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蒸汽采暖改热水采暖的尝试(论文文献综述)
李兆函[1](2021)在《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供冷暖热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供暖供冷效果及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地板辐射供冷、暖技术迅速发展。近几年较为先进的空气源直接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可以省略制冷剂与水的二次传热,相比于传统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传热效率。而空气源直接地板辐射供冷暖系统在此基础上,又大幅度提高了地板辐射系统的利用率,节约成本,一套系统可两季使用。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越来越多的面积大、有多房间供冷暖需求的场所尝试地板辐射供冷暖系统,但是当前的地板辐射系统面临着管路过长,各房间冷暖效果差异较大等问题。本文提出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供冷暖系统,借鉴多联机空调系统,将制冷剂管道分段,使各盘管多联,进入各房间,不仅可以在缓解管道长度限制,冬夏季节都使用,还可以减弱各房间冷暖效果差异。本文首先对使用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的办公建筑中,同一层内以水平管程相差约为35m的两个房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物理数学模型,并通过夏季供冷实验,对比实验数据和模拟的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可靠性,并进行了结露分析。再通过Airpak3.0对其房间冬、夏季节热泵标准情况下系统供冷暖时房间热舒适情况进行相关的数值模拟,并对比两个房间的差异性,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夏季管程较长的房间地板表面平均温度略高,冬季则略低,两个房间平均相差1℃左右,最大不超过2℃;2.夏季开启新风装置后,房间内空气湿度较低,室内温度会比空气的露点温度至少高出1℃,地板表面不存在结露风险;3.两个房间距地面0.1m处温度都高于20℃,夏季竖直温度梯度都为正值,冬季则为负值,距地面0.1m与1.7m处温差均小于3℃,各房间同等高度温差也小于2℃;4.夏季室内人员工作区域内风速均小于0.25m/s;5.夏季两个房间平均温度维持在23-26℃左右,冬季在22-24℃左右,较为舒适。6.夏季近地面处,风口下人员稍有不满意,但冬、夏季工作区域内温度场均匀,PMV﹑PPD均在标准范围内,两个房间差异性较小,舒适性均良好。最后使用费用年值法对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的经济性作出分析,并与多联式空调供冷暖系统对比,发现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更加经济,可以节约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
吴清[2](2020)在《300MW抽凝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及经济性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较为寒冷,初末寒期约40~45天,尖寒期130~135天,供暖期长达六个月,这些地区的室外温度冬季都在零度以下,对供热质量有较高的要求,所以需要对这些地区的抽凝空冷机组进行研究改造,改造后的热电联产供热机组一方面通过透平做功发电,另一方面可以向外网提供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对能源利用率较高,所以对空冷机组进行供热改造无论从经济上还是节能降耗方面都意义重大。蒙西发电公司目前机组供热面积90万平方米,下一步需要解决蒙西工业区各企业和乌海市千里山镇320万平方米供热需求,这就造成蒙西发电公司目前供热能力不足的问题,其承担的采暖期供热任务也达到目前的最大供热能力,且会对发电任务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对蒙西发电公司原供热方式的分析研究,通过采取高背压供热改造方式解决供热量需求增加的问题,只需增设采暖季节用的凝汽器,不改变目前机组的结构以及运行方式。不但解决采暖供热问题,同时提高电厂整体热经济性及经济效益。通过对不同热耗分配方法的研究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依据,用热量法对改造后的高背压供热机组的热经济性进行分析计算,分别计算用抽凝供热方式和高背压供热方式下的发电量、发电标准煤耗率、发电方面热耗率以及发电热效率等指标,当供热热负荷一定的情况下,高背压供热比抽汽供热节约煤耗40.8g/k Wh,每年采暖期若煤价以200元/吨计算,则可节约标煤费用消耗88.13万元。发电热效率提高19.03%,燃料利用系数提高11.68%,同直接抽汽供热相比发电量可提高78000k W,同时由于高背压供热方式是直接用乏汽将采暖循环水加热,可以减少中压缸的抽汽量从而降低机组整体的冷源损失,进而机组整体效率显着提高。
周超[3](2020)在《户用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热电冷多联供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对其高效、深度开发利用并实现其建筑一体化,对有效解决我国建筑领域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建筑冬季需要采暖、夏季需要空调、全年需要供应电力和生活热水,面对建筑多样化的能源供应需求,目前现有的太阳能光热利用和光伏发电技术,无论是组件的光电或光热转换效率、还是功能单一的组件结构形式和太阳能利用系统形式等,都无法满足上述建筑多种用能需求,且存在着组件占地面积大等问题。为此,本文从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同时满足建筑多种用能需求的角度出发,把天空长波辐射冷却、吹胀板式换热技术和热泵技术融入太阳能综合利用过程,来研究解决光电与光热一体化和太阳能制热与制冷一体化的问题,提出了吹胀板式PVT组件和PVT热泵多能联供系统,并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性能仿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了以下内容的研究工作。(1)提出了吹胀板式PVT热泵热电冷多能联产联供系统,设计开发了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分析了该系统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的工作原理;论述了新型吹胀板式PVT组件的结构形式设计和工作原理,提出了 PVT热泵系统产能性能和运行特性的性能评价方法。(2)采用试验研究方法,对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及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进行了试验研究,深化设计了 PVT热泵系统并建设了试验平台,分析了试验系统的误差大小;分析表明,该试验系统的光伏发电性能参数和制热性能参数的测试误差均小于5%,制冷性能参数的测试误差均小于10%。(3)针对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夏季热电冷运行模式的研究需求,利用上述试验平台,试验研究了夏季PVT热泵系统热电冷三联供性能和热电冷联合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在夏季外界自然工况下,试验系统白天全天的平均光伏发电效率为13.6%,白天的平均制热COPt为6.16,夜间的平均制冷COPc为2.8,与相同额定发电功率的常规光伏组件相比,PVT热泵系统的PVT组件光伏发电量提升了 10~15%。(4)试验并分析了过渡季和冬季该系统的热电联供性能和热电联合运行特性;结果表明,试验系统在过渡季外界自然工况下白天全天的平均光伏发电效率为11.9%,白天的平均制热COPt为5;在冬季自然工况下白天全天的平均光伏发电效率为10.3%,白天的平均制热COPt为4.4;该系统在各个季节的各种模式下均能长时间稳定运行。(5)采用数学建模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以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传热模型为核心的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数学模型,完成了该模型的理论求解结果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求解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偏差均在11%以内,为进一步开展该PVT热泵系统的性能仿真与经济性评价提供了理论模型基础。(6)针对不同建筑面积的居住建筑用能需求,提出了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在户用供能系统中的应用方式;通过性能仿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环境参数对PVT热泵系统热电冷性能的影响大小,研究了该系统的地区适用性;利用试验与仿真结果,进一步分析了户用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的技术经济性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在我国北方地区应用该系统的经济运行模式。结果表明,与建筑的各类常规供能形式相比,该户用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具有可观的年净收益,投资回收期约为3~4年。
贾腾[4](2020)在《太阳能氨水再吸收多重回热式热泵循环机理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太阳能进行清洁供热,可减少常规化石燃料消耗,有助于缓解燃烧供暖性大气雾霾,促进节能环保。太阳能吸收式热泵是太阳能清洁供热的有效技术手段,但面临着驱动温度高,太阳能保证率低、工作时间短等问题。再吸收式热泵用高压吸收器和低压发生器分别取代吸收式热泵中的冷凝器和蒸发器,可有效降低工作压力和驱动热源温度,实现对70~150 oC的太阳能热能的高效利用,相比于(GAX)吸收式热泵大幅提高了太阳能保证率和作用时间。在此基础上,如何通过内部增级、多重回热和外部耦合的方式对再吸收热泵进行拓展,对适应采暖末端的多样性和增强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至关重要,也是其充分利用低温热能高效、广地域供暖的技术难点。本文基于太阳能热驱动再吸收热泵在冬季供热中的应用展开如下主要研究工作:(1)以降低驱动热源温度、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为目标,创新性地提出再吸收热泵循环,揭示了循环的内部多重回热增效和压差拓展增级机制,构建了单级平衡式和GAX两级多重回热式再吸收热泵循环,建立了基于热力学和太阳能热能转换方法的理论模型和评价方法,明确了氨水工质浓度和循环工作压力的耦合选择机制,研究了具体工作压力匹配、热源温度、环境温度等对循环主要性能参数的影响。相比于传统吸收式热泵,再吸收热泵的驱动热源的温度明显降低,实现了利用70 oC以上的低温太阳能高效供热,使太阳能保证率和作用时间大幅提升。(2)引入蒸汽压缩式热泵,采用过冷却和复叠两种耦合方式,构建了再吸收与蒸汽压缩的耦合热泵循环,验证了其利用低温太阳能驱动,在寒冷环境中的高效供热的可行性。过冷却耦合热泵的冷凝热被用来供热,冷凝温度要求高,低温环境适应性受压比的限制。复叠耦合热泵的冷凝热被用来驱动低压发生器,冷凝温度要求低,采用R410A工质的耦合热泵可将蒸发温度向下拓展至-35 oC,且蒸发温度越低,耦合热泵性能优势越显着。同时,其驱动热源的温度可低至70 oC以下,可有效利用低温太阳能等低品位热源驱动。(3)搭建了多运行模式再吸收热泵实验台,可在单级和两级模式下直接供热,总结了系统的运行规律及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表明,单级模式可在环境温度0 oC以上,热源温度90 oC以上运行,出水温度满足地板辐射采暖末端需求;两级模式可在环境温度0 oC以上,热源温度80 oC以上运行,出水温度可适应风机盘管末端。两级模式出水温度和制热量更高,以COP的降低为代价。实验结果同时验证了循环的可行性和数学模型的准确性。(4)以太阳能供热为目标,提出了太阳能驱动的单级、两级和两种耦合热泵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太阳能与四种热泵匹配时的集热温度、集热面积和太阳能保证率的优化选择。可根据太阳能的保证率和经济性来选择集热器类型和安装面积。在环境温度-25~20 oC,集热温度10~200 oC范围内,以太阳能热的“高温高效应用、低温长时间应用”为原则,基于集热和环境温度对太阳能供热技术进行择优,提高了太阳能在冬季供热中的占比,减少或避免了传统能源的使用。再吸收式热泵作为一种低温热源驱动的新型热泵循环方式,为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贡献度提供了新思路,在供热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曹龙[5](2020)在《矿井余热回收再利用技术在凉水井煤矿的实践与应用》文中认为煤矿作为煤炭生产的主体,是能源的生产者又是直接的消费者,挖掘利用在生产消费过程中派生的清洁能源为矿区提供非生产性服务,从而减少煤炭的直接使用,符合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要积极推动矿区低碳发展的要求。论文以凉水井煤矿清洁供暖问题为对象,研究了应用热泵的节能原理对煤矿乏风余热、井下水余热及其它热能资源回收再利用为矿区进行供暖的系统工艺性、经济性等方面的问题。对凉水井煤矿矿井各种余热资源进行了分类,通过技术经济性分析论证了各种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的可行性。提出了主要用直冷式深焓取热乏风热泵结合矿井水源热泵技术配套解决凉水井矿区供热问题的初步方案。通过实地调研法、类比法详细地对凉水井矿区热负荷及余热资源供热能力进行了计算,对供热系统热用户进行分类,设计出了具体的余热利用方案。同时,对乏风取热设备在矿井通风安全中的影响、井下水质对设备的影响、方案的可靠性和持久性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乏风取热箱换热器的风阻为60~80Pa,井下水通过处理后的水质较好,矿井热源稳定、设备技术可靠,方案能够解决矿井供暖问题。建立LCC(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计算分析了传统锅炉系统及余热利用系统的一次性投资概算及年运行成本,计算了方案年空气污染物减排量。结果表明,余热利用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远远小于传统锅炉系统,且节能减排量大,长期经济效益、环保效益明显。研究成果对陕北严寒地区煤矿行业在矿井余热利用的推广和应用可起到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很好的示范作用。
吴冀[6](2020)在《面向冷热电三联供的能效评估研究及仿真系统开发》文中提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是将发电过程中产生的能量间接或直接地用于制冷、供暖及生活热水,其有效贯彻了能源梯级利用的理念,提高了系统能源利用率。由于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最为重要的节能性,因此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深入开展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能效评估工作,可以更好地节约能源,减少能耗,还可以实时观测到系统工作情况,方便操作人员的工作,更好地促进能源站的经济运行工作。本文以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家能源法则,首先研究能源供给站的结构层次与生产流程,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能效估相关数据指标进行了详细计算,设计了面向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能效评估步骤,构建了供冷供热供电联供系统能效评估指标体系,并在能效支撑平台之上设计开发了冷热电三联供能效评估仿真系统。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能效评估对象研究。在开始系统设计工作前,首先要了解业务评估对象,掌握这个系统的工作模式,概括该供冷,供热,供电系统的结构层次和能源效率评价目标,研究出适用于该供冷、供热、供电系统的一套能效评估的评价标准,方便后续具体的能效评估工作。(2)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能效评估方法研究。针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运行特点,提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能效评估的基本流程;建立适用于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多尺度能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适用于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能效评估的综合评价方法,并实现某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站的能效评估应用。(3)实现冷热电三联供能效评估仿真系统。能效评估仿真平台开发模式构建于能效评估应用支撑平台、能效评估业务数据库、能效评估模型方法组件库、能效评估应用主题库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面向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能效评估仿真平台,能够快速搭建能效评估仿真业务,有效提升了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能效评估的工作效率。
陈雪娇[7](2020)在《昆明地区利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采暖建筑的室内热环境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太阳能采暖被认为是降低采暖能耗有效且环保的方法之一。其中,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来提高室内空气温度的方式因其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而受到较广泛重视。以昆明为代表的西部温和地区,冬季太阳辐射资源丰富,但昼夜温差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冬季采暖的需求越来越大。寻求兼顾低能耗太阳能采暖与高舒适度的健康居住环境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实验测试和CF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昆明地区气候条件下,对利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采暖的试验房展开实验研究。并将实验数据作为边界条件通过CFD数值模拟对采暖试验房进行优化设计,此外对与昆明地区总太阳辐照量相近的西部寒冷地区乌鲁木齐市就采暖所需集热面积进行模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根据传热学理论阐述了采暖试验房的传热原理,介绍预测平均投票PMV和预测不满意百分比PPD两大室内热舒适度指标。(2)以在昆明市搭建的面积为24m2的采暖试验房为研究对象,布置测点,设计无热源工况与利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采暖的五种不同工况实验。利用实验平台实测不同工况下室内外空气温度、室内外温相对湿度、室内外风速、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室内垂直高度温度,并整合实测数据,计算得出各工况下的PMV、PPD值。实验表明:利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采暖在昆明地区是可行的,在晴天气候下,可明显改善白天室内的热舒适度。虽无法满足整个夜间舒适度要求,但因为围护结构和室内空气热容的作用,延长了舒适时间。其中,集热面积为2m2时房间舒适程度最高,绝大部分时间内室内舒适等级为Ⅱ级。为满足整个夜间舒适度需求,加入辅助热源空气源热泵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夜间室内空气温度升高,且室内空气温度波动范围较小,夜间室内舒适程度明显得到改善,能够满足昆明地区冬季夜间的采暖舒适需求,且由于白天空气热容的作用,使得热泵使用时间减少,具有节能效果。(3)利用Airpak模拟软件,根据采暖试验房的实际尺寸建立用于数值模拟计算的物理模型,对集热面积为2m2的实验工况进行模拟,测点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变化趋势一致,二者吻合度较高,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并分析水平截面人体静坐高度Y=1.1m温度、速度、PMV及PPD云图。垂直截面选取靠近南墙与进风口中心平行的垂直方向Z=2.63m截面,与靠近北墙的对比截面Z=1.0m分别对温度、速度云图进行分析。(4)使用经过验证的模型模拟不同出风口位置(东墙、南墙、西墙)以及不同送风温度(60℃、65℃)下房间内的热环境。分析截面与模拟实验工况的截面相同。此外,选取房间垂直截面中部Z=2.04m,取靠近西墙X=0.85m,房间中部X=2.85m,以及靠近东墙X=4.85m,形成房间垂直方向交叉截面,导出截面数据分析各方案下室内空气平均温度、PMV、PPD变化趋势。利用暂态模型对在一天中随室外空气温度变化,不同送风温度下(50℃、55℃、60℃、65℃)室内空气温度变化趋势。通过对不同截面微观分析对比以及对房间整体的宏观分析,得出最佳出风口位置位于西墙,最优送风温度为60℃。将最佳模型运用在-10℃的较低室外空气温度下对集热面积(2m2、4m2、6m2)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集热面积为6m2即可基本满足房间内舒适度要求。
昝卓禹[8](2020)在《集中供热直埋管道疲劳寿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集中供热产业和直埋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供热直埋管网被敷设于城市道路下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和其他不稳定因素的增多使得供热直埋管道的疲劳破坏事故时有发生,这不仅可能导致供暖中断影响民生,还会造成能源、材料、资源的浪费。当供热管道水温频繁波动产生的循环应力达到管道的极限状态时就会发生疲劳损坏,疲劳循环次数作为统计水温波动频率的指标,是管道应力限值计算的重要参数。合理估算管道在设计使用寿命内的疲劳循环次数是集中供热系统管道设计的重要环节,对减少管网损伤、提高管网运行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外对集中供热管道疲劳循环次数的预测已经提出了一些建议,但其系统的运行模式与我国存在较大差异,直接套用他国的方法并不能准确地对我国集中供热管道的疲劳寿命进行估计。鉴于此,本文采集了我国北方典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的换热站在4个采暖季的温度运行数据,参考欧洲标准EN13941和IEA报告中所采用的方法,提出运用回归分析法对供热直埋管道的疲劳循环次数进行预测,获得最大全温差循环次数及应力限值,为我国集中供热直埋管道的寿命预测和管网设计提供了思路。首先,运用雨流计数法和米纳准则对太原市中北一号换热站的1对一次网和5对二次网管道在4个采暖季的运行温度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每对供回水管道在不同温度采集时间间隔下的温度变化频次,可以看出小温差范围内的温度变化频次受到时间间隔的影响较大。其次,提出采用回归分析法对不同b值下管道的疲劳循环次数进行预测,拟合设计曲线和计算式,并将疲劳循环次数转化为不同参考温差(35)Tref下的最大全温差循环次数。得到如下结果:1)与IEA报告对比发现,本课题通过回归分析法得到的一次网和二次网供回水管道的疲劳循环次数都远小于IEA报告的预测结果;2)管道的疲劳循环次数设计曲线随时间间隔的增大而趋于平缓,(35)Tref越大,管道最大全温差循环次数受到时间间隔的影响越小。最后,通过分析不同循环温差对管道的疲劳损伤贡献度及管道在不同参数下的应力限值发现,(35)Tref与循环温差对管道的疲劳破坏程度无关,本课题供热管道计算得到的应力限值明显高于根据欧洲标准EN13941所得到的应力限值。b越大的管材对小温差变化越敏感,较大b值的管道在大温差应力的循环作用下将迅速发生破坏。温度采集时间间隔的不同会对供热管道的应力限值产生一定影响,当不同采暖季或不同管道的温度采集时间间隔差异较大时应适当考虑时间间隔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欧洲标准EN13941中关于供热管道疲劳循环次数的预测方法偏于保守,并不适用于我国的集中供热系统。本文可以为我国集中供热管道疲劳寿命的预测提供方法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彭伟进[9](2020)在《直膨式空气源热泵热虹吸供暖系统热舒适性研究与优化》文中指出随着人们对人居环境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建筑能耗也呈现了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建筑采暖能耗是建筑总能耗中占比最大的部分。在此背景下,北方部分地区仍采用传统的燃煤取暖方式,既不能保证采暖的安全性,也容易污染大气环境。因此,降低建筑采暖能耗,推动北方地区的清洁采暖势在必行。空气源热泵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清洁供暖热源,在国家“煤改电”采暖政策的支持下,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热风采暖系统的供暖热环境,容易产生吹风感等热舒适问题;而空气源热泵热水采暖系统虽然在供暖舒适性方面有所改善,但该系统中的循环水泵需要消耗额外的能量来输送热水,使系统的经济性受到较大影响。考虑到采暖的舒适性和经济性,本文提出了一种以直膨式空气源热泵作为供暖热源,热虹吸管散热器作为供暖末端的新型采暖系统,并对系统的供暖热舒适性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在直膨式空气源热泵系统启动阶段,分别采用新型热虹吸散热末端与传统热风空调散热末端时,供暖室内空气温度的动态变化特征;直膨式空气源热泵系统稳定运行阶段,不同末端系统下室内热环境分布特征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后,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直膨式空气源热泵耦合热风空调末端以及热虹吸散热末端供暖时,室内的稳态非均匀热环境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到了不同供暖环境中人体表面温度的分布情况,并采用等效温度和平均热感觉投票,对人体局部和整体的热感觉进行了评价分析。最后,为进一步提高热虹吸管散热末端在启动阶段的热环境响应速度,本文提出了热虹吸管辐射对流耦合传热的优化方案。通过仿真模拟,对比分析了不同送风角度和送风速度对供暖的响应时间、室内热环境特征以及人体热舒适性等的影响,并在保证热环境舒适性前提下,提出了热环境响应速度的优化运行方案。本文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直膨式空气源热泵耦合热虹吸管散热器系统在供暖启动阶段,室内空气温升速度较快,可达到10.8℃/h,虽然略小于传统热风空调系统的13.8℃/h,但与传统热风空调系统相比,直膨式空气源热泵耦合热虹吸管散热器系统供暖可以避免人体头脚高度空气温差过大以及“冷辐射”等带来的热不舒适问题;进一步对供暖室内稳态非均匀热环境的模拟研究后发现,直膨式空气源热泵耦合热虹吸管散热器供暖系统能有效提高人体小腿及脚部的局部热感觉,从而提高人体整体热感觉的舒适性;响应速度优化方案的仿真模拟对比结果表明,对流辐射耦合的传热方式对提升供暖系统启动阶段的热环境响应速度有较为明显的帮助,在不影响供暖系统热舒适性的前提下,以-45o角、0.4m/s的速度送风时,热环境响应速度最快。
王丹[10](2020)在《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模式决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不断增大。能源供需矛盾已成为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特别是中小城镇的能源开发面临诸多问题,供给侧能源利用效率低,能耗高,热电联产的优势发挥不充分;需求侧经济承受能力差,需求规模不大且分散,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问题更加复杂,严重影响了能源可持续发展,给我国中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综合供能已成为国际能源领域的重要战略,而综合供能的决策研究是重中之重,开展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模式决策研究,可有效缓解我国能源供需压力,提升一次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和消纳,实现中小城镇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开发目标,推动我国社会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论文重点探讨了适用于我国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的开发模式,提出以煤基背压分布式热电机组为基础能源,以可再生能源为补充能源,配套热泵和储能的清洁供能方案。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决策方法的可行性,为系统开展中小城镇综合供能开发决策提供新的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缓解中小城镇能源供需矛盾,分析了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模式决策目标,探讨了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的开发模式。基于Nash谈判的方法,构建了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模式路径寻优模型,利用优先策略法则不断完善供能系统性能,保证决策方案在能源开发建设过程中持续占优。(2)针对综合供能系统外部条件开放程度增高,内部环境多能系统耦合的复杂问题,提出了适用于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安全攻防策略。运用安全博弈理论构建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防御者-攻击者-防御者三层零和主从博弈模型,分析攻防策略,提升系统在真实发生攻击故障情形下的防御能力。(3)针对背压机经济效益差的问题,充分挖掘可提升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经济性的手段,基于模糊线性规划的理论构建了综合供能系统降本增效的经济优化模型。在系统设计、机组选型和设备备用等方面展开优化分析,解决煤基背压机经济性差,峰谷调节能力弱的问题,使其具备工程应用的条件。(4)针对中小城镇清洁用能需求,提出了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最佳协同合作模式。基于灰数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复制者动态演化模型,计算模型鞍点值,分析能源合作利用的影响因素,寻求了最优稳态均衡区域,促进多能持续合作,并利用减排率测算多能合作的效果。(5)构建了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决策评估的指标体系,对提出的中小城镇综合供能开发模式展开系统评估。基于三角模糊数和有限理性决策方法构建了决策评估模型,筛选出的关键指标可以较为快速准确地评估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决策方案,为进一步优化供能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二、蒸汽采暖改热水采暖的尝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蒸汽采暖改热水采暖的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1)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供冷暖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地板辐射系统发展现状 |
1.2.1 地板辐射供暖系统 |
1.2.2 地板辐射供冷暖系统 |
1.2.3 热泵地板辐射系统 |
1.3 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内研究进展 |
1.4.2 国外研究进展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创新点 |
第2章 室内热舒适性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过程 |
2.1 求解地板表面温度 |
2.2 物理模型 |
2.3 数学模型 |
2.4 网格划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夏季供冷实验 |
3.1 实验研究 |
3.1.1 实验系统 |
3.1.2 室内参数的测量 |
3.2 测量数据及分析 |
3.2.1 模拟与实验结果对照 |
3.2.2 实验测量结果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冬、夏季节室内热舒适性数值模拟分析 |
4.1 软件介绍 |
4.2 夏季模拟 |
4.2.1 边界条件及相关的参数设置 |
4.2.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4.3 冬季模拟 |
4.3.1 边界条件及相关参数设置 |
4.3.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经济性分析 |
5.1 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经济性分析 |
5.1.1 经济性评价方法的选择 |
5.1.2 初投资计算 |
5.1.3 年运行费用计算 |
5.1.4 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折算费用线值及费用年值 |
5.2 多联式空调供冷暖系统 |
5.2.1 初投资计算 |
5.2.2 年运行费用计算 |
5.2.3 多联式空调系统费用现值及费用年值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300MW抽凝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及经济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热电联产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供热改造依据及必要性 |
2.1 蒙西发电公司概况及气象条件 |
2.2 供热现状及改造必要性 |
2.2.1 供热现状及问题 |
2.2.2 供热改造必要性 |
2.3 主要设备及技术参数 |
3 高背压改造方案 |
3.1 高背压改造热负荷 |
3.2 高背压凝汽器设计与改造 |
3.3 供热首站的改造 |
3.3.1 供热首站设计 |
3.3.2 改造后热网系统工艺流程 |
3.3.3 供热首站设备技术规范 |
3.4 汽轮机本体改造与分析 |
4 热经济性分析 |
4.1 分析方法及计算方法 |
4.1.1 热量法 |
4.1.2 实际焓降法 |
4.1.3 净效益法 |
4.1.4 做功能力法 |
4.2 热电联产热经济性能指标 |
4.2.1 发电方面热经济指标 |
4.2.2 供热方面的热经济指标 |
4.2.3 热电联产总的热经济指标 |
4.3 抽汽供热热经济性计算 |
4.4 高背压供热热经济性计算 |
4.5 两种方案热经济性比较分析 |
5 高背压改造经济效益分析 |
5.1 节煤方面分析 |
5.2 节电方面分析 |
5.3 减排方面分析 |
5.4 社会效益分析 |
5.5 高背压供热改造经济效益粗略估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户用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热电冷多联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仍未有效解决建筑采暖空调问题 |
1.1.2 现代建筑对太阳能开发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
1.1.3 热泵与PVT技术的结合为建筑节能提供了新思路 |
1.1.4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
1.2.2 太阳能热泵技术研究进展 |
1.2.3 太阳能PVT热泵技术研究进展 |
1.2.4 天空长波辐射冷却技术研究进展 |
1.2.5 PVT热泵性能评价及其经济性研究进展 |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2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的提出及试验台建立 |
2.1 单级压缩吹胀板式PVT热泵多联供系统的提出 |
2.1.1 太阳能PVT热泵系统形式的研究 |
2.1.2 不同运行工况下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
2.2 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的提出 |
2.2.1 组件结构形式与设计 |
2.2.2 组件工作原理分析 |
2.3 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性能评价方法 |
2.3.1 PVT组件发电性能评价 |
2.3.2 PVT组件制热性能评价 |
2.3.3 PVT组件制冷性能评价 |
2.3.4 PVT组件综合效率确定方法 |
2.4 PVT热泵系统热电冷多联供性能评价方法 |
2.4.1 PVT热泵系统供电性能评价 |
2.4.2 PVT热泵系统制热性能评价 |
2.4.3 PVT热泵系统制冷性能评价 |
2.4.4 PVT热泵系统综合性能评价方法 |
2.5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的设计 |
2.5.1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设备部件确定 |
2.5.2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制冷剂管路设计 |
2.6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试验台的建立 |
2.6.1 吹胀板式PVT热泵试验系统关键设备确定 |
2.6.2 吹胀板式PVT热泵试验系统监测控制 |
2.7 吹胀板式PVT热泵试验系统误差分析 |
2.7.1 误差分析原理简述 |
2.7.2 试验系统误差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3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夏季热电冷性能试验研究 |
3.1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夏季热电冷综合性能试验 |
3.1.1 夏季气象参数测试与分析 |
3.1.2 系统夏季热电冷综合性能分析 |
3.2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夏季工况制冷性能试验 |
3.2.1 夏季工况气象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3.2.2 夏季工况系统夜间制冷性能分析 |
3.3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夏季工况热电性能试验 |
3.3.1 夏季工况系统光伏发电性能分析 |
3.3.2 夏季工况系统制热性能分析 |
3.4 夏季夜间制冷模式下PVT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
3.4.1 夏季系统制冷运行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3.4.2 水箱蓄冷特性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3.4.3 制冷工况下PVT组件表面温度测试结果分析 |
3.5 夏季白天热电模式下PVT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
3.5.1 夏季系统制热运行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3.5.2 夏季制热工况下PVT组件表面温度分布测试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过渡季和冬季性能试验研究 |
4.1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过渡季综合性能试验 |
4.1.1 过渡季气象参数测试与分析 |
4.1.2 系统过渡季热电综合性能分析 |
4.2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过渡季工况热电性能试验 |
4.2.1 过渡季工况系统光伏发电性能分析 |
4.2.2 过渡季工况系统制热性能分析 |
4.3 过渡季白天热电模式下PVT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
4.3.1 过渡季系统制热运行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4.3.2 过渡季制热工况下PVT组件表面温度分布测试结果分析 |
4.4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冬季综合性能试验 |
4.4.1 冬季气象参数测试与分析 |
4.4.2 系统冬季热电综合性能分析 |
4.5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冬季工况热电性能试验 |
4.5.1 冬季工况系统光伏发电性能分析 |
4.5.2 冬季工况系统制热性能分析 |
4.6 冬季白天热电模式下PVT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
4.6.1 冬季系统制热运行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
4.6.2 冬季制热工况下PVT组件表面温度分布测试结果分析 |
4.7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全年热电冷试验性能对比分析 |
4.7.1 系统全年光伏发电性能对比分析 |
4.7.2 系统全年制热性能对比分析 |
4.7.3 系统全年热电冷试验性能总结 |
4.8 本章小结 |
5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5.1 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传热模型的建立 |
5.1.1 吹胀板式蒸发/冷凝PVT组件换热过程分析 |
5.1.2 吹胀板式PVT组件层间结构能量平衡分析 |
5.1.3 吹胀板式PVT组件传热模型的建立 |
5.2 PVT热泵系统关键设备部件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1 蓄热水箱内冷凝换热盘管模型 |
5.2.2 蓄冷水箱内蒸发换热盘管模型 |
5.2.3 压缩机模型 |
5.2.4 电子膨胀阀模型 |
5.3 模型求解方法及理论解的试验验证 |
5.3.1 系统模型求解方法 |
5.3.2 理论解的试验验证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适用性与经济性研究 |
6.1 户用PVT热泵系统应用方式研究 |
6.1.1 设计原则及建筑用能负荷测算方法 |
6.1.2 户用PVT热泵热水机组设计 |
6.1.3 户用PVT热泵热电机组设计 |
6.1.4 户用PVT热泵热电暖机组设计 |
6.1.5 户用PVT热泵热电冷暖机组设计 |
6.2 不同工况下环境参数对系统热电冷性能的影响分析 |
6.2.1 制热工况下环境参数对系统制热性能的影响 |
6.2.2 制冷工况下环境参数对系统制冷性能的影响 |
6.3 户用PVT热泵系统热电冷多联供经济性分析 |
6.3.1 系统经济性评价方法 |
6.3.2 系统技术经济性分析与比较 |
6.3.3 系统经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经济运行模式 |
6.3.4 集中式PVT热泵能源站系统形式及经济运行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太阳能氨水再吸收多重回热式热泵循环机理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太阳能-吸收式热泵 |
1.2.2 吸收-再吸收式热泵 |
1.2.3 再吸收与压缩耦合热泵 |
1.3 问题分析与研究思路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单级平衡式氨水再吸收热泵循环的构建与分析 |
2.1 单级平衡式再吸收热泵循环的构建 |
2.1.1 与传统吸收式热泵循环的对比分析 |
2.1.2 与非平衡式再吸收热泵的对比分析 |
2.2 热力循环描述 |
2.2.1 具体流程 |
2.2.2 图示分析与描述 |
2.3 循环的热力学分析计算 |
2.3.1 热力学模型 |
2.3.2 工作压力选择的约束条件 |
2.3.3 热力学计算流程 |
2.4 工作压力的选择范围 |
2.5 循环的性能分析 |
2.5.1 供热性能系数COP |
2.5.2 放气范围和吸气范围 |
2.5.3 溶液循环倍率 |
2.5.4 制热量与供热温度 |
2.5.5 热源和环境温度适应性 |
2.6 与其他热驱动热泵系统性能比较 |
2.6.1 热源温度范围和COP |
2.6.2 工作压力与压差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AX两级多重回热式再吸收热泵循环研究 |
3.1 两级再吸收循环的构建 |
3.1.1 两级再吸收循环的构建思路 |
3.1.2 三种两级循环的P-T图对比 |
3.2 两级再吸收热泵循环流程 |
3.2.1 循环内部多重热回收过程 |
3.2.2 循环具体流程 |
3.3 循环热力学计算 |
3.3.1 热力学模型 |
3.3.2 热力学计算流程 |
3.4 工作压力的耦合匹配选择 |
3.4.1 工作压力选择的约束条件 |
3.4.2 两级循环的工作压力特征 |
3.4.3 高压和低压工作压力的确定 |
3.5 两级循环的性能分析 |
3.5.1 中压工作压力P_M的范围与COP |
3.5.2 发生器的溶液循环倍率 |
3.5.3 供水温度水平 |
3.5.4 主要部件的热负荷 |
3.6 与其他热泵循环的性能对比 |
3.6.1 热源温度需求 |
3.6.2 低温环境适应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再吸收与蒸汽压缩耦合热泵循环性能研究 |
4.1 再吸收热泵与蒸汽压缩热泵耦合方式 |
4.1.1 过冷却耦合循环 |
4.1.2 复叠耦合循环 |
4.2 耦合热泵循环的性能评价指标与计算流程 |
4.2.1 一次能源利用率 |
4.2.2 一次能源节约率 |
4.2.3 制热量提升比 |
4.3 过冷却耦合热泵循环的性能分析 |
4.3.1 子循环匹配 |
4.3.2 过冷却耦合循环性能分析 |
4.3.3 热源温度需求 |
4.3.4 低温环境适应性 |
4.4 复叠耦合循环的性能分析 |
4.4.1 子循环匹配 |
4.4.2 复叠耦合循环性能分析 |
4.4.3 低温环境适应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运行模式氨水再吸收式热泵系统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系统介绍 |
5.1.1 工作原理 |
5.1.2 主要部件的设计与选型 |
5.1.3 数据测量 |
5.2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
5.2.1 数据处理方法与评价指标 |
5.2.2 误差分析 |
5.3 单级直接供热模式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单级模式COP |
5.3.2 单级出水温度 |
5.3.3 高压和低压吸收器制热量 |
5.4 两级运行模式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两级模式COP |
5.4.2 两级出水温度 |
5.4.3 两个发生器的发生热 |
5.4.4 三个吸收器的吸收热 |
5.5 实验与理论结果的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太阳能与再吸收及耦合热泵的匹配与运行策略优化 |
6.1 太阳能再吸收和耦合热泵的性能评价指标 |
6.1.1 太阳能保证率 |
6.1.2 太阳能热泵系统制热系数 |
6.1.3 集热器面积 |
6.2 太阳能-再吸收热泵/耦合热泵系统的性能分析 |
6.2.1 太阳能-单级再吸收式热泵系统 |
6.2.2 太阳能-两级再吸收式热泵系统 |
6.2.3 太阳能-过冷却耦合系统 |
6.2.4 太阳能-复叠耦合热泵系统 |
6.3 集热器匹配与参数优化 |
6.3.1 集热温度匹配与优化(SCOP) |
6.3.2 集热器面积匹配与优化 |
6.4 太阳能驱动再吸收热泵的运行策略与优化 |
6.4.1 太阳能-多模式再吸收热泵系统运行策略 |
6.4.2 基于集热和环境温度的太阳能供热技术择优 |
6.5 经济性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内容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符号说明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和获奖 |
(5)矿井余热回收再利用技术在凉水井煤矿的实践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国内外能源使用现状及前景 |
1.1.2 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现状及规划 |
1.2 论文选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本课题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1.3.1 热泵技术的主要原理 |
1.3.2 国外热泵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方向 |
1.3.3 我国矿井余热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问题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煤矿余热资源回收技术的理论研究 |
2.1 空压机余热回收技术 |
2.1.1 空压机运行热量分布 |
2.1.2 空压机余热回收技术工作原理分析 |
2.1.3 余热回收技术对空压机运行的影响分析 |
2.2 矿井涌水余热回收技术 |
2.2.1 水源热泵技术原理分析 |
2.2.2 水源热泵的节能原理论证 |
2.2.3 矿井水源热泵技术用于供暖的特点分析 |
2.3 矿井回风余热回收技术 |
2.3.1 矿井回风热来源 |
2.3.2 喷淋式表焓取热乏风热泵技术 |
2.3.3 直蒸式浅焓取热乏风热泵技术 |
2.3.4 直冷式深焓取热乏风热泵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凉水井煤矿余热资源能量匹配性分析 |
3.1 凉水井煤矿概况 |
3.1.1 矿井基本概况 |
3.1.2 矿井自然气候条件 |
3.1.3 现阶段可利用余热资源条件 |
3.2 矿区热负荷及余热资源的能量匹配性分析 |
3.2.1 矿区供热负荷计算 |
3.2.2 矿区余热资源热能计算 |
3.2.3 矿区供热负荷与余热资源的能量匹配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余热资源配置及利用 |
4.1 矿区供热负荷与余热资源热量配置 |
4.1.1 热用户分类 |
4.1.2 分类热负荷与余热资源热量配置 |
4.2 余热资源的利用 |
4.2.1 余热利用供热系统的构建 |
4.2.2 项目工程任务和规模 |
4.2.3 系统主要设备的选型 |
4.2.4 系统配套方案的设计 |
4.3 余热资源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
4.3.1 乏风取热设备对矿井通风安全的影响 |
4.3.2 水源热泵中矿井原水水质对设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余热资源利用经济性、环保性分析 |
5.1 投资、运行费用概算对比 |
5.1.1 一次性投资概算 |
5.1.2 年运行概算 |
5.2 LCC(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分析 |
5.2.1 LCC模型的建立 |
5.2.2 LCC的计算比较 |
5.3 环保效益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面向冷热电三联供的能效评估研究及仿真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冷热供三联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能效评估当前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能效评估基本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冷热电三联系统 |
2.1.2 能效评价工作 |
2.2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构成 |
2.2.1 模式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蒸汽型吸收式制冷机组 |
2.2.2 模式二:燃气轮机+蒸汽型吸收式制冷机组 |
2.2.3 模式三:燃气轮机/内燃机+余热型吸收式制冷机组 |
2.2.4 模式四:燃料电池+余热型吸收式制冷机组 |
2.3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运行特点 |
2.3.1 能源利用 |
2.3.2 环境影响 |
2.3.3 经济性能 |
2.3.4 优势 |
2.4 面向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能效评估对象分析 |
2.4.1 动力设备 |
2.4.2 余热利用设备 |
2.5 本章小结 |
3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能效评估研究及应用 |
3.1 面向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能效评估流程 |
3.2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能效评估指标体系 |
3.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能效评估指标综合体系构建 |
3.2.3 评估指标分析 |
3.3 能效标杆值确定 |
3.3.1 能效评估的边界条件 |
3.3.2 能效评估的评价标准 |
3.4 基于物元-AHM的能效评估方法研究 |
3.4.1 物元可拓理论 |
3.4.2 AHM理论 |
3.5 基于能效评估应用 |
3.6 本章小结 |
4 冷热电三联供能效评估仿真系统研究 |
4.1 综合集成技术 |
4.1.1 组件技术 |
4.1.2 数据集成技术 |
4.1.3 Web Service技术 |
4.1.4 SOA架构 |
4.1.5 可视化技术 |
4.2 能效仿真平台功能设计 |
4.2.1 设计原则 |
4.2.2 技术框架 |
4.2.3 功能设计 |
4.2.4 库表结构设计 |
4.3 能效评估业务组件及可视化构建 |
4.3.1 能效评估业务组件划分 |
4.3.2 业务组件开发流程 |
4.3.3 业务组件封装发布 |
4.3.4 能效评估业务可视化 |
4.4 系统功能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及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昆明地区利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采暖建筑的室内热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建筑能耗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
1.1.2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背景 |
1.1.3 中国的太阳能资源及分布 |
1.1.4 太阳能采暖方式 |
1.1.5 室内热环境与人体舒适度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太阳能供热采暖研究现状 |
1.2.2 室内热环境及舒适度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采暖试验房传热理论及热舒适性理论 |
2.1 采暖试验房传热原理 |
2.2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加热量 |
2.3 围护结构的能量交换 |
2.4 热舒适性理论 |
2.4.1 影响热舒适的主要因素 |
2.4.2 人体热舒适度评价 |
2.4.3 热舒适度参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采暖试验房供暖系统实验研究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方案 |
3.2.1 实验对象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3 测点布置 |
3.3 实验内容 |
3.3.1 无热源实验 |
3.3.2 坡屋顶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与无室内通风管道组合实验 |
3.3.3 坡屋顶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与室内通风管道组合实验 |
3.3.4 南墙立面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实验 |
3.3.5 南墙立面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与坡屋顶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组合实验(不考虑窗户透光) |
3.3.6 南墙立面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与坡屋顶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组合实验(考虑窗户透光)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1 集热特性分析 |
3.4.2 不同工况下室内外空气温度对比 |
3.4.3 不同工况下室内外相对湿度对比 |
3.4.4 不同工况下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对比 |
3.4.5 不同工况下PMV-PPD对比 |
3.4.6 室内空气温度与人体热感觉关系 |
3.4.7 不同工况下FTC对比 |
3.4.8 不同工况下室内垂直温度对比 |
3.4.9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与辅助热源共同作用下房间舒适度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CFD技术的数值模拟分析 |
4.1 CFD模拟计算的可靠性论述 |
4.2 Airpak软件介绍 |
4.3 采暖房间物理模型 |
4.4 采暖房间数学模型 |
4.4.1 数值模拟的控制方程 |
4.4.2 湍流模型 |
4.4.3 辐射模型 |
4.5 热风采暖下CFD模型的建立 |
4.5.1 计算域的选取原则和网格划分 |
4.5.2 边界条件 |
4.5.3 收敛标准和欠松弛因数 |
4.5.4 求解器 |
4.6 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对比 |
4.7 模拟结果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CFD技术的室内热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 |
5.1 出风口开口位置的分析 |
5.1.1 方案设计 |
5.1.2 模拟结果分析 |
5.1.3 垂直截面典型位置数据分析 |
5.2 送风温度的分析 |
5.2.1 方案设计 |
5.2.2 模拟结果分析 |
5.2.3 垂直截面典型位置数据分析 |
5.2.4 不同送风温度下室内空气温度变化 |
5.3 较低室外空气温度下集热面积的分析 |
5.3.1 方案设计 |
5.3.2 模拟结果分析 |
5.3.3 垂直截面典型位置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1 研究生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2 参与课题与项目 |
致谢 |
(8)集中供热直埋管道疲劳寿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集中供热的发展及现状 |
1.1.2 供热管道直埋技术的发展 |
1.1.3 供热直埋管网安全性 |
1.1.4 疲劳寿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5 回归分析的发展及应用 |
1.2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2.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供热直埋管道的疲劳破坏问题 |
2.1 管道的荷载及极限状态 |
2.1.1 管道的荷载 |
2.1.2 管道的应力 |
2.1.3 管道的极限分类 |
2.2 疲劳问题 |
2.2.1 循环应力 |
2.2.2 疲劳破坏的概论 |
2.2.3 疲劳曲线与疲劳极限 |
第三章 供热直埋管道温差循环次数的统计 |
3.1 数据来源 |
3.2 雨流计数法 |
3.3 温差循环次数 |
3.3.1 温度变化频次 |
3.3.2 供热直埋一次网管道温差循环次数 |
3.3.3 供热直埋二次网管道温差循环次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供热直埋管道疲劳循环次数的分析 |
4.1 回归分析法 |
4.2 疲劳循环次数的预测 |
4.2.1 供热直埋一次网管道疲劳循环次数的预测 |
4.2.2 供热直埋二次网管道疲劳循环次数的预测 |
4.3 最大全温差循环次数 |
4.3.1 供热直埋一次网管道的最大温差循环次数 |
4.3.2 供热直埋二次网管道的最大温差循环次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供热直埋管道的疲劳损伤累积及应力限值 |
5.1 供热直埋管道的疲劳损伤累积贡献度 |
5.1.1 一次网管道的疲劳损伤累积贡献度 |
5.1.2 二次网管道的疲劳损伤累积贡献度 |
5.2 供热直埋管道的应力限值 |
5.2.1 一次网管道的应力限值 |
5.2.2 二次网管道的应力限值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直膨式空气源热泵热虹吸供暖系统热舒适性研究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空气源热泵热风供暖系统 |
1.2.2 空气源热泵热水供暖系统 |
1.2.3 直膨式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新型供暖系统介绍 |
2.1 常见热泵形式 |
2.1.1 低温环境下运行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
2.1.2 带经济器的空气源热泵系统 |
2.2 热虹吸管散热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供暖系统的热舒适性实验研究 |
3.1 测试对象 |
3.2 实验方案与数据测量 |
3.2.1 实验方案 |
3.2.2 测量参数与仪器 |
3.2.3 测量方案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1 空气温度动态变化特征对比 |
3.3.2 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和平均辐射温度对比 |
3.3.3 垂直空气温度分布与水平空气温度分布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非均匀稳态热环境模拟对比研究 |
4.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1.1 CFD介绍 |
4.1.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1.3 几何模型的建立 |
4.1.4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设定 |
4.1.5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2 模型的验证 |
4.3 评价指标 |
4.3.1 PMV与 PPD模型 |
4.3.2 Ingersoll模型 |
4.3.3 等效温度与平均热感觉投票 |
4.4 模拟结果分析 |
4.4.1 人体表面温度分布对比 |
4.4.2 人体等效温度与热感觉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虹吸散热末端响应速度优化 |
5.1 优化方案与研究方法介绍 |
5.1.1 优化方案介绍 |
5.1.2 几何建模与网格划分 |
5.1.3 数学模型与边界条件 |
5.2 响应时间对比 |
5.3 热环境对比 |
5.3.1 空气温度垂直分布对比 |
5.3.2 温度场与速度场对比 |
5.4 热舒适性评价结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模式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研究现状 |
1.2.2 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决策分析研究现状 |
1.2.3 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模式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和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2 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决策目标与路径寻优 |
2.1 综合能源分布式供能分析 |
2.1.1 分布式能源 |
2.1.2 综合能源系统 |
2.1.3 综合能源分布式供能 |
2.2 中小城镇综合供能开发模式构想 |
2.2.1 开发模式分析 |
2.2.2 供能方案设计 |
2.2.3 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模式供能方案 |
2.3 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模式决策要素 |
2.3.1 决策目标 |
2.3.2 决策主体 |
2.3.3 决策方法 |
2.4 开发模式路径寻优建模 |
2.4.1 策略寻优 |
2.4.2 寻优模型构建 |
2.4.3 寻优模型求解 |
2.5 案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模式安全性分析 |
3.1 综合供能系统安全性 |
3.1.1 典型系统形态 |
3.1.2 形势特征 |
3.1.3 应对措施 |
3.2 安全博弈 |
3.2.1 组成要素 |
3.2.2 博弈过程 |
3.3 分析方法 |
3.3.1 安全博弈模型分析 |
3.3.2 安全博弈模型求解方法 |
3.4 安全博弈模型 |
3.4.1 防御者-攻击者-防御者三层博弈模型构建 |
3.4.2 防御者-攻击者-防御者模型求解 |
3.5 案例分析 |
3.6 本章小节 |
4 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模式经济性分析 |
4.1 综合供能系统经济性 |
4.1.1 常规模式 |
4.1.2 盈利要素 |
4.2 优化措施 |
4.2.1 设计优化 |
4.2.2 运营优化 |
4.3 优化决策方法 |
4.3.1 负荷预测方法 |
4.3.2 蓄热装置容量计算方法 |
4.3.3 系统成本最优计算方法 |
4.3.4 优化运营比选方法 |
4.4 经济优化建模 |
4.4.1 目标函数 |
4.4.2 约束条件 |
4.5 案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模式清洁性分析 |
5.1 综合供能系统清洁性 |
5.1.1 煤炭的清洁利用 |
5.1.2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
5.2 综合能源开发利用与环境分析 |
5.2.1 能源利用存在的环境问题 |
5.2.2 解决思路 |
5.2.3 能源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
5.3 清洁性评价方法 |
5.3.1 考虑能源合作的演化分析方法 |
5.3.2 考虑能源合作减排效果的评价方法 |
5.4 综合能源合作演化模型和减排计算基准系统 |
5.4.1 综合能源合作演化模型构建 |
5.4.2 模型演化分析 |
5.4.3 基准能源系统 |
5.5 案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决策方案评估 |
6.1 评估概述 |
6.1.1 评估目的及作用 |
6.1.2 评估任务及内容 |
6.1.3 评估步骤 |
6.2 指标体系构建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主要影响因素 |
6.2.3 评估指标体系 |
6.3 评估方法 |
6.3.1 三角模糊数方法 |
6.3.2 有限理性两层决策方法 |
6.4 综合供能系统决策方案评估模型构建 |
6.4.1 模型构建的步骤 |
6.4.2 方案评估模型 |
6.4.3 关键指标权重 |
6.5 案例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模式决策评估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致谢 |
四、蒸汽采暖改热水采暖的尝试(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板直膨式多联机热泵系统供冷暖热性能研究[D]. 李兆函.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300MW抽凝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及经济性分析研究[D]. 吴清.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6)
- [3]户用吹胀板式PVT热泵系统热电冷多联供特性研究[D]. 周超.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4]太阳能氨水再吸收多重回热式热泵循环机理与实验研究[D]. 贾腾.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5]矿井余热回收再利用技术在凉水井煤矿的实践与应用[D]. 曹龙.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面向冷热电三联供的能效评估研究及仿真系统开发[D]. 吴冀.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7]昆明地区利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采暖建筑的室内热环境分析[D]. 陈雪娇.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集中供热直埋管道疲劳寿命的研究[D]. 昝卓禹.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9]直膨式空气源热泵热虹吸供暖系统热舒适性研究与优化[D]. 彭伟进.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10]中小城镇综合供能系统开发模式决策研究[D]. 王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标签:太阳能采暖论文; 热泵原理论文; 太阳能热水系统论文;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论文; 太阳能热水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