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高校图书馆为网络远程教育服务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俞德凤[1](202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美国大学图书馆教学服务的思考与启示——以COVID-19疫情事件为例》文中指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美国大学图书馆开展的教学服务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国内高校图书馆教学服务创新提供参考。论文通过网站调查、文献调研对美国大学图书馆教学服务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其教学服务特征,结合国内高校图书馆实践,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提高应急服务意识,加强虚拟教学服务模式建设;开展技术创新,促进教学服务转型升级;加快课程资源建设,打造多功能教学服务平台;提升馆员服务能力,嵌入课程教学中开展层次化服务。
李一喆[2](2021)在《国内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文章通过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相关论文的检索与整理,从年度分布、文献来源及发文机构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对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的概念和内涵、服务现状、服务体系等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和阐述,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
杨丽丽[3](2021)在《相互“形塑”中的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文中认为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现代学习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学习方式正在走向多元化、个性化、信息化。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教学科研支持部门,也在发生相应的变革。根据空间社会学理论,空间既是行为发生的条件,又是由行为所建构的。那么,图书馆学习空间,又是如何支持当下多样化的学习行为并被学习行为所改变呢?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大学图书馆是否支持或是满足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型?学生自发的新型学习方式如何推动图书馆学习空间改变?这种相互“形塑”是否在形成新的高校学习文化?为有效揭示新技术环境、学科背景等因素对图书馆学习空间的影响,本研究选择西南地区四所不同层次和类型大学的新建校区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描述图书馆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二者之间的互动,总结当前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的经验,发现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之间的相互塑造。论文主要分为: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提出问题,阐述论文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已有相关研究,提出研究步骤、研究技术线路图、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第二部分:四所大学新校区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及其中学习行为的调查分析。通过现场观察、访谈、体验,发现各校图书馆建设个性鲜明,空间建设及资源供给上体现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校园文化传统,但各校学生在图书馆中的学习行为表现出来高度的统一性。D大学作为信息技术为主的985理工大学,其图书馆科技感十足,但学生主要使用图书馆的自主、静默学习空间进行无需或少量技术支持的学习;C大学作为985综合型大学,其图书馆造型古朴,馆藏丰富,但学生主要找地方“自习”,评价“不好用”;J大学作为以交通技术为主的工科211大学,其图书馆学习空间重实用,学生主要来图书馆找地方写作业、复习,多功能空间“基本没用”;S大学是省属重要师范大学,其图书馆规模大、空间多,学生进馆学习的人数多,但设施设备少有考虑使用者的感受,评价“不舒服”。第三部分:“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相互形塑推动着多元学习文化的形成。通过对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和使用的调查,发现各大学图书馆建设表现出一些共同点:资源供给及设施设备的数字化、信息化明显升级;空间功能多样化是普遍趋势;相对于学习空间硬件设施设备的升级换代,学习空间管理与服务都表现出相对的滞后。各大学图书馆带有鲜明的本校学科特色和传统校园文化特点,但各校学生在图书馆的学习行为共性大于个性,使用图书馆的目的、主要学习行为类型都高度相似。尽管如此,各校学生对图书馆学习空间的需求有显着的差异:文科、综合类大学现有空间条件不足,大学学生期待图书馆提供更“完备”和“好用”的空间条件;工科类大学现有空间条件较好,学生期待图书馆提供“更舒服”和“更独立”的学习条件。图书馆学习空间与学生空间期待的落差主要源于现有的图书馆建设、管理缺乏学生参与。学生新的学习空间需求、新的学习方式与图书馆的学科传统、现代化建设相互作用,正在推动形成新的多元化学习文化。
唐婷[4](2021)在《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新就业形态等新形势对高职学生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提出必然要求,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直接影响了其未来就业和能力发展乃至高职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步伐。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调研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状况,为高职院校开展数字教育和高职学生自身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在对数字素养以及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胜任特征模型理论和复杂性理论为依托,探索和剖析了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和内在逻辑,本文将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界定为: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是面向未来职业发展的通用型技能与专用型技能的有效融合,能够促进其高效地应用数字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且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复杂的能力特质群。此外,为了确定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构成要素,本研究还结合高职学生数字素养需求分析结果和国内外数字素养参考框架,通过20名专家开展的问卷咨询,最终确定了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6个一级构成要素和27个二级构成要素,初步构建了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之后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构成要素的权重值,形成具有重要程度的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本研究依据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及其描述编制了调查问卷,研究对象主要来源于珠三角543名高职学生,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整体来看,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不高,需进一步提升。其次,随着高职学生学习年级的增加,其数字素养得到不断地提升,发展数字素养需从大一新生开始;再次,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与其专业类别有关,财经商贸类和电子信息类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高于土木建筑类、装备制造类和医药卫生类的高职学生;最后,家庭常住地在地级市或省会/直辖市、父母受教育水平较高和父亲计算机能力较好的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字化发展基础,其数字素养水平相对较高。综上,根据专家调查与问卷分析,本文从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四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第一,政府需创设人-技融合发展的数字环境;第二,企业参与研制就业导向的数字人才培养方案;第三,高职院校从多维度创新发展数字素养教育;第四,高职学生需增强自身数字竞争力与职业能力。
王美月[5](2021)在《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与移动终端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公众知识获取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术虚拟社区作为学术服务平台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用户知识需求,提升用户交流体验,并最终达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学术虚拟社区以Research Gate、Mendeley、Academia.edu、经管之家、小木虫、丁香园等为主流平台,允许用户根据专业领域、兴趣等组建科研共同体,形成跨越时空、多领域交叉的学术社交网络,并通过社会化交互活动扩散个人的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增强社区持续运营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学术虚拟社区目前普遍存在用户活跃度低、社交动力不足等现象,严重阻碍了社区的知识流转效率。如何激发用户积极的参与交互,分享和贡献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提升社区知识服务能力,是学术虚拟社区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为切入点,基于相关理论和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了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的机理、影响因素、社会网络结构、行为特征以及社会化交互效果的评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本文主要从5个方面展开相关研究第一、分析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的机理。基于需求层次理论和动机理论分析了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的知识动机、成就动机、社交动机、情感动机,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动机模型,解释了4种动机对社会化交互行为的驱动作用;将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的要素分为:主体要素,包括领域专家、普通用户和用户社群;客体要素,包括平台提供信息、用户分享信息以及用户生成信息;环境要素,包括政策环境、文化环境和信息制度环境;技术要素,包括网络稳定性、系统安全性、知识融合技术;基于社会网络理论,阐述了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活动中社交关系网和知识关系网的形成,剖析了社会化交互网络的二方关系结构、三方关系结构、星状拓扑结构、环状拓扑结构、网状拓扑结构;基于S-O-R模型,揭示了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从刺激识别阶段(S)—信息加工阶段(O)—行为反应阶段(R)的形成机制,并构建了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机理模型。第二、识别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S-O-R模型、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技术接受模型结合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网络结构特征,构建了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其中刺激因素(S)包括信息质量、系统质量、服务质量、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联结强度;有机体(O)是用户受到外部刺激后产生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社会化交互态度、社会认同感知、自我效能感;反应(R)即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通过对典型学术虚拟社区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实例验证了假设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信息质量、服务质量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共同影响社会化交互态度进而影响社会化交互行为;网络中心性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联结强度正向影响社会认同感;社会认同感与自我效能感共同作用于社会化交互行为。此外,系统质量与感知易用性、网络密度与社会认同感的相关性未达到显着水平。第三、挖掘学术虚拟社区社会化交互网络结构与用户行为特征。基于社会网络相关理论和分析框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爬取小木虫学术虚拟社区用户交互行为数据,结合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和Gephi,分别从宏观层—整体网络结构、中观层—内部子结构网络、微观层—个体网络结构进行深入的剖析。整体网络分析结果表明,网络整体密度较低,用户节点间距离较远,关联性不强,网络存在多个分散游离的个体和子群。整体网络结构下用户社会化交互呈现出低密度与低层次特征、中心化与分散化并存特征、关系网络结构脆弱特征;内部子结构网络二方关系分析中,用户之间双向交互缺失,没有形成深度的交流与互动,且多数交互内容不具有实质性的价值和意义;三方关系分析中,多数用户形成星状拓扑结构,用户更愿意向核心用户聚集,这就导致资源的高度集中,信息通道单一;凝聚子群分析显示子群间交互相对稀疏,有多个孤立子群存在,核心区用户交互频繁,成员间具有很好的凝聚力和控制力。边缘区与核心区用户间没有联系,交互意愿较弱;个体网络结构通过网络中心性与结构洞分析发现,社会化交互网络核心节点用户较少,有92.13%用户处于网络的边缘位置,与中心节点距离较远,用户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不高,网络联通性不佳。网络中有36位用户占据了绝大部分结构洞,是网络中潜在领袖人物。个体网络下用户的社会化交互行为具有不对称、点对点与点对面相结合的交互特征。第四、基于物元可拓法评价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效果。以远程交互层次塔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特征与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由操作交互、信息交互、情感交互和概念交互4个维度18个指标组成的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小木虫学术虚拟社区用户为研究对象,采用物元可拓评价方法,通过计算经典域、节域、待评价物元、指标权重、关联函数,判定小木虫用户社会化交互效果的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小木虫社区整体交互水平处于“一般”倾向于“良好”等级(特征值为2.56),说明社区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为了避免传统评价方法主观因素导致的偏差,本文通过提取敏感性指标,利用客观赋权法验证了物元可拓评价方法的有效性。第五、提出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的引导策略。本文在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机理、影响因素、社会网络结构与行为特征、交互效果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分别从平台环境层面、网络结构层面、用户感知—认知层面提出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的引导策略。本研究从理论层面丰富并完善了学术虚拟社区知识管理的理论体系,拓展并深化了S-O-R模型的理论框架与应用场景,为提升学术虚拟社区社会化交互效果提供理论指导。从实践层面,本研究挖掘出影响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的动机因素,推演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的形成机制,并通过网络结构分析,充分了解社会网络背后用户交互行为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学术虚拟社区服务主体整体把握用户需求与行为演化路径,有针对性的组织和引导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通过知识杠杆作用,加速知识流转效率,增强学术虚拟社区的核心竞争力。
李嘉欣[6](2021)在《高校学习空间融合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学习空间是高校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者学习成长的重要阵地,优质的学习空间建设能够有效的提升学习效率、优化教育价值。本文从概念内涵解析出发,采用非结构性访谈法分析物理学习空间建设现状,发现现存信息断层、设计与人分离、功能与需求失衡以及建设普及性问题;采用网络调查法,对比分析五大地区样本高校虚拟学习空间中网络学习平台的搭建现状,总结现有网络学习平台存在的几点问题,包括平台易用性不高、开放性不足、呈现内容数量与质量不对等以及搭建过程缺乏普及性。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强调学习空间建设的根本点即空间与人的多维融合关系,融入对人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关注,提出需求定位满足空间与人的基本融合、虚实联系保障空间与空间的有效贯通、学习交往促进人与空间多维联系、融合理念促进空间建设的优质普及四点路径建议。研究旨在推动高校学习空间建设实用适用且均衡优质,优化学习空间的教育价值。
禹平,葛琳,刁云梅,韩爽[7](2021)在《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图书馆线上服务实践探索与思考——以吉林省高校图书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意义]探究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服务创新探索,可为高校图书馆线上服务的完善与不断创新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调研吉林省高校图书馆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服务的内容、形式、实践数据,总结当前高校图书馆区域性线上服务特点和问题,剖析高校图书馆线上服务现状。[结果/结论]实践表明,高校图书馆在线上服务创新实践中具备较为专业的服务能力和快速的应对效率,展现了线上服务的巨大作用和效果,但在资源保障体系、服务平台、队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问题,需在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提高数字资源保障力、建设线上服务平台、健全馆员队伍、推进服务转型等方面积极努力。
唐玉杰[8](2020)在《基于社交媒体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习支持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以及移动媒体在高校的深度应用,如何利用好大规模普及的社交媒体开展教学活动是一项低成本、效益高、推广性强的研究,尤其和近几年兴起的移动学习、混合学习模式结合的研究,都取得了可观的成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中综合考察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毕业和获取学位的重要依据。然而,从目前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状况来看,依旧存在论文质量不高的问题。如选题不适、缺乏科学性和创造性,写作规范性不足,抄袭、造假甚至AI写作现象严重等。而基于社交媒体的学习支持服务结合了社交媒体的各种特点,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另一种可行的办法。本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学习支持服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以及社交媒体教学应用的相关理论研究,尝试概括其核心议题和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探索基于社交媒体的学习支持服务的要素结构、基本功能、作用机制,并论证通过社交媒体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的可行性。参考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等效交换原理以及连续关注理论,结合学习者需求特征分析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内容的特点,构建了基于社交媒体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一基点四向度”体系。以人员支持作为基点,为学习者提供资源支持服务、教师情感支持服务、评价支持服务和技术支持服务。研究表明,学习者更喜好动态学习资源以及拓展学习资源,对人员支持喜好差异并不因为指导老师性别,而是学科背景和教师形象;教师情感支持显着改善了学习者的学习倦怠;评价支持对学习者的学习参与存在显着影响作用;而技术支持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影响,但并未达到显着水平。总的来说,基于社交媒体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以学生学习支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有效提高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张杰龙,董瑜伽,李玲[9](2020)在《新冠疫情下图书馆应急服务的挑战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爆发后,各大高校图书馆积极采取措施来应对疫情的冲击和影响。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网络调查方法,重点以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为例,对高校图书馆在应对疫情时的举措进行分析,为图书馆应急服务提供参考。通过分析发现,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应用信息服务技术,不断提升远程服务保障能力,综合提高图书馆的新媒体运营能力,强化与其他单位的协同合作,将信息服务更多地应用到图书馆中,以推进图书馆无空间边界的知识服务模式,推动图书馆转型变革的进程。
严丹,范越[10](2020)在《疫情状态下高校图书馆的应对措施考察与未来展望》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关注各大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考察其在疫情期间的各项举措,分析梳理了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措施。调研显示,高校图书馆主要通过微信推送,多方面整合免费开放学术资源助力教学科研,多领域梳理汇总学科专题资源指引主题研究,多渠道开通电子资源校外访问提供远程服务,多元化开展线上信息素养教育提升信息能力,多手段提供实体虚拟文献资源保障读者需求。在对这些举措进一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应加速推进学术文献资源的开放获取,加强专业领域的专题文献资源建设,寻求更多校外访问数据库的新手段,加强信息素养教育的在线资源建设,探索实体图书借阅的快递外送服务等发展建议。
二、关于高校图书馆为网络远程教育服务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高校图书馆为网络远程教育服务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美国大学图书馆教学服务的思考与启示——以COVID-19疫情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美国大学图书馆教学服务的挑战和影响 |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美国大学图书馆教学服务的发展动态与应对情况 |
3.1?图书馆教学服务应急战略部署 |
3.1.1?迅速应对疫情,调整教学服务目标 |
3.1.2?采取积极行动,创新应急响应服务模式 |
3.2?图书馆教学服务应急战略部署 |
3.2.1?实体课程教学资源服务向数字内容服务转变 |
3.2.2?面对面教学咨询服务向在线嵌入式服务转变 |
3.2.3?课堂教学向虚拟空间转移 |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美国大学图书馆教学服务特征分析 |
4.1?积极灵活应对,教学服务协作化 |
4.2?开拓创新,教学支持技术化 |
4.3?需求驱动,服务内容生动形象化 |
4.4?注重信息素养教育,服务馆员技能化 |
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美国大学图书馆教学服务的经验启示 |
5.1?提高应急服务意识,加强虚拟教学服务模式建设 |
5.2?开展技术创新,促进教学服务转型升级 |
5.3?加快课程资源建设,打造多功能教学服务平台 |
5.4?提升馆员服务能力,嵌入课程教学中开展层次化服务 |
6 结语 |
(2)国内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文献统计分析 |
1.1 数据来源 |
1.2 年度分布 |
1.3 文献来源分布 |
1.4 发文机构分布 |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1 内涵与概念研究 |
2.2 学习支持服务现状研究 |
2.2.1 国外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现状研究 |
2.2.2 国内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现状研究 |
2.3 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研究 |
2.4 学习支持服务与其他主题的交叉融合研究 |
3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3.1 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
3.2 研究视角有待拓展 |
3.3 实践研究有待深入 |
(3)相互“形塑”中的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理论基础 |
1.5 概念界定 |
1.6 研究设计 |
2 “高科技含量但使用不足的”D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
2.1 D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
2.2 “被沉默的”D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
3 “高大上但不接地气的”C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
3.1 C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
3.2 “美中不足”的C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
4 “本分的”J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
4.1 J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
4.2 “还可以的”J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
5 “不好用的”S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
5.1 S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分布及学生使用情况 |
5.2 “支持学习不足的”S大学新图书馆学习空间 |
6 “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相互形塑推动多元化学习文化的形成 |
6.1 大学图书馆建设现状 |
6.2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的相互形塑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反思 |
7.1 结论 |
7.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数字素养内涵研究 |
二、关于数字素养与相关素养关系研究 |
三、关于数字素养教育与实践研究 |
四、关于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研究 |
五、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及界定 |
一、数字素养概念的梳理 |
二、数字素养与相关素养的本质差异 |
三、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内涵的界定 |
第二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多维审视 |
一、技术哲学:“人-技”共生融合的高职学生数字素养 |
二、人格心理学:人格特质视角的高职学生数字素养 |
三、人才培养观:面向就业与未来发展的高职学生数字素养 |
第三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理论基础 |
一、胜任特征模型理论 |
二、复杂性理论 |
第三章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构成要素及评价模型构建 |
第一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需求分析和框架参考 |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需求分析 |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框架参考 |
第二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初步凝练 |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凝练原则 |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一级构成要素的提取 |
三、高职学生数字素养二级构成要素的提取 |
第三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专家验证 |
一、咨询专家与专家问卷的确定 |
二、第一轮专家调查过程与分析 |
三、第二轮专家调查过程与分析 |
四、专家咨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
第四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阐释与模型构成 |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阐释 |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的构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权重确定与分析 |
第一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权重确定 |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ANP建模过程 |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权重计算 |
第二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权重分析 |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一级构成要素的权重分析 |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二级构成要素的权重分析 |
第三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的完善与分析 |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的修订完善 |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的优点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的实证应用 |
第一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调研设计 |
一、调研目的 |
二、调研对象 |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质量检验 |
一、调查问卷的项目分析 |
二、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第三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特征分析 |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整体特征 |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具体特征 |
第四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一、不同年级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差异 |
二、不同专业类别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差异 |
三、不同家庭背景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差异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政府需创设人-技融合发展的数字生态 |
二、企业参与研制就业导向的数字人才培养方案 |
三、高职院校从多维度创新发展数字素养教育 |
四、高职学生需增强自身数字竞争力与职业能力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5)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学术虚拟社区研究现状 |
1.3.2 信息交互行为研究现状 |
1.3.3 社会化交互研究现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学术虚拟社区 |
2.1.2 社会化交互 |
2.1.3 学术虚拟社区社会化交互 |
2.2 社会网络理论 |
2.3 S-O-R模型 |
2.4 远程交互层次塔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的机理分析 |
3.1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动机 |
3.1.1 知识动机 |
3.1.2 成就动机 |
3.1.3 社交动机 |
3.1.4 情感动机 |
3.1.5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动机模型 |
3.2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的要素分析 |
3.2.1 社会化交互主体要素 |
3.2.2 社会化交互客体要素 |
3.2.3 社会化交互环境要素 |
3.2.4 社会化交互技术要素 |
3.3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网络拓扑结构 |
3.3.1 社会化交互网络关系的形成 |
3.3.2 社会化交互网络的二方关系结构 |
3.3.3 社会化交互网络的三方关系结构 |
3.3.4 社会化交互的星状网络拓扑结构 |
3.3.5 社会化交互的环状网络拓扑结构 |
3.3.6 社会化交互的网状网络拓扑结构 |
3.4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形成过程 |
3.4.1 刺激识别阶段 |
3.4.2 信息加工阶段 |
3.4.3 行为反应阶段 |
3.4.4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形成机制 |
3.5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机理模型构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4.1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 |
4.2 研究假设 |
4.2.1 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系统质量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 |
4.2.2 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与社会化交互态度 |
4.2.3 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联结强度与社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 |
4.2.4 社会认同感、自我效能感与社会化交互行为 |
4.3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4.3.1 问卷设计 |
4.3.2 数据收集 |
4.4 数据分析与模型验证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4.3 模型分析与检验 |
4.5 结果讨论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网络结构与行为特征分析 |
5.1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网络结构分析框架 |
5.1.1 宏观层——整体网络 |
5.1.2 中观层——内部子结构网络 |
5.1.3 微观层——个体网络 |
5.2 研究设计 |
5.2.1 研究样本选取 |
5.2.2 数据采集与处理 |
5.3 社会化交互整体网络结构与用户行为特征分析 |
5.3.1 网络社群图 |
5.3.2 网络基本属性 |
5.3.3 网络的关联性 |
5.3.4 整体网络结构下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特征 |
5.4 社会化交互内部子结构网络与用户行为特征分析 |
5.4.1 二方关系分析 |
5.4.2 三方关系分析 |
5.4.3 凝聚子群分析 |
5.4.4 核心—边缘分析 |
5.4.5 内部子结构网络下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特征 |
5.5 社会化交互个体网络结构与用户行为特征分析 |
5.5.1 中心性分析 |
5.5.2 结构洞分析 |
5.5.3 个体网络结构下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效果评价 |
6.1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效果评价的原则 |
6.2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1 评价指标选取 |
6.2.2 指标体系构建 |
6.3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的物元模型与可拓评价过程 |
6.3.1 经典域、节域与待评价物元 |
6.3.2 计算待评价物元的可拓关联函数 |
6.3.3 确定指标权重 |
6.3.4 评价等级判定 |
6.4 实例分析 |
6.4.1 评价对象的选取 |
6.4.2 数据收集与物元模型的构建 |
6.4.3 物元可拓评价过程 |
6.4.4 评价方法的有效性验证分析 |
6.4.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引导策略 |
7.1 平台环境层面引导策略 |
7.1.1 建立用户访问风险管控机制 |
7.1.2 开发平台层次化检索功能 |
7.1.3 完善用户生成内容监管机制 |
7.1.4 引导社区用户线上线下互联 |
7.2 网络结构层面引导策略 |
7.2.1 激活核心节点用户价值 |
7.2.2 强化用户社会网络关系 |
7.2.3 拓展网络兴趣社群 |
7.3 用户感知—认知层面引导策略 |
7.3.1 发挥群体智慧,优化知识获取 |
7.3.2 鼓励知识创生,加速知识内化 |
7.3.3 建立高阶思维,实现知识迁移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2 部分python代码 |
附录3 小木虫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效果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高校学习空间融合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校学习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学习空间 |
二、高校学习空间 |
三、本研究主要概念的析出和研究对象的分类 |
第二节 学习空间研究的支撑理论 |
一、场所感理论:学习空间建设的根本基点 |
二、变异理论:学习空间建设的过程指导 |
三、第三空间理论:学习空间融合中的“亦此亦彼”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物理学习空间建设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物理学习空间建设及使用情况访谈调查 |
一、访谈提纲编制及访谈对象的选择 |
二、受访对象编码及基本情况说明 |
三、受访对象对学习空间及校内建设情况的认识程度 |
四、受访对象对物理学习空间的日常使用情况 |
五、受访对象对校内物理学习空间的情感依赖 |
第二节 基于访谈调查结果的现实问题分析 |
一、信息断层,建设主体之间缺乏协同性 |
二、囿于空间改造,空间设计与人分离 |
三、空间可供功能与学习者主观需求失衡 |
四、资源投入差异,标准化理念无法普及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虚拟学习空间中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网络学习平台搭建现状的网络调查分析 |
一、区域的划分和本科高校的分类随机选取 |
二、样本高校网络学习平台的搭建现状调查分析 |
第二节 高校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的现存问题 |
一、网络学习平台的易用性不高 |
二、网络学习平台的开放性不足 |
三、学习平台呈现内容的数量与质量不对等 |
四、学习平台搭建过程缺乏普及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学习空间有效融合建设的路径分析 |
第一节 需求定位满足空间与人的基本融合 |
一、引导认知普及建设理念 |
二、协同合作实现信息融通 |
第二节 虚实联系保障空间与空间的有效贯通 |
一、明确虚实空间建设的共性联系 |
二、搭建虚实结合的课程录播系统 |
第三节 学习交往促进人与空间的多维联系 |
一、打破狭隘的学习交往空间意识 |
二、适当的引导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形成 |
第四节 融合理念促进空间建设优质普及 |
一、优化人与空间的多维融合关系 |
二、校际共享实现优质资源普及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高校学生课余时间对校内学习空间的认知及使用情况非结构性访谈调查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图书馆线上服务实践探索与思考——以吉林省高校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新冠疫情期间高校图书馆线上服务研究与实践 |
3 吉林省高校图书馆线上服务形式与内容 |
3.1 宣传引导 |
3.2 资源保障 |
3.3 教学支持 |
3.4 助力科研 |
3.5 阅读推广 |
4 吉林省高校图书馆线上服务数据分析 |
4.1 基于服务内容的数据分析 |
4.2 基于高校类型的数据分析 |
4.3 线上服务常规化数据分析 |
5 吉林省高校图书馆线上服务存在的问题 |
5.1 资源保障体系不健全,保障功能不完善 |
5.2 线上服务平台不统一,服务形式不智能 |
5.3 个性化精准服务能力较弱 |
5.4 教学科研类软件建设不足 |
5.5 团队建设有待提高 |
5.6 线上服务活动的能力不均衡 |
6 思考与展望 |
6.1 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加强智慧服务手段与能力 |
6.2 提高数字资源保障能力,加强电子教材教参系统建设 |
6.3 建设线上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效率与用户覆盖率 |
6.4 构建共享合作平台,推进校馆之间、馆馆之间有机联合 |
6.5 提高馆员服务能力,完善图书馆人员结构 |
6.6 推进新型线上服务模式,拓展线上服务内容 |
(8)基于社交媒体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习支持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国外研究综述 |
2.4 研究综合述评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理论基础 |
3.2 研究模型 |
3.3 研究方案与实施 |
3.3.1 研究方案 |
3.3.2 前期调查与分析 |
3.3.3 服务体系建构 |
第四章 研究数据分析 |
4.1 社交媒体环境下人员支持及资源支持喜好(态度)差异研究 |
4.1.1 社交媒体环境下人员支持喜好差异 |
4.1.2 社交媒体环境下资源支持喜好差异 |
4.2 社交媒体环境下教师情感支持对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 |
4.2.1 社交媒体环境下教师情感支持分析 |
4.2.2 社交媒体环境下学生学习倦怠分析 |
4.2.3 社交媒体环境下教师情感支持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机制 |
4.3 社交媒体环境下评价支持对学习参与的影响研究 |
4.3.1 社交媒体环境下评价支持分析 |
4.3.2 社交媒体环境下学习参与分析 |
4.3.3 社交媒体环境下评价支持对学习参与的影响机制 |
4.4 社交媒体环境下技术支持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 |
4.4.1 社交媒体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 |
4.5 访谈资料分析 |
4.5.1 社交媒体环境下人员支持喜好差异访谈资料分析 |
4.5.2 社交媒体环境下资源支持喜好差异访谈资料分析 |
4.5.3 社交媒体环境下教师情感支持对学习者学习倦怠影响的访谈资料分析 |
4.5.4 社交媒体环境下评价支持对学习者学习参与影响的访谈资料分析 |
4.5.5 社交媒体环境下技术支持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访谈资料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1.1 社交媒体环境下学习者对人员支持服务与资源支持服务存在明显喜好差异 |
5.1.2 社交媒体环境下的教师情感支持服务有效消除了学习者学习倦怠 |
5.1.3 社交媒体环境下的评价支持服务有效引导了学习者学习参与 |
5.1.4 社交媒体环境下的技术支持服务有效提升了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
5.2 讨论与反思 |
5.2.1 多方面提供教师情感支持服务消除学习者学习倦怠 |
5.2.2 全方位开展评价支持服务引导学习者学习参与 |
5.2.3 广渠道引入技术支持服务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
5.2.4 人员支持、资源支持服务喜好差异为教师有效开展支持服务提供依据 |
5.2.5 社交媒体的技术理性及其教学应用反思 |
5.3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5.3.1 研究创新点 |
5.3.2 研究不足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社交媒体使用现状及学习支持需求问卷 |
附录2 学习者感知教师情感支持与学习倦怠测量问卷 |
附录3 学习参与测量问卷 |
附录4 访谈提纲 |
附录5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9)新冠疫情下图书馆应急服务的挑战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1.1 国内高校图书馆应对疫情举措 |
1.2 国外高校图书馆应对疫情举措 |
2 疫情重新定位图书馆应急服务 |
2.1 应急服务对象的转变 |
2.1.1 服务对象转变为远程用户 |
2.1.2 服务对象范围不断扩大 |
2.2 应急服务工具发生转变 |
2.2.1 校外访问资源系统 |
2.2.2 教材教辅系统平台 |
2.2.3 微信、微博 |
2.3 应急服务方式的转变 |
2.3.1 线上信息素养教育 |
2.3.2 线上文化类活动 |
2.4 应急服务理念的转变 |
3 后疫情时期应急服务的思考与建议 |
3.1 持续提升远程服务保障能力 |
3.2 不断提高新媒体运营能力 |
3.3 不断强化与其他单位的协同合作 |
4 结语 |
(10)疫情状态下高校图书馆的应对措施考察与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多方面整合免费开放学术资源,助力教学科研 |
2.1 汇总疫情期间免费开放的学术文献,保障学习与科研 |
2.2 整理免费电子教参与学习工具,助推在线教学 |
3 多领域梳理汇总学科专题资源指引主题研究 |
3.1 针对性整合免费病毒研究类医学资源,助力专题科研 |
3.2 结合高校专业优势开展学科领域的专题资源推送 |
4 多渠道开通电子资源校外访问,提供远程服务 |
4.1 开通CARSI服务,提供基于Shibboleth的校外访问方式 |
4.2 开通WAYFless,提供更便捷的电子资源校外访问方式 |
4.3 开通基于MyLOFT远程访问工具,开辟更多渠道 |
5 多元化开展线上信息素养教育,提升信息能力 |
5.1 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及讲座的线上教学 |
5.2 整理推荐信息素养教育慕课及直播讲座 |
5.3 针对疫情谣言提供信息辨别的实用技能 |
6 多手段提供实体虚拟文献资源,保障读者需求 |
6.1 纸本图书借阅“送书到楼”服务 |
6.2 文献传递全额免费服务 |
7 疫情期间高校图书馆应对的思考及展望 |
7.1 加速推进学术文献资源的开放获取 |
7.2 加强专业领域的专题文献资源建设 |
7.3 寻求校外访问数据库的最佳途径 |
7.4 加强信息素养教育的在线资源建设 |
7.5 探索实体图书借阅的快递外送服务 |
8 结语 |
四、关于高校图书馆为网络远程教育服务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美国大学图书馆教学服务的思考与启示——以COVID-19疫情事件为例[J]. 俞德凤. 新世纪图书馆, 2021(08)
- [2]国内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研究综述[J]. 李一喆. 江苏科技信息, 2021(21)
- [3]相互“形塑”中的学习空间与学习行为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D]. 杨丽丽.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 唐婷.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5]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社会化交互行为研究[D]. 王美月. 吉林大学, 2021(01)
- [6]高校学习空间融合建设研究[D]. 李嘉欣.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7]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图书馆线上服务实践探索与思考——以吉林省高校图书馆为例[J]. 禹平,葛琳,刁云梅,韩爽. 图书情报工作, 2021(08)
- [8]基于社交媒体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习支持服务研究[D]. 唐玉杰.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9]新冠疫情下图书馆应急服务的挑战与思考[J]. 张杰龙,董瑜伽,李玲.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20(10)
- [10]疫情状态下高校图书馆的应对措施考察与未来展望[J]. 严丹,范越.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