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胆管炎的内镜治疗(附36例报告)

急性重症胆管炎的内镜治疗(附36例报告)

一、急性重症胆管炎的内镜治疗(附36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杨柳[1](2019)在《床旁免X线内镜下胆管置管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床旁免X线内镜下胆管置管引流对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诊我院行内镜下胆管置管引流的75例ACST患者,根据是否床旁免X线操作分为A组(床旁免X线引流)和B组(X线监视下引流),比较两组的术前和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7天的各项指标的变化,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手术成功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长。结果:总共75例ACST患者,A组20例,其中12例行ERBD引流,8例行ENBD引流,B组55例,25例行ERBD引流,30例行ENBD引流,两组手术技术操作均成功,A组术后有效率90.00%,并发症发生率10.00%,2例死亡,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10.00%;B组术后有效率98.18%,并发症发生率5.45%,0例死亡;两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率、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术后炎症指标、肝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治疗后WBC、NEUT、ALT、TBIL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床旁免X线内镜下胆管置管引流是急性重症胆管炎治疗的有效方法,对于病情极为危重、无法搬运的患者,缓解病情快速、安全、有效,且操作简便,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价值。

李志成[2](2017)在《胆道引流在急性重症胆管炎早期治疗中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研究胆道引流在重症胆管炎治疗中作用,并比较不同引流方式的优劣,以期指导重症胆管炎的早期治疗。研究方法:病例收集:收集我院2000年1月至2017年1月符合重症胆管炎诊断的192例病例。这些病例均符合重症胆管炎的诊断标准,病因为结石且入院时无胰腺炎、肝脓肿等疾病,施行手术引流、胆管穿刺引流或内镜下引流的治疗方式。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Surgery组,行胆总管切开引流术68例;PTCD组,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64例;ERCP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鼻胆管引流术60例。搜集病人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情况、系统器官功能障碍的情况、临床症状、治疗前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ALT、AST、ALP、GGT、T-BIL。其次收集每组病人治疗后第3天的白细胞、体温、心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ALT、AST、ALP、GGT、T-BIL、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引流量、操作时长、住院日、死亡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数据。分析方法: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如白细胞、住院日等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有统计学差异的进一步行SNK-q检验进行多重比较。对于性别、死亡率等构成比(或称率)数据,运用交叉联表进行卡方检验,对于有统计学差异的进一步采用两组卡方检验进行多重比较。检验水准α取0.05,p值<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共收集1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Surgery组68例、PTCD组64例和ERCP组60例。三组病例从性别、年龄,临床症状,术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转氨酶、总胆红素,基础疾病,系统功能障碍,这些方面比较,p值大于0.05,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三组病人具有可比性。2.三组治疗后的WBC、NEUT、ALT、AST、ALP、GGT、TBIL,均较治疗强明显下降,说明胆道引流对于重症胆管炎感染的控制、肝功恢复、减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三组治疗后ALT、AST、ALP、GGT、TBIL比较,p值大于0.05,说明三组病人在肝功恢复、控制黄疸方面无差异。术后WBC、NEUT、R三组比较p值小于0.05,进一步多重比较,ERCP、PTCD均与Surgery比较P值均小于0.05,ERCP与PTCD比较p值大于0.05,说明ERCP与PTCD在病人感染控制更佳。4.三组在腹痛症状缓解方面比较p值小于0.05,进一步多重比较p值均小于0.05,ERCP对于病人腹痛缓解最好,PTCD次之。在体温恢复方面,三组比较p值小于0.05,ERCP、PTCD与Surgery比较P值均小于0.05组,ERCP与PTCD比较p值大于0.05,说明ERCP、PTCD病人体温恢复更佳。5.三组在操作时长方面比较p值小于0.05,进一步多重比较p值均小于0.05,PTCD最短,ERCP次之,手术耗时最长。三组在住院日上比较p值小于0.05,进一步多重比较,ERCP、PTCD与Surgery比较P值均小于0.05组有差异,ERCP与PTCD比较p值大于0.05,ERCP、PTCD住院日更短。在恢复饮食方面,三组比较,ERCP恢复饮食最早,PTCD次之。三组病人在死亡率上比较p值小于0.05,ERCP、PTCD与Surgery比较P值均小于0.05组有差异,ERCP与PTCD比较p值大于0.05,ERCP与PTCD较手术死亡率低。三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p值小于0.05且进一步多重比较p值均小于0.05,ERCP不良事件发生率最低,PTCD次之,Surgery组最高。6.对于伴有循环衰竭的病人来说,从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三组比较p值小于0.05,并进一步多重比较,ERCP与PTCD比手术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ERCP与PTCD相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7.对于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来说,从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三组比较p值均小于0.05,并进一步多重比较,ERCP与PTCD比手术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8.对于年龄大于65岁的患者来说,从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三组比较p值均小于0.05,并进一步多重比较,ERCP与PTCD比手术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ERCP与PTCD相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结论:胆道引流有利于重症胆管炎病人的感染控制、减黄、肝功能恢复。ERCP、PTCD术较手术治疗来说死亡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对于伴有循环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或高龄患者来说亦是如此,但手术治疗具有一期通畅引流、取出梗阻结石、切除胆囊的优势。此外ERCP、PTCD术还具有感染控制佳,操作时间短,症状缓解率高,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ERCP较PTCD来说可同时取出结石并进行胆道引流,更有利于病人症状的缓解,不良事件发生率低,而PTCD具有简单易行、操作时间短的优势。总之重症胆管炎胆道引流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各种引流方式特点及病人的病情具体分析选取最合适的方案。

汪风刚[3](2011)在《老年急性胆管炎的诊断与治疗(附152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人群逐年增多,老年急性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elderly,ACE)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老年患者大多身体组织器官处于衰退状态,对疼痛刺激不敏感且多患有基础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急性胆管炎患者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表现不明显,早期不易发现容易耽误诊治。患者病情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急剧恶化而演变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临床症状较重,病情危急,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病情进一步加重并危及生命。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管炎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胆管炎患者住院病例资料264例(20岁-92岁)。其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152例,男性80例(30.3%),女性72例(27.3%),平均年龄72.68±8.30岁。对老年急性胆管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老年急性胆管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老年急性胆管炎患者的伴随疾病发病率(74.3%)比中青年患者(41.0%)明显增高(X2=11.7,P=0.046)。急性胆管炎患者入院时的临床症状:老年患者腹痛79例(51.9%),中青年患者92例(82.1%)(X2=3.526,P=0.027)。高热和(或)寒战:老年患者98例(64.4%)比中青年患者93例(83.0%)所占比例明显减少(X2=3.172,P=0.037)。出现休克及神经精神症状:老年患者14例(9.2%),中青年3例(2.6%)(X2=2.137,P<0.05)。腹部体征:老年患者入院时伴右上腹或剑突下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达59例(38.8%),中青年患者21例(18.7%),(X2=0.429,P=0.043)。实验室结果:老年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与中青年比较明显减少(P<0.05)。老年患者电解质紊乱程度较中青年明显(P<0.05)。老年患者行手术、内镜及介入治疗后出现并发症:老年19例(12.5%)比中青年患者1例(0.8%)明显增多(P<0.05)。急性胆管炎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老年患者15.8±4.7天,中青年患者12.9±3.6天,老年患者住院天数比中青年患者明显延长(t=4.367,P=0.035)。结论:老年急性胆管炎患者自身并存的基础疾病较多,身体耐受性差,加之对刺激反应慢,多数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结果变化不明显,增加了早期诊断的难度。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发展成急性重症胆管炎而危机生命。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补液、扩容、防止休克和营养支持是治疗老年急性胆管炎的一线治疗方法。经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胆道引流治疗优于开腹和腹腔镜手术,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时间短,住院天数少,麻醉简单等优点。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drainage,PTCD)对重症胆管炎患者紧急解除胆道梗阻,为后期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是一种创伤小,方便,快捷的有效方法。缺点是大多不能一次性解决病因,需后期治疗。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和胆道引流对患者有特定的要求;腹腔镜及开腹胆道减压是内镜治疗很好的补充治疗方法。

张帆,董树强,罗志刚,赵斌[4](2010)在《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在重症急性胆管炎阶段性治疗中的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在不同病因重症急性胆管炎的阶段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临床诊断为重症急性胆管炎的梗阻性黄疸病例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及内镜下治疗。结果35例胆管造影均成功显影[其中1例联合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病因为壶腹部腺癌],EST 35例,ENBD 31例,内支架4例,治疗后胆管炎症状均明显改善。内镜下治愈34例,治愈率94.44%;血淀粉酶一过性升高3例,发生率8.33%;注射性胰腺炎1例,发生率2.78%;无大出血及穿孔发生。死亡1例,死因为呼吸衰竭,病死率2.78%。结论熟练的ERCP技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具有诊断、治疗于一体等优点,是诊治该病的有效方法。

徐汉鹏[5](2021)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治疗中-重度急性胆管炎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急性胆管炎(AC)是临床常见危急重症之一,常由胆道梗阻引起,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容易发生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可能危及生命,快速有效的降低胆道压力是治疗的关键。目前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PTCD)及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D)作为急性胆管炎的初始胆道减压治疗方式,仍存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下PTCD及PTGD作为中度或重度急性胆管炎患者的初始胆道减压治疗方式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引流方式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至2020年11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158名中度或重度急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或胆囊穿刺引流术,对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感染控制情况、肝功能恢复情况及急性胆管炎严重程度的转归等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纳入组的158例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成功,成功率100%,其中104例患者接受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54例低位胆道梗阻患者因胆管无扩张、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不能配合(躁动等)、患者主观决定等原因接受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引流后胆道梗阻均明显缓解,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指标、肝功能、胆红素等各项指标均明显好转,好转率均在9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本研究发现两种术式均能使大部分患者住院期间的严重程度得到好转,好转率分别为89.4%和87.0%。PTCD组住院期间出现术后并发症患者6例,发生率为5.8%(6/104);PTGD组住院期间出现术后并发症患者3例,发生率为5.6%(3/54)。其中PTCD组发生4例严重并发症,包括2例死亡,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胆汁漏、气胸等穿刺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创伤小,成功率高,可有效降低胆道压力,迅速缓解症状,降低重症化风险,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可作为中-重度急性胆管炎患者的初始胆道减压方式;当PTCD治疗受限,PTGD可作为中-重度急性胆管炎有效替代治疗,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但主要针对伴有胆囊增大的低位胆道梗阻患者。

杨晨[6](2021)在《LCBDE与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下乳头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种术式利弊及适应症差异。[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5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病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CBDE组和EST组,比较两组患者以下资料:1.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结石最大直径、胆总管最大直径及结石数目;2.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取石成功率、结石残留率、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术后恶心或呕吐症状、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3.实验室指标:白细胞、总胆红素和血淀粉酶的术前、术后值及前后变化差值;4.术后近期并发症: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胆漏、十二指肠乳头出血;5.术后远期并发症:结石复发、反流性胆管炎,并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收集到的15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男性78例(49.7%),女性79 例(50.3%),年龄≥70 岁患者 43 例(27.4%),<70 岁患者 114 例(72.6%),LCBDE组患者77例,EST组患者80例。(一)两组患者病例资料经比较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包括:1.一般资料:年龄、结石最大直径、胆总管最大直径,EST组年龄≥70岁的高龄患者更多,而结石直径≥1cm或胆总管直径≥1.5cm的患者在LCBDE组更多;2.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术后恶心或呕吐症状、住院时间、住院费用,EST组较LCBDE组手术时间更短,术后疼痛、恶心或呕吐症状更轻,住院时间更短且费用更低;3.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血淀粉酶术后值和手术前后变化差值,LCBDE组术后第一天白细胞水平及其较术前上升程度更高,EST组术后第一天血淀粉酶水平及其较术前上升程度更高;4.术后近期并发症: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EST组术后这两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LCBDE组。(二)两组患者病例资料经比较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的包括:性别(P=0.381)、结石数目(P=0.306)、取石成功率(P=0.738)、结石残留率(P=0.253)、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P=0.137)、总胆红素(P=0.223)、急性胆管炎(P=0.965)、胆漏(P=0.307)、十二指肠乳头出血(P=0.325)、结石复发(P=0.139)及反流性胆管炎(P=0.325)。[结论]1.LCBDE与EST均能安全、高效的治疗胆总管结石,EST在患者术后主观感受、住院时间及费用上具有明显优势,但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发生率较高。2.EST对于高龄、合并基础疾病多且耐受较差的患者安全性更高,更适合作为首选。3.LCBDE更适用于结石直径较大、胆管扩张明显或较年轻的患者,可保护oddi括约肌功能。4.LCBDE可作为ERCP紧急引流后的择期治疗,ERCP也可处理LCBDE残留结石,临床中术者应取长补短,严格把握两术式适应症,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匡志均[7](2020)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总结分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以期对临床工作者在遇到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时有所帮助。[方 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9年8月收治入院的97例ABP患者的病例资料。97例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及有无胆道梗阻将所有病例分为轻型梗阻型13例、轻型非梗阻型65例、重型梗阻型7例、重型非梗阻型12例。所有患者入院均检测血淀粉酶、血脂肪酶、肝功能等。97例患者入院均完善腹部B超,其中7例患者已完善腹部B超;51例患者完善腹部CT;80例患者完善腹部MRI。其中仅行B超5例;MRI2例;行B超、CT共12例,包含1例EUS。B超、MRI共39例;CT、MRI共5例;B超、CT、MRI共34例,包含1例EUS。其中34例患者同时行B超、CT、MRI检查后,分析各自对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扩张等检出率。77例不伴胆道梗阻的ABP中29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48例经保守治疗病情平稳后,分别给予内镜治疗(n=9)、腔镜治疗(n=17)、双镜联合治疗(n=2)、开腹手术治疗(n=19)、胰周脓肿穿刺治疗(n=1)。分析比较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及非梗阻型ABP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的治愈率、死亡率、复发率等。因胰周脓肿穿刺组数量仅1例,无统计学意义,因而在分析数据时未采纳。20例伴有胆道梗阻的ABP,在采取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取内镜(n=10)及手术(n=10)早期解除胆道梗阻。对比内镜组及手术组的治愈率、死亡率、复发率、术后并发症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采用SPSS IBM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 果]1.97例ABP 中,ALT>75U/L 占 65 例,TB>40 μ mol/L 占 46例。但仅有一项升高时,ALT升高仅有29例,TB仅有10例。2.34例患者同时行B超、CT、MRI检查后,分析各自对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扩张等检出率。研究发现对于胆囊结石的检出率,B超和MRI检测优于CT。而B超、M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胆总管结石的检出率,MRI优于B超、CT。而对于胆道扩张伴胆总管结石MRI对于胆总管结石的检测率优于CT。3.77例不伴胆道梗阻的ABP,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在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及复发时间没有统计学意义;在复发率上保守治疗高于手术治疗。4.对于非梗阻型ABP的不同手术选择在治愈率、死亡率、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在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上腔镜、内镜组最优,而在并发症上腔镜组优于内镜组。5.20例伴有胆道梗阻的ABP,内镜组治疗与手术组治疗在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率及复发率上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在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上内镜组治疗明显优于手术组。[结 论]1.对于ABP的诊断,ALT、ALP、血清总胆红素中两项升高时应高度怀疑ABP。影像学检查首选B超,在此基础上可优先行MRI检查。但MRI检查可漏诊胆总管细小结石,此时我们应结合患者肝功情况,可加做EUS,明确病因及诊断。2.对于非梗阻型ABP的治疗,可待患者病情平稳,约1-2周后行手术治疗。且应尽量在本次入院完成,避免出院后ABP的复发。3.在治疗非梗阻型ABP的手术选择时,可优先考虑行腔镜治疗。4.对于梗阻型ABP的治疗,应及时解除胆道梗阻,约24-72小时内首选ERCP+EST解除胆道梗阻。

蒋岚[8](2019)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与手术时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的临床特征,提高对ABP的认识。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13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及378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入院24小时内血淀粉酶(AMY)、甘油三酯(TG)、白细胞(WBC)、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上述两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ABP组平均年龄(57.89±16.73)岁,青年组(年龄<45岁)患者236例(23.3%),老年组(年龄≥60岁)患者484例(47.8%),HLAP组平均年龄(40.71±11.24)岁,青年组(年龄<45岁)患者250例(66.1%),老年组(年龄≥60岁)患者20例(5.3%),ABP组患者发病年龄明显高于HLAP组,以老年患者(年龄≥60岁)者多见,HLAP组患者多见于青年组(年龄<4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P组男女比例0.94:1,HLAP组男女比例2.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BP组血AMY、WBC、ALT、GGT、ALP、TBIL明显高于HL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ABP组轻症急性胰腺炎(MAP)883例(87.2%),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79例(7.8%),重症急性胰腺炎(SAP)51例(5.0%),HLAP组轻症急性胰腺炎(MAP)294例(77.8%),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52例(13.8%),重症急性胰腺炎(SAP)32例(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P患者较HLAP患者发病年龄高,以年龄≥60岁的老年女性好发,病情多以轻症为主,血淀粉酶水平显着升高,WBC、ALT、GGT、ALP、TBIL实验室指标显着升高。HLAP患者年轻男性多发,MSAP及SAP发病率高,血淀粉酶水平升高不明显,TG水平显着升高。第二部分 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目的探讨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Mild 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MABP)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行LC治疗的192例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手术时间的不同,分为住院2周内手术组、2-4周手术组、4-8周手术组、8-24周手术组和24周后手术组共5组患者,收集5组患者的手术难度、术后恢复情况、总住院时间及等待手术期间急性胆胰疾病的复发情况,并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LC在192例患者中成功完成,各组患者在手术难度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内及2-4周手术组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2周内手术组患者等待手术期间急性胆胰疾病复发率为0%,与另四组的复发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MABP患者,LC在住院2周内实施是安全可行的,可明显缩短总住院时间,并减少等待手术期间急性胆胰疾病的复发率。

李昊[9](2019)在《两种内镜治疗方式对不同程度急性胆管炎疗效对比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不同程度急性胆管炎合并胆管结石患者行ERCP治疗资料回顾分析,分层对比单纯ENBD治疗与同期行胆道取石操作(EST、EPBD、内镜下网篮取石等)+ENBD治疗在术后感染控制、减黄、肝功能恢复、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多方面的差异,为个体化内镜治疗急性胆管炎提供临床参考。方法依据TG18对急性胆管炎诊断并进行严重程度评估,从2011年1月-2018年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因急性胆管炎合并胆管结石行ERCP治疗的患者中选取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病情评估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分层比较同期胆道取石操作+ENBD治疗与单纯ENBD治疗的两组患者在发病时间、入院及术后第一天血生化指标(WBC、NEUT%、PLT、TBil、DBil、ALB、ALT、AST、ALP、GGT)、手术时机、手术用时、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结果通过对轻度急性胆管炎患者两组内镜治疗方式对比,取石操作+ENBD组发病时间小于单纯ENBD组,取石操作+ENBD组手术用时大于单纯ENBD组,以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中度急性胆管炎两组内镜治疗方式对比,采用斜方差分析,调整入院血生化指标基线,校正得出取石操作+ENBD组术后第一天WBC、TBIL、DBIL、ALT小于单纯ENBD组,术后第一天PLT大于单纯ENBD组;取石操作+ENBD组住院费用大于单纯ENBD组,以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重度急性胆管炎两组内镜治疗方式对比,采用协方差分析,调整入院血生化指标基线,校正得出取石操作+ENBD组术后第一天WBC小于单纯ENBD组,术后第一天ALB大于单纯ENBD组,以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重度急性胆管炎单纯ENBD组术前合并严重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显着高于取石操作+ENBD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1.对于轻度急性胆管炎的内镜治疗,虽然两组内镜治疗在近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同期取石治疗可能避免患者二次取石治疗,从总体上减少住院时间和人均费用;2.对于中度急性胆管炎的内镜治疗,取石操作+ENBD组在术后感染控制、减黄、肝功能恢复方面效果要优于单纯ENBD组治疗,同样可能避免二次取石治疗,并且在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3.对于重度急性胆管炎的内镜治疗,应该以单纯ENBD引流治疗为主,待患者凝血功能恢复正常及休克纠正后再进行取石治疗。

李海民[10](2017)在《胆总管结石性老年ACST围手术期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于因胆总管结石所致老年ACST病患,分析其围手术期相关资料以探讨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手术及临床诊治中提供相关线索以防范其高危险性和及时治疗创造条件。[方法]回顾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肝胆胰外科63例住院且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所致的老年ACST病患,均行紧急外科引流治疗。收集完整的临床住院资料,结合相关研究资料及临床实际,从中挑选出可能的相关临床因素加以统计,单个因素使用非参数检验法,多个因素则行非条件逐步向后Logistic回归法研究,以确定与胆总管结石性老年ACST死亡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结果]63例老年病患中死亡8例,5名老年男性,3名老年女性,死亡原因均为多脏器功能衰竭。63例老年病患的资料挑出来的25个可能因素中,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75、休克、精神神经症状、并存慢性疾病病、先前胆道术史、体温≧39℃或≦36℃、中性粒占比≧90%、白蛋白<30g/L、血小板<70×109/L、高TBil水平、高DBil水平、高ALT水平、高AST水平、高C反应蛋白水平、手术时机≧8h、麻醉时间≧150min、术后转入ICU,共计17个相关危险因素的P值小于0.05,在将这些因素行多因素统计证明:年龄≧75、休克、精神神经症状、中性粒占比≧90%、血小板<70×109/L、手术时机≧8h、麻醉时间≧150min、术后转入ICU,为胆总管结石性老年ACST致死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单因素确定的胆总管结石性ACST危险因素为:年龄≧75、休克、精神神经症状、并存慢性疾病病、先前胆道术史、体温≧ 39℃或≦36℃、中性粒占比≧90%、白蛋白<30g/L、血小板<70×109/L、高TBil水平、高DBil水平、高ALT水平、高AST水平、高C反应蛋白水平、手术时机≧8h、麻醉时间≧150min、术后转入ICU。多因素确定胆总管结石性ACST致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75、休克、精神神经症状、中性粒占比≧90%、血小板<70×109/L、麻醉时间≧150min、术后转入ICU。以期许在实际临床工作上,通过此病的相关风险因素来提升早期诊治,从而减低该病的致死率及提升预后情况。

二、急性重症胆管炎的内镜治疗(附36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重症胆管炎的内镜治疗(附36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床旁免X线内镜下胆管置管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收集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3 研究方法
        2.3.1 术前准备
        2.3.2 操作方法
        2.3.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患者基本情况
    3.2 两组术前、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3.3 两组术前与术后1周在炎症、转氨酶、总胆红素比较
    3.4 急性重症胆管置管引流前后各项指标变化
    3.5 两组术后并发症统计
    3.6 两组预后与住院时间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ACST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
    4.2 两组病人基本情况分析
    4.3 两组病人治疗效果分析
    4.4 两组术后预后、并发症分析
    4.5 ACST内镜下胆道引流方式选择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2)胆道引流在急性重症胆管炎早期治疗中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2. 研究方法
        2.1 观察指标
        2.2 治疗方式
        2.2.1 共同治疗
        2.2.2 手术引流
        2.2.3 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
        2.2.4 内镜下胆管引流
    3. 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1.病人基本情况
    2.重症胆管炎胆道引流前后在感染、肝功能和黄疸方面的变化
    3.不同引流方式在术后炎症、肝功和黄疸方面的比较
    4.不同引流方式对临床症状缓解的比较.
    5.不同引流方式在操作时间、死亡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的比较
    6.不同引流方式对循环衰竭、多器官衰竭和高龄病人的治疗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老年急性胆管炎的诊断与治疗(附152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5)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治疗中-重度急性胆管炎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急性胆管炎胆道减压引流方式的治疗进展
    1.内镜引流
    2.经皮经肝穿刺引流
    3.外科手术引流
    4. 结语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一般资料
    3.2 手术方法
    3.3 观察指标
    3.4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LCBDE与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7)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
    参考文献
致谢

(8)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与手术时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9)两种内镜治疗方式对不同程度急性胆管炎疗效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组成

(10)胆总管结石性老年ACST围手术期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急性重症胆管炎的内镜治疗(附36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床旁免X线内镜下胆管置管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D]. 杨柳. 南昌大学, 2019(01)
  • [2]胆道引流在急性重症胆管炎早期治疗中的疗效分析[D]. 李志成. 大连医科大学, 2017(08)
  • [3]老年急性胆管炎的诊断与治疗(附152例报告)[D]. 汪风刚. 大连医科大学, 2011(06)
  • [4]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在重症急性胆管炎阶段性治疗中的价值[J]. 张帆,董树强,罗志刚,赵斌. 中国综合临床, 2010(04)
  • [5]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治疗中-重度急性胆管炎的疗效分析[D]. 徐汉鹏. 吉林大学, 2021(01)
  • [6]LCBDE与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D]. 杨晨.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7]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体会[D]. 匡志均.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8]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与手术时机的研究[D]. 蒋岚. 苏州大学, 2019(04)
  • [9]两种内镜治疗方式对不同程度急性胆管炎疗效对比分析[D]. 李昊. 宁夏医科大学, 2019(08)
  • [10]胆总管结石性老年ACST围手术期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李海民. 昆明医科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急性重症胆管炎的内镜治疗(附36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