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race element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remote-sensing spectral properties in the North Jiangsu oil field(论文文献综述)
魏小岛[1](2019)在《东中国海表层有机碳的遥感估算及时空分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和溶解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部分,与生物的生命活动、初级生产力密切相关。由于卫星遥感能获得大面积同步、长时间序列的观测数据,相比船舶观测有巨大的优势,发展POC和DOC等海洋生化参数的遥感反演算法,探究长时间序列的时空分布,对海洋碳循环的基础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东中国海展开现场调查,采集了6个航次的POC数据和9个航次的DOC数据及匹配的相关生物-化学-光学参数,分析发现东中国海水体光学特性复杂,水体类型多样,近岸水体高度浑浊,单一的有机碳遥感反演算法无法很好适用于多种类型水体。本文分别采用基于遥感反射率(Remote Sensing Reflectance,Rrs)的光学分类法和基于有色溶解有机物(Chromophoric Dissolvable Organic Matter,CDOM)吸收系数光谱斜率的分类方法,针对东中国海复杂水体建立了POC和DOC的遥感反演算法。将该算法应用于2012年-2016年地球静止轨道海洋水色卫星遥感影像,进行POC和DOC的日、月、季和年际分布的遥感反演与分析,并进一步探究了赤潮和台风等环境事件对POC和DOC时空分布的影响。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通过因子分析和水团分析,探讨了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东中国海POC和DOC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近岸普遍高于外海,POC浓度呈现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渤海>黄海>东海的分布特征;DOC浓度呈现从黄河河口到整个渤海降低的趋势,从渤海进入北黄海、南黄海逐渐降低。因子分析和水团分析结果表明POC和DOC的分布主要受控于陆源输入和浮游植物的影响,并且不同的水团对有机碳的浓度有着显着的差异。(2)建立了东中国海POC的遥感反演模型,并开展了POC的日、月、季和年际分布的遥感反演与分析。东中国海水体高度浑浊,Rrs受水体总悬浮物浓度(Total Suspended Matter,TSM)影响较大。根据Rrs光谱特征可将水体分为高浓度TSM(High TSM,HT)水体、中等浓度TSM(Moderate TSM,MT)水体和低浓度TSM(Low TSM,LT)水体,针对不同类型水体选择其最佳的遥感反演代理参数和反演算法,开展POC遥感反演。HT水体和LT水体的遥感反演代理参数分别为TSM和叶绿素a(Chlorophyll-a,Chla);MT水体中颗粒物比较复杂,采用Rrs的直接经验算法对POC进行反演。在光学分类基础上,构建的东中国海复杂水体的POC遥感反演模型(POC_ECSC),能很好的反映东中国海的POC实际分布情况(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与平均相对误差(Mean Relative Error,MRE)分别为42.11μg/L和32.08%)。现场和遥感联合监测的黄河口P站位POC日变化结果表明,遥感反演和现场观测的POC有很好的一致性(RMSE=16.57μg/L;MAE=15.29%)。在HT水体和LT水体中POC日变化分别主要受潮汐作用和浮游生物作用影响,在MT水体中则受到两者的混合作用影响。对于POC的月、季节变化,长江口及近岸最高值区域(>1000μg/L)POC在夏季最低,冬季最高;而对于在长江口东北部的大片区域次高值区域(150μg/L-1000μg/L),POC在夏季最大,冬季最小,这主要是受长江径流和苏北沿岸流季节性变化的影响。近岸海域POC的年际变化受陆源径流影响较大,在混合区和远岸区,受水团、浮游生物活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强。2016年长江口附近海域POC浓度总体上相对其他年份最高,有可能是受到强厄尔尼诺的影响。(3)建立了东中国海DOC的遥感反演模型,并进行DOC的日、月、季和年际分布的遥感反演与分析。使用275-295 nm波段CDOM的吸收光谱斜率(S275-295)将东中国海按照DOC来源分为以陆源为主的水体(S275-295≤0.025 nm-1)和以海源为主的水体(S275-295>0.025 nm-1),针对不同水体分别建立CDOM吸收系数与DOC的关系式,构建DOC遥感估算模型(DOC_ECSC)。该模型经过实测数据验证,误差相对较小(RMSE=27.98μmol/L;MAE=20.58%),能很好适用于东中国海。DOC在近岸海域有较明显的日变化,在远岸海域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差异。DOC的月、季节变化呈现出长江口及近岸最高值区域(>120μmol/L)夏季高,冬季低;而对于在长江口东北部次高值区域(80-120μmol/L),DOC在7-8月较其他月份小一些。DOC的日、月和季节变化主要受浮游植物和水团变化的影响。2012-2016年DOC的年际变化与POC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4)分析了赤潮和台风对有机碳时空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赤潮水体中的POC和DOC浓度相对附近非赤潮水体较高,表明浮游植物的分布与迁移活动会影响到POC和DOC浓度分布。赤潮水体POC和DOC浓度日变化呈现,中午12:30-13:30相对较高,早上8:30相对较低的特点,这可能主要是浮游植物垂直迁移和初级生产的影响结果。台风“苏力”过境前,长江口和浙江沿岸存在明显的赤潮现象,赤潮海域POC和DOC浓度相对于附近海域较高。对于长江口及附近海域,台风“苏力”过境时强劲的偏南风,将赤潮海域由浙江沿岸向北迁移到长江口和江苏沿岸,POC和DOC高值区域也发生了类似的水平分布变化。结果说明赤潮和台风等环境事件对有机碳的分布有着显着的影响。
刘大为[2](2019)在《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辽河三角洲是我国着名的河口三角洲,由辽河、大凌河、大辽河和绕阳河等多条河流注入辽东湾沉积形成。辽河和大辽河是流域较大、物源多元的曲流河入海,大凌河是坡降较大、泥沙量大的辫状河入海,而辽河经盘锦入海的历史仅百余年,大凌河下游河道几百年来多次摆动,这种多条河流形成的三角洲较为罕见。加之该区海岸线变动十分明显,辽河、大凌河、大辽河等河流沉积物的时空分布以及近现代辽河三角洲的演化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根据史料文献、考古遗址、历史地图和遥感影像数据,恢复了四百年以来辽河三角洲的海岸线变化和河道摆动过程。对大凌河、绕阳河、辽河和大辽河下游河口地区采集的21个浅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矿物学、地球化学分析,得到了大凌河和辽河水系的粘土矿物、碎屑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并以粘土矿物组合特征构建了大凌河沉积物和辽河沉积物的混合模型,量化两个水系对辽河三角洲的沉积物贡献率。对辽河三角洲平原的28个钻孔进行了详细的岩性描述、粒度分析、粘土矿物分析和粘土混浊水电导率测试,结合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所构建的年代学框架,建立了三角洲的等时地层格架。将大凌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沉积物空间关系、等时地层格架与海岸线变化、河流改道等地貌学分析结果相互印证,揭示辽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形成演化过程以及沉积动力机理。强调了大凌河在现代辽河三角洲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的重要作用,将辽河三角洲正名为辽河-大凌河多河流三角洲,总结了演化模式,为今后多河流三角洲演化提供研究思路。主要认识如下:(1)1600年,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海岸线大致位于四海屯村、文字官村、南圈河村、龙王村、南坨子盐滩、田庄台镇、白庙子一线。至1800年,大凌河口和大辽河口海岸线由于泥沙量大,向海推进较多,而西沙河等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较小,海岸线推进较慢。18001909年,由于辽河(双台子河)的形成,大凌河改道从盘锦湾入海,盘锦湾面积迅速缩小。19091956年,盘锦湾迅速淤积,海岸线向海推进约20km。建国之后,由于河流上游水库和拦水闸的修建,河流入海泥沙量减少,海岸线变化主要是由于人工养殖、围海造田和海洋工程造成的。1600年以来,大凌河下游河道经历了6次大的改道。(2)大凌河沉积物粒度较辽河、大辽河和绕阳河更粗。大凌河沉积物粘土矿物组合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含量与伊利石含量比值大于1,辽河、大辽河和绕阳河粘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该比值小于1。大凌河沉积物重矿物组合为绿帘石-磁铁矿-钛铁矿-普通角闪石-磁铁矿,大辽河为绿帘石-钛铁矿-普通角闪石-磁铁矿,辽河为钛铁矿-磁铁矿-绿帘石-石榴子石-普通角闪石,大凌河重矿物质量分数大于1%,辽河和大辽河不足0.1%。大凌河、辽河和大辽河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组成差别不大。(3)大凌河流域、辽河流域和大辽河流域均以物理风化为主,其中,大凌河流域物理风化最强,辽河次之,大辽河最弱。流域地表母岩和气候条件是影响沉积物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因素。粘土矿物在河口地区的物源继承性很好,将其作为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物源示踪标志,以混合模型建立了物源判别体系。(4)根据钻孔的岩性、粒度特征和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特征划分出沉积相,结合年代学框架和物源判别体系,构建了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等时地层格架。根据沉积相变化、海岸线和河流位置以及不同河流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将四百年来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演化分为16001800年、18001909年、19091956年和1956年至今,共四个阶段。河流输沙量以及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和数量是近现代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的主控因素。(5)辽河-大凌河多河流三角洲是由辫状河和曲流河等不同性质河流共同塑造的,二者的多期次三角洲叶瓣相互叠加,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多河流三角洲复合体。近百年来辽河的形成“掩盖”了大凌河对三角洲演化的贡献。多河流共同作用、人类活动影响以及河流与海洋作用强弱转变是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特点,并据此提出了多河流三角洲的演化模式。
戴荔果[3](2019)在《青海省滩间山—锡铁山地区金铅锌成矿系统》文中认为锡铁山-滩间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带的西段。柴北缘构造带北接祁连地块,南邻柴达木地块,东西分别以哇洪山-温泉断裂和阿尔金走滑断裂同阿尔金-敦煌地块和秦岭造山带为界。该构造带内自北向南又以鱼卡-乌兰断裂为界,分为两个构造单元,北部为欧龙布鲁克陆块,南部为鱼卡河(沙柳河)超高压带。乌兰-鱼卡断裂两侧夹杂分布着滩间山群岛弧火山-沉积岩及蛇绿岩残片。柴北缘先后经历了加里东期、海西期和印支期造山作用,地质构造复杂,是我国西部重要成矿带之一,成矿潜力巨大,已发现有锡铁山超大型铅锌矿床和滩间山大型金矿床等。该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致使全区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前人虽对该区成矿地质背景和主要矿床类型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但均未能从成矿系统的角度进行探讨,影响到对该区成矿规律的认识。本文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滩间山-锡铁山地区的金铅锌矿床研究为切入点,以岩浆-成矿作用为主线,系统性分析了锡铁山铅锌矿、青龙沟金矿、滩间山金矿等典型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时代等多方面特征,并开展了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的地质特征、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Sr-Nd-Pb-Hf同位素地球化学、锆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以此为基础,厘定了研究区成岩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初步建立了研究区金铅锌成矿系统及亚系统,探讨了金铅锌成矿系统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成矿作用过程,建立了区域成矿系统演化模式,指出了找矿方向。滩间山-锡铁山地区区域构造演化大致经历了:(1)古元古代-新元古代,陆块初步形成;(2)新元古代,大洋演化阶段;(3)早-中加里东期,柴北缘洋持续性扩张、俯冲,并形成沟-弧-盆体系。晚加里东期,柴达木陆块碰撞、深俯冲欧龙布鲁克陆块,并闭合最终进入后造山阶段;(4)海西期,宗务隆洋打开、形成有限洋盆,至晚海西期-印支期,西向俯冲于欧龙布鲁克陆块之下,其后,洋盆闭合,陆陆碰撞,进入后造山阶段;(5)晚中生代-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在其演化的过程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金铅锌成矿系统。滩间山-锡铁山地区金铅锌(铜)成矿系统中赋矿岩体的成岩-成矿时代与动力学背景得以约束:滩间山金矿床赋矿闪长玢岩(1768±19Ma、444.8±8.3Ma、255±3Ma)、野骆驼泉金矿床赋矿花岗闪长岩(283.5±3.1Ma)、红柳沟金矿床赋矿花岗岩(441.3±3.5Ma),及锡铁山铅锌矿床侵入滩间山群的花岗岩(445±2.3Ma),与已报道成矿年龄相对应。滩间山金矿床闪长玢岩锆石年龄谱系指示其主要源于欧龙布鲁克地块,且显示欧龙布鲁克地块存在太古宙基底,并分别响应晚新太古代陆块汇聚事件、Rodinia超大陆汇聚裂解事件、加里东造山和晚海西-印支造山事件。锡铁山铅锌矿床花岗岩的成岩时代和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限定了赋矿滩间山群火山-沉积建造的地层层序和构造背景,滩间山群d岩组的成岩构造环境并不相似于a岩组,其可能不具备类似成矿潜力。滩间山-锡铁山地区存在加里东期铅锌金成矿系统(包括早加里东期铅锌(铜)成矿亚系统和晚加里东期金成矿亚系统)、海西期铅锌(铜)成矿系统和印支期金成矿系统。其分别形成了:与早加里东期盆地演化有关的铅锌(铜)成矿亚系列、与晚加里东期岩浆活动有关的金成矿亚系列、与海西期岩浆活动有关的铅锌(铜)成矿系列,及与印支期岩浆活动有关的金成矿系列。典型矿床的研究表明,该区部分地段存在晚期成矿系统对早期成矿系统的叠加改造,形成叠加型矿床,如锡铁山铅锌矿床和双口山铅锌矿床为喷流沉积-热液叠加型矿床。锡铁山矿床的成矿作用经历了:早加里东期的喷流沉积成矿,及其后的变质变形改造期和热液叠加期。喷流沉积成矿期形成了以层状、似层状为主的铅锌矿体,矿石常具胶状结构和条带状构造。变质变形改造期表现为矿体的边部具有不规则的“边刺”、“边瘤”,矿石变质组构发育,常见变晶结构、碎裂结构、花斑状构造及块状构造。前两期矿体一起产于主含矿层或次含矿层中。热液叠加期矿石多为脉状结构,矿物晶粒加粗,矿脉边侧常见有厚度不大的硅化、绢云母化、方解石化等热液蚀变。锡铁山矿床铅同位素组成表明铅为壳幔混合铅,指示深部火山岩与上部正常沉积岩铅的混合;硫同位素组成指示硫主要源于赋矿火山岩。氢氧和碳氧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热液为主,混合部分海水、变质水及浅源水。锡铁山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喷流沉积期网脉状矿石(管道相)的成矿流体均一温度峰值为180℃240℃和270℃330℃,盐度126wt%NaCl eqv.(集中于412 wt%和2123 wt%NaCl eqv.);喷流沉积期纹层-似层状矿石(海底喷流沉积相)的成矿流体均一温度峰值250℃260℃,盐度集中于12.514 wt%NaCl eqv.;晚阶段无矿石英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165℃175℃,盐度集中于68wt%NaCl eqv.。喷流沉积期的流体压力,集中于100bar内,少部分100200bar,成矿深度0.41.4km,多数在1km内,成矿流体密度多为中-低密度流(密度<海水),少数网脉状矿体中流体为高密度流(密度>海水,或接近于海水密度线)特征。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从下部网脉状管道矿体至上部层状矿体,温度下降,盐度趋于集中,密度下降,反映其与海水系统较强的混合均一作用,且发生了沸腾(同一视域见不同类型包裹体,隐爆角砾岩,及盐度呈两端元特征14wt%及1226 wt%NaCl eqv.),为成矿组分沉淀卸载的过程,至最晚阶段无矿流体的温度、盐度、密度和压力则明显降低。青龙沟金矿床是晚加里东期岩浆活动有关的金成矿亚系统形成的产物,矿体主要赋存于中元古代万洞沟群沉积地层和石英闪长玢岩脉中。矿石类型有变砂岩型、大理岩型、蚀变闪长玢岩型、绢云千枚岩型、石英脉型等。矿石矿物主要有(含砷)黄铁矿、毒砂、自然金。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黄铁绢云岩化、硅化、碳酸岩化等。成矿阶段划分为,I少硫化物石英脉阶段;II石英-绢云母-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III石英-碳酸盐阶段,其中II、III为主成矿阶段。青龙沟矿床主成矿阶段铅和硫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为深部岩浆与浅部万洞沟群混合的产物。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混入部分变质水、大气水。成矿流体成分分析表明,包裹体气相主要为H2O、CO2和N2,及少量CO、CH4、H2;液相主要为H2O、SO42-、Cl-、Na+、Ca2+、Mg2+,及少量K+、F-,属H2O-NaCl-CO2-CH4(N2)体系。青龙沟矿床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范围为140℃360℃,盐度415wt%和2122wt%NaCl eqv,密度0.720.99g/cm3。其中,I、II、III阶段的均一温度分别集中于:280℃350℃、240270℃和140℃210℃;盐度分别为1115wt%和2122wt%、710wt%,及46wt%NaCl eqv.;以成矿压力算得成矿深度分别为:1.53.6km,1.42.4km和1.21.7km。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特征显示,同一视域纯液相+富液相+富气相共存,不同充填度气液相包裹体群状分布,表明流体发生了沸腾。滩间山金矿床是与印支期岩浆活动有关的金成矿系统的产物,矿体主要赋存于万洞沟群炭质千枚岩片岩和蚀变闪长玢岩脉中。矿石矿物主要有含砷黄铁矿、黄铁矿和毒砂。主载金矿物为黄铁矿、石英和毒砂。围岩蚀变多见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主成矿期岩浆热液期可分为:I少硫化物-石英脉成矿阶段、II黄铁矿-石英脉成矿阶段和III碳酸盐-石英脉成矿阶段。其中I、II为主成矿阶段。滩间山矿床主成矿阶段矿石的硫同位素组成表明硫为岩浆硫源;铅同位素组成表明铅为深源和上地壳铅的混合;碳氧同位素组分表明碳主要为岩浆岩源,混和大理岩碳源。成矿流体成分研究表明,包裹体气相主要为H2O和CO2,及少量CO、N2、CH4和H2;液相成分主要为H2O,SO42-、Cl-、Ca2+、Na+、Mg2+,及少量K+、F-、NO3-等。成矿流体属H2O-NaCl-CO2-CH4(N2)体系,富CO2,及Cl->F-,表明其主要为岩浆热液,混合部分变质水、大气水。滩间山矿床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其主要为岩浆热液,混合变质水、大气水。三个阶段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分别集中于300℃380℃,140℃200℃和200℃280℃;盐度分别集中于68wt%,810wt%和68wt%NaCl eqv.;流体密度分别为0.660.99/cm3,0.921.04g/cm3和0.780.98g/cm3;以成矿压力算得成矿深度分别为1.194.12km(均值2.46km),1.282.4km(均值2.0km),及1.121.33 km(均值1.23 km),表明压力和深度由早阶段-主成矿阶段-晚阶段依次递减。滩间山金矿床赋矿闪长玢岩的成岩条件和成矿潜力研究表明,三期岩浆(1768±30Ma、445±19Ma和255±3Ma)的氧逸度值均较高(Ce/Ce*N和lgfO2值多在FMQ氧逸度缓冲线之上),具较好的成矿潜力,且均出现了至少一次晚期熔流体的再注入、升温过程,其溶蚀了先存锆石,改变了锆石微量元素的演化趋势(Dy、Th/U、Ce/Dy值上升(或Th/U、Ce/Dy值范围扩大),Hf/Y、Yb/Nd、Yb/Dy值减小(或Yb/Dy值范围缩小)),使氧逸度值发生变化,导致前两期氧逸度值升高而后一期降低。后者的降低可能是晚期熔流体演化为含高挥发分、携巨量金属元素的成矿流体,并最终大规模沉淀成矿的反映,暗示了金矿床的主成矿期为印支期。总结了研究区加里东期金铅锌(铜)成矿系统(包括早加里东期铅锌(铜)成矿亚系统和晚加里东期金成矿亚系统)、海西期铅锌(铜)成矿系统和印支期金成矿系统的时空分布规律,建立了区域成矿系统演化模式。早加里东期柴北缘洋壳俯冲造成的弧间-弧后盆地内的三级盆地-四级凹陷,控制了早加里东期铅锌(铜)成矿亚系统的分布;晚加里东期柴北缘洋壳俯冲形成的火山弧型花岗岩和其后柴达木陆块碰撞、深俯冲欧龙布鲁克陆块形成的后碰撞花岗岩的分布及伴生的断裂、褶皱构造,控制了晚加里东期金成矿亚系统;海西期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柴北缘以北的宗务隆洋盆开始打开,到中石炭世-早二叠世形成有限洋盆。此阶段柴北缘地区处于造山后伸展构造环境,普遍发育与造山带去根有关的一期海西期花岗岩浆活动,并形成伴生的断裂和褶皱构造,控制了海西铅锌(铜)成矿系统;印支期,宗务隆有限洋盆俯冲欧龙布鲁克陆块及其后的陆陆碰撞等造山作用过程形成的印支期火山弧型花岗岩和其后后碰撞花岗岩的分布及伴生的断裂、褶皱构造,控制了印支期金成矿系统。并且存在晚期成矿系统对早期成矿系统的叠加改造,形成叠加型矿床。在系统研究典型矿床的基础上,建立了锡铁山式铅锌矿找矿模型和滩间山式金矿找矿模型。指出了区域金铅锌矿床找矿的远景区:滩间山-青龙沟金找矿远景区、绿梁山-双口山铅锌金铜找矿远景区、锡铁山铅锌金找矿远景区、赛什腾山西段金铜找矿远景区等。
李园[4](2018)在《库尔勒香梨叶片和冠层营养元素含量高光谱估算模型》文中研究指明库尔勒香梨是新疆特色林果产业的知名品牌,其果实香甜,皮薄质脆,主要分布在库尔勒市周边及阿克苏地区等。近年来,香梨因缺少营养元素导致的黄化病在其主产区普遍发生,当香梨缺乏营养元素时,不仅使产量降低,而且出现果实变小、风味下降、酸度增高、营养成分降低等问题,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因此,利用光谱手段开展实时、快速、高效估测香梨营养元素含量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阿克苏红旗坡农场内的库尔勒香梨为研究对象,采用ASD Field Spec 4光谱仪测定不同时期的香梨叶片、冠层光谱反射率,同时采集冠层光谱测定范围内的叶片,室内测定营养元素含量。分析不同时期香梨叶片、冠层光谱和营养元素的变化规律,利用光谱微分技术筛选光谱敏感指示波长,构建基于逐步回归分析的营养元素光谱估测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香梨叶片、冠层光谱特征及营养元素含量变化表明:6月香梨叶片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波段(400~700 nm)、近红外波段(700~1 300 nm)、中红外波段(1 300~2 500 nm)范围内均低于其它时期,而这一范围内7月光谱反射率最高,8月和9月的香梨叶片光谱反射率随时间的推移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而不同时期香梨冠层光谱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由此可见,7—9月的香梨叶片、冠层光谱曲线变化特征基本一致,随时间的推移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时期的营养元素含量变化不同,7月营养元素含量差异最大。通过对营养元素与香梨叶片和冠层光谱的相关性分析表明,6—9月的香梨原始光谱与营养元素相关性较弱,一阶微分光谱与营养元素相关性较强。不同时期的叶片光谱与营养元素最大相关系数绝对值在0.512~0.921之间,不同时期的冠层光谱与营养元素最大相关系数绝对值在0.325~0.820之间,叶片、冠层光谱的敏感波段主要集中在近红外(700~1 300 nm)、中红外(1 300~2 500 nm)范围。通过对香梨叶片、冠层光谱估测营养元素模型的独立性检验表明,选择一阶微分光谱与营养元素的相关系数较大值对应的光谱波段双变量作为自变量,以不同时期的营养元素作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的建模方法,可以构建适用于不同时期香梨叶片、冠层光谱估测营养元素含量的回归模型。不同时期香梨叶片光谱营养元素光谱估测模型拟合度在0.344~0.881之间,K、Fe、Mn元素在6月模型拟合最佳,Ca元素在7月模型拟合最佳,N、P、Mg、Cu、Zn元素在9月模型拟合最佳。而冠层光谱模型拟合度在0.252~0.714之间,K、Ca、Fe、Mn、Cu元素在6月模型拟合最佳,P元素在7月模型拟合最佳,Mg、Zn元素在9月模型拟合最佳。
吕程[5](2016)在《高植被覆盖区铜钼矿遥感植被地球化学特征提取》文中指出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位于武夷山成矿带南部,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福安——南靖NE向深断裂、上杭——云霄NW向深断裂均通过本区,并发育了多条NE向、NW向构造带,同时,将乐——华安、泰宁——龙岩两条SN向大断裂带及厦门——南靖EW向大断裂带也直接影响着研究区以致形成了极为复杂的地质构造格架,同时地形地貌也受到构造活动的影响。已初步查明区内发现有铜、钼、铁、铅、锌、金等多金属及叶腊石、高岭土、泥煤等多种矿产。该区域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大,植被发育旺盛、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一个植被覆盖的典型区域,局部第四系覆盖较厚,地形起伏较大,传统野外地质工作条件艰苦,非常适合运用快速有效且成本低廉的遥感方法在植被覆盖区进行地质找矿。本文结合了遥感、植物学、植物地球化学、岩石学等相关知识,较为系统地勘查了位于平和地区典型铜钼矿区(钟腾、泮池铜钼矿区)和铜、钼、铅、锌等多金属异常区及其外围地区的自然景观、植被群落特征、典型地物的光谱特征和卫星影像特征;通过多光谱影像识别提取了研究区内的线性构造,并据此利用分形理论分析了线性构造与矿床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统计了铜钼矿区、化探异常区的岩石、上方土壤和植被中的主要成矿元素和伴生元素含量特征;在确定了铜钼矿区附近有效指示性植被和指示元素的同时,分析了矿区与矿区外围常见植物的光谱特征,找出了指示性优势植被中的光谱反射率异常;将成矿母质岩石、土壤、植被、植被光谱反射率曲线和航空高光谱影像中所呈现的继承性异常串联起来,建立关系模型,反演出高植被覆盖铜钼矿区的遥感植物地球化学指示性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在高植被覆盖区内金属矿床预测提供新的思路,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本文主要获得了以下几点成果和认识:1、研究区内的低温热液型矿床与多光谱遥感影像上解译提取的线性构造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基于盒子维数分形理论的统计方法进行线性构造的定量分析可以得知,区内线性构造具有统计自相似性,从统计出的线性构造分维等值线图结果来看,已发现的热液型矿点大多分布在分维值的高值区域附近,其中两个铜钼矿点的分维值分别是1.43(钟腾铜钼矿区)和1.52(泮池铜钼矿区),大小矾山(明矾矿区)的分维值均为1.37。低值区域或附近未发现矿点分布。同时,在遥感线性构造分维10次趋势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位于中部呈现的环形高值区域与ETM+影像中的钟腾环形构造位置相吻合,该环形构造是区域内最大的火山机构。综合上述定量分析结果可得知,低温热液型矿床或矿化点常处于断裂构造较发育且空间分布较复杂的区域,这些线性构造空间复杂度高的区域往往是导矿容矿的有利场所。2、从研究区典型常见植被波谱反射率曲线的特征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区内低温热液型铜钼矿区(矿点)或化探异常区域与矿区外围典型植被波谱分析结果在波形特征、红边特征、叶绿素即水吸收特征、植被指数特征等方面有较大差异,且表现较为统一。矿区植被叶片或冠层反射率值均低于矿区外围,红边位置发生了位移,存在“蓝移”或“红移”现象,叶绿素及水吸收特征存在差异,同时植被指数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借助柚树、芒萁、乌毛蕨、茅草等区内常见典型植被波谱特征分析结果,可以明确矿区植被在生长过程中受到了下伏矿体中成矿金属元素迁移的影响,使得金属元素在叶体内富集,影响了植被的正常生长,从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细胞结构等方面产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导致矿区与矿区外围植被的波形特征存在差异。从最终分析结果可知,柚树及芒萁的异常更为明显,乌毛蕨次之,茅草的效果不明显,因此,可将柚树和芒萁作为区内具有有效指示性的优势候选植被。3、研究区岩石、土壤以及植被中的元素含量测试分析结果得知,铜钼矿区或化探异常区域的主要成矿元素以及伴生元素的元素含量多数高于矿区外围或背景平均含量,说明矿区上方岩石、土壤和植被中的相关元素具有一定的物质继承性,呈现出明显的植物地球化学异常。4、不同植被或相同植被不同器官中元素的吸收聚集能力有所不同,研究区内大多数常见植被种属的叶部对元素聚集能力强于茎部,如柚树、叶部富集W、Mo、 Co、Bi和Cu元素,芒萁的叶部除了上述元素还包括Zn和Pb,茎部没有发现富集元素,但是柚树的茎部却富集Zn和Pb等。5、根据植被元素含量的衬度系数和屏障系数两个参数,并结合矿区常见植被波谱分析的结果,确定了研究区的有效指示性植被和指示元素。通过统计最终确定选择芒萁、柚树作为本次遥感植被地球化学统计的参考植被,即区域有效指示性植被,指示性元素有Pb、Mo、Co、Bi。6、以泮池铜钼矿区附近为例,将植被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野外光谱反射率异常特征和高光谱影像数据结合起来,建立植被光谱吸收深度与指示性元素含量的多元回归关系,构建回归方程,定量反演指示性元素在研究区泮池铜钼矿区附近的空间分布情况,结合多光谱影像对于区内热液型矿床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证明基于遥感植被波谱异常提取植被覆盖区铜钼矿床矿化信息的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区内的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较好的找矿应用效果。
李远[6](2016)在《黄河三角洲土壤及其红粘层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意义》文中提出黄河三角洲是受到黄河来水来沙、尾闾流路变迁、全球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和农业耕种熟化、城镇化、工业化等人类活动交互作用、叠加影响的区域。目前对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陆海相互作用多重影响下黄河三角洲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土壤发生发育过程和土壤沉积物物质链关系缺乏一个整体认识。本论文基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42个典型类型土壤剖面(182个土壤样品)和26个临近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重金属元素与稀土元素、有机氯农药和石油烃等有机污染物、土壤原状土和胶体的矿物组成、化学组成、磁学性质等地球化学特征、土壤和沉积物放射性铅同位素和稳定性碳、氮同位素,表征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由陆到海的土壤质量特征;探讨了无机元素和有机污染物的土壤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及来源;揭示了黄河三角洲土壤剖面红粘层的时空分布、地球化学特征和陆海相互作用下的环境意义。这些研究成果可为高强度人类经济活动及强烈陆海交互作用下黄河三角洲区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黄河三角洲在滩涂、湿地、棉田、粮田、菜地由海到陆的利用方式和空间过渡下,土壤盐分逐渐降低,土壤结构和肥力水平逐渐提高。其中,滩涂土壤结构较差,肥力水平很低,代表了该地区自然成陆条件下的原始土壤理化性质特征。滩涂发育为湿地后,湿地淹水的环境及丰富的植被,使得在该利用方式下土壤粘粒、有机质、氮、磷等含量显着提高。湿地开垦为农田后,人为改良使得土壤脱盐脱碱显着,明显提高了土壤供氮、供磷强度,但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壤团聚体的破坏以及有机质的释放。(2)黄河三角洲土壤重金属、有机氯农药和石油烃的整体含量较低,目前环境生态风险不高。土壤重金属在黄河河岸和三角洲南部区域含量有升高趋势;有机氯农药中相对活跃组份(γ-HCH和o,p’-DDT)和相对稳定组份(β-HCH和p,p’-DDE)有沿海-内陆的两极分布趋势。土壤总石油烃呈现代黄河三角洲内部低、外部高的趋势,靠近孤东油田的区域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相对较高。土壤剖面中铁氧化物和粘土矿物对重金属有显着富集,土壤粘粒也是表层和剖面土壤中γ-HCH的重要载体,土壤石油烃则主要与土壤发育程度相关。黄河泥沙的搬运和沉积是多数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但随着调水调沙、石油开采、农业垦殖和海岸工程等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黄河三角洲污染物逐渐受到了当地人为过程的影响。(3)黄河三角洲土壤剖面中稀土丰度与物源的风化程度和成土程度有正相关趋势。土壤剖面不同层次之间稀土分馏情况是同步的,轻稀土相对重稀土富集,La-Eu曲线较陡,Eu-Ld曲线较平缓,Eu呈较为明显的负异常,Ce正异常不明显。通过稀土特征参数可以得出,黄河三角洲各层次土壤的源物质在黄河侵蚀、搬运、沉积过程中经历了充分的混匀过程。(4)黄河三角洲土壤剖面中的典型红粘层主要分布在1855年之后形成的现代黄河三角洲和1855年之前形成的古代三角洲区域,在黄河和弥河之间为红粘层过渡区,在弥河以东无红粘层分布。出现深度较浅的红粘层沉积相对较厚。对典型剖面的137Cs和210Pb定年可得,黄河三角洲剖面红粘层沉积的年代在1910s1960s区间内,红粘层多出现于沉积速率发生较为剧烈变化的层次区间,与水动力变化有关。在形貌特征上,典型红粘层平均粒径为6.69±0.79φ、中值粒径为11.6±7.3μm、红度(a*)值为7.5±0.4。(5)黄河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粘土矿物和方解石含量都显着高于其上下黄砂层,而原生矿物如石英和长石的含量则显着低于黄砂层。在常量元素组成上,典型红粘层SiO2为55.6±3.7%、Al2O3为13.5±1.1%、CaO为8.18±1.03%、Fe2O3为5.49±0.83%、MgO为2.83±0.34%、K2O为2.54±0.83%和Na2O为1.34±0.32%。19种微量元素中,红粘层只有Zr和Hf含量显着低于黄砂层,其余微量元素都要显着高于黄砂层。红粘层相对黄砂层具有较高的风化程度,典型红粘层的硅铝率为6.71±1.06。磁学性质上,红粘层的磁学特征参数数值χfd%为8.3±1.7%、χarm为362.7±90.0×10-8 m3/kg、χarm/SIRM为67.1±15.1×10-5 m/A、SIRM/χlf为9.6±1.5×103 A/m和χARM/χlf为6.3±1.0,说明了红粘层中较细的成土性SP/SD颗粒含量较高,对该层磁性增强贡献较大。红粘层和黄砂层土壤胶体间色度和磁学特征差异较小,但粘土矿物和元素组成略有差异。黄河三角洲土壤红粘层是源区温湿气候条件下的高风化物质,经黄河由上游至下游搬运、混合、沉积,在三角洲地区水动力分选而形成。红粘层与黄砂层物源总体上较为相似,但又存在区别,主要是由于不同时期沉积造陆物源不同以及沉积时海相的影响和成陆之后的成壤过程导致不同土层间的地球化学特征差异。(6)黄河三角洲土壤红粘层重金属平均含量是黄砂层的约1.5倍,红粘层中铁锰结合易还原态Pb、Co以及弱酸溶态Cd比例要高于黄砂层,红粘层中重金属的潜在迁移性更强。红粘层是三角洲底层土壤中重要的有机碳、有机氮和无机碳库,红粘层中累积的无机碳可能主要以次生碳酸盐形式存在,具有固碳的能力。红粘层出现的深度和厚度结合黄河尾闾改道时间可推测现代三角洲形成期环境和人类活动变化。黄河三角洲土壤和沉积物的碳氮稳定性同位素分馏特征表明,滨海湿地土壤、菜地土壤、田地(棉田和粮田)土壤、河相沉积物、海湾和深海沉积物是影响区域碳氮循环的6组重要介质,由自然土壤向海洋沉积物过渡,对应了由源区较活跃有机质库向沉积区较稳定有机质库转移的过程。
张云峰[7](2015)在《现代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口启东嘴潮滩沉积特征与物质来源变化》文中提出长江口启东嘴潮滩地处江海交汇处,河海交互作用强烈,潮滩沉积对环境变化高度敏感,人类活动对潮滩环境影响越来越强烈。本文以启东嘴潮滩的柱样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粒度、137Cs比活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粘土矿物等测试,分析了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记录的环境信息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利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粘土矿物组合特征等环境指标进行了物质来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柱样YTJ-1、YTJ-2、YTJ-3主要为粘土质粉砂、粉砂、砂质粉砂;柱样YTJ-4基本为砂。柱样YTJ-1在32.5cm以下、柱样YTJ-2在37.5cm以下和柱样YTJ-3较好地体现了潮滩沉积的自然淤长过程。随着潮滩逐渐淤高,由低潮滩向高潮滩转变,沉积物逐渐变细。在柱样岩芯剖面的下部出现了多个明显变细和变粗的跃层,尤其是YTJ-1在147.5cm、187.5cm、242.5cm 处,YTJ-2 在 142.5cm、162.5cm 处,YTJ-3 在 172.5cm 处,原因可能是潮滩在自然环境下,受到强降雨或风暴潮等极端环境变化的影响。(2)人类活动会使潮滩表现出不同于自然状态下的沉积特征。柱样YTJ-1在深度32.5cm以上出现粗化趋势,原因是在轮作翻种的农业生产活动影响下,细颗粒沉积物组分相对于粗颗粒组分更容易受到雨水的淋失,最终使得沉积物不断变粗。柱样YTJ-2在深度37.5cm以上和柱样YTJ-4表现出粗化的趋,原因是围垦建堤改变了原有的沉积动力特征,水动力环境得到增强,粗颗粒物质因能适应高能环境而得以沉积。根据核素137Cs时标计年,柱样YTJ-3沉积物的平均沉积速率在1963—1986年为2.61cm/a,在1963—2011年为1.82cm/a,在1986—2011年为1.10cm/a。引种互花米草后,互花米草的消波促淤作用显着,但是随着潮滩逐渐淤高,由低潮滩向高潮滩转变,沉积速率逐渐降低,潮滩在整体上经历了一个由快到慢的过程,体现了潮滩发育的一般规律。根据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粘土矿物等多环境指标进行了物源示踪。微量元素除了素Sr、Zr、Hf等少部分元素外,基本遵循“元素粒度控制规律”,使用元素与A丨的比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后,通过富集系数的比较,表明与南黄海物质最接近的元素有9种,占56.3%,其次为长江物质,有6种元素,占37.5%,沉积物受到南黄海物质的影响最为显着。根据微量元素比值Cr/Th和Ti/Nb的散点图,沉积物受到长江和南黄海的共同影响,与长江沉积物的关系密切,南黄海沉积物的影响在不断增强。稀土元素REE总量为178.57μg/g,最接近南黄海物质(170.22μg/g),高于黄河物质(131.56μg/g),低于长江物质(211.10μg/g)。球类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表现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模式,存在明显的Eu负异常。根据REE与LREE/HREE、δEu的散点图,沉积物与南黄海沉积物最为接近。采用LREE/HREE比值计算物源判别函数FD值,黄河、长江、南黄海分别为0.36、0.16、0.07,表明沉积物主要来自南黄海物质的供给。粘土矿物普遍以伊利石为主,为54.11%;其次为绿泥石和蒙脱石,分别为21.30%、16.21%;高岭石最低,为8.37%。粘土矿物有多个组合类型,以“伊利石—绿泥石—蒙脱石—高岭石”和“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脱石”型为主,“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型次之,分别占所有组合类型的37.21%、37.21%、20.93%。伊利石/蒙脱石比值大于8的占30.23%,小于6的占65.12%,介于6—8之间的占4.65%;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的三角端元图显示数据投影点明显地围绕南黄海物质分布,沉积物与南黄海物质的关系最为密切。根据长江北支水道的演化过程,对沉积动力变化进行了阶段划分,第一阶段(1931以前):自然河势调整过程,,河势演变缓慢,水动力以径流作用为主;第二阶段(1931年一 1970年):受洪水造床作用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水动力以径流作用向潮流作用转变。第三阶段(1970后:人类活动对北支的演变占主导作用,涨潮流大于落潮流,净向上输沙,北支趋于淤废。长江口邻近海域的环流系统复杂,对悬沙输移有重要影响。根据相对位置和常年流向,台湾暖流、浙闽沿岸流、长江冲淡水等流系对启东嘴附近潮滩的近岸泥沙搬运和扩散的影响甚微,起决定作用的是苏北沿岸流。在北支沉积动力发生质的变化的同时,苏北沿岸流没有发生变化,流向终年偏南,沿途携带的大量泥沙在启东嘴附近堆积。基于地球化学参数的沉积物端元定量判识方法,对物源进行了定量分析。根据北支的演化过程和地球化学元素的垂向特征,划分为三段,对物源贡献率分别作了定量估算。在1930前沉积物主要来自长江的入海输沙,贡献率为68.1%,随着长江北支的衰退,贡献率逐渐减少,在1930—1972年间为38.5%,到1972年后减少到17.5%。被苏北沿岸流携带向南输运的南黄海物质,贡献率逐渐增加,在1930年前为27.1%,在1930—1972年间为55.6%,到1972年后增加到75.9%,成为启东嘴附近潮滩的主要物质来源。
林鑫[8](2015)在《东天山荒漠戈壁多元素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对比解析》文中提出荒漠戈壁覆盖区因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景观条件,长期以来是地球化学勘查工作的难点之一。随着国内外一些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在该类地区相继被发现,人们逐渐将其视为能够发现巨型隐伏矿床的最具潜力地区之一。因此,发展适宜有效的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成为研究焦点。为避免风成沙与盐磐层的干扰,前人开发了表层粗粒风化岩屑(-4-+20目)与细粒沉积物(-120目)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本文以粗粒级区域化探扫面数据和细粒级深穿透地球化学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数据体系(统计参数特征、多元统计及空间变异分析)、地球化学体系(采样介质、制备与分析、质量控制)与地质体系(区域成矿建造模型、遥感ETM+地貌模型、ASTER数字高程模型)对上述两种方法展开对比研究,以发现各自的数据结构特征与空间分布模式,进而建立荒漠戈壁地球化学调查体系、数据处理及地质解译技术。研究主要获得以下认识:(1)风成沙在大于830μm与小于96μm的粒级中所占比例极低,九成以上风成沙集中于120-830μm,其中最为“活跃”的集中于300μm左右(±100μm)。因此粗粒风化岩屑与细粒沉积物不受风成沙物质的干扰,均为指示地质和成矿作用的有效采样介质。此外,两套方法在高灵敏度与高精度多元素分析方法、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下获取的数据质量可靠且可对比。(2)基本统计参数显示多数元素含量(Ag、Co、Cr、Cu、Mn、Mo、Ni、Pb、Sr、Th、W、 Zn、 Al、Ca、Fe、Mg、K与Na)在粗粒风化岩屑与细粒沉积物中并无明显差异。Au、U、Li、 As与Sb在粗粒岩屑中贫化,而在细粒沉积物中富集,Hg呈相反趋势。主成分分析显示两组数据在与金、铀成矿有关的主成分上有明显差异。代表金成矿主成分中粗粒风化岩屑为Au-As-Sb组合,而细粒沉积物为Au-U-Li-As-Sr-Ca组合;代表铀成矿的U-Mo-Na元素组合仅在细粒沉积物出现。这是由于区域化探仅体现了出露的韧性剪切带型与岩浆热液型金矿成矿,除上述信息外,深穿透同时还涵盖了盆地隐伏Au、U成矿信息。空间变异分析显示所有主成分均在近EW向上空间连续性较好,近SN向上连续性较差,这与区域地质高度吻合。总体上细粒沉积物具有更好的空间连续性,易于在荒漠戈壁覆盖区超低密度-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中发现异常。(3)与基性-超基性元素有关的、与酸性岩浆岩(主要为花岗岩)风化过程有关的主成分的空间分布模式在两组数据中分别呈现了惊人的相似性,其空间分布模式与区域地质建造、地形地貌特征十分吻合。基性-超基性元素(主要为Co, Cr、Ni、Cu、Fe、Mn、Mg与Zn)和酸性岩浆岩风化过程有关的元素(主要为Th、Pb、W、K与U)在粗粒风化岩屑与细粒沉积物中的高度相似指示这些元素在上述两种介质中地球化学继承的稳定性。(4)与金成矿有关的主成分空间分布模式在两种介质中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在基岩出露和半出露区,这两种介质对韧性剪切带型与岩浆热液型金矿成矿建造所表现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一致的。而在烟墩-哈密与鄯善泥质平原覆盖区细粒沉积物还捕获了可能在地气与地下水作用下沿隐伏断裂迁移至地表的深部Au矿化信息,形成两处Au的地球化学省。(5)与盆地砂岩型铀矿有关的主成分(U-Mo-Na)仅存在于细粒级沉积物中,并在烟墩-哈密、鄯善与吐鲁番圈定三处U-Mo地球化学省。水成铀矿成矿理论指示深部U矿化信息可在地下水作用下沿断裂迁移至地表被细粒沉积物吸附。由于吐哈盆地为泥质平原,因此无法采集粗粒岩屑样品。(6)统计参数特征、多元统计分析、空间变异特征与分布模式的剖析指示两组数据具有“既相似,又差异”的特征,细粒沉积物具有比粗粒岩屑更为丰富的地质信息。粗粒岩屑主要是继承了基岩原地物理风化产物,而细粒沉积物不仅继承了原地基岩物理和化学风化产物,还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覆盖层下方迁移上来的成矿元素。因此,粗粒岩屑只含有“浅源”基岩风化信息,细粒沉积物则包含了“浅源”基岩风化与“深源”迁移的双重信息。据此本文建立了荒漠戈壁地球化学样品信息量概念模型,细粒级沉积物具有全景观(盆地、山间覆盖区和基岩出露区)的适用性,但在基岩区信息相对要弱一些;而粗粒岩屑仅适用于基岩出露和半出露区,但信息强度大。经典统计学、多元统计学与地质统计学能够进行有效的数据挖掘,区域地质模型、遥感ETM+地貌模型与ASTER数字高程模型的综合运用可以更好地展现化探数据的地质解译。
姜涛[9](2013)在《黑龙江多宝山铜矿区植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指标研究》文中指出黑龙江多宝山铜矿区位于大兴安岭森林沼泽景观区,为典型的斑岩铜矿。该区为中山地貌,植被发育,岩石露头较少,给找矿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在此种景观条件下应用植物地球化学找矿比较适合。铜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奥陶统铜山组和多宝山组,构成铜矿体的主要围岩。铜矿体受北西向构造、北西向弧形构造和北东-北北东向构造这3个构造控制。伴随着频繁的构造运动,多宝山铜矿区内发育多期次的岩浆活动,主要为海西中期、海西晚期和燕山期岩浆活动,侵入体岩性主要为花岗岩。在岩体接触带发育矿化、蚀变,主要蚀变为青磐岩化、黑云母化、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蚀变与铜成矿关系密切,斑岩铜矿体主要赋存在石英绢云母化蚀变带中,矿石类型为浸染型、细脉浸染型和细网脉型。以多宝山铜矿作为矿区,以多宝山铜矿外围呼玛地区作为对照区,对矿区和对照区分别进行了植物地球化学调查。首先在多宝山地区进行了植物群落样方测量,显示多宝山地区的优势植物为白桦、蒙古栎、落叶松、红松、胡枝子、羊胡子。然后分别对矿区和对照区进行岩石、土壤和优势植物根、茎、叶的样品采集,利用ICP-MS分析方法,对岩石和土壤样品进行Au、Ag、Cu、Pb、Zn、W、Sn、Mo、Bi、As、Hg、Co、Ni等13种元素含量分析。由于Au在植物中的含量低于检测线,对植物样品进行Ag、Cu、Pb、Zn、W、Sn、Mo、Bi、As、Hg、Co、Ni等12种元素含量分析。利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方法对多宝山铜矿区岩石和土壤中Au、Ag、Cu、Pb、Zn、W、Sn、Mo、Bi、As、Hg、Co、Ni等13种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Cu、Au、Ag、Mo、Co、Pb等元素与斑岩铜矿成矿有关,并将Cu、Ag、Mo、Co、Pb等5个元素作为多宝山铜矿植物地球化学研究的指示元素。通过在多宝山铜矿区和对照区分别对优势植物进行Cu、Ag、Mo、Co、Pb等5个元素含量对比分析,发现在矿区指示元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区相应元素的含量,显示与多宝山铜矿成矿有关的元素在植物体内具有一定的积累,能够形成相应元素较明显的异常,表明利用植物地球化学找矿是可行的。通过对不同优势植物中元素含量分析,在多宝山矿区不同植物样品中指示元素含量变化较大,体现出不同植物种属对元素屏障效应不同,因此,在进行植物地球化学调查时选择有效指示植物尤为重要。通过对优势植物指示元素含量分析比较后,认为在多宝山矿区胡枝子、白桦、蒙古栎属于较低屏障植物,可以选作有效指示植物。通过多宝山矿区植物根、茎、叶等器官元素含量分析,Cu、Ag、Mo、Co、Pb等指示元素在植物不同器官元素含量明显不同,反映元素在植物器官中的分配存在差异,表明在进行植物地球化学调查时,应注意有效植物采样部位的选择。在总结吸收系数、屏障系数、衬度系数等植物地球化学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总富集系数和组合衬度系数评价指标,并在多宝山矿区进行实际应用,表明2个评价指标有助于选择主要指示元素和指示植物的有利采样部位。在系统分析吸收系数、屏障系数、衬度系数、总富集系数和组合衬度系数等5个评价指标基础上,认为在多宝山铜矿区以Mo、Pb为主要指示元素,蒙古栎的茎,白桦的茎,胡枝子的根可作为有效指示植物的有利采样部位。通过不同指标的比较,认为总富集系数和组合衬度系数在评价过程中效果更好。
陈三明[10](2012)在《锡矿山锑矿田多元地学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研究》文中提出“世界锑都”湖南锡矿山锑矿田是华南锑矿带最重要的超大型锑矿田,锑储量占世界锑总量的13.8%以上。然而,矿田经过了百余年的开采,多数矿山资源已濒临枯竭。如何在危机矿山及其外围有效地预测靶区,寻找新的、有价值的锑矿床,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针对锡矿山锑矿田的区域地质特征、主要控矿因素、典型矿床特征、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地球物理异常特征和遥感综合异常特征的研究基础上,遴选、归纳出矿田多元地学综合信息找矿因子,建立基于GIS平台的多元地学信息预测模型,借助于证据权重法和弹性BP神经网络两种非线性预测手段对矿田及其外围进行了成矿预测,对圈定的成矿预测靶区进行了筛选和评价,并对其中的飞水岩预测靶区进行了初步的工程验证,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也印证了整套多元地学信息成矿预测体系的合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成果认识有以下三个方面:1.全面整理历史上的所有地学资料,重新分析或补测部分数据,结合野外踏勘及钻探调查,重新厘定成矿机制与成矿规律,获得多个突破传统的新认识。在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从矿田的四个典型矿床中总结出成矿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等成矿地质条件,从而提取找矿标志。经分析得出锡矿山锑矿田与矿化有关的地层主要是上泥盆统佘田桥组的灰岩段(次为砂岩段);矿田基本构造型式为背斜与断层交汇处,深部断裂投影位置至关重要;矿田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蚀变,矿化只限于佘田桥组灰岩段、砂岩段和棋梓桥组灰岩段中的硅化层;锑元素的两性特性决定成矿空间位置主要在氧化带;地磁和重力异常的主要分布于欧家冲和谭家冲之间,延伸在F75大断层下盘;大部分矿点及见矿钻孔出现在地磁高值异常的地带上;结合矿田重力局部低布格异常等多种因素,推断出深部有岩体侵入;Sb、As、Hg等成矿元素化探异常呈面状异常并与已知矿床吻合,且规模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自然重砂异常基本分布在矿田的四大矿床外围,其基底碎屑岩是锡矿山锑矿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区域花岗岩及深部隐伏岩体则提供部分矿质和部分矿化剂,矿质运移的热动力源来自矿田深部地壳上地幔、区域花岗岩和深部隐伏岩体。这些改进的认识与观点是成矿模型预测的基础,也是决定预测结果的关键因子。2.改变传统遥感只注重图像分析的提取方式为“先地质、再天上、再地面”的工作模式,通过遥感综合指标异常的提出,探索中大比例尺度范围危机矿山外围遥感信息提取的机理与适用方法。危机矿山都有相当程度的工作积累,遥感因其宏观上的优势需要回答“找什么”的问题,经过全面的成矿规律分析后寻找成矿赋存环境,发现锡矿山矿床一般的赋存空间平面投影在硅化蚀变带与有氧化环境较强的断裂带交汇处,因此遥感要寻找这种特殊的赋存区段。借助于野外地物波谱仪的测试,并建立典型的遥感地质地球化学剖面进行分析。以ASTER遥感影像为基础,分别从可见~短波红外波段提取铁染异常和烃基、碳酸根异常,以两者相除的结果反映出地球化学指标F1(Sb、As、Hg)/F2(Co、Ni、Cr)的分布,也即是氧化环境的宏观量;从热红外波段提取硅化蚀变异常,然后将氧化环境指数与硅化蚀变异常进行交集运算后得到了研究区的遥感综合指标异常。该异常正是根据锡矿山已知矿床的空间赋存环境特征,利用遥感的宏观性有目标针对性地提取的一种新的遥感异常形式,它不仅目标明确,而且充分挖掘了ASTER的全息信息,同时遥感异常的空间展布形态更加连续和完整。因此,在中大比例尺度预测过程中,探索遥感异常信息的目标提取,减少遥感的不确定性因素,对于危机矿山及其外围的遥感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遥感综合指标异常方法如下式所示:(?)为此还针对研究区的地貌,在遥感信息的恢复与提取中改进了BPH植被抑制法和DEM阴影校正法,增强了阴影处及植被下的地物波谱信息。3.依据锡矿山锑矿田的多元地学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利用证据权重法和弹性BP神经网络两种地质数学的预测手段,进行研究区及其外围的锑矿资源的交叉预测,预测的结果经工程验证证明效果明显。在充分分析锡矿山已知矿床的成矿规律后,从众多地学信息中甄别出12个典型找矿因子,在MapInfo11.0平台上运用证据权重法对矿田及外围进行了成矿预测;同时通过改进弹性BP神经网络的收敛算法并编程,利用改进型的弹性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对研究区同样进行成矿预测;然后将两种方法预测的结果相交分析,圈定出3个Ⅰ级和3个Ⅱ级找矿靶区。其中飞水岩矿床边深部靶区(A1)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应当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工程验证证实了预测的正确性;老矿山矿床边深部靶区(A2)在深部和外围具有进一步的找矿潜力,对童家院以东煌斑岩脉以西和老矿山以北的预测靶区应当重视,特别是52线至82线F75断裂下盘区域,有可能成为锑矿田的第四大成矿中心。实践证明,危机矿山由于历史资料沉淀,专家观点各异,多元信息丰富,必须要借助于GIS的综合地学信息矿产综合预测方法,而且用双手段交叉预测的类似“两只眼睛”的方法更能捕捉到感兴趣目标。同时,在充分研究矿田的成矿规律和赋矿空间特征的基础上,利用ASTER的遥感全息提取方法得到的遥感综合指标异常,具有目标导向且针对性强的遥感信息提取的特点,对中大比例尺度下危机矿山外围及深边部找矿的宏观预测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Trace element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remote-sensing spectral properties in the North Jiangsu oil fiel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race element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remote-sensing spectral properties in the North Jiangsu oil field(论文提纲范文)
(1)东中国海表层有机碳的遥感估算及时空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有机碳的来源概述 |
1.2.2 颗粒有机碳遥感估算 |
1.2.3 溶解有机碳的遥感估算 |
1.2.4 有机碳不同时空尺度的分布特征 |
1.2.5 异常环境对有机碳时空分布的影响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航次实测数据 |
2.2.1 生物地球化学数据 |
2.2.2 光学数据 |
2.3 黄河口固定站点连续观测 |
2.4 遥感影像数据 |
2.5 误差估计 |
2.6 因子分析 |
第三章 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研究区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
3.1.1 现场调查颗粒有机碳及生物-光学参数的分布特征 |
3.1.2 现场调查溶解有机碳和CDOM的分布特征 |
3.1.3 POC和 DOC分布格局及成因 |
3.2 不同海域中POC和 DOC的影响因素 |
3.2.1 POC在长江口、黄海和渤海与各参数的关系 |
3.2.2 DOC和 CDOM在长江口、黄海和渤海与各参数的关系 |
3.3 黄渤海及长江口水团对DOC分布的影响 |
3.3.1 黄渤海及长江口水团分析 |
3.3.2 不同水团控制区域DOC含量的差异 |
3.3.3 水团对DOC分布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颗粒有机碳的遥感估算及时空分布特征 |
4.1 颗粒有机碳遥感估算 |
4.1.1 不同光学特性水体POC与遥感反演代理参数的关系 |
4.1.2 水体光学分类 |
4.1.3 POC遥感反演算法发展 |
4.1.4 POC算法验证 |
4.1.5 POC最优光学代理的选取 |
4.1.6 不同POC反演算法的对比 |
4.2 遥感估算颗粒有机碳的时空分布特征 |
4.2.1 POC日变化的现场和遥感联合观测 |
4.2.2 POC分布特征的日变化 |
4.2.3 POC月分布特征 |
4.2.4 POC季节分布特征 |
4.2.5 POC年际分布特征 |
4.2.6 POC不同时间序列分布成因 |
4.3 小结 |
第五章 溶解有机碳的遥感估算及时空分布特征 |
5.1 溶解有机碳遥感估算 |
5.1.1 溶解有机碳光学代理 |
5.1.2 东中国海溶解有机碳遥感反演 |
5.1.3 GOCI卫星反演DOC及验证 |
5.2 遥感估算溶解有机碳的时空分布特征 |
5.2.1 DOC分布特征的日变化 |
5.2.2 DOC月分布特征 |
5.2.3 DOC季节分布特征 |
5.2.4 DOC年际分布特征 |
5.2.5 DOC不同时间序列分布成因 |
5.3 小结 |
第六章 赤潮和台风对有机碳时空分布影响的遥感分析 |
6.1 赤潮对有机碳时空分布的影响 |
6.1.1 赤潮水体有机碳的遥感估算 |
6.1.2 赤潮水体有机碳日变化成因 |
6.2 台风对有机碳时空分布影响 |
6.2.1 台风“苏力”概况 |
6.2.2 台风期间有机碳的逐日变化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源-汇系统研究现状 |
1.2.2 物源分析研究现状 |
1.2.3 辽河口地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工作量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辽东湾概况 |
2.1.1 气候特征 |
2.1.2 水文特征 |
2.1.3 海底地形地貌 |
2.1.4 入海河流 |
2.1.5 区域地质与地质构造 |
2.2 辽河概况 |
2.2.1 流域概况 |
2.2.2 水系概况 |
2.2.3 气候特征 |
2.2.4 区域水文泥沙特征 |
2.2.5 地质特征 |
2.3 大凌河流域概况 |
2.3.1 流域概况 |
2.3.2 水系概况 |
2.3.3 气候特征 |
2.3.4 区域水文泥沙特征 |
2.3.5 大凌河流域地质构造背景 |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研究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1.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样品 |
3.1.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钻孔沉积物样品 |
3.2 研究方法 |
3.2.1 粒度分析 |
3.2.2 粘土矿物分析 |
3.2.3 碎屑矿物分析 |
3.2.4 粘土混浊水电导率测试 |
3.2.5 元素化学分析 |
3.2.6 ~(210)Pb、~(137)Cs测年 |
3.3 资料收集与处理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4.1 河流表层沉积物特征 |
4.1.1 河流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
4.1.2 河流沉积物粒度特征 |
4.1.3 河流沉积物碎屑矿物特征 |
4.1.4 河流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 柱状样沉积物特征 |
4.2.1 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结果 |
4.2.2 柱状样沉积物粒度特征 |
4.2.3 柱状样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
4.2.4 柱状样沉积物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特征 |
第五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海岸线和河流变迁 |
5.1 明末(公元1600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
5.2 清中期(公元1800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
5.3 清末(公元1880~1909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
5.4 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
5.4.1 1926 年海岸线和河道 |
5.4.2 1933 年海岸线和河道 |
5.4.3 1936 年海岸线和河流 |
5.4.4 1945 年海岸线和河道 |
5.5 60年以来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
5.6 小结 |
第六章 河流沉积物特征的控制因素及物源示踪意义 |
6.1 河流沉积物特征的控制因素 |
6.1.1 流域风化条件 |
6.1.2 物源区母岩类型 |
6.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沉积物的物源示踪 |
6.2.1 河流沉积物粘土矿物示踪标记的稳定性 |
6.2.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物源判别体系 |
6.3 小结 |
第七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过程及控制因素 |
7.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年代学框架 |
7.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沉积环境 |
7.2.1 组合Ⅰ |
7.2.2 组合Ⅱ |
7.2.3 组合Ⅲ |
7.2.4 组合Ⅳ |
7.3 岩心中记录的海岸线和河流信息 |
7.3.1 岩心中海岸线标志面的确定 |
7.3.2 岩心记录的历史海岸线和河流位置 |
7.4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过程 |
7.4.1 阶段Ⅰ(1600~1800 年) |
7.4.2 阶段Ⅱ(1800~1909 年) |
7.4.3 阶段Ⅲ(1909~1956 年) |
7.4.4 阶段Ⅳ(1956 年至今) |
7.5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近现代演化的控制因素 |
7.5.1 河流输沙量 |
7.5.2 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和数量 |
7.6 小结 |
第八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模式及研究模式 |
8.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模式 |
8.2 多河流三角洲的研究模式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钻孔柱状图 |
个人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学术活动 |
(3)青海省滩间山—锡铁山地区金铅锌成矿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区范围与自然地理概况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1 选题来源及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研究区矿产勘查程度及矿床研究现状 |
1.3.2 成矿系统理论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单元 |
2.2 区域地层 |
2.2.1 下元古界达肯大坂岩群(Pt_1DK) |
2.2.2 中元古界沙柳河岩群(Pt_2SL) |
2.2.3 中元古界万洞沟群(Pt_2WD) |
2.2.4 上元古界全吉群(ZQ) |
2.2.5 下古生界 |
2.2.6 上古生界 |
2.2.7 中生界 |
2.2.8 新生界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加里东期侵入岩 |
2.3.2 海西期侵入岩 |
2.3.3 印支期侵入岩 |
2.3.4 火山岩 |
2.4 区域构造 |
2.4.1 褶皱构造 |
2.4.2 断裂构造 |
2.5 地球动力学背景 |
第三章 研究区铅锌金成矿系统的划分 |
3.1 成矿系统划分的原则 |
3.2 研究区成矿系统的划分依据 |
3.2.1 加里东期成岩成矿事件 |
3.2.2 海西期成岩成矿事件 |
3.2.3 印支期成岩成矿事件 |
3.3 加里东期成矿系统 |
3.3.1 早加里东期铅锌(铜)成矿亚系统 |
3.3.2 晚加里东期金成矿亚系统 |
3.4 海西期铅锌(铜)成矿系统 |
3.5 印支期金成矿系统 |
第四章 早加里东期铅锌(铜)成矿亚系统典型矿床剖析 |
4.1 锡铁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
4.1.1 矿区地质概况 |
4.1.2 矿体特征 |
4.1.3 矿石特征 |
4.1.4 围岩蚀变 |
4.1.5 成矿期次 |
4.2 锡铁山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 |
4.2.1 铅同位素 |
4.2.2 硫同位素 |
4.3 锡铁山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
4.3.1 成矿流体来源 |
4.3.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3.3 成矿流体成分 |
4.4 小结 |
第五章 晚加里东期金成矿亚系统典型矿床剖析 |
5.1 青龙沟金矿床地质特征 |
5.1.1 矿区地质概况 |
5.1.2 矿体特征 |
5.1.3 矿石特征 |
5.1.4 围岩蚀变 |
5.1.5 成矿期次 |
5.2 青龙沟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 |
5.2.1 铅同位素 |
5.2.2 硫同位素 |
5.3 青龙沟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
5.3.1 成矿流体来源 |
5.3.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5.3.3 成矿流体成分 |
5.4 小结 |
第六章 印支期金成矿系统典型矿床剖析 |
6.1 滩间山金矿床地质特征 |
6.1.1 矿区地质概况 |
6.1.2 矿体特征 |
6.1.3 矿石特征 |
6.1.4 围岩蚀变 |
6.1.5 成矿期次 |
6.2 滩间山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 |
6.2.1 铅同位素 |
6.2.2 硫同位素 |
6.3 滩间山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
6.3.1 成矿流体来源 |
6.3.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6.3.3 成矿流体成分 |
6.4 小结 |
第七章 成矿系统中相关岩浆岩与成矿 |
7.1 与铅锌矿床有关的加里东期火山岩特征 |
7.1.1 岩石建造 |
7.1.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7.1.3 岩浆岩年代学 |
7.1.4 火山岩源区及成矿构造背景 |
7.1.5 地层层序 |
7.2 与金矿床有关的加里东期-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 |
7.2.1 岩石建造 |
7.2.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7.2.3 侵入岩锆石U-Pb年代学 |
7.2.4 Sr-Nd-Pb-Hf同位素特征 |
7.2.5 岩石成因 |
7.2.6 成岩成矿条件分析 |
7.3 小结 |
第八章 区域成矿系统演化模式及找矿方向 |
8.1 成矿系统的时间演化 |
8.2 成矿系统的空间分布 |
8.3 成矿系统的控矿要素 |
8.3.1 锡铁山铅锌矿床控矿要素 |
8.3.2 滩间山金矿床控矿要素 |
8.4 区域成矿系统演化模式 |
8.5 区域找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
8.5.1 锡铁山式铅锌矿找矿模式 |
8.5.2 滩间山式金矿找矿模式 |
8.5.3 区域找矿方向 |
第九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4)库尔勒香梨叶片和冠层营养元素含量高光谱估算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材料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3章 香梨叶片和冠层光谱特性及营养元素含量变化 |
3.1 结果与分析 |
3.2 讨论 |
3.3 小结 |
第4章 香梨叶片和冠层大量元素含量高光谱估算模型 |
4.1 结果与分析 |
4.2 讨论 |
4.3 小结 |
第5章 香梨叶片和冠层中量元素含量高光谱估算模型 |
5.1 结果与分析 |
5.2 讨论 |
5.3 小结 |
第6章 香梨叶片和冠层微量元素含量高光谱估算模型 |
6.1 结果与分析 |
6.2 讨论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高植被覆盖区铜钼矿遥感植被地球化学特征提取(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及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光谱遥感地质解译研究现状 |
1.2.2 高光谱遥感找矿应用研究现状 |
1.2.3 遥感植被地球化学应用研究现状 |
1.2.4 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1 地层 |
2.1.2 岩浆岩 |
2.1.3 构造 |
2.1.4 矿产概况 |
§2.2 钟腾铜钼矿区 |
2.2.1 地层 |
2.2.2 岩浆岩 |
2.2.3 矿床特征及蚀变类型 |
§2.3 泮池铜钼矿区 |
2.3.1 地层 |
2.3.2 岩浆岩 |
2.3.3 构造 |
2.3.4 围岩蚀变及矿化围岩 |
§2.4 鸡笼山Pb、Zn、Mo异常区 |
2.4.1 岩浆岩 |
2.4.2 矿化特征 |
§2.5 大芹山W、Mo、Sn异常区 |
2.5.1 地层 |
2.5.2 构造 |
2.5.3 岩浆岩 |
§2.6 自然景观与植被群落 |
2.6.1 研究区地理地貌 |
2.6.2 土壤类型 |
2.6.3 植被群落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3.1 遥感影像获取及预处理 |
3.1.1 多光谱数据源及预处理 |
3.1.2 高光谱数据源及预处理 |
§3.2 研究区野外典型地物波谱采集及处理 |
3.2.1 典型地物波谱采集及分析 |
3.2.2 光谱数据库 |
§3.3 地球化学数据采集及分析 |
3.3.1 岩石、土壤及植被样品采集 |
3.3.2 样品处理及元素含量测试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遥感数据及野外植被波谱特征分析 |
§4.1 多光谱数据构造解译及定量分析 |
4.1.1 三维遥感影像构造解译 |
4.1.2 解译标志 |
4.1.3 线性构造分形特征 |
§4.2 野外采集典型植被波谱特征 |
4.2.1 柚树波谱特征 |
4.2.2 芒萁波谱特征 |
4.2.3 乌毛蕨波谱特征 |
4.2.4 茅草波谱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采集样本地球化学特征 |
§5.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2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5.3 植被群落地球化学特征 |
5.3.1 植被金属元素含量分布 |
5.3.2 不同器官金属元素含量分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遥感植被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提取 |
§6.1 找矿有效指示性植被及元素选择 |
6.1.1 判别原则 |
6.1.2 有效指示性植被及元素 |
§6.2 高光谱遥感植被地球化学统计模型 |
6.2.1 实验测试样本选择 |
6.2.2 多元回归分析模型 |
6.2.3 成矿元素含量空间分布定量反演 |
6.2.4 高光谱遥感植物地球化学异常 |
§6.3 遥感植被地球化学综合异常提取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黄河三角洲土壤及其红粘层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黄河三角洲土壤形成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进展 |
1.1 黄河三角洲土壤形成及盐渍化特征研究 |
1.1.1 黄河三角洲土壤形成过程及其理化性质特征 |
1.1.2 黄河三角洲土壤中红粘层研究 |
1.1.3 黄河三角洲滨海土壤盐渍化特征及其改良 |
1.2 黄河三角洲土壤碳氮和污染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
1.2.1 土壤碳氮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1.2.2 土壤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1.3 本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科学意义 |
1.3.1 主要科学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科学意义 |
2 黄河三角洲土壤样品采集、处理与分析 |
2.1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
2.1.1 野外调查与土壤景观描述 |
2.1.2 土壤剖面发生层样品采集 |
2.1.3 土壤剖面高分辨率样品采集 |
2.1.4 土壤及沉积物表层样品采集 |
2.2 土壤样品预处理与实验室分析 |
2.2.1 土壤样品处理与分析 |
2.2.2 数据统计与制图 |
2.3 质量保证(QA)与质量控制(QC) |
2.3.1 采样和制样过程中的QA/QC |
2.3.2 实验室分析过程中的QA/QC |
3 黄河三角洲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和利用研究 |
3.1 黄河三角洲土壤形成与发生发育特征 |
3.1.1 黄河三角洲地质背景 |
3.1.2 黄河与三角洲土壤 |
3.1.3 地形地貌与三角洲土壤 |
3.1.4 气候与三角洲土壤 |
3.1.5 地下水与三角洲土壤 |
3.1.6 植被与三角洲土壤 |
3.1.7 人类活动与三角洲土壤 |
3.2 黄河三角洲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
3.2.1 黄河三角洲主要土壤类型 |
3.2.2 黄河三角洲土壤剖面描述 |
3.2.3 黄河三角洲土壤分布规律 |
3.3 黄河三角洲土壤利用方式及其空间格局 |
3.3.1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方式 |
3.3.2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空间格局 |
3.4 本章小结 |
4 黄河三角洲潮滩到内陆土壤基本性质及养分特征研究 |
4.1 三角洲滩涂土壤的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 |
4.1.1 滩涂表层土壤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 |
4.1.2 滩涂剖面土壤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 |
4.2 三角洲湿地土壤的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 |
4.2.1 湿地表层土壤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 |
4.2.2 湿地剖面土壤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 |
4.3 三角洲农用地土壤的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 |
4.3.1 农用地表层土壤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 |
4.3.2 农用地剖面土壤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 |
4.4 三角洲潮滩到内陆土壤性质的变化特征 |
4.4.1 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变化特征 |
4.4.2 土壤理化性质的利用方式变化特征 |
4.4.3 土壤盐分的变化特征 |
4.4.4 土壤碳氮的变化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黄河三角洲土壤重金属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5.1 三角洲土壤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 |
5.1.1 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与风险评估 |
5.1.2 土壤重金属在典型剖面中的分布及控制因素 |
5.1.3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解析 |
5.2 三角洲土壤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5.2.1 土壤稀土元素的丰度 |
5.2.2 土壤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5.2.3 土壤稀土元素分馏的主控因素 |
5.3 本章小结 |
6 黄河三角洲土壤有机氯农药及石油烃的分布特征研究 |
6.1 三角洲土壤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 |
6.1.1 土壤有机氯农药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 |
6.1.2 土壤有机氯农药来源解析 |
6.1.3 土壤有机氯农药的剖面分布特征 |
6.2 三角洲土壤石油烃的分布特征 |
6.2.1 土壤石油烃的含量与分布 |
6.2.2 土壤石油烃分布的控制因素 |
6.3 本章小结 |
7 黄河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时空分布及形貌特征研究 |
7.1 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时空分布 |
7.1.1 红粘层的空间分布 |
7.1.2 典型剖面红粘层沉积年代 |
7.2 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形貌特征 |
7.2.1 红粘层粒度组成 |
7.2.2 红粘层色度特征 |
7.3 本章小结 |
8 黄河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8.1 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矿物组成 |
8.1.1 红粘层矿物鉴定 |
8.1.2 红粘层铁氧化物性质 |
8.2 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化学组成 |
8.2.1 红粘层元素含量 |
8.2.2 红粘层风化指数 |
8.2.3 红粘层特征元素比值 |
8.3 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磁学特征与磁性矿物 |
8.3.1 常温磁学特征与磁性矿物 |
8.3.2 变温磁学特征与磁性矿物 |
8.4 三角洲土壤红粘层胶体的组成及特征 |
8.4.1 红粘层胶体的色度特征 |
8.4.2 红粘层胶体的矿物组成 |
8.4.3 红粘层胶体的元素特征 |
8.4.4 红粘层胶体的磁学特征 |
8.5 本章小结 |
9 黄河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环境意义 |
9.1 红粘层对三角洲土壤重金属的富集 |
9.1.1 红粘层中土壤重金属的含量 |
9.1.2 红粘层中土壤重金属的化学形态 |
9.1.3 红粘层中重金属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
9.2 红粘层对区域土壤碳氮埋藏的意义 |
9.2.1 黄河三角洲滨海土壤碳氮同位素分馏 |
9.2.2 红粘层中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转化与富集 |
9.2.3 陆海相互作用对黄河三角洲土壤及沉积物碳氮的影响 |
9.3 本章小结 |
10总讨论与主要结论 |
10.1 总讨论 |
10.1.1 黄河三角洲与国内外大河三角洲主要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
10.1.2 黄河三角洲土壤及红粘层演变的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影响探讨 |
10.1.3 黄河三角洲土壤及红粘层对黄河上游及海岸带环境变化的指示 |
10.1.4 陆海相互作用下黄河三角洲土壤与沉积物碳氮循环及其生态环境意义 |
10.1.5 黄河三角洲土壤与区域生态社会格局及陆海统筹的可持续发展 |
10.2 主要结论 |
10.3 本研究的主要特色、创新点 |
10.4 本研究需要改进之处 |
10.5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对照表 |
图题汇总 |
中文图题 |
英文图题 |
表题汇总 |
中文表题 |
英文表题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作者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术交流 |
参加科研项目 |
获得奖励 |
(7)现代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口启东嘴潮滩沉积特征与物质来源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粉砂淤泥质潮滩研究进展 |
1.2.2 沉积物物源示踪研究进展 |
1.2.3 人类活动对潮滩的影响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质背景与沉积地貌 |
2.2 水动力条件 |
2.3 潮滩资源与开发利用 |
2.3.1 潮滩环境特征 |
2.3.2 围垦开发利用 |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实验分析 |
3.1 样品采集 |
3.2 实验分析 |
3.2.1 粒度分析 |
3.2.2 测年分析 |
3.2.3 元素分析 |
3.2.4 矿物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沉积物岩芯与粒度特征 |
4.1.1 粒度分级和参数计算 |
4.1.2 沉积物岩芯特征 |
4.1.3 沉积物粒度特征 |
4.1.4 小结 |
4.2 核素~(137)Cs时标与沉积速率 |
4.2.1 放射性核素~(137)Cs时标计年原理 |
4.2.2 放射性核素137Cs沉积速率计算 |
4.2.3 潮滩现代沉积速率 |
4.2.4 小结 |
4.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1 微量元素丰度特征 |
4.3.2 微量元素相关分析 |
4.3.3 微量元素组合特征 |
4.3.4 小结 |
4.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1 稀土元素总量特征 |
4.4.2 稀土元素分馏特征 |
4.4.3 δCe和δEu异常特征 |
4.4.4 稀土元素相关分析 |
4.4.5 小结 |
4.5 粘土矿物分布特征 |
4.5.1 粘土矿物鉴定与含量计算 |
4.5.2 粘土矿物类型与组合特征 |
4.5.3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5.1 沉积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
5.1.1 人类活动对粒度特征的影响 |
5.1.2 人类活动对沉积速率的影响 |
5.1.3 小结 |
5.2 环境指标的物源示踪 |
5.2.1 微量元素的物源指示意义 |
5.2.2 稀土元素的物源指示意义 |
5.2.3 粘土矿物的物源指示意义 |
5.2.4 物源示踪的结果比较 |
5.2.5 小结 |
5.3 沉积动力环境与物源定量分析 |
5.3.1 北支沉积动力变化与阶段划分 |
5.3.2 邻近海域环流系统与沿岸输沙 |
5.3.3 沉积物质来源定量分析 |
5.3.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东天山荒漠戈壁多元素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对比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荒漠戈壁区域地球化学勘查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与成矿 |
第一节 地层 |
第二节 区域构造 |
第三节 岩浆岩 |
第四节 构造演化与成矿 |
第五节 成矿建造与典型矿床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荒漠戈壁覆盖区特征 |
第一节 荒漠戈壁自然地理 |
第二节 Landsat ETM+遥感地貌模型 |
第三节 ASTER数字高程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天山区域地球化学勘查 |
第一节 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 |
第二节 深穿透地球化学调查与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区域地球化学数据特征 |
第一节 数据预处理 |
第二节 统计分布概述 |
第三节 多元统计特征 |
第四节 空间结构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区域地球化学空间分布模式 |
第一节 基性-超基性元素 |
第二节 酸性岩浆岩风化 |
第三节 金成矿作用 |
第四节 盆地隐伏铀成矿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荒漠戈壁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讨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旳学术论文 |
(9)黑龙江多宝山铜矿区植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植物地球化学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 植物地球化学勘查在矿产勘查中应用现状 |
1.3 植物地球化学勘查主要的影响因素 |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
第2章 多宝山铜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地层 |
2.3 岩浆活动 |
2.4 控矿构造特征 |
2.5 矿化蚀变及地球化学特征 |
2.6 矿石、脉石物质成分 |
第3章 样品采集和测试方法 |
3.1 样品分布和采集 |
3.2 测试方法 |
3.3 数据处理 |
第4章 植物地球化学特征 |
4.1 矿区与对照区植物元素分布特征 |
4.1.1 矿区与对照区蒙古栎中元素分布特征 |
4.1.2 矿区与对照区白桦中元素分布特征 |
4.1.3 矿区与对照区落叶松中元素分布特征 |
4.1.4 矿区与对照区红松中元素分布特征 |
4.1.5 矿区与对照区胡枝子中元素分布特征 |
4.1.6 矿区与对照区羊胡子草中元素分布特征 |
4.2 不同植物种属元素的含量特征 |
4.3 植物体内不同器官元素的含量特征 |
4.3.1 不同器官中 Cu 元素的含量特征 |
4.3.2 不同器官中 Ag 元素的含量特征 |
4.3.3 不同器官中 Mo 元素的含量特征 |
4.3.4 不同器官中 Co 元素的含量特征 |
4.3.5 不同器官中 Pb 元素的含量特征 |
第5章 植物地球化学找矿指标 |
5.1 吸收系数 |
5.2 屏障系数 |
5.3 衬度系数 |
5.4 总富集系数 |
5.5 组合衬度系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锡矿山锑矿田多元地学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2 依托项目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1 锡矿山锑矿田找矿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外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条件和试验条件 |
1.3.3 工作量及技术路线 |
1.4 研究成果与创新认识 |
1.4.1 主要研究成果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1.5 论文整体格局 |
第2章 湘中区域地质及锑矿田地质 |
2.1 区域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层 |
2.2.1 元古代 |
2.2.2 古生代 |
2.2.3 中新生代 |
2.3 区域构造 |
2.3.1 基底隆起与坳陷 |
2.3.2 基底构造的主要特征 |
2.3.3 盖层的构造特征 |
2.3.4 深大断裂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 |
2.5.1 内生金属矿产 |
2.5.2 外生矿产 |
2.5.3 矿产分布与地质构造演化 |
2.6 锡矿山锑矿田地质特征 |
2.6.1 矿田地层 |
2.6.2 矿田构造 |
2.6.3 矿田岩浆岩—煌斑岩脉 |
2.6.4 围岩蚀变—硅化 |
2.7 锡矿山锑矿田主要矿物及分布特征 |
2.7.1 矿石特征 |
2.7.2 矿床类型 |
2.8 锡矿山锑矿田矿点分布规律 |
2.9 锡矿山锑矿田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2.9.1 飞水岩矿床 |
2.9.2 老矿山矿床 |
2.9.3 童家院矿床 |
2.9.4 物华矿床 |
2.10 本章小结 |
第3章 锑矿田成矿机制、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分析 |
3.1 锑元素的物性及地球化学行为 |
3.2 锑矿的成矿机制剖析 |
3.2.1 锑矿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 |
3.2.2 关于成矿物质来源的分析 |
3.2.3 构造成矿控矿作用 |
3.3 成矿规律研究 |
3.3.1 地层岩性对成矿的制约 |
3.3.2 地质构造主导成矿 |
3.3.3 岩浆活动提供成矿热动力 |
3.4 成矿模式分析 |
3.4.1 成矿物质来源 |
3.4.2 成矿构造 |
3.4.3 容矿地层 |
3.4.4 “两肩挑”成矿模式 |
3.5 综合找矿标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地质及物化探找矿信息提取研究 |
4.1 地质找矿信息提取 |
4.1.1 成矿与地层的关系 |
4.1.2 成矿与构造的关系 |
4.1.3 成矿与岩浆岩的关系 |
4.2 地球物理找矿信息提取 |
4.2.1 地磁异常特征 |
4.2.2 重力异常特征 |
4.3 地球化学找矿信息提取 |
4.3.1 区域地球化学场分布特点 |
4.3.2 矿田地球化学原生晕异常特征 |
4.3.3 矿田自然重砂异常特征 |
4.3.4 矿田地球化学场的地质意义及异常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遥感综合指标信息的提取研究 |
5.1 遥感光谱特征提取的地质学机理 |
5.1.1 岩石和矿物光谱特征产生的机理 |
5.1.2 离子基团在 ASTER 波段范围的表征 |
5.2 遥感异常信息的提取方法 |
5.2.1 主成分分析法及最大噪声组分变换法 |
5.2.2 基于光谱知识模型和地质统计特征的识别技术 |
5.2.3 光谱连续统去除及光谱匹配识别 |
5.3 研究区反射光谱的遥感地质地球化学剖面模型 |
5.3.1 野外基础地物波谱数据的反射辐射数据测试 |
5.3.2 岩石和矿物样品的反射光谱数据预处理 |
5.3.3 寻找研究区反射光谱变换的方法 |
5.3.4 岩石和矿物样本的光谱特征峰信息提取 |
5.3.5 研究区地球化学元素的聚类分析 |
5.3.6 地球化学元素变量的因子分析 |
5.3.7 地球化学元素的偏相关分析 |
5.3.8 锑元素的数据统计及分布特征分析 |
5.3.9 光谱特征参量与地球化学指标之间的关联分析 |
5.3.10 遥感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剖面 |
5.4 研究区 ASTER 可见~短波红外遥感信息提取 |
5.4.1 ASTER 遥感影像的比较优势与特点 |
5.4.2 研究区岩石和矿物光谱特性及信息提取的机理 |
5.4.3 ASTER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
5.4.4 ASTER 遥感影像的阴影修正及信息恢复 |
5.4.5 ASTER 遥感影像的植被抑制 |
5.4.6 ASTER 遥感影像的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 |
5.4.7 锡矿山地球化学指标及遥感找矿指数的研究 |
5.5 研究区 ASTER 热红外遥感信息的提取 |
5.5.1 整体思路与流程 |
5.5.2 热红外遥感信息提取的机理 |
5.5.3 研究区 SiO2分布的半定量反演模型 |
5.5.4 研究区硅化蚀变信息的提取及分析 |
5.6 研究区矿化蚀变信息及遥感综合指标的提取 |
5.6.1 SWIR 波段的主成分分析及整体分析 |
5.6.2 铁染蚀变异常信息的提取 |
5.6.3 羟基基团及碳酸根基团矿物簇蚀变异常 |
5.6.4 遥感综合指标异常 |
5.7 研究区线环构造信息的遥感提取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弹性 BP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理论方法及算法实现 |
6.1 基本 BP 神经网络 |
6.1.1 基本 BP 神经网络的原理 |
6.1.2 基本 BP 神经网络算法结构的描述 |
6.1.3 基本 BP 神经网络算法 |
6.1.4 基本 BP 神经网络训练 |
6.1.5 基本 BP 神经网络算法的程序实现过程 |
6.2 基本 BP 神经网络算法的局限及两项改进 |
6.2.1 使用动量法修正 BP 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点和 S 函数的饱和区间 |
6.2.2 调整自适应学习速率η解决 BP 收敛缓慢仿真时间长的问题 |
6.3 弹性 BP 神经网络算法及程序 |
6.3.1 以弹性 BP 神经网络实现基本 BP 算法的改进 |
6.3.2 弹性 BP 神经网络改进算法程序界面 |
6.3.3 弹性 BP 神经网络改进算法程序的收敛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锡矿山锑矿田多元地学综合信息成矿预测 |
7.1 多元地学综合信息找矿预测模型 |
7.1.1 多元地学综合信息找矿预测模型的构成要素 |
7.1.2 锡矿山锑矿田多元地学综合信息找矿预测模型 |
7.2 研究区基于证据权重法的成矿预测 |
7.2.1 证据权重法的原理与算法 |
7.2.2 研究区地质统计单元的划分方案 |
7.2.3 多元地学信息证据因子的遴选 |
7.2.4 基于 Mapinfo11.0 的证据权重图层编制 |
7.2.5 研究区地学信息证据权重因子分布及分析 |
7.2.6 研究区证据权重法的多元地学信息找矿预测模型 |
7.3 研究区基于弹性 BP 神经网络法的成矿预测 |
7.3.1 预测单元格的划分及训练目标的确定 |
7.3.2 弹性 BP 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 |
7.4 多元地学信息综合找矿靶区的圈定 |
7.5 找矿预测靶区的地质依据剖析及评价 |
7.5.1 飞水岩矿床边深部靶区(A1)及预测依据 |
7.5.2 老矿山矿床边深部靶区(A2)及预测依据 |
7.5.3 童家院矿床边深部靶区(A3)及预测依据 |
7.5.4 槐花岭靶区(B1)及预测依据 |
7.5.5 贯场里靶区(B2) 及预测依据 |
7.5.6 谭家冲靶区(B3)及预测依据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建议 |
8.1 主要结论与成果 |
8.2 靶区工程初步验证 |
8.3 存在问题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习期间主持或参与的项目 |
博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着作 |
博士学习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论文图表索引 |
四、Trace element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remote-sensing spectral properties in the North Jiangsu oil field(论文参考文献)
- [1]东中国海表层有机碳的遥感估算及时空分布研究[D]. 魏小岛. 华东师范大学, 2019
- [2]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D]. 刘大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3]青海省滩间山—锡铁山地区金铅锌成矿系统[D]. 戴荔果.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4]库尔勒香梨叶片和冠层营养元素含量高光谱估算模型[D]. 李园. 新疆农业大学, 2018
- [5]高植被覆盖区铜钼矿遥感植被地球化学特征提取[D]. 吕程.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 [6]黄河三角洲土壤及其红粘层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意义[D]. 李远.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6(08)
- [7]现代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口启东嘴潮滩沉积特征与物质来源变化[D]. 张云峰. 南京大学, 2015(04)
- [8]东天山荒漠戈壁多元素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对比解析[D]. 林鑫.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5(08)
- [9]黑龙江多宝山铜矿区植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指标研究[D]. 姜涛. 吉林大学, 2013(09)
- [10]锡矿山锑矿田多元地学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研究[D]. 陈三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