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生态标志农产品生产、管理及监管体系

国内外生态标志农产品生产、管理及监管体系

一、国内外生态标志农产品生产、管理与法规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琴,林育瑾,尹世久[1](2018)在《绿色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产品消费者偏好的真实选择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国逐步建立起由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统称"三品一标")组成的生态农产品认证体系。"三品一标"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本文以苹果消费者偏好为例,采用真实选择实验收集了山东省青岛市等565个消费者样本数据,引入随机参数Logit模型估计了"三品一标"四种生态标志与两种类型的农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专业合作社品牌)的消费者偏好及它们之间的交叉效应,进而考察了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与环境意识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对有机苹果的支付意愿最高,之后依次是绿色苹果、地理标志苹果、无公害苹果;消费者更愿意为拥有品牌尤其是拥有企业品牌的苹果支付更高的价格;"三品一标"生态标志和品牌间的交叉效应都呈现互补关系;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有机标志的支付意愿呈现稳步上升态势,而消费者对绿色标志、无公害标志和地理标志的支付意愿则大致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绿色标志的支付意愿呈现稳定增长趋势而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支付意愿变化不大。政府应及时调整认证政策,取消或调整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积极引导农户通过与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合作进行品牌生产,并通过社会舆论引导等手段,激发消费者生态支付意愿。

李琳森,张旭锐[2](2018)在《基于供给侧改革的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深入分析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的概念和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在国内外的定位和标准体系构建等问题。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分析了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对林业供给侧改革的3个方面影响: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以及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最后,在理论和实践依据上,建议将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种类确定为五大类:森林食品、森林药品、森林用品、木材类产品、森林游乐类。

任毅[3](2016)在《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市场机制是推进北京与周边区域生态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区域生态一体化要想带来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应,就要充分把握好“市场之手”,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体制机制。北京及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环境服务市场、流域服务、生物多样性、景观服务、碳交易等等,每一项交易内容都面临着产权界定、市场交易制度、交易主体、价格确定、法律政策保障等多重因素。市场的发展又面临不同阶段市场环境的变化,因此,需要设计构建一个有效的生态补偿市场,通过市场制度来实现北京及周边区域生态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用市场化手段推进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共识。市场化手段在生态补偿设计中发挥良好的作用,需要满足三大基本条件:一是产权和责任明晰,要科学界定生态服务功能的责任主体;二是生态成本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市场配置,明晰生态破坏治理责任,把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本纳入到企业单位生产经营全过程;三是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重点解决了三个科学问题:一是如何培育合理的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问题;二是如何合理确定市场化生态补偿标准并实现产权的多元化;三是生态补偿运行服务的市场化与合作路径问题。本研究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大背景下,围绕北京市与周边地区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方式和区域合作路径,研究设计市场化的区域生态补偿制度。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章提出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区域的典型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重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解释北京及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为何有利于破解超大城市发展的难题,弥补政府主导生态补偿的不足;第二章评述了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基本理论,指出目前对市场化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不足,特别是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组织和委托代理理论、博弈理论、契约理论等作为市场化生态补偿的重要理论基础,并未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第二章同时对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的边界进行了界定,并阐明了市场化生态补偿的核心目的。对市场化生态补偿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总结,提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第三章是从实践的角度对国内外市场化生态补偿的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补偿优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国内外市场化屯态补偿的成功案例的主要经验与启示。第四章为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基本框架与运作模式。从界定利益相关方、确定补偿标准与金额、确定市场化补偿方式、确定资金筹措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市场化补偿的思路、实现形式、基本框架与运作模式。第五章对北京与周边区域的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水资源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核算。第六章对北京与周边区域的生态补偿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七章系统分析了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以协商谈判为主的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以排污权交易为主的大气污染市场化补偿、以碳汇为主的森林市场化生态补偿、以湿地发展基金为主的湿地市场化保护和异地开发生态补偿模式,并分别设计出了北京市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制度框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第八章为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在总结研究成果基础上,展望了今后市场化生态补偿设计研究的关注热点。

车将[4](2015)在《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理论体系进行了创新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价值,而且对西北生态农业具体的建设,形成了的实用性宏观生态农业模式体系,由于具体区域的具体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是建立在具体区域的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条件基础之上的,所以本研究围绕西北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采用了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在西北地区各省选取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县为例,深入的探讨了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方法,从而总结出了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建立的分类特点和规律,为西北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实用性方法。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国内外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走有西北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在西北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宏观模式体系。并以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建设,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采取统计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与大范围考察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论证相结合,理论创新、实例分析与前人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围绕西北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这一核心,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西北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的建立。西北生态农业是在全球替代农业类型发展影响下,结和中国具体国情,以生态学、农学、经济学、资源环境学、工程学等学科理论与技术为指导,全面、协调、循环、持续为特征,具有区域特色,与时俱进,以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一致为目标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2)根据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总结了9个主要类型区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为西北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思路。西北农业的地域性非常明显,自然条件的纬度、经度、垂直地带差异很大,农村社会经济基础差异明显,这种地域性差异对农业生产、农村市场和农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在西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要尊重地域性差异,从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特点、人文特色和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需求出发,构建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3)国外生态农业建设对中国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研究发现,国外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是同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联系在一起;国外生态农业理论虽然不是很成熟,实践规模也很小,但影响却非常深远,它充分体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由于西北地区的地理自然环境与国外沙、埃、澳等国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借鉴它们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经验,并从中得到启发。西北地区受荒漠化严重,粮食安全、贫困问题,以及环境脆弱等压力的困扰,其生态农业发展的复杂性更大。所以,在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上就不能机械地照搬发达国家,应该寻求适宜西北地区的发展模式。4)依据西北的自然和经济特征划分了不同的生态区,西北地区可分为: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和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区(不包括山西和河南部分)。在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发展集水型生态农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集水型生态农业是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于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可分为高山、山地及山前坡地和平原、盆地(绿洲),在高山、山前坡地和平原区,适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是立体开发利用型模式,在盆地(绿洲)区,通过与农户的结合,发展在农户的水平上的小规模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或者商品规模化生产型生态农业。5)在西北地区县域基础上,就西北地区生态农业县域具体发展模式展开研究。通过对中国西北15个县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模型的方法来分析西北具体的建设模式,得出了六种类型,明确不同区域主攻方向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发现总结了其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为区域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方法。6)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西北地区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资源,遵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则,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中药材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了诸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布局。7)为推进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陕西省为例,探索了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发展模式。设计了关中平原、陕北黄土高原、陕南盆地的不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陕北地区处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条件贫困的双重困境中,该分区应当主要采用生态恢复和治理模式。陕南地区经济情况、区位条件相对一般、资源状况较好,适合以生态标志型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为主的开发模式。关中地区经济情况发达、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对紧缺,适合通过加快农业及农村结构模式调整,以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等组织结构方式,构建具有农业生产、加工、示范、研发、培训、休闲观光等多功能的都市型农业经济。前述西北不同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正好可以作为产业化模式建设发展的蓝本,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地设计产业化系统发展模式。8)建立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保障体系。发展西北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必须针对西北具体地情况,按照农业循环经济的要求,通过构建生态理念、生态制度、生态科技、生态主体、生态生产等多种途径,推进西北生态农业的稳定发展。

王梓[5](2012)在《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农业发展新阶段中最主要的矛盾之一,无公害农产品就是伴随着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产生并推广的。目前正值我国无公害农产品推广十年之际,在其蓬勃发展、广泛认证的同时也逐渐暴露了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无公害农产品作为安全农产品的塔基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引领消费主流,鉴于此,分析我国现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参考发达国家对安全农产品的监管经验,提出完善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的对策建议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渗透在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各个环节,究其原因主要有产地环境污染得不到治理,投入品和生产过程技术储备不足,生产者和管理者无公害认知不足消费者不信任,市场机制不健全,优质优价无法体现等,而其根源是制度保障不健全和政府监管的疏漏。目前无公害农产品监管依据不足,立法缺失、标准滞后;监管机构建设不均衡、基层力量薄弱,多部门交叉管理导致职能分工不明、责任推诿,没有形成执法合力;产前、产中、产后三位一体的全程监管落实不到位,监管环节缺乏统筹协调,各部门间信息不畅阻碍了执法的有效衔接;检验检测技术手段落后,监管方式单一,缺乏深层的法律制度设计相配套。加强监管是保障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文章从法学和经济学的视角,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适当干预理论和法律不完备性理论,为构建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提供理论基础。发达国家安全农产品监管制度相对成熟,例如美国、欧盟、日本等都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有机农产品生产的不同环节进行管理,并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实现全程控制;此外还建有运行高效的管理体系和保障机制,与时俱进、执行性强的认证标识制度,并通过明确的法律责任和严格的处罚机制保证监管的有效性,充分体现监管力度,发挥制约效果,从而为完善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提供了经验借鉴。首先要健全法律和标准化法规体系解决监管依据不足的问题;其次作为贯穿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的主要手段,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和技术设备的升级十分关键,落实产前、产中、产后关键环节的检验监测也是最能体现执法连续性和执法力度的有效措施;检测结果应作为市场准入的依据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流向其他市场扰乱无公害市场秩序,损害品牌信誉;此外要严格认证审查,强化证后监管和包装标识管理;最后质量追溯制度的构建是为解决信息不对称、监管环节缺乏统筹协调和监管职能机构责任界定不清提供的有效制度保障。

孙晋[6](2010)在《构建生态农业法律制度的理论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化学农业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求,并且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化学农业的实施使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已提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观点,同时针对生态农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章与管理办法,为生态农业的立法作了一个政策铺垫。为了更好地促进生态农业立法工作,本文从构建生态农业法律制度的理论、方法以及内容方面进行了探讨,主要结论如下:从生态农业法律制度立法理论、生态学理论及生态农业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来阐述构建生态农业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从立法角度、立法技术以及生态学角度上提出构建生态农业法律制度的方法。构建生态农业法律制度,从构建内容上进行了研究。构建的内容主要有: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即健全生态农业补贴制度、生态农业保险制度、生态税收制度)、健全生态农业标准制度(污染程度的标准化确定、健全生态标志制度、制定生态农业标准制度的措施)、构建生态农业产业化制度、建立经济激励制度、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对炎陵县农业发展过程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推广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法律制度缺失而带来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应把各地的有关生态农业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办法,上升到法律法规层次。

刘丽[7](2010)在《我国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正处于既强烈要求发展经济又迫切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时期。虽然政府为实现保护环境的目标付出了艰巨努力,动用公共财政恢复生态的各项工程举世瞩目,但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本身亦存在破坏容易、恢复难的特点,即使有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生态补偿的实践,然而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还是落后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紧迫需要。尤其在自然生态保护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面临着政策结构性缺位的挑战,相关的环境经济政策严重短缺,无法解决诸如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流域和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从而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付出了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沉重代价。生态补偿是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旨在从源头上调控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合理分配自然环境资源,指引人们自觉合理地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目前,我国的生态补偿工作还没有形成适合于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生态补偿制度。鉴于此,本论文以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建构和完善为研究对象,界定和分析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和主要经济学理论基础,并对国内外生态补偿实践和相关政策进行实证研究,融汇经济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管理学、法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从理论上为我国建立、健全国家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一些建议,指导下一步的实践工作。文章通过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1)现有的研究和探索实践为回答“什么是生态补偿机制?为什么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怎样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这三个问题准备了良好的基础,但尚未达到较系统和较科学的程度,与国家的相关决策需要仍有较大距离。(2)生态补偿机制是调整相关主体的环境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内化相关活动的外部成本,恢复、维护和改善生态系统功能的一种制度安排。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要素是确定的,应当包括生态补偿原则、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运行机制、补偿途径和补偿保障机制,另外还涉及到补偿机制运行效果的评价、补偿机制的完善与创新等。(3)我国的生态补偿政策在经历了孕育、试点探讨和逐步推广后,正在走向完善,但从目前生态补偿的具体实践来看,尚未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并且缺乏专门性的政策工具。(4)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制度安排,国家应建立一个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总体框架。根据国内外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行情况,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补偿机制体系必须综合考虑这一机制的总体部署、基本特征、基本要素、基本框架、运行效果评价以及机制完善等因素,这也是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基本要求。(5)生态补偿机制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运行体系,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相互配合,更需要其他政策的支持与保障。因此,在设计与完善国家生态补偿机制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其与经济、管理、法律和社会政策的内在关系,做好生态补偿机制与它们的结合,构建完整的生态补偿保障制度体系。(6)流域、农业、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森林等不同的生态补偿领域都有其区别于其他补偿领域的基本特征,这就要求在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这种生态补偿领域现实存在的差异化因素,以设计出最切合实际需要的生态补偿机制,保证达到理想的生态补偿效果。文章提出的创新观点包括:(1)提出生态补偿政策应是对现有环境政策的完善和补充,因此我国生态补偿的外延应是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领域。(2)从国家角度出发,设计我国建立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总体框架,旨在为国家的相关决策发挥一个路线图的作用。由于国家生态补偿是由中央政府直接或间接参与,对生态影响跨省市乃至跨国的经济社会活动进行的补偿,补偿问题牵扯到许多部门和地区,具有不同的补偿类型、补偿主体、补偿内容和补偿方式,因此所建立的国家生态补偿机制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特点,针对各个尺度上的问题能够综合利用法律、政府和市场手段,建立多层次的补偿系统。(3)提出建立统一与多元化相结合的生态补偿管理体制模式。这一模式包括:一是建立中央层次的国家生态补偿管理机构,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生态补偿管理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行使生态补偿管理权,对我国生态补偿实行统一管理;二是在地方政府下设立行政区域政府生态补偿管理机构,把林业、水利、国土资源等职能部门以及生态效应生产地政府、受益地政府纳入一个平台进行协商,使各级政府、各部门能够齐心协力使生态补偿机制走向可持续发展;三是按级别设立各级基层生态补偿管理机构,在所管辖的范围内对生态补偿进行决策和管理。

刘呈庆[8](2010)在《绿色品牌发展机制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任,绿色认证在指示绿色购买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被调查者绿色产品认证认知水平总体偏低,分布不平衡,认证计划宣传力度因认证市场结构不同而不同;绿色认证计划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竞争,使得消费者对绿色认证的认知模糊和混乱,提高了选择成本。本文认为,绿色消费是适应性学习型消费,消费者可以通过学习、改善条件,提高购买绿色产品的频率;企业应选择通过消费者信得过的、权威的绿色认证,提高绿色产品的质量水平,提高绿色产品的绿色品牌品类度,并运用正确的绿色品牌策略充分地展示给消费者,降低消费者绿色购买成本。本文对企业绿色品牌建设决策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企业绿色化水平最优决策解释模型,对于普通企业来说,绿色认证的政府监管是维系其真实绿色化水平的主要力量,而对于品牌信誉卓着的企业来说,除了政府监管,虚假绿色化之品牌信誉损失风险将抑制企业用传统产品假冒绿色产品的动机。品牌信誉卓着的企业虽然绿色化水平总体上可能不高,但与普通中小企业相比更可能采取真实绿色化策略。对绿色认证制度设立管理机构来说,为了保障绿色认证制度的有效性,首要的是要保证绿色认证计划对品牌信誉卓着企业具有吸引力。本文对企业绿色认证制度选择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遵循的选择原则。本文以山东省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了绿色品牌建设调查,发现:企业制定实施绿色品牌战略的主要动因是提高持续竞争力和扩大市场份额,企业塑造绿色品牌是企业自主选择的超越政府规制的行为;企业绿色品牌建设策略选择中,主要策略就是寻求通过权威的第三方认证,其次为绿色广告、战略联盟等;企业在寻求绿色认证过程存在某种顺序规律性,在绿色管理体系认证方面,由于成本和程序的影响,企业一般先寻求通过ISO9000管理体系认证,然后是HACCP认证,再到ISO14001认证;在绿色产品认证方面,随着绿色安全性和认证费用的提高,呈现出较弱的从无公害农产品到绿色食品再到有机食品的顺序规律性;被调查企业往往采取的是局部绿色化策略,为绿色认证产品单独注册产品品牌的企业也很少;绿色认证监管频率非常低,获证企业绿色产品生产几乎完全依靠自觉主动性来超越强制标准,存在机会主义行为空间。第三方绿色认证具有信任属性,行业性的质量安全事故,给了我们考察该行业绿色认证制度是否有效的机会。本文通过对2008年乳制品行业三聚氰胺污染事件进行考察,以政府抽检到的奶粉生产企业为样本,搜集相关数据,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相关认证制度在预防控制三聚氰胺污染方面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认证在降低三聚氰胺污染风险方面没有发挥明显的积极作用,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则提高了三聚氰胺污染风险。第三方管理体系认证制度的集体失效说明,中国认证认可监管工作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革新和提高,政府应不失时机地对认证机构予以整顿,促使第三方认证机构担负起社会监管责任,与企业一道建立绿色管理体系和绿色产品体系。对于谋求建立绿色品牌的企业而言,更要处理好质量和发展的关系,控制盲目扩张冲动,不仅要严格遵守国家强制标准,而且要依据自愿选择的第三方认证标准进行实质认证、诚实贯标,建立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和流程管理体系,提供优质绿色产品,提高绿色品牌品类度,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在确保绿色安全的基础上,谋求竞争力提升和市场份额的拓展,最终实现绿色和发展的“双赢”。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根据品牌经济学选择成本分析范式提出,绿色品牌是提高消费者绿色消费信任、降低消费者选择成本的手段,第三方绿色认证是绿色品牌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绿色品牌是绿色认证俱乐部品牌和获证企业品牌组成的联合品牌;(2)运用俱乐部理论和博弈分析方法,构建了垄断市场认证计划和竞争市场认证计划质量保证博弈模型,提出在发挥政府监管机制的同时,利用认证俱乐部品牌声誉来保证认证机构实施实质认证策略,保证绿色认证信号的质量;(3)提出消费者绿色购买不是单次决策而是频率选择行为,建立了消费者绿色购买频率选择模型,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4)建立了企业绿色化水平决策的最优选择模型,提出在政府不完全监管条件下,企业品牌声誉都能促进企业采取真实绿色化策略;(5)首次在行业层次上,对绿色认证制度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利用二元选择模型对乳制品行业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各种绿色管理体系在降低企业三聚氰胺污染方面没有发挥积极作用,有的反而发挥了负面作用,提高了污染风险。本文的研究结论是,绿色品牌是企业的一个追求目标,完美的绿色品牌几乎不存在,通过建立可信的绿色认证制度和绿色信号发送机制,可以引导更多的企业走向绿色品牌的自由王国。

桑硕[9](2009)在《WTO框架下生态标志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贸易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物质成果的同时,也在承受着由此引发的巨大环境压力。处在“环保时代”的背景下,贸易与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当今世界最大的贸易组织一世界贸易组织(WTO)对环境保护问题更为关注,已经在贸易规则中加入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生态标志制度作为新诞生的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兼具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双重属性,适应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以促进国际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但是,由于生态标志制度在WTO体系内正处于发展阶段,WTO的相关规定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相关规则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化、具体和明确,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随着WTO新一轮贸易与环境谈判的展开,生态标志制度作为谈判中的重要议题,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明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对外贸易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WTO框架下与生态标志制度有关的规定、实践加以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国的生态标志制度还存在诸多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必将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不利的影响,如何完善我国的生态标志制度,尽快与国际接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分析WTO框架下与生态标志制度有关的规则入手,结合生态标志制度引发的问题,揭示了生态标志制度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今后开展国际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工作做出些许贡献,使我国的生态标志制度可以沿着法制的轨道向前发展,实现我国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全面协调。

赵建华[10](2008)在《农产品绿色壁垒制度化与发展绿色农业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产品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国外形形色色的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影响日益巨大,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瓶颈。21世纪的中国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繁荣发展阶段,农业在这一阶段要实现转型,农产品要实现升级,这种质的变化是在WTO的外部环境和人类环境保护事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其复杂性和严峻性备受世人瞩目,能否选择正确的农业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跨越绿色壁垒对拥有13亿人口、近9亿农民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论文以技术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视角研究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绿色壁垒日益制度化的外部环境中如何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地规划自身的发展方向,走既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发展之路,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跨越绿色壁垒,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农产品绿色壁垒是协调环境与发展矛盾的必然产物,是平衡人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工具,我们应通过发展绿色农业来适应农产品绿色壁垒的发展趋势,在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中通过农产品生产的绿色化、区域化、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来实现农产品升级和农产品新的竞争力的培育。绿色农业的实现机制是市场拉动、政府推动、龙头企业带动和农民启动。其中的关键是政府利用所掌握的规制手段和政策资源建立互相配套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引导企业和农户走发展绿色农业之路。龙头企业、农户是发展绿色农业的实施者,行业协会是引导者和服务者。上述四方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我国发展绿色农业的协调机制,这一机制对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跨越绿色壁垒,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生态标志农产品生产、管理与法规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外生态标志农产品生产、管理与法规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产品消费者偏好的真实选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调研设计与数据来源
    (一) 真实选择实验设计
    (二) 结构化问卷设计
    (三)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三计量模型
四结果与讨论
    (一) 随机参数Logit模型估计结果
    (二) 支付意愿的估计
    (三) 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及其支付意愿的变化
    (四) 消费者环境意识及其支付意愿的变化
五结论与建议

(2)基于供给侧改革的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的概念及特征
    1.1 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的概念
        1.1.1 生态及生态产品
        1.1.2 森林生态产品及生态标志
    1.2 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的特征
        1.2.1 产地环境质量优良
        1.2.2 森林生态环境友好
        1.2.3 具有可交易的市场价值
2 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的定位与标准
    2.1 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的定位
        2.1.1 国内定位
        2.1.2 国际定位
    2.2 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的标准构建
        2.2.1 所针对的现实问题
        2.2.2 要保护的生态环境
        2.2.3 标准体系的核心内容
3 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对林业供给侧改革的影响
    3.1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3.2 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
    3.3 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4 讨论与建议
    4.1 讨论
    4.2 建议

(3)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
        1.1.2 通过健全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破解超大城市发展难题
        1.1.3 推动北京与周边区域的生态经济建设
    1.2. 研究区的典型性
        1.2.1. 研究区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建设状况
        1.2.2. 研究区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1.2.3. 研究区经济协作现状
        1.2.4. 研究区生态补偿状况
    1.3. 研究内容
        1.3.1. 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价值核算及基础理论支撑研究
        1.3.2. 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模式研究
        1.3.3. 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制度规则设计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创新点
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 生态补偿研究进展综述
        2.1.1. 生态补偿定义的发展
        2.1.2. 区域生态补偿
        2.1.3. 政府生态补偿制度文献
        2.1.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化方法
        2.1.5. 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2.1.6. 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2.1.7. 北京与周边区域补偿机制
        2.1.8. 研究特点与存在问题
    2.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2.1. 基于生态环境要素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
        2.2.3. 制度变迁理论
        2.2.4. 产权理论
        2.2.5. 交易费用理论
        2.2.6. 组织和委托-代理理论
        2.2.7. 博弈理论
        2.2.8. 契约理论
    2.3.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基本属性
    2.4.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主要途径
        2.4.1. 生态补偿费和生态税收
        2.4.2. 排污权交易模式
        2.4.3. 碳汇交易模式
        2.4.4. 水资源交易模式
        2.4.5. 生态认证模式
3. 国内外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实践研究及借鉴
    3.1. 按市场交易类型划分的国外市场化生态补偿实践
        3.1.1. 交易许可与限额交易
        3.1.2. 受益和受损方直接的市场交易
        3.1.3. 生态标记
    3.2. 我国现有以政府为主导的补偿政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2.1. 缺乏有针对性且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
        3.2.2. 受益者支付和补偿制度不完善有违“谁受益谁补偿”原则
        3.2.3. 补偿网络与途径不健全补偿主体和方式没有实现多元化
        3.2.4. 不同利益主体对生态补偿的认识差异较大缺乏协商机制
    3.3. 国内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典型实践
        3.3.1 浙江金华江流域市场化补偿
        3.3.2.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
        3.3.3. 甘肃张掖跨地区可交易水票探索
        3.3.4. 广东碳排放权配额交易与碳金融
        3.3.5. 云南工业清洁发展机制(CDM)和森林碳汇项目
        3.3.6. 我国部分省市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3.4. 主要经验与启示
        3.4.1. 生态服务市场存在诸多问题,市场手段仍是重要补充
        3.4.2. 生态补偿机制问题复杂,许多难题亟待解决
        3.4.3. 环境保护法律政策走向对生态补偿具有重要影响,亟需建立科学补偿标准
        3.4.4. 实现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和公平公正确保生态补偿多目标均衡
4. 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与运作模式
    4.1. 市场化生态补偿构建思路
        4.1.1. 界定利益相关方
        4.1.2. 确定补偿标准与金额
        4.1.3. 降低交易成本确定市场化生态补偿方式
        4.1.4. 确定市场化生态补偿的资金筹措和分配机制
    4.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实现形式设计
        4.2.1. 生态购买模式
        4.2.2. 协商谈判模式
        4.2.3. 生态环境认证模式
    4.3. 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的基本框架
        4.3.1. 建立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应当遵循的原则
        4.3.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构成要素
        4.3.3. 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
    4.4. 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运作模式
        4.4.1. 区域政府间的市场化生态补偿运作模式
        4.4.2. 企业用户间的市场化生态补偿运作模式
5. 北京与周边区域生态格局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核算
    5.1. 生态背景—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5.2. 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5.2.1. 生态功能分区
        5.2.2. 绿色生态安全格局
        5.2.3. 协同治理、保护河湖水系及海洋生态环境
    5.3.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5.3.1. 冀北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5.3.2. 官厅水库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5.3.3. 密云水库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5.3.4. “稻改旱”项目的节水价值
6. 北京与周边区域生态补偿现状和存在问题
    6.1. 生态补偿的主要形式
        6.1.1. 国家重大生态建设工程
        6.1.2. 北京的生态援助
        6.1.3. 已启动的市场化补偿案例
    6.2. 现行生态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
        6.2.1. 补偿数额偏低,不能满足受益主体的需求
        6.2.2. 补偿的领域和空间范围有待拓宽
        6.2.3. 以项目为主的补偿有待制度化和长效化
        6.2.4. 以公共支付体系为主的生态补偿行政色彩过浓
        6.2.5. 生态补偿范围、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不明晰
7. 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1. 以协商谈判为主的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1.1. 密云水库水源河北区基本情况
        7.1.2. 密云水库流域上游地区水资源价值计算
        7.1.3. 密云水库流域上游水环境容量及自净系数
        7.1.4. 密云水库流域上游地区生态补偿标准计算
        7.1.5. 密云水库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2. 以排污权交易为主的大气污染市场化补偿制度设计
        7.2.1. 建立大气污染市场化补偿的必要性
        7.2.2. 北京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
        7.2.3. 排污权交易制度市场化设计
        7.2.4. 具体的操作实施建议
    7.3. 以碳汇为主的森林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3.1. 北京与周边区域的森林系统
        7.3.2. 森林碳汇市场的发展前景
        7.3.3. 北京与周边区域森林碳汇潜力分析
        7.3.4. 森林碳汇制度市场化设计
    7.4. 以湿地发展基金为主的湿地市场化保护制度设计
        7.4.1. 京冀湿地生态系统互接
        7.4.2.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评估方法选择
        7.4.3. 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市场化设计
        7.4.4. 设立湿地发展基金
    7.5. 异地开发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5.1. 异地开发的实现路径
        7.5.2. 异地开发的生态产业选择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让市场机制在京冀跨区域生态补偿中发挥重要作用
        8.1.2. 制定生态红线,建立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8.1.3. 构建北京市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模式
        8.1.4. 北京市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农业发展遇到的严峻问题
        1.1.2 西北生态环境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l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3.1 国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3.2 国内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探析
    2.1 生态农业基本概念
        2.1.1 生态农业概念的缘起
        2.1.2 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
        2.1.3 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
        2.1.4 生态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源起
        2.1.5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2.2 生态农业理论
        2.2.1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2.2.2 中国生态农业基本特征
    2.3 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
        2.3.1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2.3.2 生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区别与联系
        2.3.3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阶段性分析
    2.4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与功能优势
        2.4.1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
        2.4.2 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优势
    2.5 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理论
        2.5.1 生态农业的区域差异性
        2.5.2 区域生态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机遇
        2.5.3 区域生态农业模式构建
        2.5.4 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概述
        2.5.5 区域生态农业推进战略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对西北的借鉴
    3.1 国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3.1.1 国外生态农业的概况
        3.1.2 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3.1.3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经验的借鉴
        3.1.4 以色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3.1.5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以色列经验的借鉴
        3.1.6 国外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借鉴
        3.1.7 国外生态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建构及其对西北的借鉴
    3.2 国内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3.2.1 国内生态农业的概况
        3.2.2 国内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3.2.3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
        3.2.4 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类型
        3.2.5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3.2.6 国内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3.2.7 国内生态农业政策的借鉴
第四章 西北生态农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4.1 西北的自然与经济建设特征
        4.1.1 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
        4.1.2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4.2 西北生态农业现存主要问题
        4.2.1 自然条件
        4.2.2 社会经济条件
    4.3 西北地区生态农业模式分析
        4.3.1 国内外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概况
        4.3.2 西北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4.4 西北生态农业微观模式与技术
        4.4.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4.4.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
    4.5 西北生态农业宏观主导模式模型
        4.5.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模型
        4.5.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模型
第五章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选择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5.1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概论
        5.1.1 模式设计的基本概念
        5.1.2 模式设计基本指导思想与原则
        5.1.3 模式设计分类层次如下
        5.1.4 模式设计的因素分析
        5.1.5 模式设计程序
        5.1.6 模式设计的文字表述
    5.2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分析
        5.2.1 西北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5.2.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5.2.3 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
        5.2.4 结果
    5.3 实例:陕西省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借鉴
        5.3.1 陕西省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5.3.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5.3.3 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及其区域分布特点
        5.3.4 结果
第六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6.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6.1.1 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
        6.1.2 建设优势产业是增加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6.1.3 西北优势产业的建设对于民族和睦具有重大意义
        6.1.4 国家主体功能区政策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6.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6.2.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思想
        6.2.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原则
    6.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分析
        6.3.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分析
        6.3.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分析
    6.4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辨析
        6.4.1 生态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区别
        6.4.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分区设计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意义
        6.4.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
第七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案例
    7.1 案例: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探析
    7.2 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选择
        7.2.1 关中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7.2.2 陕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7.2.3 陕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第八章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与政策保障
    8.1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1.1 树立科学的生态农业理念
        8.1.2 树立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并举的经济发展观
        8.1.3 创新先进的生态农业科技
        8.1.4 构建以节水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模式
        8.1.5 健全生态农业人才、技术、资金的保障机制
    8.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8.2.1 建立生态发展观
        8.2.2 理清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基本思路
        8.2.3 加强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
        8.2.4 发展合理的生态农业产业
        8.2.5 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制度
        8.2.6 做强绿色龙头企业
        8.2.7 绿色产品品牌化
        8.2.8 建设生态农业基地,实现农业生态产业化标准化管理
        8.2.9 提升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水平
        8.2.10西北优势产业的选择
    8.3 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保障
        8.3.1 国家在项目建设政策上支持西北
        8.3.2 实行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
        8.3.3 加大金融信贷支持政策,建立西北开发专项资金
        8.3.4 加大优化西北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金和人才政策
        8.3.5 建立支持西北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政策
        8.3.6 产业政策
        8.3.7 建立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政策
        8.3.8 建立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政策
        8.3.9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8.3.10乡镇企业参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8.3.11重视农业立法,推进农业法律体系政策建立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结论
        9.1.1 创新设计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与西北生态农业模式的必要性
        9.1.2 西北生态农业模式
        9.1.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
        9.1.4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保障
    9.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四、论文结构和研究重点
    五、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述
    第一节 无公害农产品的产生和发展
        一、无公害农产品的产生背景
        二、无公害农产品的法规和政策演进
    第二节 无公害农产品与相关概念比较
        一、无公害农产品
        二、绿色食品
        三、有机食品
    第三节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界定
        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三、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二章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涵义及意义
        一、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涵义
        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意义
    第二节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理论基础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二、适当干预理论
        三、法律不完备性理论
第三章 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评析
    第一节 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现状
        一、监管依据
        二、监管主体
        三、监管方式
        四、监管体系
    第二节 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依据:立法缺失标准滞后
        二、监管主体:机构职能配置失衡
        三、监管环节:缺乏全程统筹协调
        四、监管方式:技术手段和制度体系不健全
第四章 国外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外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概况
        一、美国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二、欧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三、日本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第二节 国外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的经验借鉴
        一、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二、运行高效的组织管理机构
        三、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
        四、严格的认证和标识监管制度
        五、明确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机制
第五章 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完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一、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二、完善无公害标准体系
    第二节 健全无公害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
        一、强化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
        二、落实关键环节检测
        三、推行检测产地准出和检测市场准入
        四、重视检测结果的处理
    第三节 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体系
        一、推进标准化认证的平衡发展
        二、严格认证审查
        三、加强证后监管
        四、完善包装标识管理
    第四节 构建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
        一、组织保障:在法律框架下健全追溯机制
        二、实施重点:健全基础信息、实现有效追溯
        三、技术载体:建立全国统一的追溯信息平台
        四、制度落脚点:严格法律责任追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构建生态农业法律制度的理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2.2.1 保护生态安全,防止生态损失
        2.2.2 应对绿色壁垒
    3 研究进展
        3.1 国外生态农业法律制度的研究评述
        3.2 国内生态农业法律制度研究评析
    4 研究的内容
    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态农业法律制度构建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1 构建生态农业法律制度的理论探讨
        1.1 我国古代生态农业相关政策的发展思想
        1.2 生态农业法律制度的立法理论
        1.3 生态学理论及生态农业理论
        1.3.1 生态学理论
        1.3.2 生态农业理论
        1.4 循环经济理论
        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 生态农业法律制度构建的方法
        2.1 从立法的角度来构建
        2.2 从立法技术来构建
        2.3 从生态学的角度上来构建
第三章 生态农业法律制度构建的内容
    1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1.1 生态农业补贴制度
        1.2 生态农业保险制度
        1.3 生态税收制度
    2 健全生态农业标准制度
        2.1 污染程度的标准化确定
        2.2 健全生态标志制度
        2.3 制定生态农业标准制度的措施
    3 构建生态农业产业化制度
    4 建立经济激励制度
    5 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第四章 炎陵县生态农业法律体系的立法基础探索
    1 炎陵县的基本概况
        1.1 炎陵县的概况
        1.1.1 地理位置
        1.1.2 人口概况
        1.1.3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1.1.4 炎陵县的自然资源概况
    2 炎陵县化学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2.1 炎陵县化学农业发展的现状
        2.2 炎陵县的在发展生态农业中存在的问题
        2.2.1 农药、化肥及农膜使用量存在的问题
        2.2.2 土地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
        2.2.3 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2.2.4 水污染造成的农业损失问题
        2.2.5 农业补贴发放存在的问题
        2.2.6 农业保险上存在的问题
    3 炎陵县发展生态农业及其政策措施
    4 构建生态农业法制对炎陵县生态农业发展及生态县建设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1 研究结论
        1.1 阐述生态农业法律制度构建的必要性
        1.2 开展生态农业法律制度构建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1.3 构建了生态农业法律制度体系
        1.4 生态农业法律制度体系在炎陵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实证研究
    2 论文的创新点
    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7)我国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选题背景
    0.2 选题目的与意义
        0.2.1 选题目的
        0.2.2 选题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0.3.1 生态补偿概念的提出与演化
        0.3.2 生态补偿理论基础的研究
        0.3.3 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
        0.3.4 生态补偿方式的研究
        0.3.5 生态补偿评价和效应分析的进展
        0.3.6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0.4 研究结构
    0.5 研究方法
第1章 生态补偿机制解读
    1.1 生态补偿的概念和类型
        1.1.1 生态补偿的概念
        1.1.2 生态补偿的类型
    1.2 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内容
        1.2.1 生态补偿机制的含义
        1.2.2 生态补偿机制的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性质
        1.2.3 生态补偿机制对主要利益主体的影响
        1.2.4 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结构
第2章 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理论基础
    2.1 外部性理论
        2.1.1 外部性的定义
        2.1.2 生态经济活动具有外部性
        2.1.3 外部性理论是制定生态补偿政策手段的依据
    2.2 公共物品理论
        2.2.1 公共物品的含义
        2.2.2 作为公共物品的生态服务
        2.2.3 公共物品属性是选择生态补偿政策途径的基础
    2.3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2.3.1 环境资源价值的理论阐释
        2.3.2 环境资源价值的构成
        2.3.3 环境资源价值是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理论依据
    2.4 生态经济系统控制论
        2.4.1 生态经济系统具有可控性
        2.4.2 生态经济系统控制论是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和设计的重要依据
第3章 生态补偿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3.1 国际生态补偿的发展历程
    3.2 国际生态补偿的实践
        3.2.1 国际生态补偿的主要领域
        3.2.2 国际生态补偿的主要方式
        3.2.3 国际生态补偿实践的经验借鉴
    3.3 国际生态补偿相关政策
        3.3.1 欧盟生态补偿的主要政策内容和管理机制
        3.3.2 德国、捷克关于易北河的生态补偿机制
        3.3.3 美国土地休耕的保护储备计划
        3.3.4 荷兰高速公路项目的生态补偿政策
        3.3.5 菲律宾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3.3.6 国际生态补偿政策的经验借鉴
第4章 中国生态补偿的实践与相关政策
    4.1 中国生态补偿实践的总体情况
        4.1.1 国家实施生态补偿的政府手段
        4.1.2 国家实施生态补偿的市场手段
        4.1.3 我国生态补偿实践的总体评价
    4.2 中国实施生态补偿的相关政策综述
        4.2.1 国家实施生态补偿的法律规定
        4.2.2 国家实施生态补偿的相关政策
        4.2.3 我国生态补偿相关政策的总体评价
第5章 我国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总体设计
    5.1 我国建立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5.2 我国建立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行性
    5.3 生态补偿机制的设计原则、标准与方法
        5.3.1 生态补偿机制的设计原则
        5.3.2 生态补偿机制的设计标准
        5.3.3 生态补偿机制的设计方法
    5.4 我国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
        5.4.1 国家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总体部署
        5.4.2 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结构要件
        5.4.3 国家生态补偿机制运行效果的评价
        5.4.4 国家生态补偿机制运行效果的完善
    5.5 国家生态补偿责任确立机制的设计
        5.5.1 明确生态补偿主体的确定原则
        5.5.2 建立权属清晰的生态产权制度
        5.5.3 完善生态补偿责任机制的法律安排
    5.6 国家生态补偿范围界定机制的设计
        5.6.1 生态补偿问题的类别
        5.6.2 建立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重点领域与政府职责
    5.7 国家生态补偿标准确定机制的设计
        5.7.1 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方法
        5.7.2 我国几个典型领域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
    5.8 国家生态补偿政策选择机制的设计
        5.8.1 正确选择政府补偿机制
        5.8.2 正确选择市场补偿机制
    5.9 国家生态补偿保障制度的设计
第6章 生态补偿保障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6.1 生态补偿经济制度建设
        6.1.1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6.1.2 生态补偿费制度
        6.1.3 生态税制度
        6.1.4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
    6.2 生态补偿资金管理制度建设
        6.2.1 生态补偿资金规划管理制度
        6.2.2 生态补偿资金使用管理制度
        6.2.3 生态补偿资金效果评价管理制度
    6.3 生态补偿管理制度建设
        6.3.1 我国生态补偿管理模式的框架设计
        6.3.2 完善生态补偿管理相关制度
    6.4 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设
        6.4.1 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立法建议
        6.4.2 建立完备的生态补偿责任制度
        6.4.3 建立生态补偿的救济制度
    6.5 生态补偿社会制度建设
        6.5.1 发动公众的自觉参与
        6.5.2 完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表达机制
        6.5.3 加强生态补偿的宣传教育
        6.5.4 扶植绿色社团
第7章 几个重点领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探索
    7.1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设计
    7.2 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设计
    7.3 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设计
    7.4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设计
    7.5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绿色品牌发展机制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目录
CONTENT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绿色品牌的概念与评价相关研究
    2.2 绿色品牌建设的动力机制相关研究
    2.3 绿色环保属性对品牌的影响相关研究
    2.4 绿色品牌建设策略的相关研究
    2.5 绿色品牌建设的制度保障——第三方绿色认证制度
    2.6 本章小结
3 绿色品牌的认证制度分析
    3.1 绿色品牌与选择成本
    3.2 绿色认证的俱乐部属性
    3.3 绿色认证策略选择博弈分析
    3.4 绿色认证宣传博弈分析
    3.5 绿色标志计划竞争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绿色品牌的消费行为分析
    4.1 绿色消费和绿色消费者的概念
    4.2 绿色消费频率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4.3 绿色消费频率选择概念模型
    4.4 消费者绿色购买频率影响因素调查实证分析
    4.5 企业绿色品牌建设策略消费者认知的调查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企业绿色品牌决策的经济分析
    5.1 普通企业绿色化水平决策最优化分析
    5.2 品牌企业绿色化水平决策最优化分析
    5.3 企业绿色认证制度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5.4 企业绿色品牌决策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绿色品牌认证制度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6.1 文献综述与假说的提出
    6.2 数据和模型
    6.3 模型估计与阐释
    6.4 结论和政策含义
7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WTO框架下生态标志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2 生态标志制度概述
    2.1 生态标志的定义与分类
    2.2 生态标志制度产生的背景
    2.3 建立生态标志制度的意义
    2.4 本章小结
3 生态标志制度与WTO规则
    3.1 与生态标志制度相关的WTO协议
        3.1.1 《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议》
        3.1.2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4》
        3.1.3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3.1.4 《实施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
    3.2 与生态标志制度有关的WTO原则
        3.2.1 非歧视原则
        3.2.2 透明性原则
        3.2.3 不构成贸易壁垒原则
    3.3 对WTO相关规则的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生态标志制度引发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4.1 生态标志制度对自由贸易的影响
        4.1.1 积极影响
        4.1.2 消极影响
    4.2 生态标志制度对WTO原则的冲击
        4.2.1 对非歧视原则的冲击
        4.2.2 对透明性原则的冲击
        4.2.3 对给予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的冲击
    4.3 WTO成员国对生态标志制度的不同态度
        4.3.1 发达国家的态度
        4.3.2 发展中国家的态度
    4.4 生态标志制度的发展趋势
        4.4.1 多哈新一轮谈判的贸易与环境议题
        4.4.2 生态标志制度的发展趋势
    4.5 生态标志制度与自由贸易的协调
        4.5.1 对生态标志制度的客观认识
        4.5.2 协调的基本立场与原则
        4.5.3 协调的途径
    4.6 本章小结
5 入世后我国生态标志制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5.1 我国生态标志制度的现状
    5.2 入世后我国生态标志制度面临的挑战
        5.2.1 国际层面面临的挑战
        5.2.2 国内层面面临的挑战
    5.3 完善我国生态标志制度的对策
        5.3.1 加强国际互认
        5.3.2 制定专门立法
        5.3.3 建立咨询研究机构
        5.3.4 加强法律监督
        5.3.5 推动公众参与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农产品绿色壁垒制度化与发展绿色农业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背景
        1.1.2 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合评述
    1.3 研究框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3.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农产品绿色壁垒的理论研究
    2.1 绿色壁垒的内涵
        2.1.1 绿色壁垒的概念
        2.1.2 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
        2.1.3 绿色壁垒的特点
        2.1.4 绿色壁垒的本质
    2.2 农产品绿色壁垒的内涵
        2.2.1 农产品的特性
        2.2.2 农产品绿色壁垒的概念
    2.3 农产品绿色壁垒产生的背景
        2.3.1 农产品绿色壁垒的社会背景
        2.3.2 农产品绿色壁垒的经济背景
        2.3.3 绿色壁垒的政治背景
        2.3.4 绿色壁垒的法律背景
    2.4 农产品绿色壁垒的作用机理
        2.4.1 农产品绿色壁垒的社会福利保护功能
        2.4.2 农产品绿色壁垒的环境保护功能
        2.4.3 农产品绿色壁垒的贸易保护功能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产品绿色壁垒的制度化趋势
    3.1 相关国际公约及组织
        3.1.1 相关国际公约
        3.1.2 相关国际组织
        3.1.3 我国已加入的相关国际公约
    3.2 WTO 相关约束的制度化
        3.2.1 WTO 相关约束的发展进程
        3.2.2 相关协议
    3.3 国际标准及相关制度
        3.3.1 关于环境保护的国际标准及相关制度
        3.3.2 关于健康和安全的国际标准及相关制度
    3.4 各国国内相关规制
        3.4.1 美国
        3.4.2 欧盟
        3.4.3 日本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绿色壁垒视角下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环境分析
    4.1 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4.1.1 农产品贸易规模
        4.1.2 市场集中度
        4.1.3 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性质
    4.2 我国农产品面临的绿色壁垒
        4.2.1 边境上措施
        4.2.2 边境后措施
    4.3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4.3.1 总体影响
        4.3.2 威胁与机遇
    4.4 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深层次因素
        4.4.1 我国农业的特点
        4.4.2 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4.4.3 优势与劣势
    4.5 最需解决的瓶颈问题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发展绿色农业的战略选择和部署
    5.1 我国发展绿色农业的战略选择
        5.1.1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形成
        5.1.2 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农业
        5.1.3 绿色农业的概念和内涵
        5.1.4 我国发展绿色农业的战略目标
    5.2 我国发展绿色农业的路径
        5.2.1 绿色化
        5.2.2 区域化
        5.2.3 产业化
        5.2.4 集约化
        5.2.5 标准化
        5.2.6 信息化
    5.3 我国发展绿色农业的实现机制
        5.3.1 市场拉动
        5.3.2 政府推动
        5.3.3 龙头企业带动
        5.3.4 农民启动
    5.4 参与方协调机制
        5.4.1 目标及目标的协调
        5.4.2 基于目标的工作分解
        5.4.3 角色和责任的分担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政府在发展绿色农业中的作为
    6.1 观念的转变
    6.2 完善立法
        6.2.1 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
        6.2.2 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立法
        6.2.3 市场准入及竞争规则立法
        6.2.4 知识产权保护立法
        6.2.5 农业科技促进法
    6.3 制度建设
        6.3.1 发展绿色农业基础制度环境的营造
        6.3.2 农产品检验检疫制度的完善
        6.3.3 农产品标准化制度的完善
        6.3.4 农业基础设施及公共产品的投入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6.3.5 信息沟通服务机制
    6.4 政策引导
        6.4.1 农业产业政策
        6.4.2 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
        6.4.3 农业补贴政策
        6.4.4 创新激励政策
    6.5 对外博弈
        6.5.1 充分运用WTO 规制维护自身利益
        6.5.2 制衡机制的建立
        6.5.3 加强国际合作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龙头企业和农户在发展绿色农业中的作为
    7.1 龙头企业在发展绿色农业中的特殊作用
    7.2 龙头企业的作为
        7.2.1 树立绿色观念
        7.2.2 实施战略管理
        7.2.3 差异化营销
        7.2.4 实行标准化生产
        7.2.5 信息沟通与反馈
    7.3 农户的作为
        7.3.1 观念的转变
        7.3.2 特色化经营
        7.3.3 农业技术的应用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农产品行业协会在发展绿色农业中的作为
    8.1 利益集团理论
    8.2 国外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作用
    8.3 我国农产品行业协会的现状
        8.3.1 我国农产品行业协会的现状
        8.3.2 我国农产品行业协会存在的问题
    8.4 我国农产品行业协会的性质
    8.5 行业协会在发展绿色农业中的作为
        8.5.1 组建农业行业协会的意义
        8.5.2 行业协会在发展绿色农业中的作为
        8.5.3 建立行业协会应对绿色壁垒的民间快速反应机制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以吉林省为例的实证研究
    9.1 吉林省农产品出口概况
        9.1.1 吉林省农产品出口规模及在全国的地位
        9.1.2 吉林省出口农产品品种结构
        9.1.3 农产品出口市场集中度
        9.1.4 出口企业性质
    9.2 吉林省农产品面临的绿色壁垒现状
        9.2.1 吉林省农产品面临的主要绿色壁垒及其影响
        9.2.2 吉林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9.3 吉林省发展绿色农业的战略选择
        9.3.1 外部环境分析
        9.3.2 内部环境分析
        9.3.3 吉林省发展绿色农业的战略方向
    9.4 吉林省发展绿色农业的战略实施
        9.4.1 政府的作为
        9.4.2 龙头企业的作为
        9.4.3 农户的作为
        9.4.4 行业协会的作为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摘要
ABSTRACT

四、国内外生态标志农产品生产、管理与法规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产品消费者偏好的真实选择实验研究[J]. 王一琴,林育瑾,尹世久. 中国食品安全治理评论, 2018(02)
  • [2]基于供给侧改革的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研究[J]. 李琳森,张旭锐. 林业经济问题, 2018(01)
  • [3]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D]. 任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4]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D]. 车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5]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研究[D]. 王梓.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 [6]构建生态农业法律制度的理论探讨[D]. 孙晋.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3)
  • [7]我国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刘丽. 青岛大学, 2010(12)
  • [8]绿色品牌发展机制实证研究[D]. 刘呈庆. 山东大学, 2010(09)
  • [9]WTO框架下生态标志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D]. 桑硕. 东北林业大学, 2009(11)
  • [10]农产品绿色壁垒制度化与发展绿色农业战略研究[D]. 赵建华. 吉林大学, 2008(07)

标签:;  ;  ;  ;  ;  

国内外生态标志农产品生产、管理及监管体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