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ZZ3600-13/25液压支架适用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田茂霖[1](2020)在《深厚工作面软弱顶板与煤壁偏压失稳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煤炭赋存条件普遍比较复杂,深埋软弱顶板与厚煤层共同赋存现象极其广泛,该条件下在工作面非均匀支承压力作用下极易发生随采随冒,煤壁大面积片帮,影响工作面安全生产。因此,很有必要对该类深部含软弱顶板厚煤层工作面(深厚工作面)应力分布规律、软弱顶板与煤壁偏压失稳机理与模式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以赵庄煤矿深厚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综合运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统计分析了软弱顶板厚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研究了煤壁前方支承压力分区演化规律,开展了等强度煤岩组合体力学特性与破坏模式试验,获得了支承压力分区偏压作用下工作面煤壁变形规律及片帮失稳模式,探讨了软弱顶板冒落与煤壁片帮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煤壁偏心受压柱失稳力学模型与煤壁偏心受压柱剪切破坏力学模型,揭示了煤壁片帮失稳机理,提出了深部含软弱顶板厚煤层工作面煤壁失稳评价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支承压力非均匀分布特点与软弱破碎顶板特性,引入了偏压系数与偏压变化率,细化支承压力区为偏压Ⅰ、Ⅱ、Ⅲ区,确定了软弱破碎顶板初次来压步距与周期来压步距,此后,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与极限平衡理论,给出了煤壁弹性变形阶段与弹塑性变形阶段偏压区应力分布函数及分布范围,分析了因素的影响规律及敏感性,揭示了回采过程中支承压力偏压区应力及范围演化规律。(2)采用水泥、石膏及石英砂等研制了煤、岩等强度材料,制作了不同岩煤高度比、预压岩样的等强度煤岩组合体,开展了不同加载速率、预压压力条件下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组合体力学特性、变形特性及声发射演化规律,揭示了组合体的耦合破坏模式。(3)自主设计研发了工作面煤岩体开采卸荷试验系统,研究了分区偏压作用下工作面煤岩体与煤壁变形破坏演化规律,获得了煤壁片帮模式,对比分析了加载前后模型试样纵波波速演化规律,引入了试样完整性系数,反映了试样内部损伤状态,进而揭示了工作面煤岩体及煤壁动态变形过程及影响机制。(4)基于软弱顶板变形破坏特点,探讨了软弱顶板冒落-煤壁片帮相互作用规律,揭示了软弱顶板冒落与煤壁片帮相互作用机理;此后,基于煤壁前方分区偏压受力特点,构建了煤壁偏心受压柱模型,引入了“煤柱”长细比,建立了煤壁偏心受压柱失稳力学模型(失稳破坏型)与煤壁偏心受压柱剪切破坏力学模型(材料破坏型),给出了两种煤壁破坏模型的失稳破坏的判据,揭示了煤壁片帮失稳的机理;提出了煤壁片帮系数,结合数值方法,分析了因素敏感性,基于权重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建立了深厚工作面煤壁片帮失稳评价方法,评估了赵庄煤矿1307工作面煤壁片帮失稳风险等级,其综合评分为0.566,属于E级高风险,煤壁失稳,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相符,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论文有图118幅,表45个,参考文献206篇。
黄鹏[2](2018)在《煤岩蠕变损伤机理及工作面临空区段煤柱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巷道掘进、工作面开采等多次扰动作用,临空区段煤柱将产生损伤累积效应。同时,临空区段煤柱长期承受上方厚砂岩悬顶结构压力作用,呈现出显着的流变特性,导致临空区段煤柱存在变形大、片帮严重、支护困难等安全隐患,给矿井巷道支护、高产高效等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以小纪汗煤矿临空区段煤柱稳定性为研究背景,综合采用实验测试、理论分析、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等手段,系统地研究了损伤煤样的蠕变特性,考虑初始损伤的分数阶非线性蠕变模型建立,厚砂岩顶板下工作面临空区段煤柱蠕变损伤演化机理等,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开展了损伤煤样三轴压缩试验,获得了初始损伤变量、加载速率、围压下煤样的三轴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三种因素对损伤煤样变形、峰值应力、体积扩容、破坏特征的影响,确定了三种因素与损伤煤样峰值应力、扩容应力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开展了损伤煤样的三轴蠕变试验,获得了初始损伤变量、加载速率、围压下的蠕变特性曲线,分析了三种因素下损伤煤样蠕变过程中的轴向变形、蠕变破坏应力、变形速率、体积扩容、扩容应力等特征,确定了三种因素与损伤煤样蠕变破坏应力、扩容应力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基于分数阶导数的基本概念、基本的流变元件、基本的流变组合元件性质,建立了整数阶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考虑初始损伤效应的分数阶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采用梯度下降与高斯-牛顿法结合的数值优化算法对整数阶、分数阶非线性蠕变模型参数进行了识别,并对二者模型的精度与相关性进行了评价,表明分数阶蠕变模型更具优越性。(4)依据小纪汗煤矿11215工作面覆岩赋存、近工作面顶板特征,分析得到了“厚砂岩顶板工作面”的覆岩“O-X”型破断及运动规律,基于工作面强矿压显现特征实测数据,研究了不同阶段的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周期来压步距、动载系数、安全阀开启次数、煤柱的应力场、位移场与损伤破裂演化特征,揭示了临空区段煤柱破坏的外在动力源与内部损伤机制。(5)提出了临空区段煤柱突变失稳判据,建立了非线性分数阶三维蠕变模型,分析了不同初始损伤程度煤柱、不同宽度煤柱、无悬顶结构下煤柱的应力场、位移场、损伤场演化特征,确定了初始损伤低、宽煤柱、无悬顶下煤柱稳定性较好,提出了临空区段煤柱稳定控制方法。
周甲伟[3](2017)在《煤炭颗粒旋流气力输送机理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色煤炭物流衔接煤炭开采、加工、储运、利用及回收各个领域,是构建集约、安全、高效、绿色现代煤炭工业体系的枢纽。解决煤炭运输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煤炭与环境无交互作用的封闭运输是实现煤炭绿色物流的关键所在。煤炭气力输送是实现短距离煤炭绿色物流的有效途径,具有占地少、环保清洁、易于自动化等显着优势。为此,本论文以煤炭颗粒为对象,结合气固两相耦合理论、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元耦合数值模拟方法(CFD-DEM)和颗粒旋流输送试验,以实现煤炭颗粒气力输送为目标,对煤炭颗粒在旋流场中的输送理论、运动学和动力学行为以及旋流气力输送系统性能展开研究,为煤炭颗粒气力输送工业应用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拓宽气力输送技术应用领域。在量化描述煤炭颗粒尺寸和形貌特征的基础上,研究真实形貌煤炭颗粒旋流气力输送机理。通过三维扫描获得煤炭颗粒几何模型并统计煤炭颗粒形貌特征,基于此推导出煤炭颗粒在流场中的运动微分方程、颗粒碰撞运动方程及接触动力学方程,构建旋流气力输送中煤炭颗粒群的运动方程及输送气流的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控制方程,为研究煤炭颗粒旋流气力输送过程提供理论支撑。基于现有起旋技术及理论,研发适用于煤炭颗粒气力输送的旋流起旋及继旋装置。利用CFD-DEM耦合数值模拟方法,从流场速度、旋流强度、颗粒运动及输送能量效率等多个方面对比研究三种螺旋壁面式起旋装置性能。研究表明:旋流场内轴向速度峰值区域形状随流场流动呈准周期性旋转,有益于扰动颗粒运动,旋流场内颗粒呈现明显的螺旋运动,并保持较长距离的悬浮运动状态。输送初始阶段,较强的旋流强度有助于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但到稳定输送阶段,适中的旋流强度更有利于输送。三种起旋装置中,导流叶片式起旋装置引导的旋流强度适中,更适合于煤炭颗粒输送。以数值研究结果为基础,设计侧向补气导流叶片式起旋装置,并进行流场速度分布测量试验,以无量纲测量距离、雷诺数、切向流量比为变量拟合得到旋流强度演变模型。设计并研制煤炭颗粒输送状态测试试验台,研究不同粒度煤炭颗粒的临界输送气流速度,以及旋流强度对煤炭颗粒临界输送气流速度的影响。分析气力输送系统常用临界气流速度定义及其物理含义,确定拾取速度作为煤炭颗粒旋流气力输送系统临界输送速度并估算其大致范围,然后进行不同流场的煤炭颗粒拾取试验。研究表明:影响煤炭颗粒初始翻滚拾取的因素有流场气流曳引扰动、其他颗粒冲击扰动以及支撑边界失稳扰动。轴流场内易出现局部逐层剥离拾取,迎风下游区域煤炭颗粒团易于优先拾取,旋流场内易出现颗粒自迎风端部逐步卷起并实现整体推移拾取输送。煤炭颗粒的拾取速度随旋流强度增强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基于Kalman拾取速度模型,以无量纲颗粒粒径和旋流强度为变量,得到5-15 mm煤炭颗粒的拾取速度预测模型。重构煤炭颗粒离散元模型,数值研究煤炭颗粒与管壁互作用过程中的煤炭颗粒尺度损伤和管壁磨损规律。分别基于颗粒粘结法和颗粒重叠法研究上述两行为,从煤炭颗粒形状和流场结构两方面研究并揭示旋流场中煤炭颗粒破碎和管壁磨损规律。研究表明:煤炭颗粒与管壁的碰撞现象与煤炭颗粒的机械能波动一一对应,而煤炭颗粒的破碎程度与碰撞前后机械能变化的能量差正相关。煤炭颗粒通过弯头时,颗粒完整率随颗粒球形度增大而增大,两者关系符合二次多项式指数方程。旋流输送时煤炭颗粒完整率显着高于轴流工况。弯头转向对弯头管壁磨损有显着影响,磨损严重位置主要集中于外侧管壁的中部区域。随着颗粒球形度增大,弯头管壁平均磨损率均呈现倾斜“S”状变化,旋流输送时弯头管壁磨损率较轴流场有显着降低。在分析输送性能指标基础上,进行煤炭颗粒旋流气力输送性能试验,从输送能效和输送平稳性两方面研究旋流强度对输送性能的影响。以静压值、静压损失为指标从能量储备和测点间的储备能量消耗两个方面研究旋流强度对煤炭颗粒输送能效的影响,以静压波动标准差为指标研究旋流强度对煤炭颗粒输送平稳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切向流量比为0.2且输送气流速度低于40 m/s时,旋流场内的静压值高于相同平均气流速度的轴流工况,有利于气流压力势能缓释和煤炭颗粒输送。绝对静压损失随着平均气流速度增大近似呈现线性增长,随着切向流量比的增大,其增长斜率呈增大趋势。相对静压损失均随着平均气流速度增大呈减小趋势,但切向流量比较大时,由平均气流速度增大导致的相对静压损失降低较缓慢。影响输送平稳性的因素主要有料仓储料量变化扰动、气源扰动、旋转给料器扰动以及噪声扰动,上述四种扰动因素在本文研究范围对应的频率区间分别为小于0.1 Hz、0.1-1 Hz、1-10 Hz和10 Hz以上,其中气源扰动和旋转给料器扰动作用最为显着。低气流速度中等旋流强度和高气流速度弱旋流强度工况时,旋流场输送平稳性优势显着。在输送管道前端,旋流工况输送平稳性更好,而在输送管道末端轴流场工况输送更平稳。
姚琦[4](2017)在《急倾斜煤层综采走向分段充填及其岩层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矿充填或部分充填是减小煤矿开采损害最有效的技术手段,针对急倾斜煤层全部充填法充填成本高、工效低等问题,提出急倾斜煤层走向分段充填开采方法,以期减少充填量的同时能够确保顶板稳定,有效控制地表下沉。根据急倾斜煤层综采走向分段充填的布置特征,利用理论分析、力学试验及相似模拟实验、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和典型的急倾斜煤层走向分段充填开采方案设计及现场实践,得到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提出了急倾斜煤层走向分段充填采煤方法,为在急倾斜煤层开采时有效控制岩层移动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的新途径。同时,根据急倾斜煤层工作面回采巷道布置特点,提出了两种沿空留巷方法。(2)自行研制了卧式多角度矿山开采平面相似模拟实验平台,解决了急倾斜煤层开采相似模拟实验过程中填充模型难度大、不安全等问题,研制的实验平台适合进行任何倾角煤层开采的平面应力或平面应变模型的模拟实验。(3)以“砂石+石膏+水泥”三种原料进行了相似材料配比实验:试件的平均抗压强度随着砂石质量比增大而减小,加入适量的水泥会增大试件抗压强度。以这三种原料配制的试件的抗压强度可控制在0.110MPa之间,适用于相似比为1:201:200的相似实验岩层相似材料配制。(4)对急倾斜煤层分段充填开采的顶板变形破坏机理及岩层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理论推导了急倾斜倾向顶板岩梁的挠曲方程,分析揭示了无论是在充填区域还是未充填区域,最大挠度均出现在工作面的中上部位置,未充填区域,顶板最大挠度位于工作面的0.62L,而在充填区域顶板最大挠度位于0.89L处。基本顶在充填体柱支撑作用下,充填区域倾斜顶板岩梁的最大挠度位置较未充填区域向工作面上部转移1/3左右。(5)通过相似材料模型实验结果分析,工作面沿走向推进后,充填区域的倾斜岩梁在胶结充填体的支撑作用下,顶板下沉较小,顶板岩层仅出现了弯曲下沉。而未充填区域的顶板则变形较大,直接顶出现垮落现象,垮落矸石充填采空区下部,对下部的顶底板起到支撑约束作用。(6)对于分段充填的未充填区域来说,倾向岩梁上部为直接拉伸断裂,层间岩层为梁式断裂,且断裂线位置位于工作面的中上部,下部为层间裂开形式,顶板呈现了“F”型断裂形态,形成了由下部裂隙发育支撑区、顶板弯曲下沉自承区和上端部支撑区三个部分构成的二次平衡的承载结构。(7)充填柱体的支撑反力和顶板最大弯矩随着充填柱体的跨距增大而增大,而工作面支架支撑力对顶板最大弯矩和充填柱体支撑反力影响较小。充填柱体的作用反力(强度)越大,充填柱体中心的受力就越大,且能减小顶板的最大弯矩值。(8)充填柱体材料在单轴压缩条件下,试件出现了弹性变形阶段、裂隙出现阶段、裂隙增加阶段、裂隙压密阶段和裂隙滑动阶段。试件经历前两个阶段后,出现第一次峰值,随后经历裂隙增加阶段、裂隙压密阶段达到第二次峰值后,最终呈现“X”形态的剪切破坏。充填柱体中部未破坏区域随着胶结材料比重增加而增大。(9)推导了急倾斜工作面底板的挠度方程,利用方程分析了底板的最大挠度位于中部偏上部(0.62L)处有最大值;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底板的最大的主应力卸压区出现在工作面的中上部,主应力的卸压区大小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变大;底板的最大的σyz剪切力出现在工作面的中上部;从水平位移变化和垂直位移变化看出,急倾斜的底板最有可能从工作面的中部开始产生滑移破坏,而后上部随之滑移。(10)针对了湘永煤矿2463工作面基本条件进行了分段充填方案设计,确定了24采区上覆岩层主关键岩层为厚度105.6m硅质灰岩层,亚关键岩层为开采煤层向上第三层的55.6m厚中砂岩层;走向分段充填的长充填柱体尺寸为40.0m,中心距为114.0m,短充填柱体宽度为12.0m,中心跨距为26.0m,可控制上覆亚关键岩层的变形破断,从而有效控制关键岩层移动变形及地表下沉量;对关键岩层底部的离层区进行注浆充填,在注浆区下部岩层形成载荷承载区,对主关键岩起支撑作用,有效控制地表沉降。
段宏飞[5](2012)在《煤矿底板采动变形及带压开采突水评判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矿底板采动变形问题的研究,不仅对于承压水上带压安全开采具有科学价值,而且可为采区巷道围岩变形控制维护提供关键依据。本文对采动底板应力分布特征、底板应力及其塑性区分布以及底板破坏深度等变形破坏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在前人对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的采场完整支承压力作用下的底板应力分布模型能够得到底板内任一位置的应力分布解析解,通过杨村煤矿4602工作面的底板应力解析计算说明解析得出的底板下的应力分布规律具有实用性;从底板采动变形的角度厘定了底板破坏深度的概念,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开展了底板破坏深度斜长、顶底板岩性组合、采深、采高、倾角的六因素五水平正交数值模拟试验,构建了首次考虑顶板岩性组合这一因素的斜长-顶底板岩性组合-采深-采高-倾角的底板破坏深度预测模型,通过10个煤矿相应的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实测实例进行分析验证了该预测模型精度较高,可以满足工程使用。通过现场底板变形破坏综合实测深刻揭示了底板矿压显现过程及其分区特点、底板破坏深度分区特征以及底板变形与矿压显现的关联规律,具体表现为:采动矿压对底板的影响具有较远距离的采前“超前”显现和采后“滞后”延续的特点,且这种“超前”“滞后”影响具有分区特征;从采动底板变形与采动矿压的关联效应角度将底板所受采动矿压的扰动作用分为“超前聚压扰动”和“采后卸压扰动”两种类型,为合理解释底板采动变形破坏的力学机制提供了力学依据;底板破坏经历超前聚压破坏和采后卸压破坏两个过程,其破坏机制均为剪切破坏,前期为受压状态下的剪切破坏,后期为受拉状态下的剪切破坏,二者具有累进关系,即在采前聚压破坏基础上采后卸压破坏可导致破坏程度进一步加剧,但对于采动破坏深度不具有延伸效果。在70组底板破坏深度实测资料统计的基础上,探索了底板破坏深度与其影响因素的规律,构建了底板破坏深度预测的遗传-改进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BP-GA、BP-GA-MOD)和PSO优化SVM模型(PSO-SVM)。基于MATLAB软件平台,编制了底板破坏深度非线性预测模型系统,能够实现底板破坏深度快速准确的预测。最后,首次明确建立了煤矿底板突水的三级评判模型,以此实现对煤矿底板突水由粗到细、由经验判别到力学分析的多级分布筛选递进评价预测。三级评判分别包括:煤矿底板突水初判、煤矿底板突水详判与煤矿底板突水精判。底板突水初判判据为P=0.0025M2-0.0865M-16.8534/M+2.2440临界方程,该方程是通过对华北七个矿区以及湖南涟邵矿区354个工作面突水点、202个巷道突水点以及318个安全回采工作面的调查分析,应用数学统计回归的方法所得。该临界方程形式与考虑动水压力作用下的底板均质裂隙弱板模型P-M临界方程形式一致;煤矿底板突水的详判,是在初判的基础上对可能发生突水的区域进行的进一步突水判别,综合指标法考虑了影响底板突水的诸多因素,以此判别将更为全面,考虑模型的简化,构建了基于膨胀界限抗渗强度的底板突水评判模型。煤矿底板突水精判,需要对底板岩体特性、含水层特性以及所赋存的地质条件进行更为详细的勘查,掌握突水评判区域非常精细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底板进行力学稳定性分析,确定底板在采动矿压、水压作用下的潜在稳定性。
李建[6](2012)在《八宝煤矿大倾角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虽然煤炭生产和消费可能会有所下降,但主导地位不会改变。随着经济发展,煤炭开采强度不断增加,许多矿井不得不由条件相对好的煤层开采转向复杂难采煤层。复杂难采煤层的开采技术是制约我国煤矿高产高效的主要问题之一。论文以八宝煤矿1101采区为工程背景,综合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测试、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和手段,根据1101采区的地质条件,对1101采区工作面应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详细地分析了工作面破碎煤壁和顶板稳定性影响因素,提出了破碎顶板和煤壁化防治措施,并设计了化学注浆加固方案。在测定工作面围岩物理力学参数的基础上,利用RFPA模拟了工作面顶板围岩活动规律和矿压显现规律,为指导现场实际施工,提供了依据。采用FLAC软件分析了注浆锚杆的支护效果,并在井下进行煤壁及顶板化学注浆加固试验,优化加固方案,为八宝煤矿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保障。
李伟,詹振江[7](2010)在《淮北矿区“三软”极复杂煤层综采技术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针对淮北矿区"三软"极复杂煤层赋存条件,经过近40a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的研究、试验和推广,集成创新了一套适合于该复杂条件较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特厚煤层和近距离厚煤层的综采关键技术,探索了一条极复杂条件矿区高产、高效和安全开采的有效途径,大幅度提高了矿区采掘机械化水平和效率,实现了"三软"极复杂煤层的安全高效综采,发展了综采技术。
霍丙杰[8](2011)在《复杂难采煤层评价方法与开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能源安全至关重要。为了保障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复杂难采煤层的开采技术就很有必要。在分析了目前复杂难采煤层的开采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复杂难采煤层进行“复杂度”评价的必要性。通过研究复杂煤层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定量分析了各因素对煤层复杂性的影响程度,确定了煤层复杂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煤层复杂度类型定量划分方案,建立了煤层复杂性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和煤层复杂性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根据曲面展开原理,提出了复杂煤层曲面分析方法。并结合煤层复杂度、安全度、开采成本等因素分析了复杂煤层的可采性,提出了不同复杂度类型煤层的开采建议。为了研究复杂难采煤层的开采技术,通过确定采煤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煤层复杂度、煤层厚度、煤层倾角等关键因素与采煤方法的对应关系,应用VB6.0语言开发了煤层复杂性分析与采煤方法选择软件系统。以急倾斜复杂煤层开采为例,分析了急倾斜复杂煤层的采煤方法,提出了急倾斜复杂煤层柔掩法的优化工艺,通过理论分析和相似材料模拟方法研究了急倾斜复杂煤层采场围岩的活动规律和矿压显现规律。以大安山煤矿为实例,在分析了京西复杂煤层的形成条件和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大安山煤矿14槽煤层复杂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煤层复杂性模糊模式识别评价方法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通过对不同矿区、不同煤层50多个开采单元煤层复杂性的评价,验证了采煤方法选择系统的合理性。通过系统研究复杂难采煤层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开采特点、评价方法、采煤方法及实例验证,形成了一套关于复杂难采煤层开采完整的技术体系。
杨艳国[9](2010)在《寺河矿煤巷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预警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矿井采掘深度以每年近20m的速度向深部不断延伸,地应力与瓦斯压力不断加大,煤炭开采的地质条件和技术条件也日趋复杂。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数量增多,次数频繁,强度加大,解决煤与瓦斯突出问题已经迫在眉睫。煤巷掘进过程中发生突出的比例占70%以上,研究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发生的机理,实现突出预警对于预防煤与瓦斯突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本文针对寺河矿实际条件,在分析影响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数值模拟、井下监测等方法,实现了煤与瓦斯突出实时分级预警。分析研究了寺河矿瓦斯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对比,根据等值线走向趋势的相符合程度,得出了各种地质因素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得到了寺河矿瓦斯地质图,分析了掘进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瓦斯地质条件。运用FLAC3D软件建立了掘进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三维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采动应力分布图、应力升高区的地点及应力峰值,分析了掘进过程中巷道应力的分布规律及其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采用实验测试方法分析了寺河矿煤样的物理力学性质、透气性系数。分析了寺河矿煤样变形特性、强度特性和渗透特性等物理力学特征;采用origin数据处理软件分析了煤层渗透性系数与孔隙压、体积应力的关系,为瓦斯涌出规律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研究了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是表征煤层应力状态、瓦斯压力状态和煤质特征综合作用指标,它反映了前方应力、瓦斯压力和强度、煤层产状的变化情况。在煤样渗透性实验及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影响因素、煤巷掘进工作面瓦斯浓度分布规律及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完成了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理论计算方法。对瓦斯浓度序列的移动平均线、振幅、频次和方差进行综合评判,建立了瓦斯涌出异常辨识模型。基于组态软件开发了煤瓦斯突出实时分级预警系统软件,通过工作面瓦斯浓度监测数据实时读取,结合瓦斯涌出异常辨识模型、瓦斯地质规律和煤巷掘进工作面力学模型,实现了煤巷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的实时分级预警。
朱涛[10](2007)在《极近距离煤层刀柱采空区下长壁开采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研究》文中指出极近距离煤层刀柱采空区下长壁开采法是指两层煤层的层间距离很近,上层煤层采用刀柱采煤法进行回采,下层煤层采用长壁采煤法进行回采。对于极近距离煤层,随着煤层间距离的减小,上下煤层间开采的相互影响程度加大。当煤层间距离很近时,受上层煤层开采的影响,下层煤层顶板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使顶板结构发生变化。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特征、支架与围岩控制关系、回采巷道的布置特点及支护方式、开采工艺和安全技术保障等均具有特殊性。特别是对于极近距离煤层的上层煤层采用刀柱式采煤法、下层煤层采用长壁式采煤法的条件下,下层煤层受到上层煤层开采的影响,下层煤层的回采工作面和巷道项板产生严重变形甚至发生破坏,极易冒、漏顶。当与上层煤层的刀柱采空区沟通时,造成工作面漏风,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由于这种情况在实际当中很少出现,目前对这方面的系统理论研究还很缺乏。王封煤矿的8号煤层采用刀柱采煤法,现在该煤层即将回采完毕。而位于8号煤层下方平均距离仅有0.75m处的9号煤层是该矿煤质最好、厚度为3.33m的煤层,为了提高9号煤层的回采率和机械化水平,延长矿井的服务年限,提出了王封煤矿极近距离煤层上层8号煤层刀柱采空区下的9号煤层长壁开采法。本文针对王封煤矿8号煤层开采的实际情况,通过井下现场调研、围岩物理力学参数试验、理论分析、Ansys软件数值模拟计算,对8号煤层顶板矿山压力及其显现、残留煤柱受力及稳定性的分析、集中载荷下底板应力传递规律和对9号煤层长壁回采时顶板的矿山压力及其显现、工作面支架支护阻力及初撑力的确定、回采巷道矿山压力控制等进行了研究,为解决类似问题的刀柱采空区下长壁开采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开辟了新途径。因此,对极近距离煤层刀柱采空区下长壁开采的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研究,不仅丰富了极近距离煤层开采的理论和实践,同时,对于王封煤矿拓宽主业渠道、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和机械化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ZZ3600-13/25液压支架适用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ZZ3600-13/25液压支架适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深厚工作面软弱顶板与煤壁偏压失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深厚工作面矿压显现及支承压力演化特征 |
2.1 赵庄煤矿概况 |
2.2 深厚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观测及分析 |
2.3 深厚工作面支承压力偏压分区理论研究 |
2.4 工作面支承压力偏压分布规律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等强度煤岩组合体力学特性及耦合破坏模式试验研究 |
3.1 煤、岩等强度材料研制 |
3.2 等强度煤岩组合体试验概况 |
3.3 等强度煤岩组合体试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工作面煤岩体及煤壁动态变形破坏过程与影响机制 |
4.1 模型试验相似原理及相似材料选定 |
4.2 模型试验研究规划 |
4.3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深厚工作面煤壁偏压失稳机理及失稳评价方法研究 |
5.1 深厚工作面软弱顶板冒落与煤壁片帮机理分析 |
5.2 煤壁片帮数值模拟研究 |
5.3 深厚工作面煤壁失稳评价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煤岩蠕变损伤机理及工作面临空区段煤柱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2 损伤煤样力学特性与破坏特征 |
2.1 损伤煤样的制备及试验方案 |
2.2 损伤煤样力学特性 |
2.3 损伤煤样破坏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损伤煤样蠕变特性 |
3.1 试验方案及方法 |
3.2 损伤程度对煤样蠕变力学特性影响 |
3.3 加载速率对损伤煤样蠕变力学特性影响 |
3.4 围压对损伤煤样蠕变力学特性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分数阶微积分蠕变模型 |
4.1 分数阶微积分概念及流变模型 |
4.2 整数阶非线性蠕变模型 |
4.3 分数阶非线性蠕变模型 |
4.4 非线性蠕变模型参数识别与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厚砂岩顶板下工作面临空区段煤柱破坏特征 |
5.1 采矿地质条件 |
5.2 临空工作面厚砂岩顶板破断与矿压特征 |
5.3 临空区段煤柱损伤破坏演化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6 采动影响下临空区段煤柱损伤失稳机制及控制技术 |
6.1 分数阶非线性蠕变模型数值实现与验证 |
6.2 临空区段煤柱失稳判据 |
6.3 采动影响下临空区段煤柱损伤失稳数值分析 |
6.4 临空段煤柱稳定性控制技术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煤炭颗粒旋流气力输送机理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背景及研究意义 |
1.3 煤炭颗粒旋流气力输送概述 |
1.4 课题研究现状 |
1.5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煤炭颗粒旋流气力输送理论研究 |
2.1 煤炭颗粒几何形貌特征 |
2.2 煤炭单颗粒气力输送运动学研究 |
2.3 煤炭单颗粒气力输送碰撞接触动力学研究 |
2.4 煤炭颗粒群输送过程控制方程 |
2.5 煤炭颗粒气力输送管道磨损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旋流起旋技术及装置研究 |
3.1 旋流起旋装置分析 |
3.2 起旋装置数值模拟研究 |
3.3 起旋装置研制及流场测量系统设计 |
3.4 起旋装置旋流强度演变规律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4 煤炭颗粒旋流气力输送临界气流速度试验研究 |
4.1 煤炭颗粒输送临界气流速度分析 |
4.2 煤炭颗粒拾取速度测试 |
4.3 煤炭颗粒临界输送速度试验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旋流气力输送中煤炭颗粒与管壁互作用过程数值模拟 |
5.1 煤炭颗粒与管壁互作用过程及煤炭颗粒数值重构 |
5.2 煤炭颗粒破碎行为数值研究 |
5.3 管壁磨损行为数值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煤炭颗粒旋流气力输送系统性能试验研究 |
6.1 煤炭颗粒旋流气力输送试验系统 |
6.2 旋流强度对煤炭颗粒输送系统输送能效的影响 |
6.3 旋流强度对煤炭颗粒输送平稳性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急倾斜煤层综采走向分段充填及其岩层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急倾斜煤层综采现状 |
1.2.2 急倾斜煤层充填及部分充填现状 |
1.2.3 岩层移动控制理论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目标 |
1.3.4 研究路线 |
第2章 急倾斜走向分段充填开采及岩层控制方法的提出 |
2.1 急倾斜煤层开采特点 |
2.1.1 地质特点 |
2.1.2 急倾斜煤层开采及岩层移动特点 |
2.1.3 急倾斜煤层充填特点 |
2.2 走向无煤柱分段充填采煤方法的提出 |
2.2.1 工作面的布置 |
2.2.2 分段充填采煤方法主要实施步骤 |
2.2.3 分段充填实现的目标 |
2.2.4 急倾斜煤层开采的沿空留巷方法的提出 |
2.3 走向分段充填岩层控制模式及关键技术 |
2.3.1 理论依据 |
2.3.2 岩层控制模式的提出 |
2.4 小结 |
第3章 相似模拟平台研制及相似材料配比实验研究 |
3.1 相似模拟实验原理 |
3.1.1 相似三定理 |
3.1.2 相似条件 |
3.2 模拟平台研制 |
3.2.1 现有平台概述 |
3.2.2 卧式多角度平面相似模拟实验装置 |
3.3 相似材料制作与力学测试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1 骨胶配比影响 |
3.4.2 骨料粒径影响 |
3.4.3 材料压实度影响 |
3.5 相似模拟实验误差来源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急倾斜走向分段充填倾向岩梁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
4.1 分段充填开采布置 |
4.2 倾斜岩梁力学模型 |
4.3 相似材料模拟实验 |
4.3.1 相似模型及监测点布置 |
4.3.2 岩层位移变化 |
4.3.3 围岩应力变化 |
4.3.4 覆岩破坏垮落特性 |
4.4 数值模拟 |
4.4.1 模型及边界 |
4.4.2 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急倾斜煤层综采分段充填走向岩层移动控制研究 |
5.1 急倾斜走向分段充填柱体的力学分析 |
5.1.1 走向分段充填布置 |
5.1.2 关键层的判断 |
5.1.3 基本顶超静定梁分析 |
5.1.4 关键层的力学模型 |
5.1.5 工程算例 |
5.2 充填柱体变形破坏特性 |
5.2.1 受力分析 |
5.2.2 充填柱体单轴抗压实验 |
5.3 数值模拟分析 |
5.3.1 基本顶数值模拟 |
5.3.2 关键层数值模拟 |
5.4 小结 |
第6章 急倾斜分段充填顶板应力场分布及初次破断 |
6.1 顶板冒落特征 |
6.2 力学分析 |
6.2.1 弹性薄板模型 |
6.2.2 基本顶挠曲方程 |
6.3 应力分布及演化 |
6.3.1 不同充填比的应力分布规律 |
6.3.2 不同充填体强度的应力分布规律 |
6.3.3 不同倾角的应力分布规律 |
6.4 数值模拟分析 |
6.4.1 模型及边界条件 |
6.4.2 模拟结果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急倾斜综采分段充填工作面底板破坏机理研究 |
7.1 底板岩梁受力及支承压力 |
7.1.1 底板受力分析 |
7.1.2 支承压力分布 |
7.2 底板岩梁力学模型 |
7.3 数值模拟 |
7.3.1 模型及边界 |
7.3.2 模拟结果分析 |
7.4 小结 |
第8章 湘永煤矿2463工作面走向分段充填开采方案 |
8.1 矿井基本条件 |
8.1.1 交通位置 |
8.1.2 地质与水文 |
8.1.3 开采条件及现状 |
8.2 工作面基条件 |
8.3 工作面配套设备及回采工艺 |
8.3.1 配套设备 |
8.3.2 回采工序 |
8.4 分段充填参数及充填系统 |
8.4.1 分段充填参数 |
8.4.2 充填管路系统 |
8.5 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 |
8.5.1 支架的防滑防倒 |
8.5.2 刮板输送机防滑和防上窜 |
8.5.3 采煤机防滑技术 |
8.5.4 煤壁片帮和飞矸预防 |
8.5.5 底座插底处理 |
8.5.6 充填管道防堵管 |
8.6 分段充填经济效益分析 |
8.6.1 条带开采 |
8.6.2 全部充填开采 |
8.6.3 分段部分充填开采 |
8.6.4 效益对比分析 |
8.7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 |
一、已发表或录用论文 |
二、知识产权 |
三、主持或参加的研究项目 |
致谢 |
(5)煤矿底板采动变形及带压开采突水评判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现存问题 |
1.4 研究方案 |
2 采动底板变形破坏规律特征分析 |
2.1 底板岩体应力状态分析 |
2.2 采动底板变形破坏规律分析 |
2.3 底板破坏深度研究 |
2.4 小结 |
3 底板变形破坏综合实测与采动效应机制 |
3.1 底板变形破坏应变实测法研究 |
3.2 典型工作面现场实测 |
3.3 底板变形实测结果综合分析 |
3.4 底板采动效应及其力学机制 |
3.5 小结 |
4 底板破坏深度非线性预测模型构建 |
4.1 底板破坏深度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
4.2 底板破坏深度的非线性预测模型 |
4.3 小结 |
5 底板突水的三级评判预测 |
5.1 底板岩溶水害主控影响因素分析 |
5.2 煤矿底板突水的初判 |
5.3 煤矿底板突水的详判 |
5.4 煤矿底板突水的精判 |
5.5 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八宝煤矿大倾角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提出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倾角煤层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复杂煤层开采围岩控制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八宝矿复杂煤层综采技术应用分析 |
2.1 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在地质条件复杂矿区的应用 |
2.1.1 北京昊华公司木城涧矿综合机械化开采 |
2.1.2 淮北矿业集团桃园煤矿大倾角综合机械化开采 |
2.1.3 新疆焦煤集团大倾角综合机械化开采 |
2.2 矿井地质条件 |
2.2.1 矿井地层特征 |
2.2.2 矿井地质构造 |
2.2.3 采区地质条件 |
2.3 八宝矿应用综采可行性分析 |
2.3.1 综合机械化采煤优点 |
2.3.2 八宝煤矿 1101 采区综采技术可行性分析 |
2.4 回采巷道布置方案设计 |
2.4.1 1101 采区巷道布置方案设计 |
2.4.2 工作面回采顺槽断面及支护设计 |
2.4.3 开切眼断面及支护设计 |
2.5 综采工艺参数设计 |
2.5.1 工艺流程 |
2.5.2 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 |
2.6 大倾角综采设备配置 |
2.7 本章小结 |
3 八宝矿综采工作面破碎顶板与煤壁治理技术 |
3.1 工作面煤壁及顶板破坏机理 |
3.2 工作面煤壁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3.2.1 采高对煤壁片帮的影响 |
3.2.2 支架工作阻力对煤壁片帮的影响 |
3.2.3 煤岩结构对煤壁片帮的影响 |
3.2.4 停采时间对煤壁片帮的影响 |
3.2.5 采煤工艺对煤壁片帮的影响 |
3.3 复杂条件下松软、破碎顶板及煤帮治理技术 |
3.3.1 松软、破碎顶板治理 |
3.3.2 煤壁片帮预防措施 |
3.4 综采工作面破碎顶板与煤壁化学注浆加固方案设计 |
3.4.1 化学注浆加固机理 |
3.4.2 注浆锚杆结构 |
3.4.3 注浆工艺及参数 |
3.5 本章小结 |
4 回采工作面围岩运动规律研究及加固效果分析 |
4.1 围岩参数测定 |
4.1.1 概述 |
4.1.2 煤岩体力学参数测试 |
4.2 回采工作面围岩活动规律数值分析 |
4.2.1 岩石破断过程分析系统 RFPA 简介 |
4.2.2 模型建立 |
4.2.3 计算方案 |
4.2.4 数值计算过程 |
4.2.5 工作面顶板矿压显现规律 |
4.3 工作面煤壁破坏模拟分析 |
4.3.1 工作面煤壁塑性区宽度理论计算 |
4.3.2 工作面煤壁塑性区宽度数值模拟计算 |
4.3.3 计算结果分析 |
4.4 注浆锚杆支护效果模拟研究 |
4.4.1 FLAC 软件简介 |
4.4.2 模型建立及计算方案 |
4.4.3 边界条件和加载条件 |
4.4.4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井下试验与观测化学注浆加固顶板及煤壁 |
5.1 化学锚注加固顶板与煤壁井下试验 |
5.1.1 试验目的 |
5.1.2 煤壁用锚注加固注浆管(锚杆)注浆试验 |
5.1.3 顶板锚注两用注浆锚杆井下锚注试验 |
5.1.4 塑料胀壳锚固头与杆体紧固(摩擦)力试验 |
5.2 试验结果及存在问题 |
5.3 化学加固顶板与煤帮方案调整与优化 |
5.3.1 煤壁用柔性注浆管的制作 |
5.3.2 煤壁用柔性注浆管安装 |
5.3.3 注浆参数与工艺 |
5.4 松软破碎顶板加固治理方案 |
5.4.1 注浆锚杆杆体结构 |
5.4.2 注浆锚杆安装方法 |
5.4.3 钻孔布置与注浆参数 |
5.5 本章小结 |
6 大倾角综采工作面主要设备安装技术实践 |
6.1 开切眼支护设计与施工 |
6.1.1 运输设备回撤 |
6.1.2 开切眼开帮扩面 |
6.1.3 绞车安装 |
6.2 安装工艺 |
6.2.1 工作面安装设备 |
6.2.2 设备运输路线 |
6.2.3 安装顺序 |
6.2.4 液压支架安装过程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淮北矿区“三软”极复杂煤层综采技术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淮北矿区“三软”煤层综采技术难点 |
(1) 矿区地质构造复杂。 |
(2) 煤层赋存条件差、煤层极软。 |
(3) 顶底板岩性软, 地应力高。 |
(4) 煤层瓦斯大、易自燃。 |
(5)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
2 淮北矿区“三软”煤层综采发展历程 |
2.1 “三软”煤层综采4个发展阶段 |
2.2 “三软”煤层综采发展的制约因素 |
2.3 “三软”煤层综采技术发展思路与技术方案 |
(1) 调整生产布局, 推行集约化生产。 |
(2) 合理选择采掘设备, 发挥设备潜力。 |
(3) 实施科学管理,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
(4) 开发人力资源, 实现减人提效。 |
(5) 发展支持技术, 完善保障技术。 |
3 “三软”煤层综采液压支架设计与设备配套 |
3.1 液压支架设计和设备配套思路 |
3.2 液压支架结构特点 |
(1) 整体顶梁: |
(2) 伸缩梁: |
(3) 护帮板: |
(4) 支架四连杆机构: |
(5) 底座和千斤顶: |
(6) 铰接部位: |
4 “三软”煤层开采矿压显现与围岩控制 |
4.1 “三软”煤层矿压显现规律 |
4.2 煤壁和顶板 (煤) 稳定性控制技术 |
4.3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 |
5 巷道支护的思路与形式 |
6 瓦斯抽采与防治技术 |
7 “三软”极复杂煤层安全高效综采技术与管理体系 |
8 技术、安全和经济效益 |
9 回顾与展望 |
(8)复杂难采煤层评价方法与开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煤层复杂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对煤层复杂性评价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对煤层复杂性评价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急倾斜煤层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薄煤层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大倾角煤层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不稳定煤层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1.3.5 国内外复杂难采煤层岩层控制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复杂煤层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中国煤炭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
2.1.1 中国聚煤区划分 |
2.1.2 中国煤田时空分布特征 |
2.2 复杂煤层的形成条件 |
2.2.1 复杂煤层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
2.2.2 复杂煤层形成的成煤环境 |
2.2.3 复杂煤层形成的构造改造 |
2.3 不同成煤环境煤层复杂性分布特征 |
2.4 不同构造改造环境煤层复杂性分布特征 |
2.5 煤层复杂性影响因素分析 |
2.5.1 煤层复杂性影响因素概述 |
2.5.2 地质构造环境 |
2.5.3 煤层倾角及变化 |
2.5.4 煤层厚度变化 |
2.5.5 煤层顶底板条件 |
2.5.6 夹矸、岩溶塌陷及岩浆侵入 |
2.5.7 埋藏深度 |
2.5.8 瓦斯等级 |
2.5.9 水文地质条件 |
2.5.10 煤层的自然发火性 |
2.6 本章小结 |
3 复杂煤层开采的可行性分析 |
3.1 资源可持续发展与能源安全分析 |
3.1.1 资源可持续发展分析 |
3.1.2 能源安全分析 |
3.1.3 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安全开采建议 |
3.2 煤层安全度等级研究 |
3.2.1 煤层安全度等级 |
3.2.2 不同安全度煤层开采建议 |
3.3 复杂煤层可采性分析 |
3.3.1 复杂煤层矿井生产系统特征分析 |
3.3.2 复杂煤层开采技术分析 |
3.3.3 复杂煤层开采安全分析 |
3.3.4 复杂煤层开采成本分析 |
3.3.5 复杂煤层开采煤质因素分析 |
3.3.6 复杂煤层开采其它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复杂煤层评价方法研究 |
4.1 综合评价方法 |
4.2 煤层复杂性评价指标及类别划分 |
4.2.1 煤层复杂性定量评价的必要性 |
4.2.2 煤层复杂性影响指标选取 |
4.2.3 煤层复杂性类别划分 |
4.3 煤层复杂性模糊模式识别评价方法研究 |
4.3.1 模糊模式识别方法 |
4.3.2 基于语言模式的煤层复杂性模糊模式识别方法 |
4.4 煤层复杂性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4.4.1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4.4.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步骤 |
4.4.3 建立煤层复杂性评价指标的递阶层次结构 |
4.4.4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
4.4.5 煤层复杂性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步骤 |
4.5 复杂煤层曲面分析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5 复杂煤层开采技术研究 |
5.1 采煤方法选择决策分析系统开发 |
5.1.1 采煤方法选择的原则 |
5.1.2 采煤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 |
5.1.3 影响采煤方法的关键因素与采煤方法的对应关系分析 |
5.1.4 开发采煤方法选择分析系统 |
5.2 急倾斜复杂煤层采煤方法分析 |
5.3 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优化研究 |
5.3.1 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回采工艺的参数分析 |
5.3.2 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优化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急倾斜复杂煤层开采围岩活动规律研究 |
6.1 采场围岩活动规律影响因素分析 |
6.2 急倾斜煤层围岩活动规律的理论研究 |
6.2.1 急倾斜煤层采场围岩活动规律的力学分析 |
6.2.2 工程实例应用 |
6.3 急倾斜煤层围岩活动规律的相似材料模拟 |
6.3.1 煤层倾角为42°时围岩活动规律研究 |
6.3.2 煤层倾角为70°时围岩活动规律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7 急倾斜复杂煤层开采实例 |
7.1 大安山矿14 槽急倾斜复杂煤层开采实例 |
7.1.1 大安山矿煤层及地质条件分析 |
7.1.2 大安山矿14 槽复杂煤层形成的条件分析 |
7.1.3 大安山矿14 槽煤层复杂性模糊模式识别评价 |
7.1.4 大安山矿14 槽煤层复杂性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
7.2 复杂煤层开采单元复杂度评价与采煤方法分析 |
7.2.1 大安山煤矿+680m 水平西三采区轴9 上煤层复杂性评价 |
7.2.2 煤层复杂度与采煤方法分析 |
7.3 采煤方法选择软件系统应用研究 |
7.4 复杂煤层曲面分析方法应用研究 |
7.4.1 大安山矿后槽煤层地质构造分析 |
7.4.2 后槽煤层曲面展开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附件 |
(9)寺河矿煤巷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预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分析 |
2.1 地质构造 |
2.2 地应力 |
2.3 煤体结构 |
2.4 煤层瓦斯参数 |
2.5 煤层渗透率 |
2.6 其他因素 |
2.7 本章小结 |
3 寺河矿煤层瓦斯地质规律 |
3.1 矿井概况 |
3.2 井田地质概况 |
3.3 地层、煤层和煤质特征 |
3.4 晋城矿区区域地质构造对瓦斯的控制 |
3.5 寺河矿井地质构造对瓦斯的控制 |
3.6 寺河矿西区3#煤层瓦斯含量的地质因素研究 |
3.7 寺河矿瓦斯地质图 |
3.8 本章小结 |
4 煤与瓦斯突出应力数值模拟研究 |
4.1 概述 |
4.2 有限差分方法 |
4.3 FLAC3D 软件简介 |
4.4 数值计算模型建立及计算方案 |
4.5 掘进工作面应力数值模拟 |
4.6 本章小结 |
5 煤巷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研究 |
5.1 煤体渗透性实验 |
5.2 煤巷掘进工作面瓦斯浓度分布规律 |
5.3 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 |
5.4 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影响因素分析 |
5.5 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计算方法 |
5.6 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变化特征指标分析 |
5.7 瓦斯涌出异常的辨识 |
5.8 本章小结 |
6 预警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
6.1 组态软件介绍 |
6.2 矿图管理 |
6.3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置 |
6.4 安全监测监控和传输设备 |
6.5 监测设备各类传感器布置 |
6.6 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预警系统开发 |
6.7 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预警系统应用 |
6.8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查新结论 |
(10)极近距离煤层刀柱采空区下长壁开采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极近距离煤层的定义 |
1.2 课题的提出 |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主要技术关键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8号煤层围岩破坏特征及底板应力传递规律 |
2.1 8号煤层开采直接顶垮落特征 |
2.1.1 8号煤层直接顶垮落特征分析 |
2.1.2 8号煤层直接顶冒落情况 |
2.2 8号煤层煤柱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
2.2.1 煤柱的弹塑性变形区 |
2.2.2 煤柱的极限强度 |
2.2.3 煤柱承受荷载的计算 |
2.3 8号煤层开采老顶运动特征 |
2.3.1 8号煤层若采用长壁回采时老顶运动步距的计算 |
2.3.2 8号煤层老顶的实际运动状态 |
2.4 8号煤层煤柱在底板岩层中的应力分布规律 |
2.4.1 8号煤层底板岩体原岩应力状态确定的理论 |
2.4.2 8号煤层开采后底板岩体应力状态 |
第三章 9号煤层回采时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及其控制 |
3.1 9号煤层长壁工作面顶板来压特征 |
3.1.1 采场上覆岩层结构理论研究的成果 |
3.1.2 9号煤层直接顶垮落特征分析 |
3.1.3 9号煤层老顶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
3.2 9号煤层长壁工作面老顶的垮落步距 |
3.2.1 9号煤层长壁工作面老顶的初次垮落步距 |
3.2.2 9号煤层长壁工作面老顶的周期垮落步距 |
3.3 9号煤层长壁工作面支架支护阻力的确定 |
3.4 9号煤层采场巷道矿山压力控制 |
3.4.1 回采巷道围岩控制理论的研究成果 |
3.4.2 9号煤层受采动影响回采巷道开掘的合理位置和时间 |
3.4.3 9号煤层受采动影响回采巷道围岩变形量的预计 |
3.4.4 9号煤层受采动影响回采巷道支护 |
第四章 极近距离煤层围岩破坏数值模拟 |
4.1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
4.2 模拟软件的简介 |
4.2.1 Ansys主要功能 |
4.2.2 Ansys分析步骤 |
4.3 8号煤层开采围岩破坏特征及应力分布数值分析 |
4.3.1 模拟模型的建立 |
4.3.2 模拟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 |
4.4 9号煤层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规律数值分析 |
4.5 9号煤层回采巷道在不同布置位置时的数值模拟 |
4.5.1 模拟模型的建立 |
4.5.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努力方向 |
5.1 主要结论 |
5.2 论文中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ZZ3600-13/25液压支架适用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厚工作面软弱顶板与煤壁偏压失稳机理研究[D]. 田茂霖.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2]煤岩蠕变损伤机理及工作面临空区段煤柱稳定性研究[D]. 黄鹏.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2)
- [3]煤炭颗粒旋流气力输送机理及性能研究[D]. 周甲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4)
- [4]急倾斜煤层综采走向分段充填及其岩层控制研究[D]. 姚琦. 湖南科技大学, 2017(07)
- [5]煤矿底板采动变形及带压开采突水评判方法研究[D]. 段宏飞. 中国矿业大学, 2012(06)
- [6]八宝煤矿大倾角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研究[D]. 李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2(05)
- [7]淮北矿区“三软”极复杂煤层综采技术研究与实践[J]. 李伟,詹振江. 煤炭学报, 2010(11)
- [8]复杂难采煤层评价方法与开采技术研究[D]. 霍丙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1(05)
- [9]寺河矿煤巷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预警系统研究[D]. 杨艳国.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0(05)
- [10]极近距离煤层刀柱采空区下长壁开采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研究[D]. 朱涛. 太原理工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