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有关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宋沂邈[1](2021)在《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会计信息计量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规划相关要点,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前提。该目标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为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带来了更艰巨的挑战。“十四五”规划提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仍然处于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需以减污降碳为主线,推动绿色低碳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助推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生态环境保护一方面应从防控污染物排放入手,切实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强度,一方面应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引导污染物以自然消纳的方式进行合理传导。面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政府和企业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应对环境问题带来的挑战,实现经济发展效率和绿色生产力水平的内在统一。基于上述背景,会计界开始思考如何构建行之有效的环境会计信息计量及应用方法以辅助环境监管,并助力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研究环境会计,对构建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建立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以及实现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立足环境管制,以投入产出为依据,围绕环境会计信息计量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内容:第一,研究环境管制与环境会计的制度背景。研究立足环境管制信息需求,对环境会计信息供给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环境管制与环境会计都是以投入产出关系为逻辑,对各自目标达成与否进行评价。二者关于产出目标的不同,是造成环境会计要素分类、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环境绩效评价与环境管制不适应性的本质原因。因此,本研究以投入产出为依据,立足环境管制,对环境会计的信息计量及应用体系进行设计,以提高环境会计与环境管制的适应性。第二,基于投入产出关系,从实物、价值和综合三个维度构建环境会计要素内容。在实物维度,企业内部存在当期消耗等于当期产出的投入产出关系。依据投入产出关系,将实物维度要素划分为消耗要素、产品要素、正产出要素和负产出要素;将价值维度要素划分为投入要素、产出要素、消耗要素和权益要素;对实物维度环境会计要素进行再分类,构造环境增益(减益)要素和环境综合要素。环境会计要素体系的构建,完善了我国环境会计理论框架体系,极大丰富了环境信息的表现形式,有效解决了面向环境管制的环境信息供给不足的问题。第三,针对投入产出环境会计要素,构思多维环境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计量方法。针对实物计量属性,基于真实性原则,采用实物盘存法计量消耗要素,继而基于重要性原则,依据投入产出关系,用消耗要素、产出要素推算负产出要素。针对价值计量属性,依据投入产出关系,分别设计消耗要素、产出要素和权益要素价值计量模型。针对能值计量属性,采用能值分析法对实物维度要素进行能值转化,继而根据定义设计环境增益(减益)要素能值计量模型,以及环境综合要素能值计量模型。以一家燃煤电厂为研究对象,对三个维度的要素计量方法展开应用。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会计要素计量方法,突破了环境会计要素的非货币计量瓶颈,提高了环境信息的质量。第四,针对投入产出环境会计要素计量内容,设计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与内容。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象划分为政府环境管制部门和社会公众。基于环境管制全生命周期评价需求,构建环境信息披露准入模式、管控模式和管制退出模式。在三种模式下分别设计向政府环境管制部门的管制包专递内容,以及面向社会公众的对外公开信息披露内容。以一家燃煤电厂为研究对象,对运行管控模式下的信息披露内容设计展开应用。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与内容,对独立环境会计报告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五,针对环境管制主体如何应用投入产出环境信息提供政策建议。针对环境准入环节,建议对预计负产出总量和预计重点管控元素逃逸率设置上限,超过上限者不可准入。针对运行管控环节,首先建议对运行期内负产出总量以及重点管控元素逃逸率设置上限;继而建议在上述要求达标的基础上利用可持续发展指数对企业整体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针对环境退出环节,建议以重点管控元素是否实现彻底消纳作为环境退出的判定依据,直至消纳完毕方可退出。以十三家发电企业为研究对象,对运行管控环节下的环境评价方法展开应用。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了以实物要素为基础、价值要素为补充、综合要素为协调的环境会计信息计量体系,并配套设计要素计量方法与信息披露方法,最终为环境管制主体如何利用上述信息进行评价提供政策建议。
贺琪[2](2020)在《特殊目的载体的功能及其实现》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结构化金融创新模式,资产证券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发展和应用,而特殊目的载体正处于这一“金融炼金术”的核心。长期以来,关于特殊目的载体的研究文献资料不胜枚举。在我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步“试水”资产证券化开始以来,对于资产证券化的介绍及其交易机制的法律研究日渐增多,而且关于资产证券化及特殊目的载体的研究已横跨法学、经济学、银行学等多个学科范畴。同时,伴随着资产证券化监管规则的持续完善,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也是一日千里,尤其是2014年以来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增量和存量规模均创下新的记录。近两年多时间里,随着存量资产支持证券偿付逐步到期,市场中相继出现各类资产证券化项目的评级下调事件,甚至多个项目出现违约偿付,基础资产现金流发生严重困难。面对这样的情形,抛开整体经济周期性以及监管体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我们应当聚焦于资产证券化本身的交易机理,分析并探究这一项金融交易创新机制的内核所在。通过分析发现,在整个资产证券化交易过程和整体架构当中,无论是基础资产的独立及现金流的保障,还是资产支持证券存续期间的偿付安排,亦或是各中介管理服务机构之间的配合与道德风险防控,均与特殊目的载体存在关联。那么,特殊目的载体在资产证券化交易机制应当如何进行定位,其功能应当如何界定,该功能又应当如何通过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机制和特殊目的载体自身的必要配备来实现,成为一个具有研究必要和研究价值的问题。本文研究的总体思路为:从当前资产证券化实践问题出发,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着重探究特殊目的载体功能缺失对资产证券化问题的不利影响(第一章);接下来,将聚焦在特殊目的载体功能的整体研究上,归纳总结出特殊目的载体所应当具有的核心功能及两大制度功能(第二章);在明确特殊目的载体功能之后,遵循主体和行为的基本逻辑,从功能实现的组织基础和行为基础出发,分别研究分析特殊目的载体功能实现的具体方式和路径(第三至第五章)。在组织基础部分,明确特殊目的载体应当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商事主体而存在;在行为基础部分,引入行为范式理论,并形成特殊目的载体应当具有的行为范式及其实施路径。除导言与结语外,全文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问题与成因。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领域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总结下来,主要表现为: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仍然未脱离对主体信用的依赖、发起人经营状况与基础资产质量的关联程度过高、缺乏对基础资产甄别与筛选的严格把控以及现金流归集管控存在漏洞等。从特殊目的载体的研究角度出发,深究前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对特殊目的载体的理论探索和认知不足、特殊目的载体规则与中国法律制度环境融合过程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或冲突、资本市场监管格局与部门权力的分割和制衡以及资产证券化发展迅猛与制度供给滞后性之间存在矛盾。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特殊目的载体功能缺失对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难以发挥以基础资产为支撑的资产证券化信用机制效能、难以保障资产证券化结构性交易体系的稳固与平衡、难以保障现金流归集管控的安全到位。由此,我国当前资产证券化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特殊目的载体的功能缺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对特殊目的载体功能进行科学定位并完善保障其功能实现的制度举措和机制,将有利于缓解和解决资产证券化的现存问题。第二章,特殊目的载体的功能。从基本原理、交易环节以及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多重立足点出发,结合对当前问题及产生原因的分析,归纳总结出特殊目的载体功能:“一个核心功能”和“两大制度功能”。“一个核心功能”即保护投资者利益,其具体表现为“两大制度功能”,即保障基础资产独立和塑造结构化融资交易法律关系。保障基础资产独立是特殊目的载体的首要制度功能,基础资产的独立也是资产证券化金融创新机制的根本所在。缺少了基础资产的独立,资产证券化所独有的资产信用支撑机制将无法发挥作用。特殊目的载体通过三个方面来保障基础资产的独立:首先,创设基础资产独立的承载主体。基础资产在实现与发起人(原始权益人)真实销售之后,呈现出了资产人格化的趋势,即基础资产本身具有取得独立法律主体资格的倾向,由此作为基础资产承接平台的特殊目的载体应当首先构造出持有并管理基础资产的主体;其次,特殊目的载体将基础资产与发起人(原始权益人)之间实现真实销售与破产隔离。这是一项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过程,特殊目的载体需要将基础资产的权益和风险与发起人(原始权益人)实现彻底分割,并且需要防范来自特殊目的载体自身和发起人(原始权益人)两个破产风险的影响。同时,在资产支持证券存续期间,特殊目的载体还应当保障基础资产的产权安全和稳定存续,消解对基础资产及其产生的现金流权属争议或者被侵占、混同、挪用的风险,以及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等。在塑造结构化融资交易法律关系功能当中,特殊目的载体缔造出了资产证券化相比于股权、债权融资的制度优势,实现了融资信用机制转变和风险再分配,创设出新型的财产权关系和对于融资者的控制关系,并实现现金流和交易信息的统合与均衡配置。特殊目的载体功能的确定,是其发挥制度价值的关键所在。第三章,特殊目的载体功能实现的组织基础。从法律属性的视角审视,特殊目的载体是一种契约集合还是特定的法律主体,两大法系之间存在认知的差异。在英美法系当中,契约精神历史悠久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强大的法律穿透力。合同解释或契约视角,为客观认识法律组织体特别是商事主体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视角。但是,将特殊目的载体视为一个契约集合体,难以解释特殊目的载体的法律主体本质,二者在构建原理、运作方式和责任机制方面均存在不同。通过对美国特殊目的载体组织形态的考察,认知到特殊目的载体组织形式在美国法律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与之相对应的大陆法系,则更加关注法律主体的独立性和财产权的具体归属问题,并形成了严密的财产权制度体系。因此,运用大陆法系的思维来分析资产证券化中的财产权关系和特殊目的载体的组织属性,则会更加强调和突出特殊目的载体作为法律组织体的特性。同时,特殊目的载体与财团法人、中介组织以及信托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分,这也突出了特殊目的载体在目的、形态和存续方面存在的特性。从实现特殊目的载体功能的角度来看,有必要赋予特殊目的载体独立的法律主体地位,并将其纳入特殊商事主体类型的范畴。第四章,特殊目的载体功能实现的行为基础:行为范式理论的引入。欲保证特殊目的载体功能的实现,除了具备必要的组织基础之外,特殊目的载体实施特定行为也是基础性条件之一。从特殊目的载体的设立目的来看,其本身的行为能力和行为范围确系有限。但是,如果将特殊目的载体完全界定为被动不作为的“通道”,则资产证券基本原理所赋予的制度功能将难以实现。在严格意义上来说,被动不作为的“通道”特殊目的载体,仅仅是作为承接基础资产,并与发起人(原始权益人)在风险和权益上相隔离的法律载体,尚无法发挥保障基础资产独立和安全以及其他投资者权益保护功能。与普通商事主体的行为不同,特殊目的载体基于特定目的,在设立之初就已经划定了行为范围和行为方式。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借鉴了科技哲学领域的范式理论,并将其运用到特殊目的载体功能实现的行为研究之中。范式理论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代表了一种探索与认知世界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行为范式则是范式理论逻辑上的种概念。行为范式可以理解为某一个行业或行为主体应当具有的稳定成熟的、合乎常规或法理的行为模式。而特殊目的载体的行为范式,具有标准化、不可通约性、层次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特点。这个五个方面的特征,可据此来解剖并深入分析特殊目的载体功能实现的行为。同时,特殊目的载体的行为范式还应当遵守统合性、合法合规性和谦抑性三原则。特殊目的载体行为范式的引入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其能够系统化解构特殊目的载体的行为构成、合理界分特殊目的载体的行为范围、为特殊目的载体行为提供模式遵循以及防范特殊目的载体的越权及其他风险行为。这些价值,为特殊目的载体功能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行为保障。第五章,特殊目的载体功能实现的行为基础:行为范式的实施。在行为范式理论的指引下,特殊目的载体通过具象化的行为才能达到功能实现的目的。在“保障基础资产独立”功能实现的行为范式之中,包含了避免特殊目的载体破产风险和限定特殊目的载体对外经营范围两个主要部分。特殊目的载体具备破产隔离的能力是所有资产证券化的基石,美国资产证券化中避免特殊目的载体自愿破产,主要通过设定特殊目的载体章程、发起人协议或者其他组织性文件等,对申请自愿破产的情形加以限制来实现的;日本资产证券化避免特殊目的载体自愿破产则更加注重事前的预防和规制。这两部分的行为范式,是保障基础资产独立、价值和安全重要路径。“重塑结构化融资交易法律关系”功能实现的行为范式之中,以行为对象为标准,将行为范式划分为针对发起人、投资者和管理人及中介服务机构三大类。在与发起人的行为范式中,特殊目的载体需要承接基础资产的真实销售,并抵御可能的实体合并风险。真实销售需要遵循法律意义上的严格标准,而避免实体合并除了具备真实销售标准外,还需要关于控制关系是否存在的判断规则;在与投资者的行为范式中,既需要强化资产支持证券的信息披露,又需要确保现金流的依法归集和分配,还应当理性运用信用增级措施,实现投资者权益保障的全流程化;在与管理人及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为范式中,特殊目的载体应当发挥作为委托方的监督职责,明确管理人及中介服务机构职责边界,并防范交易过程中的道德风险。最后结语部分,通过上述五个章节的阐述,总结本文对特殊目的载体的定位:特殊目的载体基于特定目的,拥有特定的功能,并需要特定法律组织形态和特定行为范式来实现该项功能。如此,方能充分发挥出资产证券化金融创新和投资者权益保障的制度效用,保障资产证券化事业稳步发展。
毛楷文[3](2020)在《输配电改革环境下电力行业信息监管研究》文中指出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的指导文件,明确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继续深化对区域电网建设和适合我国国情的输配体制研究,提出创新监管措施和手段,有效开展电力交易、调度、供电服务和安全监管,加强电网公平接入、电网投资行为、成本及投资运营效率监管。在电力市场改革思路的指引下,“管住中间”所代表的输配电领域成为了电力行业监管的核心,监管机构多次出台文件对输配电行业监管进行规范。在2020年2月最新出台的《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中,明确指出了电网企业需要对资产、费用、收入、负荷、电量等信息进行及时报送披露。可以发现,政府监管环境下,信息监管已经成为当前改革形势下电力行业监管的重要方向。作为具备垄断性的政府强化监管领域,输配电领域信息监管构成了电力行业信息监管的主要内容,对实现电力行业监管目标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目前的行业信息监管制度体系尚不完善,存在着制度不规范、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在监管机构对电力行业信息监管提出的全新要求下,信息监管制度具有了现实要求。一方面,从监管的角度来看,合理的进行电网企业资产核定,确定公平的输配电价格是改革成功的关键。由于电网企业建设中庞大的沉没资本投入,电网企业具有天生的自然垄断性质,政府监管必将会面临信息不对称问题。依靠经济社会长久发展的实践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明确电网企业信息监管的内容与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解决输配电改革中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市场化程度的增加唤醒了公众的权利意识,社会公众对于获取电网企业信息,履行监督职责的需求不断增加,也对电网行业信息监管制度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建设合理有效的电网企业信息监管制度体系能够满足社会公众的监管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管制经济学理论分析探讨了输配电行业的市场失灵问题,总结了输配电行业管制制度以及信息监管制度对于输配电管制的意义,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信息监管制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分析了典型电力市场国家在信息监管制度建设过程中关于内容、流程、方式、责任义务划分等领域的成功经验,聚焦于当前我国电力行业信息监管中存在的指标体系不完全、流程不清晰、缺乏系统执行方案等问题,运用博弈论的模型理论分析了监管机构建设信息监管制度的必要性以及信息监管制度应当包括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以输配电行业信息监管为切入点,结合我国电网企业与电力市场的实际情况,就我国电网行业信息监管的具体内容与流程方式两大方向做出了理论分析,依据监管需要将电网企业信息划分为与财务状况、运营状况、社会责任相关的三大维度,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监管信息指标库。本文从信息具备的五大特征出发,依据不同信息具备的本质特征,将信息区别为基础信息,分析信息,补充信息与预测信息,基于该种信息性质分类方法从理论角度提出并解释了监管制度执行时的具体形式、流程,以及对保密性的考虑,形成了完整的信息监管制度体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了验证该体系的有效性,本文从制度设计有效性与执行有效性两个维度,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构建了电力行业信息监管制度有效性评价模型,并进行了验证分析。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从理论角度提出了包含内容与执行方式的我国电力行业信息监管制度体系,为电力行业,尤其是输配电行业监管建立了制度规范;(2)从设计与执行角度构建了电力行业信息监管制度有效性评价模型。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会计财务处课题组,李琪琦[4](2016)在《浅议商业银行会计科目设置及改革思路》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回顾有关商业银行会计科目设置的研究文献和梳理相关制度的基础上,选取样本银行研究探讨商业银行会计科目设置的差异性、同一类型业务会计处理的异同以及产生的影响,揭示商业银行会计科目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会计管理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和改革方向。
董健玮[5](2016)在《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策略选择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文中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逐步推进了包括部门预算、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政府采购以及政府收支等在内的一系列具体改革措施,改革的过程和结果均为反映政府经济活动的政府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纵观这些年的实践结果,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际和国内政府会计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行预算会计体系逐渐产生和显露诸多问题和局限性,阻碍了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亟待进行更进一步的改革。本文以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构建一个政府会计改革的分析框架,分析美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深层逻辑和特征,为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提供借鉴。同时依据中国特色的制度环境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提出策略建议。本文共分为全文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阐述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和不足。第二部分(第二、三章)归纳相关研究成果和介绍相关理论,为论文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第四章)回顾美国政府会计发展历程,分析其政府会计改革的制度环境,为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提供借鉴。第四部分(第五、六章)描述我国政府会计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我国现阶段政府会计的制度环境。第五部分(第七章)在借鉴美国政府会计变迁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的制度环境,选择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路径,并进一步提出政府会计改革的具体策略建议。
宋伟官[6](2015)在《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文中研究指明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目前我国正向市场经济转轨,政府预算会计面临前所未有的动态变革环境。无论是政府会计信息的完整性还是透明度都迎来了新的挑战,其必须改变以适应于政府职能与角色的转变和日渐增强的社会监督与全球一体化的趋同需求。而国内正在改革的公共财政体制与建设中的政府绩效评价制度也需要政府会计的改进来配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政府工作报告》(2014)也提出“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把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推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防止和化解债务风险”。我国政府会计进行新一轮的改革乃大势所趋。如果政府预算会计想要实现根本性的变革,那么如何突破传统运行机制的桎梏将是决策者们所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为了解决这个现实问题,我们不禁要问: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条件是否成熟?变迁过程将面临哪些障碍?如何设计可行的路径来克服这些障碍以保证改革绩效目标的实现?本文立足于我国实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环境,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以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政府会计改革其实质是政府会计制度的变迁。政府会计制度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其变迁过程中的替代、转换与交易活动存在着种种约束条件。由于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政府会计制度变迁是相关利益方重新缔结契约的过程。在既定约束条件下,对所控制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达到相关利益方效用最大化,这是任何改革的最终目的,政府会计改革也不例外。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系统分析政府会计变迁供求均衡问题、制度变迁障碍、路径依赖和路径选择等深层次改革问题进行研究,以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取向进行恰当定位和合理选择,使得我国的政府会计制度能够顺利实现变迁。本文是关于政府会计的规范研究,以政府会计制度变迁为主线,研究如何从旧的政府会计制度安排过渡到新型政府会计以达到制度的均衡。具体来说,本文重点回答我国政府会计改革三个基本问题:(1)制度均衡问题——我国现行政府会计是否需要改革?即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供给与需求是否均衡。(2)制度变迁障碍和路径依赖问题——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面临哪些障碍因素,原有的变迁路径将对政府会计制度变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3)制度变迁路径选择问题——怎样顺利实现由旧制度向新制度过渡?即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设计、方向策略和绩效保障。对这三个政府会计制度变迁问题的回答,是本文研究的最终落脚点。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等。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主要从政府会计制度环境、变迁成效,政府会计制度变迁需求、变迁路径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政府会计改革的现有研究成果,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评述。第三部分为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运用的理论基础,分别是制度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制度供需理论,并对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分析。第四部分为政府会计制度供给与需求分析。该部分基于我国政府会计环境,分析了现行政府会计制度需求和政府会计制度供给,研究了两者的一致性问题,由此对现行政府会计制度所处的均衡状态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为政府会计制度变迁障碍分析。该部分运用Luder权变模型分析了我国政府会计环境因素与政府会计改革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对于改革进程中所存在的激励因素,社会、经济、政治和管理变量,以及实施障碍等因素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同时分析了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成本效益,从个体、社会全体、政治等方面进行了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并运用“交易费用两分法”构建了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交易费用分析模型,分析了我国会计制度变迁中交易费用的类型和影响。第六部分总结了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变迁历程,分析了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特征和对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影响。第七部分分析和对比了典型的国家和地区政府会计变迁历程和路径特征,归纳出各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的一般规律。并以我国“海南模式”为案例,分析了我国海南省政府会计制度变迁需求和路径选择,为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提供借鉴。第八部分研究我国政府会计路径设计和选择。基于前面的分析,该部分提出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将是渐进式的增量变迁。为了实现改革的绩效目标,除了分步走、分阶段策略外,还应做好配套制度安排,促进政府会计制度顺利实现变迁。
孙丽华[7](2015)在《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融资模式、风险管控和信息披露》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我国各项事业投资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地方政府出于发展的需要,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融资,而地方政府的巨大投资在某种程度上为其融资能力带来了压力。现阶段,公共部门融资债务主要是通过BT的模式,但是由于BT模式融资成本较高等问题,政府长期稳定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为了应对地方政府性债务不断增长的问题,贯彻落实党提出的“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法治政府”的要求,随之PPP模式应运而生,逐渐将地方政府的融资模式合理化,进而促进政府公共服务的不断发展,提高地方政府的整体管理水平。同时,地方政府应当针对融资模式,掌控如何控制融资风险,并如何对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进行恰当披露,从而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债务,并结合“开前门、堵后门、筑围墙”的思路,从法律的视角下解决地方政府债务借贷、管理和偿还的问题,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探索合理有效的融资方式,降低融资风险已成为保持国家平稳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这样在降低地方政府债务的基础上,适应了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而不断规范整个地方政府举债的融资机制,加入人大和社会整体的监督来控制和防范债务的风险。本文首先针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做出了介绍,并基于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理论明确了对相关政府融资方式的界定,并与我国国情结合,界定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概念,基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三个方面,引入如何通过PPP模式进行融资的理论,从而更好地研究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和相关管控机制。其次,本文对相关风险进行了识别,并分析产生风险的原因,根据不同债务存在的融资风险进行分类。最后,本文引入国外政府性债务管理的经验,并从模式选择、风险管控、信息披露三个角度为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控机制提出对策建议。全文共包括八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导论主要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并从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阐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最后重点论述了本文的研究创新和研究局限。第二部分为相关研究综述。研究综述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主要包括地方政府性债务及其风险管理研究综述、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模式研究综述、政府风险管控研究综述和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研究综述四大部分,其中在每一个方面都对研究现状进行比较系统性的评价。第三部分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该部分首先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理论基础进行介绍,主要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多种视角、融资主体、结构规模、用途目标和融资平台等方面进行阐述。其次,该部分介绍了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从模式概述、PPP模式概念和特点、PPP融资模式的适应性及其优势、PPP融资模式的风险策略与收益保障等方面进行论述。再次,该部分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控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债务风险评估与管控措施、债务风险监督与管理。接下来,该部分对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进行界定,主要从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与预算会计概念、政府会计目标与特点、政府会计确认基础与原则等方面展开。最后,该部分探寻了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模式、风险管控和信息披露三者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为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模式现状及其分析。该部分首先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模式的现状及类型进行分析,介绍了债务的类型和特点。然后,基于融资模式视角将地方政府性债务确认为四大类,即直接显性负债、直接隐性负债、或有显性负债和或有隐性负债。最后,该部分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确认和分类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类别边界不清、融资平台不规范、风险难以识别和信息披露不恰当等。第五部分为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模式风险评估及其成因分析。该部分风险评估主要以我国某省数据为例,在总体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第四部分中的各个分类下的直接显性负债风险、或有显性负债风险和或有隐性负债风险进行评估。然后,该部分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对融资模式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归因于债务预算业务不健全、事权与支出责任不匹配、融资模式体系不完善、融资决策体系不合理和债务会计信息不科学。第六部分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的国际借鉴。该部分主要以美国和澳大利亚地方政府性债务为例。一方面,该部分分析了美国市政债券市场的基本特征、介绍了相关制度设计,并阐述其借鉴意义。另一方面,该部分分析了澳大利亚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的框架、审批、分析和报告等流程。第七部分为完善内部控制视角下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控机制。该部分主要从建立我国现代债务预算管理体系、构建地方政府PPP融资模式平台、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分类体系、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度量方法和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五个方面进行机制设计。第八部分为建立权责发生执行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制度。该部分主要从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核算机制和推荐政府会计改革和政府资产负责编报工作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本文立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理论,从融资模式、风险管控和信息披露三个方面实现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力求从理论上和制度建设上提出本文的创新观占.(1)将风险管理理念融入到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之中。本文从风险管理的视角下,研究如何管理地方政府性债务,以融资模式作为风险分析的基础,运用政府内部控制从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业务流程出发对相关风险进行评估和管控,将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作为切入点提出信息披露制度的优化方案,从理论上探讨了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框架下,融资模式、风险管控和信息披露三者的内在关系界定,提出相应的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2)将融资模式作为管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出发点。本文将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模式作为出发点,通过科学系统的债务分类体系,说明了以融资模式作为地方政府性债务类型分类的合理性,结合对不同地方政府性债务特点的分析,从总体上明确现阶段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情况,归纳了在管理过程中可能导致风险的不足,并提出PPP融资模式的运用方案。(3)从政府内部控制的视角下研究如何进行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控制。本文将政府内部控制作为主要管控机制,全面系统地从风险管理视角梳理了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在决策、执行和监督过程中的风险,通过对其整个业务管理流程的梳理和再造,对不同融资模式下的债务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通过建立内部控制机制来管理和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4)将权责发生制下债务信息披露制度引入到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之中。本文将我国政府会计改革作为信息披露制度设计的依据,在建立现代政府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下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核算的原则,明确了在融资模式和风险管控机制设计中,政府会计核算基础和方法对于政府性债务信息生成和披露体系优化设计的具体方向和制度研究目标。本文的研究局限在于:目前,对于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甄别、统计与测算还存在基础薄弱、信息敏感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因此,在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论述和研究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足之处。
付敏[8](2014)在《我国企业养老金的会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2013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养老话题是最受公众关注的话题之一。事实上,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随着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我国的养老问题更加严重。如今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了符合国情的养老保险体系,但是由于银色浪潮冲击,我国的养老金会计体系还不能与基本养老保险相配套,而且这种问题日渐明显。现阶段,我国对养老金的研究大多是基本理论的概述,在养老金会计的研究和实务操作方面还很薄弱。从长远来看,建立和完善企业养老金会计不仅必要而且非常迫切,研究养老金会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企业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研究我国企业养老金的会计问题,试图对我国的养老金会计体系及养老金制度的完善提出政策建议。在综合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文阐述养老金会计相关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养老保险体系的两大支柱中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的相关概念,以及养老金计划以及养老金会计的概念、特征;回顾了我国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历程并指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对企业养老金会计进行分析,包括养老金会计的发展、养老金会计的规范、养老金会计存在的问题;文章还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养老金会计准则,通过对比试图对我国养老金会计得到一些启示;最后从多个角度给出完善我国养老金会计和养老金制度的政策建议,包括会计准则方面、养老金会计处理方面、养老金计划方面、养老金会计概念框架方面等。在最后,对文章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指出文章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的养老金研究进行相关展望。
李海珍[9](2014)在《欧盟审计协调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区域合作和全球合作已得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认可,跨境贸易与境外上市公司也日益增多。会计作为一种国际语言,自然在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合作对财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协调顺势而生,主要表现为会计准则协调,进而刺激了审计协调的需求。审计协调并不代表回到了原点,而是开始了一个新的出发点。会计协调一直是会计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但是,国内外关于区域审计协调的研究文献尚不多见。欧盟的审计协调是区域审计协调的一个成功典范。欧盟为应对境外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确保会计信息和审计报告的可比性,进行了一系列的审计协调活动。论文中具体论述了欧盟审计协调的背景、协调意义与协调进程。欧盟的审计协调进程是一个不断达成约定、不断进行国际政策协调和制度创新的过程,旨在欧盟创建一个法定审计的监管框架体系,加强审计师的职能作用,拓展欧盟内部的法定审计市场范围,扫除成员国间提供跨国审计服务的障碍。近年来,随着中国的贸易合作越来越多,审计准则国际趋同与跨境合作监管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欧盟审计协调的成功经验,可以给中国审计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在本文的最后也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贺敬平[10](2013)在《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路径选择》文中提出上世纪70年代,为摆脱财政困境,提高政府效率,提升综合国力,西方国家发起了号称“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行政改革浪潮。作为公共管理基础性信息的政府会计系统一直处于公共管理领域改革的前沿。发达国家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政府会计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改革侧重于将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从财政收支扩展到政府资产和负债方面;第二阶段的改革主线是将传统的现金制基础政府会计转向权责发生制(或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基础政府会计。尽管世界各国都对政府会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示范带动效应,但各国的改革思路各有千秋,改革的结果也截然不同。近年来,我国的政府会计改革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一系列规范政府信息披露的范围、内容和质量的法规得以发布,如2008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9年和2011年财政部推出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和《医院会计制度》等。学术界也对政府会计改革展开了热烈讨论,形成以下共识:一是引入权责发生制,全面、真实地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将政府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使会计信息同时满足政府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的双重要求;三是健全政府预算会计系统,使其反映整个预算执行过程;四是中国政府会计应坚持渐进式改革,并与整个财政体制改革进程相协调,从而降低改革成本。理论既源于实践,也将指导实践。既然政府会计改革实践已经对理论研究提出了迫切需要,除了已经作出的努力和形成的成果之外,还需要理论界就政府会计的改革路径进行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探讨。以分析现行制度环境下,政府会计信息供求的均衡状况以及制度的均衡状况,透析各利益集团在这种均衡状态中的成本收益状况,从而发现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力源泉,并提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改革路径,以及最低的成本顺利地推进我国的政府会计改革。本文充分吸收新制度经济的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和政府会计改革权变理论的最新成果,深入分析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会计改革的权变过程和过去3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规律,对海南省两项政府会计改革试点进行了案例分析,并紧贴中国政府会计的制度环境提出了一条以增量改革为核心内容的渐进式改革路径。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论与文献综述两章。导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动机、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内容安排,框架结构及创新与不足等。文献综述则从政府会计改革、制度变迁理论以及制度变迁与政府会计改革的相关研究三个方面介绍了政府会计的现有研究成果,并对已有文献进行了评述。第二部分是本文的基础理论部分,也是政府会计改革的技术研究部分。该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二是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力机制,三是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第三部分是本文国别研究的部分,在该部分,本文通过比较回顾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政府会计改革的发展历程,分析各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力机制和路径的选择,探讨了政府会计改革的政治博弈与制度约束。深入研究了现有会计环境下政府会计改革的可行性与实施措施。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案例研究部分。并以海南省政府会计改革试点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中国现行制度环境下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力机制和路径选择,进而对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的研究结论进行检验,并修正前两个部分的研究结论。第五部分主要关注本文研究结论衍生出对我国未来政府会计改革的政策性建议。
二、谈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有关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有关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会计信息计量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论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 论文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技术路线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环境会计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环境会计理论基础 |
2.1.1 管制经济学理论 |
2.1.2 环境会计目标相关理论 |
2.1.3 物质不灭理论 |
2.1.4 劳动价值理论 |
2.1.5 效用价值理论 |
2.1.6 能值理论 |
2.2 环境会计相关文献综述 |
2.2.1 环境会计目标 |
2.2.2 环境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
2.2.3 环境会计要素内容 |
2.2.4 环境会计要素计量方法 |
2.2.5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
2.2.6 环境绩效评价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境管制与环境会计制度背景 |
3.1 环境管制制度背景与环境管制信息需求现状 |
3.1.1 环境管制制度背景 |
3.1.2 环境管制信息需求分析 |
3.2 环境会计制度背景与环境会计信息供给现状 |
3.2.1 环境会计制度背景 |
3.2.2 环境会计信息供给现状—实例分析 |
3.3 环境管制目标下环境信息供需不适应性分析 |
3.3.1 环境会计要素与环境管制信息需求不适应 |
3.3.2 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管制信息需求不适应 |
3.3.3 环境绩效评价与环境管制信息需求不适应 |
3.4 环境管制与环境会计的投入产出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投入产出的多维环境会计要素分析 |
4.1 环境管制与环境会计的投入产出逻辑分析 |
4.2 立足环境管制的环境会计目标构思 |
4.2.1 环境会计总体目标 |
4.2.2 环境会计具体目标 |
4.3 基于投入产出的实物维度环境会计要素分析 |
4.3.1 实物维度环境会计要素的信息质量特征 |
4.3.2 实物维度要素设计基本假设 |
4.3.3 实物维度环境会计要素分析 |
4.4 基于投入产出的价值维度环境会计要素分析 |
4.5 基于投入产出的综合维度环境会计要素分析 |
4.5.1 综合维度环境会计要素基本假设 |
4.5.2 综合维度环境会计要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投入产出的多维环境会计要素计量方法 |
5.1 基于投入产出的多维环境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
5.2 基于投入产出的实物维度要素计量方法 |
5.2.1 实物维度要素内容 |
5.2.2 基于实物盘存制的消耗要素计量方法 |
5.2.3 基于投入产出守恒的负产出要素计量方法 |
5.3 基于投入产出的价值维度要素计量方法 |
5.3.1 投入要素赋值方法 |
5.3.2 消耗要素价值计量方法 |
5.3.3 产出要素的值计量方法 |
5.3.4 权益要素价值计量方法 |
5.4 基于投入产出的综合维度要素计量方法 |
5.4.1 能值理论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5.4.2 综合维度要素计量方法 |
5.5 环境会计要素计量应用案例 |
5.5.1 案例背景 |
5.5.2 实物维度要素计量方法应用 |
5.5.3 价值维度要素计量方法应用 |
5.5.4 综合维度要素计量方法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信息披露内容设计 |
6.1 环境管制强度与物质流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研究 |
6.1.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1.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1.3 变量设计 |
6.1.4 实证模型设置 |
6.1.5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
6.1.6 稳健性检验 |
6.1.7 结论与启示 |
6.2 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信息披露模式设计 |
6.3 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信息披露内容设计 |
6.3.1 准入模式与投入产出环境信息披露内容设计 |
6.3.2 运行管控模式与投入产出环境信息披露内容设计 |
6.3.3 管制退出模式与投入产出环境信息披露内容设计 |
6.4 基于运行管控模式的燃煤电厂环境信息披露案例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评价政策建议 |
7.1 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准入评价政策建议 |
7.1.1 环境准入评价思路 |
7.1.2 环境准入评价指标体系 |
7.2 基于投入产出的运行管控评价政策建议 |
7.2.1 运行管控评价设计思路 |
7.2.2 运行管控评价指标体系 |
7.2.3 运行管控评价政策应用案例 |
7.3 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退出评价政策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特殊目的载体的功能及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的意义价值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标、思路方法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四、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特殊目的载体现状:问题与成因 |
第一节 我国资产证券化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
一、资产证券化及特殊目的载体现状 |
二、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基于风险事件与涉诉案例的展开 |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问题成因的基本分析 |
一、理论认知:对特殊目的载体的理论探索不足 |
二、法域融合:特殊目的载体规则与中国法律环境的融合与冲突 |
三、监管体制:资本市场监管格局与部门权力的分割和制衡 |
四、法律供给:资产证券化发展迅猛与制度供给滞后性的矛盾 |
第三节 特殊目的载体功能缺失对资产证券化的不利影响 |
一、难以发挥以基础资产为支撑的资产证券化信用机制效能 |
二、难以保障资产证券化结构性交易体系的稳固与平衡 |
三、难以保障现金流归集管控的安全到位 |
第二章 特殊目的载体的功能 |
第一节 核心功能:保护投资者利益 |
一、资产证券化制度构建的重要使命在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
二、保护投资者利益系资产证券化赋予特殊目的载体的核心功能 |
三、特殊目的载体核心功能具体表现为两大制度功能 |
第二节 制度功能一:保障基础资产独立 |
一、基础资产独立的必要性 |
二、成为基础资产独立的承载主体 |
三、实现基础资产的真实销售与破产隔离 |
四、保障基础资产的产权安全和稳定存续 |
第三节 制度功能二:塑造结构化融资交易法律关系 |
一、缔造出资产证券化相比于股权、债权融资的制度优势 |
二、实现融资信用机制转变和风险再分配 |
三、支撑资产证券化特殊交易架构 |
四、创设新型的财产权关系和对于融资者的控制关系 |
五、实现现金流和交易信息的统合与均衡配置 |
第三章 特殊目的载体功能实现的组织基础 |
第一节 契约集合还是法律主体?两大法系认知路径差异 |
一、英美法系:契约精神所具有的法律穿透力 |
二、大陆法系:对于法律主体与产权关系的严谨界分 |
三、基于法系基因对比:对特殊目的载体的应有认知 |
第二节 特殊目的载体法律定性之掣肘——基于财产权关系审视 |
一、特殊目的载体法律定性的争议与实质 |
二、特殊目的载体的特性及其与近似概念的辨析 |
三、基于财产权关系的审视 |
第三节 特殊目的载体组织属性的法律回应 |
一、特殊目的载体系独立法律主体 |
二、特殊目的载体系商事主体范畴 |
三、特殊目的载体系特殊类型商事主体 |
第四章 特殊目的载体功能实现的行为基础一:行为范式理论的引入 |
第一节 作为还是不作为?资产证券化原理项下的再确认 |
一、单纯不作为“通道”特殊目的载体的功能弊端 |
二、实施特定行为系特殊目的载体的制度要求 |
第二节 如何作为?特殊目的载体行为范式的建构 |
一、行为范式的科学内涵 |
二、特殊目的载体行为范式的基本特性 |
三、特殊目的载体行为范式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特殊目的载体行为范式的价值 |
一、系统化解构特殊目的载体的行为构成 |
二、合理界分特殊目的载体的行为范围 |
三、为特殊目的载体行为提供模式遵循 |
四、防范特殊目的载体的越权及其他风险行为 |
第五章 特殊目的载体功能实现的行为基础二:行为范式的实施 |
第一节 “保障基础资产独立”功能实现的行为范式 |
一、避免特殊目的载体破产风险 |
二、限定特殊目的载体对外经营范围 |
第二节 “塑造结构化融资交易法律关系”功能实现的行为范式 |
一、行为范式对象一:发起人 |
二、行为范式对象二:投资者 |
三、行为范式对象三:管理人及中介服务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3)输配电改革环境下电力行业信息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力监管理论研究现状 |
1.2.2 输配电成本监管理论研究现状 |
1.2.3 信息经济学理论与信息监管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信息监管相关理论依据 |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 委托代理理论 |
2.3 管制经济学理论 |
2.4 信号传递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输配电行业的市场失灵与信息监管实践 |
3.1 输配电行业的市场失灵与监管政策研究 |
3.1.1 输配电行业市场失灵原因分析 |
3.1.2 输配电价格监管模式与信息监管制度 |
3.2 典型电力市场化国家输配电管制与信息监管实践 |
3.2.1 美国 |
3.2.2 英国 |
3.2.3 日本 |
3.2.4 澳大利亚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电网行业信息监管制度体系的构建 |
4.1 输配电改革下监管机构与电网企业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 |
4.2 电网行业信息监管的监管方主体分析 |
4.3 电网行业监管方主体的信息需求分析 |
4.3.1 满足不同监管需求的信息类别特征分析 |
4.3.2 基于监管方主体需求的信息分类 |
4.4 电网行业信息监管执行的流程框架分析 |
4.4.1 适用于研究信息监管方式的信息分类理论分析 |
4.4.2 基于信息本质的信息性质分类 |
4.4.3 基于信息性质分类的纳入监管范围信息指标形式研究 |
4.4.4 基于信息性质分类的信息披露流程研究 |
4.4.5 基于信息性质分类的企业保密性需求研究 |
4.5 电网行业信息监管指标库建立与分类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电力行业信息监管制度体系的评价模型构建 |
5.1 信息监管制度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5.1.1 模型构建思路 |
5.1.2 信息监管制度有效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
5.2 信息监管制度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模型的实证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4)浅议商业银行会计科目设置及改革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制度背景 |
二、商业银行会计科目设置现状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比较分析 |
三、商业银行会计科目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
(一)商业银行会计科目设置存在的问题 |
(二)商业银行会计科目设置差异的影响分析 |
四、商业银行会计科目改革思路及建议 |
(一)完善管理机制,规范会计核算 |
(二)引入第三方力量,科学设置会计科目 |
(三)强化监管部门的督促和引导作用 |
(5)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策略选择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1.3.1 本文的创新 |
1.3.2 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预算会计 |
2.1.2 政府会计 |
2.1.3 预算会计与政府会计的关系 |
2.2 文献综述 |
2.2.1 政府会计改革研究 |
2.2.2 制度变迁理论与政府会计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 |
3.1 制度变迁理论 |
3.1.1 制度变迁 |
3.1.2 制度变迁的方式 |
3.1.3 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 |
3.2 制度变迁理论与政府会计改革的传导机制分析 |
3.2.1 制度变迁中的非均衡状态 |
3.2.2 经济主体的会计信息目标变化 |
3.2.3 经济主体的动机选择—成本收益分析 |
3.2.4 制度环境对经济主体的作用力 |
3.2.5 创新制度的形成 |
3.3 制度环境对政府会计改革的影响分析 |
第四章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变迁 |
4.1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变迁轨迹 |
4.2 我国政府会计的现状 |
4.3 我国政府会计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美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变迁分析 |
5.1 美国联邦政府会计改革的历史轨迹 |
5.2 美国州和地方政府会计改革的历史轨迹 |
5.3 美国政府会计改革进程的分析 |
5.3.1 美国政府会计改改革变迁中制度环境及其影响分析 |
5.3.2 美国政府会计改革变迁中经济主体的动机选择分析 |
5.3.3 美国政府会计改革变迁中制度环境对经济主体的作用力分析 |
5.3.4 美国政府会计制度形成分析 |
5.4 美国政府会计改革变迁的启示与借鉴 |
第六章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策略分析 |
6.1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中制度环境的非均衡状态分析 |
6.2 我国经济主体的政府会计信息目标的分析 |
6.3 我国相关经济主体的动机选择分析 |
6.4 我国制度环境对经济主体的作用力分析 |
6.5 制度变迁的经济主体利益分配分析 |
第七章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策略的选择 |
7.1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路径选择 |
7.1.1 应计制会计基础的渐进式引入 |
7.1.2 政府会计改革的关键:减少摩擦成本 |
7.1.3 改革的方式:“诱致+强制”的交替 |
7.2 推进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具体策略 |
7.2.1 完善政府主导作用及其自身的改革 |
7.2.2 区分中央政府会计和地方政府会计 |
7.2.3 提高地方政府改革的积极性—地方政府的利益补偿 |
7.2.4 发挥信息中介作用,促进公众参与改革 |
7.2.5 重视意识形态的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文献综述 |
2.1.1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需求 |
2.1.2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制度环境 |
2.1.3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绩效 |
2.1.4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 |
2.2 文献评述 |
3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 |
3.1 制度构成、制度均衡与制度环境 |
3.1.1 制度构成与制度均衡 |
3.1.2 政府会计环境与权变模型 |
3.2 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 |
3.2.1 制度变迁需求理论 |
3.2.2 制度变迁供给理论 |
3.2.3 制度变迁供需因素结构分析 |
3.2.4 路径依赖理论 |
3.3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动因的理论分析 |
3.3.1 政府契约范式演进的必然要求 |
3.3.2 政府会计契约属性的本质体现 |
3.3.3 政府绩效治理发展的结果体现 |
3.3.4 非正式约束转变的趋势要求 |
4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供需分析 |
4.1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需求 |
4.1.1 政府职能转变和绩效评价实践 |
4.1.2 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
4.1.3 政府债务风险管理 |
4.1.4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
4.1.5 国际改革示范效应 |
4.1.6 民主法治意识进步 |
4.2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供给 |
4.2.1 政府会计制度供给主体 |
4.2.2 政府会计制度供给效率 |
4.2.3 政府会计制度预期实施成本 |
4.3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非均衡状态 |
5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障碍 |
5.1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环境障碍 |
5.1.1 我国政府会计变迁的环境刺激因素 |
5.1.2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推动力量 |
5.1.3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环境特质 |
5.1.4 政府会计制度的环境障碍与变迁路径选择 |
5.2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成本障碍 |
5.2.1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约束 |
5.2.2 交易费用制约政府会计制度变迁 |
5.3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技术障碍 |
5.3.1 政府会计制度体系构建 |
5.3.2 权责发生制引入和推进 |
5.3.3 政府会计信息系统建设 |
6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特征 |
6.1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历程 |
6.1.1 预算会计制度历史沿革 |
6.1.2 预算会计制度变迁评述 |
6.2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特征 |
6.2.1 以需求诱致为基础的强制性变迁特征 |
6.2.2 以政府为主导的制度供给型变迁特征 |
6.2.3 从增量到存量的渐进式变迁特征 |
6.2.4 立足国情的国际协调特征 |
6.2.5 基于历史的路径依赖性 |
7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案例与国别分析 |
7.1 我国“海南模式”的制度变迁视角分析 |
7.1.1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需求 |
7.1.2 实现制度实际供给的基础条件 |
7.1.3 “海南模式”的路径选择 |
7.1.4 “海南模式”的启示 |
7.2 美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
7.2.1 美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历程 |
7.2.2 美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特征 |
7.3 英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
7.3.1 英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历程 |
7.3.2 英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特征 |
7.4 新西兰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
7.4.1 新西兰政府会计制度变迁历程 |
7.4.2 新西兰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特征 |
7.5 其他国家或地区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选择 |
7.5.1 法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选择 |
7.5.2 日本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选择 |
7.5.3 香港特区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选择 |
7.6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共同特征 |
7.6.1 循序渐进的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 |
7.6.2 正式制度推进为主要变迁方式 |
7.6.3 预算会计和政府财务会计双轨并行模式 |
7.6.4 坚实的制度变迁基础保障 |
8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
8.1 路径设计:渐进式改革道路和分阶段改革策略 |
8.1.1 渐进式改革道路 |
8.1.2 层次推进改革目标 |
8.1.3 多步过渡与分阶段实施 |
8.2 减少制度变迁成本的路径选择 |
8.2.1 寻求改革增量:减少摩擦成本 |
8.2.2 推广试点试验:减少讯息成本 |
8.2.3 分解技术难题:减少设计和实施成本 |
8.3 增强制度变迁推动力量的路径设计 |
8.3.1 注重政府的主导作用和自身改革 |
8.3.2 建立改革一致性意愿 |
8.3.3 提高地方政府改革积极性 |
8.4 克服制度环境障碍的配套制度安排 |
8.4.1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 |
8.4.2 公共管理组织和文化理念 |
8.4.3 人力资源基础 |
8.4.4 政府治理制度环境 |
8.4.5 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
8.4.6 政府审计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
9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研究结论 |
9.2 未来研究方向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融资模式、风险管控和信息披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与局限 |
1.3.1 研究创新 |
1.3.2 研究局限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地方政府性债务及其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2 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模式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政府风险管控研究综述 |
2.3.1 国外文献综述 |
2.3.2 国内文献综述 |
2.4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研究综述 |
2.4.1 国外文献综述 |
2.4.2 国内文献综述 |
3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3.1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理论基础 |
3.1.1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多种研究视角 |
3.1.2 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主体 |
3.1.3 地方政府性债务结构规模 |
3.1.4 地方政府性债务用途目标 |
3.1.5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平台 |
3.2 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模式的理论基础 |
3.2.1 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模式概述 |
3.2.2 地方政府PPP融资模式的概念和特点 |
3.2.3 地方政府PPP融资模式的适应性及其优势分析 |
3.2.4 地方政府PPP融资模式的风险策略与收益保障 |
3.3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控的理论基础 |
3.3.1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与管控措施 |
3.3.2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监督和管理 |
3.4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
3.4.1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与预算会计的概念 |
3.4.2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目标和特点 |
3.4.3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确认基础和原则 |
3.5 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模式、风险管控和信息披露的关系 |
4 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模式现状及其分析 |
4.1 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模式的现状及类型 |
4.1.1 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模式的现状分析 |
4.1.2 地方政府性债务主要类型 |
4.1.3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突出特点 |
4.2 基于融资模式视角下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确认与分类 |
4.2.1 直接显性负债 |
4.2.2 直接隐性负债 |
4.2.3 或有显性负债 |
4.2.4 或有隐性负债 |
4.3 地方政府性债务确认与分类的问题分析 |
4.3.1 地方政府性债务类别边界不清 |
4.3.2 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平台不规范 |
4.3.3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难以识别 |
4.3.4 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不恰当 |
5 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模式风险评估及其成因分析 |
5.1 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模式风险评估——以我国某省为例 |
5.1.1 总体风险评估 |
5.1.2 直接显性负债风险评估 |
5.1.3 或有显性负债风险评估 |
5.1.4 或有隐性负债风险评估 |
5.2 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模式风险的成因分析 |
5.2.1 地方政府性债务预算业务不健全 |
5.2.2 地方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不匹配 |
5.2.3 地方政府融资模式体系不完善 |
5.2.4 地方政府融资决策体系不合理 |
5.2.5 地方政府性债务会计信息不科学 |
6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的国际借鉴 |
6.1 美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
6.1.1 美国市政债券市场的基本特征 |
6.1.2 相关制度设计 |
6.1.3 借鉴意义 |
6.2 澳大利亚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
6.2.1 框架 |
6.2.2 审批 |
6.2.3 分析 |
6.2.4 报告 |
7 完善内部控制视角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控机制 |
7.1 建立我国现代债务预算管理体系 |
7.2 构建地方政府PPP融资模式平台 |
7.3 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分类体系 |
7.4 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度量方法 |
7.4.1 相关性原则 |
7.4.2 相对稳定性原则 |
7.4.3 数据可获得性原则 |
7.5 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
7.5.1 举债(贷款)环节 |
7.5.2 用债环节 |
7.5.3 项目竣工结算环节 |
7.5.4 还债环节 |
8 建立权责发生制下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制度 |
8.1 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制度 |
8.2 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核算机制 |
8.2.1 两个主体核算地方政府性债务 |
8.2.2 两类地方政府性债务分别核算 |
8.2.3 两种方式核算地方政府性存量债务 |
8.3 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和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编报工作 |
8.3.1 两个报告披露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 |
8.3.2 两个步骤披露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8)我国企业养老金的会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基本养老金会计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基本养老金会计研究综述 |
1.2.3 国外企业年金的研究综述 |
1.2.4 国内企业年金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可行性分析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企业养老金会计的基本理论 |
2.1 养老金的概念及性质 |
2.1.1 养老金的概念 |
2.1.2 养老金的性质 |
2.1.3 养老金的分类 |
2.2 养老金计划 |
2.2.1 养老金计划的概念 |
2.2.2 养老金计划的分类 |
2.2.3 养老金计划的比较 |
2.3 养老金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
2.3.1 养老金会计的概念 |
2.3.2 养老金会计的特征 |
小结 |
第3章 我国养老金制度及养老金会计分析 |
3.1 我国养老金制度的分析 |
3.1.1 我国基本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及现状 |
3.1.2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及现状 |
3.2 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的分析 |
3.2.1 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的发展 |
3.2.2 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的现状 |
3.2.3 我国养老金会计存在的问题 |
小结 |
第4章 国内外企业养老金会计准则的比较 |
4.1 企业养老金会计准则制定历史的比较 |
4.2 企业养老金会计准则内容框架的比较 |
4.3 企业养老金会计准则会计处理的比较 |
4.4 企业养老金会计准则设定受益计划的比较 |
4.5 国际会计准则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启示 |
小结 |
第5章 完善企业养老金制度和企业养老金会计的政策建议 |
5.1 完善企业养老金会计的政策建议 |
5.1.1 关于企业养老金会计准则的思考 |
5.1.2 关于企业养老金信息披露的思考 |
5.1.3 关于养老金会计计量中精算假设的思考 |
5.1.4 关于企业养老金会计处理的思考 |
5.1.5 关于企业养老金计划的思考 |
5.2 养老金制度方面的建议 |
5.3 其他方面的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本文的研究贡献 |
3 研究的局限性 |
4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欧盟审计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关于会计审计协调的相关研究 |
2.2 国内关于会计审计协调的研究 |
2.2.1 国内审计协调合作的相关研究 |
2.2.2 跨境审计协调合作的相关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欧盟审计协调的演进过程 |
3.1 欧盟审计协调的背景 |
3.1.1 欧盟的简介 |
3.1.2 欧盟审计协调的背景 |
3.2 欧盟审计协调的初步战略——会计指令 |
3.2.1 欧盟会计指令的简介 |
3.2.2 新的第八号指令 |
3.3 欧盟审计协调的进一步战略——立法提案 |
3.3.1 立法提案的背景 |
3.3.2 立法提案的关键内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欧盟成员国审计监管框架协调案例 |
4.1 欧盟的审计监管框架 |
4.2 欧盟成员国的审计监管框架协调——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 |
4.2.1 克罗地亚的审计监管框架 |
4.2.2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的审计监管框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与欧盟的审计合作及审计国际趋同战略 |
5.1 中国与欧盟的会计审计合作 |
5.2 我国审计国际趋同战略 |
5.2.1 国家个体层面的协调——中国大陆与港澳台的审计协调 |
5.2.2 区域层面的协调——中美跨境联合审计监管 |
5.2.3 全球层面的协调——中国审计准则持续全面的国际趋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本文的创新、不足以及政策建议 |
6.1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方法选择 |
1.3 论文框架与内容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政府会计改革 |
2.1.1 政府会计目标定位 |
2.1.2 政府会计基础选择与改革路径选择 |
2.1.3 政府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 |
2.1.4 政府会计规范体系建立 |
2.2 制度变迁理论 |
2.3 政府会计改革动力的相关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3 制度变迁视角下政府会计改革理论分析 |
3.1 制度变迁及政府会计改革传导机制 |
3.1.1 制度变迁的动力与过程 |
3.1.2 制度变迁的方式 |
3.1.3 关键人物与注意力分配 |
3.1.4 路径依赖与锁定效应 |
3.1.5 制度变迁理论与政府会计改革的传导机制 |
3.2 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选择 |
3.2.1 会计环境与会计目标的定位 |
3.2.2 会计目标与会计确认基础 |
3.2.3 会计目标决定信息质量特征的侧重性 |
3.3 制度变迁的成本分析模型 |
3.3.1 制度变迁的成本模型 |
3.3.2 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利益分配 |
3.4 政府会计改革的权变模型 |
3.4.1 初始应变模型 |
3.4.2 修正的应变模型 |
3.4.3 扩展的应变模型 |
3.4.4 FMR模型(财务管理改革进程模型) |
3.4.5 政府会计改革应变模型评价 |
4 政府会计改革分析的国别研究 |
4.1 美国政府会计改革及因素分析 |
4.1.1 美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发展历程分析 |
4.1.2 基于FMR模型对美国政府会计改革进程的分析 |
4.2 英国政府会计改革及因素分析 |
4.2.1 英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发展历程分析 |
4.2.2 基于FMR模型对英国政府会计改革进程的分析 |
4.3 新西兰政府会计改革及因素分析 |
4.3.1 新西兰政府会计改革的发展历程分析 |
4.3.2 基于FMR模型对新西兰政府会计改革进程的分析 |
4.4 启示与借鉴价值 |
4.5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因素分析 |
4.5.1 基于FMR模型对中国政府会计改革进程的分析 |
5 制度变迁视角下政府会计改革的案例研究 |
5.1 海南省推行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力分析 |
5.1.1 改革的持续性压力 |
5.1.2 优越的体制机制 |
5.1.3 试点的摩擦成本不高 |
5.1.4 改革的实施成本较低 |
5.2 海南省政府会计核算基础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 |
5.2.1 整合现行条块分割的预算会计制度 |
5.2.2 引入修正的权责发生制 |
5.2.3 改革财务报告制度 |
5.2.4 妥善处理新旧模式的过渡衔接 |
5.3 调整编报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主要做法 |
5.3.1 修改报告内容 |
5.3.2 界定报告主体 |
5.3.3 划定报告事项 |
5.3.4 规范编报流程 |
5.3.5 定义会计要素 |
5.3.6 指定计量方法 |
5.3.7 明确编报方法 |
5.4 海南省政府会计改革的初步效果 |
5.4.1 增强了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
5.4.2 探索了权责发生制的改革路径 |
5.4.3 论证了实现原则与配比原则的价值 |
5.4.4 实现了政府层面综合财务报告的预期效果 |
5.5 海南省政府会计改革面临的主要困难 |
5.5.1 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的改革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
5.5.2 年末调整编报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
5.6 海南改革试点的推广价值与启示 |
6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路径分析 |
6.1 中国预算会计的发展历程 |
6.1.1 建国初期预算会计的创建(1949年—1961年) |
6.1.2 调整时期预算会计的变化(1962年—1977年) |
6.1.3 改革开放以来的预算会计改革(1978年至今) |
6.1.4 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现行制度环境分析 |
6.2.1 政府会计制度规范的均衡状态分析 |
6.2.2 相关经济主体的变迁动机分析 |
6.3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路径选择 |
6.3.1 路径选择的关键:摩擦成本 |
6.3.2 减少摩擦成本的最优选择:增量改革 |
6.3.3 政府会计增量改革的一种可行路径:试编应计制财务报告 |
6.3.4 改革成功的标志: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 |
7 本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谈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有关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投入产出的环境会计信息计量及应用研究[D]. 宋沂邈.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特殊目的载体的功能及其实现[D]. 贺琪.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3]输配电改革环境下电力行业信息监管研究[D]. 毛楷文.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4]浅议商业银行会计科目设置及改革思路[J].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会计财务处课题组,李琪琦. 金融会计, 2016(05)
- [5]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策略选择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D]. 董健玮. 苏州大学, 2016(02)
- [6]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D]. 宋伟官.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7]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融资模式、风险管控和信息披露[D]. 孙丽华.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8]我国企业养老金的会计问题研究[D]. 付敏. 山东财经大学, 2014(08)
- [9]欧盟审计协调研究[D]. 李海珍. 山东财经大学, 2014(08)
- [10]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路径选择[D]. 贺敬平.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