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气候变暖的成因(论文文献综述)
黄春艳[1](2021)在《黄河流域的干旱驱动及评估预测研究》文中提出干旱是分布面积广大且造成经济损失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干旱越来越突出。我国频发的旱灾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并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充分体现了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在生产生活与生态安全中的重要地位。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了黄河流域的干旱威胁,制约着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态保护,对黄河两岸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因而迫切需要开展流域干旱评估,驱动和预测研究,以期为流域内科学防旱、有效抗旱和高效统筹协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本文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从气象、水文与农业干旱入手,依据生态学、水文学与统计学的相关理论框架,借助相关统计指标、Mann Kendall检验、连续小波变换、Copula理论框架、经验模态分解与随机优化算法等工具,剖析黄河流域各个分区的气象、水文与农业干旱的多尺度时空演变规律,并借此评估流域干旱情势;探究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的干旱胁迫机制,分析不同分区生态系统受旱后的恢复时间;厘清流域不同类型干旱的驱动、形成与发展机制,研究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的动态响应机理;借助数值预测模型与未来气候模式,预测黄河流域干旱演变态势。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揭示了黄河流域气象、水文与农业干旱的时空演变规律,探究了流域陆地生态系统的干旱胁迫机制,明确了不同区域生态系统受旱后的恢复时间。以气象干旱为例,流域整体上处于干旱化趋势,不同分区站点的干湿演变趋势存在明显差异;上游的多数站点趋向湿润化,尤以源区湿润化趋势最为显着;中下游地区多数站点趋向干旱化,渭河流域南部与部分汾河流域干旱化趋势显着;黄河流域干湿演变的整体趋势的空间分布呈现东—西反向分布的特点。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演变趋势具有一定的时空差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游NPP值逐渐增加,中游和下游区逐渐减少并趋于稳定;流域陆地生态系统受旱后的恢复时间存在差异性,上游、中游和下游的恢复时间分别为4个月、3.8个月和4.5个月。(2)探究了干旱驱动机制及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的动态响应关系界定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的概念,探讨干旱的发生、发展、高峰与衰退全过程,阐明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的驱动机制;分别采用滑动窗口 Copula熵方法和滞时灰色关联度方法深入探究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之间的动态非线性响应关系,厘清水文干旱对气象干旱的滞后时间。结果表明,上、中、下游水文干旱对上游气象干旱响应时间分别为2个月、8-9个月和11个月;中、下游水文干旱对中游气象干旱响应时间分别是1个月、9个月,下游水文干旱对下游气象干旱存在1个月的滞后时间。(3)识别并量化了流域气象干旱的主要驱动因子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探究了气象干旱不同驱动因子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降水和气温是影响气象干旱的最敏感因素,其次是平均风速和平均水汽压,而日照百分率的敏感性较低。采用分位数法和皮尔逊三型概率分布方法量化了不同干旱等级下降水与气温的临界阈值,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干旱因子阈值存在差异:上游、中游和下游在重度干旱等级下的降水阈值区间分别为[186.22mm,339.53mm],[295.98mm,458.74 mm]和[449.72 mm,657.81 mm],气温阈值区间分别为[5.51℃,7.32℃],[9.37℃,12.82℃]和[9.36℃,15.42℃]。(4)基于EEMD-FOA-SVR干旱预测模型,预测未来气象干旱基于分解-优化-集成数值预测模型,结合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进行分解操作,将干旱指数分解为多个模态分量,随后耦合支持向量回归方法预测模态分量,最后引入果蝇智能算法对耦合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优化,进而建立基于EEMD-FOA-SVR的分解-优化-集成耦合的干旱预测模型,并应用于黄河流域的各个分区的气象干旱预测中。结果表明:采用EEMD多尺度分解的序列经过果蝇优化后的支持向量回归算法,而后再进行集成预测的结果较其它预测模型拟合度好,误差小,可实现较高精度的干旱预测。(5)基于降尺度的黄河流域未来旱涝演变特征的时空规律分析基于2个全球气候模式(GCMs)下的三种气候变化情景(RCPs)数据、结合数据(NCEP)和实测气象数据(降水、气温等),利用统计降尺度方法(SDSM)将全球大尺度预测因子降尺度到黄河流域,采用SPI干旱指标预测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未来时期2020—2050年气象干旱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流域未来干旱整体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态势,且流域中游流域干旱最为严重。
李姗鸿[2](2021)在《灾害视频在高中地理情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一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黄海芹[3](2021)在《人地协调观视角下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 ——以人教版新教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丽琴[4](2021)在《基于CMIP6多模式的中国地区干旱时空变化及其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更好地防控干旱灾害以及有效地对水资源进行管理,研究中国及不同气候区干旱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国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CMIP6的20个全球气候模式中的气温、降水、风速等气象要素,采用基于Thornthwaite和PenmanMonteith计算潜在蒸散发(PET)得到的sc PDSI干旱指数,分析中国及各气候分区历史(1961-2014年)和未来(2015-2100年)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PET和降水,分析了中国历史时期和未来干旱演变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四种SSPs共享社会路径下的人口和GDP数据,分析干旱对人口和经济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Thornthwaite和Penman-Monteith计算PET得到的sc PDSI干旱指数均显示中国干旱强度、面积和发生次数将增加。历史时期Thornthwaite和Penman-Monteith计算PET得到的sc PDSI干旱指数之间的一致性较高(除了温带半湿润区的干旱面积变化有较大差别)。然而,对于未来干旱的预估,Thornthwaite和Penman-Monteith之间存在显着的差别。基于Thornthwaite计算PET得到的sc PDSI干旱指数明显高估了干旱的发生,尤其是SSP3-7.0和SSP5-8.5情景。这是因为Thornthwaite对气温的敏感性较强,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会高估干旱的变化特征。2.通过分析降水和PET对sc PDSI变化趋势的贡献度,得出从历史到未来部分区域的水循环机制将会发生转变:南方地区历史时期主要受降水(减少)控制,导致该地区变干,而未来该地区仍呈变干趋势(除了SSP1-2.6情景),但是受PET(增加)控制;干旱区历史时期变湿受降水(增加)控制,在未来SSP1-2.6情景下变干受PET(增加)控制。3.SSP1-2.6、SSP2-4.5和SSP5-8.5情景下,2040年前干旱人口暴露度将增加,然后逐渐减少。大部分地区人口因素对干旱人口暴露度的影响更大一些。预计温带湿润区将成为未来的热点区域(气候因素对干旱人口暴露度的影响更大)。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GDP迅猛增长。4个情景下,我国干旱经济暴露度增加,特别是在南方地区。在GDP因素和气候因素对干旱经济暴露度的相对贡献上,GDP因素具有高度的主导性。
李双双[5](2021)在《中亚极端降雪的变化及其与北大西洋两类海温模态增强的联系》文中指出中亚干旱区作为全球最大的非地带性干旱区,其地形复杂,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因此研究其极端降雪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美国气候预报中心(CPC)提供的1979-2018年逐日降水数据,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再分析数据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海温数据,通过诊断分析方法和数值模拟试验探究了中亚干旱区极端降雪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北大西洋海温的联系,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中亚地区冬季极端降雪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极端降雪主要发生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新疆北部地区,而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新疆南部的沙漠地区极端降雪较少。六个极端降雪指数在中亚和各个气候区均表现为显着的增加趋势,极端降雪频次和强度增强共同导致该地区极端降雪总量增加。其中,以天山山脉为代表的南部关键区极端降雪最多且年际变率最大,并于20世纪末发生突变。(2)中亚南部关键区极端降雪频次增加对应沿着北大西洋急流和亚非急流的两支波列增强:在中高纬度地区,北大西洋至巴尔喀什湖一带表现为位势高度异常为“正-负-正-负”的波列形势,其中巴尔喀什湖一带为异常气旋性环流;在低纬度地区,阿拉伯海北部为异常反气旋性环流。(3)欧亚大陆环流异常的波源位于副热带北大西洋和热带北大西洋,并对应增强的北大西洋“一致型”和“三极子型”两类海温模态。自20世纪末以来,增加的(副)热带海温及两类模态指数均有助于亚非急流入口西伸,并与北大西洋急流对接,其加强了波源区能量沿两支急流向下游频散,并增强了两支波列,进而导致巴尔喀什湖一带的气旋性异常和阿拉伯海北部的反气旋性异常加强,二者增强了来自阿拉伯海等的暖湿水汽输送以及中亚南部的辐合上升运动,有助于南部关键区极端降雪增加。随着气候变暖,这支水汽对于中亚地区降雪和极端降雪的影响会更加显着。(4)利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1.0.4的CAM5.1通用大气模块对北大西洋“一致型”和“三极子型”两类海温模态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类海温模态均能再现沿着北大西洋急流和亚非急流两支增强的波列,波源位置与观测结果一致,较好地验证了北大西洋副热带和热带海温通过波列和涡旋异常对极端降雪的影响。
周文元[6](2021)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化学教学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以学生的课堂质疑为背景,从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概念区别、全球气候变暖成因的证据、温室气体种类的界定3个层面,论述了由于具有历史局限性的证据和缺少对科学态度的真正理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出现了教学和认识上的误区。
陈新国[7](2021)在《气象和农业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干旱是影响作物生长过程和产量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为了能够科学合理地应对作物生育期内的干旱灾害,降低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探究不同类型干旱对冬小麦生长过程和产量的影响大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收集气象、土壤、作物、地理等数据的基础上,基于12个月时间尺度SPEI分析1961~2100年我国各地区干旱时空演变规律及干旱特征;对冬小麦生育期内1到9个月时间尺度气象和农业干旱做进一步研究;基于DSSAT-CERES-Wheat模型模拟历史和未来时期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情景下我国108个农业气象站点冬小麦生育期、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最大叶面积指数和冬小麦产量;最后分析冬小麦生育期内1到9个月时间尺度SPEI和SMDI与冬小麦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最大叶面积指数和冬小麦产量的关系,探究气象和农业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了历史和未来时期我国各地区不同等级干旱时空演变规律及特征与历史时期相比,21世纪我国西北荒漠区干旱有增大趋势,而其他地区的干旱化趋势较慢,甚至出现湿润化趋势。随着排放情景的增大,我国青藏高寒区、东北温带区和华北暖温带区湿润化趋势逐渐增大。与1961~2000年相比,2021~2060年和2061~2100年西北荒漠区和青藏高寒区极端干旱发生的频次、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均有所增加,轻度、中度和严重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降低。华北湿润半湿润区干旱频次低于其他分区。未来时期SSP1-2.6情景下干旱频次大于其他三个情景;SSP5-8.5情景下极端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大于其他三个情景。(2)阐述了历史和未来时期我国冬小麦种植区冬小麦生育期内多时间尺度干旱时空演变规律1981~2015年黄淮海平原区冬小麦生育期内气象干旱较新疆地区更为频繁;黄淮海平原区0~10 cm和10~40 cm土层1到9个月时间尺度农业干旱发生频次大于其他两个分区。与0~10 cm土层相比,黄淮海平原区10~40 cm土层农业干旱更为严重;新疆地区10~40 cm土层的干旱程度较0~10 cm土层低。在未来时期,从冬小麦播种期到返青期中短时间尺度气象干旱发生频次较高;从冬小麦拔节期到成熟期(3到6月份)0~10 cm土层农业干旱发生频次较高;从冬小麦返青期到开花期(1到4月份)10~40 cm土层农业干旱发生频次较高。随着排放情景增大,各分区冬小麦生育期内0~10 cm土层和10~40 cm土层农业干旱有增加趋势。SSP3-7.0和SSP5-8.5情景下0~10 cm土层干旱程度比10~40 cm土层大。(3)基于DSSAT-CERES-Wheat模型综合模拟分析历史和未来时期冬小麦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变化规律DSSAT-CERES-Wheat模型对冬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以及冬小麦产量的模拟效果较好,能够用于模拟冬小麦生长过程。历史时期黄淮海平原区和其他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内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冬小麦产量均大于新疆地区。2021~2060年及2061~2100年不同情景下各分区开花期和成熟期都有不同程度提前,高排放情景下冬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提前幅度较大;黄淮海平原区和新疆地区冬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与其他分区相比有所延迟。2021~2060年四个情景下冬小麦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冬小麦产量相差不大。与2021~2060年相比,2061~2100年各情景下冬小麦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冬小麦产量都有增大趋势。其中,SSP5-8.5情景下黄淮海平原区和新疆地区冬小麦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冬小麦产量增加幅度较大。(4)多角度揭示了多时间尺度气象和农业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历史和未来时期4个月时间尺度SPEI、0~10 cm和10~40 cm土层1个月时间尺度SMDI对冬小麦生育期内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以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较大;农业干旱指标SMDI与冬小麦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及产量的相关系数大于气象干旱指标SPEI与三者的相关系数,说明农业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较大。0~10 cm土层农业干旱指标SMDI与冬小麦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及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在0.3、0.4和0.5左右。随着排放强度的增大,2021~2060年冬小麦生育期内干旱与冬小麦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及产量相关性相差不大,而在2061~2100年相关性则有降低趋势。冬小麦生育期内各月份干旱指标与冬小麦最大叶面积指数和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相关系数相差不大。拔节期和乳熟期(3到5月份)气象和农业干旱对冬小麦产量影响较大,而在越冬期干旱对冬小麦产量影响较小,说明在冬小麦越冬期适当的“干旱锻炼”对冬小麦产量影响不大。农业干旱与冬小麦产量变异性的决定系数在14%左右,而气象干旱与冬小麦产量变异性的决定系数仅为2%左右。黄淮海平原区3到5月份各干旱指标与冬小麦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及产量相关性最大,新疆地区次之。历史时期干旱年份黄淮海平原区和其他地区大多数站点冬小麦减产率在5%到25%之间。2021~2060年和2061~2100年不同情景下黄淮海平原区冬小麦减产率在15%到30%之间;新疆地区大多站点冬小麦减产率在5%到15%之间。本研究可为我国冬小麦生育期内抗旱措施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高珊珊[8](2021)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杂食性鱼类对底栖-浮游藻类资源竞争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加剧,气候变暖引发的水温升高对浅水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日益显着,杂食性鱼类的扩增也容易引起水生态环境问题。浅水生态系统中底栖-浮游藻类之间的资源竞争结果决定着浅水生态系统的关键特征,底栖藻类与浮游藻类之间对光照和营养盐的竞争受到水温和杂食性鱼类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中型浅水生态系统,设置对照组、升温组、鲫组及升温+鲫组,通过比较四组系统中浮游藻类生物量叶绿素a(Chla)和底栖藻类生物量叶绿素a(Chla),以及总氮(TN)、可溶性总氮(TDN)、总磷(TP)、可溶性总磷(TDP)、总悬浮物(TSS)、透明度(SD)、光照强度、溶氧(DO)等指标的变化,探索气候变暖、鲫及其共同作用对底栖-浮游藻类光照和营养盐资源竞争的影响。主要结果表明:(1)升高水温显着增加了浅水生态系统中浮游藻类生物量Chla(增加了24.8%),显着降低了底栖藻类生物量Chla(减少了43.3%),显着增加了水体中的TN(18.5%)、TDN(18.4%)、TP(43.8%)和TDP(41.7%),同时,升高水温也显着增加了水体中TSS(44.4%)、降低了光照强度(36.7%)和SD(23.9%)。本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增加了水层营养盐含量,有利于浮游藻类的生长,加剧水体富营养化,使水体SD下降,不利于底栖藻类竞争。因此,气候变暖有利于促进浮游藻类竞争,恶化水质。(2)鲫显着增加了水体中的浮游藻类Chla(73.4%)、TN(20.4%)、TDN(18.4%)、TP(50.0%)、TDP(50.0%)和TSS(100.7%)的浓度,显着降低了底栖藻类Chla(36.7%)、DO(13.4%)、SD(29.8%)和沉积物表面的光照强度(35.6%)。表明鲫的存在增加了水体的浑浊度和水体营养盐含量,有利于浮游藻类的生长,但不利于底栖藻类的生长。因此,鲫有利于升高水体TSS,降低水体SD,不利于底栖藻类生长,但有利于浮游藻类生长,从而加剧水体富营养化、恶化水质。(3)气候变暖背景下鲫的存在使得浮游藻类Chla显着增加了77.1%,底栖藻类Chla显着减少了57.9%,同时还显着增加了TN(25.9%)、TDN(24.5%)、TP(56.3%)和TDP(55.8%),还增加了的TSS(104.4%),降低了SD(31.4%)和沉积物表面的光照强度(45.9%)。表明气候变暖背景下鲫的存在更有利于浮游藻类的生长,不利于底栖藻类的竞争,更容易加剧水体富营养化而恶化水质。
孟苗苗[9](2021)在《中学地理学科的灾害教育研究》文中指出灾害是自然现象和人类行为对人和动植物及生存环境造成的一定规模的祸害。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着与灾害的抗争,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全球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目前人们防御灾害的能力亟待提高,灾前预防、灾时应对以及灾后重建的能力都需要较大幅度的提升。旱、涝、地震等自然灾害与地理学知识息息相关,中学地理学科专门介绍了地质、水文、气象等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这些都显示中学地理学科通过灾害教育加强青少年防灾意识与技能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通过问卷调查、交叉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研究标准,以需求层次理论为灾害教育基础,以学习迁移理论为教学设计指导,结合中学地理教材涉及的灾害内容研究中学地理学科的灾害教育。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首先,厘清中学地理灾害教育基本内容。通过对人教版近年来初高中地理教材涉及的灾害知识进行梳理,将灾害内容按照自然灾害、人为自然灾害、人类及社会灾害进行归类分析与“词云”统计,发现随着地理教材的更新,防灾减灾内容得到进一步的重视,防灾避灾措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其次,调查中学地理灾害教育基本现状。对中学地理学科灾害教育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和方差分析,发现学生对生活中的避灾防灾方法与技能运用不灵活,对课堂中的灾害知识缺乏兴趣等问题。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师教材本位观念忽视了对学生防灾技能的培训,学校防灾演习形式化,学校缺乏对灾害教育的多样化评价。第三,构建中学地理灾害教育基本策略。针对当前中学地理学科灾害教育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下的提升策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地理教师灾害教育的质量;以学生兴趣为引导,尝试多途径的灾害教育;结合本地灾害教育的需求,适时进行防灾培训;摒弃单一评价方式,建立灾害教育的多元评价机制。第四,示范中学地理灾害教育教学设计。针对目前中学地理学科在灾害教育上存在的问题,设计了灾害教育的教学案例,期望能够指导中学地理灾害教育,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灾害意识、防灾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灾害是自然系统对人类系统的反馈,中学阶段是人生“三观”建构的关键时期,通过灾害教育的研究,深化中学生人地关系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增强灾害危机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技能,实现“三全育人”新格局。
李兰[10](2021)在《青藏高原湖泊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提出独特且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青藏高原储存水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雪山绵延、冰川纵横、湖泊密布,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地,滋养着流域内几十亿人口,青藏高原是名实相符的“亚洲水塔”。青藏高原湖泊是“亚洲水塔”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在高原环境下,其收支主要受冰川、冻土中地下冰等固体水资源及地表水、地下水汇集和蒸散发的影响,湖泊面积、数量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气候的变化。在近几十年气候的显着变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湖泊演化、江河源径流变化等,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甚大,急需开展青藏高原湖泊演化趋势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湖泊的演化经历了从自然驱动到人和自然共同驱动的历程,为探究青藏高原湖泊的演化过程及其动态变化的驱动力,本文基于RS和GIS技术,提取了1980s-2020年青藏高原的湖泊数据,依照不同成因,将湖泊分为构造湖、冰川湖、热喀斯特湖、堰塞湖、河成湖和人工湖。重点研究了1980s-2020年青藏高原构造湖、热喀斯特湖和冰川湖的数量、面积和空间变化,分析了湖泊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近40年青藏高原在整体变暖、大部分区域降水波动增加的过程中,青藏高原湖泊变化显着。湖泊数量由1980s的70005个持续增长至2020年的143582个;湖泊面积整体呈减少(1980s-1990年)-加速增长(1990-2020年)的趋势,由1980s的41347.84km2降低至1990年的40441.4km2,后增长至2020年的54634.44km2。1980s-1990年湖泊面积减少的原因是大部分区域气温降低,降雨减少;1990-2020年湖泊面积渐增主要是因为气温显着升高、降水量增多和冰川融水增多。(2)构造湖在1980s-1990年湖泊面积减少,1990-2020年面积持续扩张,总面积增加了11388.13km2;数量由1089个增加至1451个。空间分布方面,构造湖变化主要发生在内陆流域。结合区域年降水量和年均气温,发现内陆流域气温升高和降水显着增加,是构造湖数量面积增加的直接原因。(3)多年冻土区是热喀斯特湖发育的区域。1980s-2020年热喀斯特湖个数由60834个增加至120374个,面积由932.5km2增长至1713.57km2。空间上主要集中在可可西里地区和北麓河区域,区域内地势平坦,显着的气候变暖导致了多年冻土区发生了广泛的退化乃至融化,地下冰融水加上降水量增加,使得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内热喀斯特湖成倍增加。(4)热喀斯特湖是多年冻土退化过程中的典型地貌单元,也是青藏高原整个区域中湖泊演化过程中数量和面积发生变化最为显着的类型。为此,本研究选取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泊点密度、冻土稳定性类型、年均降水量、地表温度、土壤水分、积雪面积、NDVI和坡度等评价指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专家评判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判法获得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易发程度区划图。其中高易发区占19.02%,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部包括可可西里地区。(5)冰川湖形成于冰川作用过程,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1980s-2020年间冰川湖的个数由8002个增加至20329个,湖泊面积由900.1km2增长至1620.5km2。空间变化方面主要发生在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西昆仑山以及青藏高原的南缘区域。(6)采用NDVI、湖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冰川湖溃决灾害三类指标对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价。整体上青藏高原NDVI呈增加趋势,文中以2000-2019年NDVI差值作为评判植被退化和改善指标,显示植被改善区占37.58%;湖泊作为独立的生态系统,随着湖泊面积的增加,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呈增加趋势;气温的升高和冰川的广泛退化造成冰川湖溃决日益增加,危害较大。(7)青藏高原湖泊作为一种资源兼具了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和区域生态保障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其中热喀斯特湖和冰川湖经常被视为不良地质现象,其演化过程、尤其是溃湖的发生对区域重大工程、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或直接的危害,在相关区域规划、工程建设、环境保护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所获得的成果可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工作查清青藏高原湖泊本底、厘清其与冻融环境间关系提供基础数据,有助于促进对全球变化下湖泊生态系统演变的科学认识,服务于湖泊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以及为热喀斯特湖和冰川湖溃决防灾减灾提供基础性支撑。
二、浅谈气候变暖的成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气候变暖的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流域的干旱驱动及评估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干旱指标及评估分析 |
1.2.2 干旱驱动机制研究 |
1.2.3 干旱预测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及基本方法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河流水系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2.2 资料来源与数据处理 |
2.3 基本方法 |
2.3.1 小波分析法 |
2.3.2 Mann-Kendall检验分析法 |
2.3.3 克里金差值法(Kriging插值法) |
2.4 小结 |
3 黄河流域干旱特征分析 |
3.1 干旱定义及指标 |
3.1.1 气象干旱定义及指标 |
3.1.2 水文干旱定义及指标 |
3.1.3 农业干旱定义及指标 |
3.2 黄河流域气象干旱时空演变规律 |
3.2.1 气象干旱事件多尺度时程变化规律 |
3.2.2 气象干旱事件多尺度空间分布特征 |
3.2.3 多尺度下气象干旱频率特征分析 |
3.3 黄河流域水文干旱时空演变规律 |
3.3.1 水文干旱事件多尺度时程变化规律 |
3.3.2 水文干旱事件多尺度空间统计特征 |
3.3.3 多尺度下水文干旱周期性变化特征 |
3.4 黄河流域农业干旱时空演变规律 |
3.4.1 农业干旱事件的时程变化特征 |
3.4.2 农业干旱事件与气象要素的空间相关性 |
3.5 农业干旱影响下的流域陆地生态系统恢复时间 |
3.5.1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模拟及分析 |
3.5.2 黄河流域上中下游NPP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
3.5.3 生态系统干旱恢复时间(RT)确定 |
3.5.4 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植被干旱恢复时间RT的空间变异特征 |
3.6 小结 |
4 干旱驱动机制及动态响应分析 |
4.1 气象干旱驱动机制分析 |
4.1.1 气象干旱的形成发展过程 |
4.1.2 驱动因素 |
4.1.3 驱动机制 |
4.2 水文干旱驱动机制分析 |
4.2.1 水文干旱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
4.2.2 驱动因素 |
4.2.3 驱动机制 |
4.3 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的相关性分析 |
4.3.1 研究方法 |
4.3.2 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的相关性分析 |
4.4 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的动态响应分析 |
4.4.1 基于滑动窗口Copula熵的干旱动态响应 |
4.4.2 基于滞时灰色关联度的干旱动态响应 |
4.5 小结 |
5 干旱驱动因子分析 |
5.1 驱动因子特征分析 |
5.1.1 驱动因子时间变化规律 |
5.1.2 驱动因子空间变化特征 |
5.2 驱动因子敏感性分析 |
5.2.1 敏感性分析方法 |
5.2.2 黄河流域干旱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
5.3 驱动因子阈值分析 |
5.3.1 理论基础 |
5.3.2 驱动因子阈值选取方法 |
5.3.3 黄河流域干旱驱动因子阈值分析 |
5.3.4 黄河流域干旱驱动因子阈值检验 |
5.3.5 阈值归因分析 |
5.4 小结 |
6 基于EEMD-FOA-SVR的黄河流域干旱预测 |
6.1 研究方法 |
6.1.1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
6.1.2 果蝇优化算法 |
6.1.3 支持向量回归 |
6.1.4 FOA-SVR模型 |
6.2 基于EEMD-FOA-SVR预测模型 |
6.2.1 基于EEMD-FOA-SVR预测模型流程图 |
6.2.2 模型评价准则 |
6.3 基于EEMD-FOA-SVR模型的干旱预测 |
6.3.1 模型构建 |
6.3.2 模型验证 |
6.3.3 模型预测 |
6.4 小结 |
7 黄河流域未来干旱演变特征的时空变异规律分析 |
7.1 GCM数据来源及主要方法 |
7.1.1 GCM模式 |
7.1.2 SDSM统计降尺度方法 |
7.2 SDSM模型降尺度适应性评估 |
7.3 未来降水和气温的时空演变特征 |
7.3.1 未来降水和气温的时程变化规律 |
7.3.2 未来降水和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
7.4 未来时期2020-2050 年气象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 |
7.4.1 未来时期2020-2050 年气象干旱的时间序列预测 |
7.4.2 未来时期2020-2050 年气象干旱的空间预测 |
7.5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基于CMIP6多模式的中国地区干旱时空变化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干旱指标研究进展 |
1.2.2 干旱特征和预估研究进展 |
1.2.3 干旱变化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2.4 干旱对人口和经济影响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及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数据 |
2.2.1 气象站点观测数据 |
2.2.2 CMIP6气候模式数据 |
2.2.3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人口和GDP数据 |
2.3 研究方法介绍 |
2.3.1 干旱指数scPDSI |
2.3.2 偏差订正 |
2.3.3 降尺度 |
2.3.4 干旱变化敏感性分析 |
2.3.5 干旱人口和经济暴露度的相对贡献度分析 |
第三章 基于不同PET算法的中国地区干旱评估 |
3.1 1961-2014年中国地区干旱变化特征 |
3.1.1 干湿变化趋势 |
3.1.2 干旱发生次数 |
3.1.3 干旱强度 |
3.1.4 干旱面积 |
3.2 多气候情景下中国地区未来(2015-2100 年)干旱预估 |
3.2.1 干湿变化趋势 |
3.2.2 干旱发生次数 |
3.2.3 干旱强度 |
3.2.4 干旱面积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地区干旱影响因素分析 |
4.1 1961-2100年降水和PET变化趋势 |
4.1.1 降水变化趋势 |
4.1.2 PET变化趋势 |
4.2 1961-2100年降水和PET贡献度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未来干旱对人口和经济的影响 |
5.1 2015-2100年干旱对人口的影响 |
5.1.1 2010-2100年人口变化 |
5.1.2 2015-2100年人口暴露度 |
5.1.3 人口和气候因素的相对贡献 |
5.2 2015-2100年干旱对GDP的影响 |
5.2.1 2010-2100年GDP变化 |
5.2.2 2015-2100年经济暴露度 |
5.2.3 GDP和气候因素的相对贡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中亚极端降雪的变化及其与北大西洋两类海温模态增强的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区概况 |
1.2.1 地貌特征 |
1.2.2 气候特征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干旱区极端降水的变化特征研究 |
1.3.2 干旱区极端降水的成因研究 |
1.4 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
2.1 数据说明 |
2.2 研究方法 |
2.3 模式介绍 |
第三章 中亚极端降雪的时空演变特征 |
3.1 引言 |
3.2 中亚降雪的时空演变特征 |
3.2.1 中亚降雪总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2 中亚大雪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3 中亚降雪的年内变化特征 |
3.3 中亚极端降雪指数的时空演变特征 |
3.3.1 中亚极端降雪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2 中亚极端降雪指数的时间变化特征 |
3.3.3 中亚极端降雪指数的空间变化趋势 |
3.4 中亚不同气候区极端降雪指数的变化特征 |
3.4.1 中亚冬季降雪气候分区 |
3.4.2 不同气候区极端降雪指数变化特征 |
3.5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中亚极端降雪的环流特征 |
4.1 引言 |
4.2 南部关键区极端降雪的大气环流特征 |
4.2.1 环流异常场对南部关键区极端降雪的影响 |
4.2.2 垂直运动和水汽异常场对南部关键区极端降雪的影响 |
4.2.3 Rossby波扰动能量频散特征对南部关键区极端降雪的影响 |
4.3 南部关键区极端降雪个例的验证分析 |
4.3.1 南部关键区极端降雪个例的大气环流特征 |
4.3.2 南部关键区极端降雪的3-8 日监测预报指标 |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北大西洋两类海温模态对中亚极端降雪的影响及机理 |
5.1 引言 |
5.2 南部关键区极端降雪与北大西洋海温的关系 |
5.2.1 北大西洋两类海温模态的基本特征 |
5.2.2 北大西洋两类海温模态与南部关键区极端降雪的关系 |
5.3 数值模式敏感性试验验证北大西洋两类海温模态的影响 |
5.3.1 数值试验方案 |
5.3.2 试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化学教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厘清“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概念区别 |
2 拓展全球气候变暖成因的证据支持 |
3 明确温室气体种类的规范界定 |
(7)气象和农业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干旱时空变化规律 |
1.2.2 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时空变化规律 |
1.2.3 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气象干旱的时空演变规律 |
2.1 数据与方法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数据来源 |
2.1.3 CMIP6 数据 |
2.1.4 SPEI的计算 |
2.1.5 干旱变量的提取 |
2.1.6 趋势检验 |
2.1.7 森斜率计算 |
2.1.8 不确定性分析 |
2.2 结果分析 |
2.2.1 统计降尺度效果评价 |
2.2.2 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 |
2.2.3 SPEI的时空变化规律 |
2.2.4 干旱特征分析 |
2.3 讨论 |
2.3.1 中国未来时期干旱特征 |
2.3.2 干旱变化影响因子分析 |
2.3.3 SPEI预测干旱不确定性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冬小麦生育期气象和农业干旱时空演变规律 |
3.1 数据和方法 |
3.1.1 研究区概况 |
3.1.2 气象数据 |
3.1.3 GLDAS土壤水分数据 |
3.1.4 干旱指标计算 |
3.2 结果分析 |
3.2.1 历史时期冬小麦生育期内干旱变化规律 |
3.2.2 未来时期冬小麦生育期内干旱变化规律 |
3.3 讨论 |
3.3.1 冬小麦生育期内干旱特征分析 |
3.3.2 冬小麦生育期内干旱成因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变化规律 |
4.1 数据和方法 |
4.1.1 气象和作物数据 |
4.1.2 土壤数据 |
4.1.3 DSSAT-CERES-Wheat模型 |
4.2 结果分析 |
4.2.1 DSSAT-CERES-Wheat模型评价结果 |
4.2.2 冬小麦生育期气象要素变化规律 |
4.2.3 历史时期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变化 |
4.2.4 未来时期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变化 |
4.3 讨论 |
4.3.1 冬小麦生育期影响因素分析 |
4.3.2 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影响 |
4.3.3 DSSAT-CERES-Wheat模型结果不确定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5.1 数据和方法 |
5.1.1 冬小麦数据和干旱指标数据 |
5.1.2 皮尔逊相关分析 |
5.1.3 减产率计算 |
5.2 结果分析 |
5.2.1 历史时期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5.2.2 未来时期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不同类型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5.3.2 不同生育期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5.3.3 不同时间尺度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应对策略 |
6.4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气候变暖背景下杂食性鱼类对底栖-浮游藻类资源竞争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气候变暖对淡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
1.1 温度与藻类生长 |
1.2 温度与营养盐循环 |
2 水体富营养化 |
3 藻类在浅水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4 杂食性鱼类对淡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鱼 |
2.1.2 沉积物 |
2.1.3 实验药品 |
2.1.4 实验器材 |
2.2 实验设计 |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温度升高对底栖-浮游藻类资源竞争的影响 |
3.1.1 水体理化指标的变化 |
3.1.2 水体营养盐的变化特征 |
3.1.3 浮游藻类Chla的变化特征 |
3.1.4 底栖藻类Chla的变化特征 |
3.1.5 水体营养状态的变化特征 |
3.2 鲫对底栖-浮游藻资源竞争的影响 |
3.2.1 水体理化指标的变化 |
3.2.2 水体营养盐的变化 |
3.2.3 底栖-浮游藻类Chla的对比分析 |
3.3 气候变暖背景下杂食性鱼对底栖-浮游藻资源竞争的影响 |
3.3.1 水体理化指标的变化 |
3.3.2 气候变暖背景下杂食性鱼对水体营养盐的影响 |
3.3.3 浮游藻类与底栖藻类Chla的变化 |
4 讨论 |
4.1 温度升高对底栖藻-浮游藻类资源竞争的影响 |
4.2 杂食性鱼对底栖藻-浮游藻类资源竞争的影响 |
4.3 气候变暖背景下杂食性鱼对底栖-浮游藻类资源竞争的影响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中学地理学科的灾害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提升灾害防治能力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 |
二、加强中学灾害教育是提升灾害防治能力的关键 |
三、发挥地理学科独特优势是中学灾害教育的重点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案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灾害 |
二、灾害教育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需求层次理论 |
三、学习迁移理论 |
第三章 人教版中学地理教材灾害教学内容分析 |
第一节 初中人教版地理教材有关灾害的教学内容分析 |
一、1992 年版初中地理教材 |
二、2001 年版初中地理教材 |
三、2012 年版初中地理教材 |
第二节 高中人教版地理教材有关灾害的教学内容分析 |
一、1982 年版高中地理教材 |
二、1995 年版高中地理教材 |
三、2002 年版高中地理教材 |
四、2004 年版高中地理教材 |
五、2019 年版高中地理教材 |
第三节 中学地理学科灾害教育特征分析 |
一、基于“词云”的中学地理教材灾害教育主题特征分析 |
二、中学地理学科灾害教育时序特征分析 |
三、中学地理学科灾害教育教学方法特征分析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学科灾害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信度分析 |
第二节 中学地理学科灾害教育调查问卷分析 |
一、中学地理学科灾害教育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二、中学地理学科灾害教育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
第三节 中学地理学科灾害教育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教材本位导致教师忽视对学生防灾技能的培训 |
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缺乏兴趣 |
三、学校防灾演习形式化导致与本地防灾需求相脱节 |
四、学校缺乏考察机制导致多样化评价不到位 |
第四节 中学地理学科灾害教育的策略优化 |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地理教师灾害教育的质量 |
二、激发学生兴趣,尝试多途径的灾害教育 |
三、迎合本地灾害教育需求,适时进行防灾培训 |
四、改革单一评价方式,建立灾害教育的多元评价机制 |
第五章 灾害教育的案例设计 |
第一节 《旱涝灾害》专题教学设计 |
一、课标分析 |
二、教材分析 |
三、学情分析 |
四、教学目标 |
五、教学重难点 |
六、教学方法 |
七、教学过程 |
八、教学反思 |
第二节 《防灾减灾》专题教学设计 |
一、课标分析 |
二、教材分析 |
三、学情分析 |
四、教学目标 |
五、教学重难点 |
六、教学方法 |
七、教学过程 |
八、教学反思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学地理学科灾害教育的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 B 中学地理学科灾害教育的现状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致谢 |
(10)青藏高原湖泊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湖泊演化与生态环境变化息息相关 |
1.1.2 遥感技术已成为资源环境调查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遥感技术在水体提取中的进展 |
1.2.2 青藏高原湖泊动态变化及原因研究 |
1.2.3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青藏高原自然地质环境背景 |
2.1 自然地理 |
2.2 气象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 |
2.5 地下水 |
2.6 植被及土壤概况 |
2.7 土地利用 |
2.8 生态环境 |
第三章 青藏高原湖泊类型及发育特征 |
3.1 遥感数据的选取与预处理 |
3.2 遥感水体提取机理及方法 |
3.2.1 水体提取机理 |
3.2.2 水体提取方法 |
3.3 青藏高原湖泊水体自动提取 |
3.4 青藏高原湖泊类型划分 |
3.5 青藏高原湖泊发育特征 |
3.5.1 青藏高原湖泊规模及数量 |
3.5.2 青藏高原湖泊几何形态特征 |
3.6 青藏高原湖泊分布规律 |
3.6.1 湖泊分布与海拔关系 |
3.6.2 湖泊分布与坡度关系 |
3.6.3 湖泊分布与构造关系 |
3.6.4 湖泊分布与土壤类型关系 |
3.6.5 湖泊分布与植被类型关系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藏高原构造湖演化规律 |
4.1 青藏高原构造湖演化分析 |
4.2 青藏高原构造湖演化驱动力因素分析 |
4.3 格尔木盆地典型构造湖演化分析 |
4.4 典型构造湖演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演化规律 |
5.1 热喀斯特湖演化分析 |
5.2 热喀斯特湖演化驱动力因素 |
5.3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易发程度分区 |
5.3.1 易发程度评价模型 |
5.3.2 易发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
5.3.3 评价指标权重 |
5.3.4 评价指标量化 |
5.3.5 基于ArcGIS的综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青藏高原冰川湖演化规律 |
6.1 冰川湖演化分析 |
6.2 冰川湖演化驱动力因素 |
6.3 典型区域冰川湖演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环境效应 |
7.1 青藏高原NDVI变化 |
7.2 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
7.3 冰川湖灾害效应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浅谈气候变暖的成因(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流域的干旱驱动及评估预测研究[D]. 黄春艳.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灾害视频在高中地理情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一为例[D]. 李姗鸿.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3]人地协调观视角下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 ——以人教版新教材为例[D]. 黄海芹.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4]基于CMIP6多模式的中国地区干旱时空变化及其影响[D]. 陈丽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5]中亚极端降雪的变化及其与北大西洋两类海温模态增强的联系[D]. 李双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6]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化学教学思考[J]. 周文元.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11)
- [7]气象和农业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D]. 陈新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8]气候变暖背景下杂食性鱼类对底栖-浮游藻类资源竞争的影响研究[D]. 高珊珊.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9]中学地理学科的灾害教育研究[D]. 孟苗苗.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10]青藏高原湖泊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李兰. 长安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