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经内分泌因子对鱼类生长及繁殖的调控(论文文献综述)
刘永强[1](2021)在《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抗氧化、免疫、脂肪酸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研究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Genetic improvement of farmed tilapia,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免疫、脂肪酸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分别用6种等氮不同脂质水平的配合饲料投喂40d龄吉富罗非鱼幼鱼:对照(基础)饲料(含脂质0.35%),另添加鱼油配制含脂质3.35%、6.35%、9.35%、12.35%和15.35%的饲料。每组3个平行,每个养殖槽(容量为120L)共36尾。于试验开始和投喂90d后随机抽取鱼样品测定,主要结果如下:1.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提高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鱼的特定生长率(SGR)、日增长指数(DGI)、增重率(WGR)、体长增长率(BLG)和蛋白质效率(PER)显着提高(P<0.05),饲料系数(FCR)显着降低(P<0.05),但对存活率(SR)没有显着影响(P>0.05)。根据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52%时,SGR最高;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58%时,DGI最高;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67%时,WGR最高;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1.56%时,BLG最高;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55%时,PER最高;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61%时,FCR最低。因此,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52%-11.56%时,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较为理想。2.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影响吉富罗非鱼幼鱼的形体指标,包括肥满度(CF)、肝体系数(HSI)和脏体系数(VSI)。根据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54%时,CF最高;当饲料脂质水平为7.56%时,HSI最低;当饲料脂质水平为4.53%时,VSI最低。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影响吉富罗非鱼幼鱼的全鱼体成分。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全鱼的粗脂肪含量显着升高(P<0.05),全鱼的粗蛋白含量显着降低(P<0.05),但对全鱼的水分和灰分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降低吉富罗非鱼幼鱼的脂肪酶(Lipase)和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鱼的肠中Lipase活性显着降低(P<0.05),肝、肌肉和肠系膜脂肪组织中FAS活性显着降低(P<0.05)。在吉富罗非鱼幼鱼中,Lipase活性大小为:前肠>中肠>后肠;FAS活性大小为:肝>肠系膜脂肪组织>肌肉。3.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提高吉富罗非鱼幼鱼的抗氧化性能、免疫功能以及炎症抑制能力。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鱼的肝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着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着降低(P<0.05),脾指数显着升高(P<0.05),血清中溶菌酶(LZM)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补体C3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着升高(P<0.05)。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鱼的脾、头肾和肝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干扰素γ(INF-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4.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影响吉富罗非鱼幼鱼的脂肪酸组成。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鱼的各组织/器官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s)含量显着升高(P<0.05),肝、肌肉、肾、肠系膜脂肪组织、血清和脑中饱和脂肪酸(SFAs)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含量显着降低(P<0.05),肝、肌肉、肾、肠系膜脂肪组织、血清和脑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含量显着升高(P<0.05)。在试验组中,各组织/器官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PUFAs)含量随饲料脂质水平的增加而降低。在吉富罗非鱼幼鱼中,同一组织/器官PUFAs含量显着高于SFAs含量和MUFAs含量(P<0.05)。相对于鱼体其他组织/器官而言,肝和肌肉中脂肪酸组成更易受饲料脂肪酸组成的影响。5.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显着影响吉富罗非鱼幼鱼的脂敏感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鱼(0.35%脂质)相比,脂质添加组鱼的血清中瘦素(LEP)浓度显着升高(P<0.05),脂联素(ADPN)浓度显着降低(P<0.05)。各组织/器官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LEP基因以及脂联素受体1/2(AdipoRI/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ADPN基因以及瘦素受体(Lep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在吉富罗非鱼幼鱼中,PPARα基因主要在肝、脑和心脏中表达,LEP基因主要在脑和肝中表达,LepR基因主要在脑、脾和心脏中表达,ADPN基因主要在肝和脑中表达,AdipoR1基因主要在脑、脾、心脏和肝中表达,AdipoR2基因主要在脑、肝和肌肉中表达。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质可显着影响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抗氧化、免疫、脂肪酸代谢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当饲料脂质水平为10.52%-11.56%时,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较为理想。
苏程程[2](2021)在《不同捕捞策略对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生长和繁殖的影响》文中指出近年来,捕捞诱导的鱼类适应性进化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证明,商业捕捞,特别是选择性捕捞,可能引起物种生活史策略的变化,以及个体大小、生长和性成熟等生物学特征的变化,这些表型性状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并且具有可遗传的特性。为研究不同捕捞策略对鱼类适应性进化的影响,以海洋模式物种—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为研究对象,设置了90%大个体捕捞(H-B)、90%随机捕捞(H-R)、75%大个体捕捞(M-B)、75%随机捕捞(M-R)、50%大个体捕捞(L-B)、50%随机捕捞(L-R)、75%小个体捕捞(M-S)等7种不同选择性捕捞策略,研究了不同选择性捕捞策略对其F1、F2和F3代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分析了GH-IGF1生长轴及其相关基因在不同选择性捕捞策略下F2代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具体结果如下:(1)不同选择性捕捞策略对早期存活的影响。不同选择性捕捞策略条件下,卵径在不同世代间差异极显着(P<0.01),F1代至F3代卵径呈增大趋势,相同捕捞策略不同世代间,F2代卵径均大于F1代,其中,90%随机捕捞策略差异最大,其次为75%大个体捕捞策略;90%捕捞策略组卵径增加幅度最大,从F1到F3代差异逐渐增大。90%捕捞策略组在孵化率上明显高于其他捕捞策略组,75%和50%捕捞策略组在两代之间差异较小。仔鱼(1-9日龄)全长不同世代之间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在相同捕捞策略下,不同世代间差异性最大的为75%捕捞策略组,而50%捕捞策略组卵径和仔鱼全长差异均最小。(2)不同选择性捕捞策略对生长的影响。90%捕捞策略组仔鱼生长率略低于其他捕捞策略组,并且仔鱼生长率随着日龄增加而降低,尤其是90%捕捞策略组,而其他捕捞策略组生长率变化相对较小。50%捕捞策略组不同世代40-60日幼鱼生长率高于其他捕捞策略组。随着世代增加,90%捕捞策略组极限体长逐渐减小,体长从F1代25-26mm到F3代18-19mm;捕捞小个体策略组其体长逐渐增大,k值从F1代到F3代逐渐增加,50%捕捞策略组从F1代到F3代极限体长和k值差异较小。90%和75%捕捞策略组F2代肥满度差异较大,并且90%捕捞策略组F1代和F3代肥满度指数较小。各捕捞策略组F1代优势体长组为20cm,组间差异较小;F2-F3代,90%捕捞策略组优势体长组由20mm变为18-19mm,呈现小型化,50%捕捞策略组和捕捞小个体策略组优势体长在F2代变化不大,但在F3代,捕捞小个体策略组优势体长为21-22mm。(3)不同选择性捕捞策略对繁殖的影响。不同捕捞策略条件性别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F1代,各随机捕捞策略组和75%捕捞小个体策略组雌雄比例大于1;F2代,只有75%随机捕捞策略组和75%捕捞小个体策略组雌雄比例大于1。F1代,体长、全长和体重在各捕捞策略组间差异显着(P<0.01),其中,90%捕捞策略组和捕捞小个体策略组与其它组差异极显着(P<0.01);75%捕捞小个体策略组绝对繁殖力和性腺成熟系数明显高于其他捕捞策略组。F2代,75%捕捞小个体策略组体长、全长和体重与其他策略组差异极显着(P<0.01),90%捕捞策略组卵巢重量略高于75%和50%捕捞策略组,捕捞小个体策略组卵粒数量明显高于其他捕捞策略组。F2代繁殖力和肥满度低于F1代,并且捕捞小个体策略组与其他捕捞策略组差异显着(P>0.05)。(4)不同选择性捕捞策略下GH-IGF1轴及相关基因在F2代不同组织的表达。肝脏组织中,L-B和M-S策略组GH、GHR、IGF1和IGF1-b表达量相对较高,但H-B策略组GHR和IGF1-b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捕捞策略组;脑组织中,GH、GHR、IGF1和IGF1-b均在L-B策略组表达量最高,M-S策略组仅次于L-B策略组;肌肉组织中,四种基因在L-B策略组表达量较高。根据形态学测量数据与基因表达量对比,H-B、M-B、L-B与M-S等策略组在体长、全长和体重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GH在M-S策略组表达量最高,并且M-S策略组体长也处于最大值。综上所述,捕捞小个体策略条件下可以刺激青鳉生长激素的分泌,生长加速,体长增加。
袁登越[3](2021)在《贝氏高原鳅高原适应性的遗传基础及其低温耐受性的研究》文中认为贝氏高原鳅(Triplophysa bleekeri)隶属高原鳅属(Triplophysa),广泛分布于在金沙江、长江、黄河等流域。相比于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其他高原鳅,贝氏高原鳅的海拔分布范围更低一些(200~3,000m)。有学者基于繁殖生物学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贝氏高原鳅还具有适应高原环境的祖先印迹(王志坚,2011)。那么贝氏高原鳅是否真的具有适应高原环境的遗传基础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贝氏高原鳅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从基因组层面来寻找答案。我们采用比较基因组学将贝氏高原鳅与现分布于较高海拔的西藏高原鳅(T.tibetana)(4,000~5,000m)和拟鲇高原鳅(T.siluroides)(3,000~4,000m)进行了比较分析,从基因组水平上探究贝氏高原鳅是否与其他两种高原鳅具有相似的高原适应特征。高原水体普遍具有低温的特性,高原鱼类都具有较强的低温适应性。鱼类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决定的。贝氏高原鳅能在冬季最冷的季节繁殖,这是贝氏高原鳅对低温适应的具象表现,也说明贝氏高原鳅具有适应低温的遗传基础。然而,贝氏高原鳅机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是怎样体现对低温的适应的?为了探索这一问题,我们采用转录组学和脂质组学技术对贝氏高原鳅的低温耐受性展开了深入地研究。本研究的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结果如下:(1)贝氏高原鳅的全基因组测序。本研究使用Pac Bio测序技术对贝氏高原鳅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并结合Hi-C技术构建了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组装的贝氏高原鳅基因组大小为628 Mb,Contig和Scaffold N50分别为3.1和22.9 Mb。基因组数据最终挂载到25条染色体上,挂载率为96.2%。在贝氏高原鳅基因组中共预测得到了21,198个编码基因,其中97.3%的编码基因获得功能注释。(2)贝氏高原鳅系统发育及种群历史动态分析。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贝氏高原鳅与西藏高原鳅、硬刺高原鳅(T.scleroptera)的亲缘关系最近。贝氏高原鳅大约于2,530万年与硬刺高原鳅和西昌高原鳅(T.xichangensis)的祖先分化开来。使用PSMC进行种群历史动态分析,结果显示贝氏高原鳅的祖先种群在60~70万年前达到峰值,但在这之后其种群大小急剧减少,推测贝氏高原鳅祖先种群大小受青藏高原后期加速隆升和第四纪冰期的影响。(3)贝氏高原鳅高原适应性的遗传基础。使用PAML软件的分枝-位点模型分别对贝氏高原鳅、西藏高原鳅和拟鲇高原鳅进行正选择分析。将分析得到的正选择基因进行KEGG和GO功能聚类,筛选三种高原鳅共同受到正选择的基因通路。研究结果显示,三种高原鳅共有的正选择基因主要富集在与高原适应相关的DNA损伤修复、甲状腺素合成等通路上,说明贝氏高原鳅具有与其他两种高原鳅相似的高原适应性的遗传基础,也提示了这三种高原鳅在演化过程中发生了适应性趋同演化。(4)贝氏高原鳅的低温耐受性研究。本研究设计了温度梯度试验,并结合转录组学和脂质组学对贝氏高原鳅的低温耐受机理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显示,贝氏高原鳅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脂质合成通路中;机体内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及甘油磷脂的含量在低温组中发生了上调。以上结果提示低温使得贝氏高原鳅机体内的脂质合成增加。在低温组中,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的基因表达上调,说明低温使得贝氏高原鳅的糖酵解作用增强。除了能量代谢通路,贝氏高原鳅的差异表达基因还显着富集在与甲状腺素合成及先天免疫通路上,说明这些通路与贝氏高原鳅的低温耐受密切相关。综上,本研究成功获得了染色体水平的贝氏高原鳅基因组。基于基因组数据,我们进行了适应性演化分析,结果显示贝氏高原鳅与其他两种高原鳅一样均具有高原适应性的遗传基础。我们还对贝氏高原鳅的低温耐受性展开了研究,发现脂质代谢在低温抵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康玉军[4](2020)在《虹鳟肝脏响应高温胁迫的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属于典型的冷水性鱼类,对高温耐受性很差。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的趋势日趋严峻,夏季高温已成为虹鳟养殖环节中最大的威胁,尤其是在水库网箱等集约化养殖模式下,高温引起的热应激严重制约虹鳟的养殖生产。因此,深入理解虹鳟热应激反应的分子机制,对于虹鳟热适应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于优化虹鳟夏季集约化养殖的现场管理也有生产实践指导作用。然而,目前有关虹鳟热应激响应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遗传背景一致的虹鳟为试验材料,先后对其进行了急性(以2.5℃/h的速度将水温从18℃快速升至25℃)和慢性(以1℃/d的速度将水温从18℃缓慢而均匀地升至25℃)热应激处理,然后采用定量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方法系统分析了虹鳟肝脏蛋白质和小分子代谢物的种类和丰度变化情况,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分子所涉及的代谢通路进行了分析,此外还对慢性热应激条件下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学数据进行了初步的关联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虹鳟肝脏响应急性热应激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基于非标记定量(Label-free)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虹鳟急性热应激前后肝脏蛋白质组表达差异进行了分析,共鉴定肽段数16746个,蛋白质3362个。通过相对定量值差异倍数和显着性分析,共鉴定得到152个差异表达蛋白(p-value<0.05)。其中,表达上调42个,下调38个,仅在对照组中表达35个,仅在热应激组表达37个。对其进行GO(Gene Ontology,基因本体论)注释及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蛋白主要来自于细胞核、细胞外基质及细胞质,以结合、桥接、酶促反映活性等功能为主。以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为单位,以所有鉴定到的蛋白质为背景,通过Fisher精确检验,最终确定包括HSP 70、HSP 90α、ApoB-100、ApoA-1、C3、BF、纤维蛋白原等在内的58个差异表达蛋白,显着地被富集到了雌激素信号通路、脂肪消化和吸收、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以及血小板激活等12条代谢/信号通路。2.虹鳟肝脏响应慢性热应激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利用DIA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虹鳟慢性热应激前后肝脏蛋白质组表达差异进行了分析,共鉴定肽段数67028个,蛋白质12196个。通过相对定量值差异倍数和显着性检验,共鉴定得到390个差异表达蛋白(p-value<0.05),其中热应激后上调表达的蛋白有175个,下调215个。GO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蛋白主要位于细胞器被膜和胞外区域,主要参与细胞脂肪酸和脂质代谢等生物学过程。其中HSP70、HSPA4、HSPA5(GRP78/BiP)、HSPA12A、HSPA13、HSP90α、DNAJB1、DNAJC3、HSP30等蛋白的表达水平表达均显着上高。ACOX1、ACOX3、FADS2、SCP2等参与脂质代谢、脂肪酸代谢、羧酸代谢等生物学过程的蛋白表达水平则显着下调。对表达具有显着差异的目标蛋白进行KEGG注释及富集分析,发现它们与蛋白质内质网加工、内质网相关的蛋白质降解(ERAD)、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等20条信号通路显着相关。3.虹鳟肝脏响应慢性热应激的代谢组学研究:采用UHPLC-Q-TOF-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虹鳟慢性热应激前后肝脏代谢物组成和丰度进行了分析。根据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OPLS-DA)计算得到代谢物的变量权重值(VIP),以VIP>1和p-value<0.05作为差异代谢物筛选标准,在慢性热应激虹鳟肝脏组织中共鉴定到152个差异代谢物,其中,热应激后表达上调的有80个,表达下调的有72个。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了的KEGG注释和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脯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蛋氨酸、酪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盐、3-磷酸丝氨酸等代谢物分子显着富集到了与氨酰-tRNA生物合成、蛋白质组消化与吸收、氨基酸代谢等相关的通路。此外,包括甘油磷脂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亚油酸代谢通路在内的脂质代谢相关通路也被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差异代谢物显着富集。4.虹鳟肝脏响应慢性热应激的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数据关联分析:通过计算差异表达蛋白与差异代谢物丰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以及寻找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研究视野下共同的KEGG通路两个手段,对慢性热应激研究中(前述摘要2与3)的组学数据进行了整合分析。最终发现虹鳟肝脏中亚油酸、γ-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棕榈油酸、棕榈酸、油酸等代谢物分子在慢性热应激条件下其丰度发生了显着上调。共有通路研究表明,不饱和脂肪酸合成、α-亚麻酸代谢和脂肪酸降解及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等通路在两类组学研究中均被显着富集。以上结果提示,急性热应激对机体免疫机能产生不利影响,影响虹鳟肝脏脂肪代谢吸收从而导致肝脏功能受损;虹鳟的急性热应反应可能伴随着雌激素表达调控!对慢性热应激条件下虹鳟肝脏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机体可能通过内质网应激介导虹鳟肝脏损伤,并会对其脂质代谢产生显着影响。此外,长期高温刺激下,虹鳟体内能量的供给倾向于依赖氨基酸,而非葡萄糖和脂肪酸。虹鳟肝脏中亚油酸、γ-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棕榈油酸、棕榈酸、油酸等代谢物分子可望作为虹鳟慢性热应激的标志代谢物。本研究为系统解析虹鳟热应激响应的相关分子调控机制,进而为今后耐高温虹鳟遗传改良和新品系选育奠定了良好的科学基础,也为生产实践中虹鳟热应激早期预警和热应激缓解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钟东明[5](2020)在《大刺鳅生长相关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文中提出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属于合鳃目(Symbranchiformes)刺鳅科(Mastacembelidae)刺鳅属(Mastacembelus)。近年来由于捕捞过度,野生大刺鳅群体逐渐萎缩。有关人工养殖大刺鳅研究方面的报道较少,对大刺鳅生长内部分子机制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刺鳅的应用价值,为后续大刺鳅全人工繁育增加基础数据,本实验,使用同源克隆和RACE法克隆了大刺鳅生长相关基因(ghrh、gh、igf-1、igf-2、mstn),研究了这些基因在大刺鳅组织、胚胎和胚后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同时研究了在体注射不同浓度的大刺鳅GHRH多肽、LHRH-A2及RNA干扰ghrh对ghrh、gh、igf-1、igf-2、mstn m RNA表达的影响。为阐明大刺鳅各生长基因之间的调控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大刺鳅ghrh、gh、igf-1、igf-2、mstn基因c DNA全长分别是1090 bp、815bp、2989 bp、1446 bp、2690 bp,开发阅读框(ORF)分别为429 bp、615 bp、558 bp、648 bp、1331 bp;分别编码142、204、185、215、376个氨基酸。5′-UTR分别是121 bp、33 bp、305 bp、117 bp、200 bp;3′-UTR分别是540 bp、167 bp、2126 bp、681 bp、1359 bp。通过软件分析:GHRH氨基酸序列具有19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27个氨基酸组成的Hormone_2家族成熟肽结构域。GH氨基酸具有17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保守的4个半胱氨酸残基(Cys)。IGF-1氨基酸具有43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56个氨基酸组成的IIGF结构域。IGF-2氨基酸具有52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58个氨基酸组成的IIGF家族结构域和56个氨基酸组成的IGF2_C结构域。MSTN具有22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9个保守Cys。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大刺鳅GHRH与鲈形目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黄金鲈(Perca flavescens)的序列一致性均超过90%。大刺鳅GH与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黄鳝(Monopterus albus)同源度较高;分别为95.59%、95.07%、92.16%,与陆生动物的同源度仅为25.49%~33.33%。大刺鳅IGF-1与其他脊椎动物IGF-1序列同源性为:48.37%~94.05%,其中与鲈形目的黄鳍鲷(Acanthopagrus latus)、斜带石斑鱼、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的序列一致性均超过90%。大刺鳅IGF-2与其他脊椎动物IGF-2序列同源性为:44.44%~92.09%,其中金钱鱼的序列一致性均最高(90.09%)。大刺鳅MSTN与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斑鳜同源度较高;分别为94.68%、93.09%、92.55%。所有氨基酸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大刺鳅与黄鳝、鲈形目鱼类聚在一大支。说明大刺鳅与黄鳝、鲈形目鱼类亲缘关系较近。2.采用real time q PCR方法检测了大刺鳅ghrh、gh、igf-1、igf-2、mstn m RNA在大刺鳅成鱼脑、肌肉、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胃、肠、眼、鳃和卵巢,精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ghrh m RNA只在脑中高表达,其他组织表达量极低。gh m RNA在脑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肝脏、肌肉、性腺和心脏,肠道中表达量最低。大刺鳅igf-1 m RNA和igf-2 m RNA都在肝脏中高表达,其他组织也有少量表达。大刺鳅mstn m RNA在肌肉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眼、脑、性腺和心脏,鳃中表达量最低。3.采用real time q PCR方法检测了大刺鳅ghrh、gh、igf-1、igf-2、mstn m RNA在大刺鳅胚胎和胚后发育过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大刺鳅ghrh m RNA在胚胎发育各阶段表达量极低,几乎不表达,在胚后发育各时期有逐步上升的趋势。大刺鳅胚胎发育各个阶段均检测到gh m RNA的表达,囊胚期表达量较高,其次为原肠胚期,肌节出现期和出膜期表达量较低。胚后发育中gh基因表达量相对稳定。大刺鳅两种igf m RNA在胚胎各发育时期都有表达,胚后发育各阶段表达量有逐步升高的趋势。在大刺鳅胚胎和胚后发育各个时期均检测到mstn m RNA的表达,其中,囊胚期表达量最高,原肠胚期次之,肌节出现期和出膜期mstn表达量较低。胚后发育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4.注射大刺鳅GHRH多肽对大刺鳅脑ghrh m RNA表达量具有抑制作用,对大刺鳅脑gh m RNA表达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中高浓度GHRH多肽对肝脏igf-1 m RNA和igf-2 m RNA表达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大刺鳅GHRH多肽对大刺鳅肌肉mstn m RNA表达水平影响较小。以上结果说明短时间内增加GHRH对gh、igfs的表达具有显着的影响。5.注射LHRH-A2对大刺鳅脑ghrh m RNA表达量没有显着影响。注射LHRH-A2对大刺鳅脑gh m RNA表达量具有极明显的促进作用。注射LHRH-A2对大刺鳅肝脏igf-1 m RNA表达量具有促进作用,但没有显着差异(P>0.05)。注射LHRH-A2对大刺鳅肝脏igf-2 m RNA表达量具有促进作用。LHRH-A2对大刺鳅肌肉mstn m RNA表达水平影响较小,以上结果说明LHRH-A作为Gn RH类似物对gh、igfs的表达具有一定影响。6.经GHRH si RNA干扰后,大刺鳅ghrh基因转录水平下降,对生长激素gh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gh基因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大刺鳅igf-1 m RNA和igf-2 m 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注射大刺鳅GHRH si RNA 3h~12小h,大刺鳅mstn m 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没有显着差异。
魏亚丽[6](2020)在《基于RNA-seq的高温条件下尼罗罗非鱼脑和肝脏的转录组分析》文中认为鱼类作为生活在水中的变温动物,温度的变化会对鱼类机体各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当温度变化处于鱼类适宜的温度区范围时,鱼类可以进行正常的生长和繁殖等活动,但是当环境温度的变化太大,超出它们可以承受的能力范围时,就会对鱼类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极有可能会导致病害的发生或死亡。罗非鱼是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养殖鱼类,夏季持续性高温及全球变暖的加剧,对罗非鱼的生长和养殖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罗非鱼在高温胁迫下的分子机制的探究,对于罗非鱼在持续性高温下的养殖管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但是目前罗非鱼在转录水平上进行的持续性高温胁迫的研究仍显薄弱,高温条件影响罗非鱼生长的分子机制尚未见报道。大脑和肝脏是鱼类重要的温度响应调控器官,本研究以尼罗罗非鱼幼鱼为实验材料,在持续性的高温处理过程中,统计其体长、体重生理指标,并采集高温组(36℃)和对照组(28℃)的脑和肝脏组织样品,基于RNA-seq对各组织样品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如下:本实验对高温胁迫不同时间下的罗非鱼幼鱼进行体长及体重生理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28℃)相比,在持续性高温(36℃)处理下,罗非鱼的生长受到限制,随着持续性高温处理时间的增加,其生长速率变慢。我们通过对罗非鱼高温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脑组织样品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6个大脑文库共获得41.37 Gb Clean Data,28℃对照组与36℃处理组之间在30d、50d、70d分别确定了2777,2873和3284个差异表达基因。在30d比较文库中,表达上调的基因1613个,表达下调的基因1164个;在50d比较文库中,表达上调的基因1250个,表达下调的基因1623个;在70d比较文库中,表达上调的基因1800个,表达下调的基因1484个。进一步通过GO和KEGG分析发现,高温胁迫响应涉及了多种生物学途径,如细胞调控、氨基酸代谢以及免疫调控等。其中MAPK信号通路(MAPK signaling pathway),GnRH信号通路(GnRHsignaling pathway),细胞周期(Cell cycle)等通路被显着富集。我们进一步对细胞周期通路进行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基因表达下调,间接抑制了罗非鱼的生长。最后,通过RT-q PCR实验对Gn RH信号通路及其他相关通路中的8个差异基因进行验证,证实了RNA-seq结果的可靠性。我们通过对罗非鱼高温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肝脏组织样品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6个肝脏文库共获得39.23 Gb Clean Data,28℃对照组与36℃处理组之间在30d、50d、70d分别确定了4342,3139和3042个差异表达基因。在30d比较文库中,表达上调的基因3026个,表达下调的基因1316个;在50d比较文库中,表达上调的基因1352个,表达下调的基因1787个;在70d比较文库中,表达上调的基因1702个,表达下调的基因1340个。进一步通过GO和KEGG分析发现,与能量代谢、蛋白质折叠以及免疫等相关的多个通路被显着富集。我们进一步对内质网蛋白质加工通路进行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差异基因表达上调,且参与介导细胞凋亡的发生。我们通过RT-q PCR实验对m TOR信号通路及相关通路中的8个差异基因进行验证,证实了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可靠性,我们也进一步通过细胞凋亡实验进行了表型印证。最后,我们通过对罗非鱼脑和肝脏的转录组比较分析,发现罗非鱼神经内分泌方面的调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罗非鱼的生长。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转录组分析对罗非鱼受到高温胁迫后的大脑和肝脏组织的调控作用机制进行探究,分析了罗非鱼在高温条件下相关的差异基因及调控通路,为解析罗非鱼高温胁迫响应的调控作用机理奠定理论基础,也为发展罗非鱼高温健康养殖管理技术提供参考。
狄正凯[7](2020)在《光照对循环水系统中墨瑞鳕生长、肌肉营养成分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墨瑞鳕(Maccullochella peelii,Mitchell),原产于澳大利亚,是一种优质的淡水经济鱼类。墨瑞鳕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属于名特优水产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高档的水产品也越来越受欢迎。墨瑞鳕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高品质鱼类在国内的需求量逐年递增,市场潜力也不断扩大。在自然界中,光照总是遵循某种规律发生着周期性的变化,它的变动能引发动物内在的一些生理机制,进而调节其体内的各项生命活动。对鱼类来说,光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环境因子,对其生长发育、摄食游泳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影响,而如何利用或是消除这种影响对于提高鱼类人工养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探究光照因子对墨瑞鳕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及应激反应影响的变化规律,合理选择光照条件,对促进墨瑞鳕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项研究基于水产动物生理生态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以墨瑞鳕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三个实验,实验一使用两项分组无重复的实验方法,探究了光照强度M(1200 lx,2400 lx,3600 lx)和光照周期N(12L:12D,18L:6 D,24L:0D)两个因素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墨瑞鳕幼鱼的生长性能、生理指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实验二探究了光照周期(12L:12D,15L:9D,18L:6D,21L:3D)对墨瑞鳕生长、肌肉营养及养殖收益的影响;实验三探究了光照强度(1200 lx,1500l x,1800 lx,自然光)对墨瑞鳕生长、肌肉营养及养殖收益的影响;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墨瑞鳕幼鱼生长性能、生理指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在1200 lx光照强度下,墨瑞鳕的终重,饲料转化率和饵料系数均显着优于3600 lx光照组(P<0.05);不同光照强度对墨瑞鳕的日增重和存活率均有一定影响,但未观察到显着性(P>0.05);在18L:6D光照条件下,墨瑞鳕的饲料转化率和饵料系数明显优于24L:0D光照组(P<0.05);而不同光照周期对墨瑞鳕的终重、日增重及成活率均未产生显着影响(P>0.05);18L:6D光照条件下墨瑞鳕肌肉中灰分和粗脂肪含量最高,并且显着高于24L:0D和12L:12D光照组(P<0.05),不同光照强度对墨瑞鳕肌肉营养成分均未产生明显影响(P>0.05)。此外,1200 lx的光照强度下,墨瑞鳕血清中总蛋白(TP)和球蛋白(GLB)的含量显着高于其它组(P<0.05)。相反,不同光照周期下墨瑞鳕血清中尿素氮(BUN)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血清中的其他指标(甘油三酯、白蛋白、皮质醇等)均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2.不同光照周期对循环水系统中墨瑞鳕生长、肌肉营养成分及养殖收益的影响在15L:9D光照条件下,墨瑞鳕的终重、日增重及特定生长率均显着高于其它三组(P<0.05),而21L:3D光照组显着低于其它三组(P<0.05);15L:9D光照组中墨瑞鳕肌肉中粗脂肪的含量最高,21L:3D光照组中墨瑞鳕肌肉中粗脂肪的含量最低,并且显着低于12L:12D和15L:9D光照组(P<0.05);另外,15L:9D光照条件下,墨瑞鳕肌肉中苏氨酸、谷氨酸、缬氨酸、络氨酸、赖氨酸、氨基酸总量及必须氨基酸总量达到最大值,并且显着高于18L:6D光照组(P<0.05);12L:12D光照条件下,墨瑞鳕肌肉中甘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及非必须氨基酸达到最大值,其中甘氨酸和非必须氨基酸总量均显着高于18L:6D和21L:3D光照组(P<0.05);15L:9D光照组所需的总成本最高,但总收益、总净收益和收益成本比均显着高于其它实验组(P<0.05),21L:3D光照组所需的成本最低,但总收益、总净收益和收益成本比均显着低于其它实验组(P<0.05)。3.不同光照强度对循环水系统中墨瑞鳕生长、肌肉营养及养殖收益的影响在1500 lx光照条件下,墨瑞鳕的终重、日增重及特定生长率均显着高于其它三组(P<0.05),而1200 lx和自然光照组显着低于其它两组(P<0.05)。1500 lx光照组中墨瑞鳕肌肉灰分和粗脂肪含量均显着高于其它三组(P<0.05);自然光照组中墨瑞鳕肌肉中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显着高于其它各组(P<0.05);此外,自然光照条件下,墨瑞鳕肌肉中天冬氨酸、苏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络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及非必须氨基酸总量均达到最大值,并且显着高于1500 lx光照组(P<0.05);在1500 lx组中,尽管投入的成本最高,但由于较快的生长速率,其总收益、总净收益和收益成本比均显着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而自然光照组的投入成本最少,但其总收益、总净收益和收益成本比均显着低于其他实验组(P<0.05)。总之,实验结果表明,光照周期和光照强度对墨瑞鳕的生长、肌肉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及生理指标均具有显着影响。在循环水系统养殖过程中,科学合理的使用人工照明,对提高水产养殖技术、改善养殖环境、增加养殖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李嘉禧[8](2020)在《不同养殖密度对金鱼生长、生理生化以及食欲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模式可在有限养殖面积内提高经济效益而受到广大水产养殖户的青睐,但过高的养殖密度往往对鱼类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养殖密度是水产养殖中重要的环境因素,养殖密度对鱼类的影响存在物种间差异,因此研究养殖密度对不同鱼类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金鱼(Carassius auratus)又称金鲫鱼,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鲫属(Carassius),是野生鲫鱼经过长期人工驯化后的衍生物种,是常见的观赏鱼类,又因具有驯养容易、个体大小适中、血液采样方便等优点,也是研究鱼类生长及摄食的理想对象。本文以金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对金鱼生长、生理生化以及食欲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不同养殖密度对金鱼生长指标的影响选择初始体均重为13.23±0.60 g的健康金鱼,设计低(3.29 g/L)、中(7.40g/L)、高(14.79 g/L)三种养殖密度,每组三个重复,养殖28 d后统计生长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摄食率、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肝体指数明显下降,低密度养殖组的生长指标最好,各养殖密度组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低密度养殖组金鱼的体重和体长增长最快,养殖28 d时低密度养殖组金鱼的体重和体长显着性高于中、高密度养殖组(P<0.05),中、高密度养殖组间则无显着性差异(P>0.05);三种养殖密度组间金鱼肥满度及存活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从三种养殖密度的生长指标上看,低密度养殖组金鱼的生长效果最佳。2.不同养殖密度对金鱼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养殖28 d后,每种养殖密度随机抽取9尾鱼,检测金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包括血糖、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尿素氮。结果显示甘油三酯的含量、谷草转氨酶以及谷丙转氨酶活力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各养殖密度组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三种养殖密度组金鱼血糖、总蛋白、胆固醇、肌酐以及尿素氮的含量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果推测金鱼在高密度养殖下对能量的需求量增大,高密度养殖对金鱼肝脏造成损害。3.不同养殖密度对金鱼食欲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利用RT-PCR和RACE方法,从金鱼肝脏中克隆两种B型瘦素c DNA全长序列,命名为leptin-BⅠ和leptin-BⅡ。金鱼两种leptin-B开放阅读框均为509 bp,编码长为168个氨基酸成熟肽。金鱼leptin-BⅠ和leptin-BⅡ都具有典型的四个α-螺旋束构象,属于I类细胞因子家族,是外周调节系统分泌的抑制食欲因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三种养殖密度28 d后金鱼肝脏中四种瘦素(leptin-AⅠ、leptin-AⅠI、leptin-BⅠ和leptin-BⅡ)以及大脑中促摄食神经肽(NPY、Apelin、Ag RP和Orexin)和厌食神经肽(CCK、CART、MCH和POMC)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高密度养殖组金鱼四种瘦素、促摄食神经肽NPY、厌食神经肽CCK、CART和MCH mRNAs表达量均显着高于低、中密度养殖组(P<0.05),低、中密度养殖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中、高密度养殖组金鱼Orexin m RNA表达量显着高于低密度养殖组(P<0.05),中、高密度养殖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三种养殖密度组间金鱼Apelin、Ag RP及POMC mRNAs表达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当养殖密度达到14.79 g/L时,金鱼体内食欲调节因子NPY、Orexin、CCK、CART、MCH及leptin mRNAs表达量升高,协同作用下参与金鱼在养殖压力下应激反应和摄食行为的改变。综合上述结果,本实验金鱼低密度养殖组(3.29 g/L)生长速率最快,金鱼养殖效果随着养殖密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在金鱼的集约化养殖模式下,适当的降低养殖密度有利于促进金鱼的生长。
陈生熬[9](2019)在《叶尔羌高原鳅早期发育及盐碱适应生理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Hedinichthys)yarkandensis(Day),地方名:狗头鱼(Dog-head)。属鲤形目(Cyprinidformes)、鳅科(Cobitidae)、条鳅亚科(Nemachilinae)、高原鳅属(Triplophysa)、鼓鳔鳅亚属(Hedinichthys);曾广泛分布于塔里木河水系,是优势特有鱼类,是塔里木河水系中生长较快、个体较大的一种鳅科鱼类,最大个体长达33.0 cm、体重425 g。2015年,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编制《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中叶尔羌高原鳅被定为“易危(VU)”。《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2018,修订),列为Ⅱ级重点保护水生动物。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塔里木河水系采集叶尔羌高原鳅528尾、其他高原鳅鱼类199尾、外来鱼类2037尾,共计采集鱼类2764尾,以及通过塔里木大学水产试验站养殖样本2000尾。通过对样本进行测定、分析和处理,对叶尔羌高原鳅早期发育和盐碱耐受生理机制进行了研究。获得主要结论如下:1.塔里木河水系渔业调查中发现,阿拉尔点水温较高,台特玛湖最低约为14℃,与其他采样点差异显着(p<0.05);溶解氧、温度和pH值基本相差无几;盐碱浓度,阿拉尔、台特玛湖、盖孜河三者差异不显着(p>0.05);和田河盐度最高8.86±2.9093,台特玛湖碱度浓度最高6.90±0.2409 g/L,盐度浓度最低为阿克苏河0.43±0.3056,碱度浓度0.65±0.0714 g/L。塔里木河水系2764尾鱼类,隶属于6目10科19属25种。鲤形目鱼类最多,其次是鲈形目20.48%,土着鱼类占26.30%,外来鱼类占73.70%。其中,多数土着鱼类属于华西区(中亚高山区)中的塔里木亚区;5种土着高原鳅属鱼类的体长与体重中显示,隆额高原鳅基本符合匀速生长,叶尔羌高原鳅与其他3种鱼类其余均为异速生长。其中,盐度S在13左右高原鳅的数量较多,从数量上来观察阿克苏河中小鳔高原鳅大于盖孜河中巨头高原鳅大于尼雅河隆额高原鳅。叶尔羌高原鳅种群数量,在一定盐碱浓度范围内,与盐度浓度(S)成正相关,与碱度浓度(A)负相关。2.叶尔羌高原鳅,卵微黏性,略有沉性,受精卵呈卵圆形,卵径为0.060±0.052mm,在水温(20±1.0)℃下,历时65h34min完成整个7个阶段的胚胎发过程;根据卵黄囊、体色、鼓鳔和须发育特征将胚后发育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初孵卵黄囊仔鱼平均全长2.0±0.65 mm,出膜后7 d,卵黄囊吸收完毕,完全消失;初孵仔鱼继续培育至16 d龄,仔鱼鳃盖后缘鼓鳔明显长出,须清晰可辨,体色加深,心脏红色素明显,体色与成体相似,标志后期仔鱼发育完全进入稚鱼期,此时鱼苗平均全长8.0±0.45 mm;培育至30 d龄,仔鱼鼓鳔完全,鳃盖张合明显,身体透明特征消失,稚鱼阶段完成发育进入幼鱼期,此时平均全长达13.0±0.55 mm,其外部形态和生态习性均与成鱼相似。试验中,卵黄囊长度(LY)和出膜天数(D)的关系式:LY=0.0286D2-0.0636D+3.1196(R2=0.9050);用直线方程拟合卵黄囊长度(LY)和卵黄囊仔鱼全长(LT)的关系式:LY=-1.315LT+5.368(R2=0.8199);拟合卵黄囊仔鱼全长(LT)和出膜后仔稚鱼天数(D)的关系式:LT=-0.0263D2+0.5113D+1.6169(R2=0.9890)。3.叶尔羌高原鳅仔鱼3日龄即开口摄食,进入混合营养期,仔鱼卵黄囊于67 d龄消耗完毕,混合营养期维持仅为34 d。初次摄食点出现在3 d龄时,摄食率仅为16.7%,初次摄食率最高达在7 d龄,摄食率可达90%,PNR出现在仔鱼孵出后的89 d龄。3日龄后饥饿对仔鱼卵黄吸收速度影响显着(p<0.05);摄食仔鱼生长呈线性增加,饥饿仔鱼生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叶尔羌高原鳅仔鱼的最佳投喂时间应在仔鱼开口后4 d之内。叶尔羌高原鳅仔鱼个体较小,对于初次摄食饵料的的选择范围较小,食谱范围窄,初孵仔鱼死亡率高,对于高原鳅属仔鱼开口饵料有待进一步开发。叶尔羌高原鳅生长中,投喂6次是体重增势明显;绝对生长率中,相对生长率(RGR)和瞬时生长率(SGR)中其他投喂次数与投喂6次差异极为显着(p<0.01)。每天投喂微粒子(WL)与其他饲料差异显着(p<0.05)。绝对生长率(AGR)和相对生产率(RGR)及瞬时生长率(SGR)在不同光照下差异极为显着(p<0.01),自然光下生长最为旺盛。4.叶尔羌高原鳅受精卵孵化率、存活率及仔鱼活力系数,当盐度浓度26和碱度浓度0.51.5 g/L时表现最高;随着盐碱浓度的升高,超过阈值后孵化率和成活率日趋降低;SAI和孵化率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式Y=0.0075X+0.7035(R2=0.9371),SAI和畸形率却表现出二项式的关系式,Y=-0.0053X2+0.3027X-3.3947(R2=0.9999)。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仔稚鱼行为表现出先行出现狂躁和急游,力竭而死,体表黏液增多,头和腹微显红点。仔稚鱼盐度浓度下在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7334、6.4007、5.6797和5.3928,SC为2.6893;仔稚鱼耐受性碱度浓度下在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9194 g/L、2.7417 g/L、1.7618 g/L和1.0281 g/L,SC为0.5754 g/L。成鱼不同盐度浓度下在24 h、48 h、72 h、96 h时试验鱼盐度耐受性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是13.9790、12.9200、12.1170、10.7700;SC为5.8852;碱度浓度下在24 h、48 h、72 h、96 h时试验鱼碱度耐受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1645 g/L、4.0047 g/L、3.6017 g/L、2.9524 g/L;SC为0.9316 g/L。叶尔羌高原鳅仔稚鱼在盐度浓度S4和碱度浓度A0.5g/L下全长、体重、绝对生长率和瞬时生长率生长优势最明显。幼鱼在盐度浓度S2和碱度浓度A0.5g/L时有所不同。成鱼阶段,盐度浓度S4和碱度浓度A0.5 g/L差异显着(p<0.05),生长趋势最明显。5.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血液中Na+和Cl-明显较高。24h、48h、72h、96h时,血液总蛋白(TP)、球蛋白(GL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CHO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等各个生化指标均有所不同;多数指标的变化主要集中在48h和72h之间;NKA在72h时差异不显着(p>0.05),高盐碱浓度和低盐碱浓度中,均表现出较低活力。在组织学上,叶尔羌高原鳅,鳃小片(GL),缩短弯曲,随着盐度浓度的变大,泌氯细胞(CC)增加但不明显,胞体增大。盐碱浓度随时间增加过程中肾小球萎缩(G),肾小囊膨大(BC),肾小管萎缩,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变性,远曲小管和近曲小管(PI和PⅡ)萎缩,集合小管(CS)和颈部(NE)萎缩现象较前者较甚。肠绒毛上的单层柱状上皮细胞(SCE)有增厚迹象,内中内含的杯状细胞(GC)数也明显减少,杯状细胞大小差异也较为明显,纹状缘损坏严重。从叶尔羌高原鳅21个样本中共检测到raw reads 118.22 Mb,经初步筛选过滤后clear reads为112.34 Mb。不同盐碱度下叶尔羌高原鳅组装unigenes的平均长度为1703 bp(29.76%)。GO功能富集细胞成分分类(Cellular Component,CC)中,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分类中,细胞过程主要占19.76%;分子功能范围(Molecular Function,MF)内,连接占45.63%。KEEP富集中,主要是信号转导途径和一般功能基因预测。与对照组相比,在盐度实验组中有1794个上调表达DEGs(fold-change ratio实验组/对照组>2,FDR p-value<0.05)和1180个下调表达基因(fold-change<0.5,FDR p-value<0.05);在碱度浓度实验组中共鉴定出2495个上调表达基因和2463个下调表达基因。盐碱浓度会对结合样受体信号通路、癌症通路、Ras信号、病毒致癌等通路及其下游调控机制产生显着影响。与其他盐碱浓度组相比,盐度浓度S4和碱度浓度A0.5时fubp3、glud、galphai2、gbas和slco2b1的表达中显着升高,而prkci、zfyve16和abcc13的表达变化趋势与之相反。
宋晓然[10](2019)在《igf1和trim63a基因在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中的克隆及表达差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因其营养丰富、肉质鲜嫩深受欢迎,仅靠捕捞野生资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量,但是泥鳅的体型较小,生产量较低,随着国内泥鳅养殖规模的扩大,如何提高其养殖生产量成为越来越多学者的研究重点。本研究通过对泥鳅二倍体和四倍体不同组织和不同胚胎发育时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及肌肉环状指基因1a(tripartite motif containing,trim63a)的基因表达量及雌二醇处理后两种倍性泥鳅不同组织中igf1与trim63a的表达模式变化的研究,探讨igf1、trim63a参与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肌肉蛋白代谢与生长的调控机理,为泥鳅新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克隆得到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igf1基因的cDNA序列,经比对发现二倍体与四倍体igf1基因的cDNA序列基本一致,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泥鳅二倍体igf1 cDNA序列大小为692 bp,包含483 bp ORF,编码160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Igf1的氨基酸结构具有高度保守性,与斑马鱼氨基酸序列最为相近;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该基因与传统进化的分类地位一致。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人工繁殖获得的泥鳅二倍体和四倍体胚胎不同发育时期以及二倍体与四倍体成鱼不同组织中igf1 mRNA的表达量。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igf1在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胚胎的13个发育时期均有表达,不同倍性的胚胎表达差异较大,igf1在二倍体胚胎的受精卵期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胚胎发育时期,在四倍体胚胎的出膜期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胚胎时期。igf1在四倍体胚胎4-8细胞期的表达量显着高于二倍体,在肌肉效应期的表达量显着低于二倍体。igf1在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成鱼的7个组织中均有表达,igf1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6个组织,其次是肌肉。研究表明,igf1在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但其调控机制不同,在二倍体与四倍体成鱼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相似,可能具有参与调节机体生长的相似功能。2.克隆获得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trim63a基因的cDNA序列,经比对发现二倍体与四倍体trim63a基因的cDNA序列基本一致,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泥鳅二倍体trim63a cDNA序列大小为1035 bp,编码344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Trim63a的氨基酸结构具有高度保守性,与斑马鱼氨基酸序列最为相近;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该基因与传统进化的分类地位一致。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人工繁殖获得的泥鳅二倍体和四倍体胚胎不同发育时期以及二倍体与四倍体成鱼不同组织中trim63a mRNA的表达量。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trim63a在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胚胎的13个发育时期均有表达,不同倍性的胚胎表达差异较大,trim63a在神经胚期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胚胎发育时期。trim63a在四倍体胚胎4-8细胞期的表达量显着低于二倍体,在肌节出现期期的表达量显着高于二倍体。trim63a在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成鱼的7个组织中均有表达,trim63a在肌肉和心脏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5个组织。研究表明,trim63a可能参与调节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胚胎发育时期肌肉代谢,在二倍体与四倍体成鱼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相似,且具有组织特异性,可能具有参与肌肉分解途径的相似功能。3.采用腹腔注射处理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成鱼,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在注射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17β-E2)后不同时段(6 h、12 h、24 h、14 d)心脏、肝脏、肌肉和血液igf1和trim63a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7β-E2在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成鱼中的效应时间不一致,但注射后肌肉和血液中的igf1 mRNA表达量显着上调,肝脏和肌肉中的trim63a mRNA表达量显着上调。注射两周后各组织中igf1和trim63a mRNA的表达量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表明17β-E2可能已经被鱼体代谢。综上所述,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中igf1和trim63a均参与调控肌肉蛋白代谢过程,肌肉代谢与机体生长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探究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中igf1和trim63a的表达模式有利于掌握泥鳅肌肉生长的规律,为今后培育生长较快的泥鳅提供理论基础。
二、神经内分泌因子对鱼类生长及繁殖的调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经内分泌因子对鱼类生长及繁殖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1)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抗氧化、免疫、脂肪酸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脂质对鱼类的营养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
1.1.1 脂质的营养作用及其生物学功能 |
1.1.2 脂质的代谢途径 |
1.1.3 脂肪酸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代谢途径 |
1.2 鱼类对饲料中脂质需求量的研究进展 |
1.2.1 鱼类饲料的最佳脂质水平的研究 |
1.2.2 鱼类对必需脂肪酸需求量的研究 |
1.3 鱼类脂质代谢及其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
1.3.1 饲料脂质对鱼类脂肪含量的影响 |
1.3.2 饲料脂质对鱼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1.3.3 饲料脂质对鱼类脂质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
1.4 鱼类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1 鱼类PPARα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2 鱼类瘦素及其受体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3 鱼类脂联素及其受体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 脂质对鱼类抗氧化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
1.6 脂质对鱼类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
1.8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饲料的主要原料 |
2.2.3 饲料配方 |
2.2.4 饲养和管理 |
2.2.5 样品的采集 |
2.2.6 样品的测定及计算方法 |
2.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3 结果 |
2.3.1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存活率的影响 |
2.3.2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3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肪含量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饲料的主要原料 |
3.2.3 饲料配方 |
3.2.4 饲养和管理 |
3.2.5 样品的采集 |
3.2.6 样品的测定及计算方法 |
3.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3 结果 |
3.3.1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形体指标的影响 |
3.3.2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全鱼成分的影响 |
3.3.3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肪酶和脂肪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抗氧化、免疫及相关基因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饲料的主要原料 |
4.2.3 饲料配方 |
4.2.4 饲养和管理 |
4.2.5 样品的采集 |
4.2.6 样品的测定方法 |
4.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3 结果 |
4.3.1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脾指数的影响 |
4.3.2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4.3.3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
4.3.4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5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白细胞介素1β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6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干扰素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研究对象 |
5.2.2 饲料的主要原料 |
5.2.3 饲料配方 |
5.2.4 饲养和管理 |
5.2.5 样品的采集 |
5.2.6 样品的测定方法 |
5.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3 结果 |
5.3.1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各组织器官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肪酸代谢相关因子及相关基因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研究对象 |
6.2.2 饲料的主要原料 |
6.2.3 饲料配方 |
6.2.4 饲养和管理 |
6.2.5 样品的采集 |
6.2.6 样品的测定方法 |
6.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
6.3 结果 |
6.3.1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血清中瘦素浓度的影响 |
6.3.2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血清中脂联素浓度的影响 |
6.3.3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PPARα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4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瘦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5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瘦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6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联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7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联素受体1 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8 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脂联素受体2 基因表达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7.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
(2)不同捕捞策略对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生长和繁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捕捞引起鱼类进化 |
1.1.1 捕捞引起鱼类进化研究进展 |
1.1.2 国际研究 |
1.1.3 国内研究 |
1.2 不同捕捞策略对鱼类的影响 |
1.2.1 鱼类生长 |
1.2.2 性成熟 |
1.3 海水青鳉作为模式物种的优势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捕捞策略对海水青鳉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3.1 不同捕捞策略对海水青鳉卵径的影响 |
2.3.2 不同捕捞策略对海水青鳉仔鱼的影响 |
2.3.3 不同捕捞策略下海水青鳉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
2.3.4 不同捕捞策略对海水青鳉生长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不同捕捞策略下对海水青鳉卵径和孵化率、存活率的影响 |
2.4.2 不同捕捞策略下对海水青鳉不同生长阶段的影响 |
第三章 不同捕捞策略对海水青鳉繁殖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3.1 不同捕捞策略下捕捞时体长分布 |
3.3.2 不同捕捞策略下捕捞后的性比变化 |
3.3.3 不同捕捞策略下成熟雌鱼繁殖力及其他性成熟指标 |
3.4 讨论 |
3.4.1 不同捕捞策略下捕捞前后性状改变 |
3.4.2 不同捕捞策略下海水青鳉繁殖力变化 |
第四章 不同捕捞策略下同代之间海水青鳉GH、IGF表达量变化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同代际间四种捕捞策略下同组织中GH、GHR及相关基因表达 |
4.3.2 同代际间四种捕捞策略下不同组织中同种基因表达 |
4.3.3 实验用鱼表型性状差异 |
4.4 讨论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致谢 |
(3)贝氏高原鳅高原适应性的遗传基础及其低温耐受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高原鳅属鱼类的研究进展 |
1.1 高原鳅属鱼类概述 |
1.2 高原鳅属鱼类的形态特征 |
1.3 高原鳅属鱼类的生物学研究 |
1.4 高原鳅属鱼类的多样性研究 |
1.5 高原鳅属鱼类的适应性研究 |
2 鱼类基因组的研究进展 |
2.1 模式动物的基因组研究 |
2.2 经济鱼类的基因组研究 |
2.3 其他鱼类的基因组研究 |
3 鱼类低温耐受性的研究进展 |
3.1 低温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
3.2 低温对代谢系统的影响 |
3.3 低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贝氏高原鳅全基因组的测序、组装及注释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动物及组织采样 |
2.2 主要试验试剂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组和RNA测序 |
3.2 基因组大小评估 |
3.3 贝氏高原鳅基因组De novo组装 |
3.4 Hi-C辅助组装 |
3.5 基因组注释结果 |
4 讨论 |
第3章 贝氏高原鳅高原适应性的遗传基础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
2.2 基因家族聚类 |
2.3 系统进化分析 |
2.4 基因家族扩张和收缩分析 |
2.5 正选择分析 |
2.6 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
3.2 基因家族聚类和系统发育分析 |
3.3 正选择分析 |
3.4 贝氏高原鳅的基因家族扩张与收缩 |
3.5 贝氏高原鳅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
4 讨论 |
4.1 高原鳅系统发育及演化历史 |
4.2 贝氏高原鳅种群历史动态 |
4.3 贝氏高原鳅高原适应性的遗传基础 |
第4章 贝氏高原鳅低温耐受性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动物 |
2.2 主要试验试剂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RNA-seq测序 |
3.2 脂质组学检测结果 |
3.3 游离脂肪酸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低温对贝氏高原鳅机体代谢的影响 |
4.2 低温对贝氏高原鳅激素分泌的影响 |
4.3 低温对贝氏高原鳅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1.本研究主要结论 |
2.展望 |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在读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 |
(4)虹鳟肝脏响应高温胁迫的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热应激对鱼类的影响 |
1.1.1 鱼类应激简介 |
1.1.1.1 应激的概念 |
1.1.1.2 应激原的种类 |
1.1.1.3 鱼类应激的一般反应模式 |
1.1.2 热应激对鱼类生理机能的影响 |
1.1.2.1 热应激的概念 |
1.1.2.2 热应激对鱼类代谢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
1.1.2.3 热应激对鱼类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1.1.2.4 热应激对鱼类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
1.1.2.5 热应激对鱼类免疫机能的影响 |
1.2 鱼类热应激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1.2.1 热应激与热休克蛋白的表达 |
1.2.2 鱼类热应激的系统生物学研究进展 |
1.3 蛋白质组学概述 |
1.3.1 蛋白质组学及其研究内容 |
1.3.2 蛋白质组学研究采用的技术手段 |
1.3.3 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3.3.1 非靶向定量蛋白质组学 |
1.3.3.2 靶向定量蛋白质组学 |
1.3.3.3 数据依赖采集和数据非依赖采集 |
1.4 代谢组学概述 |
1.4.1 代谢组及代谢组学 |
1.4.2 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虹鳟肝脏响应急性热应激的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
2.1.2 蛋白样本制备 |
2.1.2.1 蛋白提取及质量评价 |
2.1.2.2 蛋白酶解 |
2.1.3 蛋白酶解产物的LC-ESI-MS/MS分析 |
2.1.4 基于Maxquant软件的非标记分析 |
2.1.5 数据处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蛋白质提取质量评价 |
2.2.2 急性热应激差异表达蛋白鉴定与定量分析 |
2.2.3 急性热应激差异表达蛋白GO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结果 |
2.2.3.1 蛋白质序列比对(BLAST) |
2.2.3.2 GO功能条目提取和注释 |
2.2.4 急性热应激差异表达蛋白KEGG通路注释及富集分析结果 |
2.3 讨论 |
2.3.1 急性热应激对虹鳟肝脏HSP表达及雌激素信号通路产生影响 |
2.3.2 急性热应激对虹鳟肝脏脂肪代谢产生影响 |
2.3.3 急性热应激对虹鳟免疫功能产生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虹鳟肝脏响应慢性热应激的DIA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与样本采集 |
3.1.2 蛋白样品制备 |
3.1.2.1 蛋白提取 |
3.1.2.2 蛋白质量检测 |
3.1.2.3 蛋白酶解 |
3.1.2.4 质谱前处理 |
3.1.3 参考质谱数据库建立 |
3.1.3.1 高pH反相色谱分离 |
3.1.3.2 nano-HPLC-MS/MS分析 |
3.1.3.3 搜库 |
3.1.4 DIA数据采集及分析 |
3.1.4.1 nano-HPLC-MS/MS数据采集 |
3.1.4.2 数据分析 |
3.1.5 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样本重复相关性检查 |
3.2.2 蛋白质鉴定结果 |
3.2.3 慢性热应激差异表达蛋白鉴定与定量分析 |
3.2.4 慢性热应激差异表达蛋白GO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结果 |
3.2.5 慢性热应激差异表达蛋白KEGG通路注释及富集分析结果 |
3.3 讨论 |
3.3.1 虹鳟肝脏响应慢性热应激的典型差异表达蛋白 |
3.3.2 内质网应激可能参与了慢性热应激导致的虹鳟肝脏损伤 |
3.3.3 PPAR信号通路与慢性热应激后虹鳟肝脏脂质代谢改变 |
3.3.4 虹鳟肝脏对急性和慢性热应激的响应差异 |
3.4 小结 |
第四章 虹鳟肝脏响应慢性热应激的代谢组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与样本采集 |
4.1.2 样本预处理 |
4.1.3 色谱-质谱分析 |
4.1.3.1 主要仪器设备 |
4.1.3.2 色谱条件 |
4.1.3.3 2Q-TOF质谱条件 |
4.1.4 数据处理和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样品质量及方法可靠性评价 |
4.2.1.1 样本相关性 |
4.2.1.2 QC样本总离子流图(TIC)的比较 |
4.2.1.3 总体样本主成分分析(PCA) |
4.2.2 慢性热应激差异代谢物鉴定结果 |
4.2.3 慢性热应激差异代谢物KEGG通路注释及富集分析 |
4.3 讨论 |
4.3.1 慢性热应激影响虹鳟肝脏蛋白质的合成能力 |
4.3.2 慢性热应激影响虹鳟肝脏能量和脂质代谢 |
4.4 小结 |
第五章 虹鳟肝脏响应慢性热应激的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数据关联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数据处理和分析 |
5.1.2.1 Pathway功能模型 |
5.1.2.2 相关性系数模型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基于Pearson系数的相关性热图 |
5.2.2 差异表达蛋白和差异代谢物相关性网络图 |
5.2.3 共有代谢通路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5)大刺鳅生长相关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刺鳅研究概况 |
1.1.1 遗传多样性 |
1.1.2 形态差异 |
1.1.3 养殖繁育技术 |
1.1.4 生理生化特征 |
1.2 鱼类生长相关基因研究 |
1.2.1 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 |
1.2.2 生长激素(GH) |
1.2.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 |
1.2.4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 |
1.3 鱼类RNA干扰技术研究进展 |
1.3.1 RNA干扰的原理及作用机制 |
1.3.2 RNA干扰技术在鱼类中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大刺鳅ghrh、gh、igfs、mstn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动物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主要溶液配制方法 |
2.2 实验方法 |
2.2.1 总RNA的提取和c DNA第一链合成 |
2.2.2 基因全长cDNA克隆 |
2.2.3 PCR产物的回收、分离和纯化 |
2.2.4 连接、转化及测序 |
2.2.5 序列的拼接、比对及分析 |
2.3 结果 |
2.3.1 大刺鳅ghrh、gh、igfs、mstn基因c DNA全长和氨基酸序列分析 |
2.3.2 大刺鳅GHRH、GH、IGFs、MSTN氨基酸序列比对及同源性分析 |
2.3.3 大刺鳅GHRH、GH、IGFs、MSTN系统进化树构建 |
2.4 讨论 |
第三章 大刺鳅ghrh、gh、igfs、mstn基因表达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动物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总RNA的提取 |
3.2.2 Real time q PCR引物设计与合成 |
3.2.3 cDNA的反转录 |
3.2.4 组织和时空特异性表达 |
3.3 结果 |
3.3.1 大刺鳅胚胎发育观察 |
3.3.2 大刺鳅ghrh、gh、igfs、mstn基因组织表达分析 |
3.3.3 大刺鳅ghrh、gh、igfs、mstn基因胚胎及胚后发育时期表达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注射GHRH多肽、LHRH-A2 对大刺鳅ghrh、gh、igfs、mstn基因表达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1.1 动物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取样策略 |
4.2.2 RNA提取 |
4.2.3 Real time q PCR引物设计与合成 |
4.2.4 cDNA反转录 |
4.2.5 Real time q PCR检测 |
4.2.6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不同浓度大刺鳅GHRH多肽对大刺鳅ghrh、gh、igfs、mstn m RNA表达的影响 |
4.3.2 不同浓度LHRH-A2 多肽对大刺鳅ghrh、gh、igfs、mstn m RNA表达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RNA干扰ghrh基因对大刺鳅ghrh、gh、igfs、mstn基因表达的影响 |
5.1 实验材料 |
5.1.1 动物材料 |
5.1.2 实验试剂 |
5.1.3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沉默效率测定 |
5.2.2 取样策略 |
5.2.3 RNA提取 |
5.2.4 Real time-q PCR引物设计与合成 |
5.2.5 cDNA反转录 |
5.2.6 Real time-q PCR检测 |
5.2.7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沉默效率测定结果 |
5.3.2 RNA干扰ghrh基因后对gh、igfs、mstn m RNA表达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6.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基于RNA-seq的高温条件下尼罗罗非鱼脑和肝脏的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温度胁迫对鱼类的影响 |
1.1.1 温度胁迫对鱼类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 |
1.1.2 温度胁迫对鱼类生长方面的影响 |
1.1.3 温度胁迫对鱼类行为方面的影响 |
1.2 转录组及其在鱼类温度胁迫中的研究进展 |
1.2.1 RNA-seq |
1.2.2 温度胁迫下鱼类转录组方面的研究进展 |
1.3 罗非鱼的生物学特征及研究现状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温条件下尼罗罗非鱼脑的转录组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设计 |
2.1.4 总R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
2.1.5 转录组cDNA文库的构建及测序 |
2.1.6 转录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6.1 测序数据质量控制 |
2.1.6.2 参考基因组比对 |
2.1.6.3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2.1.6.4 差异基因的富集分析 |
2.1.7 Real Time-PCR验证 |
2.1.7.1 反转录合成cDNA |
2.1.7.2 引物设计 |
2.1.7.3 RT-q PCR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尼罗罗非鱼生理指标分析 |
2.2.2 转录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2.1 转录组数据的质量及比对分析 |
2.2.2.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2.2.2.3 差异基因功能注释 |
2.2.2.4 差异表达基因 GO 富集分析 |
2.2.2.5 KEGG富集分析 |
2.2.2.6 相关通路分析 |
2.2.2.6.1 Cell cycle信号通路 |
2.2.2.6.2 GnRH信号通路 |
2.2.3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高温条件下尼罗罗非鱼肝脏的转录组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试剂及实验设计 |
3.1.2 总RNA的提取、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
3.1.3 Real Time-PCR验证 |
3.1.4 细胞凋亡实验验证 |
3.1.4.1 实验试剂 |
3.1.4.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转录组测序数据及比对分析 |
3.2.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2.3 差异基因功能注释 |
3.2.4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
3.2.5 KEGG富集分析 |
3.2.6 相关通路分析 |
3.2.6.1 胰岛素信号通路 |
3.2.6.2 内质网蛋白质加工通路 |
3.2.7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分析 |
3.2.8 细胞凋亡验证分析 |
3.2.9 高温条件下罗非鱼脑和肝脏的转录组比较分析 |
3.3 讨论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光照对循环水系统中墨瑞鳕生长、肌肉营养成分及应激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墨瑞鳕养殖研究概况 |
1.1.1 墨瑞鳕的生物学简介 |
1.1.2 墨瑞鳕的人工养殖情况 |
1.2 光照对鱼类生理生态学特征的影响 |
1.2.1 光照对鱼类生长性能的影响 |
1.2.2 光照对鱼类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 |
1.3 循环水养殖系统介绍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对墨瑞鳕幼鱼的生长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与条件 |
2.1.2 实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2.1.3 样品采集 |
2.1.4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2.1.5 生长指标的测定 |
2.1.6 肌肉基本营养成分的测定 |
2.1.7 血液生理指标的测定 |
2.1.8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2 肌肉营养成分 |
2.2.3 血清生理指标 |
2.3 讨论 |
2.3.1 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对墨瑞鳕幼鱼生长的影响 |
2.3.2 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对墨瑞鳕幼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
2.3.3 不同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下墨瑞鳕幼鱼的应激反应 |
2.4 结论 |
第三章 不同光照周期对墨瑞鳕生长、肌肉营养及养殖收益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与条件 |
3.1.2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3.1.3 样品采集 |
3.1.4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3.1.5 生长指标的测定 |
3.1.6 肌肉基本营养成分的测定 |
3.1.7 肌肉氨基酸组成的测定 |
3.1.8 经济分析 |
3.1.9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生长指标 |
3.2.2 肌肉营养成分 |
3.2.3 肌肉氨基酸组成 |
3.2.4 经济收益 |
3.3 讨论 |
3.3.1 光照周期对墨瑞鳕生长的影响 |
3.3.2 光照周期对墨瑞鳕肌肉基本营养成分的影响 |
3.3.3 光照周期对墨瑞鳕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四章 不同光照强度对墨瑞鳕生长、肌肉营养及养殖收益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条件 |
4.1.2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4.1.3 样品采集 |
4.1.4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4.1.5 生长指标的测定 |
4.1.6 肌肉基本营养成分的测定 |
4.1.7 肌肉氨基酸组成的测定 |
4.1.8 经济分析 |
4.1.9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生长指标 |
4.2.2 肌肉营养成分 |
4.2.3 肌肉氨基酸组成 |
4.2.4 经济收益 |
4.3 讨论 |
4.3.1 光照强度对墨瑞鳕生长的影响 |
4.3.2 光照强度对墨瑞鳕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
4.3.3 光照强度对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4.3.4 光照强度对墨瑞鳕养殖效益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五章 论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不同养殖密度对金鱼生长、生理生化以及食欲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环境对鱼类产生应激反应 |
1.1.1 环境胁迫对鱼类产生应激反应 |
1.1.2 鱼类应激反应的意义 |
1.2 养殖密度对鱼类的影响 |
1.2.1 养殖密度对鱼类生长和摄食的影响 |
1.2.2 养殖密度对鱼类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1.2.2.1 养殖密度对鱼类血糖的影响 |
1.2.2.2 养殖密度对鱼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影响 |
1.2.2.3 养殖密度对鱼类代谢酶的影响 |
1.2.3 养殖密度对鱼类食欲调节因子的影响 |
1.2.3.1 鱼类的摄食调控系统 |
1.2.3.2 外周内分泌厌食因子瘦素 |
1.2.3.3 养殖密度对中枢神经促摄食神经肽和厌食神经肽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不同养殖密度对金鱼生长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方法 |
2.1.3 生长指标的测定 |
2.1.4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2.1.5 数据处理 |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养殖密度对金鱼体重和体长的影响 |
2.2.2 不同养殖密度对金鱼生长指标的影响 |
2.2.3 不同养殖密度对金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不同养殖密度对金鱼生长的影响 |
2.3.2 不同养殖密度对金鱼摄食的影响 |
2.3.3 不同养殖密度对金鱼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三章 不同养殖密度对金鱼食欲调节因子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动物 |
3.1.2 实验方法 |
3.1.3 食欲调节因子基因的表达测定 |
3.1.3.1 金鱼leptin-B基因克隆 |
3.1.3.2 食欲调节因子mRNA表达量的测定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金鱼leptin-B克隆 |
3.2.2 金鱼leptin-B核苷酸序列分析 |
3.2.3 不同养殖密度对金鱼肝脏四个leptin m RNAs表达的影响 |
3.2.4 不同养殖密度对金鱼脑部厌食神经肽m RNA表达的影响 |
3.2.5 不同养殖密度对金鱼脑部促摄食神经肽m RNA表达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不同养殖密度对金鱼肝脏四个leptin m RNAs表达的影响 |
3.3.2 不同养殖密度对金鱼脑部摄食神经肽表达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
(9)叶尔羌高原鳅早期发育及盐碱适应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 鱼类早期生活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1.1 鱼类早期发育 |
1.1.1.1 鱼类胚胎发育 |
1.1.1.2 饥饿和“不可逆点” |
1.1.2 鱼类摄食与生长 |
1.1.2.1 鱼类的摄食 |
1.1.2.2 鱼类的生长 |
1.2 盐碱环境对鱼类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 转录组学在鱼类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
1.4 塔里木河渔业概况 |
1.5 叶尔羌高原鳅相关研究进展 |
1.5.1 高原鳅属鱼类研究 |
1.5.2 叶尔羌高原鳅介绍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塔里木河水系叶尔羌高原鳅栖息环境调查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采集地点 |
2.2.2 采样方法 |
2.2.3 渔获物统计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水质调查分析 |
2.3.2 渔获物分类鉴定 |
2.3.3 几种高原鳅鱼类生长比较 |
2.3.4 盐碱度与叶尔羌高原鳅种群数量关系 |
2.3.5 几种高原鳅和栖息水域环境关系 |
2.3.6 环境因子与叶尔羌高原鳅种群数量关系 |
2.4 讨论 |
第三章 叶尔羌高原鳅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观察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受精卵采集和孵化 |
3.2.2 仔、稚幼鱼的培育 |
3.2.3 取样和观察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胚胎发育 |
3.3.1.1 卵裂期 |
3.3.1.2 囊胚期 |
3.3.1.3 原肠期 |
3.3.1.4 神经胚期 |
3.3.1.5 器官形成期 |
3.3.2 胚后发育 |
3.3.2.1 卵黄囊仔鱼 |
3.3.2.2 稚鱼阶段 |
3.3.2.3 卵黄囊吸收与仔稚鱼的生长 |
3.4 讨论 |
第四章 叶尔羌高原鳅摄食与生长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本采集 |
4.2.2 试验方法 |
4.2.3 仔鱼初次摄食率 |
4.2.4 仔鱼形态测量和成活率测定 |
4.2.5 生长率的测定 |
4.2.6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卵黄囊仔鱼生长对比 |
4.3.2 饥饿对仔鱼形态和行为影响 |
4.3.3 仔鱼的初次摄食率及PNR |
4.3.4 延迟投喂对仔鱼成活率的影响 |
4.3.5 延迟投喂对仔鱼生长的影响 |
4.3.6 不同饲料对其生长的影响 |
4.3.7 不同投喂频率对其生长的影响 |
4.3.8 不同光照对其生长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叶尔羌高原鳅对盐碱的耐受与生长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样本采集 |
5.2.2 试验用水和设施 |
5.2.3 盐碱耐受性试验 |
5.2.4 取样观察和测定 |
5.2.5 盐碱胁迫下生长测定 |
5.2.6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受精卵孵化 |
5.3.2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仔鱼存活系数 |
5.3.3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仔稚鱼耐受性 |
5.3.4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成鱼耐受性 |
5.3.5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仔稚鱼的生长 |
5.3.6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幼鱼的生长 |
5.3.7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成鱼的生长 |
5.4 讨论 |
5.4.1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耐受性 |
5.4.2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生长比较 |
第六章 叶尔羌高原鳅对盐碱适应机制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样本采集 |
6.2.2 试验方法 |
6.2.2.1 血液学及组织学 |
6.2.2.2 基于转录组分析 |
6.3 数据处理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不同盐碱浓度下血液各个离子浓度的变化 |
6.4.2 不同盐碱浓度下各个生化指标的变化 |
6.4.3 不同盐碱浓度下Na~+-K~+-ATP酶变化 |
6.4.4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鳃组织变化 |
6.4.5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肾组织变化 |
6.4.6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肠组织变化 |
6.4.7 RNA测序的组装和拼接 |
6.4.8 基因功能注释和分类 |
6.4.9 DEGs分析 |
6.4.10 qRT-PCR验证 |
6.5 讨论 |
6.5.1 不同盐碱浓度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
6.5.2 不同盐碱浓度下鱼类组织结构变化 |
6.5.3 不同盐碱浓度下鱼类分子机制的变化 |
主要研究结论 |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igf1和trim63a基因在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中的克隆及表达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动物肌肉生长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1 动物肌肉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1.2 动物肌肉蛋白代谢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
2 IGF1和TRIM63 基因的研究进展 |
2.1 IGF1 基因 |
2.2 TRIM63 基因 |
3 雌二醇对IGF1和TRIM63 基因的影响 |
4 泥鳅的研究进展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igf1基因在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中的克隆及表达差异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试剂和药品 |
2.4 常用试剂配制 |
2.5 总RNA的提取 |
2.6 cDNA的合成 |
2.7 基因序列克隆及测序 |
2.8 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
2.9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10 荧光定量PCR |
2.11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igf1 基因序列比对 |
3.2 泥鳅二倍体igf1 基因序列信息 |
3.3 泥鳅二倍体igf1 基因的同源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 |
3.4 igf1 在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胚胎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 |
3.5 igf1 在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各组织中的表达 |
4 讨论 |
4.1 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igf1 基因结构与序列分析 |
4.2 igf1 在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胚胎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分析 |
4.3 igf1 在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各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
第三章 trim63a基因在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中的克隆及表达差异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trim63a基因序列比对 |
3.2 泥鳅二倍体trim63a基因序列信息 |
3.3 泥鳅二倍体trim63a基因的同源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 |
3.4 trim63a在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胚胎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 |
3.6 trim63a在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各组织中的表达 |
4 讨论 |
4.1 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trim63a基因结构与序列分析 |
4.2 trim63a在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胚胎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分析 |
4.3 trim63a在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各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
第四章 雌二醇对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igf1和trim63a基因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试剂和药品 |
2.4 常用试剂配制 |
2.5 总RNA的提取 |
2.6 cDNA的合成 |
2.7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8 荧光定量PCR |
2.9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17β-E_2处理后igf1 在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各组织中的表达 |
3.2 17β-E_2处理后trim63a在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各组织中的表达 |
4 讨论 |
4.1 17β-E_2处理后igf1 在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各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
4.2 17β-E_2处理后trim63a在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各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泥鳅二倍体igf1和trim63a cDNA序列 |
附件2 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神经内分泌因子对鱼类生长及繁殖的调控(论文参考文献)
- [1]梯度脂质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抗氧化、免疫、脂肪酸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 刘永强. 广西大学, 2021(01)
- [2]不同捕捞策略对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生长和繁殖的影响[D]. 苏程程.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3]贝氏高原鳅高原适应性的遗传基础及其低温耐受性的研究[D]. 袁登越. 西南大学, 2021
- [4]虹鳟肝脏响应高温胁迫的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研究[D]. 康玉军.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5]大刺鳅生长相关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D]. 钟东明. 广州大学, 2020
- [6]基于RNA-seq的高温条件下尼罗罗非鱼脑和肝脏的转录组分析[D]. 魏亚丽.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7]光照对循环水系统中墨瑞鳕生长、肌肉营养成分及应激反应的影响[D]. 狄正凯.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8]不同养殖密度对金鱼生长、生理生化以及食欲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D]. 李嘉禧.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1)
- [9]叶尔羌高原鳅早期发育及盐碱适应生理机制[D]. 陈生熬.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10]igf1和trim63a基因在泥鳅二倍体与四倍体中的克隆及表达差异研究[D]. 宋晓然.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