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3例Ⅱb期宫颈癌术前放疗疗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胡江琼[1](2021)在《ⅠB3-ⅡB期宫颈癌手术综合治疗对比同步放化疗疗效的meta分析及手术综合治疗后的生存分析》文中指出第一部分ⅠB3-ⅡB期宫颈癌手术综合治疗对比同步放化疗疗效的meta分析目的: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ⅠB3-ⅡB期(FIGO 2018)宫颈癌手术综合治疗对比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英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OVID、Embase),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截止。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国内外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研究。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相关数据后使用Rev Man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OR)作为影响因素的效应值,以OR、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各效应量区间范围。结果:最终纳入21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8篇,外文文献13篇,5篇随机对照研究,16篇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文献基线特征无统计学差异。其中病例组(手术组)2406例,对照组(放化疗组)184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与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相比较,3年无进展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3年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5年OS、近期Ⅲ/Ⅳ级毒性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综合治疗组5年DFS高于同步放化疗组,复发率低于同步放化疗组,远期Ⅲ/Ⅳ级毒性反应发生率低于同步放化疗组,且亚组分析显示远期Ⅲ/Ⅳ级阴道、泌尿系、肠道毒性反应低于同步放化疗组,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ⅠB3-ⅡB期宫颈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较标准治疗方案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生存获益相当,近期Ⅲ/Ⅳ级迟发型毒性反应发生率相近,但复发率及远期Ⅲ/Ⅳ级迟发型毒性反应发生率较低。2.在全面术前评估后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于ⅠB3-ⅡB期宫颈癌患者亦是一种可取的治疗方式。第二部分ⅠB3-ⅡB期宫颈癌根治性手术后的生存分析目的: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至2015年ⅠB3-ⅡB期(FIGO 2018)宫颈癌手术综合治疗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ⅠB3-ⅡB期以手术综合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门诊复查或电话进行随访,统计3年、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和总生存率(OS),复发率和近、远期Ⅲ/Ⅳ级毒性反应。使用SPSS 25.0软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纳入研究病例的生存曲线,通过对数秩检验(Log-rank检验)进行临床、病理因素对预后影响的单因素分析,并通过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有198例ⅠB3-ⅡB期宫颈癌患者纳入研究,其中ⅠB3期54例,IIA期118例,IIB期26例。3年DFS、OS分别为84.8%、86.3%,5年DFS、OS分别为81.8%、84.8%。复发率为18.2%,死亡率为15.2%。近期、远期Ⅲ/Ⅳ级毒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9%、3.5%。对生存结局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P=0.021)、淋巴结转移(P=0.013)、宫旁浸润(P=0.000)、宫颈间质浸润深度(P=0.000)、肿瘤大小(P=0.000)、脉管转移(P=0.037)均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COX风险回归模型显示,肿瘤大小(P=0.000,OR=6.806,95%CI=[2.468-18.774]),宫颈间质浸润深度(P=0.013,OR=0.297,95%CI=[0.073-2.105])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1.通过对本院198例ⅠB3-ⅡB宫颈癌手术综合治疗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发现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宫颈间质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脉管转移是影响ⅠB3-ⅡB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肿瘤大小和宫颈间质浸润深度可视为影响ⅠB3-ⅡB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需根据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提高生存率。2.手术综合治疗对于ⅠB3-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在全面评估后亦是一种可取的治疗方式。
林媛媛[2](2021)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与单纯手术的疗效对比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ⅠB2及ⅡA2期(2009年FIGO分期)的局部晚期宫颈癌(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LACC)患者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联合手术与单纯手术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寻找出针对LACC最有效且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55例ⅠB2期和ⅡA2期(2009年FIGO分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2组:NCRT联合手术组121例,单纯手术组1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术后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出现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并评估NCRT的临床疗效。结果1.NCRT联合手术组有效率达85.12%。NCRT联合手术组的瘤体最大径线可缩小2.2-6.3cm,平均缩小3.87±1.2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4%及3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术后病理的宫旁浸润、阴道残端阳性、符合Sedlis标准及四因素模型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CRT联合手术组和单纯手术组的患者术后淋巴转移率分别为39.6%、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的严重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3%、86.5%,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2.1%、84.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3%、54.5%,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6.6%、5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NCRT能够有效缩小LACC的局部肿瘤体积。2.与单纯手术对比,NCRT联合手术治疗方式不增加手术难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且不良反应可控,但未能明显改善LACC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3.与单纯手术对比,NCRT可明显改善有淋巴结转移的LACC患者的PFS和OS,值得进一步研究。
宋庆玲[3](2021)在《MRI在预测ⅠB2及ⅡA2期宫颈癌新辅助治疗及同步放化疗预后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ⅠB2及ⅡA2期宫颈癌新辅助联合根治性手术与CCRT(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同步放化疗)方式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以及治疗前MRI-DWI(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扩散加权成像)对于ⅠB2及ⅡA2期宫颈癌患者治疗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70例2015年2月至2018年10月于本院接受新辅助治疗或CCRT的ⅠB2及ⅡA2期宫颈癌患者;其中新辅助组患者100例,CCRT组患者70例;患者经病理证实为鳞癌、腺癌或腺鳞癌。患者于治疗前均行常规MRI及DWI扫描。收集患者临床指标即治疗前SCC-Ag(squamous-cell carcinoma antigen,鳞状细胞癌抗原)、血红蛋白及新辅助患者术后病理因素(淋巴结转移、深间质浸润及脉管癌栓)。两位放射科医师于MRI图像上测量患者病灶最大径和ADC(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表观扩散系数)值(ADCmax、ADCmean及ADCmin)。通过定期随访记录患者的局部复发、转移(近处或远处转移)、死亡情况,计算患者DFS(disease-free survival,无病生存期)。记录新辅助组和CCRT组患者治疗副反应。采用ICC(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组内相关系数)对两位医师测量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复发患者与无复发患者之间各临床指标、病理因素及影像指标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临床病理影像联合预测模型。ROC(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用于分析各单因素及联合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Delong检验用于分析单因素于联合模型之间AUC(area under the curve,曲线下面积)的差异。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用于分析各变量和DFS的关系。结果:1、170患者中复发转移26例,其中新辅助组复发患者15例,CCRT组复发11例。2、两位医师测量肿瘤最大径与ADC值的ICC范围为0.772~0.877,具有较高的一致性。3、新辅助组与CCRT组患者之间各临床指标及影像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所有患者中,复发与无复发患者之间治疗前SCC-Ag具有明显差异(P=0.042);新辅助组复发与无复发患者之间SCC-Ag、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及深间质浸润具有明显差异(P均<0.05)。CCRT组复发与无复发患者之间各临床及病理指标均无差异(P均>0.05)。所有患者中,复发与无复发患者之间盆腔淋巴结转移、肿瘤ADCmax及ADC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1);新辅助组复发与无复发患者之间肿瘤ADC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CCRT组复发与无复发患者之间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ADCmax及ADC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所有患者中肿瘤ADCmin具有最大AUC为0.722,敏感度84.00%,特异度57.70%;联合预测模型AUC为0.977,敏感度92.30%,特异度95.80%,其AUC值显着高于ADCmin的AUC值(P<0.05)。6、170例患者随访时间超过两年,随访中位数为41.77月(3.15-71.47月)。其中新辅助患者2年DFS率为87%,CCRT患者2年DFS率为85%,两组患者2年DFS率无明显差异(P=0.701)。7、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所有患者中ADCmax、ADCmin及SCC-Ag为影响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新辅助组ADCmin、SCC-Ag及脉管癌栓为影响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CCRT组ADCmax、ADCmin和肿瘤大小为影响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8、新辅助组与CCRT组患者之间血液系统反应及胃肠道反应的发生有显着差异(P均<0.05);新辅助组与CCRT组患者之间膀胱炎的发生无显着差异。结论:1、新辅助联合根治性手术与同步放化疗对于ⅠB2及ⅡA2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相似。治疗前SCC-Ag、脉管癌栓及深间质浸润影响患者预后。2、MRI-DWI对于ⅠB2及ⅡA2期宫颈癌患者预后有潜在的预测价值。原发肿瘤ADC值有助于预测ⅠB2及ⅡA2期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ADCmin对新辅助患者预后影响更大,ADCmax对同步放化疗患者预后影响更大。3、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预后相似,但其引起的副反应更小,因此对于ⅠB2及ⅡA2期患者或许是一种潜在的可供选择的替代方式。本研究结果需更大的临床随机试验及更长的随访时间加以验证。
张倩,唐均英[4](2020)在《ⅡB期宫颈癌治疗现状与研究进展》文中认为B期宫颈癌是一种局部晚期宫颈癌,其最佳治疗方式目前尚无定论。对于不能耐受手术或手术困难大的ⅡB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是首选治疗方案。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术前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放(化)疗也是治疗ⅡB期宫颈癌的可行方案,而且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也被用于研究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由于不同地区的医疗水平不一,患者之间也存在个体差异,ⅡB期宫颈癌的最佳治疗方案呈多样性。该文就ⅡB期宫颈癌的治疗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张倩[5](2020)在《ⅡB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与手术综合治疗的远期疗效与预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ⅡB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与手术综合治疗的远期临床效果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回顾性研究收集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及肿瘤科初治的ⅡB期宫颈癌病人147例,收集有关临床信息资料,根据不同治疗的方案,分成同步放化疗组(CCRT组)70例与手术综合治疗组(RH组)77例,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近/远期并发症、5年总生存率(OS)及无进展生存率(PFS)。评估可能独立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CCRT组发生放射性肠炎及膀胱炎概率较RH组高,而RH组下肢发生水肿概率高于CCRT组,差异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CRT组与RH组的5年PFS分别为75.2%、83.6%,5年OS分别为72.4%、78.9%,生存曲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类型为独立影响ⅡB期宫颈癌预后的因素(P<0.05),鳞癌的总生存情况及无进展生存情况较非鳞癌好。结论:1.手术综合治疗在5年总生存率及5年无进展生存率上不劣于同步放化疗。2.相比同步放化疗,手术综合治疗虽增加了下肢发生水肿的概率,但降低了发生放射性膀胱炎及放射性肠炎的概率。3.病理类型是影响ⅡB期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因素,鳞癌的总生存情况及无进展生存情况较非鳞癌好。
吕亚淑[6](2020)在《局部晚期宫颈癌(ⅠB2期)治疗模式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子宫颈癌是女性发病率高居第二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年轻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全世界范围内宫颈癌新发病例,发展中国家占大部分。在我国,每年约有135000宫颈癌新发病例,相当比例的患者就诊时已达晚期,成为女性因癌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效果肯定,而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FIGO 2009分期标准ⅠB2、ⅡA2)手术治疗仍存在争议。随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探讨,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ⅠB2、ⅡA2)的治疗,指南推荐同步放化疗为首选治疗方案。但是随着肿瘤年轻化趋势的发展,对生活质量需求的增加,同步放化疗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弊端开始出现。放化疗不仅致卵巢功能下降甚至衰竭,而且还对盆腔器官造成损伤,如放射性的膀胱炎、直肠炎等,影响生活质量。指南中指出广泛子宫切除+盆腹腔淋巴结切除也为可选治疗方案,但缺点是术中出血多、手术操作困难,且术后报导阴道断端阳性发生率高。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恶性肿瘤局部治疗前(手术或放疗)给予的化疗,其优势可缩小肿瘤体积,便于下一步治疗。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ⅠB2、ⅡA2)的治疗有积极意义,但仍存在很大争议。本次研究通过对局部晚期宫颈癌ⅠB2期患者,分别通过新辅助化疗+手术与直接手术两种方式,分析两组患者信息,比较新辅助化疗在患者中的应用能否提高其生存期及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1.资料来源:选取2008年2月-2011年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科病房收治的所有符合标准的宫颈癌ⅠB2期(FIGO 2009分期标准)患者80例。通过对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入选患者的治疗模式分为新辅助化疗+手术组、直接手术组。其中新辅助化疗+手术组即NACT组40例,直接手术组40例。NACT组,患者接受1-2个疗程的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化疗结束后2周后,评估化疗效果,进一步行经腹宫颈癌根治术。直接手术组患者在排除手术禁忌后,直接行宫颈癌根治术。两组中,对于年轻患者、病理类型为鳞癌且卵巢无病变者给予保留。各组患者在治疗基础上进行常规的支持对症治疗。通过查阅病历、随访(包括电话随访、门诊随访、信函)等方式,对术后影响患者3年、5年生存率、生活质量等相关因素进行综述。分析⑴两组患者术后复发高危因素发生率,包括:深肌层浸润、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阴道断端有无残留病灶;⑵两组患者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进行比较,包括3年、5年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期;⑶分析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⑷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分级、病理类型、年龄、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深肌层浸润、宫旁转移、阴道断端有无肿瘤残留。2.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软件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等均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t检验进行分析;定性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法绘图,log-rank检验组间差异,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以a=0.05为检验水准,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NACT组总体化疗的整体有效率为75%,其中完全缓解患者为10%(4/40),部分缓解为65%(26/40),稳定患者25%(10/40),没有进展的患者。对患者不同组织类型化疗的有效率进行分析,其中鳞癌和非鳞癌有效率分别为75%与75%(P=0.492>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2.NACT组和直接手术组术中情况比较:NACT组的手术时间为225.75±41.89min,而直接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是238.75±54.79min(P=0.279>0.05)。两组手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66.09±179.94ml、434.20±167.91ml(P=0.024<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淋巴切除数目为25.08±6.89个、24.62±7.45个(P=0.821>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3.NACT组和直接手术组影响术后复发高危因素发生率的比较:NACT组术后病理提示深肌层浸润、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阴道残端阳性的发生率分别为15%(6/40)、18%(7/40)、15%(6/40)、12%(5/40)和10%(4/40);直接手术组深肌层浸润,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阴道断端阳性的发生率分别为:17%(7/40)、20%(8/40)、25%(10/40)、15%(6/40)和18%(7/40)。在这些影响复发的高危因素中,深肌层浸润(P=0.136>0.05)和脉管癌栓(P=0.421>0.05)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宫旁浸润(P=0.023)、淋巴结转移(P=0.012)以及阴道断残端阳性(P=0.043)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NACT组和直接手术组3y-PFS、3y-OS、5y-PFS和5y-OS比较:3y-PFS和3y-OS生存分析两组患者共死亡人数7例,新辅助化疗组3例,直接手术组4例。在新辅助化疗组与直接手术组,3y-PFS分别为91.56%与78.45%。采用log-rank检验法进行检验,P=0.025<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y-OS分别为92.50%,90.00%,用log-rank检验法进行检验,P=0.868>0.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5y-PFS和5y-OS生存分析新辅助化疗组死亡8例,直接手术组11例,共死亡人数19例。5y-PFS新辅助化疗组与直接手术组分别为81.80%与71.58%,P=0.032<0.05,有统计学意义。5y-OS新辅助化疗组与直接手术组分别为82.00%与72.5%,P=0.033<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单因素分析: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深肌层浸润、阴道断端阳性以及新辅助化疗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因素(P<0.05)。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深肌层浸润、阴道断端阳性以及新辅助化疗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因素(P<0.05)。6.对于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因素行多因素分析:其中淋巴转移、脉管癌栓及阴道断端阳性是影响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病理类型、淋巴转移、脉管癌栓以及阴道断端阳性是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前辅助化疗是保护因素(OR,0.315;95%CI,0.081~0.948,P=0.042)。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以及阴道断端阳性影响OS的OR值分别为:3.091、2.013、2.120、1.231及1.081。结论:1.行NACT组总体有效率为75%,不同组织类型无差异,行NACT患者术中出血量少;2.行NACT组患者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及阴道断端阳性发生率低,3.行NACT患者3y-PFS及5y-PFS均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淋巴转移、脉管癌栓及阴道断端阳性是影响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理类型、淋巴转移、脉管癌栓以及阴道断端阳性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辅助化疗是保护因素;(5)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IB2)患者,接受NACT后手术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张迪,张攀,戴晓波[7](2019)在《ⅡB期宫颈癌不同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子宫颈癌是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发病逐渐趋于年轻化。ⅡB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在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改善预后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术前同期放化疗+手术治疗可有效缩小局部病灶,增加手术切除机会,且未增加手术难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避免了根治性放疗引起的各种近期、远期并发症。新辅助化疗争取进行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利用手术来消除放化疗抵抗性病灶,延长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术前适量放疗还可以保持女性阴道的生理功能,避免了根治性放疗造成的各种并发症。
刘玉梅,杨邦祥[8](2017)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放疗的疗效观察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术前放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友谊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40例,其中直接手术组72例,临床分期为Ⅰb2Ⅱb;术前放疗组68例,临床分期Ⅰb2Ⅲb,在放疗结束后24周内接受手术。两组均行宫颈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脉管受浸、阴道切缘癌残留、宫颈深肌层浸润等情况。结果两组脉管受浸率及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放疗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宫旁浸润率、宫颈深肌层浸润及阴道切缘癌残留率方面低于直接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放疗能明显缩小宫颈肿块体积,改善子宫局部浸润,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前放疗可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
刘新玉[9](2016)在《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联合术前放化疗的近期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联合术前放化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将90例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分为3组,分别进行术前的新辅助化疗、放疗、放化疗联合治疗,比较3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以及发生副反应情况方面的差别。结果ⅠB2期患者和ⅡA1期患者的总有效率相当,ⅡA2期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较ⅠB2期患者和ⅡA1期患者均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743,P<0.05;χ2=11.426,P<0.05)。化疗组患者和放化疗组患者在不同临床分期患者间的总体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43,P>0.05),放疗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较化疗组和放化疗组患者均较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56,P<0.05;χ2=12.084,P<0.05)。放化疗组患者和化疗组患者中非巨块型肿瘤的疗效略好于巨块型肿瘤患者,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放疗组中巨块型肿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非巨块型肿瘤患者好,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847,P<0.05)。从总体有效率看,巨块型肿瘤患者和非巨块型肿瘤患者的疗效相差不显着(χ2=4.173,P>0.05)。3种治疗方式对患者阴道出血、阴道排液的临床症状都能显着缓解。结论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在术前进行放化疗联合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尤其对ⅠB2分期和ⅡA1分期的患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陈丹丹,阳志军,李力[10](2016)在《对ⅡB期宫颈癌患者不同治疗预后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评价ⅡB期宫颈癌不同治疗方式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12期)、CBM、CNKI、VIP与万方数据库,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共2 486例患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组与直接根治性手术治疗(radical surgery,RS)组相比,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前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转移率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小于后者;手术综合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比较5年生存率无区别,放射性肠炎发生率前者小于后者,放射性膀胱炎两者无差别;手术综合治疗与单纯根治性放疗相比,3年总生存率一样,但是5年总生存率前者趋向优于后者,且前者放射性肠炎发生率低于后者,瘘道形成发生率两者无区别;单纯根治性放疗与同步放化疗相比,前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及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结论:手术综合治疗对ⅡB期宫颈癌治疗有效,与直接手术相比,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转移率及术后并发症,而不良反应较放疗或同步放化疗少,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
二、43例Ⅱb期宫颈癌术前放疗疗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3例Ⅱb期宫颈癌术前放疗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ⅠB3-ⅡB期宫颈癌手术综合治疗对比同步放化疗疗效的meta分析及手术综合治疗后的生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ⅠB3-ⅡB期宫颈癌手术综合治疗对比同步放化疗疗效的meta分析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系统评价技术路线图 |
2.2 文献检索策略 |
2.3 文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2.3.1 纳入标准 |
2.3.2 排除标准 |
2.4 文献筛选与质量分析 |
2.5 数据提取 |
2.6 统计学分析 |
2.6.1 异质性分析 |
2.6.2 合并统计量 |
2.6.3 敏感性分析 |
2.6.4 发表偏倚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检索结果 |
3.2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
3.3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
3.4 meta分析结果 |
3.4.1 手术综合治疗对比同步放化疗3 年DFS比较 |
3.4.2 手术综合治疗对比同步放化疗3 年OS比较 |
3.4.3 手术综合治疗对比同步放化疗5 年DFS比较 |
3.4.4 手术综合治疗对比同步放化疗5 年OS比较 |
3.4.5 手术综合治疗对比同步放化疗总复发率比较 |
3.4.6 手术综合治疗对比同步放化疗近期Ⅲ/Ⅳ级毒性反应比较 |
3.4.7 手术综合治疗对比同步放化疗远期Ⅲ/Ⅳ级毒性反应比较 |
3.4.8 手术综合治疗对比同步放化疗远期Ⅲ/Ⅳ级毒性反应亚组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手术综合治疗与同步放化疗对ⅠB3-ⅡB期宫颈癌生存率的比较 |
4.2 手术综合治疗与同步放化疗对ⅠB3-ⅡB期宫颈癌复发率的比较 |
4.3 手术综合治疗与同步放化疗对ⅠB3-ⅡB期宫颈癌近、远期Ⅲ/Ⅳ级毒性反应的比较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第二部分 ⅠB3-ⅡB期宫颈癌手术综合治疗后的生存分析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资料统计分析与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病例资料特征描述分析 |
3.1.1 年龄 |
3.1.2 分期 |
3.1.3 危险因素统计 |
3.1.4 术前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放化疗 |
3.1.5 近、远期Ⅲ/Ⅳ级毒性反应 |
3.2 影响生存结局的单因素分析 |
3.3 影响生存结局的多因素分析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
参考文献 |
(2)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与单纯手术的疗效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选择 |
2 临床资料收集 |
3 治疗方式及分组 |
4 随访内容 |
5 临床疗效评估 |
6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一般资料情况 |
2 新辅助放化疗的疗效分析 |
3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与单纯手术治疗情况比较 |
4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与单纯手术治疗生存分析比较 |
讨论 |
1 宫颈癌的治疗现状 |
2 根治性手术应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 |
3 新辅助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应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 |
4 术前辅助放疗联合根治性手术应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 |
5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应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MRI在预测ⅠB2及ⅡA2期宫颈癌新辅助治疗及同步放化疗预后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纳入标准 |
2、排除标准 |
3、病例资料 |
4、临床指标 |
5、设备及检查方法 |
6、治疗前影像评估 |
7、治疗方法 |
8、随访 |
9、副反应评估 |
10、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MR影像指标一致性 |
2、随访结果 |
3、新辅助组与同步放化疗组患者临床及影像指标比较 |
4、临床指标及病理因素对复发的预测 |
5、MR影像指标对复发的预测 |
6、临床及影像指标预测复发的诊断效能 |
7、预后单因素分析 |
8、预后多因素分析 |
9、新辅助组与同步放化疗组副反应比较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局部进展期宫颈癌治疗疗效及影像评估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ⅡB期宫颈癌治疗现状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根治性CCRT |
2 联合手术的治疗方案 |
2.1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 |
2.2 术前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 |
2.3 术后辅助治疗 |
3 联合靶向药物治疗 |
4 小结 |
(5)ⅡB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与手术综合治疗的远期疗效与预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ⅡB期宫颈癌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局部晚期宫颈癌(ⅠB2期)治疗模式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局部晚期(ⅠB2期)宫颈癌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ⅡB期宫颈癌不同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根治性放疗同步化疗 |
2 术前放化疗加根治术 |
3 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 |
4 术前放疗联合手术 |
5 总结 |
(8)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放疗的疗效观察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放疗效果评价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
2.2 两组术后病理结果比较 |
3 讨论 |
(9)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联合术前放化疗的近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2.1 化疗组 |
1.2.2 放疗组 |
1.2.3 放化疗组 |
1.3 近期疗效评价标准 |
1.4 临床症状观察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术前不同治疗方式的近期疗效比较 |
2.2 术前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 |
2.3 术前不同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10)对ⅡB期宫颈癌患者不同治疗预后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纳入和排除标准 |
1.1.1 纳入标准 |
1.1.2排除标准 |
1.2检索策略 |
1.2.1 数据库 |
1.2.2 检索词 |
1.3筛查文献及资料提取 |
1.4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估 |
1.5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及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估 |
2.3 Meta分析结果 |
2.3.1 NACT+RS与RS比较 |
2.3.1. 1 5年总生存率(OS) |
2.3.1. 2 术中出血量 |
2.3.1. 3 手术时间 |
2.3.1. 4 术后淋巴结转移率 |
2.3.1. 5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2.3.2手术综合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比较 |
2.3.3手术综合治疗与单纯根治性放疗比较 |
2.3.4单纯根治性放疗与同步放化疗比较 |
3 讨论 |
3.1 术前NACT与RS比较的Meta分析 |
3.2 手术综合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比较的Meta分析 |
3.3 手术综合治疗与单纯根治性放疗比较的Meta分析 |
3.4 单纯根治性放疗与同步放化疗比较的Meta分析 |
四、43例Ⅱb期宫颈癌术前放疗疗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ⅠB3-ⅡB期宫颈癌手术综合治疗对比同步放化疗疗效的meta分析及手术综合治疗后的生存分析[D]. 胡江琼. 南昌大学, 2021(01)
- [2]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与单纯手术的疗效对比分析[D]. 林媛媛.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MRI在预测ⅠB2及ⅡA2期宫颈癌新辅助治疗及同步放化疗预后中的应用[D]. 宋庆玲.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4]ⅡB期宫颈癌治疗现状与研究进展[J]. 张倩,唐均英. 现代医药卫生, 2020(14)
- [5]ⅡB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与手术综合治疗的远期疗效与预后研究[D]. 张倩.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6]局部晚期宫颈癌(ⅠB2期)治疗模式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研究[D]. 吕亚淑.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7]ⅡB期宫颈癌不同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J]. 张迪,张攀,戴晓波. 中国医师杂志, 2019(06)
- [8]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放疗的疗效观察及临床意义[J]. 刘玉梅,杨邦祥.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05)
- [9]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联合术前放化疗的近期疗效观察[J]. 刘新玉. 实用癌症杂志, 2016(06)
- [10]对ⅡB期宫颈癌患者不同治疗预后的Meta分析[J]. 陈丹丹,阳志军,李力.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