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秸秆利用技术创新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颜佳旺[1](2021)在《喀斯特石漠化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高效利用机制及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是实现石漠化治理中农村生物质能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对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生态学、能源科学涉及的能源替代理论、农户行为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针对农户的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意愿影响因素不明确和能源化利用方式单一、能效低下的科学问题和科技需求,在代表南方喀斯特总体环境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三个研究示范区,2018-2021年通过社会经济与农村能源调查,运用草谷比法、生物质能潜力估算法、二元Logit回归等计量方法,围绕石漠化治理中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高效利用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重点探明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潜力和空间分布格局,分析农户利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及调整策略,揭示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高效利用机制,提出适宜于该地区的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验证,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提高农村生物质能利用效率、优化农村能源结构、缓解能源贫困提供科技参考。(1)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业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潜力较大,地域性特征明显,与石漠化等级之间呈现较强关联性:在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地区、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和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地区的户均农业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潜力分别为2433.74 kgce、2343.86 kgce、2188.03 kgce;户均秸秆废弃物能源化潜力分别为1332.91 kgce、777.74 kgce、81.07 kgce;户均农业加工副产品废弃物能源化潜力分别为71.98 kgce、30.42 kgce、3.67 kgce;户均畜禽粪便能源化潜力分别为1028.86kgce、1535.7 kgce、2103.29 kgce。石漠化等级越低,户均秸秆废弃物、农业加工副产品废弃物的能源化潜力越高,而户均畜禽粪便能源化潜力越低,可能由于喀斯特地区土地破碎化程度高,耕地可利用面积小且较为分散,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重导致耕地面积的缩减,秸秆资源潜力不够理想,难以进行有效利用,而畜禽粪便资源利用可行性强,且对耕地的要求较小,从而引发农业生产方式变化,即传统种植业向畜禽养殖转变。能源化作为资源化利用中的重要一环,而资源化利用是一个综合的系统,需在下一步考虑于肥料化、饲料化、基质化等其他资源化利用的竞争性用途研究。(2)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地区林业废弃物能源化潜力巨大,且只有该地区的林业废弃物能源化储量超过了当地户均年薪柴利用量:林业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潜力大小为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地区>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地区,户均林业废弃物能源化储量分别为26668.34 kgce、1478.77 kgce、839.61kgce。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地区、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和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地区的户均年薪柴利用量分别为3530.39 kgce、1481.83 kgce、2870.11 kgce,只有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地区的户均林业废弃物能源化储量超过了当地户均年薪柴利用量,即喀斯特石漠化等级越高,薪柴的直接利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产生的消极影响越强。(3)基于农户视角,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户对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的利用意愿较高,受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禀赋特征、认知特征和农户所在的地区特征的影响:从农户个体特征看,农户年龄与农户对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意愿呈显着负向影响,是否村干部的户主对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意愿呈显着正向影响。农户家庭禀赋特征因素中,家庭耕地面积,养殖规模和在务农收入占比对农户的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意愿影响显着。农户感知特征因素中,农户对农村生物质废弃物价值的认知、农户对农村生物质废弃物利用能够提高收入和改善环境的感知这两种影响因子为对其进行能源化利用意愿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地区特征因素中,农户对鼓励性政策的认知程度对农户的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意愿影响显着。(4)提出适合于不同喀斯特石漠化农村地区的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高效利用技术,并进行验证示范,效果显着:基于三个示范区中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现有技术和共性技术,提出纤维质农村生物质废弃物收储技术、生态棚圈系统结构、生物质高效节能直燃炉灶、环保型炭化炉、农村户用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关键创新技术。通过在毕节撒拉溪示范点进行了生物质高效直燃技术+生态圈舍改良技术的示范,在关岭-贞丰花江示范点进行了生物质废弃物收储改良技术+户用沼气利用技术的示范,在施秉喀斯特江示范点进行了生物质高效直燃技术+户用秸秆-沼气利用技术的示范,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在改善农户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提高了能源的可支付性,示范效果明显。但当前石漠化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技术分散性强,随着农村地区产业规模化发展,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技术由分散转为集中规模化利用,是下一步的研究的方向。
柴青宇[2](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陆夏媚[3](2021)在《上思县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思县是广西主要的玉米和甘蔗种植基地,农作物秸秆资源多,营养价值较高,当地养牛历史悠久,养牛氛围良好。若能充分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转化为饲料喂养肉牛,发展种养结合模式,对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上思县水稻、玉米、甘蔗等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情况和肉牛养殖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和现状分析。截止2020年底,该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全年可收集利用量为17.80万吨,饲料化利用率18.43%,所辖8个乡镇均分布有一定数量的主要农作物秸秆,全县建立有1个秸秆收储加工利用点并已投入使用。截止2020年底,该县拥有肉牛养殖场(户)11309个,全年肉牛存栏量为3.24万头,出栏量为1.15万头,所辖8个乡镇均有发展肉牛养殖。目前,该县肉牛养殖模式中,农户散养模式占主体地位,秸秆饲料化的方式通常为农户采用到田地收集新鲜秸秆直接喂食或晒干切短后方式喂养肉牛,少数规模较大的养殖户建有小型青贮池。该县肉牛产业链结构主要表现为活牛经个体屠宰户屠宰后以热鲜肉形式进入农贸市场的形式。上思县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秸秆丰富但饲料化利用率低;二是饲养管理粗放,标准化程度不高;三是肉牛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短;四是服务体系不健全。本文结合上思县养牛养殖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强秸秆饲料的开发利用,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技术,建设秸秆收储运加工体系,加快饲料加工业发展。二是推动肉牛生产专业化、组织化,推广标准化饲养方式,整合肉牛养殖模式,培育龙头企业。三是种养结合,打造产、加、销一体链,发展种养结合循环经济产业,以肉牛屠宰加工为桥梁拓宽产业链。四是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力度推广科学技术,加强秸秆养牛扶持力度,强化肉牛体制建设和市场监管。
徐北春[4](2020)在《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同时,由于长期的高产导向,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成为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决策的逻辑起点。在这种决策逻辑下,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生产要素过度集约,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总体偏低,亟需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玉米是全省第一大作物。玉米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代表全省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户是玉米生产的具体实践者,是各种农业资源和农用物资的直接利用者,其是否采纳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是玉米生产方式能否转型的关键。受诸多因素影响,吉林省玉米清洁生产至今仍未大规模实现,亟需从农户这一基本生产单元出发,研究其采纳和扩散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影响因素、行为规律和控制策略。本文以正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推广使用的“可降解地膜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例,从农户异质性视角,在准确界定相关概念、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基础上,提出加快推进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并从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国际经验借鉴—生产行为控制5个环节构建核心研究框架。其中,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部分重点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要素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国际经验借鉴部分重点从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施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行为控制策略部分重点从控制行为熵变化的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和外部熵变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策略。重点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第一,系统梳理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供给情况和应用现状,指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但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技术扩散中还存在农民参与程度低、基层技术力量薄弱、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成本分担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视角,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结果显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粮食主产省中处于中下游位置,部分指标处于粮食主产区甚至全国倒数水平。这说明当前吉林省农业生产方式既不环保又不经济,质量效益已成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刻不容缓。第二,基于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有效与非有效、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逻辑,在有效意愿、非有效意愿甄别和样本分析前提下,建立影响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多元有序选择模型(ologit)。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土地规模和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非清洁生产行为的认知、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农户风险态度和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意愿有显着影响。农户总体采纳意愿强度不高,一般意愿远高于强烈意愿。农户异质性特征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的一般意愿和强烈意愿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影响。第三,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异质性对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而分析一般意愿、强烈意愿与采纳行为的转化关系,以及农户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和农户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行为有显着影响。农户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实施是意愿强度不断累积的结果。“无意愿”农户、“一般意愿”农户和“强烈意愿”农户实际采纳的概率依次提升,具有“强烈意愿”的农户意愿—行为转化效率最高。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存在差异性。第四,综合运用技术扩散理论、博弈论和系统工程理论,分析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由外及里扩散到农业农村并被早期采纳者采纳应用后,在农户内部的扩散机理、扩散效应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内部的技术扩散更多追求互惠和利他,单纯的经济目的不明显。农户基于血缘、亲缘、地缘等社会网络构建的技术扩散渠道,受扩散环境、扩散主体和扩散中介的影响。农户内部技术扩散存在动力机制、传导机制和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扩散主体动力、扩散受体动力和扩散环境动力。传导机制主要包括技术传导、效益转移和学习效应。运行机制需要技术供给过程、交流过程和采纳过程的协同作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存在空间效应、时间效应和时空交互效应。空间效应包括近邻效应、等级效应和集聚效应,时间效应包括扩散时间差和技术势能差。时空交互越紧密,越有利于农户内部技术扩散。第五,从农药化肥规制、水污染防治、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三个视角,梳理分析美国、丹麦、日本三个国家关于农业清洁生产的相关政策和控制措施。借鉴三国经验,提出我国亟需完善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农药化肥管理体系,完善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完善统筹环保与农业生产的农药化肥施用体系;亟需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水污染综合防治法律法规,以严格的监管政策和组合措施确保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农业水污染技术创新,引导公众尤其是农民积极参与;亟需健全农业清洁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功能和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业清洁生产。第六,基于系统工程理论,指出农业清洁生产系统是由包括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子系统、农作物生产管理子系统、农产品销售子系统和农业生产服务子系统4个子系统组成的内部系统,以及政策法规子系统、科技服务子系统、农资供给子系统和城镇发展子系统等4个子系统组成的外部系统共同构成。各子系统内要素间相互作用和内外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同时存在,共同推动农业清洁生产系统不断演进。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随机涨落性4个特征,是典型的耗散结构系统。引入“行为熵”概念,结合前文研究结论,研判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类型及来源。针对熵流来源,从增加负熵流、降低正熵流视角,构建促进清洁生产技术采纳与扩散,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发展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胡云芝[5](2020)在《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农业生产大国以及农业文明古国的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农业的发展成就令全世界瞩目。近年来不断加强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极大程度调动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但一味追求粮食及农产品规模产量的快速增长及农业经济利益的快速提升,种植过程中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生产要素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了土地污染、土地产能下降、农残超标、重金属超标等不可逆环境污染,极大程度破坏了大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因此,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必然是要找到一条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维持并保护生态平衡、高产、高效、优质的安全生产之路,并不断探索农业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本文以贵州省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水果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现状及策略为研究主线,通过文献、资料收集、调研、对比分析等方式,对贵州省从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中有机肥代替化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进行总结,并对贵州省不同地区的主要做法以及种植苹果中取得的效益进行分析。此外根据当前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贵州省水果产业的生态循环模式提出了建议。认为,选准产业是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贵州农业产业化发展、塑造贵州绿色农产品品牌之路的必然选择。依托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发展水果产业,既是全产业链模式下发展水果产业的重要基础以及前提,又是生产环节中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的重要举措。
吕金威[6](2020)在《西华县种粮农户秸秆利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和监管措施的完善,焚烧秸秆现象有了很大改观,如何将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综合利用,不仅能为农民增收,也可以为农业绿色发展做出贡献,将秸秆利用技术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这需要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助力农户参与的秸秆资源化利用体系,不断普及秸秆多元化利用知识和技术,改变传统的农户生产行为,实现农作物秸秆的循环高效利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快培育和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和农村绿色生活方式。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以“经济人”假说、农户行为理论、外部性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利用对河南省西华县六个乡镇360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西华县农户个体及家庭特征、秸秆利用认知情况、秸秆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秸秆利用行为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识别。对农户秸秆利用行为进行研究,有助于找出阻碍秸秆利用技术推广实施的现实因素,有利于调整农业政策,增加农民收益,加快改进秸秆利用技术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通过研究发现,第一,在禁烧秸秆的背景下,西华县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单一,技术和资金的缺乏是其主要原因。在受调查的农户中,对小麦秸秆进行直接还田的农户占样本总量的99%,同时有49.4%的农户表示秸秆利用技术比较难获取,88.8%的农户表示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收到秸秆利用方面的补贴。且秸秆利用成本投入较大,因此在技术和资金受限的情况下,对秸秆进行还田处理是其最佳选择。第二,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了解程度较低,但对秸秆资源化利用前景持乐观态度,且受到农户特征和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在对秸秆资源化了解程度方面,48%的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完全不了解;在秸秆资源化利用前景预期方面,60%的农户认为秸秆利用前景较好。对影响农户秸秆利用意愿的因素进行研究后发现,农户职业背景为务农、家庭劳动力个数越多、对目前秸秆处理方式越满意、对禁烧政策认同度越高以及对秸秆资源化了解程度越高,则其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意愿也越高。然后借鉴国内外秸秆利用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完善西华县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思路与途径。首先,政府应该加快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提高农户秸秆综合利用程度;其次,健全财政补贴体系,缓解农户由于秸秆利用带来的经济压力;最后,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完善农户和企业之间完整的供需链。论文的创新在于研究视角的创新和研究方法的创新。该文从种粮农户这一微观视角出发研究,把描述性分析方法和模型回归分析方法结合在一起,对西华县种粮农户的秸秆利用行为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对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受现实因素的影响,允许实地调研的区域有限,所得的调查数据可能不够全面。
穆海鸥[7](2020)在《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农作物秸秆是指成熟的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是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剩余的部分。但目前由于其分布零散、体积大、收储运成本高、产业化程度低等原因,加之农村能源多样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本可用作生活燃料或养畜饲料却逐渐沦为农业废弃物。2020年我国“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指出,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中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此前国家针对由室外焚烧秸秆带来的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火灾等一系列事件,以及秸秆的综合利用能被各地区的农民实时采取,我国各地方政府出台了多个制度方案,可概括为“两面夹击”,一方面它侧重“阻”,也就是通过法律法规,立案等行政措施对农民室外焚烧秸秆进行约束;而提出的秸秆肥料化(利用百分比最大),饲料化,原料化,燃料化以及基料化“五化”综合利用,就是将综合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是其侧重“疏”的一面。当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产生量较大,但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处理手段不够精细,秸秆综合利用没有整体的计划规制。所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相关部门对秸秆的“焚烧”工作,以及关于秸秆“焚烧”的系列网络搭建,具体责任的落实和防止室外焚烧的情况出现等工作格外注重。本文首先对农作物秸秆、秸秆综合利用等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了产业发展理论、循环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为全文奠定了良好的理论支撑。其次,采用文献查阅、统计数据分析等分析手段,从探究对比优势与劣势两个方面出发,对齐齐哈尔市的秸秆综合利用进行研究,并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阐述当前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为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铺垫。再次,以分析齐齐哈尔秸秆利用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状况的前提下,得出利用过程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导致问题发生的成因,为提出发展路径与对策建议做好准备。从次,采用问卷调查与统计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构建了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潜力提升的政策需求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分法得出促进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利用对策。最后,文章根据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实际情况,从政府、农户和企业等多角度提出了促进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优化对策。本文结论如下:(1)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存在:利用成本较高、约束条件难化解;收储运体系不健全;技术不成熟、推广效果差;政策支持体系不够系统等问题,问题的成因与农户、中转站、企业及政府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2)根据研究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潜在能力提高的分析可知,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潜力、生态潜力、社会潜力、技术潜力的提高重要性权重分别为0.2323、0.5462、0.1377、0.0838,多数专家认为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生态潜力是最有利于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的途径,其次是经济潜力和社会潜力。从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生态潜力与经济潜力角度分析,效率最高的措施是建立完善的秸秆收储运服务布局;从秸秆综合利用社会潜力升高的角度分析,效率最高的措施是建立完善的政策补贴和福利措施;从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潜力提升角度分析,效率最高的措施是秸秆综合利用配套产业的进一步完备,加强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也有一定的影响力。(3)为更好地推进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出一系列优化对策:建设合理的政策补偿和鼓励手段;搭建完备的秸秆收储运服务布局。加强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完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配套产业等。
赵海波[8](2020)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绿色农业发展背景及国内外对绿色农业发展研究现状入手,在梳理国内外不同的专家学者对于绿色农业基本概念、内涵认识及对其相关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进行研究。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运用SWOT方法从定性的角度对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黑龙江省在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绿色发展意识不强、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绿色农业营销手段滞后、品牌多乱杂、绿色投入品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在对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时,构建了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经过定量分析可知,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呈现出一种不断提高的态势。为了更好得解决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绿色发展意识不强、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国内外绿色农业发展的经验、规律进行梳理和总结,最终制定了一系列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路径和保障措施。本文认为,应该从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加强农业资源保护以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三个基本路径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为了保证可以顺利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本文认为应该制定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树立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健全绿色农业法律制度体系、完善绿色农业补贴制度、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建立绿色农业标准体系以及构建农业资源环境检测预警体系。图1幅,表13个,参考文献69篇
卫斌[9](2020)在《荆州市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绿色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要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构成要素。荆州市属于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是湖北省农业大市,这里有着良好的农业资源条件和最优的资源配比结构以及优越的社会经济基础。因此本文希望通过总结整理国内外农业绿色发展相关理论,从农业资源环境、农业绿色生产、农村生活水平三个维度构建荆州市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通过搜集整理荆州市2010-2017年8年数据,运用熵值法、TOPSIS法和影响度模型分析荆州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以期对荆州市农业绿色发展以及对南方水网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意义。为深入开展硏究,本文将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等内容进行阐述。第二章为农业绿色发展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主要通过对农业绿色相关理论的概述,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为后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荆州市农业绿色发展的现状分析。主要通过查阅资料文献,摸清荆州市农业绿色发展基础情况,对当前农业产业与产品结构以及政策现状等信息进行归纳。第四章为农业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本章主要通过构建荆州市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通过借助熵值法、TOPSIS模型和影响度模型对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五章为结论及对策建议部分,本章节主要对第四章实证分析进行总结梳理,并根据荆州市当前实际,提出农业绿色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荆州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其中2010年—2017年荆州市农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各层级系统也呈现出相同的上升态势,但在上升幅度上存在差异,农村生态环境系统上升幅度最快,绿色生产系统上升幅度最慢;从各层级系统与理想值的贴近度来看,各层级系统的贴进度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与绿色发展水平保持一致,但绿色生产和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的贴近度呈现出一定的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性特点;从影响度模型分析可得,2010年—2017年,荆州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变化主要受地膜覆盖面积、化肥施用量、农药施用强度、森林覆盖率等因素的制约,各子系统制约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生态环境、绿色生产、生活水平。
冯雪[10](2020)在《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机理与测度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制定了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生物质能基本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利用。随着天保工程和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的实施,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面临支柱产业缺失、经济增长缓慢的困境,以木材采伐和加工为主的传统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经营方式开始由木材生产向森林资源培育转变,林区亟需寻找替代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寻找新的支柱产业是林区发展的关键。生物质能源以农林剩余物为原料,是对废弃资源的再利用,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需要,有助于改变高度依赖木材生产的发展模式,对于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虽然有丰富农林剩余物资源,有广阔的生物质能源需求市场,但生物质能源产业仍然发展缓慢、集约化程度较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必要进行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以期明晰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及识别关键影响因素,为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对策建议。首先,分析整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基于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理论模型,提出了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DPSIR”分析范式。以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推动力为研究起点,分析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所处的状态,研究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对林区产生的影响,提出响应措施。从生物质能源资源状况和生物质能源产业状况两方面,分析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现状。研究表明:2005-2017年生物质能源资源总量稳步上升,生物质发电项目进展较快。其次,明确了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机理。基于“DPSIR”分析范式,界定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梳理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构建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机理的理论模型,利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进行验证。研究表明: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和林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提升技术水平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是推动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再次,评价了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水平,识别出产业发展关键影响因素,从整体上探究影响因素对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作用。建立了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模型评价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水平,研究表明:2005-2017年,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水平稳步上升,经历了由“低等水平-中等水平-较高等水平”的发展过程;运用障碍度模型,识别了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生物质能源资源利用率、资金投入、产业规模、市场竞争力、开发利用技术水平是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完善生物质能源产业政策、提高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生物质能源产业金融支持力度、健全生物质能源产业市场运行机制和建立生物质能源产业原料保障体系5个方面,提出了推动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结合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设计了生物质能源技术创新演进流程,构建了农作物秸秆原料收储运体系。
二、加快秸秆利用技术创新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快秸秆利用技术创新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喀斯特石漠化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高效利用机制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农村生物质能与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 |
(二)石漠化农村生物质废弃物高效利用与能源化 |
(三)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石漠化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潜力评估及空间分布 |
(一)农业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潜力评估 |
1 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 |
2 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地区 |
3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地区 |
(二)林业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潜力评估 |
1 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 |
2 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地区 |
3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地区 |
(三)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潜力对比分析 |
四 石漠化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高效利用机制 |
(一)样本基本特征 |
1 户主个体特征 |
2 农户家庭禀赋特征 |
(二)农户对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利用障碍因素分析 |
1 农户对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的认知分析 |
2 农户的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三)石漠化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高效利用调节策略 |
1 内生性因素调节策略 |
2 外部因素调节策略 |
(四)对比分析 |
五 石漠化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
(一)石漠化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现有成熟技术 |
1 户用沼气技术 |
2 林木剩余物固化成型燃料技术 |
3 小型生物质直燃供热技术 |
(二)石漠化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
1 纤维质农村生物质废弃物收储技术 |
2 养殖棚圈畜禽粪便收集系统设计 |
3 生物质高效节能直燃炉灶设计 |
4 环保型炭化炉结构设计 |
5 农村户用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系统设计 |
(三)石漠化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技术应用示范验证 |
1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3 示范点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
4 示范点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5 示范点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2)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农村产业融合 |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分工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3.4 创新理论 |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环境条件 |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
3.2.1 整体发展概况 |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1 耦合关系模型 |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
5.1.1 障碍分析模型 |
5.1.2 障碍度分析 |
5.1.3 障碍因子分析 |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
6.2.1 玉米精深加工 |
6.2.2 水稻精深加工 |
6.2.3 大豆精深加工 |
6.2.4 乳业精深加工 |
6.2.5 蔬菜精深加工 |
6.2.6 渔业精深加工 |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
6.7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上思县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2.1.1 秸秆 |
2.1.2 秸秆饲料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秸秆综合利用理论 |
2.2.2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
第三章 上思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
3.1 上思县基本概况 |
3.1.1 自然资源条件优越 |
3.1.2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
3.2 上思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 |
3.2.1 上思县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
3.2.2 上思县养牛业发展情况 |
第四章 上思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4.1 秸秆丰富但饲料化利用率低 |
4.1.1 秸秆饲料技术推广不足 |
4.1.2 种植条件和养殖方式的制约 |
4.1.3 收集储运加工体系不健全 |
4.2 饲养管理粗放,标准化程度不高 |
4.2.1 饲养方式落后,管理粗放 |
4.2.2 规模化生产水平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
4.3 肉牛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短 |
4.3.1 种养分离较明显 |
4.3.2 缺乏屠宰深加工企业 |
4.4 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五章 推进上思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应用的对策 |
5.1 加强秸秆饲料的开发利用 |
5.1.1 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技术 |
5.1.2 建设秸秆收储运加工体系,加快饲料加工业发展 |
5.2 推动肉牛生产专业化、组织化 |
5.2.1 推广标准化饲养方式 |
5.2.2 整合肉牛养殖模式,培育龙头企业 |
5.3 种养结合,打造产、加、销一体链 |
5.3.1 打造种养结合循环经济产业 |
5.3.2 以肉牛屠宰加工为桥梁拓宽产业链 |
5.4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
5.4.1 加大力度推广科学技术 |
5.4.2 加强秸秆养牛扶持力度 |
5.4.3 强化肉牛体制建设和市场监管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评述 |
1.3.1 农业清洁生产文献综述 |
1.3.2 农业技术采纳文献综述 |
1.3.3 农业技术扩散文献综述 |
1.3.4 农户行为控制文献综述 |
1.3.5 相关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清洁生产 |
2.1.2 农业清洁生产 |
2.1.3 农业技术扩散 |
2.1.4 农户异质性 |
2.2 范围与对象界定 |
2.2.1 研究范围 |
2.2.2 研究对象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农户行为理论 |
2.3.2 技术扩散理论 |
2.3.3 信息扩散理论 |
2.3.4 社会网络理论 |
2.3.5 系统工程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与分析 |
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供给与应用现状 |
3.1.1 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 |
3.1.2 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 |
3.1.3 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现状 |
3.2 基于生态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
3.2.1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
3.2.2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
3.2.3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分析 |
3.3 基于经济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
3.3.1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
3.3.2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
3.3.3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分析 |
4.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
4.1.1 研究假说 |
4.1.2 模型设定 |
4.1.3 变量解释与赋值 |
4.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样本分析 |
4.3 实证结果与检验 |
4.3.1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分析 |
5.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
5.1.1 研究假说 |
5.1.2 模型设定 |
5.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样本分析 |
5.3 实证结果与检验 |
5.3.1 模型结果与分析 |
5.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
5.4 关于采纳意愿与行为的讨论 |
5.4.1 意愿强度与行为转化 |
5.4.2 意愿和行为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户内部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与效应分析 |
6.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要素分析 |
6.1.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主体 |
6.1.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受体 |
6.1.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渠道及其变动性 |
6.2 基于社会网络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 |
6.2.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动力机制 |
6.2.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传导机制 |
6.2.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运行机制 |
6.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效应分析 |
6.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空间效应 |
6.3.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间效应 |
6.3.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交互效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经验借鉴 |
7.1 美国农药化肥规制经验及启示 |
7.1.1 美国农药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
7.1.2 美国化肥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
7.1.3 美国经验及启示 |
7.2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经验及启示 |
7.2.1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政策及措施 |
7.2.2 丹麦经验及启示 |
7.3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经验及启示 |
7.3.1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政策和措施 |
7.3.2 日本经验及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
8.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解析 |
8.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判定 |
8.2.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开放性 |
8.2.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平衡性 |
8.2.3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线性 |
8.2.4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随机涨落性 |
8.3 基于熵变模型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分析 |
8.3.1 农户清洁生产行为熵变模型构建 |
8.3.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的类型 |
8.3.3 农业清洁生产内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
8.3.4 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农户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基本框架及研究内容 |
1.6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传统农业 |
2.1.2 生态循环农业概念及实质 |
2.1.3 有机肥代替化肥 |
2.1.4 沼气工程 |
2.1.5 沼肥综合利用 |
2.2 生态循环农业主要模式 |
2.2.1 按规模大小分类 |
2.2.2 按循环方式分类 |
2.3 果树及果树栽培 |
2.3.1 果树的概念 |
2.3.2 果树栽培和生长 |
2.3.3 果树病虫害防治 |
2.4 小结 |
第3章 贵州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
3.1 发展现状概述 |
3.2 试点示范类型及模式 |
3.2.1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 |
3.2.2 农副资源综合开发模式 |
3.2.3 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模式 |
3.2.4 生态循环农业整县推进示范模式 |
3.3 贵州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概况 |
3.3.1 畜禽粪污治理资源化综合利用概况 |
3.3.2 “第三方”治理模式探索 |
3.3.3 粪污无害化处理配套设施日趋完善 |
3.4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概况 |
3.5 闲置户用沼气池盘活利用概况 |
3.5.1 贵州省户用沼气池基本概况 |
3.5.2 “沼改厕”盘活闲置户用沼气池 |
3.6 贵州省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研究及效益分析 |
3.6.1 模式简介 |
3.6.2 模式背景 |
3.6.3 循环模式图 |
3.6.4 推广情况 |
3.7 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
3.8 小结 |
第4章 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及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下水果种植的优势分析研究 |
4.1 发展现状概述 |
4.1.1 主要做法及成效 |
4.1.2 存在问题 |
4.1.3 贵州省发展水果产业的优势分析 |
4.2 运用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种植苹果研究及效益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
5.1 打造高标准规模化水果种植基地 |
5.2 抓品牌创建提升市场竞争力 |
5.3 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和信息化建设 |
5.4 做好生态循环模式总结推广 |
5.5 加强技术能力创新 |
5.6 加大对从业人员及广大农民的农技业务培训 |
5.7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西华县种粮农户秸秆利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论文创新点 |
1.5.2 论文的不足 |
2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经济人”假说 |
2.3 农户行为理论 |
2.4 外部性理论 |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西华县粮农基本情况和秸秆利用 |
3.1 西华县农业发展 |
3.2 西华县种粮农户调查 |
3.3 种粮农户基本情况 |
3.4 种粮农户的秸秆利用认知 |
3.5 粮农秸秆利用 |
4 西华县粮农秸秆利用影响因素 |
4.1 模型构建与变量赋值 |
4.2 粮农秸秆利用的影响因素 |
4.3 粮农秸秆利用影响因素的结果分析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加快推广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 |
5.2.2 健全补贴体系缓解农户经济压力 |
5.2.3 政府主导完善秸秆利用体系供需链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文章可能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作物秸秆 |
2.1.2 秸秆综合利用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产业发展理论 |
2.2.2 循环经济学理论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
3.1 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资源现状 |
3.1.1 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 |
3.1.2 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 |
3.2 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途径 |
3.2.1 秸秆肥料化利用 |
3.2.2 秸秆饲料化利用 |
3.2.3 秸秆燃料化利用 |
3.2.4 秸秆原料化利用 |
3.2.5 秸秆基料化利用 |
3.3 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支持情况 |
3.3.1 政策宣传 |
3.3.2 资金支持 |
3.3.3 技术推广 |
4 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
4.1.1 秸秆综合利用成本较高、约束条件难化解 |
4.1.2 秸秆综合利用收储运体系不健全 |
4.1.3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不成熟、推广效果差 |
4.1.4 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支持体系不够系统 |
4.2 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问题成因分析 |
4.2.1 农户层面原因 |
4.2.2 中转站层面原因 |
4.2.3 企业层面原因 |
4.2.4 政府层面原因 |
5 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潜力提升的政策需求分析 |
5.1 评价体系的构建 |
5.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1 数据来源 |
5.2.2 计算结果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6 推进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优化对策 |
6.1 设立有效的政策补助和奖励措施 |
6.2 建立完善的秸秆收储运服务体系 |
6.3 加强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 |
6.4 完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配套产业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潜力提升调查问卷 |
(8)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重点、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绿色农业理论透视 |
2.1 绿色农业的界定 |
2.1.1 绿色农业的内涵 |
2.1.2 绿色农业与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比较 |
2.2 绿色农业的特征 |
2.2.1 产品绿色化 |
2.2.2 环境友好化 |
2.2.3 资源节约化 |
2.3 发展绿色农业的客观必然性 |
2.3.1 发展绿色农业是应对资源环境危机的需要 |
2.3.2 发展绿色农业是满足人们食品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 |
2.3.3 发展绿色农业是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
2.3.4 发展绿色农业是充分发挥农业多功能性的需要 |
2.4 发展绿色农业的理论依据 |
2.4.1 生态经济理论 |
2.4.2 环境经济理论 |
2.4.3 循环经济理论 |
2.4.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 |
3.1 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
3.1.1 绿色食品生产发展迅猛 |
3.1.2 农业资源保护逐步加快推进 |
3.1.3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 |
3.2 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优势分析 |
3.2.1 良好的资源禀赋 |
3.2.2 特殊的气候条件 |
3.2.3 坚实的科技支撑 |
3.2.4 丰富的实践经验 |
3.2.5 优越的政策条件 |
3.3 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劣势分析 |
3.3.1 绿色发展意识不强 |
3.3.2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
3.3.3 绿色农业营销手段滞后 |
3.3.4 绿色食品品牌多、乱、杂 |
3.3.5 绿色投入品不足 |
3.4 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机遇分析 |
3.4.1 我国农业处于转型期 |
3.4.2 人们消费需求转变 |
3.4.3 国家政策扶持 |
3.5 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挑战分析 |
3.5.1 国外农产品的冲击 |
3.5.2 绿色农业生产标准不健全 |
3.5.3 财政支持力度有限 |
4 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
4.1 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构建原则 |
4.1.2 指标选取 |
4.2 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1 评价方法选择 |
4.2.2 指标权重确定 |
4.3 实证分析及其结论 |
4.3.1 数据来源 |
4.3.2 评价结果 |
4.3.3 评价结果分析 |
5 国内外绿色农业发展经验借鉴 |
5.1 国外绿色农业发展举措 |
5.1.1 美国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做法 |
5.1.2 德国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做法 |
5.1.3 日本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做法 |
5.1.4 韩国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做法 |
5.2 国内绿色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
5.2.1 品牌带动模式 |
5.2.2 循环农业模式 |
5.2.3 休闲观光农业模式 |
5.2.4 设施农业模式 |
5.3 主要经验与启示 |
5.3.1 国外绿色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5.3.2 国内绿色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6 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
6.1 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的目标和原则 |
6.1.1 发展目标 |
6.1.2 基本原则 |
6.2 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
6.2.1 大力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
6.2.2 切实加强农业资源保护 |
6.2.3 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
6.3 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
6.3.1 树立绿色农业发展理念 |
6.3.2 健全绿色农业法律制度体系 |
6.3.3 完善绿色农业补贴制度 |
6.3.4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
6.3.5 建立绿色农业标准体系 |
6.3.6 构建农业资源环境检测预警体系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荆州市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
第2章 农业绿色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 农业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界定 |
2.2 农业绿色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3章 荆州市农业绿色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 荆州市农业绿色发展基础 |
3.2 荆州市农业绿色发展现状 |
3.3 荆州市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荆州市农业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4.1 指标选择 |
4.2 研究数据来源及方法选择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5章 荆州市农业绿色发展的结论及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10)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机理与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阐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 |
2.1.2 生物质能源 |
2.1.3 生物质能源产业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DPSIR理论模型 |
2.2.2 本文理论分析框架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概况 |
3.1.1 自然资源概况 |
3.1.2 经济发展概况 |
3.1.3 社会发展概况 |
3.2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资源现状 |
3.2.1 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量现状 |
3.2.2 农作物秸轩能源资源量现状 |
3.2.3 生物质能源资源总量现状 |
3.3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3.3.1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概况 |
3.3.2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
3.3.3 生物质能源产业扶持政策 |
3.3.4 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水平 |
3.4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
3.4.1 战略规划可操作性不强 |
3.4.2 技术市场化转变能力弱 |
3.4.3 融资渠道拓展难度大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机理分析 |
4.1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系统解析 |
4.1.1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目标 |
4.1.2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系统解析思路 |
4.2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4.2.1 驱动力因素(D) |
4.2.2 压力因素(P) |
4.2.3 状态因素(S) |
4.2.4 影响因素(I) |
4.2.5 响应因素(R) |
4.3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机理理论模型构建 |
4.3.1 影响因素间的作用机理 |
4.3.2 理论模型构建 |
4.3.3 影响因素间的假设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机理验证 |
5.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5.1.1 指标选取原则 |
5.1.2 指标确定 |
5.1.3 数据来源 |
5.2 研究方法选择 |
5.2.1 结构方程模型述评 |
5.2.2 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 |
5.2.3 数据处理 |
5.3 模型检验 |
5.3.1 测量模型检验 |
5.3.2 结构模型检验 |
5.4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机理检验结果及分析 |
5.4.1 模型检验结果 |
5.4.2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水平测度 |
6.1 指标体系构建 |
6.1.1 研究思路 |
6.1.2 指标体系确立 |
6.2 研究方法 |
6.2.1 权重确定方法 |
6.2.2 TOPSIS模型 |
6.2.3 障碍度模型 |
6.3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3.1 生物质能源产业总体发展水平 |
6.3.2 各子系统发展水平 |
6.4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结果分析 |
6.4.1 子系统结果分析 |
6.4.2 指标层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
7.1 完善生物质能源产业政策 |
7.1.1 编制长远战略规划 |
7.1.2 出台产业扶持政策 |
7.1.3 健全产业激励机制 |
7.1.4 实施政策执行绩效考核 |
7.2 提高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
7.2.1 增加技术研发投入 |
7.2.2 组建技术科研团队 |
7.2.3 推动技术创新与进步 |
7.3 加强生物质能源产业金融支持力度 |
7.3.1 加大政府融资支持 |
7.3.2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 |
7.3.3 开辟国际融资渠道 |
7.3.4 建立产业专项基金 |
7.4 健全生物质能源产业市场运行机制 |
7.4.1 构建市场信息平台 |
7.4.2 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
7.4.3 确立市场运行模式 |
7.5 建立生物质能源产业原料保障体系 |
7.5.1 开展生物质能源资源详查 |
7.5.2 优化原料供应体系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资源原始数据 |
附录B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机理验证及发展水平测度的原始数据 |
附录C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产业发展水平计算过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加快秸秆利用技术创新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喀斯特石漠化农村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高效利用机制及技术研究[D]. 颜佳旺.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上思县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对策研究[D]. 陆夏媚. 广西大学, 2021(12)
- [4]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D]. 徐北春. 吉林大学, 2020(03)
- [5]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研究[D]. 胡云芝. 西南大学, 2020(05)
- [6]西华县种粮农户秸秆利用问题研究[D]. 吕金威.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8)
- [7]齐齐哈尔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策研究[D]. 穆海鸥.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8]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发展研究[D]. 赵海波.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2020(12)
- [9]荆州市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 卫斌. 长江大学, 2020(02)
- [10]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机理与测度研究[D]. 冯雪. 东北林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