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田雨[1](2021)在《基于单拷贝序列的桑树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分析》文中认为桑树为多年生木本植物,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木。我国是桑树的重要起源地,同时拥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由于桑树的广泛分布、种间杂交及人工栽培等,其遗传背景复杂。染色体作为遗传物质的载体,对其深入研究有助于解析桑树的物种起源、进化和遗传背景等科学问题。桑树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为桑树分子细胞学研究提供了基础。野生川桑于2013年经测序鉴定为二倍体共14条染色体,并提出桑树染色体基数为7的观点。栽培品种荷叶白基因组于2020年被解析并鉴定为二倍体共28条染色体,其染色体基数为14。桑树染色体中出现两种不同的染色体基数,其分化过程目前尚不清楚。川桑高精度基因组数据正在组装,本研究利用实验对数据中出现的部分问题进行验证以更好对基因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主要涉及的问题有川桑与白桑的染色体基数分化过程及桑树中染色体融合现象。着丝粒作为染色体的重要结构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桑树中着丝粒序列并未得到解析。因此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着丝粒相关串联重复序列,加深对染色体进化过程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单拷贝序列的筛选及染色体断裂研究基于川桑基因组数据筛选并制得单拷贝探针(Mn-chr1A、Mn-chr1B、Mn-chr1C、Mn-chr1D)。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其在川桑及伦教109减数分裂终变期染色体上定位模式。在川桑减数分裂终变期染色体中,1号染色体形态特征明显,存在一个缢痕。探针Mn-chr1A、Mn-chr1B、Mn-chr1C、Mn-chr1D均定位在最大的1号染色体上。探针Mn-chr1A位于染色体头部位置;探针Mn-chr1B与探针Mn-chr1C位于染色体中部,但Mn-chr1B比Mn-chr1C更靠近Mn-chr1A和缢痕;探针Mn-chr1D位于染色体尾部。在伦教109减数分裂终变期染色体中,探针Mn-chr1A、Mn-chr1B、Mn-chr1C、Mn-chr1D定位在四条不同的染色体。川桑与白桑基因组共线性分析显示川桑四条染色体断裂为白桑12条染色体,其中川桑1号染色体断裂为白桑的4、7、9、11号染色体。此外,在桑树中未发现染色体数目在14-28条之间的品种。因此,提出川桑与白桑染色体基数不同的原因为进化过程中染色体发生断裂并非全基因组复制等事件的观点。2、利用单拷贝序列对染色体融合的研究基于川桑基因组数据筛选并制得单拷贝序列探针(Mn-chr5A、Mn-chr5B)。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将其定位到川桑和伦教109的有丝分裂中期及减数分裂终变期染色体上。在川桑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探针Mn-chr5A定位在较小的7号染色体;探针Mn-chr5B定位在较大的5号染色体。在川桑减数分裂终变期染色体上,探针Mn-chr5A、Mn-chr5B与25S r DNA定位在川桑减数分裂终变期5号染色体上。其中,25S r DNA探针信号定位在中部;探针Mn-chr5A定位于染色体的短臂;Mn-chr5B定位于染色体的长臂。在伦教109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探针Mn-chr5A、Mn-chr5B分别定位于两条不同染色体端部。在伦教109减数分裂终变期染色体,探针Mn-chr5A、Mn-chr5B与25S r DNA定位于最大的1号染色体。其中,探针Mn-chr5A定位于染色体长臂;Mn-chr5B定位于染色体短臂;25S r DNA定位于染色体中部。通过单拷贝探针的定位模式可知,在川桑与伦教109中均存在从有丝分裂中期到减数分裂终变期的染色体融合现象;川桑减数分裂终变期5号染色体与白桑减数分裂终变期1号染色体有对应关系。本章研究是对前人在桑树中染色体融合现象研究的进一步确认和补充,并为川桑基因组数据组装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确定提供参考。3、桑树着丝粒序列的筛选及FISH定位模式分析从桑树基因组数据中筛选高峰度着丝粒相关串联重复序列,将筛选到的序列制备为探针,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将其定位到川桑与伦教109染色体上对序列所在位置进行确定。在染色体着丝粒区域有杂交信号,证明筛选得到的序列为着丝粒相关串联重复序列。在染色体上除着丝粒区域外还有多个信号位点,推测可能是染色体在融合后失活的着丝粒位点或者染色体断裂后重新形成着丝粒的候选位点。本研究通过探针Mn-chr1A、Mn-chr1B、Mn-chr1C、Mn-chr1D在川桑与伦教109减数分裂染色体的信号模式并结合两者基因组数据分析,提出染色体基数不同的原因是染色体发生断裂。通过比较探针Mn-chr5A、Mn-chr5B在川桑与伦教109的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分裂终变期信号模式验证染色体存在融合现象,对前人的研究结果补充并为基因组组装中染色体数目的确认提供借鉴。在基因组数据中筛选着丝粒相关重复序列,发现染色体上存在多个信号定位,推测为染色体在融合或者断裂过程中隐藏或失活的着丝粒位点。本研究为桑树染色体进化及基因组研究提供重要借鉴。
罗小军[2](2020)在《多抗性小麦-中间偃麦草后代的分子细胞学鉴定》文中研究指明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AABBDD,2n=6x=42)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也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由于在育种过程中长期的品种间杂交和人工定向选择,使小麦的遗传背景逐渐狭窄,遗传变异越来越小,产量、品质的提高及抗病、抗逆性的改良受到限制。小麦的近缘植物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2n=6x=42)具有优质、抗寒、抗旱、抗病等优良性状,是小麦品种改良的三级基因源。通过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技术将中间偃麦草的优良基因导入小麦背景中,创制出能够改良小麦品质、抗病、抗逆性等的种质资源,对小麦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等遗传改良及新品种选育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对以部分双二倍体为桥梁亲本与小麦进行亚远缘杂交获得的82份小麦-中间偃麦草后代材料及其亲本普通小麦晋太170、部分双二倍体TAI7047、中间偃麦草进行了条锈、白粉病抗性鉴定;利用分子细胞学方法对兼抗白粉、条锈病的小麦-中间偃麦草后代材料进行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观察、多聚核苷酸探针Oligo-pSc119.2-1和Oligo-pTa535-1的双色荧光原位杂交(Mc-FISH),以及根据中间偃麦草Contig序列开发的160个第六同源群特异STS标记进行的分子标记鉴定,研究结果如下:(1)对82份小麦-中间偃麦草后代材料进行了条锈、白粉病抗性鉴定,筛选出抗条锈病材料27份,抗白粉病材料18份,兼抗条锈、白粉2种病害的材料10份;其野生亲本部分双二倍体TAI7047和中间偃麦草对白粉病和条锈病均表现为免疫,小麦亲本晋太170对2种病害均表现为感病,推断这些小偃麦新品系对条锈菌小种CYR32、CYR33、CYR34和白粉菌E09菌株的抗性均来源于八倍体小偃麦TAI7047。(2)采用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制片方法对10份兼抗条锈、白粉病的小偃麦新品系进行了染色体数目观察,统计结果表明,在鉴定的10份材料中,中期染色体数目为42条的有8份,染色体数目为41条的有1份,染色体数目为44条的有1份,从8份染色体数目为42条的小麦-中间偃麦草材料中筛选出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新品系CH357。(3)兼抗条锈、白粉病的小偃麦新品系CH357含有42条染色体,以寡核苷酸序列探针Oligo-pSc119.2和Oligo-pTa535.1进行的ND-FISH(非变性FISH)结果表明,CH357的42条染色体中仅有40条与其亲本晋太170一致;与普通小麦中国春的FISH比较表明,CH357缺失了一对小麦6B染色体,另2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与带型一致,表明其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与TAI7047和中间偃麦草的FISH核型对比后发现,CH357中的1对非小麦染色体可能来源于中间偃麦草的6JS染色体。(4)利用实验室开发的160个中间偃麦草第6同源群STS标记对中间偃麦草、TAI7047、CH357、晋太170和中国春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可在CH357中扩增出中间偃麦草特异条带的标记数目为10个,其中8个位于Group6-Chr1染色体,2个位于Group6-Chr2染色体,结合CH357的mcFISH结果推测Group6-Chr1为中间偃麦草的6JS染色体。综上所述,CH357是一个小麦-中间偃麦草6JS/6B代换系,兼抗小麦条锈、白粉2种病害,其抗性可能来源于中间偃麦草的6JS染色体,可作一个新的种质资源对小麦条锈和白粉病抗性进行遗传改良。筛选出的8个中间偃麦草6JS染色体STS特异分子标记为检测中间偃麦草6JS染色体或片段提供较为经济和方便的手段。
轩亚辉[3](2020)在《桑树染色体融合与断裂循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桑树是桑科(Moraceae)桑属(Morus)的多年生经济林木。除栽桑养蚕外,桑树还有较多食用和药用等价值。桑树的抗逆性在防风固沙及生态治理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染色体的研究对于解析物种的起源、进化和亲缘关系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桑树的染色体研究比较薄弱,目前仍集中于染色体计数和倍性鉴定等,缺少系统的核型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桑树染色体(除川桑和滇桑)均为点状,制备困难。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桑树中的应用已有报道,但只能鉴定部分染色体,未能系统分析桑树染色体核型,致使桑树染色体研究进展缓慢。川桑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为桑树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平台。利用川桑单拷贝序列和rDNA序列探针,系统鉴定了川桑中期和终变期染色体。根据终变期染色体相对长度对其进行编号,构建了川桑的中期和终变期核型。分析川桑体细胞中期染色体组和终变期染色体组数目的差异,发现川桑中存在染色体融合与断裂循环。进一步研究证实了该现象在桑树中普遍存在。继而对四倍体桑伦教109参与染色体融合与断裂循环的终变期1号染色体进行微分离并构建了染色体特异小片段文库,尝试解读桑树染色体融合与断裂循环的发生和进化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川桑中期和终变期染色体的核型分析基于川桑基因组数据库筛选获得长度大于10kb的单拷贝序列探针(morus027496、morus027717、morus026579和SSR2524),并结合前人研究获得的5S和25S rDNA探针,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鉴定川桑中期和终变期染色体。14条中期染色体都有1个探针的信号定位,除了1号和4号染色体在形态上容易区分外,2号和3号染色体依据信号定位位置差异获得鉴定,3对点状染色体根据信号模式和形态差异也获得区分并编号。川桑终变期染色体只有6个二价体,且较中期染色体展现出更多的形态特征,如3号终变期染色体出现明显主缢痕,终变期5号染色体形态特异如同宝葫芦等。基于染色体形态特征和FISH信号模式,统计获得了川桑终变期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综合以上信息,绘制了川桑中期和终变期染色体的核型图。2、桑树染色体融合与断裂循环川桑中期染色体组和终变期染色体组数目存在差异。为此,使用存在信号定位模式多态性的25S rDNA探针追踪川桑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以探明染色体数目变化的过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5号和7号染色体在细线期各自分开,有4个25S rDNA信号位点;偶线期染色体发生联会,信号数目减半;粗线期染色体联会完成,而25S rDNA的信号数目变为1个;随后,25S rDNA的信号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无拖尾等染色体异常现象。因此,中期5号和7号染色体在细线期到粗线期期间发生染色体融合。针对3株成年川桑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统计研究发现有1120%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12,为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二倍。推测染色体在形成合子后逐渐发生断裂至大多数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14条。暗示川桑中存在一个独特的染色体融合与断裂循环,染色体的融合发生介于细线期到粗线期,断裂发生于形成合子后的整个生命周期。将25S rDNA探针定位到多倍体桑树的染色体上,结果发现在四倍体桑树中期染色体中,其信号位点数目有2、3和4个,终变期和粗线期染色体中信号位点均只有1个,与川桑中的信号模式相一致。更高倍性桑树的中期染色体上信号数目亦存在多态性。25S rDNA信号定位的位置同川桑,所有测试桑资源中均有信号在染色体端部定位的点状染色体和在染色体中部定位的大点状染色体。因此,染色体融合与断裂循环在桑树中应普遍存在。3、桑树染色体微分离及染色体融合与断裂循环的机制探索川桑中参与染色体融合与断裂循环的终变期5号染色体与终变期4号染色体大小接近,不易区分。多倍体桑中参与染色体融合与断裂循环的是最大的终变期1号染色体,形态上极易区分。四倍体桑树染色体数目相对较少。本研究选用伦教109(2n=28)终变期1号染色体为研究对象研究桑树中染色体融合与断裂循环的机制。通过染色体微分离技术分离得到50条伦教109的终变期1号染色体,经单细胞扩增试剂盒扩增和建库,获得终变期1号染色体特异文库。基于点杂交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等的筛选,本研究获得了21个中高丰度的重复序列,获得的信号分布模式有4种,分别为全染色体定位模式、染色体端部定位模式、部分染色体定位模式和染色体局部定位模式等。截至到目前,并未获得在染色体断裂融合位点具信号分布的序列,序列筛选工作仍在开展。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系统构建了川桑的中期和终变期染色体核型,为桑树的染色体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跟踪川桑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动态变化,提出了该染色体进化现象属于染色体融合与断裂循环的模型,是首次发现存在于个体内世代交替过程中的现象。后经检测发现该循环在桑树中普遍存在。染色体微分离技术的应用为研究桑树单个染色体的结构提供了平台,筛选获得的序列也为桑树染色体研究提供了多种探针候选。本研究系统构建了川桑中期和终变期核型,提出桑树中普遍存在染色体融合与断裂循环的染色体进化模型,为桑树的起源和进化等研究提供重要借鉴。
赵洋[4](2020)在《猕猴桃(Actinidia L.)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文中提出猕猴桃(Kiwifruit)属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 Lindl.),雌雄异株,为多年生攀缘性落叶藤本果树,是20世纪人工驯化栽培野生果树最为成功的四大果树种之一。猕猴桃属植物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泛,生态习性各异,含有大量的野生资源及近缘物种,具有较为复杂的遗传多样性,且由于自然杂交、实生选种和杂交育种等因素,使种间和种内的基因渐渗频繁,从而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种间变型和种内变型,因此猕猴桃属植物遗传多样性以及种间与种内亲缘关系的深入研究具有明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当前,国内外学者运用形态学、孢粉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猕猴桃属及其近缘野生种植物进行了大量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研究分析,取得了重要进展。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作为分子细胞遗传学一项重要的研究手段,在动植物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基因定位、杂种鉴定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猕猴桃属植物染色体小(0.61.5μm)且数目多(2n=58,116,174等),FISH技术在猕猴桃属植物研究方面几乎属于空白。本文选用当前主栽品种“红阳”(2n=2x=58)以及通过“红阳”与野生种毛花猕猴桃(A.eriantha Benth.,2n=2x=58)有性杂交人工创制杂种后代为试验材料,基因组DNA与45S rDNA为探针,分别对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e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45S rDNA-FISH以及DNA纤维原位杂交(Fiber-FISH)技术体系进行研究,系统建立适于猕猴桃染色体研究的染色体与DNA纤维原位杂交技术体系,为猕猴桃属植物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以及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与杂种后代鉴定等提供重要的研究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GISH技术体系建立与优化对GISH技术体系中关键影响因子包括染色体变性与封阻DNA浓度2个重要技术环节进行了条件优化。采用分别变性即探针与染色体DNA分别变性的方法;探针DNA变性采用常规变性即PCR仪97℃反应10 min即可,而染色体变性很关键,变性温度与时间不足,DNA双螺旋不能完全解开,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均可能导致染色体上的DNA会损失严重或过度膨胀造成脱落,导致杂交目标丢失或减少,通过对变性条件的筛选,认为70-75℃变性2 min均适宜于猕猴桃GISH染色体变性。以“红阳?猕猴桃基因组DNA为探针、毛花猕猴桃基因组DNA为封阻,通过不同封阻比例的筛选,认为封阻DNA浓度为探针的50倍最适于猕猴桃GISH分析,可有效区分出不同基因组来源,杂交信号清晰,背景干净。2、45S rDNA-FISH技术体系建立与优化在筛选优化染色体变性等主要技术步骤基础上,以“红阳”猕猴桃幼嫩根系为研究材料,45S rDNA为探针,对猕猴桃45S rDNA-FISH技术体系进行优化,主要对杂交后洗脱强度进行了比较筛选,认为相比GISH分析时42℃洗脱,45S rDNA这样的小片段DNA探针杂交后洗脱温度以37℃洗脱效果更佳,适于猕猴桃FISH分析,可获得背景干净、信号明显的杂交结果。3、Fiber-FISH技术体系建立与优化利用“红阳”猕猴桃幼嫩根系为试验材料,对细胞核提取、DNA纤维制备以及Fiber-FISH技术体系中关键影响因子包括DNA纤维变性、杂交后洗脱与衬染条件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细胞核提取采用“刀切法”较“液氮研磨法”效果更好,前者简便无毒,细胞核完整、无破损,提取率100%,后者操作复杂、有毒,且杂质多,细胞核易破损不完整,得率相对较低;(2)DNA纤维制备时对裂解液温育时间进行了筛选,设置5个反应梯度即分别温育10、15、20、25、30 min,结果表明20 min效果最好,获得的DNA纤维质量最佳,呈现平直、均匀且密度较大;(3)Fiber-FISH技术体系中,DNA纤维变性温度与时间分别严格控制在68℃变性2 min,杂交后洗脱温度以37℃洗脱2次最佳,另外,DNA纤维衬染时,DAPI浓度选择5μg/m L,染色时间为20 min效果最好。
曹柳[5](2019)在《鲫鲂杂交品系的rRNA基因的染色体位点及组成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多倍体物种在真核生物的进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杂交是导致多倍体物种形成的主要机制之一。本实验室以红鲫为母本,团头鲂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建立了鲫鲂杂交品系。rRNA基因是研究物种遗传进化的一个经典基因。因此,本研究主要对异源四倍体鲫鲂、同源四倍体鲫、同源三倍体鲫的rRNA基因的染色体位点及其分子组成展开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对异源四倍体鲫鲂及其回交后代(异源五倍体鲫鲂)的5S rRNA基因的结构单元及其染色体位点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异源四倍体鲫鲂和异源五倍体鲫鲂的5S rRNA基因的结构单元来自于红鲫,未发现来自于父本5S rRNA基因的结构单元。这一结果意味着在新形成的异源多倍体中基因组经历较大变异。以红鲫的5S rRNA基因作为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发现在异源五倍体鲫鲂中5S rRNA基因染色体位点出现丢失和重组现象。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新形成的异源四倍体鲫鲂的基因组具有不稳定性。2.对同源四倍体鲫品系的rRNA基因的分子组装及其染色体位点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鲫的5S rRNA基因的结构单元全部继承自红鲫,没有发现结构单元的丢失。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发现,同源四倍体鲫的5S rRNA基因的非编码区出现核苷酸变异和缺失/插入以及结构单元的重组现象。以红鲫340bp 5S rRNA基因为探针分析其在同源四倍体鲫的染色体定位情况。结果发现同源四倍体鲫F1中一对位于同源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上的荧光信号由两个强信号变为两个弱信号。到同源四倍体鲫F7时,这对弱荧光信号直接消失。通过Ag-NOR染色法,同样证明了在同源四倍体鲫中发生了rRNA位点的丢失现象。这些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鲫在同源四倍体化过程中基因组经历了明显的变异和重组。3.为了观察同源四倍体鲫在减数分裂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配对情况,对同源四倍体鲫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进行5S rRNA基因和物种特异性片段的染色体位点情况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鲫生殖细胞的染色体位点数都为其体细胞的染色体位点数的一半。这一结果意味着同源四倍体鲫在减数分裂时期,四套同源染色体没有出现多价配对的形式,而是以类似于二价体的方式进行配对。这为同源四倍体鲫品系的快速形成奠定了基础。4.对洞庭湖水域的同源三倍体野生鲫鱼和同源三倍体雌核发育后代及其相关的原始亲本二倍体野生鲫鱼和红鲫的5S rRNA基因的序列及其染色体位点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红鲫和同源三倍体雌核发育后代的5S rRNA基因的编码区(Ⅰ、Ⅱ和Ⅲ单元)的相似性分别为98.3%,100%和99.1%。二倍体野生鲫鱼和同源三倍体野生鲫鱼的5S rRNA基因的编码区(Ⅳ、Ⅴ和Ⅵ单元)的相似性分别为97.5%,100%和100%。以5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同源三倍体雌核发育后代、同源三倍体野生鲫鱼、红鲫和二倍体野生鲫鱼有着很近的遗传关系。荧光原位杂交实验结果表明,预料的来自于其原始母本的染色体位点数都分别在同源三倍体雌核发育后代和同源三倍体野生鲫鱼中被发现。这些结果表明,在同源三倍体化过程中5S rRNA基因没有出现分化。此外,它们相似的5S rRNA基因的遗传特征和进化关系暗示着同源三倍体野生鲫鱼和同源三倍体雌核发育后代有着相似的起源,即为杂交起源。这也再次支持了“同源三倍体野生鲫鱼来源于二倍体野生鲫鱼和其他鱼类杂交”这一观点。5.比较分析了源于鲫鲂杂交的多倍体后代及其亲本的45S rRNA基因的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实验数据表明,异源四倍体鲫鲂和同源四倍体鲫的ITS区的遗传和表达模式都基本与红鲫的一致。这一结果表明异源四倍体鲫鲂和同源四倍体鲫仅遗传了来自原始母本红鲫的ITS区。此外,虽然ITS1序列在异源四倍体鲫鲂和同源四倍体鲫个体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整个ITS区在个体之间仍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华利源[6](2019)在《基于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GISH)对部分苹果属种类亲缘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苹果属(Malus Mill.)(蔷薇科(Rosaceae)苹果亚科(Maloideae))植物存在种间杂交和无融合生殖现象,是分类困难属,其中湖北海棠是典型的异源三倍体,探索湖北海棠的杂种起源问题及分类地位对解决苹果属中杂交起源植物的分类问题有重要意义。细胞学、孢粉学、生化分析和分子标记技术等实验技术都在苹果属植物中得到了应用,但仍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因此,找到一种直观有效的实验手段来验证各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并筛选出湖北海棠的可能亲本显得尤为重要。王彦通过GISH(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已经基本确定山荆子(Malus baccata(L.)Borkh)是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Pamp.)Rehd.var.mengshanensis G.Z.Qian and W.H.Shao)的一个亲本。本实验借助GISH结合核型分析技术对部分苹果属植物进行研究,探究湖北海棠及其近缘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获得了苹果属植物的杂种起源证据。1、探索了平邑甜茶和山荆子种子萌发的最佳实验条件,4℃低温处理21天后转入28℃培养,平邑甜茶种子萌发率可高达86%,山荆子种子萌发率可达70%,50800mg·L-1浓度梯度的GA3和10-101 mol·L-1浓度梯度的NAA打破种子休眠效果不明显;通过优化种子萌发条件,获取大量实验材料。2、优化了苹果属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4℃冰水预处理根尖24 h或者2 mmol·L-1的8-羟基喹啉预处理4 h均能获得形态和分散性较好的中期染色体;2.5%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37℃酶解90 min左右酶解效果最佳,获取了十五个苹果属分类群染色体中期分裂相,其中,锡金海棠为四倍体,平邑甜茶、泰山海棠、三叶海棠、变叶海棠为三倍体,其余皆为二倍体,湖北海棠(天目山)、泰山海棠、日瓦海棠、紫花海棠和冬红果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十五个苹果属分类群核型多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属较原始的类型,沧江海棠核型为1A,最为原始,三叶海棠核型为3B,最为进化。3、以平邑甜茶为探针,湖北海棠(天目山)、泰山海棠、丽江山荆子、三叶海棠、变叶海棠、锡金海棠和日瓦海棠为模板,杂交染色体数目分别为16条、18条、8条、20条、20条、30条和14条,其杂交染色体占比分别为47.06%、35.29%、23.53%、39.22%、39.22%、44.12%、41.18%;湖北海棠(天目山)为探针,平邑甜茶、泰山海棠、丽江山荆子、三叶海棠、变叶海棠、锡金海棠和日瓦海棠为模板,杂交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4条、22条、14条、22条、24条、26条、12条,杂交染色体占比分别为47.06%、43.14%、41.18%、43.14%、47.06%、38.24%、35.29%;泰山海棠为探针,平邑甜茶、湖北海棠(湖北海棠)、丽江山荆子、三叶海棠、变叶海棠、锡金海棠和日瓦海棠为模板,杂交染色体数目分别为12条、14条、12条、18条、12条、20条、10条,杂交染色体占比分别为23.53%、41.18%、35.29%、35.29%、23.53%、29.41%、29.41%。变叶海棠、锡金海棠与平邑甜茶同源性较高,证实了锡金海棠和变叶海棠与山荆子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泰山海棠与平邑甜茶同样作为湖北海棠的变种,染色体同源性虽然不高,但二者形态相近;湖北海棠(天目山)是二倍体,推测其不是湖北海棠,支持其独立成种,拟命名为Malus tianmuensis,但与平邑甜茶和泰山海棠杂交占比高,且在形态上与泰山海棠相近,推测三者间关系密切;支持丽江山荆子独立成种;日瓦海棠与锡金海棠存在较大差异,支持其独立成种;支持湖北海棠多点起源的观点。
陈秋惠[7](2019)在《巴西橡胶树遗传图谱第11号、13号和14号连锁群26个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是一种大戟科橡胶树属的、多年生的、能生产天然橡胶的热带经济乔木。前人已构建有多张遗传图谱,大多数图谱都分为18条连锁群,而少数分为22或23条不等的连锁群。因此,就会存在多个连锁群对应一条染色体的情况,连锁群上的遗传标记在染色体上的真实位置也尚未清楚。橡胶树分子细胞遗传图谱是研究橡胶树的基因组学和橡胶树遗传发育的重要工具,能够揭示连锁群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遗传标记在染色体上的排布及真实的物理位置,为橡胶树基因克隆和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选择了 Lespinasse等(2000)构建的巴西橡胶树遗传图谱中的第1 1号、第13号和第14号三个连锁群上的26个遗传标记,其中24个RFLP标记,2个SSR标记。通过荧光原位杂交和原位PCR的定位检测,经核型整合分析,构建了第1 1号、第13号和第14号三个连锁群的分子细胞遗传图。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NCBI上找到26个标记的DNA序列,并通过NCBI的Blast在线比对,获取含有标记在内的2500-3500bp左右大小的DNA序列进行引物设计,经电泳检测、生物公司PCR产物测序和序列比对等过程,最终筛选出特异性最强的26对引物。(2)利用FISH检测方法对第1 1号连锁群上的4个遗传标记MnSoD、M613、gHbCIR295.PB和gHbCIR636进行物理定位,结果全部定位在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第16号染色体上。遗传标记MnSoD和gHbCIR295.PB位于染色体短臂上,标记信号与着丝粒的平均百分距离依次是63.82和46.27;gHbCIR636和M613位于染色体长臂上,标记信号与着丝粒的平均百分距离分别为28.34和65.82。由此可知,第11号连锁群与第16号染色体存在对应关系,并构建了 16号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图谱。(3)从第13号连锁群中选取了 9个遗传标记gHbCIR671.L2、gHbCIR402、gHbCIR506.L2、gHbCIR31、gHbCIR333、gHbCIR287、gHbCIR360、gHbCIR303 和gHbCIR670.PB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经核型分析,9个标记均定位在了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第18号染色体上,其中gHbCIR671.L2和gHbCIR31位于18号染色体的短臂上,标记信号与着丝粒平均百分距离分别是57.22和11.27;而余下7个标记 gHbCIR402、gHbCIR506.L2、gHbCIR287、gHbCIR360、gHbCIR333、gHbCIR303和gHbCIR670.PB均位于18号染色体的长臂上,标记信号与着丝粒平均百分距离分别是 8.39、23.51、29.14、40.18、41.65、60.48 和 60.59。由此可知,13 号连锁群与热研7-33-97的第18号染色体对应关系,并构建了 18号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图谱。(4)从第14号连锁群上共选取了 13个遗传标记,gHbCIR686、gHbCIR425、gHbCIR261、gHbCIR682.L2、gHbCIR631.L2、gHbCIR330、gHbCIR412-493、gHbCIR602、gHbCIR20.L1、gHbCIR290、gHbCIR409415 和 gHbCIR644 用 FISH 检测方法,gHbCIR365.L2进行原位PCR检测。结果显示,14号连锁群上的13个遗传标记均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其中gHbCIR686、gHbCIR365.L2、gHbCIR425、gHbCIR261、gHbCIR631.L2位于第12染色体短臂上,信号位点到着丝粒平均百分距离分别是 32.67、44.56、31.53、29.10 和1 1.46;gHbCIR682.L2、gHbCIR330、gHbCIR412493、gHbCIR602、gHbCIR20.L1、gHbCIR290、gHbCIR409415和gHbCIR644位于长臂上,信号位点到着丝粒平均百分距离分别是9.87、45.59、53.82、48.40、53.24、55.24、65.51和75.74。由此可知,第14号连锁群与第12号染色体存在对应关系,并构建了 12号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图谱。
史丽琦[8](2019)在《越橘菌根真菌定殖特点及其对越橘micorRNA表达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越橘是备受青睐的新兴水果之一,其果实中含有较多的花色素苷、黄酮等活性成分,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越橘属于杜鹃花科(Ericaceae)植物,其没有大的主根,根系呈纤维状且不发达,对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的吸收能力较差。但是在自然状态下基本所有的越橘都可以与菌根真菌共生,形成杜鹃花类菌根(Ericoidmycorrhizal,ERM),ERM对越橘的营养吸收及抗逆性等都有促进作用。菌根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本研究对菌根真菌侵染越橘根系的动态变化、定殖及微观状态进行了分析,并对菌根真菌侵入后,越橘miRNA的表达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以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茎段为实验材料,对越橘进行组培扩繁得到越橘组培苗。以越橘组培苗为试材,接种菌根真菌两周、三周后的侵染率分别为28%和72%。结果显示越橘菌根真菌两周可初步定殖,三周后可大规模定殖。利用锥虫蓝染色法,测定笃斯越橘的幼根、成熟根、老根中菌根真菌的侵染率分别为37%、72%、100%。以笃斯越橘无菌组培苗为材料,接种菌根真菌一周、两周、三周后,利用扫描电镜分析越橘根部真菌的定殖状态。结果显示菌根真菌呈现典型的菌丝团结构,菌丝团间呈现蜂窝状结构。接种菌根真菌一周、两周、三周后,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菌根真菌在毛根中的定殖情况,结果显示菌根真菌可侵入越橘毛根的表皮细胞及皮层细胞。设计52种miRNA的茎环引物,利用普通RT-PCR对miRNA进行检测,之后利用荧光定量PCR对其表达量进行检测。以笃斯越橘无菌组培苗为材料,接种菌根真菌后,miR157a-5p、miR535d以及miR7726a-3p 3种miRNA表达量变化较大,皆在接种菌根真菌三周后表达量呈现急剧增长。通过原位杂交法对3种miRNA进行组织定位分析,结果显示3种miRNA在对照组和接种菌根真菌一周后未见阳性信号,接种二周后有少量的阳性信号,接种三周后显示大量的阳性信号;阳性信号主要位于越橘表皮细胞附近。结合荧光定量PCR及原位杂交组织定位结果,推断miR157a-5p、miR5335d以及miR7726a-3p为越橘共生相关miRNA。制备越橘毛根细胞原生质体,获得未接种菌根真菌毛根细胞原生质体、接种菌根真菌有菌丝、无菌丝毛根细胞原生质体,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三种原生质体细胞的miRNA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有菌丝细胞中,miR157a-5p、miR5335d、miR7726a-3p的表达量高于无菌丝细胞。接种菌根真菌一周、两周、三周后,制备越橘毛根细胞原生质体,取有菌丝毛根细胞原生质体,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其miRNA表达量,结果显示miR157a-5p、miR5335d、miR7726a-3p表达量变化趋势与毛根组织的变化趋势一致。
刘正林[9](2019)在《巴西橡胶树第12、17和18号连锁群25个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文中指出巴西橡胶树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重要的热带作物。前人已先后利用不同的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巴西橡胶树的多张遗传图谱,但是遗传图谱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将遗传图谱与核型整合,构建分子细胞遗传学图谱,对于基因组序列的正确组装,序列拼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是以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品种为材料,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原位PCR技术对Lespinasse等(2000)构建的巴西橡胶树遗传连锁图中的3个连锁群上25个标记位点进行了物理定位,并确定了这3个连锁群与细胞核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本研究可为构建完整的橡胶树分子细胞遗传图谱奠定基础,还可为橡胶树分子辅助育种、种质资源鉴定和比较基因组学等研究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本研究所得的具体结果如下:(1)从Lespinasse等(2000)构建的巴西橡胶树遗传图谱中第12号、17和18号连锁群上共选取25个RFLP标记。设计并筛选25对特异引物,经PCR扩增,凝胶电泳检测发现均能扩增出清晰的单一条带,对产物进行回收、测序并通过在线比对发现均属目的序列。(2)在12号连锁群上选取8个遗传标记位点进行了 FISH或原位PCR检测和核型分析,这8个遗传标记位点均被定位在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品种的第14号染色体上,说明12号连锁群与橡胶树的第14号染色体是对应的。其中gHbCIR387、gHbCIR181、gHbCIR29、gHbCIR513 和 gHbCIR80/317 这 5 个标记位于 14 号染色体短臂上,信号位点至着丝粒的百分距离分别为45.06、38.84、31.86、23.72、和16.90;gHbCIR81、gHbCIR145和gHbCIR164位于第14号染色体长臂上,信号位点至着丝粒的百分距离依次为2.31、29.27和59.77。本研究构建了 14号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图谱。(3)在17号连锁群上选取7个遗传标记位点进行FISH检测,核型分析表明,gHbCIR635、gHbCIR366和gHbCIR339.L2这3个遗传标记均定位在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品种的第17号染色体短臂上,信号位点至着丝粒的百分距离分别为30.67、6.23 和 2.83;而 gHbCIR586、gHbCIR526、gHbCIR585 和 gHbCIR357 这 4 个标记位于17号染色体长臂上,信号位点至着丝粒的百分距离依次为20.27、42.30、46.79和75.65。由此可知,第17号连锁群与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的第17号染色体对应,并构建了 17号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图谱。(4)在18号连锁群上选取10个遗传标记位点进行原位PCR检测或FISH检测,核型分析表明,gHbCIR266、gHbCIR41/47、gHbCIR227、gHbCIR443、gHbCIR259、gHbCIR101和gHbCIR618这7个遗传标记均定位在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品种的第11号染色体短臂上,信号位点至着丝粒的百分距离分别为70.38、57.87、52.92、44.44、40.36、39.83 和 23.05;而 gHbCIR20、gHbCIR423 和 gHbCIR597 这 3 个标记定位在11号染色体长臂上,信号位点至着丝粒的百分距离依次为15.58、29.57和72.08。由此可知,第18号连锁群与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的第11号染色体对应,并构建了 11号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图谱。
陈晔[10](2019)在《瑟伯氏棉着丝粒区特异序列挖掘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着丝粒作为染色体的重要组分,在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着丝粒染色质主要由重复序列组成,包括高度重复的着丝粒反转录转座子和卫星重复序列等,由于着丝粒重复序列具有高度变化,其着丝粒重复序列进化机制尚未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棉花是重要天然纤维作物和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棉种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在棉花上关于着丝粒的研究已在进行中。为了深入了解着丝粒重复列的演化,本研究以二倍体D组棉种瑟伯氏棉(Gossypium thurberi,D1)为材料,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对着丝粒序列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CENH3抗体进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得到ChIP-DNA序列,并通过FISH验证序列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构建ChIP-DNA文库并进行基因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共得到了19个着丝粒重复序列。2、对19个重复序列进行FISH验证,有10个重复序列在陆地棉的着丝粒区产生信号,二倍体A组亚洲棉着丝粒区无杂交信号,由此可推测,这10个重复序列来源于D基因组并在四倍体演化中被保存下来;其中有2个重复序列(CL179和CL234)在陆地棉的A和D亚基因组的着丝粒区都有杂交信号,且序列拷贝数有上升,可推测在异源四倍体形成的过程中,重复序列进行了扩增并侵入到A亚基因组;通过与雷蒙德氏棉着丝粒重复序列比对和FISH检测发现3个重复序列(CL149、CL95和CL283)出现在瑟伯氏棉以及陆地棉的着丝粒区域,而在二倍体D组雷蒙德氏棉和A组亚洲棉的着丝粒区域并没有出现,由此可认为这是瑟伯氏棉着丝粒特异的序列且在四倍体演化过程中被保留了下来。通过与已鉴定的雷蒙德氏棉的着丝粒重复序列比对推测瑟伯氏棉着丝粒序列来源于反转录转座子相关序列。有意思的是,FISH验证发现着丝粒重复序列CL185和CL186在瑟伯氏棉和黄褐棉的染色体上的信号比在陆地棉中的信号强,推测这两个重复序列发生了转座子事件或基因组复制等,会优先选择在黄褐棉的染色体区演化并扩增。3、将出现在四倍体陆地棉着丝粒区的重复序列与棉花数据库中的陆地棉的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有3个重复序列(CL23、CL179和CL277)在陆地棉的染色体着丝粒上的分布稀疏甚至没有,推测可能在基因组序列进行组装过程中,重复序列不容易被拼接。本研究通过对瑟伯氏棉着丝粒序列鉴定以演化模式的初步分析,为更进一步研究棉花着丝粒的结构和功能提供支持,对棉花基因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有利于揭示着丝粒重复序列进化的机制,同时也为瑟伯氏棉作为四倍体D亚组的供体种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二、植物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单拷贝序列的桑树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细胞核型进化 |
1.1.1 染色体数目变异 |
1.1.2 染色体结构变异 |
1.1.3 染色体融合与断裂 |
1.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1.2.1 荧光原位杂交的原理及优点 |
1.2.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发展 |
1.2.3 主要探针类型 |
1.2.4 主要靶DNA类型 |
1.2.5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
1.3 桑属植物染色体研究 |
1.3.1 桑属植物概述 |
1.3.2 桑属植物分类 |
1.3.3 桑属植物染色体研究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桑树进化过程中染色体断裂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使用试剂 |
3.1.3 主要溶剂配制方法 |
3.1.4 主要使用仪器 |
3.1.5 序列信息的获得 |
3.2 实验方法 |
3.2.1 川桑基因组DNA的提取 |
3.2.2 单拷贝序列的筛选与制备 |
3.2.3 单拷贝序列探针的标记 |
3.2.4 减数分裂终变期染色体的制备 |
3.2.5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探针的制备 |
3.3.2 川桑减数分裂终变期染色体FISH |
3.3.3 白桑伦教109 减数分裂终变期染色体的FISH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利用单拷贝序列对染色体融合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使用试剂 |
4.1.3 主要溶剂配制方法 |
4.1.4 主要使用仪器 |
4.1.5 信息序列的获得 |
4.2 实验方法 |
4.2.1 川桑基因组DNA的提取与纯化 |
4.2.2 单拷贝序列的筛选与制备 |
4.2.3 25S rDNA序列筛选与制备 |
4.2.4 单拷贝序列探针的标记 |
4.2.5 25S rDNA的探针标记 |
4.2.6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制备 |
4.2.7 减数分裂终变期染色体的制备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25S rDNA探针的制备 |
4.3.2 川桑单拷贝序列的定位模式 |
4.3.3 白桑伦教109 单拷贝序列的定位模式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桑树着丝粒序列的筛选及FISH定位模式分析 |
5.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主要使用试剂 |
5.1.3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
5.1.4 主要使用仪器 |
5.1.5 信息序列的获得 |
5.2 实验方法 |
5.2.1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制备 |
5.2.2 减数分裂终变期染色体的制备 |
5.2.3 串联重复序列序列的制备 |
5.2.4 串联重复序列的标记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综合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参研课题 |
致谢 |
(2)多抗性小麦-中间偃麦草后代的分子细胞学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小麦白粉病、条锈病概况 |
1.1.1 小麦白粉病概况 |
1.1.2 小麦条锈病概况 |
1.2 偃麦草属的生物学分类 |
1.3 偃麦草生物特性以及染色体组成 |
1.3.1 中间偃麦草的生物特性及染色体组成 |
1.3.2 长穗偃麦草的生物特性及染色体组成 |
1.4 偃麦草在小麦遗传改良的应用 |
1.4.1 小麦与偃麦草属中间材料的创制 |
1.4.2 易位系的创制以及新品种的选育 |
1.4.3 代换系的创制以及新品种的选育 |
1.4.4 偃麦草抗病基因向小麦的转移及利用 |
1.5 细胞学鉴定 |
1.6 荧光原位杂交 |
1.7 分子标记 |
1.8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路线 |
1.8.1 研究目的意义 |
1.8.2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验地点 |
2.3 小麦抗病性鉴定 |
2.3.1 小麦抗白粉病鉴定 |
2.3.2 小麦抗条锈病鉴定 |
2.4 细胞学鉴定 |
2.5 荧光原位杂交 |
2.5.1 荧光原位杂交的探针 |
2.5.2 荧光原位杂交方法 |
2.6 分子标记 |
2.6.1 基因组DNA提取 |
2.6.2 基因组DNA浓度的测定 |
2.6.3 PCR扩增 |
2.6.4 非变性聚丙酰胺凝胶电泳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抗性分析 |
3.1.1 抗条锈病鉴定分析 |
3.1.2 抗白粉病鉴定分析 |
3.2 10份兼抗白粉病、条锈病材料的细胞学鉴定 |
3.3 CH357的FISH鉴定 |
3.4 中间偃麦草特异分子标记鉴定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中间偃麦草在小麦抗病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4.1.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应用 |
4.1.3 中间偃麦草第六同源群特异STS分子标记应用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以及联系方式 |
(3)桑树染色体融合与断裂循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染色体进化 |
1.1.1 染色体融合 |
1.1.2 染色体断裂 |
1.1.3 网状染色体融合 |
1.1.4 染色体融合与断裂循环 |
1.2 桑属植物染色体研究现状 |
1.2.1 桑树传统细胞遗传学研究 |
1.2.2 桑树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
1.3 结语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川桑染色体鉴定及核型分析 |
3.1 材料与数据 |
3.1.1 材料 |
3.1.2 主要实验试剂及配制方法 |
3.1.3 主要使用仪器 |
3.1.4 序列信息的获得 |
3.2 实验方法 |
3.2.1 川桑基因组提取与纯化 |
3.2.2 探针的筛选及制备 |
3.2.3 川桑染色体的制备 |
3.2.4 桑树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
3.3 结果与分析 |
3.2.1 探针的制备 |
3.2.2 川桑中期染色体的FISH鉴定 |
3.2.3 川桑终变期染色体的FISH鉴定 |
3.2.4 川桑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
3.4 总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桑树中染色体融合与断裂循环的发现与普遍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主要实验试剂及配制方法 |
4.1.3 主要使用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制备 |
4.2.2 中期染色体的制备 |
4.2.3 川桑端粒序列探针的制备 |
4.2.4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25SrDNA在川桑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上的定位模式 |
4.3.2 川桑中期染色体数目的统计 |
4.3.3 端粒序列在川桑中期和终变期染色体上的定位 |
4.3.4 染色体融合与断裂循环在桑树中的普遍性 |
4.4 总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桑树染色体融合与断裂循环机制的探索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主要实验试剂及配制方法 |
5.1.3 主要使用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染色体制备 |
5.2.2 染色体微分离 |
5.2.3 染色体的微扩增及克隆 |
5.2.4 基因组提取与纯化 |
5.2.5 基因组探针的制备 |
5.2.6 点杂交 |
5.2.7 候选序列的染色体定位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染色体微分离 |
5.3.2 单染色体扩增 |
5.3.3 单染色体文库构建及筛选 |
5.3.4 序列分析 |
5.3.5 序列定位模式 |
5.4 总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综合与讨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附图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参研课题 |
致谢 |
(4)猕猴桃(Actinidia L.)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荧光原位杂交概述 |
1.1.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
1.1.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
1.1.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体系关键因素 |
1.1.4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研究方面的应用 |
1.2 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e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概述 |
1.2.1 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
1.2.2 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要点 |
1.2.3 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 |
1.3 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DNA fiber-FISH)概述 |
1.3.1 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
1.3.2 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要点 |
1.3.3 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 |
1.4 猕猴桃属植物染色体研究 |
1.4.1 猕猴桃属植物概述 |
1.4.2 猕猴桃属植物染色体研究 |
第2章 引言 |
2.1 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2.1 猕猴桃GISH技术体系建立与优化 |
2.2.2 猕猴桃FISH技术体系建立与优化 |
2.2.3 猕猴桃DNA fiber-FISH技术体系建立与优化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GISH试验材料 |
3.1.2 FISH试验材料 |
3.1.3 DNA fiber-FISH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探针的制备与标记 |
3.2.2 染色体制备 |
3.2.3 DNA纤维制备 |
3.2.4 GISH与 FISH技术流程 |
3.2.5 Fiber-FISH技术流程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探针制备与标记 |
4.2 GISH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4.2.1 试验材料的选择 |
4.2.2 中期染色体变性温度与时间 |
4.2.3 封阻DNA比例筛选 |
4.3 45SrDNA-FISH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4.4 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4.4.1 细胞核提取 |
4.4.2 DNA纤维制备 |
4.4.3 猕猴桃DNA fiber-FISH技术体系优化 |
第5章 讨论 |
5.1 基因组原位杂交关键影响因素 |
5.2 杂交后洗脱温度对45S r DNA-FISH的影响 |
5.3 DNA纤维原位杂交的关键技术因素 |
5.4 关于Fiber-FISH杂交信号的特点与真实性 |
5.5 关于猕猴桃GISH、FISH与 Fiber-FISH技术体系建立的意义与应用前景 |
第6章 结论 |
第7章 论文创新点及下一步研究计划 |
7.1 论文创新点 |
7.2 下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
致谢 |
(5)鲫鲂杂交品系的rRNA基因的染色体位点及组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鱼类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
1.1.1 鱼类远缘杂交育种 |
1.1.2 鱼类杂交育种的优势 |
1.2 多倍体化研究进展 |
1.2.1 多倍体化的简介 |
1.2.2 多倍体二倍体化简介 |
1.2.3 鱼类多倍化的研究及其意义 |
1.3 rRNA基因研究进展 |
1.3.1 5SrRNA基因简介 |
1.3.2 45SrRNA基因的简介 |
1.4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1.4.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研究历史 |
1.4.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异源多倍体化早期 5S rRNA基因在染色体位点的变异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DNA提取 |
2.1.3 染色体制备 |
2.1.4 5SrRNA基因结构单元分析 |
2.1.5 荧光原位杂交 |
2.2 结果 |
2.2.1 5S rRNA基因结构分析 |
2.2.2 5S rRNA基因染色体位点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同源四倍体品系rRNA基因的分子组装及其染色体位点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肌肉基因组DNA提取 |
3.1.3 肾脏染色体的制备 |
3.1.4 5SrRNA基因序列分析 |
3.1.5 荧光原位杂交 |
3.1.6 硝酸银染色(Ag-NOR染色) |
3.2 结果 |
3.2.1 5S rRNA基因结构单元分析 |
3.2.2 5S rRNA基因分子组装分析 |
3.2.3 5S rRNA基因结构单元的重组分析 |
3.2.4 5S rRNA基因染色体位点分析 |
3.2.5 硝酸银染色(Ag-NOR染色)结果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同源四倍体鲫二倍体化过程中 5S rRNA基因染色体位点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DNA提取 |
4.1.3 染色体制备 |
4.1.4 5S rRNA基因分析 |
4.1.5 荧光原位杂交 |
4.2 结果 |
4.2.1 5S rRNA基因结构单元分析 |
4.2.2 5S rRNA基因染色体位点分析 |
4.2.3 红鲫特异性着丝粒探针染色体位点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同源三倍体化 5S rRNA基因结构及其染色体位点的研究 |
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DNA提取 |
5.1.3 染色体制备 |
5.1.4 DNA含量测定 |
5.1.5 5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5.1.6 5S rRNA基因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5.1.7 荧光原位杂交 |
5.2 结果 |
5.2.1 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 |
5.2.2 5S rRNA基因结构单元分析 |
5.2.3 5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5.2.4 5S rRNA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 |
5.2.5 5S rRNA基因染色体位点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源于鲫鲂杂交的多倍体后代及其亲本45S rRNA基因的ITS分析 |
6.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荧光原位杂交 |
6.1.3 DNA提取 |
6.1.4 ITS序列的扩增及测序 |
6.1.5 总RNA的提取 |
6.1.6 反转录和cDNA合成 |
6.1.7 5.8S rRNA基因表达 |
6.1.8 ITS序列酶切 |
6.2 结果 |
6.2.1 荧光原位杂交结果 |
6.2.2 ITS序列分析 |
6.2.3 5.8S序列表达 |
6.2.4 ITS序列的遗传模式分析 |
6.2.5 ITS序列的表达模式分析 |
6.3 讨论 |
第七章 总结 |
7.1 异源多倍体化早期 5S rRNA基因在染色体位点的变异 |
7.2 同源四倍体品系r RNA基因分子组装及其染色体位点的研究 |
7.3 同源四倍体鲫二倍体化过程中 5S rRNA基因染色体位点的研究 |
7.4 同源三倍体化 5S rRNA基因结构及其染色体位点的研究 |
7.5 源于鲫鲂杂交的多倍体后代及其亲本45S rDNA ITS比较研究 |
7.6 本论文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 |
附录 |
致谢 |
(6)基于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GISH)对部分苹果属种类亲缘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概述 |
1.1 苹果属植物研究进展 |
1.2 细胞分类学 |
1.3 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 |
1.4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十五个苹果属分类群的核型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染色体核型分析 |
第三章 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对部分苹果属植物亲缘关系的研究 |
3.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巴西橡胶树遗传图谱第11号、13号和14号连锁群26个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橡胶树种质资源和品种选育 |
1.2 巴西橡胶树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 |
1.2.1 遗传图谱概述 |
1.2.2 遗传标记分类 |
1.2.3 巴西橡胶树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及研究现状 |
1.3 细胞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 |
1.3.1 细胞遗传图谱概述 |
1.3.2 细胞遗传图谱在植物中的应用 |
1.3.3 巴西橡胶树细胞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 |
1.4 分子细胞遗传图谱构建的几种关键技术 |
1.4.1 荧光原位杂交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1.4.2 原位PCR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3 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 |
1.4.4 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及技术路线 |
1.5.1 目的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生化试剂 |
2.1.3 主要器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橡胶树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
2.2.2 橡胶树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检测 |
2.2.3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合成和筛选 |
2.2.4 特异性引物的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 |
2.2.5 特异性条带回收纯化 |
2.2.6 序列比对 |
2.2.7 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的制备 |
2.2.8 原位PCR操作流程 |
2.2.9 荧光原位杂交操作流程 |
2.2.10 染色体上信号位点的位置计算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巴西橡胶树热研7-33-97基因组DNA的提取和纯度的检测 |
3.2 26个遗传标记特异序列的PCR扩增与测序比对结果 |
3.3 巴西橡胶树11号连锁群的4个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分析 |
3.3.1 M613和MnSoD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3.2 gHbCIR295.PB和gHbCIR636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4 巴西橡胶树13号连锁群的5个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分析 |
3.4.1 gHbCIR333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4.2 gHbCIR402和gHbCIR506.L2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5 巴西橡胶树14号连锁群的9个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分析 |
3.5.1 gHbCIR365.L2遗传标记原位PCR检测的物理定位结果 |
3.5.2 gHbCIR425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5.3 gHbCIR602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5.4 gHbCIR330和gHbCIR412_493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5.5 gHbCIR261和gHbCIR20.LI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5.6 gHbCIR290和gHbCIR409_415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6 巴西橡胶树13号和14号连锁群8个遗传标记的双探针物理定位分析 |
3.6.1 gHbCIR671.L2和gHb_CIR644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6.2 gHbCIR631.L2和gHbCIR670.PB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6.3 gHbCIR686和gHbCIR31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6.4 gHbCIR682.L2和gHbCIR360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7 巴西橡胶树连锁群的物理定位与其对应染色体的整合 |
4 讨论 |
4.1 染色体标本制备过程中的优化 |
4.2 橡胶树幼叶的采摘和适于制片时间的讨论 |
4.3 荧光原位杂交(FISH)注意事项的讨论 |
4.4 遗传标记在连锁群与染色体上位置关系的讨论 |
4.5 对含有已定位遗传标记的基因组scaffold的染色体归属问题的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1 |
附图2 |
附图3 |
附图4 |
附图5 |
附图6 |
附图7 |
附图8 |
附图9 |
附图10 |
附图11 |
附图12 |
附图13 |
附图14 |
附图15 |
附图16 |
附图17 |
附图18 |
附图19 |
附图20 |
附图21 |
附图22 |
附图23 |
附图24 |
附图25 |
附图26 |
附录Ⅰ 主要试剂的配制 |
附录Ⅱ 缩略语 |
附录Ⅲ 项目来源与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越橘菌根真菌定殖特点及其对越橘micorRNA表达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越橘菌根真菌的研究概况 |
1.2.1 菌根 |
1.2.2 杜鹃花类菌根真菌的物种多样性 |
1.2.3 菌根真菌定殖检测技术 |
1.3 菌根定殖相关miRNA |
1.3.1 植物miRNA的生物合成 |
1.3.2 植物miRNA的作用机制 |
1.3.3 miRNA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
1.4 单细胞分析技术 |
1.4.1 单细胞分析技术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4.2 单细胞获取技术 |
1.5 本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
2 越橘菌根真菌定殖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样品及实验菌种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1.4 试剂的配制 |
2.1.5 培养基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越橘茎段培养及组培苗生根 |
2.2.2 组培苗与菌根真菌的共生培养 |
2.2.3 菌根侵染率检测方法 |
2.2.4 笃斯越橘根系分类 |
2.2.5 菌根侵染率计算方法 |
2.2.6 菌根真菌扫描电镜检测 |
2.2.7 菌根真菌原位杂交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组培苗的生根培养 |
2.3.2 菌根侵染率检测 |
2.3.3 菌根真菌扫描电镜分析 |
2.3.4 菌根真菌原位杂交检测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越橘菌根真菌定殖对越橘micorRNA表达影响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样品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1.4 试剂的配制 |
3.1.5 培养基的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荧光定量PCR法分析不同miRNA的表达差异 |
3.2.2 miRNA的原位杂交实验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miRNA表达量分析 |
3.3.2 共生相关miRNA的组织定位 |
3.4 结论 |
4 越橘菌根共生相关miRNA在单细胞中的表达特点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样品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1.4 试剂的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
4.2.2 越橘根部单细胞共生相关miRNA荧光定量PCR分析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越橘根部不同状态单细胞共生相关miRNA表达差异分析 |
4.3.2 越橘根部单细胞共生相关miRNA侵染动态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巴西橡胶树第12、17和18号连锁群25个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巴西橡胶树简介 |
1.2 巴西橡胶树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 |
1.2.1 遗传图谱的概念 |
1.2.2 橡胶树遗传图谱的研究现状 |
1.3 巴西橡胶树细胞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 |
1.3.1 细胞遗传图谱 |
1.3.2 巴西橡胶树细胞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 |
1.4 原位杂交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
1.4.1 荧光原位杂交的概念及原理 |
1.4.2 荧光原位杂交的应用 |
1.5 原位PCR技术的研究进展 |
1.5.1 原位PCR的概念及方法 |
1.5.2 原位PCR技术的应用 |
1.6 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1.6.1 目的意义 |
1.6.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供试材料 |
2.1.2 生化试剂 |
2.1.3 主要器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
2.2.2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
2.2.3 特异性引物的合成与筛选 |
2.2.4 特异引物PCR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 |
2.2.5 PCR产物的回收纯化 |
2.2.6 序列比对 |
2.2.7 原位PCR技术流程 |
2.2.8 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的制备 |
2.2.9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流程 |
2.2.10 多重引物原位PCR |
2.2.11 信号点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计算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遗传标记特异性引物的筛选 |
3.1.1 橡胶树热研'7-33-97'基因组DNA的提取 |
3.1.2 25个遗传标记特异DNA序列的PCR扩增与测序比对结果 |
3.2 巴西橡胶树12号连锁群的8个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分析 |
3.2.1 gHbCIR181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2.2 gHbCIR145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2.3 gHbCIR513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2.4 gHbCIR29、gHbCIR80/317和gHbCIR81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2.5 gHbCIR387和gHbCIR164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3 巴西橡胶树17号连锁群的7个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分析 |
3.3.1 gHbCIR366和gHbCIR635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3.2 gHbCIR586、gHbCIR585和gHbCIR339.L2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3.3 gHbCIR357和gHbCIR526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4 巴西橡胶树18号连锁群的10个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分析 |
3.4.1 gHbCIR259和gHbCIR597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4.2 gHbCIR227和gHbCIR443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4.3 gHbCIR618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4.4 gHbCIR41/47和gHbCIR101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4.5 gHbCIR423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结果 |
3.4.6 gHbCIR20与gHbCIR266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 |
3.4.7 gHbCIR20、gHbCIR266和gHbCIR41/47遗传标记的原位PCR检测 |
3.5 巴西橡胶树25个遗传标记的定位结果与热研'7-33-97'核型的整合 |
4 讨论 |
4.1 关于FISH信号检测问题 |
4.2 关于原位PCR信号检测问题 |
4.3 关于遗传标记在连锁群与染色体上的分布 |
4.4 关于含有已定位遗传标记的基因组scaffold的染色体归属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序列比对 |
附录Ⅱ 主要试剂的配制 |
附录Ⅲ 缩略语 |
附录Ⅳ 项目来源与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瑟伯氏棉着丝粒区特异序列挖掘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棉花概述 |
1.2 植物着丝粒研究 |
1.2.1 卫星DNA序列 |
1.2.2 反转录转座子 |
1.3 着丝粒特异性组蛋白 |
1.4 植物着丝粒序列的进化研究 |
1.5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 |
1.5.1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简介 |
1.5.2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的发展简介 |
1.5.3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的应用简介 |
1.6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1.6.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简介 |
1.6.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简介 |
1.6.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简介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
2.2.1 细胞核的提取纯化 |
2.2.2 染色质酶切 |
2.2.3 染色质酶切检测 |
2.2.4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
2.2.5 rProtein A-Sepharose蛋白孵化 |
2.2.6 洗涤抗体-蛋白珠子复合体 |
2.2.7 ChIP-DNA纯化 |
2.2.8 ChIP-DNA文库构建 |
2.2.9 棉花基因组提取 |
2.2.10 ChIP-Seq数据分析 |
2.3 荧光原位杂交 |
2.3.1 棉花中期染色体的制备 |
2.3.2 标记探针 |
2.3.3 变性与杂交 |
2.3.4 观察与拍照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瑟伯氏棉ChIP-DNA获得及文库构建 |
3.1.1 MNase酶切浓度的检测 |
3.1.2 ChIP-DNA的 FISH分析 |
3.1.3 构建Ch IP-DNA文库目的条带扩增和纯化 |
3.1.4 ChIP-DNA文库条带大小的检测 |
3.2 瑟伯氏棉着丝粒区序列挖掘及分析 |
3.2.1 瑟伯氏棉着丝粒序列的分离鉴定 |
3.2.2 瑟伯氏棉着丝粒重复序列的注释 |
3.2.3 瑟伯氏棉着丝粒序列在棉属中的演化分析 |
3.3 讨论 |
3.3.1 ChIP和 FISH在棉花中的应用探讨 |
3.3.2 ChIP-Seq和 FISH技术在序列测序和分析中的应用 |
3.3.3 ChIP-DNA在不同棉种中的演化探讨 |
3.3.4 瑟伯氏棉着丝粒重复序列演化模式的进一步讨论 |
3.3.5 关于着丝粒重复序列在基因组组装探讨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雷蒙德氏棉着丝粒重复序列特征 |
附录 B 重复序列与陆地棉基因组比对分析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四、植物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单拷贝序列的桑树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分析[D]. 田雨. 西南大学, 2021(01)
- [2]多抗性小麦-中间偃麦草后代的分子细胞学鉴定[D]. 罗小军. 山西大学, 2020(01)
- [3]桑树染色体融合与断裂循环的研究[D]. 轩亚辉. 西南大学, 2020(12)
- [4]猕猴桃(Actinidia L.)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D]. 赵洋. 西南大学, 2020(01)
- [5]鲫鲂杂交品系的rRNA基因的染色体位点及组成分析[D]. 曹柳.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基于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GISH)对部分苹果属种类亲缘关系的研究[D]. 华利源. 聊城大学, 2019(01)
- [7]巴西橡胶树遗传图谱第11号、13号和14号连锁群26个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研究[D]. 陈秋惠. 海南大学, 2019
- [8]越橘菌根真菌定殖特点及其对越橘micorRNA表达影响的研究[D]. 史丽琦. 东北林业大学, 2019
- [9]巴西橡胶树第12、17和18号连锁群25个遗传标记的物理定位[D]. 刘正林. 海南大学, 2019
- [10]瑟伯氏棉着丝粒区特异序列挖掘及分析[D]. 陈晔.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