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科学传统的特征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剧丽婵[1](2021)在《《折狱新语》判词风格及其现代意义》文中认为经过多年的完善,我国裁判文书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完整的固定模式,然而这种统一的公式化模式并未做到尽善尽美。随着我国社会群众的法治意识的逐渐觉醒和强化,以及裁判文书网上公开受到广泛关注,因此社会大众对裁判文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早就有裁判文书的存在,裁判文书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其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每个朝代的判决书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劣之处,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若如今裁判文书的书写方式存在争议,改革之路遇到阻塞,参详古代裁判文书应当不无裨益。文章所研究的判词专集《折狱新语》成书于清初,记录的是作者李清于明末崇祯时,任宁波府推官期间所判的民刑案件,如实记录了李清任职时亲自审判案件的纪实情况。这本专集内容丰富,断案公正,是自成一家之作,也是时至今日我国少有的保存完整的明朝判词专集。文章通过研究《折狱新语》中记录的判词的风格,与现代裁判文书进行比较,引发对当代裁判文书改革的思考。文章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和比较方法,援引《折狱新语》原着判词进行深入研究。文章主要从《折狱新语》的判词的写作风格、论证风格、与当代裁判文书的比较及启示这四个部分进行详细阐述。文章第一部分介绍《折狱新语》的成文背景,文章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入手,详细阐述该书记录案件发生的背景,将当时晚明黑暗的政治、发达的经济以及相当成熟的文化背景一一分析,阐明《折狱新语》判词风格形成的原因。接下来这一部分重点着墨于《折狱新语》判词的写作风格,该书判词的写作风格凸显在于文采斐然,骈散结合,并擅长利用修辞手法,这些特点使得判词更容易深入人心,达到教化息讼,定分止争的社会功效。第三部分阐述《折狱新语》判词的论证风格,这一部分从司法三段论的角度入手,分别论证判词中构建小前提、构建大前提以及审判风格的风格特点。判词中小前提的构成要件主要在于法律事实清楚,要求案件能够具备证据充足、逻辑合理的要点。其次,判词中大前提的构建——即司法审判的依据能做到情理法兼备,明代法律的并没有发达到可以涵摄所有社会关系,因此李清在审判时采用了“情贵推原,理当依据,法宜按定”的论证标准,使大前提的构建做到了情理法兼备。在审判风格这一部分,总结了判词的审判风格,李清断案的体现出的法理思想包括恤刑慎杀、教化息讼这两点。第四部分将《折狱新语》的判词风格与当代裁判文书进行对比,从写作特点与审判风格这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并且从中得出当代裁判文书具有文笔枯燥晦涩、说理不明确以及法律中心主义等问题,从而为提出改进裁判文书写作方式、加强法官的写作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加强裁判文书的说理过程,让裁判文书更加“接地气”;以及杜绝法律中心主义,以法律为基础,适当融入“情理”等方法,为当代裁判文书改革提供思路。
牛宇[2](2020)在《罗布桑却丹的多种经营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罗布桑却丹是中国近代着名的蒙古族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家、哲学家、民俗经济学家。他撰写的《蒙古风俗鉴》这部书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宗教、习俗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所以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巨着。他在书中关于蒙古族经济及民俗方面的阐述中,包含了与蒙古族思想相关的内容,并隐含着多种经营思想主张。本文以《蒙古风俗鉴》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罗布桑却丹提出的关于经营畜牧业、农业、商业贸易的思想主张及其现代意义进行深入挖掘、梳理和阐述。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方法,融合民族学和民族经济学、民俗学等从多个学科,从历史进程等多个角度对罗布桑却丹的多种经营思想进行分析。本文的基本逻辑框架为:前有绪论,后有结论,中间是正文三部分组成。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并简述了罗布桑却丹的生平事迹;其次,对罗布桑却丹思想的有关文献资料进行综述,并对国内外研究状况作了简单的评述;此外,对经营思想在本文的理论概念加以阐释;最后对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安排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第二部分为正文,主要对罗布桑却丹的多种经营思想进行了归纳。首先对罗布桑却丹的畜牧业、农业和商贸经营思想进行了概括;其次,从近代中外重商思想、中国传统重农思想、和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他个人生活经历几个方面阐述了罗布桑却丹多种经营思想的来源;最后,对罗布桑却丹的经营思想的现代意义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为结论,通过对罗布桑却丹的经营思想进行深度剖析,发现罗布桑却丹的多种经营思想对蒙古族的经济发展乃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概括如下:第一,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讲,研究罗布桑却丹的多种经营思想,丰富了前人对罗布桑却丹思想层面的研究内容,也是经济思想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延伸。第二,通过对罗布桑却丹的多种经营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进行融合研究,对推进乡村振兴、新牧区建设、对蒙古族各类产业的经营和发展,以及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王园园[3](2020)在《明代恤刑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恤刑制度是中国古代基本的法律制度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西周时期便已经出现,经过汉代的奠基,到唐代已经趋于完善。恤刑制度并非一项单一的法律制度,而是由多项恤刑政策组合而成。因时代的需求不同,这一制度在不同时期的侧重点也有所差异。明代统治者在前代的基础之上,对其加以继承发展,由此形成明代独有的制度特色。明代的恤刑制度主要立足于法律制定、司法审判和执行三个方面。在法律制定中,明太祖延续唐宋律法中的惯例,在“明刑弼教”理念的指导下,将对老幼废疾、妇女等特殊群体的优恤以及存留养亲、亲属犯罪相容隐等恤刑政策写入《大明律》之中。此后明朝历代皇帝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对其进行调整完善,但也有一些政策因种种原因无法贯彻落实。在司法审判中,明代有着完善的案件审理程序,且在常规司法程序之外,还设有形式多样的会审制度,如对重大案件进行审理的三司会审,对狱囚二次翻供进行审理的九卿圆审,为了避免狱囚淹滞而死的热审、寒审,每年霜降之后对死刑进行复审的朝审,以及为清理冤狱每五年举行一次的大审。此外,针对地方刑狱壅蔽的状况,明代统治者还派遣大理寺、刑部官员作为恤刑使者巡视地方,成化七年(1471)以后,每五年派遣恤刑官审录地方狱案成为定例。明代恤刑制度最典型的成果便是会审制度,严格的司法程序以及完善的会审形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刑狱公正、刑罚得当。在司法执行的过程中,每当案件审理完毕,明代统治者还会实施一些恤刑政策,以减轻刑罚,减少死刑。首先是国家遇有大庆典,如皇帝登基、皇子诞生等,或者发生灾荒时,皇帝会通过大赦的方式,减轻罪囚的处刑。其次是赎刑的实施,明代的赎法比历代更为详细、宽宥,其实施过程中不限身份,广泛适用于社会各阶层,且笞、杖、徒、流、死罪皆可赎,不仅能通过钱财赎罪,财力不及者也可以通过服劳役赎罪。明代主要以严刑峻法治国,赎刑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起到“济法之太重”的效果,是明代统治者恤刑的重要手段之一。此外,明代统治者以孝治国,在执刑过程中,对于子孙愿以身代刑的行为,往往会屈法以扬孝道,这一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恤刑的效果。总而言之,明代恤刑制度是明代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宽猛相济”之说在明代法制上的典型运用。明代统治者通过恤刑制度达到笼络人心,缓和社会矛盾的效果,但客观上也起到了减轻罪囚的刑罚,保障狱囚的生命安全以及减少死刑的积极作用。
李淑敏[4](2020)在《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训是我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教育形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家训围绕“修身、齐家、处世”这条主线逐渐发展为理论化、系统化的文化形式,它的内容之广泛、思想之深刻、历史之悠久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存在。尽管传统家训文化产生于古代社会,但其字里行间的爱子之情、殷切期盼与谆谆教诲极大地拉近了与现代人的距离。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是悠悠华夏五千年文明的一张独特名片,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如何对其进行转化、发展,使其在新的时代熠熠生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强调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性,2017年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问题,并明确提到挖掘和整理传统家训、家书文化,培育优良家风,这为我们开展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问题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本文以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以“基本概述——理论基础——体系架构——困境透析——实践指向”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立场,对传统家训文化及实现其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具体而言,全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在这部分中,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通过这四个小节的概括实现对全文的整体把握。第二章,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相关概述。在这一章节中,笔者首先对家训、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定义做出解释和说明,然后总结了传统家训文化的思想特质,梳理了传统家训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并提炼了传统家训文化的重要价值。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阐述,以期客观地、全面地展示传统家训文化。第三章,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是开展研究的逻辑前提和基本依据,马克思主义相关经典理论、中国共产党人传统文化观以及其他学科相关理论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第四章,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体系架构。体系架构是对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几个基本方面的交代,包括原则、目标、要素三个板块。本章首先从个体、家庭、社会三个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目标进行定位,其次对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说明,最后以主体、客体、载体、环境、机制五个要素初步架构起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基本体系。这一章作为本文的重点章节,为下文作了铺垫。第五章,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困境透析。这一章以三个小节对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不力的现状进行剖析,一是传统家训文化原生根基的消解与断裂,二是社会转型对传统家训文化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三是传统家训文化在传承发展中面临的现实桎梏。第六章,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实践指向。本章是全文的最后一章,也是全文的重点、创新点和落脚点。这一章从发挥主体力量、深化内容建设、丰富传承发展方式、优化传承发展环境和健全传承发展机制五个方面提出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具体路径。从而紧扣前文构建的基本体系,回应面临的现实困境,使文章各部分实现有机联系和结构完整。
王宁[5](2020)在《基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通立场的“民主仁学”理论评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会通的视野下,探究儒学在当下发展的新形态或许能够对当代中国价值观的重塑提供鉴戒意义。儒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流,自近现代以来,一直饱受争议而其发展几经波折。时至今日,在中、西、马三大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背景下,学界提出的“民主仁学”是不同于上一辈儒者“老内圣开出新外王”的思维模式,而是在儒学发展的宏观透视下,尝试将民主与儒家仁爱一同糅合为道体来对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之关系进行新的可能性探讨。全文藉由吴光先生提出的“民主仁学”为切入点,首先,从纵向的历史分期与演进轨迹的角度,引出新儒学对传统儒学现代价值的探索,然后从横向的文化学术背景出发,探究当代新儒家对儒学与现代民主融通问题的探索,由此探析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化与“民主仁学”的形成背景。其次,从体用论、文化观以及价值观三大方面对“民主仁学”的内在逻辑体系进行分析。通过对其逻辑架构的深入剖析,探究其可能有的贡献与局限。最后,探讨了“民主仁学”这一理论形态对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互动关系的思考。毋庸置疑,在新时代对于儒学创造性转化的研究工作仍在路上。“民主仁学”仅是儒学在当代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尽管对于其提法还存有诸多疑问,但无疑在学理上仍值得进一步探讨。总之,在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被确定为当代中国建设和发展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全社会共同进行的自觉构建的过程中,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应是在明明白白的自觉反思中,拣择适应中国现时代政治经济发展的优秀精华部分,并对其重新加以阐释与转化,推动当代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良性互动,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变芬[6](2020)在《论熊十力体用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熊十力是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最具原创性的哲学家之一,他融会中西之学,开创了富有自身特色的思想理论体系,对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是当代中国哲学领域里的研究热点,“体用”思想在其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熊十力的哲学思想以“体用不二”为宗旨,在肯定人生存意义的同时,也在为人类社会探寻人生本质、宇宙本体,为现代新儒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熊十力创建的“体用”思想是兼采众家,独具特色的哲学思想体系,他在吸收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又融入了佛学的大乘学和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思想,以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重建了中国的形而上学。体用不二的本体论、翕辟成变的宇宙论以及天人不二的人生论是熊十力哲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新梳理与阐释其基本理论内容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熊十力哲学的认识,推进对其哲学思想的研究,也有利于研究熊十力体用思想的现代意义,体用思想帮助人们返识本心,重塑道德本体,这对中国哲学形而上学的构建、生命共同体的构建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可以说,“体用”哲学体系是在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与近现代西方哲学的交流碰撞中而产生的,它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开启了一种新型的、体系化的哲学之路,对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它高扬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肯定了人之“真性”、“本心”“良知”、“道德主体”的重要作用,对于人们道德素质的提高,人内心归宿问题的解答等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刘晶晶[7](2019)在《论中国古代亲属相盗罪及其现代意义》文中研究表明亲属相盗因存在着亲属关系决定了我们在对其进行处理时需要考虑法律、人性、家庭传统等多方面的因素,既要保证法律的权威性和平等性,也应当尊重家庭所特有的生活模式、保护被害人的权益、维护家庭整体的和谐。本文的主要思路是以亲属关系为出发点,首先对亲属相盗罪的概念进行辨析,考察了我国古代关于亲属相盗罪立法上的发展和缘由。其次介绍了外国的相关规定。最后对我国目前的关于亲属相盗犯罪的规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且对司法解释中的相关规定提出完善建议。本文分五章对上述问题展开论述。第一章,对亲属相盗罪名的辨析。首先,对我国古代盗罪和亲属相盗罪的发展进行考察,明确亲属相盗罪概念的内涵。其次是探讨亲属相盗罪和亲亲相隐制度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亲属相盗罪的外延。第二章,我国古代亲属相盗罪立法的历史沿革。这部分主要依据亲属相盗在立、法上的产生、完善和一些变化,对我国古代关于亲属相盗犯罪所作的特殊规定进行介绍。第三章,我国亲属相盗罪立法的历史根源和演变缘由。考察我国古代关于亲属相盗罪出现的历史缘由和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第四章,国外亲属相盗罪的相关规定及中外评估。首先对国外关于亲属相盗犯罪的规定进行介绍。其次,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关于亲属相盗犯罪特殊规定的契合之处,探讨其共同的价值选择。第五章,亲属相盗罪的现代意义及立法上的继承与完善。论证我国当前针对亲属相盗犯罪做出特殊规定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当前关于亲属相盗犯罪特殊规定并对亲属相盗犯罪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主要探讨亲属关系的界定,财物的认定,亲属相盗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最后对我国关于亲属相盗的规定在刑事程序和实体上提出了完善建议。
叶小波[8](2018)在《中国传统慎刑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儒家学派作为社会正统,统领了我国思想文化几千年。在政治方面儒家谋求“仁政”,投射到司法领域,就成为了我国“慎刑”思想的滥觞。“慎刑”思想是古代中国最为重要、最为朴素的司法和治国思想理念,它的兴起与发展凝聚着封建王朝浓浓的人性光辉,浓墨重彩地写下了一笔对“人”的关怀,这在古代中国是非常难得的。儒家将“仁者爱人”的思想理念发展到司法建设中去,发展而来的“慎刑”思想也伴随着儒学的壮大而不断融入到各个朝代的治国理念中去,对于后世的司法制度,甚至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司法制度都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影响力。本文讨论了慎刑思想的兴起背景与渊源,并以汉、唐两代的慎刑思想为例分析了慎刑思想及其司法制度的演变,梳理了慎刑思想及其司法制度的表现形式与影响,论证了慎刑思想的现代性价值,以期待其对我国构建法治、和谐社会提供指导性意义。
江文水[9](2017)在《末那识内涵的多元性及其现代意义初探》文中研究说明“末那识”是唯识学八识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阿赖耶识”和前六识之间,是支点更是承上启下的枢纽,是解开整个八识思想脉络的开关和钥匙。唯识学八识思想中,“末那识”是最后才被提出和完善的。它自身的内涵和思想理论体系从隐到显,经过很长时间才得以逐渐完善,但时下对“末那识”意蕴的研究总是被分割得零碎或从未真正系统化概括。“末那识”自身内涵极其丰富,和唯识学方方面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理清它发展脉络的同时,对它的内涵进行全面深入的阐述和概括是很有必要的。在此基础上,挖掘它与唯识学其他理论的关系;与哲学学科相关的问题以及与生命学、心理学、心灵学和现象学等其他学科的关联,并由此得出一些在指导实践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认识。从“末那识”的内涵引申开来,行文过程中具体结合它与前六识、“阿赖耶识”、“转识成智”、修习实证的方法以及现代之哲学本体论、世界观乃至其他学科之间的相关性,来研讨“末那识”语境之与世界万物的关系以及它自身内涵的意蕴及其现代意义,是此研究的意旨所在。最后再将“末那识”之思想理论与具体学科在现实上的结合,来看“末那识”内涵之研究意义。对“末那识”思想系统的完善及其意蕴的研究,在唯识学思想中乃致在整个佛教哲学中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雷冬冬[10](2017)在《论熊十力“大同”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大同思想,源远流长。《礼运·大同篇》中就有关于“大同”的美好描述。在中国历史上,对“大同”思想的描绘,着名的有孔子、康有为等的大同说。应该说,“大同”是一个内涵丰富、变化发展的概念,并具有极强的时代性。由于思想家所处的时代不同,其提出的“大同”思想也不尽相同。熊十力先生是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吸收前人大同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并赋予“大同”新的内涵,这标志着其理论体系由本体论转向经世致用之学。熊十力推崇六经,同时又以国家苍生为己任。可以说,他的“大同”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一个缩影和升华。面对变化的世界,熊十力根据自己对六经要旨、大道的理解和诠释,从天下大同的理论高度展示儒家的“群经治道”。他的大同说,不但涵盖儒家的仁爱、礼法、奉公、去私、厚德、修身、和睦、共生等理念,彰显出“天下一家”、“天下为公”的理念,而且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吸收西方文化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我们将进一步反思熊十力大同思想的当代价值。基于以上分析,我们选取熊十力的“大同”思想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其熊十力大同思想的主旨,从而推进其哲学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针对当今社会出现的国家治理方面的问题,从“大同”思想中学习值得借鉴的理论智慧和实践方式。
二、中国科学传统的特征及其现代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科学传统的特征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折狱新语》判词风格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2 《折狱新语》及其写作风格 |
2.1 《折狱新语》的成书背景 |
2.2 《折狱新语》的内容与价值 |
2.2.1 《折狱新语》的主要内容 |
2.2.2 《折狱新语》的价值 |
2.3 《折狱新语》的写作风格 |
2.3.1 词句练达,夹叙夹议 |
2.3.2 骈散结合,善用修辞 |
3 《折狱新语》判词的论证风格 |
3.1 小前提的构建:证据充足,逻辑合理 |
3.2 大前提的构建:情理法兼备 |
3.2.1 以法为据 |
3.2.2 以理为据 |
3.2.3 以情为据 |
3.3 审判风格:轻刑慎杀、息讼教化 |
4 比较及启示:《折狱新语》判词与当代裁判文书 |
4.1 古今比较之差异 |
4.1.1 语言风格差异 |
4.1.2 情理法之差异 |
4.2 古今比较之启示 |
4.2.1 注重裁判文书的文采,适当运用法律修辞 |
4.2.2 裁判文书应加强说理过程 |
4.2.3 裁判文书应做到法理情兼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2)罗布桑却丹的多种经营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关于罗布桑却丹及其思想的研究 |
2.关于罗布桑却丹经济及经营思想的研究 |
3.关于蒙古族经营思想的研究 |
(1)在畜牧业经营方面 |
(2)在农业经营方面 |
(3)在商贸经营方面 |
4.简要述评 |
(三)研究内容及框架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创新点 |
二、罗布桑却丹多种经营思想的内容 |
(一)罗布桑却丹的畜牧业经营思想 |
1.罗布桑却丹对草原畜牧业三要素的分析 |
(1)关于草场 |
(2)关于牲畜 |
(3)关于牧民 |
(4)对草原畜牧业三要素的小总结 |
2.罗布桑却丹的新式经营畜牧业的主张 |
3.罗布桑却丹对影响畜牧业发展因素的认识 |
(二)罗布桑却丹的农业经营思想 |
1.罗布桑却丹对蒙古族经营农业原因的分析 |
2.罗布桑却丹对蒙古族经营农业方式的分析 |
(1)罗布桑却丹对蒙古族经营农业方式的研究 |
(2)罗布桑却丹对蒙古族经营农业态度的批评 |
3.罗布桑却丹对“土地”在农业经营中重要性的阐述 |
(1)罗布桑却丹对蒙古人新的种地方法的阐明 |
(2)罗布桑却丹对蒙古人开荒垦地的原因及态度的概述 |
(三)罗布桑却丹的商贸经营思想 |
1.罗布桑却丹关于蒙古族商业发展史的见解 |
2.罗布桑却丹关于蒙古族经商方式的记载 |
3.罗布桑却丹关于自由经商的主张 |
三、罗布桑却丹多种经营思想的来源 |
(一)罗布桑却丹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变革环境 |
1.社会历史条件 |
2.经济变革环境 |
(二)罗布桑却丹个人的生活经历 |
1.社会调查活动 |
2.学习研究活动 |
3.亲历重大事件 |
4.出国留学考察 |
(三)传统思想的影响 |
1.近代中外重商思想 |
2.中国传统重农思想的影响 |
3.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
四、罗布桑却丹多种经营思想的现代意义 |
(一)罗布桑却丹畜牧业经营思想对现代畜牧业的意义 |
1.放牧经营思想对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意义 |
2.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对现代畜牧业经营的意义 |
(二)罗布桑却丹农业经营思想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启示 |
1.开荒务农经营思想对退耕还林、还草的借鉴意义 |
2.因地制宜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启示意义 |
(三)罗布桑却丹的商贸经营思想对现代商业经营的意义 |
1.自由经商思想对现代商业的启示意义 |
2.开放性经商思想对现代商业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
(四)对罗布桑却丹多种经营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的评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明代恤刑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思路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恤刑制度的发展演变 |
一、明以前恤刑制度的实践与沿革 |
二、明代恤刑制度的发展与沿革 |
第二章 明代恤刑制度的指导思想 |
一、德主刑辅 |
二、情礼法治 |
三、天人感应 |
第三章 明代立法中的恤刑 |
一、优恤特殊群体 |
二、存留养亲制度 |
第四章 明代审判中的恤刑 |
一、严格的审判程序 |
二、完善的会审制度 |
第五章 明代执法中的恤刑 |
一、赎刑 |
二、赦宥 |
三、代刑 |
第六章 明代恤刑制度的作用与缺陷 |
一、明代恤刑制度的作用 |
二、明代恤刑制度的缺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相关概述 |
2.1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内涵解读 |
2.1.1 家训 |
2.1.2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 |
2.2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核心思想 |
2.2.1 修身立命之道 |
2.2.2 齐家睦亲之道 |
2.2.3 处世交友之道 |
2.3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发展演变 |
2.3.1 先秦时期:传统家训文化的萌芽阶段 |
2.3.2 汉唐时期:传统家训文化的发展成熟阶段 |
2.3.3 宋元明清至近代:传统家训文化的由盛转衰阶段 |
2.4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重要价值 |
2.4.1 传播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
2.4.2 稳定家族内部及传统社会统治秩序 |
2.4.3 促进个体社会化及良好家风的形成 |
第3章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理论 |
3.1.2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 |
3.1.3 列宁的文化建设理论 |
3.2 中国共产党人传统文化观 |
3.2.1 毛泽东的“充分地批判地利用文化遗产”观 |
3.2.2 邓小平的“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文化观 |
3.2.3 江泽民的传统文化观 |
3.2.4 胡锦涛的传统文化观 |
3.2.5 习近平的新时代传统文化观 |
3.3 其他相关理论资源借鉴 |
3.3.1 系统论 |
3.3.2 “场域—惯习”论 |
第4章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体系架构 |
4.1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目标定位 |
4.1.1 个体层面:塑造德行完备的理想人格 |
4.1.2 家庭层面:重拾以德为先的家教理念 |
4.1.3 社会层面: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共识 |
4.2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原则导向 |
4.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向性原则 |
4.2.2 坚持批判继承的创新性原则 |
4.2.3 坚持交流互鉴的开放性原则 |
4.2.4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性原则 |
4.3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核心要素 |
4.3.1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 |
4.3.2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客体 |
4.3.3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 |
4.3.4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环境 |
4.3.5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机制 |
第5章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困厄 |
5.1 传统家训文化原生根基的消解与断裂 |
5.1.1 传统家训文化所植根的经济基础逐渐衰落 |
5.1.2 传统家训文化所依赖的政治结构逐步瓦解 |
5.1.3 传统家训文化所依附的思想基础遭受冲击 |
5.2 社会转型造成传统家训文化的当代隐没 |
5.2.1 现代社会的价值冲突与道德危机 |
5.2.2 当代中国家庭变迁与家庭伦理嬗变 |
5.2.3 现代化进程中家庭德育的弊端与困惑 |
5.3 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桎梏 |
5.3.1 传统家训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
5.3.2 传统家训文化社会宣传普及较弱 |
5.3.3 传统家训文化教育及师资欠缺 |
第6章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选择 |
6.1 发挥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力量 |
6.1.1 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传承 |
6.1.2 加强传统家训文化师资培训 |
6.2 强化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容建设 |
6.2.1 挖掘整理传统家训文化资源 |
6.2.2 研发传统家训文化课程及教材 |
6.3 丰富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方式 |
6.3.1 传统家训文化教育传承 |
6.3.2 传统家训文化活动传承 |
6.3.3 网络新媒体技术传承 |
6.4 优化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环境 |
6.4.1 以家庭为起点塑造优良家风 |
6.4.2 以学校为阵地加强校风建设 |
6.4.3 以社会为依托培育良好风尚 |
6.5 健全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机制 |
6.5.1 完善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 |
6.5.2 建立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评估督导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通立场的“民主仁学”理论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点 |
第一章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化与“民主仁学”的形成 |
第一节 新儒学对传统儒学现代价值的探索 |
一 “仁本礼用”的古典儒学 |
二 “中体西用”的改良儒学 |
三 “新体新用”的当代儒学 |
第二节 现代新儒家对儒学与现代民主融通问题的探寻 |
一 港台新儒家的开出论 |
二 大陆新儒家的复古论 |
三 后新儒家的融合论 |
第三节 “民主仁学”的提出 |
一 “民主仁学”的构想 |
二 “民主仁学”的演化 |
三 “民主仁学”的丰富 |
第二章 “民主仁学”的内在理论体系 |
第一节 “民主仁学”的体用论 |
一 民主仁爱为体 |
二 礼法科技为用 |
第二节 “民主仁学”的文化观 |
一一 元主导,多元辅补 |
二 会通古今,兼容中西 |
第三节 “民主仁学”的价值观 |
一 “仁”为根本之道 |
二 “义礼信和敬”为大德 |
第三章 “民主仁学”的理论评析 |
第一节 “民主仁学”的基本特征 |
一 “民主仁学”的人文性 |
二 “民主仁学”的兼容性 |
第二节 “民主仁学”的积极作用 |
一 推动儒家“内圣外王”的新发展 |
二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化 |
三 推动中西、古今关系的再思考 |
第三节 “民主仁学”的理论局限 |
一 “民主”何以成为本体 |
二 体用二元:疑似陷入“双重边缘化”困境 |
三 模糊儒学对接现代社会的有效路径 |
四 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淡化 |
第四章 “民主仁学”对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互动关系的思考 |
第一节 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 在中西之辩中推进“一元”与“多元”互补 |
二 在古今之辩中推进“传承”与“转化”并进 |
三 在理论与现实之辩中推进“理论”与“实践”融合 |
第二节 科学把握“马魂、中体、西用”的理论范式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
二 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则 |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相统一原则 |
第三节 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推动当代中国价值观重塑 |
一 牢牢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和宗旨 |
二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传统价值观 |
三 批判借鉴西方现代价值观与后现代价值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论熊十力体用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熊十力体用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一节 传统儒家的体用思想 |
一、《易传》中的体与用 |
二、程朱理学的体用说 |
三、心学的体用思想 |
第二节 佛学的大乘学 |
第三节 西方哲学的本体论 |
第二章 熊十力体用思想的基本理论内容 |
第一节 体用不二的本体论 |
一、体用因何不二 |
二、体用不二而仍有分 |
三、体用虽分而仍不二 |
第二节 翕辟成变的宇宙论 |
一、翕与辟的关系 |
二、翕辟与恒转 |
三、翕辟与心物 |
第三节 天人不二的人生论 |
一、人待天而立 |
二、天待人而成 |
第三章 熊十力体用思想的现代意义 |
第一节 体用思想对构建中国哲学形而上学的启示意义 |
一、本体论的重建 |
二、重视以人为本 |
三、方法论的转向 |
第二节 体用思想对构建生命共同体的启示意义 |
一、“生命共同体”的内涵 |
二、体用思想对生命共同体的启示意义 |
第三节 体用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意义 |
一、人与自身的和谐 |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 |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论中国古代亲属相盗罪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亲属相盗罪名辨析 |
(一) “盗”罪与亲属相盗罪释义 |
1. “盗”罪释义 |
2. 亲属相盗罪释义 |
(二) 亲属相盗罪与亲亲相隐制度适用对象的不同 |
二、我国古代亲属相盗罪立法的历史沿革 |
(一) 秦汉: 亲属相盗罪立法的雏形和发展 |
1. 亲属相盗罪的适用范围 |
2. 亲属相盗罪的诉讼制度 |
(二) 唐朝: 亲属相盗罪立法上的完善 |
1. 亲属相盗罪的适用范围 |
2. 亲属相盗罪的处罚原则 |
3. 亲属相盗罪的诉讼制度 |
(三) 明清: 亲属相盗罪立法上产生变化 |
1. 亲属相盗罪的适用范围 |
2. 亲属相盗罪的处罚原则 |
三、亲属相盗罪立法的历史根源及其演变缘由 |
(一) 历史根源 |
1. 家族主义伦理 |
2. 依服制审判 |
(二) 演变缘由 |
1. 立法技术的进步 |
2. 国家倡导的主流思想不同 |
3. 统治者为了统治的需要 |
四、国外亲属相盗罪的相关规定及中外评估 |
(一) 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规定 |
(二) 英美法系国家的相关规定 |
(三) 中外关于亲属相盗立法上的共同价值取向 |
1. 以构建稳定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作为立法基础 |
2. 以尊重受害人程序决定权作为立法原则 |
3. 以社会危害性作为处罚轻重的标尺 |
(四) 中外关于亲属相盗立法上的差异 |
1. 适用的亲属范围的不同 |
2. 处罚的标准不同 |
五、亲属相盗罪的现代意义及立法上的继承与完善 |
(一) 亲属相盗罪的现代意义 |
(二) 我国现有亲属相盗罪的相关规定及若干重要问题 |
1. 我国现有亲属相盗罪的规定 |
2. 关于亲属相盗罪的一些重要问题的梳理 |
(三) 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目前亲属相盗罪的思考 |
1. 亲属相盗罪应规定为亲告罪 |
2. 追究责任标准的明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传统慎刑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慎刑思想的起源 |
第一节 慎刑的词源基础 |
第二节 慎刑思想兴起的原因 |
一、民本思想的影响 |
二、宗教文化的影响 |
三、”德治”思想的影响 |
第三章 慎刑思想的发展 |
第一节 汉朝慎刑思想的体现 |
一、法内恤刑 |
二、法外恤刑 |
第二节 唐朝慎刑思想的体现 |
一、唐朝“慎刑”思想概述 |
二、“慎刑”的具体体现 |
第四章 慎刑思想在现代的意义 |
第一节 古代慎刑思想与现代刑法谦抑性原则的呼应 |
一、刑法谦抑性原则的基本概念 |
二、“慎刑”思想中体现的谦抑性原则 |
第二节 古代慎刑思想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
一、慎刑思想与传统的和谐观念 |
二、慎刑思想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三节 宽严相济——重视道德教化 |
一、刑法与道德的关系 |
二、发挥道德教化的途径 |
第四节 法律与人情——情与理兼顾 |
一、古代情与理关系 |
二、人情与法理结合的现代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末那识内涵的多元性及其现代意义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概况和现状 |
1. 唯识学 |
2. 八识思想及末那识等相关知识的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新颖之处 |
第一章 末那识的源流与发展演变 |
1.1 唯识学的发展与演变 |
1.2 末那识概念和内容的演变 |
1.3 末那识在唯识学中的重要地位 |
第二章 末那识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
2.1 末那识的内涵和特征 |
2.1.1 基本概念 |
2.1.2 恒审思量 |
2.1.3 意根 |
2.1.4 自我意识 |
2.1.5 无明烦恼 |
2.1.6 所依所缘 |
2.1.7 伦理性 |
2.1.8 所生所系 |
2.1.9 意之四分 |
2.2 末那识内涵的延伸 |
2.2.1 末那识与阿赖耶识的关系 |
2.2.2 末那识与前六识的关系 |
2.2.3 末那识与有情众生的关系 |
2.2.4 末那识与转识成智 |
第三章 末那识与现代其他学科部分理论的相关性 |
3.1 末那识与哲学基本观点的关联分析 |
3.1.1 末那识与本质论的关联 |
3.1.2 末那识与认识论的关联 |
3.1.3 末那识与世界观和宇宙论的关联 |
3.1.4 人心向善教化的实践方式的方法论分析 |
3.2 末那识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研究 |
3.2.1 末那识与心理学 |
3.2.2 末那识与生命学 |
3.2.3 末那识与心灵哲学 |
3.2.4 末那识与现象学 |
第四章 末那识内涵在现代学科中的运用与意义 |
4.1 末那识的内涵有利于扩宽心理学研究范围 |
4.2 末那识生命观研究对人生现实生活的影响 |
4.3 末那识理论和心灵哲学对比研究有新颖性 |
4.4 八识思想研究对宇宙研究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10)论熊十力“大同”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历史上的“大同”思想 |
第一节 中国先秦时期的“大同”思想 |
一、孔子的“大同”思想 |
二、《春秋》公羊传的“三世”说 |
第二节 康有为的“大同”说 |
一、康有为的“三世说”划分 |
二、大同的社会图景 |
第二章 熊十力“大同”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熊十力“大同”思想的理论基础 |
一、以仁为体 |
二、诚恕均平 |
三、利用厚生 |
四、万物各得其所 |
第二节 熊十力对“大同”社会的构想 |
一、群龙无首 |
二、太平世 |
三、以“礼”治国 |
四、“均为体,联为用” |
第三节 对“小康”的批判 |
第三章 熊十力“大同”思想的现代意义 |
第一节“大同”与民本观念的树立 |
第二节“大同”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三节“大同”与国家治理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中国科学传统的特征及其现代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折狱新语》判词风格及其现代意义[D]. 剧丽婵.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2]罗布桑却丹的多种经营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 牛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明代恤刑制度研究[D]. 王园园. 河南大学, 2020(02)
- [4]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研究[D]. 李淑敏. 吉林大学, 2020(08)
- [5]基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通立场的“民主仁学”理论评析[D]. 王宁. 郑州大学, 2020(02)
- [6]论熊十力体用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 马变芬.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4)
- [7]论中国古代亲属相盗罪及其现代意义[D]. 刘晶晶. 苏州大学, 2019(04)
- [8]中国传统慎刑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研究[D]. 叶小波. 厦门大学, 2018(02)
- [9]末那识内涵的多元性及其现代意义初探[D]. 江文水. 广西大学, 2017(01)
- [10]论熊十力“大同”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 雷冬冬. 太原科技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