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陶瓷》2003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刘洁[1](2021)在《皇权与世风:明代嘉靖官窑瓷器》文中研究指明明代景德镇御器厂的生产极为繁盛,它承担着明廷的主要烧造任务。至嘉靖朝,御器厂的烧造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瓷器的造型、装饰颇具时代特色,被视为明代陶瓷史的转折点。以往学界对此关注虽多,可惜还未出现专门、系统的论述。本文在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实物与文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求从生产、品种、器型、装饰等多角度呈现嘉靖官窑瓷器的风貌,分析其成因,评判其影响。论文认为嘉靖官窑瓷器的发展演变主要围绕两方面——皇权与世风,它们既是影响因素,也是表现内容。在生产方面,因宫廷需求无度,嘉靖御器厂往往无力独自承担烧造任务,只能实行“官搭民烧”。而嘉靖新政,对御器厂管理制度新局面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品类方面,青花仍是主流。因更定祀典,礼祀祭器需求增多,颜色釉瓷器大量派烧。五彩、素三彩等釉上彩瓷器则承继前朝,持续发展。器型方面,因为关乎使用,饮食的奢靡、礼制典祀的更定、道教的流行等,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盘、碗、瓶等器物的面貌,包括烧造时间、烧造数量和使用方式等。装饰方面,描金瓷器、釉下彩绘瓷等倍增,亦是受到世风渐奢、道教盛行等因素的影响。帝王崇道使得道教元素成为嘉靖官窑瓷器的重要特征,其个人对长寿、子嗣昌盛、国家安定的期许,又导致相关题材的纹饰异常丰富。而与道教相关的云鹤纹一度比肩龙凤纹,三者组合成为常见的装饰主题。另外,嘉靖年间山水花鸟纹饰的减少,多模仿明代前期,这与宫廷画院的衰落也存在一定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嘉靖官窑瓷器多方面的研究,指出嘉靖九年、二十一年是官窑瓷器发展的两个关键时间点。前者是御器厂革旧迎新的时期,后者则是风格进一步确立的时期。其整体风貌可概括为三方面:精粗共存、丰富多彩、官民渐融。同时论文认为自嘉靖始,帝王的个人意愿在瓷器生产中成为主导,御用瓷的地位慢慢超过了官用瓷,成为时代风尚的代表。
王鹏[2](2020)在《明清时期西方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明清时期西画东渐即西方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和后续影响为研究对象。所论明清西画东渐不仅仅是指西方绘画在华的传播影响过程,同时也是指西方艺术美学观念在华的传播影响过程。论文以历史时间顺序为线索,着力对明清时期西方文化艺术在华传播的历史背景、前因后果、事件人物、代表作品及后续影响等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在研究过程中,论文整合了以往对该现象的分散性研究成果,注重分析西画东渐运动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在研究方法上:首先,论文从文艺学、美术学、历史学等学科角度对西画东渐运动做全方位的研究和分析;其次,论文运用横向比较的方法,综合分析西画东渐过程中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别及其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过程。本文立足民族文化立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解析明清西画东渐中的艺术创作现象和其对后来二十世纪初新时代美术发展的影响。再次,本文采用实地考察的方法来证明理论论述的准确性。本文打破了以往中国美术史论述中只注重中国传统美术而忽略西方美术对中国美术所产生的影响的研究局面,对现代绘画艺术创作者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论文共分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分为五章,以下是本论文的结构和各章节主要内容:首先是绪论,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论文的缘起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对论文作了整体性的说明。本文所论证和叙述的是当下美学工作者和美术创作者所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明清西方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过程。本文主要以明清时期西方绘画艺术的创作、传播和影响为论证主体,采用图示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文艺学、美术学、比较文艺学、历史学等学科的方法和视野出发,对上述问题做全方位的分析和阐释,从而为美学理论研究者和绘画创作者提供全面、立体、准确的理论支撑,同时又为创作具有本民族时代特色的绘画作品提供理论指导。其中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西方绘画艺术或者受西方艺术影响的绘画形式曾在漫长的历史时间里长期地存在,它们慢慢地改变着中国人民的审美欣赏习惯,从而为二十世纪初的新美术运动奠定了基础。绪论第二部分是本文对明清时期“西方绘画”概念的界定。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此作了说明。首先,本文从时间上对其做了界定。其次本文从中国这个地域范围内对明清时期的“西方绘画”概念做了界定。其中,具有“西方绘画”主要特征的几种绘画形式,都被纳入本文所指的明清“西方绘画”之列。绪论的第三部分为文献综述。笔者查阅了与本文有关的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的中外文献资料。国外的文献资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介绍明清西方传教士入华及其所做贡献的文献资料,另一类是博物馆现存的明清绘画实物资料。国内的文献资料主要是近十年来以西画东渐及后续影响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专着等研究成果。绪论最后部分是对本论文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的陈述。正文内容分为如下五章:第一章是对西方绘画传入明朝的背景及传播状况的梳理与分析,分为四节。第一节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明以前西方绘画在华的传播情况。虽然明末的西画东渐是中华美术史上一次可以称之为有序、有质量、有规模的,以传教士为主体的西方艺术的传播运动,但这并非西方绘画艺术首次进入中国。首先,根据确切的文献记载,早在大唐时期,作为西方天主教一支的景教就已传入中国。并且,该教还曾形成一定的规模。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景教也经历了很多曲折和生存危机,但从未从中华大地消失过。本文同时论述了当时作为景教产生地的东罗马的艺术状况。西方最初解释基督教义的文献中就包括类似连环画的书本插图或庙宇壁画。这些插图或壁画又会伴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而扩散。当时的历史文献不仅记载了景教传入中国的这一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描述了随着这一教派一起传入中国的宗教绘画活动。当时的景教寺院中会有教徒进行宗教壁画和人物帝王肖像的创作活动。由此推测,景教入华时,西方释教的艺术图像就已经传入中国。其次,随着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和西亚的贸易也越来越繁荣,中西风格的实用工艺艺术品也随着频繁的商业活动而带给双方,同时在华长期居住的外国人也不断地传播着西方艺术。从宋元时代所保存下来的西方人的墓碑以及一些艺术实物中就可以看到当时的西方艺术在国内的传播状况。这也说明明末的西方绘画艺术入华并不是一个突发的、孤立的艺术事件,而是具有历史上的继承性和连贯性。第二节分析了明代西方绘画艺术在华传播的中国背景。本节从当时中国政府的对外政策以及人文思想两个方面来论证明末西画东渐时的中国社会背景。第一方面是明朝的对外政策。明朝对外政策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尤其是中国政府对南方沿海贸易地区的管控对策,是西方开启中欧贸易之门的先决因素,也是西方绘画艺术能够进入中国的主要条件。第二个方面是当时的人文思想。明朝人文艺术的特点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级对社会文统的批判性和矛盾性。当时的文人艺术表现出脱离现实社会的内向追求。创作者们强调抒发胸中的逸气和追求虚无缥缈的境界。第三节介绍了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传播西方绘画的历史过程。本节分别论述了利玛窦来华时,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社会背景和宗教背景以及明代欧洲西方传教士进入远东的条件。利玛窦来华时,意大利绘画艺术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为西画东渐运动的进行奠定了基础。第四节介绍了西方绘画进入中国的传播者罗明坚及明末之美学译介。本节内容论述了早期澳门耶稣会的建立过程、罗明坚神父携西方绘画进入内地的传播过程以及明末西方宗教哲学、美学、实用科学等着作的在华译介过程。欧洲文学的译介活动开阔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界,同时对明末知识分子理解西方艺术也起到重要作用。第二章分析了明入华的西方绘画的审美特点及其传播影响。本章分五节。第一节论述了中国油画家游文辉的《利玛窦像》的审美特点,并详细解析了游文辉《利玛窦像》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美学价值。此画也是迄今能见到的最早的中国人画的油画作品。第二节论述了欧洲传教士画家乔瓦尼的美术活动和传教士倪雅谷的绘画创作,以上两人是明末最着名的西方油画的传播者和践行者。第三节是对现存明代西洋绘画“木美人”的个案分析,虽然此木板“油画”至今具有争议,但被认为是明代绘画实物之一,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第四节论述了明末江南南京一带受西方绘画影响的明代重要画派“波臣派”和其代表画家曾鲸。第五节是对受西方绘画风格影响的明代经典肖像画的审美解析。这些肖像画的构图基本一样,但分别为西方油画和中国画。本节着重论证了西方绘画在明代的具体传播和影响作用,并对其绘画艺术的审美特点作了分析。从客观上讲,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已经开始了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发展过程。第三章研讨了西方绘画元素在明末清初外销瓷器中的体现和演变。此一时期西方绘画语言及审美风格对中国的影响还突出表现在占明末中西方贸易重大份额的瓷器绘画上,这也是明清西画东渐在华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外销瓷器上的绘画往往是以中国的绘画形式来表现西方的宗教内容,这种表现形式也是后续外销瓷上转向西洋风绘画的开端。本章分四节,详细介绍了明代中西瓷器贸易的背景以及西方艺术元素对瓷器绘画的影响过程等几个方面。明代以后,西方教会定制瓷器的出现,使得传统瓷器绘画日益受到西方绘画元素的影响,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国人也逐渐接受了西方的审美观念。这种受西洋风影响的瓷器绘画的演变一直持续到近代。第四章分析了清代宫廷中不同形式的西式绘画创作,分为三节。第一节论述了欧洲传教士画家在宫廷中所创作的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及其对传统宫廷绘画的影响。这又是从两方面进行论证的,第一方面,研究了郎世宁的来华及其背景;第二方面,论述了其他西方画家在清宫廷中的创作及其影响。总体内容可以分为五点:1.油画材料的选择;2.对《桐荫仕女图》的解析;3.对传教士画家的介绍;4.西方透视理论在华的传播;5.西方版画在清宫廷中的创作及其影响和清行宫建筑雕塑所受西洋绘画因素的影响。第二节分析了画家郎世宁中西结合的绘画创作及其传播,内容包括“郎世宁花卉和景物的创作分析”“西方绘画因素在郎世宁人物画创作中的分析”“西方绘画因素在历史题材中的渗透和中西绘画技法上的结合分析”等三个方面。第三节探讨了着名传教士画家的宫廷肖像画创作及中西师承关系。第四节的题目为“现海外收藏清朝经典油画和融合西方绘画因素的肖像画分析”,主要对现存意大利、柏林、加拿大博物馆的有关藏品进行了审美分析。第五章的题目为“走向现代美术及美育观:明清西方绘画在华传播的后续影响”,可分为三节。第一节的题目为“明清西方绘画的传播是导致现代美术教育开端的综合因素之一”。此节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分析了西方绘画艺术在南北方传播与影响的不同特点。第二个方面论述了现代美术、美育观念的确立过程。第二节的题目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受西方艺术影响的新式学校和留洋画家”。本节列举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对现代美术教育和培养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新式绘画学校和知名画家。第三节的题目是“新美术运动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影响”。此节论述了西画东渐运动对新美术运动的影响。在西画东渐过程中,以写实为主的绘画和新美学观念得以确立,这为新美术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新美术运动中,一些有识之士用科学、理性的西方艺术观念改良了传统的中国绘画艺术,使新的艺术教育模式、机构,逐步取代了原有的绘画方法和技术。这极大地推动了新时代的艺术创作及其艺术观念的发展。结语部分总结了西画东渐在中国美术史上的作用和影响。西画东渐不仅改变了明清时期中国绘画的整体创作格局和传统绘画面貌,也对中国现代绘画和艺术观念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对西画东渐演变过程的研究,厘清了该运动的发展过程及其对近现代中国新美术运动的影响。这不仅有利于推进当代的艺术理论建设和思想革新,而且也对当代艺术家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艺术作品有深刻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宋雪[4](2020)在《明清陶瓷插花器“物用观”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通过对明清时期的图像以及文字考证,结合陶瓷造型学、美学、文学等,站在使用者的立场,基于“物用观”的特点,也就是陶瓷插花器如何被使用,以及其中的使用规律等,了解明清时期陶瓷插花器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的器型类别,以及使用者是根据什么因素来选择陶瓷插花器。文章的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目的方法。第二章交代明清两代的插花背景和一些插花器的使用情况。第三章和第四章为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以陶瓷插花器使用中的一些特点将其分为三类,并对一些典型器做详细介绍。第四章分析明清陶瓷插花器的使用依据,分别介绍了明清时期人们如何根据花材、人物、空间的特性来选择适合的陶瓷插花器。第五章分别从使用者和设计者的角度来分析明清陶瓷插花器使用对当代的启发。通过以上研究,本文最终认为,明清时期的人们对陶瓷插花器的使用有两个特点。第一,物以致用。一些陶瓷器在失去原本的功能后,又或者说在兼具原来使用功能的同时,也作为插花器来使用。第二,取用合宜。根据花材、空间、人物等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插花器,最终为花增光彩,为空间增氛围,为人物增个性。以上两点很值得当今借鉴学习。
侯一菲[5](2020)在《中国瓷器在美国的传布研究(1784-1844)》文中研究说明瓷器是海外中国形象最具代表性的器物象征之一。在中外交往过程中,中国瓷器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元素,早已成为人类文化史上具有真正意义的“全球性商品”。1784年,美国首次派遣商船来华,自此两国开始了平等关系下的商业往来。1844年,中美签订《望厦条约》,两国之间的平等关系被打破,依托国家政治关系而进行的经济往来由此也丧失了商业自由精神。本文主要探讨1784—1 844年中美关系早期,以贸易往来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中国瓷器是以何种面貌、经过怎样的流程传入美国的,在美国大陆又呈现出何种区域分布特征,进而讨论以瓷器为主体的中美交往分别对两国和世界产生的文化影响,以期对世界文明交流史研究做出贡献。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部分:绪论主要介绍写作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探讨中国瓷器传入美国的历史进程。本章以时间为线索,分别梳理中国瓷器在美国殖民地时期、两国直接开展贸易时期的传播情况及此后瓷器贸易往来渐消的原因。其中以直接贸易阶段为主,以“中国皇后号”为例,重点挖掘“一口通商”制度下,中美瓷器往来的具体实现方式,还原中美早期瓷器贸易的历史。第二章主要探究传入美国的中国瓷器及其文化内涵的流变。本章聚焦于瓷器往来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定制瓷,考证定制瓷交易的中介入,讨论定制瓷的纹饰和器型特征,挖掘定制瓷的美国文化内涵和原因,认为定制华瓷在本质上承载着美国文化精神的内核,是中美文化相互交融的历史见证。第三章主要考证中国瓷器在美国的区域性分布情况。本章从考古出土华瓷、广告和个人财产清单中的华瓷以及各大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瓷器三个方面,以城市和地域分布为依据,对中国瓷器在美国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认为在中美瓷器往来的早期阶段,中国瓷器多分布于殖民地或沿海港口城市,社会上层人士的瓷器占有比例较大,之后逐渐向普通民众普及。到19世纪,美国私人收藏家向各大博物馆捐赠华瓷,使中国瓷器遍布美国大陆各地。第四章主要剖析中美瓷器往来对两国及世界文化的影响。本章从中国、美国和世界三个角度,分别论述瓷器往来对社会风俗、艺术创作、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影响,探究以瓷器为媒介的文化吸收、接受和再创造的过程,认为中美两国之间的瓷器往来及背后的文化交流对推动文明互鉴乃至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瓷器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性文化艺术品。结语部分揭示中美早期瓷器往来所呈现的四个特征。第一,中美瓷器往来具有急剧发展和急剧衰落的特点;第二,在美国“买方市场”的作用下,中国输美瓷器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再塑造;第三,以瓷器为媒介的文化传播是由“器物”到“道”的过程,甚至进一步影响美国社会文化制度的建构;第四,瓷器文化交流具有双向作用的显着特征。本文认为,中国瓷器在中美乃至世界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项具有世界性身份的中国文化代表,对提升中国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具有积极意义。
裴世东[6](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刘辉[7](2019)在《宋元陶瓷枕的考古学研究》文中提出陶瓷枕的发明,与我国陶瓷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息息相关。陶瓷枕的出现,是我国悠久枕物习俗与深厚陶瓷文化之结晶。陶瓷枕历经唐五代的发展,至宋元达到繁盛,明清则几近衰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宋元时期是陶瓷枕由弱到兴、再由盛至衰的重要发展阶段。本文以出土材料为基础,对宋元陶瓷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古学研究。第一章为绪论。本章首先简述了我国枕物习俗和枕具出现的大概历程,并将我国枕具大致分为硬质和软质两大类,其中陶瓷枕属于考古发现数量最多、时间跨度最长的枕具,兼具硬质枕易于保存和软质枕可塑性强的优点。继而阐明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相关概念,并对宋元陶瓷枕的研究简史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学术目的和文章框架。第二章为类型与编年研究。本章首先将宋元陶瓷枕分为高温釉和低温釉两大类,继而在各种釉色品种下进行分型。其中,高温釉包括白、青、青白和黑等釉色,低温釉则分为单色釉和多色釉等。每个釉色品种之下,又根据枕面正投影形状和枕体的异同分为诸型,再依据枕面和枕体的组合关系、装饰的差异,另进行亚型和式别的划分。在类型学框架之下,以考古出土材料为基础,通过对陶瓷枕本体及其伴出遗存广泛、细致地对比,分析不同类型陶瓷枕的年代,进而建立了宋元陶瓷枕的编年序列。第三章为窑场分布与产品特点研究。本章以宋元陶瓷枕的类型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地缘关系等,将宋元时期烧造陶瓷枕的窑场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地区。北方地区又分为七个区域,南方地区则包括四个区域。在此体系之下,对每个窑场的陶瓷枕类型、产品特点进行了考证、分析和总结。第四章为发展与演变研究。本章在第二、三章的基础上,将北方地区陶瓷枕分为五期八段,南方地区则包括四期六段,并对北方、南方地区各期陶瓷枕的类型、装饰和产地等进行了总结,重点分析了每期的变化。继而将宋元陶瓷枕的总体发展与演变分为早中晚三期,即发展阶段(10世纪60年代至11世纪上半叶)、繁盛阶段(11世纪下半叶至13世纪上半叶)和式微阶段(13世纪下半叶至14世纪60年代)。第五章为相关问题研究。第一节对宋元陶瓷枕的成型和装烧工艺进行了研究,将成型工艺分为雕镶、模范和复合成型三大类,装烧工艺则以匣钵正烧和匣钵叠烧为主。第二节对宋元陶瓷枕的功能和用途进行了探讨,将其分为生活用枕和丧葬用枕两大类。生活用枕包括睡枕、脉枕和腕枕等功用,并重点探讨和明晰了脉枕和腕枕这两个一直以来颇具争议的功能;还分析了宋元陶瓷枕的使用时间、人群等。第三节对宋元陶瓷枕所见题字进行了分类总结,将其分为纪年类、姓氏名号类、诗词曲赋类、名言警句类和良言吉语类,主要考证了生产经营者姓氏名号类题字中窑戳出现的大致时间,并就其所体现的民窑生产模式进行了一些讨论。第四节对宋元陶瓷枕的源流问题进行了追溯和探析,以往学界多认为我国陶瓷枕出现于隋代,然就本文收集考古材料来看,陶枕至迟在战国秦汉时期就已存在;该节还初步分析了宋元陶瓷枕由盛转衰,甚至在明代趋于销声匿迹的原因。第六章为结语。本章重点总结了本文的内容及主要收获,并指出本文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研究方向。
张北霞[8](2020)在《万历官府瓷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万历帝在位的四十八年,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原有的官府手工业造作发生了较大改变。对瓷器而言,官搭民烧的生产方式对明代官府瓷器影响较大,瓷器质量严重下滑,虽然宫廷和民间皆对宣德、成化瓷器极为推崇,但仿制品却显示出明显的差距。即便如此,万历时期的官府瓷器烧造仍极兴盛。万历时期官府烧造的瓷器数量当为历代之最,仅有据可查的供御器物数量已相当巨大,实际烧造的数量较此更多数倍。瓷器品种多样,青花依旧是官府瓷器的主要品种,其造型和装饰基本能体现时代特点和风格演进;五彩的繁荣是万历官府瓷器的重大转变,典型的万历官府五彩瓷器装饰满密,色彩浓艳,对比强烈,同样造型和纹饰的器物,五彩要比青花的装饰显得满密而热闹。五彩瓷器以白地五彩最常见,黄地五彩则是万历时期的新发展。素三彩、杂釉彩也有新发展,惟颜色釉变化不大。万历官府瓷器种类极广,造型丰富,装饰多变。日用器物依旧是大宗,饮食器和盛贮器多功能明确,陈设器则走向高大,蒜头瓶、花觚等流行。总体上,日用器造型更重适用性,体现宫廷生活的精致化。其他器物则能反映神宗爱好和宫廷生活,笔管、笔架、笔船等文具是神宗痴迷书法艺术的结果;蟋蟀罐和宫廷娱乐生活关系紧密;匣盝和凉墩则显示瓷器在宫廷的使用面继续扩大。此外,棋盘、匣盝等方形器物增多,依旧是官府造作不计成本的结果。装饰显示宫廷审美。主要纹饰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发展出具有时代特点的装饰风格,如龙穿四季花、满池娇、水藻鱼、锦盆堆、人物故事等传统图样,都与前代有所不同。瓶花、篮花、宫灯、吉语、梵文等新兴或流行装饰,皆是万历时期社会生活、宗教信仰、时代审美的直接反映。开光是万历官府瓷器流行的构图手法,甚至用于极精致的酒杯上。镂空装饰手法的流行显示出烧造技术的精湛,但多为特殊用途器物而做。大体上看,典型万历官府瓷器造型规整,装饰繁满;青花呈色鲜浓,五彩对比强烈。基本上前期还是以继承为主,而时代特点在后期才逐步形成。
马萌萌[9](2016)在《北方地区宋元时期白地黑花瓷器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白地黑花技法是磁州窑最典型、最具特色的装饰手法,它的出现,打破了以往胎装饰、釉装饰的传统,在中国陶瓷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纪元。本文选取北方地区宋元时期出土的白地黑花瓷器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内容可分为以下四部分:首先,对分期明确的10个北方地区宋元时期的白地黑花窑址进行分期与年代的对比,确定了白地黑花瓷器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三期,分别对应观台窑第二期后段、第三期和第四期,年代分别为1101-1149、1150-1219、1220-1368年。根据分期,整合了窑址以外出土的白地黑花瓷器,在此过程中,对某些年代不明确、不确切的白地黑花器物的年代进行了修正,从金代区分出很大一部分属于元代的产品、从元代剔除不少属于明代的器物。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详细讨论各期白地黑花瓷器的数量、器类、纹饰、分布范围等多个方面特征的阶段性变化规律,进而重新认识了宋元时期白地黑花瓷器的兴衰史,得出以下认识:宋末金初,为白地黑花瓷器的初创期,其总体特征是数量少,分布范围小,各种器类出土均不多,纹饰简单;金代中后期,为白地黑花瓷器的成熟期,数量有所增长,分布范围扩大,器类以枕、瓶、钵最为流行,纹饰写实性强、生动流畅;金末至元代,白地黑花器物普及、定型,此时器物数量大增,分布范围急剧扩大,且出土地点十分密集,器类以碗、盘、罐等大宗生活用品为主,纹饰粗犷、豪放、不再追求写实。最后,进行窑口划分和行销范围研究,能区分出的窑口有观台、彭城窑、八义窑、介休城窑、缸瓦窑、坡地窑、内蒙古中西部某窑址、定窑燕川窑址和乐山西坝窑。
韩焦[10](2014)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研究文献综述》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时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经济体制的改革、国有企业的纷纷改制及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变,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一度进入一个繁荣旺盛的时期而颇受关注。于是,研究者们将工艺美术研究的触角延伸到产品、市场、管理、政策、法规、创意、品牌、技术、资金及生产组织形态等诸多领域,关于工艺美术行业的研究蓬勃兴起,这一方面体现了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繁荣,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此方面研究的开放性与多样性。本文以艺术学的研究视角为出发点,综合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及艺术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关于工艺美术行业研究的相关论着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二十多年来的研究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及总结。本文将关于工艺美术行业的研究具体分为产品研究、生产组织形态研究、市场研究、行业管理研究、人才培养研究五个部分,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与分析,试图站在宏观的角度形成一个合理的评判视角,目的是对二十多年来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研究的现状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与了解,整理出一条当代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研究的方法与脉络。一方面,可以反映出二十多年来中国政府机构、学者、科研机构、学术团体、企业及民间个体等在工艺美术行业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同时也暴露出对这方面研究的缺点与不足,以期为后来的学术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明确未来工艺美术理论的研究方向与方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理论研究可以发现当代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取得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折射出当代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特点,为工艺美术行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二、《中国陶瓷》2003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陶瓷》2003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皇权与世风:明代嘉靖官窑瓷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生产与管理 |
第一节 窑制规模 |
第二节 制度改革 |
一、职官督造 |
二、匠役改革 |
三、官搭民烧 |
小结 |
第二章 主要品种 |
第一节 青花及釉里红 |
一、青花 |
二、釉里红 |
第二节 五彩、斗彩、杂釉彩、素三彩 |
一、五彩、斗彩 |
二、杂釉彩、素三彩 |
第三节 颜色釉 |
一、高温单色釉 |
二、低温颜色釉 |
小结 |
第三章 器型与功能 |
第一节 饮食器具 |
一、饮食奢靡 |
二、桌器组合 |
第二节 礼祀祭器 |
一、祭礼改革 |
二、祭器派烧 |
三、典型祭器 |
第三节 道教器物 |
一、道教与器型 |
二、典型器物 |
第四节 居室陈设 |
小结 |
第四章 装饰与意涵 |
第一节 浓妆重彩 |
一、金花熠熠 |
二、热烈浓艳 |
第二节 祥瑞寓意 |
一、益寿延年 |
二、子孙绵瓞 |
三、国家安定 |
四、吉祥瑞兆 |
第三节 龙凤云鹤 |
一、等级无辨 |
二、龙凤鹤遍布 |
第四节 花鸟情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插图目录 |
附录 B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嘉靖瓷器列表 |
附录 C 明晚期墓葬出土嘉靖瓷器列表 |
附录 D 或可与《陶书·御供》所载对证的嘉靖实物 |
附录 E 嘉靖御器厂仿烧宣德、成化窑典型器 |
(2)明清时期西方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的缘起和现实意义 |
(一) 缘起和现实意义 |
(二) 艺术传播的情景和结果 |
二、对本文所论明清时期“西方绘画”概念的界定 |
(一) 地域与时间的界定 |
(二) “西方绘画”概念的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框架 |
第一章 西方绘画传入明朝之背景及传播概况 |
第一节 明代前西方艺术在华特征 |
一、早期西方基督教绘画入华依据 |
二、宋元在华西方墓碑艺术及元代西方宗教艺术背景和主要特征 |
三、元代西画东渐中中西文化艺术随商贸交流之相互影响的实证 |
第二节 明代西方绘画艺术在华传播时的中国背景 |
一、明朝社会对外制度 |
二、人文艺术特征 |
第三节 明末利玛窦为代表传播西方绘画状况和实证 |
一、明末时欧洲文艺复兴中晚期社会背景及西方传教士进入远东的条件和入华 |
二、利玛窦来华时代的意大利艺术和画家及欧洲耶稣会背景 |
三、利玛窦传教士及西方绘画在华的传播和实录 |
第四节 西方绘画进入中国的传播者罗明坚及明末美学译介 |
一、澳门耶稣会建立及罗明坚神父携西方绘画进入内地 |
二、明末美学译介 |
第二章 明代入华西方绘画的审美解析及传播影响 |
第一节 中国画家游文辉油画《利玛窦像》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
一、游文辉和他的利玛窦画像 |
二、油画《利玛窦像》的审美特点 |
第二节 传教士画家乔瓦尼和修士画家倪雅谷的绘画创作与传播 |
第三节 现存明代西洋绘画《木美人》的个案分析 |
第四节 受西方绘画影响的明代画家曾鲸及“波臣派” |
第五节 中外同版两题的创作关系和杨氏神像分析 |
一、《罗马人民的保护神圣母玛利亚像》和明唐寅版《送子观音》的关系和比较分析 |
二、杨茂林神像 |
第三章 西方绘画元素在明末清初外销瓷器中的体现和演变 |
第一节 明朝外销瓷器时期的中欧贸易历史背景及瓷器输出 |
一、受西方绘画影响的外销定制瓷器的风格演变 |
二、明代外销瓷器的制作中心 |
第二节 西方宗教绘画艺术及其审美在中葡外销瓷器设计上的体现 |
一、绘有耶稣会徽号的瓷器 |
二、带有十字架绘画图案的西方定制瓷器 |
三、西方外销瓷器与葡萄牙的贸易和传教的关系 |
第三节 西方早期外销定制瓷器绘画图案选择考和绘画审美特点 |
第四章 清代宫廷中不同形式的西式绘画创作 |
第一节 北京宫廷欧洲传教士画家的绘画创作审美特点和传播影响 |
一、郎世宁来华及其背景 |
二、西方画家及西方油画在清宫廷内的创作与传播 |
第二节 郎世宁中西结合绘画创作的审美分析 |
一、西方绘画因素在郎世宁花卉和静物画创作中的审美解析 |
二、西方绘画因素在郎世宁人物画创作中的审美分析 |
三、西方绘画因素在历史纪实题材中的渗透和中西绘画技法上的结合特征 |
第三节 传教士画家的宫廷肖像创作及中西师承 |
一、传教士画家王志成的肖像画审美分析 |
二、清宫廷内的中西师承 |
第四节 海外收藏清朝经典油画和融合西方绘画因素的肖像画分析 |
一、达瓦齐像 |
二、满绰尔像 |
三、陆禧甫像(李夫人的丈夫)、李夫人像(陆禧甫夫人) |
第五章 走向现代美术及美育观:明清西方绘画在华传播的后续影响 |
第一节 明清西方绘画传播是导致中国现代美术开端的综合因素之一 |
一、西方绘画艺术传播和影响之南北方现象 |
二、现代美术、美育观念的确立 |
第二节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受西方艺术影响的主要新式学校和留洋画家 |
一、土山湾画馆 |
二、震旦大学 |
三、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 |
四、上海城东女学 |
五、述善学堂 |
六、保定优级师范学堂 |
七、浙江两级师范学堂 |
八、周玲荪(1893-1950) |
九、清华大学艺术科 |
十、上海油画院、布景画传习所、中西图画函授学堂及其创办者周湘 |
十一、上海神州女校美术科 |
十二、江苏正则艺术专科学校 |
第三节 新美术运动对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影响 |
一、写实为主的绘画改良派及新美学观念的确立 |
二、近现代中国美术对西方绘画艺术技巧、文化精神的吸纳、融合和民族艺术实践 |
结语 |
一、明清时期西画东渐的传播作用 |
二、明清西画东渐对传统艺术的影响和对现代创作观念的改变 |
附录一: 明清西画东渐传播中做出明显贡献的西方传教士列表 |
附录二: 20世纪初至1949间中国留学生赴日学习油画一览表 |
附录三: 1887年至1948年间中国留学生赴西方欧洲学习油画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其他参考书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绘画创作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独立主持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4)明清陶瓷插花器“物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2 明清插花背景和插花器使用情况 |
2.1 明清插花背景 |
2.2 明清插花器使用类别 |
3 基于“物用”特点的明清陶瓷插花器分类介绍 |
3.1 陶瓷插花器的“物用”分类依据 |
3.2 专器专用——为插花而制作 |
3.2.1 多孔花插 |
3.2.2 仿生花插 |
3.2.3 多孔瓶 |
3.2.4 多连瓶 |
3.2.5 花囊 |
3.2.6 壁瓶 |
3.3 一器多用——为插花而借用 |
3.3.1 梅瓶 |
3.3.2 玉壶春瓶 |
3.3.3 胆瓶 |
3.3.4 花觚 |
3.4 增器以用——为插花而改用 |
3.4.1 罐 |
3.4.2 尊 |
4 陶瓷插花器“物用”依据 |
4.1 花材依据 |
4.1.1 色泽 |
4.1.2 形质 |
4.2 人物依据 |
4.2.1 文人雅士 |
4.2.2 宫廷贵族 |
4.2.3 民间百姓 |
4.3 空间依据 |
4.3.1 厅堂 |
4.3.2 书斋 |
5 明清陶瓷插花器使用对当代花器设计与运用的启发 |
5.1 “专器专用”的实用美观设计 |
5.2 “一器多用”的可持续设计 |
5.3 “增器以用”的多样化组合设计 |
5.4 “物尽其用”的个性化使用方式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5)中国瓷器在美国的传布研究(1784-1844)(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写作缘起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瓷器传入美国 |
第一节 殖民地时期的瓷器输入 |
一、海禁时期经欧洲中转的华瓷入美 |
二、《航海条例》限制下美国商人的海上贸易尝试 |
第二节 独立自主后的瓷器贸易(1784—1833) |
一、“一口通商”制度下的瓷器贸易流程——以“中国皇后号”为例 |
二、美国其他赴华商船的瓷器贸易 |
第三节 美国华瓷市场的衰落(1833—1844) |
第二章 传入美国的中圈瓷器及其文化内涵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瓷器及瓷文化 |
第二节 针对美国市场的定制瓷器 |
一、定制瓷器的重要中介人 |
二、定制瓷器的主要纹饰及文化内涵 |
(一) 费茨休纹(Fitzhugh) |
(二) 广东样式(Canton Pattern) |
(三) 鹰纹和鹰旗图 |
(四) 商船图 |
(五) 纹章图 |
(六) 其他历史与现实题材的纹饰 |
三、定制瓷器的主要器型及原因 |
(一) 成套餐具与长桌分餐式饮食 |
(二) 茶具与饮茶文化 |
(三) 咖啡具与咖啡风尚 |
(四) 酒具与酒馆文化 |
第三章 中国瓷器在美国的区域性分布 |
第一节 殖民地城市及沿海地带出土的中国瓷器 |
第二节 广告和个人财产清单中的中国瓷器 |
第三节 美国大陆各地博物馆中的中国瓷器 |
一、东海岸:以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为代表 |
二、美国中部四大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瓷器 |
(一)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
(二) 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 |
(三)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
(四)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
三、西海岸: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和圣地亚哥艺术博物馆 |
第四章 中美瓷器往来的文化影响 |
第一节 “美国定制”对中国的影响 |
一、加速中国对西方艺术和美国历史的了解 |
二、促进中国瓷器器型和纹饰的创新 |
第二节 中国瓷器对美国的影响 |
一、美国民众生活习惯和社会民俗风尚的改变 |
二、艺术收藏领域对中国瓷器的审美认同 |
三、绘画及日常装饰中的中国瓷元素 |
第三节 瓷器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
一、中国瓷器对世界文化的吸收与改造 |
二、世界对中国瓷器及文化的认同与接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插图索引 |
(6)《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 |
一、选题原因 |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
一、研究方法 |
二、注释规范 |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
小结 |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
小结 |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
小结 |
结论 |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宋元陶瓷枕的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简史 |
四、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类型与编年 |
第一节 高温釉枕 |
一、白釉 |
二、青釉 |
三、青白釉 |
四、黑釉 |
五、绞釉 |
第二节 低温釉枕 |
一、单色釉 |
二、多色釉 |
第三章 窑场分布与产品特点 |
第一节 北方地区 |
一、Ⅰ区 |
二、Ⅱ区 |
三、Ⅲ区 |
四、Ⅳ区 |
五、Ⅴ区 |
六、Ⅵ区 |
七、Ⅶ区 |
第二节 南方地区 |
一、Ⅰ区 |
二、Ⅱ区 |
三、Ⅲ区 |
四、Ⅳ区 |
第四章 发展与演变 |
第一节 北方地区 |
一、第一期(960~1022 年) |
二、第二期(1022~1063 年) |
三、第三期(1063~1149 年) |
四、第四期(1149~1259 年) |
五、第五期(1260~1368 年) |
第二节 南方地区 |
二、第二期(1063~1162 年) |
三、第三期(1162~1279 年) |
四、第四期(1279~1368 年) |
第三节 总体分期 |
一、早期(发展阶段) |
二、中期(繁盛阶段) |
三、晚期(式微阶段) |
第五章 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成型与装烧工艺 |
一、成型工艺 |
二、装烧工艺 |
第二节 功能和使用 |
一、功能和用途 |
二、使用时间与使用人群 |
第三节 题字及其内涵 |
一、题字分类 |
二、关于“民窑”生产模式的思考 |
第四节 源头与流向 |
一、隋代以前 |
二、唐五代时期 |
三、宋元时期 |
四、明清时期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万历官府瓷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万历时代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文献史料 |
二、实物遗存 |
三、今人研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生产与管理 |
第一节 御器厂生产和管理 |
第二节 瓷器加派与官搭民烧 |
第三节 中官督造 |
第二章 主要品种 |
第一节 青花 |
一、白地青花 |
二、青地白花 |
三、青花红彩 |
第二节 五彩 |
一、概况 |
二、色彩特点 |
第三节 其他品种 |
一、斗彩 |
二、素三彩 |
三、杂釉彩 |
四、颜色釉 |
第三章 主要种类及造型特点 |
第一节 主要日用瓷器 |
一、饮食器 |
二、盛贮器 |
三、陈设器 |
第二节 文具及其他 |
一、文具 |
二、娱乐用具 |
三、匣盝 |
四、凉墩 |
第三节 造型特点 |
第四章 主要纹饰及装饰特点 |
第一节 主要纹饰 |
一、祥禽瑞兽 |
二、花果树木 |
三、水景花鸟 |
四、人物故事 |
第二节 特殊装饰 |
一、应景装饰 |
二、佛道装饰 |
三、吉语装饰 |
第三节 构图特点 |
第四节 装饰手法 |
第五章 风貌与影响 |
第一节 风格与演进 |
第二节 继承与影响 |
参考文献 |
古籍 |
着作 |
期刊及论文集 |
学位论文 |
考古报告及简报 |
图录 |
插图目录 |
附录一 或可与《陶书·御供》所载对证的万历实物遗存 |
附录二 万历时期的青花和五彩装饰对比 |
附录三 万历斗彩与成化斗彩对比 |
附录四 万历时期瓷器与前代瓷器对比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北方地区宋元时期白地黑花瓷器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史的回顾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2章 窑址出土白地黑花瓷器的分期对比 |
2.1 观台窑 |
2.2 彭城窑 |
2.3 临水窑 |
2.4 鹤壁集窑 |
2.5 禹县钧台窑 |
2.6 汝窑 |
2.7 淄博坡地窑 |
2.8 枣庄中陈郝窑 |
2.9 隆化鲍家营窑址 |
2.10 赤峰缸瓦窑 |
2.11 小结 |
第3章 窑址以外出土的白地黑花瓷器 |
3.1 第一期 |
3.2 第二期 |
3.3 第三期 |
第4章 阶段性变化规律探讨 |
4.1 出土数量统计 |
4.2 出土器类分析 |
4.3 纹饰研究 |
4.4 分布范围划分 |
4.5 再论白地黑花技法的兴衰史 |
第5章 窑口划分及行销范围研究 |
5.1 观台窑、彭城窑 |
5.2 长治八义窑 |
5.3 介休城窑 |
5.4 赤峰缸瓦窑 |
5.5 坡地窑 |
5.6 内蒙古中西部某处窑址 |
5.7 定窑燕川窑址 |
5.8 乐山西坝窑 |
第6章 结语 |
6.1 本文的收获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研究文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研究历程述略 |
第一节 20 世纪 90 年代至 21 世纪初的徘徊期 |
第二节 21 世纪至今的再发展期 |
第二章 工艺美术产品研究 |
第一节 产品创新研究 |
第二节 品牌建设研究 |
第三章 工艺美术生产组织形态研究 |
第一节 个体独立式生产组织形态研究 |
第二节 公司垂直一体化式生产组织形态研究 |
第三节 产业集群研究 |
第四章 工艺美术市场研究 |
第一节 工艺美术市场现状及发展研究 |
第二节 工艺美术品拍卖与收藏市场研究 |
第三节 工艺美术进出口贸易研究 |
第五章 工艺美术行业管理研究 |
第一节 行业管理现状研究 |
第二节 市场经济制约下政府职能研究 |
第三节 行业法规体系建设研究——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例 |
第六章 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第二节 学校教育模式研究 |
第三节 非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第四节 对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研究着作目录索引 |
一、专着 |
二、部分相关着作 |
三、发展报告 |
四、会议论文集 |
附录二: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研究论文目录索引 |
一、期刊论文 |
二、学术论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中国陶瓷》2003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皇权与世风:明代嘉靖官窑瓷器[D]. 刘洁.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明清时期西方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研究[D]. 王鹏. 山东大学, 2020(02)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明清陶瓷插花器“物用观”研究[D]. 宋雪.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5]中国瓷器在美国的传布研究(1784-1844)[D]. 侯一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6]《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7]宋元陶瓷枕的考古学研究[D]. 刘辉. 吉林大学, 2019(10)
- [8]万历官府瓷器研究[D]. 张北霞.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9]北方地区宋元时期白地黑花瓷器初步研究[D]. 马萌萌. 吉林大学, 2016(10)
-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研究文献综述[D]. 韩焦.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