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看中国古代的太阳崇拜

从考古看中国古代的太阳崇拜

一、考古所见中国古代的太阳崇拜(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军,邹沁园[1](2021)在《云南文山岩画的多样性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山岩画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岩画遗址,它数量众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具有多样性的风格特征,不仅有西南岩画系统的特征,而且还兼具东南岩画系统和北方岩画系统的特点。多样性风格是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反映,是古代民族迁徙、融合的重要见证,多样性的风格特征更显示出文山岩画的创作族属并非单一族属。文山岩画的创作族属兼有濮人和越人,在后世的发展中,部分濮人和越人呈现出了逐渐融合的趋势。濮人和越人融合之后最为直接的后裔为今壮傣民族,亦即文山岩画的创作族属为今天的壮族、布依族、侗族、傣族、水族等。

马腾蛟[2](2020)在《铜鼓鼓面羽人纹与鸟纹的位置新探》文中研究说明羽人纹与鸟纹是中国古代铜鼓上常见的两种纹饰,在铜鼓的鼓面、鼓胸、鼓腰均有分布,在鼓面上出现得较多。铜鼓鼓面上的羽人纹与鸟纹似乎存在一种确定的位置关系,即羽人纹所处的位置一定比鸟纹的位置更靠近鼓面中心的太阳纹。本文就这一现象结合古代的岩画、太阳崇拜、纹饰演变方面提出一些对这一现象可能的解释。

殷亚欣[3](2021)在《先秦时期泰山信仰研究》文中指出

秦倩倩[4](2021)在《先秦“鸾”类器物审美研究》文中提出“鸾”类器物作为重要礼器,贯穿整个周代,在反映当时独特的社会文化面貌与审美风尚方面,意义重大。本文以“鸾”类器物为研究对象,从视觉与听觉两个角度具体分析“鸾”类器物所折射的文化内涵,以此建构“鸾”类器物的审美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初步窥探“鸾”类器物美学的基本特征。本文首先对“鸾”类器物进行释名,并就器型作分类整理。通过比对先秦文献材料与相关考古材料,发现“鸾”类器物主要有銮铃与鸾刀。结构上,二者均由三部分组成,且都有铃首,故可将“鸾”类器物定义为以铃首与其他部件相组合而成的器物。如銮铃由铃首、铃颈与銎座组成,鸾刀由铃首、刀柄与刀身组成。对“鸾”类器物分类整理,可将銮铃分为五种类型,将鸾刀分为四种类型。整体看,銮铃与鸾刀器型演变规律相似,均以铃首的演变为主线,西周早期銮铃与鸾刀铃首为灯笼状或鸟首形状,后来逐渐演变为带有宽扁外缘的球体铃首,最后铃球的宽边外缘逐渐变窄或消失,二者的风格均趋于简洁素雅。就视觉表征而言,“鸾”类器物的主要部件有铃首、銎座与铃颈。其中,铃首比类太阳与鸟,銎座比类祭台,铃颈比类宇宙山。整体而言,其结构指涉太阳崇拜,是融合太阳神鸟创世神话与四时、四方时空自然观于一体的符号化呈现。二者异构同质,均与周人社会秩序之建构息息相关,其中,创世观涉及王权合法性起源及维护诸核心策略,时空自然观则直接引导“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之王朝疆域认知的生成。听觉表征则围绕“鸾”器之声在重大祭祀和贵族乘车礼仪中,作为仪节引领、规范之标志而展开,揭示其乃是作为“乐”之特殊形态存在之真相,并由此在“乐—德”相应的礼乐阐释框架中,还原其作为通神、知识生产、君子修身、王权确立载体的多元声音叙事本质。基于以上认识,可于整体结构层面,揭示鸾类器物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复合型审美本质,具体表现是:一是作为视听合一的“天人观”理论生成之模型。即器型及声音相交织作为一种叙事结构,暗合先秦“天人观”理论生成的基本路径。二是作为政治“天命观”生成与实践的述行结构。即器物在承载“天人观”理论表达同时,通过神话、乐内在的“自然秩序勾连社会秩序”之转换机制,实现了制造现实社会礼乐秩序的述行功能。三是作为礼乐社会理想人格养成的实践范本。即在具体的礼乐社会中,“鸾”类器物具有规范社会各阶层身份等级,建构身份认同,塑造社会理想人格典范功能。最后,本文在“鸾”类器物审美本质生成的基础上,初步揭示“鸾”类器物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比类思维、器物述行与“视听合一”文质观具象呈现三大方面。

张亚莎,管佳宁[5](2020)在《湖北随州太阳神岩画初探——兼议中国太阳神岩画图像的演变轨迹》文中认为湖北随州发现大量凹穴岩画,同时还发现一幅"太阳神岩画"。太阳神之炎帝神话传说,在湖北随州有极为深厚的史学、神话传说与民俗学的人文环境基础,考古学发现更证实太阳纹符号在这个地区不仅出现年代早,且传统一直在持续。随州所谓太阳神岩画,由最早的一个同心圆为其核心,在此基础上添加双目而形成"人面像",再刻画上象征着光芒的芒线,一个人格化的太阳神图形得以出现。中国各地的岩画里,存在着太阳作为自然形态的图像与太阳已被神格化的超自然形态的图像这两种类型,那么,这两种类型的"太阳岩画"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岩画中的"太阳崇拜"又是如何从自然形态走向超自然形态?通过随州太阳神岩画调查与研究,我们感觉它的最终图像形成过程,展示的正是在岩画世界里,太阳这一图形题材,是如何从自然形态走向神格化形态的图像演变之轨迹。

边荣伟[6](2020)在《大汶口文化彩陶分期与分区研究》文中指出彩陶是大汶口文化极具特色的文化因素之一,自大汶口文化早期延续至晚期,广泛分布于海岱地区。目前,发掘、调查采集发现的彩陶器有近300件,另有大量彩陶残片,彩陶资料十分丰富。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汶口文化彩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丰硕,但对大汶口文化彩陶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期和分区研究仍有不足,更缺乏对彩陶背后隐藏的社会涵义的探讨。本文旨在运用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方法对大汶口文化彩陶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期与分区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区域的彩陶进行比较研究,探析彩陶在海岱地区内的时空流布。此外,将彩陶放归于遗迹单位,探讨彩陶背后隐藏的社会涵义,包括其使用功能及其与社会复杂化的关系等问题。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本课题的研究概况以及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第一章: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分布与典型遗址。本章主要介绍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发现、分布和出土彩陶的典型遗址。第二章: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分期研究。在前人对大汶口文化分期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彩陶出土的层位关系及器形的类型学分析,将大汶口文化彩陶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五个发展时期。对彩陶纹样做了类型分析并统一定名。总结了彩陶不同发展时期的特征。第三章: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分区研究。在分期研究的基础上,将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分布区域划分为鲁中南、苏北、鲁中北、鲁西北、鲁东南、胶东、鲁豫皖交界区七个区域,并总结了彩陶的区域特征。第四章: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区域比较。从彩陶器形和纹样入手,着重对鲁中南、苏北、鲁中北、胶东、鲁西北等五个地区的彩陶进行了相互间的对比分析,总结了各区域彩陶发展的异同。第五章:大汶口文化彩陶的时空流布。在彩陶分期和分区的基础上,根据各区域彩陶发展的异同,分析了彩陶Ⅱ、Ⅲ、Ⅳ期时在海岱地区内的传播路线。第六章:大汶口文化彩陶的社会涵义。通过分析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出土单位属性,探讨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彩陶的使用功能。将彩陶与墓葬形态相联系,通过墓葬形态体现的社会等级划分,探讨了彩陶与社会复杂化之间的关系。第七章:结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观点,并指出了研究不足之处。

齐景怡[7](2020)在《构成形式中的发射及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大众审美认知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企业形象、包装、广告等平面设计的需求越来越高。在平面设计中发射形式的运用能够给作品带来更新颖的视觉活力。发射作为构成形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让观者感受到数学、物理学、力学等学科理性的编排与组合,同时也饱含着感性的审美认知。在目前在艺术实践中,发射以多样的形式被普遍运用到各类艺术创作中,尤其是标志设计领域。发射形式的原理研究也日趋成为了当今构成研究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当今对于发射的学术研究局限于单一的设计问题或小类发展史,缺少对于发射形式客观发展原理的总结研究,因此本文对发射的原理展开以下三方面的研究:第一,发射形式的起源。本文主要分析及阐述了发射起源于早期人类对太阳等自然事物的描摹,以及后期人类的太阳崇拜、哲学思想、宗教感召、情感语言等文化因素及通感、形式情感等心理因素对于发射形式的启发作用;第二,从多学科层面对发射形式的成因和发展原理及其发展的必然性进行分析研究。主要从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科技发展、审美需求、心理倾向等层面入手。在前期的资料搜集工作中,本文通过查阅与发射形式相关的文献资料、整理搜集的素材,逐一探讨发射形式发展规律及原理的影响,思考这一形式在历史的进程中得以流传与发展的必然性因素;而后针对古今设计中发射这一特殊表现形式的创作实践及产生原理进行调研,结合所搜集与整理的资料,从发射形式出发,以时代变迁、科技进步、思想观念变革等作为研究的主要理论背景,从庞杂的设计与构成表象中,理清从古至今、从国内外艺术发展到社会发展变迁、从自然科学到学术理论研究中,对发射形式发展原理的影响及其发展脉络;第三,发射形式在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及各国的设计教育体系中的不断完善发展的历史规律及其在标志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本文基于信息传播学和人类形式审美心理,通过对各地的标志设计领域进行了实地与网络的调研,最后结合近年来标志设计的更迭与流行趋势整理资料,重点分析标志设计领域中的发射标志,继而重点分析其独特表现力背后的形式特点、设计原则及应用优势;分析其在概念、形式及传播上的发展变化,并在理论上整合深究其发展原理与各个学科层面的微妙关系。本文通过探索发射形式的客观发展原理及其在发射在当今多元化的信息时代下的发展趋势及应用优势,从而对构成形式的发展产生有益的启示,并帮助我们完善发射这一构成形式的基础知识及原理。

张煜珧[8](2019)在《夏商周祭祀遗存研究》文中认为祭祀遗存是考古遗存类型的一种,这类遗存已有众多发现。夏商周三代处于中国古代国家形成和发展阶段,社会管理方式由血缘管理过渡至地缘管控,是古代社会制度、国家结构和思想观念变化的重要时期,与之存在紧密关联的祭祀活动被赋予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故而,对这一时期祭祀遗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认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夏商周祭祀遗存的梳理,以文献资料为基础,根据祭祀遗存所在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五大类十三小类,对各代和各类祭祀遗存的区位特征、地层和共存物、结构、形制、用牲、用器等指标进行了定性或定量考察,结合动物考古、聚落考古和生业环境研究等成果,辅之以甲骨文、金文、简牍等文字资料对祭祀遗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五大类祭祀遗存中,被确认为祭天的四处遗存,因年代和地域跨度较大暂未呈现出明显的关联性和继承性。祭地遗存中,所发现的一组商时期从早到晚的社祀祭祀遗迹实例,其形态应为商人“立石为社”特征之呈现,而另一组西周中晚期诸侯卿大夫级别的社祀遗存,则显示出周人祭地“攒土为社”的特征,这两组祭祀遗存均可观察到明显的等级性。祖先祭祀分为庙祭和墓祭,梳理各时代宗庙的结构、位置、祭祀坑和规格等信息,可以看出宗庙也存在等级性,此外,各时代的宗庙结构完全不同,但都有祭祀坑的同时,在选址上也逐渐呈现“左祖右社”的趋势;墓祭按照形态分为墓上建筑、墓祭坑和墓内祭祀,考察墓祭遗存的位置和层位关系,可以确定墓祭发生的时间均晚于墓葬。山川祭祀遗存的各项指标因年代和地域跨度较大,受这两个因素影响较为明显,南方用器北方用牲是其中显着的特征,同时,通过对遗存位置的梳理,可以看出祭山和祭川是两个明显不同的祭祀体系。奠基遗存是以建筑或夯土基址为中心,由打地基、安门、置柱、立阶等不同建筑环节的前置祭祀活动而产生,其层位一般不打破夯土或地面,商时期的奠基人牲与房屋朝向呈十字交叉状,房屋的所有指标均与奠基遗存的存在与否没有相关性。城门祭祀遗存发现较少,其埋藏位置较为特殊,正对城门并于路土之下,祭牲摆放极有规律,是典型的的祭祀坑;城墙祭祀遗迹亦较少见,埋藏零散无规律,因此这类祭祀遗存是否存在尚需进一步考察。通过分辨作坊的文化属性,作坊内祭祀应当是商特有的传统,其遗存规模受到作坊规模的影响。盟誓遗址的多个特征与文献记载对应度较高。一般而言,祭祀坑和祭祀场中所用的祭牲和祭器皆较符合所在时代和地域祭祀用牲用器的规律,其中少量的特殊现象,究其实质,也是受到当时当地生业环境的影响。从夏时期开始,祭祀遗存的各类特征组合就有了明显的地域性分野。商时期,商政权核心区和控制区所见的祭祀遗存表现出明显的等级性,聚落级别的高低与祭祀遗存的规模和数量存在正相关关系。西周早期,商周祭祀文化并行。随着周王朝实现了对全国的强力控制,到了西周中晚期,列国祭祀遗存特征与周王朝基本保持一致。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各诸侯国的祭祀则是在周祭祀文化基础上吸收各自的地域传统,形成了诸侯国区域内祭祀亚文化体系。祭祀遗存明显的等级性说明其与国家统治权紧密相连,祭祀活动是由统治阶级主导、参与和进行的。相关文献和秦简牍的内容均说明国家对祭祀活动的管控力量在秦时已深入基层。祭祀遗存的外在形态特征反映出,祭祀文化发展的突变性较为明显,与政权更替相呼应,但实质是与不同族群秉承的祭祀传统和制度直接关联。至秦统一中国后,秦政权继承了周祭祀传统并增益发展成体系,其以统治力量所推行的国家祭祀,最终又在西汉初期被新政权全面接纳并继承。

梁云清[9](2019)在《农业文明与先秦两汉思乡怀人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世界上古老的农业文明国家之一,我国农业在漫长的时间内发展、成熟,进而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农业文明。农业作为古人安身立命之本,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在艺术创作中,都得到了先民极大的关注。从上古时期的农业神话到《诗经》中的农事诗,我们都能感受到先民体现在文学创作中对农业、土地以及血缘宗族的关注与重视,作为与农业、与土地密切相关的思乡怀人诗,更是深受农业文明的影响。诗人离家时总是通过思乡怀人诗来表达对于故土家园、对于家中亲人的思念。除此之外,农业文明也影响着思乡怀人诗抒情模式、意象运用等艺术表现方式。长期农业生产生活形成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使诗人们感物而动,自然万物都是能够触发诗人情感的契机;“冬窟夏庐”的农业生活方式以及农业祭祀活动也影响着秋冬怀归、日暮思亲等抒情模式的形成;思乡怀人诗所运用的意象也大多与农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总而言之,品味先秦两汉时期的思乡怀人诗,我们总是能够感受到农业文明的深刻烙印。

周逸煊[10](2019)在《中国与朝鲜半岛神话图像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神话图像以一种神秘而朴素的视觉语言形式立体地塑造个性鲜明的神话意象并直指主体情感,超越了神话文字与神话口传在表达层面上的局限,是审美意识最为质朴的自然流露与肇始渊源,也是文化价值取向与精神情感架构的真切投影。神话图像作为原始信仰与历史文明的抽象化综合诠释,透视并解析隐匿于神话图像中符号、话语等表征下存在的文本本质,在庸常、琐碎的神话图像背后寻觅“漂移的能指”中潜藏的审美记忆与造型认知的深远根脉,籍此可以重新拾捡遗落于历史浪潮中的文化基因,在众多熟知的遮蔽下得以超越寻常的真知。文化文本所蕴藏的内涵、隐喻、象征在神话图像的历史传承中有意无意地设下一道道“谜语”,将其置于文化比较的框架下进行整体透视,以期在充盈着主体间性的对话中破译“谜语”。在当今整合多个学科知识与突破单一学科壁垒的趋势下,本文以文学人类学和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艺术学领域进行深入的探索,将原本繁复广大而庸常琐碎的神话、图像、文献、民俗等文化信息以神话为主线相串联并视为一个彼此联系的有机整体,尝试建构一种寻觅东方文明宏大框架的构造线索与研究方法,其核心不仅在于结论本身,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求证过程中对于构造线索与研究方法的检验及实践,是人类学在艺术学范畴的延续,亦扮演了文学人类学、艺术人类学等学科的继承者角色。第一章以叶舒宪先生提出的“四重证据法”为神话图像研究的逻辑起点与基础理论依据,将“N级编码理论”与“跨文化比较方法”作为纵横两条研究脉络,辅以时间与空间双重维度媒介于其间,实现二者的视阈汇通,尝试性地构建了一种具有广泛联系性的经纬框架结构作为本文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命名为“N级编码’与’第N命题’立体结构”。第二章深入于历史语境当中援引“狭义神话”与“广义神话”两种神话范围界定概念,综合论述了东方文明中神话及神话图像的一般规律性范畴,籍此基础又追忆了“华夷之辨”与“夷夏之防”两种历史观念,进一步明确地限定了本文中国与朝鲜半岛神话及神话图像的取材范畴。第三章论述了“创世神话”与“感生神话”两种东方神话的基本构成形式,并以此呼应“神话历史化”与“历史神话化”两种神话发展规律,勾勒出具有东方色彩的神话整体构架,继而深入探索了两种神话从意象到图像的嬗变历程,尝试构建了具有东方文明个性的神话图像传承谱系。第四章着眼于创世神话图像中的自然象征与图腾崇拜,首先自“日月崇拜”梳理了创世神话叙事中意象结构的层叠思维,搭建了神话图像世界中初始秩序中由一元化初始意象的开辟转而向二元化对偶意象的衍变、再到二元化对偶意象不断连结与延伸的演进构架;其次以“熊图腾”为探求线索,通过百济画像砖与汉画像石等视觉语言与双方文明系统下文献典籍等文字语言的对照,实现了不同地域文明体系下图像与文献的多重互证互阐,摒弃和省醒对于传统惯用思维的依赖和缺陷,谨慎地提出假设并借助多重证据间的证据间性,呈现出百济画像砖中造型意象元素之间的源流关联,为“鬼纹砖的谜语”的解读铺陈了切实可行的通路,也以此实例证明了本文第一章中提出的“N级编码’与’第N命题’立体结构”研究方法对于突破固有认知的具体可实践性。第五章着眼于感生神话图像中的神圣叙事与灵媒隐喻,首先探析了以“龙崇拜”为主线所衍生的外延性意象的连结与扩展历程,寻觅了从“龙”到“龙虎意象的连结”,再到“四神意象的连结”这一神话意象的层叠谱系关系,并将此目光延伸至对“四灵(五灵)意象的连结”与“麟凤意象的连结”的意象层叠谱系考察,进而梳理了以“龙崇拜”为连结桥梁而形成的意象层叠谱系的历史渊源及发展轨迹;其次依据“鸟崇拜”所衍生的神话意象与神话图像,梳理了其间存在的呼应与对证关系,并依据各个意象中隐喻的重叠部分加以串联,构成一种非时间基准的意象及图像层叠,籍此探寻了“鸟崇拜”神话意象与神话图像在不同文化价值取向的催化下历经分衍与重构、最终融合与交汇于凤凰这一归宿。结语中综合阐述了东方文明中神话图像生发的一般规律、神话图像对于社会文化构建的现实意义、东方文明中审美意识的普遍共性以及东方文明特有的审美情结与最终旨归。

二、考古所见中国古代的太阳崇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考古所见中国古代的太阳崇拜(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文山岩画的多样性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与西南岩画之比较
    (一)蹲式人形图像
    (二)羽饰人形图像
    (三)骑马人形图像
二与东南岩画之比较
    (一)同心圆图像
    (二)蛇形图像
    (三)太阳图像
三与北方岩画之比较
    (一)鹿形图像
    (二)虎形图像
四族属信息

(2)铜鼓鼓面羽人纹与鸟纹的位置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羽人纹与鸟纹在铜鼓中的出现情况
    (一)羽人纹与鸟纹在石寨山型铜鼓和东山铜鼓上的出现情况
    (二)羽人纹与鸟纹在冷水冲型铜鼓上的出现情况
    (三)羽人纹与鸟纹在其他类型铜鼓上的出现情况
二、羽人纹与鸟纹位置关系的几种推测原因
    (一)太阳崇拜
    (二)铜鼓鼓面的太阳纹象征意义有其他可能
    (三)这样的位置分布已经成为铜鼓定式
三、结语

(4)先秦“鸾”类器物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鸾”类器物概述
    第一节 器物释名
    第二节 器物分类
第二章 “鸾”类器物的视觉表征
    第一节 铃首视觉分析
    第二节 銎座视觉分析
    第三节 铃颈视觉分析
    第四节 “鸾”类器物整体结构的视觉叙事
第三章 “鸾”类器物的听觉表征
    第一节 作为仪节规范之标志
    第二节 作为“德”之表征
    第三节 聆听中的声音叙事
第四章 “鸾”类器物审美意义生成
    第一节 视听合一的天人观理论模型
    第二节 政治“天命观”生成与实践的述行结构
    第三节 作为礼乐社会理想人格养成的实践范本
第五章 “鸾”类器物美学特征新探
    第一节 “比类”的审美思维
    第二节 “述行性”的器物
    第三节 “视听合一”的文质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大汶口文化彩陶分期与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范围
    第二节 大汶口文化彩陶研究史回顾
        一 针对大汶口文化彩陶分期与分区的基础性研究
        二 大汶口彩陶与周围地区的对比研究
        三 大汶口文化彩陶艺术研究
        四 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图案解读
        五 彩陶制作工艺和科技分析
        六 中国史前彩陶综合性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分布与典型遗址
    第一节 大汶口文化彩陶分布概况
    第二节 典型遗址介绍
第二章 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分期研究
    第一节 分期依据
    第二节 彩陶纹样的分类
    第三节 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分期
    第四节 分期特征
        一 彩陶Ⅰ期
        二 彩陶Ⅱ期
        三 彩陶Ⅲ期
        四 彩陶Ⅳ期
        五 彩陶Ⅴ期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分区研究
    第一节 鲁中南地区
    第二节 苏北地区
    第三节 鲁中北地区
    第四节 鲁西北地区
    第五节 胶东地区
    第六节 其他地区
    第七节 小结
第四章 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区域比较
    第一节 鲁中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比较
        一 鲁中南地区与苏北地区
        二 鲁中南地区与鲁中北地区
        三 鲁中南地区与鲁西北地区
        四 鲁中南地区与胶东地区
    第二节 苏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比较
        一 苏北地区与鲁中北地区
        二 苏北地区与鲁西北地区
        三 苏北地区与胶东地区
    第三节 其他地区之间的比较
        一 鲁中北地区与鲁西北地区
        二 鲁中北地区与胶东地区
        三 鲁西北地区与胶东地区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大汶口文化彩陶的时空流布
    第一节 大汶口文化彩陶特色的形成
    第二节 Ⅱ期彩陶在海岱地区内的传播
    第三节 Ⅲ期彩陶在海岱地区内的传播
    第四节 Ⅳ期彩陶在海岱地区内的传播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大汶口文化彩陶的社会涵义
    第一节 彩陶使用功能的阶段性变化
        一 大汶口文化早期
        二 大汶口文化中期
        三 大汶口文化晚期
        四 小结
    第二节 社会等级化与彩陶的关系
        一 墓葬等级划分
        二 彩陶数量与墓葬等级的关系
        三 彩陶质量与墓葬等级的关系
        四 小结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构成形式中的发射及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思路
    五、课题关键词界定
第一章 构成形式与发射的基本概念
    1.1 构成形式概念的历史源流
    1.2 平面构成中的构成形式
    1.3 构成形式中的发射
        1.3.1 发射的概念
        1.3.2 发射形式的起源
        1.3.3 发射形式的发展
    1.4 包豪斯设计基础教育中的“发射”形式
        1.4.1 包豪斯的产生背景
        1.4.2 包豪斯时期的历史脉络
        1.4.3 新教育理论体系中的发射
        1.4.4 基础课程中的发射概念
        1.4.5 艺术理性思维中的发射概念
    1.5 世界设计基础教育中的“发射”形式
        1.5.1 美国设计教育中的发射概念
        1.5.2 日本设计教育中的发射概念
        1.5.3 中国港台地区设计教育中的发射概念
        1.5.4 中国大陆设计教育中的发射概念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构成形式中发射的视觉特点分析
    2.1 构成形式——发射
        2.1.1 发射骨格形式
        2.1.2 发射构成形式特点
    2.2 发射的具体形式分析
        2.2.1 基本元素
        2.2.2 关系元素
        2.2.3 形态分类
        2.2.4 空间围合性及规则性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构成形式中发射的原理分析
    3.1 文化层面中的发射及原理分析
        3.1.1 发射图形所传承的图腾信仰
        3.1.2 发射图形所承载的哲学思想
        3.1.3 发射图形所蕴含的情感语言
        3.1.4 发射图形所呈现的民俗文化
        3.1.5 发射图形所传达的宗教价值
    3.2 科技层面中的发射及原理分析
        3.2.1 发射图形与手工业发展的联系
        3.2.2 发射图形与科学发展的关联
        3.2.3 发射图形与生产观念的关系
    3.3 心理层面中的发射及原理分析
        3.3.1 发射图形与通感的联系
        3.3.2 发射图形与形式心理原理的相通性
        3.3.3 发射图形与视知觉心理及形态的关联性
        3.3.4 发射图形与形式审美的关系
    3.4 艺术层面中的发射及原理分析
        3.4.1 发射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发展
        3.4.2 发射图形与构成主义及艺术改革运动的关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发射法则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4.1 发射视觉元素
        4.1.1 点发射标志
        4.1.2 线发射标志
        4.1.3 面发射标志
    4.2 发射关系元素
        4.2.1 同心发射标志
        4.2.2 向心发射标志
        4.2.3 多心发射标志
        4.2.4 离心发射标志
        4.2.5 螺旋发射标志
    4.3 发射形态分类
        4.3.1 几何发射标志
        4.3.2 有机发射标志
        4.3.3 自在发射标志
    4.4 发射空间围合性及规则性
        4.4.1 围合发射标志
        4.4.2 不围合发射标志
        4.4.3 规则发射标志
        4.4.4 不规则发射标志
    4.5 发射标志的设计原则
        4.5.1 形式美与功能美统一的设计原则
        4.5.2 符合大众视觉心理原则
        4.5.3 符合文化寓意原则
    4.6 发射标志的应用优势
        4.6.1 信息传播
        4.6.2 视觉审美
    4.7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论文第四章图片来源对照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夏商周祭祀遗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祭祀遗存研究综述
        1.2.1 夏时期祭祀遗存考古研究情况
        1.2.2 商时期祭祀遗存考古研究情况
        1.2.3 两周时期祭祀遗存研究
    1.3 目前祭祀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对象及时空范围
        1.4.1 研究对象及时间范围
        1.4.2 研究的空间范围
    1.5 研究设计、内容
        1.5.1 研究设计
        1.5.2 研究内容
        1.5.3 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夏时期祭祀遗存的发现及其性质
    2.1 夏时期祭祀遗存的发现
        2.1.1 河南地区
        2.1.2 其他地区
    2.2 小结
第三章 商时期祭祀遗存发现与性质判断
    3.1 商政权核心及控制区
        3.1.1 以郑州商城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3.1.2 以郑州小双桥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3.1.3 以洹北商城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3.1.4 以殷墟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3.1.5 以偃师商城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3.1.6 盘龙城
        3.1.7 垣曲商城
        3.1.8 藁城台西遗址
        3.1.9 其它地点
    3.2 商代其它区域的祭祀遗存
        3.2.1 湖南宁乡、黄材地区
        3.2.2 江西清江吴城遗址
        3.2.3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
    3.3 小结
        3.3.1 商时期祭祀遗存分布特征
        3.3.2 商代祭祀遗存的基本特征
        3.3.3 其它区域内祭祀遗存基本特征
第四章 两周时期祭祀遗存的发现与性质判断
    4.1 周王朝直接控制区祭祀遗存
        4.1.1 关中地区
        4.1.2 洛阳地区
    4.2 两周封国祭祀遗存
        4.2.1 晋国祭祀遗存
        4.2.2 宋国祭祀遗存
        4.2.3 秦国祭祀遗存
        4.2.4 卫国祭祀遗存
        4.2.5 魏国祭祀遗存
        4.2.6 郑国祭祀遗存
        4.2.7 中山国祭祀遗存
        4.2.8 鲁国祭祀遗存
        4.2.9 齐国祭祀遗存
        4.2.10 邿国祭祀遗存
        4.2.11 楚国祭祀遗存
        4.2.12 徐国祭祀遗存
        4.2.13 安徽地区祭祀遗存
    4.3 两周时期其它地区的祭祀遗存
        4.3.1 内蒙古大山前遗址
        4.3.2 成都金沙遗址
        4.3.3 湖南宁材等地
    4.4 小结
        4.4.1 两周时期祭祀遗存分布及其性质
        4.4.2 两周时期祭祀遗存的基本特征
第五章 夏商周祭祀遗存分类研究
    5.1 祭祀遗存的分类
    5.2 天地祭祀
        5.2.1 祭天遗存的发现
        5.2.2 祭天遗存的性状特点
        5.2.3 祭天遗存的祭牲祭器
        5.2.4 文献所见祭天
        5.2.5 祭地遗存的发现
        5.2.6 祭地遗存的性状特征
        5.2.7 祭地遗存的祭牲祭器
        5.2.8 文献所见的社祀
        5.2.9 小结
    5.3 祖先祭祀
        5.3.1 宗庙祭祀的发现
        5.3.2 宗庙祭祀区位特征分析
        5.3.3 宗庙建筑的结构特征
        5.3.4 宗庙用牲特点(已排除相关建筑奠基坑)
        5.3.5 宗庙用器特征
        5.3.6 文献所见宗庙祭祀
        5.3.7 墓祭的发现及类型
        5.3.8 墓祭的区位特征
        5.3.9 墓祭的用牲用器
        5.3.10 文献所见的墓祭
        5.3.11 小结
    5.4 山川祭祀
        5.4.1 山川祭祀区位特征
        5.4.2 湖南地区山川祭祀总体特征
        5.4.3 湖南地区用器种类
        5.4.4 湖南地区山川祭祀用器组合
        5.4.5 湖南地区用器摆放方式
        5.4.6 北方地区山川祭祀用器种类
        5.4.7 北方地区山川祭祀用器摆放
        5.4.8 湖南地区山川祭祀用牲
        5.4.9 北方地区山川祭祀用牲
        5.4.10 湖南与北方地区山川祭祀坑性状特征的共性与差异性
        5.4.11 文献所见的山川祭祀
        5.4.12 湖南两处青铜器窖藏坑性质之辨
        5.4.13 小结
    5.5 其它祭祀遗存
        5.5.1 奠基遗存
        5.5.2 城墙与城门祭祀
        5.5.3 作坊祭祀
        5.5.4 盟誓遗址
        5.5.5 祭祀场与祭祀坑
第六章 夏商周祭祀遗存综合研究
    6.1 史前祭祀遗存与夏商周祭祀遗存关系
        6.1.1 史前祭祀遗迹概况
        6.1.2 史前祭祀遗存与夏商周祭祀遗存的关系
    6.2 夏时期祭祀遗存的基本认识
        6.2.1 祭祀类型
        6.2.2 祭牲
        6.2.3 祭器
        6.2.4 小结
    6.3 商时期祭祀遗存的综合研究
        6.3.1 商王畿及相邻区的祭祀遗存分级现象
        6.3.2 祭祀用牲特点
        6.3.3 祭祀用器的特点
        6.3.4 商代周边地区的祭祀遗存
        6.3.5 小结
    6.4 两周时期的祭祀遗存的综合分析
        6.4.1 周王朝直接控制区祭祀遗存
        6.4.2 两周封国诸侯祭祀遗存分析
        6.4.3 周王朝外围地区的祭祀遗存
        6.4.4 周代祭祀遗存的区域特点
        6.4.5 小结
第七章 祭祀的相关问题分析
    7.1 关于祭祀用牲的问题
        7.1.1 人牲使用的变化
        7.1.2 祭牲种类与“牢”的认识
    7.2 关于祭祀用器的问题
        7.2.1 祭祀用器的属性
        7.2.2 玉器的特殊组合
        7.2.3 车马祭祀坑
    7.3 祭祀遗迹形态与名称
        7.3.1 祭坛类遗迹
        7.3.2 祭祀坑形制与祭祀坎
    7.4 认知考古学与祭祀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农业文明与先秦两汉思乡怀人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绪论
    第一节 先秦两汉思乡怀人诗研究综述
        一、关于“故乡”、“还乡”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思乡怀人诗产生原因的研究
        三、关于思乡怀人诗情感内容的研究
        四、关于思乡怀人诗意象的研究
        五、关于思乡怀人诗抒情模式的研究
        六、关于思乡怀人诗体现的士人心态的研究
    第二节 中国农业文明的起源及相关问题
        一、中国农业文明的起源
        二、中国农业文明社会的形成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意义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上古农业文明和民族文化的定型
    第一节 早期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与文化积淀
        一、考古发现所见的早期农业生产生活
        (一)考古所见的早期农业生产
        (二)考古所见先民早期的农业生活
        二、农业神话所折射的民族文化精神
        (一)有关神农、后稷的农耕神话
        1、神农的传说
        2、后稷的事功
        (二)农业神话所折射的民族文化精神
    第二节 从《诗经》农事诗看周人的生活与思想
        一、《诗经》农事诗反映的周人生产生活
        (一)农业祭祀诗与周人农业祭礼
        1、农业祭祀诗与春郊祈谷
        2、农业祭祀诗与秋冬报祭
        3、农业祭祀诗与籍田礼
        (二)从《豳风·七月》看周人的农业生产及生活
        1、对周初农业生产情况的反映
        2、对周人生活的反映
        二、《诗经》农事诗反映的周人思想观念
        (一)浓厚的宗族意识
        (二)鲜明的重农思想
        1、祈求丰收的强烈愿望
        2、农事经验的自觉总结
        3、以籍田礼强化农耕意识
    第三节 从秦汉农业政策看重农思想的深化
        一、秦代农业政策
        二、汉代主要农业政策
        (一)西汉农业政策
        (二)东汉农业政策
第二章 农业文化对思乡怀人诗情感的制约
    第一节 “恋土”与“安土”之情
        一、独在异乡的“恋土”之情
        二、“恋土”所折射的“安土”情结
    第二节 远行游子之怀人
        一、思念父母之情
        二、思念妻室之情
    第三节 远嫁女子之思归
第三章 农业文化对思乡怀人诗艺术表现的影响
    第一节 抒情模式
        一、感物而动
        (一)人与自然之“生命共感”
        (二)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
        二、秋冬怀归
        (一)秋冬怀归之愁思
        (二)冬窟夏庐的生活方式
        三、日暮思亲
        (一)黄昏意识
        (二)日入而息的生命节律
        四、登高怀远
        (一)山地崇拜
        (二)高地祭祀与登高怀远
        五、其他抒情模式
        (一)对面设想
        (二)采集寄情
    第二节 常见意象
        一、物候意象
        (一)昆虫类
        (二)飞鸟类
        (三)植物类
        二、时间意象
        (一)日月时令
        (二)以物纪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中国与朝鲜半岛神话图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神话图像研究视角的形成
    1.1 研究背景及理论依据
        1.1.1 神话图像研究思维的逻辑起点
        1.1.2 四重证据法的提出及其证据间性
        1.1.3 N级编码理论及其补充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1.3.1 艺术人类学的跨文化比较视阈
        1.3.2 文化圈、文化层与时空维度的同构
        1.3.3 N级编码与第N命题立体结构—研究方法的尝试提出
第二章 神话图像的范畴:历史语境的深入追忆
    2.1 神话图像的内涵范畴
        2.1.1 狭义神话与广义神话的兼容
        2.1.2 神话图像的阐释
    2.2 中国与朝鲜半岛神话及神话图像的界定
        2.2.1 从华夷之辨看中国的神话范畴
        2.2.2 从夷夏之防看朝鲜半岛的神话范畴
第三章 神话图像的诞生:神话文本的再次构成
    3.1 神话意象到图像的嬗变
        3.1.1 神话历史化—创世神话图像的诞生
        3.1.2 历史神话化—感生神话图像的诞生
        3.1.3 规律的超越—东方神话图像谱系的搭建
    3.2 神话图像的存在辩证
        3.2.1 神话是图像萌生的土壤
        3.2.2 图像是神话传承的载体
第四章 创世神话图像:自然象征与图腾崇拜
    4.1 秩序初创—日月
        4.1.1 初始意象范式的开辟
        4.1.2 对偶意象思维的延申
    4.2 氏族始祖—熊
        4.2.1 熊图腾与始祖崇拜
        4.2.2 百济鬼纹砖谜语的解读—研究方法的实践
第五章 感生神话图像:神圣叙事与灵媒隐喻
    5.1 感龙孕生—龙
        5.1.1 龙崇拜内涵的多元化表征
        5.1.2 龙崇拜的外延性意象连结
    5.2 感卵(鸟)孕生—鸟
        5.2.1 鸟崇拜意象的分衍与重构
        5.2.2 鸟崇拜意象及图像的融合与交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目录

四、考古所见中国古代的太阳崇拜(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文山岩画的多样性风格研究[J]. 王永军,邹沁园. 四川文物, 2021(05)
  • [2]铜鼓鼓面羽人纹与鸟纹的位置新探[J]. 马腾蛟. 民博论丛, 2020(00)
  • [3]先秦时期泰山信仰研究[D]. 殷亚欣.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4]先秦“鸾”类器物审美研究[D]. 秦倩倩. 扬州大学, 2021(09)
  • [5]湖北随州太阳神岩画初探——兼议中国太阳神岩画图像的演变轨迹[J]. 张亚莎,管佳宁.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0(04)
  • [6]大汶口文化彩陶分期与分区研究[D]. 边荣伟. 山东大学, 2020(09)
  • [7]构成形式中的发射及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齐景怡.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8]夏商周祭祀遗存研究[D]. 张煜珧. 西北大学, 2019(04)
  • [9]农业文明与先秦两汉思乡怀人诗研究[D]. 梁云清. 青岛大学, 2019(02)
  • [10]中国与朝鲜半岛神话图像比较研究[D]. 周逸煊. 延边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从考古看中国古代的太阳崇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