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SO9000认证与组织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黄立涛[1](2020)在《A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造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所在,对于制造业而言质量更为重要。A企业是大型摄像机零部件制造企业,长期困扰A企业的难题是质量难以提高,原因是质量管理体系没有贴合企业实际情况,没有满足企业质量管理的需求。为了满足A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提升质量水平,需要优化A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本研究应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A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设计方案。首先,通过访谈法寻找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不足,研究显示这些不足主要集中在客户服务、人员情况、预防措施、记录控制等环节。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环节进行剖析,得到成因主要有:客户服务意识薄弱、质量激励机制不完善、人员培训不到位等。其次,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理论并联系企业实际情况对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不足提出优化设计方案并实施,如:应用质量激励机制优化纠正措施环节、应用质量信息管理系统优化记录控制环节、应用PDCA加强员工培训优化人员情况环节等。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质量管理体系优化后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从而说明A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优化是有效的。通过本研究,有利于A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贴合企业实际情况,提升企业质量水平。本研究中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过程,对于质量管理体系研究存在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同时对于其他同类型制造企业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姚江[2](2020)在《S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重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引领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现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我国化工企业传统优势减弱,环境保护要求不断提高,传统化工产业升级改造的基础上,新工艺、新技术在化工建设中的应用已成为必然。石油化工行业大量新的技改项目、新建项目的开工建设,使我国的化工产业和化工施工技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突破,这必然会给化工建筑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和发展机会。然而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当前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由此带来的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国内外的投资、生产、就业等环境也越来越差。石油化工行业作为各行各业的上游产品生产的带头行业,受疫情影响也特别强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背景下,作为经济发展中重要一环的我国石油化工企业正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与挑战,与之相关联的化工施工企业和其它行业一样,也必然会受到国内外经济下行的影响,面临更加激烈的优胜劣汰的考验。S公司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基础建设、石油化工、煤化工企业大量新建、扩建,而发展起来的。但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却没有随之同步发展,加上公司的施资力量不强、技术差、设备落后、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造成工程质量事故频发。由于化工产品大多是易爆、易燃、易中毒的产品,所以化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设备和装置也都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等危险特点,不论是制造过程还是施工过程,一旦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均会导致一系列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甚至对人身安全会造成很大威胁。这就要求S公司必须有过硬的管理和从业人员,良好的企业文化,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所施工的工程质量优良。面对这种新的形势,S公司如何通过适当的质量策略,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施工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显得迫切且紧要。为此,本文从化工施工企业面临的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运行环境以及国内化工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指出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从质量管理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建立原则、方法、国内外企业质量管理发展动态、以及相关的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研究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以化工施工企业S公司为研究对象,对该公司质量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并分析了S公司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对S公司重构的质量管理目标,质量管理体系重构原则、重构流程及注意事项,并对S公司重构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过程以及具体内容以及在实际实施方面的具体保障措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说明,对S公司重构的质量管理体系在福建申马项目的具体应用案例进行验证。文章最后对S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成果进行了总结。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帮助国内的化工施工企业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与本企业相适应的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加以实施和持续改进,为增加化工施工企业的竞争优势,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为企业在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条件下,通过加强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减少或避免质量事故以及因质量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的发生,为顾客提供良好的服务,提升企业社会形象,早日赶超国外同行业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提供实践借鉴。
杨宁[3](2019)在《HG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以及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质量对于企业持续发展的意义变得更加重大而深远,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质量水平。质量管理体系为企业开展质量活动搭建了基础框架,企业如何结合自身特点,科学有效的应用质量管理理论,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则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承担冶金设计项目的HG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其质量管理实践为研究主题,采取内部审核数据分析以及在员工中开展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对HG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质量管理体系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质量管理体系执行程度差、质量监督评审流于形式、领导层质量活动参与较少、员工对质量知识了解不充分和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积极性不高五个方面。基于HG公司实际深入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员工质量意识薄弱,质量监督审核缺乏有效性,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质量知识培训不足以及质量激励机制不完善。结合质量管理理论,以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为框架,以质量管理原则为指导,采取全面质量管理方法,针对性的提出了从增强员工质量意识和信息化建设、落实质量监督审核过程、增强领导质量参与和责任、优化质量培训工作以及完善质量激励机制五个方面提出质量管理改进策略。同时从合理资源企业配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育企业质量文化三个角度提出了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策略的保障措施。本文对HG公司质量管理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期望HG公司通过加强质量控制,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也期望能够为其他冶金类设计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提供参考与借鉴。
裴氏华(BUI THI HOA)[4](2019)在《胡志明市私立大学全面质量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越南高等教育整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问题。近年来,就业难的问题普遍困扰着毕业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未能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教育服务。私立大学的出现使越南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有所起色。尤其是各私立大学开始注重质量的投入和管理,以教师队伍、培训计划、培训目标的质量为发展重点,制定各种投入产出规程,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等,大大提升了越南高等教育的质量。本研究以“胡志明市私立大学全面质量管理问题研究”为题,选取阮必成大学、莲花大学、胡志明市科技大学和胡志明市外语与信息技术大学这四所私立大学的375名管理干部和教师为调查对象,着重探究胡志明市的私立大学基于全面质量管理视角的质量管理工作现状,力求找出胡志明市私立大学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通过教育实验提出可行方案,从而为解决越南尤其是胡志明市私立大学教育质量这一难题献计献策。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绪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指出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文献法梳理了世界各地私立高校的发展概况、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概述和发展情况,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进行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框架的分析。首先定义了教育质量、质量管理、教育质量管理的概念,然后介绍了越南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和五种教育质量管理模型,最后详细介绍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整体观点、基础性规则、管理原则,以及基于全面质量管理视角在高等学校开展和运用质量管理模型的可行性和方法。第二章,介绍了胡志明市私立大学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现状。从评价结果可见,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胡志明市各所私立大学按照ISO 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标准、AUN&QA质量保障指标开展了多项培训质量管理活动,按教育部的标准制定自评价报告参加质量检定。但是仍然没有确定产出目标、标准、准则及在学校执行这些标准的条件,尚未为质量保障工作制定具体的短期和长期目标。第三章,分析了胡志明市私立大学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胡志明市私立大学质量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胡志明市私立教育系统中所存在的限制性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明确的教育培训目标,缺乏计划性的超量招生,尚未制定出产出标准及其实现的详细流程。同时,胡志明市私立大学的教育培训质量管理工作缺乏连续性、一致性和同步性,这说明极有必要探讨出一套基于全面质量管理视角的质量管理新模式来帮助胡志明市私立大学的教育培训质量的持续开展和改进。此外,胡志明市私立大学的管理工作仍然偏向古板老套,即依靠国家各种通知、指示和规定,而这些文件大多都不再符合私立教育系统当前的发展趋势。有些私立大学不会主动通过AUN-QA、ISO、TQM等国际标准进行适当改革和为该校寻找新的出路。第四章,介绍胡志明市阮必成大学质量管理实验的设计和结果。该实验以验证在私立大学开展质量保障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目的,就三种质量保障管理办法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后教育计划管理、教学活动管理、学习结果考核评价及毕业考试工作管理等方面均有显着提升。第五章,提出加强胡志明市私立大学全面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根据调查情况和实验结果,针对胡志明市私立大学提出创建教育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和基于全面质量管理视角的教育质量管理措施。对管理干部、教师和学生的意见调查结果充分肯定了建立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以及在私立大学推行教育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孙旋[5](2019)在《P检验公司质量控制体系改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物质生活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外采购商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以及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推动了第三方产品质量检测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许多检验检测机构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市场开发战略,并随着市场的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从而形成外部市场与内部质量控制体系相呼应良性驱动发展局面。P公司是国内较具实力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在企业发展初期,也面临许多问题:如组织架构不完善,业务单一,检验管控体系不完善,检测设备及操作标准不精分,专业检验人员配备不完善等等,虽然经济效益尚可,但公司发展的速度缓慢。为了改变这一状况,P公司导入了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并对公司内部检验检测管理办法进行了重大调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P公司已成为行业内知名的第三方检验机构,拥有一支超过2000人的专业团队,服务半径扩张至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从单纯的第三方产品检验,扩充到工厂审核和专业的实验室测试服务,在赢得广大客户好评的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以P公司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发展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如检验或审核项目不完整,出现项目漏检或抽样数量不够等现象,客户检验或审核需求没有完全实现;检验或审核报告不够清晰和完整,报告发送不够及时;客户样板丢失或延迟送达现象频现;人力资源不够,尤其旺季检验产能不足,时效无法保证,甚至出现行贿受贿的现象;以及检验能力、审核能力及测试能力不足等。根据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依据,尤其是着名的八大质量管理原则,即以客户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的管理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以及互利的供方关系,通过调研、文献查阅、图表分析法、系统分析及因果分析等方法,对P公司的业务流程、组织架构、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表象问题及深层次原因进行深入剖析,从管理职责、文件要求、监视与测量、资源管理及持续改进五大方面针对性提出改进方案。并对服务内容多元化、客户满意度及P公司运营效率三大方面的改进成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国内中小型检验检测机构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以市场特性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质量控制体系。目前针对国内检验机构的质量控制体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国营企业所属检验检疫部门,或业务内容较单一的实验室,很少针对提供综合性服务的中小型检验检测机构,尤其是进入中国的外企。而本文研究的对象正是这个群体中的代表,虽然和许多本国中小检验机构一样面临很多问题,但是该企业能在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与其坚持自我审视和不断自我改进的方针密不可分,而这一点恰恰是许多本土企业所缺少和愿意真正去投入的。同时,在进行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方案设计时,有两项重要内容,即强化资源整合能力和提高信息化管理。其中将信息化做到极致是其区别于行业内所有其他企业的突出特征,渗透到整个业务流程的每一个步骤,真正实现为客户提供简单,快速和方便的服务,极大的增强了客户的粘性。这也是信息化管理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一次完美融合,也是很多本土中小企业希望实施但是一直无法实现的难题。借助于该研究,希望能给正在经历类似困境的本土中小检验企业一些借鉴和启发。
谭玲[6](2018)在《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个案研究》文中指出为促进技工学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国家劳动保障部于2002年5月颁发了《关于推进国家重点技工学校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国家重点技工学校逐步按照《国家重点技工学校质量管理标准》建立严格规范的管理体系,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培训质量。文山州技工学校自2010年5月开始启动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学校成立专门“贯标”小组,组织全体成员认真学习ISO9001:2008标准条款和有关的法律、法规、部令以及政策文件,按照体系标准的要求编写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并对《质量手册》中涉及的管理文件进行了汇编。经咨询专家、学校领导、编写组成员会审后定稿,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于2010年11月16日正式颁布并实施,经过试运行后于2011年7月顺利通过北京埃尔维质量认证中心的第三方认证。本文以文山州技工学校在为了提升办学层次申报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前期引入ISO9000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整个过程作为个案研究。通过文献索引、个案研究、调查研究及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在充分了解国内不同职业教育领域层次引入ISO9000标准加强和完善学校的教育管理研究基础上,分析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借鉴ISO9000标准建立管理体系前后现状、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后续发展思考。文章主要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前言,包括选题缘起、研究综述、研究目的和意义及研究方法四个小节;第二章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国家有关技工学校管理的政策与法规三个小节;第三章为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的概述,包括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况、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的操作过程,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的基本成效;第四章为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包括学校通过ISO9000标准验收的后续访谈及引入标准后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两个小节;第五章为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的后续思考,包括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后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及发展思考。通过本文的研究成果以期能为文山州技工学校的领导不断提升办学实力,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同时也为其他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与参考。
NGUYEN THU HUYEN(阮秋玄)[7](2014)在《ISO 9000在越南行政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研究》文中提出行政服务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不仅符合应用在企业管理中,而且也符合应用在公共行政管理中,所以被世界上很多国家进行运用。所以ISO9000被应用在行政管理中不仅有助于世界上很多国家解决行政管理中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而且这些国家也可以获得ISO9000质量管理的理论精华,工作方法,工作过程以及程序等。应用ISO9000使国家管理机关提供最好的行政服务给人民,满足人民的愿望和要求。越南国家也不例外,从2000年以来,在越南的一些机构已经实施了ISO9000,并且对越南行政改革的过程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基于对一些国内外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和一些管理理论展开研究。首先分析ISO在行政管理的作用,ISO9000与政府行政管理的特点,说明应用ISO9000在国家行政管理的必要性和目标。其次,本文分析了ISO9000在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应用情况,从两国应用的情况可以获得经验和教训,使ISO9000成为越南最有效的行政改革工具,提高国家的公共行政体系。然后,本文以越南文化体育及旅游部为例,详细介绍了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应用ISO9000的情况,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特别针对在应用过程中的经费安排以及明确的实施计划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后,从越南应用ISO9000的情况和在微观、宏观两个层面提出措施和对策以提升ISO9000在改进质量行政管理服务的作用。研究的内容将会对越南国家行政管理应用ISO9000改进行政服务质量提供理论借鉴。
曹玉[8](2012)在《基于IS09000标准的综合档案馆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综合档案馆是统一保管党和国家各级各类政府机关档案的科学文化事业单位,是促进社会进步、国家繁荣、民族和谐的重要机构。综合档案馆肩负着维系党和国家历史面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但是综合档案馆在管理过程、业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如何改善综合档案馆工作现状,提升综合档案馆社会地位的问题在档案界争论不休,然而如何从实质上解决综合档案馆所面临的问题才是改革的关键。ISO9000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总结了多个国家和组织的管理经验后,提炼出来的一套具有普遍适用性、科学性、先进性的国际标准。ISO9000标准诞生于工业领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中,其服务对象已经从企业扩大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档案馆作为科学文化事业体系的保障部门,应该与时俱进采取国际先进管理方法。基于上述原因,笔者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网站调查等方法研究发现综合档案馆在质量管理上虽未有成型的规范性文件,却在各项工作中形成了一系列的相关工作标准。本文通过寻求档案工作质量形成规律,分析比较现行档案馆质量管理体系与ISO9000标准所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异同,并借鉴企业档案馆及专门档案馆应用此标准的成功经验,将ISO9000标准导入综合档案馆质量管理体系。秉承“引进、吸收、借鉴、发展”的原则,建立适合综合档案馆自身发展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档案工作质量,提升服务满意度。
孙莹[9](2012)在《ISO9000标准认证对贸易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关税税率的日趋降低以及其他价格限制等方面传统贸易壁垒的逐渐削弱使产品供应链更加多元化,这对整个国际市场和国际经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产品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的延伸,标准及认证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日益凸显。在这一背景下,很多学者就标准与贸易的关系展开了研究,但是其中绝大部分文献仅仅关注了进口国特殊标准造成的贸易壁垒效果。国际标准对贸易影响的效果是怎样的?对贸易发展是促进还是阻碍?现有的研究并没有给出一个一致的令人满意的结论,而且鲜有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适用于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国际标准。中国是采用IS09000标准认证数最多的国家。本文将以IS09000标准为代表研究国际质量标准对贸易的影响,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重要问题:国际质量标准如何影响贸易发展?以IS09000标准为代表的国际质量标准对贸易产生影响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相关的实证研究是否支持理论层面上的推断?在理论方面,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研究IS09000标准认证对贸易的影响。在宏观层面经济背景下,IS09000标准可视为一种非强制性的制度存在,标准认证从某种意义上为国际经济交往提供了一个可靠、有效的制度框架。IS09000标准通过产品质量信号显示机制、质量管理共同语言机制、产品质量问题解决机制这三大机制对贸易形成影响。总的来说,该标准主要是通过缓解进出口商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贸易中的交易成本从而对贸易起到促进作用。本文还在拓展MQS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消费者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认证实施前后的国际市场均衡情况,结果显示IS09000标准认证的实施会提高消费者对进口产品质量的预期并提高国际市场交易量。产品替代率与IS09000标准认证对贸易的拉动效应成正比,但消费者对产品真实质量的信息掌握程度与IS09000标准认证对贸易的拉动效应成反比。本文的实证研究主要针对理论部分提出的围绕IS09000标准贸易效应的5个核心假说展开。首先,利用引力模型结合2008年36个经济体的相关数据研究了出口国和进口国IS09000标准认证增加对贸易产生的影响,同时关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贸易效应方面的差异,将样本分为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出口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组、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出口组以及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组,进行了组间认证贸易效应的比较。其次,利用我国2001-2008年分行业数据研究IS09000标准认证贸易效应在行业间的差异。具体选取采矿采石业、食品饮料烟草、焦炭及精炼石油制品、纺织及纺织产品、皮革及皮革制品、木材及木制品、纸浆、纸及纸制品、化学品、化学制品及纤维、塑料橡胶业、非金属矿物制品、基础金属及金属制品、医药品、机械设备业和电子电气业这14个代表性行业。我们关注初级产品行业与制造业在IS09000标准认证贸易效应上的差异。最后,基于浙北101个纺织企业微观调研数据验证IS09000标准认证对企业出口能力的影响。鉴于认证中存在的自选性问题,即那些规模更大、拥有更多生产资源和更多出口的企业可能更容易弥补认证成本的投入而更倾向于认证。本文没有基于传统的回归模型来讨论认证的出口效应,而是对模型进行了平均效应处理。采用带协变量的双重差分法和核加权配对双重差分法(PSM-DID)对出口企业认证引起的出口量的平均增长量进行了估算,同时比较了短期(认证1年)和长期(认证3年)两个窗口期内IS09000标准认证贸易效应的差异。本文的创新之处在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国际质量标准对贸易的影响,为国际质量标准贸易效应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同时系统性研究了国别层面、行业层面、企业层面的实际情况。特别地,将平均效应处理方法引入对微观层面标准贸易效应的研究。文章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从宏观层面来看,IS09000标准认证在出口国和进口国的普及实施都会促进贸易的增长,但是出口国IS09000标准认证实施的贸易拉动作用更大。第二,由于发展中国家交易保障制度相对薄弱,发展中国家通过IS09000标准认证实施较之发达国家对出口拉动的效应更明显。第三,制造业IS09000标准认证的出口拉动效应会比初级产品行业显着。第四,从企业微观层面来看,IS09000标准认证的出口拉动效应在短期和长期内都是非常明显的,其中短期的出口拉动效应更为显着。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国际质量标准实施的出口拉动效应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杨家珍[10](2012)在《基于知识传播视角的国际管理标准实施障碍研究》文中指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自1987年颁布第一个通用管理体系标准IS0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以来,又陆续颁布了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一系列国际管理标准,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各类组织的认可。1992年我国等同采用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并开展认证认可工作,二十多年的认证实践显示,通过国际管理标准的认证使组织转变了经营理念,提高了管理水平,为组织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导致组织获得了认证证书但对国际管理标准的内涵不甚理解,管理体系建立起来但运行效果较差,使得国际管理标准与组织实际经营相脱离,“两张皮”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国际管理标准是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西方管理实践和现代管理思想、理论、方法的具体体现,在中国实施必然会有许多不适应。表面上看是中西方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冲突,实际上是中西文化的碰撞。如何将国际管理标准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如何让认证组织的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成为实施国际管理标准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本论文致力于研究国际管理标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剖析导致这些障碍的深层次原因和规律,探讨克服这些障碍促进管理标准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本研究首先开展了问卷调查,针对组织高层管理者和中基层管理者设计了两种问卷,分别调查了不同类型的167家通过认证的组织。通过数据处理发现,国际管理标准在中国实施存在五个方面的障碍,在对这些障碍进行初步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特别从知识学习规律的角度剖析了国际管理标准必然出现的问题。最后,引入知识发酵理论,建立了国际管理标准实施的知识繁育模型,从知识发酵的环境优化、知识母体的选择、发酵技术的引入与系统化、知识酶的形成与完善、知识繁育发酵吧的构建和完善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促进国际管理标准知识在我国的顺利传播,促进认证组织对标准知识的消化吸收,促进国际管理标准与组织实际运营以及中西文化的有效融合。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第一,通过对组织高层和中基层管理者的问卷调查,系统归纳出国际管理标准在我国实施的主要障碍;第二,从管理模式、人员素质、中西文化差异对这些障碍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第三,构建了国际管理标准实施的知识繁育模型。研究结果可为相关机构提供决策依据,可为认证组织提供理论指导,可为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
二、ISO9000认证与组织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SO9000认证与组织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A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本文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相关理论 |
2.1.1 质量管理 |
2.1.2 质量管理体系 |
2.2 文献综述 |
2.2.1 ISO9000标准相关研究 |
2.2.2 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研究 |
2.2.3 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相关研究 |
2.2.4 研究评述 |
3 A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
3.1 A企业现状 |
3.2 质量管理体系现状 |
3.2.1 质量体系初期建设情况 |
3.2.2 A企业质量方针与目标 |
3.2.3 职能分配 |
3.2.4 现有质量体系文件内容 |
3.3 A企业质量体系现状调查 |
3.3.1 访谈设计 |
3.3.2 访谈调查结果 |
3.4 质量体系问题成因分析 |
3.4.1 客户服务方面 |
3.4.2 纠正措施方面 |
3.4.3 预防措施方面 |
3.4.4 记录控制方面 |
3.4.5 人员情况方面 |
4 A企业质量体系优化及实施 |
4.1 质量管理体系优化原则 |
4.2 客户服务环节优化 |
4.2.1 优化设计简要概括 |
4.2.2 引入过程能力指数 |
4.3 纠正措施环节优化 |
4.3.1 优化设计简要概括 |
4.3.2 设计质量激励机制 |
4.4 预防措施环节优化 |
4.4.1 优化设计简要概括 |
4.4.2 引入风险系数 |
4.5 记录控制环节优化 |
4.5.1 优化设计简要概括 |
4.5.2 建设质量信息管理系统 |
4.6 人员情况环节优化 |
4.6.1 优化设计简要概括 |
4.6.2 应用戴明环加强员工培训 |
4.7 质量体系优化后的实施效果 |
5 A企业质量体系优化后实施效果评估 |
5.1 质量体系优化后实施效果的权重分析 |
5.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5.1.2 构建判断矩阵 |
5.1.3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
5.2 质量体系优化后实施效果的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A |
附录2 调查问卷B |
致谢 |
(2)S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质量管理体系发展动向 |
1.2.1 国外质量管理体系发展状态 |
1.2.2 国内质量管理体系发展状态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 本文研究的思路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 |
2.1 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 |
2.2 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 |
2.3 质量管理的根本原则 |
2.4 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 |
2.4.1 朱兰三部曲 |
2.4.2 PDCA循环 |
2.5 ISO9000 族标准的核心内容和认证过程 |
2.5.1 ISO9000 的核心内容 |
2.5.2 企业的ISO9000 认证过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公司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
3.1 S公司简介 |
3.2 S公司质量管理现状 |
3.2.1 S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
3.2.2 S公司质量保证组织机构 |
3.2.3 S公司主要质量保证组织人员岗位职责 |
3.2.4 S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管理机构 |
3.2.5 S公司质量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 |
3.2.6 S公司材料采购质量控制程序 |
3.2.7 S公司检验与试验质量控制程序 |
3.2.8 S公司不合格品的质量控制程序 |
3.2.9 S公司人员培训考核控制程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公司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
4.1 S公司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S公司质量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
4.1.2 S公司质量控制程序方面存在的问题 |
4.2 S公司质量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
4.2.1 在质量管理层面上的原因 |
4.2.2 在质量过程控制层面的原因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重构 |
5.1 重构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 |
5.2 重构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 |
5.3 重构质量管理体系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
5.3.1 重构质量管理体系的流程 |
5.3.2 重构质量管理体系注意事项 |
5.4 重构S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 |
5.4.1 细化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 |
5.4.2 增设工程项目质量环的控制环节 |
5.4.3 增加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所包涵的内容 |
5.4.4 简化公司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
5.4.5 强化项目部的质量管理功能 |
5.4.6 增设质量体系管理员等参与体系建设和维护 |
5.4.7 增强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
5.4.8 突显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间的层级关系 |
5.4.9 规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流程 |
5.4.10 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格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S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保障措施 |
6.1 严格遵照质量体系文件的管理规定执行 |
6.2 按时对质量体系文件进行修订、改版 |
6.3 严格按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原则执行 |
6.4 按时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评审 |
6.5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
6.6 加强设计工序的质量控制 |
6.7 加强焊接工序的质量控制 |
6.8 严格执行材料采购领用制度规定 |
6.9 加强施工检验工序的质量控制 |
6.10 重视施工项目不合格品的分析和处理 |
6.11 因地制宜建立质量管理激励机制 |
6.12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S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案例分析 |
7.1 项目简介 |
7.2 环已酮项目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策划 |
7.2.1 构建环己酮项目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
7.2.2 构建环己酮项目压力管道安装质量控制目标 |
7.2.3 压力管道安装施工方案的编制 |
7.2.4 材料和零部件领用和发放的控制 |
7.2.5 压力管道焊接质量控制 |
7.2.6 管道压力检验质量控制 |
7.2.7 压力管道不合格品的质量控制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HG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综述 |
1.3 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
2.1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
2.1.1 质量 |
2.1.2 质量管理 |
2.1.3 质量管理体系 |
2.2 质量管理理论 |
2.2.1 质量检验理论 |
2.2.2 质量统计控制理论 |
2.2.3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2.4 质量保证理论 |
2.2.5 质量文化理论 |
2.3 ISO9001 标准 |
2.3.1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 |
2.3.2 质量管理体系原则 |
2.3.3 质量管理体系特性 |
2.3.4 质量管理体系推进步骤 |
2.4 质量管理常用方法 |
2.4.1 PDCA循环 |
2.4.2 调查表 |
2.4.3 因果图 |
2.4.4 柏拉图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HG公司及其质量管理体系概况 |
3.1 HG公司概况 |
3.1.1 HG公司简介 |
3.1.2 HG公司组织机构 |
3.1.3 HG公司SWOT分析 |
3.2 HG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
3.2.1 质量管理体系发展历程 |
3.2.2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
3.2.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
3.2.4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
3.3 质量体系下设计项目运行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HG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现状调查 |
4.1 问卷调查情况及主要问题 |
4.1.1 调查问卷设计说明 |
4.1.2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 |
4.1.3 问卷结果反应问题表现 |
4.2 内部审核情况及主要问题 |
4.2.1 审核范围及形式 |
4.2.2 内部审核数据汇总 |
4.2.3 内审结果反应问题表现 |
4.3 质量管理体系存在问题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HG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问题成因分析 |
5.1 员工质量意识薄弱 |
5.2 质量监督审核缺乏有效性 |
5.3 领导对质量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
5.4 员工质量知识培训不足 |
5.5 质量激励机制不完善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HG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策略 |
6.1 质量管理体系改进遵循的总原则 |
6.2 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策略 |
6.2.1 增强质量意识和信息化建设 |
6.2.2 落实质量监督审核过程 |
6.2.3 增强领导质量参与和责任 |
6.2.4 优化质量培训工作 |
6.2.5 完善质量激励机制 |
6.3 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保障措施 |
6.3.1 合理配置企业资源 |
6.3.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6.3.3 培育企业质量文化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质量管理体系调查问卷 |
作者介绍 |
(4)胡志明市私立大学全面质量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越南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设计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方法 |
五、逻辑思路与论文结构 |
(一) 论文的论点 |
(二)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框架 |
一、教育质量与私立大学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界定 |
(一) 教育质量 |
(二) 质量管理 |
(三) 教育质量管理 |
(四) 全面质量管理(TQM) |
(五) 私立大学质量管理 |
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一) 越南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
(二) 教育质量管理模型 |
(三) 全面质量管理模型(TQM) |
(四) 在高等学校开展TQM概念培训质量管理模式的原则 |
(五) 按TQM观点在高等学校开展和运用培训质量管理模式的作用 |
三、私立大学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分析 |
(一) 基于TQM视角的教育质量管理模型的特点 |
(二) 基于TQM视角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胡志明市私立大学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 |
一、私立大学的发展规模 |
(一) 越南私立大学的发展规模 |
(二) 胡志明市各私立大学的发展规模 |
二、胡志明市私立大学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做法 |
(一) 胡志明市外语与信息技术大学(HUFLIT) |
(二) 莲花大学 |
(三) 胡志明市科技大学(HUTECH) |
(四) 阮必成大学 |
三、胡志明市私立大学基于TQM视角的教育质量管理现状 |
(一) 培训管理 |
(二) 管理 |
(三) 学生管理 |
(四) 质量保障条件管理 |
四、对胡志明市私立大学基于TQM视角的教育质量管理现状的整体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胡志明市私立大学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一、胡志明市私立大学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成效 |
(一) 领导队伍 |
(二) 学校 |
(三) 胡志明市的私立大学的特点 |
二、胡志明市私立大学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 培训课程设置现状 |
(二) 教师队伍质量管理现状 |
(三) 其他的问题 |
三、胡志明市私立大学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关于教师的问题 |
(二) 关于学生的问题 |
(三) 关于培养计划的问题 |
(四) 其他问题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胡志明市阮必成大学实验 |
一、阮必成大学开展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若干办法实验 |
(一) 实验目标 |
(二) 实验内容 |
(三) 各种办法组织实施的方式 |
(四) 实验结果采集和处理 |
二、对阮必成大学进行教育质量管理若干办法实验后的评价 |
(一) 关于教育计划、内容管理 |
(二) 教师队伍的教学活动管理 |
(三) 学习、锻炼结果考核评价及毕业考试工作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加强胡志明市私立大学全面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
一、教育质量管理办法的原则 |
(一) 可行性 |
(二) 继承性 |
(三) 有效性 |
(四) 同步性 |
二、胡志明市私立大学基于TQM视角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 |
(一) 私立大学基于TQM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 |
(二) 胡志明市私立大学基于TQM的教育质量管理办法 |
三、对基于TQM视角的教育质量管理办法体系的评价 |
(一) 关于建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评价意见调查样本 |
(二) 关于建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评价意见调查结果 |
(三) 对各类基于TQM视角的教育质量管理办法系列的评价意见调查结果 |
四、建议 |
(一) 对各所私立大学 |
(二) 对教育与培训部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调查表样式 |
附录2: AUN的指标 |
附录3: 私立大学教育领域内政府管理文件体系的统计 |
附录4: ISO与TQM对比表 |
附录5: 阮必成大学的考察票样式 |
附录6: 大学生协助服务质量管理 |
后记 |
(5)P检验公司质量控制体系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背景 |
1.2.1 P检验公司发展的外在驱动力 |
1.2.2 P检验公司的行业发展规模 |
1.2.3 P检验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前提条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理论 |
1.4 研究的内容结构和方法 |
第二章 P检验公司质量管理发展现状研究 |
2.1 P检验公司业务及流程介绍 |
2.2 P检验公司与政府检验检测机构的区别与联系 |
2.3 P检验公司与其行业巨头的差距 |
2.4 P检验公司质量控制体系概况 |
2.5 P检验公司质量控制体系问题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公司质量控制体系改善建议与策略 |
3.1 增强管理层质量控制意识 |
3.2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文件 |
3.3 完善内部审核监测机制 |
3.4 整合资源实现资源优化 |
3.5 切实贯彻持续改进的方针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公司质量控制体系改善建议的实施和效果分析 |
4.1 实现了服务内容更加多元化和精分化 |
4.2 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
4.3 提高了P公司运营效率和质量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6)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1节 论文选题缘起 |
一、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的政策背景 |
二、教育机构引入ISO9000标准的可行性 |
三、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的探讨 |
第2节 不同层次职业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的研究综述 |
一、高等职业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的研究 |
二、中等职业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的研究 |
三、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的研究 |
四、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的反向研究 |
第3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4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索引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三、调查研究法 |
四、经验总结法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节 概念界定 |
一、引入 |
二、质量 |
三、质量管理 |
四、标准 |
五、ISO9000标准 |
第2节 本课题的理论基础 |
一、ISO9000标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
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三、科学管理理论 |
四、人本管理 |
第3节 国家有关技工学校质量管理的政策与法规 |
第3章 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概述 |
第1节 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况 |
一、文山州技工学校的基本概况 |
二、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的基本情况 |
第2节 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的操作过程 |
一、前期准备 |
二、正式引入 |
第3节 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的基本成效 |
一、学校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
二、质量管理体系中程序文件的制定明确内部管理的权限、工作程序 |
三、学校的痕迹化管理显着提高 |
四、学校的教育观念和服务意识发生了转变 |
五、学校的人、财、物等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与管理 |
六、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有了新的改善 |
第4章 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节 对文山州技工学校通过ISO9000标准验收的后续访谈 |
第2节 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后存在的问题 |
二、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5章 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的后续思考 |
第1节 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后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 |
一、资金支持 |
二、修订文件 |
三、有效沟通 |
四、优化管理 |
第2节 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后的发展思考 |
一、引入ISO9000标准的必要性 |
二、引入ISO9000标准的特殊性 |
三、引入ISO9000标准的持续性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1:访谈提纲 |
附录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ISO 9000在越南行政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结构 |
第2章 ISO 9000 质量管理体系在行政管理中应用的理论研究 |
2.1 质量管理理论 |
2.1.1 质量的概念 |
2.1.2 质量管理的概念 |
2.2 ISO 9000 标准的内容及作用 |
2.2.1 ISO 9000 的原则 |
2.2.2 ISO 9000 的使用范围及应用现状 |
2.2.3 ISO 9000 标准的作用和效用 |
2.3 政府行政管理的特点与 ISO 9000 的相关性分析 |
2.4 ISO 9000 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及目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ISO 9000 在马来西亚和中国行政管理中的经验分析 |
3.1 ISO 9000 在马来西亚和中国行政中的应用情况 |
3.1.1 ISO 9000 在马来西亚行政中的应用 |
3.1.2 ISO 9000 在中国行政中的应用 |
3.2 中国和马来西亚实施 ISO 9000 遇到的困难 |
3.3 中国和马来西亚实施 ISO 9000 的借鉴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ISO 9000 在越南文化及体育和旅游部的实践分析 |
4.1 越南文化及体育和旅游部组织结构及管理情况 |
4.2 ISO 9000 在越南文化及体育和旅游部应用的现状分析 |
4.3 应用中的结果 |
4.4 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进 ISO 9000 在越南政府行政管理质量的对策 |
5.1 提出 ISO9 000 在行政管中的对策 |
5.2 建立行政优质服务的目标的基本要求 |
5.3 建立 ISO 9000 在行政管理中的运行制度 |
5.4 推进 ISO 9000 在行政服务中的措施 |
5.4.1 提高人员对 ISO 9000 的认识开展培训 |
5.4.2 加强 ISO 9000 在行政管理中的组织 |
5.4.3 建立评估制度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基于IS09000标准的综合档案馆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绪论 |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一)论题提出的背景 |
(二)论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三)论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三、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一)课题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构安排 |
第一章 ISO9000 标准与档案馆质量管理体系 |
第一节 ISO9000 标准概述 |
一、 ISO9000 标准的演进 |
二、 ISO9000 标准的构成及特点 |
第二节 ISO9000 标准与档案馆质量管理体系的合规性 |
一、 档案工作质量形成的一般规律 |
二、 ISO9000 标准与档案馆质量管理体系的异同性 |
第三节 ISO9000 标准在档案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
一、 ISO9000 标准在企业档案馆的应用现状 |
二、 ISO9000 标准在专门档案馆的应用现状 |
三、 ISO9000 标准在综合档案馆的应用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综合档案馆导入 ISO9000 标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目前综合档案馆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
一、 档案管理业务方面 |
二、 档案管理过程方面 |
三、 与档案管理相关的问题 |
第二节 综合档案馆导入 ISO9000 标准的必要性 |
一、 基于 ISO9000 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可解决档案管理质量问题 |
二、 基于 ISO9000 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综合档案馆发展的需要 |
三、 基于 ISO9000 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需要 |
第三节 综合档案馆导入 ISO9000 标准的可行性 |
一、 综合档案馆的管理理念与 ISO9000 质量管理理念具有高度的契合度 |
二、 综合档案馆具备 ISO9000 标准所描述的基本要素 |
三、 国内档案馆实施 ISO9000 标准积累的成功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 ISO9000 标准的综合档案馆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
第一节 综合档案馆质量管理体系要素确定 |
一、 关于组织的分析 |
二、 关于产品的分析 |
三、 关于顾客的分析 |
第二节 建立与实施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
一、 以顾客为关注点 |
二、 领导作用 |
三、 全员参与 |
四、 过程方法 |
五、 管理的系统方法 |
六、 持续改进 |
七、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
八、 与供方的互利关系 |
第三节 基于 ISO9000 标准的综合档案馆质量管理体系结构 |
一、 建立人员管理结构 |
二、 确定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 |
三、 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
四、 建立定期的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机制 |
五、 建立完善的资源管理体制 |
六、 建立用户满意评价体系 |
七、 建立不合格服务控制程序及纠正预防控制程序 |
八、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
第四节 建立与实施 ISO9000 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的步骤 |
一、 策划阶段 |
二、 试运行阶段 |
三、 认证审核阶段 |
四、 正式运行阶段 |
第五节 综合档案馆导入 ISO9000 标准应注意的问题 |
一、 正确处理 ISO9000 认证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关系 |
二、 正确处理 ISO9000 标准与传统档案馆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 |
三、 正视领导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
四、 注重建立符合本馆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面向档案工作者调查问卷汇总 |
附录二 面向档案用户调查问卷汇总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ISO9000标准认证对贸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标、研究方案及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国际标准与贸易 |
2.1 标准相关概念界定 |
2.2 国际标准对贸易影响的机制分析 |
2.3 国际标准对贸易影响的实证检验 |
2.4 简要评论 |
3 ISO9000标准认证的概述 |
3.1 ISO9000标准产生及发展 |
3.2 ISO9000标准认证过程 |
3.3 ISO9000标准认证普及实施 |
3.4 小结 |
4 ISO9000标准认证对贸易的影响:理论分析 |
4.1 ISO9000标准认证贸易效应的机制阐述 |
4.2 ISO9000标准认证贸易效应的理论模型分析 |
4.3 小结 |
5 ISO9000标准认证对贸易的影响:实证研究 |
5.1 ISO9000标准认证对贸易影响及国别差异分析 |
5.2 ISO9000标准认证对贸易影响的行业差异分析 |
5.3 ISO9000标准认证对贸易影响的时效性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基于知识传播视角的国际管理标准实施障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范围、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2.1 国际管理标准的发展及在中国实施现状 |
2.1.1 国际管理标准的发展及全球认证情况 |
2.1.2 国际管理标准在中国的实施状况 |
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2.1 我国对国际管理标准研究的现状 |
2.2.2 对各种国际管理标准的认识和理解 |
2.2.3 各种国际管理标准实施有效性研究 |
2.3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3.1 国外关于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研究现状 |
2.3.2 国外关于其他国际管理标准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知识传播理论概述 |
3.1 知识传播相关概念 |
3.1.1 知识及其分类 |
3.1.2 知识传播及其分类 |
3.1.3 知识共享、知识转移和知识扩散 |
3.1.4 知识管理 |
3.1.5 知识吸收能力 |
3.2 知识传播过程 |
3.2.1 传播与信息传播过程 |
3.2.2 知识传播过程 |
3.3 知识转化的基本原理 |
3.3.1 知识创造的SECI 螺旋模型 |
3.3.2 知识的内化和外化 |
3.4 知识管理理论概述 |
3.5 知识发酵理论概述 |
3.5.1 知识的生物活性特征 |
3.5.2 知识发酵机理 |
3.5.3 知识发酵模型 |
3.5.4 知识发酵的形式 |
第四章 我国企业实施国际管理标准现状调查分析 |
4.1 国际管理标准实施现状调查方案设计及实施过程 |
4.2 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描述性分析(A 卷) |
4.2.1 组织高层对国际管理标准的认识 |
4.2.2 高层对国际管理标准作用的评价 |
4.2.3 高层对国际管理标准实施障碍的看法 |
4.2.4 组织需要外部机构的哪些帮助 |
4.2.5 对国际管理标准应用前景的看法 |
4.3 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描述性分析(B 卷) |
4.3.1 对管理标准了解程度及途径 |
4.3.2 国际管理标准的作用发挥情况 |
4.3.3 实施国际管理标准的障碍及其原因 |
4.3.4 国际管理标准实施中的培训问题 |
4.3.5 相关因素对实施国际管理标准的影响程度 |
4.3.6 国际管理标准的实施前景 |
4.3.7 开放式问题统计分析 |
4.4 A、B 调查问卷对比分析 |
4.4.1 获取国际管理标准途径比较 |
4.4.2 国际管理标准实施现状比较 |
4.4.3 管理标准实施障碍的认识比较 |
4.4.4 各因素影响管理标准实施的程度评价汇总 |
4.4.5 国际管理标准实施前景比较 |
4.5 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统计模型分析 |
4.5.1 各障碍因素影响程度描述性统计 |
4.5.2 障碍因素的影响程度计量 |
4.5.3 实证研究 |
4.6 国际管理标准实施现状调查结论 |
4.6.1 将近一半组织通过两个以上国际管理标准认证 |
4.6.2 我国大部分组织认证动机更加明确 |
4.6.3 管理者对国际管理标准的熟悉程度有待提高 |
4.6.4 管理体系的作用受到认证组织的广泛认可 |
4.6.5 大部分组织认为国际管理标准比较适合本组织 |
4.6.6 国际管理标准实施中普遍存在一定障碍 |
4.6.7 大部分组织对国际管理标准的培训不到位 |
4.6.8 管理模式和员工素质对管理标准实施效果影响最大 |
4.6.9 国际管理标准在我国实施前景广阔 |
4.6.10 认证组织在管理体系运行中需要相关机构的指导 |
第五章 国际管理标准实施障碍理论分析 |
5.1 国际管理标准实施障碍概述 |
5.1.1 国际管理标准的知识特征 |
5.1.2 实施国际管理标准障碍分类 |
5.2 管理模式与方法障碍分析 |
5.2.1 管理模式的分类及特征 |
5.2.2 中国式管理模式的障碍及成因 |
5.3 员工素质与行为障碍分析 |
5.3.1 组织中员工素质与行为的界定 |
5.3.2 员工素质与行为对实施国际管理标准的影响 |
5.3.3 员工素质与行为障碍的成因分析 |
5.4 中西文化差异障碍分析 |
5.4.1 中国实施国际管理标准的主要文化障碍 |
5.4.2 中西方文化对比分析 |
5.4.3 中西方行为方式比较 |
5.5 对国际管理标准的认识障碍分析 |
5.6 组织培训障碍分析 |
5.7 组织外部障碍分析 |
5.8 国际管理标准传播障碍的整体分析 |
第六章 国际管理标准实施的知识繁育模型 |
6.1 标准实施的知识学习内涵和知识繁育模型 |
6.1.1 国际管理标准实施的知识学习内涵 |
6.1.2 国际管理标准实施的知识学习过程的交互 |
6.1.3 国际管理标准实施的知识繁育模型 |
6.2 标准实施的融知--发酵环境的优化 |
6.2.1 提升认证机构的认证风险 |
6.2.2 加强对管理咨询机构的监管 |
6.2.3 加强对认证从业人员的监管 |
6.2.4 提高认证行业进入条件,建立认证机构的能力评估体制 |
6.3 融知-发酵知识母体的选择与优化 |
6.3.1 国际管理标准知识的选择与优化 |
6.3.2 组织成员相关背景分析与人员选择 |
6.3.3 方案实施人员的选择与优化 |
6.4 融知-发酵知识酶的形成与完善 |
6.4.1 领导与规划 |
6.4.2 组织协调 |
6.4.3 激励与约束机制 |
6.4.4 培训机制 |
6.5 融知-发酵技术知识的引入与系统化 |
6.5.1 领导垂范和榜样激励 |
6.5.2 焦点事件 |
6.5.3 知识地图 |
6.5.4 学习型组织 |
6.5.5 人际沟通与人际网络 |
6.5.6 知识管理信息支持系统 |
6.6 知识繁育发酵吧的构建与完善 |
6.6.1 创意吧的构建与完善 |
6.6.2 贯标吧的构建与完善 |
6.6.3 系统化吧的构建与完善 |
6.6.4 演练与验证吧的构建与完善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参加科研情况 |
三、科研获奖情况 |
附录 |
附件一国际管理标准在中国实施情况调查问卷(A 卷) |
附件二国际管理标准在中国实施情况调查问卷(B 卷) |
致谢 |
四、ISO9000认证与组织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A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 黄立涛.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6)
- [2]S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重构研究[D]. 姚江.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3]HG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研究[D]. 杨宁.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
- [4]胡志明市私立大学全面质量管理问题研究[D]. 裴氏华(BUI THI HOA).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P检验公司质量控制体系改善研究[D]. 孙旋.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6]文山州技工学校引入ISO9000标准个案研究[D]. 谭玲.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7]ISO 9000在越南行政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研究[D]. NGUYEN THU HUYEN(阮秋玄).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7)
- [8]基于IS09000标准的综合档案馆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分析[D]. 曹玉. 黑龙江大学, 2012(11)
- [9]ISO9000标准认证对贸易的影响研究[D]. 孙莹. 浙江大学, 2012(08)
- [10]基于知识传播视角的国际管理标准实施障碍研究[D]. 杨家珍. 天津大学, 2012(07)
标签:质量管理论文; iso9000论文;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论文; 质量控制方法论文; 过程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