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消防安全疏散的性能化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认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崔丽莎[2](2020)在《基于性能化理论的商场消防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我国出现了大量体量庞大、功能复杂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近年来,我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城市建设高潮,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大型化、高端化的商业综合体。其建筑形式打破了传统商业建筑模式,由原有单一业态发展成为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商业场所。大型商业综合体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优美舒适的购物环境,而且提升了整个城市的商业形象,拉动了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亮点。由于我国与防火设计相关的规范修订时间较长,现行的规范已无法跟上建筑发展的步伐,所以不可避免的在防火设计中国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发展的需求,而大型商业综合体为近年来我国发展的新型商业建筑,与传统商业建筑相比,其建筑设计理念更为新颖、体量更为巨大、功能业态也越来越繁多,如若依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势必造成建筑整体效果的不协调性。本论文的研究主题为基于性能化理论的商场消防设计,论文首先收集、分析了与之相关的大量参考文献,总结商场性能化消防设计的必要性,以及性能化消防设计的国内外应用现状,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描述。然后对性能化理论与商场消防特点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消防性能化设计特点、基本步骤与框架,指出商场消防的特点体现在建筑火险特征、人员疏散特征、疏散人员心理特征等。最后本论文对某商场进行了性能化防火设计,在了解该商场的基本情况、防火设计内容之后,得到了该项目防火设计难点,确定了该项目防火场景设计、烟气控制设计、人员疏散设计,确定了最终的防火设计实施方案。以性能化理论为基础,对该商场的防火设计进行了防火评价,根据相应的安全性评价依据,得出了评价结果。
毕奕侃[3](2020)在《关键词时间分布特征视角下的研究前沿探测研究》文中指出研究前沿探测作为科学计量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于学术领域有着重要意义。一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往往代表着领域内最核心的研究主题与发展趋势,对研究者科研选题及国家科技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研究前沿的概念提出至今,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研究前沿探测方法。主流方法有词频分析法、突显词检测方法、共词分析法和基于引文的方法等。关键词是研究前沿探测的重要载体之一,基于关键词的分析方法通常是将关键词词频作为研究前沿探测的原始数据,以词频的大小和词频变化的快慢为依据,通过分析研究主题的发展趋势和演化过程来探测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词频方法因数据处理简单、结果分析直观而被广泛使用。但现有的词频方法依旧存在可改进之处,现有方法为了反映词频在时间维度的变化过程,通常会将词频做时间切片处理,这一操作简化了数据计算,但忽略了时间窗口内的关键词时间分布特征,使得同一时间窗口内的关键词差异性消失,且词频变化在整个时间轴上的连续性也遭到破坏。本研究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在较为全面保留关键词原始时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能够更加精细化刻画关键词的演化过程。本研究以《中文核心期刊概览》的统计学、会计、电影电视艺术、测绘学、口腔科学、植物保护、安全科学7个学科所收录中文期刊2008-2018年所有论文高频关键词为研究对象,将所有高频关键词以时间为自变量拟合出关键词累积分布函数,并用词频累积速度和词频累积加速度表征领域关键词的热度和潜力。在此基础上综合热度和潜力两个维度探测研究前沿并分析动态演化。本研究的数据处理与分析主要集中在三个层次:关键词层次、学科领域层次、多学科层次。关键词层次上,高频关键词的动态演化过程可以转化为词频累积速度和词频累积加速度两个连续函数,关键词在每一个时刻上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都可通过热度和潜力指标进行表达;在学科领域层次上,高频关键词之间根据同一时刻上的热度-潜力值绘制出热度-潜力分布图,再依据关键词在分布图上的位置,将关键词分为重点前沿关键词、高潜力关键词、高热度关键词和一般性关键词;多学科层次上,本研究分别对7个学科领域内关键词多年份热度与潜力排名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不同学科间相关性计算结果,结果表明7个学科整体都在发展,但不同学科的具体发展过程并不相同。此外,本研究还将热度-潜力指标下的探测结果与现有词频方法探测结果进行比较,比较结果可知:热度-潜力指标下的探测结果与现有词频方法探测结果存在差异,且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热度-潜力指标在时效性上的优势,保留关键词时间分布特征的探测方法是对具有时间累积性评价的有益探索。但本研究尚不完善,对关键词时间分布的拟合仍需要更多尝试以及进一步的研究。
张斌,朱家鹏[4](2019)在《我国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文中提出建筑工程的建设不但需要保证质量,而且还应进行防火性能的设计,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这在较大程度上可完善整个建筑的安全性能,尤其是城市高层建筑需要通过自身工程特点、结构以及面积进行有效方案的设计,这在较大程度上为施工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一波[5](2017)在《基于性能化设计的某大型综合观演建筑人员安全疏散研究》文中提出针对某综合观演建筑主剧场疏散距离过长的问题,提出了亚安全区的消防性能化解决方案,设定了方案的具体设计条件。给定合理的人员载荷,通过分析建筑的火灾危险性,设置了7个火灾场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建筑内的烟气蔓延情况,并利用人员疏散软件对上述7个火灾场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场景均能保证人员安全疏散,说明提出的解决方案可行。
李卢燕[6](2013)在《基于性能化的高层学生公寓火灾下人员安全疏散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蒸蒸日上,在校大学生人数剧增。与此同时,各类校园突发事件频频上演,尤其是高层学生公寓的失火事件,严重影响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学校的科教文化建设,甚至带来恶劣的社会负面影响。高层学生公寓的建筑形式多为内廊式,平面几何尺寸长,每层房间布置密集且居住人数众多,由于火灾时疏散距离长和人多空间少的现实,多数学生会面临拥堵在出口无法疏散的困境,导致贻误疏散时机。同时,层数高也给安全疏散带来了巨大挑战。而安全疏散是保障紧急突发事件时人员生命安全的必需手段。为了降低高层学生公寓火灾时给师生带来的伤害,促使更多学生能够在火灾情况下安全逃生,提高校园的安全稳定性,论文以性能化的思想为指导,对高层学生公寓火灾情况下人员安全疏散问题进行了研究,旨在为高校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和相关建筑的疏散避灾策略、性能化疏散设计及其评估技术提供可靠的依据。论文研究的重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详细阐述了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想,论述了处方式防火规范的局限性,提出了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目的、技术阶段和基本步骤,为全文展开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介绍了性能化安全疏散设计理念和安全疏散的评估标准,分析了影响疏散的火场因素以及火灾事故时人员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给出了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和所需安全疏散时间的计算方法,为构建性能化安全疏散设计的评估模式创造条件;3.以某高层学生公寓为实例建立了性能化安全疏散设计的评估模式。根据实况,设置火灾场景,建立设计火灾,通过FDS软件模拟得出了可用安全疏散时间,通过经验预测法和日本手算法确定了所需安全疏散时间,继而比较了两项时间的大小,对高层学生公寓的安全疏散问题进行了判定和讨论;4.以满足疏散性能要求为准则,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影响高层学生公寓疏散系统发挥疏散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了量化计算,评定了公寓疏散系统的整体疏散性能,从更深层面确保了安全疏散过程的顺利性,同时也为性能化安全疏散设计提供了参考意见。
苏继林[7](2012)在《浅谈高层建筑防火技术与措施》文中指出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作为现代化城市标志之一的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已大量投入使用,据统计,截至2011年全国共有高层建筑9.8万余幢,其中1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1154幢,并且还在快速增长。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之而来的就是很多城市问题,而火灾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尤其是高层建筑的火灾预防和救援是是近年来消防工作的一个难点。笔者针对当前高层建筑特点和主要火灾危险性,提出一些防火技术和措施,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孙晋龙[8](2011)在《基于安全疏散中人行为分析的建筑物性能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火灾,作为一种人为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火灾还污染了大气,破坏了生态环境。它不仅使一些人陷于困境,还涂炭生灵,夺取许多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难以消除的身心痛苦。据世界火灾统计中心及欧洲共同体研究测算,如果火灾中的直接损失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2‰,那么整个火灾的损失将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10‰。而在这些火灾中,建筑火灾起数占火灾总数的70%以上,甚至高达80%以上;伤亡都占80%左右,低于80%的年份很少;直接财产损失占85%左右;所有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火灾事故几乎都是建筑火灾事故。近年来,新兴建筑物装饰材料和工艺的出现,使得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更加复杂多样,这就对建筑物的防火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这些建筑物的设计中,如果对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以及火灾后人员的安全疏散考虑不周全,很有可能导致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火灾发生后,人员的人身安全是我们应当首先考虑的问题。因此,研究发生火灾时人员在火场中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对安全疏散的影响对于确保人员疏散以及建筑物性能化设计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物设计方法,性能化设计有很多优点和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分析了现有“处方式”设计规范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对比得到了性能化设计的优点,及其实现步骤和方法。建筑物的性能化消防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设计内容:一是保证建筑内人员安全疏散的性能设计;二是保证建筑构件耐火性能设计。其中前者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笔者借助在消防单位防火部门多年的建筑物防火工作经验,具体分析了火灾发生后建筑物中人员疏散过程中的特殊行为和心理,以及影响这些特殊行为和心理的因素。详细分割火场中人员所需安全疏散时间RSET后,对人员在火灾中的特殊行为和心理对每个分割出的时间段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基于安全疏散中人的行为和心理对各个疏散时间段的影响研究,本文在最后有针对性的对建筑物性能化设计提出了指导改进意见。这些改进意见旨在减少人员在火灾疏散中反应时间和人员在疏散通道的行动时间。具体的性能化改进有:选取合适火灾探测器,改善楼道、前室和疏散楼梯的性能化设计等建筑物设计方面。这些改进都使得建筑物的设计更加人性化,性能化。为今后消防机关开展防火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与此同时,本文在结论部分还展望了如何推行和发展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以及现阶段在我国推行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做出了总结,供消防安全工作人员参考。
侯东升[9](2010)在《水电站地下主厂房防火性能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各种类型的工业建筑相继涌现,并逐渐向着大型化、地下化以及高层化发展。由于此类现代化工业厂房中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且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的特殊要求,往往不能按照现有的相关国家防火规范的要求使用防火墙分隔。而工业厂房内往往存有大量的可燃物、甚至是易燃易爆物品,还有大批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本文以水电站地下主厂房的性能化防火设计为例,探讨了性能化防火设计在工业厂房中的应用,是对性能化的防火设计方法在现代化工业厂房中的应用有益的探索。通过FDS火灾模拟软件建立火灾模型,按照火灾场景的设计原则,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火灾场景进行火灾模拟,并对比分析了火源位置相同时有机械排烟和无机械排烟两种工况,以验证机械排烟系统的有效性。利用日本的人员安全疏散经验公式对人员的安全疏散时间进行了预测。根据性能化防火设计中的安全性判定准则和判据,以及设定的安全目标研究了该地下主厂房内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和防止火灾蔓延的性能。并利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对不能满足人员安全疏散条件的场景提出了改进措施。最后对下一步研究内容及性能化防火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程彩霞[10](2004)在《建筑性能化消防设计方法理论及示范工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建筑科技的长足进步,在大城市中,特别是世界各国经济发达的城市,具有新的设计概念和结构形式的公共建筑不断涌现,成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特色标志。这些新型建筑的大量出现给目前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传统处方式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和方法越来越满足不了建筑防火目标的要求,而且大大制约了建筑艺术和建筑形式多样化的发展。因此迫切地需要建立一种更安全、合理的新型建筑防火设计方法,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Performance—based Fire Safety Design Method)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自从出现就成为各国研究开发的重点,目前许多国家在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我国在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无论是理论还是应用的许多方面还是空白,因此加强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理论及相关模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论文以我国古代建筑防火措施为背景,以现阶段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实际发展水平及我国现行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为基本出发点,面向建筑防火设计与审核等相关人员,在分析研究国内外大量的相关数据及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经验,针对目前各国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发展状况及现代建筑的特点,对性能化防火设计的产生背景、优点、概念、基本框架和步骤进行了阐述与讨论。就如何在建筑防火的防排烟、水消防系统以及人员安全疏散等方面实现性能化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国内和国外两个性能化设计的示范工程,对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论文最后就在我国如何实现从现行的“处方式”防火设计方法转化为性能化设计方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本文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性能化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及制订性能化建筑防火规范体系提供技术基础。从总体及长远角度来看,本文所提出的步骤、相关理论和方法为促进我国性能化防火分析与设计工作的进行,也为分析与设计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一些思路。同时,对日后发展我国的性能化防火设计规范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二、浅议消防安全疏散的性能化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消防安全疏散的性能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基于性能化理论的商场消防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性能化消防设计研究综述 |
2.1 性能化理论 |
2.2 基本步骤与框架 |
2.3 性能判据 |
2.4 评估工具及适用性分析 |
第三章 性能化消防设计实例 |
3.1 项目概况 |
3.2 室内步行街防火设计难点分析 |
第四章 大型商业综合体性能化消防设计策略 |
4.1 防火疏散策略方案 |
4.2 本商场室内步行街防火策略 |
4.2.1 中庭和公共走道区域可燃物控制 |
4.2.2 防火分隔及灭火控制 |
4.2.3 防排烟系统 |
4.2.4 人员疏散 |
第五章 大型商场火灾数值模拟分析 |
5.1 火灾场景设置的一般原则 |
5.2 火源位置设定 |
5.3 火灾增长系数 |
5.4 火灾最大热释放速率 |
第六章 大型商场烟气运动模拟 |
6.1 烟气流动模拟工具和模型建立 |
6.2 消防性能化安全判据 |
6.2.1 人员安全判据分析 |
6.2.2 火灾发生蔓延安全判据分析 |
6.3 步行街火灾烟气流动模拟结果分析 |
6.3.1 火灾场景A0 |
6.3.2 火灾场景A1 |
6.3.3 火灾场景B0 |
6.3.4 火灾场景B1 |
6.3.5 火灾场景C0 |
6.3.6 火灾场景C1 |
6.4 室内步行街火灾蔓延分析 |
6.5 火灾烟气模拟小结 |
第七章 大型商场人员疏散模拟分析 |
7.1 疏散场景设定 |
7.2 疏散人数的确定 |
7.3 场景A的疏散时间计算 |
7.3.1 报警时间 |
7.3.2 响应时间 |
7.3.3 疏散行动时间 |
7.3.4 疏散时间T_(RSET)计算 |
7.4 场景B的疏散时间计算 |
7.4.1 报警时间 |
7.4.2 响应时间 |
7.4.3 疏散行动时间 |
7.4.4 疏散时间T_(REST)计算 |
7.5 疏散场景C的疏散时间计算 |
7.5.1 报警时间 |
7.5.2 响应时间 |
7.5.3 模拟疏散行动时间 |
7.5.4 疏散时间T_(RSET)计算 |
7.6 人员安全性判定 |
7.7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关键词时间分布特征视角下的研究前沿探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章结构安排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研究前沿的概念与相似概念辨析 |
2.2 基于词频的研究前沿探测方法 |
2.2.1 传统词频分析方法 |
2.2.2 突显词检测方法 |
2.2.3 关键词指标分类方法 |
2.3 相关研究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目标与内容 |
3.2 研究现象描述 |
3.2.1 关键词的时间分布特征与生命周期理论 |
3.2.2 关键词的词频分布特征与时间窗口选择 |
3.3 研究方法与指标解释 |
3.3.1 数据处理方法 |
3.3.2 核心指标构建 |
3.3.3 关键词类别划分 |
第4章 基于关键词时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前沿探测实证研究 |
4.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1.1 数据汇总 |
4.1.2 关键词累积分布函数计算 |
4.2 关键词时间分布类型 |
4.3 各学科研究前沿探测结果 |
4.3.1 统计学 |
4.3.2 会计学 |
4.3.3 电影电视艺术 |
4.3.4 测绘学 |
4.3.5 口腔科学 |
4.3.6 植物保护 |
4.3.7 安全科学 |
4.4 多学科整体分析 |
第5章 热度-潜力指标与传统指标对比研究 |
5.1 热度-潜力指标与传统指标的差异分析 |
5.2 热度-潜力指标时效性优势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
6.2 研究不足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统计学高热度关键词与高潜力关键词探测结果 |
附录2 会计学高热度关键词与高潜力关键词探测结果 |
附录3 电影电视艺术领域高热度关键词与高潜力关键词探测结果 |
附录4 测绘学高热度关键词与高潜力关键词探测结果 |
附录5 口腔科学高热度关键词与高潜力关键词探测结果 |
附录6 植物保护领域高热度关键词与高潜力关键词探测结果 |
附录7 安全科学高热度关键词与高潜力关键词探测结果 |
附录8 统计学热度-潜力指标时效性验证 |
附录9 会计学热度-潜力指标时效性验证 |
附录10 电影电视艺术热度-潜力指标时效性验证 |
附录11 口腔科学领域热度-潜力指标时效性验证 |
附录12 植物保护领域热度-潜力指标时效性验证 |
附录13 安全科学领域热度-潜力指标时效性验证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4)我国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概述 |
2 建筑防火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
2.1 安全疏散因素 |
2.2 内部结构因素 |
2.3 钢结构受热因素 |
3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关键技术分析 |
3.1 烟气流动控制 |
3.2 人员安全疏散 |
3.3 火灾场景设计 |
4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应用现状 |
4.1 高层建筑人员疏散困难 |
4.2 火灾持续时间长 |
4.3 扑救难度较大 |
4.4 防火性能安全管理不到位 |
5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应用策略分析 |
5.1 创新建筑防火工程 |
5.2 完善防火设备 |
5.3 建筑防火分区的设计 |
5.4 消防车道登高面设计 |
6 结束语 |
(5)基于性能化设计的某大型综合观演建筑人员安全疏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实例 |
2 性能化设计方案 |
3 火灾场景及人员疏散模拟 |
3.1 火灾场景设置 |
3.2 人员疏散模拟 |
4 结论 |
(6)基于性能化的高层学生公寓火灾下人员安全疏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火灾及建筑火灾的危害 |
1.1.2 我国的火灾形势 |
1.1.3 我国高层学生公寓火灾现状 |
1.2 安全疏散研究的技术依托 |
1.3 性能化防火设计研究进展 |
1.3.1 国外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发展 |
1.3.2 我国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发展 |
1.4 人员安全疏散研究现状 |
1.4.1 国外人员疏散的研究情况 |
1.4.2 我国人员疏散的研究情况 |
1.5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2 性能化防火设计理论 |
2.1 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局限性 |
2.2 性能化防火设计思想 |
2.3 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基本目的和技术阶段 |
2.4 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基本程序 |
3 基于性能化的安全疏散评估模式构建 |
3.1 性能化安全疏散设计的思路 |
3.2 性能化安全疏散设计的原则 |
3.3 安全疏散的评估标准 |
3.4 性能化疏散中基础参数的设定 |
3.4.1 人员步行速度 |
3.4.2 人员密度 |
3.4.3 人员密度与步行速度的关系 |
3.4.4 人员数量 |
3.4.5 流动系数 |
3.4.6 有效宽度 |
3.4.7 安全裕度 |
3.5 火灾到达危险状态的判据 |
3.5.1 影响安全疏散的火场因素 |
3.5.2 火灾临界危险状态的确定 |
3.6 人员安全疏散计算 |
3.6.1 影响安全疏散的人员特性 |
3.6.2 疏散时间的计算 |
4 高层学生公寓性能化疏散设计 |
4.1 高层学生公寓的界定 |
4.2 工程概况 |
4.3 防火安全目标和安全性判据 |
4.3.1 性能化防火安全目标 |
4.3.2 性能化安全疏散判定准则、判据 |
4.4 性能化疏散评估内容 |
4.5 火灾场景的设计 |
4.5.1 危险源辨识及火灾危险性分析 |
4.5.2 火灾发生的位置 |
4.5.3 火灾模型的选择 |
4.5.4 火灾规模确定 |
4.5.5 设计火灾场景 |
4.6 火灾的计算机模拟 |
4.6.1 FDS 火灾模拟软件简介 |
4.6.2 实例的模拟和分析过程 |
4.7 人员安全疏散所需时间的计算 |
4.8 性能化安全疏散设计的评估 |
5 高层学生公寓疏散系统的综合评价 |
5.1 本章开展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5.2 高层学生公寓人员疏散评价指标体系 |
5.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5.2.2 建立评价指标集 |
5.2.3 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 |
5.3 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
5.3.1 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集 |
5.3.2 建立评级对象的评价集 |
5.3.3 确定单因素的隶属度 |
5.3.4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5.4 高层学生公寓疏散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浅谈高层建筑防火技术与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
2、高层建筑火灾的火灾危险性 |
2.1 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导致建筑耐火性的降低 |
2.2 建筑特点造成火灾蔓延途径多、发展迅猛 |
2.3 人员集中、结构复杂, 安全疏散困难容易导致人员伤亡 |
2.4 外部救援难度大, 防火体系核心在于自防自救 |
2.5 消防管理薄弱导致诱发火灾因素增多 |
3、高层建筑防火技术与措施 |
3.1 保证建筑主体结构具有足够的耐火稳定性 |
3.2 保证防火分隔到位切断火灾蔓延途径 |
3.3 合理安全疏散设计畅通逃生通道 |
3.4 强化监督管理, 保障消防设施完好 |
4、结束语 |
(8)基于安全疏散中人行为分析的建筑物性能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性能化设计的现状 |
1.2.2 火灾中人的行为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火灾中人的行为研究 |
2.1 心理和行为 |
2.2 火灾中人的心理和行为 |
2.2.1 火灾中人的特殊心理 |
2.2.2 火场中人的特殊行为 |
2.2.3 群体行为 |
2.3 火灾中影响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因素 |
2.3.1 性别因素 |
2.3.2 年龄因素 |
2.3.3 经历因素 |
2.3.4 知识和能力因素 |
2.3.5 训练水平 |
2.3.6 个体特点 |
2.3.7 建筑物的结构因素 |
第三章 建筑物性能化设计研究 |
3.1 传统"处方式"消防技术标准及其消防设计方法的特点 |
3.1.1 "处方式"消防技术标准存在的问题 |
3.1.2 传统消防设计方法的缺陷 |
3.2 建筑物性能化设计 |
3.2.1 性能化设计包含的内容 |
3.2.2 性能化设计的特点和优势 |
3.2.3 性能化设计的研究方法 |
第四章 人的行为对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研究 |
4.1 人员安全疏散的条件 |
4.1.1 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及其影响因素 |
4.1.2 所需安全疏散时间REST |
4.2 人的行为对安全疏散的影响 |
4.2.1 人的行为对疏散中反应阶段的影响 |
4.2.2 人的行为对疏散运动时间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1.1 减少人员在火灾疏散中反应阶段的时间 |
5.1.2 减少人员在疏散通道的行动时间 |
5.2 研究展望 |
5.2.1 推行和发展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基础 |
5.2.2 在我国推行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水电站地下主厂房防火性能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性能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性能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 章节安排 |
2 性能化防火设计综论 |
2.1 概念及特点 |
2.1.1 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概念 |
2.1.2 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特点 |
2.2 性能化设计的步骤 |
2.2.1 设计准备阶段 |
2.2.2 定量评估阶段 |
2.2.3 文件编制阶段 |
2.3 性能化防火的设计要点 |
2.3.1 火灾场景设计 |
2.3.2 人员的安全疏散 |
2.3.3 安全疏散的标准 |
2.3.4 火灾蔓延分析 |
2.3.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3 安全性判据及火灾场景设定 |
3.1 性能化安全性判定准则及判据 |
3.1.1 人员疏散安全性判定准则、判据 |
3.1.2 防止火灾蔓延扩大的判定准则 |
3.2 性能化设计安全目标 |
3.3 安全疏散的影响因素 |
3.3.1 烟气层的高度 |
3.3.2 热辐射 |
3.3.3 对流热 |
3.3.4 烟气中有害气体 |
3.3.5 能见度 |
3.4 烟控系统设计 |
3.4.1 烟羽流的质量流量 |
3.4.2 烟气层平均温度 |
3.4.3 烟羽流的体积流量 |
3.5 火灾场景设定 |
3.5.1 火灾的发展过程 |
3.5.2 火灾荷载 |
3.5.3 火灾增长类型 |
3.5.4 火灾最大热释放速率的确定 |
4 水电站地下主厂房防火性能化实例研究 |
4.1 工程概况 |
4.1.1 基本情况 |
4.1.2 地下厂房 |
4.1.3 排烟系统 |
4.1.4 存在的主要消防问题 |
4.2 火灾模拟软件 |
4.2.1 火灾模拟软件FDS简介 |
4.2.2 主要功能 |
4.2.3 基本守恒方程 |
4.3 火灾场景设定 |
4.3.1 建立火灾模型 |
4.3.2 火源位置的设定 |
4.3.3 火灾场景设定结果 |
4.4 烟气运动情况 |
4.4.1 火灾位置A |
4.4.2 火灾位置B |
4.4.3 火灾位置 C |
4.4.4 火灾位置 D |
4.5 模拟结果及分析 |
4.5.1 火灾场景 A-1 |
4.5.2 火灾场景 A-2 |
4.5.3 火灾场景 B-1 |
4.5.4 火灾场景 B-2 |
4.5.5 火灾场景 C-1 |
4.5.6 火灾场景 C-2 |
4.5.7 火灾场景 D-1 |
4.5.8 火灾场景 D-2 |
4.5.9 小结 |
4.6 疏散时间预测方法 |
4.6.1 疏散开始时间的预测 |
4.6.2 人员疏散经验公式计算(日本避难安全检证法) |
4.6.3 人员安全疏散的计算机模拟 |
4.7 安全疏散时间的计算 |
4.7.1 疏散人数的确定 |
4.7.2 疏散开始时间 |
4.7.3 主厂房内人员的疏散时间 |
4.8 结果分析 |
4.8.1 人员安全疏散性能 |
4.8.2 防止火灾蔓延的性能 |
4.8.3 防火对策及改进措施 |
5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建筑性能化消防设计方法理论及示范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火灾现象及国内建筑火灾基本统计规律 |
2.1 火灾定义及其分类 |
2.2 建筑火灾特点及危害 |
2.3 国内外火灾及其损失基本统计 |
2.3.1 国外火灾基本统计数据 |
2.3.2 我国火灾基本统计数据 |
第3章 中国古代建筑火灾史及其防火措施 |
3.1 中国古代主要建筑火灾史 |
3.2 古代建筑所采用的各种防火措施 |
3.3 古代城市防火措施 |
3.4 古代建筑的火灾防护 |
第4章 现代建筑特点及性能化防火设计概念的提出 |
4.1 现代建筑特点 |
4.2 传统防火设计规范的特点与局限性 |
4.3 性能化防火概念的提出 |
第5章 性能化防火设计概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5.1 消防安全工程 |
5.2 性能化防火设计概念 |
5.3 性能化防火设计的优缺点分析 |
5.4 国内外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实施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
第6章 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基本内容、理论框架及基本步骤 |
6.1 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基本内容 |
6.2 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基本步骤 |
6.3 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指标的确定方法 |
6.4 建筑物火灾安全评估 |
6.5 建筑防火性能化安全评估目标的建立 |
6.5.1 建筑防火性能化安全评估目标建立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 |
6.5.2 建筑物防火安全评估目标的建立方法 |
6.6 建筑物防火安全评估方法 |
6.7 建筑防火安全评估模化技术现状 |
第7章 建筑火灾中烟气特性及防排烟的性能化设计 |
7.1 火灾烟气的特性 |
7.1.1 烟气的毒性 |
7.1.2 烟气的减光性 |
7.1.3 烟气的流动 |
7.2 火灾烟气流动与控制的研究方法介绍 |
7.3 烟气计算应用模型的发展思路 |
7.4 防排烟的方法 |
7.4.1 采取的防烟措施 |
7.4.2 采取的排烟措施 |
7.5 建筑物防火防烟的性能化设计方法及框架 |
第8章 水消防系统在性能化防火设计中的应用 |
8.1 目前我国几种主要的建筑消防系统 |
8.2 几种消防系统灭火效果的比较 |
8.3 几种水灭火系统的性能化设计 |
8.3.1 自动喷水系统的性能化设计 |
8.3.2 水喷雾灭火系统性能化设计 |
第9章 建筑物人员安全疏散性能化设计 |
9.1 建筑物人员安全疏散设计原理和方法 |
9.2 建筑物安全疏散性能化设计的基本理论 |
9.3 疏散模型介绍及其在性能化设计中的应用 |
9.3.1 国外几个较有影响的模型 |
9.3.2 模型优缺点 |
9.4 我国安全疏散研究概况 |
第10章 国内外性能化防火设计应用实例 |
10.1 广州某汽车城性能化消防设计及其评估 |
10.1.1 汽车城概况及其评估标准 |
10.1.2 建筑部分防火设计概况 |
10.1.3 大展厅的消防安全评估 |
10.1.4 结论 |
10.2 美国某大型商场的性能化防火设计 |
10.2.1 背景资料 |
10.2.2 商场建筑火灾特点 |
10.2.3 购物中心的基本概况 |
10.2.4 传统设计方法 |
10.2.5 性能化设计方法 |
10.2.6 分析探讨 |
第11章 在我国推广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探讨 |
11.1 推广性能化防火设计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11.2 在我国推行性能化设计的几点建议 |
11.3 建立性能化规范应作的基础研究的几个方面 |
第12章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浅议消防安全疏散的性能化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性能化理论的商场消防设计与研究[D]. 崔丽莎.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3]关键词时间分布特征视角下的研究前沿探测研究[D]. 毕奕侃. 西南大学, 2020(02)
- [4]我国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J]. 张斌,朱家鹏. 建筑技术开发, 2019(05)
- [5]基于性能化设计的某大型综合观演建筑人员安全疏散研究[J]. 李一波.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7(05)
- [6]基于性能化的高层学生公寓火灾下人员安全疏散研究[D]. 李卢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 [7]浅谈高层建筑防火技术与措施[J]. 苏继林. 科技与企业, 2012(16)
- [8]基于安全疏散中人行为分析的建筑物性能化设计研究[D]. 孙晋龙. 太原理工大学, 2011(08)
- [9]水电站地下主厂房防火性能化设计研究[D]. 侯东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1)
- [10]建筑性能化消防设计方法理论及示范工程研究[D]. 程彩霞. 武汉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