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嘌醇致严重药疹死亡一例

别嘌醇致严重药疹死亡一例

一、别嘌呤醇致严重药疹死亡一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刘甜[1](2019)在《728例住院药疹患者临床特征回顾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住院药疹患者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药疹患者早期实验室指标的特点、重症药疹危险因素及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探寻对重症药疹诊断、治疗及预后有判断作用的生物学标记,并分析入院早期药疹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同一种药物所致药疹患者的中医症候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2.6.1-2017.9.30来我院皮肤科住院的药疹患者的病例资料,运用Excel表对患者年龄、性别、皮疹类型、中医辨证分型、早期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D-Dimer、总IgE、凝血功能、体液免疫、细胞因子、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进行数据统计。采用SPSS24.0软件包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28例药疹患者基本情况分析728例药疹患者的男女性别之比为1:1.54,重症药疹与非重症药疹两组间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8.249,P=0.004);重症药疹患者年龄范围为486岁,非重症药疹患者年龄范围为294岁,两组药疹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4>0.05)。非重症药疹患者中按疹型分布由高至低前三位依次为发疹型药疹、荨麻疹及血管性水肿型、多型红斑型,重症药疹患者则为AGEP、SJS、DRESS。重症药疹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明显高于非重症药疹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224、-9.004,P值均为0.000)。AGEP、SJS、ED、DRESS四型药疹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药疹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比较分析药疹患者以伴发发热、黏膜损害最常见。重症药疹中发热比例最高为TEN(100%),其次为DRESS(86.7%),出现黏膜损害比例最高的为SJS(100%)。入院早期重症药疹患者血常规中异常指标比例最高的为白细胞,占56.0%,其次为单核细胞,占55.2%。进一步统计学分析可知,入院早期血常规检查中重症药疹患者WBC、N%、N、M和NLR均高于非重症药疹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HGB、PLT、L、EOS和PLR两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重症药疹患者经过治疗后RBC、HGB、N%、NLR、PLR较入院时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L则较入院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N、M、EOS较入院时变化不明显(P>0.05)。非重症药疹患者经过治疗后RBC、HGB、PLR较入院时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PLT、N、L、M较入院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OS、NLR较入院时变化不明显。经入院治疗后,重症药疹患者WBC、N较非重症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HGB、PLT、N%、L、M、EOS、NLR、PLR则无明显差别(P>0.05)。重症药疹患者与非重症药疹患者尿常规隐血阳性者分别占11.1%和12.8%,尿蛋白阳性者分别占19.8%和11.1%,大便隐血阳性者分别占11.9%和5.6%。入院早期药疹患者的肝酶中AST升高比例大于ALT,且重症药疹高于非重症药疹。进一步统计学分析可知入院早期重症药疹患者ALT、AST、γ-GT、ALP较非重症药疹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药疹患者的TP、ALB、DBIL、IBIL较非重症药疹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O、TBIL、TBA两者无明显差别(P>0.05)。肾功能异常以BUN升高为主,重症药疹29例,非重症药疹55例。进一步统计学分析可知入院早期重症药疹与非重症药疹患者的BUN、Cr、Ccr、UA值无明显差异(P>0.05)。心肌酶谱检查中重症药疹患者异常比例最高的为LDH(56.9%),非重症药疹患者以HBDH最多(81.6%)。进一步分析可得,入院早期重症药疹患者LDH、HBDH、CK-MB较非重症药疹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CK值则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早期重症药疹患者钾、钙降低分别有32例(27.8%)及29例(23.3%),非重症药疹患者为132例(22.1%)及105例(17.6%)。进一步统计可知入院早期重症药疹患者钠、氯值均低于非重症药疹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的钾、钙、磷、镁则无明显差别(P>0.05)。入院早期药疹患者的D-Dimer、CRP、ESR、PCT、GLU、ASO及总IgE中,重症药疹患者CRP异常比例最高(89.6%),其次是D-Dimer(88.4%);非重症药疹患者则是D-Dimer异常比例最高(82.3%),其次为CRP(65.9%)。进一步分析结果示重症药疹患者CRP、PCT较非重症药疹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药疹患者D-Dimer、ESR、GLU、ASO、总IgE与非重症药疹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早期药疹患者凝血功能中异常比例较高的分别为FDP、ATⅢ、FIB,进一步分析结果示重症药疹患者PT、INR值较非重症药疹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FIB、APTT、PT、FDP、ATⅢ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体液免疫功能中重症药疹IgM降低率为100%,非重症药疹以C3降低比例最高。细胞因子检测中TNF-α异常升高比例最高,重症药疹为100%,非重症药疹为95.2%。进一步分析示入院早期重症药疹患者的IgG、IgM明显低于非重症药疹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C3、C4、IL-6、IL-8、IL-10、IL-1β、TNF-α无明显差别。重症药疹与非重症药疹患者均存在一定比例的细菌、病毒感染,但感染与药疹发生的先后顺序及机制不清。重症药疹早期实验室检查结果中异常比例由高至低前三位IgM、TNF-α、CRP,非重症药疹依次为TNF-α、D-Dimer、HBDH。重症药疹与非重症药疹间WBC、N%、N、M、EOS、NLR、ALT、AST、TP、ALB、γ-GT、ALP、钠、氯、LDH、HBDH、CK-MB、CRP、PCT、PT、INR、IgG、Ig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实验室结果异常指标回归分析及相关性研究Logistic回归表明M、EOS、CK-MB、INR、PCT为重症药疹患者的危险因素,而ALB、IgG、IgM为重症药疹患者的保护因素。对药疹患者早期实验室检查中WBC、N、L、M、EOS、NLR、PLR、PCT、ESR、CRP、D-Dimer行Spe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示药疹患者的血常规中多指标与CRP、ESR、D-Dimer间存在着相关性,而PCT与其他指标间无显着相关性,为相对独立指标。4.重症药疹患者早期实验室检查对5种不同类型重症药疹早期实验室检查指标中WBC、N、L、M、EOS、ALT、AST、BUN、Cr、ESR、CRP、PCT、D-Dimer、TNF-α、IL-10及分泌物培养等统计分析示AGEP指标异常比例最高的是TNF-α,其次为CRP;SJS异常比例最高为TNF-α、D-Dimer,其次为CRP;ED异常比例最高的是D-Dimer、TNF-α、IL-10,其次为CRP;DRESS中异常比例最高的为TNF-α、IL-10,其次为CRP;TEN中异常比例最高的指标为D-Dimer,其次为L和CRP。五种重症药疹组间比较示SJS患者的电解质中镁(0.89±0.09)高于AGEP患者(0.83±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0.05),余指标间无明显差异。五种重症药疹患者血常规结果分析可知N、M、EOS升高以轻度升高为主,L则以降低为主。AGEP、SJS患者以N升高为主,ED、DRESS以M升高为主,TEN患者以L降低为主。L降低患者住院天数明显高于N升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07,P=0.021),余组间无明显差异。五种重症药疹患者血常规部分指标联合分析可知,重症药疹患者中N升高同时伴M升高最多,其次为M升高伴EOS升高。AGEP与SJS患者N升高同时伴M升高最多,ED患者与DRESS患者N升高同时伴M升高与M升高同时伴EOS升高最多。对药疹患者的实验室指标WBC、N%、N、M、EOS、NLR、CK-MB、CRP、PCT、INR、IgG、IgM指标的诊断能力进一步分析可知,CK-MB的AUC最大,可信度最高,其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600和0.887。其次为PCT和M。EOS的AUC=0.525,P=0.369>0.05,可信度低。4.药疹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728例药疹患者中医证型中以热毒壅阻证最多,重症药疹及非重症药疹患者均以热毒壅阻证最多。187例单一药物引起药疹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前三位为热毒壅阻型(72例)、风热蕴肤型(59例)及风寒外束型(26例)。其中中成药、解热镇痛类、抗癫痫药、抗痛风药、林可霉素类及其他药物所致药疹以热毒壅阻型最多,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硝基呋喃类药物所致药疹中风热蕴肤型最多。结论1.728例药疹患者的男女性别之比为1:1.54。非重症药疹患者发疹型药疹最多,重症药疹患者AGEP最多。2.重症药疹中以发热和黏膜损害最常见,TEN患者发热比例最高,SJS患者黏膜损害比例最高。重症药疹早期实验室检查结果中异常比例由高至低前三位IgM、TNF-α、CRP,非重症药疹依次为TNF-α、D-Dimer、HBDH。入院早期重症药疹患者血常规中异常指标比例最高的为白细胞,其次为单核细胞,重症药疹患者WBC、N%、N、M和NLR均高于非重症药疹患者。药疹患者的肝酶升高以AST为主,肾功能异常以BUN升高为主。重症药疹患者心肌酶谱中异常比例最高的为LDH,非重症药疹患者以HBDH最多,重症药疹患者LDH、HBDH、CK-MB较非重症药疹患者高。电解质分析重症药疹患者钾、钙降低比例高于非重症药疹患者。重症药疹患者CRP、PCT较非重症药疹患者高,D-Dimer、ESR、GLU、ASO、总IgE两组间无明显差异。重症药疹患者凝血功能中PT、INR明显高于非重症药疹患者。重症药疹IgM降低率为100%,非重症药疹以C3降低比例最高。细胞因子检测中TNF-α异常升高比例最高,重症药疹患者的IgG、IgM明显低于非重症药疹患者。3.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M、EOS、CK-MB、INR、PCT为重症药疹患者的危险因素,而ALB、IgG、IgM为重症药疹患者的保护因素。对药疹患者早期实验室检查中部分指标行相关性检验示药疹患者的血常规中多指标与CRP、ESR、D-Dimer间存在着显着相关性,而PCT与其他指标间相关性不明显,为相对独立指标。4.五种重症药疹患者血常规中N、M、EOS升高以轻度升高为主,L则以降低为主。AGEP、SJS患者以N升高为主,ED、DRESS以M升高为主,TEN患者以L降低为主。L降低患者住院天数明显高于N升高患者,淋巴细胞减低患者预后较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者差。五种重症药疹患者血常规部分指标联合分析示重症药疹患者中N升高同时伴M升高最多,其次为M升高伴EOS升高。5.对药疹患者的部分实验室指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示CK-MB的AUC最大,可信度最高,其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600和0.887。其次为PCT和M。EOS的AUC=0.525,P=0.369>0.05,可信度低。6.重症药疹及非重症药疹患者均以热毒壅阻证最多。187例单一药物引起药疹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前三位为热毒壅阻型(72例)、风热蕴肤型(59例)及风寒外束型(26例)。中成药、解热镇痛类、抗癫痫药、抗痛风药、林可霉素类及其他药物所致药疹以热毒壅阻型最多,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硝基呋喃类药物所致药疹中风热蕴肤型最多。

李思思[2](2019)在《重症药疹并发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以及预后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重症药疹并发肝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寻找重症药疹并发肝损害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提早干预,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1、收集2012年01月2018年01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住院诊断为重症药疹的患者81例。分为重症药疹并发肝损害(实验组)和重症药疹无肝损害(对照组)两组。2、回顾性分析重症药疹并发肝损害(实验组)和重症药疹无肝损害(对照组)两组的临床特点差异,对单因素分析有差异的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重症药疹并发肝损害患者的危险因素。3、收集2012年01月2018年01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住院诊断为重症药疹并发肝损害患者25例,分为预后不良(实验组)和预后良好(对照组)两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差异,以期寻找影响其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81例重症药疹患者,其中25例为重症药疹并发肝损害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从23-85岁,平均年龄(54.68±17.21)岁。2、重症药疹并发肝损害(实验组)和重症药疹无肝损害(对照组)两组间年龄、性别、饮酒史、过敏史、高血压史无明显差异。糖尿病、高脂血症为重症药疹并发肝损害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3、高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C反应蛋白(CRP)与重症药疹并发肝损害患者的预后有关。结论1、重症药疹患者中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是重症药疹并发肝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2、高水平ALT、TBIL、ALP、CRP与重症药疹并发肝损害患者的预后有关。

周先晟[3](2018)在《江西省近20年重症药疹住院患者临床诊治与预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近20年两个时间节点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药疹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探讨江西省内重症药疹诊治及预后变化规律,以提高重症药疹的诊疗水平。方法:分别选取19992004、20122017年前后各5年作为两个代表时间段(以下分别简称为早年组与近年组),搜集整理这两个节点内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所有重症药疹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针对年龄、性别、致敏药物、用药原因、并发症、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抗生素等)、住院时间、预后转归、SCORTEN评分等方面进行描述,并针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早年组重症药疹26例,近年组重症药疹78例。男女发病比例早年组为1.17:1,近年组为1.29:1;平均发病年龄早年组32岁,近年组平均51岁;两组平均发病年龄最大均为剥脱性皮炎(exfoliative dermatitis,ED),平均年龄分别为40.1、64.4。2.用药原因及致敏药物:重症药疹用药原因早年组前三为感染、癫痫、疼痛;近年组用药原因前三为感染、痛风、疼痛。致敏药物早年组前三为抗生素、抗癫痫药、解热镇痛药;近年组前三为抗生素、抗癫痫药物、别嘌呤醇。3.临床症状:两组重症药疹瘙痒均为最常见症状,其中ED瘙痒症状最多见。第二是黏膜损害,口腔受累最多见,重症多形红斑型(Steven-Johnson syndrome,SJS)和中毒性表皮松解型(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比其余三型更多见。第三为疼痛和发热,早年组为疼痛(占38.5%),近年组为发热(占53.8%)。4.实验室指标:实验室异常指标前三位早年组为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icgranulocyte,NE%)、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近年组为WBC、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NE%。早年组肝功能异常最多见于TEN型药疹,其次为ED,肾功能指标异常最多见于ED。近年组肝肾功能异常最多见于ED,创面细菌培养(+)多见于TEN,血钾降低最多见于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cute generalized exanthematous pustulosis,AGEP)。5.潜伏期:平均潜伏期早年组为12.73天,其中ED最长(16.27天),AGEP最短(1.33天);近年组为11.14天,最长为ED(18.88天),AGEP则最短(1.71天)。6.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早年组为13.08天,近年组为11.31天。TEN平均住院时间最长,早年组与晚年组分别为16.17天和15.38天。AGEP平均住院最少,分别为7.36天和4.67天。7.并发症:早年组合并症最多见的为药物性肝炎(30.8%),肺部感染和肾炎(均为7.7%)。近年组合并症前三位为药物性肝炎(51.3%)、药物性肾炎(19.2%)、肺部感染(15.4%)。两组中药物性肝炎、药物性肾炎发病最高均为ED。8.治疗情况:使用糖皮质激素(按甲泼尼龙计算)早年组25例,初始平均剂量为57.2mg/d,其中ED在平均使用时间、初始平均剂量均为最多。近年组66例,初始平均剂量为52.33mg/d,其中TEN初始平均剂量最大,ED平均使用时间最长。使用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早年组无,近年组有2例TEN使用。使用抗生素治疗早年组3例,近年组19例,使用排名前三位为大环内酯、喹诺酮、头孢菌素。9.转归:早年组26例患者22例好转,3例未愈,1例自动出院,其中ED好转率最低;近年组78例患者62例好转,14例未愈,2例自动出院;SJS和AGEP的好转率要高于TEN和ED(P<0.05),DRESS好转率最低。10.SCORTEN评分:早年组和近年组TEN较SJS高,近年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江西重症药疹近5年较21世纪初呈明显升高趋势,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50岁以上服药发生重症药疹机率升高。感染是重症药疹首要用药原因,抗生素为首要致敏药物。其他较常见的为精神类药物、解热镇痛类药物。别嘌呤醇近5年致敏例数增多。2.瘙痒是重症药疹最多见症状,其次为黏膜损害,其中口腔受累最常见,SJS型和TEN型重症药疹黏膜受累明显多于其他类型重症药疹。3.白细胞指标异常和肝肾功能损害为重症药疹最多见的检验指标异常,其中肝功能异常除了AGEP其余四型均常见,ED容易同时出现肝肾功能受损,TEN创面经常出现继发细菌感染,AGEP多仅仅表现为白细胞计数的增高和低钾血症。4.近20年住院时间最长的为TEN,潜伏期最长为ED,预后上ED最差,TEN其次,AGEP预后则最好。5.近20年最常见并发症为药物性肝肾损害及继发感染,药物性肝炎易发生在除AGEP以外的各型重症药疹,其中ED最易同时合并肝肾损害,TEN最易合并感染。6.早期足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对重症药疹非常必要,推荐初始剂量甲泼尼龙50mg/d以上,21世纪初ED激素使用周期长,剂量大,近5年使用周期及剂量最长为TEN,ED为第二位,此2型药疹需关注长期治疗引起的副作用。SJS应针对皮损及全身状况评估后再决定用量,而AGEP可快速减量。IVIG有一定疗效,但价格高昂难以普及。抗生素的使用应谨慎,可考虑选用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相对致敏情况较少。

叶良平[4](2017)在《补体C3介导CD4+T细胞增殖分化在SCADRs发病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严重皮肤药物不良反应SCADRs(也称重症药疹)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凶险,发病机制复杂,病死率高。SJS和TEN是常见的SCADRs,两者可认为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SJS和TEN病情变化快,具有较高的死亡率,SJS的病死率为510%,TEN为30%。阐明重症药疹特别是SJS/TEN发病机制已成为临床工作中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目前研究认为SCADRs是由T细胞介导的异种免疫反应,是宿主基因、微生物及药物交互作用的结果,已知HLA风险等位基因、T细胞和补体系统均介导了SCADRs的发病机制。而药物特异性CD4+T细胞是如何被激活、选择性增殖和分化,补体系统与T细胞活化之间是否有关联及具体作用机制,补体系统是否介导细胞免疫反应等机制仍然不清。研究发现补体活性片段C3a可与T细胞表面的C3a受体(C3a R)结合,影响CD4+T细胞的增殖分化。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探讨补体活性片段C3a与CD4+T细胞亚群增殖分化之间的联系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拟阐明C3a-C3a R作为或增强协同刺激信号激活PI3K/Akt/Fox O1信号通路进而介导药物特异性CD4+T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机制,研究结论将进一步揭示重症药疹的病理发展过程,为疾病防治提供新思路及线索。研究目的现症患者研究了解药疹发病情况,通过回归分析了解影响重症药疹预后的因子;临床实验研究通过检测重症药疹患者不同时期体内补体相关指标、CD4+T细胞亚群,探寻重症药疹患者体内补体激活、CD4+T细胞亚群数量变化之间的相关性;通过TCE致敏BALB/c雌性小鼠的动物实验,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PI3K/Akt/Fox O1通路上级联反应的特异蛋白及转录因子,探讨C3a-C3a R作为或增强协同刺激信号激活PI3K/Akt/Fox O1信号通路进而介导药物特异性CD4+T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机制,研究结论将进一步揭示重症药疹的病理发生发展过程,为重症药疹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研究方法现症患者研究,对临床现症药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寻重症药疹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临床实验研究,检测重症药疹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补体相关指标C3、C3a、CD55、CD59,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亚群Th1、Th2、Th17、Treg,ELISA法检测IFN-γ、IL-4、IL-17、IL-10细胞因子;动物实验,使用TCE致敏BALB/c雌性小鼠,检测C3a刺激脾脏T细胞后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IL-4、IL-17、IL-10、膜表面C3a R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亚群Th1、Th2、Th17、Treg,q PCR检测T细胞亚群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ROR-γt、Foxp3 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p-PI3K、Akt、p-Akt、Fox O1、p-Fox O1蛋白表达水平,同时使用C3a受体拮抗剂、PI3K特异抑制剂预处理细胞后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主要结果(一)现症患者研究,(1)致敏药物:引起重症药疹SJS/TEN的主要药物为抗癫痫药及抗痛风药,常见药物为卡马西平、别嘌呤醇和苯妥英钠。(2)住院天数及潜伏期:重症药疹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3.20±10.80)天,重症药疹平均潜伏期为(15.52±20.85)天,不同类型药疹之间住院天数及潜伏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3)累及脏器:42例重症药疹中,合并血液异常者36例(85.71%),肝功能损害30例(71.43%),发热29例(69.05%),黏膜损害24例(57.14%),呼吸系统感染22例(52.38%),肾脏功能损害18例(42.86%)。(4)治疗转归:重症药疹治疗总有效率为78.57%,其中ED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SJS为72.73%,AGEP为85.71%,TEN为60.00%。(5)预后影响因子的Logistic回归分析:糖皮质激素用量(OR=2.822,P<0.01)、谷丙转氨酶ALT(OR=1.391,P<0.01)、白蛋白Alb(OR=1.336,P<0.01)、空腹血糖Glu(OR=1.075,P<0.05)是影响重症药疹治疗转归的因子。(二)临床实验研究,(1)血清中补体成分测定:与对照者相比,药疹患者血清补体蛋白C3降低(P<0.05),治疗后C3活性增强,且治疗前后对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药疹患者血清C3a较对照组升高(P<0.01),治疗后C3a水平开始降低,治疗前后对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药疹组补体激活调节蛋白CD55+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平均荧光强度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药疹组CD59+淋巴细胞及粒细胞平均荧光强度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2)CD+T细胞亚群:药疹患者Th1、Th17亚群细胞数量升高(P<0.01),而Th2、Treg细胞数量降低(P<0.05);治疗后Th1、Th17亚群数量降低,而Th2、Treg细胞数量升高,治疗前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疹患者Th1/Th2、Th17/Treg比值升高(P<0.01),治疗后Th1/Th2、Th17/Treg比值降低,治疗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细胞因子检测:与对照者相比,药疹患者IFN-γ、IL-17表达升高(P<0.05),治疗后IFN-γ、IL-17表达降低(P<0.05);对照组IL-4、IL-10呈现高表达,药疹患者IL-4、IL-10血清含量显着降低(P<0.05),治疗后IL-4、IL-10表达升高(P<0.05)。(4)相关分析:C3a与Th1、Th17细胞亚群数量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51、r=0.545,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Th2、Treg细胞亚群数量呈现弱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056、r=-0.005,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动物实验研究,(1)细胞因子IFN-γ、IL-4、IL-17和IL-10测定:致敏阳性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经TCE及C3a处理后IFN-γ及IL-17表达量升高(P<0.05),IL-4及IL-10表达量降低(P<0.05),使用C3a R拮抗剂及PI3K抑制剂预处理细胞后IFN-γ及IL-17表达量持续降低,而IL-4及IL-10表达量升高(P<0.05)。(2)CD4+T细胞亚群进行测定:致敏阳性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经TCE及C3a处理后Th1及Th17细胞数量升高(P<0.05),Th2与Treg细胞数量减少(P<0.05),使用C3a R拮抗剂及PI3K抑制剂预处理细胞后Th1及Th17细胞量降低,而Th2与Treg细胞数量升高(P<0.05)。(3)CD4+T细胞表面C3a R表达:致敏阳性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经TCE处理后C3a R表达量升高(P<0.01),在此基础上加入小鼠重组C3a孵育,C3a R表达量进一步升高(P<0.00),而使用C3a R拮抗剂预处理细胞后,C3a R表达量降低(P<0.00)。(4)转录因子T-bet、GATA-3、ROR-γt、Foxp3m RNA表达水平:致敏阳性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经TCE及C3a处理后T-bet及ROR-γt m RNA表达升高(P<0.05),GATA-3及Foxp3 m RNA表达水平减少(P<0.05),使用C3a R拮抗剂及PI3K抑制剂预处理细胞后T-bet及ROR-γt m RNA表达降低,GATA-3及Foxp3 m 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5)PI3K、p-PI3K、Akt、p-Akt、Fox O1、p-Fox O1蛋白表达水平:致敏阳性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经TCE及C3a处理后PI3K、Akt及Fox O1表达减少,而p-PI3K、p-Akt及p-Fox O1高表达(P<0.05),使用C3a R拮抗剂及PI3K抑制剂预处理细胞后,PI3K、Akt及Fox O1表达升高,p-PI3K、p-Akt及p-Fox O1表达受到抑制,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本文主要结论:(1)引起SJS/TEN的主要药物为抗癫痫药及抗痛风药,常见药物为卡马西平、别嘌呤醇和苯妥英钠,重症药疹主要并发症包括血液系统异常、肝功能损害、发热、黏膜损害及呼吸系统感染,重症药疹治疗总有效率为78.57%,其中SJS为72.73%,TEN为60.00%。(2)影响重症药疹预后的主要因素为糖皮质激素用量、谷丙转氨酶、白蛋白和空腹血糖。(3)补体系统活化及CD4+T分化可能是重症药疹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4)TCE体外可激活致敏阳性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可能与上调CD4+T细胞表面C3a R表达有关,后经C3a-C3a R通路启动PI3K/Akt/Fox O1信号通路级联反应调控CD4+T细胞增殖分化。(5)补体活性片段C3a与CD4+T细胞表面C3a R结合,可能提供协同刺激信号激活PI3K/Akt/Fox O1信号通路,上调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及ROR-γt,下调GATA-3及Foxp3,CD4+T细胞向Th1及Th17细胞增殖分化并抑制Th2及Treg细胞分化,进而放大细胞免疫反应参与疾病病理过程。

袁华,李静华,封宇飞[5](2016)在《114例别嘌醇不良反应文献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别嘌醇致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检索2000–2015年有关别嘌醇致不良反应的有效文献95篇,并按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与过敏史、给药途径、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别嘌醇所致不良反应114例中,皮肤损害80例,消化系统损害10例;其发生ADR时间最早为用药后8 h,最迟为用药2个月后;预后除造成13例死亡,95例经停药、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别嘌醇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最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值得关注。

汪琳,邱晓燕[6](2014)在《119例重症药疹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常见致敏药物及治疗,为临床安全用药,减少重症药疹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华山医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9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致敏药物类别以抗菌药物最多见(43例,30.1%),最易引起重症药疹的两种药物为卡马西平(32例,26.9%)和别嘌呤醇(23例,19.3%);药疹类型中,重症多形性红斑型为最常见的重症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为最凶险的类型,死亡2例,死因均为呼吸衰竭。结论:对易致重症药疹的药物临床使用中应加强药学监护,发现异常及时停药,并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邱晓燕,汪琳[7](2013)在《119例重症药疹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常见致敏药物及治疗,为临床安全用药,减少重症药疹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华山医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9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致敏药物类别以抗菌药物最多见(43例,30.1%),最易引起重症药疹的两种药物为卡马西平(32例,26.9%)和别嘌呤醇(23例,19.3%);药疹类型中,重症多形性红斑型为最常见的重症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为最凶险的类型,死亡2例,死因均为呼吸衰竭。结论:对易致重症药疹的药物临床使用中应加强药学监护,发现异常及时停药,并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蔡泳,陈雪观[8](2012)在《别嘌醇致严重不良反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别嘌醇所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规律、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8年1月1日~2010年9月17日浙江省药品不良反应中心数据库别嘌醇不良反应100例,查阅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市中医医院2006年7月~2008年1月临床不良反应病例6例,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期刊全文库1996年1月~2010年11月报道的别嘌醇不良反应病例238例,并进行汇总分析、比较。结果中老年男性患者使用别嘌醇更易产生严重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潜伏期长、病程长、易反复,且多为迟发反应。别嘌醇致严重不良反应表现多样,死亡率高,排在前4位的不良反应是药疹(207例次)、发热(133例次)、肝脏损害(71例次)、肾脏损害(48例次)。结论临床应加强别嘌醇不良反应监测,严格用药指征,对老年患者更应注意其基础疾病,禁止与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合用,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缪文英,俞玲玲,宗红英[9](2010)在《别嘌呤醇致重症药疹的护理》文中研究表明

陈辉,张秋子[10](2010)在《别嘌呤醇致重型药疹3例临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别嘌呤醇所致重型药疹的可能机制及临床对策。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例别嘌呤醇致重型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男性患者经综合处理,分别于住院29天、35天病情好转而出院,1例病情危怠而转住某省级医院进一步救治,经随访,患者终救治无效死亡。结论抗痛风药别嘌呤醇致重型药疹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可能与其化学结构有关,是机体对别嘌呤醇的一种超敏反应,也有非变态反应机制参与,足量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应是首选治疗方案。

二、别嘌呤醇致严重药疹死亡一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别嘌呤醇致严重药疹死亡一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728例住院药疹患者临床特征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资料
2.研究方法
3.结果
第一部分:728例药疹患者基本情况
    1.性别及年龄
    2.疹型分布
    3.发病至入院天数、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
第二部分:药疹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比较分析
    1.药疹患者临床特征
    2.药疹患者入院早期及治疗后血常规结果分析
    3.药疹患者入院早期尿常规及粪便检验结果
    4.药疹患者入院早期肝功能检查结果
    5.药疹患者入院早期肾功能检查结果
    6.药疹患者入院早期心肌酶谱检查结果
    7.药疹患者入院早期电解质检查结果
    8.药疹患者入院早期部分检查结果
    9.药疹患者入院早期凝血功能检查结果
    10.药疹患者入院早期体液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检查结果
    11.药疹患者与感染
    12.药疹患者基因检测
    13.药疹患者实验室指标异常结果汇总
第三部分:指标的回归分析及相关性研究
    1.重症药疹患者部分早期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指标回归分析
    2.药疹患者部分早期实验室检查指标之间相关性研究
第四部分:重症药疹患者早期实验室检查
    1.5种不同类型重症药疹患者早期实验室检查结果组间比较分析
    2.五种不同类型重症药疹患者早期血常规结果分析
    3.重症药疹患者血常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4.入院早期部分实验室指标对重症药疹患者诊断能力分析
第五部分:药疹患者中医辨证分型
    1.重症药疹及非重症药疹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2.187例单一药物引起药疹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讨论
    1.药疹患者年龄
    2.药疹疹型
    3.药疹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
    4.药疹与感染
    5.药疹患者基因检测
    6.药疹患者危险因素
    7.重症药疹患者血常规
    8.药疹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
    9.本次研究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综述 重症药疹的实验室检查、危险因素及预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附表
    附录三:论文发表
    附录四:经费来源
致谢

(2)重症药疹并发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以及预后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重症药疹并发肝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重症药疹并发肝损害组的临床特点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间一般情况比较
    3 讨论
第二部分 重症药疹并发肝损害患者的预后相关性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间一般情况比较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室数据差异分析
    3 讨论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3)江西省近20年重症药疹住院患者临床诊治与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与中英文对照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诊断标准及分型
    2.2 方法
        2.2.1 资料搜集
        2.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2.2.3 判定方法
        2.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重症药疹患者整体情况的分析
        3.1.1 一般资料
        3.1.2 致敏药物及用药原因分析
    3.2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
        3.2.1 临床症状
        3.2.2 实验室指标
    3.3 住院资料分析
        3.3.1 潜伏期分析
        3.3.2 住院时间分析
        3.3.3 并发症分析
    3.4 治疗资料分析
        3.4.1 一般治疗
        3.4.2 糖皮质激素
        3.4.3 抗生素
        3.4.4 静脉用免疫球蛋白
    3.5 预后分析
        3.5.1 转归
        3.5.2 SCORTEN评分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论文综述
    参考文献

(4)补体C3介导CD4+T细胞增殖分化在SCADRs发病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一:现症患者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研究二:临床实验性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研究三:动物实验性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细胞介导的药物过敏反应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114例别嘌醇不良反应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年龄与性别分布
    2.2 原患疾病与过敏史
    2.3 剂量与给药途径
    2.4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2.5 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
    2.6 治疗措施及转归
3 讨论
    3.1 年龄与性别分析
    3.2 给药剂量分析
    3.3 ADR发生时间
    3.4 ADR临床表现
    3.5 不合理用药分析
    3.6 别嘌醇致死亡病例分析
    3.7 预防措施与治疗建议

(6)119例重症药疹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不良反应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
    2.2 可疑致敏药物种类和名称
    2.3 合并用药情况
    2.4 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
    2.5 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
3 讨论
    3.1 一般资料
    3.2 药物类别
    3.3 重症药疹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
    3.4 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
4 结论

(8)别嘌醇致严重不良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严重不良反应比例
    2.2 基本情况分析
    2.3 潜伏期分布
    2.4 临床表现
        2.4.1 死亡率
        2.4.2 别嘌醇ADR分类
3 讨论
    3.1 发生机制
    3.2 高危因素
    3.3 特点
4 建议

四、别嘌呤醇致严重药疹死亡一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728例住院药疹患者临床特征回顾性研究[D]. 刘甜.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08)
  • [2]重症药疹并发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以及预后相关性分析[D]. 李思思. 南昌大学, 2019(01)
  • [3]江西省近20年重症药疹住院患者临床诊治与预后分析[D]. 周先晟. 南昌大学, 2018(09)
  • [4]补体C3介导CD4+T细胞增殖分化在SCADRs发病中的作用[D]. 叶良平. 安徽医科大学, 2017(07)
  • [5]114例别嘌醇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 袁华,李静华,封宇飞.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6(06)
  • [6]119例重症药疹的回顾性分析[J]. 汪琳,邱晓燕.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4(08)
  • [7]119例重症药疹的回顾性分析[A]. 邱晓燕,汪琳. 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 2013
  • [8]别嘌醇致严重不良反应分析[J]. 蔡泳,陈雪观. 医药导报, 2012(02)
  • [9]别嘌呤醇致重症药疹的护理[J]. 缪文英,俞玲玲,宗红英. 护理与康复, 2010(11)
  • [10]别嘌呤醇致重型药疹3例临床对策[J]. 陈辉,张秋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18)

标签:;  

别嘌醇致严重药疹死亡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