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管理新思维(论文文献综述)
余廷然[1](2021)在《“互联网+”背景下的FH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导致的人才流失问题,严重阻碍企业发展。因此,国内企业纷纷进行变革,创新管理模式,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依靠的手段,但这两者的根本依托是人才。因而,制定一套基于企业战略的、互联网技术支撑的、科学的、合理的、可执行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方案,是企业吸引人才、开发人才、发展人才、激励人才,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本文在“互联网+”多维度发展的背景下,以传统制造企业FH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管理制度、组织架构、人员构成、岗位结构、技术职称、年龄结构、任职年限等方面分别对其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调研。经调查分析,发现FH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一系列阻碍企业发展的问题。为解决一系列人力资源问题,明确了基于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目标,并结合企业环境分析,提出了适应FH企业发展特点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方案,从而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小健[2](2020)在《石化企业多源知识发现与管理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企业知识管理,即企业灵活运用先进的现代技术,对企业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有效地识别、融合和利用的活动。在知识管理过程中合理利用知识挖掘方法,能够帮助石化企业更好地做出指标预测、风险分析和企业决策,提高企业客户的忠诚度和服务体验度,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石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如果没有有效的多源信息处理手段,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只能处理单一来源的数据,将不可避免地局限了石化企业的发展空间。因此,本文探索建立一套高效的知识管理系统,通过深入研究网络行为建模和多源数据融合的方法,从而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体制机制对企业员工的性格、偏好、行为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更好地帮助石化企业提升其知识管理水平。本文的主要贡献是:第一,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信息表示和行为建模方法;第二,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指标相关性建模方法;第三,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员工社群分析方法;第四,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石化企业客户指标相关性分析方法和基于层次化聚类的石化企业垂直分类方法。基于上述方法,本文对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效果进行了分组实验和对比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在利用了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多源异构大数据融合分析的知识管理新方法的情况下,企业知识管理水平有了较为显着的提升。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未来的企业知识管理方法研究提供了一条可行之道。
仇飞云[3](2020)在《组织支持感对高水平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背景下,创新能力逐渐成为影响高水平教练员执教水平的重要因素,竞技体育的国际化、职业化和市场化对高水平教练员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原有体制的依赖,使教练员的创新动力不足;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使原有的管理主体和运行主体发生着格局变化,原有藩篱的打破使组织对教练员支持的内涵和外延有了很大的变化,而内外组织情境的改变一定会对教练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社会认知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组织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尝试探讨教练员心理资本和教练员学习能力视角下,教练员组织支持感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教练员的组织支持感确实能够对他们在执教过程中的创新行为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教练员对组织支持的感知主要表现在制度支持和工具性支持两个方面,且两种形式的组织支持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都非常显着。这说明目前教练员创新构想的尝试和实施,离不开良好的组织支持环境,且教练员普遍拥有较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动机。因此,教练员的主管部门和领导,要通过为教练员提供多层面的创新支持,尤其是情感性组织支持,为教练员营造宽松的组织氛围,提高教练员创新绩效。(2)教练员心理资本在教练员组织支持感影响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效应上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这说明竞技体育组织为教练员提供的各种支持被教练员感知,改变了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动机,这些心理资本的变化驱动教练员创新构想的实施。因此,教练员的主管部门和领导要通过多种方式对教练员的心理资本进行开发和培育,培养乐观精神,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抵御创新挫折的坚韧性。(3)教练员学习能力在教练员组织支持感影响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效应上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这说明知识经济背景下教练员普遍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组织为教练员提供培训学习和以绩效管理为导向的学习行为支持下,教练员的创新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为解决执教过程中的不可确定性问题打下了基础。同时,通过学习能力的提高,教练员的自我效能感和处理问题的心理素质也变得更加强大,进一步增强了解决创新风险的能力。因此,教练员的主管部门和领导要以教练员的学习需求为导向,激励教练员主动学习、自我发展,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4)在组织支持感→教练员心理资本→教练员创新行为的路径分析中,研究得出:教练员组织支持感能够对教练员的心理资本水平产生显着正向影响,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结构变量中的制度支持相比工具性支持,对教练员心理资本的影响效应更加显着。同时研究还发现,教练员的心理资本水平能够积极正向影响教练员的创新行为,教练员心理资本结构变量中的自我效能感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比较显着,而教练员的乐观心理这一变量与教练员的创新行为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因果关系。由此可知,在教练员、组织、环境的三因素模型中,教练员组织提供的良好支持,如何驱动教练员产生积极的创新行为,教练员心理资本起到了关键作用。(5)在组织支持感→教练员学习能力→教练员创新行为的路径分析中,研究得出:教练员组织支持感能够积极正向影响教练员的学习能力,教练员组织支持结构变量中的工具性支持维度比制度支持维度,对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影响效应更显着。另外,研究还发现,教练员的学习能力能够积极正向影响教练员的创新行为。由此可以认为,良好的组织支持氛围,不仅培养了教练员积极的心理品质,也提高了教练员的学习能力,只有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同时具备,才能保证教练员在执教中的创新绩效。(6)研究以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组织中个体创新行为、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个人学习能力和教练员创新行为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教练员组织支持感与教练员创新行为关系的影响机制模型,论证了变量之间的路径关系,探究了教练员心理资本和教练员学习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认为本文的研究成果是对相关理论的发展和补充,研究结论可以作为相关研究的论据,同时也为教练员相关研究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陈劲[4](2020)在《企业管理的新构图——基于复杂科学管理的视野》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下,企业管理的核心关切已超越工业经济时代对"效率"与"控制"的追求,转而向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管理与知识管理并重、有意义的管理与战略管理为引领的新构图迈进。以复杂科学管理为框架,新的企业管理理论体系有望在更深层次上对诸多主流管理思想进行整合,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更系统、全面的管理决策模型,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全新的政策制定逻辑与视野。
陈劲,曲冠楠,王璐瑶[5](2019)在《基于系统整合观的战略管理新框架》文中研究表明知识经济时代,战略管理从传统框架向新框架的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批判性回顾战略管理经典框架基础上,提出东方战略思想引领下的战略管理新框架,将创新管理、知识管理与企业动态能力进行系统整合,实现企业内部资源、能力与外部环境间的协同。在资源观、动态论与知识观基础上,提出高度变化环境下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创新基础观(Innovation Based View,IBV),强调创新能力以及创新资源在新经济环境下的重要地位。战略管理新框架以及创新基础观的提出,实现了当前战略管理主导范式与新时代战略管理新范式的整合,能够为企业提供全局性的分析框架与全新的战略视野。
周丹[6](2019)在《战略人才管理系统构型、匹配及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社会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着不断加剧的国际竞争的挑战,各类组织试图寻找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已取代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帮助企业获得较高水平的竞争力。然而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不再只是依靠人力资源,而是人才资源,“人才战”的兴起使的关键人才在企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人才资源才是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伴随着我国行业竞争环境的变化和新世代知识员工进入劳动力市场,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理念也应随之变化。战略人才管理理念是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上的创新思维,弥补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对人才个性化管理的不足,实现了企业在有限资源投入下对关键员工的效率管理。此外,战略人才管理系统不仅肯定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所支持的经济价值创造目标,也增加了非经济价值创造的目标,即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是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完善。战略人才管理系统是战略人才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由组织开发和实施的各种系统、过程和实践的综合,以确保对人才管理的有效实施。尽管多数企业认识到战略人才管理的重要性,也在实践中采取了相应的举措,但是关于战略人才管理系统的架构、作用机制和发展机制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在操作中既可能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相混淆,也可能无法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特征的人才管理系统。本文基于构型观和系统论的指导,结合了人力资本理论、人才管理理论和新制度主义同构性理论的基本原理,对战略人才管理系统的构型、构型变量组成、构型变量匹配的维度(内部契合性和外部适应性)、匹配的测量以及系统的匹配效应、系统的动态性传播、演化和调整的趋势等问题展开了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具体来看,首先,在进行了相关文献整理和评价的基础上,得出了基于现有文献整理的战略人才管理系统构型理论模型,根据此模型设计了半结构化访谈提纲,针对样本企业进行了质性研究,初步确定了战略人才管理系统的构型变量组成。其次,结合质性分析结果进一步修正了理论模型。分别对战略人才管理系统的战略构型变量、环境构型变量和人才管理实践构型变量进行了确认,其中人才管理实践构型变量是战略人才管理系统的主体,战略构型变量和环境构型变量是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相关理论对其相互关系提出了研究假设,对战略人才管理系统构型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再次,对战略人才管理系统整体匹配度进行诊断和测算。结合质性研究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设计了问卷,并分别实施了预测试和正式测试,根据测试数据对战略人才管理系统匹配度进行评判。结果显示由三个构型变量组成的战略人才管理系统整体具有较好的内部契合性和外部适应性。内部契合性研究中发现企业选择人才管理实践组合既可能受到战略性动机的影响,也可能受到战术性动机的影响,但影响的强度又因企业的管理模式而有不同的反应。传统的科层式组织或低成本型组织既可能受到战术性动机影响,也可能受到战术性动机影响;新兴的组织管理模式,如高参与度式、全球竞争型和持续型组织则更多的受到来自战略性动机的驱动。本文也创新性的将样本企业对四个子系统的实施强度分为四大类:集约型人才管理、浅显型人才管理、外部导向型人才管理和内部导向型人才管理。外部适应性研究中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显着正向影响人才管理实践,也代表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对人才管理战略的影响。这种关系受到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经营战略间的战略对准性的负向调节作用,但这种负向调节作用并不太大。这个发现是与国外学者的研究不同之处,也是中国情境下的特殊表现。此外,战略环境不确定性及其各子维度对组织战略对准性和人才管理实践都有显着正向影响。最后,从动态性视角预测战略人才管理系统的发展。在环境构型变量的组成中发现环境复杂性维度导致了异质性环境下企业面临了制度性压力,制度性压力对企业人才管理系统具有显着影响,由于同构性趋势和系统路径依赖性使得长期来看战略人才管理系统会在企业中广泛传播。据此,对理论模型再次进行了修正。系统的构型变量和不同维度的匹配度实现,产生了相应的匹配效应,当匹配效应无法实现时,企业可能面临人才危机。因此,本文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阶段性特征和匹配效应分析结果,提出了战略人才管理系统动态演化模型,指出处于各发展阶段的企业应据此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分岔点做出正确选择,以促进匹配效应和系统目标的实现。反之,则应适时退回上一阶段进行重新选择。此外,本文也对企业战略人才管理系统的调整原则提出了一定的建议。上述研究综合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对本文的研究结论提供了实证支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贡献。从理论上看,第一,本文对战略人才管理系统的概念进行了探索性的理解和提炼,区分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战略人才管理系统的差异,战略人才管理系统是对人才管理概念内涵进一步延伸并出现的概念。这一概念既延续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理论发展,也使其理论内核更为清晰,肯定其经济价值的基础上,突出了其非经济价值。第二,本文澄清了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管理的区别,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关注于对全体劳动力的管理,是一种整体的管理活动,而人才管理活动则关注于对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人才的管理,是一种更为细化的管理活动。第三,本文丰富了战略人才管理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采用了构型理论、动态能力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对战略性人才管理系统进行了整合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构念。第四,本文推动了战略人才管理实证研究的发展,通过质性研究结果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本文对相关量表进行了修正,对战略人才管理系统概念的内在构型维度进行了测量,不仅有利于克服人才管理研究中概念不统一,难以测量等问题,为进一步建构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打下基础,为推进中国情境下企业战略人才管理研究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从实践上看,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处于传统管理模式和新兴管理模式交替的中国企业,在激烈的“人才战”中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第一,能帮助企业认识并重视人才管理对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作用,三种构型变量组成的战略人才管理系统,能满足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战略变化的需求,突出了人力资本附加值的意义,而这正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第二,建议企业根据自身管理模式和生命周期发展阶段性特征构建战略人才管理系统,本文突破以往研究从企业所有权性质或行业特征作为控制变量进行研究的做法,采取了组织管理模式变量作为区分构型变量间相互影响程度的重要标准。第三,提示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下重视制度性压力的影响作用,管理制度的变革在制度性压力的影响下,可能有阻碍,也有推动作用。企业在构建战略人才管理系统时,需要辩证的看待其双重作用,既接受制度性压力带来的影响,也可利用这种制度性压力推动新的管理制度的推行和实施。总体来看,本文的研究虽然仅是一种初步的探索性研究,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发展来看,战略人才管理研究尚处于高速发展期,缺乏针对本土情境的实证研究支持,而本文的研究则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从现实发展来看,中国各地城市先后出台了各项吸引人才落户、购房等优惠措施,参加“抢人大战”,为企业参与“人才战”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企业构建战略人才管理系统正是响应政府号召,切实解决企业所需的重要举措。由于研究局限性,本文尚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谢清伦[7](2019)在《企业共创共享管理模式及其运行机理 ——盛隆“群体老板制”实证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和分享经济引发共创共享的新经济,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中国政府持续的深化改革倡导共创共享的发展理念。企业作为改革开放的主力军和创新主体,实现共创共享已成为深化改革的当务之急。然而企业如何实现共创共享?其关键不仅在于组织本身,而在于企业中的每个个体创造力的被激发及个体间的有效协同,从而实现共享价值的创造。那么,如何让组织中的个体发挥其潜在的才能,实现组织与个人的融合、共创、共享,使“我”成为“我们”,“个体价值”成为“整体价值”,已成为当前管理领域面临的难题。以往的文献对企业共创或共享的某个方面进行研究,但研究成果比较零散和呈现碎片化。本研究以企业案例出发系统探讨共创共享管理及其运行机理。本研究以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优秀民营企业——盛隆电气集团及其独创的“群体老板制”为案例,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方法、扎根理论、比较研究方法论;结合自组织理论、目标融合理论、竞合理论等理论,探索构建整体的企业共创共享管理模式的要素模型、组织结构、背后的管理哲学基础,全面解析包括形成条件控制、动力机制、耦合机制、演化机理等相互联系的各个层面的运行机理;并提炼、对比分析本研究构建的共创共享管理模式的特点和优缺点,提出普适性的问题解决思路和实施策略。首先,通过对盛隆“群体老板制”典型案例进行扎根理论分析,提炼出“群体老板制”的内涵结构维度,在对各维度进行内容解析和内在关系解析的基础上,阐明共创共享内涵本质,构建企业共创共享管理模型理论框架。并详细阐释了模型构成要素的内涵及其内在联系,研究结果呈现了“以哲学共有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全新企业构建理念,以及以此为基础发展出的独特分配机制和运营机制,通过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融合形成共创共享的命运共同体。其次,论文深入解构盛隆“群体老板制”的组织结构特征,提出了共创共享组织三维结合的组织结构。一维的是化小、化简的自我管理的“自组织体”,组成多元化、网络状;一维的自组织结构又经过成长再分立,形成二维的自相似、自嵌套的分形结构。分形结构表现为不断产生新的细节,又不只是简单的放大,而是可以最少的资源使系统功能最大化。最后是三维立体的人才活水的超链接结构,充分激活员工个体,使组织结构具有高度动态性,可以对不可预测的环境波动迅速反应。同时,论文进一步探究了企业如何通过三维结构的适应性扩展和动态协同,实现的组织与个人的共创共享。再次,论文运用自组织理论的系列方法论,结合盛隆“群体老板制”案例的深入研究,全面分析企业组织与个人共创共享的运行机理。一是运用耗散结构方法论探讨共创共享自组织的条件控制,总结出了文化开放、组织无边界、组织高度流动性和敏捷性、组织内部的开放性和磁石效应5大系统开放策略;借助心理所有权理论,总结出系统远离平衡态的4个条件,即管理者对员工所有权的高度认可、员工对所有权的合法性认知、“自我实现”的晋升机制,以及提高员工期望满足程度和成就感;二是运用协同学方法论解析共创共享自组织的动力机制,即共创共享系统的序参量是“优秀案例调控”,提出制造智力型涨落的3个途径,包括建立以盛隆大学为主体的学习型组织、目标扰动和充分给予内部各业务单元自由度;三是运用超循环方法论构建共创共享体系个人和组织结合的循环耦合环节,揭示“群体老板制”的超循环耦合机制是帮扶传承;四是运用混沌方法论演绎共创共享自组织的演化过程,明确了共识、共治、共创、共享和共赢,与奇异吸引子、系统的初级有序、混沌和高级有序状态间的关系,揭示了在混沌状态中系统如何通过开放、序参量、涨落、超循环耦合等的相互作用,推动系统向更高级有序演化,进而螺旋进化。最后,基于对案例的系统剖析总结出企业共创共享管理模式的特点,并综合对比分析企业共创共享自组织管理模式与传统“以企业为中心”的他组织管理模式,深入解析二者的特点及其优缺点,从而揭示这两种管理模式的管理哲学基础存在的本质差别,及其适应的不同环境条件,提出推动共创共享管理模式的原则性、思路:首先要判断实际应用的管理哲学与环境的匹配性,依据环境要求来调整变革管理哲学基础;基于不同管理哲学发展而来的管理模式及其管理工具,不能互为解决方案;而要在理解共创共享管理哲学的基础上去发展、完善新的管理手段。并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构建共创共享管理模式的普适性的实施策略。本研究试图将企业内部组织与个人如何实现共创共享的路径和机制,从管理模型、组织结构设计、自组织特点、动力机制、演化过程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论文在分析构建共创共享管理模式时,不仅关注其管理机制和组织结构的研究与设计,更重视其背后的哲学基础和管理理念的分析;通过盛隆案例,深入分析了企业管理的“中国经验”与“中国哲学”的结合关系,建立共创共享管理的理论框架,更有利于中国企业在转型升级的实践中加以借鉴。本研究的研究贡献包括如下方面:1、构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共创共享管理理论框架,为动态变化环境下的企业管理模式研究开启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该理论模式的典型意义在于:不同于现代主流管理学研究“以企业为中心”的基本假设和根本依托点,共创共享管理模式下组织核心不再是实现企业目标,而是个人的成长、成功、成才;人不再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来看待,而企业则成为培养人的个性健康发展的资源和平台。2、本研究以系统整体为出发点,遵循系统分析的思路,以确保对共创共享组织机理研究的系统完整性和结构严谨性,有利于弥补现有共创共享研究过于零散和碎片化的不足。3、以自组织理论体系为研究基石,系统性地研究共创共享运行机理。从而能为共创共享组织构建提供从前提条件、动力机制、到结构、耦合、演化等全面系统的理论和策略支持。同时可以更好地揭示自组织各理论研究侧重点之间的密切内在关联性,为自组织理论体系应用于管理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范例。4、在详细对比共创共享自组织管理模式与传统他组织管理模式在管理哲学、管理特点和管理优缺点差别的基础上,提出共创共享组织的问题解决原则:两类管理模式不能互为解决方案,而要在理解其管理哲学的基础上去发展、完善新的管理手段,并由此提出了新的管理实施策略以切实地指导实践。这对纠正共创共享管理实践中已经出现,以及潜在的观念误区,进而引导新生的管理模式持续地发展完善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
刘忠全[8](2019)在《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政策以大力推动创新活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强调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创新设计能力,而“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则进一步明确了将创新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随着我国国家创新战略的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从微观层面看,技术创新是众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面对竞争愈加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是企业立足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成本管理对于促进增产节支、加强成本核算、改进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以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2016年进一步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即“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其中的“降成本”即强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强成本管理工作。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是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受经济环境变化及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近几年来技术创新及成本管理创新越来越为理论界所重视。已有文献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进行了大量研究,同时也有众多学者针对成本管理演进历程、影响因素及模式创新等进行了探讨。虽然偶有文献对技术创新与成本管理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考查,如有学者通过对高科技企业的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创新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协同关系,也有学者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提出作业成本法的产生是基于二十世纪80年代技术的进步,亦即技术创新推动了成本管理创新,但几乎没有学者对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具体影响路径加以研究。就现实而言,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影响是重大且深远的,技术的进步必然导致企业内部生产力的变化,从而会对企业内生产关系提出新的要求。从这一点来讲,技术进步必然会通过某种或某几种路径影响或导致成本管理创新。本文主要研究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Robert K.Yin认为,当研究的问题与其所处内外环境难以区分时,适合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技术创新、成本管理创新以及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都与企业环境密切相关,且难以区分,因此,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技术创新影响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机制进行研究。本文遵循的案例研究步骤如下:第一,以创新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及组织理论为基础,初步构建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影响机制的理论观点;第二,以理论观点为基础,设计案例研究方案,形成案例研究框架;第三,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为研究案例,通过现场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收集案例证据分析资料,并采用“模式匹配”证据分析技巧对证据资料进行分析,形成案例研究观点;第四,通过理论构建与案例证据分析的不断循环,最终形成本文的理论观点与研究结论。通过案例研究,本文提出了技术创新通过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企业组织结构变化以及会计信息技术进步来影响成本管理创新的理论模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生产技术的进步能对企业生产组织形式产生重大影响,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也推动着成本管理模式创新。本文着重考查了大庆油田因科技进步而导致的生产变化,并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对成本管理模式的影响。首先,生产技术进步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变革,伴随着生产要素——劳动资料、管理要素与信息要素等的变化,成本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如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其次,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及生产流程的精细化分别促使企业采用成本预算控制及分批法等进行成本管理;最后,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产品质量、种类等变化也对成本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进而推动了成本管理创新。第二,企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得组织结构产生相应变化,进而带动了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创新。本文通过梳理大庆油田责任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历程,分别考查了以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为主的两个阶段,发现在不同的创新阶段分别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与其相适应,同时成本管理模式也随着组织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具体而言,大庆油田为配合模仿创新阶段的生产实际采用了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并实际运用了与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相契合的成本管理模式——责任成本管理;在研发模式以自主创新为主的阶段,为提高生产效率,案例企业在原有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基础上引入了灵活性更强的职能制组织结构,并运用了相适应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案例研究发现,整个成本管理模式的创新、演进都是基于与新型技术和组织结构变化的匹配,基于产量的生产技术创新催生着组织结构的变革,组织结构的变革又孕育着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与之融合。第三,技术创新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变革,进而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产生影响。通过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两个单位的案例研究发现,由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发展能够直接推动成本管理创新。具体而言,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变革能够通过精细预算成本管理、规范成本核算管理、强化运营和管控成本等对成本管理创新产生正向作用;此外,由技术进步带来的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也能通过减少财务运营成本及提升核算效率等促进成本管理创新。会计信息系统是成本管理的物质基础之一,会计信息系统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发展,成本管理也伴随着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而得到革新。本文研究的创新与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本文首次提出并论证了技术创新是成本管理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初步构建了技术创新影响成本管理创新的分析框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的研究文献。理论界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及“成本管理模式”等主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未有学者就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作用及作用路径进行探讨。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多角度地分析、论证了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作用。第二,本文系统揭示了技术创新与成本管理之间的经济联系,并厘清了二者之间完整的传导路径。已有文献大多将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创新两者孤立起来进行研究,很少有学者就两者之间具体的经济联系进行探讨。与以往文献不同,本文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为案例企业,具体验证了生产组织形式、组织结构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在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从而进一步厘清了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与具体路径。第三,本文重点关注了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行为的影响,进一步拓展了技术创新效应的研究领域。大量学者对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的研究多从生产活动、企业价值以及宏观经济后果等角度入手,很少有学者研究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行为产生的影响。技术进步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影响研究不应局限于其直接的经济后果,还应关注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所带来的间接影响。本文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落脚于企业成本管理创新,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本文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技术创新经济后果和成本管理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对企业管理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许伟[9](2017)在《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 ——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经济模式和管理模式转变是质量创新研究的重要背景。所谓质量创新,就是通过技术、管理和文化等多种方法,创造一种新的质量,这种质量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和使用方的需求,并帮助企业实现新目标和创造良好效益。质量管理理论与技术创新理论都相对成熟,本文的质量创新是相对于质量管理来说的,是一个质量科学研究的新视角。质量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顾客的品质需求成为趋势,这些都需要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加强质量创新,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这些挑战和机遇并存的现象,迫切需要企业引入适合中国本土实际的质量创新理论框架,通过全要素创新提升企业的质量竞争力,进而赢得质量竞争优势,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绩效。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应用价值,但现有文献对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的相对不足。本文系统提出了质量创新理论框架并分析了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关系。本文提出的质量创新理论框架,包括从质量创新动力、质量创新目标、质量创新手段和质量创新制度等四个层面,基于这一理论框架分析了质量创新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关系及其互补因素。论文认为质量创新是提质增效的核心路径,质量创新是各种创新在产品与服务质量上的终端表现形态,质量优势是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质量创新有利于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经营绩效会反作用于质量创新。首先,基于企业家精神的质量创新动力。企业家是质量创新的重要主体,企业家精神是质量创新的重要动力。一些学者提出了企业家创新动力论,将创新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之新组合”。其次,面向顾客与市场的质量创新目标。质量创新目标主要包括质量需求与质量信用。质量创新是面向顾客需求的,质量需求是质量创新目标的源头。质量创新是市场评价作为衡量标准,质量信用是质量创新目标的终点。再者,面向组织内源的质量创新手段。质量创新可以来自组织内的质量子系统、质量众多要素的协同创新过程。企业主要可以利用质量大数据、质量技术和标准能力等手段实现质量创新。最后,基于系统视角的质量创新制度。质量创新制度是实现质量系统创新的制度基础,具体主要包括质量政策与质量文化等。质量政策是质量创新的外在环境约束与制度基础。质量文化是质量创新的内在环境基础和价值引领。在研究方法上,综合利用理论分析、文献研究、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倾向性得分匹配等具体工具,对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既受组织内部制约,又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孤立考察某一因素的难以全面分析两者内在关系和影响机制。因此,本文将在系统梳理相关理论及跟踪研究的基础上,遵循相关学者的建议采用多变量分析法,从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角度,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的大规模企业调查,在湖北省、广东省大样本企业数据基础上,从质量创新动力、质量创新目标、质量创新手段和质量创新制度四个层面,实证研究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并结合中国企业质量创新实践给出合理化建议。研究结论认为,质量创新有利于经营绩效提高,经营绩效会反作用于质量创新。质量创新目标是经营绩效目标的核心内容,质量创新动力是企业经营绩效优化的动力源泉,质量创新手段是企业经营绩效提高的关键支撑,质量创新制度是企业经营绩效改善的环境基础。质量创新致力于企业经营质量的提高与经营绩效的改善,以企业家精神为质量创新动力,以质量需求和质量信用为质量创新目标,以质量大数据、质量技术、标准能力为质量创新手段,以质量文化和质量政策为质量创新制度基础,通过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力求通过价值创造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并帮助企业赢得质量竞争优势。
李贺[10](2006)在《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组织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知识作为战略性资源在组织资源中居于核心地位,组织竞争向全球化趋势发展。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正在日益成为当代企业管理工作的重心。本文针对知识经济环境下,我国企业组织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相对滞后的现状,在对国内外现有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与评述的基础上,对基于知识管理的组织创新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论文以知识管理——组织学习——组织创新为研究主线,在对知识管理、组织学习、组织创新及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管理、组织学习组织创新之间的互动作用机理;建构了知识管理、组织学习、企业组织创新相关性概念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完成了知识管理对企业组织创新作用机理的实证研究;确定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创新模式与途径;设计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管理新思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管理新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背景下的FH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互联网+”的内涵及特征 |
2.2 人力资源战略 |
2.3 人本管理理论 |
第3章 互联网环境下FH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
3.1 FH企业基本情况 |
3.2 FH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
3.3 FH企业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
3.4 FH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关系分析 |
第4章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
4.1 FH企业环境SWOT分析 |
4.2 FH 企业“互联网+”背景下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总体思路 |
4.3 FH企业“互联网+”背景下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方案 |
第5章 FH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
5.1 再造线上工作流程的组织保障 |
5.2 企业文化建设保障 |
5.3 互联网技术及安全保障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石化企业多源知识发现与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1.1.2 知识管理的经济价值 |
1.1.3 石化企业的知识管理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1.4 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
2 理论与方法综述 |
2.1 企业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 |
2.1.1 背景介绍 |
2.1.2 企业知识管理相关概念 |
2.1.3 国外主流知识管理思想 |
2.1.4 利用知识挖掘提高组织资本和企业竞争力 |
2.2 国内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现状 |
2.2.1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进展 |
2.2.2 基于多源知识发现实施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2.3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知识管理方法 |
2.3.1 多特征融合统计学习方法 |
2.3.2 多源异构数据知识发现方法 |
2.3.3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社会化管理方法 |
2.4 文本语料分析基本方法 |
2.4.1 技术挑战 |
2.4.2 文档处理和分词 |
2.4.3 数据降维及语义分析 |
2.4.4 文本语料分类和聚类 |
2.5 小结 |
3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要求与方法 |
3.1.1 石化企业创新发展要求与创新要素 |
3.1.2 提升石化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方法 |
3.2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 |
3.2.1 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 |
3.2.2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方法的基本要素 |
3.3 基于多源信息的石化企业知识管理实施框架与检验方法 |
3.3.1 知识管理方法实施框架 |
3.3.2 研究维度、效度及其检验方法 |
3.4 小结 |
4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石化企业员工行为建模 |
4.1 网络社会化行为建模面临的挑战 |
4.2 网络社会化行为的特点与数据维度 |
4.3 问题研究的准备工作和总体思路 |
4.3.1 词汇范畴分析 |
4.3.2 数据收集 |
4.3.3 总体框架 |
4.4 员工行为建模方法 |
4.4.1 员工属性信息建模 |
4.4.2 工作行为建模 |
4.4.3 网络行为建模 |
4.5 指标相关性预测模型与知识管理 |
4.5.1 指标相关性预测模型和求解 |
4.5.2 指标分析和知识管理 |
4.5.3 指标相关性预测模型研究小结 |
4.6 企业员工的社群分析 |
4.6.1 企业员工社群分析的研究背景 |
4.6.2 企业员工行为的时间分布建模 |
4.6.3 社群发现 |
4.6.4 相似度学习及特征权重学习 |
4.6.5 企业员工社群分析研究小结 |
5 基于多源大数据分析的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
5.1 客户关系管理(CRM) |
5.2 石化企业客户管理的必要性和基本管理思路 |
5.3 指标相关性建模方法 |
5.4 基于商业行为分析的企业客户分类方法 |
5.5 小结 |
6 实验研究与算例分析 |
6.1 多源信息融合实验 |
6.2 员工社群发现 |
6.3 员工社群类型的知识发现及讨论 |
6.4 企业客户信息搜集和指标相关性建模 |
6.5 企业分类实验评测 |
6.6 知识管理效果评估-以企业员工管理为例 |
6.7 实验讨论和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 基本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组织支持感对高水平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体制背景 |
1.2.2 时代背景 |
1.2.3 理论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4.1 研究路线与框架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 教练员创新行为 |
2.1.1 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概念界定 |
2.1.2 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 |
2.1.3 教练员创新行为的测量 |
2.1.4 研究评述 |
2.2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 |
2.2.1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内涵 |
2.2.2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前因变量 |
2.2.3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结果变量 |
2.2.4 教练员组织支持感的测量 |
2.2.5 研究评述 |
2.3 教练员心理资本 |
2.3.1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内涵 |
2.3.2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前因变量 |
2.3.3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 |
2.3.4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结构与测量 |
2.3.5 研究评述 |
2.4 教练员学习能力 |
2.4.1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概念界定 |
2.4.2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 |
2.4.3 教练员学习能力模型的构建 |
2.4.4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 |
2.4.5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 研究的总体构思 |
3.2 理论基础 |
3.2.1 社会交换理论 |
3.2.2 社会认知理论 |
3.2.3 计划行为理论 |
3.3 研究假设 |
3.3.1 组织支持感与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关系 |
3.3.2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
3.3.3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中介作用 |
3.3.4 教练员心理资本与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关系 |
3.4 研究的理论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4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3 量表设计与数据获取 |
4.3.1 量表设计的依据 |
4.3.2 预测试量表维度的初步确立 |
4.3.3 量表的专家咨询和修订 |
4.3.4 小样本预测试及正式量表的形成 |
4.3.5 大样本正式调查与数据获取 |
4.4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4.5 数据的信度分析 |
4.6 数据的效度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实证检验结果与讨论分析 |
5.1 独立样本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结构方程分析 |
5.3.1 组织支持感对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 |
5.3.2 教练员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
5.3.3 教练员学习能力的中介作用 |
5.3.4 教练员心理资本和教练员学习能力的双中介效应 |
5.4 分层回归分析 |
5.5 讨论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管理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访谈提纲 |
附录3:作者学习经历及科研成果 |
(5)基于系统整合观的战略管理新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
二、 挑战:新时代与战略管理的新边疆 |
第一, 认知革命的冲击。 |
第二, 结构转型的冲击。 |
第三, 环境变化的冲击。 |
三、 经典框架:环境、资源与能力 |
1.兴起:环境、战略与组织结构 |
2.环境论视角:产业结构与战略定位 |
3.资源观视角:资源基础与核心能力 |
四、 战略管理的新框架 |
1.动态论:从静态资源到动态能力的视域转换 |
2.知识观:动态视角下企业核心能力的重塑 |
3.创新观:动态视角下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获得 |
(1) 持续创新:创新基础观的核心内涵。 |
(2) 双元创新能力:创新基础观的企业能力。 |
(3) 边缘竞争:创新基础观的战略模式。 |
4.东方战略思想的引入 |
(1) 整体观:东方传统战略思想的“天人合一”境界。 |
(2) 伦理观:东方传统战略思想的“利他精神” |
(3) 时空观:东方战略思想中的“历史、当下与未来”。 |
五、 贡献与启示 |
(6)战略人才管理系统构型、匹配及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构型理论与系统研究方法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三、新制度主义同构性理论 |
第二节 战略人才管理系统研究文献综述 |
一、战略人才管理系统的内涵 |
二、战略人才管理系统构成研究 |
三、战略人才管理系统构型概念模型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战略人才管理系统构型变量识别 |
第一节 构型变量识别研究方法 |
一、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的原因 |
二、质性研究步骤 |
第二节 战略人才管理系统构型变量识别结果分析 |
一、战略环境构型 |
二、企业战略构型 |
三、战略人才管理实践构型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一、战略人才管理系统构型变量识别结果分析 |
二、企业战略人才管理系统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三章 战略人才管理系统构型变量的确认 |
第一节 战略人才管理系统战略构型变量确认 |
一、战略构型变量的构成结构 |
二、战略构型变量的内部关联性分析 |
第二节 战略人才管理系统环境构型变量确认 |
一、环境动态性的影响作用 |
二、环境敌对性的影响作用 |
三、环境复杂性的影响作用 |
第三节 战略人才管理系统实践构型变量确认 |
一、战略人才管理实践的实施动机 |
二、战略人才管理实践活动组合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战略人才管理系统匹配度诊断及测算 |
第一节 战略人才管理系统匹配度诊断 |
一、战略人才管理系统匹配度诊断的方法 |
二、战略人才管理系统匹配度诊断的内容 |
三、战略人才管理系统匹配度诊断的算法模型 |
第二节 战略人才管理系统匹配度的测算 |
一、基于小样本数据的测算 |
二、基于大样本数据的测算 |
第三节 战略人才管理系统匹配度评判 |
一、战略人才管理系统构型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
二、战略人才管理系统外部适应度分析 |
三、战略人才管理系统内部契合度分析 |
四、战略人才管理系统匹配度评判结果汇总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略人才管理系统的传播和演化研究 |
第一节 战略人才管理系统的扩散与传播 |
一、战略人才管理系统制度性压力的诊断 |
二、战略人才管理系统制度性压力的测算 |
三、制度性压力对战略人才管理系统影响的评判 |
四、战略人才管理系统传播的推动力 |
第二节 战略人才管理系统的动态演化和调整 |
一、战略人才管理系统的匹配效应 |
二、战略人才管理系统的演化路径 |
三、战略人才管理系统的调整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 |
一、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二、本文的主要贡献 |
三、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7)企业共创共享管理模式及其运行机理 ——盛隆“群体老板制”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标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标 |
第二节 研究案例和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研究案例 |
二、企业共创共享的界定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自组织理论 |
二、目标融合理论 |
三、竞合理论 |
四、心理所有权理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共创共享的研究类型综述 |
二、自组织理论视角的共创共享研究 |
三、共创共享激励机制研究 |
四、共创共享的管理哲学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设计思路 |
一、整体研究思路 |
二、分析框架 |
第二节 研究策略和研究方法应用 |
一、实用主义理论范式与混合型研究策略 |
二、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依据 |
第三节 研究过程 |
一、资料收集 |
二、资料分析过程 |
三、研究效度和信度保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企业共创共享管理模型构建 |
第一节 企业共创共享管理模型构建 |
一、开放式译码 |
二、主轴式译码 |
三、选择式译码 |
第二节 共创共享管理模型阐释 |
一、群体老板制的基础和灵魂 |
二、群体老板制的核心 |
三、群体老板制支柱之一 |
四、群体老板制支柱之二 |
五、群体老板制的目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盛隆共创共享的多维组织结构研究 |
第一节 盛隆的一维结构:自组织体 |
一、自组织体的理论来源 |
二、盛隆“群体老板”自组织体结构的设计特点 |
第二节 盛隆的二维结构:分形结构 |
一、分形结构理论来源 |
二、盛隆的组织分形结构 |
第三节 盛隆的三维结构:人才活水的超链接结构 |
一、超链接结构理论来源 |
二、盛隆的组织超链接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企业共创共享的运行机理 |
第一节 共创共享体系的自组织特性 |
一、共创共享体系与自组织 |
二、盛隆“群体老板制”共创共享体系的自组织特征 |
第二节 共创共享自组织的条件控制 |
一、系统开放与熵流控制 |
二、远离平衡态与心理所有权 |
第三节 共创共享自组织的动力机制 |
一、序参量分析 |
二、制造涨落 |
第四节 共创共享自组织的超循环耦合机制 |
一、超循环理论 |
二、“群体老板制”的超循环耦合机制——帮扶传承 |
三、共创共享自组织超循环耦合的功能特点 |
四、个人与组织的超循环耦合模型 |
第五节 共创共享自组织的演化机理 |
一、混沌演化奇异吸引子 |
二、混沌演化初级有序 |
三、混沌态作用机理 |
四、混沌演化高级有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构建共创共享管理模式的实施策略 |
第一节 共创共享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
一、管理特点对比分析 |
二、两种管理模式对环境的适应性分析 |
第二节 构建共创共享管理模式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思路 |
一、构建共创共享管理模式的问题分析 |
二、问题解决思路分析 |
第三节 共创共享管理模式实施策略 |
一、建立对新管理范式的理解认知 |
二、明确管理角色和任务转变 |
三、横向信息交流渠道 |
四、共创共享管理品牌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 |
一、理论贡献 |
二、管理启示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8)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框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与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 |
一、宏观经济后果 |
二、微观经济后果 |
第二节 生产组织形式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
一、生产要素和生产工艺流程的影响因素 |
二、生产要素和生产工艺流程的经济后果 |
第三节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
一、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因素 |
二、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经济后果 |
第四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因素 |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后果 |
第五节 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 |
一、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
二、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
第二章 技术创新、生产组织形式与成本管理创新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理论建构与观点提出 |
一、技术创新、生产要素构成变化与成本管理创新 |
二、技术创新、生产工艺流程进步与成本管理创新 |
三、技术创新、产出产品升级与成本管理创新 |
第三节 案例研究设计 |
一、案例选择说明 |
二、证据资料收集与处理 |
第四节 生产组织形式案例分析 |
一、技术创新、生产要素及成本管理创新 |
二、技术创新、生产工艺流程及成本管理创新 |
三、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创新—基于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视角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完善与成本管理创新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理论建构与观点提出 |
一、技术创新结果、组织结构特征变化与成本管理创新 |
二、技术创新方式、组织结构形式选择与成本管理创新 |
第三节 案例研究设计 |
一、案例选择说明 |
二、证据资料收集与处理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
一、大庆油田技术创新历程回顾 |
二、技术创新对组织结构形式的影响 |
三、技术创新对组织结构特征的影响 |
四、技术创新通过组织结构影响成本管理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技术创新、会计信息系统与成本管理创新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理论构建与观点提出 |
一、信息技术的创新历程 |
二、信息技术创新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
三、会计信息系统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 |
四、信息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路径 |
第三节 案例研究设计 |
一、案例选择说明 |
二、案例证据资料收集与分析 |
三、案例研究思路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
一、采油二厂会计信息化案例分析 |
二、中国石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案例分析 |
三、案例分析总结 |
本章小结 |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 |
四、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9)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 ——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1.5 本选题的难点与创新点 |
1.5.1 本选题的难点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经营绩效的相关文献 |
2.2 质量管理与经营绩效的相关研究及述评 |
2.2.1 质量管理与经营绩效存在不确定性 |
2.2.2 质量管理与经营绩效关系不确定的原因解释 |
2.3 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关系的研究与述评 |
2.3.1 质量创新与宏观经济效益 |
2.3.2 质量创新与微观企业绩效 |
3 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 |
3.1 质量创新理论 |
3.2 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内在机理 |
3.2.1 质量创新是提质增效的核心路径 |
3.2.2 质量创新是各种创新的终端表现形态 |
3.2.3 质量创新有助于企业形成长期竞争优势 |
3.3 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分析框架 |
3.3.1 基于企业家精神的质量创新动力 |
3.3.2 面向顾客与市场的质量创新目标 |
3.3.3 面向组织内源的质量创新手段 |
3.3.4 基于系统视角的质量创新制度 |
3.4 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关系的互补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4 质量创新目标与经营绩效 |
4.1 基本情况 |
4.2 研究数据来源与基本情况 |
4.3 质量需求与经营绩效 |
4.3.1 质量需求与经营绩效的实证检验 |
4.3.2 质量需求与经营绩效的分析解释 |
4.4 质量信用与经营绩效 |
4.4.1 质量信用与经营绩效的实证检验 |
4.4.2 质量信用与经营绩效的分析解释 |
4.5 本章小结 |
5 质量创新动力与经营绩效 |
5.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5.2 企业家精神与经营绩效的实证检验 |
5.3 企业家精神与经营绩效的分析解释 |
5.4 本章小结 |
6 质量创新手段与经营绩效 |
6.1 基本情况 |
6.2 质量大数据与经营绩效 |
6.2.1 质量大数据与经营绩效实证检验 |
6.2.2 质量大数据与经营绩效的分析解释 |
6.3 质量技术与经营绩效 |
6.3.1 质量技术与经营绩效实证检验 |
6.3.2 质量技术与经营绩效的分析解释 |
6.4 标准能力与经营绩效 |
6.4.1 标准能力与经营绩效实证检验 |
6.4.2 标准能力与经营绩效的分析解释 |
6.5 本章小结 |
7 质量创新制度与经营绩效 |
7.1 基本情况 |
7.2 质量文化与经营绩效 |
7.3 质量政策与经营绩效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质量创新有利于经营绩效提高 |
8.1.2 经营绩效会反作用于质量创新 |
8.1.3 质量创新动力是企业经营绩效优化的动力源泉 |
8.1.4 质量创新目标是企业经营绩效目标的核心内容 |
8.1.5 质量创新手段是企业经营绩效提高的关键支撑 |
8.1.6 质量创新制度是企业经营绩效改善的环境基础 |
8.2 若干政策建议 |
8.2.1 加快企业家精神再造推动经营绩效改善 |
8.2.2 将质量创新目标纳入企业战略目标 |
8.2.3 善于利用和整合各种质量创新手段 |
8.2.4 重视企业经营发展中的质量创新制度 |
8.2.5 发挥市场在质量创新与绩效中的决定性作用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知识管理研究现状 |
1.2.2 组织学习研究现状 |
1.2.3 组织创新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成果比较分析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创新理论研究 |
2.1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创新内涵界定 |
2.2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创新动因 |
2.3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创新目标 |
2.4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创新过程 |
2.5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创新机制 |
2.6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创新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知识管理、组织学习、组织创新互动作用机理分析 |
3.1 知识管理过程要素的互动作用 |
3.2 知识管理与企业组织学习的互动作用 |
3.2.1 知识管理推进组织学习 |
3.2.2 组织学习整合知识 |
3.3 组织学习与企业组织创新的互动作用 |
3.3.1 组织学习与组织创新过程的趋同性 |
3.3.2 组织创新保证组织学习的开展 |
3.4 知识管理与企业组织创新之间的互动作用 |
3.4.1 知识管理对企业组织创新的间接作用 |
3.4.2 知识管理对企业组织创新的直接作用 |
3.4.3 企业组织创新对知识管理的作用 |
3.5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创新要素之间的互动作用 |
3.6 知识管理、组织学习、企业组织创新相互作用机理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知识管理对企业组织创新作用机理实证研究 |
4.1 研究假设推演 |
4.1.1 知识管理、组织学习与组织创新相关性概念模型设计 |
4.1.2 研究假设 |
4.2 研究设计 |
4.2.1 研究框架 |
4.2.2 变量的定义与衡量 |
4.2.3 研究样本 |
4.3 研究结果 |
4.3.1 样本信度分析 |
4.3.2 研究结果 |
4.4 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创新模式研究 |
5.1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创新运作原则 |
5.2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创新协同模式 |
5.2.1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战略创新模式 |
5.2.2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流程再造模式 |
5.2.3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结构再设计模式 |
5.2.4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文化变革模式 |
5.2.5 基于知识管理的组织创新协同模式 |
5.3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创新实施途径 |
5.3.1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创新实施途径 |
5.3.2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创新实施步骤 |
5.4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创新案例分析 |
5.4.1 企业背景 |
5.4.2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创新 |
5.4.3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结构创新 |
5.4.4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战略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创新绩效评价 |
6.1 企业组织创新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 |
6.1.1 企业组织创新绩效评价的概念 |
6.1.2 企业组织创新的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6.1.3 企业组织创新的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
6.2 基于知识管理的组织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1 基于知识管理的组织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目标 |
6.2.2 基于知识管理的组织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6.2.3 基于知识管理的组织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创新绩效评价方法 |
6.4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创新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摘要 |
ABSTRACT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四、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管理新思维(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背景下的FH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研究[D]. 余廷然.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2]石化企业多源知识发现与管理方法研究[D]. 王小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组织支持感对高水平教练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 仇飞云.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4]企业管理的新构图——基于复杂科学管理的视野[J]. 陈劲. 复杂科学管理, 2020(01)
- [5]基于系统整合观的战略管理新框架[J]. 陈劲,曲冠楠,王璐瑶. 经济管理, 2019(07)
- [6]战略人才管理系统构型、匹配及演化研究[D]. 周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7]企业共创共享管理模式及其运行机理 ——盛隆“群体老板制”实证研究[D]. 谢清伦. 武汉大学, 2019(03)
- [8]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D]. 刘忠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9]质量创新与经营绩效 ——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D]. 许伟. 武汉大学, 2017(06)
- [10]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创新研究[D]. 李贺. 吉林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