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输液无菌检查法取样量与结果判定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田葛[1](2018)在《聚丙烯安瓿包装紫杉醇注射液相容性研究》文中认为紫杉醇注射液(Paclitaxel Injection)是一种临床广泛应用的广谱抗肿瘤药物。它能够稳定微管,对多种实体瘤有良好的效果。这种注射液的原料药为紫杉醇,辅料为枸橼酸钠、聚氧乙烯35蓖麻油(CremopHor EL)、乙醇。紫杉醇注射液现有的主要包装形式为玻璃安瓿包装和西林瓶包装。这两种包装易碎,不利于运输且容易出现玻璃脱屑等质量问题。所以,本文主要研究新型药包材聚丙烯安瓿包装紫杉醇注射液,依照国家规定,变更药品内包装形式需要进行“药品与包装材料之间的相容性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建立提取试验、迁移试验、吸附试验,对聚丙安瓿包装紫杉醇注射液的相容性进行评价,探讨聚丙烯安瓿是否可以作为紫杉醇注射液的内包装形式,进行大规模生产。本课题依据对所用聚丙烯安瓿组分的分析,确认抗氧剂是最可能会渗透到紫杉醇注射液中的物质,所以在提取试验中,首先进行抗氧剂的检测方法学研究,确定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氧剂的可行性。然后采用加热回流法,用适宜的溶剂对聚丙烯安瓿进行提取,获得可能溶出的抗氧剂种类及数量,确定最佳提取时间。通过检测方法学研究,确定该含量检测方法准确、有效、可行性高。最佳的提取时间为3小时,在乙腈提取液中检测到了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抗氧剂1076,但含量均在安全限度以下;在0.9%氯化钠注射液提取液、pH3.5醋酸钠提取液、15%乙醇提取液中均没有检测出抗氧剂,抗氧剂在这三种溶剂中的溶出可能性较小。在迁移试验方面,本文通过加速试验和长期实验考察紫杉醇注射液在长时间放置下包材中抗氧剂的浸出量,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抗氧剂进行检测,分析迁移状况。发现在加试验条件和长期试验条件下放置的紫杉醇注射液中,均未检出抗氧剂的存在,聚丙烯安瓿中的抗氧剂没有迁移至紫杉醇注射液中。在吸附试验方面,参考紫杉醇注射液稳定性试验条件进行,以玻璃瓶紫杉醇注射液为平行对照组,在影响因素试验(高温、光照、高湿)条件、加速试验条件及长期试验条件下,考察聚丙烯安瓿包装紫杉醇注射液的性状,检查,含量等方面的变化。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杉醇及枸橼酸钠的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醇含量,比较原料药成分和辅料成分是否减少。并在特别要求的条件下,用重量法考察紫杉醇注射液水分损失率的变化。通过吸附试验可以发现用聚丙烯安瓿包装的紫杉醇注射液经过稳定性条件下放置,其各考察项目均符合规定或在限度要求范围内,原料药紫杉醇、辅料乙醇和枸橼酸钠含量没有显着变化,水分损失率均不超过5%,聚丙烯安瓿对紫杉醇没有明显吸附作用。本课题研究结果表明:抗氧剂的提取方法和检测方法效果良好,科学可行;聚丙烯安瓿与紫杉醇注射液间没有相互作用,相容性良好。可以将聚丙烯安瓿作为紫杉醇注射液的内包装,进行大规模生产,提高企业效益。
苏洁,刘楚漪,梁毅[2](2017)在《最终灭菌无菌药品实施参数放行的关键控制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参数放行思想的实质进行了阐述,研究了参数放行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并分析了我国实施参数放行面临的困难,以期提高我国最终灭菌药品的无菌水平,确保产品达到预期的无菌要求。
徐志文[3](2016)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处方工艺及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奥硝唑为继甲硝唑、替硝唑之后的第三代新型硝基咪唑类衍生物,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由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感染引起的多种疾病。其特点是起效快,作用持久,分布广泛,组织渗透力强,治愈率高,疗效确切并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微,明显轻于甲硝唑及替硝唑,具有良好的临床开发前景。本文对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处方工艺及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并与上市品对比,为大生产提供稳定可靠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也为申报注册和获得批准文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的:1.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的测定。2.对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规格、活性炭用量、pH值范围及灭菌温度等进行筛选,并进行中试放大试验。3对中试放大三批样品进行质量评价。4.对中试样品进行稳定性考察。方法:1.奥硝唑的测定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选择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的检测。2.优化处方,以溶液颜色、pH值、含量、有关物质、细菌内毒素、无菌、不溶性微粒等作为评价指标,考察各影响处方稳定的因素,确定最优处方和工艺,并进行了中试放大。3.对三批中试放大产品进行质量研究,包括产品性状、鉴别、pH值、溶液的颜色、重金属、含量、有关物质、无菌及细菌内毒素等,建立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标准。4.对三批中试放大产品进行影响因素、加速和长期稳定性实验考察,并按时取样检测产品质量变化,确定产品的稳定性。结果:1.确定了奥硝唑含量及有关物质的HPLC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冰醋酸(30:70:0.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18 nm。验证了方法可行性。2.确定了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规格、处方以及制备工艺:pH值范围为3.0-4.5;活性炭用量为0.01%(w/v);灭菌条件为121℃热压灭菌15min。3.确定了本产品的质量标准,建立了质量评价方法。4.将中试放大产品分别进行了影响因素试验、加速和长期稳定性考察,考察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4500Lx)下有关物质增加、含量下降。样品颜色加深,但均不深于黄绿色2号标准比色液,均符合规定。性状、pH值、溶液颜色、重金属、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有关物质、含量等指标均符合规定。在高温(60℃)条件下有关物质增加、含量下降。经60℃考察10天,样品颜色加深,但均不深于黄绿色2号标准比色液,均符合规定。30℃加速试验6个月,本品有关物质有所增加、含量有所下降,其他各项均无明显变化;40℃加速试验6个月,本品有关物质增加稍多,但均在限度范围内,样品颜色加深,但均不深于黄绿色2号标准比色液,均符合规定;长期试验18个月,本品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长期试验仍在进行中,以确定产品的有效期。结论:1.采用HPLC法测定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含量和有关物质,方法可行。2.确定最优处方和工艺,并在小试工艺成熟的基础上进行了中试。3.三批中试产品质量研究结果表明,三批中试样品质量稳定可靠。4.影响因素试验、加速和长期稳定性考察,测定性状、颜色、有关物质、含量、无菌、重金属均无明显变化,表明本品稳定性好,长期试验仍在进行中,以确定产品的有效期。
陈晖[4](2019)在《海藻糖作为药用注射级辅料及其对生物活性分子稳定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药用辅料是构成药物制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让药物以不同的剂型存在,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药物的疗效。但是我国辅料特别是注射级辅料至今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制约新药制剂研发的关键要素之一。本论文在海洋生物毒素一类新药临床试验制剂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大量文献调研,为填补我国药用注射级新辅料空白,开展了海藻糖药用注射级辅料及其对生物活性分子稳定作用机制的研究。海藻糖是一种化学结构明确的非还原性二糖,其分子结构内包含两个通过半缩醛羟基以α-1,1糖苷键结合而成的葡萄糖分子。海藻糖广泛存在于植物、昆虫、微生物等生物体内,具有稳定细胞膜,保持蛋白质生物活性等功能,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选用食品级海藻糖为原料,研究构建了符合药用注射级辅料生产要求的海藻糖精制纯化工艺技术流程,获得了药用注射级辅料高纯海藻糖样品,纯度>99%,细菌内毒素<0.1 EU/mg,无菌检测合格。建立了基于离子色谱法的高灵敏度海藻糖检测分析方法,定量限可达10μg/L,线性范围 0.0625~10mg/L(r=0.9999),精密度 RSD=0.42%,回收率 98.09~100.0%。检测方法能够满足药用注射级辅料的检测要求。建立了大鼠血浆样品中海藻糖离子色谱检测方法,定量限可达0.2mg/L,线性范围:0.2~10 mg/L,低、中、高质控浓度的批内、批间精密度(RSD)介于0.96~8.33%之间,准确度在80.09~114.99%之间。完成了海藻糖肌肉注射给药后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对海藻糖作为药用注射级辅料使用的总体安全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海藻糖对SD大鼠急性灌胃毒性为实际无毒,KM小鼠静脉注射LD50>5g/kg;对豚鼠皮肤无致敏性,对家兔皮肤、眼睛无刺激性;SD大鼠连续90d肌肉注射给药海藻糖,未观察到明显的毒性反应,其无毒作用剂量>200 mg/kg。按照国家标准样品研制的技术要求,对研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饱和溶液自然结晶的方式,获得了海藻糖单晶;采用核磁共振、单晶衍射等方法对样品结构进行了确证;采用建立的标准样品检测方法对样品均匀性、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完成了国内8家具有分析资质的实验室协同进行的定值及测量不确定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标准样品在95%的置信区间范围内均匀性良好;样品40℃下可稳定储藏24个月以上;纯度定值结果为99.72%,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 0.26%(k=1.96)。海藻糖对生物活性分子的具有较好的稳定作用。热失活结果显示,海藻糖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菌蛋白Scygonadin2(Scy2)具有较强的稳定作用,SOD冻干粉剂90℃放置10d,酶活残留率仍保留90%以上;Scy2冻干粉剂25℃放置10 d,对溶壁微球菌和谷氨酸棒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仍保持在25μmol/L。采用多种现代分析技术对海藻糖生物活性分子的稳定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表面等离子共振分析技术(SPR)结果显示,海藻糖与其它二糖/单糖对SOD或Scy2的结合动力学过程类似,表明海藻糖对上述两种蛋白的热稳定作用与它们之间的结合力大小没有直接的联系;差示扫描量热(DSC)及活性测定数据显示,非晶态的乳糖对SOD和Scy2的热稳定作用效果弱于晶态的甘露醇甚至蔗糖,表明玻璃态对于维持蛋白质的生物活性并非是必要的;低场核磁数据显示,冻干海藻糖中不含有影响生物活性分子稳定的自由水,表明其对水具有很强的结合能力,这可能是海藻糖发挥稳定作用的关键。综上所述,本论文对药用注射级辅料海藻糖的检测方法、制备工艺、安全性以及标准样品研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讨了海藻糖对生物活性分子的稳定作用机制。研究结果为海藻糖作为药用注射级辅料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与重要的科学依据,潜在重大应用价值。
颜宾[5](2013)在《非最终灭菌无菌原料药无菌保证的建立与验证》文中研究指明在无菌药品的生产中,防止微生物污染、内毒素污染、颗粒物污染一直是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关注的重点。灭菌不仅要实现杀灭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最大限度是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还要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及临床疗效,因此选择适宜的灭菌方法对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人所在工作单位是以生产非最终灭菌无菌原料药为主的药品生产企业,随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的实施以及本企业与欧盟GMP和FDA cGMP等国际高端市场认证的接轨,需要建立非最终灭菌无菌原料药无菌保证体系并进行相应的验证1非最终灭菌无菌原料药的工艺特点在研究本公司生产的各个非最终灭菌无菌原料药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归纳出非最终灭菌无菌原料药的基本工艺流程:粗品溶解后经无菌过滤后进入结晶罐结晶,然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颗粒、包装。在无菌过滤后的各工序生产中采用的是无菌生产工艺,对空调净化系统、灭菌和除菌系统、人员无菌操作要求非常高。无菌产品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应在整个无菌工艺过程中控制微生物、内毒素和微粒污染,由于无法对半成品进行灭菌处理,并且该类工艺在生产过程中有暴露带来的污染风险,因此在该类工艺中应更关注无菌工艺的失败带来的风险。2非最终灭菌无菌原料药的主要风险非最终灭菌无菌原料药无菌保证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产品灭菌/除菌前微生物污染水平的控制、灭菌/除菌工艺的可靠性、包装容器的密封完整性、无菌工艺模拟验证和无菌保证管理体系。本文基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作者的个人经验结合GMP实施指南,分析了影响非最终灭菌的主要风险并制定了主类风险的控制措施。3非最终灭菌无菌原料药无菌保证的验证验证是GMP的基本要求,是制药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一部分。验证能够确保制药企业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从而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世界各国GMP均对验证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我国GMP(2010版)中验证的定义为:“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在制药行业发展历程中,验证是GMP不断创新发展的里程碑,是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稳定运行的必要基础,是更高的质量保证方法。验证在GMP中所体现的价值和所发挥的作用有:符合法规要求,降低患者风险;优化生产工艺,保证药品质量;降低质量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于非最终灭菌的无菌原料药,为使生产过程符合预定的标准,保证工艺稳定运行,所做的验证主要有洁净厂房与空调净化系统验证、灭菌设备验证、无菌过滤系统验证、包装密封完整性、无菌工艺模拟试验、人员出入B级洁净区验证、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为支持验证所做的生物指示剂含菌量复核,查出检的菌落纯化、分离和鉴定:为进行环境监控做了表面微生物擦拭法验证等。尤其对除菌过滤工艺验证和无菌工艺模拟试验进行了探索,对无菌过滤器的细菌挑战、化学兼容性试验、溶出物验证在工业化生产中如何具体实施验证进行了研究,对非最终灭菌无菌原料药的无菌工艺模拟试验具体如何实施进行了研究,同时对环境监测中发现的的菌落进行了分离并委托山东省药品检验所进行了鉴别。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结论1非最终灭菌产品的无菌保证是基于风险分析和系统的理念,在各系统均处于有保证的前提下,无菌才能够有保证。2基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简称:GMP)的基本原则,参考国际通行的技术指导原则,将非最终灭菌无菌原料药的无菌保证体系建立的方法及验证方法作为GMP的附录,有利于我国制药企业更好地建立无菌保证体系和验证手段。2对非最终灭菌无菌原料药影响无菌保证的关键因素进行重点分析和验证:(1)产品灭菌前微生物污染水平的控制;(2)灭菌/除菌工艺的可靠性;(3)包装容的密封性;(4)无菌工艺模拟验证(5)良好的生产质量管理等。4随着我国制药企业对非最终灭菌无菌保证的认识不断提高,通过系统的验证和良好的生产质量管理,我国非最终灭菌无菌药品的无菌保证水平会不断的提高并与国际制药水平接轨,非最终灭菌的无菌药品的质量更有保证,人民用药更安全,也有利于我国非最终灭菌的无菌药品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
杨军华[6](2013)在《仿制药研发实验室阶段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仿制药是我国现今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药品研发的主流,目前,仿制药研发的要求越来越高、系统越来越复杂、投资规模越来越大、研发周期越来越长,国家药审中心对仿制药审批把关越来越严,加大了仿制药研发和申报的难度,论文研究仿制药研发实验室阶段风险管理,找到降低仿制药实验室研发风险的对策与措施,以期提高仿制药研发的质量和进度,提高注册申报的成功率。论文阐述了研发风险的管理与研发风险分析的概念、技术、内容、方法和流程,介绍了国外和国内关于项目风险管理的发展历史,归纳和总结了风险管理在新药研发领域的研究现状、不足之处和发展趋势;进一步结合药品实验室研发的过程和特点,分析了风险管理在我国实验室研发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目前该研究领域的空白和未来的突破方向。论文结合研发失败的真实案例,对风险因素进行归类分析和统计分析,得到了初步的风险识别结果。为得到更可靠的识别结果,将仿制药实验室研发的各个阶段进行工作分解,对各研发阶段的风险因素进行进一步识别,对已识别的风险因素进行归纳和整理,总结出了仿制药研发实验室阶段的风险因素识别表。论文根据风险评估流程,选择专家调查法、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仿制药研发实验室阶段的风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评估;结合实证,对风险进行了量化分析,找出了主要风险因素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实证项目的实际调研,证明研究结果与仿制药研发实验室阶段的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论文根据风险识别和分析的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降低风险的应对策略和措施,强调非技术措施对于降低仿制药研发的系统性风险的关键作用,并提出采取定期的审核检查法对技术风险进行监测,通过动态跟踪原研品的研发、上市以及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立题风险监测,通过对员工工作状况调查及专业考核进行人力风险的监测。
刘放,冯国忠[7](2011)在《浅析无菌药品参数放行的意义和实施要点》文中指出结合GMP的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和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比较,阐述实施无菌药品参数放行的意义,并提出具体的实施要点。结果与结论:相比成品检验的方法,参数放行能够更为有效地控制无菌药品的生产,更体现GMP的要求。
唐元泰,芮菁[8](2009)在《注射剂生物安全性试验方法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根据国家对注射剂注册的技术要求和中国药典的相关标准,简要阐述了注射剂质量标准中利用生物检定技术对提高药品质量、保证注射剂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对质量标准中安全性检查项目、生物活性测定项目设定研究和限值设定原则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说明,供注射剂开发研究和制定相关质量标准时参考。
杨溢东[9](2009)在《大容量注射剂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的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类似“欣弗”事件的大容量注射剂(大输液)微生物污染事故是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在广大医药从业人员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共同要求和推动下,如何防止大输液产品被微生物污染是每个生产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事实表明,传统的质量管理手段如G M P已对类似的问题显得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找到有效的方法是防止微生物污染事件的关键。本文旨在说明在大输液生产过程中使用风险管理的方法是一条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了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阐述了如何将风险管理的理论应用到大输液生产微生物污染控制中的全过程。本论文首先说明了目前在大输液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监管方法的局限性,接下来结合风险管理理论和工具对A公司进行微生物污染风险管理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在论文中包括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审核各个风险管理环节中的分析和研究。通过A公司成功运用风险管理的实例说明了风险管理在控制微生物污染中的积极意义。在国内制药行业缺乏风险管理理念的大背景下,本文中所介绍的风险管理理论、工具和实施的思路及方法都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商军[10](2006)在《兽用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外药品中热原的检测技术主要有热原检查法(家兔法)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鲎试法)。但随着人们对热原本质的深入研究,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药品中没有细菌内毒素检出就没有热原性物质,故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家兔法是必然的趋势。作为体外热原检查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主要有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凝胶法系限量或半定量内毒素的检测方法,光度法为定量方法,该法又可分为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与凝胶法相比,光度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目前,虽然2005年版中国药典和2005年版中国兽药典附录都收载了该法,但只是该法的标准操作规程,在兽用注射液中的具体应用,还需试验条件的摸索与验证。为此,本论文对兽用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并采用鲎试验法建立了兽用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检测的方法,且应用于日常的兽药检测中去,加快了兽用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应用步伐,以期保证兽用注射液的质量与临床用药安全。本论文分别采用凝胶法和光度法对兽用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凝胶法研究中,油混悬注射液采用0.1mol/L氢氧化钠、1%土温-80溶液,并用0.1mol/L盐酸调节样品液中的pH值,解决了样品的溶解问题,用稀释法排除样品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干扰;喹诺酮类注射液在样品稀释过程中加入适量的二价金属阳离子(Mg2+),以补充因螯合作用而减少的部分,从而消除此类样品对内毒素检查法的抑制作用。在光度测定法中,分别采用甲硝唑和丹参注射液进行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通过对标准曲线的可靠性试验、预干扰试验和干扰试验,消除了以上注射液细菌内毒素定量测定中的增强或抑制作用。实验研究表明,通过发现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干扰因素的确切来源,并建立起有效的消除方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是适用于兽用注射液的,且该法于兔法相比,更灵敏、快速及准确。本研究也为今后能更好的建立起兽用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奠定了基础。
二、大输液无菌检查法取样量与结果判定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输液无菌检查法取样量与结果判定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聚丙烯安瓿包装紫杉醇注射液相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紫杉醇注射液概述 |
1.3 聚丙烯安瓿概述 |
1.4 抗氧剂概述 |
1.5 药包材的发展及监管情况 |
1.5.1 药用玻璃材料 |
1.5.2 药用橡胶材料 |
1.5.3 药用金属材料 |
1.5.4 药用塑料材料 |
1.5.5 复合药包材 |
1.5.6 药包材的监管情况 |
1.6 相容性研究 |
1.7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7.1 课题来源 |
1.7.2 课题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3 课题的主要实验内容 |
2 聚丙烯安瓿包装紫杉醇注射液提取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分析 |
2.3.1 方法学考察结果 |
2.3.2 提取时间考察结果 |
2.3.3 提取液中抗氧剂检测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3 聚丙烯安瓿包装紫杉醇注射液迁移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3.1 加速试验结果 |
3.3.2 长期试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聚丙烯安瓿包装紫杉醇注射液吸附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3.1 影响因素试验结果 |
4.3.2 加速试验结果 |
4.3.3 长期试验结果 |
4.3.4 特别要求试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讨论 |
5.1 聚丙烯安瓿包装紫杉醇注射液提取试验研究 |
5.2 聚丙烯安瓿包装紫杉醇注射液迁移试验研究 |
5.3 聚丙烯安瓿包装紫杉醇注射液吸附试验研究 |
5.4 安全性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最终灭菌无菌药品实施参数放行的关键控制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参数放行的关键控制点研究 |
1.1 规范化的厂房设施,合理的工艺布局 |
1.2 标准化的文件管理 |
1.3 适应生产规模的高水平专业人员 |
1.4 经过系统验证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
1.5 严控产品灭菌前的微生物含量 |
1.6 包装容器的密封完好性 |
1.7 灭菌前后的防混淆系统 |
1.8 质量风险管理 |
2 我国实施参数放行面临的困难 |
2.1 我国法律、法规不完善 |
2.2 企业前期生产过程的数据积累不足 |
3 结语 |
(3)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处方工艺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分析方法的建立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奥硝唑紫外检测波长的确定 |
2.2 奥硝唑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1 系统适用性试验 |
2.2.2 定量限、检测限 |
2.2.3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2.4 精密度试验 |
2.2.5 供试品溶液的稳定性试验 |
2.2.6 回收试验 |
2.3 有关物质的确定 |
2.3.1 系统适用性试验 |
2.3.2 检测限与定量限 |
2.3.3 破坏性试验 |
2.3.4 对照溶液的线性 |
2.3.5 对照溶液进样精密度试验 |
2.3.6 有关物质测定液稳定性试验 |
2.3.7 方法耐用性试验 |
2.4 氯化钠含量测定方法 |
3 结果 |
3.1 奥硝唑紫外检测波长的确定 |
3.2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3.2.1 系统适用性试验 |
3.2.2 定量限、检测限 |
3.2.3 标准曲线的制备 |
3.2.4 精密度试验 |
3.2.5 供试品溶液的稳定性试验 |
3.2.6 回收试验 |
3.3 有关物质的确定 |
3.3.1 系统适用性试验 |
3.3.2 检测限与定量限 |
3.3.3 破坏性试验 |
3.3.4 对照溶液的线性 |
3.3.5 对照溶液进样精密度试验 |
3.3.6 有关物质测定液稳定性试验 |
3.3.7 方法耐用性试验 |
3.4 氯化钠含量测定方法 |
4 小结 |
第二章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处方工艺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规格与处方的确定 |
2.2 处方研究 |
2.2.1 活性炭用量的筛选 |
2.2.2 pH值的确定 |
2.3 工艺研究 |
2.3.1 灭菌工艺研究 |
2.3.2 确定制备工艺 |
2.4 中试放大考察 |
3 结果 |
3.1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规格与处方确定 |
3.2 处方研究 |
3.2.1 活性炭用量的筛选 |
3.2.2 pH值的确定 |
3.3 工艺研究 |
3.3.1 灭菌工艺研究 |
3.3.2 确定制备工艺 |
3.4 中试放大考察 |
3.4.1 中试工艺生产流程图 |
3.4.2 生产步骤及工艺说明 |
4 小结 |
第三章 质量标准的建立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性状 |
2.2 鉴别 |
2.3 检查 |
2.3.1 pH值 |
2.3.2 溶液颜色 |
2.4 重金属 |
2.5 细菌内毒素 |
2.6 无菌 |
2.7 渗透压摩尔浓度 |
2.8 可见异物 |
2.9 不溶性微粒 |
2.10 装量 |
2.11 含量 |
2.12 有关物质 |
2.13 质量标准 |
3 结果 |
3.1 性状 |
3.2 鉴别 |
3.3 检查 |
3.3.1 pH值 |
3.3.2 溶液颜色 |
3.4 重金属 |
3.5 细菌内毒素 |
3.6 无菌 |
3.7 渗透压摩尔浓度 |
3.8 可见异物 |
3.9 不溶性微粒 |
3.10 装量 |
3.11 含量 |
3.12 有关物质 |
3.13 质量标准 |
4 小结 |
第四章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初步稳定性考察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方法 |
2.1 影响因素试验 |
2.1.1 温度试验 |
2.1.1.1 低温试验 |
2.1.1.2 高温试验 |
2.1.2 光照试验 |
2.2 加速稳定性试验 |
2.3 长期稳定性试验 |
3 结果 |
3.1 影响因素试验 |
3.1.1 温度试验 |
3.1.1.1 低温试验 |
3.1.1.2 高温试验 |
3.1.2 光照试验 |
3.2 加速实验 |
3.3 长期试验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海藻糖作为药用注射级辅料及其对生物活性分子稳定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药用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作用及分类 |
1.1.1 药用辅料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
1.1.2 药用辅料的分类 |
1.1.3 新型药用辅料的研发 |
1.2 新型药用辅料海藻糖 |
1.2.1 海藻糖的性质和作用 |
1.2.2 海藻糖的制备方法 |
1.2.3 海藻糖的检测方法 |
1.2.4 海藻糖的安全性 |
1.3 国家标准样品研制 |
1.3.1 研究概况 |
1.3.2 标准样品研制的流程 |
1.4 海藻糖稳定作用机制的研究 |
1.4.1 海藻糖的稳定作用 |
1.4.2 海藻糖稳定作用机制假说 |
1.4.3 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目的及意义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海藻糖检测方法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 |
2.2.2 离子色谱检测方法研究 |
2.2.3 血浆中海藻糖检测方法研究 |
2.2.4 残留溶剂检测方法学研究 |
2.3 讨论 |
2.3.1 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检测法的局限性 |
2.3.2 基于离子色谱法的海藻糖检测分析方法 |
2.3.3 基于离子色谱法的血浆中海藻糖检测方法 |
2.3.4 样品中残留溶剂的检测方法 |
第3章 海藻糖制备工艺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海藻糖精制纯化工艺研究 |
3.2.2 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学研究 |
3.2.3 海藻糖细菌内毒素去除工艺研究 |
3.2.4 无菌检测方法学研究 |
3.2.5 样品试制 |
3.3 讨论 |
3.3.1 海藻糖精制纯化方法 |
3.3.2 海藻糖无菌制备工艺 |
第4章 海藻糖药用辅料安全性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 |
4.2.1 灌胃急性毒性试验 |
4.2.2 静脉注射急性毒性试验 |
4.2.3 皮肤刺激试验 |
4.2.4 眼刺激试验 |
4.2.5 皮肤变态反应(致敏)试验: |
4.2.6 大鼠90d给药试验 |
4.3 讨论 |
4.3.1 急性毒性 |
4.3.2 长期毒性 |
4.3.3 刺激性和致敏性 |
第5章 海藻糖国家标准样品研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 |
5.2.1 样品制备 |
5.2.2 结构表征 |
5.2.3 均匀性检验 |
5.2.4 稳定性试验 |
5.2.5 定值及测量不确定度研究 |
5.3 讨论 |
5.3.1 样品结构表征 |
5.3.2 样品均匀性及稳定性 |
5.3.3 定值及测量不确定度 |
第6章 海藻糖对生物活性分子稳定机制的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 |
6.2.1 海藻糖对生物大分子的稳定作用 |
6.2.2 海藻糖对生物小分子Anh-TTX的稳定作用 |
6.2.3 海藻糖与水分的相互作用 |
6.3 讨论 |
6.3.1 海藻糖在水溶液中对生物活性分子的稳定作用 |
6.3.2 海藻糖在冻干粉剂中对生物活性分子的稳定作用 |
6.3.3 海藻糖对蛋白的稳定作用机制 |
6.3.4 海藻糖对生物小分子的稳定作用机制 |
6.3.5 冻干海藻糖与水分的结合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5)非最终灭菌无菌原料药无菌保证的建立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菌、无菌药品的概念 |
1.2 无菌药品生产工艺的划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特色与意义 |
第二章 非最终灭菌无菌原料药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控制点 |
2.1 非最终灭菌无菌原料药生产工艺流程图 |
2.2 非最终灭菌无菌原料药生产过程控制点和控制项目 |
2.3 非最终灭菌无菌原料药生产特殊要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最终灭菌无菌原料药生产工艺的主要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
3.1 产品灭菌/除菌前微生物污染水平的控制 |
3.2 灭菌/除菌工艺的可靠性 |
3.3 包装容器密封完整性 |
3.4 无菌原料药工艺模拟试验 |
3.5 无菌保证管理体系主要风险和控制措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最终灭菌无菌原料药无菌保证的验证 |
4.1 洁净厂房与空调净化系统验证 |
4.2 灭菌/除菌工艺的可靠性验证 |
4.2.1 湿热灭菌工艺的可靠性验证 |
4.2.2 干热灭菌工艺的可靠性验证 |
4.2.3 除菌过滤工艺验证 |
4.3 包装容器的密封性验证 |
4.4 非最终灭菌无菌原料药的无菌工艺模拟验证 |
4.5 清洁消毒与环境监控的相关验证 |
4.5.1 过滤前料液的微生物负荷检查方法验证 |
4.5.2 表面的微生物负荷检查方法学验证 |
4.5.3 人员出入洁净区验证 |
4.5.4 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 |
4.5.5 环境菌的分离与鉴别 |
4.6 本章小结 |
附件 |
本课题研究的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仿制药研发实验室阶段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仿制药的研发现状和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研发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2.1 研发的风险管理概念 |
2.2 研发风险管理的内容 |
2.3 风险分析技术与方法概述 |
2.3.1 风险识别的方法 |
2.3.2 风险估计的方法 |
2.3.3 风险评价的方法 |
2.4 国内外风险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
2.4.1 国外的发展历史 |
2.4.2 国内的发展历史 |
2.5 风险管理在药品研发中的研究进展 |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5.2 研究趋势 |
第三章 仿制药研发实验室阶段的风险识别 |
3.1 风险识别对象和方法 |
3.1.1 确定识别对象 |
3.1.2 确定识别方法 |
3.2 风险因素的初步识别 |
3.2.1 初步识别 |
3.2.2 初步识别结果分析 |
3.3 风险因素的深入识别 |
3.3.1 案例介绍 |
3.3.2 审评不批准原因统计 |
3.3.3 审评不批准原因综合分析 |
3.3.4 仿制药研发实验室阶段工作分解结构 |
3.3.5 立项调研阶段的风险识别 |
3.3.6 原材料准备阶段的风险识别 |
3.3.7 处方工艺研究阶段的风险识别 |
3.3.8 质量研究阶段的风险识别 |
3.3.9 稳定性研究阶段的风险识别 |
3.3.10 申报资料整理阶段的风险识别 |
3.3.11 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 |
3.3.12 政策风险 |
3.4 风险识别表 |
第四章 仿制药研发实验室阶段风险评估和量化的实证分析 |
4.1 风险评估 |
4.1.1 风险评估流程和依据 |
4.1.2 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和工具 |
4.1.3 仿制药研发实验室阶段的风险评估 |
4.1.4 风险评估的初步结论 |
4.2 研发阶段风险量化的实证分析 |
4.2.1 主成分分析法介绍 |
4.2.2 风险量化实证分析 |
4.3 风险评估和量化的合理性分析 |
4.4 实证项目研发状况的实际调查 |
4.5 小结 |
第五章 仿制药研发实验室阶段风险控制与验证 |
5.1 风险监控 |
5.1.1 风险监控概念 |
5.1.2 风险控制方法 |
5.1.3 风险控制原则 |
5.2 风险控制措施 |
5.2.1 技术措施 |
5.2.2 非技术措施 |
5.3 研发风险监测 |
5.3.1 技术风险的监测 |
5.3.2 立题风险监测 |
5.3.3 人力风险监测 |
5.4 研究成果的应用与验证 |
5.4.1 应用的项目及效果 |
5.4.2 实际案例 |
5.4.3 发生的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结论与创新 |
6.2 展望 |
6.3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浅析无菌药品参数放行的意义和实施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参数放行的定义 |
2 参数放行的由来 |
3 实施参数放行的意义 |
3.1 弥补了无菌检验的缺陷 |
3.2 参数放行对药品质量的控制更具有全面性 |
4 制药企业实施参数放行的要点 |
4.1 构建无菌保证系统 |
4.2 提高验证工作的质量 |
4.3 对上游企业供应商进行质量审计 |
4.4 提高参与人员的专业素质 |
4.5 对生产环境及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控 |
5 结语 |
(8)注射剂生物安全性试验方法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
1.1定义 |
1.2应用范围 |
1.3生物检定与药效毒理研究异同 |
2安全性检查项目应用研究 |
2.1异常毒性检查 |
2.1.1方法和适用范围 |
2.1.2设定限值前有关研究 |
2.1.3设定限值 |
2.1.4讨论 |
2.2降压物质检查 |
2.2.1方法和适用范围 |
2.2.2设定限值前研究 |
2.2.3设定限值 |
2.2.4讨论 |
2.3溶血与凝聚检查 |
2.3.1方法和适用范围 |
2.3.2设定限值前研究 |
2.3.3设定限值 |
2.3.4讨论 |
2.4过敏反应检查 |
2.4.1方法和适用范围 |
2.4.2设定限值前研究 |
2.4.3设定限值 |
2.4.4讨论 |
2.5热原检查或细菌内毒素检查 |
2.5.1方法和适用范围 |
2.5.2设定限值前研究 |
2.5.3设定限值 |
2.5.4讨论 |
2.6无菌检查法 |
2.6.1方法和适用范围 |
2.6.2方法验证研究 |
2.6.3方法确定 |
2.7刺激性检查法 |
3小结 |
(9)大容量注射剂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的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引言 |
1.1 提出问题 |
1.2 当前监管方法的局限性 |
1.2.1 GMP监管的局限性 |
1.2.2 产品无菌检查的局限性 |
1.3 引入风险管理的背景 |
1.4 国内外进展情况 |
1.4.1 欧美国家在该领域进展情况 |
1.4.2 国内进展情况 |
1.4.3 作者从事的工作和本文的意义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制药行业风险管理理论和工具 |
2.1 风险的概念 |
2.2 制药行业风险管理理论简介 |
2.3 制药行业风险管理常用的工具介绍 |
2.3.1 FMEA工具介绍 |
2.3.2 HACCP工具介绍 |
2.3.3 过失树状分析(FTA) |
第三章 在大输液的生产中用风险管理的方法防止微生物污染 |
3.1 危害的确立 |
3.2 对危害源的认识 |
3.2.1 微生物的来源 |
3.2.2 微生物污染的途径和方式 |
3.2.3 控制和消除微生物的方法 |
3.2.4 微生物污染风险评估的范围 |
3.3 风险评估前的准备工作 |
3.3.1 参与风险管理的人员 |
3.3.2 与现有管理组织的协调 |
3.3.3 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
3.4 运用风险管理工具进行风险评估 |
3.4.1 使用FMEA工具进行风险评估 |
3.4.2 使用HACCP工具进行风险评估 |
3.5 降低微生物污染风险的措施 |
3.5.1 降低人员可能产生的风险 |
3.5.2 对设备风险的控制 |
3.5.3 对物料和环境的风险控制 |
3.6 对微生物污染风险管理效果的评估 |
3.6.1 风险管理效果的评估方法 |
3.6.2 A公司风险管理实施效果的评估 |
3.6.3 A公司风险管理实施效果的总结 |
第四章 风险管理与企业其它活动的关系 |
4.1 风险管理与GMP的关系 |
4.2 风险管理与验证的关系 |
4.3 风险管理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
第五章 微生物污染风险管理在参数放行中的意义 |
第六章 总结 |
6.1 本文的创新和实用价值 |
6.2 经验和教训 |
6.3 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兽用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研究现状 |
1.1 概况 |
1.2 热原反应与细菌内毒素 |
1.3 内毒素的生物活性与疾病的相关性 |
1.4 鲎试剂的发现和鲎血凝聚的分子机制 |
1.5 国际上鲎试验法的应用进展 |
1.6 我国鲎试验法的应用进展 |
1.7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发展的方向 |
1.8 细菌内毒素检查中的标准物质 |
1.9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鲎试验法)的方法学 |
2.1 概述 |
2.2 凝胶法 |
2.3 光度法 |
2.3.1 比浊法 (Turbidimetric Assay) |
2.3.2 比色法 (Colorimetric Assay) |
2.4 方法总结 |
第三章 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
3.1 影响方法建立的因素 |
3.2 有关信息的收集 |
3.3 方法学验证注意事项 |
3.4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建立的主要步骤 |
3.4.1 内毒素限值的确定 |
3.4.2 样品溶解度的考察试验 |
3.4.3 最大有效稀释倍数 |
3.4.4 预试验 |
3.4.5 干扰试验 (增强/抑制试验) |
3.4.6 样品日常检测 |
3.5 试验中常见的干扰因素和处理方法 |
3.5.1 不适宜的 pH 条件 |
3.5.2 添加内毒素的聚集或吸附 |
3.5.3 不适当的阳离子浓度 |
3.5.4 酶或蛋白修饰 |
3.5.5 非特异性的尝试剂激活物质 |
3.5.6 其他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四章 凝胶法在兽用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检查的研究应用 |
4.1 兽用普鲁卡因青霉素硬酯酸铝混悬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 |
4.1.1 仪器,试剂与试药 |
4.1.2 实验准备 |
4.1.3 方法与结果 |
4.1.3.1 鲎试剂灵敏度复核 |
4.1.3.2 供试品细菌内毒素限值(L)、最小有效浓度(MVC)、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VD)的计算 |
4.1.3.3 样品的预处理 |
4.1.3.4 供试品干扰试验 |
4.1.3.5 供试品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测定 |
4.1.4 讨论 |
4.2 喹诺酮类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研究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4.2.2.1 供试品的干扰初筛试验 |
4.2.2.2 供试品的干扰作用原因分析 |
4.2.3 结果分析 |
4.2.4 结论 |
第五章 光度法在兽用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检查的研究应用 |
5.1 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丹参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 |
5.1.1 试验材料 |
5.1.2 方法与结果 |
5.1.2.1 细菌内毒素限值的确立 |
5.1.2.2 标准曲线制作及可靠性 |
5.1.2.3 干扰试验 |
5.1.2.4 定量检查与热原检查对比 |
5.1.3 结论 |
5.2 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甲喹哇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 |
5.2.1 材料与仪器 |
5.2.2 方法与结果 |
5.2.2.1 细菌内毒素限值的确立 |
5.2.2.2 标准曲线的制备及可靠性 |
5.2.2.3 干扰实验 |
5.5.2.4 供试品的常规检测 |
5.2.3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大输液无菌检查法取样量与结果判定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聚丙烯安瓿包装紫杉醇注射液相容性研究[D]. 田葛.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8(12)
- [2]最终灭菌无菌药品实施参数放行的关键控制点研究[J]. 苏洁,刘楚漪,梁毅. 机电信息, 2017(08)
- [3]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处方工艺及稳定性研究[D]. 徐志文. 山东大学, 2016(01)
- [4]海藻糖作为药用注射级辅料及其对生物活性分子稳定作用机制的研究[D]. 陈晖. 厦门大学, 2019
- [5]非最终灭菌无菌原料药无菌保证的建立与验证[D]. 颜宾. 山东大学, 2013(04)
- [6]仿制药研发实验室阶段风险管理研究[D]. 杨军华.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3(08)
- [7]浅析无菌药品参数放行的意义和实施要点[J]. 刘放,冯国忠. 机电信息, 2011(20)
- [8]注射剂生物安全性试验方法的应用[J]. 唐元泰,芮菁. 中国执业药师, 2009(07)
- [9]大容量注射剂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的风险管理研究[D]. 杨溢东. 复旦大学, 2009(12)
- [10]兽用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其应用[D]. 商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