宋代儒学的研究偏于概念辨析和体系建构,于宋儒为学之旨关注较少。学人欲揭示宋代儒学的经世之旨,就须从概念辨析和体系建构的思想世界,回归到产生这种思想的历史世界;而讨论宋儒如何建构政治治理的理论内容,则须从历史世界再次回到思想世界。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建立了以“道”和“理”表达秩序追寻的理论言说范式。这一范式以“自然”的客观性论证道德的普遍性与正当性:道、理是天道之“自然”,同时也与人伦之“当然”对应,形成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天人相关”论证。天人相关论以天人之间的相似、相关进行比附、推类、模拟,以此论证人间社会制度的正当,这是基于对生产、生活中天人之间的相似情景进行的论证。宋儒以接续孔孟之道、复三代之治为己任,其治理理论继承了先秦儒家以“道”“理”论“治”的范式。但宋儒在“出入佛老”的历程中,融贯“心性”与“天道”为伦理政治之道德确立形上地位。宋代伦理政治直承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正当性与普遍性之论证问题,但宋儒更加强调从“性命”与“天道”融贯的角度,进行儒家伦理政治的道德之普适性证成。这一过程是从宋初强调制度性的“治术”,进展为以道德性之“治体”引导制度性之“治术”的“体用”结构。同时在佛、道性空、无为诸说对形下之治术、治体的消解中,于北宋中期展开道德性之“治体”的形上立法,即关于“道体”的建构。“道体”建构是对道德性之“治体”的形上提升,以王安石、张载、二程为代表。“道体”的确立标志着自先秦以来,儒家伦理政治的道德内容的普遍性与正当性证成之完成。具体而言,王安石早期重视《论语》《孟子》,他在北宋首倡“道德性命之学”,建立起政治治理理论中道德性之“治体”引导制度性之“治术”的体用模式。但其思想中期转而重视《尚书》、《诗经》、《周礼》,以论证其更革的正当性。荆公经诠所据经书,大致有一个从重视“四书”(《论语》《孟子》《中庸》等)向重视“五经”(《尚书》、《诗经》)的变化。这一变化表明他更为侧重制度性之“治术”,忽视进一步对道德性之治体的阐释。这表现于哲学阐释上,是他虽然用“道之体”来统摄“道之用”,然“道之体”的呈现却依赖于“道之用”,更强调“适用为本”,导致体用二本。即制度性“治术”与道德性“治体”的“二本”,没有完成“内圣外王”的体用衔接。荆公试图以经典解释和文字诠解工作来重建“道”的整全性,以消除“二本”之弊,但因其经解风格有汉儒孔、郑言简意赅之风,加之又多牵附之弊,所揭之“道”未获普遍认可,未能实现“道”的统一。这促使在他执政和变革中,倚靠从帝王借代的“势”压制异己之“道”,促使“道—势”问题的凸显。荆公阐扬“道德性命”,但杂糅佛、道,未给伦理政治之道德内容确立道体地位。奠定道德的形上地位,首先就要瓦解佛、道的理论根基。张载以“虚”的聚散阐发宇宙生成论和宇宙本体论,来完成这一任务。宇宙生成论的目的是否定佛、道性空、无为思想,“虚”聚合为形质之“气”,进而产生万物,即以“虚→气→万物”这一过程,说明万物实存,彻底否定佛、道之学的根基,横渠“四为句”就是挺立儒者任道精神的体现。宇宙本体论则以“虚”所具湛、静、无形等属性,确立“虚”的本体属性,在宇宙生化中,人禀受“虚”的属性,用以解释心性的至上来源,从而赋予道德性之心性的至上与普遍,为道德奠定至上依据。但张载阐释的“清虚一大”之“虚”,合“性气”与“形气”为一体,尚有形下之嫌。理论上,形下之气无法为道德奠定最高依据,因而横渠在“道体”奠立上尤有缺失。二程将“虚”的“性气”与“形气”剥离为形上之“理”与形下之“气”,由此展开“道体”建构。他们首先完成由“道”至“理”的话语转换,确立“理”关涉秩序的论说模式。同时,由“天即理”完成“理”的本体论证,由“性即理”赋予“天理”道德内容,由“礼即理”证成治术、治体之形上地位。由此,二程将前人外在论证转到“一天人,齐上下”的内在论证,从外在论证的推类、比附转向以人道“心性”与天道“自然”融合,将人道之“当然”奠基于天道之“必然”,完成伦理政治之道德的形上化,即从“治术”“治体”提升至“道体”的理论建构:道德性仁义之“治体”引导制度性法、礼之“治术”,同时在应对佛、道挑战中,将道德性之“治体”提升至“天道”“天理”的层面,完成儒家伦理政治的道德内容之形上化。宋儒将伦理政治的道德内容形上化、绝对化,存在某种理论危险。首先,形上化的道德虽能为道德树立权威,但也能因其绝对化而出现“以理杀人”之问题。再者,至上的“道”既可能是“绝对真理”,也会因此被利用为排斥“异论”的思想独断。最后,在所有寻求秩序的策略中,道德仅为其中一端,宋儒将道德上达为天理、天道,塑造其为最根本因素,掩盖了秩序实现仰赖多种渠道的事实。而在反思宋儒道论时,从塑造“当代”国家型态的历史原因回望传统儒家治理之学,还可从“传统”至“当代”的“内生演化”中,挖掘当代国家治理的历史资源。
薛婉莹[10](2019)在《丽句与深采并流 ——金代散文赋化现象及其价值论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初文学的整体面貌受到了北宋文学的直接影响,并与南宋文坛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但就其文学独立性而言,金文学并不受宋文学“压制”。有了“借才异代”时期的过渡和科举的推动,金人对国朝的心理认同加强,随国朝文学振兴而树立起来的还有金人愿为正统后继者的文化自信。金代散文的赋化现象正是这种自信的表现之一。赋在金代文坛享有极高的文体地位,以赋法入文是文体发展的规律性使然,亦是金人时代精神的体现和主动的选择。赋化了的散文除在建筑美感、遣词用语等形式层面特点鲜明外,散文内部的气韵流转也沾染了赋体文学独有的气象,并与北方及少数民族的双重特质融合,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精神意蕴上的“赋”化。故而散文的赋化现象既是文体发展现象,亦是金人王朝本位意识的文学镜鉴,包含了女真人的正统意识,是金代文学“中州文气”之一环。本文正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金代散文赋化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女真统治者的兴儒主张下,科举和教育推动了北方儒学的发展和女真人的汉化,金人的正统意识不断加强,文士的创作热情高涨,是为散文赋化的基础。第二部分为第二章:金代散文发展及其赋化问题。此章从“借才异代”“国朝文派”和“贞佑南渡”前后三个时期着眼,探析金代散文赋化现象,对赋化在形式与内涵上的表现进行分析与说明,兼顾金代散文的地域性和时代性,重点关注与形式之赋化互为表里的精神之赋化。第三部分为结论:金代散文赋化的认识价值。文体之间的互渗现象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此现象存在于金代文学中也非偶然。金人借助赋的文体权力和文体特点增强了散文的表现力,对散文的文体价值亦是一种提升;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关注金代散文赋化现象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和中原本位意识,也有助于客观认识与评价我国北方民族政权下的文学与文化。
二、“之前”和“之上”论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之前”和“之上”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1)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作为文学流派和作为叙事类型的魔幻现实主义 |
第一节 作为文学流派的魔幻现实主义 |
第二节 作为叙事类型的魔幻现实主义 |
第三节 魔幻叙事的基本类型 |
第二章 多重时空体中的对话性叙事 |
第一节 幽灵叙事:死者人物信息组打造的多重时空体 |
一、素材、故事在漂移中不断重组的时空体之间的对话 |
二、多重聚焦下人物与事件的相互充实 |
第二节 复调历史:记忆与现实在魔幻叙事场中的多声部对话 |
一、历史叙事不可靠的连续性勾连出的真实故事 |
二、真相故事与真实故事的角逐:素材与文本意义的生成 |
第三章 叙述主体游移和阐释编码冲突制造的悖论性叙事 |
第一节 叙述主体无序变位:指向存在与反思的叙事 |
一、不和谐的叙事主体:意义和价值冲突 |
二、行动元的双向功能:真假图式 |
第二节 阐释编码之间的冲突性意指 |
一、橡皮擦拭的轨迹:可靠与不可靠叙事之间的信赖游移 |
二、空间与场所:多重象征意义之间的悖论 |
第四章 隐形叙述层提供的重构与修复性故事 |
第一节 去符号化和再符号化的历史重构 |
一、碎片浮出:在多重故事的缝隙中敞开的真相 |
二、文化再生与身份链接中生产的可靠叙事:重构集体记忆 |
第二节 在叙事中“发明”而非“发现”自我 |
一、魔幻话语重塑故事现场:记忆折返与元故事重构 |
二、虚构时空中故事的修复性与超越性 |
第五章 魔幻叙事的拓展形态及叙事功能 |
第一节 魔幻叙事的家族相似性 |
一、普泛化存在的魔幻叙事 |
二、魔幻叙事拓展形态的多样性及典型模式 |
第二节 魔幻叙事空集中分形与迭代的故事 |
一、故事分形的内在机制:集合元素的形态、运动和敞开 |
二、周而复始的事件性:故事的迭代和真理的递归 |
第三节 魔幻叙事游戏及其哲理性 |
一、声音分裂的肌理:间离故事中的空缺主体及无限性游戏 |
二、游牧的自由与困境:宇宙模型、叙事本体及存在 |
结语:走向魔幻叙事学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2)《黄老帛书》的“精”与“神”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研究现状述评 |
一、《黄老帛书》中的“精”论析 |
(一)作为大道本质的“精” |
1.天地之精 |
2.精微之所不能至 |
(二)作为君主修养工夫的“精” |
1.精公无私 |
2.至素至精 |
3.精明与得道 |
4.服此道者,是谓能精 |
二、《黄老帛书》中的“神”论析 |
(一)具有宗教倾向的“神” |
1.不尊天,则失其神 |
2.顺于民,祥于鬼神 |
3.与民共事,与神同道 |
(二)具有哲学意义的“神” |
1.伤国之神,伤国之治 |
2.孰知其神,孰知其极 |
3.无所逃其神 |
4.神明 |
三、 《黄老帛书》中“精”“神”之间的联系 |
(一)神微周盈,精静不熙:“精”“神”同为道体状态 |
(二)精则神,至神之极:“神”是“精”的更高修养境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等情况 |
(3)柳田国男“乡土研究”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学术界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二、选题意义、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创新之处 |
(三) 研究方法 |
一、“乡土研究”提出的背景 |
(一)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农村与城市 |
1.农村问题与农民暴动 |
2.“文明开化”与“欧化主义”风潮 |
(二)地方改良运动 |
(三)柳田的自身经历及学问构筑 |
小结 |
二、“乡土研究”的路径 |
(一)建立“乡土会” |
1.新渡户“地方学”构想 |
2.筹建“乡土会” |
(二)开展内乡村调查 |
1.调查对象的选定条件 |
2.调查目的 |
3.调查者资格 |
4.调查资料的甄别 |
5. 调查方法 |
(三)刊行《乡土研究》杂志 |
1.《乡土研究》创刊及分歧 |
2.民间信仰研究 |
3.“乡土研究”理论与方法 |
4.“乡土研究”实践 |
5.《乡土研究》的成果及批判 |
小结 |
三、从“乡土研究”走向“一国民俗学” |
(一)从乡土生活中挖掘日本民族性 |
1.从“山人”到“常民”的视角转换 |
2.关注日本固有文化和民族性 |
(二)形成体系化研究方法 |
1.“乡土研究”组织化 |
2.重视乡土资料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
3.乡土资料分类 |
4.“乡土研究”的特殊方法——“重出立证法” |
(三)提出面向世界的“一国民俗学”目标 |
1. 提倡研究互认与综合性研究 |
2. 主张“经世济民”的学问实用性 |
3.“一国民俗学”与“世界民俗学” |
4. 从“乡土研究”到“世界民俗学”的三维内涵 |
小结 |
四、“乡土研究”的独特性与局限性 |
(一)“乡土研究”的“独特性” |
1.独特的乡土认知 |
2.特定的研究主体与客体 |
(二)“乡土研究”的局限性 |
1.借用“乡土研究”解读日本国家的“特殊性” |
2.在民族文化认同中体现出的狭隘性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知识论析取主义的根据难题与典型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一、知识论析取主义 |
二、根据难题 |
三、对根据难题的现有解法 |
四、现有解法与典型情况 |
结 论 |
(5)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
五、文学创作情况 |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
一、经学贡献 |
二、理学贡献 |
三、史学贡献 |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
五、其他学术贡献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
一、从教授业传道 |
二、修缮教育设施 |
三、创建书舍书院 |
四、致力家庭教育 |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
一、书法贡献 |
二、音乐贡献 |
三、集藏贡献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
一、传记文 |
二、序跋文 |
三、碑志文 |
四、书启文 |
五、哀祭文 |
六、论说文 |
七、杂记文 |
八、赞铭箴赋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
一、诗歌结社 |
二、诗论建树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价值 |
第一章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及知识分子身份的定位 |
第一节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形成路径 |
一、走向文学:启蒙、困惑与寻找 |
二、南下海岛:寻找“自由” |
三、回归自然:进步的回退 |
四、“知青”岁月的回望:记忆的价值 |
第二节 韩少功知识分子身份的定位 |
一、从“士”到“现代知识分子” |
二、韩少功: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 |
第三节 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及其内涵、特征 |
一、韩少功创作思想的构成之源 |
二、韩少功创作思想的内涵:仍有人仰望星空 |
三、韩少功创作思想的精神特质:不确定性和实践性 |
第二章 困乏时代下的文化“启蒙” |
第一节 鲁迅与韩少功的价值立场比较 |
一、鲁迅:一个“异数”的存在 |
二、韩少功:坚持与抵抗 |
三、“在”而“无所属”之下的价值抉择 |
第二节 对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命运的关注与审视 |
一、从“呐喊”到“彷徨”的知识分子 |
二、从“日夜书”到“修改过程”的知识青年 |
三、特殊历史语境下对知识群体命运流转的审视与思索 |
第三节 “破”与“立”之间的文化探索 |
一、鲁迅的“摧毁”与“重塑” |
二、韩少功的“反思”与“重构” |
三、“摧毁-重塑”与“反思-重构”中的文化探寻 |
第四节 困乏时代的沉思者 |
一、“国民劣根性”书写下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
二、韩少功对“审美化人生信仰”的开拓 |
第三章 回返路径中的“寻根”之思 |
第一节 “寻根”母题的透视 |
一、“寻根”母题探析 |
二、“寻根”视域下的巫楚文化 |
第二节 沈从文:“乡下人”的回望 |
一、自我寻找之路——巫楚文化浸染的“乡下人” |
二、故土难舍之沈从文的“精神还乡” |
三、人类远景的凝眸之“自为生命”的坚守 |
第三节 韩少功:“外乡人”的回溯 |
一、回返路径中的“外乡人” |
二、对“初心”的回溯之“实践还乡” |
三、东方文化的寻找与重造 |
第四节 “敢为人先”的寻根之思 |
一、“乡下人的实践还乡”与“外乡人的精神还乡” |
二、韩少功:敢为人先的寻根人 |
第四章 “遇见”昆德拉:思想构建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
第一节 诗与思:存在视野下的沉思 |
一、叩问存在 |
二、语言“勘探”下的存在 |
三、诗意栖居背后的“存在” |
第二节 诗与史:文学的“泛政治化”基色 |
一、“政治”与“泛政治化”意识的指向 |
二、文学与政治的“相遇” |
三、“泛政治化”记忆的书写 |
第三节 、拒绝“媚俗”的价值立场表达 |
一、何谓“媚俗”? |
二、韩少功对“媚俗”的拒绝及实践表达 |
三、“不确定性智慧”下的“出世之心”与“入世之事” |
余论(兼结语) 一个独行的智者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明清谎状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析谎状构造,论“作谎”之道 |
第一节 谎状构成 |
一、“谎语”:强弱语言的对比反衬 |
二、“谎情”:真假、虚实之难辨 |
三、“谎度”:轻重、强弱之拿捏 |
第二节 “谎”的界定与内涵 |
一、“谎”的表现方式 |
二、谎状的特点 |
三、虚假身份:假名状和匿名状 |
第三节 谎状的“作谎”法门 |
一、谎状撰写的模板与素材 |
二、谎状规避法律惩处的技法 |
第四节 谎状的主要撰写主体:讼师 |
一、“亦正亦邪”的讼师形象 |
二、讼师秘本记载的作状技巧和规诫 |
三、讼师“作谎”的智计策谋 |
第二章 明清“告谎”之探 |
第一节 两造“无谎不成状”的“告谎”倾向 |
一、“告谎”趋势之盛 |
二、“耍赖成状”的刁风恶习 |
三、“告谎”与“诬告”的差别 |
第二节 两造“告谎”的目的 |
第三节 “官抑民健”下的诉状出路 |
一、官府抑讼的思想源流:“无讼”观念 |
二、民间诉讼趋势的革新:“好讼”成风 |
三、谎状是民间“健讼”对官府“抑讼”的一种应对 |
第四节 明清社会变革为谎状盛行制造了条件 |
一、人口膨胀致使讼需加剧 |
二、经济发展扩大了纠纷类型 |
三、讼师职业兴起下的“讼师唆讼” |
第三章 议官府规制“两造谎状”之策 |
第一节 官府与两造、讼师在“告谎案”中的关系 |
一、官府对谎状的态度 |
二、官府与两造的“审告”关系 |
三、官府与讼师之间的敌对与利用 |
四、两造与讼师的互利与共生 |
第二节 明清法律的“禁谎”规定 |
一、严禁“诬告” |
二、禁止“匿名告发”和“教唆词讼” |
三、官府审判实例 |
第三节 官府为规制“谎状之风”而采取的措施 |
一、严格限制诉状格式和受理条件 |
二、劝民息讼 |
三、严禁讼师秘本等书目的流传 |
第四章 谎状利弊之反思 |
第一节 谎状之弊 |
第二节 谎状之利 |
第三节 明清谎状与当代法律文书的对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明清“得遗失物”律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点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得遗失物”律的源流 |
第一节 唐以前的相关规定 |
第二节 《唐律疏议》的规定 |
一、得宿藏物 |
二、得阑遗物 |
第三节 《宋刑统》对《唐律疏议》的继承与发展 |
第二章 明清时期“得遗失物”律文探析 |
第一节 相关律文 |
一、遗失物 |
二、埋藏物 |
三、拾得特殊物品 |
第二节 相关例文分析 |
一、条例 |
二、事例 |
第三章 司法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秩序追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
1.1.1 选题背景:宋代儒学研究的哲学化书写范式及挑战 |
1.1.2 研究现状:儒家道论与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研究现状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范围 |
1.2.1 研究方法:历史与逻辑统一、哲学与政治学互动、文本细读 |
1.2.2 内容范围:此期儒家道论涵盖的人物、时间及其相关次概念 |
1.3 研究价值与论文创新 |
1.3.1 研究价值:研讨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意义 |
1.3.2 论文创新:研究范式的拓展与旨趣的发掘 |
第2章 话语范式:儒家以道致治的秩序话语检视 |
2.1 范式缘起:春秋战国与晚唐、五代、宋初的社会失序 |
2.1.1 从上古至中古:春秋战国政治失序与秩序情结的形成 |
2.1.2 从中古至近世:唐、五代、宋初政治环境与秩序诉求 |
2.1.3 从自发到自觉:儒者对政治秩序的追寻及其理论回应 |
2.2 范式初立:政治秩序观念下的先秦儒家的道论与理论 |
2.2.1 观念兴起:秩序意识的产生 |
2.2.2 由天及人:从自然之“道”到人文秩序 |
2.2.3 融道于治:先秦儒家“道”论的秩序义 |
2.2.4 以理论治:先秦儒家“理”论的秩序义 |
2.3 范式拓展:北宋政治的秩序诉求及儒家道论秩序内涵 |
2.3.1 秩序诉求:中心国家的消失与北宋的政局 |
2.3.2 理论建构:从“正统”建构到“价值共识”生成 |
2.3.3 以道求治:北宋以“道”论“治”的理论建构 |
2.4 范式完成:宋儒由术至道的政治秩序理论演进之历程 |
2.4.1 治术肇端:北宋初期儒者的致治之方 |
2.4.2 治体追寻:治术转向治体的内在动力 |
2.4.3 道体确立:从王安石、张载到二程 |
2.5 本章结语 |
第3章 以术行道:荆公更革变易之道的逻辑论证* |
3.1 文献考察:王安石哲学的典据考察及其架构 |
3.1.1 文本典据:王安石思想的文献考察 |
3.1.2 理论特点:王安石思想理论的融会性 |
3.1.3 道有体用:王安石思想架构的特点 |
3.2 道摄礼法:王安石政治秩序重建的道论进路 |
3.2.1 法礼交织:北宋前期法礼互斥之治理问题 |
3.2.2 道法先王:荆公对礼、法对立的解决策略 |
3.2.3 体用二本:以体用摄礼法的秩序策略反思 |
3.3 解经明道:王安石秩序重构的经典诠释路径 |
3.3.1 问题回顾:对王安石前期道论之反思 |
3.3.2 解决策略:从“求道之全”到“致一”之道 |
3.3.3 策略反思:对统一性建构策略的检视 |
3.3.4 诠释重构:荆公《字说》对统一性的重建 |
3.4 由道而之焉:王安石的政治实践及其道论依据 |
3.4.1 势的获得:制置三司条例司的设立和运行 |
3.4.2 势道合一:政治革新推行的效率考量 |
3.4.3 由是而之焉:王安石行政方式变化的效率考量与道论依据 |
3.5 道势之间:王安石道论的二重性及内在困境 |
3.5.1 历史考察:宋代道势关系的新情态 |
3.5.2 问题呈现:荆公理论中的道势紧张 |
3.5.3 问题慎思:遵道,抑或从势 |
3.6 本章结语:遗留问题以及对此期诸儒理论之刺激 |
第4章 天道为用:张载气化为道思想之秩序诉求* |
4.1 心道学政:张载哲学的体系建构与旨趣 |
4.1.1 文献考察:“横渠四为句”版本辨正 |
4.1.2 为学旨趣:“四为句”与张载哲学旨归 |
4.2 以气明道:张载气化哲学及其秩序追寻 |
4.2.1 论析前提:辨析学界虚、气之异 |
4.2.2 终极依据:天道秩序之理论建构 |
4.3 天道之用:张载哲学的群体关切与个体关怀 |
4.3.1 群体关切:人道秩序普适性论证 |
4.3.2 个体关怀:存在者心灵秩序实现 |
4.4 以古通今:秩序理论中的法古宗经倾向 |
4.4.1 追迹于三代:秩序社会的制度构想 |
4.4.2 法古效今:以古准今抑或稽古作新 |
4.5 本章结语:张载宇宙生化路径的秩序设计存在的遗留问题 |
第5章 道体性命:二程以理代道的政治秩序追寻 |
5.1 从道至理:二程以理为核心术语的哲学建构 |
5.1.1 二程哲学中的“道”论解析 |
5.1.2 二程之“理”与由道至理的术语转化 |
5.1.3 “以理代道”的理论旨趣 |
5.2 道体诉求:二程对北宋儒家秩序学说的拓展 |
5.2.1 典据之变:二程治理理论由治术向治体的深化 |
5.2.2 何为治体:秩序思想之伦理与政治的体用设计 |
5.2.3 由治体而及道体:自然天道与人伦性命的贯通 |
5.3 道体奠立:二程天理论的逻辑体系及其证成 |
5.3.1 模拟自然秩序:二程秩序证成的“法自然”进路 |
5.3.2 从“自然”到“天理”:二程秩序学说的“道体”准备 |
5.3.3 从“法自然”到“自然法”:二程学说的“道体”奠定 |
5.4 理融礼法:二程由治术、治体至道体的秩序重构 |
5.4.1 问题呈现:宋初礼、法并重的治理模式 |
5.4.2 以礼导法:以礼摄法的“治术”设计 |
5.4.3 以理融礼:治理治理的“道体”安排 |
5.5 本章结语:二程“道体”建构之缺失及其朱子的补充 |
第6章 问题延伸:北宋中期儒家道论与政治哲学 |
6.1 反思道论:宋儒道德形上立法的内在紧张 |
6.1.1 人伦常道抑或道的傲慢:道德形上化之反思 |
6.1.2 价值真理抑或思想独断:“一道”对异论的压制 |
6.1.3 道德万能抑或仅为一端:秩序实现仰赖多种渠道 |
6.2 传统启示:传统治理理论当代转化的可能性 |
6.2.1 前提论析:“古今”接续何以成立 |
6.2.2 化解之道:“内生性演化”与古今接榫 |
6.2.3 治理两翼:道德之治与法律之治之间 |
6.2.4 问题再思:儒法之治的现代转化挑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二 宋人论析治术、治体、道体等概念文献摘录 |
致谢 |
(10)丽句与深采并流 ——金代散文赋化现象及其价值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金代散文研究 |
1.2 金代散文与赋的文体资源 |
1.3 “赋化”现象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重、难点 |
第一章 金代散文赋化的历史文化背景 |
1.1 自上而下搭建的文化平台 |
1.1.1 选举之法,文事之兴 |
1.1.2 庠序之隆,右文之意 |
1.2 从汉化到“中州” |
1.2.1 儒学在北方的接续 |
1.2.2 统治者的仁政与文治思想 |
1.2.3 “北人质朴”与“女真纯直” |
1.2.4 正统意识与“中州”之气 |
小结 |
第二章 金代散文发展及其赋化问题 |
2.1 “借才异代”时期的散文赋化 |
2.1.1 实用性文字 |
2.1.2 其他题材 |
2.2 “国朝文派”时期的散文赋化 |
2.2.1 实用性文字 |
2.2.2 其他题材 |
2.3 “贞佑南渡”前后的散文赋化 |
小结 |
结论 金代散文赋化的认识价值 |
3.1 赋与文,骈与散 |
3.2 赋化之文学史价值的深入考量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位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之前”和“之上”论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学研究[D]. 林佳. 武汉大学, 2021(02)
- [2]《黄老帛书》的“精”与“神”探论[D]. 赵海蔚.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柳田国男“乡土研究”论析[D]. 郭可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知识论析取主义的根据难题与典型情况[J]. 赖长生.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0(11)
- [5]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6]文学内外的求索:韩少功创作思想的追求[D]. 王蕾.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明清谎状论析[D]. 王姣. 兰州大学, 2020(10)
- [8]明清“得遗失物”律论析[D]. 杨婷. 兰州大学, 2020(10)
- [9]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秩序追寻[D]. 张子峻. 湖南大学, 2019(08)
- [10]丽句与深采并流 ——金代散文赋化现象及其价值论析[D]. 薛婉莹. 山西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