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肠易激综合征65例诊断治疗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燕[1](2021)在《古今泄泻医案要素及诊疗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泄泻是指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可见于现代西医中的多种疾病,如功能性腹泻、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肠结核等。本病是一种常见的脾胃病证,以夏秋两季最为多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功能性腹泻在中国的发病率显着高于亚洲其他地区[1]。虽不至危及生命,但由于其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的特点使之成为困扰。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发展随之而来的压力以及饮食结构、生存环境的变化,本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传统中医对泄泻的认识和治疗都有较长的历史,且疗效显着。中医医案是医家记录中医临床诊疗过程的重要载体,其不仅真实记录与医疗活动密切相关的理、法、方、药等内容,还反映了医家理论、临床各方面的知识以及思维活动,因此医案信息采集全面十分重要。本研究以古今泄泻医案为数据基础,以数据挖掘的方法,对泄泻医案及结构进行挖掘分析,制作《泄泻中医医案采集表》服务于临床与科研,同时对泄泻古今诊疗规律进行挖掘,以期为中医泄泻临床诊疗提供参考。1.研究目的本研究欲从古今泄泻医案入手,提取泄泻医案的采集要素,对比古今泄泻医案采集要素的变化,互为补充,设计泄泻医案要素采集表,指导中医科研泄泻病的医案信息采集以及辨证诊疗;通过采集表要素构建结构化的古代泄泻医案数据库、现代名医泄泻医案数据库,完善古今医案云平台;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挖掘诊疗规律;探索中医医案的应用方法,为基于中医医案的知识发现提供方法借鉴。2.研究内容及方法(1)文献调研,纳排医案通过文献调研,阅读,归纳总结,探讨泄泻的源流,了解泄泻的研究现状、以及当前数据的基本情况,通过咨询中医临床专家,明确医案的筛选范围;结合文献调研结果、专家反馈意见,确定医案的纳入排除标准。(2)古今医案中泄泻医案结构及要素挖掘与对比将筛选后的泄泻古今医案预处理,利用OCR识别和医案拆分软件提取医案中的结构与要素,通过频数统计的方法,将分类规范后的要素信息进行简单统计,同时采用复杂网络分析,对每一部分信息内部和各部分信息之间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对比古今泄泻医案结构与要素的变化。(3)制作《泄泻中医医案采集表》通过古今医案中泄泻医案结构及要素研究的结果,设计泄泻医案要素采集表。通过专家咨询的方法,来验证要素采集表的科学性、合理性。(4)建立泄泻医案数据库根据采集表结构将医案要素内容进行提取,并进行术语规范化处理,建立结构化古代泄泻医案数据库和结构化现代名医泄泻医案数据库。(5)古今医案泄泻诊疗规律挖掘及对比利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支持向量机、复杂网络等方法对古今泄泻医案症-证-方-药等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得出古今泄泻诊疗规律及其变化。3.研究结果(1)泄泻医案数据筛选结果共获得古代泄泻医案共796案,994诊次。其中清代医案630案,共781诊次;明代医案146案,共185诊次;宋金元时期医案20案,共28诊次。获得现代医案共466案,1094诊次。最终获得泄泻医案1262案,共计2088诊次。医案来源共涉及古籍126本,名医工作室20家,现代医案书籍16本,民国名医及现代国家级名医209位。(2)泄泻医案要素及结构挖掘结果通过复杂网络分析,发现泄泻医案结构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泄泻医案核心结构排序为刻下症、治疗信息、一般信息、诊断信息、发病情况、脉象、疾病分析、舌象、主诉、病变过程、疗效信息11项;次核心结构排序为诊疗经过、望诊、治疗分析、西医检查、既往史、指纹、闻诊7项。通过对首诊与复诊核心结构进行分析发现,首诊核心结构与总体核心结构较为相似;复诊医案结构更重视疗效信息,而首诊医案则更重视诊断信息、发病情况等信息的采集。通过对古代与现代泄泻医案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古代泄泻医案首诊结构分布较为松散,现代医案结构则较为紧密。从核心结构内容上来看,古今首诊医案都十分重视刻下症与治疗信息,此外,古代泄泻医案首诊更重视诊断信息、疾病分析、一般信息、主诉、疗效信息等,现代泄泻医案首诊更重视一般信息、发病情况、舌象、诊断信息、病变过程。古代泄泻医案的复诊核心结构与现代泄泻医案的复诊核心结构较为相似。通过频数统计与复杂网络分析得到古今泄泻医案中共包含97个要素,仅有前一半要素在网络中联系紧密,其余要素均联系松散。其中初诊涉及要素74个,复诊涉及要素44个。通过复杂网络对古今泄泻医案首诊与复诊核心要素进行分析发现,古今泄泻医案首诊核心要素为大便情况、性别、方剂组成、年龄、脉象内容、脘腹症状、治法、姓名、中医疾病诊断、主诉、剂量及煎服方法、舌苔、病情病机分析、中医证候诊断、病变过程、就诊时间、本诊次疗效信息、方剂名称、既往用药及效果、饮食20项;古今泄泻医案复诊的核心要素为前诊次疗效信息、前诊次症状变化、剂量及煎服方法、前诊次处方加减、舌苔、脉象内容、就诊时间、舌质、治法、本诊次疗效信息、方剂名称、效方不变、善后治疗信息、随访情况14项。通过复杂网络比较古代与现代泄泻医案核心素发现,古代与现代泄泻首诊医案的核心要素有一定差别,在首诊医案核心要素的排序上,古代医案更重视主要症状要素、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病情病机的分析,以叙事的形式书写医案,而现代医家则更重视医案的完整性,对患者基本信息要素的采集更加全面,但欠缺对医案重要要素的突出。在首诊医案核心要素的内容上,古代医案核心要素几乎囊括了现代医案核心要素的内容,仅中医证候诊断及舌苔两项为现代核心要素独有。通过对古今泄泻医案四诊相关要素进行分析,共统计到四诊要素32个,此32个要素在医案中联系较为紧密。古今泄泻医案四诊相关要素核心要素共15项,分别为大便情况、脘腹症状、脉象、舌苔、舌质、饮食、口中不适、精神意识、寒热情况、小便情况、睡眠、面色、四肢症状、形体、头胸症状,这些是泄泻医案四诊中最重要的要素,其他四诊要素为辅助核心要素之用。(3)古今泄泻医案采集表研究结果经过整理将古今泄泻医案中出现的97个要素分别归属到21个医案结构中。完成了《泄泻中医医案采集表》的设计,此表符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且可突出泄泻医案的特点。(4)古今泄泻医案诊疗规律研究结果为避免每个医案诊次数不同而使结果偏倚,以下结果均为首诊医案数据挖掘结果。现代泄泻患者纳入情况为年龄以40-49岁为最多,性别为男女1.5:1。以情志不舒(94)、饮食不当(88)为最常见病因。现代泄泻医案的症状较多,以大便情况为例,共有44个症状词,包括大便次数多、大便稀溏、腹泻、夹黏液等。常见以大便次数多(292)为最多。常见舌质以舌淡(124)、舌红(62)为最多。常见舌苔有苔腻(121)、苔薄白(93)为最多。脉象以脉细(183)、脉弦(145)为最多,同时非常重视左右手寸、关、尺的采集。常用处方以痛泻要方(37)为最多。高频中药有茯苓(236)、陈皮(205)、党参(153)、甘草(150)、白术(141)、炒白术(140)、白芍(140)、炙甘草(137)、木香(126)、砂仁(84)、山药(76)等。药物四气以温(1487)、平(1218)为主;五味以甘(2101)、辛(1990)、苦(1734)为主;归经以脾(3095)、胃(2007)为主。常用药对有茯苓-陈皮(121)、党参-茯苓(92)等;常用核心处方是以痛泻要方、四君子汤为基础加减的。现代泄泻医案中证型统计结果得包括肝气乘脾、湿热蕴肠、脾肾阳虚、脾胃虚弱、脾虚湿滞、气阴两虚、寒热错杂、脾虚湿热、寒湿困脾、饮食停滞、气滞血瘀、肾阳亏虚、暑湿证、浊毒内蕴、肺气虚、心神失养、风寒泄、阳明腑实证在内的18种证型。对高频证型与症状进行支持向量机学习分类,计算出泄泻高频证型的诊断特征性症状,如肝气乘脾(胁痛胀满、肛门坠胀等)、湿热蕴肠(大便臭秽、大便黏腻、夹黏液等)、脾虚湿滞(恶心、嗳气、头晕)、脾肾阳虚(心悸、腰部酸痛、小便频数)、脾胃虚弱(汗多、呕吐、面色白),其中对脾虚湿滞证的高权重症状计算准确率相对较低。对证型的核心方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得到:肝气乘脾证核心处方以痛泻药方为基础加减;湿热蕴肠证核心处方以四苓散等为基础加减;脾肾阳虚证以四神丸等为基础加减;脾胃虚弱证、脾虚湿滞证核心处方以参苓白术散为基础加减;气阴两虚证核心处方以四君子汤、生脉散为基础加减组成。古代泄泻发病患者纳入情况为年龄以女性多见,年龄多集中在0-9岁。常见的症状有腹泻(588)、纳呆(165)、腹痛(165)、发热(96)等。病因以外感邪气为最多见。舌象记录较少,脉象重视记录左右手寸、关、尺脉。常用高频中药包括茯苓(339)、白术(264)、陈皮(234)、人参(221)、甘草(180)、泽泻(165)、厚朴(135)、炙甘草(115)、木香(101)等。药物四气以温(1730)、平(1142)为主;五味以辛(1986)、苦(1658)为主;归经为脾(3504)、肺(2363)、胃(2114)、肾(1608)为主。常用药对有茯苓-白术(179)、白术-人参(143)等。核心处方是以补中益气汤、五苓散为基础加减组成。其中明代泄泻医案治疗常用高频药物有白术(100)、茯苓(99)、人参(88)、甘草(85)、陈皮(51)、升麻(36)、泽泻(34)等。药物四气以温(392)、平(272)、微温(169)为主;五味以甘(635)、辛(481)、苦(384)为主;归经以脾(891)、肺(568)、胃(484)、肾(407)为主。明代泄泻医案核心处方是以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香连丸等为基础加减而成。清代泄泻医案治疗常用高频药物有茯苓(282)、陈皮(177)、白术(156)、泽泻(129)、人参(128)、厚朴(119)、炙甘草(98)等。药物四气以温(1289)、平(852)为主;五味以辛(1448)、苦(1232)为主;归经以脾(2538)、肺(1738)、胃(1577)、肾(1176)为主。清代泄泻医案核心处方是以四君子汤为基础加味而成。4.研究结论(1)本研究形成了泄泻医案的21个结构,93个要素。其中首诊包括10项核心结构;20项核心要素。复诊包括8项核心结构;14项核心要素。(2)古今泄泻结构研究结论在泄泻医案首诊与复诊的结构对比中,首诊重视对泄泻发病过程的记录患者一般信息的采集,复诊重视对前一诊次疗效的记录。在古代与现代泄泻医案结构的对比中,历代在临床实际泄泻医案书写过程都重视框架性,主要是对泄泻临床发病过程的真实记录、治疗方法以及临床医生对疾病诊疗思路的总结和归纳。具有较强的传承性。古代泄泻医案结构以叙述病情与分析病情相结合为特点,医案结构较为松散,对诊次的划分不明显,但将望闻问切四诊贯彻的更为彻底,体现中医特色。现代泄泻医案结构更为紧密,但仅对问诊的重视程度较高,对医案分析部分不够重视。应该对医案结构按照其重要性进行分层管理,在采集临床泄泻病历时灵活运用。(3)古今泄泻要素研究结论泄泻医案要素整体之间的紧密度不高,这与不同医家的书写习惯有关。复杂网络分析可以体现不同要素在医案中的重要程度;泄泻医案20项核心要素及其排序使泄泻医案区别于其他疾病医案,具有特异性,故复杂网络的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疾病要素的研究。在古今泄泻医案要素的对比中,现代医家更重视医案要素的完整程度,但欠缺对中要要素的突出强调,古代医案则更加全面有重点的采集与泄泻病直接相关的要素。古代泄泻医案重病机分析而轻证候诊断,现代则相反。现代泄泻医案相较于古代更重视舌诊这一要素。(4)泄泻中医医案采集表结论通过对古今泄泻医案首诊与复诊医案结构与要素分别进行复杂网路分析,可以得到泄泻医案的结构与要素特征,从而制定符合泄泻临床实际的《泄泻中医医案采集表》。(5)现代泄泻医案研究结论在纳入的466则现代泄泻医案中患者以中年及男性为主;病因以情志不舒、饮食不当为主;证候以脾虚肝郁为主,舌脉特征明显;治疗以健脾疏肝为主,辅以疏风、化湿;证型变化多端,以复合证型为主,要全面考察;通过支持向量机可以发现各常见证型的高权重症状;肝气乘脾证治以调和肝脾,健脾化湿;湿热蕴肠证治以清热利湿,理气健脾;脾肾阳虚证治以温肾健脾,补中益气;脾胃虚弱、脾虚湿滞证治以健脾利湿、理气、温经;气阴两虚证治以补气养阴,标本兼治。(6)古代泄泻医案研究结论在纳入的796则古代泄泻医案中患者以女性及儿童为主;病因以外感邪气为主,暑邪致病最多;发病以脾胃受病明显,兼见肝、肺受病;治疗重视脾、肺、胃、肾,以散邪化湿为特点;明代泄泻治疗治法多样,以温补为主;而清代泄泻治疗则以健脾为主,兼顾清热利湿。
宋雄[2](2021)在《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以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的运用,探讨其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通过检测患者内脏敏感性、血清5羟色胺(5-HT)浓度,探讨其治疗的可能性机制,进一步丰富中医外治法联合内治法协同治疗IBS-D的临床理论,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的12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予口服马来酸曲美汀布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丁艾脐贴丸外敷和加味资生颗粒内服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同为8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病情严重程度(IBS-SSS)、内脏敏感指数(VSI)、肛管直肠感觉性指标(包括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血清5-HT浓度及安全性指标。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在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疗效对比: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症状总积分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症状总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症状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的积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IBS-SSS积分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IBS-SSS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IBS-SSS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的积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IBS-SSS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VSI积分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VSI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VSI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的积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VSI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肛管直肠感觉性指标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均较本组治疗前的阈值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血清5-HT浓度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血清5-HT浓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血清5-HT浓度均较本组治疗前的浓度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血清5-HT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安全性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现象。结论:1.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能显着改善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减轻病情严重程度,临床疗效佳,安全可靠。2.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能够降低IBS-D患者的内脏高敏感性。
袁亚利[3](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对IBS-D(肝郁脾虚证)的用药规律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复方治疗肝郁脾虚证IBS-D的用药规律,挖掘得出核心组方,并通过网络药理学进一步明确该核心组方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现有文献数据库中所有中药复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证IBS-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搜集具有明显疗效的中药复方,将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建立数据库并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通过数据挖掘版块中的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对纳入的方剂进行用药频数统计,并分析得出核心组方。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分别找到核心组方中每一味中药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对应的蛋白质靶点,通过蛋白质数据库(Uniprot)对所有靶点进行规范化处理,将所得靶点与从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中检索所得的疾病基因靶点取交集,交集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PPI后得到蛋白相互作用关系最密切的靶点,利用所得靶点筛选找到药物治疗疾病发挥作用最核心的活性成分,通过Sytoscape软件对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的相互作用进行可视化处理,通过关系网络中dgree值的大小,得出药物发挥作用最核心的活性成分以及药物作用于疾病最核心的靶点。并将STRING数据库导出的核心靶点导入Metascape平台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得到目标基因靶点的主要作用途径。结果:①共检索得到122篇符合要求的文献,包含122首中药复方,132味中药。通过对药物使用频次分析,使用次数最多的前五位中药分别为:防风、陈皮、茯苓、白芍、柴胡。所有中药中平性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温性、微寒及微温。药味以甘味为主,辛味、苦味、酸味、淡味次之。药物归经以脾经为主,其次为肺经、肝经、胃经。经数据挖掘得到的核心组方共包括7味中药,分别为柴胡、防风、陈皮、白芍、白术、茯苓、党参。②核心组方发挥关键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汉黄芩素、川陈皮素及β-谷甾醇等。发挥作用的核心靶点主要为PTGS2、JUN、TNF、PTGS1、TP53、ESR1、AKT1等。参与调控的信号通路包括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1、在肝郁脾虚证IBS-D的治疗中,当重视祛风胜湿之防风的巨大作用,风邪可能与IBS-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组方用药时当在疏肝健脾之品中酌加驱散风邪之药。2、治疗肝郁脾虚证IBS-D在组方用药时当以性平、味甘之品为主,酌加温性、微寒之药平调寒热,辛味、苦味之品行散燥湿,不应使用大寒大热之品。归经多以脾经为主,肺经、肝经、胃经次之。3、经数据挖掘,中医药复方治疗肝郁脾虚证IBS-D的核心组方为柴胡、防风、陈皮、白芍、白术、茯苓、党参。4、核心组方包含多种活性成分,可以对疾病的多个靶点进行调控,参与激活多条信号通路进而发挥治疗肝郁脾虚证IBS-D的疗效。5、核心组方治疗肝郁脾虚证IBS-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肠道低度炎症、调节肠黏膜通透性、保护和修复肠黏膜屏障、调节胃肠动力、改善内脏高敏感性、调节肠道微生态、调节脑-肠轴紊乱以及调控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
俞帆[4](2021)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常见证候与焦虑抑郁关系的探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索IBS-D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进一步分析IBS-D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及胃肠道感染病史、不良饮食习惯等其他因素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南京市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SPSS25.0软件统计处理,对IBS-D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中医证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总结规律。结果:1.中医证型分布:114例IBS-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肝郁脾虚证(35.1%)>脾虚湿盛证(30.7%)>脾胃湿热证(20.2%)>脾肾阳虚证(7.9%)>寒热错杂证(6.1%)。2.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肝郁脾虚证患者HAMD、HAMA评分明显高于脾胃湿热证(P<0.05)和脾虚湿盛证(P<0.05)患者;不同焦虑状态的IBS-D患者在中医证型分布上具有显着差异(P<0.05),不同抑郁状态的IBS-D患者在中医证型分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IBS-D肝郁脾虚证与焦虑状态相关。3.中医证型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不同性别、HP感染情况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的IBS-D患者在中医证型分布上存在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吸烟饮酒史、胃肠道感染及不良饮食习惯在中医证型分布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IBS-D肝郁脾虚证和重度病情相关,脾虚湿盛证和重度病情负相关,脾胃湿热证与HP感染史相关。4.IBS-D焦虑抑郁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重度病情合并抑郁的患者显着多于中度病情(P<0.0167);中度病情合并焦虑的患者显着多于轻度病情(P<0.0167),重度病情合并焦虑的患者显着多于轻度病情(P<0.0167),中度病情合并焦虑的患者显着多于重度病情(P<0.0167)。结论:1.IBS-D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评分有关,肝郁脾虚证患者的总体HAMD评分、HAMA评分高于脾胃湿热证及脾虚湿盛证;IBS-D中医证型分布与焦虑状态有关,与抑郁状态无关,其中合并焦虑状态的IBS-D患者易表现为肝郁脾虚证。2.IBS-D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HP感染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其中病情严重程度为重度的IBS-D患者易表现为肝郁脾虚证,很少表现为脾虚湿盛证,提示中医辨证对IBS-D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预测价值。合并HP感染史的IBS-D患者易表现为脾胃湿热证。3.IBS-D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与病情严重程度也存在一定关联,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倾向于表现出较重的症状。
赵琪[5](2020)在《火龙灸联合久泻方治疗脾肾阳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火龙灸联合久泻方治疗脾肾阳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旨在通过临床对照研究,评估火龙灸联合久泻方治疗脾肾阳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并探讨其对炎性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潍坊市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脾肾阳虚IBS-D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片口服治疗;治疗组予以火龙灸联合久泻方治疗。两组进行连续2周的治疗。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积分,并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血清IL-6、IL-8进行检测。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腹泻、腹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倦怠乏力、不思饮食症状的改善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对照组对畏寒肢冷、腰膝酸软、不思饮食症状改善不明显(P>0.05);在腹痛症状的改善上,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2)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积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IBS-SSS量表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IBS-SSS量表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3)血清炎性因子: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4)临床疗效:基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6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基于IBS-SSS量表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5)安全性: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火龙灸联合久泻方治疗脾肾阳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较匹维溴铵疗效更显着,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2)火龙灸联合久泻方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该方法安全可行,在临床治疗中可进一步应用、推广。
周悦[6](2020)在《隔药灸脐法治疗IBS-D患者microRNA的表达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隔药灸脐法对IBS-D患者miRNA的调控作用,阐释该疗法在miRNA层次上的部分靶位点群,为隔药灸脐法治疗IBS-D提供基因表达调控方面的证据,从RNA层次揭示中医针灸治疗疾病的部分现代科学内涵。方法:1.以纳入的20例IBS-D患者为隔药灸脐组,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检测隔药灸脐组治疗前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miRNA的差异表达谱。2.给予纳入的IBS-D患者隔药灸脐法治疗,每周1次,每次2小时,4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共计8次。通过IBS-SSS量表评价隔药灸脐组疗效,检测隔药灸脐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外周血中miRNA的差异表达谱。3.利用miRWalk3.0数据库和miRDB6.0数据库对表达差异的miRNAs进行靶基因预测,取两个数据库的交集,之后对靶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以得到生物功能聚类注释信息。4.利用RT-PCR法检测表达差异的miRNAs在20例IBS-D患者、1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表达量,以验证芯片筛选结果,探究隔药灸脐法对IBS-D患者miRNA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1.芯片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BS-D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有5个miRNAs表达差异显着,其中hsa-let-7b-5p、hsa-miR-19b-3p、hsa-miR-20a-5p、hsa-miR-1246表达下调,miRNABright Corner30表达上调;与治疗前相比,IBS-D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有5个miRNAs表达差异显着,分别为hsa-let-7b-5p、hsa-miR-19b-3p、hsa-miR-20a-5p、hsa-miR-16-5p、hsa-miR-630,且均为表达上调。2.患者通过隔药灸脐法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IBS-SSS评分由治疗前236.85±49.24分降为95.90±37.05分,前后对比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率为90.00%。3.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隔药灸脐组治疗前/正常对照组的靶基因为387个,隔药灸脐组治疗后/治疗前的靶基因为487个,之后对预测出的靶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发现这些靶基因功能主要与细胞粘附、神经系统发育、RNA转录后基因沉默、miRNA介导的翻译抑制、钙离子结合、GTP酶的固定、电压门控钠通道活性、催乳素信号通路、神经营养因子生成信号通路等相关。4.RT-PCR结果显示隔药灸脐法治疗后相比治疗前可上调hsa-let-7b-5p、hsa-miR-19b-3p、hsa-miR-20a-5p的表达(P<0.05)。结论:1.IBS-D患者治疗前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外周血中miRNA表达差异显着,为miRNA可能作为IBS-D诊断和治疗靶点提供了数据支持。2.隔药灸脐法治疗IBS-D疗效显着。3.隔药灸脐法可能通过上调hsa-let-7b-5p、hsa-miR-19b-3p、hsa-miR-20a-5p的表达而达到治疗效果,为隔药灸脐法治疗IBS-D提供了基因表达调控方面的证据。
董星[7](2020)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理中汤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IBS-D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理中汤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IBS-D的临床疗效。并阐明IBS-D的中医发病机制和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理中汤的立方意义,为临床治疗该病开拓新的思路及治疗方向。方法:将纳入标准的62例脾肾阳虚型IBS-D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各脱落1例患者,即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饭后口服。治疗组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理中汤,每日1剂,开水冲服,分早晚2次饭后服用。两组患者均行4周治疗,患者每周就诊1次,可根据病情改善情况,适当调整给药剂量。治疗前后,对患者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IBS-SSS量表、IBS-QOL量表、安全性、复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评估。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4周、6周、8周的随访,观察受试者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1、整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3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有效率86.7%;对照组治愈1例,显效5例,有效13例,有效率63.3%;治疗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总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3、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各单项症状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单项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对照组在主症腹痛、腹胀、大便溏烂及次症纳差、倦怠乏力方面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其余症状无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间对比显示,在治疗次症纳差、倦怠乏力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主症腹痛、大便溏烂、形寒肢冷及次症腰膝酸软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显着(P<0.01)。4、IBS-SSS症状严重程度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IBS-SSS量表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显示对照组量表总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总积分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病情严重程度改善显着(P<0.01)。5、IBS-QOL生活质量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IBS-QOL量表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量表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改善显着(P<0.01)。6、安全性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安全性比较相同,整体用药安全可靠。7、复发率比较: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痊愈、显效、有效患者进行2周、4周、6周的随访。治疗组共随访26例,对照组共随访19例。2周时,治疗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3.8%,对照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15.8%,两组复发人数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4周时,治疗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11.5%,对照组复发7例,复发率为36.8%;6周时,治疗组复发5例,复发率为19.2%,对照组复发9例,复发率为47.4%,即4周、6周时两组复发人数比较显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结束后,2周时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相同,4周、6周时治疗组复发人数比对照组低。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理中汤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IBS-D患者,在症状改善、临床疗效方面,以及生活质量IBS症状严重程度改善方面均优于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同时,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理中汤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IBS-D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整体用药安全。证明了中医经典结合辨证论治治疗该病的优势,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谭明佳[8](2020)在《84例儿童慢性腹泻病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儿童慢性腹泻病临床特征、病因及合并症等,总结目前诊治过程中的难点,为临床诊治慢性腹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9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住院主要诊断为慢性腹泻病患儿的完整临床资料,利用SPSS 22.0及Excel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84例慢性腹泻患儿,男性占62例(73.8%),女性22例(26.2%),男女比例2.8:1。78.6%(66/84例)的患儿在1岁内起病。慢性腹泻患儿常见主要病因为食物蛋白诱导的直肠结肠炎(38/84例,45.2%)、抗生素相关性腹泻(10/84例,11.9%)、食物蛋白诱导的肠病(6/84例,7.1%)、炎症性肠病(5/84例,6.0%)。前五位最常见合并症为呼吸道感染(49/84例,58.3%)、营养不良(31/84例,36.9%)、贫血(28/84例,33.3%)、脱水(16/84例,19.0%)、电解质紊乱(8/84例,9.5%)。粪便检查提示本组7/66例(10.6%)伴有粪便还原糖试验阳性,53/57例(93.0%)伴有菌群失调。血常规提示21/84例(25.0%)患儿伴有血小板增高症。结论:慢性腹泻患儿最常见于婴幼儿,特别是男婴。病因以食物蛋白诱导的直肠结肠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食物蛋白诱导的肠病、炎症性肠病最常见,多合并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贫血。
吴师贤[9](2020)在《温肠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罗马Ⅳ标准评价温肠方治疗IBS-D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索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观察组予自拟“温肠方”煎服治疗,对照组予匹维溴铵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主要终点指标:通过腹痛数字等级量表及布里斯托粪便性状量表对两组治疗2、4周后腹痛腹泻应答率进行评估;次要终点指标:应用IBS-SSS量表及中医证候疗效评分表等对治疗前后的总体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进行评价。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粪便检查及隐血等安全性指标,记录不良事件,评价温肠方治疗IBS-D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本研究纳入90例患者,共82例完成了临床观察并纳入统计,观察组脱落4例,对照组脱落4例,总脱落率为8.89%。2.腹痛腹泻应答率: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有34名患者(82.93%)获得腹泻应答、34名患者(82.93%)满足腹痛强度应答,对照组有26名患者(63.41%)获得腹泻应答、25名患者(60.98%)满足腹痛强度应答,观察组腹痛/腹泻应答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满足任一主要终点指标的比例高于治疗2周时(P<0.05);同时,接受温肠方治疗的患者治疗4周腹痛/腹泻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3.总体疗效:应用IBS-SSS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总体症状改善程度,观察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82.94%,对照组总有效率63.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0.24%,明显优于对照组60.98%(P<0.01)。4.两组治疗前后WBC、NE%、HBC、PLT、TBIL、ALT、AST、ALP、BUN、Cr等安全性指标未见异常,相较后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粪便常规检查(除便形外)、大便隐血试验均未见异常,心电图未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变。结论温肠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疗效显着,可有效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改善脾肾阳虚证候,缓解患者整体病情,安全性良好。
徐炅[10](2020)在《敦煌《灸经图》艾灸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敦煌《灸经图》艾灸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通过与传统艾炷灸相比较,观察敦煌《灸经图》艾灸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的作用,验证并发掘其临床实用价值。为敦煌医学针灸相关文献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96例诊断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治疗组加用敦煌《灸经图》艾灸法,对照组加用传统艾炷灸。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均采用中医证候积分表、IBS症状尺度表(IBS-SSS)、Bristol粪便性状积分及IBS生活质量问卷(IBS-QOL)进行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评估,并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及积分的结果,评价敦煌《灸经图》艾灸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1.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中医症状:经统计学检验,治疗前两组中医各症状程度分级结果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主症在排便次数上无差异(P>0.05),腹胀腹痛、排便性状方面则存在显着差异(P<0.05);两组中医症状次症在改善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及倦怠乏力方面具有显着差异(P<0.01);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医症状总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IBS-SSS量表、IBS-QOL量表: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IBS-SSS量表评分均显着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BS-QOL积分,结果表明在改善患者心境恶劣、行为障碍、自体意象、健康担忧、进食逃避、性行为6个维度情况上治疗组较对照组评分提高,具有可比性(P<0.05),但两组在社会功能、关系拓展维度的改善情况上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积分,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安全性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各检查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异常。不良反应:对照组中1名患者出现轻微恶心,该反应持续2h后消失;治疗组1例患者背部大肠俞穴处有大约3mm×2mm水泡,3天后水泡自行消退,以上2例均未对后续治疗产生影响。结论:1.敦煌《灸经图》艾灸法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与传统艾炷灸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疗法均能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水平,但敦煌《灸经图》艾灸法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疗效更优。2.与传统艾炷灸相比,敦煌《灸经图》艾灸法灸量大,效力强,其特色鲜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二、肠易激综合征65例诊断治疗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肠易激综合征65例诊断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古今泄泻医案要素及诊疗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泄泻的概念 |
2. 泄泻的源流 |
3. 泄泻现代概念 |
4. 泄泻研究现状 |
5. 基于医案的泄泻研究现状 |
5.1 总结专家本人或总结他人经验并举验案 |
5.2 阅读医案并总结归纳 |
5.3 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总结泄泻辨治规律 |
6. 中医医案要素研究现状 |
6.1 医案证候要素分析 |
6.2 医案要素规范化研究 |
7. 泄泻中医诊疗规律研究现状 |
8. 小结 |
第一部分 泄泻医案要素表研究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1.1 古代泄泻医案数据来源 |
3.1.2 现代名医泄泻医案数据来源 |
3.1.3 数据检索 |
3.2 数据纳入排除标准 |
3.2.1 现代泄泻医案纳入及排除标准 |
3.2.2 古代泄泻医案纳入及排除标准 |
3.3 泄泻医案结构及要素名称规范标准 |
3.4 泄泻医案结构及要素的抽取方法 |
3.5 泄泻医案结构及要素数据挖掘方法 |
3.5.1 描述性统计 |
3.5.2 复杂网络分析 |
4. 研究结果及结果分析 |
4.1 一般情况 |
4.2 泄泻医案结构分析结果 |
4.2.1 泄泻医案结构总体分布情况 |
4.2.2 泄泻医案核心结构分析结果 |
4.2.3 泄泻医案首诊与复诊核心结构比较分析结果 |
4.2.4 古今泄泻医案核心结构比较分析结果 |
4.3 泄泻医案要素分析结果 |
4.3.1 泄泻医案要素总体分布情况 |
4.3.2 泄泻医案核心要素分析结果 |
4.3.3 古今泄泻医案核心要素比较分析结果 |
4.3.4 泄泻四诊相关要素分析结果 |
5 泄泻医案要素采集表 |
5.1 古今泄泻医案结构及要素汇总表结果 |
5.2 泄泻医案要素采集表制订结果 |
第二部分 泄泻诊疗规律研究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医案要素内容提取及数据库构建 |
3.3 数据规范 |
3.3.1 古代泄泻医案术语规范 |
3.3.2 现代泄泻医案术语规范 |
3.4 泄泻古今医案诊疗规律数据挖掘方法 |
3.4.1 描述性统计 |
3.4.2 相关关系分析 |
3.4.3 支持向量机分析 |
3.4.4 复杂网络分析 |
4. 研究结果及结果分析 |
4.1 现代泄泻医案诊疗规律研究结果及分析 |
4.1.1 现代泄泻医案综合分析 |
4.1.2 现代泄泻医案分证型分析 |
4.2 古代泄泻医案诊疗规律研究结果及分析 |
4.2.1 古代(宋、金、元、明、清)泄泻医案综合分析结果 |
4.2.2 明代泄泻医案分析结果 |
4.2.3 清代泄泻医案分析结果 |
4.3 泄泻古今诊疗规律一览表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古今泄泻医案结构及要素分析讨论 |
1.1 古今泄泻医案结构的特点 |
1.2 古今泄泻医案要素的特点 |
1.3 古今泄泻医案四诊相关要素的特点 |
1.4 泄泻医案要素采集表的研究讨论 |
2. 古今泄泻诊疗规律分析讨论 |
2.1 现代泄泻诊疗规律 |
2.1.1 病因——以情志不舒、饮食不当为主 |
2.1.2 证候特点——以脾虚肝郁为主,舌脉特征明显 |
2.1.3 治疗特点——健脾疏肝为主,辅以疏风、化湿 |
2.1.4 分证治疗特点 |
2.2 古代泄泻诊疗规律 |
2.2.1 病因——外感邪气为主,以暑邪最为常见 |
2.2.2 证候特点——以脾胃受病明显,兼见肺受病 |
2.2.3 治疗特点——重视脾、肺、胃、肾,以散邪化湿为特点 |
2.2.4 明代泄泻医案治疗特点——治法多样,以温补为主 |
2.2.5 清代泄泻医案治疗特点——健脾为主、兼顾清热利湿 |
2.3 古今泄泻诊疗规律对比 |
2.3.1 现代以情志不舒为主因,古代以感受外邪为主因 |
2.3.2 现代以肝郁脾虚证候多见,古代以脾胃证候多见 |
2.3.3 现代治疗以健脾疏肝为主,古代以散邪化湿为特点 |
第四部分 结论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2)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西医对IBS-D的研究概况 |
1.1 IBS-D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
1.2 IBS-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1.3 IBS-D的治疗 |
2 中医对IBS-D的研究概况 |
2.1 中医病名认识 |
2.2 IBS-D的中医病因 |
2.3 IBS-D的中医病机 |
2.4 IBS-D中医诊断标准 |
2.5 IBS-D的中医药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脱落标准 |
2.7 中止标准 |
2.8 脱落及中止病例处理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治疗方法 |
3.3 观察指标 |
4 疗效判定标准 |
5 统计学方法 |
6 研究结果 |
6.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
6.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
6.3 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对比 |
6.4 两组IBS-SSS积分对比 |
6.5 两组VSI积分对比 |
6.6 两组肛管直肠感觉性指标对比 |
6.7 两组血清5-HT浓度对比 |
6.8 安全性对比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治法组方分析方解 |
2.1 外治方 |
2.2 内服方 |
3 对照药物解析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治疗前分析 |
4.2 治疗后结果分析 |
5 问题与展望 |
5.1 不足之处 |
5.2 未来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基于数据挖掘对IBS-D(肝郁脾虚证)的用药规律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肠易激综合征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发病机制 |
2 治疗进展 |
3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
2 中医治疗 |
3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对IBS-D (肝郁脾虚证)的用药规律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资料与方法 |
1 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
2 文献选择标准 |
3 原始资料数据库建立 |
4 数据统计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1 药物使用频次统计 |
2 药物四气统计 |
3 药物五味统计 |
4 药物归经统计 |
5 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
6 药物复杂网络分析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三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核心组方对IBS-D(肝郁脾虚证)的机制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资料与方法 |
1 核心组方主要化学成分及基因靶点预测 |
2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已知基因靶点预测 |
3 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的构建 |
4 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 |
三、结果 |
1 药物主要化学成分及基因靶点预测 |
2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已知基因靶点预测 |
3 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构建 |
4 GO富集分析 |
5 KEGG信号通路分析 |
四、讨论 |
五、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4)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常见证候与焦虑抑郁关系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1.1 流行病学 |
1.2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
1.3.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
2. 中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
2.1 病名及溯源 |
2.2 病因病机 |
2.3 辨证分型 |
3.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型与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
3.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型与心理状态的关系 |
3.2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型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病例选择 |
3.1 西医诊断标准 |
3.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3.3 纳入标准 |
3.4 排除标准 |
4. 观察量表 |
4.1 IBS-D患者一般情况及证候调查表 |
4.2 IBS-D病情严重程度调查表(IBS symptom severity scale,IBS-SSS) |
4.3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 |
4.4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 |
5. 统计方法 |
6. 研究结果 |
6.1 一般资料分布情况 |
6.2 焦虑抑郁情况 |
6.3 中医证型分布 |
6.4 IBS-D中医证型分布与焦虑抑郁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
6.5 IBS-D中医证型与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6.6 焦虑、抑郁与病情严重程度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关于实验设计方案 |
1.1 病种的选择 |
1.2 量表的选择 |
2. 统计结果分析 |
2.1 一般资料分析 |
2.2 IBS-D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分析 |
2.3 IBS-D的证型分布情况研究 |
2.4 IBS-D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2.5 IBS-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焦虑抑郁 |
3. 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附表4 |
附表5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火龙灸联合久泻方治疗脾肾阳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疗程 |
3 观察指标 |
3.1 中医证候积分 |
3.2 症状严重程度评分(IBS-SSS) |
3.3 炎性因子指标 |
3.4 安全性指标 |
4 疗效判定标准 |
4.1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4.2 IBS-SSS量表疗效判定标准 |
5 不良反应 |
6 统计学分析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临床一般资料分析 |
1.1 性别比较 |
1.2 年龄比较 |
1.3 病程分布比较 |
2 治疗结果统计 |
2.1 两组中医证候单项积分比较 |
2.2 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2.3 两组IBS-SSS量表积分比较 |
2.4 两组炎性因子(IL-6、IL-8)指标比较 |
2.5 疗效比较 |
2.6 两组治疗期间安全性观察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IBS-D脾肾阳虚证型的认识 |
2 久泻方的组方分析 |
2.1 久泻方组成 |
2.2 久泻方方解 |
2.3 久泻方中单味药现代药理研究 |
3 火龙灸的应用依据 |
4 肠道炎症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性 |
5 研究结果与理论依据结合分析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6)隔药灸脐法治疗IBS-D患者microRNA的表达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试者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及样本量 |
2.2 操作方法 |
2.3 血样采集 |
2.4 Agilent miRNA芯片实验 |
2.5 差异miRNAs的 RT-PCR法验证 |
2.6 观察项目 |
2.7 疗效评价 |
2.8 数据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的统计分析 |
3.2 miRNAs芯片检测结果 |
3.3 差异miRNAs的 RT-PCR结果 |
讨论 |
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1.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 |
1.2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西医研究进展 |
2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与miRNAs异常表达及相关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
3 隔药灸脐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试验结果分析 |
4 隔药灸脐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探讨 |
4.1 隔药灸脐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理论依据探讨 |
4.2 隔药灸脐法治疗IBS-D患者miRNAs的表达调控机制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近十年隔药灸法治疗 IBS-D 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7)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理中汤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IBS-D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西医的认识 |
1.1 流行病学 |
1.2 西医病因病机 |
1.3 西医治疗方案 |
2、中医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IBS-D中医辨证分型 |
2.3 中医治疗IBS-D方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病例来源 |
2、病例选择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辨证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脱落标准 |
2.7 中止标准 |
3、研究方法 |
3.1 病例分组 |
3.2 治疗药物 |
4、疗效观察标准 |
4.1 中医症状积分 |
4.2 中医证候疗效 |
4.3 IBS-SSS评分表 |
4.4 IBS-QOL评分表 |
4.5 复发率计算 |
4.6 安全性评价 |
5、统计学分析 |
6、结果 |
6.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6.2 整体疗效比较 |
6.3 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
6.4 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
6.5 IBS-SSS量表积分比较 |
6.6 IBS-QOL量表积分比较 |
6.7 安全性比较 |
6.8 两组复发率比较 |
7、讨论 |
7.1 导师对脾肾阳虚型IBS-D的认识 |
7.2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理中汤的立意 |
7.3 方解分析 |
7.4 药物现代研究 |
7.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84例儿童慢性腹泻病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临床特征 |
2.3 检查结果 |
2.4 病因分析 |
2.5 合并症分析 |
3 讨论 |
3.1 临床特征 |
3.2 检查结果 |
3.3 病因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的文章目录 |
(9)温肠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理论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IBS-D的认识 |
1.1 病名、病位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IBS-D的相关研究 |
2.1 概述 |
2.2 流行病学调查 |
2.3 发病机制研究 |
2.4 治疗 |
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1.1 病例来源 |
1.2 分组方法 |
2 病例筛选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 |
2.5 病例脱落标准 |
2.6 中止研究标准 |
2.7 脱落及中止病例处理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类型 |
3.2 病例样本估算 |
3.3 治疗方法 |
4 观察指标 |
4.1 疗效性观察指标 |
4.2 安全性观察指标 |
4.3 疗效判定标准 |
4.4 安全性判定标准 |
5 伦理要求 |
6 试验质量控制 |
7 统计方法 |
8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
2 一般资料及基线资料可比性分析 |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 |
3 疗效比较 |
3.1 两组腹痛腹泻应答率比较 |
3.2 IBS-SSS疗效比较 |
3.3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4 安全性比较 |
讨论 |
1 课题设计思路 |
1.1 新标准,新挑战 |
1.2 温肠方立方思路 |
1.3 对照药物的选择 |
1.4 观察指标和量表选择 |
1.5 疗程及观察时点设定 |
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2.1 可比性分析 |
2.2 疗效分析 |
2.3 安全性分析 |
3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敦煌《灸经图》艾灸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
1.4 剔除标准、脱落标准 |
2 试验方案 |
2.1 研究设计与随机方法 |
2.2 试验方法 |
3 疗效评价 |
3.1 中医症状积分评价标准 |
3.2 中医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
3.3 中医证候总疗效评价标准 |
3.4 IBS症状尺度表(IBS-SSS)、IBS生活质量问卷(IBS-QOL)评价标准 |
4 安全性评价 |
5 统计学处理与质量控制 |
6 研究结果 |
6.1 病例完成情况 |
6.2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6.3 中医症状疗效评价结果 |
6.4 中医证候总疗效评价结果 |
6.5 IBS-QOL量表评价结果 |
6.6 IBS-SSS量表评价结果 |
6.7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辨证分型确立依据 |
2 施术范围选择依据 |
3 艾灸的治疗作用 |
4 研究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病例信息表 |
附录2 脾肾阳虚型泄泻常见症状分级量化表 |
附录3 IBS-SSS量表 |
附录4 IBS-QOL生活质量问卷 |
附录5 Bristol粪便性状分型图 |
附录6 知情同意书 |
附录7 敦煌灸法治疗图片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肠易激综合征65例诊断治疗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古今泄泻医案要素及诊疗规律研究[D]. 黄燕.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D]. 宋雄.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基于数据挖掘对IBS-D(肝郁脾虚证)的用药规律及机制研究[D]. 袁亚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常见证候与焦虑抑郁关系的探索研究[D]. 俞帆.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火龙灸联合久泻方治疗脾肾阳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赵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隔药灸脐法治疗IBS-D患者microRNA的表达调控机制研究[D]. 周悦.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理中汤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IBS-D的临床研究[D]. 董星.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84例儿童慢性腹泻病临床分析[D]. 谭明佳.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9]温肠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吴师贤.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敦煌《灸经图》艾灸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D]. 徐炅.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