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陈惠霞,丁宁[1](2021)在《耳穴贴压联合低频脉冲技术在前列腺绿激光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耳穴贴压法联合低频脉冲技术在前列腺绿激光术(PV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许昌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汽化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围术期护理, 观察组术前入院当天开始和术后第1天开始应用耳穴贴压法和低频脉冲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拔出尿管后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的改变情况、尿失禁发生率、持续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的IPS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 ICIQ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耳穴贴压法联合应用低频脉冲技术能够显着改善前列腺绿激光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 预防尿失禁的发生, 提高护理满意度。
段其旭[2](2021)在《两种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经尿道等离子杆状电极前列腺剜除(Transuerthral plasmakinetic enucleation of prostate,PKEP)与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Transuerthral holmium laser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HoL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20年3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0例BPH患者,结合病情及患者意愿选择术式,其中32例行HoLEP(HoLEP组),38例性行PKEP(PKEP组)。收集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前列腺体积、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s,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最大尿流率(Maximum urinary flow rate,Qmax),剜除腺体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比较两种术式的安全性和术后近期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术前IPSS评分、QOL评分、Qmax、年龄、前列腺体积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无统计学差异,HoLEP组vs PKEP组(16.81±5.64 vs 15.76±5.18)g/L,(P>0.05)。(2)HoLEP组术前IPSS、QOL、Qmax分别为20.53±2.53、5.00(5.00-5.00)、8.00(7.00-8.00),术后6个月分别为7.19±0.78、1.00(0.25-1.00)、18.00(17.00-19.00),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01);PKEP组术前IPSS、QOL、Qmax分别为20.11±2.31、5.00(5.00-6.00)、7.50(7.00-8.00),术后6个月分别为7.45±0.80、1.00(0.00-1.00)、18.00(17.00-20.00),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01);但两组间IPSS、QOL、Qmax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oLEP组剜除腺体时间长于PKEP组(46.09±7.86 vs 42.11±7.79)min,有统计学差异(P<0.05)。(3)HoLEP组并发症6例,短暂性尿失禁3例(9.38%),膀胱痉挛2例(6.25%),尿道狭窄1例(3.13%);PKEP组并发症7例,短暂性尿失禁2例(5.27%),膀胱痉挛3例(7.89%),尿道狭窄1例(2.63%),前列腺包膜穿孔1例(2.63%)。HoLEP组和PKEP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9.19±1.51 vs 15.55±1.78)h,(3.19±0.64 vs 3.18±0.61)d,(4.31±0.99 vs 4.26±0.89)d,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HoLEP组手术费用明显高于PKEP组(11513.97±74.34 vs 5804.61±13.66),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两种术式治疗BPH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术后近期疗效无显着差异,但PKEP组在手术时间和手术费用方面更有优势。
李大伟[3](2021)在《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汽化术与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比较》文中认为目的:评估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与 180 W 绿激光汽化术(greenlightphotoselective vaporization of the prostate,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临床疗效比较,旨在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诊治提供个体化的诊疗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一科行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的患者。统计分析指标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年龄、前列腺容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血尿、是否留置尿管、是否药物治疗、基础疾病等;围手术期资料: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前术后血红蛋白浓度差值、术前术后血钠离子浓度差值、是否输血、包膜穿孔、膀胱损伤、直肠损伤、电切综合症(transurethral resection syndrome,TURS);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 30 天内),出现发热、泌尿系感染、排尿困难、尿频、尿痛、再次留置尿管、暂时性尿失禁、血尿;术后晚期并发症(3个月后),出现尿道狭窄、逆行射精、再次干预、尿失禁和膀胱颈挛缩。术后6个月主要随访指标:IPSS及QOL评分,次要随访指标:相关并发症。应用Graph Pad Prism 6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分析中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组内比较,χ2检验对数据中的计数资料进行组间率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边检验)。结果:1、PVP组及TURP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VP组及TUR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前术后血钠差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差值、膀胱冲洗时间及留置尿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VP组及TURP组术前及术后3月及6月的IPSS及QOL评分进行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及TURP组术前及术后3月及6月的IPSS及QOL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VP组及TURP组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与TURP术式相比,改善下尿路症状、手术操作时间相似,术中出血少,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短,近期手术疗效无显着差异,大数据统计远期疗效亦相似,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好方法,可考虑作为TURP的替代术式。
禄梦豪[4](2021)在《经尿道钬激光和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和等离子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为剜除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前瞻性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120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最终入组钬激光剜除组47例,等离子剜除组46例,分别按照对应组别行手术治疗,并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进行随访,然后统计对比两组之间的术前资料及术后3次随访数据。结果:钬激光组剜除时间较等离子组长,组织粉碎时间及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和术后留置尿管时间较等离子组短(P<0.05);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月随访时等离子组血尿和Ⅰ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钬激光组(P<0.05),术后3月随访时,钬激光组尿道狭窄发生率高于等离子组,Ⅰ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离子组高于钬激光组(P>0.05),术后6月随访时,两组间术后效果基本稳定,随访指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钬激光剜除与等离子剜除具有相似的近期疗效;钬激光组在术后恢复时间及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小于等离子组;即使在只能做钬激光碎石的基层医院,基于等离子电切镜并加用激光固定装置和内腔镜手术监测仪等器械依旧能达到良好的手术疗效。
史蕾,耿连霞,徐辉,刘姣姣,陈军肖,王洪军,李建红[5](2020)在《前列腺绿激光汽化术后患者膀胱冲洗管理流程的优化及效果评价》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优化前列腺绿激光汽化术后患者膀胱冲洗管理流程,旨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及护士对膀胱冲洗的满意度。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4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行前列腺绿激光汽化术患者315例,其中2017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153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膀胱冲洗流程;2018年5月—2019年4月收治的162例患者为观察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优化膀胱冲洗管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膀胱痉挛、尿管堵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持续膀胱冲洗的时长和患者满意度,比较流程优化前后护士满意度。结果流程优化后患者膀胱冲洗并发症膀胱痉挛由17.0%(26/153)下降至8.0%(13/162),尿管堵塞的发生率由11.8%(18/153)下降至3.7%(6/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835、7.264;P<0.05);膀胱冲洗的时长从(25.311±2.295)h缩短至(22.422±1.48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48,P<0.05)。优化膀胱冲洗管理流程后护士满意度为(34.221±5.124)分,患者满意度为(37.113±6.108)分,均高于优化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817、14.546;P<0.05)。结论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优化前列腺绿激光汽化术后患者膀胱冲洗管理流程,可减少术后患者膀胱冲洗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膀胱冲洗的时长,提高患者和护士满意度。
卢明曼[6](2020)在《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体位在经尿道重度前列腺增生等离子切除术中的效果评价》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在经尿道重度前列腺增生等离子切除术中使用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位,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泌尿外科收住的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截石位的摆放,试验组采用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位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试验组在切除和修整5-7点位及精阜周围尖部增生前列腺组织时,将手术床面调整与水平面呈头高臀低20°斜坡状截石位;当切除和修整膀胱颈10-2点位至括约肌近端前列腺组织时,将手术床面调整为头低臀高20°截石位。比较两组术前基线资料,术中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前列腺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生命体征变化、患者对术中体位舒适度评分,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随访1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残余尿、最大尿流率、术后出血与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64例,每组32例,其中试验组因其他疾病转外院治疗而中途退出1例,对照组术后失访1例,术后大出血再次手术1例。共完成研究61例,试验组31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前列腺组织平均切除量、前列腺组织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1)。两组术中SBP、DBP、HR、SpO2、R和患者对体位舒适度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发生包膜穿孔、水中毒、大出血。术后试验组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显着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住院天数无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24h内出血5例,4例保守治疗,出血停止,1例因出血量大,膀胱内血块填塞,采取PKRP治疗。两组拔除导尿管后无排尿困难、尿潴留和尿失禁等情况发生。全部患者随访1个月,两组内术前、术后IPSS评分,PVR、Qmax比较差异均显着(P<0.01),术后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随访期间,对照组3例反复间断性出血,两组均未发生严重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和尿道狭窄、尿潴留、尿失禁等并发症。结论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位行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大,前列腺组织切除率高,术中出血少,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出血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胡志明[7](2020)在《“益肾疏肝 理气疏机”法针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现代文献报道针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和探索基于“益肾疏肝理气疏机”法针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观察。方法研究一部分,我们通过对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文献数据库进行文献的全文检索,主要收集2004年至2018年有关针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现代文献,并对全文进行检索分析。我们纳入研究的文献具有较为严格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案,并应用Cochrane的偏倚风险测量工具对每一篇文献进行风险质量分析。之后我们采用网站提供的Review Manager(Version5.3)统计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和不符合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研究二部分,我们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要求进行筛选病人,样本量按非劣性阳性对照,因无试验方法完全一致的文献报道进行参考,故样本量按最简单的探索性临床对照试验进行收集。选择2016年09月~2019年2月在北京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理疗科门诊和长辛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的67例患者分为试验组33例,对照组34例。试验组给予针刺中极、太冲、太溪、三阴交穴联合西药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为1月。于治疗前、治疗后,随访三个时间节点记录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夜尿次数、尿线现状、小腹症状、最大尿流量、残余尿量、残余尿量积分、超声下前列腺体积等指标。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一部分,我们共获得16篇(涉及患者共1620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针刺联合常规治疗本病的优势体现在针刺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情况、减少患者膀胱的残余尿量、降低患者的前列腺的体积、增大患者尿流量等等指标(P<0.05),这都是针刺配合常规治疗方案的优势所在;但通过荟萃分析发现,生活质量QOL评分、排尿等待时间(s)等指标针刺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研究二部分,总体疗效方面:试验组的针刺联合西药对改善患者症状体征的总体疗效(86.67%)要优于对照组(74%)(P<0.05)。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的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改善明显,各组的治疗前后以及随访期间的比较,具有明显改善(P<0.01)。其中试验组治疗后和随访期间的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QOL)得分的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QOL)得分改善明显,各组的治疗前后以及随访期间的比较,具有明显改善(P<0.01)。其中试验组治疗后和随访期间的得分改善结果优于对照组(P<0.01)。夜尿次数得分的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夜尿次数得分改善明显,各组的治疗前后以及随访期间的比较,具有明显改善(P<0.01)。试验组治疗后和随访期间的夜尿频次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尿线得分的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线得分改善明显,各组的治疗前后以及随访期间的比较,具有明显改善(P<0.01)。试验组治疗后和随访期间的改善程度虽好于对照组,但组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小腹症状得分的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小腹症状得分改善明显,各组的治疗前后以及随访期间的比较,具有明显改善(P<0.01)。试验组随访期间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但治疗后两组间的小腹部得分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最大尿流率得分的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得分改善明显,各组的治疗前后以及随访期间的比较,具有明显改善(P<0.01)。试验组治疗后和随访期间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残余尿量(ml)的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改善明显,各组的治疗前后以及随访期间的比较,具有明显改善(P<0.01)。试验组治疗后和随访期间的改善结果提示优于对照组(P<0.05)。残余尿量得分的变化: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得分改善明显,各组的治疗前后以及随访期间的比较,具有明显改善(P<0.01)。试验组治疗后的结果与对照组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试验组随访期间结果优于对照组(P<0.01)。前列腺体积(V)的改善方面:治疗后和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前列腺体积虽有改善无统计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和随访期间的结果显示,前列腺体积缩小略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脱落与处理:原入选病例共67例,脱落7例,其中试验组3例,对照组4例,本部分只说60例是剔除实验期间脱落的7例患者后纳入分析的病例数。这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不纳入研究分析,主要是因为患者只有治疗前的病情记录,没有治疗后以及随访的任何资料和数据,故课题组讨论后以关键数据缺失为由,不将脱落病例纳入分析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文献疗效的系统评价,初步探索针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现状。研究结果显示,针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具有较为稳定的疗效,但目前文献仍主要以个体、小样本,低质量为主,仍缺乏临床多中心、大样本、以及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这是今后仍需努力的方向。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的针刺中极、太冲、太溪、三阴交穴联合西药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在提高总体疗效,改善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夜尿次数、尿线现状、小腹症状、最大尿流量、残余尿量、残余尿量积分等指标的评价有明显的差异,突出了“益肾疏肝理气疏机”法针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优势。
王立民[8](2020)在《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研究观察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TUCBD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实际临床疗效,总结其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性功能情况,为TUCBDP的实际临床应用推广提供相关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住院行TUCBDP治疗的265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本研究纳入、排除筛查标准,住院相关检验、检查资料完整,明确BPH诊断。记录住院期间、围手术期相关情况。分别记录术前与术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RUV)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性功能等情况并进行总结。结果1 2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4.67±7.60)min,手术出血量(26.50±21.43)m L,术后膀胱冲洗时间(20.40±3.22)h,术后留置尿管时间(6.11±1.50)d,术后住院时间(6.90±2.28)d。术后定期随访,术后1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IPSS评分、QOL评分、Qmax、RUV等各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其中45例存在性生活的术前与术后国际勃起功能障碍评分(IIEF-5)、阴茎勃起硬度评分(EHS)、射精功能评分(CIPE)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逆行射精发生率4.44%(2/45),总体性生活满意率为95.56%。3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20%(53/265),其中短暂性尿失禁10.56%(28/265),出血1.13%(3/265),尿路感染4.15%(11/265),尿道狭窄0.37%(1/265),急性尿潴留3.01%(8/265),上述并发症经过有效治疗均好转,无真性尿失禁发生。结论1 TUCBDP可明显改善BPH患者的下尿路梗阻症状,近期观察临床疗效显着,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2 TUCBDP对性功能影响小,术后总体性生活满意率高。3 TUCBDP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总体安全性高。图5幅;表8个;参175篇。
胡展豪[9](2020)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前一周口服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评估》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118名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在围术期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前一周予口服非那雄胺对患者一般情况及围手术期情况的疗效评估,给广大泌尿外科医生在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上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手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将118名患者围术期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前是否口服非那雄胺、口服不同剂量规格的非那雄胺而分成3组:常规剂量组40例(术前一周每天按时口服非那雄胺5mg)、大剂量组40例(术前一周每天按时口服非那雄胺10mg)、对照组38例(术前一周无口服非那雄胺)。三组患者均给予TUPKP治疗。统计并分析三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资料:年龄、体重指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 score,QOL)、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值(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前列腺体积大小、残余尿测定;围手术期临床资料: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出血量,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将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评判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前一周口服非那雄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三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资料及术后围术期资料进行分析,三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值(PSA)、前列腺体积大小、残余尿测定、切除前列腺重量分别进行分析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与对照组,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常规剂量组,大剂量组在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PKP术前短期口服非那雄胺治疗,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效减减少手术时间,并在术后尽早停止膀胱冲洗,尽早拔除尿管方面有优势,总体上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并获得更好的预后。
王伟[10](2020)在《1470n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后经耻骨上膀胱造瘘与经尿道腺体粉碎疗效比较》文中指出一、背景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且患者排尿困难症状进行性加重时往往需要手术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一直被公认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但存在出血、TUR综合征、尿失禁、逆行射精等并发症,并且前列腺太大也限制了 TURP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激光在泌尿外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钕激光、钬激光、绿激光、铥激光、1470nm半导体激光等在治疗BPH方面,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优势,而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最广泛的术式。但是对于激光剜除后前列腺腺体处理而言,采用的方法却不一致,目前各中心普遍采用经尿道腺体粉碎手术方式,本中心采用经耻骨上膀胱造瘘腺体粉碎手术方式。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我科应用1470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后经耻骨上膀胱造瘘腺体粉碎与经尿道腺体粉碎治疗BPH患者120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与安全性。二、目的比较1470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后经耻骨上膀胱造瘘腺体粉碎与经尿道腺体粉碎治疗BPH的疗效和安全性。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20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两组进行对照试验:A组60例,采用经耻骨上膀胱造瘘腺体粉碎,B组60例,采用经尿道腺体粉碎。记录两组患者腺体剜除时间、腺体粉碎时间、手术时间、腺体切除重量、腺体粉碎效率、膀胱持续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评估术前及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PVR)及最大尿流率(Qmax)等情况。四、结果A组与B组的腺体粉碎时间[(4.5±0.8)min与(10.5±2.6)min]、腺体粉碎效率[(10.2±3.1)g/min 与(4.3±1.2)g/min]、手术时间[(62.3±13.8)min 与(68.8±14.9)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腺体剜除时间[(57.8±16.3)min与(58.3± 17.4)min]、腺体切除重量[(45.6±14.3)g 与(44.8±13.6)g]、膀胱持续冲洗时间[(2.0±0.5)d 与(2.1±0.6)d]、留置导尿管时间[(2.4±0.3)d 与(2.5±0.4)d]、平均住院时间[(7.8±1.3)d与(7.6±1.4)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有4例膀胱损伤,A组无膀胱损伤病例,B组3例和A组1例有不同程度短暂性尿失禁,随访术后1-3月恢复正常。A组术后并发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两组IPSS评分、QOL评分、残余尿量(PVR)及Qmax均较术前显着改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结论经耻骨上膀胱造瘘腺体粉碎是一种治疗BPH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与经尿道腺体粉碎相似,且具有腺体粉碎时间短、手术时间短、腺体粉碎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等优势。
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两种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2 方法 |
2.2.1 观察指标 |
2.2.2 术前准备 |
2.2.3 器械准备 |
2.2.4 手术步骤 |
2.2.5 术后处理 |
2.2.6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3)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汽化术与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流行病学及病因 |
2.2 良性前列腺治疗 |
2.3 良性前列腺各种激光治疗特点 |
2.4 绿激光发展史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1.1 病例选择 |
3.1.2 纳入标准(手术指征) |
3.1.3 排除标准 |
3.1.4 随访 |
3.2 研究方法 |
3.2.1 术前准备 |
3.2.2 手术设备 |
3.2.3 手术方法与步骤 |
3.2.4 术后处理及相关注意事项 |
3.2.5 术中、术后及随访指标 |
3.2.6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
4.2 PVP组及TURP组围手术期资料比较 |
4.3 PVP组及TURP组主观指标资料比较 |
4.4 PVP组及TURP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比较 |
第5章 讨论 |
5.1 一般资料分析 |
5.2 PVP与TURP两种术式围手术期分析比较 |
5.3 PVP组及TURP组主观指标资料随访分析 |
5.4 PVP组及TURP组术后并发症分析 |
5.5 PVP术式的操作心得及注意事项 |
5.5.1 操作心得 |
5.5.2 注意事项 |
5.6 PVP术式其他方面文献报告总结 |
5.6.1 绿激光日间手术应用 |
5.6.2 绿激光在抗凝患者中的成功应用 |
100ml前列腺的应用'>5.6.3 绿激光在>100ml前列腺的应用 |
5.6.4 绿激光学习曲线 |
5.6.5 绿激光持久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 |
5.6.6 绿激光对前列腺损坏深度评估 |
5.7 PVP的局限性和缺点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经尿道钬激光和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创新性与可行性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剔除标准 |
2.2 临床资料 |
2.2.1 样本分组 |
2.2.2 知情同意 |
2.2.3 病史采集 |
2.2.4 体格检查 |
2.2.5 专科检查 |
2.3 研究方法 |
2.3.1 术前准备 |
2.3.2 仪器设备 |
2.3.3 麻醉体位 |
2.3.4 手术方案 |
2.3.5 术后处理 |
2.3.6 观察指标 |
2.3.7 随访计划 |
2.3.8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基线特征 |
3.2 术中指标比较 |
3.3 术后1 周随访情况 |
3.4 术后1 个月随访情况 |
3.5 术后3 个月随访情况 |
3.6 术后6 个月随访情况 |
第四章 讨论 |
4.1 术中对比 |
4.2 术后1 周对比 |
4.3 疗效与并发症 |
4.4 局限与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机器人辅助经尿道前列腺水消融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体位在经尿道重度前列腺增生等离子切除术中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 BPH的手术治疗 |
(二)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腺体组织残留原因 |
(三) 前列腺切除术的体位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路线图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选择与临床资料 |
(一) 对象来源 |
(二) 入选标准 |
(三) 排除标准 |
(四) 脱落标准 |
(五) 样本量确定 |
(六) 分组 |
二、麻醉方式与仪器设备 |
(一) 麻醉方式 |
(二) 仪器设备 |
三、干预方法与步骤 |
(一) 术前访视与术前基线资料记录 |
(二) 器械准备 |
(三) 手术步骤与术中干预 |
(四) 术后护理干预 |
(五) 出院随访检查与记录 |
四、观察指标 |
(一) 术前观察指标 |
(二) 术中观察指标 |
(三) 术后观察指标 |
(四) 随访观察指标 |
五、统计分析 |
六、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一、研究进程 |
二、术前基线资料比较 |
三、两组术中观察指标比较 |
(一)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切除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 |
(二) 生命体征 |
(三) 体位舒适度评分 |
(四) 并发症 |
四、两组术后观察指标比较 |
(一) 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 |
(二) 出血 |
(三) 并发症 |
五、两组随访观察指标比较 |
(一) IPSS评分 |
(二) PVR |
(三) Qmax |
(四) 出血 |
(五) 并发症 |
第四章 讨论 |
一、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位对PKRP切除率和手术效率的影响 |
(一) 术中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位对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和切除率的影响 |
(二) 术中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位对手术时间的影响 |
二、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位对PKRP手术安全性的影响 |
(一) 术中出血量的影响 |
(二) 生命体征与体位舒适度的影响 |
(三) 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出血的影响 |
三、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位对PKRP手术效果的影响 |
(一) 对膀胱冲洗、留置导尿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的影响 |
(二) IPSS、Qmax、PVR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一、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经尿道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简表 |
附录 |
致谢 |
(7)“益肾疏肝 理气疏机”法针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西医微创治疗进展 |
1. 前列腺剜除术 |
2. 前列腺的激光腔内切除术 |
3. 前列腺电切术 |
4. 前列腺的汽化电切术 |
5. 前列腺的双极等离子汽化电切术 |
6. 前列腺的针刺消融术 |
7. 前列腺增生的微波治疗术 |
8. 前列腺的开放性手术治疗 |
9.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现状 |
1. 中医病因病机方面 |
2. 辨证分型 |
3. 针灸治疗方面 |
4. 中药治疗 |
5. 动物实验 |
6. 讨论 |
7.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研究一 针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
1 研究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益肾疏肝理气疏机”法针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4 分组和治疗方法 |
5 观察指标 |
6 疗效判定指标及标准 |
7 随访 |
8 不良事件及处理 |
9 脱落及处理 |
10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
12 结果 |
1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 |
(8)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1 一般资料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1.4 主要手术设备及材料 |
1.1.5 术前准备 |
1.1.6 TUCBDP导管的选择标准 |
1.1.7 手术方法 |
1.1.8 观察指标及标准 |
1.1.9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手术及术后住院情况 |
1.2.2 术前、术后主要观察指标比较 |
1.2.3 术前、术后性功能比较 |
1.2.4 术后并发症情况 |
1.3 讨论 |
1.4 不足与展望 |
1.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进展 |
2.1 观察等待 |
2.2 药物治疗 |
2.3 外科手术治疗 |
2.3.1 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 |
2.3.2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
2.3.3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 |
2.3.4 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 |
2.3.5 激光技术应用 |
2.3.6 新兴微创手术 |
2.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要评分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9)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前一周口服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研究资料和方法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2 术前检查和术前准备 |
1.2.1 术前检查 |
1.2.2 术前准备 |
1.3 手术器械和材料 |
1.4 手术方法 |
1.5 术后常规处理 |
1.6 观察指标 |
1.7 统计学分析 |
2、结果 |
2.1 三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资料的比较 |
2.2 三组患者围术期观察资料的比较 |
2.3 三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综合治疗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1470n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后经耻骨上膀胱造瘘与经尿道腺体粉碎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与背景 |
1.1 前列腺增生流行病学趋势 |
参考文献 |
1.2 前列腺增生诊治进展研究 |
参考文献 |
1.3 前列腺组织粉碎器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资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附录 |
致谢 |
四、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耳穴贴压联合低频脉冲技术在前列腺绿激光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 陈惠霞,丁宁.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24)
- [2]两种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分析[D]. 段其旭. 延边大学, 2021(02)
- [3]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汽化术与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比较[D]. 李大伟. 吉林大学, 2021(02)
- [4]经尿道钬激光和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临床随机对照研究[D]. 禄梦豪. 兰州大学, 2021(12)
- [5]前列腺绿激光汽化术后患者膀胱冲洗管理流程的优化及效果评价[J]. 史蕾,耿连霞,徐辉,刘姣姣,陈军肖,王洪军,李建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16)
- [6]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体位在经尿道重度前列腺增生等离子切除术中的效果评价[D]. 卢明曼. 苏州大学, 2020(02)
- [7]“益肾疏肝 理气疏机”法针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D]. 胡志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D]. 王立民.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9]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前一周口服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评估[D]. 胡展豪. 海南医学院, 2020(01)
- [10]1470n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后经耻骨上膀胱造瘘与经尿道腺体粉碎疗效比较[D]. 王伟.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标签:前列腺论文; 前列腺增大的原因论文;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论文; 前列腺检查论文; 尿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