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剖析大学生的心理障碍(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云[1](2021)在《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访谈、文献等研究方法找出造成大学生体育心理障碍的原因,研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走出体育运动中出现的心理困境,实现健康成长的目标。结果表明大学生不知道体育的重要性,所以大学生体质普遍较差,缺乏活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次是自身因素(生理学、心理学)的影响,所以解决大学生心理障碍是非常重要的。
吴茵琪(Ngyanki)[2](2020)在《粤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香港与广州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分析比较香港和广州在校大学生在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方面的差异,探索香港与广州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两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提出进一步完善两地高校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减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提高预防心理危机工作水平的对策。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和香港3所综合院校1038名大学生,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PGAR)和中医五态人格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结果:本次共发放问卷10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3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8.86%,其中香港450例(43.35%),广州588例(56.65%)。(1)按SCL-90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香港大学生中出现心理异常144例,占总数的32.00%,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大学生的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的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月收入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未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329)。广州大学生中出现心理异常162例,占总数的27.55%,其中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大学生的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的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不同家庭月收入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39)。(2)SCL-90因子得分显示,香港大学生中,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广州大学生中,未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父母婚姻现状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全国常模得分比较中,广州大学生心理状况中,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得分大部分低于与全国常模得分,偏执因子得分大部分高于与全国常模得分;香港大学生心理状况得分中,躯体化因子、偏执因子和精神因子高于与全国常模得分,人际关系因子、焦虑因子和恐怖因子低于与全国常模得分(P<0.05)。(3)按自杀意念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香港大学生中有自杀意念66例,占总数的15.49%,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广州大学生中有自杀意念72例,占总数的12.37%,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发现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按家庭关怀度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香港大学生中家庭关怀度障碍240例,占总数的53.33%,其中不同年级、性别、学院、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障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不同年级、性别、学院、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指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广州大学生中家庭关怀度障碍474例,占总数的80.61%,其中不同年级、学院、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障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不同年级、学院、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指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按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结果显示,太阳得分中,广州大学生14.02±4.93,香港大学生10.92±4.21;少阳得分中,广州大学生16.77±4.61,香港大学生13.81±4.60;阴阳和平得分中,广州大学生为8.51±2.21,香港大学生7.25±2.70,;少阴得分中,广州大学生16.84±3.05,香港大学生15.20±3.75;太阴得分中,广州大学生8.78±6.86,香港大学生9.41±6.15;经统计检验,广州与香港在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太阴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与全国常模得分比较中,香港大学生中医五态人格得分中,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得分高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太阳得分低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广州大学生中医五态人格得分中,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得分高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太阴得分低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6)在香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logistic模型中,单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有宗教信仰、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是影响香港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有宗教信仰、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是香港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恋爱受到别人干涉(OR=44.818,P<0.001)、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OR=3.366,P=0.013)、曾补考和(或)留过级(OR=2.918,P=0.005)、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OR=2.783,P=0.002)、年级(OR=2.611,P<0.001)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对本专业满意(OR=0.237,P<0.001)、性别(OR=0.294,P=0.001)、有宗教信仰(OR=0.465,P=0.022)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在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logistic模型中,单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学院、独生子女、父母婚姻、家庭氛围、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是学生会干事、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有宗教信仰、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是否谈恋爱、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曾有服药或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是影响广州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学院、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是否谈恋爱、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曾有服药或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是广州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曾有服药或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OR=43.523,P<0.001)、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OR=36.141,P<0.001)、恋爱受到别人干涉(OR=11.730,P<0.001)、曾补考和(或)留过级(OR=4.093,P<0.001)、学院(OR=1.910,P<0.001)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年级(OR=0.504,P=0.008)、谈恋爱(OR=0.259,P<0.001)、性别(OR=0.151,P<0.001)、对本专业满意(OR=0.078,P<0.001)、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OR=0.073,P<0.001)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结论:香港和广州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认知障碍、自卑、抑郁苦闷、家庭关怀度障碍、自杀意念等问题,且检出率较高。香港大学生在认知障碍、自卑感、忧郁苦闷心境等问题较广州大学生更为严重,同时香港大学生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比广州大学生更严重,若未得到良好开导,容易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在SCL-90心理状况得分方面,香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正常水平,但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高于正常水平。在中医五态人格得分方面,香港大学生性格较随和、沉着冷静、善于辨认是非、自我警惕性较强、不易患得患失、但进取心较差、抗打击能力弱,广州大学生进取心和抗打击能力强、自我警惕性较低、稳定性较强、有奉献精神、但易盲信别人。家庭情绪氛围、个人经历、宗教信仰和个人不良习惯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如父母暴力打斗、恋爱受别人干涉和重大事件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训与宣教,合理引导大学生恋爱与情感依恋,鼓励父母采用关爱、和谐家庭情绪氛围与鼓励的教养方式,综合多途径、个性化、针对性的方式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王菲[3](2020)在《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研究 ——以山东D学院为例》文中指出伴随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了显着的提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日益斗升,社会对高科技人才质量要求提高,导致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新建本科院校虽然建设了国家文件中要求的心理教育咨询中心,配备了专业的管理教师,但没有满足学生本质的心理需求,心理危机事件依然频繁爆出。本文基于大学生直接迫切的现实需求,通过查阅现有资料、翻阅大量文献,进行回顾和梳理,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在了解新建本科院校的现状基础上,选取山东D学院为案例,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院的400名学生进行调查,对学校心理管理的教师从组织设置、制度、队伍、管理模式方面进行深度访谈,找到存在的问题,用公共管理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去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论文有助于指导以山东D学院为例的一批新建本科院校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解决学生真正的心理需求,明确今后开展学生心理教育管理工作的方向,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环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了新建本科院校心理教育管理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接着介绍了国外关于高校心理教育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关于心理教育管理的研究现状。后面叙述了研究这个主题用到的四种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研究的主体,分为三章。第一章首先对文章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接下来介绍了研究用到的理论知识。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新建本科院校心理管理在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的现状,通过了解现状后进行深入调研,介绍了选取山东D学院作为案例调查的依据、调查设计和调查样本情况,分析了调查数据得到调查发现。第三章,通过调查,发现新建本科院校心理管理中存在保障体系不完善、制度不健全、专业人员匮乏、宣传不到位、宣传内容不符合学生口味、学生认识不足的问题,针对问题并结合理论,进行原因的分析,有思想认识不清晰、缺乏顶层设计、经费投入不足、师资水平影响、支持力度不足和社会观念的影响的六个方面的原因。文章第三部分通过对美国、日本心理管理的经验特点进行梳理,总结出了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生心理管理中可以借鉴国外把培养身心健康的人作为目标、构建专业规范的培训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三条核心内容。第四部分为研究的对策。结合理论提出五方面的对策。从政府的角度,要引导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加大心理健康教育资金投入、推动管理队伍培训规范化;从学校角度,要逐步落实更新现代心理教育观、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师资队伍建设;从家庭角度配合学校搞好管理,学习心理教育有关知识、营造温馨的家庭教养氛围、采用激励教养方式、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从辅导员角度,要对学生心理管理进行主动预防、干预和加大工作力度来增加教育职责。学生角度,大学生自身要培养吃苦抗压受挫能力、学会排遣消极情绪、加强对心理健康管理的认识。
管丽[4](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交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交往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大学生对人际交往有强烈的需求,人际交往也为大学生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健康积极的个性,也能在人际交往中满足个人需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随着交往全球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加之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当代大学生的交往方式、交往观念、交往行为、交往环境等发生了重大变化,人际交往异化现象随之出现,尤其是网络异化现象,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供了机遇和各种挑战,这也在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遇到的诸多问题;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对大学生人交往问题的关注度不高,如何在实际教育教学引导大学生更好地与人交流和沟通,如何最大范围地凝聚大学生交往价值认知,如何更好地规范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大学生实际交往情况,发挥其最大作用带来了新的考验。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立足于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实际情况,紧扣时代特点,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人际交往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类型、现状以及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教育和引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的规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载体的搭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环境的优化,这四个基本途径不仅能够对大学生在现实中出现的具体交往问题对症下药,而且也有助于大学生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大学生人际交往,其他学科也不例外,这有利于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能够从多学科的视角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具体的建议。人际交往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当代大学生更应该理性面对交往环境的变化,努力提升个人修养、掌握人际交往知识、转变交往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实现与他人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刘佳静[5](2020)在《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指出“提升心理健康素养(Mental health literacy)是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国际上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的心理健康素养有利于及早识别心理疾病,减少病耻感,获取及时有效的支持和治疗,从而改善个体和公众的心理健康。因此,心理健康素养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实证研究有着不小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评估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干预的有效性。本文共三个研究。研究一采取随机抽样法,选取759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对澳大利亚学者O’Connor等编制的《心理健康素养量表》进行改编。结果得到信度和效度均比较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量表》,可作为测量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测量工具。研究二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实验组进行网络教育干预,1周1次,共8次。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发现:(1)接受网络教育干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得分更高。(2)前测条件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得分差异不显着;后测条件下,实验组的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组。(3)前测条件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SCL90得分差异不显着;后测条件下,实验组SCL90得分显着低于对照组。(4)实验组的后测幸福感得分没有显着高于前测。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素养网络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和专业心理求助意愿,以及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但对幸福感没有显着的提升作用。研究三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实验组进行网络教育加间接接触(观看心理障碍患者的视频)干预,对照组只进行网络教育干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干预均是1天1次,共18次。结果发现:(1)接受网络教育加间接接触干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得分更高。(2)前测条件下,网络教育加间接接触组和网络教育组的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得分差异不显着;后测条件下,网络教育加间接接触组的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得分虽然高于网络教育组,但没有达到显着性。(3)前测条件下,网络教育加间接接触组和网络教育组的SCL90得分差异不显着;后测条件下,网络教育加间接接触组的SCL90得分虽然低于网络教育组,但没有达到显着性。(4)网络教育加视频组的后测幸福感指数得分显着高于前测,网络教育组的后测幸福感指数得分没有显着高于前测。研究表明,“网络教育加间接接触”比单纯的“网络教育”更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但在提升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和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方面没有显着差距。单纯的“网络教育”不能显着的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但“网络教育加间接接触”可以显着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总的来说,基于移动终端的心理健康素养干预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和幸福感,以及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来说是有效的。
廖冉,夏翠翠[6](2019)在《面向心理障碍大学生的心理服务工作体系现状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患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数量增多,其中部分学生一边服用精神科药物,一边上学,他们有潜在的发病风险,需要特殊的心理服务,而当前提供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服务的主体及其服务范围尚不明确,缺乏全面协调的工作体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合多方资源,形成由精神专科医院、学校心理中心和社区康复机构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服务工作体系,为促进心理障碍大学生重返校园和正常生活提供保障。
魏望[7](2019)在《基于网络语言暴力治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拓宽了虚拟社会的交流渠道,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互联网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宣泄自己对社会事件的情绪,其中不乏对他人进行恶意评价和伤害的暴力语言或语言暴力。网络语言暴力的泛滥、网络欺凌问题的肆虐让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深受其害,极易造成网络文化认同危机、引发心理障碍和精神问题,进而将虚拟暴力延伸到线下诱发现实社会暴力,从而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高校是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输送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渠道。帮助大学生理性认识网络虚拟社会,调适大学生偏差的网络心理,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厘析网络语言暴力生成的机理,探究网络语言暴力治理的对策,对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适应网络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状况,十分迫切与必要。网络语言暴力是指网络行为人缺乏网络行为控制能力,对其他网络行为个体带有攻击性、侮辱性的言论评价,或者带有目的性的暴露其基本身份信息,使得被评价人的日常生活受阻、身心健康受损等一系列极易产生社会负面影响的行为。网络语言暴力的产生,从内生性机制看,根源于施暴者失常的从众心理和迷失的价值认同,助燃于目击者作为局外人的冷眼旁观,加剧于受害者消极被动的鸵鸟心态;从外生性机制看,契合于社会流瀑效应,适用于排气阀原理,失之于网络的有效监管,根本在于自媒体平台经营者的利欲熏心。正是由于网络空间内外多重因素的相互作用、互相联动,从而催生并叠加了网络语言暴力这种非理性的表达冲动,对大学生网民和社会造成了潜在和现实的冲撞和危害。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需多途并进、综合施策:从媒介素养、社会责任感、网络文化认同方面形塑大学生网络价值观,培育大学生健康的网络心理,形成师生一体、家校联合、思政融入多学科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模式。
赖勇[8](2019)在《高校新生心理障碍与健康援助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新生面临剧烈的环境变化,容易产生各类心理障碍,需要及时介入援助以避免发生恶性事件。该文通过回顾分析新生心理障碍一般性特征,存在健康援助主体单一、渠道单一、方式单一、节点单一等问题。从心理健康援助主客体出发,综述应采取入学启蒙教育、日常预警机制、建立心理档案、朋辈心理影响和家校联动机制等对策。
金山[9](2019)在《乒乓球练习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探讨12周中等强度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并通过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旨在确立乒乓球运动在大学生身心素质发展中的价值,为今后乒乓球运动在高校的深入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对大学体育选项课程项目开展和大学生身体素质都有着一定的实践参考意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采用方便取样方法选取扬州大学荷花池校区18级非体育专业大一新生共98人,实验组(男生25人,女生23人)48人,对照组(男生26人,女生24人)共50人按不同强度分为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乒乓球运动干预,实施12周、每周2次,共计90分钟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乒乓球运动干预。采用大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方法和《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实验,以班级为单位,采取团体测量方式分别在实验前1周和实验干预后进行测量。研究结果:(1)经过12周的实验干预后,大学生身体素质50米、立定跳远存在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P<0.05),在耐力素质与柔韧素质上不存在差异。(2)经过12周的实验干预后,大学生心理健康在焦虑、抑郁、社会退宿、精神病倾向以及总分上存在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P<0.05),在自卑、性心理障碍、强迫、依赖上存在时间的主效应(P<0.05)。研究结论:(1)经过12周的乒乓球练习实验,大学生身体素质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方面有明显提高;在耐力素质与柔韧素质方面没有显着影响。(2)经过12周的乒乓球练习实验,大学生在焦虑、抑郁、社会退缩、精神病倾向方面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樊怡琪[10](2019)在《中老年人对心理障碍的污名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及其关系》文中研究指明2011年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状况显示,50-64岁患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分别占比6.47%和4.54%,65岁及以上患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分别占比4.7%和3.9%,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患病率远高于35岁以下的人群。以往研究多探讨的是大学生对心理障碍和专业心理求助的态度,但我国已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成为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心理障碍和专业心理求助的态度如何,是否与年轻人有所差异?本研究旨在了解中老年人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和对心理障碍的污名状况及其关系,并与已有大学生数据相比较,探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和心理障碍污名在人口变量学之间的差异。本研究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在微信等社交平台采用滚雪球的方式发放问卷。共发放452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11份,有效回收率68.8%。其中男性 170 人(54.7%),女性 141 人(45.3%);58.5%在 41-50 岁之间,29.3%在 51-60岁,7.4%在61-70岁,4.8%在70岁以上。采用《知觉到的贬值歧视量表》(PDDS)测量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采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ATSPPH-SF)测量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并与以往针对大学生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得到如下结果:(1)超过30%的中老年人不清楚自己和周围人是否曾患有心理障碍,也不清楚自己和周围人是否接受过心理咨询,说明中老年人对精神卫生知识的缺乏。(2)中老年人在心理障碍污名上得分较高(公众污名=35.91±5.14,自我污名=8.83±2.09),其中公众污名得分显着(p<.001)高于大学生的公众污名得分,自我污名得分显着(p<.001)低于大学生自我污名得分。中老年人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上得分较低(M±SD=4.66±5.98),且显着(p<.001)低于大学生专业求助态度得分。(3)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得分在工作状态上的差异显着;自我污名得分在职业上的差异显着;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上,中老年女性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得分显着高于男性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受教育程度高的中老年人得分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中老年人。(4)中老年人的公众污名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显着相关(r=-.14,p<.05),中老年人自我污名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相关不显着(r=-.08,p=.18)。与大学生研究结果相比(r=.15,p?<.01),中老年人公众污名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相关系数更低。(5)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中老年人的公众污名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回归显着,其中公众污名可以很好预测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但自我污名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回归不显着。综上所述,中老年人的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得分较高,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得分较低。与大学生相比,中老年人的公众污名得分更高,自我污名分更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得分更低。中老年人对心理障碍的公众污名水平越高,对专业心理求助态度越消极。我们可以采取教育、接触等策略来降低中老年人的公众污名得分,提高他们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
二、剖析大学生的心理障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剖析大学生的心理障碍(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访谈法 |
2.2.2 文献资料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形成的根源 |
3.1.1 外部的客观条件因素 |
3.1.2 自身的主观条件因素 |
3.2 大学生体育运动产生心理障碍引发的危害 |
3.2.1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不利 |
3.2.2 容易引起学生体育运动损伤 |
3.2.3 影响教学质量以及教学目标 |
3.3 解决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策略 |
3.3.1 体育教师改进教学方式,革新体育教学模式 |
3.3.2 学生保持健康运动心理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1.给教师的建议 |
2.给大学生自身的建议 |
(2)粤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
2.2 调查方法与样本量计算 |
2.3 调查内容与工具 |
2.4 研究内容 |
2.5 统计方法 |
2.6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结果 |
3.1 香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
3.1.1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人口学资料 |
3.1.2 香港高校大学生SCL-90 测评结果 |
3.1.3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情况 |
3.1.4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家庭关怀度情况 |
3.1.5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中医五态人格测评情况 |
3.1.6 香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3.2 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
3.2.1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人口学资料 |
3.2.2 广州高校大学生SCL-90 测评结果 |
3.2.3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情况 |
3.2.4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家庭关怀度情况 |
3.2.5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中医五态人格测评情况 |
3.2.6 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3.3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 |
3.3.1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人口学资料的比较 |
3.3.2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
3.3.3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情况的比较 |
3.3.4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家庭关怀度的比较 |
3.3.5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中医五态人格比较 |
3.3.6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
第四章 讨论分析 |
4.1 两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
4.2 造成两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 中医五态人格的认识及两地大学生在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
4.3.1 中医五态人格的认识 |
4.3.2 两地大学生在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
第五章 建议 |
5.1 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 |
5.2 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
5.3 优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
5.4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中国德育文化教育相结合 |
5.5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中医学相结合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英文缩略词 |
个人学习经历 |
致谢 |
综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3)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研究 ——以山东D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访谈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对比分析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新建本科院校 |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系统管理理论 |
第二章 新建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现状及调查 |
第一节 新建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现状 |
一、组织结构现状 |
二、管理制度现状 |
三、管理模式现状 |
第二节 新建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现状的调查 |
一、案例设计 |
二、案例调查发现 |
第三章 新建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新建本科院校的心理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保障体系不完善 |
二、制度不健全 |
三、专业人员匮乏 |
四、宣传不到位 |
五、宣传内容不符合学生口味 |
六、学生认识不足 |
第二节 新建本科院校心理教育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思想认识不清晰 |
二、缺乏顶层设计 |
三、经费投入不足 |
四、师资水平影响 |
五、支持力度不足 |
六、社会观念的影响 |
第四章 国外心理教育管理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大学心理教育管理的特点 |
一、柔性管理的发展模式 |
二、行业驱动的专业化 |
三、综合性的服务范围 |
四、完备的社会支持体系 |
第二节 日本高校心理教育管理的特点 |
一、目标的明确性 |
二、管理形式的丰富性 |
第三节 借鉴国外经验启示 |
一、把培养身心健康的人作为目标 |
二、构建专业规范的培训体系 |
三、形成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 |
第五章 完善新建本科院校心理教育管理策略研究 |
第一节 政府积极引导 |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二、加大心理健康资金投入 |
三、推进队伍培训规范化 |
第二节 学校逐步落实 |
一、更新心理健康教育现代观 |
二、加强顶层设计 |
三、加大师资队伍建设 |
第三节 家庭积极配合 |
一、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 |
二、营造温馨的家庭教养氛围 |
三、运用恰当的激励教养方式 |
四、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
第四节 辅导员加强职责 |
一、主动预防 |
二、积极干预 |
三、加大工作力度 |
第五节 学生加强管理 |
一、培养吃苦受挫能力 |
二、积极排遣消极情绪 |
三、提高自身认知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4)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论文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论文重点与难点 |
(二)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比较分析法 |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类型及特征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交往 |
(二)人际交往 |
(三)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 |
二、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类型 |
(一)普通的人际交往与亲密的人际交往 |
(二)正常人际交往与非正常人际交往 |
(三)语言人际交往与非语言人际交往 |
三、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
(一)单一与多元并存 |
(二)封闭与开放同在 |
(三)多变与稳定突出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价值及作用 |
一、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个体价值 |
(一)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根本需求 |
(二)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必要保障 |
(三)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提升综合能力 |
二、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会价值 |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有利于培养国际化人才 |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作用分析 |
(一)能够规范和调整大学生人际关系 |
(二)能够推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价值实现 |
(三)能够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 |
一、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揭示 |
(一)交往环境复杂化 |
(二)交往方式多样化 |
(三)交往行为个性化 |
(四)交往途径网络化 |
二、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功利性色彩较为浓厚 |
(二)价值观趋于模糊 |
(三)情感淡漠化 |
(四)礼仪涵养不足 |
三、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的现实困惑 |
(一)大学生个体的身心特点与认知能力 |
(二)家庭教育的功利性与片面性 |
(三)学校教育及其环境的短板 |
(四)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的有效途径 |
一、将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中 |
(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理念 |
(二)整合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价值追求 |
(三)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交往心理 |
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规范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 |
(一)用自我教育的方法约束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 |
(二)用榜样示范的方法引导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 |
(三)用实践锻炼法的方法调整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 |
三、借助思想政治教育以搭建大学生人际交往有效载体 |
(一)普及和推广高效快捷的网络载体 |
(二)广泛运用育人为本的管理载体 |
四、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以优化大学生人际交往环境 |
(一)优化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家庭环境 |
(二)优化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校园环境 |
(三)优化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虚拟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研究综述 |
2.1 心理健康素养的概念内涵 |
2.1.1 健康素养 |
2.1.2 心理健康素养的定义 |
2.1.3 心理健康素养与心理健康的区别 |
2.1.4 心理健康素养与心理健康素质的区别 |
2.2 心理健康素养的测量 |
2.2.1 情景案例测量 |
2.2.2 量表测量 |
2.2.3 国内编制的测量工具 |
2.3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现状 |
2.3.1 心理障碍的识别 |
2.3.2 专业性心理求助的观念 |
2.3.3 对心理疾病的态度 |
2.4 心理健康素养的干预 |
2.4.1 社区干预活动 |
2.4.2 心理健康急救干预 |
2.4.3 学校教育干预 |
2.4.4 基于移动终端的干预 |
2.4.5 动漫文化在干预中的应用 |
3 研究设计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步骤和方法 |
4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量表的改编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工具 |
4.2.3 统计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4.3.1 人口学变量分析 |
4.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
4.3.3 验证性因素分析 |
4.3.4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
4.4 讨论 |
5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干预研究一 |
5.1 研究方法 |
5.1.1 研究设计 |
5.1.2 研究对象 |
5.1.3 研究工具 |
5.1.4 团队的带领者及其背景 |
5.2 研究的实施过程 |
5.3 研究结果 |
5.3.1 心理健康素养干预结果 |
5.3.2 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心理健康水平、幸福感干预结果 |
5.4 讨论 |
6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干预研究二 |
6.1 研究方法 |
6.1.1 研究设计 |
6.1.2 研究对象 |
6.1.3 研究工具 |
6.2 研究的实施过程 |
6.3 研究结果 |
6.3.1 心理健康素养干预结果 |
6.3.2 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心理健康水平、幸福感干预结果 |
6.4 讨论 |
7 总讨论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心理健康素养量表 |
附录二:网络教育干预方案 |
附录三:网络教育加间接接触干预方案 |
附录四:网络推文节选 |
致谢 |
(6)面向心理障碍大学生的心理服务工作体系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面向心理障碍大学生的心理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第一手信息未能与其他机构同步 |
(二)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服务供不应求,规范性有待提高 |
(三)社区康复机构数量较少,缺少专业人员 |
二、构建医院-学校-社区全方位的心理服务体系 |
(一)预警和应急机制 |
(二)治疗应对和配合机制 |
(三)康复期支持机制 |
(7)基于网络语言暴力治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简要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网络语言暴力的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网络暴力与网络语言暴力 |
2.1.2 虚拟暴力与现实暴力 |
2.2 网络语言暴力的结构性特征 |
2.3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危害 |
2.3.1 “沉默螺旋效应”——引发心理障碍 |
2.3.2 “蝴蝶效应”——诱发现实暴力 |
第三章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实证分析 |
3.1 样本选择与方法 |
3.1.1 问卷设计 |
3.1.2 样本情况分析 |
3.2 大学生对网络语言暴力的态度和行为倾向 |
3.2.1 认知分析 |
3.2.2 情绪分析 |
3.2.3 行为倾向分析 |
3.3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归因分析 |
3.3.1 大学生不同角色心理的驱动 |
3.3.2 大学生网络价值观的模糊认识 |
3.3.3 童年时期的暴力记忆的影响 |
3.3.4 社会流瀑效应的加剧 |
3.3.5 学校教育课程设置的不完善 |
3.3.6 网络法律监管、平台建设的缺失 |
3.3.7 自媒体平台商业利益的驱动 |
3.4 案例分析 |
3.4.1 受害者案例分析——以“杭州师大女研究生”事件为例 |
3.4.2 施暴者案例分析——“洁洁良”事件 |
第四章 网络语言暴力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应对策略 |
4.1 大学生正确网络价值观的形塑 |
4.1.1 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
4.1.2 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 |
4.1.3 完善大学生网络文化认同教育 |
4.2 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 |
4.2.1 加强大学生网络情绪管理教育 |
4.2.2 提高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教育 |
4.2.3 预防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教育 |
4.2.4 融合网络心理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4.3 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的拓展 |
4.3.1 形成师生一体的思政教育模式 |
4.3.2 形成家校联合思政教育模式 |
4.3.3 形成思政融入多学科的教育模式 |
4.3.4 借助新兴媒介创新思政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Ⅱ调查问卷 |
致谢 |
(9)乒乓球练习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文献综述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2.1 乒乓球的历史与发展 |
1.2.2 乒乓球的运动特点 |
1.2.3 大学生身体素质评价指标 |
1.2.4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
1.2.5 大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方法 |
1.2.6 运动对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现状 |
1.3 心理健康 |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实验法 |
2.2.3 心理测量法 |
2.2.4 问卷调查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三 研究结果 |
3.1 实验前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的同质性检验 |
3.1.1 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大学生身体素质各维度同质性检验 |
3.1.2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理健康水平同质性检验 |
3.2 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
3.2.1 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速度素质的的影响 |
3.2.2 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耐力素质的的影响 |
3.2.3 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柔韧素质的的影响 |
3.2.4 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力量素质的的影响 |
3.3 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子维度的影响分析 |
3.3.1 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躯体化的的影响 |
3.3.2 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焦虑的的影响 |
3.3.3 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抑郁的的影响 |
3.3.4 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自卑的的影响 |
3.3.5 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退缩的的影响 |
3.3.6 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社会攻击的的影响 |
3.3.7 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性心理障碍的影响 |
3.3.8 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偏执的影响 |
3.3.9 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强迫的影响 |
3.3.10 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依赖的影响 |
3.3.11 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冲动的影响 |
3.3.12 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精神病倾向的影响 |
3.3.13 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总分的影响 |
四 讨论 |
4.1 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
4.2 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表一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 |
教案 |
1、实验组教案 |
大一乒乓球教学计划(实验组) |
教案 |
2、对照组教案 |
大一乒乓球教学计划(对照组) |
(10)中老年人对心理障碍的污名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及其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问题提出 |
1.2 心理障碍及其污名 |
1.2.1 心理障碍及其污名的概念 |
1.2.2 心理障碍污名的维度 |
1.2.3 心理障碍污名的成因 |
1.2.4 心理障碍污名的影响 |
1.2.5 心理障碍污名的测量 |
1.3 专业心理求助态度 |
1.3.1 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概念 |
1.3.2 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影响因素 |
1.3.3 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测量 |
1.4 心理障碍污名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研究 |
1.5 研究目的 |
1.6 研究意义 |
1.6.1 理论意义 |
1.6.2 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工具 |
2.2.1 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ATSPPH-SF) |
2.2.2 《知觉到的贬值歧视量表》(PDDS) |
2.2.3 数据分析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假设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有效样本的基本情况 |
3.2 中老年人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总体情况 |
3.3 中老年人与大学生在公众污名、自我污名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上的差异分析 |
3.4 中老年人公众污名、自我污名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3.5 中老年人公众污名、自我污名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相关分析及比较 |
3.6 中老年人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的回归分析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中老年人心理障碍污名的讨论 |
4.1.1 中老年人的心理障碍污名的总体情况 |
4.1.2 中老年人的心理障碍污名在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讨论 |
4.2 中老年人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讨论 |
4.2.1 中老年人的专业求心理助态度的基本情况 |
4.2.2 中老年人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讨论 |
4.3 中老年人与大学生在自我污名、公众污名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差异比较分析 |
4.4 中老年人自我污名、公众污名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分析 |
4.5 建议和对策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剖析大学生的心理障碍(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分析研究[J]. 李晓云.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02)
- [2]粤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D]. 吴茵琪(Ngyanki).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3]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研究 ——以山东D学院为例[D]. 王菲.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4]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研究[D]. 管丽.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干预研究[D]. 刘佳静.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6]面向心理障碍大学生的心理服务工作体系现状与展望[J]. 廖冉,夏翠翠. 北京教育(德育), 2019(12)
- [7]基于网络语言暴力治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魏望.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8]高校新生心理障碍与健康援助对策研究[J]. 赖勇. 中国健康教育, 2019(10)
- [9]乒乓球练习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 金山. 扬州大学, 2019(02)
- [10]中老年人对心理障碍的污名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及其关系[D]. 樊怡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