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义词判断标准研究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林松[1](2021)在《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文中指出构词法本质上是研究词语构成所涉的语素关系规律或规则。因此,构词法实际上是研究既有词语内部语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语素如何构成词及语素构词规律的方法。多数学者在阐述现代汉语复合词构词法时,将偏正、联合、主谓、述宾和述补五种构词基本方式予以列明。两汉时期的复合词构词法则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本文以西汉的《史记·本纪》《盐铁论》,东汉的《论衡》《潜夫论》四部着作为基本语料,在对语料的复合词从语义、构词方式等多个角度进行细致、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对两汉时期的汉语复合词构词法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和深入的分析,从而梳理出汉语复合词构词法在这一时期的全貌,总结两汉时期汉语复合词在语义、结构上的特点,同时采用共时与历时的比较研究,将两汉时期的复合词与相近时期部分着作中的复合词的构词方式和特点作比较,分析其发展的规律及动因。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首先,至汉代,联合式构词法已成为汉语构词法中最能产的构词方法,大有取代偏正式构词法首要地位的趋势。同时,联合式复合词中同素异序复合词的数量有所变化。从字序上看,语料中有同素异序现象,但较之先秦数量已经开始减少,这说明随着汉语词汇的发展,很多词己基本定型,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汉语词汇的稳定性。虽然同素异序复合词数量在减少,但其在现代汉语中也还存在。关于造成这一现象的要素,学者们认为其主要包括语音、认知习惯(如汉语中对长幼、尊卑先后顺序的固化认知或喜好)、时间及空间的自发顺位(如时间表达遵循前后、古今顺序,空间表达习惯左右等)。其次,较之先秦,两汉时期的偏正式复合词的数量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与学者们的“偏正式方式主要构成名词,没有构成形容词”这一观点有异,本文研究所涉四部语料,偏正式形容词均在各书出现,虽然数量极少,但从数量占比角度,其与前述学者研究的先秦时期的数量占比有所增长,有一定的发展。此外,四部语料相关的偏正复合词中尚有少量的数词和副词。此外,自西汉到东汉,偏正式复合词的构词形式有了明显的发展,也是复合词中构词形式最丰富的一类。另外,在本文的论述中,主谓式与动宾式复合词在所选语料中数量较少,构词方式在两汉时期也没有大的变化,且动宾式复合词中的动词,大多不带宾语,故推断两汉时期的动宾式复合词词汇化程度不高,其发展也并不成熟。最后,本文所涉附加式复合词,从数量及构成上看,变化不大。但是细细考察,发现词缀的数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如名词性词缀“者”,否定词性的词缀“无”等等,此外,附加式复合词构词方式稳定。董秀芳认为这是句法结构词汇化的一个后果,即句法结构的词汇化造成了词缀的增加。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一)在研究方法上,一方面在历时研究的语料选择上,以两汉四部语料为核心,前引西汉前两部语料,后接魏晋两部语料,通过历时比较,对系统研究两汉复合词构词法的发展轨迹和规律有一定的价值;另一方面,结合数据统计和定量分析,在构建较为科学合理的复合词判定标准前提下,对四部语料中的复合词做了穷尽性数据统计,并以百分比的形式做了对比,实现了对两汉四部语料复合词构词的定量分析;(二)在研究视角上,除却传统复合词构词方法比较外,重视复合词构词、构词方式对语素义的影响。对所选语料所涉例证大部分复合词语义进行了诠释和界定,对复合词构词结构、方法可能影响词素语义及构词导致原来语素义变化的现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揭示,并基于此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三)在研究内容领域,如前所述所选语料及借助语料的历时比较研究,其主要关注复合词构词方式的数据分析和定量分析,对联合式构词法、偏正式构词法等构词方法所涉数据进行横向对比且分不同时期进行纵向比较,得出了联合式构词法在两汉时期已成为汉语构词法中高产能的构词方法这一结论;(四)展现了汉语复合词在两汉时期各种构词方式的发展及其演变。
奇特娜[2](2021)在《面向俄语国家汉语学习者“多/少”不对称问题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与“少”虽然意义相反,但作为语素构词,所构词形和构词数量均分别表现出不对称性;而且,作为一对反义形容词,在句法层面也呈非对称分布。这些“不对称”的特点也成为汉语学习者学习的难点。对于俄语国家汉语学习者来说,在学习“多/少”过程中比较难掌握的是反义形容词的不对称用法,尤其是当二者充当状语和补语成分时的不对称性。此外,反义形容词的反义网络的复杂性、多义性,也产生理解的难度,导致错误的产生。因此,本研究将立足俄语国家汉语学习者,援引“对称与不对称”相关理论,解释“多”与“少”在词汇与句法层面的不对称性。同时,关注国别特征和母语负迁移为俄语国家汉语学习者带来的影响,通过教材分析与问卷调查,发现教学中不完善之处,为教学提供参考。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的内容。绪论部分介绍选题缘起,围绕选题形成详细的文献综述,发现现有研究的不完善之处,使本研究更加明晰所面向的问题。概述本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中主要采用的语料资源。第一章研究通过大量语料实例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详细描写了“多/少”不对称现象,并进行分析与解释。在词汇层面,不对称性具体表现为词汇的词形和意义不对称及词形对称,而意义不对称两种分布。在句法层面,不对称性具体表现为语法结构和意义两个方面。一是结构对称,而意义不对称,二是结构和意义均不对称。本章还讨论俄语中“много/мало”对称与不对称现象,对其进行简要的描写。第二章对俄语国家汉语学习者“多/少”不对称学习情况展开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学生对由“多/少”构成的词汇掌握情况并不理想,受对称思维影响所产生的错误类推问题比较严重。问卷虽以常用词语为例,但仍反映出学生对“多/少”不对称性的关注不够。造成偏误的主要原因为:俄汉语言之间差异和对反义形容词不对称性的忽视、以及针对性教学的不足。第三章以研究者所在学校多年使用,且在汉语教学领域广泛使用的经典教材《发展汉语》为例,调查其中“多/少”不对称问题相关的教学内容安排和练习设计。研究发现,问题是“多/少”的意义和用法的注解太过简略、不全面,甚至很少涉及到反义词的引申义。对反义词的不对称用法缺乏针对性的讲解。由此带来,教材中更没有针对“多/少”对不对称用法的练习。第四章以上述调查为基础,对面向俄语国家汉语学习者“多/少”不对称问题教学进行思考。在教学中,笔者提出四个教学建议,分别为:重视语境教学、成对教学、义项教学、俄汉对比教学。在练习设计方面,要增加多种题型,如改成句子、完成对话等,使学生根据例句的语境造句。针对反义词的不对称用法判断对错、填空,使学生深入理解不对称现象。研究期望通过大量丰富的语料,展示“多/少”不对称现象,并从理论层面做出分析和解释;通过问卷调查,为俄语国家汉语学习者总结“多/少”不对称问题使用偏误,探寻原因;通过教材中相关内容的调查,发现不足;最终,从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提出建议,助力提升俄语国家汉语学习者对“多/少”不对称问题的学习效果。
牛宇琪[3](2020)在《现代汉语反义语素不平衡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以下简称《现汉》)中选取释义中带有“跟x相对”标记的102对反义语素。按语素性质将其分为成词反义语素、不成词反义语素、混合类反义语素三种类型。研究过程中以标记理论为基础,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为研究方法,考察了反义语素在语义层面、构词层面、使用层面三个层面的不平衡,并计算其不平衡度。最后总结了不平衡现象出现的原因。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语义层面的描写和分析。分析了三类反义语素义项总量与反义义项之间的不平衡、反义义项数量的不平衡、义项性质的不平衡、引申义间出现顺序的不平衡以及义项与词性的相关情况。对比发现在语义层面三类反义语素均为:义项总量的不平衡偏高;反义义项数量的不平衡偏低;义项性质的不平衡偏低;引申义出现顺序的不平衡在不成词语素中分布偏高,在其他语素中分布偏低。义项与词性的相关性共有三种情况:一为义项与词性完全平衡;二为义项不平衡,词性平衡;三为词性不平衡,义项平衡。第二,构词能力层面的描写和分析。这一部分统计了所有反义语素在《汉语大词典》与《现汉》中的参构词语,计算其不平衡度。并分析了三类反义语素在各不平衡度中的分布情况与各词性语素的不平衡度分布情况。在构词能力中三类语素的不平衡度普遍分布于低不平衡度,且分布趋势均为低不平衡度>中不平衡度>高不平衡度>完全平衡>完全不平衡。第三,使用频率层面的描写和分析。这一部分的语料来源于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中的多领域语料库。统计了三类反义语素的使用频率并计算不平衡度,分析了各不平衡度的分布情况与各词性语素在不平衡度中的表现。在使用频率中三类反义语素不平衡度普遍偏高。分布趋势为高不平衡度>中不平衡度/不平衡度>低不平衡度/中不平衡度。第四,反义语素不平衡的原因分析。分为词汇系统内部与语用因素两方面的原因。从语义、构词层面分析语言内部不平衡的原因;从经济原则角度、礼貌原则角度、乐观原则角度等角度分析语用层面的原因,并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现汉》中反义词的标注问题提出了统一规范反义语素的义项标注、不同词性的语素不可呈反义关系、多音语素的反义关系要标注全面、增加“好”的义项,以上四方面的建议。
张洁[4](2020)在《《新序》反义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向所撰《新序》是“采传记行事”而成的一部“谏书”。目前,关于《新序》的研究多从版本校勘、成书性质、文本内容、取材来源、文学价值、思想价值等角度切入研究成果显着,但从语言词汇角度仅从复音词、介词、副词、单音节谓语动词切入进行了研究,在该方向仍有较大研究空间。通过检索,以语言学视角研究刘向《新序》仅有4篇硕士论文和一篇期刊文章,在反义词的关注上可以说是空白的。缘此,本文选取以刘向《新序》反义词为研究课题,对书中反义词进行封闭穷尽性的统计研究,在此基础上详细考察分析,进而从分类、存在方式、义位对应关系、语用角度上展示出《新序》反义词的全貌、语义关系及其特点作用等,愿求对古代汉语反义词的研究提供一些可借鉴的资料。本论文就《新序》反义词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相关研究。绪论部分。简介刘向《新序》及语料价值,概述《新序》研究现状及古汉语反义词研究现状,并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描写与解释结合的研究方法,穷尽式的统计归纳出该书反义词词组,着重对《新序》反义词的判定标准和原则做出界定。第二部分从词性、反义逻辑关系、内容角度详细描写了《新序》反义词的分类,并从反义连文、反义对文、标签式反义词、语境反义词几方面论述《新序》反义词的存在方式。第三部分从语义上从义位对应关系的角度切入,用四种类型概括了《新序》中反义词,分别为双边单义、双边多义、多边单义、多边多义。第四部分从语用上分析总结《新序》反义词的特点和作用,得出《新序》反义词数量上丰富繁多,其中单音词反义词的数量远超双音节反义词,在《新序》中占主导地位;大部分反义词出现使用的频率次数较高,一直为后世沿袭至今;反义词在词性分布、义位对应关系、音节分布上不平衡性明显;比较稳定,多为语言反义词;言语反义词占一定比例。其次,主要从构词、表意、修辞与辨析词义几方面来论述《新序》反义词作用。结语部分。
万田芳[5](2020)在《《晏子春秋》反义词研究》文中提出《晏子春秋》是春秋时代记录齐国名相晏子德、思、行的传世着作。该书保留大量先秦词汇,常常采用口语对话塑造人物形象,语言研究价值不可低估。本文在学习前人的治学方法、成果之余,对《晏子春秋》中的反义词进行全面分析。全文大致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其中正文又分为五个章节。绪论部分首先理清晏子生平、《晏子春秋》一书的流传以及历代对该书的研究概况,其次简要说明了古代汉语反义词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最后阐明本文选择研究《晏子春秋》的语料意义和统计方法。正文部分第一章主要围绕《晏子春秋》反义词的界定,在语义、语法和语用三大标准之下,确定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具体运用方法可分为反义连文、反义对文、否定式结构、语义相反或相对等,共统计出《晏子春秋》里面的反义词246对。正文部分第二章主要是分类描写《晏子春秋》中的反义词,将第一章统计出来的反义词从音节、词性、反义关系、内容四个方面进行分类和分析描写,经过本文的归类统计之后,得到的结论是《晏子春秋》一书的反义词基本符合上古汉语词汇的大体特点。正文部分第三章侧重《晏子春秋》反义词的辨析,依据义位对应关系,主要从双边单项对立、双边多项对立、多边单项对立和多边多项对立四个方面将《晏子春秋》中的反义词进行详尽的辨析。正文部分第四章归纳了《晏子春秋》反义词的特点,主要总结该书反义词的两大特点:不平衡性和义位对应的复杂性。正文部分第五章探讨《晏子春秋》反义词的作用,本文认为反义词研究的作用主要着眼点应放在词汇、修辞、古书注解以及词典编纂这几个方面,并讨论了对比、浑括这两个语言表达的作用。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晏子春秋》反义词的整体特点及研究意义。
仝婕[6](2020)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使用情况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是汉语词汇系统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内部结构和语义关系复杂,是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时的一个难点。目前国内学术界仅有关于局部同素反义构词这一现象的研究,鲜有针对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专门研究,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研究更为有限。本文拟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入手,对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并针对汉语学习者学习该类词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别从语言本体和对外汉语教学两个角度对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进行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第二部分从结构、词性和语义三方面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进行分析说明,为后期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基于对留学生习得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情况的考察,从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以及学习环境的影响四个角度对影响习得的因素作进一步探究。第四部分将从大纲、教材安排和学生学习策略三方面提出具体教学建议,以期能够改进对外汉语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教学。
田浪[7](2020)在《正反义词比对的ERP成分对涉案检出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检验以正反义词为刺激材料进行犯罪心理测试的可行性,探究被试看到符合案件信息的正义词和不符合案件信息的反义词时脑电变化的区别,检测涉案组被试对正义词做是反应和对反义词做否反应是否具有一致性。方法:采用实验法,将被试分为涉案组和无辜组,涉案组进行模拟案件以获取案件相关的信息。实验一采取2(被试类型:涉案组/无辜组)x2(刺激材料:正义词/反义词)的混合实验设计,将32名大学生随机分为涉案组、无辜组(两人伪迹过多排除)。涉案组在实验前进行案件模拟,获得模拟案件的相关经历和记忆,以区别无辜组。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继续进行,采取2(刺激材料:正义词/反义词)x2(反应类型:诚实反应/欺骗反应)的组内实验设计。实验一和实验二均进行ERP的采集和记录。结果:实验一:涉案组在看到正义词时,产生了更大的P3和晚正成分,看到反义词时也产生了一定的P3和晚正晚正成分,但是比看到正义词时产生的小,且正义词和反义词时产生的P3[F(1,30)=5.614,p=0.024]和晚正成分[F(1,30)=5.524,p=0.025]差异都显着,而无辜组看到正反义词时的P3和晚正成分都不明显,其差异也不显着。涉案组看到反义词的反应与无辜组看到反义词的反应差异也不显着。实验二:在行为数据上,诚实反应的条件下,对正义词回答的正确率显着大于对反义词回答的正确率[F(1,15)=7.558,p=0.015];在正义词的条件下,诚实反应的正确率差异显着大于欺骗反应的正确率[F(1,15)=26.010,p=0.000];在反义词条件下,诚实反应和欺骗反应的正确率差异不显着。在脑电数据上,在诚实反应时,正义词的P3显着大于反义词[F(1,15)=10.337,p=0.006],在欺骗反应时,正反义词P3差异不显着。在晚正成分上,在正义词条件下,诚实反应的晚正成分显着大于欺骗反应[F(1,15)=7.567,p=0.015],在同为反义词的刺激条件下,诚实反应的晚正成异显着小于欺骗反应[F(1,15)=6.747,p=0.020],在诚实反应时,正义词的晚正成分显着大于反义词[F(1,15)=15.554,p=0.001],在欺骗反应中,正义词的晚正成分显着小于反义词[F(1,15)=13.828,p=0.002],。结论:正反义词对于无辜组和涉案组具有较好的检测作用,无辜组在看到正义词时和反义词时脑电具有一致性,而涉案组看到正反义词时脑电具有较大区别,可以因此将涉案组和无辜组区分;正反义词对涉案组诚实回答与欺骗回答具有一定的检测作用,在行为数据上和脑电数据上都能反应出一定的行为和思维特征,涉案人对案情的正义词描述做“是”回答时(即正义词诚实回答)与对案情的反义词描述做“否”回答时(即反义词诚实回答)不具有一致性。
袁文澜[8](2020)在《反义动素复合词的词义与语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汉语中存在由两个具有反义关系的动词性语素构成的复合词,简称为反义动素复合词,虽然两个语素的意义相反,却能在同一结构中表达一个完整的概念,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又有趣的现象。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收录的88个反义动素复合词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词义和语序两个角度对反义动素复合词进行分析和研究,分析其词义构成类型、词汇化特点以及语素顺序等问题。文章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大致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起和研究对象,梳理学界对并列双音复合词中反义复合词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成果,梳理前人研究这类问题的不同角度和观点,并介绍本文的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等。第二部分从共时的角度出发,对反义动素复合词的词义构成类型进行研究,即分析复合词词义与语素义之间的关系。根据复合词词义的实际构成情况,将反义动素复合词的词义构成类型分为加合型、偏义型、引申型三种,并结合隐喻和转喻的理论对这三种类型进行讨论,发现大部分反义动素复合词仍保留着其短语义的用法,且约一半的复合词都在本义的基础上实现了词义的引申。第三部分从历时的角度进行分析,因为反义动素复合词最初在古汉语中并不是以词的形式出现的,而是反义连用短语,反义连用短语通过词汇化逐渐凝固成词,所以这部分主要对加合型、偏义型、引申型复合词进行词汇化的个案研究。发现复合词在词汇化的过程中,复合词的词义会通过隐喻或转喻机制而实现词义的引申,其语法功能也可能随之发生改变,且不同类型的复合词其词汇化程度是不同的,一般词义发生虚化的复合词其词汇化程度最高。第四部分考察反义动素复合词在语序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以及制约复合词语序的因素。制约反义复合词语序的因素主要是声调和意义,在声调上,反义复合词一般是按四声的顺序进行排列的;而在意义上,反义复合词的语序一般象似于客观世界的规律和人类的认知顺序,所以本文结合认知语言学的象似理论,考察两个因素对复合词语序的影响。此外,本文还从词义、语法和语用三个方面分析两对逆序词——“沉浮浮沉”“来往往来”的异同。第五部分结语,对文章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概括,说明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有待进一步探索的地方。
芦晓莉[9](2020)在《汉英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反义共现构式是汉语和英语的一种共有语言现象,如“成败”、“东西南北”、“victory and defeat”、“here and there”等。虽然学界对该构式的相关研究成果颇丰,但仍有未尽完善之处,如未曾涉及对其语义结构形成机制的研究,且对其语义结构的研究缺乏一定程度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同时,基于历时层面展开的语义动态变化研究也相对较少;另外,未曾涉及汉英之间的跨语言研究。鉴于此,本文借助自建分析模型在反义共现构式的分类层级系统中对其语义结构进行了一个系统、全面的汉英跨语言研究。本研究主要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机制及其内部语义结构关系;二是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类型及其特征;三是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话语标记化。主要研究发现如下:第一,在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各种认知和语用因素并非独立运作,而是相互作用的。其中,人脑百科知识集作为前提,在特定场合中会激活关于某一概念的认知域矩阵。在陈述、疑问、感叹和祈使四种构式语境以及提供信息、索取信息和以言行事三种言者意图的双重驱动力作用下,该矩阵中的某个或某些认知域处于较为突显的状态,容易得到人脑激活,其中所包含的具有规约性或非规约性反义关系的词素或词项X和Y同时得到激活并被提取,且该反义词对所处的认知域自身拥有一定的概念内容。最终,该概念内容与某一特定识解方式共同作用,促成了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汉英反义共现构式的语义结构均是沿着这一路径形成的。鉴于识解方式对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本研究继而以其为切入点,对汉英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机制进行了一个跨语言考察。结果发现,基于相同的和不同的识解方式,汉英语使用者往往能够产出形义对称和义对称而形不对称的反义共现构式。根据本研究所掌握的语料,反义共现构式拥有多样化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主要表现为并列、逻辑和自主——依存这三种关系。通过对汉英反义共现构式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进行跨语言考察发现,二者呈现出了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特征。从数量和类型上看,对称性情况比非对称性情况要多,这反映出汉英反义共现构式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第二,反义共现构式具有语义结构多元性,主要有加合义、中和义、偏指义、比喻义和规约义这五种语义结构类型,它们位于同一语义透明度连续统上,各自的语义透明度从左向右依次减弱。汉英反义共现构式在前三种语义结构类型中的共性大于个性,而在比喻义这种语义结构类型中的个性特征更为显着,主要表现为比喻手段类型的不同。规约义则与反义共现构式在汉英语言社区中的使用频率密切相关,往往是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发展后才最终形成和确立的。反义共现构式在共时层面上还呈现出了五种语义结构特征,分别是:互文性,组构性,主观性,交互主观性和动态性特征。汉英反义共现构式均具有这五种特征,且二者的个性寓于共性之中。互文性特征需综合考虑形式对称和意义互补这两个因素,其中,意义互补又表现为前后呼应组构成分的加合互补、融合互补、关系互补和省略互补这四种情况。组构性特征与比喻义这一语义结构类型密切相关,根据组构成分的字面义与其比喻义之间的关联和通达程度可进一步细化为高、中、低三个次范畴。主观性特征主要是通过构式整体对隶属各句法范畴的反义词素或词项进行压制后得以彰显的,同时又是交互主观性特征显现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准备,只有在交际双方的主观性增至较高程度时才能实现二者之间的主观交互过程。由此可见,反义共现构式的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这两个语义结构特征是位于同一连续统上的。主观性特征向交互主观性特征的转化从另一侧面能够反映出反义共现构式还具有动态性特征,其动态性特征主要体现为意义的动态性、功能的动态性和形式的动态性这三种情况。第三,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一个主要演化表现是话语标记化现象,这其实是其动态性特征的一种历时再现。本研究基于CCL语料库和COHA语料库对其话语标记化问题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个案分析,分别选取的是汉语实例反义共现构式“你信不信”和英语实例反义共现构式“ladies and gentlemen”。结果发现,二者其实是殊途同归的,分别通过主观化和语用化这两个动因最终均演化成为一个话语标记语,前者的语用地位是情态标记语,后者则是呼唤标记语。然而,它们的演化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又艰难的过程。不管是哪种演化路径,其话语标记化均经历了实词语义结构虚化的过程。与此同时,二者又呈现出了语用多功能性特征,其中,汉语情态标记语还存在诸多变体形式。“你信不信”和“ladies and gentlemen”作为反义共现构式分类层级系统中的两个不同节点,能够对该类构式话语标记化研究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本文对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汉英跨语言研究验证了汉语“重意合”和英语“重形合”的语言特点。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汉英语使用者对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进行概念化时具有相似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规律,这也是两个民族之间能够进行跨语言交际的前提和基础。反义共现构式集两个彼此对立的概念于一体,其实体现的正是一种“对立统一”的思想。该构式在日常交际中比比皆是这一事实反映出汉英两种语言均渗透着这一思想,且该思想在中西文明的发展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跨语言对比考察发现,语言差异的背后还隐藏着汉英民族思维和民族心理上的差异:在对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进行概念化过程中,汉语使用者多注重“宇宙观”和“天人合一观”,在传统儒家和道家等思想的影响下,具有较强的形象和直觉思维能力以及含蓄、保守和谨慎等民族心理特点;英语使用者则更多注重“心物二元论”,主要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直接、开放等民族心理特点。本研究在反义共现构式分类层级系统中对其语义结构形成机制的考察是对现有研究的一种补充和发展,在形成机制基础之上展开的相关认知语用研究也极具系统性和全面性。本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知和把握该语言现象的本质,同时,对其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共性和个性分析不仅可以避免汉英互译中的生搬硬套、不合规范的情况,而且还有利于国内二语教学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开展。从文化发展角度看,汉英民族思维方式和认知规律上的诸多相似点使我们能够在中西文化之间找到更多的契合点,从而在两大文明之间建立起理解的桥梁,以便加深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武欢[10](2019)在《印地语反义的语义浅析》文中提出印地语反义词词义间呈现出3种对立:两极对立、互补对立、矢量对立,这些对立类别构成了印地语的类别特征。本文运用现代语义学理论,对印地语反义词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明确反义词的定义、构成及义素特征,逻辑关系等方面所具有的一系列共性。
二、反义词判断标准研究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义词判断标准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综述 |
1.1.1 汉语构词法研究概况 |
1.1.2 汉语复合词研究概况 |
1.2 选题缘由及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选题缘由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4 几点说明 |
1.4.1 本文对词的判定标准 |
1.4.2 本文拟采用的复合词判定标准 |
1.4.3 其他事项 |
第二章 西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2.1 西汉复合词构成概况 |
2.2 《史记·本纪》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2.2.1 《史记》研究概况 |
2.2.2 语料的选择 |
2.2.3 《史记·本纪》复合词构词概貌 |
2.2.4 小结 |
2.3 《盐铁论》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2.3.1 《盐铁论》语言研究综述 |
2.3.2 语料的选择 |
2.3.3 《盐铁论》复合词构词概貌 |
2.3.4 小结 |
2.4 西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特征总结 |
第三章 东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3.1 东汉复合词构成概况 |
3.2 《论衡》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3.2.1 《论衡》词汇研究概况 |
3.2.2 语料的选择 |
3.2.3 《论衡》复合词构词概貌 |
3.2.4 小结 |
3.3 《潜夫论》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
3.3.1 《潜夫论》词汇研究概况 |
3.3.2 语料的选择 |
3.3.3 《潜夫论》复合词构词概貌 |
3.3.4 小结 |
3.4 东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特征总结 |
第四章 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对比研究 |
4.1 联合式复合词 |
4.2 偏正式复合词 |
4.3 动宾式复合词 |
4.4 述补式复合词 |
4.5 主谓式复合词 |
4.6 附加式复合词 |
第五章 结语 |
5.1 两汉时期复合词特点 |
5.1.1 数量呈上升趋势,构词形式基本完备 |
5.1.2 联合式最能产 |
5.1.3 偏正式复合词构词形式丰富 |
5.1.4 主谓式复合词数量较少 |
5.1.5 动宾式复合词数量较少 |
5.1.6 句法结构的词汇化造成了词缀的增加 |
5.2 不足之处 |
5.2.1 关于研究语料的选择 |
5.2.2 数据统计 |
5.2.3 词的界定及构成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面向俄语国家汉语学习者“多/少”不对称问题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标记理论与反义形容词不对称现象研究 |
(二)反义形容词不对称现象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
(三)反义形容词“多/少”不对称现象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语料统计与分析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语料来源 |
第一章 “多/少”不对称现象分析 |
第一节 “多/少”在词汇层面不对称现象分析 |
一、“多”“少”在汉语国际教育用词汇表中情况调查 |
二、“多”“少”构成词汇不对称性分析 |
第二节 “多/少”在句法层面不对称现象分析 |
一、“多/少”与名词组合的不对称性 |
二、“多/少”与动词组合的不对称 |
三、“多/少”与形容词组合的不对称 |
四、“很多/少”与不同词类组合的不对称 |
五、“不多/少”与不同词类组合的不对称 |
第三节 俄语“много/мало”对称和不对称现象 |
第二章 俄语国家汉语学习者“多/少”不对称学习情况调查 |
第一节 调查对象及问卷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问卷设计 |
第二节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三节 俄语国家汉语学习者使用“多/少”不对称现象偏误类型及原因 |
一、偏误类型 |
二、偏误原因 |
第三章 《发展汉语》教材中“多/少”不对称问题编排情况调查 |
第一节 “多/少”不对称问题教学内容编排情况 |
第二节 “多/少”不对称问题练习项目编排情况 |
第四章 多/少”不对称问题教学思考 |
第一节 教学建议 |
一、注重反义词的义项教学 |
二、注重反义词的成对教学 |
三、注重反义词的语境教学 |
四、注重反义词的俄汉对比教学 |
第二节 教材编写建议 |
一、教材中对反义词的注解建议 |
二、反义词的练习设计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俄语国家汉语学习者“多/少”不对称学习情况调查 |
后记 |
个人简历 |
(3)现代汉语反义语素不平衡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反义词的界定 |
1.3.2 反义词的分类 |
1.3.3 反义词与反义语素的研究角度 |
1.3.4 涉及的语言学理论 |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第二章 反义语素与不平衡度的分类 |
2.1 反义语素的划分 |
2.1.1 成词反义语素 |
2.1.2 不成词反义语素 |
2.1.3 混合类反义语素 |
2.2 不平衡度 |
2.2.1 不平衡度的计算方法 |
2.2.2 不平衡度的划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成词反义语素不平衡的表现 |
3.1 义项层面 |
3.1.1 义项总量与反义义项的平衡情况 |
3.1.2 反义义项之间的不平衡情况 |
3.1.3 义项与词性的平衡情况 |
3.2 构词能力层面 |
3.2.1 词性与构词能力不平衡的关系 |
3.2.2 义项与构词能力不平衡的关系 |
3.3 使用频率层面 |
3.3.1 词性与使用频率不平衡的关系 |
3.3.2 义项与使用频率不平衡的关系 |
3.4 句法分布层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成词反义语素不平衡的表现 |
4.1 义项层面 |
4.1.1 义项总量与反义义项的对称情况 |
4.1.2 反义义项之间的不平衡情况 |
4.1.3 义项与词性的相关情况 |
4.2 构词能力层面 |
4.2.1 词性与构词能力不平衡的关系 |
4.2.2 义项与构词能力不平衡的关系 |
4.3 使用频率层面 |
4.3.1 词性与使用频率不平衡的关系 |
4.3.2 义项与使用频率不平衡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合类反义语素不平衡的表现 |
5.1 义项层面 |
5.1.1 义项总量与反义义项的分布情况 |
5.1.2 反义义项间的不对称情况 |
5.1.3 义项与词性的平衡情况 |
5.2 构词能力层面 |
5.2.1 词性与构词能力不平衡的关系 |
5.2.2 义项与构词能力不平衡的关系 |
5.3 使用频率层面 |
5.3.1 词性与使用频率不平衡的关系 |
5.3.2 义项与使用频率不平衡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反义语素不平衡产生的原因 |
6.1 词汇系统内部因素 |
6.1.1 义项分布的影响 |
6.1.2 构词能力的影响 |
6.2 语用因素 |
6.2.1 经济原则的影响 |
6.2.2 突显性原则的影响 |
6.2.3 礼貌原则的影响 |
6.2.4 乐观原则的影响 |
第七章 对辞书编纂的建议 |
7.1 反义义项标注不统一的情况 |
7.2 反义义项漏标的情况 |
7.2.1 单音语素的漏标情况 |
7.2.2 多音语素的漏标情况 |
7.3 不同词性的语素呈反义关系的情况 |
7.4 语素“好—坏”反义义项的标注问题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新序》反义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新序》选题缘由及语料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新序》反义词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新序》反义词的判定和统计 |
第五节 《新序》反义词的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新序》反义词的分类 |
第一节 按词性分类 |
第二节 按逻辑关系分类 |
第三节 按照内容分类 |
第二章 《新序》反义词的存在方式 |
第一节 反义对文 |
第二节 反义连文 |
第三节 标签式反义词 |
第三章 《新序》反义词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新序》反义词的义位对应关系 |
第二节 《新序》反义词的词义分析 |
第四章 《新序》反义词的特点和作用 |
第一节 《新序》反义词的特点 |
第二节 《新序》反义词的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新序》反义词词表 |
附录2 :《新序》反义词按照反义逻辑关系分类 |
附录3 :《新序》反义词按照内容分类 |
后记 |
(5)《晏子春秋》反义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晏子春秋》简介及研究概况 |
二、古代汉语反义词研究现状述评 |
三、《晏子春秋》反义词的研究意义和统计方法 |
第一章 《晏子春秋》反义词的界定 |
第一节 《晏子春秋》反义词的判定标准 |
一、语义标准 |
二、语法标准 |
三、语用标准 |
第二节 《晏子春秋》反义词的判定方法 |
一、反义对文 |
二、反义连文 |
三、否定式结构 |
四、义位相反或相对 |
第二章 《晏子春秋》反义词分类描写 |
第一节 《晏子春秋》反义词的音节分类 |
一、单音节反义词 |
二、双音节反义词 |
三、单音节对双音节反义词 |
第二节 《晏子春秋》反义词的词性分类 |
一、名词 |
二、动词 |
三、形容词 |
四、副词 |
五、代词 |
第三节 《晏子春秋》反义词的反义关系分类 |
一、互补关系 |
二、极性关系 |
三、反向关系 |
四、对称关系 |
第四节 《晏子春秋》反义词的语义分类 |
第三章 《晏子春秋》反义词辨析 |
第一节 双边单项对立 |
一、单音节双边单项对立反义词 |
二、双音节双边单项对立反义词 |
三、单音节对双音节双边单项对立反义词 |
第二节 双边多项对立 |
第三节 多边单项对立 |
第四节 多边多项对立 |
第四章 《晏子春秋》反义词的特点 |
第一节 《晏子春秋》反义词的不平衡性 |
一、《晏子春秋》音节对应的不平衡性 |
二、《晏子春秋》反义词义位对应的不平衡性 |
三、《晏子春秋》反义词使用频率的不平衡性 |
第二节 《晏子春秋》反义词对应关系的复杂性 |
一、本义与本义相反 |
二、本义与引申义构成反义词 |
三、引申义与引申义构成反义词 |
第五章 《晏子春秋》反义词的作用 |
第一节 反义词的作用 |
第二节 《晏子春秋》反义词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对外汉语教学中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使用情况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一、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界定 |
二、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结构、词性和语义的研究 |
三、语料库中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习得情况研究 |
四、针对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教学建议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语料来源 |
第五节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一、汉语本体研究 |
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 |
三、述评小结 |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使用情况调查 |
第一节 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界定和范围 |
一、同素 |
二、局部同素 |
三、反义关系 |
四、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 |
第二节 大纲中的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 |
一、大纲中的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及其对应等级 |
二、大纲中的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对比统计和分析 |
第三节 教材中的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 |
一、教材中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考察 |
二、教材中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分析 |
第四节 语料库中的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 |
一、语料库中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考察 |
二、语料库中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句法、语义研究 |
第一节 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结构 |
一、同构词 |
二、异构词 |
第二节 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词性 |
一、词性相同 |
二、词性不同 |
第三节 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语义类型 |
一、同义词 |
二、异义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习得情况分析 |
第一节 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合理类推 |
一、大纲、教材中成对的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 |
二、非抽象的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 |
三、高频使用的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 |
第二节 习得偏误 |
一、生造词 |
二、过度类推词 |
第三节 影响习得因素 |
一、母语负迁移 |
二、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
三、文化因素负迁移 |
四、学习策略 |
五、学习环境的影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教学建议 |
第一节 对大纲的调整建议 |
一、补充收录《对外汉语教学常用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表》中的词 |
二、补充收录教材中的词 |
三、补充收录语语料库中的词 |
第二节 对教材的建议 |
一、保证高覆盖率和高复现率 |
二、基于大纲 |
三、全面标注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词性 |
四、穿插补充常用语素义 |
五、合理选择,精准释义 |
第三节 对学习策略的建议 |
一、了解语义关系的不对应性 |
二、了解反义词的不对应性 |
三、关注负向词语,避免过度类推 |
四、善于整合归纳,注重分析比较 |
五、培养目的语文化思维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本文的研究成果 |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
三、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正反义词比对的ERP成分对涉案检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正反义词概述 |
1.1 正反义词的概念 |
1.2 词语的基本特征 |
1.2.1 透明词与不透明词 |
1.2.2 词语的情绪特征 |
1.2.3 词语的熟悉度 |
1.2.4 笔画数效应 |
2 犯罪心理测试概述 |
2.1 犯罪心理测试的历史及发展简介 |
2.2 事件相关电位简介 |
2.3 事件相关电位测试的主要范式 |
2.3.1 实验范式 |
2.3.2 出题范式 |
2.4 事件相关电位的犯罪心理测试研究 |
2.5 犯罪心理测试分析的脑电成分 |
2.5.1 P3 |
2.5.2 N400 |
2.5.3 一些早期成分 |
3 问题的提出与总体思路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研究构思 |
3.3 研究意义 |
3.4 研究假设 |
4 实验一 正反义词对涉案无辜组的检出 |
4.1 实验目的 |
4.2 方法 |
4.2.1 被试 |
4.2.2 实验程序 |
4.2.3 ERP数据记录与分析 |
4.3 结果 |
4.3.1 涉案组的正反义词脑电差异 |
4.3.2 无辜组正反义词上的脑电差异 |
4.3.3 涉案组和无辜组脑电数据对比 |
4.4 实验一 讨论 |
5 实验二 正反义词对涉案组诚实欺骗的检出 |
5.1 实验目的 |
5.2 方法 |
5.2.1 被试 |
5.2.2 实验程序 |
5.2.3 ERP数据记录与分析 |
5.3 结果 |
5.3.1 行为数据结果 |
5.3.2 涉案组在正义词上进行诚实反应和欺骗反应的脑电 |
5.3.3 涉案组在反义词上进行诚实反应和欺骗反应的脑电 |
5.3.4 涉案组对正反义词进行诚实反应和欺骗反应的脑电数据对比 |
5.4 实验二 讨论 |
5.4.1 行为数据讨论 |
5.4.2 脑电数据讨论 |
6 综合讨论 |
7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反义动素复合词的词义与语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3.1 反义复合词的产生研究 |
1.3.2 反义复合词的词义研究 |
1.3.3 反义复合词词汇化研究 |
1.3.4 反义复合词的语序研究 |
1.4 理论基础 |
1.4.1 隐喻、转喻理论 |
1.4.2 象似性理论 |
1.5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语料来源 |
2 反义动素复合词的词义构成类型 |
2.1 加合型 |
2.2 偏义型 |
2.3 引申型 |
2.3.1 隐喻引申 |
2.3.1.1 陈述对象抽象化 |
2.3.1.2 陈述内容抽象化 |
2.3.2 转喻引申 |
2.3.2.1 动作到施事的转喻 |
2.3.2.2 动作到工具的转喻 |
2.3.2.3 动作到时间的转喻 |
2.3.2.4 动作到情状的转喻 |
2.3.2.5 动作到属性的转喻 |
2.3.2.6 动作到事件的转喻 |
2.3.2.7 动作到结果的转喻 |
2.3.2.8 包含多种转喻类型 |
2.3.3 隐喻和转喻并存 |
2.4 小结 |
3 反义动素复合词的词汇化分析 |
3.1 反义动素复合词的词汇化历程 |
3.1.1 加合型复合词的词汇化历程 |
3.1.1.1 “出没”的词汇化历程 |
3.1.1.2 “存亡”的词汇化历程 |
3.1.2 偏义型复合词的词汇化历程 |
3.1.3 引申型复合词的词汇化历程 |
3.1.3.1 “起伏”的词汇化历程 |
3.1.3.2 “死活”的词汇化历程 |
3.1.3.3 “吞吐”的词汇化历程 |
3.2 反义动素复合词词汇化的动因 |
3.2.1 复音化的影响 |
3.2.2 文化心理影响 |
3.2.3 隐喻和转喻机制 |
3.3 反义动素复合词词汇化的特点 |
3.3.1 语义发生变化 |
3.3.2 语法功能改变 |
3.3.3 词汇化程度不同 |
3.4 小结 |
4 反义动素复合词的语序分析 |
4.1 古代同素逆序现象 |
4.2 制约语序的因素 |
4.2.1 声调因素 |
4.2.2 意义因素 |
4.2.2.1 空间象似性 |
4.2.2.2 时间象似性 |
4.2.2.3 心理象似性 |
4.2.3 声调和意义的互动机制 |
4.3 逆序词 |
4.3.1 沉浮\浮沉 |
4.3.2 来往\往来 |
4.4 小结 |
5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汉英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反义共现构式的界定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2.1.1 反义词共现的频率研究 |
2.1.2 反义词共现的句法结构和语篇功能研究 |
2.1.3 反义词共现的规约性和非规约性研究 |
2.1.4 反义词共现的排序规律研究 |
2.1.5 反义词共现的神经认知研究 |
2.1.6 反义词共现的跨语言研究 |
2.1.7 小结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1 反义复合词研究 |
2.2.2 反义词共现成语研究 |
2.2.3 反义词共现构式研究 |
2.2.4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认知语言学 |
3.1.1 构式语法 |
3.1.2 构式化 |
3.1.3 认知语法 |
3.2 语用学 |
3.2.1 合作原则 |
3.2.2 言语行为理论 |
3.3 本研究的工作框架: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分析模型 |
3.3.1 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分析模型的构建理据 |
3.3.2 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分析模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机制及其内部语义结构关系 |
4.1 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机制 |
4.1.1 人脑百科知识集为前提 |
4.1.2 构式语境和言者意图为双重驱动力 |
4.1.2.1 陈述句与提供信息的互动 |
4.1.2.2 疑问句与索取信息的互动 |
4.1.2.3 陈述、疑问、感叹和祈使句与以言行事的互动 |
4.1.3 识解方式的直接决定作用 |
4.1.3.1 聚焦 |
4.1.3.2 突显 |
4.1.3.3 视角 |
4.1.3.4 详略度 |
4.2 汉英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形成机制的对比 |
4.2.1 形义对称类的形成机制对比 |
4.2.1.1 基于相同的聚焦 |
4.2.1.2 基于相同的突显 |
4.2.1.3 基于相同的视角 |
4.2.1.4 基于相同的详略度 |
4.2.2 义对称而形不对称类的形成机制对比 |
4.2.2.1 基于不同的聚焦 |
4.2.2.2 基于不同的突显 |
4.2.2.3 基于不同的视角 |
4.2.2.4 基于不同的详略度 |
4.3 反义共现构式的内部语义结构关系 |
4.3.1 并列关系 |
4.3.1.1 反义并列 |
4.3.1.2 等义并列 |
4.3.2 逻辑关系 |
4.3.3 自主—依存关系 |
4.4 汉英反义共现构式内部语义结构关系对比 |
4.4.1 对称性 |
4.4.2 非对称性 |
4.4.2.1 内部语义结构关系的交叉对称 |
4.4.2.2 内部语义结构关系的无对应体情况 |
4.5 小结 |
第五章 反义共现构式的语义结构类型及其特征 |
5.1 反义共现构式的语义结构类型 |
5.1.1 加合义 |
5.1.2 中和义 |
5.1.3 偏指义 |
5.1.4 比喻义 |
5.1.4.1 以“明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2 以“隐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3 以“转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4 以“隐转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5 以“博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6 以“虚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7 以“扩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8 以“较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4.9 以“曲喻”产生的比喻义 |
5.1.5 规约义 |
5.2 反义共现构式的语义结构特征 |
5.2.1 互文性 |
5.2.1.1 形式对称 |
5.2.1.2 意义互补 |
5.2.2 组构性 |
5.2.2.1 高组构性 |
5.2.2.2 中组构性 |
5.2.2.3 低组构性 |
5.2.3 主观性 |
5.2.3.1 构式对反义名词的压制 |
5.2.3.2 构式对反义动词的压制 |
5.2.3.3 构式对反义形容词的压制 |
5.2.3.4 构式对反义副词的压制 |
5.2.3.5 构式对反义数词的压制 |
5.2.4 交互主观性 |
5.2.4.1 主观性作为前提 |
5.2.4.2 构式语境参与主观交互过程 |
5.2.4.3 主观交互的实现过程 |
5.2.4.4 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连续统 |
5.2.5 动态性 |
5.2.5.1 意义的动态性 |
5.2.5.2 功能的动态性 |
5.2.5.3 形式的动态性 |
5.3 小结 |
第六章 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话语标记化 |
6.1 关于话语标记语 |
6.2 个案选取依据及语料库介绍 |
6.3 汉语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话语标记化——以“你信不信”为例 |
6.3.1 “你信不信”的语用地位 |
6.3.2 情态标记语“你信不信”的演化过程 |
6.3.3 情态标记语“你信不信”的演化动因:主观化 |
6.3.4 情态标记语“你信不信”的语用功能 |
6.3.4.1 强化断言 |
6.3.4.2 肯定推测 |
6.3.4.3 警告威胁 |
6.3.4.4 自信自负 |
6.3.4.5 重申强调 |
6.3.5 情态标记语“你信不信”的变体形式 |
6.4 英语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话语标记化—以“ladies and gentlemen”为例 |
6.4.1 “ladies and gentlemen”的语用地位 |
6.4.2 呼唤标记语“ladies and gentlemen”的演化过程 |
6.4.3 呼唤标记语“ladies and gentlemen”的演化动因:语用化 |
6.4.4 呼唤标记语“ladies and gentlemen”的语用功能 |
6.4.4.1 称呼招呼、问候寒暄 |
6.4.4.2 开启会话、引发关注 |
6.4.4.3 保持话轮、填补空白 |
6.4.4.4 放弃发言权、终止话轮 |
6.4.4.5 信息修正信号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发现 |
7.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 |
(10)印地语反义的语义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反义词的概念问题 |
1.1 反义词的定义 |
1.2 反义词的判断标准 |
1.3 反义词的构成 |
1.4 反义词的词类分布 |
2 反义词的共有语义特征 |
2.1 义素特征方面 |
2.2 词义对立方面 |
2.3 反义词的类别语义特征 |
(1)两极对立 |
(2)互补对立 |
(3)矢量对立 |
3 结论 |
四、反义词判断标准研究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D]. 林松. 吉林大学, 2021(01)
- [2]面向俄语国家汉语学习者“多/少”不对称问题教学研究[D]. 奇特娜.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3]现代汉语反义语素不平衡度研究[D]. 牛宇琪. 河北大学, 2020(08)
- [4]《新序》反义词研究[D]. 张洁.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晏子春秋》反义词研究[D]. 万田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对外汉语教学中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使用情况调查研究[D]. 仝婕.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7]正反义词比对的ERP成分对涉案检出的研究[D]. 田浪.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8]反义动素复合词的词义与语序研究[D]. 袁文澜.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9]汉英反义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D]. 芦晓莉. 南京师范大学, 2020
- [10]印地语反义的语义浅析[J]. 武欢.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