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企业创新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魏钊[1](2021)在《管理者认知风格、创新导向、知识创造过程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企业经营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信息技术迅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快,使得企业面临更大都环境不确定性。在这种环境下,更加凸显了企业创新的重要性。为了促进经济的转型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了全民创新创业的热潮。同时它也成为学者们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其中,如何实现和提高创新绩效也成为了战略管理研究的热点。文献表明,高层管理者对企业绩效直接影响的研究形成明显的文献流,在管理者个人特征的研究也开展了广泛研究,但是在高层管理者认知风格对创新绩效影响方面的研究,尤其是通过中介变量的传导机制,深入剖析管理者认知风格对创新绩效的间接影响的文献还不多见。因此,本文以管理者认知风格为研究切入口,依照“认知—行为—结果”的研究线索,研究中国转型经济情境下和中国特有的制度环境中企业管理者认知风格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问题。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创新绩效同时受企业内部活动和企业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管理者是企业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管理者的认知风格存在差异,当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是,会产生不同的解读和应对行动,这些行动会对企业的战略选择与战略决策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组织的绩效等。然而,管理者认知风格如何影响创新绩效这一过程却少有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引入了创新导向和知识创造过程两个中介变量,研究不同管理者认知风格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此外,企业所处的环境是动态变化的,外部的制度环境会对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和认知方式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制度环境这一不确定的概念作为调节变量,引入研究框架,探究管理者不同认知风格和创新绩效的关系。本研究基于高阶理论、认知风格理论、创新导向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资源优势理论、知识创造理论和制度基础观,构建了管理者认知风格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的概念模型,同时提出,管理者管理者认知风格通过计划型、创造型、学习型等三个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正向影响,对创新导向正向影响,对知识创造过程正向影响,知识创造过程、创新导向在管理者认知风格对创新绩效的作用中起着双中介效应,制度环境的规制、规范、认知三个维度在不同管理者认知风格对创新绩效的作用中起调节作用等。为了验证上述观点,本研究选取了广东、上海、北京、江苏和辽宁等15个省市地区的企业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采用了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和Bootstrap分析对假设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管理者认知风格对创新绩效有预测作用,创新导向和知识创造过程在管理者认知风格和创新绩效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制度环境在管理者认知风格和创新绩效间起调节作用。本研究的大部分假设被实证检验结果所支持。具体而言,高层管理者由于认知风格不同,在感受到外部环境变化时,会对企业战略做出相应的选择和决策,进而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不同的管理者具有不同的认知风格,学习型认知风格的管理者善于学习,把握机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经验,而同时通过学习,不断更新自身与组织知识,促进企业内部创新,进而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正面影响,因此学习型认知风格正向预测企业创新绩效;计划型认知风格的管理者,善于制定计划,结合已有的成功经验与现实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决策行为,计划制定的过程是一种应对外界变化,不断动态调整管理的过程,这种过程能够刺激企业的创新行为,进而使得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因此计划型认知风格正向预测企业的创新绩效;创造型认知风格的管理者具有创造型的思维认知方式,喜欢打破惯例,追求创新,这有利于企业的创新绩效,因此管理者的创造型认知风格正向预测企业创新绩效。管理者在企业特殊的影响力与决策权意味着其在企业战略选择上有重大的发言权,而这些战略选择的形成与管理者认知风格息息相关。创新导向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战略选择,其实施强度与水平与管理者认知风格密不可分,同时创新导向影响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产生,这些成为企业实现新过程、开发新产品等的关键驱动力。因此,创新导向与知识创造过程在管理者认知风格正向预测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了链式中介作用。制度与组织的动态互动决定了企业的战略选择和绩效,在中国当前制度不断转型的过程中,制度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不断重塑管理者的认知和行为模式,是管理者进行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Scott(1995)的研究,制度环境可以划分为规制环境、规范环境、认知环境三个维度,不同制度维度对学习型、计划型和创造型认知风格对创新绩效的关系起到不同的调节作用,规制环境分别对学习型认知风格、创造型认知风格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显着负向调节作用,认知环境显着负向调节了创造型认知风格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规范环境对学习型、计划型、创造型认知风格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没有起到显着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的结论对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启示。在理论方面,管理者致力于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结合组织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的变化,需要管理者正确的认知和决策。不同认知风格的管理者在制定决策时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决策行为。本研究结合“认知-行为-绩效”的研究范式,首次揭示了不同认知风格的管理者经过战略选择(创新导向)进行创新活动(知识创造过程)获得结果产出(创新绩效)的微观作用过程,为凸显认知因素在创新中的作用提供了启示,具有探索性理论意义,有助于企业从不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考察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原因及作用机制。其次,本研究对中国处于转型期的特有的制度环境(末级制度)进行了测量。Busenitz,Gomez和Spencer(2000)量表有着较高的被认可度,虽然为多数学者所采纳,但以往的研究中制都把度环境为一整体,并没有界清次级制度与末级制度,实际上,不同的制度要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相同。本研究澄清了以往研究中制度环境测量中的混淆,区分了制度环境的次级制度和末级制度,明确了Busenitz,Gomez和Spencer(2000)量表测量末级制度的效用。从而得出结论,在法制水平/产权保护等次级制度环境外生的条件下,未级制度环境(政府支持、资助创新的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负面效应。因此,必须提高次级制度质量(法治水平、产权保护程度、市场化进程),才能保证企业创新绩效的持续增长。在实践方面,管理者作为企业的中坚部分,对企业创新起到重要影响。本研究实证研究了在企业创新导向的选择和组织内部知识创造过程的中介作用下,不同认知风格的管理者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的差异性,启示企业,首先,应该根据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结合高层管理者认知特点,开展创新活动,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其次应当充分认识到创新思维和创新导向的重要性,在组织内部培育创新氛围,提高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同时更加注重知识创造过程和内部知识库建设,通过知识的管理、分享和创造,提高员工的素质能力、技能水平等,创造知识的过程,也是创新实践的提高,有利于创新行为,提高创新绩效。最后,企业应特别注意当前经济环境、法律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收集的数据为横截面数据,并未考虑管理者认知、创新导向、知识创造过程、创新绩效、制度环境的动态作用过程及时间滞后效应。本研究样本量相对有限,未来的研究应当积极尝试多种调查方式,扩大样本量,提高研究结论的普适性。最后,本研究采用的量表的开发基于西方情境,应用于中国情境下的管理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未来的研究应该开发基于中国情境的量表。
江姚[2](2021)在《高管团队异质性、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研发投入强度是衡量一个组织为了进行研发活动投入的相对资金强度大小,可以间接的反映出一个组织的研发水平和创新水平。从《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中可以看出,研发创新在我国现代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大,我国在研发创新上的投入金额每年都在增加,研发投入形势一片向好。但同样要看到,2019年日本的研发投入强度为3.26%,而我国的研发投入强度为2.23%。我国的科技经费投入和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不足,且与国际标准5%相比还需再接再厉。高投入的研发活动中不一定就会有高数额高质量的创新产出,想要高质量高数额的创新成果产出,一定水平的研发投入强度是必须给与保证的。持续性的科学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创新能力,需要企业自身和外界多方因素共同作用。又因为一定水平的研发投入强度是企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的重要保障,思考如何引导和促使企业提高自身的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其研发投入意愿,进而将创新产出的数量和质量最大化,对于助力企业创新研发意义重大,所以研究研发投入影响因素及影响作用规律,进一步探讨如何影响研发投入,使研发决策的制定朝着想要的方向发展必要且重要。作为企业发展方向与战略的关注者和决定者,高管团队对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大小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目前学者们越来越关注高管团队特征这一企业自身因素对企业影响的研究。由高层梯队理论、社会类化理论等可知,团队成员的差异会影响到企业决策最终的结果。也就是说高管团队异质性作为表示一个团队的成员之间差异的高管团队特征,也会对企业决策制定产生影响,会影响到企业是否进行研发活动以及在研发活动上投入的金额大小。而政府补助是政府作为宏观层面的调控者,为支持企业发展无偿提供给企业的各种资金资产,这种资金的流入会影响到企业决策者对发展局面的观点和把控,使得企业的博弈局面产生变动,会影响到企业的决策制定和最终结果的形成。基于以上的分析思考,研究政府补助的影响作用以及什么样的高管团队特征会有助于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创新质量数量的最大化,使得企业保持增加生存竞争能力,保证企业的又快又好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采用实证主义研究路线,首先采用文献综述法进行文献的阅读、收集和梳理,总结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可以进一步研究的地方,确定本文研究的必要性。其次将政府补助这个外部因素纳入研究框架,探讨高管团队异质性特征对于研发投入的影响。基于群体决策理论和社会类化理论等理论基础,结合现有研究和逻辑推理提出研究假设。再次以跨度四年的国内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为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从CSMAR数据库、公司年报等渠道收集研究数据。随后用数据表格软件Excel进行数据的初步清洗处理,形成原数据,再导入到计量软件Stata中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研究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形成并导出实证结果,并根据结果作具体的分析。分析内容有,在高管团队特征对研发投入产生一定作用的情况下,一定水平的政府补助是否会调节二者的关系,使得原先的研发投入水平有所变化。也研究了高管团队特征中的异质性特征是否会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影响以及这种影响作用的具体方向,是正向影响、无影响还是负向影响,以及结果是否显着等等。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探讨,并根据理论结果提出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显示:(1)任期异质性水平会降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团队中成员之间的任职期限差异水平越高,企业在研发上投入的金额相对来说会越少。政府补助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没有得到实证检验,可认为政府补助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不显着。(2)持股异质性有利于企业调高研发投入水平,二者为正向影响作用。持股异质性水晶越高,越会使得高管团队做出增加研发投入的决定,也就会使得企业最终在研发活动上投入的资金增加。政府补助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没有得到实证检验,可认为政府补助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不显着。(3)职业背景异质性会促使企业增加研发意愿,增加其在研发活动上投入的金额。团队中高水平的职业背景异质性对于企业增加研发活动的金额会产生有利形势。高管团队成员职业背景的多样化,意味着整个团队掌握信息的全面性和处理信息的高效率,也会提高决策制定的效率和制定决策的质量。二者为正向影响作用。政府补助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向为正向,政府补助的存在会使得职业背景异质性对于研发投入的影响作用增强,提高原先的企业研发数额。而在预研究中,根据实证结果,高管团队异质性中的性别、年龄和学历三个维度的异质性在研究模型中的解释力度不存在。其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作用并未得到验证。以上结果为提高企业研发投入指引出方向。研究也就如何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进而提高创新能力水平提出一些现实建议。包括:(1)为了让企业中的研发投入增多,政府应该给与适当的政府补助力度,提出相应的补助管理制度。(2)企业也可以通过高管团队的组建和制定进入高管团队机制,来控制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大小。具体而言,企业要提高对高管持股、职业背景的关注。注重提高这些背景的异质性,在同一个高管团队中,选拔职业背景多样性的高管成员充实到团队中,丰富高管团队的职业背景,通过对高管团队职业背景异质性的特意控制,使得其上下波动在一个范围之内,稳定在一定区间,以此来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3)同时应该设立合理、科学且有效的薪酬股权激励方案,将高管成员间的持股异质性水平维持在合理的范围。(4)除此之外还要注重提高高管团队的任期同质性。对于管理层的上升机制和管理规定进行改进和完善。通过人为改进管理制度晋升机制,来控制团队中任期异质性水平。要意识到任期异质性的重要性,对于高管团队各成员的任期情况能够即时评估,有针对性有目的的选拔具体任期时长的成员充实高管队伍,让原先的团队任期异质性水平波动到目标范围中,间接性的改变团队决策方向,促使团队更大概率做出增加研发投入的科学决策。(5)企业应该支持并重视高层管理人员的成长。提高管理人员对事物观点的认知深度和广度,增强管理人员对于信息的接受能力和处理能力,使得管理人员对于新事物的敏锐度上升。此外对于管理人员个人方面,应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对企业的责任心。在共同面对企业的风雨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能够具备创新性思维,提出建设性解决措施和方案。必要时应该丰富企业活动类型和沟通机制。让众多新思想碰撞时产生出更加新颖前卫科学有效的决策来。让团队成员多一点信任、理智和集体意识,而不是矛盾、摩擦和固执己见。
徐广平[3](2021)在《双元创业即兴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创新创业正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各地积极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为新创企业带来发展机遇与便利的同时,更是要求其自身能够以创新为驱动,在快速升级的市场需求和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高速成长。然而,并不是所有新创企业都能及时抓住机遇,迅速处置威胁。突如其来的技术革新与行业变化往往使“新生弱性”的新创企业不知所措。在新时期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新创企业试图利用信息不对称来制造竞争优势变得愈发困难,事先获取信息的可用性也在逐渐失效。新企业愈发难于维持传统战略逻辑下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取而代之的是以战略突变的形式,通过灵活快速地对所遭遇的突发事件进行战略响应,获取瞬时竞争优势来实现生存与高速成长。那么,新企业如何在频繁变化的竞争格局中实现“弯道超车”,探索新企业高速成长之谜已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议题。通过观察成功的创业案例发现,“即兴”是创业者在创建新事业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行为现象和决策方式。创业即兴能够弥补已有计划与突发情况之间的落差,创造性地将计划与执行相融合,更有效地应对突发机遇与威胁。新创企业成长的特殊性也要求创业者要打破传统组织管理“秩序”与“控制”的定式思维,通过即兴能力来提高团队的敏捷性,以抓住潜在机会获得卓越绩效。而目前关于即兴能否给组织带来积极的结果还存在争议,创业即兴与新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十分匮乏,这就引发了创业即兴自身该如何定义与管理,及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黑箱应如何打开的疑问。在日益模糊与不确定的环境当中,需要组织保持一种平衡的管理文化,这种文化既要求保持已有战略的定力,同时要根据变化做出创新,避免陷入极端。基于组织双元理论,双元创业即兴一方面要对周边已有和闲置待用的资源进行即时性延伸与精炼,来缓解资源约束,推动机会开发。另一方面要快速搜寻潜在有用的新资源,创造全新的价值主张。即双元创业即兴是兼具开发式和探索式行为特征的战略性行为,要求创业者要处理好二者间的双元协同关系。事实上,双元创业即兴并非随意的“拍脑袋”决策,而是创业者在已有认知基础上,因形势变化而作出的有限理性决策,具有试探性特征,需要在执行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这就构成了创业过程中的关键学习事件,创业团队在即兴实践中获得知识。与此同时,双元创业即兴要求企业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对生产资源及其它组织要素的使用方式和效率上进行调整,促使企业战略柔性水平的提升。因此,双元创业即兴能力强的新创企业在创业学习和战略柔性上均具有较佳的表现。而创业团队处置突发状况时的集体效能感反映了团队成员通过相互了解且信任集体所擅长领域的信念,能够促进创业团队完成双元创业即兴带来的全新而复杂的任务要求,克服即兴造成的时间与任务压力,顺利地使创业团队开展创业学习,提升战略柔性,使双元协同中的创业即兴行为顺利完成绩效间的传递。因此,本研究以组织双元为切入点,构建了双元创业即兴的作用机制模型,引入创业学习和动态能力来解释双元创业即兴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并分析突发情境下的集体效能感对这一中介路径中的调节效应。具体来讲,本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双元创业即兴是否以及如何作用于新创企业绩效;第二,创业学习在双元创业即兴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发挥了何种作用;第三,战略柔性在双元创业即兴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与创业学习又存在哪些关联,这些关联怎样影响双元创业即兴到新创企业绩效的转化;第四,集体效能感对双元创业即兴与创业学习、战略柔性间的关系起到了何种作用,对创业学习、战略柔性中介效用的发挥起到了何种作用。为探索上述问题,本研究在多案例比较分析和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我国(东北地区和华南地区)的新创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并开展了两阶段问卷调查,以获取关键变量和控制变量的数据。采用多元回归以及Bootstrap分析等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获得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双元创业即兴对新创企业绩效具有积极影响;第二,创业学习和战略柔性在双元创业即兴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分别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第三,创业学习和战略柔性在双元创业即兴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产生完全中介作用和链式中介作用;第四,集体效能感及其三个维度均对双元创业即兴与创业学习间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正向调节作用;第五,集体效能感对双元创业即兴与战略柔性间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正向调节作用,其中,集体效能感及其领导能力信念和内部联合信念维度正向调节了双元创业即兴与战略柔性之间的关系,但外部资源信念的调节作用不显着;第六,集体效能感正向调节了双元创业即兴通过创业学习、战略柔性对新创企业绩效影响的间接作用。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双元视角来审视创业即兴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多案例比较的方式诠释了创业即兴的内涵特征和运作逻辑,强调创业即兴具有试探性和主观向好的积极属性,新创企业能够实现即兴行动悖论间的协同性,并采用定量方法检验了双元创业即兴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双元创业即兴作为整体构念的有效性,深化了以往对于“即兴本质上并无好坏”观点的理解,弥补了现有创业即兴在实证研究上的不足,为未来创业情境下的即兴研究提供了参考;第二,本研究证实了创业学习和战略柔性在双元创业即兴与新创企业绩效间的多重中介及链式中介作用,打开了双元创业即兴到新创企业绩效的过程“黑箱”,拓展了新创企业绩效提升的实现路径;第三,本研究没有将以往常使用的笼统而宽泛的外部环境特征作为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权变因素,而是选择从创业团队内部的集体效能感出发,揭示其在双元创业即兴与创业学习、战略柔性关系之间及创业学习、战略柔性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本研究结论有助于创业领导者更好地应对和把握创业成长中不确定环境带来的突发事件,对提升创业活动质量,塑造新时期新创企业的创业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秀芳[4](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周坤[5](2020)在《设计师视角下工业设计奖的设计知识流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设计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现代设计以知识为基础,由于各种学习成长体系建设不完善、企业内部设计知识资源匮乏等现实问题,设计师不得不寻求外部设计知识资源,通过学习成功先例来获得能力提升。工业设计奖作为呈现行业最佳实践的活动,成为设计师及设计从业者的综合参考,但其作为设计知识资源的价值一直被忽略.本文将获得工业设计奖的获奖方案视作外部设计知识资源,这些设计知识是一种具有启发引导和参考作用、高于行业标准的新知识。研究聚焦于获奖方案中物化的设计知识如何顺利流向设计师,并提升其设计能力,从而助力制造业设计创新。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从流动要素和流动过程两个视角建构了设计师视角下“优秀设计中”的设计知识流动理论模型(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Design Knowledge Flow in "Good Design",简称DKF-GD模型)。谢友柏院士提出了分布式资源环境下设计知识流动的四种类型:设计知识在主导设计的企业内部的流动、有知识需求的企业和提供知识资源单位之间的的知识流动、提供知识资源单位内部的知识流动和不具备知识服务但仍可以被学习和使用的设计知识的流动.“优秀设计”中的设计知识作为分布式资源环境中的第四类设计知识流,为设计师提供设计知识资源,以此支撑和补充第一类和第三类设计知识流动。在其视阈下研究了知识流动的动力机制、特征、流动要素和流动过程,并建构了设计知识流动的理论模型。(2)针对DKF-GD模型的要素,通过实证研究明确“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流动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从知识提供者特征、知识接受者特征、设计知识特征、设计知识流动渠道特征和设计知识流动环境特征五个方面提出理论假设模型,并基于文献明确了变量的操作化定义和测量指标。通过实证研究对理论假设进行科学检验,采用随机抽样回收358份有效问卷,检验结果证实设计奖的专业性、客观性、影响力,“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的有用性和相容性,设计师的接受意愿和吸收能力,大众传播渠道有效性、人际传播渠道有效性和中介传播渠道有效性以及组织创新氛围和当地设计文化水平是关键影响因素.(3)针对DKF-GD模型的过程,通过质性研究分析了设计知识的演化过程,并明确设计师所关注的设计知识类型是设计情境知识、设计对象知识和设计规范知识。为明确设计师所获得设计知识对设计能力的作用,设计“承载不同设计知识的图片对设计效果的影响”的单因素三水平实验。实验证明“优秀设计”中的设计情境知识可以在概念发散阶段帮助设计师提高情境发散和情境创新程度,设计对象知识可以在设计阶段提升设计造型创新程度和细节表现程度。(4)提出基于DKF-GD模型的设计应用流程。建立设计情境知识、设计对象知识和设计规范知识的本体框架,建立三者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取出知识拆解与提取、知识组合、知识互构等六种基于知识的设计创新策略。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建立了基于“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流动的设计流程,并通过“儿童智能学习产品”的案例验证其合理性和有效性,探索“优秀设计”中的设计知识支持和补充第一类和第三类设计知识流的路径。DKF-GD模型丰富了分布式资源环境下设计知识流动,为工业设计师利用已有知识提升设计能力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路径,使政府、企业、设计组织等相关的主体能够关注,共同助力设计能力的提升,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来响应国家政策。
张金艳[6](2020)在《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转型经济背景下,面对诸多挑战,企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依靠创新,除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等传统创新方式之外,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创新方式,以其独有的优势被企业所认可。但是,企业要不要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何时创新?以及如何创新?等问题一直未被解决。高管团队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商业模式创新的设计者,为了制定可行的商业模式创新策略,常常向咨询公司、合作伙伴、朋友等进行咨询,以期获得更多的建议和信息来帮助他们决策。那么,高管团队的这种建议寻求行为对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决策制定有何影响?很值得思考。本研究基于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和回顾,以行为决策理论和信息处理理论为基础,结合现有研究成果,紧紧围绕“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如何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这个问题,深入探讨行为视角下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理。首先,本研究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并对高管团队建议寻求、解释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其次,通过探索性多案例研究,借助三个典型公司探寻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理,并提出初始研究命题。然后,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对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在机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探讨,提出更细化的研究假设,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高管团队建议寻求——解释——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模型。最后,严格按照问卷调查法的原则和程序,进行问卷设计、小样本调研,通过正式问卷发放来收集相关数据,并利用一系列科学的实证方法,对本研究提出的假设进行有效地检验和论证。根据有效的实证分析,主要的结论包括:第一,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能够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具体地,高管团队内部建议寻求和高管团队外部建议寻求均能够促进企业进行效率型和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但高管团队内部建议寻求更有利于企业进行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而高管团队外部建议寻求则更有利于企业进行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第二,高管团队对商业模式创新问题的解释在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但是不同的解释所起的中介作用不同。具体地,高管团队内、外部建议寻求能够通过提升高管团队对商业模式创新问题的机会解释,进而对效率型和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但高管团队内、外部建议寻求通过提升威胁解释负向影响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另外,高管团队内、外部建议寻求通过提升矛盾解释正向影响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负向影响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第三,高管团队异质性在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但是,高管团队外部建议寻求对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以及高管团队内部建议寻求对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更容易受到高管团队异质性的影响。第四,环境动态性在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且调节效应强度不同。相较于外部建议寻求,高管团队内部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更容易受到环境动态性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从高管团队行为视角出发,探讨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联机制,超越了以往仅用高管团队人口统计学或个人层面的相关属性特征来解释商业模式创新的问题;第二,从辩证视角出发,将高管团队对商业模式创新问题的解释划分为机会解释、威胁解释和矛盾解释,弥补了仅从极端维度(机会解释和威胁解释)考虑战略行为的遗憾;第三,提出了高管团队建议寻求、解释和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明确了高管团队建议寻求通过其对商业模式创新问题的解释进而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过程。最后,根据得出的相关结论,本研究提出促进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管理启示,并阐述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和未来所要研究的内容。
崔彤[7](2020)在《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化对策研究 ——以河南永煤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大作用。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素养,加强企业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必须积极应对新时代的一系列新挑战,不断改进和优化其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更好满足企业自身发展和职工发展的多重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效:始终坚持占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具备了相对成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积累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当然,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业已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包括国有企业所处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国有企业自身改革发展中内部出现的新问题的挑战、新兴媒体广泛普及带来的挑战等。对标新时代的目标要求,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仍然不足,导致实际工作中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有待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与时俱进的程度不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仍然比较传统与老套;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缺乏应有的力度。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的急剧变革导致职工思想观念的快速变化;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够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一定程度上脱离职工的思想和工作生活实际;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不足,导致吸引力不强和实际效果不佳;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水准不能满足新时代需要。针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与原因,必须把握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遇,进一步创新和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包括: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准则;坚定落实党的领导,以党建创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落实“专兼结合、一岗双责”的任职方式,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新机制;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完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载体手段,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力基础;精准满足职工发展的需要,增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效果。
万东灿[8](2020)在《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核心。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深度调整,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均把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能否掌握核心技术,能否不在关键领域受制于人,只有靠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目前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面临内忧外患,企业创新资金不足,种种迹象表明融资约束严重是制约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对财政金融支持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重视。政策性金融是政府与市场,财政与金融的有机结合体。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财政赤字压力加大,金融市场资源配置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发挥好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引领作用是一个重要课题。然而,目前学界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系统性研究并不多见。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式,围绕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能够发挥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作用,作用效果如何以及如何优化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用等问题,系统性的研究政策性金融支持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定位、作用机制、功能优势以及在实践中的具体措施、作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本文的研究具体通过以下部分展开:一是通过梳理关于财政政策和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作用影响,以及产权性质、企业规模等企业内部特征对财政金融支持企业创新影响的国内外文献,为后续分析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提供文献支撑。二是通过梳理与本文研究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包括创新经济学理论、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和政策性金融理论,从而把创新的双重属性和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机制相对接,并构建支持企业创新的财政金融协同组合模式。为财政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分工与协同配合提供理论支持,并为系统论证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机理和作用优势打下理论基础。三是系统性分析在新时期,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定位领域、作用要素、分工机制和功能优势。从理论角度提出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需要政府与市场协同作用的支持环境,而政策性金融能够发挥好财政与金融的协同优势,实现政策性、市场性和专业性的统一,有效分担企业创新面临的公共风险和私人风险,促进企业提升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四是从现实出发,分析作为履行政策性金融职能主体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和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措施、效果和不足,及在支持过程中的全面风险管理,和面临的内外部问题和困难,从而进一步论证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的综合优势,厘清了制约政策性金融作用发挥的因素。五是基于理论和现实构造实证模型进行分析。以符合“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的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政策性金融对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支持作用。同时结合企业内部异质性特征,包括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因素,探究企业异质性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效果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策性金融对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国有产权性质能够显着提升政策性金融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而对提升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不显着。企业规模增长对政策性金融促进企业创新投入的作用不显着,但能够显着提升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企业年龄增长对政策性金融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但对于提升企业创新产出的抑制作用不显着。六是以进出口银行支持我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为案例,结合前述理论与实证分析,剖析进出口银行在支持我国船舶工业创新和产品升级方面的定位、措施和效果。探讨进出口银行在提升国有船舶企业创新产出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指出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所面临的内外部问题,并借鉴造船强国日韩的国际经验,为后续政策建议的提出提供参考。基于上述研究分析,本文得出重要结论,具体如下:首先,创新的双重属性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与市场协同作用的支持环境。政策性金融作为政府和市场的结合体,具有财政和金融的组织协同机制。政策性金融通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分担创新风险,在专业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其次,政策性金融对国有企业创新产出的支持效果还不够理想,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年轻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和覆盖面相对不足,精准高效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最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存在摇摆,经营管理和制度体系建设还不够到位。相关政府部门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措施,经营授权,监管考核等机制还不够完善,制约着政策性金融作用优势的发挥。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从优化政策性金融的支持措施、深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和完善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支持入手,为更好的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用提出一揽子综合改进方案:一方面,政策性金融须以企业为中心,明确分工定位,分层分类支持企业创新,同时不断创新支持方式,优化评估体系,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和商业性金融的全面合作。另一方面,政策性金融机构须全面深化改革,强化经营管理体系建设。同时,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在完善授权、监管和激励措施等方面为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支持环境。
宋哲琦[9](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朱辉进[10](202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率先开始了一系列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大改革。农村改革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因而被称之为“启动历史的变革”。40余年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农村市场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进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迫在眉睫,农村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水平,而农村市场化建设是解决目前农村发展中一系列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本研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为主题,旨在通过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发展的历程,总结取得的成就,吸取发展过程中的教训,反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思考。绪论部分论述了本选题的背景、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三个层面分类总结了国内学者关于农村市场化建设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本文的观点和看法,还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研究的创新和不足。第一章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概念,简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概述了我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的五个阶段,分析每一个阶段农村市场化建设的重点。第二章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现状,包括农村市场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和获得的经验,总结了当前我国农村市场化建设过程中,思想和实践层面存在的多方面问题。第三章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改革和创新的思考,包括进一步推进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明确政府和市场各自的边界和职能范围、逐步推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个方面。
二、关于企业创新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企业创新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管理者认知风格、创新导向、知识创造过程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管理者认知风格研究综述 |
2.2 创新导向研究综述 |
2.3 知识创造过程研究综述 |
2.4 创新绩效研究综述 |
2.5 制度环境研究综述 |
2.6 小结 |
第3章 研究框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 研究框架的理论基础 |
3.2 研究框架 |
3.3 研究假设 |
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 |
4.1 研究过程概述 |
4.2 研究工具 |
4.3 量表修订 |
第5章 实证分析 |
5.1 正式调研分析 |
5.2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5.3 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
5.4 描述性分析和相关分析 |
5.5 假设检验 |
5.6 研究结果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3 管理建议 |
6.4 研究局限 |
6.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研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高管团队异质性、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三节 论文结构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研发创新 |
第二节 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 |
第四节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高层梯队理论 |
二、社会类化理论 |
三、群体决策理论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高管团队的范围界定 |
二、高管团队异质性的概念与维度划分 |
三、企业研发投入的概念 |
四、政府补助的概念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 |
一、职业背景异质性与研发投入 |
二、学历异质性与研发投入 |
三、性别异质性与研发投入 |
四、年龄异质性与研发投入 |
五、任期异质性与研发投入 |
六、持股异质性与研发投入 |
七、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变量测量 |
一、被解释变量 |
二、解释变量 |
三、调节变量 |
四、控制变量 |
第二节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三节 模型设定 |
第五章 实证研究过程 |
第一节 预研究 |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相关性分析 |
第四节 回归分析 |
一、高管团队异质性与研发投入 |
二、政府补助的调节效应 |
第五节 进一步检验 |
一、多重共线性检验 |
二、稳健性检验 |
第六节 数据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对企业的启示:管理建议 |
第三节 论文的局限性 |
第四节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目录 |
(3)双元创业即兴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的关键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组织双元理论 |
2.1.2 组织学习理论 |
2.1.3 动态能力理论 |
2.1.4 社会认知理论 |
2.2 创业即兴研究综述 |
2.2.1 创业即兴的内涵及核心要素 |
2.2.2 创业即兴的类别、维度与测量 |
2.2.3 创业即兴的相关研究进展 |
2.2.4 研究评述 |
2.3 创业学习研究综述 |
2.3.1 创业学习的内涵 |
2.3.2 创业学习的维度 |
2.3.3 创业学习的相关研究进展 |
2.3.4 研究评述 |
2.4 战略柔性研究综述 |
2.4.1 战略柔性的内涵 |
2.4.2 战略柔性的维度 |
2.4.3 战略柔性的相关研究进展 |
2.4.4 研究评述 |
2.5 集体效能感研究综述 |
2.5.1 集体效能感的内涵 |
2.5.2 集体效能感的维度与测量 |
2.5.3 集体效能感的相关研究进展 |
2.5.4 研究评述 |
2.6 新创企业绩效研究综述 |
2.6.1 新创企业绩效的内涵 |
2.6.2 新创企业绩效的维度与测量 |
2.6.3 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 |
2.6.4 研究评述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元创业即兴对新创企业绩效影响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
3.1 理论预设 |
3.2 案例研究设计 |
3.2.1 案例研究概述 |
3.2.2 案例研究步骤 |
3.3 案例研究方法 |
3.3.1 探索性案例研究选取 |
3.3.2 案例描述 |
3.3.3 数据收集及信效度保障 |
3.4 案例分析 |
3.4.1 突发事件的界定 |
3.4.2 数据编码与分析 |
3.4.3 案例内分析 |
3.5 跨案例结果讨论与初始假设命题提出 |
3.5.1 双元创业即兴、创业学习与新创企业绩效 |
3.5.2 双元创业即兴、战略柔性与新创企业绩效 |
3.5.3 创业学习、战略柔性与新创企业绩效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4.1 理论模型的提出 |
4.2 研究假设 |
4.2.1 双元创业即兴与新创企业绩效 |
4.2.2 创业学习的中介作用 |
4.2.3 战略柔性的中介作用 |
4.2.4 创业学习和战略柔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
4.2.5 集体效能感的调节作用 |
4.2.6 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设计 |
5.1 研究设计路径选择 |
5.1.1 问卷调查方法设计的合理性 |
5.1.2 问卷设计过程 |
5.1.3 问卷设计的注意事项 |
5.2 变量测量 |
5.2.1 解释变量 |
5.2.2 中介变量 |
5.2.3 被解释变量 |
5.2.4 调节变量 |
5.2.5 控制变量 |
5.3 预调研及问卷修正 |
5.3.1 预调研数据收集 |
5.3.2 预调研问卷检验 |
5.3.3 问卷修正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6.1 正式调研样本与数据收集 |
6.1.1 调研对象的选择 |
6.1.2 调研地点的选择 |
6.1.3 问卷发放与收集 |
6.1.4 样本特征 |
6.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2.1 信度分析 |
6.2.2 效度分析 |
6.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6.4 数据汇聚性分析 |
6.5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
6.6 假设检验 |
6.6.1 双元创业即兴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检验 |
6.6.2 创业学习在双元创业即兴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6.6.3 战略柔性在双元创业即兴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6.6.4 多个并列中介效应和链式中介效应检验 |
6.6.5 集体效能感的调节效应检验 |
6.6.6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6.7 稳健性检验 |
6.8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8.1 研究结果汇总 |
6.8.2 研究结果讨论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2.1 理论贡献 |
7.2.2 管理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3.1 研究局限 |
7.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查问卷A(用于创业领导者) |
附录3 调查问卷B(用于创业员工)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设计师视角下工业设计奖的设计知识流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提升制造业设计能力的迫切需求 |
1.1.2 设计师提升设计能力的路径有限 |
1.1.3 对工业设计奖的价值反思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工业设计奖产生背景及发展 |
1.3.3 工业设计奖研究现状 |
1.3.4 知识流动研究现状 |
1.3.5 设计知识流动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工业设计奖与设计知识的关系建构 |
2.1 设计知识 |
2.1.1 知识的研究视角 |
2.1.2 设计知识的内涵 |
2.1.3 设计知识的类别 |
2.1.4 设计知识的来源 |
2.2 工业设计奖与设计知识 |
2.2.1 知识筛选工业设计奖筛选出“优秀设计” |
2.2.2 知识载体: “优秀设计”物化优质设计知识 |
2.3 “优秀设计”中物化的设计知识类别 |
2.3.1 “优秀设计”的标准 |
2.3.2 “优秀设计”包含的四类设计知识 |
2.4 小结 |
第三章 设计师视角下工业设计奖的设计知识流动 |
3.1 知识流动 |
3.1.1 知识流动理论 |
3.1.2 知识流动的主要模型与要素分析 |
3.1.3 知识流动的效果 |
3.2 设计知识流动 |
3.2.1 设计知识流动的概念 |
3.2.2 分布式资源环境下设计知识流动的四个类别 |
3.2.3 第四类设计知识流视阈下设计奖的设计知识流动 |
3.3 “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流向设计师的动力机制 |
3.3.1 设计师的知识需求是内部驱动力 |
3.3.2 工业设计奖推广本质是外部推动力 |
3.3.3 设计师间的知识势差是客观因素 |
3.3.4 设计知识流动的特征 |
3.4 “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流向设计师的理论假设 |
3.4.1 设计知识流动模型的要素 |
3.4.2 设计知识流动模型的过程 |
3.4.3 “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流动的理论模型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DKF-GD要素的实证研究 |
4.1 设计知识流动效果的定义 |
4.2 设计知识流动效果影响因素提取 |
4.2.1 通过文献获得影响因素 |
4.2.2 专家访谈获得影响因素 |
4.2.3 变量确定 |
4.3 变量定义与相关假设 |
4.3.1 设计知识特征与接受意愿 |
4.3.2 知识提供者特征与接收意愿 |
4.3.3 知识接受者特征与知识流动效果 |
4.3.4 知识流动渠道特征与知识流动效果 |
4.3.5 知识流动环境特征与知识流动效果 |
4.4 变量设计及测量指标 |
4.4.1 设计知识特征 |
4.4.2 知识提供者特征 |
4.4.3 知识接受者的特征 |
4.4.5 知识流动渠道 |
4.4.6 知识流动环境特征 |
4.4.7 知识流动效果 |
4.5 数据回收及量表质量分析 |
4.5.1 问卷设计与数据回收 |
4.5.2 量表质量分析 |
4.5.3 相关性分析 |
4.6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研究假设的检验 |
4.6.1 回归模型的评估标准 |
4.6.2 知识特征与接收意愿的回归分析 |
4.6.3 知识提供者因素与接受意愿的回归分析 |
4.6.4 知识接收者特征与知识流动效果的回归分析 |
4.6.5 知识流动渠道特征与知识流动效果的回归分析 |
4.6.6 知识流动环境与知识流动效果的回归分析 |
4.7 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 |
4.8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DKF-GD过程的演化及提升作用研究 |
5.1 基于知识流动的知识演化及影响因素映射关系研究 |
5.1.1 研究目的及方法 |
5.1.2 基于知识流动过程的知识演化 |
5.1.3 基于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映射关系 |
5.2 所获设计知识提升设计能力的实验研究 |
5.2.1 实验设计 |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3 实验小结与讨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DKF-GD的设计流程构建与实践 |
6.1 设计师获得的设计知识表达与关系建构 |
6.1.1 三类设计知识的提取与表达 |
6.1.2 三类设计知识间的映射关系 |
6.2 设计师应用设计知识的设计创新策略 |
6.3 基于DKF-GD的设计流程 |
6.3.1 总设计流程 |
6.3.2 核心环节 |
6.4 基于DKF-GD的设计实践 |
6.4.1 项目背景及设计需求 |
6.4.2 确定概念方向 |
6.4.3 概念设计 |
6.4.4 案例总结 |
6.5 小结 |
结论 |
研究关键发现 |
DKF-GD模型及发展建议 |
研究创新点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五个国外工业设计奖简介 |
附录B 四个国内工业设计奖简介 |
附录C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D 专家访谈获得的影响因素整理 |
附录E 设计奖设计知识流动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F 知识演化及映射关系研究所使用“优秀设计” |
附录G 参与知识演化及映射关系研究的设计师信息 |
附录H 知识演化及映射关系研究的访谈提纲 |
附录I 参与实验的设计师信息 |
附录J 实验所使用的“优秀设计” |
附录K 设计师在概念发散阶段检索的54个“优秀设计” |
(6)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行为决策理论 |
2.1.2 信息处理理论 |
2.2 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
2.2.1 商业模式的起源与内涵 |
2.2.2 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 |
2.2.3 商业模式创新的分类 |
2.2.4 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的相关研究 |
2.3.1 建议寻求的原因 |
2.3.2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的内涵 |
2.3.3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的来源与分类 |
2.3.4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企业创新和绩效的影响 |
2.4 解释的相关研究 |
2.4.1 认知基础研究 |
2.4.2 解释的概念 |
2.4.3 解释的分类 |
2.4.4 解释的影响因素 |
2.5 高管团队异质性的相关研究 |
2.6 环境动态性的相关研究 |
2.7 文献评述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探索性案例分析 |
3.1 案例研究方法 |
3.1.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3.1.2 案例研究的步骤 |
3.2 案例设计 |
3.2.1 理论预设 |
3.2.2 案例选择 |
3.2.3 数据收集 |
3.2.4 数据分析 |
3.3 DQ公司案例描述与分析 |
3.3.1 DQ公司简介 |
3.3.2 DQ公司通过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开展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践 |
3.3.3 DQ公司案例内分析 |
3.4 FZ公司案例描述与分析 |
3.4.1 FZ公司简介 |
3.4.2 FZ公司通过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开展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践 |
3.4.3 FZ公司案例内分析 |
3.5 SJ公司案例描述与分析 |
3.5.1 SJ公司简介 |
3.5.2 SJ公司通过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开展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践 |
3.5.3 SJ公司案例内分析 |
3.6 跨案例分析与命题提出 |
3.6.1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商业模式创新 |
3.6.2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解释 |
3.6.3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解释与商业模式创新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4.1 理论模型构建 |
4.1.1 高管团队与商业模式创新 |
4.1.2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在联系 |
4.1.3 理论模型构建 |
4.2 假设提出 |
4.2.1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 |
4.2.2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解释的影响 |
4.2.3 解释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 |
4.2.4 解释的中介作用 |
4.2.5 高管团队异质性的调节作用 |
4.2.6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5.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1.1 问卷设计思路与结构 |
5.1.2 问卷设计的过程 |
5.1.3 问卷的偏差控制 |
5.2 变量的测量 |
5.2.1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的测量 |
5.2.2 商业模式创新的测量 |
5.2.3 解释的测量 |
5.2.4 高管团队异质性的测量 |
5.2.5 环境动态性的测量 |
5.2.6 控制变量 |
5.3 统计分析方法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3.3 因子分析 |
5.3.4 相关分析 |
5.3.5 回归分析 |
5.4 预调研实施与结果 |
5.4.1 小样本的收集与选择 |
5.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3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
6.1 数据收集与统计 |
6.1.1 调研对象 |
6.1.2 数据收集与选择 |
6.1.3 样本描述 |
6.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6.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6.2.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2.3 量表的效度检验 |
6.3 相关性分析 |
6.4 假设检验及分析 |
6.4.1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证分析 |
6.4.2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解释的实证分析 |
6.4.3 解释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证分析 |
6.4.4 解释中介作用的实证分析 |
6.4.5 高管团队异质性调节作用的实证分析 |
6.4.6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的实证分析 |
6.4.7 稳健性分析 |
6.4.8 研究假设检验汇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果讨论 |
7.1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影响的结果分析 |
7.2 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解释的影响结果分析 |
7.3 解释对商业模式创新影响的结果分析 |
7.4 解释中介作用的结果分析 |
7.5 高管团队异质性调节作用的结果分析 |
7.6 环境动态性调节作用的结果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管理启示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化对策研究 ——以河南永煤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析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2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及新挑战 |
2.1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与特点 |
2.2 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
2.3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
2.4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机遇 |
3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就和问题——以河南永煤集团为例 |
3.1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情况调研 |
3.2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成就 |
3.3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
4 优化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建议 |
4.1 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准则 |
4.2 坚定落实党的领导以党建创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
4.3 落实“专兼结合、一岗双责”的任职方式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新机制 |
4.4 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完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 |
4.5 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载体手段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 |
4.6 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力基础 |
4.7 精准满足职工发展的需要增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调查问卷(企业职工卷) |
附录2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访谈提纲(企业职工)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理论与现实意义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1 先进制造业 |
1.2.2 企业技术创新 |
1.2.3 政策性金融 |
1.3 研究内容、逻辑框架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2 逻辑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财政政策影响企业创新的国内外文献研究 |
2.1.1 财政政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
2.1.2 财政政策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 |
2.1.3 企业异质性对财政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影响 |
2.2 金融发展影响企业创新的国内外文献研究 |
2.2.1 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
2.2.2 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 |
2.2.3 企业异质性对金融发展促进企业创新的影响 |
2.3 政策性金融的国内外文献研究 |
2.3.1 政策性金融概述 |
2.3.2 政策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2.4 文献评述 |
2.4.1 财政政策影响企业创新的文献评述 |
2.4.2 金融发展影响企业创新的文献评述 |
2.4.3 政策性金融文献评述 |
3 理论基础 |
3.1 创新经济学理论 |
3.1.1 技术创新理论 |
3.1.2 企业创新理论 |
3.1.3 创新的私人属性和公共属性 |
3.2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
3.2.1 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理论 |
3.2.2 政府干预理论 |
3.2.3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模式 |
3.2.4 政府与市场促进创新的作用机制 |
3.3 支持企业创新的财政金融协同组合模式 |
3.3.1 财政支持企业创新的作用方式和不足 |
3.3.2 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作用方式和不足 |
3.3.3 财政金融协同支持企业创新的模式构建 |
3.4 政策性金融理论 |
3.4.1 政策性金融的本质、特点和功能 |
3.4.2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界定和分类 |
3.5 本章小结 |
4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 |
4.1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
4.1.1 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重要性和现实困境 |
4.1.2 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风险和私人风险 |
4.1.3 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需要政府与市场协同作用的支持环境 |
4.1.4 财政补贴和商业性金融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 |
4.2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定位和领域 |
4.2.1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定位 |
4.2.2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作用领域 |
4.2.3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比较 |
4.3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要素和分类 |
4.3.1 服务主体分类 |
4.3.2 服务工具分类 |
4.3.3 服务对象分类 |
4.3.4 政府支持与监管分类 |
4.4 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分工 |
4.4.1 政策性银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分工 |
4.4.2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分工 |
4.4.3 政策性银行与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协同配合 |
4.5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功能和优势 |
4.5.1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功能 |
4.5.2 政策性金融提升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优势 |
4.6 本章小结 |
5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践 |
5.1 国家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举措 |
5.1.1 国家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顶层设计 |
5.1.2 国家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专项措施 |
5.2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措施、效果和不足 |
5.2.1 政策性银行的支持措施、效果和不足 |
5.2.2 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支持措施、效果和不足 |
5.3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 |
5.3.1 政策性金融体系运行过程中的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 |
5.3.2 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全面风险管理 |
5.4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 |
5.4.1 政策性金融机构定位与运行管理问题 |
5.4.2 政府部门支持与考核监管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6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 |
6.1 实证分析思路与研究假设 |
6.1.1 实证分析思路 |
6.1.2 研究假设 |
6.2 样本说明和变量选取 |
6.2.1 样本选取说明 |
6.2.2 变量的选取和度量 |
6.3 模型设计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2 政策性金融与企业创新投入的实证分析 |
6.4.3 政策性金融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实证分析 |
6.5 企业异质性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作用的影响分析 |
6.5.1 产权性质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影响 |
6.5.2 企业规模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影响 |
6.5.3 企业年龄对政策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影响 |
6.6 稳健性检验 |
6.7 本章小结 |
7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案例:以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为例 |
7.1 政策性金融支持我国船舶工业的必要性 |
7.1.1 支持船舶工业的战略意义 |
7.1.2 船舶工业的高风险特征 |
7.1.3 我国船舶工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
7.2 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创新升级的措施和效果 |
7.2.1 进出口银行的支持措施 |
7.2.2 进出口银行的支持效果 |
7.3 进出口银行支持国有船舶企业创新的问题分析和对策 |
7.3.1 进出口银行支持两船集团创新的比较分析 |
7.3.2 进出口银行支持两船集团创新产出问题的原因和对策 |
7.4 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面临的困难和国际经验借鉴 |
7.4.1 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面临的困难 |
7.4.2 进出口银行支持船舶工业的国际经验借鉴 |
8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具有作用优势 |
8.1.2 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存在不足 |
8.1.3 制约政策性金融作用发挥的因素须改善 |
8.2 政策建议 |
8.2.1 对政策性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建议 |
8.2.2 对政策性金融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9)《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及探索历程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正确认识市场与市场经济 |
二、正确认识市场化与农村市场化 |
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够有机结合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
一、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构建 |
二、江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 |
三、胡锦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巩固 |
四、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探索历程 |
一、农村市场化建设试验阶段(1978—1984) |
二、农村市场化全面探索阶段(1985—1991) |
三、农村市场化全面推进阶段(1992—2001) |
四、农村市场化综合改革阶段(2002—2011) |
五、农村市场化深化改革阶段(2012—至今)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
一、培育了多元化的农村市场经营主体 |
二、探索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 |
三、塑造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
四、提高了农村市场对外开放程度 |
五、构建了农产品市场经济体系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探索的启示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四个原则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中应该谨记的三条经验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思想上存在的误区 |
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三、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改革和创新的思考 |
第一节 进一步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 |
一、深化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 |
二、深化农村资金要素市场化改革 |
三、深化农村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改革 |
第二节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
一、划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 |
二、强化农村市场自身建设 |
三、加强政府和市场互动效率 |
第三节 逐步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一、适度规模经营要“适度” |
二、适度规模经营的三种主要模式 |
第四节 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一、引导绿色农业经济发展 |
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三、扶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关于企业创新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管理者认知风格、创新导向、知识创造过程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 魏钊. 吉林大学, 2021(01)
- [2]高管团队异质性、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研究[D]. 江姚.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双元创业即兴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 徐广平. 吉林大学, 2021(01)
- [4]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5]设计师视角下工业设计奖的设计知识流动研究[D]. 周坤.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5)
- [6]高管团队建议寻求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D]. 张金艳. 山东大学, 2020(04)
- [7]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化对策研究 ——以河南永煤集团为例[D]. 崔彤.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4)
- [8]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D]. 万东灿.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9]《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化建设研究[D]. 朱辉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