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宅装饰时尚设计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华[1](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丁俊[2](2021)在《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文中认为1930年代是上海家庭迅速拥抱现代文明的时期,对此时期家装设计历史的梳理有助于认识当时的社会物质文化与生活状态。本文聚焦于1930年代的上海家装设计,从纸媒入手,展开关于其如何走向现代的路径研究。首先,梳理相关历史文献,了解纸媒是如何传播和表述现代家装设计内容的;其次,以图像和文本分析的方式探讨当时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与模式;再次,基于不同层面的具体个案,归纳具有现代特征的家装设计之实践与推广方式;随后,从技术和材料方面寻找支撑现代家装设计的保障因素;最后,讨论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历史意义。通过史料挖掘和分析发现,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有赖于媒介建构、观念引导、实践与推广、技术和材料保障几方面的共同作用。第一,上海纸媒影响了人们对于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解。一方面,上海报刊频繁关注流行时尚,并转载欧美和刊登本地新式的家装设计图像,形成家装设计实践的案例参考;另一方面,上海报刊登载大量文本,提供了家装设计实践的观念引领和知识支撑。第二,人们普遍推崇面向现代生活的家装设计理念与模式。人们将家庭进化视为民族进化的基石,并在此基础上提倡“美术化”、“简约化”、“经济化”的新式生活理念,以及从“繁复美”转化为“单纯美”的设计美学观;在表现模式上,人们认为装饰样式的革新、空间功能的完善和物理环境的改进是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具体表现;为此,大量支撑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知识获得了传播。第三,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还在于多维度的实践与推广。文章从作为消费者的精英阶层、连接消费与生产的家装展览会、开展家装设计的实践者三个维度出发,选取多个具体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上海城市精英家庭呈现出引领潮流的装饰风尚;家装展览会以“模范样板”引导了装饰动向;中西设计师和业余实践者基于自身背景展现了多元设计手法。第四,文章探讨了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技术和材料保障。其中,以新式里弄住宅、城市公寓、花园洋房为代表的居住建筑为功能化的家庭布置提供了基础。以电镀“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以简洁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电为家庭美化提供了保障。还有品类多样的室内建材和卫浴设备使得开展家装设计具备了基础条件。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具有多重历史意义。一方面,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是以多维度实践与推广为核心的系统化要素交替出现,并共同推进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历史比较的视野中,文章认为其意义在于从理性化、整体性与合理化设计方面推进了“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此外,从新生活方式、室内秩序和室内形式方面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赵淑君[4](2020)在《基于情感化设计的微型公寓空间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房用地面积日趋紧张,为缓解此矛盾,“微型公寓”应运而生。微型公寓的设计与销售主要针对都市年轻群体,该群体往往倾向于追求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对居住空间的需求也更倾向于空间的多样化、人性化。因此,微型公寓空间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成为了一种新的设计趋势。本文以微型公寓居住空间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究情感化设计在微型公寓空间中的作用。通过对微型公寓的发展概况、人居环境的优势和劣势、空间构成的表现等研究,针对特定居住人群的社会层面、生理和心理、生活行为特征以及情感需求的分析,总结得出:无论是从人的精神需求,还是从居住空间的设计需求上,情感化设计理论对微型公寓空间的设计都有着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为了使微型公寓空间设计能更加满足都市年轻群体的真正居住与情感需求,文章提出了情感化设计在微型公寓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和表现形式,最终通过设计实践进行论证其应用价值。
鞠斐[5](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李攀攀[6](2020)在《消费心理需求下的样板房设计应用》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住宅空间的设计已经从原来的功能性设计到精神需求得到满足的个性化设计,人们渴望通过设计和多学科的应用,解决对精神需求的满足。样板房作为住宅空间设计的风向标,人们对其设计寄以厚望。由于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人们对住宅需求体量较大,为了加快项目的建设,国家出台了商品房预售制度,帮助开发商快速回笼资金,在巨大利润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加入了地产行业,也致使开发的项目品质参差不齐,人们对新建楼盘的了解只能通过售楼处的平面户型图及业务员的介绍,对于楼盘的空间距离认知感比较弱,降低了楼盘的成交量。面对传统的营销模式,市场疲态已经显现,进而影响新楼盘的成交量。开发商和消费者都迫切希望能有一种新的营销形式,既解决消费者对楼盘户型的认知,又能增加开发商新建楼盘的销售,快速回笼资金,占据市场,样板房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样板房是开发商为客户精心打造的兼具营销功能的理想居住空间,同时肩负着传递新的生活方式和设计理念的主要媒介,更是住宅空间设计的风向标。这就要求样板房的设计能符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这样才能增加消费行径,占据市场,因此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显得至关重要。样板房作为开发商对新楼盘的营销工具,其要求在设计上具有很强的商业性与展示性。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它是人们选择住宅设计的一种参照,一种生活方式的传播,人们渴望样板房的设计成为他们心中理想的居住家园。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成熟,再加上媒体的大肆渲染所谓的潮流与个性,致使人们盲目的追求形式化的设计,而忽视自己最真实的需求,这种形式化的设计影响着住宅行业的设计方向,让我国的设计在追寻国际社会的脚步停滞不前。本文先从客户需求的角度探究商业公寓样板房的设计,运用消费心理学和需求理论,分析需求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对客户的需求进行探讨,确定客户的主次需求,面对多层次分布的多元需求,作者通过多元的设计原则解决客户的需求,首先通过对设计目标的确立原则,对目标人群的需求进行定位,其次通过设计的展示性原则,运用多种设计手段与方法解决目标人群的需求,然后通过艺术风格的多变性营造空间的整体氛围感,最后再通过现代技术的手段,解决人们的安全健康,让样板房的设计真正满足人们的期望。因此作者希望通过消费心理学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相关理论分析人的行为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力求解决样板房设计与人们需求之间的矛盾,让样板房的设计回归理性化。
夏翔[7](2020)在《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0年以来,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下文以AA学院简称)如同横空出世般闯进我们的视野,它以一系列骄人成就与独特方式,激发了我们的研究热情:一大批AA学院的毕业生与教师,如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2016)、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彼得·库克(Peter Cook)、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尼古拉斯·格雷姆肖(Nicholas Grimshaw)、史蒂芬·霍尔(Steven Holl)、沃尔夫·狄·普瑞克斯(Wolf D.Prix.)……成为世界级的明星建筑师,他(她)们设计落成的具有先锋色彩及实验价值的建筑物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当今世界的空间景观,他们主导的“建筑电讯派”、解构主义建筑、数字化-参数化建筑等推动着当代建筑思潮及流派的发展。我们进一步发现AA学院一系列具有传奇色彩的方方面面,如它独立于大学体制之外的建筑教育模式;如以“工作单元”替代课程,教师给出的主题成为教学内容;如基础教学以装置、身体及行为、影像、拼贴等当代实验艺术方式作为练习手法,避开了功能、构造、制图等一般建筑入门教学内容;如以创新性、实验性、交叉性、艺术性的教学面貌等,引起了我们很大的学术兴趣。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在经过手工、图案、工艺美术等形态之后,在新时期转型为现代形态的艺术设计,而进入新世纪之后又逐渐进入数字化设计阶段。与多变相随的是同质化、程式化、职业化的教学景观,及千篇一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题作业与教材模式。同时,引起设计教育界极大关注、无数院校试图进行改革的设计基础课程,由于诸多原因整体上至今仍陷于“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模式而不能自拔。于是,在这种情境中的设计基础改革把视线转向了建筑教育,而AA学院的基础课程无疑为设计基础教学的突围带来了示范性意义,通过课题的研究与论文的写作,从各个层面进行解读,寻找可以参照借鉴、改写的路径,寻找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到作业手法的演绎之路。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作为AA学院独特面貌生成的背景与基础,包括了实验性建筑艺术的基础形态,建筑教育的实验性教学与基础教学的情境,2.AA学院的教育特质,包括发展历程、课程体系及着名教师,3.AA学院教学的工作单元设置与教师的主题教学,4.AA学院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学主题设计途径,学生对单元主题的二次设计、作业创意的多种路径等,5.AA学院基础教学作业的表现手法与视觉图式,包括对现当代艺术的借用与演绎,作业的形式手法及视觉表现等。附录部分整理了历年来AA学院基础教学的主要课题。
汪悠悠[8](2020)在《“精装房”模式下的北京城建宽院软装设计》文中提出在国家政策推动下,精装房正在改变传统的“毛坯房”交付模式,成为房地产行业发展新导向,给传统室内设计与装修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精装房基本解决了传统的“硬装修”问题,但同时精装房因其“标准化与批量性”生产模式也带来了个性的缺失、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未能满足人们追求高品质与个性化生活需求。精装房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在房地产产业转型与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软装设计因势产生,所谓软装设计又称为陈设艺术。软装设计对解决当前精装房存在的问题意义重大,当前房地产商在推出高品质精装样板房时都会进行软装设计与搭配,以提升精装房品位,吸引消费者。软装设计的优势体现在个性化、多样性与品质内涵方面,这正是很多精装房所缺失的,通过软装设计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精装房在解决“硬装修”后所遗留的问题,并能提升空间环境的品质内涵。通过对精装房与软装设计消费人群进行调研,了解精装房的消费导向与行为需求,明确软装设计介入精装房的策略与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了解国内外关于精装房的发展现状以及软装设计对精装房的影响,并对精装房、软装设计进行概念界定,对软装设计的内容、风格、原则与元素进行归纳;运用图例分析法,对设计对象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获取设计数据,为项目实践提供依据;运用实践法,通过对“北京·城建宽院软装设计项目”进行全案设计,运用软装设计的相关理论对实践进行指导,实现该精装房个性化呈现与品质的提升。在精装房软装设计项目实践中,通过对消费人群的家庭结构、心理诉求以及生活方式结构进行针对性调研,总结归纳出该客户对时尚潮流的风格定位、休闲娱乐的空间性质、多功能的空间布局、几何抽像的设计符号及闲暇浪漫格调的偏好。逐将“马卡龙”作为该案的软装设计主题,进行相应的元素提取、色彩搭配及材料选择,同时依据空间功能的差异,搭配不同的家具、灯具、地毯、窗帘、陈设品及花艺和绿植等。在细节处理方面,根据情感化设计理念,确定尺寸和用料,通过统筹兼顾的原则,保证整体氛围与细节配置的协调,实现精装房的个性化呈现与品质内涵的提升。
李玉宝[9](2019)在《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设计与再利用研究 ——以珠海周边地区为例》文中提出我国商品房销售制度的提升及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近年全国各地新建商品房楼盘都基本采用营销体验区既“房地产销售三件套”的实体产品展示和客户体验营销来保障房地产项目的销售。随着国家政府严控及日益规范的房地产销售制度和成熟的购房者,各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基本被广大购房者及市场所认可。但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白热化的竞争下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的可持续利用、多方位展示、客户敏感点价值分析的问题引起了各地产商的高度关注,并且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已成为一个地产品牌及项目代言的门户。本文主要以珠海周边部分房地产企业项目营销体验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的的起源、发展及现状进行简述和分类划分,其次、对其布局和定位进行理论分析与举例式描述;再次、重点对其整体及各专业设计进行理论分析及举例式的阐述;接着、重点对其再利用方面从前期策划及设计准备和实施细则等角度进行理论与举例式的阐述;最后以其如何高标准的实施及过程中沟通、反馈、复盘设计及再利用的角度进行重点案例经验分享和理论阐述。本文针对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为充分展示地产品牌及项目代言这一问题,结合实际项目营销体验区实例,从布局与定位、设计、再利用及实施与反馈四个方面进行细致分析与重点案例说明。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工作对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的全过程进行归纳与总结,最后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希望能为今后各房地产企业项目营销体验区起到借鉴作用,使其能够快速、高品质、提升综合价值和重复再利用等各方面提供可参考的主要思路及建议。
陆垠[10](2019)在《二十世纪早期德国新客观主义建筑设计及其思想探究》文中提出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现代建筑开始摆脱传统的束缚,主动寻求对工业化的回应。此时的德国经历着急剧的转变,在很短的时间内,它完成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渡,社会关系和政治格局均发生了变化,同样对新建筑的需求也变得更加迫切。正是在这个前提下,作为德意志制造联盟创始人之一的穆特修斯开始寻求扩大建筑社会地位和文化影响的方式,以满足德国当时政治和社会环境的需求。1922年是德国现代建筑发展史上风格变化的关键时期,随着一战的结束,作为战败国的德国遭遇了重大的经济和政治危机,陷入了住房短缺问题的影响。以陶特、格罗皮乌斯、恩斯特·梅和密斯为代表一批建筑师们开始着手解决住房问题,从而为自己定义新的社会角色。他们遵循着新客观主义的设计理念,拒绝将传统形式作为新建筑的外在形式,这不仅是外观上的摈弃,更多的是开始以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作为影响建筑形式的主要目标。新客观主义风格并没有延续一战前表现主义者所奉行的夸张化、具象式的建筑形式,而是寻求一种更加简洁、实用的特征,它成为了德意志制造联盟和包豪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主导思想,影响着许多后来的建筑大师们,推动了欧洲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发展。新客观主义思想可以被解读为两个层面共同作用的成果:外在的社会性与内在的思想观,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关联性与一致性。因此为了正确认识新客观主义在现代建筑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希望通过分析新客观主义建筑师们的思想和实践活动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来解读新客观主义的创作观与思想观,并通过对新客观主义较为详细的诠释,拓展现代建筑理论视野,以辩证、客观的态度分析其设计要素。明确新客观主义思想的发展与变化是由其所处时代的特异性、与表现主义思想的连续性,以及为明确的需求寻找清晰形式的设计观,这三种特征属性共同作用和引导的。尽管新客观主义在现在看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自身属性是二十世纪早期德国社会环境下建筑师与现实社会相互协调的必然结果,即使已经失去存在的社会环境,但它们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将其中更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与现代建筑一起延续下去。在最后,本文希望提供一个更好的理解这段建筑史的思路,将对新客观主义的诠释最将回归到一种观点:建筑本身的形式并不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用来明确其价值的最终途径,建筑形式的本源应源自建筑师对这个时代中人们的观念和需求的反馈。
二、住宅装饰时尚设计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住宅装饰时尚设计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和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
1.2.1 家装设计的核心概念分析 |
1.2.2 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界定 |
1.2.3 对1930 年代的时间界定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关于室内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
1.3.2 国外关于家庭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
1.3.3 上海近代设计史研究的基本情况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架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架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作为主要传播途径和载体的1930 年代上海纸媒 |
2.1 报道家装设计的纸媒概貌 |
2.1.1 中文报刊频开专栏 |
2.1.2 英文报纸长期报道 |
2.1.3 其它纸媒偶有涉及 |
2.2 纸媒对家装设计现代性的传播 |
2.2.1 内容传播集中于1930 年代 |
2.2.2 现代家装内容的国际化传播 |
2.2.3 内容传播推进现代家装设计 |
2.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述 |
2.3.1 涉及时间概念的描述 |
2.3.2 对于装饰样式的界定 |
2.3.3 多主题词的混合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念和模式 |
3.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
3.1.1 推崇进化论思想 |
3.1.2 倡导新家庭生活 |
3.1.3 提倡新设计美学 |
3.2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现模式 |
3.2.1 室内空间装饰样式的革新 |
3.2.2 室内空间生活功能的完善 |
3.2.3 室内空间物理环境的改进 |
3.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知识组构 |
3.3.1 现代性家装设计风格的认识 |
3.3.2 现代性家装设计要素的组成 |
3.3.3 现代性家装设计的图纸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家装设计实践与推广方式 |
4.1 精英家庭的时尚引领 |
4.1.1 以电影明星群体家装设计为亮点 |
4.1.2 以文化和工商名人群体家装设计为主体 |
4.1.3 以其它中产人群家装设计为底色 |
4.2 家装设计展览会的社会推广 |
4.2.1 “国货展览会”之“模范家庭”布置 |
4.2.2 “改良家庭展览会”及样板房布置 |
4.2.3 样子间及百货店等商业展示活动 |
4.3 家装设计者的多元探索 |
4.3.1 本土设计师接轨国际设计风格 |
4.3.2 西方设计师带入国际设计经验 |
4.3.3 业余设计者尝试家庭美化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性家装设计实现的技术和材料保障 |
5.1 新式居住功能模式的兴起与运用 |
5.1.1 城市中新式居住建筑的兴起 |
5.1.2 建筑革新提供的功能化空间 |
5.1.3 水电气入户改善了家庭环境 |
5.2 新奇家居生活用品的配置 |
5.2.1 以“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 |
5.2.2 以简洁化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 |
5.2.3 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用电器 |
5.3 新颖室内建材卫浴的运用 |
5.3.1 墙面饰材以花纸运用较广泛 |
5.3.2 地面饰材流行花砖和马赛克 |
5.3.3 卫浴设备倾向成套进口产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实现的历史意义 |
6.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发生的系统要素 |
6.1.1 从大众纸媒到生活实践的复杂系统 |
6.1.2 多维度实践与推广是系统核心要素 |
6.1.3 家装设计之现代性实现的上海路径 |
6.2 全面推动“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 |
6.2.1 注重生活实效的理性化设计 |
6.2.2 关注系统要素的整体性设计 |
6.2.3 尊重技术条件的合理化设计 |
6.3 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
6.3.1 新生活方式之美 |
6.3.2 新室内秩序之美 |
6.3.3 新室内形式之美 |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4)基于情感化设计的微型公寓空间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微型公寓得到发展 |
2.居住群体的文化需求增加 |
3.微型公寓居住空间设计的不合理 |
4.对居住群体的情感需求的缺失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微型公寓及居住者基本状况的分析 |
(一)微型公寓的概况 |
1.微型公寓的概念 |
2.微型公寓的优势和劣势 |
3.微型公寓的空间构成 |
(二)微型公寓居住人群的调研与分析 |
1.居住人群调研的前期准备 |
2.居住人群的调研分析 |
(三)特定客户群现状分析 |
1.特定客户群的社会层面特征 |
2.特定客户群的生理心理特征 |
3.特定客户群的生活行为特征 |
4.特定客户群的高层次情感需求 |
第三章 情感化设计的理论基础及应用 |
(一)情感化设计的解释 |
(二)情感化设计的出现和内涵 |
1.情感化设计的出现 |
2.情感化设计的内涵 |
(三)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次 |
1.本能层次 |
2.行为层次 |
3.反思层次 |
(四)情感化设计在微型公寓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
1.微型公寓空间设计中需要情感化 |
2.情感在微型公寓空间设计中的作用 |
第四章 情感化设计在微型公寓空间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
(一)情感化设计在微型公寓空间设计中的基本原则 |
1.实用性原则 |
2.满足精神需求原则 |
3.经济性原则 |
(二)审美视觉层面的情感需求 |
1.空间形态的构建 |
2.色彩的应用 |
3.灯光照明的应用 |
4.装饰材料的选择 |
(三)使用层面的情感需求 |
1.空间的舒适性 |
2.功能的实用性 |
3.空间的安全性 |
4.空间的私密性 |
(四)反思层面的情感需求 |
1.个性化的实现 |
2.时尚性的实现 |
3.文化性的营造 |
第五章 微型公寓空间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实践 |
(一)选题项目的调查与分析 |
1.微型公寓项目概况 |
2.微型公寓项目居住人群调研分析总结 |
(二)设计实践 |
1.设计概念 |
2.设计分析 |
(三)微型公寓空间中情感化设计的应用表达 |
1.公共区域中情感化设计的应用表达 |
2.单身公寓中情感化设计的应用表达 |
3.闺蜜公寓中情感化设计的应用表达 |
4.情侣公寓中情感化设计的应用表达 |
5.家庭公寓中情感化设计的应用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图片出处 |
附录2 :调查问卷 |
附录3 :设计图纸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5)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的依据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
(一)什么是工业化 |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
第三节 技术之“变” |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
(二)派遣留学生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
第三节 技术之“践” |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
第三节 技术之“革” |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消费心理需求下的样板房设计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理论概述 |
2.1.1 消费心理学 |
2.1.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 中国客户消费心理分析 |
2.2.1 需求的分类 |
2.2.2 调研数据分析 |
2.2.3 多元需求与多层次化分布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商业公寓样板房的发展与概况 |
3.1 概念界定与发展历史 |
3.1.1 概念界定 |
3.1.2 发展历史 |
3.2 样板房的设计概况 |
3.2.1 设计的基本特征 |
3.2.2 设计存在的问题 |
3.3 中国商业公寓样板房设计现状分析 |
3.3.1 思维单一化的商业模式 |
3.3.2 社会需求提升的不适应 |
3.4 相关案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消费需求的商业公寓样板房的设计原则 |
4.1 设计目标的确定原则 |
4.1.1 目标人群需求的确定 |
4.1.2 设计主题的明确 |
4.1.3 生活场景的营造 |
4.2 设计功能的展示性原则 |
4.2.1 功能分区的合理性 |
4.2.2 明确的动线设计 |
4.2.3 家居陈设 |
4.2.4 灯光的渲染 |
4.3 艺术风格的多变性原则 |
4.4 现代技术的应用原则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设计实践——以上海宝龙地产绍兴某样板房设计为例 |
5.1 前期分析 |
5.2 项目定位 |
5.3 设计理念 |
5.4 设计原则 |
5.4.1 功能性的展示原则 |
5.4.2 科学技术的应用原则 |
5.4.3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 |
5.5 设计方案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背景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确立 |
二.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应用价值 |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相关概念解读 |
1.关于基础课程 |
2.关于“建筑学”、“设计学”、“纯艺术(美术学)”之间的关系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学科演绎与AA学院的历程——建筑教育实验与AA学院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建筑教育的学科演绎 |
一.从美术学院到理工院校 |
二.学科发展与多元实验 |
第二节 基础课程的多元教学 |
一.从空间生成入手 |
二.从建构与建造入手 |
三.从艺术形式入手 |
第三节 AA学院的发展与特质 |
一.第一阶段:非学院派的开端之路 |
二.第二阶段:艰难变革的现代主义之路 |
三.第三阶段:桀骜传奇的先锋之路 |
第四节 AA学院的基本特质 |
一.独特性:体制之外 |
二.开放性:教师背景的多元化 |
三.创新性:课程结构中的“工作单元”与“主题教学” |
四.研究性:教学情境中的学理探求与实验色彩 |
五.先锋性:作业中的当代艺术与前卫色彩 |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多元演绎与前卫色彩——现当代建筑及AA学院实验研究 |
第一节 “AA人”的现当代建筑书写史 |
一.游牧与插件:建筑电讯派的纸上建筑 |
二.机器与结构:高技术主义建筑设计 |
三.“分延”与“差异”:解构主义建筑艺术 |
四.“非线”与“生态”:参数化建筑艺术 |
第二节 “AA人”的知识背景与研究性实验 |
一.叙事与空间:屈米的理论与实验 |
(一)叙事与时间 |
(二)叙事与空间 |
二.乐思与空间:里伯斯金的理论与实验 |
(一)音乐体验 |
(二)符号语言中的建筑与音乐 |
三.建筑与电影:舒宁的理论与实验 |
(一)实验与理论建构 |
(二)相关课题教学案例 |
四.绘画与现实:哈迪德的理念与建筑艺术 |
(一)构成主义绘画 |
(二)碎片与建筑实验 |
(三)流体与建筑艺术的世界 |
五.建筑师与哲匠:库哈斯的多元面貌 |
(一)“反引力”:作为建筑师 |
(二)三本书:作为理论家与批评家 |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课程体系与工作单位——AA学院基础课程的教学结构 |
第一节 AA学院的课程体系 |
一.AA学院基础课程 |
(一)预科课程 |
(二)一年级课程 |
二.AA学院核心课程 |
(一)中级学院课程 |
(二)专业学院课程 |
三.AA学院研究生课程 |
(一)硕士课程 |
(二)博士课程 |
四.AA学院公共课程 |
(一)媒体研究课程 |
(二)历史与理论研究课程 |
(三)技术课程 |
五.相关教学项目与课程活动 |
(一)海外游学 |
(二)讲座 |
(三)评图 |
(四)作业发布与展示 |
第二节 AA学院的教学结构 |
一.关于教学结构的几种模式 |
二.工作单元与课程设置 |
(一)学年模式与课程群 |
(二)工作室模式与工作单元的选择 |
(三)主题性模式与工作单元的内容 |
(四)教学主题与作业二次设计 |
三.双轨制课程结构 |
第三节 AA学院课程教学的比较研究 |
一.思路拓展阶段 |
二.专业知识建立阶段 |
三.意识的提升阶段 |
四.领域前沿与学科发展 |
五.理论与技术支持 |
(一)表现 |
(二)思维 |
(三)建造 |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预科教学的主题设定与作业设计——因素、方法、特征与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教学主题设定的因素与方法 |
一.教师层面:职业素质与工作方式 |
二.主题的基本策略 |
(一)身体与空间 |
(二)城市与景观 |
(三)衍生与延伸 |
第二节 作业二次设计的因素与方法 |
一.学生层面:个性因素与寻找切入点 |
二.案例分析 |
(一)2000年主题“空间与体验” |
(二)2002年主题“外来文化研究” |
(三)2008年主题“剖析环境” |
(四)2009年主题“模糊边界” |
(五)2010年主题“比例、场景和身体” |
(六)2011年主题“观察、想象与转化” |
(七)2015年主题“瞄准现场” |
(八)2016年主题“文本与片段” |
(九)2017年主题“材料的趣味” |
(十)2018年主题“精确切割和误差范围” |
第三节 预科教学作业二次设计的基本方法 |
一.资源素材的广泛性与奇特性 |
二.概念图式的隐喻性与观念性 |
三.实验展开的游戏性与多解性 |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一年级教学的主题设定与作业设计——因素、方法、特征与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教学主题设定的因素与方法 |
一.教师层面:建筑师与学者 |
二.主题设定的基本策略 |
(一)意义与趣味 |
(二)案例与学理 |
(三)考察与体验 |
第二节 作业二次设计的因素与方法 |
一.学生层面:专业因素与学习兴趣 |
二.案例分析 |
(一)2000年主题“身体与重力” |
(二)2002年主题“环境与身体” |
(三)2008年主题“泰晤士河” |
(四)2009年主题“比例与模型” |
(五)2010年主题“对立与交叉” |
(六)2011年主题“设计方法与写作” |
(七)2015年主题“居住世界”、“女神与复仇者”、“体验当下” |
(八)2016年主题“栖息地、城市与城市呈现、空间组织、反项目、形式及其它” |
(九)2017年主题“比较:伦敦与美国城镇” |
(十)2018年主题“人、建筑、环境” |
第三节 一年级教学作业二次设计的基本方法 |
一.知识方法的多元化与反思性 |
二.叙事语言的意象性与戏谑性 |
三.设计方案的功能性与形式化 |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表现形式与视觉图式——AA学院基础课程的作业手法研究 |
第一节 主题表现与现当代艺术 |
一.解读:现当代艺术的表现特征 |
二.实验:当代艺术与现当代建筑 |
三.挪用:作业手法与现当代艺术 |
(一)装置艺术 |
(二)身体与行为艺术 |
(三)影像艺术 |
(四)数字媒体艺术 |
(五)概念艺术 |
第二节 图式与视觉表现 |
一.库克《绘画:建筑的原动力》 |
二.非制图与非建筑画 |
三.综合媒介与拼贴图像 |
第三节 模型与空间体验 |
一.模型制作:概念与意象表现 |
二.空间建造:体验与1:1建造 |
三.数媒表现:虚拟——无限幻境 |
小结与讨论 |
结论 |
一.研究思路与脉络总结:现象到本质 |
二.研究与分析方法总结:经验与解释 |
三.研究主要发现与成果:特质与同构 |
四.对设计教育基础课程的建议 |
五.研究的主要学术贡献与影响力 |
附录一 AA学院基础课程1999-2018学生作业原始资料 |
附录二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精装房”模式下的北京城建宽院软装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行业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2.1 精装房概述 |
2.1.1 精装房的概念 |
2.1.2 精装房的特点与优势 |
2.1.3 精装房的发展趋势 |
2.2 软装设计概述 |
2.2.1 软装设计的概念 |
2.2.2 软装设计的作用 |
2.2.3 软装设计的内容 |
2.2.4 软装设计的风格 |
第3章 北京城建宽院软装设计项目调研 |
3.1 消费市场调研 |
3.1.1 问卷调研 |
3.1.2 基本情况归纳与总结 |
3.1.3 居住行为 |
3.1.4 购房需求 |
3.1.5 对精装房的的认知 |
3.1.6 对软装设计的认知 |
3.2 多户型方案比较分析 |
3.2.1 下叠户型 |
3.2.2 中叠户型 |
3.2.3 上叠户型 |
3.3 客户调研 |
3.3.1 客户家庭结构调研 |
3.3.2 客户心理诉求调研 |
3.3.3 客户生活方式调研 |
3.3.4 客户调研总结 |
第4章 北京城建宽院软装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 |
4.1 软装设计原则 |
4.1.1 统一性原则 |
4.1.2 形式美原则 |
4.1.3 以人为本原则 |
4.1.4 个性化原则 |
4.2 软装设计策略 |
4.2.1 家具的运用 |
4.2.2 织物的运用 |
4.2.3 灯具的运用 |
4.2.4 陈设品的运用 |
4.2.5 花艺和绿植的运用 |
第5章 北京城建宽院中叠户型软装设计具体实施 |
5.1 项目定位 |
5.1.1 主题定位 |
5.1.2 设计意向 |
5.2 设计构思 |
5.2.1 概念构思 |
5.2.2 色彩分析 |
5.2.3 材料选择 |
5.3 设计方案 |
5.3.1 户型优化 |
5.3.2 物料选配 |
5.3.3 空间效果 |
5.3.4 细节处理 |
5.3.5 固装与选型 |
5.3.6 现场布置与效果呈现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设计与再利用研究 ——以珠海周边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2.1 课题研究背景 |
1.2.2 课题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意义与目的 |
1.4 课题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的起源发展及现状 |
2.1 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产生的历史背景 |
2.1.1 中国房地产的发展 |
2.1.2 政府相关法规——预售制度 |
2.1.3 “高周转”房地产开发模式 |
2.2 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发展过程 |
2.2.1 销售处阶段 |
2.2.2 销售中心阶段 |
2.2.3 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阶段 |
2.3 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产生的效益 |
2.4 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的未来趋势 |
2.5 本章小结 |
3.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布局及定位 |
3.1 项目周边环境与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的布局 |
3.1.1 项目地块临近市政道路与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的布局 |
3.1.2 主城区对项目地块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布局的影响 |
3.1.3 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销售中心的布局 |
3.1.4 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样板房的布局 |
3.1.5 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景观展示区的布局 |
3.2 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类型定位 |
3.3 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规模定位 |
3.3.1 房地产项目规模分类 |
3.3.2 销售中心规模的定位 |
3.3.3 样板房户型的定位 |
3.3.4 景观展示区的定位 |
3.4 本章小结 |
4.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设计 |
4.1 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销售中心设计 |
4.1.1 销售中心设计要点 |
4.1.2 销售中心设计原则 |
4.1.3 销售中心外立面设计 |
4.1.4 销售中心空间功能分析 |
4.1.5 销售中心室内流线设计 |
4.2 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样板房设计 |
4.2.1 样板房设计定位 |
4.2.2 新中式风格 |
4.2.3 北欧风格 |
4.2.4 现代风格 |
4.3 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景观展示区设计 |
4.3.1 景观展示区功能布局 |
4.3.2 景观展示区“精神堡垒”设计 |
4.3.3 景观展示区主入口设计 |
4.3.4 景观展示区文化背景墙设计 |
4.3.5 景观展示区水景设计 |
4.3.6 景观展示区景观小品设计 |
4.3.7 景观展示区导视系统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再利用 |
5.1 影响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再利用的主要因素 |
5.2 营销体验区转型再利用的设计策略 |
5.2.1 销售中心转型再利用设计策略 |
5.2.2 样板房转型再利用设计策略 |
5.2.3 景观展示区转型再利用设计策略 |
5.3 营销体验区转型再利用的改造方法 |
5.3.1 营销体验区的空间调整法 |
5.3.2 营销体验区的气氛营造手段 |
5.4 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销售中心转型再利用 |
5.4.1 销售中心再利用功能转换方向 |
5.4.2 临时销售中心的再利用策略 |
5.4.3 现场实体销售中心再利用策略 |
5.5 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样板房再利用 |
5.5.1 现场实体样板房再利用 |
5.5.2 异地样板房再利用 |
5.6 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景观展示区再利用 |
5.6.1 临时异地景观展示区再利用 |
5.6.2 现场实体景观展示区再利用 |
5.7 本章小结 |
6.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实施及设计复盘 |
6.1 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项目管理难点分析 |
6.1.1 房地产企业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 |
6.1.2 房地产企业对营销体验区重视程度 |
6.1.3 项目整体协作能力 |
6.1.4 科学的房地产项目运营管理 |
6.2 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项目管理中目标管理的应用 |
6.3 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项目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 |
6.4 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销售中心实施 |
6.4.1 施工工期与楼盘营销节点匹配性 |
6.4.2 销售中心主体施工 |
6.4.3 销售中心精装施工 |
6.5 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样板房实施 |
6.5.1 施工工期与开盘节点匹配性 |
6.5.2 样板房主体施工 |
6.5.3 样板房精装施工 |
6.6 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景观展示区实施 |
6.6.1 施工工期与开盘节点匹配性 |
6.6.2 景观展示区硬景施工 |
6.6.3 景观展示区园林施工 |
6.7 本章小结 |
7.结语 |
7.1 研究特点 |
7.2 研究结论 |
7.2.1 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布局及定位建议 |
7.2.2 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设计建议 |
7.2.3 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再利用建议 |
7.2.4 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实施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0)二十世纪早期德国新客观主义建筑设计及其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0.2.1 研究对象 |
0.2.2 研究范围 |
0.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3.1 研究目的 |
0.3.2 研究意义 |
0.4 相关研究综述 |
0.4.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0.4.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0.4.3 存在问题与研究预期 |
0.5 研究方法及策略 |
0.5.1 研究方法 |
0.5.2 研究策略 |
第1章 新客观主义及其关联性研究 |
1.1 新客观主义的概念解析 |
1.1.1 艺术视角下的新客观主义 |
1.1.2 建筑视角下的新客观主义 |
1.2 战后艺术家对新客观主义的探索 |
1.2.1 绘画领域中的新客观主义 |
1.2.2 摄影领域中的新客观主义 |
1.3 与新客观主义相关的哲学思想 |
1.3.1 主观与客观的辩证论 |
1.3.2 本雅明的寓言论 |
1.4 阿道夫·贝恩对新客观主义的诠释 |
1.4.1 建筑层面 |
1.4.2 哲学层面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新建筑与新社会:一场建筑风格的革命 |
2.1 德国新建筑风格的早期探索 |
2.1.1 穆特修斯与新风格 |
2.1.2 客观性思想的萌芽 |
2.1.3 标准化与个性化之争 |
2.2 表现主义:一场乌托邦式的社会构想 |
2.2.1 表现主义的出现 |
2.2.2 水晶的梦幻:陶特的表现主义 |
2.2.3 动态与功能:门德尔松的表现主义 |
2.2.4 转型:从表现主义到新客观主义 |
2.3 包豪斯:新客观主义的转型与发展 |
2.3.1 包豪斯早期的表现主义思想 |
2.3.2 包豪斯思想的客观性转变 |
2.3.3 新客观主义时期的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 |
2.3.4 新客观主义的影响与批判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最低限度住宅:住房危机下的标准化生活空间 |
3.1 法兰克福住房改革 |
3.1.1 欧洲住房危机 |
3.1.2 德国住房改革的早期探索 |
3.1.3 恩斯特·梅主导的法兰克福住房改革 |
3.1.4 威斯特豪森住区 |
3.2 最低限度住宅的演变 |
3.2.1 早期的工人住宅 |
3.2.2 十九世纪的公寓建筑 |
3.2.3 最低限度住宅的概念 |
3.2.4 最低限度住宅与法兰克福 |
3.3 最低限度住宅的演变和布局模式研究 |
3.3.1 大中型公寓的布局模式演变 |
3.3.2 小型公寓功能空间的弱化 |
3.3.3 极简化的建筑结构和室内家具 |
3.4 最低限度住宅与CIAM |
3.4.1 建筑标准化 |
3.4.2 最低限度的最佳标准 |
3.4.3 低、中、高层住宅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魏森霍夫国际住宅展:新客观主义的国际宣言 |
4.1 魏森霍夫住宅展的背景与准备 |
4.1.1 德意志联盟与密斯·凡德罗 |
4.1.2 住宅展主题的探索:合理化与标准化 |
4.1.3 对建筑师的选择 |
4.1.4 场地的选择与设计 |
4.2 对低层独立式住宅的思考 |
4.2.1 格罗皮乌斯:标准化的模块组合 |
4.2.2 理查·多克:诗意的新客观性 |
4.3 对多层联排式住宅的思考 |
4.3.1 J.J.P.奥德:空间、节奏与精度 |
4.3.2 马特·斯塔姆:结构美学下的简约主义 |
4.4 对多层公寓式住宅的思考 |
4.4.1 密斯·凡德罗:规律的形态与灵活的空间 |
4.4.2 彼得·贝伦斯:为生活寻求阳光与健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对新客观主义建筑的再思考 |
5.1 时代特异性下的新风格 |
5.2 对穆特修斯客观性思想的辩证性批判 |
5.3 表现主义与新客观主义的连续性解读 |
5.4 求同:需求引导形式 |
5.5 局限性与转变 |
5.5.1 局限性:形式的不确定性和对个性精神的压抑 |
5.5.2 转变:两种不同的方向 |
第6章 结语 |
6.1 论文的研究成果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论文的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住宅装饰时尚设计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D]. 丁俊. 江南大学, 2021(01)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基于情感化设计的微型公寓空间设计[D]. 赵淑君.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5]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6]消费心理需求下的样板房设计应用[D]. 李攀攀.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7]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D]. 夏翔.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8]“精装房”模式下的北京城建宽院软装设计[D]. 汪悠悠. 南华大学, 2020(01)
- [9]房地产项目营销体验区设计与再利用研究 ——以珠海周边地区为例[D]. 李玉宝.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二十世纪早期德国新客观主义建筑设计及其思想探究[D]. 陆垠. 东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