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海河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议

关于实施海河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议

一、海河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贾昊茹[1](2021)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研究》文中认为海河平原南部有河北历史上较大的湖群,称作大陆泽,随着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导致湖泊淤积,大陆泽逐渐分离,北部的湖泊因地处宁晋县所以被称为宁晋泊。宁晋泊在明清时期面积逐渐减少,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宁晋泊不再长期蓄水,而是有着独特的水环境特点。目前,学界对宁晋泊水环境的研究关注较少,宁晋泊主要位于宁晋县东南部,地势最低,多条河流同时注入,具有“九河下梢宁晋泊”之称。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的状况、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将档案资料与地方志相结合,揭示新中国成立后宁晋泊变迁的基本情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宁晋泊的水环境变迁受自然和社会两大因素影响,自然因素主要表现在地势、气候、河流等方面;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国家政策、水利工程,工农业发展。宁晋泊的水环境变迁也影响着社会发展,促使了农业耕作技术的改革。根治海河运动后,1969年宁晋泊滞洪区正式建立,主要承担在洪水期间的分洪和蓄洪作用,保证工农业的稳定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宁晋泊水环境变化的特点具有其独特性,它的变迁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同时宁晋泊作为我国众多湖泊之一,其变迁也反映了我国湖泊资源逐渐减少的现状。湖泊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对我国社会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宁晋泊水环境变迁,以小见大,为保护湖泊资源提出建议。

于紫萍,宋永会,魏健,胡术刚,许秋瑾[2](2021)在《海河70年治理历程梳理分析》文中认为海河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水系,承载着京津冀城市群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总结海河水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梳理海河水污染防治与保护的经验,采用文献调研等方法系统整理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海河流域旱涝灾害、水污染事件以及治理和管理措施,将海河治理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1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遵循"上蓄、中疏、下排、适当滞"思路,进行抗旱防洪等水利工程建设;第二阶段(1972—1995年)流域经济快速发展,水质急剧恶化,以提升防洪标准和强力治理污染源为思路,进行旱涝灾害和水体污染的共同治理;第三阶段(1996—2005年)水体污染趋势得到遏制,以"关、停、并、转"为主要手段进行污染物的源头削减;第四阶段(2006年至今)海河被列入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简称"水专项")重点示范流域,在"控源减排、减负修复、综合调控"思路指导下,以水专项科技成果为支持,推动流域水体污染的系统治理.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2019年海河水质明显改善,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从1998年的25.3%升至2019年的51.9%,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从59.6%降至7.5%.但是海河水污染形势仍然严峻,依然存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压力大、水生态受损等问题,海河治理应遵循流域水质目标管理的思路,统筹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保障海河生态基流,改善水环境质量,恢复和维护健康河流生态系统功能.

唐家凯[3](2021)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随着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剧增,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情复杂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期我国沿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区域的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特征不同,导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因素和特征不尽相同,多维度综合评价和精准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得越来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多维度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精准识别水资源困境的前提,也是制定差别化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的基础。因此,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流域水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内涵、水资源承载力测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之上,综合考虑了沿黄河九省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实际现状,以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复杂多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了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法,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2004-2018年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物理学常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模型理论,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及两两子系统承载力之间耦合协调性,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函数,定量研究了影响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全面揭示了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成因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向协调、健康方向不断推进,但整体水体仍处于发展欠佳水平。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整体朝有序良好方向发展。2004-2018年九省区四个子系统承载力水平均呈逐年提高态势,但不难看出,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增速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四倍,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型地位,水资源、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沿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序列上均呈现逐年稳步提升趋势,但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波动特征,区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总体来看,沿黄河九省区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差异性呈现逐年变小趋势。(2)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整体水平处于高水平耦合、初步协调阶段,空间差异性明显,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特征为稳步降低趋势,但整体处于高耦合阶段,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明显高于下游地区;2004-2018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性从勉强协调过渡到初步协调。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内部耦合指数范围在[0.8674,0.9903];2004-2018年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均向有序协调方向发展,但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内部协同机制亟待完善。(3)通过运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水资源准则层是影响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准则层。上游四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城市化率、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当年造林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有效灌溉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中游三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程度、产水模数。下游两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当年造林面积、产水模数。(4)水资源系统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具体建议包括:(1)建立健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治理体制机制,总体上形成文化引领、以水定需的协同治理原则以及“生态、经济、资源、民生、文化”的“五大要素”、“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2)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3)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社会经济系统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包括:(1)改进农业用水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2)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上中下游经济社会水平差距;(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生态环境系统需强化生态环境管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体建议包括:(1)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河长制”,激励“民间河长制”在黄河流域治理中的独立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环境社会组织引领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参与新机制;(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跨省补偿、跨流域补偿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等精准补偿机制;(3)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以水污染、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目标,监测评估沿黄九省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程度,探索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及税收激励等综合治理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李子轩[4](2020)在《海河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现状与思考》文中认为全面实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强化水土保持行业监管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2018年,海河流域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首次实现了年度监测全覆盖和土壤侵蚀定量分析,科学地掌握了流域水土流失状况及其变化,为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生态安全预警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基础支撑。介绍了海河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组织实施、监测内容、技术方法和监测成果,总结了当前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特点,并结合当前工作组织实施、成果现状以及面临形势和挑战,阐述了动态监测工作的必要性、监测效能提高的途径和监测服务方向等,为今后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开展提供启示。

胡旭[5](2020)在《1912年以来京津冀地区生态灾害研究》文中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由于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被打破,生态环境的变异引发生态灾害,并在人与生态环境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频繁发生。京津冀是环绕北京,包含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在内的地理区域。1912年至1949年,京津冀地区由于长期战乱和军阀割据,社会控制力减弱,社会治理能力衰退,生态系统紊乱,水灾、旱灾、虫灾等生态灾害频繁发生,灾域广阔。这一时期主要通过河流治理、恢复植被等措施来进行防治,但多流于表面形式,难以真正落实。受西方近代科学影响,防治措施和防治思想上有明显的近代色彩,重视预防,对灾害认识的科学性增强,救治中呈现人道主义倾向。1950年至1970年代,京津冀地区成为中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重要区域。这一时期京津冀地区的水旱灾害等传统类型生态灾害的影响有所减小,但是破坏依然严重,风沙灾害、污染灾害等影响不断增强。该时期灾害的防治以建设水利工程和植树造林为主,强调救人为先,预防和根治相结合,并且环保思想也有所发展。19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污染灾害和风沙灾害成为影响京津冀地区的主要灾害。生态灾害呈现出复合交缠性的特点,灾害的防治也逐渐以综合性治理为主。在思想上重视科学,强调保护环境,追求人与生态和谐共生。对1912年以来京津冀地区生态灾害进行研究,探索不同阶段主要生态灾害的种类与特征、防治措施、防治思想,有利于从历史演进过程中整体性把握生态灾害变化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梳理总结经验做法,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提供历史支撑与参考。

王明月[6](2020)在《黄淮海流域植被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植被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时序大范围的植被变化体现了自然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作用。黄淮海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经济发展区域和农业生产基地,但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区域气候发生了显着变化。为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我国政府在该地区实施了多项重大生态恢复工程。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生态工程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等)的多重影响下,区域的植被变化及驱动机制更加复杂。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迫切需要开展区域近34年的植被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研究结果对黄淮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黄淮海流域为研究区,基于1982-2015年GIMMS NDVI(global inventory modeling and mapping studies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数据,结合气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夜间灯光数据与水土保持措施等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转移矩阵法、偏相关分析法和残差法等方法,从全流域、子流域、省域和像元尺度4方面出发,系统分析了近34年黄淮海流域植被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黄淮海流域植被覆盖在增加全流域尺度上,研究区近34年NDVI随时间呈波动增加趋势,增加趋势为0.0139/10a(P<0.05),NDVI在2002年发生突变。子流域尺度上,NDVI均呈增加趋势,淮河流域增速最快且均值最高,其80.55%的区域呈显着增加趋势。省域尺度上,NDVI都呈增加趋势,安徽省增速最快且均值最高,其94.76%的区域呈显着增加趋势。像元尺度上,黄淮海流域NDVI显着增加区域占总面积的73.72%,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东部、陕西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山东省北部、河南省南部与安徽省。(2)黄淮海流域降水与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全流域尺度上,研究区近34年降水与气温随时间呈波动增加的趋势,增加趋势分别为8.6586 mm/10a(P=0.39)与0.4142℃/10a(P<0.05),子流域尺度上,降水量增速最快且均值最高的均为淮河流域;气温增速最快的为黄河流域,均值最高的为淮河流域。省域尺度上,降水量增势最快的为山东省,均值最高的为湖北省;气温增速最快的为青海省,均值最高的为安徽省。像元尺度上,降水量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趋势,气温呈现自西向东递增的趋势。(3)黄淮海流域土地利用与夜间灯光发生明显变化,重点治理区水土保持措施初见成效198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表明,研究区除建设用地与林地增加外,耕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均呈减少趋势。林地主要转化来源为草地和耕地,约为3022 km2,建设用地的主要转化来源为耕地,约为19159 km2。夜间灯光变化分析表明,研究区夜间灯光呈增加趋势,城市化进程在加速。位于淮河流域为主的省域在2002年前城市化速度较快,位于黄河流域的省域2002年后城市化速度较快。水土保持措施概况表明,在植被破坏严重的背景下,该区域水保措施以工程措施、林草措施与耕作措施为主,先后实施了小流域治理、坡耕地治理等水土保持项目,效果明显。(4)气温是限制黄淮海流域植被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人类活动对区域植被增加起到了积极作用黄淮海流域植被变化受气候要素与人类活动双重影响。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NDVI与降水量和气温均呈正相关关系,且NDVI对气温的敏感性高于对降水量的敏感性。土地利用变化表明:以实施生态工程措施为驱动的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变化有积极作用;以城市扩张为驱动的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变化有消极作用。夜间灯光变化表明:城市化对植被变化有消极作用,城市扩张导致了周边植被覆盖的下降。水土保持措施效果分析表明:平原区自然条件变化不明显,水土保持措施对植被变化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山地丘陵区植被变化受水土保持措施和自然修复的综合作用;高原区的植被覆盖呈一定程度的退化趋势,且气候变化对植被变化起主导作用,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效果不明显。晋陕蒙丘陵沟壑区域的水保措施效果最为明显;若尔盖-江河源高原山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显着,植被退化未得到有效遏制。本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近34年来黄淮海流域植被变化规律的认识,加深对研究区长时序植被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的理解,为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加强流域生态保护,尤其是地方部门对植被的保护和治理提供参考。

王国斌[7](2020)在《基于遥感和GIS的海河流域典型生态服务量化与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内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着巨大威胁的背景下,开展各种形式的基于流域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成为了热点话题。海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矛盾最突出的地区之一,并且在强降水的作用下易发生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本研究基于遥感和GIS的手段,应用InVEST-SDR模型、InVEST-Water Yield模型和CASA模型,开展了海河流域20002017年间土壤持留服务、水涵养服务、碳固存服务的量化和评估,以海河流域划分的84个小流域为单元,首先将覆被数据、遥感数据、土壤数据、气象数据按选定的方法处理成各模型的输入参量,然后把这些参量带入模型得到各生态系统服务的量化值,最后基于量化结果开展各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分析、相关性分析、驱动因素(气象因素、土地利用因素)分析、协同竞争关系分析,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结论:1)海河流域西南方向部分小流域具有最多的土壤持留量,而海河流域偏西侧的零星小流域土壤持留量最少,多年来北部相对于南部土壤持留量增幅更大、更显着;海河流域水涵养量由西北至东南递增,多年来水涵养量增幅由南北至中部逐渐加大;华北平原的碳固存量相对于黄土高原更多,多年来西北部和东南部碳固存量增幅相对更大。2)总降水量的增加对土壤持留服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总降水量和平均相对湿度的增加对水涵养服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平均气温、平均风速和总日照时数的增加对水涵养服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总降水量的增加对碳固存服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平均气温和总日照时数的增加对碳固存服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2015年相对于2010年地类变化较大,以这一期间各地类的最主要变化式样为研究对象。对于土壤持留量的变化,多数式样中,地类变化相对于气象因素的变化发挥了主导作用;对于水涵养量的变化,地类变化主导式样的数量明显少于土壤持留且整体影响程度更低,多数式样中,气象因素的变化发挥主导作用;对于碳固存量的变化,多数式样中,地类变化占主导地位且主导程度起伏较大。4)土壤持留服务和水涵养服务是协同关系(r=0.556)、土壤持留服务和碳固存服务是抵消关系(r=-0.167)、水涵养服务和碳固存服务是抵消关系(r=-0.317,p<0.01)。逐年计算各生态服务间的相关系数后,得到各生态服务整体呈正相关的结论,水涵养服务和碳固存服务的相关程度最高、土壤持留服务和碳固存服务次之、水涵养服务和土壤持留服务最低。

陈煦馨[8](2020)在《古代滹沱河水患及其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滹沱河是子牙河系最大的支流,流域跨山西、河北、天津三省市,是北方较为重要的河流,更是河北省内重要的河流。滹沱河在我国古代历经几次迁徙,其支流在河北省内开始增多。每逢雨季,多发生洪涝,给流域内带去较多灾难。滹沱河水患在明清发生次数最多且频率高危害大,每五十年甚至十几年就有波及多个县的水患发生。地域分布东西部少中部多,同时水患也促使水道改道。滹沱河因所处地理位置导致先天条件不足,土质疏松、泥沙沉积,河床日益增高,加上雨季集中、支流分布不均所以易发生水患。历朝不断积累前朝水患治理经验,积极进行灾后重建,治理上愈发未雨绸缪,具有主动性和规划性。治理主要体现在“堵”和“疏”,通过堤坝建设和疏导河道来防患和治理水患。此外,对冶河、漳河的引水分流来分减滹沱河势的思路愈发成熟。宋代治河主要人物是程昉,他从修筑堤坝、引水入河、塘泺填淤等方面整治滹沱河。元明清主要治河人物有郭守敬、刘中立、顾问、方观承、柴潮生、杨廷璋等。他们提出了“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治河理念,并对滹沱河治理有着较为突出的贡献。

刘畅[9](2020)在《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以食为天,水为食之先。”水对我们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代中国更是“民生为上,治水为要。”海河水系作为我国七大水系之一,作为我国流域饮用水水源地之一,却也是我国水污染最严重的流域之一,从当前我国深化对大江大河治水战略地位的认识和国家总体战略的高度认识中突出重点流域保护和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要着力解决好重点流域突出水环境问题,其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是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方面,保障公众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是经济建设和国计民生工作的重要方面。本篇论文以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头导论部分梳理了我国近十年主要政策导向,理论上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一章是对我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制度建设的概述,首先从不同角度归纳了饮用水水源地的定义,再以时间和立法为脉络梳理了我国水环境治理的顶层设计,以及海河流域和河北省地方的法律体系建设从无到有、从粗到细。第二章是针对海河流域河北段的饮用水水源地法律制度提出问题,包括了四个方面问题即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缺失科学的管理体制、有待改善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和有待加强的追责体系和承担方式。第三章是借鉴美国、日本和德国的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在法律制度和具体措施方面的可取之处。第四章是针对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即完善的饮用水水源地制度体系、明确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体制、创新饮用水水源地的规划保护和强有力的法律责任体系和承担方式。最后结语对全文的内容加以总结,认识到仍存在的不足之处作为继续努力的方向。

吴凌志[10](2019)在《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钱正英是我国着名的水利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新中国水利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钱正英在抗日战争时期治理淮河洪涝灾害的实践中与水利结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水利部副部长、部长长达三十余年,投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水电建设。她参与了淮河、黄河、长江、海河、珠江等大江大河的流域治理规划,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水利建设的方针、政策、法规,并认真付诸实践。参与了许多重大水利工程的论证、设计和建设,特别是在解决葛洲坝工程技术问题和主持三峡工程论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长期水利实践中,钱正英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水利思想,内容涵盖水利决策、水利建设、水利管理等方面,如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大江大河的治理是我国水利建设的重点,水利建设的主力军是人民群众,水利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决策要做到科学化和民主化等等。钱正英的水利思想影响了新中国各个时期的水利建设,其中的许多观点和论述,对当前我国水利建设实践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钱正英水利思想的研究,可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治水方略的发展变化,治水事业取得的成就和水利工程科技精英的卓越历史贡献。

二、海河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河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环境史研究与水环境变迁
        (二)水环境专题研究
        (三)河北水利研究
        (四)宁晋泊专题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宁晋泊的基本情况
    1.1 宁晋泊的基本概况
    1.2 注入宁晋泊的主要河流
        1.2.1 滹沱河
        1.2.2 滏阳河
        1.2.3 洨河、泜河、槐午河
        1.2.4 碱河
        1.2.5 沙河
        1.2.6 澧河
        1.2.7 漳河
    1.3 新中国建立前宁晋泊水环境变迁
        1.3.1 宁晋泊水域面积扩大
        1.3.2 宁晋泊水域面积缩小
    小结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宁晋泊的水环境变迁
    2.1 新中国成立后的宁晋泊水环境变迁
        2.1.1 “56.8”洪水与宁晋泊
        2.1.2 “63.8”洪水与宁晋泊
        2.1.3 1969 年宁晋泊滞洪区的建立
    2.2 新中国成后宁晋泊水环境特征
        2.2.1 地下水减少
        2.2.2 水质恶化
        2.2.3 宁晋泊水量呈季节性变化
    小结
第三章 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的因素与政府应对
    3.1 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的自然因素
        3.1.1 气候条件
        3.1.2 地质与地震
        3.1.3 河流因素
        3.1.4 土壤因素
    3.2 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的社会因素
        3.2.1 国家政策
        3.2.2 人口增长
        3.2.3 蓄灌工程迅速发展
        3.2.4 工业用水增加
    3.3 政府在宁晋泊水环境变迁中的应对
        3.3.1 兴修水利,减少洪涝灾害
        3.3.2 治理盐碱地,改善土壤
        3.3.3 政策扶持,促进农业技术的改进
    小结
第四章 宁晋泊水环境变迁引发的思考
    4.1 滞洪区建立后的两次特大洪水
        4.1.1 “96.8”洪水与宁晋泊滞洪区
        4.1.2 “7.19”洪水与宁晋泊滞洪区
    4.2 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的积极影响
        4.2.1 防洪效益:分洪蓄洪,保证生命财产安全
        4.2.2 工业效益:保证工业稳定运行
        4.2.3 农业效益:保证农作物生长,农民收入增加
        4.2.4 生态效益:改善区域生态条件
    4.3 民众对待环境与面对自然灾害的心态
        4.3.1 民众对待环境的心态转变
        4.3.2 应对自然灾害时民众的不同心态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海河70年治理历程梳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海河流域概况
2 海河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变化趋势及历程
    2.1 洪涝灾害频发
    2.2 水质变化趋势
    2.3 水污染事件暴发
    2.4 治理阶段划分
3 海河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治理历程
    3.1 洪涝灾害治理阶段(1949—1971年)
    3.2 急剧污染阶段(1972—1995年)
        3.2.1 旱涝灾害治理
        3.2.2 水污染治理
    3.3 遏制污染阶段(1996—2005年)
        3.3.1 旱涝灾害治理和水资源调控
        3.3.2 水污染治理
    3.4 水质改善阶段(2006年至今)
        3.4.1 水资源调控
        3.4.2 水污染治理
4 讨论
    4.1 海河流域旱涝灾害频发原因分析
        4.1.1 气候原因
        4.1.2 水系结构原因
        4.1.3 地形地势原因
    4.2 海河治理历程分析
        4.2.1 洪涝灾害治理阶段(1949—1971年)
        4.2.2 急剧污染阶段(1972—1995年)
        4.2.3 遏制污染阶段(1996—2005年)
        4.2.4 水质改善阶段(2006年至今)
5 结论

(3)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1.2.2 水资源承载力地域研究进展
        1.2.3 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4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循环经济理论
    2.2 内涵界定
        2.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界定
        2.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分析
第三章 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概况
    3.1 地理区位状况
    3.2 地形地貌状况
    3.3 气候水文状况
        3.3.1 气候条件
        3.3.2 水文条件
    3.4 水资源状况
    3.5 社会经济状况
        3.5.1 人口数量
        3.5.2 城市化进程
        3.5.3 经济发展水平
        3.5.4 科学技术水平
    3.6 生态环境状况
        3.6.1 生态环境质量
        3.6.2 污染排放
        3.6.3 环境保护治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4.1 模型构建
        4.1.1 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关系
        4.1.1.1 水资源子系统分析
        4.1.1.2 社会子系统分析
        4.1.1.3 经济子系统分析
        4.1.1.4 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
        4.1.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4.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选取
        4.1.3.2 社会系子统指标选取
        4.1.3.3 经济子系统选取
        4.1.3.4 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
        4.1.4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
        4.1.4.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4.1.4.2 KMO与 Bartlett球形检验
        4.1.4.3 主成分结果分析
        4.1.5 评价指标体系二次优化
        4.1.6 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分析
        4.1.7 指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4.1.7.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3 指标综合权重
        4.1.8 综合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
    4.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评价
        4.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4.2.1.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1.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3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3.1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3.2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4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4.1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4.2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5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5.1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5.2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分析
    5.1 模型构建
        5.1.1 耦合度模型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5.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
        5.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演化分析
    5.3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3.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序变化
        5.3.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化分析
    5.4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度时空分异格局
        5.4.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4.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分异特征
    5.5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5.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5.5.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及政策建议
    6.1 模型构建
    6.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度诊断
        6.2.1 准则层障碍因子分析
        6.2.2 沿黄河流域上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3 沿黄河流域中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4 沿黄河流域下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3 提升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6.3.1 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2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3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4 宁夏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5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6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7 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8 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9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海河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现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海河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现状
    2.1 组织实施
        2.1.1 国家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2.1.2 省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2.2 监测内容和方法
        2.2.1 监测内容
        2.2.2 监测方法
    2.3 主要监测结果
        2.3.1 水土流失面积
        2.3.2 水土流失变化
        2.3.3 水土流失分布
3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特点
    3.1 年度监测流域全覆盖
    3.2 流域土壤侵蚀定量分析
    3.3 水土流失监测点面结合
    3.4 监测网络体系得以完善和运转
4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面临形势和挑战
    4.1 水土流失情况复杂,监测内容要求高
    4.2 流域监测工作量大,技术手段要求高
    4.3 流域水利发展迅速,监测站位要求高
5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思考与体会
    5.1 持续进行动态监测,保障水土保持工作开展
    5.2 借助新技术新手段,提高动态监测效率和质量
    5.3 提升监测服务能力,适应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

(5)1912年以来京津冀地区生态灾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基本概念界定
        1.1.1 生态灾害
        1.1.2 京津冀地区历史演化与行政区划变迁
        1.1.3 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灾害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1912-1949年灾害研究综述
        1.3.2 1950-1980年代灾害研究综述
        1.3.3 1990年代以来灾害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1912-1949年京津冀地区生态灾害研究
    2.1 主要生态灾害
        2.1.1 水灾
        2.1.2 旱灾
        2.1.3 虫灾
    2.2 生态灾害的主要特征与防治措施
        2.2.1 生态灾害的主要特征
        2.2.2 生态灾害的防治措施
    2.3 生态灾害的防治思想
        2.3.1 对灾害认识的科学化
        2.3.2 治理理念由救治转向预防
        2.3.3 灾害救治呈现人道主义倾向
    2.4 小结
3 1950-1970年代京津冀地区生态灾害研究
    3.1 主要生态灾害
        3.1.1 水旱灾害
        3.1.2 风沙灾害
        3.1.3 污染灾害
    3.2 生态灾害的防治措施
        3.2.1 水旱灾害防治
        3.2.2 风沙灾害防治
        3.2.3 污染灾害防治
    3.3 生态灾害的防治思想
        3.3.1 坚持救人为先,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
        3.3.2 强调预防,注重根治
        3.3.3 生产自救为主,政府救济为辅
        3.3.4 进行生态保护,开始环境治理
    3.4 小结
4 1980年代以来京津冀地区生态灾害研究
    4.1 主要生态灾害
        4.1.1 水污染
        4.1.2 大气污染
        4.1.3 风沙灾害
    4.2 生态灾害的防治措施
        4.2.1 水环境综合治理
        4.2.2 大气污染治理
        4.2.3 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
    4.3 生态灾害的防治思想
        4.3.1 重视科学在灾害防治中的运用
        4.3.2 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
        4.3.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4 小结
5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黄淮海流域植被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植被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1.3.2 植被变化驱动力研究进展
    1.4 论文组织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气候及水资源
        2.1.3 植被
        2.1.4 社会经济
    2.2 数据获取与处理
    2.3 方法处理
        2.3.1 线性趋势法
        2.3.2 Theil-Sen median趋势度耦合Mann-Kendall趋势检验
        2.3.3 偏相关分析
        2.3.4 残差分析
第三章 黄淮海流域植被时空变化特征
    3.1 全流域NDVI时间变化
    3.2 不同省域NDVI时间变化
    3.3 全流域NDVI空间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淮海流域气候要素时空变化特征
    4.1 全流域气候要素时间变化
    4.2 不同省域气候要素时间变化
    4.3 全流域气候要素空间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淮海流域土地利用、夜间灯光及水土保持措施特征分析
    5.1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5.1.1 土地利用时间变化
        5.1.2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
    5.2 夜间灯光时空变化
        5.2.1 夜间灯光时间变化
        5.2.2 夜间灯光空间变化
    5.3 水土保持措施概况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植被变化驱动机制探讨
    6.1 气候要素对植被变化的影响
    6.2 人类活动对植被变化的影响
        6.2.1 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变化的影响
        6.2.2 夜间灯光变化与植被变化的关系
        6.2.3 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对植被变化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基于遥感和GIS的海河流域典型生态服务量化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3 生态模型简介与数据预处理
    3.1 海河流域典型生态服务量化模型基本原理
    3.2 生态模型输入数据预处理
    3.3 本章小结
4 生态服务时空分析
    4.1 土壤持留服务时空分析
    4.2 水涵养服务时空分析
    4.3 碳固存服务时空分析
    4.4 典型生态服务高低值区域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生态服务影响因子及协同竞争关系分析
    5.1 气象因素及土地利用的变化对生态服务的影响
    5.2 生态服务相关性及协同竞争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古代滹沱河水患及其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价值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古代滹沱河水患统计分析与基本特征
    第一节 滹沱河概况
    第二节 水患统计分析
        一、统计数据信息来源
        二、各朝代滹沱河水患发生次数一览
        三、每100年间水患次数一览
        四、各地水患次数一览
    第三节 水患基本特征
        一、滹沱河水患时间分布特征
        二、滹沱河水患地域分布特征
        三、滹沱河水患泛滥频繁
        四、滹沱河水患灾情严重
        五、滹沱河水患导致河道变迁
    小结
第二章 古代滹沱河水患成因及其影响
    第一节 水患成因
        一、雨水集中
        二、泥沙淤积
        三、支流分配不均
        四、生态破坏
    第二节 水患影响
        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二、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三、其他影响
    小结
第三章 古代滹沱河水患治理
    第一节 修堤筑坝
        一、准备工作
        二、具体落实
        三、区域协调
        四、日常维护
    第二节 疏浚河道
        一、河道疏通
        二、沟渠疏通
        三、引水分流
    第三节 其他方面
        一、兴修塘泺与淤田
        二、祈求河神保佑
    小结
第四章 主要治水人物
    第一节 北宋程昉
    第二节 元明两朝郭守敬、刘中立和顾问
    第三节 清朝方观承、柴潮生和杨廷璋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我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制度建设
    一 饮用水水源地概念界定和流域概况
        (一)饮用水水源地相关概念界定
        (二)我国及海河流域和河北省饮用水水源地概况
    二 流域饮用水水源地法律制度现状
        (一)国家层面
        (二)海河流域和河北省地方层面
第二章 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问题
    一 饮用水水源地法制体系亟待健全
        (一)现行法律体系层次存在缺陷
        (二)专门法律规范存在缺位
    二 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体制亟待明确
        (一)饮用水水源地监管体制不合理
        (二)饮用水水源地监管方式落后
    三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亟待完善
        (一)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建设不完备
        (二)饮用水水源地信息公开制度不成熟
    四 饮用水水源地法律责任亟待加强
        (一)法律责任处罚力度薄弱
        (二)法律责任承担方式单一
第三章 域内外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和借鉴
    一 域内外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概况
        (一)域内流域及地区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概况
        (二)美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概况
        (三)日本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概况
        (四)德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概况
    二 域内外外饮用水水源地源地安全法律对策借鉴
        (一)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二)高效的监管体系措施
        (三)健全的应急预警制度措施
        (四)成熟的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制度
第四章 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建议
    一 健全饮用水水源地法律体系
        (一)树立科学的饮用水水源地立法理念
        (二)完善饮用水水源地法律规范体系
    二 明确饮用水水源地监管体制
        (一)厘清跨流域饮用水水源地监管体制
        (二)优化流域饮用水水源地监管方式
    三 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
        (一)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制度建设
        (二)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制度
    四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法律责任
        (一)加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执法力度
        (二)深化饮用水水源地法律责任追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钱正英从事水利事业的历程
    第一节 战争年代钱正英初涉治水(1944—1949 年)
    第二节 钱正英投身大江大河的治理和农田水利建设(1950—1965 年)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钱正英在艰难条件下继续治水(1966—1976 年)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钱正英对水利事业的进一步探索(1979—2012 年)
第二章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关于水利建设的基本观点
    第二节 关于水利规划、决策的观点
    第三节 关于水利管理的观点
第三章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基本特点与历史作用
    第一节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历史作用
结语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当代启示
附录 钱正英治水大事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四、海河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宁晋泊水环境变迁研究[D]. 贾昊茹. 河北大学, 2021(02)
  • [2]海河70年治理历程梳理分析[J]. 于紫萍,宋永会,魏健,胡术刚,许秋瑾. 环境科学研究, 2021(06)
  • [3]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D]. 唐家凯. 兰州大学, 2021(09)
  • [4]海河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现状与思考[J]. 李子轩. 海河水利, 2020(04)
  • [5]1912年以来京津冀地区生态灾害研究[D]. 胡旭.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6]黄淮海流域植被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D]. 王明月. 山西大学, 2020(02)
  • [7]基于遥感和GIS的海河流域典型生态服务量化与评估[D]. 王国斌.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古代滹沱河水患及其治理研究[D]. 陈煦馨. 河北大学, 2020(08)
  • [9]海河流域河北段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对策研究[D]. 刘畅.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10]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D]. 吴凌志.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关于实施海河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