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间“办公室事务服务所”(论文文献综述)
刘宇[1](2020)在《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下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建设及借鉴》文中指出传统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责除了为纸质文献资源提供存储场地、为师生、研究人员提供书籍借阅服务外,还为读者提供学习、阅览的空间。随着时代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的阅读介质与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三类空间的比例关系也随之不断改变,特别是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学生因此成为了整个学习过程的核心要素;作为学生课后重要的学习场所——高校图书馆提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服务重心由“书籍”转向了“人”;服务对象的转变导致图书馆内部各功能空间的布局和面积配比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动,纸质文献的存储与借阅空间不再是馆内占比最大的空间,取而代之的是围绕“读者”展开的一系列新型学习空间、复合型功能空间、创意趣味空间以及一些人性化休憩空间等。本文将美国高校图书馆的自主学习空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美国高校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大学生学习行为和需求、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以及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形成发展的原因等方面的分析,并深入研究了其馆内各功能用房的配比和空间组织、各类型自主学习空间的特征和面积占比以及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发展体系,并详细了解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空间的建设情况,进而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自主学习空间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论文共六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叙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涵盖了绪论篇章和理论知识的归纳整理部分。绪论篇章主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背景、与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和学科知识服务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综述、有关概念的阐释、研究对象及内容、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等;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以及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形成发展历程。第二部分为第三章,为国内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现状研究。笔者就国内七所高校图书馆进行了调研分析,深入研究了其内部各大功能用房的面积配比、各类型自主学习空间的建设现状、相关配套服务设施以及学科知识服务建设等内容,并结合调研问卷的回馈信息,总结了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不足与亟待改进之处。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分析了美国高校教育环境、学生学习行为对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形成发展奠定的有利基础,并对美国高校图书馆内部自主学习空间的展开了具体研究,为本文核心研究内容。第四章具体分析了美国高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美国高校学生的学习行为和需求以及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形成发展,为后文奠定基础;第五章则是具体展开对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研究,介绍了其历史背景与形成发展的条件,研究了高校图书馆内各功能空间的配比、空间组织以及各类自主学习空间的类型、特征、功能组成以及占比情况,同时也一并分析了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特点与建设情况。第四部分为第六章,为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具体从两个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其一,将中美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以及学科知识服务的建设情况进行比较,并从析总结国内高校图书馆的相对不足之处;其二,根据以上成果结合我国现有国情,总结归纳出在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以及学科知识服务的建设中值得借鉴参考的五项内容。通过以上研究与分析,希望能对未来我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建设产生一定价值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于先智[2](2020)在《A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服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是指接受客户委托,为合理确定、控制工程项目造价而提供专业化、职业化、全过程咨询服务的企业。近年来,随着我国造价咨询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多,行业内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属于高技术、专业化的服务型企业,但目前国内外针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技术、行业监管、造价信息平台建设等业务工作领域,对企业服务营销方面的研究内容较少。笔者调查发现,许多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对服务营销不够重视,投入的精力资源较少,导致公司营销方式落后,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本论文首先对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咨询公司的产生及发展过程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服务营销策略对造价咨询公司发展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介绍了国内外造价咨询公司服务营销策略的研究现状。然后立足实际,以A工程造价咨询公司为案例,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公司的服务营销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归纳、剖析和诊断,找出了公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制定了较为全面的服务营销策略,主要分析内容包括:(1)运用PEST方法,对A公司服务营销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2)运用波特五力模型方法,对A公司服务营销的行业环境进行分析;(3)运用SWOT方法,综合分析A公司现阶段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对相关要素进行组合,形成初步的发展战略;(4)制定发放A公司服务营销现状调查问卷,待公司客户填写完成后进行汇总整理,分析A公司的服务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5)进行目标市场的筛选和定位(STP分析法),对造价咨询市场进行细分,找准A公司的市场定位及目标市场;(6)运用服务营销7P理论,设计优化A公司服务营销策略,用成熟的营销战略理论指导公司实践。(7)提出了确保A公司服务营销策略有效实施的相关保障措施。
袁越[3](2020)在《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筑设计研究 ——以南京市江宁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残疾人的民生改善,近年来,残疾人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基层残疾人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但仍有部分地区的残疾人生活难以得到保障,残疾人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匮乏。目前,我国已颁布了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的若干建设标准,但在理论方法、设计要求、标准衔接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在设计实践中也给建筑师带来不少困惑。因此,进一步加强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筑设计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进行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界定了相关概念,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构建了论文研究框架;其次,针对各种类别的残疾人,剖析残疾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论述与残疾人相关的无障碍设计原理及设计要点,并选取5个国内外优秀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比较和总结;然后,从选址与布局、建筑规模层级、功能配置、功能用房设计、室内外公共空间等五个方面论述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在规划与建筑设计上不同的设计方法与要点。在以上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以笔者参加的南京市江宁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3.36万平方米)为例,从工程实践角度,对新时代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全面完成了设计任务;最后,得出了有关设施类型、规划布局、建筑规模、功能设置、室内外空间的合理数据和明确结论。论文的研究成果、创新思路和工程设计图纸对南京乃至江苏省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全文字数约71000字,176幅图表(图149幅,表27幅,工程图16张)
翟心怡[4](2020)在《基于机构养老模式下的居室空间适老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老龄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高龄人口的迅速增长,我国养老机构也正处于发展与集中建设的时期,虽然全球老龄化时代尚未到来,但在我国,针对老龄化的研究并非是“未雨绸缪”。居室空间是养老机构中老人使用频率最高的核心区域,满足老年人日常起居、休闲、睡眠等重要功能,居室环境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居住感受与心理健康,因此,对居室空间适老化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养老市场供需不匹配、设计与运营脱离现象严重、机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等情况。通过详实的实地调研,发掘出养老机构中现存的问题、总结出具体的居室适老化设计方法、优化居室适老化设计要点。本文共计六章节,各章阐述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总结了国内外不同养老机构居室空间配置与需求差异,同时对论文所讨论的机构养老模式与居住群体做出概念界定。第二章主要针对老年人身体变化的特征进行分类与研究。首先根据老人不同阶段导致对空间的尺寸需求的差异进行分析,其次分析老人生理机能衰退产生的影响,最后对老人的心理特征和相应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为居室适老化设计做好理论铺垫。第三章对养老机构的相关概念及空间配置做出了进一步阐述,首先对养老机构的分类、服务内容、功能规划设计及影响空间配置的三个因素进行分析,为下文的实践工作进行准备。第四章为实地调研部分,一方面通过对全国主要城市的养老机构进行走访调研,对养老机构中运营管理方式、居室空间环境及老人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形成整体、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选取我国三个代表性城市的典型案例对养老机构进行重点考察,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入住老人、护理人员及管理者进行访谈,获得深入、真实的一手资料,并通过表格总结出调研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第五章探讨了我国养老机构居室设计原则与设计要点。通过前文对基础理论与实际调研成果的总结,梳理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居室空间设计建议,为其他养老机构的设计实践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第六章为论文的结论与展望部分,展示设计研究工作的成果、研究成果的可行性与局限性。
孟静亭[5](2019)在《基于乡村互助养老的“邻里支持单元”营建模式与策略》文中提出由于我国乡村老龄化的加剧及劳动人口的下降,近年来乡村本土老年人自发开展的“互助养老”现象逐渐萌芽,成为对乡村现行养老服务体系“家庭--社区(乡镇服务中心)--机构(养老院)”三方的有效补充。在过去十多年内,基于互助养老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较多围绕在“互助幸福院”模式下的集体养老设施营建研究范围。然而世界各国在相关互助养老及社区环境更新实践中,普遍是将互助视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将互助开展的人居环境视作以特定块域为单元,围绕某种互助关系而建立的具有“灵活性”与“连续性”特征的模式。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乡村本土老年人自发开展的互助养老现象及其人居环境进行判断,并进一步建立适宜于乡村的互助人居建构模式即“邻里支持单元”的认知框架,用以引导和支撑其健康发展。研究遵循“价值思辨—机制解析—模式建构—营建策略”的逻辑,借助多学科视角,通过资料分析、实地调查、网络计量与定性分析等手段,判断和认识互助养老现象的价值、互助人居的适用性及内在机制。引入老龄社会学相关理论阐释乡村“邻里支持单元”的概念及内涵,并建构和实践其空间模式。通过价值思辨,可知互助现象并不是乡村的新生事物,它曾经是过去几千年中乡土时代村民生活的一部分,但由于社会发展和价值观的演变,互助现象及互助人居逐渐衰退和萎缩。然而,在当代农村养老问题日渐突出的背景下,这一现象重新自发萌芽,逐渐受到乡民主体、地方政府乃至国家政策的重视,展开了多种尝试。因此笔者从乡建者的角度,提出乡村营建相应的互助人居是适时宜、必要、可行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网络分析方法展开对样本村互助养老现象的机制解析。借用互助网络与空间网络模型去探究互助养老组织与其空间载体之间的模糊结构关联与规律。包括互助组织模式与空间整体布局的关联、互助网络指标与空间网络指标的相关性,以及一些村庄特殊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以顺应现状互助人居的客观现象并解决其存在问题为目标,结合国外相关理论,提出“邻里支持单元”的互助人居概念,并阐释概念成立的驱动条件,包括诱发因素,原发性内驱动力及外延性潜在资源三方面。进一步结合社会网络理论,从“关系”、“传染物”、“行动者”三个角度,提出“邻里支持单元”营建模式的三个特征:运营单元、功能单元和空间单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可能出现的空间要素及构成方式,提出较为完整的互助人居营建模式。营建策略部分立足于顺应村庄原有社会关系与地域条件,在有限的人力与财力资源下,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设施建设,不影响原有空间结构,提供具有较强适应性的“邻里支持单元”营建策略,涉及到营建原则、营建机制,以及空间构建。最后,通过实证研究,以浙江德清东沈村为载体,结合当地养老现状、问题及资源,实践“邻里支持单元”互助人居理念下的营建体系及空间建构,以期对乡村适老化人居的营建有所裨益与启发。
杨子傲[6](2019)在《珠三角地区当代行政办公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快速增长,近几十年来行政办公建筑迎来了建设的高潮。行政办公建筑作为展示城市形象、体现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公共空间,对于行政办公建筑规划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行政办公建筑为研究主体,立足于珠三角地区,选取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时期的行政办公建筑案例,对珠三角地区行政办公建筑的发展历程、整体规划以及建筑单体设计等方面对于深入探讨。全文共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于中外行政办公建筑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了中西方行政办公建筑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对比分析中外传统行政办公建筑发展的异同点以及产生差异性的原因,以及中西方行政办公建筑发展对于当代行政办公建筑的启示。从珠三角地区行政办公建筑的发展背景谈起,总结了珠三角地区行政办公建筑的发展历程,对于珠三角地区行政办公建筑发展中规划设计的转变进行了剖析。第二部分,以珠三角地区当代行政办公建筑的规划设计为切入点,一方面对于珠三角地区当代行政办公建筑发展中不同的规划思路进行对比和总结。另一方面从规划结构的角度,总结珠三角地区当代行政办公建筑的几种不同的规划结构的特点以及优缺点。第三部分,从建筑功能、平面形态、布局方式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等四个方面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珠三角地区当代行政办公建筑的设计特点。第四部分,通过前文对于珠三角地区当代行政办公建筑的研究,归纳总结出当代行政办公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文章旨在通过对于珠三角地区当代行政办公建筑案例的分析与研究,结合笔者实地调研的亲身感受以及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归纳了珠三角地区当代行政办公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希望对于未来行政办公建筑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郑传樟[7](2019)在《广州市主城区日间托老服务中心适老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广州市也面临同样的挑战。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群体,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家庭规模小型化和少子化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发挥原有的作用,发展滞后的养老机构也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成为老年人获取养老服务的重要依托。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让未失能老年人依托原先生活的家庭和社区开展养老,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符合老年人养老意愿又能节约社会资源的养老模式。在此背景下,本文借助相关文献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相关理论展开研究,了解英国、日本、香港、上海等地推进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建设的实践经验。本文整理了广州市近二十年来制定的养老服务政策,梳理了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践的发展历程,明确本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侧重点和趋势,并通过相关调研报告和问卷调查了解广州市老年人的群体特征与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广州市依托原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日间托老服务中心,由于多机构合并设置而具有发展成为多功能复合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潜力。本文通过对广州市主城区4个区73个日间托老服务中心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需求。本文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从广州市具体的人口特征和社区养老服务实践现状出发,制定了广州市主城区日间托老服务中心适老化设计指引。该指引从宏观层面的规划布局和微观层面的设施建设两个方面对设施的适老化提出详细的建议,以期为以后建设诸如日间托老服务中心等多功能复合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供借鉴。
区少铨(Au Siu chuan)[8](2019)在《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建于1870年的东华医院,是香港历史最久远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设立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社会服务。至2017年,东华三院在全香港设有超过300个服务单位,雇员人数逾一万名。自1880年开始在香港提供教育服务,在香港共设有52所学校,包括专上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特殊学校的完整教育体系,为香港最具规模的办学团体之一。东华医院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纪初一段长时间内,曾一度是华人社会的权力中心。东华医院的董事集中了香港社会上举足轻重,及具有名望的华人绅商,属于士绅阶层的东院董事,经常负起排解纷争、维持地方秩序的责任。英政府亦乐意透过东华医院来维持华人的社会秩序。东华医院故此一直有特殊的社会地位,直至二次大战之后,方才日渐减退。本文以东华三院(The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兴办教育的过程及其教育服务的变迁为例子,探讨民间非牟利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在香港社会经营教育服务的态度及实况。本文通过研究香港政府对东华教育服务的扶助及干涉的情况下,东华如何扩大其服务范围,改变课程和教学,由塾馆演变为现代化的多元教育机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简介东华三院的历史发展,概括说明从广福义祠至建立东华医院,以及三所医院联合组织成“东华三院”的历史背景。东华三院除赠医施药外,更同时兼及社会福利服务,东华总理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的社会服务皆有不同特色,救济范围广及国内外同胞,也反映了东华三院和港英政府、中国政府、海外华人的互动情况;第二章是说明东华兴办教育的第一阶段,东华自1880年利用文武庙捐款收益从事教育服务,创办第一所义学,从私塾形式扩展至现代化的小学,为贫苦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发展过程,其间义学在课程及管理上皆改了重大的改革,进而与另一历史悠久机构香港乐善堂义学作横向比较,以分析东华教育在当时发展的水平;第三章是叙述东华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战后东华三院全面恢复教育服务,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东华三院配合政府的发展步伐,着手开办中、小学、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发展正规和系统化的教育服务。到了 1997年,东华三院的教育进入了第三阶段,在配合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前提下,学校课程及活动上皆有不同的调适,而且发展了东华三院的德育课程,以建立“东华人”对国家及办学机构的归属感。东华三院亦与时并进,配合社会的转变和市民的需求不断改善及扩展包括大专等各项教育服务;影响东华三院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政治的影响及“东华人”精神尤其是突出的方面,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特区政府、香港社会的互动上,皆有超越其他办学团体的优势;东华学校重视价值教育,品德培养,因此栽培了众多出色的毕业生,这些“东华人”反映了“东华精神”,在香港各行各业均发光发亮。研究显示,东华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民办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从办理学校的经过观之,东华在经费取得、学校的管理、发展策略与政府的交涉,均有其成功之处,总结东华成功从传统民间慈善机构转型为现代化的多元办学机构的成功经验,能为中港未来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
温情情[9](2019)在《秦岭河谷型乡镇服务型政府办公建筑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适应社会的进步,国家推行新型城镇化、深化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近年来的政策这就要求政府功能更具有服务型、开放性、亲民性,使政府办公建筑由传统封闭向开放服务转变,而此类建筑在功能配置及空间设计等方面具有其特殊性。秦岭河谷型乡镇地处山区,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特征明显、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水平比较落后。通过对秦岭范围83个乡镇的实地调研,发现政府办公建筑存在选址布局不当、功能设置不全、空间组织单调及建筑风貌单一等问题。结合秦岭河谷型乡镇“山—镇—路—河”空间特征,在汇总乡镇办公建筑使用现状和功能需求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相关政策要求及现行办公建筑相关设计规范的适用性;应用人居环境、绿色建筑、行为学等理论,剖析了影响政府办公建筑设计的自然、人文、经济和建筑环境等外部因素;解析了服务型政府办公建筑的功能配置、空间组织、建筑技术和风貌形象等构成要素特征。研究表明,秦岭河谷型乡镇政府办公建筑的设计必须适应自然环境、满足政府服务功能、应用现代建造技术、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秦岭河谷型乡镇服务型政府办公建筑的发展趋势与设计定位、用地标准与布局模式、功能设置与建设标准、使用流线与空间组织、绿色技术与建筑环境等设计策略,其中所提的功能选配与建设标准具有创新的学术价值,空间组织模式与技术设计策略对同类地区的政府办公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并以天水市汪川镇行政服务中心设计为实例,验证了研究结果与设计策略的应用方法。
温虹[10](2018)在《公共性语境下的美术馆教育》文中研究指明将美术馆教育放置于公共性语境下进行研究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过去20年里“公共性”已然成为国内的学术热题,其具体的研究领域涵盖哲学、政治、社会、文化、管理、艺术与教育,在美术馆领域也同样引发了热议。然而“公共性”对美术馆教育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它赋予美术馆教育区别于学校美术教育的怎样的不同特征?它又能为美术馆教育提供怎样的理论与实践支持?针对这些未能完全解答的问题,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展开研究。全文共分六部分进行论述:导论界定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阐述了从“公共性”语境下研讨美术馆教育的意义,通过对国内外与该命题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提出本研究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并通过本章中附论对美术馆“公共性”内涵的初步探索,搭建本论文的主体写作思路与构架。第一章回顾和梳理了美术馆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教育机构的历史沿革。从历史、社会、哲学以及美术馆自身发展的多角度,梳理了美术馆由“私”到“公”的演变过程,明确了“公共性”是现代美术馆区别于古典美术馆的根本特征。第二章从美术馆公共空间的发展与变化角度,对发生于其中的教育行为进行探讨和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美术馆“物质空间”的产生原因,对如何因公共性而发生改变的史实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其次从“社会空间”的角度总结和分析了发生于其中的教育交往中公共关系的特征与建构,并指出在科技与信息技术发达的当下,时空观的转变对美术馆教育“公共性”内涵所产生的影响。第三章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了美术馆教育基础。该部分内容以“公共物品”和“公共利益”为切入口,分别就美术馆教育的物质资源和指导原则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美术馆教育区别于学校美术教育的公共文化服务属性。第四章阐述和分析了国内美术馆教育实践中公共性的阶段发展,着重分析了当前美术馆教育实践的具体生态环境与教育交往行为特征。为了区别于学校美术教育,本章节在论述的方式上采用了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正式教育等称谓,对不同教育方式进行比较,重点从美术馆学习的独特生态环境上分析其特征,并基于物品的文化学习、情感体验、创造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给于美术馆教育交往活动提出改进建议。第五章用4个具体的国内外美术馆教育案例,对本论文中部分理论研究进行实践说明。案例1关注了美术馆教学双方的平等交往方式,同时反映出高校教育研究理论成果在美国艺术博物馆教育实践中的运用;案例2介绍了美国克拉克艺术学院博物馆兼顾普通民众与专业研究人员的教育服务,及其与社区发展紧密合作的情况;案例3是国内美术馆针对弱势群体开展具体教育服务的一次尝试和思考;案例4则是在跨单位、行业、部门的基础上,对美术馆利用馆内外公共文化资源开展系列课程实践可能性的探讨。
二、开间“办公室事务服务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间“办公室事务服务所”(论文提纲范文)
(1)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下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建设及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的阅读方式转变 |
1.1.2 教育理念转变引起的学习方式改变 |
1.1.3 中美高校图书馆发展情况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与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2 与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相关概念及阐释 |
1.3.1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 |
1.3.2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
1.3.3 自主学习空间与藏阅空间 |
1.3.4 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 |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及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
2.1 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发展 |
2.1.1 图书馆空间布局的发展历程 |
2.1.2 高校图书馆的“传统学习空间” |
2.1.3 从“传统学习模式”到“数字化网络学习” |
2.1.4 从“传统学习空间”到“自主学习空间” |
2.2 学科知识服务模式 |
2.2.1 知识服务模式的内涵 |
2.2.2 知识服务模式的类型 |
2.2.3 学科知识服务模式 |
2.2.4 学科知识服务模式的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现状研究 |
3.1 调研背景 |
3.1.1 调研对象选取 |
3.1.2 调研方法 |
3.2 国内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调研及分析 |
3.2.1 调研对象基本信息介绍 |
3.2.2 图书馆各功能用房面积占比分析 |
3.2.3 各类型自主学习空间建设现状 |
3.2.4 配套服务设施分析 |
3.2.5 学科知识服务建设 |
3.3 调研问卷分析 |
3.4 现状问题汇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为背景的美国高校教学理念及学生学习行为与需求研究 |
4.1 美国高校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 |
4.1.1 美国高校教育理念研究 |
4.1.2 美国高校教学模式研究 |
4.1.3 国内高校教学现状 |
4.1.4 中美高校教学模式比较 |
4.2 美国大学生学习行为与使用需求研究 |
4.2.1 图书馆内行为类型的研究 |
4.2.2 图书馆内学习行为的研究 |
4.2.3 学习行为与环境互动性研究 |
4.2.4 使用需求研究 |
4.3 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
4.3.1 学科知识服务体系的发展 |
4.3.2 提供“学科知识服务”的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学科知识服务的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案例研究 |
5.1 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发展背景 |
5.1.1 历史背景 |
5.1.2 发展条件 |
5.2 美国高校图书馆功能配比及空间布局研究 |
5.2.1 研究对象选取 |
5.2.2 设计概况及定位分析 |
5.2.3 图书馆各功能空间面积配比分析 |
5.2.4 图书馆内部各功能用房空间组织分析 |
5.3 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研究 |
5.3.1 自主学习空间的功能构成 |
5.3.2 自主学习空间的类型 |
5.3.3 各类型自主学习空间面积占比分析 |
5.3.4 自主学习空间特征 |
5.4 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配套服务研究 |
5.4.1 学科知识服务 |
5.4.2 技术服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6.1 中美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及学科知识服务建设的比较研究 |
6.2 适应我国国情的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借鉴 |
6.2.1 增加自主学习空间在高校图书馆内的面积占比 |
6.2.2 丰富自主学习空间的类型、增加空间的趣味性 |
6.2.3 提升个体学习空间的占比、增加学习空间的私密性灵活性 |
6.2.4 完善自主学习空间的人性化布局、管理及配套设施 |
6.2.5 促进非功能性交通空间的利用及多元化发展 |
6.2.6 结合智能技术提升学科知识服务的整体质量与用户体验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成果 |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校图书馆使用情况及满意度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A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服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有关概念界定 |
2.1.1 服务 |
2.1.2 咨询 |
2.1.3 工程造价 |
2.1.4 服务产品 |
2.1.5 服务流程 |
2.2 服务营销相关理论 |
2.2.1 服务营销7P理论 |
2.2.2 服务质量管理理论 |
2.2.3 STP理论 |
2.3 环境分析方法概述 |
2.3.1 PEST方法 |
2.3.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方法 |
2.3.3 SWOT方法 |
3. A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服务营销现状与环境分析 |
3.1 A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简介 |
3.1.1 公司概况 |
3.1.2 公司的发展历程 |
3.1.3 公司定位及发展目标 |
3.2 A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服务营销现状分析 |
3.3 A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服务营销现状满意度问卷调查 |
3.3.1 问卷设计 |
3.3.2 问卷发放 |
3.3.3 调查结果 |
3.4 A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服务营销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
3.4.1 服务类型单一与产品同质化严重 |
3.4.2 部门设置过于简单与职能划分不够合理 |
3.4.3 办公区域布局不够合理 |
3.4.4 服务流程有待改进 |
3.4.5 人力资源管理不够完善及相关制度有待改进 |
3.5 A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服务营销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5.1 服务营销意识淡薄 |
3.5.2 产品竞争力弱 |
3.5.3 服务营销方式相对落后 |
3.5.4 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
3.6 A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服务营销环境分析 |
3.6.1 宏观环境分析 |
3.6.2 行业环境分析 |
3.6.3 SWOT分析 |
4. A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服务营销策略方案设计 |
4.1 A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服务营销市场STP分析 |
4.1.1 市场细分 |
4.1.2 目标市场选择 |
4.1.3 目标市场定位 |
4.2 产品策略 |
4.2.1 产品体验策略 |
4.2.2 产品差异化策略 |
4.2.3 特殊产品保密策略 |
4.3 价格策略 |
4.3.1 政府导向价格策略 |
4.3.2 市场导向价格策略 |
4.4 渠道策略 |
4.4.1 传统方式营销策略 |
4.4.2 网络方式营销策略 |
4.4.3 直接方式营销策略 |
4.5 促销策略 |
4.5.1 人力促销方式 |
4.5.2 公共关系促销方式 |
4.5.3 媒体广告促销方式 |
4.6 人员策略 |
4.6.1 人员的招聘录用 |
4.6.2 人员的考核评价 |
4.6.3 人员的奖励激励 |
4.6.4 人员的培训教育 |
4.7 过程策略 |
4.7.1 服务流程改进策略 |
4.7.2 服务过程客户满意度管理策略 |
4.8 有型展示策略 |
4.8.1 服务现场布局的优化 |
4.8.2 服务现场装饰的改善 |
4.8.3 公司文化宣传的展示 |
5. A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服务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完善组织结构 |
5.2 推进品牌建设 |
5.3 丰富服务产品类别 |
5.4 打造专业高效的服务营销团队 |
6.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服务营销现状满意度问卷调査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筑设计研究 ——以南京市江宁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阐述 |
1.3.1 残疾人定义与分类 |
1.3.2 残疾人服务设施相关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
1.5.1 国外研究与实践 |
1.5.2 国内研究与实践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残疾人特点和残疾人服务设施案例分析 |
2.1 残疾人特点 |
2.1.1 残疾人生理特点及设计要点 |
2.1.2 残疾人心理特点及设计要点 |
2.2 案例选取原则 |
2.3 国外案例 |
2.3.1 日本松阪市残疾人儿童综合服务中心 |
2.3.2 以色列霍隆市残疾人社区服务中心 |
2.4 国内案例 |
2.4.1 深圳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
2.4.2 杭州市余杭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
2.4.3 江苏省残疾人康复中心 |
2.5 案例比较与借鉴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规划与建筑设计 |
3.1 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规划选址与布局 |
3.1.1 规划条件 |
3.1.2 基本规划布局 |
3.1.3 建筑组成形式 |
3.2 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配置要求 |
3.2.1 建筑规模层级 |
3.2.2 建筑功能配置 |
3.2.3 设计基本原则 |
3.3 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功能用房设计 |
3.3.1 康复功能用房设计 |
3.3.2 托养功能用房设计 |
3.3.3 培训功能用房设计 |
3.3.4 文体功能用房设计 |
3.3.5 办公及后勤功能用房设计 |
3.4 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公共空间设计 |
3.4.1 室内公共空间设计 |
3.4.2 室外公共空间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设计实践——南京市江宁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
4.1 项目背景 |
4.1.1 区位概况 |
4.1.2 用地环境 |
4.1.3 规划条件 |
4.1.4 项目概况 |
4.2 功能配置及总体布局 |
4.2.1 功能配置 |
4.2.2 总体布局 |
4.2.3 交通流线 |
4.3 五大功能的用房 |
4.3.1 康复中心 |
4.3.2 托养中心 |
4.3.3 培训中心 |
4.3.4 文体活动中心 |
4.3.5 办公及后勤 |
4.4 公共空间设计 |
4.4.1 室内公共空间 |
4.4.2 室外公共空间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后续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南京市江宁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工程建筑图纸 |
附录2 国内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案例收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一、论文发表 |
二、实践实习项目 |
三、获奖情况 |
致谢 |
(4)基于机构养老模式下的居室空间适老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机构发展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 |
1.3.1 国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概况 |
1.3.2 国内相关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概况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养老机构 |
1.4.2 居室空间 |
1.4.3 介助老人 |
1.4.4 适老化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2 老年人体变化特征的分类与研究 |
2.1 基于老年人体变化特征的人体工程学 |
2.1.1 老年人基础数据变化 |
2.1.2 老年人移动辅具的分类与尺寸 |
2.1.3 老年人对尺度需求的差异 |
2.2 老年人生理机能变化和相应的环境措施 |
2.2.1 老年人生理机能的变化 |
2.2.2 适应生理机能变化及对应环境措施 |
2.3 老年人心理特征变化及对应的环境措施 |
2.3.1 老年人心理特征的变化 |
2.3.2 适应心理特征变化的对应环境措施 |
2.4 本章小结 |
3 养老机构相关概念及空间配置分析 |
3.1 养老机构的定义 |
3.2 养老机构的分类 |
3.2.1 根据养老机构的创建主体分类 |
3.2.2 根据功能内容及服务对象分类 |
3.3 养老机构服务内容 |
3.3.1 养老机构服务的对象 |
3.3.2 养老机构服务范围与水平 |
3.3.3 养老机构的功能定位 |
3.4 养老机构空间功能规划设计 |
3.4.1 居室空间规格划分 |
3.4.2 其他空间功能划分 |
3.5 影响养老机构空间配置的因素 |
3.5.1 国家规范标准的影响 |
3.5.2 机构运营管理模式 |
3.6 本章小结 |
4 城市养老机构现状调研 |
4.1 调研总况说明 |
4.1.1 调研开展形式 |
4.1.2 调研对象的选取 |
4.1.3 调研内容介绍 |
4.1.4 调研目的介绍 |
4.2 北京养老机构选点调研-远洋椿萱茂 |
4.2.1 养老机构基本概况 |
4.2.2 养老机构功能空间配置与医疗状况 |
4.2.3 公共空间配置与使用情况 |
4.2.4 居室空间配置与使用情况 |
4.2.5 卫生间使用状况及问题 |
4.3 上海养老机构选点调研-申养望年荟 |
4.3.1 养老机构基本概况 |
4.3.2 养老机构功能空间配置与服务管理状况 |
4.3.3 卫生间的使用现状与问题 |
4.4 沈阳市养老机构选点调研-万科怡园 |
4.4.1 养老机构概况 |
4.4.2 养老机构功能空间配置与服务管理状况 |
4.5 调研共性问题总结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养老机构居室空间设计原则及设计策略 |
5.1 养老机构居室空间设计原则 |
5.1.1 基于运营角度的设计原则 |
5.1.2 基于入住老人角度的设计原则 |
5.1.3 基于护理人员角度的设计原则 |
5.2 养老机构居室空间布局 |
5.2.1 居室单元位置与动线关系 |
5.2.2 居室单元朝向 |
5.2.3 居室空间特征 |
5.3 居室各功能区域设计要点 |
5.3.1 户前空间 |
5.3.2 入门玄关 |
5.3.3 老人睡眠区 |
5.3.4 储藏区 |
5.3.5 通行区 |
5.3.6 老人阅读区 |
5.3.7 休闲活动区 |
5.3.8 展示空间 |
5.3.9 卫生间 |
5.4 居室空间的选材与细部设计 |
5.4.1 选材的考虑因素和注意事项 |
5.4.2 墙、地、顶面材质的选择 |
5.4.3 门窗的设计要点 |
5.5 居室空间结构系统与尺寸 |
5.5.1 采用框架结构与轻质隔断墙 |
5.5.2 居室开间满足灵活调整需求 |
5.6 居室空间物理环境设计 |
5.6.1 空间色彩设计 |
5.6.2 空间照明设计 |
5.6.3 采暖与通风 |
5.6.4 降噪与隔音 |
5.6.5 家具与无障碍 |
5.6.6 软装与绿植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基础性研究成果 |
6.1.2 设计建议性研究成果 |
6.2 创新点 |
6.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6.2.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实地调研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基于乡村互助养老的“邻里支持单元”营建模式与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乡村社会人口变化: 老龄化加剧及劳动人口下降 |
1.1.2 乡村互助:草根自发的养老模式 |
1.1.3 当下乡村养老服务设施体系:水土不服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1.3.1 基本概念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及局限性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局限性 |
2 邻里互助人居环境研究的脉络梳理及再生认识 |
2.1 国外邻里互助人居环境的研究评述 |
2.1.1 国外邻里互助社区模式的产生背景 |
2.1.2 “非正式”支持:英国互助社区模式 |
2.1.3 “会员式”互助:美国老龄社区更新 |
2.1.4 “铃之会”组织:日本互助网络下的社区模式 |
2.1.5 “多代居”模式:德国混合居住社区公寓 |
2.2 国内邻里互助人居环境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内邻里互助人居研究概况 |
2.2.2 范围的扩张:从“乡村定居”到“城市集居” |
2.2.3 边界的明晰:从“熟人社会”到“单位社会” |
2.2.4 人居的衰退:从“业缘导向”到“经济导向” |
2.3 当下乡建视角的本土基因思辨 |
2.3.1 悖论与期待 |
2.3.2 政策与回应 |
2.3.3 价值与反思 |
2.4 本章小结 |
3 人居环境中的互助网络与空间网络关联机制 |
3.1 内在关联的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 |
3.1.1 社会网络分析法 |
3.1.2 场域理论 |
3.1.3 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理论 |
3.2 互助网络与空间网络的认识逻辑 |
3.2.1 社会与空间的双向作用路径 |
3.2.2 网络化思维对互助人居的价值 |
3.3 互助网络结构分析 |
3.3.1 互助网络模型构建 |
3.3.2 网络数据与结构分析 |
3.3.3 互助网络指标总体特征 |
3.4 空间网络结构分析 |
3.4.1 空间网络模型构建 |
3.4.2 网络数据与结构分析 |
3.4.3 空间网络指标总体特征 |
3.5 互助网络与空间网络的内在关联 |
3.5.1 互助网络的组织模式与空间网络布局具有关联性 |
3.5.2 互助网络与空间网络的指标具有部分相关性 |
3.5.3 特殊因素对互助网络与空间网络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乡村养老“邻里支持单元”概念与驱动条件 |
4.1 基本概念 |
4.1.1 理论来源: NSU.的社会养老组织单元 |
4.1.2 乡村养老“邻里支持单元”概念界定 |
4.2 乡村养老“邻里支持单元”的诱发因素 |
4.2.1 经济产业落后 |
4.2.2 人口比例失调 |
4.2.3 区位远离城市 |
4.3 乡村养老“邻里支持单元”的原发性内驱动力 |
4.3.1 留村剩余人力资源 |
4.3.2 新伦理秩序下的互助关系 |
4.3.3 互助自治组织的内在机制 |
4.4 乡村养老“邻里支持单元”的外延性潜在资源 |
4.4.1 经济及政策支持 |
4.4.2 设施及空间资源整合 |
4.5 本章小结 |
5 乡村养老“邻里支持单元”模式建构 |
5.1 运营单元 |
5.1.1 运营单元提出 |
5.1.2 满足单元可控特征 |
5.1.3 满足动态平衡特征 |
5.2 功能单元 |
5.2.1 功能单元提出 |
5.2.2 满足互助群体的服务需求 |
5.2.3 满足互助群体的环境需求 |
5.3 空间单元 |
5.3.1 空间单元提出 |
5.3.2 满足“群”的构成关系特征 |
5.3.3 满足“序”的次序关系特征 |
5.4 乡村养老“邻里支持单元”的空间要素 |
5.4.1 领域与边界 |
5.4.2 中心与节点 |
5.4.3 连接要素 |
5.5 乡村养老“邻里支持单元”的构成方式 |
5.5.1 以向心型为主发散型为辅 |
5.5.2 以触煤空间为核心 |
5.6 本章小结 |
6 互助网络下的乡村养老“邻里支持单元”营建策略 |
6.1 单元营建基础 |
6.1.1 明确策划主体 |
6.1.2 策略模块构成 |
6.2 单元营建原则 |
6.2.1以单元的二维角色为出发点 |
6.2.2 顺应自然社会网络关系 |
6.2.3 顺应现状空间网络关系 |
6.3 模式营建机制 |
6.3.1 建核——组织形成 |
6.3.2 立制——设立机制 |
6.3.3 织网——触媒激发 |
6.3.4 注实——服务落实 |
6.4 空间构建路径 |
6.4.1 建立互助空间框架 |
6.4.2 从临时性互助空间切入 |
6.4.3 向核心触媒空间转变 |
6.4.4 与其它临时空间连接构成整体单元 |
6.5 本章小结 |
7 “邻里支持单元”理念下的德清东沈村互助人居环境营建 |
7.1 背景研究 |
7.1.1 基本概况 |
7.1.2 上位规划与政策解读 |
7.1.3 背景问题及营建步骤 |
7.2 潜在养老支持方向 |
7.2.1 养老生活照料现状 |
7.2.2 潜在养老支持关系 |
7.2.3 村庄互助养老意愿 |
7.3 潜在养老支持空间 |
7.3.1 村庄整体空间格局 |
7.3.2 存量空间资源盘点 |
7.3.3 自发活动据点采集 |
7.4 东沈村“邻里支持单元”互助模式策划 |
7.4.1 策划主体 |
7.4.2 组件互助组织内核 |
7.4.3 设立协调引导机制 |
7.4.4 编制媒介活动网络 |
7.4.5 注入实际互助服务 |
7.5 东沈村“邻里支持单元”空间模式建构 |
7.5.1 空间规划建设目标 |
7.5.2 互助空间框架 |
7.5.3 互助空间节点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样本村互助养老访谈问卷 |
附录2: 样本村全域网空间标注与指标列表 |
作者简历、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珠三角地区当代行政办公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
1.1.2 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 |
1.1.3 建设高潮引发的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书籍方面 |
1.3.2 国内书籍方面 |
1.3.3 学术期刊方面 |
1.3.4 硕博士论文方面 |
1.3.5 学术运用价值及创新点 |
1.4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确定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的确定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行政办公建筑的发展历程 |
2.1 中西方传统行政办公建筑的发展历程 |
2.1.1 中国传统行政办公建筑的发展历程 |
2.1.2 西方传统行政办公建筑的发展历程 |
2.1.3 中西方传统行政办公建筑发展的比较 |
2.1.4 中西方传统行政办公建筑发展的影响因素 |
2.2 中西方近现代行政办公建筑的发展 |
2.2.1 中国近现代行政办公建筑的发展历程 |
2.2.2 西方近现代行政办公建筑的发展历程 |
2.3 中西方行政办公建筑发展带来的启示 |
2.3.1 西方行政办公建筑发展的启示 |
2.3.2 我国行政办公建筑发展的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珠三角地区当代行政办公建筑发展历程 |
3.1 珠三角地区当代行政建筑发展背景 |
3.1.1 经济背景 |
3.1.2 政治背景 |
3.1.3 城市发展背景 |
3.1.4 民主思想的深化 |
3.2 珠三角行政办公建筑的发展历程 |
3.3 珠三角当代行政办公建筑规划设计转变及思考 |
3.3.1 当代行政办公建筑选址转变 |
3.3.2 行政办公建筑空间特征的转变 |
3.3.3 行政办公建筑规模和空间体量的转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珠三角地区当代行政办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 |
4.1 两种行政办公建筑规划思路 |
4.1.1 行政办公建筑独立建设 |
4.1.2 与其他设施结合形成建筑群组 |
4.1.3 不同规划思路的比较分析 |
4.1.4 小结 |
4.2 当代行政办公建筑规划结构 |
4.2.1 自由式 |
4.2.2 点式 |
4.2.3 轴线式 |
4.2.4 不同规划模式的比较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珠三角地区当代行政办公建筑特点研究 |
5.1 建筑功能空间分析 |
5.1.1 办公空间 |
5.1.2 开放空间 |
5.1.3 信访功能 |
5.1.4 行政服务中心 |
5.2 建筑平面形态分析 |
5.2.1 集中式 |
5.2.2 分散式 |
5.2.3 综合式 |
5.2.4 不同平面形态对比分析 |
5.3 建筑布局方式 |
5.3.1 围合式 |
5.3.2 半围合式 |
5.3.3 单体式 |
5.3.4 分散并置式 |
5.3.5 不同建筑布局方式优缺点对比分析 |
5.4 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
5.4.1 市政广场 |
5.4.2 过渡空间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珠三角地区当代行政办公建筑规划设计的问题及设计建议 |
6.1 存在的问题 |
6.1.1 “行政中心”的现象 |
6.1.2 行政办公建筑规模的失衡 |
6.1.3 行政办公建筑的自我封闭 |
6.1.4 平面形态和建筑布局的单一 |
6.1.5 建筑形象的趋同 |
6.1.6 外部空间环境缺乏细节处理和人性化设计 |
6.2 设计建议 |
6.2.1 打破轴线对称的布局模式 |
6.2.2 行政办公建筑功能的复合化 |
6.2.3 开放性空间的营造 |
6.2.4 建筑造型的多样化和地域化 |
6.2.5 塑造适宜尺度的外部空间环境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未来行政办公建筑规划设计的展望 |
7.2.1 开放性与公共性 |
7.2.2 功能的多元化和复合化 |
7.2.3 多样化与地域化 |
7.2.4 信息化与智能化 |
7.2.5 绿色生态与节能环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关于珠三角地区当代行政办公建筑研究的问卷调查 |
附录二 珠三角地区当代行政办公建筑案例整理 |
附录三 珠三角地区市政广场案例整理 |
致谢 |
(7)广州市主城区日间托老服务中心适老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口老龄化 |
1.1.2 广州市人口老龄化与养老困境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广州市主城区 |
1.2.2 家庭养老 |
1.2.3 社区居家养老 |
1.2.4 日间托老服务中心 |
1.2.5 适老化设计 |
1.2.6 设计指引 |
1.3 研究对象、范围与目的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3.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小结 |
第二章 社区居家养老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社区居家养老相关研究 |
2.1.1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体系研究现状 |
2.1.2 社区居家养老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2.1.3 “9073”养老服务格局及其局限 |
2.1.4 日间托老服务中心研究现状 |
2.2 国内外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现状 |
2.2.1 英国 |
2.2.2 日本 |
2.2.3 香港 |
2.2.4 上海 |
2.3 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现状 |
2.3.1 广州市养老服务政策发展历程 |
2.3.2 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践发展历程 |
2.3.3 总结 |
2.4 广州市老年人群体特征研究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
2.4.1 家庭规模与居住状态 |
2.4.2 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 |
2.4.3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市主城区日间托老服务中心现状调研与分析 |
3.1 调研概述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对象 |
3.1.3 调研方法 |
3.1.4 调研内容 |
3.2 广州市主城区日间托老服务中心的调研结果分析 |
3.2.1 服务范围分析 |
3.2.2 场地选址分析 |
3.2.3 建设模式分析 |
3.2.4 设施运营模式与管理现状分析 |
3.2.5 功能配置和组织模式分析 |
3.2.6 老年人行为现状分析 |
3.2.7 功能空间现状分析 |
3.2.8 室内环境现状分析 |
3.2.9 室外活动场地现状分析 |
3.3 问题与优化设计需求 |
3.3.1 广州市主城区日间托老服务中心现状存在的问题 |
3.3.2 广州市主城区日间托老服务中心的优化设计需求 |
3.4 小结 |
第四章 广州市主城区日间托老服务中心适老化设计指引 |
4.1 广州市主城区日间托老服务中心适老化设计原则 |
4.1.1 经济性原则 |
4.1.2 适老性原则 |
4.1.3 多样性原则 |
4.2 广州市主城区日间托老服务中心适老化设计指引 |
4.2.1 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构建日托服务网络 |
4.2.2 打造多功能复合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
4.2.3 室内重点空间适老化设计要点 |
4.2.4 室外活动场地适老化设计要点 |
4.3 小结 |
结论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题目说明 |
二、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的意义 |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限制 |
三、研究现状 |
(一) 关於香港史相关的研究 |
(二) 关於东华三院历史的相关研究 |
(三) 关於东华三院档案的说明 |
第一章 东华三院概况 |
第一节 从广福义祠到东华医院、东华三院 |
一、东华医院成立的背景 |
二、从广福义祠到成立东华医院 |
三、东华医院中医理念与港英政府磨合 |
四、东华医院至东华三院 |
第二节 东华医院非医疗功能的拓展及与港英当局的磨合 |
一、东华医院救助与善业 |
二、海内外社团与东华医院的关系 |
三、华人社会仲裁与港英政府价值观磨合 |
第三节 东华领袖与香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
一、买办绅商:面向祖国的年代(1880-1930) |
二、官商巨贾:立足香港寻求发展(1931-1980) |
三、商界精英:植根香港,回归祖国时期(1981-1997前後) |
小结 |
第二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上1880-1945) |
第一节 东华医院文武庙义学 |
一、设立文武庙义学社会背景 |
二、文武庙义学招生动机与扩展策略 |
三、文武庙义学办学形式及课程 |
四、文武庙义学师资及教学概况 |
五、文武庙义学收费及学校管理 |
第二节 东华医院义学的早期发展及改革 |
一、小学的办学策略、学生入学 |
二、小学的学制与课程 |
三、义学师资及学与教情况 |
第三节 东华医院义学与乐善堂义学的横向比较 |
一、校舍规模及办学动机 |
二、师资待遇及学历 |
三、行政管理 |
四、课程与教学法 |
五、学生表现 |
六、财政收入来源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护士学校的办学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课程设置 |
三、入学的选拔及就业出路 |
小结: 东华医院义学教育之评价 |
第三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下1946-1997) |
第一节 东华三院小学发展概况 |
一、战後小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招生动机及学校扩展的策略 |
三、小学的收生程序及课程 |
四、小学的课外活动 |
五、教师的遴选、待遇及专业发展 |
六、升学衔接及评量考核 |
第二节 东华中等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
一、东华三院中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教育目的与扩展的策略 |
三、课程设置及师资 |
四、学生培育及学生支援 |
五、学校管理与组织 |
第三节 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法 |
三、东华特殊学校的办学概况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小结 回归前东华教育之发展 |
一、重视教育管理的透明度 |
二、重视弱势学生的职业教育问题 |
三、灵活有效募款及服务模式 |
四、办学团体主导学校的发展方向 |
五、东华三院与内地交流之恢复与加强 |
第四章 香港回归以来东华三院教育发展(1997-2017) |
第一节 回归以来的东华三院中小学教育 |
一、中小学的学校管理架构 |
二、中学的学制及课程改革 |
三、小学的学制及课程转变 |
四、东华中小学课外活动的新趋势 |
五、学生培育 |
六、东华三院中小学教师发展 |
第二节 回归後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转变 |
第三节 东华大专教育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院的发展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的结束及中东书院的创办 |
三、东华学院发展新里程 |
小结-东华三院在特区政府管治下的办学特色 |
一、发展东华三院院本德育课程-塑造东华故事 |
二、鼓励本地、国内、海外考察交流 |
三、办学团体资本强大,对教育发展的强势支持 |
四、重视平等机会教育及支援 |
第五章 东华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的互动 |
第二节 过渡期至回归以後的东华三院教育 |
第三节 “东华人”“东华精神”与香港社会 |
小结 |
结语: 东华教育服务对民办教育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目录(附表及附图)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后记 |
(9)秦岭河谷型乡镇服务型政府办公建筑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城镇化进程的深入 |
1.1.2 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 |
1.1.3 民主思想的深化 |
1.2 研究对象 |
1.2.1 秦岭河谷型乡镇 |
1.2.2 服务型政府的概念界定及发展历程 |
1.2.3 政府办公建筑的发展历程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对政府办公建筑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对政府办公建筑的研究现状 |
1.3.3 乡镇建筑的研究现状 |
1.3.4 秦岭河谷型乡镇建筑的研究现状 |
1.3.5 研究现状综合评述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秦岭河谷型乡镇政府办公建筑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
2.1 调研概况 |
2.1.1 研究范围 |
2.1.2 调查内容 |
2.2 问卷调查 |
2.2.1 调查的具体情况 |
2.2.2 问卷调查结果 |
2.3 现状调查分析 |
2.3.1 政府办公建筑现状调查 |
2.3.2 面积及功能 |
2.3.3 普遍存在问题 |
2.4 调研汇总与重点研究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服务型政府办公建筑设计的基础理论综析 |
3.1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相关政策 |
3.2 政府办公建筑的相关设计规范 |
3.3 相关理论依据 |
3.3.1 人居环境理论 |
3.3.2 绿色建筑理论 |
3.3.3 绿色生态学理论 |
3.3.4 行为学理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秦岭河谷型乡镇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剖析 |
4.1 自然因素 |
4.1.1 秦岭气候特点 |
4.1.2 秦岭地貌特征 |
4.1.3 秦岭地貌特征对乡镇布局形态的影响 |
4.1.4 秦岭地貌特征对建筑的影响 |
4.2 人文因素 |
4.2.1 社会发展因素 |
4.2.2 文化历史因素 |
4.3 经济因素 |
4.4 建筑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
4.4.1 总体布局 |
4.4.2 建筑形态 |
4.4.3 空间环境 |
4.4.4 绿色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服务型政府办公建筑的构成要素特征解析 |
5.1 功能构成 |
5.1.1 办公功能 |
5.1.2 会议功能 |
5.1.3 辅助功能 |
5.1.4 后勤功能 |
5.2 空间组织 |
5.2.1 外部空间组织 |
5.2.2 内部空间组织 |
5.3 建筑技术 |
5.3.1 建筑材料 |
5.3.2 结构类型 |
5.4 建筑形象 |
5.4.1 体量组合 |
5.4.2 单体造型 |
5.4.3 立面设计 |
5.4.4 细部设计 |
5.4.5 地域要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秦岭河谷型乡镇服务型政府办公建筑设计策略探析 |
6.1 发展趋势与设计定位 |
6.1.1 发展趋势 |
6.1.2 设计目标 |
6.1.3 设计原则 |
6.2 用地标准与布局模式 |
6.2.1 场地选址原则 |
6.2.2 场地选址策略 |
6.2.3 用地标准确定 |
6.3 功能设置与建设标准 |
6.3.1 功能设置原则 |
6.3.2 分区集约 |
6.3.3 功能选配 |
6.3.4 面积指标 |
6.4 使用流线与空间组织 |
6.4.1 流线关系 |
6.4.2 内部空间组织 |
6.4.3 外部空间组织 |
6.5 绿色技术与适宜策略 |
6.5.1 材料选择 |
6.5.2 结构选型 |
6.5.3 绿色技术 |
6.6 建筑与环境设计策略 |
6.6.1 建筑适应自然地貌 |
6.6.2 建筑适应自然气候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汪川镇行政中心设计实证 |
7.1 项目背景 |
7.1.1 乡镇概况 |
7.1.2 政府现状分析 |
7.1.3 设计定位与目标 |
7.2 建筑方案 |
7.2.1 区位 |
7.2.2 总平面设计 |
7.2.3 平面、立面、剖面图 |
7.2.4 效果图 |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秦岭河谷型乡镇服务型政府办公建筑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公共性语境下的美术馆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论题选择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
三、前人相关研究简评与若干问题思考 |
(一)国内美术馆教育研究发展情况简介与问题评述 |
(二)国外美术馆教育发展中对公众与民主意识的重视 |
(三)启示与思考 |
四、对美术馆的“公共性”内涵的初步探讨 |
一、不同学术领域对“公共性”内涵的研究 |
二、对美术馆“公共性”内涵的初步探讨 |
第一章 美术馆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教育机构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古典博物馆教育与公共性政治基础 |
一、从muse到 mouseion演变中的古典博物馆教育 |
二、古典博物馆诞生环境中的公共性政治基础 |
第二节 中世纪博物馆的没落 |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兴盛的私人收藏与教育活动 |
一、人文主义时代中的博物馆智识生活 |
二、艺术品私藏及其教育功能的实现 |
第四节 启蒙运动与平等、自由理念催生出的现代美术馆及其教育 |
一、17世纪启蒙运动在思想与文化上的支持与首批公共美术馆的诞生.. |
二、首批西方现代美术馆公共教育使命的时代性特征 |
第五节 美术馆东渐与近代中国公共文化发展 |
一、清末明初公共知识分子对美术馆传入的推动 |
二、美术馆东渐进程中的动因分析 |
小结 |
第二章 美术馆教育交往中公共空间的建构与反思 |
第一节 因人类需求产生与发展的美术馆物质空间 |
一、私人藏品室:对早期美术馆物质空间的词源探讨与评述 |
二、现代美术馆物质空间的“公共化”进程 |
第二节 美术馆公共空间中的教育交往与生产 |
一、美术馆物质公共空间的民主隐喻及其教育作用 |
二、美术馆教育交往中公共空间的建构 |
第三节 从现代到后现代——美术馆时空观的转变 |
一、后现代时空观中美术馆公共空间的新内涵 |
二、后现代社会中美术馆新空间中的教育生产 |
小结 |
第三章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现代美术馆教育 |
第一节 以服务为基本特征的后工业社会 |
一、公共服务社会的到来以及服务特征 |
二、经济学视域中以“公共物品”为基础的美术馆公共教育服务 |
三、公共行政与管理视域中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美术馆公共服务 |
第二节 作为“公共物品”的美术馆公共教育文化资源 |
一、美术馆公共教育文化资源的概念界定 |
二、美术馆公共教育文化资源的特征 |
三、美术馆公共教育文化资源形成中的两种经典模式 |
第三节 以维护“公共利益”为指导原则的美术馆教育制度及要素 |
一、以维护公共利益为核心的基本规范与原则 |
二、美术馆公共教育服务管理的“多中心秩序”理论 |
三、“认知—文化”作用下的美术馆教育交往 |
小结 |
第四章 非正式学习环境中的美术馆教育交往 |
第一节 民国美术馆作为社会教育思潮下的实施机构 |
一、西方“社会教育”的核心思想与国内的传入 |
二、从社会教育制度上得以保障和推广的民国美术馆 |
三、美术馆作为民国时期社会教育机构的历史性意义 |
第二节 美术馆非正式教育生态环境及其公共性特征 |
一、作为非正规教育机构的美术馆 |
二、美术馆所提供的非正式学习环境 |
第三节 美术馆非正式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与教育交往 |
一、美术馆学习者的个体境脉 |
二、美术馆学习的物理境脉 |
三、美术馆教育活动中的社会文化交往 |
四、创设美术馆教育交往主体间畅通的信息通路 |
小结 |
第五章 公共性语境下美术馆教育案例及分析 |
案例1 “零点项目”在美术馆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
一、项目背景介绍 |
二、“通过艺术与博物馆培养全球竞争力”项目介绍与案例 |
三、案例背后的教育理论与解析 |
四、案例的补充评述 |
案例2 兼顾普通公众与学术专家的克拉克艺术学院博物馆教育 |
一、研究背景陈述 |
二、兼具普通公众与专业学术研究服务的克拉克艺术艺术博物馆教育 |
三、克拉克艺术学院博物馆教育志愿者项目与通过活动对与社区关系的强化 |
四、案例的补充评述 |
案例3 针对美术馆特殊人群的教育服务 |
一、美术馆对ASD儿童开展艺术治疗研究与实践活动的缘起 |
二、张家港市美术馆ASD儿童绘画课程个案研究 |
四、案例的补充评述 |
案例4 借力其他公共文化资源的美术馆课程设计 |
一、课程缘起 |
二、课程开发与教学内容 |
三、教学效果测评 |
四、案例的补充评述 |
结章 |
一、关于本研究的补充说明 |
二、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三、案例的参考运用建议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开间“办公室事务服务所”(论文参考文献)
- [1]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下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建设及借鉴[D]. 刘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A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 于先智.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3]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筑设计研究 ——以南京市江宁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为例[D]. 袁越.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4]基于机构养老模式下的居室空间适老化设计研究[D]. 翟心怡.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5]基于乡村互助养老的“邻里支持单元”营建模式与策略[D]. 孟静亭. 浙江大学, 2019(01)
- [6]珠三角地区当代行政办公建筑研究[D]. 杨子傲. 深圳大学, 2019(01)
- [7]广州市主城区日间托老服务中心适老化设计研究[D]. 郑传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D]. 区少铨(Au Siu chuan).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秦岭河谷型乡镇服务型政府办公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 温情情. 长安大学, 2019(01)
- [10]公共性语境下的美术馆教育[D]. 温虹.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