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外知名生物医学期刊稿约中有关责权问题的对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松[1](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现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医学研究全球化模式的加快,医学论文英文摘要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CSCD核心库中7种高校学报医学版期刊任意两期论文自建语料库,利用Tag Ant标签软件和AntConc语料库检索软件对比分析了我国国内医学论文英文摘要写作现状,为规范医学期刊论文英文摘要写作,促进我国医学科研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提出了建议。
王曼丽[2](2018)在《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模型及其绩效改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明晰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运行目标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界定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的绩效形成机制及绩效内涵,构建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绩效评价模型,并用此模型对样本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开展绩效评价实证,探索其绩效改进面临的问题和环境因素,提出适合我国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发展的绩效改进策略,为我国医疗联合体绩效管理提供一定参考。【方法】1.现场调查法对湖北省枝江市、宜城市、天津市、深圳市的10家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进行现场调研,搜集卫生统计报表、重点疾病病案首页医疗联合体相关政策等资料;对医务人员(核心医院539人、基层医疗机构311人)和患者(门诊患者345人,住院患者278人)开展工作满意度和医疗服务体验调查。2.定性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利用Pubmed、Web of Science等英文数据库和CNKI、万方等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搜集国内外关于医疗联合体绩效的文献,以了解医疗联合体绩效研究现状和趋势;(2)个人深入访谈:基于扎根理论设计访谈提纲,对10家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所在区域的卫生管理人员、医疗机构绩效管理人员、医疗联合体专家等共43人开展访谈,以了解样本绩效发展现况;(3)专家咨询法:通过制定《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表》,对15名相关专家开展两轮咨询,用于筛选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4)专家评分法:通过选取18位医疗联合体专家对医疗联合体运行目标及其子目标打分,构建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运行目标体系;选择7位专家对绩效评价指标进行评分,检验该指标体系的内容效度;选择13专家对绩效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分,初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5)扎根理论:借助扎根理论原则,运用Nvivo10软件对43份访谈记录进行分析,用于界定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形成机制及绩效内涵;(6)内容分析法:通过对43份访谈记录开展内容分析,归纳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改进问题集合;(7)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的角度,探索样本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改进面临的环境因素;(8)利益相关者分析:用于了解样本绩效改进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及利益博弈。3.定量分析方法(1)样本选择方法:通过典型抽样获取10家实证样本;通过理论、目的、滚雪球抽样开展对43位知情人的个人深入访谈;(2)数理统计方法: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分析10家样本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的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现状;利用熵值法优化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运用功效系数法分别对5家县域和5家市区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的绩效开展综合评价。【结果】1.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概念和特征界定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是指为了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上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以所有权和产权为纽带,通过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技术等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依托重组、直管、托管、兼并等形式,在实施法人治理管理制度之下,建成的上下层级医疗机构之间的纵向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它具有统一性、集团性、协同性三个重要特征。2.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运行目标体系构建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运行目标体系可以概括为医疗服务需方、供方、管方和其他方的目标集合,其中需方是运行目标体系的主要目标维度(该维度与运行目标之间的重要性和紧密性的均值为4.71),医疗卫生环境改善(4.88)、医疗资源配置优化和运行效率提高(4.79)、医疗服务体验良好(4.67)是运行目标子目标中排名前三的目标条目。3.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形成机制理论框架构建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共获取43份访谈稿,其中34份(90%)用于理论构建,剩余9份(20%)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在利用Nvivo10对访谈稿三级编码后,本研究构建了理论饱和、包含5个理论假设的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形成机制理论框架,即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的形成是前提条件(政府行政命令、基层医疗机构需求、上级医疗机构能力和意愿、居民需求、市场竞争)、行动策略(管理制度建设、资源共享、医疗服务协同)和维持条件(医保配套改革、政府配套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共同作用的结果。4.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内涵界定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内涵理论框架包括7个绩效层面(卫生服务可及性、卫生服务可负担性、卫生服务数量、卫生服务质量、卫生服务效率、卫生服务效果、卫生服务效益)、19个绩效点(医疗服务量、其他服务量、物质可负担性、精神可负担性、时间可及、地理可及、服务可及、期望寿命、健康素养、健康水平、学术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结果质量、过程质量、结构质量、医务人员工作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其他效率)、1个理论框架政策目标、6个相关理论假设。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是指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为了实现提高医疗服务提供质量和效率、改善医疗服务利用现状、优化医疗卫生环境以及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等目标,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通过完善内外部管理制度建设和人、财、物、信息等医疗资源共享等措施,结合其自身医疗服务提供和管理行为,在一定的时间之后,所带来的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卫生服务可负担性、卫生服务数量、卫生服务质量、卫生服务效率、卫生服务效果、卫生服务效益层面的综合变化及变化程度。5.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模型构建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概念框架包含卫生服务可及性、可负担性、数量、质量、效率、效果、效益7个维度。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6个维度24个一级指标,其克朗巴哈α信度系数为0.758,各个指标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均在0.78以上、体系水平的内容效度为0.96,熵值法优化的指标权重分布中,x4、x8、x9三个指标的权重最高。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模型包含运行目标、绩效评价主体(政府相关部门)、绩效评价对象(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工具(6个维度24个二级指标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报表、政策、问卷等数据资料搜集和一年一次考评)、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反馈沟通、目标促进、工具完善、激励机制构建)等多个方面。6.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实证10家样本调研中,共回收上级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问卷539份,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问卷311份;回收门诊患者体验问卷345份,住院患者体验问卷278份。10家样本均在2010后建立,均为“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的地域模式。县域A1和市区D2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的综合功效系数在两区域中最高,分别为3.3660和3.1723。A1和D2的共性特征为上级医院均具有建立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的条件;政府有作为;区域信息化建设相对较佳;其他原因如A1的重点人群示范管理等。样本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面临的绩效改进问题为:(1)前提条件问题:政府不支持、不放权;基层医疗机构和上级医院的不愿意和能力不足;居民理念差、不认知;市场竞争不合理;社会经济水平低、疾病谱复杂等;(2)行动策略问题:整合模式选择不合理、业务管理不统一、内部规章制度不完善、功能定位模糊、绩效考核缺乏;人事制度不全、人事激励机制缺乏、信息化滞后、文化冲突、科室无合作;(3)维持条件问题:医保政策健全、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粗糙以及其他人事、财政、药品、价格等配套政策不完善等。7.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改进策略研究结果(1)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对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的监督和绩效管理;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和制度;改革医保制度;引导居民合理就医;(2)上级医院要完善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分级诊疗标准;完善人员共享激励机制建设等;(3)基层医疗机构则需要着重发展全科,同时加强和上级医院的重点和特色专科以及各类服务协同,同时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4)非成员医疗机构则需要通过合理竞争实现与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的共同进步;(5)居民则需要主动关注医疗联合体相关信息、转变就医观念、提高自身健康素养、科学表达医疗服务需求。【结论】1.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的运行目标是医疗服务需方、供方、管方等多方目标的整合,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理论和实践的开展应以目标为导向。2.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模型包含运行目标、绩效评价主体、绩效评价对象、绩效评价工具、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多方面内容。该模型科学性较强,可以为我国各地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理论和实践提供参考。3.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改进是一个多利益方博弈的过程。政府、上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其他非成员医疗机构以及居民应该共同行动,促进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的绩效改进。【创新与不足】1.研究的创新性本研究把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作为研究对象,注重探索其运行目标和绩效内涵、开发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工具和模型,在研究视角和思路上具有一定的新意;本文综合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不仅构建了科学实用的绩效评价模型,还据此模型的应用结果,提出了适合我国医疗联合体绩效运行特征的绩效改进策略,在研究结果层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2.研究的不足因样本所在总体较少,本研究仅选择10家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作为研究对象,在样本的代表性层面上有一定欠缺;因可操作性限制,本研究没有进行不同类型医疗联合体之间的绩效比较研究,也没有进行医疗联合体建设前后的绩效比较;基于结果视角评价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在评价指标选取、评价模型构建等方面可能较难顾及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的结构和过程特征。
陈云帆[3](2017)在《近二十年国内外科学技术史领域研究态势分析(1996-2015)》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技术史是一门贯穿古今中外的一门兼具文理的综合型学科,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意义。科学技术史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兴起的,但科学技术史在古代就已经萌芽,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前人资料的整合梳理,这就是科学技术史产生的原因。但现在以及从大量的史料整理、简单的记录叙述走向系统理论化,有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研究科学技术发展本身的逻辑,揭示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发展规律以及未来走向。本文首先论述了国内外科学技术史背景,发展历程,对所选取的科学技术史期刊进行简介,以及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来源于外文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扩展(SCIE)的四本国际权威科学技术史期刊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两本国内权威科学技术史期刊的数据,进行筛选、数据处理、分析,得出国内外科学技术史研究的高产机构、高产作者以及研究主题,并将二十年关键词研究热点分为四个阶段,剖析科技史研究关注的走向及热点变迁,由此了解近二十年科学技术史学科的研究态势。从科学技术史期刊客观数据,揭示出近二十年来国外科学技术史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向为:科学史如物理学史、医学史、化学史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国内科学技术史热点研究领域为:古代典籍研究、科学技术史人物研究、科技交流与传播。由此可以看出,内史仍然占据研究的很大比例,但随着新技术的应用,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的研究渐渐增多,外史研究受到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关注。科学技术史研究渐渐趋向综合史研究,科学技术史研究出现的新趋向就是内外史研究共同影响的结果。
刘会婷[4](2015)在《中外文医学核心期刊英文题名分析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比分析中外文医学核心期刊英文题名特征,为提高中国作者撰写论文英文题名能力与提高医学核心期刊学术水平提供借鉴。[方法]分别从五种国际高影响力外文医学期刊与五种中文医学核心期刊中选取同期发表的150篇论文的英文题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题名词数、冠词与中心词的使用、题名构成形式、副标题的使用及其他书写习惯等方面,中外文期刊存在较大差异。[结论]中国作者应在语言学方面提高正确率,使题名准确、简洁又具体。同时,在规范题名写作与提高写作质量方面,国内期刊应适度学习国际知名期刊的做法,以增加被检索引用的几率。
邹强,马静秋,盛晓阳,王永武[5](2015)在《医学期刊稿约的修订——以《临床儿科杂志》为例》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稿约的修订,探讨如何优化生物医学期刊出版流程,更好为作者服务。【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确定医学期刊的稿约内容的基本条款。【结果】稿约条款分为期刊情况介绍,投稿须知,论文撰写规范,法律、伦理和道德4类57条。在确定稿约修订的条款后,对《临床儿科杂志》稿约进行逐条修订。【结论】国内生物医学期刊对稿约的重视普遍不足,应注意对稿约的定期更新。
毕颖[6](2015)在《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是指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紧密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组织内部众多不同学科的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突破学科间的壁垒,促进机制体制创新,充分激活“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各种资源要素,开展深度合作,服务国家科技战略需求、解决社会重大问题,进行文化传承,促进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转移,实现协同创新目标。随着“2011计划”的实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要获得发展,应该积极主动,充分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和发挥自身的跨学科研究优势,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吸纳社会各类创新力量开展跨学科研究,构建“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然而,当前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实践却面临重重困境。因此,本论文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出发,借鉴协同学、知识三角理论观点,运用访谈研究、扎根理论、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对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合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现实困境,借鉴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经验,提出促进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管理策略和政策建议,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及其结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界定了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优势,揭示了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功能与本质。2.通过访谈研究和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通过问卷调查,提炼了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面临的六种困境。3.分析了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内部协同创新的动力因素,以及各动力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作用机理。在对影响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动力因素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动力模型。4.选取了美国斯坦福大学Bio-X中心等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对这些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案例分析后并总结运行经验,为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5.基于上述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果,本研究围绕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面临的困境与驱动力,从协同目标、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政策保障和文化融合方面提出了促进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管理策略,并对促进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提出了积极的政策建议。
陈耀龙[7](2015)在《卫生保健实践指南的报告规范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制定方法科学严谨、报告内容规范充分的实践指南能够促进卫生保健质量,节约医疗成本,提高患者健康水平。然而近二十年间,尽管全世界发表了上千部实践指南,但其报告质量却良莠不齐,尤其是对制定方法和推荐意见的报告普遍存在重要问题。当前已有少数组织和机构对指南的报告标准进行了探索,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有必要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制定出适用于不同类型指南(临床领域、公共卫生领域和卫生政策领域)的国际报告标准,促进指南的报告质量。目的1)对当前发布的指南制定手册进行系统评价;2)对WH02008-2013年间制定的指南进行报告质量评价;3)制定卫生保健领域中实践指南的报告规范;4)基于课题组制定的报告规范对中西医结合指南的报告质量进行评价。方法主要采用三种研究方法:1)文献计量学:对纳入的指南制定手册与指南的数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2)系统评价:系统评价当前指南制定手册与指南的报告质量;3)德尔菲法:对实践指南报告规范的条目进行德尔菲法共识。结果1)共纳入34部指南制定手册,91%(31部)报告了指南小组的组成,但小组名称和规模各不相同;59%(20部)提出在指南制定中应考虑患者偏好和价值观,其中15%(5部)对此进行了描述;82%(28部)提出在指南制定中应该考虑干预措施的成本和经济学,其中18%(6部)对此进行了描述;65%(22部)报告了推荐意见共识的方法,29%(10部)描述了具体的方法;71%(24部)报告了指南应该对利益冲突进行管理,59%(20部)描述了较为详细的方法与步骤;67%(23部)的指南手册报告了指南的报告或撰写格式,但所有指南的报告格式或条目均不相同。2)共纳入WHO正式发布的指南133部,其中题目中用来表示指南的术语就有33种;3%(4部)报告了指南的类型;65%(86部)的指南报告了执行总结,但不同执行总结的报告内容差异很大;59%(78部)的指南报告未来将更新,但均未提及具体的更新方式和步骤;40%(54部)的指南报告了适用的国家和地区;55%(73部)的指南明确报告了分级系统,其中52%(69部)使用GRAD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分级系统;32%(43部)的指南报告了在形成推荐意见时考虑了患者偏好和价值观;47%(63部)的指南报告了在形成推荐意见时考虑了成本或资源利用;38%(51部)的指南报告了共识方法。3)德尔菲法共招募到专家17名,来自1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形成初始条目46条,3轮德尔菲法调查后,最终产生21个主要条目,共包含37个具体的亚条目。4)共纳入41部中西医结合指南,发表在19种杂志上,51%(21部)的指南描述了参与指南制定的小组数量和名称;15%(6部)的指南报告了对纳入的证据进行分级;7%(3部)的指南报告了推荐意见的强度及支持该推荐的证据质量;5%(2部)的指南报告在形成推荐意见时通过德尔菲法达成共识;12%(5部)的指南报告了制定过程中的资金支持,但所有指南均未报告资金支持的具体用途及资助者在指南制定中的作用。所有指南均未报告指南的制定是否基于系统评价,仅有1部指南报告了检索证据的方法。结论1)通过对指南制定手册的系统评价发现,大部分指南手册涵盖了指南制定的主要方面,但制定方法仍然以专家意见为主,未及时整合与纳入当前指南研究的最新方法和标准,对指南制定过程中的重要方法学描述不全面,对指南制定流程和细节描述不具体,缺乏指南报告规范相关的章节和条目。应尽快探索制定针对指南手册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的评价标准,提高其制定的科学性和报告的充分性。2)通过对WHO指南的报告质量分析研究发现,大部分指南报告了主要的制定方法和推荐意见,但其报告格式仍然差异较大,在具体内容上,对证据的检索、评价和分级,患者偏好和价值观以及经济学方面报告不充分。指南评审委员会(GRC, Guidelines Review Committee)应及时在《WHO指南制定手册》中加入报告规范章节,并在两轮评审时,加强WHO指南报告的规范性。3)本研究制定的卫生保健实践指南报告规范,涵盖了指南需要报告的最主要信息,强调了指南研究问题的结构性、证据检索的系统性,推荐意见共识的规范性,利益冲突管理的透明性,以及独立评审的重要性。该报告规范为指南制定者全面、清晰、明确地报告指南提供了依据,适用于临床实践、公共卫生和卫生政策等不同指南。4)通过使用RIGHT条目对中西医结合指南的报告质量分析发现,整体报告质量较低,尤其是在制定流程和推荐意见部分描述不够清晰明确,一方面可能由于部分中西医结合领域专家尚未及时引入现有的指南报告规范,另一方面RIGHT中的部分条目在中西医结合指南中的适用性有限,应基于RIGHT清单尽快制定出符合中西医结合指南特点的报告规范。
吴静[8](2015)在《北京地区科技期刊的国际化问题研究(2001-2013)》文中研究指明科技期刊作为我国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科技知识传播、科技水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水平代表了科技期刊在国际科技出版领域被认可的程度,是科技期刊办刊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北京地区是我国科技期刊重镇,北京地区的科技期刊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程度。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简述了科技期刊的学术认知和实践状况、现行科技期刊体系,并总结了北京地区科技期刊的发展分期和特点;第二章对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历史基础、制度条件、数字化技术进行陈述;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从北京地区科技期刊内容创新、经营手段、传播媒介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第六章总结了科技期刊国际化的问题及对策——营造科技期刊发展的政策与制度环境,培育精品科技期刊群,探索科技期刊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路径,重视人才培养,加快科技期刊数字出版。
梁帅[9](2014)在《科学造假的成因分析与制度防控》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以及科学史的相结合的方法,即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科学造假这一研究课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和角度进行展开。首先,对科学造假的含义进行了阐述,不仅调研了国内外的各种资料,还运用对比的方法,通过与科学越轨、科学不端、科学失范以及科学失误等词汇的比较分析,得出了科学造假确切含义以及它的适用范围等等。在此基础上对科学造假进行了分类,即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的科学造假,包括按照科研活动的过程、研究主体的不同、科研活动的方式不同以及不同行为主体等角度进行了分类,如按照科研活动的过程可将科学造假分为课题申请阶段的造假、课题立项评审时的造假、课题研究阶段的造假、科研成果鉴定过程中的造假、科研成果发表阶段以及运用中的造假等等,尤其是对科学造假的重灾区——实验室的造假进行了分析,包括实验设计时、实验观察中、实验事实陈述中以及实验结果解释中的造假等等。其次,通过对历史上国内外科学活动中科学造假趋势的分析,得出了科学造假有愈演愈烈之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科学造假对不同的主体和对象带来的危害,包括对科学活动的本质性危害、对科研活动的参与者、科学共同体以及社会公众带来的危害等等,这就为后文中科学造假原因的分析以及防控对策的提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次,在分析科学造假的内外因时,本文运用了案例分析的办法。对于内因的分析,我们借用了美国贝尔实验室舍恩造假的案例,通过对舍恩本人、其同事、合作者、期刊编辑和评审人等的采访与叙述来深入分析舍恩发生造假的内在原因,包括舍恩本人与众不同的性格、在实验室异常的表现以及其逆向的研究方法等等,都是其发生造假行为的原因;对于科学造假的外因分析,我们在分析了大科学时代科学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后,我们对其政治经济原因、文化原因、社会制度原因等进行了阐述,尤其是借用了四个案例来分门别类的对不同的社会动因进行了阐述,即通过对英国辟尔唐人古化石造假案、法国N射线案件的分析来说明在国家过分放大的利益是科学家发生造假的催化剂之一,对韩国黄禹锡造假案来阐述科研投入回馈模式的过度紧迫也是造假发生的因素之一,对美国冷核聚变事件的分析指出公众和媒体对科学奇迹的急切需求也会使得科学家发生造假行为等等。与此同时,我们还从科学哲学——利益冲突的角度对理性科学家发生造假行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利益冲突在科学活动中的表现方式进行了分类,最后指出通过利益冲突的解决来防治科学造假,提出了具有预防性功能的公开政策、具有引导性功能的管理政策以及具有矫正性功能的清除政策等三种解决原则和办法。最后,文章对科学造假的败露机制和防控机制进行了阐述。在败露机制的分析中,我们借用了美国冷核聚变事件被媒体报纸的跟踪报道的揭露过程,然后将此案例的败露过程演绎为一般化普遍化的败露机制,如同行的的揭露以及社会层面的揭露等等方式来进行揭露,并在最后提出了假的越“真”,败得越惨的科学造假终将败露的警示。对于防控制度的提出,是针对本文科学造假发生的内外部原因来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因此也就包括了健全科学共同体内部机制和强化科学共同体外部的社会控制的对策等等,前者包括对学术规范、评价机制、评审机制以及奖惩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后者包括社会环境、法律政策以及政府行政管理等方面。探讨和分析了科学造假含义、分类、危害、成因、败露机制以及防控对策,形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
陈汐敏,接雅俐,蒋莉,唐震,邹建刚[10](2013)在《推进我国医学期刊稿约的规范化》文中研究说明将11种国内中文医学期刊与10种SCI收录的国外优秀期刊的稿约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结果显示:10种国外期刊稿约的信息量均较大,条款较多,各项条款的叙述详尽;而11种中文期刊中,部分期刊稿约过于简单,缺项较多。认为需要向国外优秀期刊学习,补充完善稿约,从而推进我国医学期刊稿约的规范化。
二、国内外知名生物医学期刊稿约中有关责权问题的对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外知名生物医学期刊稿约中有关责权问题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语料库的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 |
二、结果分析 |
1. 结构统计结果分析。 |
2. 人称撰写统计结果及分析。 |
3. 语态统计结果及分析。 |
(2)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模型及其绩效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案 |
1.3.1 资料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质量控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3.5 论文结构框架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医疗联合体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内涵界定 |
2.1.3 绩效评价和绩效改进策略相关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纳入 |
2.2.1 公共政策分析理论 |
2.2.2 目标导向理论 |
2.2.3 绩效评价和绩效改进相关理论基础 |
2.2.4 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及其绩效改进相关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3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运行目标分析及发展现状研究 |
3.1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相关政策分析 |
3.1.1 国家级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政策分析 |
3.1.2 地区级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政策分析 |
3.2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政策目标内容分析 |
3.3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运行目标体系构建 |
3.3.1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运行目标体系初建 |
3.3.2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运行目标体系的专家论证 |
3.4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发展现状研究 |
3.4.1 各地区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发展现状分析 |
3.4.2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形成机制及绩效内涵界定 |
4.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概述 |
4.1.1 扎根理论原理分析 |
4.1.2 扎根理论分析步骤 |
4.2 研究设计和样本选择 |
4.2.1 研究设计 |
4.2.2 资料收集和整理 |
4.3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形成机制理论框架构建 |
4.3.1 三级编码过程分析 |
4.3.2 理论饱和度检验 |
4.4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内涵及其特征界定 |
4.4.1 系统绩效概念及其本质分析 |
4.4.2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内涵界定 |
4.4.3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概念及特征释义 |
4.5 本章小结 |
5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
5.1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政策背景和目标导向概述 |
5.2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概念框架选择 |
5.2.1 国内外常用绩效评价概念框架概述 |
5.2.2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概念框架确定 |
5.3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5.3.1 绩效评价指标的筛选 |
5.3.2 绩效评价指标的方向分析和内涵解释 |
5.3.3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5.3.4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5.4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主体选择 |
5.4.1 以医院内部管理部门为主体的绩效评价 |
5.4.2 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绩效评价 |
5.4.3 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主体的绩效评价 |
5.5 绩效评价实施方式和评价结果应用的可能性分析 |
5.5.1 绩效评价指标数据资料搜集 |
5.5.2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可能性分析 |
5.6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模型建立 |
5.6.1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模型结构图 |
5.6.2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模型释义 |
5.7 本章小结 |
6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
6.1 样本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基本情况 |
6.1.1 样本地区基本情况 |
6.1.2 样本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基本情况 |
6.2 样本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 |
6.2.1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6.2.2 县域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综合评价 |
6.2.3 市区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综合评价 |
6.2.4 样本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6.3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改进问题集构建 |
6.3.1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改进问题分析 |
6.3.2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改进问题集构建 |
6.4 本章小结 |
7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改进策略研究 |
7.1 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改进概念模型构建 |
7.2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改进的组织分析 |
7.2.1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改进的SWOT分析 |
7.2.2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改进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7.3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分析结果归纳 |
7.3.1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运行目标体系结果归纳 |
7.3.2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形成和界定结果归纳 |
7.3.3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模型构建结果归纳 |
7.3.4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实证研究结果归纳 |
7.4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改进策略分析 |
7.4.1 政府方绩效改进策略 |
7.4.2 上级医院方绩效改进策略 |
7.4.3 基层医疗机构方绩效改进策略 |
7.4.4 非成员医疗机构方绩效改进策略 |
7.4.5 居民方绩效改进策略 |
7.5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改进保障措施分析 |
7.5.1 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
7.5.2 落实多部门合作 |
7.5.3 积极宣传引导 |
7.5.4 制定并完善考核办法,建立配套监督反馈机制 |
7.5.5 积极推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果与结论 |
8.1 研究结果 |
8.1.1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概念和特征界定结果 |
8.1.2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政策分析和目标体系构建结果 |
8.1.3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形成机制构建结果 |
8.1.4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内涵界定结果 |
8.1.5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模型构建结果 |
8.1.6 样本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综合评价结果 |
8.1.7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改进面临问题分析结果 |
8.1.8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改进概念框架构建结果 |
8.1.9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改进SWOT分析结果 |
8.1.10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改进利益相关者博弈结果 |
8.1.11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改进策略提出结果 |
8.2 研究结论 |
9 总结与展望 |
9.1 研究的创新性 |
9.1.1 研究视角、思路和方法利用的创新 |
9.1.2 研究结果层面的创新 |
9.2 研究的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9.3.1 研究样本的扩展 |
9.3.2 研究思路的扩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评价及改进策略访谈提纲 |
附件2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表 |
附件3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上级医院补充调查表 |
附件4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基层医疗机构补充调查表 |
附件5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核心医院医务人员满意度问卷 |
附件6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基层医务人员满意度问卷 |
附件7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门诊患者就医体验调查问卷 |
附件8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住院患者就医体验调查问卷 |
附件9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一轮专家咨询名单 |
附件10 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二轮专家咨询名单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3)近二十年国内外科学技术史领域研究态势分析(1996-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
四、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五、研究目标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建立 |
一、国内外科学技术史学科建立背景 |
二、国内外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历程 |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史主要研究领域 |
第三节 国内外科学技术史刊物简述 |
第二章 国外科学技术史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国外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发文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国外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国际合作分析 |
第三节 国外科学技术史研究机构和作者合作分析 |
一、国外科学技术史研究机构分析 |
二、国外科学技术史作者合作分析 |
第四节 国外科学技术史高被引文献分析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国外科学技术史研究热点分析 |
第一节 国外科学技术史研究的热点分析 |
第二节 国外科学技术史研究热点变迁分析 |
一、1996-2000年研究热点特征分析 |
二、2001-2005年研究热点特征分析 |
三、2006-2010年研究热点特征分析 |
四、2011-2015年研究热点特征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国内科学技术史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国内科学技术史主要期刊的发文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国内科学技术史研究的研究机构分析 |
第三节 国内科学技术史研究的作者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国内科学技术史研究热点分析 |
第一节 国内科学技术史研究的热点分析 |
第二节 国内科学技术史研究热点变迁分析 |
一、1996-2000年研究热点特征分析 |
二、2001-2005年研究热点特征分析 |
三、2006-2010年研究热点特征分析 |
四、2011-2015年研究热点特征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国内外科学技术史研究热点对比与展望 |
第一节 国内外科学技术史研究热点对比 |
第二节 建议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外文医学核心期刊英文题名分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 |
2 统计与分析 |
2. 1 题名的用词量 |
2. 2 冠词的使用 |
2. 3 中心词的使用 |
2. 4 题名的语法构成 |
2. 5 副标题的使用 |
2. 6 国内期刊题名书写格式欠规范 |
3 结论与建议 |
3. 1 期刊应明确英文题名要求,规范撰写格式 |
3. 2 作者需加强基础知识,遵照稿约要求,撰写高质量英文题名 |
(5)医学期刊稿约的修订——以《临床儿科杂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查阅文献及资料收集 |
2稿约修订 |
2.1期刊情况介绍 |
2.2投稿须知 |
2.3稿件基本要求 |
2.4法律、伦理和道德规范 |
3尚未完成修订的款项 |
4建议与展望 |
(6)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现有研究的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范畴与内容 |
1.3.1 研究范畴 |
1.3.2 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协同创新 |
1.4.2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 |
1.4.3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 |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1 协同学理论 |
1.5.2 知识三角理论 |
1.6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6.3 技术路线图 |
2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逻辑起点 |
2.1 协同创新的特征 |
2.1.1 2011计划 |
2.1.2 协同创新的内涵 |
2.1.3 协同创新的原则 |
2.2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优势与功能 |
2.2.1 知识生产模式2 |
2.2.2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优势 |
2.2.3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功能 |
2.3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本质 |
2.3.1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特征 |
2.3.2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本质 |
3 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与现实困境 |
3.1 当前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 |
3.1.1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的访谈研究 |
3.1.2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的归纳 |
3.1.3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的访谈结论 |
3.2 当前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困境 |
3.2.1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困境情况的问卷调查 |
3.2.2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困境的问卷统计分析 |
3.2.3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现实困境 |
3.3 当前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困境的原因分析 |
4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驱动机理 |
4.1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内部动力 |
4.2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外部动力 |
4.3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动力作用机理 |
4.4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动力模型 |
4.4.1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实现的动力模型 |
4.4.2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动力路径 |
5 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实践经验 |
5.1 案例选择的原因 |
5.2 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 |
5.2.1 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的发展目标 |
5.2.2 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 |
5.2.3 斯坦福Bio-X计划协同创新的启示 |
5.3 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 |
5.3.1 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发展定位 |
5.3.2 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 |
5.3.3 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协同创新的启示 |
5.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造福社会的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
5.4.1 造福社会的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的发展目标 |
5.4.2 造福社会的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 |
5.4.3 造福社会的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的启示 |
5.5 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启示 |
6 促进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管理策略与政策建议 |
6.1 促进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管理策略 |
6.1.1 营造有利于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 |
6.1.2 创新有利于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管理体制 |
6.1.3 建立有利于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持续发展机制 |
6.2 促进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
6.2.1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政策着力点 |
6.2.2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年度“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名单 |
附录B 2014年度“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名单 |
附录C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困境情况调查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卫生保健实践指南的报告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术语与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背景 |
1.1.1 实践指南及其报告质量 |
1.1.2 指南的报告规范研究现状 |
1.1.3 指南新报告规范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1.2 研究内容 |
1.3 资料与方法 |
1.3.1 研究资料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实践指南制定手册的系统评价 |
2.1 背景 |
2.2 资料与方法 |
2.2.1 研究资料 |
2.2.2 纳入排除标准 |
2.2.3 资料筛选 |
2.2.4 数据提取 |
2.3 结果 |
2.3.1 检索结果与基本信息 |
2.3.2 指南手册的更新情况 |
2.3.3 指南手册中对指南的定义 |
2.3.4 指南手册中对指南的分类 |
2.3.5 指南计划书的内容 |
2.3.6 指南主题或范围 |
2.3.7 指南小组类型及人员构成 |
2.3.8 指南制定步骤 |
2.3.9 指南关注的卫生问题 |
2.3.10 证据检索 |
2.3.11 证据分级方法 |
2.3.12 患者偏好和价值观 |
2.3.13 干预措施的成本和经济学 |
2.3.14 推荐意见的共识 |
2.3.15 利益冲突 |
2.3.16 同行专家评审与审批 |
2.3.17 指南改编 |
2.3.18 指南撰写格式 |
2.3.19 指南更新的周期 |
2.3.20 指南传播、实施及其效果评估 |
2.3.21 指南的质量评价 |
2.3.22 参考文献 |
2.4 讨论 |
2.4.1 指南手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2.4.2 指南手册应及时引入指南国际标准 |
2.4.3 缺乏指南手册报告和方法学质量的评价工具 |
2.4.4 局限性 |
2.4.5 结论 |
第三章 WHO指南报告质量现状调查 |
3.1 背景 |
3.2 资料与方法 |
3.2.1 研究资料 |
3.2.2 纳入排除标准 |
3.2.3 指南筛选 |
3.2.4 资料提取 |
3.3 结果 |
3.3.1 检索结果与纳入指南的基本信息 |
3.3.2 WHO指南结构与内容的报告特征 |
3.3.2.1 题目与副标题 |
3.3.2.2 类型和版本 |
3.3.2.3 执行总结 |
3.3.2.4 更新或时效 |
3.3.2.5 指南关注的主题 |
3.3.2.6 目标人群 |
3.3.2.7 使用者 |
3.3.2.8 主要适用的国家或地区 |
3.3.2.9 制定人员 |
3.3.2.10 具体的卫生问题(PICO) |
3.3.2.11 检索现有的指南 |
3.3.2.12 系统评价的检索与制作 |
3.3.2.13 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的分级方法 |
3.3.2.14 推荐意见 |
3.3.2.15 患者偏好和价值观 |
3.3.2.16 经济学分析 |
3.3.2.17 推荐意见的共识方法 |
3.3.2.18 传播与实施 |
3.3.2.19 监测与评估 |
3.3.2.20 局限性 |
3.3.2.21 利益冲突 |
3.3.2.22 资助来源 |
3.3.2.23 术语与缩略语 |
3.3.2.24 反馈方式与联系方式 |
3.3.2.25 附件 |
3.3.3 WHO指南制定的原则与方法 |
3.3.3.1 WHO指南制定的主要原则 |
3.3.3.2 WHO指南制定的基本方法与流程 |
3.3.3.3 WHO指南评审委员会及其评审流程 |
3.4 讨论 |
3.4.1 WHO指南报告的总体特点 |
3.4.2 WHO指南报告存在的具体问题 |
3.4.3 GRC及其评审制度对WHO指南的影响 |
3.4.4 结论 |
第四章 实践指南的报告规范制定 |
4.1 背景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3.1 组建研究小组 |
4.3.2 形成初始条目 |
4.3.3 确定德尔菲法专家 |
4.3.4 德尔菲法问卷及专家意见反馈 |
4.3.5 德尔菲法共识条目 |
4.4 讨论 |
4.4.1 RIGHT清单条目概述 |
4.4.2 应用RIGHT清单的注意事项 |
4.4.3 RIGHT清单的推广与传播 |
4.5 结论 |
第五章 基于RIGHT条目的中西医结合指南报告现状评价 |
5.1 背景 |
5.2 资料与方法 |
5.2.1 研究资料 |
5.2.2 纳入排除标准 |
5.2.3 指南筛选 |
5.2.4 资料提取 |
5.2.5 统计分析 |
5.3 结果 |
5.3.1 检索结果 |
5.3.2 纳入指南的基本信息 |
5.3.3 中西医结合指南报告现状 |
5.3.3.1 报告质量的一般情况 |
5.3.3.2 标题与副标题 |
5.3.3.3 执行总结 |
5.3.3.4 缩略语与术语 |
5.3.3.5 指南制定的背景 |
5.3.3.6 指南的总目标和目的 |
5.3.3.7 目标人群 |
5.3.3.8 指南的使用者和应用环境 |
5.3.3.9 指南制定工作组 |
5.3.3.10 具体的问题(PICO) |
5.3.3.11 系统评价 |
5.3.3.12 证据质量的分级 |
5.3.3.13 推荐意见 |
5.3.3.14 推荐意见的解释说明 |
5.3.3.15 推荐意见达成共识的方法 |
5.3.3.16 审批 |
5.3.3.17 外部评审 |
5.3.3.18 资金来源以及作用 |
5.3.3.19 利益冲突的声明 |
5.3.3.20 指南的获取 |
5.3.3.21 对未来研究或指南制定的建议 |
5.3.3.22 指南的局限性 |
5.4 讨论 |
5.4.1 中西医结合指南报告的一般特点 |
5.4.2 中西医结合指南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 |
5.4.3 指南报告规范在中西医结合指南中的适用性 |
5.5 结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点 |
6.3 未来计划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1 WHO指南更新或过期的报告情况 |
附件2 WHO指南卫生问题的报告情况 |
附件3 WHO指南目标人群的报告情况 |
附件4 WHO指南使用人群的报告情况 |
附件5 WHO指南适用国家或地区报告情况 |
附件6 WHO指南PICO信息的报告情况 |
附件7 WHO指南系统评价信息的报告情况 |
附件8 WHO指南资源或经济的报告情况 |
附件9 WHO指南形成推荐意见共识方法的报告情况 |
附件10 WHO指南报告利益声明的报告情况 |
附件11 WHO指南资助的来源分布 |
附件12 WHO指南信息反馈方式的报告情况 |
附件13 WHO指南联系方式的报告情况 |
附件14 德尔菲法专家的利益冲突表 |
附件15 德尔菲法问卷 |
附件16 中西医结合指南的基本信息 |
(8)北京地区科技期刊的国际化问题研究(2001-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 关键概念界定 |
第二章 北京地区科技期刊发展概述 |
2.1 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认知和实践概况 |
2.2 现行科技期刊体系 |
2.3 北京地区科技期刊发展分期及主要特点 |
第三章 北京地区科技期刊的国际化环境及条件 |
3.1 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历史基础 |
3.2 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制度条件 |
3.3 科技期刊国际化的数字技术推动 |
第四章 北京地区科技期刊内容创新的国际化 |
4.1 科技期刊编辑主体的国际化 |
4.2 科技期刊稿源组织的国际化 |
4.3 科技期刊栏目设置的国际化 |
4.4 科技期刊出版语种的国际化 |
4.5 科技期刊出版周期的国际化 |
4.6 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国际化 |
4.7 科技期刊编排标准的国际化 |
4.8 科技期刊学科范围的国际化 |
第五章 北京地区科技期刊经营手段的国际化 |
5.1 科技期刊的国际合作 |
5.2 科技期刊集团化、市场化经营 |
5.3 科技期刊市场的国际化拓展 |
第六章 北京地区科技期刊传播媒介的国际化 |
6.1 科技期刊传播概述 |
6.2 科技期刊传统传播 |
6.3 科技期刊网络传播 |
第七章 北京地区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
7.1 营造科技期刊发展的政策与制度环境 |
7.2 培育精品科技期刊群 |
7.3 探索科技期刊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路径 |
7.4 重视人才培养 |
7.5 加快科技期刊数字出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科学造假的成因分析与制度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目的与思路 |
1.1.1 选题的社会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思路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与评析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章 科学活动中的造假及其分类 |
2.1 科学造假释义 |
2.1.1 科学造假的含义 |
2.1.2 造假与越轨、不端、失范、失误的异同 |
2.2 科学造假的分类 |
2.2.1 按照科研活动过程分类 |
2.2.2 按照研究主体进行分类 |
2.2.3 按照科研活动方式分类 |
2.2.4 按照不同行为主体分类 |
2.3 科学造假的重灾区——实验室造假 |
2.3.1 在实验设计时造假 |
2.3.2 在实验观察中造假 |
2.3.3 在实验事实陈述中造假 |
2.3.4 在实验结果解释中造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学造假的状况及其危害 |
3.1 国内外科学造假状况概览 |
3.1.1 历史上的科学造假 |
3.1.2 国内科学造假的一般状况 |
3.2 科学造假的危害分析 |
3.2.1 科学造假对科学活动的本质性危害 |
3.2.2 科学造假对科研参与者的危害 |
3.2.3 科学造假对科学共同体的危害 |
3.2.4 科学造假对社会的危害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科学造假的成因分析 |
4.1 科学造假的内在动因 |
4.1.1 从舍恩造假事件看研究者极端心态的负面影响 |
4.1.2 编辑和审稿人个人固执己见导致的科学造假 |
4.1.3 科学权威对科学创新的态度导致科学造假 |
4.2 科学造假的社会动因分析 |
4.2.1 大科学时代科学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 |
4.2.2 政治经济原因 |
4.2.3 文化层面的原因 |
4.2.4 社会制度的原因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科学造假的哲学反思 |
5.1 理性的科学家为什么也会造假? |
5.1.1 利益冲突的溯源和含义 |
5.1.2 科学家的自身因素 |
5.1.3 利益冲突与科学造假 |
5.2 利益冲突在科学活动过程中的表现 |
5.2.1 科学实验过程中的利益冲突 |
5.2.2 科研合作中的利益冲突 |
5.2.3 科学成果发表中的利益冲突 |
5.2.4 科学评审过程中的利益冲突 |
5.2.5 科研奖励中的利益冲突 |
5.2.6 社会承认过程中的利益冲突 |
5.3 解决利益冲突的原则和方法 |
5.3.1 具有预防性的公开政策 |
5.3.2 具有引导性的管理政策 |
5.3.3 具有矫正性的清除政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科学造假的败露机制 |
6.1 从美国冷核聚变事件看科学造假的败露过程 |
6.1.1 基本的物理学知识 |
6.1.2 冷核聚变被揭露的过程 |
6.2 科学造假的一般败露机制 |
6.2.1 在同行科研过程中被揭露 |
6.2.2 在社会应用层面被揭露 |
6.3 科学造假终将败露的警示 |
6.3.1 假的终将败露 |
6.3.2 假的越“真”,败得越惨 |
6.3.3 科学造假败露的警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科学造假的制度防控 |
7.1 健全完善科学共同体的内部机制 |
7.1.1 健全学术规范,注重道德规范教育 |
7.1.2 完善科学评审机制 |
7.1.3 尊重科学评价机制 |
7.1.4 运用科学内部的奖惩机制 |
7.2 强化科学共同体外部的社会控制 |
7.2.1 良好社会环境的营造 |
7.2.2 法律政策的完善 |
7.2.3 政府行政管理的必要干预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和展望 |
8.1 本文研究的结论 |
8.2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外人名索引 |
专有名词索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四、国内外知名生物医学期刊稿约中有关责权问题的对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语料库的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现状分析[J]. 王松.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2]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绩效评价模型及其绩效改进策略研究[D]. 王曼丽.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3)
- [3]近二十年国内外科学技术史领域研究态势分析(1996-2015)[D]. 陈云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03)
- [4]中外文医学核心期刊英文题名分析与思考[J]. 刘会婷.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12)
- [5]医学期刊稿约的修订——以《临床儿科杂志》为例[J]. 邹强,马静秋,盛晓阳,王永武.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09)
- [6]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研究[D]. 毕颖.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7]卫生保健实践指南的报告规范研究[D]. 陈耀龙. 兰州大学, 2015(01)
- [8]北京地区科技期刊的国际化问题研究(2001-2013)[D]. 吴静. 北京印刷学院, 2015(03)
- [9]科学造假的成因分析与制度防控[D]. 梁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10)
- [10]推进我国医学期刊稿约的规范化[J]. 陈汐敏,接雅俐,蒋莉,唐震,邹建刚. 编辑学报,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