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COP:一种基于单元行划分的标准单元模式增量布局算法(论文文献综述)
阮一晨[1](2021)在《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城市生活性空间的发展随之转变为引领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动力之一。城市公共中心体系是承载城市居民生活性活动的主要空间,在城市公共服务与消费空间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城市研究数据与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引入,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量化支撑。但同时也引申出公共中心体系研究中,数据表征的充分性、研究方法的适应性、表征关系的实效性等数据技术应用层面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杭州市萧山区为对象,针对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研究,在数据技术选择与应用、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优化布局手段等多方面文献综述基础上,结合规划研究中数据应用的特征,总结出本研究着力探索的三个主要问题:如何观察并总结公共中心的特征、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类型特征与影响要素有哪些、怎样正确引导公共中心空间优化。并借鉴弱假设强表征的数据驱动范式,形成了由理论线索指导表征数据,再构建表征关系,从而推导特征规律的研究逻辑,将之应用于研究问题所对应的空间认知、空间分析与空间优化三个主要流程,以实现空间认知与优化的研究目的,解释公共中心体系空间特征与规律,完善其优化方法与流程。研究内容与结论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与空间特征认识。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入手,针对公共中心体系的构成要素,搭建手机信令、POI与调研数据结合的多源数据识别框架,实现杭州市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并从中心的空间布局、结构关系与功能关联认识其基本空间特征。初步认识了体系内的公共中心路径依赖与道路亲缘特征规律与“一主一副数次多基”的4级中心体系,同时发现政府主导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在中心关联中具有重要引领性作用。二是在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分析。构建常态化和非常态化两大层面的分析框架:在常态化层面,遵循先扩样后收缩的思路,从浙江省扩样识别公共中心体系的初长型、增长型、成熟型、完善型四大聚类,定位出与萧山区近似的成熟型与完善型聚类样本。同时地形条件、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城市建设、居民消费力与公共交通6类影响要素存在显着的类型性差异,其变化特征主要由发展初期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转变为后期由市场引领的消费主导型发展模式。各影响要素间呈现相互作用的网络机制,其中人口规模是发展程度最直接最核心的影响要素。在非常态化要素方面,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深受G20、亚运会与新冠疫情防控等大事件中正向推动力的促进,并在后续使其持续影响。三是在公共中心体系优化分析。杭州市萧山区的研究范围,通过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具有强关联的线索,从人口的居住、就业、旅游三方面入手构建“人口—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推导出中心优化的空间基础。在此基础上借助三方面目标准则:一是通过公共中心发展的监督学习模型、满意度与亚运会大事件分析结合,总结出经验目标。二是通过人本主义价值尺度下总结出效率与公平的发展目标,三是在公共中心现状特征中总结的规律性原则。最终在空间与非空间两个层面提出了针对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优化指引。经三方面内容的逐层推进,实现了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的数据驱动研究框架搭建,通过实证案例分析与认知,总结具有时空背景的特征经验与一般性的规律,丰富了新数据环境下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陈曦[2](2021)在《首都功能核心区街区更新单元精细化划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精细化的发展背景开始进入城市发展领域,以首都功能核心区为代表的城市中心已建成区的城市建设开始转向高质量、小规模的发展模式。同时经过几轮城市建设,城市增量用地转换为存量用地,城市也随之进入存量发展的时期。用地的产权归属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发展背景下,传统的规划模式不足以应对精细化发展和存量发展的诸多问题,城市更新作为一种灵活的规划类型开始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新热点。单元细化为基础的城市更新也成为目前国内城市更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首都功能核心区作为承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重要区域,近几年随着总体规划的更新,相关规划成果逐渐丰富,进行了多次精细化的城市更新实践。但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落实不到实施、多元参与主体无法发挥作用以及政策不断更新带来的权责混乱等问题。基于以上不足,在借鉴国内外相关城市更新开展较为成熟的实践模式的基础上,可以认识到首都功能核心区需要归纳一套新的更新单元细化的模式。通过综合归纳城市精细化发展对城市提出的要求、存量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以及首都功能核心区目前的发展需求,本文提出通过参照目前现有国内的更新模式,构建三级街区更新单元体系。首先,考虑到首都功能核心区街区单元划分的全面覆盖,在传统划分基础上总结历史文化保护、重点实施项目等的约束要素,通过ahp法确定约束要素的权重,利用层次空间推理法对不同层级的街区更新单元进行划分。同时通过万米网格、多元参与主体的校核从城市管理者和居民的角度对更新单元划分成果进行校核。其次,从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建设时序出发,选取影响更新实施的四类要素,通过GIS进行技术的叠加分析,确定需要近期实施的更新单元。最后,通过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历史街区代表什刹海街道和一般街区代表广安门外街道对以上的划分方法进行实践。随着目前国内许多城市中心区经过几轮建设,单元细化的城市更新正成为解决中心区困境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国内没有一套完善的更新单元划分方法,本文通过对首都功能核心区街区更新单元的划分,希望为其他大城市、特大城市中心区的更新单元细化提供参考。
王少敏[3](2021)在《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供需多元匹配规划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共租赁住房是我国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而目前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布局只注重“量”的供需平衡,忽视了低收入人群的低生活成本经济特征,使得公共租赁住房普遍选址偏远、配套设施滞后,增加了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诱发了公共租赁住房的空置与二次转租现象,阻碍了公共租赁住房实际保障效用的发挥,故本研究以诸多生活性经济要素入手探究供需视角下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布局优化,提高公共租赁住房实际保障效用,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公共租赁住房为直接研究对象、以低收入人群为间接研究对象,从供需视角出发,提出了城市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空间区划方法,以西安中心城区为例区划出了生活成本空间,剖析了其与既有公共租赁住房供需失配问题与失配动因,从空间、时间、政策三个维度提出了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布局优化措施,研究内容分为方法提出与实证研究两部分。方法提出部分,首先通过文献研究与归纳总结,发现住房保障的本质是降低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衍生得到规划适用的“生活成本空间”概念;其次以西安中心城区为样本通过类比论证提出了城市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空间区划方法。实证研究部分,首先使用数理统计、Arc GIS空间分析法,发现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布局存在供需失配问题,低收入人群需求低生活成本空间,而公共租赁住房多布局在中高生活成本空间;其次使用相关性分析法对失配程度和潜在影响因素分析得出三类失配动因:政府主导阶段的政策制定、规划主导阶段的公服设施、公共交通、工作机会和低收入人群使用阶段的交通时间成本;最后基于失配动因,分别在空间时间维度以公共租赁住房和公服设施为对象提出了空间布局优化措施与低交通时间成本优化措施,通过构建支撑性政策以保障时空优化措施的实施,三者共同构成了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布局供需多元匹配优化框架。
边泓溱[4](2021)在《存量规划视角下的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管控体系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是政府用于指导三维空间建设、完善公共参与机制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存量规划时期的不断深入,我国导则更应当增强自身的管控能力,以此应对复杂的存量发展态势。然而,在以往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工作中,依旧避免不了导则职能定位混乱、对象界定模糊等问题的发生,从而削弱了理论研究成果在存量规划时期的指导能力。为了避免本次理论研究工作重蹈上述覆辙,保障理论成果能够契合存量规划时期的发展需求。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回顾我国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以往学者的理论研究观点和实践成果特征之间的问题,以及问题成因与增存量发展时期之间的关联,从而明确本次理论研究工作的关注重点及研究思路;第二,依照发展历程回顾工作的启示,本文不仅分析了存量规划时期下的经济发展规律及土地产权特征变化趋势对导则编制工作所产生的影响,还根据存量时期以来的12部公开导则成果进行梳理,进一步对我国导则管控体系的应对能力进行研判,并提炼了当前实践工作中所存在的三大问题;第三,本文简要阐述了存量时期导则改革工作背后的内涵,分析了在相同背景下,美国《精明准则》管控体系的具体应对思路及启示;第四,在存量规划的背景下,借鉴《精明准则》的管控特征启示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围绕“管控目标、文本结构、管控模式、指标构成、赋值形式”五个方面,为我国存量时期的导则重新构建了一套详细的管控体系,以期提升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在存量时期中的地位,同时保障本次理论研究工作所提出的方法与存量规划时期的变化趋势相契合。研究发现,受到经济与产权两大因素的影响,存量规划时期的导则管控体系应将公共品质的提升及协同机制的完善作为关注重点,以更为柔性的横断面分区管控模式,增强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将行人活动体验及场所氛围感知作为公共指标的赋值依据,以此增强公共要素指标的管控能力。最后,导则还应当完善“机构组成”、“审核流程”及“许可要求”有关的指标规定,进而提升导则在存量规划时期中的调控及应变能力。
王钧仡[5](2021)在《表面纳米化多胞薄壁吸能结构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交通运载工具间碰撞与冲击中的安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发生碰撞时如何有效地吸收能量并保护人员及财产安全一直受到关注,并成为热点的研究领域。能量吸收装置是一种保护人员和关键设备安全的主要方式。薄壁管结构在吸收能量方面具有经济性、有效性、可靠性等优点,在汽车等运载工具中被广泛使用,如吸能盒等。薄壁管结构的吸能效果与其结构形式,屈曲模态和变形演变路径等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采用的主要方式是预制初始形状、压痕开孔或附加挡板结构等方法,试图达到提高比吸能效果。这些设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了结构形状的完整性和美观性,降低了结构整体强度,增加了结构质量等。因此,在吸能装置设计中需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本文将局部表面纳米化技术引入多胞薄壁结构中,借助于局部表面纳米化改变结构局部力学性能方法,诱导和控制多胞薄壁结构在受冲击时的屈曲变形和发展路径,实现提高结构吸能指标的目标。本文以有限元数值模拟为主要的研究工具,以局部表面纳米化的多胞薄壁管结构为研究对象和以比吸能(SEA)为评估结构能量吸收的指标,对问题展开研究和分析。在数值模拟中,通过冲击力-位移曲线得到结构吸收的能量,从而可获得比吸能指标。首先,分析未纳米化的单管和多胞薄壁管在冲击下的屈曲变形及发展路径,并以此作为比对对象。然后设计多胞薄壁结构局部表面纳米化布局,并数值模拟在冲击载荷下结构的屈曲变形以及评价屈曲过程中的能量吸收。在多胞薄壁结构局部表面纳米化布局上,多胞结构外板采用两种布局模式,即反对称式条纹模式和交错格状模式。多胞薄壁结构内隔板的局部表面纳米化布局则根据屈曲变形拓扑特征,提出四种纳米化模式,包括反对称式条纹模式,交错格状模式,内嵌格状模式和外嵌格状模式。对各种不同的胞数和各种纳米化布局及组合的局部表面纳米化多胞结构,展开轴向冲击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冲击速度及冲击的角度等的影响。根据大量的数值模拟结果并以比吸能为评估指标优化出局部表面纳米化的多胞薄壁结构的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对局部表面纳米化镂空式多胞薄壁结构进行数值分析和设计。数值结果表明:局部表面纳米化在多胞薄壁结构受冲击过程中,可诱导结构的屈曲模态,控制屈曲变形路径和实现渐进叠缩式屈曲变形模式,并可大幅改善结构的能量吸收指标。可见结构的比吸能、屈曲变形模式和屈曲变形过程均与局部表面纳米化布局有着密切关系。结果还表明,局部表面纳米化布局并非越密集越好,因而存在最优的纳米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所优化局部表面纳米化布局的多胞结构,其比吸能比未纳米化单管的情况提高了699.41%,比未纳米化同样多胞结构情况提高了57.00%。因而局部表面纳米化多胞结构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并为吸能装置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和设计思路。
岳婷[6](2021)在《互联网视频服务用户体验质量(QoE)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视频已经成为目前最主流的网络服务之一,服务提供商越来越重视改善用户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QoE),因为不好的用户体验会加重用户的流失率。以QoE为导向的服务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节约运营成本。在真实服务场景中研究QoE是具有挑战性的:第一,QoE影响因素非常多,且分布在不同的维度上,根据影响因素学习的特征具有异构性。第二,多维度特征之间存在着多阶交互关系,使得特征与QoE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联。第三,研究会话级用户行为与QoE的关联,对QoE管理有用,但是用户行为的时序性、交互性以及个性化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本文从大规模互联网视频服务提供商的客户端播放器上采集海量用户数据,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对互联网视频服务进行综合的QoE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QoE测量和学习,QoE评估建模以及QoE管理和优化,本文的研究贡献如下:1.本文将QoE测量和学习作为研究基础,在客户端构建了数据采集和预处理系统,目标是提取系统、情境和用户三个维度的不同类型的特征,用多维度特征向量描述视频会话。在系统维度上,测量用户可感知的、应用层QoS指标,综合考虑媒体相关和传输相关的影响因素。在情境维度上,本文考虑到了服务方面和终端方面的情境因素,为了特征扩展,提出将情境因素作为特征空间的子向量引入QoE评估建模中。在用户维度上,提取了会话级用户行为的成对模式特征,包含用户行为的时序信息和用户与系统的交互信息。针对用户特征提取,提出了一个新颖的频繁时间序列模式挖掘算法,即字典序层次化交叉算法,挖掘支持度高的成对模式。2.本文以QoE评估建模作为重点研究内容,针对在视频会话集的高维稀疏特征空间上有效学习特征之间的多阶交互关系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特征工程和非线性集成模型的QoE评估建模方法,建立多维度特征和QoE之间的关联映射。在特征工程阶段,应用模糊理论对取值分布不均匀的连续型特征进行归一化处理,并验证了典型模式特征的支持度和分类能力呈正相关关系。然后,提出了一个基于贝叶斯因子分解机的级联式集成算法。集成模型可以在训练集缺少特征交互信息的情况下利用隐因子学习特征的交互关系,同时可以消除无意义的特征交互关系对模型的性能和效率的有害影响。在实验环节验证了基分类器的选择、用户行为模式特征的引入以及模型集成对QoE评估建模方法的有效性。3.为了避免针对特定数据集的特征工程手段对模型泛化的不利影响,本文进一步将QoE评估建模问题归纳为对复杂的异构特征进行表示学习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QoE评估模型。本文提出的混合深度网络是由一个深度神经网络和一个增强的递归神经网络构成。通过优化网络结构和计算,混合网络可以同时对三个维度中的时序型和非时序型特征进行表示学习。本文将上下文信息和时间间隔参数融入递归神经网络的不同层中,并引入注意力机制进一步提升混合网络的性能。实验证明,与相关工作中的非线性模型,以及互联网其他应用场景中的典型深度网络相比,本文提出的混合网络取得了更优的性能。4.基于视频会话集的用户行为学习,并利用QoE评估模型,本文提出了一个细粒度的QoE管理和优化方法,目标是通过监测和干预视频会话中的用户行为,防止QoE持续下降,提高用户参与度。首先,提出了一个有监督的、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图排序算法,经过对视频会话的时间序列中噪声的过滤,获得与QoE存在正向和负向关联的典型行为模式。然后在视频会话集上学习并获取关于典型行为模式的专家知识。最后,提出了一个部署在客户端的用户行为监测和干预的控制机制,内部逻辑来自专家知识。通过与QoE评估模块进行交互,控制机制持续监测用户行为并更新决策,识别潜在的负向用户行为模式,结合网络条件和播放器状态,控制器主动做出干预决策。
史庆贵[7](2021)在《基于工业互联网数据资源管理平台的D公司车间布局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为全面提升工业国际核心竞争力,实施“智能制造2025”战略,以推动“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是我国在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进程中重点研究和关注的领域之一。然而,传统精益生产的理论与方法在解决新时代下的标准化管理问题中略显乏力。因此,将传统精益生产理论方法与信息技术融合来解决企业现实问题很有必要。本文主要研究了D公司车间布局及布局背景下的能源管理问题,创新性地将传统工业工程的理论方法与工业互联网相结合,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改善方案。研究成果概括如下:(1)基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资源管理平台的功能架构,设计了该平台网络监测与数据采集模块和可视化模块的功能及技术架构;(2)论述了数据资源管理平台对SLP方法在数据收集、分析、可视化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平台可以提高数据有效性、计算准确性、方案可行性的结论,运用SLP方法给出了初步的布局优化方案,基于遗传算法得到了最优方案,通过运行效果比较,总搬运距离分别下降17.6%、20.4%和28.4%,量距积分别下降31.6%、28.6%和35.1%,最优方案节约占地面积65.7m2;(3)基于工业互联网数据资源资源管理平台,为车间布局延伸出的能源管理问题设计了改善方案,通过运行效果比较,月平均用电量下降6.86%,月平均用电成本下降6.81%,用电损耗下降超过81.5%。为相关类似企业解决布局与能源管理问题提供了有效研究方法。本文有图57幅,表26个,参考文献65篇。
陈鹏[8](2021)在《一款40 nm芯片的数字后端功耗优化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进步与算力需求的提升,单位面积内集成的晶体管数量日益增加,电路高速运转产生的巨大功耗已经成为限制芯片应用的主要难题。低功耗设计是当前集成电路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从数字后端设计的层次出发,研究相应的功耗优化技术,实现对某款40 nm芯片的功耗优化。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多位寄存器聚类合并算法,嵌入到后端设计流程中,简化了时钟树结构,完成了该芯片中53.53%的寄存器合并,将绕线总长度优化了 20.16%,时钟网络功耗降低了 26.33%;接着提出了一种结合功耗权重和时序权重的信号线加权方法,优化了关键数据通路的负载电容,将芯片开关总功耗降低了 20.63%。最后,基于传统的数字后端流程提出了一套优化功耗的设计流程,完成了该芯片的数字版图设计,将该芯片的总功耗降低了 15.42%。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结合物理位置信息和时序信息来识别单位寄存器的可合并区域,并在算法中加入调节因子,用于调整多位寄存器合并的范围与精度,使得合并过程可嵌入于数字后端设计不同的阶段。2、提出了一种基于寄存器边缘识别多位寄存器聚类群落的算法,相较于传统方法将计算的节点数降低了一倍,大大提高了算法的运算效率。3、提出了一种求解最优合并序列的高效算法,在满足功耗、时序、绕线资源的三重约束下,可快速求解出电路中最优的多位寄存器合并序列。4、提出了一种信号线加权方法,用功耗权重来量化信号线翻转率,用时序权重来量化信号线时序裕量,优化开关功耗的同时降低了对电路时序的影响。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不仅适用于该40 nm芯片的功耗优化,对于用数字后端工具软件设计的芯片的功耗优化都具有应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张擎天[9](2021)在《网络文件下载信息搜索及追踪系统》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兴起至今不过30年,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然大物,互联网提供的服务从最初的文本浏览到今天的各种纷繁的功能业务,其核心都避不开文件的传输即下载,文件下载在为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在线盗版文件下载。而且近年来随着我国网络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网速出现了飞跃性的进步,盗版文件的传播也变得更加快速,盗版文件的下载出现了传播量大、有效时间短的特点。基于以上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种主要面向盗版下载文件的下载信息搜索和下载来源追踪的系统(ISTS-NDF Information Searching and Tracking System of Network Downloading File)。针对盗版文件相关问题,本文将系统功能拆分,实现了三个不同功能的子系统。本文中:1.实现了一系列爬虫,将网页爬取的过程拆分成不同阶段和功能,分别实现了遍历、解析、登录、回复等功能的爬虫,解决了人机验证保护下的深层网页的信息收集问题。2.本文针对网页正文提取的多种特征,分离了爬虫与爬虫分析网页的代码,实现了基于平均采样的爬虫代码与网站的动态匹配算法和动态代码加载,可对同类型的网站进行爬虫代码匹配,减少人工编写代码的工作量。3.为了收集大量的盗版文件信息,本文在单机爬虫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分布式爬虫系统方案。该方案实现了一种基于爬虫历史爬取性能数据的权重轮询任务规划算法,解决分布式系统中节点任务规划问题。实现了基于布隆过滤器算法的大规模网页去重与增量爬取功能,使用Docker虚拟化技术实现了节点的自动部署、自动代码更新,基于Scrapyd技术实现了节点的状态监控,冗余备份,节点失效的自愈功能,完成了一个工业化的分布式爬虫系统,为大规模的网络信息收集提供了可能性。4.在收集下载文件信息的基础上,本文设计实现了一种下载文件的追踪子系统,可对直接下载、网盘分享、P2P下载的三种文件分享形式进行不同程度上的有效性的确认和来源追踪,可以为执法者和相关研究者提供数据上的支持。5.本文设计实现了一个简洁的系统数据展示和系统功能管理的子系统,使用流行的前后端技术实现该子系统,做到了前后端分离。
白晓伟[10](2020)在《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全民健身中心空间形态优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伴随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不断推进,全民健身中心开始在各地涌现。作为一种全新的体育建筑类型,全民健身中心的功能强调群众参与性、弱化观演性,建筑内部多个大空间立体叠加组合。空间布局的高度紧凑性降低了全民健身中心内部空间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机会,由此导致对空调系统的普遍依赖,而适宜季节内的自然通风则有助于缓解空调系统运行能耗的巨大压力。在全民健身中心的各类设计因素中,空间形态作为建筑与环境的交互媒介,对气流具有重要的调控与引导作用。因此,亟待针对全民健身中心的空间特殊性与低成本运营要求,开展自然通风性能导向下的空间形态研究。本研究旨在整合各层级空间形态要素构建全民健身中心的自然通风系统,探索空间形态参数对自然通风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建立基于预测模型的快速优化方法,对空间形态参数的最优组合方式展开搜索。对我国全民健身设施的发展动因和全民健身中心的基本特质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从必要性、可行性及气候潜力3方面出发,对全民健身中心与自然通风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对全国范围内48座典型全民健身中心进行调研分析,提取空间形态特征;对典型全民健身中心展开现场测试,获取室内风环境特征。从自然通风降温、改善空气品质和运动项目要求3方面出发,提取空气温度、空气龄和风速作为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性能评价目标。以此目标为导向,围绕空间形态要素对自然通风性能的作用机制展开深入研究。从进风口、形体空间、竖向腔体、出风口4个层级出发,对影响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的空间形态要素进行分类解析。基于形态学分析方法,系统整合全民健身中心4个层级的空间形态要素,经过整体建筑的单元分区、形态要素的分区植入、分区系统的整合重构等一系列操作流程,建构整体的自然通风系统。结合全民健身中心的典型案例展开实践探讨,验证自然通风系统的建构流程在方案设计阶段的有效性。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系统的几何控制参数展开模拟分析。基于调研统计数据建立基础实验模型,提取4个层级空间形态要素的15个基本几何控制参数构建参数化模型,采用Flunet软件对空气温度、空气龄和风速值进行批量计算。采用控制变量分组实验对几何参数展开局部敏感性分析,探索单一参数变化对自然通风性能的影响趋势和作用规律;采用参数相关性方法展开全局敏感性分析,探索多个参数同时变化时对自然通风性能的影响,计算各几何参数的敏感性指标。为了实现自然通风性能导向下的全民健身中心空间形态快速优化,结合响应面方法建立自然通风性能预测模型,用以替代流程复杂、计算耗时的CFD数值模拟,采用遗传算法调用响应面模型展开多目标优化,并快速获取优化解集,从而为方案阶段空间形态设计决策的制定提供有效支持。同时,搭建各功能模块协同工作的优化平台,开发易于操作的人机交互界面。结合敏感性分析和多目标优化结果,提出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全民健身中心空间形态设计策略。研究建立了基于形态学分析方法的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系统建构流程,揭示了空间形态参数对自然通风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了参数的敏感性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响应面的自然通风优化模型,实现了自然通风性能导向下全民健身中心空间形态的快速优化,并提出了空间形态的设计策略。本研究能够充实大空间体育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的方法体系,更新建筑自然通风性能优化的流程和方法,有助于实现全民健身中心的低成本可持续运营。
二、ECOP:一种基于单元行划分的标准单元模式增量布局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COP:一种基于单元行划分的标准单元模式增量布局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带来的新需求 |
1.1.2 公共服务规划地位提升形成的新定位 |
1.1.3 数据科学革命引领的新视野 |
1.1.4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新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主要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数据驱动 |
1.3.2 公共中心体系 |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 |
1.5.1 定性研究方法 |
1.5.2 定量分析方法 |
1.6 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1.6.1 研究技术路线 |
1.6.2 章节组织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城市形态发展与演化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
2.1.2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
2.2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 |
2.2.1 城市中心识别数据源 |
2.2.2 城市中心及其体系识别方法 |
2.3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变趋势与影响要素 |
2.3.1 城市多中心结构的实践与效能 |
2.3.2 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趋势 |
2.3.3 公共中心的形成机制与影响要素 |
2.4 公共中心与城市服务的空间布局优化 |
2.4.1 公共中心的布局优化 |
2.4.2 各类城市服务的布局优化 |
2.5 借鉴与启示 |
2.5.1 研究借鉴 |
2.5.2 研究启示 |
3 研究框架 |
3.1 数据驱动的发展脉络 |
3.1.1 大数据的发展及利用 |
3.1.2 机器学习发展历程 |
3.1.3 数据驱动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
3.2 表征学习与城市空间科学互动的研究理念 |
3.2.1 表征学习的应用难点 |
3.2.2 分析框架的基本流程 |
3.2.3 数据分析的基本逻辑 |
3.2.4 数据获取的基本原则 |
3.3 数据驱动的公共中心体系研究框架 |
3.3.1 研究主要问题难点 |
3.3.2 测度识别的理论先验 |
3.3.3 影响要素分析的理论先验 |
3.3.4 优化策略的理论先验 |
3.4 本章小结 |
4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与空间特征 |
4.1 供需视角下的中心度评级体系与数据基础 |
4.1.1 中心度的评价 |
4.1.2 中心度计算的数据基础 |
4.2 中心度计算结果与空间特征 |
4.2.1 指标权重计算 |
4.2.2 设施聚合度:多中心结构展现 |
4.2.3 设施规模度:中心集聚特征显着 |
4.2.4 设施使用度:就近满足的网络结构 |
4.2.5 中心度:内聚外散,北密南疏的整体格局 |
4.3 识别与特征分析 |
4.3.1 基于密度阈值的公共中心识别流程设计 |
4.3.2 公共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3 公共中心的体系结构特征 |
4.3.4 功能关联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 |
5.1 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程度的表征 |
5.1.1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能级 |
5.1.2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数量 |
5.1.3 公共中心体系的均衡度 |
5.2 基于集成学习的中心度表征模型 |
5.2.1 特征构造与模型设计 |
5.2.2 模型精度检验方法 |
5.2.3 模型训练与精度表现 |
5.3 基于集成模型省域区县中心度拟合 |
5.3.1 中心度的分块拟合 |
5.3.2 中心体系的采样结果 |
5.3.3 省域区县公共中心体系表征 |
5.4 常态化影响要素分析 |
5.4.1 公共中心体系常态化影响要素的选择 |
5.4.2 中心度的多元线性回归 |
5.4.3 公共中心发展程度的聚类及其特征 |
5.4.4 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化趋势分析 |
5.4.5 常态化影响要素构成与影响机制构建 |
5.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非常态化影响要素 |
5.5.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
5.5.2 基础设施建设 |
5.5.3 城市空间调整 |
5.5.4 经济发展 |
5.5.5 城市品牌价值提升 |
5.5.6 城市治理能力提升 |
5.6 本章小结 |
6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 |
6.1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布局的空间关联 |
6.1.1 基于人口的公共中心体系布局先验 |
6.1.2 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与空间关联 |
6.1.3 人口与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构造 |
6.1.4 模型结果与分析 |
6.1.5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关联中的主要特征 |
6.2 公共中心优化目标 |
6.2.1 经验目标 |
6.2.2 价值目标 |
6.2.3 规律原则 |
6.3 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指引 |
6.3.1 空间优化指引 |
6.3.2 服务优化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1.1 公共中心识别与空间特征分析 |
7.1.2 公共中心的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 |
7.1.3 公共中心的优化指引 |
7.2 主要创新之处 |
7.2.1 引入了多源数据与算法适应的公共中心识别系统 |
7.2.2 尝试了表征数据与理论结合的影响要素解释机制 |
7.2.3 构建了集成框架与机制协同的目标估计监督模型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内容的深入挖掘 |
7.3.2 研究理论的深化演绎 |
7.3.3 数据技术的更新适应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浙江省区县中心体系发展程度影响要素 |
附录2 集成树分类规则 |
附录3 网络调查问卷中公共中心体系相关问题 |
个人简介 |
(2)首都功能核心区街区更新单元精细化划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及基础研究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1.1 .精细化发展背景 |
1.1.1.2 .城市发展进入存量规划时期 |
1.1.1.3 .单元细化为基础的城市更新成为目前城市发展重点 |
1.1.2 .政策背景: |
1.1.2.1 .北京新总规对首都功能核心区提出新要求 |
1.1.2.2 .控规的前期研究需要 |
1.2 .相关概念 |
1.2.1 .城市更新 |
1.2.2 .首都功能核心区 |
1.2.3 .城市精细化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2.1 .实践意义 |
1.3.2.2 .理论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更新精细化的实践与问题 |
2.1 .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更新 |
2.1.1 .首都功能核心区概述 |
2.1.1.1 .首都功能核心区物质层面当前发展情况 |
2.1.1.2 .城市管理层面目前发展情况及发展诉求 |
2.1.2 .首都功能核心区更新发展历程 |
2.1.2.1 .保护性改造和拆除重建阶段 |
2.1.2.2 .建设性破坏阶段 |
2.1.2.3 .整体改造和渐进式改造阶段 |
2.1.3 .城市精细化理念在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实践 |
2.1.3.1 .中心城06 版控规分类管控 |
2.1.3.2 .通州新城2018 年控规细化 |
2.1.3.3 .规划实施单元探索 |
2.2 .目前更新精细化划分实践的问题 |
2.2.1 .基于控规的划分方式无法落实到实施 |
2.2.2 .粗略的划分规则导致后续权责不清 |
2.2.3 .多元参与主体无法发挥作用 |
2.2.4 .政策不断更新导致实施混乱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更新单元划分及国内外实践 |
3.1 .城市更新单元 |
3.1.1 .城市更新单元概念 |
3.1.2 .城市更新单元职能定位 |
3.1.2.1 .面向实施的重要更新工具 |
3.1.2.2 .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平台 |
3.1.2.3 .存量时期的多元利益协商平台 |
3.2 .国际城市更新单元实践 |
3.2.1 .美国:社区为单位的更新 |
3.2.2 .日本:都市再生特别区 |
3.2.3 .法国:协议开发区(ZAC) |
3.3 .国内城市更新单元探索 |
3.3.1 .深圳城市更新单元 |
3.3.2 .上海城市更新单元 |
3.3.3 .广州“三旧更新” |
3.3.4 .台湾城市更新单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首都功能核心区街区更新单元划分对策研究 |
4.1 .明确街区更新单元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定位 |
4.2 .构建街区更新单元更新目标 |
4.2.1 .对接总规要求与核心区自身发展需求 |
4.2.2 .构建协调多元利益主体的平台 |
4.2.3 .管理边界与城市权属关系边界的拟合 |
4.2.4 .适应近期与远期发展需求 |
4.3 .街区更新单元划分体系构建 |
4.3.1 .层级划分 |
4.3.2 .各层级街区更新单元概念 |
4.3.2.1 .宏观层面——街道级更新单元 |
4.3.2.2 .中观层面——一级街区更新单元 |
4.3.2.3 .微观层面——二级街区更新单元 |
4.3.2.4 .实施层面——近期实施单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首都功能核心区街区更新单元划分 |
5.1 .更新单元划分应用的方法 |
5.1.1 .层次空间推理法 |
5.1.2 .用于城市单元划分的适应性分析 |
5.2 .街区更新单元划分 |
5.2.1 .街区更新单元划分原则 |
5.2.2 .基础底图生成技术路线 |
5.2.3 .基础底图生成要素选取 |
5.2.3.1 .现有城市更新单元划分要素总结 |
5.2.3.2 .既有划分要素解读 |
5.2.3.3 .影响要素提取 |
5.2.4 .街区更新单元划分边界约束规则 |
5.2.4.1 .更新单元几何信息要素约束 |
5.2.4.2 .更新单元紧凑度约束 |
5.2.4.3 .更新单元用地功能约束 |
5.2.4.4 .既有规划设计成果约束 |
5.2.5 .更新单元划分约束权重分析 |
5.2.5.1 .更新单元划分约束权重分析方法 |
5.2.5.2 .更新单元划分约束权重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5.2.5.3 .街区更新单元划分约束权重评价模型构建 |
5.2.5.4 .更新单元划分约束权重评价过程分析 |
5.2.5.5 .更新单元划分约束权重评价结果分析 |
5.2.6 .街区更新单元生成 |
5.2.6.1 .基础更新单元划分底图生成 |
5.2.6.2 .一级街区更新单元生成流程 |
5.2.6.3 .多层级街区更新单元生成算法 |
5.2.7 .街区更新单元边界校核 |
5.2.7.1 .万米网格校核 |
5.2.7.2 .多元参与主体校核 |
5.3 .近期实施单元选取 |
5.3.1 .近期实施单元影响要素构成 |
5.3.1.1 .历史文化街区 |
5.3.1.2 .公共空间要素分析 |
5.3.1.3 .产权影响分析 |
5.3.1.4 .经济要素影响 |
5.3.1.5 .街道发展目标相关因素影响 |
5.3.2 .GIS技术下多因子叠加应用 |
5.3.2.1 .基于GIS的多因子叠加分析法 |
5.3.2.2 .缓冲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街区更新单元划分案例实证 |
6.1 .以西城区为例的街区更新单元划分 |
6.1.1 .西城区基本情况概述 |
6.1.2 .西城区街区更新单元划分实践 |
6.1.3 .西城区三级街区更新单元划分校核 |
6.1.3.1 .万米网格校核 |
6.1.3.2 .多元参与主体校核 |
6.1.4 .西城区三级街区更新单元划分成果 |
6.2 .以广安门外街道为例的近期实施单元选取实践 |
6.2.1 .研究街道概况 |
6.2.1.1 .街道基础概况 |
6.2.1.2 .历史沿革 |
6.2.2 .广安门外更新发展目标解构 |
6.3 .广安门外街道近期实施单元选取实践 |
6.3.1 .空间叠加分析 |
6.3.1.1 .广安门外街道历史文化要素分析 |
6.3.1.2 .广安门外街道公共空间要素分析 |
6.3.1.3 .广安门外街道产权分析 |
6.3.1.4 .广安门外街道现状经济情况分析 |
6.3.1.5 .广安门外街道老旧小区分布情况 |
6.3.2 .广安门外街道近期实施单元选取 |
6.4 .以什刹海街道为例的近期实施单元选取实践 |
6.4.1 .什刹海街道概况 |
6.4.1.1 .街道基础概况 |
6.4.1.2 .历史沿革 |
6.4.1.3 .什刹海目前已经开展的城市更新实践 |
6.4.2 .街道更新目标解构 |
6.5 .近期实施单元选取 |
6.5.1 .空间叠加分析 |
6.5.1.1 .什刹海街道历史文化要素分布 |
6.5.1.2 .什刹海街道公共空间要素分布 |
6.5.1.3 .什刹海街道街巷肌理保护要素分析 |
6.5.2 .什刹海街道近期实施单元选取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图表目录 |
致谢 |
(3)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供需多元匹配规划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国家战略需求 |
1.1.2 社会民生需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量不足 |
1.1.3 行业发展需求 |
1.1.4 地方发展需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公共租赁住房的供需失配问题研究 |
1.2.2 国内外公共租赁住房的规划布局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研究范围和对象 |
1.7 相关概念 |
1.7.1 公共租赁住房 |
1.7.2 低收入人群 |
1.7.3 供需多元匹配 |
1.7.4 生活成本空间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
2.1 国内外相关理论 |
2.1.1 供给侧:住房保障制度相关理论 |
2.1.2 需求侧:低收入人群住房相关理论 |
2.1.3 供需失配:低收入人群居住空间分异理论 |
2.1.4 供需匹配:低生活成本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 国内外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制度的变迁 |
2.2.1 国外公共住房制度的起源与成熟 |
2.2.2 国内公共租赁住房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2.2.3 国内外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制度的共性与差异 |
2.3 国内外低收入人群住房的相关实践 |
2.3.1 国外公共住房配套设施实践及其高公共交通可达性特征 |
2.3.2 国内公共租赁住房布局实践及其政策主导特征 |
2.3.3 国内外低收入人群住房实践的异同 |
2.4 公共租赁住房供需匹配经验总结与启示 |
2.4.1 公共服务设施 |
2.4.2 公共交通网络 |
2.4.3 工作机会 |
2.4.4 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的本质:降低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 |
2.4.5 生活成本空间 |
2.5 小结 |
3 城市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空间区划方法与实证 |
3.1 城市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要素提取及其相关数据获取与处理 |
3.1.1 城市低收入人群总生活成本要素构成 |
3.1.2 城市低收入人群分项生活成本要素构成 |
3.1.3 城市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要素数据获取与处理 |
3.2 城市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空间基本单元提取 |
3.2.1 生活成本空间基本单元提取目的与提取原则 |
3.2.2 基于公共交通线路的基本单元初划分 |
3.2.3 生活成本空间区划适用的基本单元筛选 |
3.3 城市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估算及其等级划分 |
3.3.1 城市低收入人群分项生活成本估算算法 |
3.3.2 城市低收入人群总生活成本估算模型 |
3.3.3 生活成本估算结果的等级划分及其可视化 |
3.4 城市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空间区划方法实证 |
3.4.1 西安中心城区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空间基本单元提取结果 |
3.4.2 西安中心城区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空间区划结果 |
3.5 小结 |
4 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与生活成本空间供需匹配研究 |
4.1 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供需匹配研究基础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4.1.1 低收入人群潜在租住地数据获取及其真实租住地数据识别 |
4.1.2 已建成公共租赁住房的数据获取及其校对 |
4.1.3 公共租赁住房失配程度的指标构建、数据获取与指标量化 |
4.1.4 失配程度潜在影响因素的数据选取与量化 |
4.2 西安中心城区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空间及其需求特征 |
4.2.1 低收入人群生活成本空间分布特征与类型特征 |
4.2.2 低收入人群真实租住地现状空间分布特征 |
4.2.3 低收入人群低生活成本空间需求特征 |
4.3 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供给的时空特征 |
4.3.1 公共租赁住房供给政策及其规划布局要素梳理 |
4.3.2 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分布特征 |
4.3.3 公共租赁住房中高生活成本空间供给特征 |
4.3.4 公共租赁住房数量及其区位变化特征 |
4.4 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与生活成本空间的失配问题与动因 |
4.4.1 高生活成本空间供给与低生活成本空间需求的失配问题 |
4.4.2 公共租赁住房失配程度与其潜在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4.4.3 政府主导阶段的政策制定动因 |
4.4.4 规划主导阶段的管控实践动因 |
4.4.5 低收入人群使用阶段的交通时间成本动因 |
4.5 小结 |
5 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布局供需多元匹配优化 |
5.1 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布局供需多元匹配优化框架 |
5.2 空间维度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布局优化 |
5.2.1 降低生活成本的优化目标与以人为本精确治理的优化原则 |
5.2.2 基于职住平衡的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布局优化 |
5.2.3 基于生活成本空间分区的差异化布局方式优化 |
5.3 时间维度公服设施的低交通时间成本优化 |
5.3.1 公共租赁住房小区公交站点配建指标优化 |
5.3.2 低收入人群高频使用公服设施可达性优化 |
5.3.3 适应低收入人群出行行为的公交线路优化 |
5.4 公共租赁住房时空优化措施的政策维度保障 |
5.4.1 完善公共租赁住房配建政策,提高配建型公共租赁住房数量 |
5.4.2 规划部门主导多部门合作,公服设施与公共交通协同发展 |
5.4.3 构建优化措施反馈机制,培育动态优化能力 |
5.5 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主要创新点 |
6.3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图表目录 |
附录Ⅱ 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小区失配程度影响要素量化表 |
附录Ⅲ 西安中心城区样本低收入人群的工作机会行业统计 |
致谢 |
(4)存量规划视角下的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管控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标题释义 |
1.2.1 存量规划 |
1.2.2 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 |
1.2.3 管控体系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4.3 现状研究问题思考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我国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的发展综述 |
2.1 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的发展历程 |
2.1.1 导则的萌芽阶段(1980-1994) |
2.1.2 导则的初创阶段(1995-2004) |
2.1.3 导则的提升阶段(2005-2010) |
2.1.4 导则的转型阶段(2011至今) |
2.2 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的理论成果梳理 |
2.2.1 编制程序 |
2.2.2 管控内容 |
2.2.3 运作流程 |
2.2.4 理论成果研究小结 |
2.3 实践成果的职能特征研究 |
2.3.1 作为指标推演的工具 |
2.3.2 作为形态导控的方案 |
2.3.3 作为评估管理的指南 |
2.4 四十年导则研究总结 |
2.5 增存量时期的导则发展问题成因研究 |
2.5.1 增量规划时期的导则发展问题研究 |
2.5.2 存量规划时期的导则发展问题研究 |
2.5.3 导则发展问题的启示 |
第三章 存量规划背景下的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研究 |
3.1 存量规划时期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城市经济内涵变化所带来的问题 |
3.1.2 土地产权特征变化所带来的问题 |
3.1.3 两大因素变化特征对导则编制工作的思考 |
3.2 我国存量发展阶段的导则样本成果研究 |
3.2.1 规划目标类型研究 |
3.2.2 文本结构特征研究 |
3.2.3 样本管控模式研究 |
3.2.4 样本指标构成研究 |
3.2.5 指标编制特征研究 |
3.2.6 样本目标类型与指标编制特征关系分析 |
3.3 存量时期样本成果所存在的管控问题 |
3.3.1 导则管控思路存在滞后 |
3.3.2 公共要素赋值形式模糊 |
3.3.3 “成果落地”机制缺失 |
第四章 存量发展背景下中美两国导则管控体系对比研究 |
4.1 追本溯源:国外经验研究对我国存量阶段的导则发展意义 |
4.2 美国规划体系发展背景梳理 |
4.2.1 1916年:《区划法》的诞生 |
4.2.2 1961年:《区划法》的矛盾 |
4.2.3 2000年:《精明准则》的诞生 |
4.3 《精明准则》与我国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发展相关性研究 |
4.3.1 发展背景关联性分析 |
4.3.2 管控对象相关性研究 |
4.3.3 管控尺度相关性研究 |
4.4 《精明准则》体系下的实践成果管控策略研究 |
4.4.1 样本规划目标研究 |
4.4.2 文本结构特征研究 |
4.4.3 管控模式特征研究 |
4.4.4 样本指标构成研究 |
4.4.5 指标编制特征研究 |
4.5 存量规划背景下我国导则与《精明准则》实践案例的对比分析 |
4.5.1 规划目标差异性分析 |
4.5.2 文本结构差异性分析 |
4.5.3 管控模式差异性分析 |
4.5.4 样本指标构成及编制特征差异性分析 |
4.6 《精明准则》的差异之处对我国存量规划导则研究工作的启示 |
4.6.1 模块单元增强了管控工作的灵活性 |
4.6.2 横断面类型提升了指标之间的关联性 |
4.6.3 指标编制形式体现了管控的公共性 |
4.6.4 机构组成保障了运作流程带来的公正性 |
4.6.5 豁免机制强化了成果的兼容性 |
第五章 存量规划时期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管控体系建构 |
5.1 存量规划时期的导则目标定位 |
5.2 存量规划时期的管控模式变革 |
5.3 存量规划时期的文本结构重塑 |
5.4 存量规划背景下的指标内容重构 |
5.4.1 我国规划体制对导则的编制成果要求解析 |
5.4.2 导则管控指标构成 |
5.5 存量规划时期的指标编制形式建构 |
5.5.1 土地开发类指标编制形式变化 |
5.5.2 建筑风貌类指标编制形式变化 |
5.5.3 公共空间类指标编制形式变化 |
5.5.4 场所景观类指标编制形式变化 |
5.5.5 运作机制类指标编制形式变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表格索引 |
附录A:二十四部导则编制背景汇总表 |
附录B:二十四部导则目录内容汇总表 |
附录C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及设计 |
(5)表面纳米化多胞薄壁吸能结构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薄壁结构动力屈曲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表面纳米化技术介绍及研究进展 |
1.4 多胞薄壁管结构吸能效果的评判指标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 基本理论方程和方法 |
2.1 弹性基本方程的描述 |
2.2 弹塑性基本方程的描述 |
2.3 ABAQUS中显式动力学积分算法 |
2.3.1 显式动力学理论基础 |
2.3.2 显式动力学稳定性分析 |
3 反对称条纹式纳米化条带在多胞管中的应用 |
3.1 基本模型 |
3.1.1 数值模拟模型 |
3.1.2 有限元分析验证 |
3.2 反对称式纳米化条带在单胞薄壁结构中的应用 |
3.3 反对称式纳米化条带在多胞薄壁结构中的应用 |
3.3.1 2×2 多胞管反对称式纳米化条带(4 胞) |
3.3.2 3×3 多胞管反对称式纳米化条带(9 胞) |
3.3.3 4×4 多胞管反对称式纳米化条带(16 胞) |
3.3.4 5×5 多胞管反对称式纳米化条带(25 胞) |
3.3.5 纳米化程度不同对多胞管屈曲模态和吸能特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格状纳米化条带在多胞管中的应用 |
4.1 基本模型 |
4.2 内外部均交错格状处理时的数值模拟 |
4.3 内隔板不同设计对多胞管屈曲模态和吸能特性的影响 |
4.4 冲击方式对5×5 多胞薄壁管的影响 |
4.4.1 冲击速度对5×5 多胞薄壁管的影响 |
4.4.2 冲击角度对5×5 多胞薄壁管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镂空式多胞薄壁结构的局部表面纳米化设计 |
5.1 基本模型 |
5.2 不同胞数镂空式多胞薄壁结构的局部表面纳米化设计 |
5.2.1 12 胞情况(4×4-2×2) |
5.2.2 16 胞情况(5×5-3×3) |
5.2.3 20 胞情况(6×6-4×4) |
5.2.4 24 胞情况(7×7-5×5) |
5.2.5 28 胞情况(8×8-6×6) |
5.3 本章小结 |
6 多胞薄壁吸能结构及表面纳米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
6.1 多胞薄壁吸能结构发展趋势 |
6.2 表面纳米化技术发展趋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互联网视频服务用户体验质量(QoE)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概况与挑战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贡献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互联网视频服务QoE研究综述 |
2.1 QoE测量和学习 |
2.1.1 研究对象 |
2.1.2 测量手段 |
2.1.3 目标变量 |
2.2 QoE评估建模 |
2.2.1 主观评价方法 |
2.2.2 客观评价方法 |
2.2.3 评估模型 |
2.3 QoE管理和优化 |
2.3.1 视频控制平台优化 |
2.3.2 网络资源分配优化 |
2.3.3 视频传输控制优化 |
2.3.4 其他优化方向 |
2.4 本文的研究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互联网视频服务QoE测量和学习 |
3.1 引言 |
3.2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3.3 多维度影响因素的特征提取 |
3.3.1 系统维度 |
3.3.2 情境维度 |
3.3.3 用户维度 |
3.4 频繁时间序列模式挖掘 |
3.4.1 数据布局 |
3.4.2 字典序层次化交叉算法 |
3.5 多维度特征学习 |
3.5.1 目标变量 |
3.5.2 系统特征与DVC的关联 |
3.5.3 其他维度特征与DVC的关联 |
3.6 QoE测量和学习方法比较 |
3.7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特征工程和非线性集成模型的QoE评估建模方法 |
4.1 引言 |
4.2 QoE评估建模中的特征工程手段 |
4.2.1 系统维度 |
4.2.2 用户维度 |
4.2.3 情境维度 |
4.2.4 样本标记 |
4.3 QoE评估建模算法 |
4.3.1 因子分解机 |
4.3.2 贝叶斯推断的应用 |
4.3.3 集成方法对QoE评估建模的作用 |
4.3.4 CB-BFM算法流程 |
4.4 QoE评估模型性能比较 |
4.4.1 实验准备 |
4.4.2 实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QoE评估建模方法 |
5.1 引言 |
5.2 深度学习的可行性 |
5.3 混合深度网络介绍 |
5.3.1 输入层 |
5.3.2 嵌入层 |
5.3.3 隐层 |
5.3.4 注意层 |
5.3.5 输出层 |
5.4 实验分析 |
5.4.1 增量式验证实验 |
5.4.2 算法性能比较 |
5.4.3 训练时间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会话级用户行为学习的QoE管理和优化 |
6.1 引言 |
6.2 会话级用户行为学习 |
6.2.1 用户行为模式特点 |
6.2.2 有监督学习思想 |
6.2.3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图排序算法 |
6.3 QoE相关用户行为模式分析 |
6.3.1 动态绑定关系 |
6.3.2 用户行为交互特点 |
6.3.3 支持度和信息增益 |
6.4 细粒度QoE管理和优化方案 |
6.4.1 UBMI机制的设计思路 |
6.4.2 UBMI机制的工作流程 |
6.5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论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基于工业互联网数据资源管理平台的D公司车间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设施布置优化的常用方法 |
2.2 工业互联网相关理论 |
2.3 问题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D公司数据资源管理平台设计方案 |
3.1 数据资源管理平台概述 |
3.2 网络监测与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3.3 可视化展示模块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平台下油封生产车间布局问题研究 |
4.1 D公司生产车间设施布局分析 |
4.2 基于SLP的车间布局优化 |
4.3 基于遗传算法的布局方案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5 平台应用——油封生产车间能源管理问题研究 |
5.1 背景描述 |
5.2 D公司能源管理现状分析 |
5.3 模型构建 |
5.4 基于数据资源管理平台的智慧能管系统设计 |
5.5 改善效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一款40 nm芯片的数字后端功耗优化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低功耗技术的理论与研究 |
2.1 数字集成电路功耗的来源 |
2.1.1 静态功耗 |
2.1.2 动态功耗 |
2.1.3 动态功耗与静态功耗的矛盾 |
2.2 功耗分析软件计算功耗的方法 |
2.2.1 内部功耗的计算 |
2.2.2 泄漏功耗的计算 |
2.2.3 动态功耗的计算 |
2.3 低功耗优化技术 |
2.3.1 多电压域技术 |
2.3.2 门控时钟技术 |
2.3.3 多阈值电压技术 |
2.3.4 动态电压与频率调节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种高效的多位寄存器聚类合并算法 |
3.1 多位寄存器合并的原理与实现方法 |
3.1.1 多位寄存器的结构与合并原理 |
3.1.2 多位寄存器优化的实现方法 |
3.2 多位寄存器聚类合并的实现 |
3.2.1 识别单位寄存器可合并区域 |
3.2.2 坐标映射 |
3.2.3 获取多位寄存器聚类群落 |
3.2.4 计算最优合并序列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功耗优化技术的实现与结果分析 |
4.1 一种优化开关功耗的信号线加权方法 |
4.1.1 信号线加权优化开关功耗的原理 |
4.1.2 功耗权重的计算 |
4.1.3 时序权重的计算 |
4.1.4 信号线加权优化开关功耗的实现 |
4.2 数字后端功耗优化技术的实现 |
4.2.1 功耗优化流程与传统后端流程的对比 |
4.2.2 基于寄存器翻转状态的门控时钟优化 |
4.2.3 低功耗时钟树综合 |
4.2.4 功耗驱动的布线方法 |
4.3 优化前后结果对比与分析 |
4.3.1 电源完整性分析 |
4.3.2 多位寄存器合并结果分析 |
4.3.3 信号线加权优化开关功耗的结果对比 |
4.3.4 优化前后对比及与其他研究成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网络文件下载信息搜索及追踪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本文的研究工作概述 |
1.3 搜索引擎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技术特色 |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关键技术研究及相关技术介绍 |
2.1 关键技术研究 |
2.2 相关技术介绍 |
2.2.1 Scrapy爬虫框架 |
2.2.2 Redis数据库 |
2.2.3 Solr全文检索引擎 |
2.2.4 Bootstrap前端框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ISTS-NDF系统需求分析与系统划分 |
3.1 ISTS-NDF系统整体目标分析 |
3.2 系统业务功能需求分析 |
3.2.1 信息采集子系统需求分析 |
3.2.2 文件追踪子系统需求分析 |
3.2.3 服务与展示子系统需求分析 |
3.3 分布式爬虫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STS-NDF系统详细设计 |
4.1 系统架构分析 |
4.2 信息采集子系统中的爬虫设计 |
4.2.1 基于网页特征的目录树式网页遍历与网页解析 |
4.2.2 基于布隆过滤器算法的网页去重与增量更新 |
4.2.3 基于平均采样的爬虫代码匹配算法模块设计 |
4.2.4 分布式爬虫设计 |
4.3 系统其他业务功能设计 |
4.3.1 信息采集子系统 |
4.3.2 文件追踪子系统设计 |
4.3.3 服务与展示子系统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ISTS-NDF系统功能实现 |
5.1 系统技术架构 |
5.2 信息采集子系统实现 |
5.2.1 爬虫模块 |
5.2.2 人机验证模块 |
5.2.3 代码匹配算法模块 |
5.2.4 分布式爬虫实现 |
5.3 文件追踪子系统实现 |
5.4 服务与展示子系统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系统单元模块测试 |
6.2 系统集成功能测试 |
6.3 系统性能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全民健身中心空间形态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全民健身中心 |
1.2.2 大空间自然通风 |
1.2.3 自然通风性能导向下的空间形态优化 |
1.2.4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框架 |
第2章 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的基础研究 |
2.1 全民健身设施的发展动因 |
2.1.1 公众健身需求的增长 |
2.1.2 国家政策法规的引导 |
2.1.3 体育消费产业的推动 |
2.2 全民健身中心的特质解析 |
2.2.1 功能特质 |
2.2.2 空间特质 |
2.2.3 运营特质 |
2.3 全民健身中心与自然通风的关联性分析 |
2.3.1 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的必要性分析 |
2.3.2 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的可行性分析 |
2.3.3 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的气候潜力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民健身中心调研实测及自然通风目标建构 |
3.1 全民健身中心空间形态的调研分析 |
3.1.1 调研样本库建立 |
3.1.2 空间层级结构 |
3.1.3 功能单元提取 |
3.1.4 空间尺寸统计 |
3.1.5 空间模式归纳 |
3.2 全民健身中心室内风环境的现场实测 |
3.2.1 实测对象的基本信息 |
3.2.2 风环境实测方案 |
3.2.3 实测结果分析 |
3.3 自然通风性能评价目标 |
3.3.1 自然通风降温 |
3.3.2 改善空气品质 |
3.3.3 运动项目要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影响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的空间形态要素研究 |
4.1 空间形态要素的类型解析 |
4.1.1 进风口形态类型 |
4.1.2 形体空间形态类型 |
4.1.3 竖向腔体形态类型 |
4.1.4 出风口形态类型 |
4.2 自然通风系统的建构流程 |
4.2.1 整体建筑的单元分区 |
4.2.2 形态要素的分区植入 |
4.2.3 分区系统的整合重构 |
4.2.4 组合方案的综合优选 |
4.3 自然通风系统的建构实践 |
4.3.1 实践项目的基本信息 |
4.3.2 实践项目的自然通风系统建构 |
4.3.3 实践项目的模拟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民健身中心空间形态对自然通风的敏感性分析 |
5.1 基础实验模型 |
5.1.1 基础实验模型设计 |
5.1.2 空间形态参数提取 |
5.1.3 参数化模型建构 |
5.2 CFD模拟设置 |
5.2.1 CFD模拟的参数设置 |
5.2.2 CFD平台可靠性验证 |
5.3 空间形态对自然通风的局部敏感性分析 |
5.3.1 进风口参数变量的CFD模拟分析 |
5.3.2 形体空间参数变量的CFD模拟分析 |
5.3.3 竖向腔体参数变量的CFD模拟分析 |
5.3.4 出风口参数变量的CFD模拟分析 |
5.3.5 CFD模拟结果综合分析 |
5.4 空间形态对自然通风的全局敏感性分析 |
5.4.1 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 |
5.4.2 全局敏感性分析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空间形态优化及设计策略 |
6.1 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空间形态优化方法比较分析 |
6.1.1 基于CFD数值模拟的空间形态优化 |
6.1.2 基于风洞试验的空间形态优化 |
6.1.3 基于响应面的空间形态优化 |
6.2 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响应面预测模型建构 |
6.2.1 输入与输出变量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数据拟合与插值 |
6.2.4 预测精度验证 |
6.3 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空间形态优化 |
6.3.1 优化算法选择 |
6.3.2 优化运算过程 |
6.3.3 优化结果分析 |
6.4 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空间形态优化平台 |
6.4.1 优化平台框架 |
6.4.2 优化平台界面 |
6.5 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空间形态设计策略 |
6.5.1 腔体植入的设计策略 |
6.5.2 形体空间的设计策略 |
6.5.3 界面风口的设计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实地调查项目基本信息 |
附录2 实测数据 |
附录3 响应面模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ECOP:一种基于单元行划分的标准单元模式增量布局算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D]. 阮一晨. 浙江大学, 2021(01)
- [2]首都功能核心区街区更新单元精细化划分研究[D]. 陈曦.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3]西安中心城区公共租赁住房供需多元匹配规划布局优化研究[D]. 王少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4]存量规划视角下的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管控体系建构研究[D]. 边泓溱. 广西大学, 2021(12)
- [5]表面纳米化多胞薄壁吸能结构的设计[D]. 王钧仡.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6]互联网视频服务用户体验质量(QoE)研究[D]. 岳婷.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7]基于工业互联网数据资源管理平台的D公司车间布局优化研究[D]. 史庆贵.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8]一款40 nm芯片的数字后端功耗优化技术研究与实现[D]. 陈鹏. 浙江大学, 2021(01)
- [9]网络文件下载信息搜索及追踪系统[D]. 张擎天.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10]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全民健身中心空间形态优化研究[D]. 白晓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